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

粮食安全的内涵精选(九篇)

粮食安全的内涵

第1篇: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粮食专业;专业文化;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55-02

1 粮食类专业现状分析

粮食是人类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关系到人类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粮食加工业迅猛发展,粮食产量全球第一。随着粮食加工业的发展,粮食行业人才需求逐年增加,现有粮食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及质量都已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全国粮食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粮食行业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应切实加强粮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加强粮食专业建设,到2020年,粮食行业人才资源总量将从现在的69万人增加到109万人。

江苏是粮食加工、销售大省,每年对高职层次粮食专业人才需求量极大,但目前粮食行业人才缺口较大。粮食类专业每年招生人数少,且毕业生在本专业就业率低,专业人才流失率较高。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出现此情况的原因有:①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学生家长对粮食类专业存在误解;②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不高,很多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未来发展不明确,职业发展规划不明确,多数时候只看中眼前利益,跳槽频繁。③学生吃苦精神较差,粮食类专业毕业生工作后大多需要倒班,而部分学生不愿夜间工作,导致人员流失。④学生抗压、抗挫折能力不够,工作中遇到问题很容易选择辞职。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粮食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传统教学注重专业知识教学,而忽略综合素质教育,对文化育人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专业能力较强,但专业精神不强。为改变现状,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粮食类专业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加强了专业文化内涵建设,通过文化内涵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确保学生的对口就业率。

2 粮食类专业文化的内涵及要素

2.1 粮食类专业文化内涵

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专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综合成果。专业文化也是学校与用人单位、学校与社会、专业与就业、工作与学习的纽带,良好的专业文化、深刻的专业文化内涵能够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能够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良好融合。

粮食行业是关系到民生的基础产业,粮食类专业文化的核心热菔潜承“为粮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基本理念,是在培养适合粮食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学生都应该遵守的核心价值观。粮食类专业的专业文化应该体现在所有专业教学场所,应该深刻扎根于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中,更应该贯穿于粮食行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

粮食类专业的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因此积极探索、培养优质的专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专业文化氛围,培养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于粮食类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粮食类专业文化的构成要素

粮食类专业的专业文化构成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所谓精神文化是指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有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粮食类专业的精神文化是粮食类专业文化构建的灵魂,它主要包括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几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粮食类专业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教学场地的文化建设、专业课程的文化建设。在专业教学场地文化建设方面包括教室、办公场所的文化标语张贴、榜样人物的事迹介绍、专业发展状况介绍。专业课的文化建设包括专业实践场所各种制度、操作规范、典型工艺流程示意图等内容。此外还包括粮食工程相关的周边产品、宣传画册等在全校范围内的传播。

3 粮食类专业文化内涵建设的措施

3.1 建章立制确保专业文化内涵建设顺利开展

制度是保障专业文化内涵建设顺利实施的基础,也是确保专业文化内涵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保障。在专业建设上,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粮食类专业以校企合作理事会为依托,结合学院对学生要求、企业对员工要求制定相融合的管理、评价制度,使专业规章制度体现职业特点;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做到认真、规范,真正做到以制度管理人、鞭策人、培养人。

3.2 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互融

企业是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落脚点,学生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专业文化内涵建设方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粮食类专业积极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与中粮、益海嘉里等大型的企业合作,将良好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实现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共通、共融。在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过程中注重校企合作,积极开展校中厂、厂中校的建设,将校内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进行改造;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将企业各工段的工作任务作为相关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流程进行讲解、操作,严格执行企业的各种规定,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充分体验到企业工作的状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3.3 开设各类活动,培养综合素质

大学校园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专业文化内涵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专业社团方式开展活动,提升学生的素质。近年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行“1349”育人模式,建有多个粮食类专业社团,如粮油食品协会、食品安全协会、焙烤俱乐部等,各个社团定期开展专业相关活动,如粮油、食品安全宣传、科普开放日、儿童进校园、烘焙讲座、西点大赛等,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对专业的喜爱度。此外,借助其他活动,如三下乡、实践锻炼、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进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4 以赛促学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专业技能竞赛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组织学生参加行业各类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粮食工程系多年来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积极培训学生参加行业举行的各类比赛,促进学生专业认知和专业能力发展,通过多年的积累,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粮食类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名列前茅。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2013年参加第三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学生组第一名、第三名,参加2016年第四届江苏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学生组第一名。通过以赛促学的模式,培养了学生不断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为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5 营造专业文化氛围培养职业情感

在专业文化内涵建设中,物质文化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①为营造良好的专业文化氛围,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建有反应粮食行业发展的粮食文化长廊,学院定期安排学生参观,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②在所有专业教学场所张贴与专业相关的标语、行业相关企业介绍、专业优秀人才简介等材料,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受到专业文化的熏陶;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深度校企合作,不断提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先进性,定期带领学生下厂参观、实践锻炼,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的良好发展事态,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及专业喜爱度。

4 结语

专业文化内涵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专业文化内涵建设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可度、热爱度,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专业就业率及专业延伸度。在专业文化内涵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努力创造良好的专业氛围及专业教学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专业文化内涵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从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文化内涵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建设优良的系风、学风、教风,成立优秀的研究团队,从而促进专业文化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1]徐 华.校企文化融合下的专业文化建设探微[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2~63.

[2]叶 莉.高职院校钻井技术专业文化建设思路探讨[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12):67~69.

[3]秦 雯.校企合作共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21~22.

第2篇: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

为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爱粮、节粮意识,增强全体师生对食品安全教育知识培训,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每月一次食品安全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利用国旗下演讲活动,校委会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凝心聚力,爱惜粮食,杜绝浪费,文明就餐,安全就餐。共创节约型校园、节约型社会。

二是开展“爱粮节粮,食品安全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教育学生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更是责任,自觉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养成爱粮节粮的良好习惯;

三是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将爱粮节粮食品安全宣传带进家庭和社区,充分发挥少先队员“小宣传员”的作用,带动家庭参与节约型社会建设。

第3篇: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粮食安全;供给能力;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093-03

1文献回顾

粮食安全的内涵包括宏观层面的粮食供给能力以及微观层面粮食获取能力(钟甫宁,2004)。宏观方面田建民(2010)认为粮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个方面;微观方面Barrett(2002)、李瑞峰(2007)认为粮食安全是个人或家庭的粮食安全。

关于粮食安全的测度方面,宏观层面学者一般构建单个指标、数个指标加权平均、指标体系来测度,典型的如龙方(2007)将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总产量波动率、粮食储备率、粮食自给率、缺粮人口比、粮食价格变动率七个指标赋予不同权重算出综合系数进而测算出2000―2006年间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微观层面学者一般选用营养不良人口比重、贫困人口收入、应付不安全采取的措施及其频率等指标来表征个人或家庭获取粮食的能力,如Maxwell(1992)、Meade(2002)、Doocy(2005)。

关于粮食安全的预测方面,供需双方的平衡能够判断粮食安全。粮食需求的研究主要有总需求的构成、特点及预测方法,朱希刚等(2004)、丁声俊(2005)研究表明影响粮食需求的因素有人口增长和人口结构的变化、消费需求和结果的变化、粮食价格变动、居民收入水平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粮食供给取决于宏观政策(钟甫宁,1995)、耕地的数量和质量(Verburg,2000)、农业技术(邓大才,2010)。

2粮食供给与需求现状

2.1粮食生产现状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粮食生产总体特征就是各粮食品种总量、人均占有量、单产和播种面积呈增长态势。195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仅为1.32亿吨,1978年达到3.05亿吨,2004―2012年实现粮食“九连增”,2012年总产量达到5.9亿吨,比1950年增加了近5倍。虽然人口一直在增加,但是人均粮食占有量还是从1949年的209千克/人提高到2011年的425千克/人,超过国际安全线。图1历年全国粮食产量(1949―2012)

2.2粮食贸易现状

我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同时也是最大的大米、玉米和大豆进口国,2011年粮食总进口量达到5809万吨、金额为318.78亿美元;2011年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量分别为59.8、125.8、175.4和5264万吨,而2012年猛增至231.6、368.9、520.74、5838万吨,同比增长305%、193.2%、197.08%、11.2%,中国粮食进口屡创新高。

四种粮食进口总体呈增长趋势,除了稻米微幅增长外,小麦、玉米和大豆近年来增长幅度越来越大。尤其要关注的是大豆,自1996年以来18年间大豆进口增长了318倍,80%的大豆依赖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对玉米的进口越来越多,以满足国内庞大的饲料需求。此外,稻米和小麦的进口量虽然占总产量比例不大,但绝对数字依然很大,并且进口的部分都是高质量产品。图2历年粮食进口量(1962―2012)

2.3粮食需求现状

与三十年前相比当前我国粮食消费的总量、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粮食消费结构都有很大的提升。首先是粮食需求结构的变化。居民口粮消费呈下降态势,城乡居民口粮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很小,而且保持稳定下降的趋势。大米、小麦的人均消费量分别从1990年的88千克和73千克下降到2009年的60千克和50千克,年均下降1.5千克和1.2千克(吕新业和胡非凡,2012)。但是,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近年来猛增,2009年饲料用粮占水稻、小麦和玉米总消费量的27.4%,工业用粮占比14.6%,我国消费者对肉奶蛋制品消费量增速较快加上近年发展生物能源,推动了对粮食的巨大需求。其次是对粮食的需求必将继续扩大。我国人口预计2020年将达到14.87亿(国务院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2006),加上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快速推进,故中国未来粮食需求是刚性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预测2020年我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5.73亿吨,粮食总体生产能力稳定在5.4亿吨左右,供需缺口大约为0.33亿吨;USDA(2011)预测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量为4.66亿吨、需求量为5.46亿吨、缺口0.8亿吨;吕新业等(2012)预测产需及缺口分别为6.44亿吨、6.93亿吨和0.49亿吨。

3反思未来中国的粮食安全

20世纪80年代解决温饱问题后,关于饥荒的记忆似乎已经远去,但是新形势下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有待于澄清,如何评价当前粮食安全的现状也是必要的,基于现实情况预测未来粮食供需也是很有意义的。

3.1粮食安全的概念

粮食安全的概念首先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4年应对粮食危机提出来的,1996年这一概念被重新表述为:只有当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而又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和食物喜好。粮食安全是个人、家庭、区域以及国家都能够满足其食物需求的能力。

具体到我国来看,粮食安全是粮食生产的安全、流通的安全以及消费的安全,它的内涵包括:安全合理的粮食储备;可供居民直接消费的人均粮食供应量;粮食生产按照市场需求稳定健康地发展;适度利用国际市场进口部分粮食调剂余缺;解决好温饱问题,让所有人都有获得食物的均等的能力。粮食安全概念的外延是宽广的:它要求在粮食生产工作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要大幅度降低粮食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种粮收益;要保证食物安全,生产高质量的粮食。

3.2评价粮食安全的指标

粮食库存安全系数,即粮食库存消费比。FAO建议这个比例应该保持在17%~18%,大约两个月库存(其中11%~12%为周转库存、5%~6%为缓冲库存),低于17%为不安全,而低于14%为粮食紧急状态。

人均粮食占有量。根据30多年来数据,人均粮食占有量小于380千克时出现短缺、库存减少,超过380千克则出现过剩。经合组织(OECD)和FAO认为未来人均粮食消费量将继续提高超过400千克每人,从长远看这个指标有参考价值。

粮食自给率,即粮食产销比。与其相对应的指标是外贸依存度或粮食进出口率,中国的农业政策一直坚持95%的自给率。

粮食生产能力。是指一年内某国在正常条件下可生产的粮食数量,一国的供给能力越高,则安全性也越高。

居民营养状况。FAO认为每人每天最低摄入2100千卡的热量,即要消费每人每年220千克粮食,低于这一指标即为营养不良,如果一国营养不良人口比例超过15%就属于粮食不安全国家。

3.3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判断

首先是广义的粮食安全基本上得到了保障。从个人或家庭微观个体来看,不仅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而且食物多元化、营养化得以改善。从区域中观层面来看,区域间粮食一体化和流通体制得到加强,有效解决粮食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带来的食物安全问题。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虽然如今粮食处于净进口,但是食物安全水平得到了保障。

狭义的粮食安全已经突破了粮食自给率95%的既定目标。包含大豆和薯类的粮食自给率2008年降至95%以下,2011年低于90%,饲料粮需求和食用植物油的刚性上涨是催生粮食自给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如今进口大豆占国内总消费量已超80%,种植成本高企和单产水平低是大豆进口压力上涨的原因,而进口的大豆基本上为转基因产品,其安全性还存在巨大争议。同时传统的大豆主产区不断消减种植面积,我国大豆对国际市场形成强烈的依赖。玉米供给逐渐由国内生产转向进口,2010年为转折年进口157万吨和316万吨的玉米干酒糟,即使国内玉米产出以2%~3%增速上涨,也改变不了年均200万吨左右的进口量。

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存在巨大的隐性风险:粮食生产方面突出的问题是耕地数量和质量明显下降、农业种植成本上升、技术投资不足;需求方面突出的压力是居民对蔬菜水果、肉奶蛋制品需求强劲,这一趋势没有可逆的迹象;国际粮食价格频繁在高位波动,粮食金融化趋势明显。

我们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和中国农业政策分析与预测模型,假定未来10年我国GDP增速为8%,人口增长率为0.5%,预测我国粮食供需变化和安全水平,结果如下:

粮食需求不断增长,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假定现有的技术水平、政策等因素不变,2022年我国粮食产量为5.95亿吨,而粮食需求则达到6.78亿吨,粮食自给率为86.2%。粮食品种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大米能够自给,小麦自给率有小幅下降,而玉米自给率将有明显下降,产需缺口0.3亿吨。大豆供需缺口更大,进口量超过7000万吨。

综上,我国农业资源总量较大,人口庞大,所以保障粮食安全要立足国内供给;但是我国人均农业资源较少,需求强烈,所以需要适量扩大进口。由于农业经济发展较慢,农业生产条件恶化,内部供给能力有潜在的风险;国际粮食贸易量有限,价格波动频繁,外部供给能力也面临风险。

4政策与展望

4.1树立新型粮食安全观

应该放弃单纯的总量观念,关注粮食生产的能力和潜力;完善粮食流通机制,建立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粮食市场体系,立足市场调节,减少行政干预;促进农民增收,尤其是主产区;把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心任务转向口粮安全;拓展供给渠道,扩大饲料用粮进口。

我国的粮食缺口是长期性的,粮食绝对自给是不现实的,如果刻意保持90%以上的自给率势必打破脆弱的生态平衡,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的。所以应该理性地看待粮食进口,而且我国外汇充足,购买能力有充足的保障。

4.2提升粮食生产基础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是粮食增产的唯一路径。为此要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加大科研投入,奖励创新发明,切实做好农技推广工作。

(2)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化肥农药、电力的补贴。

(3)保护耕地数量提升质量。防止农村宅基地的过量使用,严格土地流转政策和工业化用地的审批政策。防止水污染和土壤盐碱化、酸化。

(4)完善粮食政策措施。加强支农惠农资金的审查力度,确保涉农资金准确到位。改进现行单产按亩补贴制度,引入激励机制,对种粮大户、主产区农户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导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为农业投资提供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1]钟甫宁,等.粮食市场的改革与全球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田建民.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23-25.

[3]李瑞锋,等.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居民的家庭食物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3):44-49.

[4]龙方.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第4篇: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

近年来,我国“三农”快速发展、持续向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农民增收有望实现“十连快”,农业农村发展全线飘红。但是,形势不容乐观,我国粮食进口总量呈增长趋势,粮食自给率下降,让我国从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大国逐渐转变为粮食进口国,这对国内粮食安全造成了威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份在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这对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快实现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保护粮食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同时又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有关专家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涵义很广,基本上涵盖了三农问题中的所有方面,其中包括农田水利建设、科技兴农、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和经营主体的建立、现代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等等。

两者之间关系

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始终是我国农业工作的重点和难题。前者事关我国人口吃饭问题,后者则是着力解决我国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两者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才能保证粮食生产总量,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农业现代化作为下一步农业工作的主要目标。提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和路径: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考虑,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吃饭问题都必须主要依靠自己解决,我们的饭碗里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针对我国粮食进口总量持续增长,粮食自给率下降的问题。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地大物博,粮食生产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由于目前生产技术限制,粮食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粮食生产总量提不上去,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转变粮食安全战略,适当进口粮食弥补国内生产不足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而最重要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效率,逐渐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化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因此,粮食安全首先要完整策略,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改善,必须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科研创新是关键,政策方面应该放松管制,扩大市场准入,鼓励非农资金进入农村进行农业相关的投资;技术方面要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研发高产粮食新品种并推广种植,逐步实现自给自足。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吴文良在接受《财经界》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无论是从资源环境到粮食问题都到了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里必须要注重安全。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首先指出的是粮食安全,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想要取得发展就必须先要保证13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口粮必须要绝对自给,我们的饭碗中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想保持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就必须保障资源、耕地的安全,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要坚守,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只有充足的耕地面积才能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增长。通过政策普惠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同时还要搞好粮食储备和调节,切实保障国家粮食的绝对安全。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以及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告诉记者,农业现代化有两种模式,一是A模式,依靠石油化学机械良种等要素投入驱动的农业现代化;二是B模式,在生态文明背景下依靠生态农业驱动的农业现代化。现在是A模式盛行,B模式发展不足。但A模式带来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乡村文明侵蚀等多重负外部性,需要调和使用B模式,发展生态农业。B模式明显具有发挥农业多功能性,AB模式并行的农业现代化,才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做保障。

周立说,农业现代化不是单一模式,需要两条腿走路,AB双轨运行。必要的时候,更多地向B模式转型,重视对生态农业的投入,使得中国碗端得更持久,中国粮吃下去更安全。

发展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重而道远,利用农业现代化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粮食增产,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最有效的方式。

第5篇: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耕地;建设;分析

1.前言

众所周知,粮食安全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重大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及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又制约粮食生产,因此保障粮食安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拥有充足的耕地资源,而高标准农田是耕地的精华部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1]。国家农业部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集合现代管理理念、良好配套基础设施、高级农业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高生产能力的系统工程。国家通过政策拉动、资金投入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但达到怎样的标准是高标准农田,如何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研究重点。

2.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生产保障水平的重大前举措。各地在政策配套、资金保障、体制运行上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推进, 已然产生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就农业综合开发而言,1988年以来,我们一直在着力进行中低产田改造的相关工作, 面对建设背景、内在规律、运行机制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在思想观念、建设模式、推进机制上均未完全作出适应性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应释放出的潜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2]。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的警醒,及早作出谋划,制定出适应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在规律的方案和模式并加以推进,才能确保其建设过程的科学和顺畅,也才能防止在造势上轰轰烈烈, 在实际成效上却与中低产田改造并无二致的局面出现。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同于中、低产田改造,而是在中、低产田改造基础上进行的。模式是技术和经济的有机结合,是针对当地发展存在的缺陷而寻求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在农业发展中,模式一般包括经营模式、种植模式和工程模式,建设模式则是以当地实际情况确定的工程模式与种植模式的结合,适合于当地农业发展[3]。

3.辽宁省高标准农田发展浅析

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我们辽宁省内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以下对辽宁省高标准农田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3.1 要科学把握高标准农田的内涵

当前,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有一种倾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那就是认为所谓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单位投资额度高一点。这种认识,是对高标准农田内涵的严重误读。

高标准农田的内涵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点: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境及土地、气候等基本条件(体现基础性);能切实保障粮食生产的持续、安全(体现安全性或抗风险性);具备很高的符合市场需求的粮食生产能力(体现产出能力);拥有素质较高、呈现链状分布的耕作、管理、经营者( 体现经营能力);整体农业状态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初具雏形(体现与农业经济整体的和谐度)。

3.2 明确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内容与要求

目前, 高产农田建设潜力主要来源于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两个方面[4]。通过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通过采取技术、工程、经济和行政措施, 对粮食主产区内农田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完善排灌体系, 改善农田生产条件, 提高农田旱涝保收率和增强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建成设施配套、能排能灌、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优质农田。

从各地高产稳产农田建设规划可知, 目前高产农田建设主要基于对土地整理, 集中在田块整理、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农田生态工程建设等方面, 对工程方面的标准与要求也较细致, 但在高产稳产农田土壤肥力建设方面明显不足[5]。从高产稳产农田的内涵看,维持农田系统生产力健康发展的核心是保持土壤肥力, 而现行土地整理中的土地平整, 道路、沟渠与其他工程只是农田质量提高的配套设施, 是外在的影响因素。随着土地整理的全面深化, 在一般整理工程基础上实施必要的土壤改良措施应是今后土地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产稳产农田建设的内在要求。

3.3 建立促进农户保护与养护耕地的激励机制

耕地是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 保护耕地是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户共同的责任。而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 在耕地保护特别是耕地质量保护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因此, 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将在很多程度上影响着高质量农田的持久性, 但在实际中忽视的也恰恰是这些最重要的主体。农民对耕地投入不足, 耕地地力下降较为严重。因此,为了改变我国农业利益低下的现状,需建立农民种粮基本收益保障制度。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与规范耕地保护方面的立法, 这样才能通过提高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来提高农田质量与提高粮食生产力。此外, 耕地作为一种公共资源, 需要对种植耕地的农区和农民给予相应的社会和生态效益补偿, 特别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激励农户用地养地。

3.4 要充分理清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脉络

高标准农田功效的完全发挥,一要依赖于基础设施水平的高标准;二要依赖于扎实的“软实力”的强力支撑;三则要依赖于建设过程中有一个合理的切入点、科学的实施流程。从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中,我们可以观察出各地在农田建设、经营模式上均有不同的实践形态,这也让我们有机会逐步廓清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思路和脉络。其间的关键词包括:一是土地规模经营。零散的地块、一户一品的种植模式,农田的高标准就无从谈起,对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尤其如此;二是设施农业。这是高效农作物生产经营的必备条件;三是经营管理者培训,这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高标准农田运行机制是否能够最终建立的关键;四是合作组织的建立。合作组织是实现农产品与市场最大程度对接的必备条件。

4.结语

耕地质量一直是耕地保护研究的重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则是提高耕地质量的必要措施,要不断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样才能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农业综合开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2]赵琦.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做法与思考[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9, (5)

[3]沈宏观.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冷思考[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0, (9)

第6篇: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河南省 粮食物流 问题 策略

实施粮食物流现代化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粮食物流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工作。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不但能够促进粮食系统部门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应该大力促进现代粮食物流的健康持续发展。

河南作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在我国粮食产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了能够满足自省的需求,还要向外省运输粮食,因此,河南省粮食物流需求日益增长。虽然河南省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河南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但是必须认识到仍然存在着粮食物流问题,因此需要找到相应措施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进粮食物流的发展。

1 粮食物流的内涵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布局到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商品实体运动,以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它包含了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和信息应用的一条完整的环节链。

2 河南省粮食物流发展的现状

2.1 总产量

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2013年河南秋粮总产量为2478.5万吨,比上年增加26万吨,增产幅度为1.1%。加上夏粮实际产量,河南今年全年粮食总产量为5713.7万吨,比上年增加75万吨,增产1.3%,实现10年连续增产,连续3年粮食总产量超过5500万吨,不仅解决了河南近1亿人口的粮食消费和大部分畜牧业生产用粮以及食品工业用粮,而且,每年还向省外输送的粮食或食品大约1500万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粮食输出大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2 粮食流通量与流向

截至2010年底,全省粮食流通量大约为2700万吨,其中省内流通量2000万吨,跨省流通量约在120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总量的8.6%。主要流向的省份和城市为:广东、福建、上海、北京、天津、四川、广西、云南等。

2.3 粮食物流基础设施

截至2010年,河南省粮食系统具有各种粮食仓库2748个,占地面积6333万平方米,有效仓库容量3619万吨。按仓库容量划分,有34个超过10万吨的仓库,96个5-10万吨的仓库,156个2.5-5万吨的仓库,其余为2.5万吨以下。按专用设施划分,其中有铁路专用线的粮库62个,专用线总长度1000300米,有效长度51880米。

2.4 粮食运输方式

河南省内主要是散装汽车运输,跨省运输方式主要是包粮铁路运输,内河运输为辅。

3 河南省粮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现阶段河南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偏低,粮食物流成本占总流通成本的比重偏高,相比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河南省粮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 粮食流通运输方式落后

目前河南省粮食物流很大程度上仍然采用传统落后的运输手段,如用容量小、消耗大的敞篷卡车进行包粮运输,而现代化的集装箱和散粮运输发展比较缓慢。在收购环节基本采用麻袋或编织袋进行包装,在储存环节拆包散储,到转运环节又要再次包装。整个流通环节重复一拆一包,粮食损耗大、容易混合杂质,导致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下。

3.2 粮食物流设施设备落后

河南省粮食物流企业的大多数仓储设施不能满足散粮装卸的需要,适用于散粮装卸的立筒仓,浅圆仓比较少, 大部分平房仓没有专用的散粮出仓机,无法满足装卸散粮的需要。同时,只有少数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拥有散粮汽车,只为搬运生产所需原料,其他企业和地方粮库几乎没有散粮汽车;并且河南省的散粮火车运输、内河运输仍然处于初始阶段,火车和汽车的散粮装卸设备几乎没有应用。

3.3 粮食流通企业规模偏小,行业服务能力较低

河南省的粮食流通企业除了几家大型企业之外,大多数县市的粮食流通企业比较零散,规模仍然偏小、设施也比较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低,经营行为有待规范,市场竞争力弱,不能满足当地粮食物流的需要;中介组织发育不健全,服务功能和自律功能有待加强;粮食物流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利用效率低,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现象严重,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粮食流通的各个环节之间处于分裂状态,衔接和协调性差。

3.4 粮食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粮食物流流通的过程中,由于流通环节多、受地域影响大,所以对信息的要求比较高。发达国家的粮食物流企业已经将电子商务应用在粮食物流中,而河南省的粮食物流信息化还比较落后,还没有形成权威的粮食市场信息系统,粮油市场监测网络不健全,负责监控信息采集人员还不充足,监测和管理系统建设落后。在瞬间万变的国内和国际粮食市场,已经到了公益性粮食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刻。

3.5 粮食物流市场环境不够理想

首先,政府的监管薄弱。河南省缺乏专门的粮食管理的法律法规,政府对市场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支持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其次,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河南省大多数粮食物流企业规模小,不仅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甚至为了拉到货源与其他企业恶性竞争。

4 发展河南省粮食物流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并大力推广散装,散卸,散运和散储的“四散化”运输方式。应当建造和改造散粮中转仓;根据各地粮库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设和完善散粮接卸设施,大型企业可以增加大型收发设备,而小型企业完善基本粮食运输设备即可。据估计,目前接卸粮食的成本是80元每吨,如果实施“四散化”,将节约三分之一的成本。而且“四散化”能够扩大物流中心的辐射半径,提高粮食流通的数量和速度,这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4.2 加快粮食物流信息体系建设

我们应该认识到信息对粮食物流发展的重要性。政府和行业应抓紧建立粮食物流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共享,为粮食企业提供“产、储、销、运”的市场信息服务,解决目前粮食跨区流通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引导粮食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活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网络交易,使粮食实现无物化流动,从而节约时间和费用,提高效率。

4.3 完善粮食物流市场环境

各级政府应该对粮食物流重点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各种社会资本对粮食物流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和融资,在土地、税收方面给予优惠;相关政府执法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形成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整合现有资源,综合考虑各企业对公共物流设施的需求,促进仓储设施、运输服务市场化,实现资源共享,消除区域分割和行业垄断。

参考文献:

[1]张月华.河南现代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1.23(3):33.

[2]王楠.河南省现代粮食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工业大学,2012.

第7篇: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

一、“三藏”的内涵释义

“三藏”是现代粮食储备的三种形式。“藏粮于库”是指通过仓库储存一定数量的粮食,在市场供求变化或粮价波动时,通过吞吐,增加或减少市场上粮食的供给数量,调节市场粮价,以此来维持市场粮食供需基本平衡和粮价大体稳定。目前,在我国“藏粮于库”有三种形式,即政府(中央和地方)储备、企业储备和民间储备。

“藏粮于地”是指在粮食供过于求时,采取休耕或轮耕一部分土地来减少粮食生产数量,在粮食紧缺时又将这些土地迅速用于生产粮食,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实行土地休耕,虽然不生产粮食,但粮食生产能力还在,并且土地休耕后还可提高地力,实际上就等于把粮食生产能力储存在土地中。

“藏粮于科技”是指通过研究开发粮食科技,用科技手段维持粮食供求平衡,坚持应用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战略,根据粮食市场的平衡状态,适时地采用相应的技术’,始终保持科学技术的接续能力。

由于粮食产品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比较大,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导致丰歉年之间粮食产量波动较大,供给弹性大;而粮食产品消费又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品,刚性强、弹性小、需求刚性与供给弹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要保持粮食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就必须要进行粮食储备。而“藏粮于库”、“藏粮于地”、‘‘藏粮于科技”则是粮食储备的三种不同形式,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藏粮于库”是手段,是短期的应对措施。现阶段我国粮食生产还没有摆脱自然条件的影响,年度间丰歉不均;丰收年度粮食供大于求,歉收年度粮食供不应求,而粮食产品生产周期长,多了不能立即消费掉,少了也不能马上生产出来,因此粮库就像一个“蓄水池”,粮多了储起来,粮少了放出去,通过吞吐调节,使年度间的粮食供给得以均衡。

“藏粮于地”是根本,是阶段性调节措施。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本物质保障,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粮食消费大国,如果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做依托和后备,一旦粮食供给不足,要想增加粮食生产也无计可施。

“藏粮于科技”是保证,是长远的战略措施。耕地是有限的,而技术进步是无限的,我国人多耕地少,要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要,保证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必须有不断创新的粮食增产技术来保证。

“三藏”之间虽然各有其不同特点,但也相互联系,三者作为粮食储备的具体形式,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高效完整的粮食安全保证体系。

二、“三藏”有机结合的现实意义

粮食是人类生息繁衍的第一需要,是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十一五”时期,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粮食安全面临的压力加大,粮食流通现代化任务加重,粮食企业和产业面临的国内国际竞争加剧,这对建立粮食储备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给建立新型的现代粮食储备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我国建立新型的现代粮食储备体系带来了历史机遇。我们要正确把握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新形势,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和粮食工作的全局角度,充分认识积极推行与之相适应的“三藏”有机结合现代粮食储备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藏”的有机结合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

我国人口多,土地少,农业基础条件差,粮食供给丰欠不均,必须要有一定的粮食储备来进行调节,而储备调节属于市场调节基础上的事后调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市场调节作用的正常发挥,这就要求储备数量应有合理规模、合理布局及合理的品种结构,以使储备粮对市场的调节发挥灵活的有效作用;在粮食供大于求和国际市场粮食供给充裕时,需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土地进行休耕轮耕,涵养肥力,增大土地效力,以避免“谷贱伤农”或粮食严重积压;我国人口在增加,耕地在减少,要保证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仅靠耕地来增产粮食是办不到的,必须要有不断创新的农业技术来支撑粮食单产持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为标志的一系列粮食生产科技的突破和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物质保证。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一批先进实用的粮食储藏、流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提高了粮食流通和供给保障能力。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呈刚性增长,而农业资源、生态和环境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增大。要突破农业资源约束,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必须把“藏粮于库、藏粮于地、藏粮于科技”有机的结合起来。

(二)“三藏”的有机结合是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

目前,我国粮食流通已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也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主要依靠储备粮食吞吐、休耕补贴、科技投人和进出口来调节国内粮食市场供求,使价格在预期的范围内波动,“三藏”成了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最主要手段和物质基础。面对目前“藏粮于库”的储备规模偏高、“藏粮于地”的耕地过度利用、“藏粮于科技”的高新技术接续能力低的局面,必须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由“藏粮于库”和“藏粮于民”向“藏粮于地”,“藏粮于库”与“藏粮于科技”的有机结合转变,把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重点;二是由抓粮食生产向突出重点抓粮食主产区和优势区转变,提高主产区生产水平。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粮食用地和经济用地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的关系;三是由单一组织粮食生产向全面提高粮食生产竞争力转变,落实好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充分调动种粮农民和粮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四是粮食结转库存应当为当年消费量的17%一18%;五是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在18.3亿亩的“警戒线”上。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产业发展的规律,大力发展粮食转化和加工,推进粮食产业化,建立竞争力强的粮食产业体系和新兴的现代粮食储备体系来调节粮食市场。

(三)“三藏”的有机结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已成为崭新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快粮食产后减损技术的开发,大力推广新型适用的农户储粮、农村干燥处理技术和设备,加强对农民科学储粮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坚持资源节约利用与合理储备相结合的可持续增长方式,通过强化耕地、水资源等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使粮食生产的各种投入要素在不断增长过程中得到涵养、储存和蓄集,并在需要之时能够及时释放出来。这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粮食发展方式,能够实现从“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地”、“藏粮于水”和“藏粮于科技”有机结合的转变,实现粮食的安全与和谐,从源头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三藏”的有机结合是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工业用粮的增长速度加快,2005年我国饲料用粮已达1585亿公斤,工业用粮610亿公斤。根据有关资料预测,到2010年,我国饲料用粮将达到1767亿公斤,工业用粮达704亿公斤,到2020年,饲料用粮2117.5亿公斤,工业用粮将达到963亿公斤,增长率分别为1.83%、3.18%。针对这种不容乐观的趋势,转变粮食产业的增长方式,是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粮食产业增长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成本高、消耗高、产业链较短、效益不高,不适应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比如,玉米通过深加工可开发多种用途的产品,大大增加附加值,美国的玉米深加工产品达到3000多种,我们目前只有700多种,增值效益没有充分发挥。米糠、稻壳、麦麸、油脚等粮油加工副产品和废弃物利用率也很低,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主要原因还在于科技创新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工利用技术、工艺和设备相对落后。先进科技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粮食产业要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带动粮食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走出一条粮食资源利用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粮食经济发展新路子。必须在粮食储藏、物流、加工等环节,积极开发和采用环保、安全、节约、高效的新技术,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引入粮食流通领域,适应市场需求,发展集约化、资源节约型现代粮油加工和精深加工,发展绿色、营养、安全、健康的粮油食品,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粮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粮食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综上不难看出:把“藏粮于库、藏粮于地、藏粮于科技”有机结合起来,是提高粮食有效供给的唯一途径,是提高粮食自给率,降低国际依存度,维持工业用粮稳定增长,保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实现“三藏”结合的措施

根据“三藏”各自不同的特点,不难看出“藏粮于库”调节及时,“藏粮于地”与“藏粮于科技”调节时间长,“三藏”的有机结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健全调控机制。根据新时期粮食安全和供求平衡的要求改进粮食宏观调控办法和手段,由过去的以行政命令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由过去的总量平衡转向数量、品种、品质的综合平衡;由过去的静态储备转向动态储备,把储备实物与储存粮食生产能力结合起来。在粮食供大于求时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和实行休耕,在粮食不足时恢复生产,变藏粮于库为藏粮于地,充分利用各种经济杠杆,搞好粮食市场调节和价格调节,提高调控效率和效益。

第二,建立和完善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建立和完善国家专项粮食储备为主的三级粮食库存体系,丰时吞,歉时吐;粮价低时吞,高时吐;通过储备粮食吞吐来调节年度间、地区间的粮食供求波动和平抑市场粮价。要进一步探索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垂直管理与委托代存相结合的办法,减少重复建设和储存费用。

第三;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要认真落实国家最近推出的一系列耕地保护措施,加大依法管理土地的力度,建立健全完备的土地管理体系和制度。要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严禁严重破坏良田的行为,极力保护耕地面积,确保粮食生产能力。

第8篇: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

一部粮食发展史就是粮食经济学探索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历史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弄清粮食的特性对于行业肩负的历史责任特别重要。我们首先要认识粮食是一个特殊商品,粮食行业是一个具有特殊使命的行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和粮食经济学会多次讨论,一致认为粮食这个商品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特殊在什么地方?大家作了这样一个概括: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覆盖面最广、牵涉面最宽、敏感度最强的资源性、战略性、公共性的特殊商品。“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是人民生活的首要必需品,是扩大内需的首选商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全国人民面临的永恒主题,是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上面临的三大安全,即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粮食安全中,实践证明粮食安全是三大安全之首,但现在已成为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应当看到,在世界大国中,我国是人均占有农业资源相对薄弱的国家。这是对我们从经济大国发展成经济强国很不利的因素。中国要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在粮食问题上,一定要保持自,立足国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吃饭问题,决不能把米袋子挂在别人身上。中国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谁也不会救我们。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提高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1958年,粮食产量从1.1亿吨增加到2亿吨,用了9年时间;1959—1978年由2亿吨增加到3亿吨,用19年时间;1978—1984年,由3亿吨上升到4亿吨,用了6年时间,是中国粮食发展的黄金时期;1985—1996年由4亿吨发展到5亿吨,用了12年时间。1997—2011年,用了15年时间发展到5.712亿吨。近年来,粮食总产量仍在5亿多吨徘徊,人均占有粮食在370—400公斤之间。

当前粮食工作出现了三个特点:一是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2011年粮食获得全面丰收,总产达到5.7亿吨以上,比上年增长4.5%,这是新世纪头十年以来第一个大丰收年,特别是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上了5亿吨的新台阶。二是城镇化水平创历史新高。2011年末,全国总人口13.47亿人,其中城镇人口已达6.9079亿人,占总人口的51.3%,首次超过了人口的一半。这是我们这个以农立国的文明古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变化。而且,我国的大城市多,城市群多,对粮食需求呈现多样化、高质化的刚性增长,这对粮食行业来说既提供了极大的商机,也带来供应的极大压力。确保粮食供需的综合平衡,其任务之繁重、工作之艰巨,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三是粮油的进口创新高。从本世纪初加入世贸以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9%,当前粮油的进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一。2011年进口大豆5264万吨、稻米59.8万吨、小麦125.8万吨、玉米175.4万吨、大麦177.6万吨,油菜籽126.2万吨、植物油779.8万吨,预计今后进口逆差将成为常态。以上三个特点带有全局性、关键性与趋向性,是我们观察粮食形势、分析发展趋向、研究战略对策需要首先考虑的。

总的讲,今年的粮食形势是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证的,稳定粮价和粮食市场是有物质基础的。但是,从中长期看,隐忧增加,潜在风险加大。可以说当前粮食工作也存在三大问题:“生产上放松粮食,流通上弱化粮食,消费上挥霍粮食”,而且这些现象日趋严重。最根本的是我们在粮食上过了十来年平安日子,对粮食安全的观念淡漠了,对粮食的重要性认识普遍淡化了。四川是天府之国,西部的大粮仓,但现在已成调入大省,去年调入的粮食达1100多万吨。虽然调出猪多、酒多,但过去也曾调出过,只不过数量不如现在。如果粮食紧张,调动困难,将不仅牵动粮食业,也会波及白酒、生猪饲养业,影响不可低估。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分析粮情,要特别警惕在城镇化过程中把农业和粮食现代化丢掉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把粮食自丢掉了。

二、建设好可持续、抗风险、能自主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是粮食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

粮食工作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中的常青产业,人民离不开粮食工作,国家需要粮食工作,时代赋予粮食工作以重任。国家设立粮食行政部门就是为了确保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让各族人民都能得到充足的粮食营养,这是全党、全国和全社会的头等大事。所以,在粮食战线工作的同志,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社会中介组织和广大企业群体都应围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中心任务,做好各项工作,这是大家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我们讲粮食安全,包括两个层次的内涵:在宏观上,要保持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综合平衡,确保13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在微观上,要保证每个粮食产品的安全性,决不能让不安全、不合标准的食品流入市场,确保老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纵观世界潮流,总结历史经验,立足于我国的国情粮情,笔者认为,在粮食安全这个全局大事上的长治久安,就是要求我们建设好可持续、抗风险、能自主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筑起我们粮食工作的钢铁长城。这个工程内涵丰富、要求甚高、任务繁重、难度很大,是我们粮食工作的根本任务,为此,需要进行以下系统工程。

一是要建立稳定增长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体系,在现有粮食生产基数高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首先要实现“十二五”期间5.8亿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规划目标。为此,需要突破政策上的难点(土地转让、价格体系等)、资源的制约、科技创新跟不上以及调动农民积极性、培养职业农民等一系列新问题。二是建立起高效运转、调得动、用得上的粮食流通服务体系,加紧建设“一链(产业链)两网(收购网、销售网)”系统工程,在多渠道、多成分流通中发挥国有经济的蓄水池、主渠道、主导作用,同时发挥民营企业的积极作用,外资企业的有益作用。把抓紧建设粮食现代化产业链与建立从源头到终端的粮食安全监管体系结合起来。把放心粮油工作普及到城市社区与农村村寨。三是加紧建设好以中央储备为核心,以地方储备为支柱,以社会储备(农民储备与企业储备)为基础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粮食储备体系,同时把粮食应急机制建设好。四是建设和完善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体系。总结经验、改进工作,遵循经济规律,加强宏观指导,特别要注意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服务。立足当前,展望今后,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上,粮食系统要考虑经受以下三个考验:一是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粮食出现大幅度减产的考验;二是发生突发事件的考验,如疫病、自然灾害等;三是国际粮食危机和粮价大幅度波动的考验。总体看,有些苗头已经显现,我们一定要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做到万无一失。这是粮食工作和整个经济工作面临的难点,是对粮食工作的严峻考验。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不稳定的复苏期,国内经济面临的“经济下行,通胀上行”压力加大,在这个转型时期,我们尤需保持冷静的头脑,加强应急的各项工作,勇敢地接受检验,扎实地做好工作,以期在新的一轮波动中从容应对,立新功、创新业。

三、搞好地方粮食行政部门的工作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省长负责制的组织保证

全国的县(区)级单位有二千多个,县(区)粮食局是全国最基层的粮食行政部门,是省长负责制的得力助手。一个粮食行政系统,一个粮食中介系统,一个粮食企业组织系统,这三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组织结构和依托。当前粮食工作虽然处于困难阶段,但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发展前景是良好的,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策取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创新,开拓前进,稳中求进,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抓好转型升级工作,把粮食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根据一些地方粮食部门的经验,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第一,要弄清家底,盘活现有资产。各县(区)粮食系统都有一些国有资产。我们要整合资源,使优质资产实现优化组合,以取得良好的效益。现在不少粮食部门都在实施“退城进郊”工作,要注意掌握“增量升级”的原则,搞好搬迁建设,增强经济实力。

第二,要抓好收购,落实地方储备,掌握粮源,制定应急方案,确保万无一失。要认真做好粮食供应工作。城镇是供应的重点,但要兼顾农村。要建立与城镇化规模相适应的粮食供应保障体系,不能任其自流。根据历史经验,粮食供应要关注弱势群体即失地农民和城市失业工人、困难职工家庭。要时刻关心敏感群体即学生食堂等的粮食安全供应。此外,还要特别关心老少边穷地区,尤其对“不给不要,不吵不闹,饿了睡觉”的那部分困难户要倍加注意,千万不要发生缺粮断炊问题。

第三,要加快粮食系统的“一链两网”建设,即抓好产业链、收购网、销售网,形成服务网络。要和放心粮油工程相结合,和主食品工程相结合,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地方整个粮食系统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注意扶持培养骨干企业,创名牌、出专利,搞好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把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第9篇:粮食安全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耕地; 供给; 有效供给;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11-0073-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11.013

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大量耕地转变为非农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大量边际土地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转变为耕地。到2008年底,全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到18.26亿亩,人均耕地1.39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补充的耕地存在比较普遍的“占优补劣”现象。如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供给,增强国土资源保障能力是我国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基于耕地有效供给的分析框架,利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1998-2008年社会经济、土地利用数据对耕地有效供给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提高耕地有效供给水平的政策建议。

1 耕地资源有效供给的内涵

1.1 土地资源有效供给的内涵

有效供给在理论界尚未形成公认科学定义[1],概括起来以马克思有效供给、西方经济学有效供给及发展经济学有效供给为代表。国内学者也从各自的学科专业背景出发,界定了有效供给的内涵。如,华桂宏认为有效供给的实质是经济发展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持续扩张以及与收益递增趋势并存的供给机制[2],成金华认为能源有效供给的基本内涵为能够使能源市场出清、需求能够得到恰当满足、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能够得以考虑、政府的政策法规能够很好贯彻,是一种兼顾能源产品供给、要素供给及供给效率在内的可持续型供给[3]。本文认为,形成供给所需的资源要素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总是稀缺的,如何增加有效供给能力和提高供给效率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有效供给定义为:在正常的市场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需求能够得到恰当满足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持续扩张的供给,这种供给不仅关注如何扩大资源的供给能力,还关注如何改进资源的供给效率,以实现潜在总供给的扩大。

根据有效供给的基本内涵,土地资源的有效供给是指在正常的市场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土地供应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用地者合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供给。它包括土地供给能力与供给效率两个方面的含义,土地供给能力指能提供满足土地合理需求的能力,土地供给效率可用单位土地的产出衡量,通过土地供给能力与土地供给效率的提高,改进资源配置效率,扩大潜在总供给。与土地有效供给相对应,非有效供给按成因不同主要表现为过剩(或低效)供给和供给短缺两种形式。过剩供给是由于供地总量结构或布局不合理,土地供给效率低,使得供给量超过了合理需求,比较典型的有农地非农化中的过度性损失。供给短缺是土地供给量小于合理需求,其实质是后备资源潜力短缺、技术水平低、政策控制等原因导致的供给能力不足(图1)。

1.2 耕地资源有效供给的内涵

耕地在生产粮食和原材料过程中同时为人类提供了生态服务功能。耕地的有效供给是满足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所需,当前和未来愿意并能提供的有效耕地数量。对于供给的有效性,不同质量等级和不同区域的耕地所能提供的粮食和生态价值不同,其有效程度也不同。一般而言,一等耕地的产出较二、三等地高,其有效程度也更高,东部沿海平原耕地供给的有效程度比西部生态脆弱地区高。

耕地有效供给同样包含供给能力与供给效率两方面的含义。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配置的变化规律来看,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耕地资源供给方式,对耕地供给能力和供给效率的关注各有侧重。在人地关系相对宽松、城市化初期阶段,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导致耕地需求增长,其有效供给以增加供给能力为主,即通过开发未利用地实现耕地数量增加;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建设用地占用大量耕地和未利用地、各类用地供需矛盾尖锐、人地关系日趋紧张,耕地有效供给的重点逐渐从增加供给能力转向提高供给效率。长期以来,我国人口众多,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当前经济社会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应增加耕地供给能力的同时,还应注重供给效率的提高。

1.3 耕地资源有效供给水平

耕地有效供给水平即耕地满足地区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需求的程度,为有效耕地供给量与有效耕地需求量的比值,比值越大,其有效供给水平越高。将供给效率考虑进来,有效耕地供给量是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耕地量,可通过各省市耕地产能折算为全国平均水平下的产能得到。

而有效耕地需求量是在一定供给效率下,保障粮食安全和

生态安全的耕地。

2 评价模型及影响因素选取

2.1 耕地有效供给水平评价模型

根据定义,耕地有效供给水平为有效耕地供给量与有效耕地需求量的比值。由于耕地的需求包括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需求,可将有效供给水平分为保障粮食安全需求的供给水平和保障生态安全需求的供给水平两部分(式1)。

式1中α、β的值取决于各时段对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偏好程度和区域定位,可采用专家打分法赋予权重,两者之和为1。

目前,学术界对生态安全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主要指环境质量状况低劣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防止由于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短缺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环境难民的大量产生,从而导致国家的动荡[4]。

而耕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气候调节功能价值、水源涵养功能价值、土壤形成与保护功能价值、废弃物处理功能价值等[5]。本文认为,对耕地生态安全的需求为维持耕地生态价值、保障生态安全的最低标准。

然而,耕地生态系统内部关系复杂且区域性强,且目前耕地的很多生态服务功能尚未被认识,难以恰当量化区域耕地的生态价值与保障生态安全的最低标准,因此,本文在实际评价中并未量化保障生态安全下的有效供给水平。

生态安全下的有效耕地供给量;Dfit、Deit分别表示i地区t年粮食安全下、生态安全下的

有效耕地需求量,α、β分别为粮食安全下、生态安全下有效供给水平的权重。

对保障粮食安全下的耕地需求量,本文采用粮食需求法推算,选取人口(P)、人均粮食需求(CP)、粮食单产(OPH)、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K)、复种指数(n)、区域粮食自给率(SSR)等六个指标,则耕地需求量(D

耕地供给量为各省市每年年末的耕地保有量。对耕地供给效率的测算,可将同期各省市粮食产量(opH)与复种指数(n)与复指数(0)的乘积(即单位耕地生产力),与对比,得到各省市相对于全国平均单位耕地生产力的折算系数[6],将其定义为有效系数(R),有效系数越高,表示有效供给效率越高。则i地区t年的有效系数(Rit)为:

将耕地需求量除以有效系数得到有效耕地需求量,将耕地供给量乘以有效系数得到有效耕地供给量,最终得到耕地有效供给水平:

2.2 耕地有效供给水平的影响因素选取

根据耕地有效供给水平的基本内涵,从耕地需求、供给能力、供给效率、市场状况和政策等几个方面选取影响因素,构建影响耕地有效供给水平的指标体系。

耕地需求:对耕地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耕地有效供给的目的就是满足这些引致需求,其需求水过来又影响有效供给水平。决定耕地需求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人口、人均粮食需求量、粮食自给率、人均耕地生态需求量等。短期内人均粮食需求量变化不大,而我国对粮食自给率要求稳定在95%,故这二个指标作为常量不再分析。人口因素可通过其他指标的人均量反映,也不再单独分析。

供给能力:决定一个地区耕地有效供给水平的基本因素是地区现有和潜在的耕地资源禀赋,影响耕地有效供给能力的因素有:人均耕地量(X11)、人均耕地补充量(X12)、人均耕地减少量(X16)、人均未利用地量(X17)。同时,分别考察人均建设占用耕地量(X13)、人均生态退耕减少耕地量(X14)、人均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量(X15),有利于进一步对比各种耕地减少途径与有效供给水平的相关性。

供给效率:耕地质量和利用程度直接反映了耕地的供给效率,可用粮食单产(X21)、复种指数(X22)、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X23)表示。同时,为确保耕地供给的有效性,国家或地区会对耕地质量进行必要的技术投入,通过土地整治、农业技术革新等提高耕地的供给效率。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投入三方面出发,影响供给效率的因素包括人均农业投资额(X24,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用国家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用支出以及粮食、农资、良种、农机具四项补贴作为农业投资额)、人均化肥使用量(X25)、单位耕地农业机械动力(X26)、人均有效灌溉面积(X27)、单位耕地劳动力(X28,耕地劳动力统计数据难以获取,用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代替)等。

市场状况和政策:农民是耕地的直接使用者,也是实现耕地有效供给的主体之一。在开放的市场条件和政策作用下,农民的种植意愿、对耕地的保护与投资意愿都将影响地区的耕地有效供给水平。粮食价格(X31)、每公顷农产品净利润(X32,以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农产品的平均成本、收益计算)、农民每公顷补贴收入(X33)等指标侧面反映并作用于耕地的有效供给。

3 数据分析与处理

3.1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98-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年鉴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

3.2 数据处理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测算历年各地区耕地有效供给水平时,部分指标的确定如下:采用已有研究中普遍认同的水准,确定1998-2008年人均粮食需求量为400 kg/(人•年),粮食自给率为95%[7];总人口是有效供给水平评价科学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认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应保障区域内所有常住人口的粮食所需,故人口采用常住人口统计数据。

对耕地有效供给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前,首先分析耕地有效供给水平与其驱动因素间的相关系数。采用1998-2008年全国及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基于样本数,在显著性水平1%下,标准相关系数为0.148,表中人均耕地量、人均耕地补充量、人均耕地减少量、人均建设占用耕地、人均生态退耕、人均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粮食单产、粮农比、人均农业投资额、人均化肥使用量、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单位耕地劳动力等多个指标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1)。值得一提的是,人均

耕地补充量与耕地有效供给水平呈负相关。按常理推断,人均耕地补充量越大,其耕地供给量越多,有效供给水平也越高,两者成正相关。但考虑到近年来“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中,补充耕地越多,意味着占用优质耕地也就越多,占优补劣的行为极有可能使耕地有效供给水平下降。同时,在人均建设占用耕地量、人均生态退耕量、人均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量三个指标中,人均生态退耕对耕地有效供给水平影响最大,这与已有研究提出“生态退耕是近年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一致的。单位耕地劳动力与耕地有效供给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单位耕地劳动力投入少(即耕地集约耕作程度高),有效供给水平高。由于粮食价格、每公顷农产品净利润、农民每公顷补贴收入、人均农业投资额等几个市场和政策指标仅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计,样本量十分有限,虽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现实经验表明,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这些因素显著影响着农民的种植行为,进而影响有效供给水平,故在主成分分析中仍会考虑。而人均未利用地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仅对全国1998-2008年的未利用地进行了概算,且未利用地中相当部分并不能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因此,其相关性有待进一步论证。此外,复种指数和单位耕地农业机械动力在样本量大的情况下不显著,主成分分析中不再考虑。

影响耕地有效供给水平的16个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利用SPSSl8.0软件进行主成

分分析,得出因子的特征值与贡献率、主成分荷载矩阵。由因子的特征值与贡献率可知,第

一、第二、第三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达51.43%、82.90%和89.57%,完全符合分析要求。

结合主成分荷载矩阵,第一主成分X21、X24、X25、X28与其具有较大相关,第二主成分X11、

X12、X13、X14等与其具有较大相关。对强相关因子分析整理,1998-2008年耕地有效供给水

平的影响因子可归为农业投入和技术进步、经济政策、耕地增减变化等三类。

4 耕地有效供给水平评价

1998 -2008年全国及31个省市有效供给水平见表2。1998-2008年间全国耕地有效供给水平呈波动变化并下降趋势,1998年为1.08,之后逐年下滑,2003年达到最低点0.88,2004-2008年间逐渐恢复到1999年水平。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耕地有效供给水平的波动既与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农业政策、技术紧密相关,也与耕地管理利用变化有关。1980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农户种植意愿大幅提高,全国粮食生产快速发展,

在粮食播种面积略有下降的情况下,通过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粮食生产量在1998年达到最高水平。1999-2003年间,全国绝大部分省市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下滑,粮食单产增长缓慢,

图2 1998-2008年全国耕地有效供给水平

Fig.2 Effective supply level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from 1998 to 2008

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下,城镇工矿、交通水利用地的扩张占了相当部分土地。有资料显示,1999-2003年间国务院审批的建设用地量以年均38.5%的速度增长,占用耕地量年均35.3%的速度增长,这一时期全国耕地面积减少较多。另一方面,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实施中占用大量优质耕地,而补偿的却是质量较差的耕地,这使得粮食单产2000年陡降,到2003年粮食单产比1998年低了将近四个百分点。同时,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中央试图通过保护价收购增加农民收入、刺激粮食生产,但实际中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难以贯彻到位,粮食生产经济利益急剧下降,农业结构调整使得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下降明显。多方原因致使2003年全国耕地有效供给水平降到最低点。在1998年“粮改”政策未达到预期目的后,2001年政府再次调整政策,在全面引入竞争和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同时,通过实施农民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和健全粮食储备管理体系,采用分权化合渐进式的改革提高了耕地生产力。同时,耕地下降趋势减缓,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地区越来越多,因此,2004-2008年间全国有效供给水平持续上升,但2008年仍比1998年低了三个百分点。

同时,对表2中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以及东、中、西部的有效供给水平取历年平均值(图2),可发现,1998-2008年间13个粮食主产区的耕地有效供给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呈一致变化,但从2006年开始其耕地有效供给水平已超过1998年水准。东部11省有效供给平均水平持续下降,主要原因为经济快速发展中建设占用耕地量较大,耕地面积急剧下降。中部8省除1998,2002,2003,2004年外,其余年份有效供给平均水平稳定在2以上。西部12省尽管其有效供给水平最低,但有逐步提高的趋势。

从单个省份来看,1998-2008年间耕地有效供给水平变化率最大的省份有北京、浙江、上海和广东,平均分别变化-13%,-12%,-11%和-11%。这几个省份也是经济发展最快,耕地增减变化幅度较大的四个省份。此外,内蒙古、河南、黑龙江、宁夏有效供给水平增加幅度最快,分别为9%、7%、6%和5%。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耕地兼具粮食生产与生态安全的双重任务。以往的耕地供给仅在耕地数量或质量上分别考核,耕地有效供给将耕地数量与质量相结合,既能体现耕地供给能力,也能反映耕地供给效率。同时,未来耕地供给的增加除了从耕地自身增减变化角度考虑,还有赖于市场、农业技术、政策等的作用。这对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下耕地利用与管理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对耕地有效供给水平的测算中,耕地生态需求的定量化暂时无法实现,因此,本文仅对粮食需求下的耕地有效供给水平进行了测算。经评价,全国1998-2008年间耕地有效供给水平受经济社会发展、农业投入和技术进步、政策等影响有一定波动,在95%粮食自给率、400 kg/(人•年)人均粮食需求量下,有效供给水平基本稳定在1左右,基本实现有效耕地供需平衡。此外,在什么水平下有效供给水平为最优,本文未做出回答,因为最优的有效供给水平取决于国家或省(市)对区域内粮食安全的定位标准。

通过耕地有效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为提高我国耕地资源有效供给水平,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5.1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根据前文分析,在2004年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后,全国耕地有效供给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耕地有效供给是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推进耕地供给与需求实现均衡。耕地资源供给在数量、结构、供给效率及布局能够及时调整与适应市场需求,是耕地资源有效供给基本内涵的反映。同时,对耕地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意味着以耕地产出品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由于耕地的主要产出即粮食产品的比较利益较低,充分利用市场价格引导粮食生产和耕地利用,维持价格体系的动态稳定是耕地有效供给水平的重要保障。此外,在政府管理中更多的是采用农业补贴等间接市场调控手段以增强价格的动态稳定,提高耕地有效供给水平。

5.2 重视耕地利用的农业投入与技术进步

长久以来,我国土地开发利用粗放、浪费,既加剧了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沉重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未来相当长时期,由于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够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肯定越来越少,农业生态环境的退化也将进一步减少适于耕种的土地。培育高产作物品种的同时,采取有效保护资源、防止旱涝灾害、提高土壤肥料是弥补耕地衰减的有效途径。近年我国用于农业财政支出的金额有所增加,其中支持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从1998年的637.1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 097.7亿元,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投入与提升空间仍然巨大。通过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鼓励耕地利用的技术进步,改进供给效率,使耕地利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对提高耕地有效供给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3 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和生态退耕减少耕地

确保耕地数量基本稳定对提高耕地有效供给水平的意义不言而喻。1998-2008年间全国

耕地减少量中64.6%是因生态退耕减少,特别是2002-2003年间生态退耕量年均达183.1万

km 2,耕地急剧减少,2007-2008年生态退耕量大幅下降后耕地减少趋势放缓,生态退耕对

维持耕地数量稳定的作用明显。而建设占用耕地量占耕地减少量的19.6%。经济社会发展不

可避免会占用部分耕地,既不能因保护耕地而造成建设用地供给的严重不足,又不能一味保

障经济发展中建设用地的不合理需求。合理开发后备资源的同时,努力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在

代价性损失内,还应进一步探索和实施耕地保护的区域补偿与生态补偿,通过经济、行政手

段在数量、质量和空间上实现耕地有效供给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致谢:论文得到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项目组各位老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郭杰博士的点评与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Wu Hongchao. On Effective Suppl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D]. Wuha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07.]

[2]华桂宏.有效供给与经济发展[M].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2000:76-82.[Hua Guihong. Effective Supply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M]. Nanji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7.]

[3]成金华,陈军,段平忠.中国近十五年来非可再生资源有效供给水平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6,(11):7-14.[Cheng Jinhua, Chen Jun, Duan Pingzhong. An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China’s Non recycled Energy for Past 15 Years[J]. China Soft Science,2006,(11):7-14.]

[4]段昌群,杨雪清,等.生态约束与生态支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关系互动的案例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Duan Changqun, Yang Xueqing, et al. Ecological Restraint and Ecological Supporting: Case Studies on the Dynamic Coupl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s[M]. Beijing: Science Publics, 2006.]

[5]谢高地,肖玉,甄霖,等.我国粮食生产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3):10-13.[Xie Gaodi, Xiao Yu, Zhen Lin, et al. Study on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of Food Production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05,7(13):10-13.]

[6]郑海霞,封志明.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数量和质量分析[J].资源科学,2003,25(9):33-39.[Zheng Haixia, Feng Zhiming.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Analysis on Dynamic Equilibrium of the Total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J].Resources Science,2003,25(9):33-39.]

[7]陈百明,周小萍.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J].经济地理,2005,25(2):145-148.[Chen Baiming, Zhou Xiaoping. Analysis on the Grain Self sufficient Ratio and the Safe Baseline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J]. Economic Geography,2005,25(2):145-148.]

Evaluation on Effective Suppl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a’s Cultivated land

WANG Ting OU Ming hao LIU Qiong ZHENG Jun pe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llege,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China)

Abstract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