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素养范文

社交媒体素养精选(九篇)

社交媒体素养

第1篇:社交媒体素养范文

(一)信息素养教育主客体的位置产生了变换

主客体的变化有事也会出现在培养现实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但总体而言,主体一般处在主导、权威的位置,而客体的主体性较弱,受主体压制,难于发挥。但在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中,则更多强调主客体的关系采取平等互动的原则,相互交流,相互补充。

(二)信息素养教育相关道德因素的差别

以道德的眼光分析来看,两者的道德主体及有关道德要素都具有一定的差别。在新媒体环境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往逐渐脱离社会相关因素的干预和控制,人们有关道德意识观念相比从前更为淡薄。以新媒体作为主体的道德关系包含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交往变得更自由更简单。新媒体环境的冲击下,人们相互交流的新方式相应而生,像是人气最高的腾讯QQ、微信、博客等,这些方式使人们改变了传统的交流观念,使得人们的交流不再受到文化差异和地域空间的影响。

(三)信息素养教育介体不同

教育介体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进行的信息素养教育,多利用多媒体等方法手段,使得内容相对传统而言更为全面丰富,且受教育者感受教育内容时更加生动立体化,但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负面的信息。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相比现实信息素养教育而言,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统的狭窄的教育范围,瞬间变成了全球、整个社会开放性的教育范围。

(四)信息素养教育环境的差别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精神环境,三者合为信息素养教育环境,其中社会环境起主要决定性因素。新媒体技术的使用,结合信息素养教育后,可以增加新媒体环境的优势,新媒体范围内可提供大量的信息,方便调查分析,而将整个范围内的教育信息进行共享化,有助于教育信息的收集传播,交流变得更为平等、快速、自由、全面,方便不同领域与层次的信息产生更多的交流,各信息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融合,逐渐形成教育合力,使得进行系统整合研究工作更为方便。

(五)信息素养教育物质基础差异

物理空间作为显示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依靠人们的是非观念与社会道德评价而运行。但与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相比,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则依靠电子空间,建立在网络信息社会基础上,势必会呈现多元化、开放性、自主化等优势与特点,更贴近人性,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与现实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在联系

系媒体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现实信息素养做基础前提,否则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会变得无根基、无依据,走向现实信息素养教育的反面,与其背道而驰。显示信息素养教育处于主体支配地位,起决定性作用,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作为显示信息素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延伸与发展,在虚拟环境下培养自主判断能力及正确的观念,必须经受住现实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考验。

三、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与现实信息素养教育的结合方法

(一)强调信息素养教育以现实教育为基础

在加强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的同时,依旧要加强现实信息素养教育,不能将其忽略。新媒体对整个社会逐步影响与渗透,也包括高校,但其潜在的建设力与破坏力两面性的能力在不断创新的新媒体技术过程中愈演愈烈,对当前高校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明显的互动和冲突。因此,不能停止对现实信息素养的教育,并且需要更加投入,注重二者统一、融合与互补。

(二)实现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与现实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统一,教育内容融合,教育方法互补

在教育目标上,培养学生的理想技能是现实信息素养教育的侧重点,二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相关信息技术能力,还需要教师注重指导帮助学生培养其信息主体性;在教育内容上,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与现实信息素养教育应实现融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着力点应定位于通过加大教育力度,以提升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意识,使学生充分意识并具备新媒体背景下应具备的道德规范,并主动自愿地遵守道德规范;在教育方法)上,新媒体信息素养与显示信息素养教育可以求同存异,也可以互相补充。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方法结合新媒体媒介传播的规律与特点,作为实现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对受教育者采取有计划、有目的地影响,这也是作为采取传统教育方法的现代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与延伸。

(三)实现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对现实信息素养教育资源的整合

保留并借助传统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原则,以其作为基础,并根据适应发展的需要,对期内容进行筛选,将有利的内容转化为新内容,使其适用于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发展的现实,并推动社会的发展。

(四)重新审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建立虚拟世界的实践干预策略在建设新媒体下信息素养教育的环境时,虚拟区域与现实区域二者不必分开进行,可以相互结合,且将新媒体内部信息素养教育资源与新媒体外部社会实践内容二者统一结合,必须在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下,开展新媒体信息素养教育。

四、现实教育与虚拟教育相结合

新媒体为信息素养教育创设了虚拟与现实共存,以满足信息化时代的需要,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现实性和虚拟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现实性和虚拟性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辩证关系。在新媒体语境下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我们应坚持现实性和虚拟性辩证统一的观念,做好现实教育与虚拟技术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形成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念,另一方面,也要抓好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拥有信息处理能力。因此,现实性和虚拟性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二者辩证统一,才能改善生存的方式。

五、学校、社会、家庭、学生教育相结合

第2篇:社交媒体素养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发展呈现一种日新月异的态势,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信息在全球范围的传递成为一种相当容易的事情。但是同时也对我们的受众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针对我国的文化价值输出,这就更需要我们的受众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来鉴别各种各样的媒介信息。

关键词:新媒体;跨文化;媒介素养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一)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一词是个舶来品,这个词本身也是由“素养”(literacy)一词延伸出来的。根据美国《韦氏英语词典》中的对“素养”(literacy)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意思应为“读写能力的高低状态”(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literate),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得知,“媒介素养”的意思就应该为对“媒体信息的读写能力”,现在我们所指的“媒介素养”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采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1]

当媒介素养这个概念在20世纪30年代被英国学者提出来的时候,目的并非我们今天所只晓得其内涵,而是为了保护当时其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保护当时的英国传统文化不受当时以电影为代表的流行文化的侵蚀。

(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英国,成长壮大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它的意思从其字面上理解“就是针对媒介素养的内容进行教育,以提高人们使用、理解、运用传播媒介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也是在20世纪30年代,很多学者认为媒体是一种“文化病毒”(cultural disease),文化一经由商业媒体传播,就会变质,破坏了高雅文化,换乱了语言结构,滋长了低俗文化及娱乐活动[2]。所以,一些学者发起了抵制媒介文化的活动,当时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也是通过教育的目的来教育学生抵制大众传媒的,这也与我们今天所知晓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是相悖的。

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我国学者张开认为应该是针对每一个公民,其观点有三。第一,媒介素养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目前除了极少数的媒介从业人员接受过一些新闻和传媒方面的专业教育外,几乎没有人接受过这样的教育;第二,媒介素养水平和能力的高低不完全与一个人受教育背景成正比;第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相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也产生影响。

二、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情景。在最一般的情况下,当一个文化的成员发出信息为另一个文化的成员所接受,跨文化交流就产生了。它的重要和独特之处在于,文化的不同,交流者固有的背景、经历和假定的差异,都会使交流异常艰难,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开展。跨文化交流并非人类的一项新尝试,自人类形成部落群体而开始人类文明之日,当某一部落的人们遇到另一部落的人,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时,跨文化交流便随之发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荐,跨文化传播正在向更广泛和更深入的领域扩展,同时也有着加速的趋势,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更加频繁,各种文化的交流更加广泛,接触的方面已经扩展到政治、经历、科学、教育等各个方面,而这种多方面的接触,大部分都是通过媒介传播所进行的,所以可以认定,我们正在一个通过媒介来完成跨文化传播的这样一个时代中生存,并且越来越不能离开这样的媒介和传播而存在。

而现如今,我们能深刻感受到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场所”恰恰就是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互联网。根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8600万人[3],也就说明,能够切身参与到这种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人数已经占到了中国人口总数的近30%。这些互联网使用者能更快的接触到跨文化传播的产品,这也就说明了跨文化传播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性。

新的技术通过促进人类社会运作的两个领域——交通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发展加速了国际交往。运输系统的技术进步提高了人的流动性,通讯卫星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提高促进了互联网的扩张,这都进一步加快了文化的交流与跨文化的传播。

在互联网上关注度持续走高的热播美剧,在国内各大电视台都可以随处看到的韩剧,还有一只备受欢迎的日本动漫,好莱坞的大片,还有各式各样的西方文化,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国内的青年一代。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一)新媒体自身的特点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所形成的传播环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说它的出现是对传统传播环境的一种颠覆。传统的传播是一种多的单向传播,而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是一种传播范围更广、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同时交互性传播成为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无疑使新媒体在广大的受众群众更受到热捧,特别是其交互性的传播特点更是为广大受众所热衷。也正因为如此,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这个概念的传播和普及也更容易成为现实并且开展下去。

(二)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特点

根据第 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有97.9%使用宽带,即目前有3.46亿网民使用宽带上网,占整体网民的90.1%,年增长7598万用户;中国手机网民呈现迅速增长态势。截至2009年12月底,手机网民规模2.33亿,占网民总体的60.8%。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体的使用正在程扩大趋势,同时数据也显示出新媒体的使用是一种叠加的状态,也就是说使用手机作为互联网接入的受众绝大部分也在同时使用宽带接入互联网。

而根据第 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低龄网民占比在上升,10岁以下网民群体增至1.1%;小学及以下网民群体增长超过整体网民增速,目前占到网民整体的8.8%,年增幅3.4个百分点;2009年学生网民的数量所占的比例为28.8%,比2008年的33.2%略有下降;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0681万,占整体网民的27.8%。同比增长26.3%[4]。

从以上这几项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新媒体使用者中,学生使用者在2009年中虽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是依然是排在第一位,同时,低龄使用者和农村使用者有所增长。这些都无形中在提醒我们,对这一部分的媒介使用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三)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特别是新媒体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已经呈几何倍数在增长。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匮乏的时代。信息的海量生产同时带来了信息的良莠不齐。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基本属于单信道的“处理器”,这就使我们在这样一个海量信息的环境下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需要的信息找不到,但是又被成千上万的信息包围着不知道如何是好。而这又提醒着我们,对于受众媒介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能力是有待提高的,这又迫使我们更要加快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设。

四、跨文化传播与媒介素养教育

从上个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这个概念被提出来到今天,已经过去有70多个春秋,国内外学者始终对它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特别是在这样一个跨文化传播的环境中,媒介素养教育可以被放到一个更具体的区域中加以研究。因为在现实的传播环境中,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中,我们切身的感受到了一些信息上的冲突、霸权、误读等现象[5]。

欧美国家因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输出着自己的文化产品。据统计,世界上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是美国制造,世界上有些国家的绝大部分电视节目被美国制造占据着,而美国价值观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全世界的人们。大家通过美国制造的各种电影和电视节目看到美国丰富多彩的生活,然后无形之中对这种生活方式产生了向往,于是丢掉自身的东西而去模仿,于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就这样在渐渐失去自己本身的特有的东西。这也违背了跨文化交流中各种文化互相共存的基本原则。无论是通过媒介接受国外文化、传播本土文化,都需要一种跨文化传播的媒介素养,这样才会使得媒介真正成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五、提升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在现在这种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带来的不仅仅是其他文化实体的精华,一些糟粕也伴随着传播的进行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这就需要我们的受众有更强的信息筛选和信息价值分辨能力来分辨信息的良莠。同时,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虽然被广泛的讨论,但是依然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机制来进行,而在这样一个世界大环境下,进行这样的教育又显得非常紧迫,这就需要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通力合作。

(一)政府部门的重视是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首要条件。因为政府部门把持着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同时,政府部门具有行政命令以及允许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的权力,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6]。

(二)媒体机构的积极参与也是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的有力保证。因为媒体具有最重要的向广大受众信息的渠道,也是最容易使信息更广泛的到达社会各个层面的一个传播途径,所以媒介的参与也是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重要保障。

(三)教育部门是最好的媒介素养教育场所。根据前文互联网使用报告可以看出,我国的网民很大一部分依然是学生,而年轻人在学校接受教育正式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期进行媒介素养方面的教育,可以更容易的提高他们对媒介信息分析的能力。同时,各院校拥有最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是最为便利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场所。

六、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特别是在现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外来的信息更容易被获取,这就更需要我们提高受众的接受信息的能力、分辨信息的能力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虽然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已经起步,但仍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将媒介素养教育真正的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5-37.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35.

[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1.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1.

第3篇:社交媒体素养范文

关键词:新社会化媒体;媒介素养;青少年德育;教育管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e时代的来临,以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一类新的社会化媒体工具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青少年群体里日益普及。这类新的社会媒体工具,不仅传播着信息,改变着当代青少年的知识获取和社交渠道,也在改变着其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77亿,占网民总体的42.7%。在青少年中,微博、社交网站、博客、个人空间等社会化媒体的使用率分别达到61.6%、57.7%、71.9%、86.0%。微博、微信、QQ聊天等新社会化媒体工具已经成了广大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对互联网整体信任度高、依赖性强、安全意识较弱,新社会化媒体工具在他们的成长生活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会化媒体的迅速普及带来的不仅仅是沟通便捷的好处,随之而来的也有多种网络情绪的交织、多元文化的激发与渗透等问题。与其他新媒体相比,新社会化媒体也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化渗透力。受网络暴力内容影响,过去五年,中国青少年犯罪率大幅上升近70%。新社会化媒体对青少年成长有积极的一面,与此同时,部分不良网络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媒介素养的培育也造成了巨大影响。

在新社会化媒体纷繁多样的信息文化下,我们需要逐步提高当代青少年的媒介分析与评判力,帮助尚未形成自主意识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媒介素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指出,新时期的青少年教育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分析并研究新社会化媒体工具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探讨当代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是促进我国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新社会化媒体的特征与释义

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媒体通常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载体,二是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通过媒体媒介宣传的载体或平台,信息得以传递、传播,人们得以获得外界消息。传统意义的媒体,包括报刊、广播、广告、新闻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新的媒体工具开始兴起,如数字电视、桌面视窗、网络等。这些新的媒体形式建立在新的信息和数字化技术基础上,形式丰富、渠道广泛、覆盖率高,可以为公众的工作、生活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信息,常常被人们称作“新媒体”。新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是 “新媒体”中一类可以为大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服务与互动交流的“能互动”的媒体形式,如当前社会流行的微博、论坛、社交网络等。

关于新社会化媒体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Antony Mayfield 将其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中国联通公司王明会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信息、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是社会化的沟通方式。刘慧芳则认为社会媒体是基于SNS、Blog、MiniBlog、BBS、IM、Email等一系列互联网的传播工具上,由无数个节点根据自己的专业、喜好、价值观等过滤加工后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黄锐、付丽丽、赵洁等则认为社会化媒体将人作为传播的节点,这种社交上的关系性使得人们对相关信息的关注度也大大提高,使得运用社会媒体进行传播的信息具有了特殊的影响力。其实,社会媒体和一般的社会大众媒体最显著的不同是,让用户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和编辑能力。新社会化媒体以社会网络虚拟化形式,联系用户融入社会化媒体形成的虚拟网络里。这种以社会关系为纽带的互联网关系链条相互交织,极大地提高了当代人的社会关系管理效率。新社会化媒体在信息传播影响、虚拟社交网络和创新多元文化等功能特点上都是其他媒体无法企及的。

1.信息传播。新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覆盖范围更为广泛、影响更为深远。微博、微信、QQ聊天工具等新的社会媒体工具可以实现不限时点、不限空间的实时接入,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及时获取或者信息,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即时通讯和好友互粉,使得一条信息的关注可以瞬时达百万关注,这种互联网信息网络的传播效率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2.虚拟社交网络。新的社会化媒体工具为用户搭建了一个既可以交友、聊天、分享心情,也可以学习知识、发表信息的平台,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抒发感情、实现自我,形成一个宽广的网络社会服务社区。新的社会媒体工具可以为用户提供多元、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扩展性能,用户可以通过个定制获得自己的个性化服务。新社会化媒体的存在与发展加大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中获益。

3.创新多元文化。新社会化媒体既是一个信息传播平台,也是一个内容自创平台。这种自由沟通的网络社会服务平台使得各种多元、自由或者传统的思想文化等都可以得到发扬、传播,各种思想、文化可以和现代社会的主流文化进行充分融合。从文化传播视角看,新社会化媒体全新的公众参与方式,也使得当前的社会文化更加丰富。

二、新社会化媒体视域下的青少年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能力指青少年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新社会化媒体具有关系性、个体性、分享性、自由性等特点,自诞生之日起便博得了广大青少年的青睐,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当前,青少年是新社会化媒体的主要目标受众群,也是传统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对象,他们的成长环境受到了网络文化的强力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社会责任感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新社会化媒体在给予广大青少年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媒介素养赋予了新的内容。

在信息社会环境下,媒介素养是每个青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根据美国国家图书馆协会的定义,媒介素养是一个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效地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的教育宗旨是使大众能够对海量的媒介信息具有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成为独立的、积极的利用媒体的优质公民。从如何确定信息需求,通过有效的信息检索工具获取利用,将有用信息进行组织、管理,进行具体的应用等方面来理解,当代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需要在传统媒体形式上从社会化媒体情境中应具备的信息认知、批判、创造、应用上进行进一步延伸。对新的科技信息的认知、批判和创造应用能力是当代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必需能力。同时,新社会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用户不仅是信息内容的见证者、传播者,还身兼信息内容的制造者角色。青少年信息创造的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网络文化质量。新社会媒体环境下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培养,可以概括总结为信息自主认知批判能力、合理创造应用能力和良好信息道德等方面。

1.认知批判能力

青少年需要学会对媒介创造的虚拟社会的认识和批判,从而发现隐藏在信息背后的意识形态,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说,认知和批判能力是支撑媒介素养的核心理论和基础成分。传播学的“媒介选择性定律”也认为媒介中介认知的主观因素渗入可以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形成对媒介信息的整体认识和对媒介的合理把握。

2.创造应用能力

即青少年在面对信息媒体时,能够合理创造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信息需求,通过合适的工具获取信息,能够主动、自觉、持久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并根据信息的特性,合理信息。信息的创造应用是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青少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信息道德

即青少年在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活动中需要遵守的伦理要求、准则与规范等。信息道德是信息技术条件下对青少年用户应具备的信息伦理能力的要求。社会化媒体下的主动搜索、虚假信息、隐私曝光等问题虽然够不上犯罪,但也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合理、合法使用信息,保护自己及尊重他人隐私,尊重知识产权等信息道德也是青少年媒体素养的培养内容。

三、新社会化媒体对当代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影响

新社会化媒体在广大青少年中的普及利用给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学习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自由之窗,但同时,新的社会媒体下信息的自由传播、商业化运营、信息的虚拟化造成的信息传播环境恶化、信息内容失范等问题也在改变着当代青少年的信息认知、信息道德、信息能力。当代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极大地受到了新社会化媒体这把“双刃剑”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求知。新社会化媒体集数据开放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全面性、查找方便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成为当代青少年认知世界、学习知识的重要平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扩大了青少年信息获取的渠道,更实现了青少年汲取知识的自主性和便捷性,使得当代青少年更易通过互联网积极探索、获取知识。当代青少年更愿意选择使用网络搜索、在线互助等形式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新社会化媒体多样化的内容选择、个推送及强大的信息交流能力培养了当代青少年良好的求知欲。

(2)娱乐心理。当代青少年经常使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娱乐,丰富他们的闲暇生活。新社会化媒体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和强大的实时传播功能让网络媒介具有了无穷魅力,新社会化媒体的网络音乐、在线电影、网络游戏等功能,可以为青少年放松身心、愉悦心情提供新的工具。

(3)社交。虚拟社交是新社会化媒体的最大特征。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青少年更倾向于利用网络来进行交友、抒发心声,通过互联网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名人、偶像。新的网络在线聊天工具QQ、MSN等已经成为当前青少年聊天交友、维系朋友关系的主要途径。它们的互动性、平等性、多样性和虚拟性给渴望建立自我的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交流思想、展示自我的舞台。此外,新社会化媒体的无区域性还给广大青少年认识世界各地的朋友提供了平台。

(4)自我认同。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寻找认同,新社会化媒体为当代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基地。青少年由网络论坛更容易实现同辈群体网络的联系感。微信、微博等的自由言论,使青少年的自主感大大加强,网友意见的反馈使许多在现实生活中不被认同的青少年更容易获得归属感。青少年可以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展示自己,获得异性及自己崇拜人物的认可,还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的兴趣并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娱乐,这使青少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我认同。

2.消极影响

(1)新的社会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社会化表现严重。当前,由于相关网络媒体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新的社会化媒体在给青少年成长提供知识和社交平台的同时,也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青少年作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活跃的群体,对信息的判断力和批判意识尚不健全,这些难以根除的垃圾信息、虚假新闻、低俗广告、没有约束的语言等严重影响了青少年正确人生观的形成。现代社会青少年更容易通过网络进行交友等活动,青少年的成人化行为在逐渐增强。

(2)新的社会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性、情感不成熟性更强。由于各种媒体经营商的商业手段和各个网络媒体质量的不一,当前网络上存在大量未经过滤的暴力信息。青少年正处在情绪易于宣泄的阶段,这些暴力信息的灌输严重加剧了青少年情绪的不稳定性。同时,互联网的虚拟平台,使得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成人的理解时,很容易借助于新媒体来寻找朋友,排遣烦恼,致使他们的情感更加外倾,情感的不成熟性增强。当代青少年情绪、情感两极分化非常明显,自我意识容易膨胀,而在受挫时更易沉溺、自暴自弃,青少年的犯罪率也在逐年升高。

(3)新社会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更易形成个人主义、孤僻。青少年在社会化成长过程中具有既想成功又害怕别人看不起的矛盾心理。他们喜欢借助新媒体的影响力在网络中大显身手,表现自己的成功欲,这种个性化的潜移默化容易导致青少年对现实分辨不清,自我倾向严重。同时,互联网也容易使得青少年以虚拟世界的成功来满足自己的欲望,造成青少年与现实社会的脱离。另外,网络游戏也使得青少年在没有完全自控意识的前提下长时间的沉溺。虚拟的网络导致了青少年形成性格上的孤僻。

(4)新社会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减弱。新社会化媒体的交流方式具有很明显的虚拟性。在新媒体空间,青少年可以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进行无约束的交流,言行不用规范,真实性不用保证。这种网络文化所构筑的虚拟世界,使青年社会化从传统意义上的与客观世界社互动变为了与虚拟社会对话,社会责任感大大下降。同时,网络道德标准的多元化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道德标准出现偏差,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五花八门,虚假信息的泛滥也会导致青少年道德标准的下降和边缘化。

四、提高当代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对策建议

青少年信息自主认知批判能力、合理创造应用能力和良好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

1.政府――加强媒体监管,肃清新社会媒体下青少年的学习环境

新媒体作为新形势下有效的教育载体,是青少年汲取知识的平台。在新的社会媒体下,政府要加强信息相关的信息基础法规建设,加强信息监管,从源头上净化网络,给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具体而言,政府在政策上,可以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立法执法,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法律体系,在支持和鼓励信息发展的前提下,杜绝虚假、色情垃圾的滋生。在管理上,加强网络监管,提高网络监督的技术管理水平,实现垃圾信息的实时发现、惩处,肃清新社会媒体的网络平台。在信息安全上,保护隐私、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引导青少年的产权、责任意识。

2.家庭――转变教育观念,利用新的社会化媒体完善当代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场所。在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对网络交流更有亲近感和信任感。家长应该看到新媒体工具在孩子成长方面的积极作用,转变教育观念,在鼓励孩子积极利用信息媒体学习、生活的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媒体意识,加强对其正确的媒体思辨、认知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在日常交流中,可以使用微博、聊天工具等新社会化媒体引导孩子的学习、生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也可以动员孩子积极自主参与到自我的教育过程,以实践完善孩子的媒体知识教育。家长也应积极学习新的社会化媒体工具,完善自己的媒体素养。

3.学校――创新教育内容,提高当代青少年的媒介知识

新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契机。在新的社会媒体环境下,学校应该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时展的立体化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提高青少年的新媒体知识,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意识。具体而言,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通过新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选修课,营造新媒体素养教育的氛围,普及新媒体知识,也可以将新媒体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教学中,利用新媒体工具拓宽传统教育管理工具,提高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同时,在思想教育上,学校也要强化学生的新媒体思想教育和伦理教育,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新媒体价值影响的相互协调,培养学生的媒体意识和自制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新媒介的认识、思辨和批判能力。

4.社会――提高责任意识,为青少年成长营造积极、优质的网络文化氛围

社会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场所,社会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广大网民要树立网络文明、人人有责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不在网上发表不文明的言论、图片、视频等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内容。广大企业也要牢固树立责任感,不因利益所图危害青少年的思想,严于律己,为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优质的网络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社会媒体.维基百科[EB/OL]. http:///wiki/%E7%A4%BE%E4%BC%9A%E5%AA%92%E4%BD%93.May field A.What is Social Media[EB/OL].[2012-04-20].http: / / icrossing.co.uk / what-we-think /.

[2]王明会,丁焰,白良.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J].信息通信技术,2011(5):5-10.

[3]刘慧芳.数字生活,势不可挡.市场研究[J].2009(2):16-22.

[4]黄锐,孙娜. Web2.0环境下SNS的发展策略探析[J].商业现代化,2009(7):14-15.

[5]付丽丽,吕本富.关系型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特征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1):119-129.

[6]赵洁.论社交媒体[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7]张科. 微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初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8):175,181.

第4篇:社交媒体素养范文

(一)手机媒介化

手机作为媒体得到承认有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随着3G技术的推广与使用,手机通过对传统媒介形态的整合,完成了自己的媒体化进程,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另一个新兴媒体———“第五媒体”。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演变,以及手机操作系统的开放性,使得手机媒体可以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融合,并进而在手机上自由搭配出不同的手机媒体形态:与上网搜索搭配就变成移动互联网;与阅读搭配就变成了手机出版物;与娱乐消遣搭配就成了手机游乐场;与GPS地图搭配就变成了手机导航系统;与金融购物搭配又变成了手机支付工具……今天,手机已经彻底告别当初的只是具有移动、手持、通话、边走边聊等特性的通话工具时代,而是作为新媒介的代表脱颖而出。

(二)手机媒介特点

对比以往媒介,手机媒介在技术、情感和参与性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技术特性———补偿性+融合性手机技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信息传播形式的融合性和补偿性。“电脑把人类一切媒介集于一身,开创了一个与物质世界迥然不同的虚拟世界”,“互联网已然是媒介之媒介,手机则更胜人一筹,它是移动之中的媒介之媒介,他把你从电脑边解放出来。”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说的,人类的媒介历史在理性选择中发展,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的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功能的补救和补偿。手机媒体是手机和网络的结合体,但是它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于携带,在操作系统方面比电脑更加方便、快捷,应用程序和软件设计成App(Applica-tion)———基于某个平台所提供的某种服务,使其具有简便易于操作、人性化、功能优化、界面友善、信息结构全面、注重用户体验等特色,以“人”为核心设计理念,帮助用户完成单个或多个任务。操作简便,易于使用,无需学习就能掌握操作方法。

2.情感特征———私人性+亲密性历史上,任何一种媒介,无论其问世之初对人、对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都是人的“身外之物”,只有手机因具有随身性、移动性而成为了“带着体温的媒介”,与人“如影随形”,因此手机与使用者在情感上具有亲密的关系。手机媒体作为一种个人化的媒介可以满足使用者个性化的需要和服务,隐藏着许多个人的情感,如在通讯录中将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设置成不同的名字、铃声、并配有照片,寄托不同的情感,有选择性地接听电话、回复短信内容及时间,以及在即时通讯工具中标示自己的在线、离线、繁忙状态等等,都表现出手机所具有的私密性。在与个人亲密情感关系的相互作用下,手机与人类情感上的亲密关系模糊了公共与私人空间的界限,混淆了线上和线下世界,形成了手机粘性,LarissaHjorth和SunSunLim称之为一种情感殖民,其混淆了私人和公共空间、感性和理性,将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文化,将工作、家庭和关系都包含在其中。

3.参与特征———开放性+互动性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是名副其实的“5A”媒体(anyone、anytime、anywhere、anyinforma-tion、anymedia),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传送或接收任何类型符号的媒介信息,手机传播具有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手机媒体已发展成为集成性移动平台,成为当今名副其实的个人信息处理的中枢。与此同时,手机社交化已成趋势,基于SNS构建的新型手机社交网站,通过“熟人的熟人”拓展手机网络社交,不仅具备丰富的社交和娱乐功能,还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在人与终端机器界面的互动中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由此可见,手机媒体是一种不断发展、不断延伸功能的新型媒体平台,其融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和特点,将不断丰富手机的传播功能和社会影响力,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并由此揭开人类传播历史的新篇章———移动传播时代。相对于传统媒介的单向传播方式而言,相对于互联网双向却受制于时间地点的束缚而言,手机媒体的传播过程将更加开放和互动。手机用户既是传者又是受者,他们有机会在更加主动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同时又能及时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可以说,手机完全具备了这样的潜质,这种潜质将在未来社会助力公民自我表达、参与和协作,提高人们的公民意识,促进社会民主与和谐的发展。

二、手机媒介素养的内涵与特点

(一)手机媒介素养的内涵

手机是一种新兴的数字化媒介,研究与界定手机媒介素养是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近几年,我国学者也根据媒介素养概念,提出了手机媒介素养的含义,如李春梅在2012年发表的《大学生手机手机媒体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指出,手机媒介素养是人们正确认识手机媒体,面对手机媒体传播的各种信息应当具有的选择能力、评价批判能力、创制手机媒介信息的能力、利用手机媒体促进自我良好发展的能力或修养。此概念从认识、选择、批判、创作四个方面界定手机媒介素养。周金辉总结手机媒介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对手机媒体应用功能的掌握。包括对收发短信、接打电话等基本操作的掌握,对手机QQ、微博、微信等操作、功能、特点的掌握。对手机媒介信息的认知。包括对手机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能力。对手机媒介信息的创造与传播。对手机媒介信息的有效利用、传播和创造能力,以提升自身,促进社会发展。对手机媒体的合理利用。包括合理掌控手机媒体在生活中的角色,合理安排应用手机的时间。此概念进一步丰富了手机媒介素养的内涵,除有关手机的知识、能力之外,对手机成瘾问题给予回应,提出了手机使用者在态度方面,需要合理利用手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理解手机媒介素养的内涵。在初级层面上讲,手机媒介素养就是个体使用手机的能力。从中级层面上来看,手机媒介首先是个体利用手机去探寻信息的能力;其次是认知、理解、评估手机信息的能力;最后是创作、分享和信息的能力。从高级层面上来看,第一,手机媒介除了具备传统媒介素养所要求具备的有关手机信息的接近、理解、评估、创作与分享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应对媒介符号复合形式,以及应对不同信息源所发出的海量信息所具备能力;第二,手机对人类精神、情感、思维、社会交往的异化和依赖性,要求使用者应具有不断反思手机使用行为的能力,抵制手机成瘾,能动性的使用手机;第三,手机所具有的开放性、互动性的特点,以及与网络、社交媒体的结合与广泛应用,需要培养使用者在技术、意识方面创作与表达、参与和协作方面的能力。

(二)手机媒介素养的特点

手机媒介素养并没有溢出媒介素养的一般性研究框架,它的意义仍然在于它“是超越具体媒介环境的一种理念和思想”,但由于手机媒介所具备的特征,因而手机媒介素养也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1.手机媒介素养日益人格化如前所述,手机媒介与人的粘合度越来越高,是“内部殖民化”的典型代表,现实中手机依赖症也成为普遍现象。在这个媒介化生存的时代,手机媒介的“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等移动、互动的突出特点,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已成为人们媒介化生存的首选,手机媒介覆盖了人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快乐与幸福、焦虑与不安、激动与愤怒等种种情绪都与手机媒介息息相关,可以说,一个人的手机媒介素养水平标示着一个人的人格水平,一个具备积极、全面、独立、稳定的手机媒介素养的人,一定会焕发出独特而积极的人格魅力。人格与手机媒介素养一同存在于人类的精神文化维度里,通过手机媒介的使用二者互为表里、相互印证。随着手机媒介运用的安全性得以保障,尤其是手机媒介实名制的发展趋向,都将进一步放大手机媒介素养的人格化的特点。

2.手机媒介素养更具发展性媒介素养本身就是一个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延展的概念,这是奠定手机媒介素养更具发展性的基础。决定手机媒介素养更具发展性的更在于手机媒介的使用者———人本身。人的生存质量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人本身的成长性,体现在人的各方面素养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手机媒介素养更具发展性,不是简单地指手机媒介素养的加高加厚,更是指手机媒介的使用者应该具备前瞻性,即具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手机媒介素养更需批判性手机媒介素养的批判性与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有交叉之处,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将其定义为: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手机媒介素养的批判性首先表现在手机媒介使用者应该具备的甄别能力上,所有联系人都会成为传播者,海量信息的涌入与交叉传播,必将占用使用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必须对传播者和信息进行甄别与分辨;其次表现在手机媒介使用者的选择能力上,即在甄别的基础上,还要对不同类别的信息有所取舍;第三,表现在手机媒介使用者的评价能力上,这是一个人人格素养独立的基础,也是手机媒介素养的核心要素。

第5篇:社交媒体素养范文

【关键词】媒体;媒体素养;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现象和问题;几点思考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消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至于媒体的内容,应该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结合广告市场的实际需要不断更新,确保其可行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如果说媒体素养,是一个人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是指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思辩性能力的话,那么,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就是指领导干部对新闻传媒信息的综合认知、解读、评判以及驾驭、引导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主要体现为应对媒体的能力,也就是领导干部如何认知媒体及与相关的工作,并与之很好地沟通和合作。

一、提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1.要充分认识到提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必要性

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是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唯有顺应变化,迎接挑战,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和媒体、公众就各种问题达成共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是新时期各级党委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科学决策能力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能力,而要实现科学决策,信息支持系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领导干部,就要学会随时接触媒体,及时从传媒特别是一些负面报道中获取信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才能与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这是当今领导干部的一项必备技能。政府向公众及时有关重要信息,可以让公众及时了解政府的重大举措、重要决策和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这样,不仅有利于掌控舆论导向,而且还有利于树立公开、高效、务实和负责任的政府现象。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可见,认知网络媒体规律,努力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已成为当今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2.要充分认识到提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重要性

提升领导干部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素养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问题。一个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不仅是能力,更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不仅关系到执政水平的高低,更关系到民心向背。而且,作为担当改革和执政关键力量的领导干部兼具多重身份。既是受众,又是媒体报道和舆论监督的对象,同时还是媒体的使用者和管理者。这种多重关系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媒体素养和舆论引导能力,以更好地接受、使用好媒体,才能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当今世界公共危机事件无时无处不在。特别是我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加上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随时都可能面临着许多难以预料的公共危机事件。如自然灾害、新型传染病、生态危机、贫富分化等。危机与媒体密不可分。无数案例表明,谁掌控了舆论主导权,谁就能化险为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还能够将坏事变成好事。早在2009年,同志就首次把“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纳入系统的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范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媒体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能力的殷切期望。

3.要充分认识到提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紧迫性

作为一个社会的管理者,如果还不学会使用或者不善于使用新传播手段来面对社会,他和他们组织的很多形象将会被扭曲,话语将不能得到正确传播,也必将在社会舆论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尽快地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断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领导干部一定要尽快、充分地认识媒体的发展趋势和巨大力量,看到它对执政能力提出的严峻挑战。

二、目前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缺乏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1.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对记者的采访采取粗暴无礼与傲慢的态度。有些领导干部缺乏媒体素养。近年来,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的要求已经被多次强调,但是,一些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在与媒体打交道过程中发生摩擦的事件却仍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有的记者在采访时,遭到当地政府机关人员的阻拦,对方强行夺走其记者证,并质问:“谁允许你来采访的?记者算个什么东西!”,其实,官员对记者这样不屑一顾的诘问被暴光,早不是一次两次的事。还有的官员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胡乱质问“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尽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采访活动时不受干扰和限制,甚至特意对记者的采访权进行了着重的保护,但无奈的是,这种对待媒体的粗暴、无礼与傲慢依然屡见不鲜。

第6篇:社交媒体素养范文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大学英语,教学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目的、内容和意义

媒介素养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习者的媒介素养,指导学习者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习者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公众健康的媒介评判能力,通过教育来指导公众正确分析、理解媒介内容,并积极合理地运用大众传媒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二是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三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四是培养受众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建设性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媒体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二课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适应与改善周围环境的方式。然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这种自发状态的媒介素养,最明显的特点是浅层次、低水平的。因此,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外语教学改革的关系

在中国日益融入全球化的背景下,在英语事实上已是一种国际化语言的前提下,在大众媒介也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将媒介素养教育整合到外语教学改革中,利用媒介素材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利用语言分析提高媒介素养,既实现了素质教育,又改革充实了外语教学。

媒介素养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人类社会的基本媒介是语言,任何一种媒体都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意义的,只不过形式不同,例如广播是声音形式的语言,报纸是文字符号形式的语言,电视和网络是电子形式的语言,因此媒介素养教育与语言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外语教学的一个前提。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合在外语教学中,就是注重培养过去所忽视的语言教学中的另外一个重要能力――语言意识。语言意识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读者对媒介语言所传达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取向的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媒体的使用者应该揭开语言表层的面纱,识别语言形式背后所隐含的思想意识,深刻理解媒体所传达信息的内容、意义、意图、可信度等。这种深层的理解,需要调动读者的背景文化知识、认知能力、自主意识和批判思维,这些都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教学,尤其是外语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这种语言意识的培养。

2 媒介素养教育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虽然没有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中,但明确地提出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实质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实践。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和关键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在跨语言的文化教学中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授媒介的相关知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也是外语教学的深入和扩展。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可以有多种方式和途径。在具体教学中, 可以从教材的选取、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引入媒介素养教育。

教学内容的选取

媒体英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现代英语,其内容体现很强的时代特点,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和现实性。学习媒体英语不仅能使学生接触纯正的现代英语,并能从中领悟英语语言的无穷魅力。教学内容应体现传媒的新颖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并力争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以及对事物发展的敏锐性和预测能力。教学内容可以直接从当前的媒体中选取。这些材料不但具有时代感,而且和学生切身经历相关,符合学生的兴趣,容易被接受。教师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用心搜集、开发各种英语教学资源,积累与课堂英语教学相关的材料。

教学步骤

第一步,在课堂教学之前,先通过讨论引出所要阅读材料的背景,了解学生的思想深度,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预先的认识。第二步,是表层的理解,这和传统的教学一样,熟悉语言材料、词汇、语法层面的意思,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第三步,系统提供分析的框架,包括媒体生产模式框架,第四步,用探索式、互动式、反思式的方法,进行质疑和协商式的阅读,分析文章的逻辑、可信度、暗含的思想意识、语言策略,考察情感碰撞和个人反映,激发讨论。最后,在课后写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学生参与更多,师生互动频繁,形式更加灵活。

教学方法

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英语国家环境里,可是我们身边也不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如英美电台电视台、广播、报纸杂志,以及互联网等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投影、录像和录音等多种电教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交际情景,加大知识容量。应用这些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可以拓宽多种媒体英语资源的运用,采用立体化教学,把报纸媒体、网络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相结合,对相关主题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来学习,这样得到的信息更充分,学习视野更宽。

第7篇:社交媒体素养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素质精英人才。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产品的开发,我国进入了新旧媒体的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在这一时期,大学生群体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受或获得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来源、真实性、有效性、目的性等都比较复杂,有些甚至是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媒介使用者有较强的辨别和批判能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一、媒介素养及教育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概念是1933年在纸媒以外的多媒介形式出现并融合的背景下由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里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共同提出的概念,旨在呼吁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精英文化。The National Telemedia Council对媒介素养解释为“the ability to choose,to understand-within thecontext of content,form/style,impact,industry and production-to question,to evaluate,to create and/or produce and to respondthoughtfully to the media we consume.It is mindful viewing reflec-tive judgement”。可见,媒介素养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人们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和作用的素养,二是有效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

西方国家非常注重媒介素养教育。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推行媒介教育的国家,媒介素养早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固定且重要的内容。澳大利亚的媒介素养教育“从初等教育开始逐渐推广到中等、高等教育等领域;并以正规课程为核心,辅以家庭和非政府公益组织进行的社会活动”。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受到专家、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1992年的ASpen会议上建立了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全国或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课程。相较之下,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则起步很晚,公认为是从中国知网1997年收录中国传媒大学袁军先生撰写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开始。之后媒介素养教育逐步受到教育机构和学者的关注,但总体来说,媒介素养教育的践行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二、全媒体环境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是我国精英教育的主要对象,根据国家数据网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高等院校在校生共计2804万。大众传媒是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之外,新兴媒体第四媒体互联网和第五媒体手机获得了迅猛强劲地发展。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全媒体时代。这一阶段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面积更广、传播内容更纷繁、传播途径更丰富。

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已经引起了国内学者和教育者的关注,并做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例如北京大学的张红梅、陈平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尤泳、张晖等人分别针对大学生全媒体使用情况和全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先后在北京地区的在校大学生中发放了问卷。综合考量国内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可发现在全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有以下特点:

(一)新媒介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最常使用的媒介中,新兴媒介网络、手机的选使用率分别高达100%、80%,而传统媒介报纸、广播电视和杂志等的使用率分别仅为40%、20%。数据还显示95%以上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两种以上的媒介来满足对信息获知的需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因其便利性和便携性成为大学生社交、娱乐、学习的首选。

(二)大学生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互联网技术构建了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这也正是吸引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特质。调查显示24%的学生日在线2小时以内,47%日在线3-5小时,16%日在线6-8小时,甚至还有13%的学生日在线超过8小时。以非睡眠时的正常活动时间为参照来看,以上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已呈现出互联网依赖症。

(三)大学生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偏低。传统媒介广播、电视、报纸是我国重大新闻和消息的重要媒介,但是如前文所述,这些传统媒介在大学生的生活中的分量已经越来越小。因此,全媒体时代我国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也开通了网络官方平台,以实现重大新闻消息的告知功能。然而一项对信息来源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专门的时政新闻网的选择率只有19%,而对大型社交娱乐网站的选择率高达96.29%,商业门户网站的选择率也高达65.5%。在娱乐过度化和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社交娱乐网站和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是令人堪忧的。

(四)舆论导向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讲正气、树新风”,对道德模范和先进事迹进行网络宣传是全媒体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调查数据显示,21.12%的大学生“以获选人物为榜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34.15%的大学生表示“觉得感动,偶尔拿来勉励自己”,可见通过网络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是,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7.92%的大学生对正能量的宣传持“排斥或者讨厌态度,认为都是包装出来骗人的”,还有6.34%觉得“无所谓,与我无关”。同质化是网络新闻报道的一大误区。当主流媒体对某一负面社会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之后,各大互联网门户网站会跟风曝光同类型的事件以博取点击率,结果导致大学生对社会和互联网的不信任。这一点充分说明在全媒体各类信息负载的情况下,大学生对所媒介信息的判断能力还不够。

在以上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意识到大学生作为被动的信息受众的危险性,应当加强指导我国大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培养其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并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去。

三、全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充满正能量的具有的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它涵盖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因此,尽管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在摸索阶段,需要借鉴他国成熟的经验和模式,但是一定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和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构建和践行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符合“中国梦”实现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一)端正媒介素养教育的态度。一般意义上而言,媒介素养指的是关于大众媒介的素养。因此,我国很多教育工作者一直有一个误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是新闻传媒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例如,国内首个尝试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2004年)。正是因为媒介素养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尽管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从启动到现在已经接近二十年了,但媒介素养教育并未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以某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为例,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共设置8门通识必修课程,4门学科基础课程,21门专业必修课程,18门专业选修课程。在总计多达61门的课程里,大众传播的理论或技能相关的课程数为0。因此,优化课程设置是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考虑的。

(二)进行政策性媒介素养教育扶持。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先驱John J.Pungente坚持认为:官方的教育机构必须给予媒介素养教育明确的支持。尤其在我国,行政推动力是非常强大的,如果政府部门能够给予政策性支持,那么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必然会自上而下地迅速展开。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经验。以台湾地区为例,该地区自1988年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到了2002年出台了《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明确规定在国小和国中阶段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且与其他课程融合,高中以上教育单位开设相关独立的媒介素养课程。我国若要迅速推广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应该结合国情制定相关的机制,做到“制度走先”。

(三)加强对教师的媒介素养培养。John J.Pungente还认为“教师应成为宣传和推广媒介教育的主导力量”。加之我国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一直处于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应当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教育。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就专门建立了教师媒介素养培训计划,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的媒介素养培训机构,以期“让教师了解媒介素养基本内涵,学会批判性地分析图像、视频信息的技能,判断信息的传播价值”等。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也是在媒介素养教育缺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其媒介素养难免参差不齐。加强对教师媒介素养的培养应当是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学众传播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具备对媒介信息的判断、批判甚至破译的能力。

(四)成立媒介素养教育团队。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教育团队。美国成立了专门的媒介素养培训机构以从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特别是专门针对教师的课程的开发。随着我国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内地也开始成立专业机构,典型代表是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2004创建的中国大陆首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http//.cn/,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成立的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的,以及浙江传媒学院2010年成立的媒介素养研究所。但是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类似机构相比而言,我国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团队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已经运行的媒介素养教育团队,应该注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下进行课程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五)充分利用新媒体形式。如前文所述,我国当代大学生对新媒介的依赖程度远高于传统媒介,那么除了可以考虑将媒介素养教育与课程相结合之外,也应该充分利用传播效率更高的新媒介。各高校创立互联网官方主页、建立微博账号、经营微信公众号等已是非常普遍的做法,只是对这些互联网平台的利用还远远不充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下,应当大力借助新媒体推广大众传媒的知识和技术,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宣传爱岗敬业好学的先进模范事迹。大学生只有深刻加了解本民族的优良文化和传统美德,才能有较强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进而增强对信息的辨别和批判能力。

第8篇:社交媒体素养范文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中小学生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由来及发达国家开展现状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提出的。在现代媒介社会中,“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它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

20世纪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呈现出普及化、规模化、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介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此后,该省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目前,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而且每年举办媒介素养学科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而以色列有400多所小学和200多所中学和高中开设了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课。[3]

二、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已有所关注: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尽管如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有效实践还比较缺乏。在中小学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二是由于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担心学生无法承载这些压力。然而,在今天这个由媒介包围的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生每天都处在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网络之中以及它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不容我们再忽视或驻足等待了。

(一)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媒介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形象化趋势,它比观念化的传播更加直观、生动和通俗易懂,从而增加了媒介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体验世界的不同方式,将其仅限于视觉体验,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与身边社会的交往,使他们更加依赖于、沉溺于以符号信息为主的交流方式,导致人格交往障碍。二是媒介的娱乐化和商业化。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刺激、热衷于变化迅速、色彩鲜艳、动感十足的事物,媒介的这一特性极大地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获得了无拘无束、打破常规的满足感。对于社会经验欠缺的中小学生来说,对媒介内容更易认同,甚至用此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三是中小学生与成人媒介接触的同质化。当代媒介用方便迅速的传播技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造成中小学生与成人接受媒介所提供的同样的信息。由于中小学生认知结构欠缺,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与少儿的心理及生理水平不相适应,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以某种与成年人不同的标准、方式进行阐释,从而产生意义判断中的混乱。除此之外,成人世界的阴暗面、隐私暴露也使得成人对少年儿童失去了教育者的优势和权威。

(二)中小学生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及其媒体使用特点

“青少年与儿童接触媒体的时间(包括因特网、电玩),已经超过在中小学教室上课的总时数。因此,主张媒体是第一教育体制,而非第二教育体制,并不为过”。[4]2004年11-12月,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调查显示,他们平均每天花费在媒体上的时间排名为:“课外书籍”(1.17小时/天)、“电视”(1.05小时/天)、“网络”(0.99小时/天)、“电脑游戏”(0.98小时/天)、“音像制品”(0.98小时/天)。调查还显示,未成年人最喜欢的媒体依次是:电脑游戏(25.4%)、电视(18.8%)、音像制品(包括磁带、cd、vcd、dvd、电影,18.8%)、各种课外书籍(16.7%)、网络(14.5%)、报刊杂志(4.3%)和听广播(1.7%)。分析认为,“课外书籍”之所以没有进入学生最偏好媒体的前3名,而同学们对其消费的时间却最多,是因为阅读课外书籍被监护人认可,受到的干涉较少。调查还发现,未成年人经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使用电脑中寻求娱乐的动机占主导地位。如: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最常用的前6位电脑功能排序如下:打游戏(33.21%)、下载和播放音乐(16.06%)、搜索引擎查找(14.81%)、聊天交友(12.72%)、看影视作品(7.39%)、浏览网络新闻(5.58%)[5]。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非常多,但是对其利用仅限在娱乐功能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媒介获得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信息资源则了解不够。

(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中小学生与媒介的频繁接触,导致了媒介信息越来越深刻广泛地影响他们早期社会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如无形的媒介信息在对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能力的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承认社会既定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灌输给他们。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画面和社会规范,从而在其心中形成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当代中小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大量符号性示范活动来观察和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它超越了少年儿童所处的群体范围。有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对媒介人物的认同,更容易内化其中的行为和信仰。毋庸置疑,中小学生接触媒介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接受新事物,媒介对个体的需要、信念、价值观、智力、技能、理性和情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媒介对中小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部分媒介信息内容对其产生了负面作用。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观念和行为畸形发展的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素质教育的平台,它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实施建议

参照其他国家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将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的了解,学会用批判的意识接触、辨别、选择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目的是减少某些媒体信息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二是掌握运用媒介的各种常识,知道合理地使用媒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学会从媒介中获得对自己有意义的帮助。

(一)培养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下我国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人员还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因而,不能仅借助这个单一渠道。中小学可采取多种渠道加快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如对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脱产和半脱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和方式,并将其融入各科教学中。有条件还可以对中小学部分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胜任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课程。

(二)加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在我国,对中小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很少见。所以,这一工程面临着各方面的空白,需要积极开发和多方投入、支持,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完善的理论研究、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内容的制定、教学方式方法、实施途径的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体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组,开设实验班,吸收相关的人才等等。

(三)利用多种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除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媒介素养课程以外,学校可以利用本校的有线电视、多媒体,指导学生如何上网,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媒介资源。组织参观、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总之,就是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一切时机、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职能的结合,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中小学生接触媒介往往在家里或网吧里,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所以,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详细向家长阐述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提供指导孩子利用媒介的方法和建议,并利用家庭和谐、宽松的气氛,让家长不失时机地结合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健康媒介批判能力。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积极为其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建设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现代传播,2004(5):11-13.

[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3]张艳秋.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j].国际新闻界,2005(2):15.

[4]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心公民教育[j].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s),2004(1):81.

[5]陈晓虹整理.“你的媒体需求正确吗?”[n].深圳青少年报,2005-01-16(2).

[6]戴怡平.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青年探索,2001(3):6-9.

[7]任儆.在大学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5(4):26-29.

第9篇:社交媒体素养范文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中小学生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由来及发达国家开展现状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欧洲,最初是由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桑普森从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反对大众传媒中流行文化的角度提出的。在现代媒介社会中,“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1]。它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新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2]。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1]。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WWw.133229.cOM

20世纪7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呈现出普及化、规模化、模式多样化、社会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特点。许多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科目纳入学校课程内。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等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内容。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是北美第一个正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从法律上规定为必修课的地区。1987年,当地教育部门指导方针,强调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普通英语课程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方针规定:在中级和高级英语课程中,至少要有1/3的时间必须分配给媒介素养教育;在7-8年级学生(约12-13岁)的课堂中,必须有1/10的时间要用于各种形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此外,在毕业所需的5个英语学分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媒体课程来完成其中1个学分。此后,该省又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地位。目前,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而且每年举办媒介素养学科学术交流和研讨会。而以色列有400多所小学和200多所中学和高中开设了正式的媒介素养教育课。[3]

二、对我国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已有所关注: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2004·媒体与未成年人发展论坛了《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策略研究》,着重呼吁,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尽管如此,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有效实践还比较缺乏。在中小学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二是由于中小学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担心学生无法承载这些压力。然而,在今天这个由媒介包围的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小学生每天都处在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各种媒介网络之中以及它们提供的大量信息包围之中,这种势不可挡的局势已不容我们再忽视或驻足等待了。

(一)媒介的特点及其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媒介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形象化趋势,它比观念化的传播更加直观、生动和通俗易懂,从而增加了媒介的教育功能,剥夺了学生体验世界的不同方式,将其仅限于视觉体验,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与身边社会的交往,使他们更加依赖于、沉溺于以符号信息为主的交流方式,导致人格交往障碍。二是媒介的娱乐化和商业化。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刺激、热衷于变化迅速、色彩鲜艳、动感十足的事物,媒介的这一特性极大地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获得了无拘无束、打破常规的满足感。对于社会经验欠缺的中小学生来说,对媒介内容更易认同,甚至用此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三是中小学生与成人媒介接触的同质化。当代媒介用方便迅速的传播技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造成中小学生与成人接受媒介所提供的同样的信息。由于中小学生认知结构欠缺,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与少儿的心理及生理水平不相适应,使其对所获得的信息以某种与成年人不同的标准、方式进行阐释,从而产生意义判断中的混乱。除此之外,成人世界的阴暗面、隐私暴露也使得成人对少年儿童失去了教育者的优势和权威。

(二)中小学生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及其媒体使用特点

“青少年与儿童接触媒体的时间(包括因特网、电玩),已经超过在中小学教室上课的总时数。因此,主张媒体是第一教育体制,而非第二教育体制,并不为过”。[4]2004年11-12月,上海团市委、市少工委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上海未成年人媒体需求调查”。调查显示,他们平均每天花费在媒体上的时间排名为:“课外书籍”(1.17小时/天)、“电视”(1.05小时/天)、“网络”(0.99小时/天)、“电脑游戏”(0.98小时/天)、“音像制品”(0.98小时/天)。调查还显示,未成年人最喜欢的媒体依次是:电脑游戏(25.4%)、电视(18.8%)、音像制品(包括磁带、cd、vcd、dvd、电影,18.8%)、各种课外书籍(16.7%)、网络(14.5%)、报刊杂志(4.3%)和听广播(1.7%)。分析认为,“课外书籍”之所以没有进入学生最偏好媒体的前3名,而同学们对其消费的时间却最多,是因为阅读课外书籍被监护人认可,受到的干涉较少。调查还发现,未成年人经常看的电视节目和使用电脑中寻求娱乐的动机占主导地位。如:调查结果表明,未成年人最常用的前6位电脑功能排序如下:打游戏(33.21%)、下载和播放音乐(16.06%)、搜索引擎查找(14.81%)、聊天交友(12.72%)、看影视作品(7.39%)、浏览网络新闻(5.58%)[5]。从这项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未成年人花费在媒介上的时间非常多,但是对其利用仅限在娱乐功能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媒介获得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信息资源则了解不够。

(三)从心理学角度看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认为:中小学生与媒介的频繁接触,导致了媒介信息越来越深刻广泛地影响他们早期社会性格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如无形的媒介信息在对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认识能力的引导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承认社会既定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灌输给他们。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画面和社会规范,从而在其心中形成关于现实世界的概念和信仰。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当代中小学生主要是通过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大量符号性示范活动来观察和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它超越了少年儿童所处的群体范围。有研究发现,少年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对媒介人物的认同,更容易内化其中的行为和信仰。毋庸置疑,中小学生接触媒介是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上接受新事物,媒介对个体的需要、信念、价值观、智力、技能、理性和情感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媒介对中小学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部分媒介信息内容对其产生了负面作用。中小学生由于缺乏媒介素养教育,引起观念和行为畸形发展的问题已经凸显。同时,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从专业教育的起点迈向公共素质教育的平台,它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信息社会公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实施建议

参照其他国家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将我国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中小学生对于媒介的了解,学会用批判的意识接触、辨别、选择媒介所提供的信息,目的是减少某些媒体信息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二是掌握运用媒介的各种常识,知道合理地使用媒介,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目的是让中小学生学会从媒介中获得对自己有意义的帮助。

(一)培养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队伍

当下我国从事新闻传播专业的人员还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需求,因而,不能仅借助这个单一渠道。中小学可采取多种渠道加快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如对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短期和长期、脱产和半脱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媒体素养和教学水平,传授基本的媒体素养教育的知识和方式,并将其融入各科教学中。有条件还可以对中小学部分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胜任不同阶段的媒介素养课程。

(二)加强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在我国,对中小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学校还很少见。所以,这一工程面临着各方面的空白,需要积极开发和多方投入、支持,应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实际需要的系统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如完善的理论研究、相应的课程开发、目标内容的制定、教学方式方法、实施途径的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学生、研究者和媒体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的课题组,开设实验班,吸收相关的人才等等。

(三)利用多种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除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设相应的媒介素养课程以外,学校可以利用本校的有线电视、多媒体,指导学生如何上网,如何发现适合自己的媒介资源。组织参观、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总之,就是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一切时机、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对中小学生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职能的结合,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环境

中小学生接触媒介往往在家里或网吧里,对中小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所以,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详细向家长阐述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提供指导孩子利用媒介的方法和建议,并利用家庭和谐、宽松的气氛,让家长不失时机地结合孩子的特点,培养孩子的健康媒介批判能力。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积极为其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建设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现代传播,2004(5):11-13.

[2]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3]张艳秋.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j].国际新闻界,2005(2):15.

[4]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心公民教育[j].中国传媒报告(china media reports),2004(1):81.

[5]陈晓虹整理.“你的媒体需求正确吗?”[n].深圳青少年报,2005-01-16(2).

[6]戴怡平.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j].青年探索,2001(3):6-9.

[7]任儆.在大学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5(4):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