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环境行为学理论精选(九篇)

环境行为学理论

第1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发展历程;理论基础;方法论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环境心理学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 。

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有关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Gulliver,1908;Trowbridge,1913)。19世纪,心理学家研究了人对声、光、重量、压力等环境刺激的知觉,但由于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对学习过程的强调,当时的研究倾向于把环境事件看作强化程序和儿童经验。20世纪40年代,少量关于环境和行为联系的研究出现,其中包括行为地图、环境认知地图和城市社会学(Moore,1987)。不过,这些并不完全是对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的最充分的研究。最早转向对环境和行为系统研究的人是费斯廷格(Festinger)、沙赫特(Schachter)和贝克(Back),他们研究了环境设计因素对学生社会关系发展的影响 [2] 。

20世纪50年代,这个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勒温(Lewin,1950)把环境定义为决定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他强调的主要是社会环境,但是人们还是会经常谈论到他的理论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同一时期,勒温的学生巴克(Barker)等人对环境和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把勒温的行为公式:B=f (PE) (即人的行为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和“生活空间” (life space) 等心理场论(field theory) 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生态心理学研究范式,从而启动了最初的环境心理学研究[3] 。 霍尔(Hall,1959,1966)的空间关系学主要研究如何使用空间;此外还有针对拥挤的效应的研究(Calhoun,1962,1964),以及20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师林奇(K.Lynch)对环境认知和城市表象的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大量关于人和环境关系的研究。同时还有一些对空间行为、精神病院设计以及其他环境―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建筑师与行为科学家也开始了长期的合作,目的是设计出对人的某些行为功能有益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遍及全球,而对知觉和认知的其他研究也在环境心理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人们对能源使用和自然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寻求方法以改变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1961年和1966年,美国犹他大学举行了最初的两次环境心理学会议,1968年,代表美国研究潮流的环境―行为学术组织――环境设计研究学会(EDRA)成立。同年,纽约市立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点。1970年,伊特尔森(W.Ittelson)和普罗夏斯基(H.M. Proshansky)等人合编的《环境心理学》正式出版,这也被学界认为是环境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第一批环境心理学的杂志(如《环境和行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刊。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国际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列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公众的关注。环境心理学主要奠基者之一的柯雷( Kenneth Craik) 1973年在《心理学年鉴》中以“环境心理学”为标题撰写了有关的研究综述,意味着“环境心理学”已经被接受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4]。1975年,世界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毕业。1977年,在“人口心理学”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4分会正式改名为“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1978年,环境心理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斯托克斯(D. Stokols) 为《心理学年鉴》撰写了第二篇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综述[5] ,基本上确定了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的正式地位。1987年,斯托克斯(Stokols & Altman) 等人主编的《环境心理学手册》出版,被看作环境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和环境心理学成熟的标志。20世纪80至90年代,环境心理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定期的综述性文章大约每四年就会编入《心理学年鉴》,它记载了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到20世纪末,“绿色”问题和生态学已经成为最引人注意的主题之一 (Pol ,1993) 。

目前在我国,环境心理学这门学科已被心理学界承认并列入《心理学年鉴》,但环境心理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要远远滞后于世界水平。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有学者编译环境心理学著作,80年代有一些关于环境心理学的初步研究文章见于刊物,但直到90年代,关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书籍和文章都很少。1993年6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常怀生教授等人联名发表《关于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倡议书》,呼吁社会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同年4月,英国著名环境心理学家David Canter来中国讲学,先后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学生授课。同年7月在吉林市召开了第一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1993年12月,《建筑师》杂志(总第55期)专门为这次会议出版了一期专刊,这些可以看作这门学科在中国正式诞生的标志。1993年以后,环境心理学研究逐渐展开,1995年,第二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建筑环境心理学学会(2000年改名为中国环境行为学会)[6]。 此后,中国环境行为学会每两年在各地轮流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学术研究的定期交流和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在高校中的系统传授,促进了环境心理学科在国内的发展。

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倾向

持认知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现象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根据,以解释人们经验的方式来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

1.唤醒构建理论

唤醒构建理论基于如下假设:个体各种行为和经验的内容与形式,和我们的生理活动如何被唤醒(arousal)有关。由于唤醒是应激的一个必然反应,因而这一理论与应激理论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此理论中唤醒被界定为增加了脑活动和自主反应(脉搏、心率等),而且它可以与不引起应激的事件相联系。日常生活中,高兴或悲伤等都可以引起唤醒,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研究唤醒的性质来了解唤醒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进而研究环境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2.应激理论

应激理论把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看作应激源,比如噪声、拥挤。应激源被认为是威胁人们健康状况的不利环境,它主要包括工作应激、自然灾害、婚姻不和谐、搬迁混乱等。应激(stress)是一种调节或中介变量,被定义为个体对不利环境的反应。这一“反应”包含了情绪、行为和生理等成分。应激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生理反应,另一种是心理反应。由于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互相联系,不会单独出现,因此环境心理学家通常把所有的成分整合到环境应激模型(environmental stress model)(Baum,Singer & Baum 1981;Evans & Cohen,1987;Lazarus & Folkman,1984)中去。目前,应激理论已被用于对环境应激物如噪声、拥挤、环境压力等的整体研究,并被用来解释当环境刺激超过个体适应能力限度时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3.环境超负荷理论

环境超负荷(overload)理论将个体作为人―环境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出个体的加工能力,即个体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超过他(或她)所能有效处理的能力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相反,当个体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时,则会造成负荷不足。目前,超负荷理论已被用来解释个体的城市生活以及高密度、噪声、拥挤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和唤醒及超负荷有关,而负荷不足则被用来解释环境刺激不足所导致的单调和孤独等问题;但在其他的条件下,它却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提高某些较容易的认知任务的成绩。

(二)生态心理学倾向

秉持生态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生态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把决定个体行为的因素归结为环境。他们强调在观察行为的过程中对“环境―行为”关系进行描述,把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研究。

1.巴克的生态心理学观点

生态心理学理论的代表是巴克(Barker),他认为环境心理学家所关心的应该是行为背景的整合,个体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有一个空间和时间背景,由此构成的立体的生态系统是研究环境的一个很适合的分析层面,这样就可以为环境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此理论强调人和环境都是统一体中的一部分,一方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另一方。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由环境决定,即人类行为的起因和过程完全受环境支配,而否认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传统的环境规划、环境设计的思想。根据这个观点,只要适当改变城市的物质形式,就能改变个体的行为。其代表人物迈耶(D.R.Meyer)认为,如果人们能消除极差的住宅和贫民窟,新的良好的住宅和环境就会从本质上治愈社会的疾病。

3.维度理论

1975年奥尔特曼(I.Altman)提出了维度理论,他认为拥挤和孤独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极端:独处的空间太小会造成拥挤,独处的空间太大则会出现孤独,因此空间行为是调节独处或使其最优化的一种主要机制。根据这一理论,奥尔特曼试图解释个体的空间行为、领域性和拥有感[1]。

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早期研究主要是有关环境(如建筑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后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有关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斯托克斯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列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认知、环境观点、人格与环境、环境评价、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生态分析、人的空间行为、物质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心理学[1];再后来,研究内容扩展到了人的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涉及环境压力、环境负荷、应激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环境保护行为和环境保护的心理学研究),环境心理学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拥挤”(crowding)是环境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之一。在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早期有关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周围环境对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家在城区规划和建设以及居住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行动研究,这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包括学校和公共运动场所、医院和医疗环境以及军事单位和监狱等。尤其是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逐渐集中在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影响的层面,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了生态心理学和环境保护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学研究 [7] ,“环境污染心理学”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舒尔茨说过:“我们全部工作和生活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全部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影响我们的行为,有时这种影响是明显的、直接的;有时则是微妙的、间接的。在20世纪,人类已经破坏和污染了自己的许多环境,土地、水源、空气都遭到破坏,结果导致了这种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消极影响,这一现象也成为环境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内容” [8] 。2000年,荷兰心理学家Charles Vlek 总结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课题进行:人对环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环境危险知觉、压力和生活质量;环境研究中的认知、动机和社会因素;可持续发展行为、生活方式和组织文化;改变非可持续发展行为模式的方式和方法;支持环境政策的形成和作出决策 [9]。

(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有机论

有机论是在互动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初步具备了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的特征。它认为整体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单元,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互动论

互动论主张人的心理现象与社会物理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方法论上具体表现为坚持还原主义研究路线,将复杂的整体现象还原为“环境”与“行为”等几个元素,探讨每个元素的特点,然后寻求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描述整体现象,同时将时间视为独立于现象之外的变量,变化是在不同时间下的静止状态的现象和结构的差别。其关系法则是单维的因果决定论和机械论,即:环境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环境因素与人格特质共同影响行为,环境因素透过某种心理过程(中介变量)而影响行为。

(3)交互论

交互论同样也体现了整体主义特征,重视整体而非个别元素。此研究方案视个体、心理过程和环境为并存的、相互依赖的、统一的整体,认为各自孤立的元素没有意义,个体的活动只有放在一定的情境、时间以及他人的活动情境里来理解才有意义[10]。

(4)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需要以一种对人的心理的整体观来进行研究。考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人们会发现:在对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差别的理解上,心理学的理论派别各有各的观点,同时在对人的心理的理解上,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学派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都只抓住一个心理片断来代替人的整体心理。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学科背景出身的研究者对同一个问题偏重于从本学科视角进行理解,因此,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将不同背景理论进行整合。

(5)开展跨文化、跨领域的合作研究

许多研究都探讨了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行为,但每一个单独的研究由于设置的实验和观察的条件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只能在定性上有所参考。因此,需要区分普适的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作用的条件。一方面,开展跨文化的合作研究,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成熟和学术研究条件的改善。只有发达国家学者的热情不足以使这种合作继续下去,还要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跨领域的合作也相当重要,如跨文化的心理研究和跨文化的建筑研究相结合[11]。

2.环境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环境―心理作为整体加以研究,比其他分支学科更侧重于应用的研究,故其研究方法也很多样,包括实验方法、准实验设计、相关研究、描述研究、自我报告法、档案法和观察法等。

四、小结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可谓发展迅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心理学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学科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理论建构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理论薄弱的现状,从学科形象的模糊转向学科形象的清晰。环境心理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环境问题的分析上,但是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所以相关理论的系统化和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心理学需要建立比较系统的行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应该对于研究领域内的主要课题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明确的,即人与环境的关系。无疑,人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复杂,这就导致了它的研究内容和领域过于庞杂,缺乏集中性、整体性与独特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学科发展中应统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

第三,在方法论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概念和方法滞后的现状,探索在更开阔的视野上辨别和澄清研究环境问题的心理学问题、概念、模式和研究方法,重视组织、社区和文化意义上的跨学科开放性研究,创造多学科的“思想合作”和“研究梯队”。应该意识到,解决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心理学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环境心理学家应该广泛开展国际间、多学科间的研究。

[1]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 环境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保罗・贝尔,等.环境心理学[M].朱建军,吴建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3]R.Baker. Ecological Psychology[M]. Palo Alto: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4]Kenneth Craik.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3.

[5]Daniel Stokol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8.

[6]徐磊青,杨公侠. 环境心理学[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7]刘建新,高岚. 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 学术研究,2005,(11):11.

[8]崔晋豫,张泓,李承来. 环境心理学的几个问题[J]. 城市问题,2004,(04) :13-14.

[9]Charles Vlek. Essential Psych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0,(35): 153-167.

[10]王珊珊.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新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8,(5):435-436.

第2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内容摘要:方法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是环境法学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我国环境法学的方法论研究尚不成熟,没有真正体现其交叉学科的特性。本文从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环境法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环境法学 方法论 体系构建

问题的提出

方法论是从认识论高度对于研究方法的梳理、概括和总结。某一学科的研究方法由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决定,直接涉及该学科的目的、立场、观念和认识方式。环境法方法论是连接环境法与哲学的纽带,也是环境法发展的航标灯。所以,方法论体系的建构是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法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和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法)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而制定的,用以全面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并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由此可以看出,环境法既调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环境法是法学与环境科学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它既可被视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又可被视为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如蔡守秋教授认为环境法学从广义上讲是研究调整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以及与环境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相关问题的学科。

环境法学属于法律科学,决定了它与其他部门法学在方法论上拥有诸多共性,但其与环境科学的交叉性又导致了其方法论上的特殊性。在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法学方法论这两大理论的基础之上,并以照顾到环境法学科的特殊性(科学性、人文性、规范性和全球性)作为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切入点,由此深入分析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基本构造和体系安排。

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的缺失

(一)取得的成就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环境法学的研究方法注重以法学和环境科学为基础,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环境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近年来,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环境法学方法论生态化,认为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是环境法学不同于其他部门法学的方法论特征;将研究主体从“经济人”转换为“生态人”,以应对现代“经济社会”向后现代“生态社会”的转变;修整工业社会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功利主义和主客二分范式,建构有机整体世界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主客一体化方法论;一些学者在整合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法学命题,这是环境法学研究本土化的重大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

整体论、有机论、生态学方法、法学方法、法域分析方法、博弈论方法、经济分析方法、社会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等技术方法虽已被引入到环境法学研究之中,但是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尚未成熟,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没有真正渗透到环境法学的研究之中,没有真正体现其交叉学科的特性。具体而言,当前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哲学是理论法学的最高层次,而又以其法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普遍指导作用深深根植于法律实践中。对于法律实践来说,如果说现实法学是其后推力的话,那么法哲学则是其牵引力。环境法学隶属于法学和环境科学,其交叉性和边缘性决定了其方法论上的复杂性。对于环境问题的研究,法学和环境科学具有不同的切入点。自然科学以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强调以生态利益为中心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着眼点。而法学则将人作为人与自然环境统一的基础,强调以人类利益为中心,解决环境问题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类的自身发展。环境法哲学研究的困境正是法学和环境科学内在冲突的反映,这种冲突导致了环境法学研究领域法哲学的缺失。目前,这种缺失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的最大障碍,它使得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各层次的相互作用受到消极影响,不利于环境法学科体系的纵深发展。

其次,从基本研究方法来看,它普适于整个法学学科,体现了环境法学作为法学分支学科的特点。现行环境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承袭了传统部门法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传统法学的痕迹,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没有真正渗透到环境法学的研究之中。传统法学一般只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人类利益为中心,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类利益的最大化。而环境法学既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调整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很显然照搬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在承袭的基础上吸纳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将二者进行整合并进行创新。

再次,从具体研究方法来看,环境法学研究主要承袭了传统部门法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传统部门法学的痕迹。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主客二分”研究范式,以人类利益为中心,主要协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环境法学所要调整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与环境有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对于传统法学而言就显得鞭长莫及了。

最后,从技术和工具层面来看,基于环境法学交叉学科的特性,法学和环境科学的有关技术手段应被吸纳到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体系中来。但是,目前对于环境法学进行研究的学者大都是法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大多缺乏环境科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难以达到融会贯通。这显然不利于环境法学研究方法在技术和工具层面上很好地实现多元化。

此外,目前的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注重的大多是对传统研究范式的批判,例如针对我国传统环境法学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吕忠梅有过较为全面的评价:环境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阐释现行法律法规,热衷于长官意志和行政部门解释,使环境法理论沦为长官意志的“注释”;主要是概念法学的逻辑演绎方法,缺乏理论和实践的互动,缺乏对中国环境法制度实施的本土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研究;环境法理论研究与其他部门法研究缺乏沟通和联系,研究方法呈现单一和幼稚化。

然而在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构建上,除了对少数专门问题进行过探讨外,尚缺乏在哲学方法论指导下对我国转型时期具体环境制度和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我国传统的环境法学研究虽然强调环境法学的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主张吸收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但环境法学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简单的类比层次上。环境法学交叉研究只是零散的牵涉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不是在方法论的指导下,明晰研究对象的属性,系统地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环境法学理论研究日益蓬勃,环境法学界百家争鸣,有关“主客二分”或“主客一体化”的争论对环境法学的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环境法学方法论体系亟需构建。

我们认为,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应从哲学领域、基本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等层次入手。

(一)生态整体观―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之重心

鉴于环境法学是介于法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这使得研究现实事物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应成为环境法学有别于其他部门法学的独特研究方法。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中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环境法哲学方面的缺失,它亟需找到一种新的世界观作为理论支持,生态整体观的确立可以为这种困境找到出口。

生态整体观是在对机械世界观的质疑和批判的过程中与后现代有机论和后现代整体论结合并受现代生态学启发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它认为世界是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动态系统,是由事物间动态的、非线性的、永无止境的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呈现为一个可机械分割的有机整体。

生态整体观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强调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世界观的确立有助于打破传统法学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同时吸收自然科学(如环境科学、生态学)的认识成果来解决环境问题,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具体而言,生态整体观的确立对环境法学方法论体系构建具有的积极意义如下:

第一,生态整体观的确立,有助于改变环境法学研究中“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消极影响。生态整体观要求环境法学者用“主客一体化”的思维方式探讨环境法学理论和实践问题,主张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必须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关系或从整个生态系统去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样可以冲破传统法学“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樊篱,为环境法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奠定哲学基础。

第二,生态整体观为环境法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研究立场,即整体主义方法论。整体主义方法论是指以整体作为研究的基点,通过群体行动的分析来说明该学科的基本立场与基本内容的方法体系。环境法的学科特质,使我们在环境法学研究中尤其要注重整体主义方法论。整体主义方法论倡导人类跳出数千年来的旧思路,努力去认识生态系统,进而将认识到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人类发展模式的基本标准。

(二)基本研究方法的变革

在生态整体观的指导下还需要对环境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进行变革。对于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价值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哲学伦理方法,环境法学者在进行理论研究时不能一味照搬。因为环境法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特性,仅沿用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不足以建立完整而系统的环境问题法律机制。因此,如何将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引入环境法学研究领域并将其与法学研究方法融会贯通成为当代环境法学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我们认为,环境法学研究者不仅需具备深厚而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实践功底,还需要具备从事跨学科研究所需的自然科学理论功底以及敢于进行科研创新的勇气,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环境法学的研究工作。

(三)具体研究方法的发展

具体研究方法是环境法学中各种方法的体系化和理论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前述两个层次的方法论在环境法学内具体化和个别化的结果。

环境法学技术和工具层面的方法论是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神经末梢”,是环境法学和社会实践实现相互沟通、交流的理论中介和技术媒介。前述层面的方法论只有与其结合在一起,才能对环境法学研究和环境法律实践产生具体的作用。

如前所述,传统的法学制度设计的技术手段用于环境法学的规范设计中,其弊端和不足已凸显,环境科学的有关技术手段没有真正被吸纳到环境法学研究体系中来。要想凸显环境法学研究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技术手段的真正融合,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环境法学研究者应加强与环境科学、生态学研究者的沟通和交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环境问题。

第二,将实证调查、定量分析、信息分析、伦理考量、利益分析、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都纳入到环境法学具体技术层面的方法论体系中。

总之,环境法学既与其他部门法学在方法论上拥有诸多共性,又有其方法论上的特殊性。环境法学研究方法由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交叉性所决定,关系到该学科的目的、观念、认识方式和未来发展。我们必须在以往环境法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和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基本构造和体系安排,因为环境法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是环境法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和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

3.李可,李明华.环境法学方法论:学术检讨与体系建构.浙江学刊,2007(6)

4.刘国焘.“环境法学方法论”名称解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9)

第3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

摘要: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的实质是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的范式对话,环境法与民法二者之间在内容上存在着很大的冲突,其原因在于民法所采取的是个人主义范式理论,而环境法所采取的是整体主义范式理论,因此二者之间自然就会存在着差异性。由于当前环境问题的突出,致使法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实现法学与民法学的对话尤为重要,与此同时环境法学与民法学自身的范式危机也是构成当前实现二者对话必要性的深层因素。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法学与民法学产生的动因,然后对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对话的目的与功能,再次对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对话的内容与现状进行了探讨,最后为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与重构提出对策,即以“公序良俗原则”为整合与重构二者之路。

 

关键词:环境法学;民法学;范式整合;个人主义范式;整体主义范式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3

前言:当前,环境法与民法之间的互动性成为了法学研究界所关注的一大焦点,民法学关注此问题的原因在于当前“绿色”民法典的呼声日益高涨,而环境法关注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当前很多关于环境法的基本问题都与此研究相关,而关于存在争议性强的问题通过法学的分析,也会归结到这一互动研究上。尽管当前关于此议题的探究已经上升到理论层次,但是还是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全面的挖掘其所具有的深层意义,从而为二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出一个系统的框架,并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在范围上分界线的确定奠定基础。

 

一、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产生的动因

(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当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相关学术界一直为探索解决途径而努力,加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促使跨学术研究更加的活跃。因此,基于社会这股强大的政治氛围与理论氛围,环境法与民法之间对话得以实现。

 

(二)民法典立法的推波助澜

随着民法典立法进程的推进,民法学界为了进一步捋清环境问题对民法学的影响,因而需要与环境法学之间建立对话,以顺应对民法典立法这一项重任所带来的挑战。在民法的立法中,关于物权法的制定涉及到了自然资源方面的立法问题,关于侵权行为的相关法律的制定又涉及到环境侵权救济的问题,因此,民法必然会寻求与环境法实现对话的途径。

 

(三)环境法学探索者的推波助澜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如何需找到有效的法律解决途径成为环境法学者当前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而民法中的相关内容正符合了环境法学者的需求,因而构建二者之间的对话,也成为了环境法学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环境法以解决环境问题为先导,因而突破传统的束缚,实现跨专业研究,而民法又是集诸多部门法于一身的法学理论“储备库”,顺利成章的成为环境法学者寻求沟通的对象。

 

二、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环境法与民法对话的可能性

1.二者同属中国的法律系

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共存于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内,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其立法的本质属性、目的以及意义等在大体上所呈现出的共性特征,因此,环境法学与民法学之间是以共性为基础的,因此,实现民法学与环境法学的对话,只是基于学科设置不同而进行的分领域研究。

 

2.二者的历史渊源

二者的历史渊源表现在环境问题最开始的解决途径:在我国尚未出台环境法时,关于环境的相关法律问题都是通过民法来解决的。因此,从根本上讲,环境法学与民法学有着内在的关系,从某种层面上讲,环境法学是民法学的继承者与进化者。而这种关联性就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但是,民法学与环境法学之间也存在着冲突,其区别与独特属性使其构成了不同的法律学科,这在当前的法学研究学科的划分中也已经给予判定。因此,在环境法学与民法学探讨共同理论问题时,需要给予明确的界分。

 

3.二者之间的冲突的实质是选择

针对民法学与环境法学之间的冲突问题,其根源并不属于正确与否的判定,而仅仅是在二者中的选择问题。构建二者之间的对话的根本在于集合二者的力量以更好的解决当前社会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困难与挑战,从而在完善各自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所面对的是民法与环境法,解决时所面临的是选择谁的问题,是到底以何种法律手段来确定解决问题方案的抉择。

 

(二)环境法与民法对话的必要性

二者实现对话的必要性总体来讲是为了更好的应对当前“挑战与危机”,其挑战是来自当前社会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而其危机则是来自于民法学危机与环境法学危机。对于其所应对的挑战是实现二者对话的根本动因,而关于二者所存在的危机的本质为理论研究范式危机。

 

1.理论范式概念

所谓的范式指的是:由从事某一特定学科研的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内所达成的共识以及基本观点,是一个学科的共同体在研究准则、概念体系等方面的某些共同约定[1]。当前,在国内学术界对于范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因而其内涵已经远远的超出最初库恩所赋予的定义,具体来讲,当前范式所指的是涉及到一个学术共同体时,学者们所构建的共有知识假设、研究模式、研究方法、价值标准,还包括了人们理解世界的知识体系。

 

2.环境法学范式危机

理论范式概念的诞生来衡量我国法学理论学科,能够充分的反映出当前其尚未建立属于自身的理论研究范式,这就证明了环境法学范式危机的存在。之所以说当前中国环境法学尚未构建自身的理论研究模式,可从以下实例找到原因:蔡守秋教授提出“调整论”在环境法学界引起轩然大波,对整个中国的法学界的影响也非常大。此理论的提出就充分的证明了中国环境法学尚未形成理论范式体系。但是,并不能因为中国环境法学尚未建立自身的理论范式,就片面的认为中国的环境法学就是弱势学科,事实上,范式危机存在于当前中国各法律学科中。3.民法学范式危机

 

中国的民法是继承于大陆法系司法制度的成果,而大陆法系的民法制度又是以个人主观观念为基础建立的,在20世纪的私法公法化的呼声中,此观念的危机凸显,因而,民法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修正工作,在其完善的过程中又不断的承受着来自各新法律部门的挑战,进而危机四伏。中国民法在继承大陆民法制度的同时,也相应的继承成了大陆民法的理论体系,而这种民法法律体系的继承,使其陷入被动的地位。因此,如果用理论范式来恒定我国的民法学,在当今的改革阶段,显然其所承担使命的完成任重而道远。但是,不能因为当前我国的民法体系的不规范,就认为其要将其作为全部任务与使命,全身心的致力于此,这并不属于我国民法学的主要任务。因此,作为我国法律全局性的范式危机,只能说明我国的法律还过于“年轻”,只要一定的时间其必将能够茁壮成长。

 

4.范式的整合

实践作为理论存在的根本,是理论得以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因素。因此,不管对范式危机承认与否,都应该使理论还原于实践,通过实践来验证,并通过实践来使其“羽翼丰满”,只有直接的应对社会真实问题的挑战,才能促使理论体系的日趋成熟。环境问题当前就是社会中的一大问题与挑战,正是因为环境问题的存在才成就了环境法学的诞生,而同样是因为环境问题的日趋加剧,致使法学“绿化革命”的出现,这就充分的显现出传统的范式理论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而全新的理论范式正在发展过程中。因此,构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是理论打破重重危机并构建全新范式理论的最好方式。实现二者之间的对话,能够使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各自的观念、立场等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从而实现二者理论重构的目标,也就是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与重构。

 

三、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目的与功能

(一)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目的

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目的在于:使二者能够明确界定自身的观念、价值等,从而实现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各自的理论范式的整合与重构。

 

(二)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功能

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对话的功能为:拓展双方的视野、转换双方当前的传统思维模式、更新双方的方法、实现各自价值的重构。在二者对话的过程中,各自将原有秉持己见的思想意识进行转变,从而更新自身甚是问题的立场与角度,协调二者之间的对话,进而以对话互动的形式来促进各自的发展与完善。也就是在对话中,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实现了换位思考,通过转变自身原有思维来实现对原有未知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从而也就形成了环境问题上的理论范式重构。此外,在实现对话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各自观念、立场以及价值等的重新认识与界定,从而在协调二者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也就实现了对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

 

四、环境法学与民法学对话的内容与现状

(一)环境法学――以民法力量实现对环境问题的解决

环境法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根源是民法,在最初的环境法学中,其所用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法律依据便是民法以及刑法,因此,民法对环境法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当环境法面临着某些环境难题时,以环境法的思维方式很难寻找到解决的途径,而转换到民法上,很多时候会“另有一番天地”,这就是民法学对环境学的影响。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政府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因此,促使环境法也具备了相应的行政法特点,因此,其在表现上通常以禁止性的规定或者强制性的规范为主,从而使自身局限于其中,因此,“行政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立法模式成为当前中国乃至全世界环境法立法界的共同呼声。而其中关于引进市场机制的观念,就是在环境法制度的制定上将民法的思维理念引入,以借助民法学的个人主义理论来实现环境法学理论范式的重构。

 

(二)民法学――环境问题给民法以及民法学理论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环境问题给民法学所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其理论上的个人主义,而在民法典制制定过程中,“绿色民法典”的呼声致使此挑战也成为了民法发展的机遇。因此,当前加强二者之间的对话,能够推进民法典制定以及民法学理论构建的进程。当前,民法学理论已经踏上了重构之路,只是尚需时间来实现深入研究与汇总。比如民法中关于物权法与合同法的理论:当前,在民法中关于物权法领域,如何实现物权法理论的生态化,成为了当前民法学者所关注的焦点。由于物权的社会化,致使将公法的支配与公法的义务融于物权概念中,从而展现了当前物权对社会群体利益的充分重视。因而,如果以此为思维意识出发点,就有学者提出了将环境保护融于物权理论中,从而构建生态物权;也有学者在研究农林牧副渔权的基础上,提出准物权理论的构建思想。在合同法领域中,同样存在着将合同法生态化的思想理论,即所谓的“环境合同”。

 

五、实现环境法学与民法学范式整合的途径――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在当前民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功能在于修正并限制“私法自治原则”。当前关于公共安全秩序原则,相关学者对其进行了总结,大致分为十种,其中关于“危害国家工序的行为”的原则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概念解释。事实上,这一原则的实质便是个人主义理论范式接受整体主义范式观念修正的链接,因此,环境法与民法的关系也在此“公序良俗”原则中得以体现。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民法学理论也自觉的承担起社会化、生态化的重任,结合自身理论框架的实际,最大程度的来实现对社会化与生态化的理论实践。而当社会化与生态化在民法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民法无法再调整现象,因此,这也是环境法学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环境法等法学理论从诞生起便以社会法自居,其所注重的是强调对社会的公益性。基于此,民法与此类“社会法”之间不但在理论上、还在实际规范性上存在许多必然的关联性,而且其在调整的过程中在内容上也呈现出一定的承接关系,也正是基于这一意义,民法学者梅格库斯提出了经济法、劳动法与传统的商法等是一样的,都是“特别司法”。先忽视此种断论的正确与否,其观点已经表明了所谓的“社会法”―环境法,在内容的调整上与民法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与承接关系。事实上,将“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与“社会法”的内容调解分工上的分界,可以将其视为当前法律体系的一种新的思路。

 

六、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民法学与环境法学的整合进行了研究研究探讨,从而为二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出一个系统的框架,并为环境法学与民法学的范式整合在范围上分界线的确定奠定基础。通过对民法学与环境法学对话的产生动因、可行性与必要性、目的与功能、内容与现状的探讨,提出以“公序良俗原则”为整合与重构。

 

参考文献:

[1]陈新夏.康德的目的论与“人类中心主义”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1):52-56.

[2]叶俊荣.环境问题的制度因应―环境法律与政策[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

[3]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第4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软环境;建设

[作者简介]李一健(1989―),女,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发展理论。(江西南昌 330013)

一、新时期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软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比较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将“软环境”解释为“是指与经济社会活动直接相关的非物质条件,是无形要素的集合”。[1]主要是制度环境、体制环境、政治环境,行政环境、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以及服务环境、投资环境、治安环境,诚信环境与人文环境等等内容及要素组合成了整个的软环境系统。[2]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因素渗入到了所有社会环境条件下的活动中。而人文环境和文化环境是软环境的本质内容,再加上软环境又是无形要素的集合,是以非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集合,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且人类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会不可避免地留下软环境所烙上的印记。除此之外,人们在文化和精神上的状况一般可由精神文明的建设来反映,而软环境的建设恰好包含在这个范畴中。

软环境不是一种物质范畴的要素,虽然无形但却具备巨大的力量。以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来引导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培养新一代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青年,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的两个主要宗旨。毫无疑问,软环境这个“软件”的不断挖掘与建设正是这两个宗旨所需求的良好育人环境的正确着力点。专业性的书籍资料和教学设备等等这些硬环境,仅仅是理论教育环境建设整个过程的基础部分,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干。而建设软环境所应该重视的部分,应该是朴实的学术道德风尚、清新的校园学术风气和先进的学科建设理念。这些内容才是建设良好的理论教育环境的关键。与其他自然学科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更加重视上述软环境的建设;而良好的教育软环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中也更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对于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说,增进教育“软环境”的各项深入研究以及实际建设都将大大提高整体理论教育的效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必须要从单纯的高校学科教育领域逐步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建设的领域中来。马克思主义教育必须不断地由理论向着实践推进,向着整个思想教育的社会化推进。

二、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相关软环境的内容及其现状

不断培养共产主义新人,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教育和传播工作的目的之一。站在这个基础上,从人的角度来说,不断地提高精神文明的建设和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软环境建设,这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两者都与我们“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工作要想顺利开展,要想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要想取得丰硕的成果,必须要有一个和谐、有发展前景、软硬兼备的环境。具体来说,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良好软环境主要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人文环境。良好的教育软环境应该包涵先进的文化观念,应该对身处其中的人呈现一种人文的关照和正确的价值追求,这是实现理论教育目标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播,塑造受教育者的内心品性和优秀人格,从而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信仰,对整个社会履行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是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的作用是引导,制度环境的作用是一种约束。教育必须是引导和制约的结合。由高校相关机构制定全面的、具体的针对所有教师和学生的合理规范,同时辅以强制性的执行力量,营造守规矩的氛围和统一的道德伦理标准。这些都有利于严谨严肃的理论教育工作的实施。

再者是精神环境。精神方面的环境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所有相关人员。从微观的方面来说,教师、学生以及各类行政工作人员都要融入整个学校的良好学习氛围和道德风气中。从大的方面来说,则是涉及到整个优秀民族精神的弘扬,爱国爱党的社会价值观等。

最后是创新环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受众不仅是高校内的学子,更是整个社会的广大群众,当然也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任何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应对各种新的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还必须先使自身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全面达成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创新”二字。因此一种与时俱进的良好创新氛围是建设软环境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软环境建设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也存在这一些明显需要改进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建设软环境的重要性已经有一定程度上共识,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内容。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进展到当下阶段,已经具备了日渐成熟并且高度可控的硬环境。公众的目光不再只集中在校园硬件设施方面,而是渐渐转移到了校园学习风气、校园学习环境等无形的方面。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实质的物质形态,但却对整个的理论教育工作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校园学习风气、学习环境的建设也不仅仅是喊喊口号,而是落实到了各种富有成效的实际行动中。但是对于整体的校园理论教育软环境的建设,我国高校还普遍缺乏比较系统的理论指导以及具有良好实践性的规划和内容。

第二,建设软环境的实践性工作取得初步的成效,但缺乏真正凝聚在一起的合力。软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整个校园的育人环境,我国各高校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谐校园”的理念是其中比较突出的成果。办学指导思想,教学实践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等工作均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与创新。但这些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在所有相关人员之间形成思想上的统一认识,教师与学生之间、行政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未能形成协调一致的凝聚力。

第三,软环境建设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整体上未取得明显的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始终面对着各种复杂的外部环境,各种复杂的、动态的非物质因素冲击着旧有的教育形式。因此,软环境的建设不能再是传统的“灌输式”,而必须利用各种不同领域的新文化元素渗透到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中,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新的文化环境和新的社会价值不断地涌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软环境建设如何与时俱进地与之有效契合尚没有统一的定论,整体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软环境如何优化

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建设良好的理论教育软环境是一项具有时代性意义的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一是要选择和优化现有的外部环境,二是要主动地建设新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地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并且利用环境达到良好的理论教育效果。

首先是人文环境的优化。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根本要求。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培养正确的文化观念必然是以良好的人文教育软环境为基础的。细分开来,良好的人文教育软环境需要对受教育者引导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需要融入和利用各种精神物质文化,从而树立先进健康的现代主流文化观念,促进个体成员的社会化。

其次是制度环境的优化。理论教育的软环境必须能够像硬环境一样有效地约束受教育者的实际行为,这个方面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健全的制度这一群体内部的行为准则。理论教育是一种以切实提高受众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必须要有健康有序的制度环境作支撑。良好的制度环境既包括教育教学环节中科学合理地建章立制,也包括相应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两者相配合才能有效规范所有成员之间的竞争和协作,从而进一步将精神人文环境等有利因素调动起来,实现最终具体的合理制度化。

再者是精神环境的优化。宣传和发扬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并且维护其权威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因此,道德教育必须与精神环境建设并举,必须要渗透到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受众的深层次意识中。微观上讲,校园风气、学习风气和教学风气的建设必须重视道德教育;宏观上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与时俱进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学习榜样、廉洁自律为核心的党员精神更加要重视道德教育。

第四是创新环境的优化。相较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领域中的硬环境,软环境更显其复杂性和系统性。软环境的各个部分和各个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教师、学生以及学科管理部门构成了整个软环境建设的实践主体,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灌输式的传统教育无益于整个软环境建设的顺利进行,与时俱进地增强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并采用创新的教育形式,才能取得新的育人成果。

最后是诚信环境的优化。社会成员的诚信始终是保证社会健康运行的基本道德要求,因此着力优化诚信环境必须根植于整个软环境建设的每个环节。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诚信更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必须将优化诚信环境定位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软环境建设的基调,才能保证整个软环境优化之路的推进。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政党最有力的政治工具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它肩负着传播和维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落后僵化的思想观念和提高人民思想认识的伟大使命。与此同时,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全心全意服务于社会主义现实运动的优秀无产阶级新人的培养也必须以全面而富有成效的理论教育为后盾。

我国当前处于全球化的新时期,进入了扩大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社会环境受到了来自于各个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因此更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软环境的建设。良好的理论教育软环境能够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社会化,能够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而全面推动党的建设的新事业。

[参考文献]

[1]宋贤卓.中国经济发展软环境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第5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关键字: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环境会计方法体系 环境会计监督体系

Abstract: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s a specialized field of accounting about the completion of environmental capital, is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issu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has been thirty years since its birth and has some achievement. But the system of environ –mental accounting is not perfect. In the article, it will deal with the necessity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system, the theory, the 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the surveillance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the methods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the surveillance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当代的生活中,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资源为代价,实现个体一时利益。最终,在经济高速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起来。“经济之发展与环境之恶化犹如一种双面镜,一面显现出经济社会歌舞升平的景象,而另一面却照出了人类文明的病态”(郭道扬,1997)。为解决这一问题,构建环境会计体系已成众望所归。

一、构建环境会计体系的必要性

(一)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的依赖于资源耗费,加以市场条件下,价值对有关社会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的“无能为力”,人们环保意识淡薄,环保技术缺乏,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最为担忧的问题。从国家环保局公布的调查结果来看,近年来我国大批森林草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碱化,草原退化,沙丘移动,生态系统严重失衡。我国环境状况已发出种种“黄色警报”,建立环境会计体系迫在眉睫。

(二)正确衡量国内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的需要

在传统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下,环境资源未被列入资产加以核算,各项经济增长指标并不能如实的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某种程度上还会虚增国家富有程度,夸大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就企业成本来讲,传统会计只人造成本,而对不能计价的“自然资本”忽略不计,造成企业对社会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企业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获取“私利”,虚增自身利润。环境会计通过核算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在产品生产成本中加入环境资源成本,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维护社会资源环境[1]。

(三)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障。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改变,废弃物处理,产品安全与卫生等将直接的到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决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整个社会环境的恶化将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体系,积极协调企业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始终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在现代化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在资源有限的前提条件下,只有建立环境会计体系,通过环境会计体系提供环境保护、公害防止与消除等方面的信息,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社会和谐发展,才可能最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影响子孙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构建环境会计的理论体系

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时至今日,环境会计研究已初具规模,且成效显著。但就环境会计理论体系来讲,仍不甚完善,尤其是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近年,关于环境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颇多,但争议也很大,至今仍未形成“定论”。笔者赞同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应以环境会计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为出发点,围绕环境会计应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来进行研究,构建环境会计的理论体系这一观点[2]。(王金叶,1996;王军法,2004)。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实务中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应具体解决环境会计的研究、研究的组织机构、基本假设、一般准则、核算体系、报告模式及披露方法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已发表过多篇论文,本文不再赘述。

三、构建环境的论体系

环境会计是环境与会计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边缘性学科,关于它的涉及到、、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因而,环境会计方法论体系的构建不但与会计学和环境学有着直接关系,也与、数学、经济学、逻辑学、化学、生物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法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在环境会计的研究过程中,要恰当的处理好会计学科方法和其它学科理论方法的关系。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经济科学为中心,运用包括理论经济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在内的众多经济学经典理论,具体论证人与资源、环境、经济之间的关系。从理论角度出发,研究发现能够处理好资源有限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理想目标,同时积极寻求有效的、丰富的替代资源。

(二)将环境科学贯穿于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的始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越来越明显,用会计处理一些环境已成为当代和未来会计学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将环境价值和生态循环融入传统的会计循环中,运用环境预测和环境规划方法参与有关财务计划、财务决策,用“费用、效益”法,合理开支“绿色成本”,组织绿色成本核算,正确反映企业“绿色利润”,披露“绿色信息”等[3]。

(三)以哲学、逻辑学、数学、化学、生物学、法学等作为环境会计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从环境会计发展和现状来看,哲学为环境会计提供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为从思维和存在的角度去概括会计本质及内在机制、揭示会计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逻辑学为环境会计思维提供方法基础之补充;数学自始自终都是会计的主体,为环境会计的计量和评估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法学为将来环境会计准则的创立提供理论依据;生物学、化学等则为环境会计分析环境经济业务、计量和反映有关损益提供了方法论[3]。环境会计体系大厦的构建应这些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运用为基础。

四、构建环境会计的监督体系

环境会计体系是一个“微观——宏观共振型”会计模式。它既是一个会计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其最终目标是“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全面丰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要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利益,而且要兼顾社会利益。因而环境会计不仅要核算与企业直接有关的信息、资金与物质商品,还要对与企业有关的资源环境、废弃物以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控制。但在“利润最大化”的市场驱使下,很少有企业会自主、自愿、完全无保留的、正确的提供会计信息。因而必须建立完整的环境会计监督体系,以保障环境会计顺利实施。

(一)建立完善的制度是推行企业环境会计的先导。

为了防止西方国家在环境问题上 “先污染,后治理”的 曲折发展史的重演,我国应加紧推行企业环境会计的实施,建立健全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首先,加紧修改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完善会计准则,将涉及环境的列入会计要素,成为披露内容,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最后,建立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进行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会计人员掌握。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与制度的强制性要求,使企业将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要求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统一起来,促使企业将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政府宏观调控是环境会计实施的重要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对有关社会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无能为力”,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运用政府的权力进行宏观调控。通过政府有关部门在扩大环境管理机构的工作范围,加强财政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协会的作用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环境会计制度、准则,加强环保部门、财政部门对企业环境会计工作的监督指导,促进企业环境会计的顺利实施。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环境会计的建立也必须以完善的会计理论为基础。,就世界范围来看,环境会计实务显得相当粗糙,尤其是在计量环节上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因而,政府部门还要恰当地施以引导,促进会计理论界给予在环境会计更多的关注,提高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水平,加快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相结合。

(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监督是推经环境会计稳健发展的强有力的措施

环境会计核算的主体是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企业往往不会全面、如实披露对环境资源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其中对于企业环境报告和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监督、鉴定和评价将有助于环境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实务中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实施的。因此,加强第三方机构的监督职能,由社会环境审计机构对企业环境报告和环境会计进行审计鉴定,出具环境审计报告,是推进企业环境会计稳步发展的强有力的措施[4]。

此外,企业作为环境会计的主体,只有其自身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将环境保护转变为自觉行为,才能为环境会计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主客观条件。因而,在构建环境会计体系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提高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等。

综上所述,环境会计是环境科学和会计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学科。构建科学合理的环境会计体系不仅需要会计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同时也需要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等各方的大力协助;不但需要专家学者们的刻苦钻研,更需要企业、政府、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对于环境会计体系的将来我们这样预期,“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王金叶.绿色会计初探,农业会计[J],1996,(5).

[2]赵朝丽.试论构建我国绿色会计的理论体系框架[J],事业财会,1999,(1).

第6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传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7)03-0035-04

引 言

环境传播(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从创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国内外学者从环境传播话语与权力、环境传播修辞、环境新闻与媒介、环境整治与环境话语营销等多个视角入手,对环境传播学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尽管如此,环境传播作为一个综合叉学科仍属新兴研究领域,具有极大发展空间。在国内学术领域,环境传播教学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环境传播:教学与实践》(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Pedagogy and Practice)作为环境传播领域最新成果集结了教学与实践领域的多种可执行范本,对国内环境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于2017年2月由英国Routledge出版,由环境传播教学领域著名教授Tema Milstein, Mairi Pileggi和Eric Morgan主编,集结了41位环境传播教学第一线学者的研究成果。他们基于各自教学实践探讨环境传播教学原则、理念和方法,研究如何使环保意识真正转变为环保行为,最终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有效联通。因此,本书不仅是对环境传播教学已有研究的总结,也代表了环境传播教学的最新动向。文章将对该书进行评介,以期推动国内环境传播研究的发展。

一、 主要内容

本书共28章,分为四大部分,以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渗透和过度的模式展开。第一部分介绍环境传播教学法新定位和新思路,第二部分作为第一部分的延伸,进一步探讨多样教学理论和模式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三部分介绍如何将特定环境传播理念融入具体教学实例,第四部分提供了最新课堂活动方案。

第一部分(第一至四章)开篇由Garrett Stack和Linda Flower撰写,提出环境传播教育应以改造性实践为导向。作者通过“沙龙式课堂”(classassalon)引导学生讨论环境问题并形成独立看法,然后走出课堂与公众或社区合作解决特定环境问题。在第二章,Jessica M. Prody通过三个教学实例证明环境传播教育者本身也是环境传播实践者。课堂修辞情景随学生知识和兴趣的变化而变化,教育者通过积极应对这些变化为学生做出榜样,使学生之后能够积极参与到环境传播行动中去。第三章作者Joy Hamilton和Mark Pedelty对2010~2015年间国际环境传播协会(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会员学校教学大纲(共27份)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现存大纲在学科定位、概念界定、教材选择和实践比例上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在第四章,Tema Milstein等八位学者基于生态文化视角提出“贯通式课堂”(insideout classroom)教学理念,即课堂联通学习者内部体验,打通课堂与外部世界的藩篱,实现沉浸式教学。

第二部分(第五至十章)首篇由Lars Hallgren阐述社会建构主义和符号互动论对环境传播教学的重要作用。作者详细介绍了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环境传播和管理硕士课程如何通过社会建构主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环境传播问题。在第六章,Aaron T. Phillips以带领学生参观国家黄石公园为例,阐述如何通过置入体验式学习加深学生与自然文化的融合,以及如何通过感悟式写作提升学生的深度体验感和写作表达能力。第七章作者Mark Pedelty和Joy Hamilton再次提出w验式学习对环境传播的影响,但进一步指出传统教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实地研究共享和讨论。作者提出在线课堂形式作为替代方案,并讨论了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可能遇到的挑战及解决办法。在第八章,Geo Takach对新兴的基于艺术的(artbased)环境传播教学法进行了讨论,并指出鼓励学生分析和研究各种艺术形式所蕴含的环境要素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感、激发更多情感共鸣。第九章作者Antonio López结合视觉媒体语言、技术等特征,基于视觉素养理论建构了环境传播图意学框架,该框架由图像分析、符号分析和意识形态分析三个由浅及深的步骤构成,用于培养学生视觉素养并促使学生批判性地解析视觉媒体中传达的环境意识。Gabi Mocatta在本部分最后一章讨论了如何通过在线或远程教学实现灵活自主的终身学习模式,并以其创建的在线环境新闻课程为例探讨了影响远程教学结构设计的要点。

第三部分(第十一至十五章)主要关注在教学法指导下具体教学实践如何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到环境传播活动中来。Eli Typhina在第十一章基于环境传播修辞和行为理论,采用课堂活动和社区项目等形式设计了四种课程方案:微型活动、社区任务、理论支撑行动和听众分析。这些教学方案使学生在与同行或社区组织的交流互动中转化为正真的变化施动者(change agent)。在第十二章,Mairi Pileggi和Eric Morgan基于Marshall Ganz的三段式公共叙事框架,以加利福尼亚一所大学课堂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讲述个人故事、群体故事和眼下故事这种“说故事”(storytelling)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考、沟通和行动能力。Grady Walker在第十三章提出通过社会和生态批判教学促进学生环境意识的形成,并倡导突破校园精英教学的限制,更多关注社会边缘群体的声音。作者介绍了尼泊尔社会底层人员制作视频影像的实践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视频制作批判教学模式。在第十四章,Sigrid Kannengieer借鉴成立于2009年的维修咖啡馆(Repair Café)运行模式,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外体验该模式(或类似活动),并思考物质主义和过度消费带来的危害。本部分最后一章介绍了德克萨斯大学艾尔帕索分校与环境非政府组织Rare之间的合作共建项目(UTEPRare),Carlos A. Tarin等人详细解释了该项目的合作目的、合作流程和合作成果,并认为此类项目在充分调动当地社区行动力量的同时也为环境传播者提供了发挥平台,因此值得推广和复制。

第四部分(第十六章至第二十八章)展示了多种课堂活动和练习形式,用于丰富或细化课堂或课外教学。Carrie P. Freeman认为在关注现实状况的同时应提倡学生通过积极话语创作构想未来理想生活愿景。Tema Milstein和Stephen Griego设计了环境特权向前向后走游戏,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特权及环境公平问题。Emily Plec设计了消费品追踪、低消耗生活日和服务日三项活动,让学生感受日常物质消耗对环境的影响。Jake Dionne鼓励学生为人外生命体写赞美性文章,使学生与人外生命体建立更密切的情感联结。Bridie McGreavy等设计了系统共享地图、案例合作分析等一系列课堂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社区环境问题的核心能力。Mary Stroud提出对视觉资源进行多模态分析,以更深入挖掘视觉媒体在环境传播方面发挥的作用。Antonio López提出用信息图形的方式呈现环境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总结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Carrie P. Freeman引导学生对主流媒体动物保护问题的报道分布展开研究,借此讨论主流媒体信息配比和结构问题。Karey Harrison鼓励学生对新闻文章进行筛选、分类、分析和对比,从而加深对环境或非环境新闻报道的认识。Maggie Siebert设计了猜猜看我是谁的课堂游戏,使学生采用第一人称多角度描述人外事物,从而重新定位人与其他事物的关系。Maria Clara Valencia带领学生制作记忆地图,记录曾使他们感到愉悦的地方,并讨论可能破坏这种愉悦体验的环境问题。Gabriele Hadl提出通过制作海报展示学习者印象最深刻的媒体经历和户外经历,并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方式对环境意识形成的影响。Katherine M. Cruger指导学生制作和维护环境信息共享博客,使学生成为公共领域的信息传播者。

二、 要点述评

环境传播发展至今存在着严重的地域不平衡现象,主要研究集中在欧美国家。随着我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进行本土化环境传播研究和学科建设刻不容缓。《环境传播:教学与实践》的出版集聚国际最前沿的环境传播教学成果,对国内环境传播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范围广泛,涵盖环境传播重点话题。著名环境传播学者Robert Cox指出环境传播领域包含七大研究热点,即“环境修辞与话语、媒体与环境新闻报道、环境决策中的民主参与、提倡与推广活动、环境合作与冲突解决、风险传播和大众文化与绿色营销中的自然表现”[1](15)。本书文章所涉及内容几乎囊括了Cox提出的所有研究热点,如第九章对环境视觉修辞进行了讨论,第七章和第二十八章对移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传播方式进行了讨论,第十一章和第十五章对社区环境决策民主参与进行了讨论,第八章对艺术与环境信息传播关系进行了讨论等等。这些文章对不同环境传播研究领域的理论进行剖析,与教学法结合,提供了多种可依据和操作的教学模本,形式丰富,应用范围广泛。各个环境传播研究领域的学者都可与其中某些文章达成共鸣,这使得该书成为不可多得的环境传播综合性教学法指南。此外,该书部分章节还引入了环境传播学科之外的学科理论做支撑,如第十六章对Lakoff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和第二十一章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应用都借鉴了语言学领域的理论观点。这一方面拓展了环境传播研究的理论构成,另一方面也为其他领域的“绿化”发展提供了结合点。以国内现今发展势头强劲的生态语言学为例,生态语言学主要指“对语言系统的生态特征和非生态特征的研究”[2](10),通过批评分析引导“形成更多生态促进型语篇,实现语言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和谐”[3](865)。这些研究与话语传播的途径、媒介、走向等要素密切相关,而这也是环境传播所关注的内容。如此学科之间实现相互理论支撑和延伸,共同为环境意识的传播保驾护航,这十分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第二,教学实践具有高度多样性和创新性。本书编者在介绍中指出该书探讨如何让“学习者实现生态觉醒”,并“有效地和有意识地引导话语和行为”(p. 1),强调如何将环境传播理论转换为真正的参与行为,因此本书所呈现的教学实践设计是一大亮点。该书教学实践在时间跨度上涵盖了课堂与课外学习,调动学生回忆过去、思考现在和畅想未来,突破了课堂时间的限制;在教学空间上开展了教室内与教室外学习,将学习地点从教室延伸至日常生活所触及的各个地方;在人员参与上组织了学生间、师生间、学生与校外人士间、教学机构与社会机构间等多群体交流与合作,扩大了环境传播实践者的范围。这些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展示了如何使学生(甚至其他社会群体)将环境传播理论转化为真正的环境保护。如此,环境传播不再停留于书面化的讨论和分析,而成为学习者日常行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该书对在线课堂和在线博客的创造性应用也代表了环境传播实践的最前沿进展,具有创新意义。

第三,布局脉络清晰,具有^强操作性。本书共分为四大部分,从对环境传播教学大走向的讨论,到对教学法对实践具体指导的讨论,再到对特定教学实践和教学活动的展示,呈现出由大到小、由抽象到具体的过渡形式,结构清晰,方便阅读。本书各个章节虽然来自不同作者,但其核心思想相同,即探讨如何通过教学使更多人转化为环境传播实践者,其布局构成也较为一致(各章侧重有所不同),即在回顾各自研究领域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呈现教学设计细节,包括课前、课中、课后、测评等一系列具体过程,因此对开展模拟研究大有裨益。

该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本书各章对环境传播概念中“环境”和“传播”关系的解读存在一定差异。部分章节对环境传播的理解为对环境问题的呈现、表达和传播行为,是“关于环境问题的媒介化传播”[4](387)。部分章节对“环境”的理解更为深入,认为“环境”不仅是研究对象,更是一种传播视角,环境传播关注的是超越环境问题本身的“话语空间”[5]。这一认识上的差异需要进行明确区分和讨论。其次,该书所描述的环境传播教育理论更多来自传播学领域,缺乏专业的环境科学领域理论支撑,因此在实践中存在较多主观性分析,缺少客观科学依据。第三,本书部分章节出现内容重叠现象,如第四章和第六章对沉浸式教学的阐释存在重合之处,第七章和第十章对在线(远程)教学的讨论也存在相同之处。

三、 Y语

《环境传播:教学与实践》提供了环境传播教学与实践领域的最新范例,展示了教学者如何突破抽象理论概念的藩篱,指导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实践。该书对环境传播或相关领域的教师及学生颇有裨益,同时也适合具有环境意识的个人或机构组织阅读。国内目前对环境传播教育的关注尚处于起步阶段,该书的问世必将推动环境传播教学的发展,激发更多的研究热情。

〔参考文献〕

[1]Cox, R.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Sphere [M]. London: Sage, 2006.

[2]黄国文. 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J]. 中国外语, 2016, (1):9-12.

[3]张瑞杰,何伟. 《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与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评介[J]. 现代外语, 2016, (6):863-866.

[4]Hansen, A. Promising directions for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2015, 9(3): 384C391.

[5]Cox, R.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Sphere (2nd edition) [M]. London: Sage, 2010.

第7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资源友好型与环境节约型”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环境会计工作的开展提上了议程,但我国环境会计还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国内的专家学者对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许多内容还存在诸多争议。环境会计的开展必须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为背景,以对环境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异性分析为基础,构建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出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不协调的局面,可持续发展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建设“资源友好型与环境节约型”两型社会就是将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全局和战略高度。由于传统会计没有把环境支出与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因而在目前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下,传统会计面临的挑战愈加严峻。环境会计理论和实践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核算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反映企业经营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和价值转移。目前发达国家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在我国,由于环境会计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作为wto成员,我国企业要应对残酷的国际竞争。发达国家经常以可持续发展恶性循环、生态环保为理由和目标,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通过立法手段把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拒之门外。同时,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投资所在国也很可能要求我们提供与自然和谐有关的环境核算资料。因此,会计学的一个分支——环境会计的开展势在必行。 

一、环境会计的涵义 

环境会计,是将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给社会资源造成的收益和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它是在环境资源恶化和批评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从基本属性上看,环境会计实际上是环境科学在会计学科中的渗透。它的研究涉及自然、经济、技术、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不仅与会计学、环境学有直接关系,而且与哲学、心理学、物理学、数学、逻辑学、化学、生物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法学等许多学科在内容上有广泛的交叉渗透。 

二、环境会计发展现状 

(一)理论界已意识到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力 

由于国际社会各种努力的启示,也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许多会计学者也展开了对环境会计问题的研究,我国已经认识到环境会计的重要性,大家开始关注环境会计问题。 

(二)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还很不完善 

我国现行用于指导企业会计和报告实务的法规主要有财政部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行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以及中国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执行的信息披露规则和准则。但这些法规、制度和相应的企业会计与报告实务对于环境问题基本上没有涉及。1998年《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实务调查分析》介绍了对500家企业的环境会计实务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企业在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方面混乱,对公布环境资料持低姿态,很少进行定量分析;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且可比性差,看不出花费的资金、取得的成果和规定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环境会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务都很不完善。 

三、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 

据研究,过去的2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人们很少在生态平衡问题上考虑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各企业对自身所拥有的、使用的自然资源,对环境资源的污染破坏、补偿恢复等按照有关原则进行确认、计量并反映到财务报表中。从而促使企业以理性的观念,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构建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应明确以下内容: 

(一)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和目标 

1、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环境会计的对象大大突破传统会计资金运动的范畴,它考虑除资金之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生产消费以及生态循环价值。在环境会计下,会计要素需重新界定,资产中应增加“自然资源环境资产”,即全世界所共有的“特定财产”:空气、水、海洋、矿产资源、臭氧层等;负债中应将企业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加以确认,如企业应交纳排污费、发生环境损害尚未支付的债务、按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环境费用、涉及环境污染的或有事项等;所有者权益中应将“自然资本”加入其中;收入要素中应加入企业在推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到的国家给予的补贴、奖金和税收减免,回收的“三废收入”其他单位和个人缴来的环境损害赔偿费或罚金收入,以及实施环保措施后企业形象、信誉度的提高而带来的社会效益等;费用中应包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以及耗用资源和排污而被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治理费、环境研究专项开发费。从而避免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耗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企业虚增利润的情况。 

2、环境会计的目标。环境会计的目标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是促进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经贸、文化、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力争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具体目标是通过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一定会计期间的投入与产生,尽可能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划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信息。 

(二)环境会计的假设和原则 

1、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同传统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相同,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所不同的是,由于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比较特殊,使得“货币计量假设”发生变化,即环境会计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辅之以实物、指数、百分数等其他相关计量尺度,甚至可以用图表和文字叙述加以说明。

2、环境会计的一般原则。创建我国的环境会计除应遵循《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还应遵循政策性、社会性、充分披露等原则。政策性原则是指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核算时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资源环境的政策和法规,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社会性原则是应提供充分揭示企业在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的信息,并按照社会利润来评价企业。充分披露原则要求在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全面、公正地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保护或污染、损害等情况,不得有意忽略或隐瞒重要的数据资料,使信息使用者发生误解。 

(三)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1、环境会计的确认。环境会计的确认是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辨认和确定过程。例如,将“自然资源环境资产”确认为资产要素,将“环境损害费用”确认为费用要素等。 

2、环境会计的计量。环境会计计量是为了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其计量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的计价上,这其中存在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如臭氧层等;有的也无法用历史成本计价,如企业生产给环境造成污染所发生的延时治理费,再用历史成本去计量就不适用。因此,需要对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特殊处理,大胆创新。实行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多种计量单位并用原则,再借助于价格替代支付意愿、接受意愿和数学模型等。 

(四)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 

环境会计报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原有会计报表中增加环境会计诸因素的揭示与披露;另一种是独立设置环境会计报表。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环境会计报表模式。因此,我国应在传统会计报表内增加有关环境会计的核算资料,再辅之以报表附注、文字说明等,揭示企业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应增列“自然资源环境资产”、“自然资源环境资产损耗”科目等;负债方增列“自然资源耗费”、“环境保护支出”科目等;所有者权益方增列“自然资本”科目等。在损益表中增列“环境收入”、“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环境损害费用”等。 

四、开展环境会计工作的改进措施 

要改变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健全环境会计体系,在理论研究和实务两方面予以推动的同时,还必须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予以保证。 

(一)建立适应的会计理论导向 

要求政府恰当地引导会计理论在环境会计方面做些研究,可以成立由会计、环境资源、法律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机构,对环境会计理论、自然资源成本、环境影响成本、市场规则变动、法律体系变动等一系列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促使环境会计理论早日与会计实务相结合。 

(二)健全会计法规,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增强实务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避免各行其是,其具体做法:一是修改《会计法》。要将环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完善会计准则。要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必须披露的内容,以防止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短期行为。三是建立环境会计制度。要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有关环境原则进行设计,使环境会计具有可操作性。 

(三)给出资源明确的价格信号,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 

首先,国家对于资源的使用,应坚持有偿原则,尽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免费(税)的形式。对有限的资源免费消费、无偿使用,无疑将导致资源的耗尽和环境的恶化,同时也不利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核算与披露。其次,应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的宏观调控作用。环境会计要将总成本理论应用于环境会计实务,这样商品的成本中加入了资源成本,会使商品价值得到客观反映,使各种商品的比价能反映资源成本。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是价值规律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客观要求。 

(四)加强对环境会计的宣传教育 

实施环境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应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教育,加强学校环保基础知识教育,在中小学增设环保常识课,在财经院校增设环境会计、环境审计课;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环境会计培训工作,加大对环境会计的宣传力度。 

(五)进行环境会计试点工作。 

在加大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及实施力度的基础上,遵循由简入繁,从易到难的原则,从相对明确、简单和易于了解的环境会计核算科目入手,在部分地区、部门试行。结合具体情况,对不同的产业和产品、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期选择不同的核算内容和标准;同时,可以采取“双轨制”,将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和探索性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并行,在取得切实可行的经验后,再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朱玉广.论环境会计[j].管理科学文摘,2004(5). 

2、胥卫平.论环境会计的内涵、职能和工作内容[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第8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战略(strateg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strategos,其含义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美国战略学家詹姆斯·奎因认为:“战略是一个把企业的主要目标、政策和行动顺序综合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的形式或计划。一个判断得好的战略能有助于调度和分配企业的资源,使企业能根据其内部相对的能力和弱点、预期的环境变化以及聪明的竞争对手所采取的意外行动,采取一个独特而又可行的姿态。”由此可见,战略是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而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学校战略是学校为了实现长远目标而采取的总体谋划。

战略管理是指“组织为了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在充分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组织战略目标,并针对目标的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进而依靠组织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与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学校战略管理是指“学校为了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在充分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学校战略目标,并针对目标的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进而依靠学校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与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 简历大全 http:///html/jianli/

由此可见,学校战略与学校战略管理的关系为:战略是关于学校与环境相联系的未来行动的总体设想,指明学校未来行动的目标、方向及主要行动步骤;而战略管理则指研制学校战略并保证战略顺利执行的过程。

学校战略管理理论主要涉及战略规划理论、环境适应理论以及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将对上述理论逐一进行概念界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定,并简要阐述其对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战略规划理论释义及其对学校发展战略的意义

战略规划(strategy management)是指制定、实施和评价能保证组织实现目标且超越不同职能的决策方案的艺术与科学。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制造美好未来,而探索和创造新的机会,给出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走向的过程。战略管理和战略规划理论基础基本一致,只是在实践领域称为战略规划,在学术界称为战略管理。

20世纪60年代,战略规划理论应运而生,并同时运用于学校的发展。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校运用战略规划理论为其制定发展战略,实现自身稳定、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我国各类学校已经逐渐意识到战略规划理论对一所高校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不同的学校对于战略规划的目标、内容、如何实施及监控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些学校为了制定战略规划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但该战略规划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校的科学发展。还有些学校制定的战略规划脱离实际,可操作性与可行性较差,也没有发挥战略规划的积极作用。因此,制定战略规划要视学校的具体情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重大作用。战略规划是学校对自身未来发展目标的设定及为如何达成该目标进行的整体谋划,是学校短期、中期和长期等不同时期发展的重要指导指南,制定学校的战略规划对于学校实现自身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html/zongjie/

二、环境适应理论释义及其对学校发展战略的意义

环境适应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的美国。环境适应理论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并且,战略的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

众所周知,战略规划是对未来发展的整体谋划。在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内部环境,还要深入分析学校的外部环境,可见,环境适应理论对学校制定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当学校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战略时,才会进行战略规划。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都纷纷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学校不再采用旧有的发展道路,而是在充分分析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战略规划,谋求自身的科学发展。

一个好的战略规划要充分运用环境适应理论,只有对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才能制定出适合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对学校进行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对学校的外部宏观环境因素进行考察。一般而言,学校的外部宏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经济环境,即国家和学校所处地市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环境是影响国家或地市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及高等教育相关费用的支付能力的直接因素;技术环境,即影响学校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等的因素;人口环境,即高校入学学生数量以及生源构成的状况;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学校所在地市人们的价值观以及对高等教育的态度;政策法律环境,这是影响学校声誉、合法性及资金来源的重要因素。对学校进行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对学校的优势、劣势、学校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及对自身发展目标的设定进行考察。科学、正确的环境分析为学校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够避免学校发展计划制定的不合时宜性及盲目性。//html/zongjie/

三、产业组织理论释义及其对学校发展战略的影响

产业组织理论是以价格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的具体考察分析,着力探讨这种产业组织状况及其变动对产业内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从而为维持合理的市场秩序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途径。

产业组织理论作为现代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该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同一产业集群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目的是探索集群内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规律,分析这种变化关系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产业组织理论应用到学校发展战略始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全面来临,以及中职和高职院校的全面发展,学校战略管理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产业组织力量对学校发展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产业组织理论对于推进和实现学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提高学龄人口入学率,满足经济发展和个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产业组织理论认为,通过独资、合作、重组、改制等多种形式集资办学、投资办学,形成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办、民办、私立及其他多种形式并存,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zuowen/

第9篇: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权;环境权利论;应然权理论;公民环境权论

一、公民环境权研究的现状

自我国著名环境法学家蔡守秋先生198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环境权初探》以来,关于环境权的讨论至今已有25年。众多学者都加人了环境权的大辩论,而且大部分关于环境权的论文都涉及到公民环境权论题。关于公民环境权的权利形态,我国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将公民环境权定位为法律权利;90年代,又有学者将公民环境权的权利形态定位为人权、应然权利和基本权利;21世纪初,又有学者认为公民环境权本质上是习惯权利。

1.20世纪80年代的法律权理论

20世纪80年代公民环境权的法律权利论的代表是蔡守秋。早在1982年,蔡先生就分析了环境权的产生过程,并得出下述三个结论:第一,从社会发展的历史看,环境权的提出是人类环境问题发展的必然产物;把环境权规定为国家和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各国宪法、环境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一种发展趋势;环境权这个规范深深地扎根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之中。第二,环境权是环境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环境诉讼的基础;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的环境权表现为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第三,有关环境权的理论正处于发展时期,我国的法学工作都应该为建立环境权的科学理论作出贡献。总之,蔡先生将环境权视为一种“法律上的权利”,弱势地承认了环境权与人权的关联。在他看来,环境权只是在发生学上与人权相连,其在社会生活中主要是一种“法律上的权利”。

2.20世纪90年代的应然权利论

20世纪90年代应然权利论的代表是吕忠梅教授和陈泉生教授。吕教授从传统法律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出发,将环境权视为一种应有权利。用她的话来说:“环境权是为克服和弥补传统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在环境保护中的缺陷和不足而产生的一项新的权利。”吕教授主张,环境权应该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现代法治国家公民的人权。吕教授的环境权利理论设计倾向于将环境权具体化,在具体化的过程中她实质上将环境权民事权利化。

3.21世纪初期的公民环境权学说

公德近是21世纪公民环境权论的一位代表,在谷德近看来,环境权的实质是调整国家与公民的关系;他因而反对把自然、后代和人类整体视为环境权的主体。他认为,公民环境权本质上是一种习惯权利。他眼中的习惯权利是一种制度事实,由约定俗成的生活规则支撑。公民环境权只能是习惯权利的理由有:(1)环境权一直存在于人类社会中;(2)环境权依靠社会习惯得以保障。

徐祥民教授是义务先定论的代表,义务先定论者则从根本上否定公民环境权的存在,主张环境权是一种以环境义务的先行履行为存在条件的人类权利。。在徐教授看来,公民环境权论者所论述的以对环境要素和环境功能的使用为内容的环境使用权,都可以归人财产权和人身权;公民环境权论者所主张的公民环境权不能构成对那些可能造成环境损害的权利的制约。徐教授主张,环境权是一种自得权,它产生于环境危机时代,是以自负义务的履行行为实现手段的保有和维护适宜人类生存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人类权利。在他看来,人权发展的历史经过了初创期、发展期和升华期,三个时期的核心性人权分别是自由权、生存权和环境权。自山权的实现要求国家履行消极不妨碍的义务,生存权的实现要求国家或社会积极地提供保障,而环境权是自得权,是保有和维护适宜人类生存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人类权利。所谓自得就是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等待其他主体来提供方便,也不需要排除来自其他主体的妨碍。它的实现以人类履行自负的义务为条件。因此,在徐教授看来,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以确认义务和督促履行义务为实现保护环境目的的手段是正确的。

二、关于公民环境权研究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