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免疫学基本概念范文

免疫学基本概念精选(九篇)

免疫学基本概念

第1篇:免疫学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绪论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86-01

《病免》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更好地为以后临床工作服务,关键是一方面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教授好这门课程。绪论课是学生对一门课的初次接触,是师生之间的第一次交流[1]。其讲授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教师给学生留下的美好印象,这些都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讲好《病免》绪论课,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安排绪论课的教学。

1 重点讲解本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教师在讲绪论时,首先要向学生讲解本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及其在医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病免》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其课程教学不仅为学生后续学习课程服务,还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另外,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也是相当广泛的。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的病因分析、预防、诊断和治疗均需借助于该课程的理论和方法。目前临床上出现的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都可以应用免疫学的技术进行治疗,并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可喜的成果。免疫学已经渗透到医学的各个方面。同时,人们还可应用该课程的知识直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保障人们的健康。学生了解了此门课程对他们以及其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重视这门课程,这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讲授课程的框架结构与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课程有个总体的认识

《病免》是两门课程的整合,一是病原生物学;二是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又包括病原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寄生虫二者都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两大生物性因素,所以二者统属于病原生物学的范畴。让学生浏览教材目录,了解这两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一堂绪论课,应该向学生讲清的就是这门课程主要“学什么”,学生在遇到一门新课时最关心的也正是这个问题[3]。那么教师接下来的工作也就是介绍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关键是理解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在临床上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4],所以针对病原生物学部分,学习的重点是各类病原生物的致病性、感染途径及预防原则。针对护理学专业的临床应用方向,免疫学的学习,学生应把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上。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有:Ag、Ab、Ig、C、交叉反应、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超敏反应、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等。重点掌握的基本理论有:Ig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C的生物学作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机制和功能、I―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原则、抗感染免疫机制等。通过本门课程框架结构及学习目标的介绍,学生初步了解了本门课程及将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将为以后的学习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3 讲授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目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一般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方式或方法欠佳,自制能力差[5]。所以在上课之前,介绍一下课程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十分必要的。免疫学部分知识点抽象,难理解,前后知识联系性比较强,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给学生提出以下几条学习建议:上课前要预习,对所讲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去听课;上课时认真听讲,要记笔记,记下重点难点知识,并把有利于理解教材内容的知识记下来;课后认真复习,及时掌握所学内容,只有及时掌握所学内容才有利于后续内容的学习。病原生物学部分,需要记忆的知识多,且知识点零碎容易混淆。只有将零碎、易混淆的知识纵横联系相互比较,才能够牢固记忆真正掌握。所以在学习病原生物学部分时,应注意在学完每一节、章之后做充分的归纳、小结,比较、鉴别知识点,在心中建立牢固的、立体的知识体系。

4 介绍考核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病免》的考核将分成三部分:包括平时考核、实验考核、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包括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堂活跃程度、完成作业情况等;实验考核包括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实验报告的完成程度及正确性;期末考核教师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出试题,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三项考核分别占期末总成绩的20%、20%、60%。通过这种综合考核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及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5 讲好医学免疫学概述内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医学免疫学概述统共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免疫的概念、免疫的三大功能、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针对这三方面的内容,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免疫的概念,教师可以给出几个具体传染病的实例,让学生根据实例自己先来概括。教师根据回答的情况引导出传统免疫的概念。然后教师在设置疑问提出:机体的免疫力除了对传染性异物有抵抗力之外,对其他非传染性异物有抵抗力吗?根据这个问题我们刚才给免疫概括的概念还准确吗?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出现代免疫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讲解免疫的概念,同学们会深刻的认识到免疫的本质现象。

对于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可以向学生讲解免疫学历史上的科学成果。讲解医学免疫学的科研成果,同学们会听得兴趣盎然,顿时觉得耳目一新,将会对本课程产生积极的响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兴趣,有了热情与学习兴趣,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绪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尚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课教学方法探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23(3):93-94.

[2] 杨朝晔.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1):72-73.

[3] 朱宏哲.绪论课教学浅见[J].首都教育学报,2011(5):32-33.

第2篇:免疫学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理论教学

医学免疫学发展迅速,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较强。其理论及实验技术已经渗透到生命科学的诸多领域和方面,从而使免疫学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例如:免疫生物学、免疫病理学、临床免疫学、移植免疫学、诊断免疫学等,使人们从新的视角来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相信21世纪,医学免疫学仍将继续成为基础医学研究的热点。免疫学的进展必将为人类消灭传染病,防治免疫性疾病,解决移植排斥,征服肿瘤等方面做出新贡献。

1 医学免疫学内容比较复杂抽象,看不见,摸不着,不直观[1]

比如说免疫分子这一章节,凡参与免疫应答的体液因子都称为免疫分子,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和细胞因子三大类。这三大类分子都很抽象,知识点很零碎,往往让教师感到很难讲,无法用形象的、具体的语言直观的讲给学生,从而让学生觉得这些内容很难、很枯燥、不好记忆,对这门课程产生厌学情绪。这时就需要教师有效地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克服医学免疫学知识比较复杂抽象这一情况。教师可将学生难以想象和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采用动画、图片、声音等形式展现出来,将抽象转化为具体,深奥转化为浅显,枯燥乏味转为生动形象,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教师应该突出重点难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精心设置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沿着合乎逻辑的思路进行思考,这种方法比将知识直接告诉学生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对所获取的知识理解更深,记忆更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了智力。

2 各章节内容独立但又联系密切,知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教师在讲授部分内容时, 必然会涉及到后面章节将要详细介绍的很多概念, 比如我们在第一章讲述抗原时,必然会涉及到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等专业名词,但教师不可能在这一时间详细的给学生讲述所涉及到的后面章节的内容,这往往使教师觉得很难教。而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讲都是陌生的,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只讲本节概念,而对于后面章节内容不过多展开讲授,这就使得学生感到概念多,头绪不清,压力较大,从而在课程的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对本学科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在每次课前都拟定好本次课的目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突出重难点的方法,特别是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用学生们能听懂的语言或者实例来表达和阐述。比如当给学生介绍抗原的概念时,我们往往会提到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免疫应答,并能在体内或体外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2]。很显然这里面提到的免疫应答和抗体都在后面的章节讲到,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免疫应答比喻成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的入侵者就是抗原,防御者就是免疫系统。用这些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学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明白,同时在提到某些暂时不能展开讲授的知识点时,应该向学生说明这些知识点,现在可能不易接受,但随着课程的进展,知识的增加,就会逐渐理解这些知识点。在学习该门课程前,应该让学生全面浏览教材内容,了解本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获取更多相关的知识信息,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能更好的掌握基本知识,克服畏难情绪。

3 医学免疫学与其它基础学科有着联系的密切

教师在讲授医学免疫学时,因讲授的内容和这些学科的知识紧密相联,但解剖生理、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这些课程有时被安排在同一学期学习,这往往使教师觉得难教。因为学生没有全面的相关背景知识,每讲一个知识点就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内容,这时就会让学生觉得难以消化,总是似懂非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全面掌握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经常了解与免疫学相关学科的交叉内容的进展,若讲课过程中涉及到医学后期课程内容,尽量简明扼要讲解,并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务必注意各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性,不能孤立地学习某一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或者通过网络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学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把似懂非懂的问题弄清楚,这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医学免疫学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也是难教难学的原因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免疫学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比如对抗原概念的认识,免疫耐受、棉衣记忆等诸多免疫现象的重新解释,以及许多新的生物学技术在免疫学中的研究和应用,都有质的飞跃。但这些新的知识和观点与我们的传统教材观点可能存在不一致,就处于一种没有确切的定论。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一方面要求以讲解公认的成熟的观点为主,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讲座、专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免疫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热点,及时追踪分析发展前沿。由此,激发学生探索未来世界的求知欲,不断充实现代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防止知识与视野彼此脱节的弊病。要引导学生抱有怀疑态度,不能认为教材上的知识一定完全是正确的,应该系统地、全面地、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防止知识简单、片面、僵化。医学免疫学是一门新兴而且非常实用的学科,在生命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3]。教师教好医学免疫学和学生学好医学免疫学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医学免疫学课程,不论是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难点,但只要任课教师扎实掌握好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提高对自身的要求,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层面,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巧妙的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学生也应充分了解该学科特点,克服畏难情绪,把握重点难点内容,提高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将之有效整合,一定能把公认的较难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好学好。

参考文献:

[1]唐小云.浅谈医学免疫学理论课教学的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6,27(5):92.

[2]曹雅明,吕昌龙.把握免疫学知识特点,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0, 16(11):628 629.

第3篇:免疫学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免疫学 学习兴趣

免疫学是生物学与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深奥抽象、概念纷繁、机理复杂,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如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生学习起来颇有难度,而且容易引起思维疲劳以致不求甚解[1],容易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结合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1 上好绪论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免疫学《绪论》的讲解尤其关键。《绪论》是学生对免疫学这门课的初次接触,除完成教学任务之外,我们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总动员,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免疫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给学生们介绍免疫学发展史及现状,引发学生对免疫学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求知欲。如牛痘的接种消灭了肆虐几千年的天花。教师通过精炼介绍免疫学发展史与巨大成就,可激发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的学习兴趣。其次,联系临床实践,介绍目前医学科技水平还未能彻底对付的某些免疫相关疾病,如肿瘤、艾滋病、肝炎、SAS等,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无不意识到任重而道远。最后,给学生提前打好预防针,让其做好思想准备,迎接挑战。通过对学生介绍免疫学难学的特点,让其做好心理准备,鼓励其克服困难,扎扎实实地修完这门课程。

2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艺术

2.1 设疑问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免疫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设疑,制造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免疫应答”时,可以问学生自己接种过哪些疫苗?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牛痘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接着问:为什么接种牛痘苗可预防天花?是否所有的疾病都可以接种疫苗预防?学生都回答不出。教师指出这是免疫应答的原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课题,使教学目标在轻松的教学活动中完成。再如,在讲述异嗜性抗原时,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有些人得了扁桃体炎后,会导致肾炎或心肌炎的发生?”通过有目的地提出悬念性的问题,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预知后事如何”的好奇心,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2 启发式分析法教学。

启发式分析法就是教师逐步引导学生从已知的某个概念进入到未知的某个概念,可把学生感到分散、凌乱的概念纳入相应的概念体系[2]。如讲概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时,运用启发式分析法,提出器官移植是现在流行的一种先进医学技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器官移植都能成功,提出器官移植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学生们会回答是移植排斥反应,进而引出“组织相容性”,此时又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抗原知识来思考组织相容性的决定因素,引出组织相容性抗原,从组织相容性抗原是什么基因编码产生的,引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习时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容易理解。

2.3 比喻生动恰当,直观形象描述。

运用直观的道具、图标和形象生动的比喻,可使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中,我们把免疫系统比喻成堡垒,把细菌、病毒比喻成入侵的敌人,把免疫细胞比喻成守城的士兵,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讲抗体结构时,将抗体比喻成一个站立的人,用两手臂伸平逐渐上举演示抗体构型从“T”字形向“Y”字形演变的过程,上臂以下是恒定区,铰链区相当于肩关节,前臂是可变区,可变区结合抗原时就像人的手抓住一个东西,人有两只手,那么一个抗体就可以结合两个抗原。这样的比喻很形象生动,学生听后很容易理解记忆。

2.4 结合临床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学以致用”,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当我们觉得它有用时,才能真正激发起我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免疫学是一门与临床有着密切联系的基础医学学科。许多临床现象都是学生已感知到的,但并没有清楚地理解:如为什么青霉素等抗生素易发生过敏?为什么左眼受伤右眼也发炎?组织器官移植时为什么易发生排斥反应。为什么不同血型的人不能相互输血?在教学中把学生已感知的临床现象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学之有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使教学内容有声有色,有血有肉。

3 改进教学手段,实施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的画面结合Flas,能形象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枯燥的医学免疫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抗原提呈过程的讲述中,仅仅依靠课本以及教师的描述是不够的,多数学生仍然不能理解;而通过多媒体,配以动画画面,学生可以观察到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的提呈过程及彼此的差异,使原来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变为生动的画面,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既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讲授补体系统的激活过程时,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能直观、形象地观察到补体系统激活的全过程及最终形成攻膜复合体导致靶细胞溶解的现象。同时,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4篇:免疫学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 免疫学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免疫学一直是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免疫学的基本理论、试验方法和实践应用已全面渗透生命科学的各个方面。其教学内容深奥抽象、概念纷繁、机理复杂,涉及多种学科,如动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的基础知识,学生尤其是生物专业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极大,极易引起思维疲劳,不求甚解,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相应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1]激发学生的免疫学课堂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免疫学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结合三年多的教学实践和尝试,我谈几点个人体会。

1.学科发展史始终贯穿其中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最重要的都是学生充分了解其知识精髓的过去、现在,进而应用于实践与未来发展,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讲授“免疫”的起源含义时,从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古代宗教神学的朴素观点来讲述。同时,免疫学的形成与发展凝聚了许多免疫学家,尤其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免疫学家的智慧和汗水。在教学中,结合知识点,向学生介绍前辈们的研究经历和取得的成就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领略到科学家的思路,得到启迪。譬如,讲授抗体的结构这部分非常枯燥的内容时,可以从Behring借助东方“以毒攻毒”的医学思想发现抗体的过程,Edelman和Porter对抗体结构不断探索的过程来讲述,避免填鸭式的纯讲述或演示。

2.紧密结合临床现象与应用实践

免疫学是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学科,许多临床现象学生耳熟能详,但并没有清楚地理解其实质:为什么患过麻疹的人永远不会再患麻疹?为什么要建立骨髓捐赠库?艾滋病何以如此肆虐?等等。在教学中将这些临床现象与理论知识结合,从现象到本质,将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才能使教学内容有声有色、有血有肉,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免疫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对当前人类重大健康问题的解决起着关键作用:免疫细胞疗法有可能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各种疫苗的研制为人类控制许多烈性传染病开辟了新的前景,等等。把这些事实和进展渗透在教学中,能让学生认识到免疫学的实用性,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3.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3.1把握学科和专业特点,重点和难点突出。

从书本内容到课堂内容,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严格细致的剖析,对知识结构重新优化组合,尤其是要结合生物专业其他课程的特点,使之形成一个能为学生接受的知识框架。比如对于很多临床免疫学的内容,如免疫病理、免疫调节等内容,适当简化。对于生物专业学生在其他课程中要学习的知识,如免疫分子的基因表达、细胞凋亡等内容,则可以自学。而对于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如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学检测等要详细讲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重难点突出,区别于一般医学院的免疫学教学。

3.2启发式教学。

学习是一项复杂而抽象的思维活动,人的思维活动不会凭空产生,必须借助于某种因素的刺激,启发式教学能使学生借助教师的刺激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2]。如讲概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时,运用启发式分析法,从器官移植时是否发生排斥反应,引出“组织相容性”的概念,从组织相容性的免疫本质,引导出“移植抗原”,即“组织相容性抗原”,从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论述“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从“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这些蛋白质分子是怎么产生的,引出概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孤立概念到完整体系,能使学生感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容易理解记忆。

3.3采用生动恰当的比喻,直观形象的描述。

运用直观的道具、图标和形象生动的比喻,可使枯燥内容形象化,抽象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中,把免疫系统比喻成国家的军队和警察系统,病原菌比喻成入侵的敌人,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比喻成士兵或警察,抗体和补体分别比喻成捕快和行刑手,等等,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形象理解。再如讲抗体结构时,可将抗体比喻成一个站立的人,上臂以下是恒定区,铰链区相当于肩关节,前臂是可变区,可变区结合抗原时就像人的手抓住一个东西,人有两只手,那么一个抗体就可以结合两个抗原,两条腿组成Fc段,鞋子类似于Fc受体。这样的比喻很具体,学生听后很容易理解记忆。

3.4适当结合中医知识讲述。

免疫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课,而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中医学有很多与现代医学的免疫学不谋而合的地方[3]。譬如,中医学里有“肾为营血之母”的思想,这可以从现代免疫学得到证据,人体血液中绝大多数红细胞的生成需要红细胞生成素这种细胞因子的刺激作用,而该细胞因子主要是由肾脏合成的,肾脏的功能就决定了血液的质量。这些知识的对比联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启迪学生思维,从多角度认识和研究一门学科。

3.5做好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形象直观,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时,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能直观、形象地观察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技术流程。同时,还可以下载一些最新的短视频来提高学生的课外探讨兴趣,如有关美国花巨资研制免疫佐剂的报道,Steinman有关树突状细胞的发现而获诺贝尔奖的报道。这样既能加大教学信息量大,又能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6课堂讨论

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免疫学的很多问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提前布置一些热点讨论题,比如MHC分子在亲缘鉴定的原理与应用,现代疫苗的研制进程,等等。可让学生在业余准备,在课堂上花一定时间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分组式讨论法,每组选一个人作中心发言,并结合自己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然后其他组学生提问,最后老师简短点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的首要任务,只有结合学科特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才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适时改进,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盈盈.兴趣:教育的第一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3):59-61.

第5篇:免疫学基本概念范文

一、启发式提问的方法

1.利用生活事例提问。问题是产生思维的动因,是深入学习的起步。学生头脑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思维,深入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设问、质疑等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3]。如在课程开始时,先讲解每一个人出生后预约的接种流程,提问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产生保护作用,为什么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性状和接种方法?使学生产生疑问,开始思考,再因势利导,抓住时机讲解抗原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以及影响机体对抗原应答的影响因素等重点知识。这样通过联系生活事例的提问就能很好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通过概念对比提问。医学免疫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概念、学说的提出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学术讨论得到的。如何能够帮助学生们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概念和学说,一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提问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们积极思考特定的概念和学说的形成过程。例如在讲解免疫球蛋白章节时,先讲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再讲抗体,IgG,并提问免疫球蛋白和丙种球蛋白的区别,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区别。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利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概念之间的不同,再结合临床上的剖析、归纳,就会使学生对所学概念有清晰的理解,有效克服抽象和难以记忆的困难,避免了概念上的混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结合临床案例提问。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病学说都比较复杂,学生难以有效整合基础免疫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临床病例。如何能加深学生对临床疾病的理解和掌握,是关乎学生们以后临床技能和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用临床典型案例,结合基础免疫学的重点和临床技能要点来设计相应的问题,使得基础和临床免疫学的教学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有机整合。例如在讲解典型药物过敏性休克案例时,预先设计了如下三个问题:1.该患儿发病的机制是什么?2.应该采取哪些治疗措施?3.该病例对医护人员有何借鉴?另外,在案例中的病人角色或者职业特点也可用于相关知识的提示和联系。例如在讲解接触性皮炎时,引用手术大夫因橡胶手套而致的过敏案例。这样又可起到调节情绪、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二、启发式提问的意义

1.效果评估,直接反馈。一个新知识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必须及时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从而发现问题,尽快进行矫正补救。启发式提问是简便易行,及时有效的一种检测方法。例如,在学习适应性免疫应答章节时,学生往往对T、B淋巴细胞的活化信号混淆不清。为了检测学生对T、B活化过程涉及分子的掌握熟练程度,可在这免疫细胞章节内容讲完后,或者适应性免疫应答开始时,向学生提出几个相关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适应性免疫细胞章节主要内容是否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取得前面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从而适当调整适应性免疫应答章节的教学进度。

2.因材而异,因人施教。对于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适当采用“化繁为简”的方法,设计若干深度不同的问题进行提问,以便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同时,通过提问,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理解能力及掌握程度的不同,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或给予及时的矫正补充,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3.活跃气氛,畅通情感。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上实现互动交流的重要方法。在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并给予学生认真的指导、热情的鼓励。在这种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教与学互动性强,师生心情舒畅,教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有很大的提高,思维也更加敏捷,教学效果也得到提高[4]。通过启发式提问和其它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5],能够使师生进入了积极的“双向发挥”状态,为保证医学免疫学教学的顺利完成,提高教学效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启发式提问的效果

1.考试成绩。在2007级本科的八个班中做了分组实验,对照组全部理论课36学时均为传统式系统授课,实验组在传统式授课的过程中,特意设计40个启发式的问题,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对期末考试试卷,主要选取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关的10个选择题和1个论述题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与临床案例相关的考题,实验组的平均成绩好于对照组,而对其它试题成绩的分析没有统计学差异。

第6篇:免疫学基本概念范文

1加强教学基本功练习、认真准备教案,做到对医学免疫学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现在进入高校的年轻教师基本上都具有博士学位,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扎实,但是很大一部分年轻教师来自非师范非医学专业,缺乏系统专业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学经验不足,导致年轻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能力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听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教师讲课是提高教学能力的一个快捷、有效的途径。在听课过程中除了能巩固医学免疫学专业知识外,还能学习到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及课堂掌控能力和活跃课堂气氛的策略等,然后与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比较,进而反思如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反复多次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年轻教师,特别是不具备医学背景的年轻教师还要多听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师授课。由于医学免疫学课程内容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细胞生物学和病理学等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增加自己对于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地讲授医学免疫学。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要求不具备医学背景的年轻教师入职后必须参加医学基础相关课程培训,实行导师制度,在年轻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指定高资历教师进行“传、帮、带”。这些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年轻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年轻教师除了需要认真听课,练好教学基本功外,上课前认真备课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每次上课前均要认真备课,备有详细的教案和讲稿。医学免疫学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全所有的内容,在备课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有所取舍,突出重点,讲明难点。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医学免疫学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带领学生更加深入医学免疫学的学习,并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医学免疫学中很多概念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应注重将抽象内容形象化,通过形象的内容引出抽象概念的本质,使学生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做到真正理解。例如,抗原章节关于抗体高变区(互补决定区)与抗原表位(抗原决定基)的结合是一个抽象的知识点,讲述时结合形象化的模式图显得尤为必要,让学生看到六根手指夹住一个橘子的示意图,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到抗体高变区与抗原表位之间的结合方式,印象特别深刻。在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要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医学免疫学内容抽象、理论性强,如果单纯依靠某一种教学手段难免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可以很方便地将文字、声音和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一些抽象、难懂的免疫学知识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例如讲述抗原提呈时可采用动画片的形式形象地将整个抗原提呈过程演示出来,使学生在看动画的过程中记住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比喻法”等多种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讲述免疫应答时可将其比喻为维持机体健康秩序的公安系统,抗原就是“扰乱秩序的不法分子”,中枢免疫器官是“警察培训中心”,外周免疫器官是“派出所”,免疫细胞是“公安民警”,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就是“防爆武器”。这样就将枯燥的免疫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改变单纯记忆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随之提高。也可以若干问题为引导实施教学,如在讲述T细胞发育过程中阳性选择时,与T细胞识别抗原的MHC限制性联系起来提问,如果不结合MHC分子的T细胞克隆留下来会怎么样?如果与MHC分子存在超强结合的T细胞克隆也留下来会产生什么后果?T细胞发育过程中之所以要这样选择是何原因?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

3注重实验课教学,利用实验课教学补充和扩展理论课教学

第7篇:免疫学基本概念范文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排异现象,笼统地讲,这种排异反应的目的在于维持机体自身的纯洁和内环境的稳定。具体地讲,免疫对于人体健康而言,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免疫防御功能,即保护机体不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这一功能学员容易理解,也是免疫最原始的概念。然而学习这一功能时,学员易错误地理解为免疫防御功能越强越好。过强的免疫防御反应会产生超敏反应效应,造成机体的免疫病理损伤,这在严重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中非常常见,医生不得不用一些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来缓解这种损伤。第二是免疫稳定功能。对于这一功能,讲授时要突出“稳定”的含义。免疫稳定应该是指健康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排斥自身的正常组织成分,对自身表现出了稳定。但当自身的组织成分发生衰老、死亡或变性而失去应有的生理功能时,免疫系统就会把这些组织成分清除出体外。这种对自身组织的稳定,才能有效地抵御外来异物的入侵。如果人体的免疫稳定功能发生异常,对自身的正常组织成分失去了应有的稳定,即出现异常的排斥,则必然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第三是免疫监视功能。这一功能是指免疫系统中的有些免疫细胞分布在血液和淋巴循环中,是人体的游动哨兵。当人体出现少量癌变细胞时,它们会及时地消灭这些变异的细胞,防止癌症的发生。所以癌症是免疫性疾病,癌症为什么多发生于老年人,就是因为人的免疫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尤其是免疫监视功能的下降更为明显。通过引导学员正确地学习免疫的三大功能,从而把免疫这个抽象概念,与人体生理、健康和疾病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变成自己的知识。

2加深学员对免疫获得方式的理解

免疫的获得方式,是免疫学的重点,对于护理大专生而言,这部分内容放在绪论中讲授最合适。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可以了解免疫对人体的重要性。这时教员要启发学员思考人体的这一重要功能是怎么获得的呢?继而讲解免疫的两个获得方式,即先天获得和后天获得。先天获得的免疫称为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包括人体的屏障结构(如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等)、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一些抗菌物质。后天获得的免疫称为后天免疫或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是指人出生后由于接触了某种抗原异物(如某些细菌或病毒)而产生的针对这种抗原异物的免疫,它是一对一的免疫,是特异的。如果你没有接受过某种抗原的刺激,你体内就没有针对这种抗原的免疫力;如果你想具有对这种抗原的免疫力,你就只能在自然状态下感染这种抗原或通过接种疫苗来获得免疫力,而疫苗是有限的,所以人对一些常见细菌、病毒的免疫力主要通过感染得病或隐性感染获得。讲后天免疫的获得时,要特别向学员强调,如果一个人出生后处在一个非常洁净的生活环境中,这个环境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很少,则必然会影响后天免疫的获得。童年是人一生中获得后天免疫的最好时期,所以一定要多接近自然,在自然状态下生活,这是最科学的选择。只要不是严重的感染,就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只要体温不是太高,就不要随意使用药物降温。因为这些方法都会干扰后天免疫的获得,降低身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艾洛说过,生活在非常清洁卫生的环境中减少了我们接触微生物的机会,而这可能会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

3概括性介绍后天免疫的两个类型

第8篇:免疫学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 生物学概念;直观教学;概念图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50个重要概念是初中生物学科概念教学的核心内容,并强调“关注重要概念教学”。如何围绕重要概念,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理解与应用重要概念,是值得初中生物学教师研究与实践的。

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者概括。生物学概念是对生物的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的抽象与概括,阐述了生物的结构特征、生理、原理和活动规律,生物学概念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把握好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建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解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师应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以及教科书具体内容(如北师大版教科书上应用黑体字小标题直接阐明了学生对概念理解应达到的程度)开展概念教学,注重分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概念、正确地应用概念。

例如“反射弧”结构教学时,指导学生分析“反射弧”概念的内涵:(1)从功能上看,反射弧是反射的传导途径;(2)从结构上看,反射弧由感受器、传人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构成;(3)从分布上看,反射弧只分布在神经系统。所以,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指导学生分析“反射弧”概念的外延,反射弧是具有神经系统的高等动物才有的,低等动物和植物是没有的。经过这样的剖析,学生对“反射弧”概念的理解就更全面、更深刻了。解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常规、实用、有效的概念教学方法。

二、分析概念中的关键词

概念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教学时指导学生逐一分析,促进学生准确把握概念。例如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八年级・上册》第97页“相对性状”概念表述为“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笔者指导学生找出其中限制条件的关键要素“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类型”。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相对性状”概念,首先教师以“狗的黑毛和狗的黄毛”为例,分析此例中“同一生物”是狗,“同一性状”是指毛色,“不同的表现类型”是指黑色和黄色等毛色,“狗的黑毛和狗的黄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然后请学生举例、相互质疑、评价,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同时,在教学课件中将概念的关键要素醒目提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三、应用形象生动的比喻

许多生物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若应用具体、形象的比喻,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比如学习“细胞免疫”时,把抗原比喻成“敌人”,将抗体比喻成“子弹”,靶细胞比喻成“碉堡”,抗原进入靶细胞,就如“敌人”躲进“碉堡”,子弹起不到作用,怎么办?把“碉堡”炸了,这就是“细胞免疫”。应用比喻分析的教学方法,既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又有利于概念中难点的突破,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1.自制教具

将四块透明塑料板涂上颜色,全色表示显性基因(以A表示),点色表示隐性基因(以a表示),以两两组合表现出来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当两个相同的基因组合时(AA,aa),表现性状为基因的性状;

当两两不同的基因组合时(Aa),表现性状为基因A的性状,基因a的性状则被遮掩了。

2.应用肢体动作

学习有关动物或人体的概念时,最方便的教学手段莫过于应用肢体动作了。如指导学生左手握拳做伸臂与屈臂动作,右手放在左手臂上,学生就能感受到左手臂上下两组肌群的变化,以此体验“伸肘运动”与“屈肘运动”概念。再如分析“神经细胞结构”时,教师伸出手臂,张开手掌,可以把“手指、手掌、手臂、衣袖”分别比作“树突、胞体、轴突、髓鞘”。学习“肾单位”概念时,将左胳膊比作入球小动脉,左手伸出的拇指比作出球小动脉。握拳的左手比作肾小球,抱着左拳的右手掌比作肾小囊,右胳膊比作肾小管。这些肢体动作可以让学生来做,也可以由教师演示,或者师生共同完成。

五、巧用比较

概念教学时要注意比较易混淆的概念,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等比较。

1.列表比较

通过列表比较、分析概念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如表所示。

2.图形比较

还可以应用简单的图形对比,帮助学生区分概念,如图1所示。

过程(一)表示细胞分裂的特点是数量的翻倍,产生形态结构相同的细胞;用过程(二)表示细胞分化时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发生差异性变化。通过图形对比,直观地表现概念的相异性。

此外,许多概念之间具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基因包括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性状包括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等,可以用图2表示。有的概念之间出现交集的情况,如染色体、DNA、基因,器官、组织、细胞,子房、胚珠、受精卵,界门纲等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3 表示。

六、运用概念图策略

概念图是一系列相关的概念通过连线和节点组成的结构化表示。各概念用节点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表示。概念图的使用,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的建构、理解与应用概念。

例如,利用呼吸概念图,帮助学生明确可以“呼吸”与“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帮助学生修正原有“呼吸即是呼吸作用”的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

第9篇:免疫学基本概念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 教学方法 教育改革

我院为教学型院校,办学目的是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为:立足湖南、面向基层,辐射全国,服务社会,培养适应基层医疗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临床医师人才。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桥梁课和应用课程。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加深对临床上相关疾病的理解,为学习其它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学习中,免疫学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名词新颖概念繁多,内容比较深奥抽象,学生初次接触时,觉得学习较为困难。因此,近年来,我教研室一直坚持教学改革,坚持教学法研究探讨活动,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先后采用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侧重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

免疫学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内容比较抽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较多,在教学上历来存在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如果教师为完成教学内容而满堂灌,就会造成教师讲的越多,学生得到的越少;教师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难点讲不透,学生的印象模糊不清,结果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因此,为了更好的加强教学效果,我们采用了以下几个办法:(1)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图片、动画、示意图等演示重难点内容。(2)根据本课程特点,结合临床病例进行教学。(3)加大试验课学时数,使学生通过大量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相应试验原理、操作、结果判断与分析等。(4)加强课后辅导、书面练习,增强学生理解记忆。

二、在教授方法和手段上不断改革与发展

1.改革过去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入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启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加强记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们经常运用提问方式,把要讲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然后围绕问题以解答的方式授课。比如在讲补体系统前,我们提问:免疫血清与相应细菌类颗粒性抗原特异性结合会怎样?然后提问:为什么新鲜免疫血清与相应细菌类颗粒性抗原作用现象是溶菌?由此延伸出补体系统这一概念,极大的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2.教学内容实现多媒体教学,将音频、视频、文字等多种媒体有机的结合,具有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它改变了“一本书、一张嘴、外加板书和挂图”的传统教学模式。近年来,我们在免疫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应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可以讲授更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此外,多媒体教学应用视听结合方式表达授课内容,充分调动视觉、听觉两种功能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化深奥为简易,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使过于理论化、抽象的免疫学理论得到更形象、直观的阐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3.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古人曰:“授人以鱼,一食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作为身心均发育成熟的大学生,其“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又由于免疫学对初学者而言需要接受、理解、记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太多,因此,指导学习方法是必需的。我们认为给学生有意识地介绍学习方法,对帮助其学好免疫学更加重要。在免疫学学习的过程中,一是要求学生上课时注重对问题的理解。二是要求做好笔记。这样有利于课后把握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重点的内容提示学生先理解听懂,再留时间做笔记。三是课后要求及时复习。免疫学内容抽象,要理解的内容多,如不及时复习就容易忘记,而理不清其内在逻辑关系,学生不能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就会感到难以记住。四是要求阶段小结。免疫学前后章节联系紧密,如果前边的内容没学好,后边的内容理解就越困难。因此,要求学生对前边所学的内容要进行阶段小结,并布置一定量的思考题。五是指导记忆方法。因免疫学内容繁多,不好记忆,根据不同章节指导学生应用图示、提纲、列表、对比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介绍,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相应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改进实践课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1.加强实验课教学,提高理论课授课效果

免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且跟临床密切相关,因此,实验的开设很重要。实验课不仅可以验证学生在理论课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为此,我们增加了实用性强的实验,并注重对实验内容的整体安排。比如,ABO血型鉴定实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一系列实验。这样做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和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这对日后的工作及科研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本功。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从每班上课认真,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中我们选择6到10人参加免疫学课外活动小组,参与到实验预做,实验准备,实验设计等环节中,调动了其学习热情,并在班上起到很好的学习带头作用。现在已有多名学生申报了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获得了相关经费的资助,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了研究综述多篇。实践表明,这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且有助于教师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四、改革考核内容与方法

成绩评定是检验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完成实验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实验考核和平时考评三部分:理论考核为闭卷笔试,占60%,命题时严格实行考教分离,采用流水方式集体阅卷;实验考核占20%,既考核本课程要求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又考核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平时考评占20%,包括到课情况(考勤),上课回答问题及作业的完成情况,由课程主讲教师期末综合评定。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近几年学生免疫学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综上所述,我们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根据免疫学的学科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扈凤平.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浅谈免疫学实验教学思想的转变[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