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精选(九篇)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

第1篇: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

【 正 文】

一、帝国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观点吗?

国际政治经济学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兴起,“这次更多的是关 心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完全是亚当·斯密当年的某个国家的经济进步。”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这次兴起,克服了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分离倾向,也超越 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局限于一国之内的研究模式。这些研究见于理查德·库柏的《相互依 存的经济学》(1968)、金德尔伯格的《权力与政治: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 治学》(1970)、苏珊·斯特兰奇的《相互忽视的国际经济学和国际关系》(1970)等著作 中。在所有这些研究中,罗伯特·吉尔平是将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结合起来研究的 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

凡是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者,都不能忽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60年代兴 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者也不例外,而且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国 际政治经济学上的普遍观点。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先生就是这样分析的。 他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存在重商主义(或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观点 。他对其中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阐述,主要见于《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1975)和《美国 权力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政治经济学》(1981)中。 lwwzx.com

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观点做 了综合评述。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被三条不可抗拒的规律所支配,“第一 个规律,即不平衡规律,是对萨伊定律的一个否定。第二条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条 规律。……这是一条资本集中(或积累)规律。”“资本主义的第三条规律是利润率下降 规律。”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只限于西欧,是一种封闭经济。然而1870-1914年,“ 资本主义已逐渐变成一种活跃的技术性的向全球扩展的开放系统。”在尼·布哈林的《 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启发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家列宁认为,“资本主义通过海外 帝国主义扩张,已逃避了其三条基本运动规律的制约。……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的确在使 世界向前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稳定的。每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各个 国家的实力发展不均衡最终将导致帝国主义战争以及国际政治动乱。”作者提出了马克 思在这个问题上与列宁的分歧,“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资本主义衰落的原因 是经济性的;资本主义将由于经济因素而导致灭亡,因为无产阶级会不甘贫困而起来反 抗。马克思进而还指出了这出戏的主角是社会各阶级。但是,列宁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换成了一种政治的批判,实际上的主角已经变成了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竞争性的重 商主义民族国家。”吉尔平认为,“由于布尔什维主义在苏联的胜利,列宁关于资本主 义的帝国主义阶段理论尽管受到马克思主义其他继承人的不断挑战,终于成为国际政治 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理论。”据此,吉尔平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马克 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般观点。

在《美国权力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认为,“动力学 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变革理论。它强调了关于生 产方式变化以及其对既定阶级冲突的影响朝向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当这些趋势不能被容 纳时,社会政治体制便通过巨变而打破。战争与革命被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构成部分。 ”“第二种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和重商主义者共同持有的——认为每一个相互依赖的 国际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帝国主义的或等级制的体系。这种帝国或垄断的权力组织商业 、货币和投资关系以促进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吉尔平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观点的评述可以概括为:国际关系过程中,经济因 素是国际关系的动力源泉,它决定政治发展;这种理论在马克思那里体现为,经济生活 中的各个阶级推动了社会变革的实现;这种理论在列宁那里体现为,国际关系中的各个 民族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斗争导致国际战争,这种战争又成为国内社会变革的导火索和 推动力。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把国际关系看作一种“帝国主义的或者等级制的体 系”。

显然,吉尔平侧重强调“战争与革命”在经济过程中的作用,这与其对国际经济活动 的政治框架的强调是一致的。他是把马克思主义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大 发展的特定背景中理解,并且侧重分析短期内国际关系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从而把帝 国主义理论这一特殊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一贯的和主要的观点。吉尔平认为,“随着资 本主义性质的演变及其他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一直在发展着。”不幸的是, 吉尔平背离了自己的这句话。实际上,这种理解广泛存在于西文学者甚至马克思主义学 者中。我们不禁要问,帝国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观点吗? lwwzx.com

二、帝国主义理论的特殊性和马克思观点的普遍性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国际经济活动是国内利润率下降的结果,它具体表现为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这种斗争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阶级斗 争的导火索,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也造成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 运动。然而,帝国主义理论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例,不可能有力地解释成为世界主 流的和平与发展趋势。

第2篇: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冶金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01-02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武汉科技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等学科协调发展。武汉科技大学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拥有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矿业工程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9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4个专业学位授予点,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武汉科技大学所设的56个本科专业之一,于1996年开始本科生的培养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共有专职教师21名,其中正教授3名,副教授15名;博士后3名,博士12名(含海归博士1名);有外贸工作实际经验者9名。截至2011年,武汉科技大学共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2500名左右,其中2006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达720名左右,现在常年本科招生规模稳定在200名左右。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中国经济学门类的第一大专业,是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壮大起来的。随着中国进出口商品规模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在中国仍方兴未艾,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庞大的社会岗位需求虽然支撑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但在这个表面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危机。危机主要体现在全国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的院校众多,但培养的方式单一,各自的特色不鲜明,定位模糊。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普通高校已达700所左右,包括综合、财经、理工、师范、民族以及行业特色型大学,每年的本科毕业生在10万左右,但总体上看,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均以理论教学为主,与各大学的特色联系不紧密,学生就业遍及社会的各种工作岗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以及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在相同的专业背景下谋求自身的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是摆在关心学科发展的学校、社会、老师和学生面前的一个重大的课题。

二 人才培养与大学特色结合的依据

1.人才培养与大学特色结合的现实基础

武汉科技大学前身为武汉钢铁学院,原为冶金部所属,行业特色鲜明。现如今类似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主要为上世纪末随国务院机构调整及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划入教育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等为主管理的原行业部门所属、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包括电力、石油、钢铁、化工、纺织、交通、邮电、矿业、地质、农林、海洋等类型院校。这些院校一般科学研究实力雄厚、学科优势突出。武汉科技大学就在钢铁冶金、材料、机械、化工、控制等行业具有极为突出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属一本院校,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武汉科技大学,虽然也像在其他高等院校将其设置在经济与管理类学院一样,设置在文法与经济学院,但整个武汉科技大学的长远发展必然是上下一盘棋,特色学科与特色学科之间、特色学科与非特色学科之间必然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学校的学科发展中应该是大有可为的,本专业的学生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参观学校的各级实验室,获得对优势学科的感性认识,可以参与各学科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增加对相关学科所涉及的产业和产品的深层次了解,这些在本学院和学校其他学院的协调下应该并非难事。行业特色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贴近行业需求,非特色学科和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主动与特色型学科和专业靠拢,是各学科和专业长足发展的不二选择。

2.与大学特色结合的理论依据

从学生的需求上看,大学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表现为满足毕业生的三项需求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三项需求依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第一,生存需求,就是毕业后能凭所学知识找一份工作。第二,理性择业需求,就是毕业后能凭专业知识或特定的行业知识找一份对口的工作。第三,自我发展需求,就是在专业岗位上还具有进一步学习、深造以及跨专业领域学习的能力。

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大学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需求是不同的。在大学精英教育时代,大学各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也不存在就业问题,因此在培养目标上以满足毕业生第三和第二种需求为主。而在前些年大学连续扩招和大学教育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迫于就业压力,大学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又倾向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主张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因此培养目标上又以满足毕业生第一和第二种需求为主。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稳定和社会就业趋于好转,以及高校和社会的磨合和相互了解的加深,各类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均有一个思路较为清晰和准确的定位。985高校和211高校,一般为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培养目标以满足毕业生的理性择业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为主。三本院校及高职高专培养目标以生存需求和理性择业需求为主。其他普通高校培养目标要兼顾三种需求,当然也允许有所侧重。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行业特色型大学,无论大学的层次如何,均面临毕业生理性择业需求,在培养目标上一定要利用和突出行业特色,以便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3.国外经验借鉴

在国外,针对理性择业需求和突出行业特色,国外很多大学都采取了“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世界合作教育学会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解释为: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相关的、真实的,通常能获得报酬的实际工作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带回课堂,以便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和思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称谓:在英国称“三明治”教育模式;在德国称“双元制培训”;在法国称“学徒培训”;在日本称“产学合作”;在美国称“合作教育”,虽然名字迥异,但实质方法和思想是相同的。

依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可实现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课堂走向职业岗位,由学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为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主,这些恐怕才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当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合适的场地和企业,而行业特色型大学在校企合作方面条件得天独厚,可以满足学生的实践、实习需求。

三 冶金特色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1.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定位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学生就业现状需要,武汉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可定位为:掌握国际贸易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和中国对外贸易方针、政策,通晓国际商品贸易,特别是钢铁冶金类产品贸易,以及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等方面的规则,了解国际贸易专业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外经贸实务并熟知中国的商贸习惯,有较高的发现、分析、解决业务问题的宏观和微观能力,英语达到一定水平,并能独立用英语从事有关国际经济贸易业务,尤其擅长从事钢铁冶金类产品贸易业务。纲举目张,有了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就容易统一思想,容易在具体的实施措施中有的放矢。

2.课程设置和结构的优化

在课程设置优化方面,针对武汉科技大学的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开设除《冶金概论》外,还开设《金属材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增加学生有关铁矿石、钢铁产品、煤化工产品的相关知识,开设《机械原理》《机械制图基础》等课程,增加学生有关机械产品、机电产品等相关知识。这些课程的开设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为宜,因为此类课程主要为工科内容,对文理兼收的经济学类学生中的原文科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整个专业的学生在该类课程学习中知识掌握程度上会有较大差异,既为鼓励学生学习,又能减轻学习压力,任意选修课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通过任意选修课的选课人数可以判断哪些课程更实用、更受学生欢迎,从而在今后的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更合理地调整。在开设该类课程的师资方面,短期可以学校的材料与冶金学院、机械自动化学院等兄弟学院的师资为主,但长期来看,还是要立足本专业的师资培养。因为工科类学院老师对科研更有兴趣,对非本学院设置专业的基础教学兴趣不大,长期依赖他们教学是不现实的。本专业自己的师资培养,可选派部分专业教师在本校及校外进修以上课程,学有所成后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改造其课程内容,避免课程跨专业学科后的“水土不服”问题。

在课程结构优化方面,在部分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投资》等课程教学中增加有关涉及钢铁冶金类产品的专题。

3.实习实践环节的落实

正如前文所言,武汉科技大学拥有很多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此外还有众多合作的钢铁公司和钢铁厂可提供实习、实践岗位,就是本市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就能满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全体学生关于钢铁冶金类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的实习和实践环节的需要。在这方面,要做好抓紧落实,要做好相关的沟通、衔接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吕西萍.纺织特色型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0(1)

第3篇: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地方院校 国际经济与贸易 课程体系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综述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四大基础模块和分阶段、渐进式教学安排组成。通识基础课程是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在校本科大学生都必须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是指在校本科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所必须掌握的本学科本专业特有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其目的是在修完通识基础课程基础上,为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专业核心课,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特有的、在特定专业领域和范围内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设置这类课程,是为了强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专业选修课是指在掌握专业核心课并修满学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一定数量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密切相关的若干其他课程,既可是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动态以及热点问题,也可是相关专业的新知识、新领域,以拓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交融,动手与动脑相协调的实践性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尽管有些高校根据本校师资状况、教学条件及培养目标的差异,对上述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例如,南开大学课程设置的特点是“注重基础,简化课程,减少课时,注重训练”;武汉大学的课程设置上,主要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华南理工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特点:一是注重外语教学,外语课采用不断线的课程设计,第一阶段侧重于英语听说写三种能力的训练;第二阶段侧重于国际商务英语的学习,以强化专业语言功能。二是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见习实习;第二阶段为外贸实习;第三阶段为毕业实习等,但主要课程设置上仍然大体相同,都没有对上述课程总体框架所规定的课程范围和内容做出实质性改革和突破。因为,不论哪类层次高校开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几乎占理论教学80%左右,被牢牢锁定在规定范围之内,几乎没有太大的调整余地,唯有剩下的20%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可作适当调整,这必将影响和制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改革与创新。

了解上述内容,以便我们能针对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寻找素质培养与课程设置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与矛盾,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提供依据。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差异分析

一所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本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更关系到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评价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必须以社会(主要指用人单位)对国贸人才的素质要求作为衡量标准,用人单位的素质要求,是检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试金石,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客观依据和出发点。因此,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差异,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从目前情况看,全国许多地方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多都将培养目标定在培养适应从事国际贸易及其它涉外经济活动的经营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根据“第一线”和“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还存在许多问题。

1.公共基础课的设置没有考虑专业的特殊性。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院校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仍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科目,比较强调政治、体育、军训、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学分大概占全部学分的40%(含公共选修课),而且难度较大。就数学而言,我国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会计专业、金融专业还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学数学的难度是一样的,学校没有考虑高难度的数学课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否必要,由于这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再加上考研学生比例有限,因此,学生感到压力很大。这说明我国高等院校仍存在整齐划一的倾向。

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国际贸易专业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应特别强调学生的外语水平。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已引起许多大学的重视,如有的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实行五年制,专门用一年的时间学外语;还有的大学将公共基础课的学分让出50%为院管(或系管),主要用来安排外语教学。这些做法都是可以推行的。总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应强调难度适中,符合专业学习的需要。

2.专业基础课的设置过于狭窄。专业基础课又称专业核心课、学位课或专业必修课。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应本着“宽口径、后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原则。比如,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可开设一些介绍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体制、基本规则,商贸公司运作的基本原理,以及为制定贸易政策和商贸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的一些市场调研与决策的技术等。除此,还应增加开设“现代物流”、“期货”、“电子商务”等交叉学科的课程,重点突出国际贸易主干学科特色,克服目前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学科之间相互重叠的问题及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于狭窄等问题,有利于学生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专业课的设置实务性不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教学,应用能力培养相对薄弱,尤其是英语和计算机能力训练。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格外重视,特别是对最能反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点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倍加关注。目前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很多人由于业务素质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感到工作压力太大,难以适应而频繁跳槽、换岗,这说明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过多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实战操作课程上还相对薄弱,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在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等环节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通过调查显示,目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职业适应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四个能力里,创新能力是关键。要在大学4年学习期间使学生形成上述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加强实际业务操作训练并从中探索其规律性,这就需要在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上下功夫,从实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环节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教授,更需要有实战经验的教练。但是,实际上由于建立课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对口外贸企业实习困难比较大,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千方百计地压缩、减少甚至取消校外实习,甚至完全用课堂模拟代替校外实习,而缺乏实战训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4.英语课的设置缺乏应用性。现有高校的英语教学体系是依据为涉外专业的公共英语教学需要而设立的,该体系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听说能力要求不高,没有专门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课程。作为一名能胜任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的业务人员,其英语听、说、读、写熟练程度应达到大学英语6级水平。可见,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日益提高,必须引起我们在课程设置中的高度重视。

三、合理构建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

目前全国高校可划分为国家教育部所属重点院校、地方所属普通等高院校和专科院校三类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高校,办学定位不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也不相同。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市场上,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培养出不同层次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这样就要求不同类型高校开设的同一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作为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计应该有自己的特点。

1.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应推进双语教学。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了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等院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目前大部分地方院校开设的双语课仅占5%,开双语课的空间很大。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的课程体系一直是以实际操作中的业务流程为序进行讲解的,在实践应用中,特别强调英文函电的使用以及英文单证的制作,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将该课定为双语教学非常合适。总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增加双语教学不仅仅是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也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要求,更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2.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是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基本途径。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业务模拟》、《国际结算》等应用性强的课程,除了课本教学之外,应该安排1/3左右的课时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业务操作过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毕业后更快的适应实际工作。实践教学采取企业实习和实验室模拟流程两种方式。一是学校与国际贸易企业的相互合作,积极建立校外实习点。国际化的民营企业将是未来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国际贸易专业应该与民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国贸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提供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现场接受训练和教育。二是对于现场教学困难的课程,可以采用实验室的虚拟化、仿真化、模拟化教学。比如,可以建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计(模拟)实验室,与有关经济部门合作,建立一整套国际贸易实务的实习环节。从谈判开始—接受—签订合同—到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有关业务,包括备货、运输、商检、报关、结算、保险及索赔等,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身体会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过程,填写有关函电、单证,办理相关的手续,学生在专业机房实现模拟信息交互,从而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

3.采用前期基础统一培养、后期定单式与自主式专向培养的方式。为达到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把基础知识和基础性专业知识的统一培养,与方向性专业性知识的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和定单式培养结合起来。采用前期基础统一培养、后期自主专向和定单式培养的方式。

对于基础性和专业基础性课程,遵照教育部规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本院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实践和认识加以设计,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其大部分课程集中在大一和大二传授。

对于后期的专业性课程,采用以各个方向为目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方式设置,表现形式是模块化的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志向选择自己的方向,再根据选定的方向系统地组织学习。在这个阶段,教育的方式是以学生的自我定位、自我设计为特点,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自主地向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发展。这个阶段集中在大三和大四两年。学生的自我设计是以大三上学期的生涯设计为根据,由专业导师辅导每个学生设计自我生涯,由此确定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的构成和能力特点。对特定方向的模块化教学,也可以结合社会就业需要,与社会合作单位设计和培养学生,根据岗位需要签订合同,根据合同要求设计课程——定单式培养,让学生和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

4.开展双学位教学。国际贸易专业可以与英语专业合作,也可与计算机专业合作,开展国际贸易专业与英语、计算机专业的双学士学位教学,使学生不仅了解国际贸易业务知识,更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还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与操作能力。学生只要另外交一定的学费和资料费,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在四年中修完两个专业所要求的专业课程,就可以获得双学位,这部分学生在就业时将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通过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基础能力格外重视,外语好,懂电脑,专业知识过硬的毕业生以成为时代的宠儿。因此,地方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特别突出最能反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点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总之,只有让学生尽量多地接触到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全面系统的掌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训.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强,宋协青等.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东北大学学报,2001.

[5]试析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书签.shu1000.com.

[6]雷洪.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改革.肇庆学院学报,2005.

[7]张宝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

[8]龚新.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

[9]肖丹丹.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007,12.

第4篇: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

【正文】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3)06-0077-04

一、帝国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观点吗?

国际政治经济学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兴起,“这次更多的是关心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不完全是亚当·斯密当年的某个国家的经济进步。”[1]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这次兴起,克服了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分离倾向,也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局限于一国之内的研究模式。这些研究见于理查德·库柏的《相互依存的经济学》(1968)、金德尔伯格的《权力与政治:国际政治的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的政治学》(1970)、苏珊·斯特兰奇的《相互忽视的国际经济学和国际关系》(1970)等著作中。在所有这些研究中,罗伯特·吉尔平是将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结合起来研究的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

凡是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者,都不能忽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者也不例外,而且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经济学上的普遍观点。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先生就是这样分析的。他认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存在重商主义(或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种观点。他对其中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阐述,主要见于《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1975)和《美国权力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政治经济学》(1981)中。

在《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问题的观点做了综合评述。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被三条不可抗拒的规律所支配,“第一个规律,即不平衡规律,是对萨伊定律的一个否定。第二条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条规律。……这是一条资本集中(或积累)规律。”“资本主义的第三条规律是利润率下降规律。”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只限于西欧,是一种封闭经济。然而1870-1914年,“资本主义已逐渐变成一种活跃的技术性的向全球扩展的开放系统。”在尼·布哈林的《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启发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家列宁认为,“资本主义通过海外帝国主义扩张,已逃避了其三条基本运动规律的制约。……资本主义国际经济的确在使世界向前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稳定的。每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各个国家的实力发展不均衡最终将导致帝国主义战争以及国际政治动乱。”作者提出了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与列宁的分歧,“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资本主义衰落的原因是经济性的;资本主义将由于经济因素而导致灭亡,因为无产阶级会不甘贫困而起来反抗。马克思进而还指出了这出戏的主角是社会各阶级。但是,列宁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换成了一种政治的批判,实际上的主角已经变成了以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竞争性的重商主义民族国家。”吉尔平认为,“由于布尔什维主义在苏联的胜利,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阶段理论尽管受到马克思主义其他继承人的不断挑战,终于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理论。”[2]据此,吉尔平把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般观点。

在《美国权力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中,吉尔平认为,“动力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变革理论。它强调了关于生产方式变化以及其对既定阶级冲突的影响朝向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当这些趋势不能被容纳时,社会政治体制便通过巨变而打破。战争与革命被作为经济过程的一个构成部分。”“第二种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和重商主义者共同持有的——认为每一个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帝国主义的或等级制的体系。这种帝国或垄断的权力组织商业、货币和投资关系以促进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3]

吉尔平对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观点的评述可以概括为:国际关系过程中,经济因素是国际关系的动力源泉,它决定政治发展;这种理论在马克思那里体现为,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阶级推动了社会变革的实现;这种理论在列宁那里体现为,国际关系中的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斗争导致国际战争,这种战争又成为国内社会变革的导火索和推动力。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列宁,都把国际关系看作一种“帝国主义的或者等级制的体系”。

显然,吉尔平侧重强调“战争与革命”在经济过程中的作用,这与其对国际经济活动的政治框架的强调是一致的。他是把马克思主义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特定背景中理解,并且侧重分析短期内国际关系的演变及其决定因素,从而把帝国主义理论这一特殊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一贯的和主要的观点。吉尔平认为,“随着资本主义性质的演变及其他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一直在发展着。”[4]不幸的是,吉尔平背离了自己的这句话。实际上,这种理解广泛存在于西文学者甚至马克思主义学者中。我们不禁要问,帝国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观点吗?

二、帝国主义理论的特殊性和马克思观点的普遍性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国际经济活动是国内利润率下降的结果,它具体表现为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这种斗争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阶级斗争的导火索,从而导致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也造成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然而,帝国主义理论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例,不可能有力地解释成为世界主流的和平与发展趋势。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是对二十世纪初国际垄断资本及其代表发达国家政府国际行为进行分析的结果。这个时期的资本及其政治表现具有特殊性。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必须指出,在任何生产方式下都存在这个规律,而不仅仅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引起了国际秩序的混乱,伴随着发达国家政府的世界扩张,资本开始进行全球掠夺,这样就产生了列宁提到的帝国主义现象。当然,这并非排除了资本对帝国主义行为的责任,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不会改变,但是却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制约和促进。在国际秩序相对稳定的时期,列宁所指出的帝国主义现象相对隐蔽和微弱,而且各发达国家政府会在斗争中学会如何保护共同利益,这就是不要在帝国主义行为中共同灭亡。因此就很难普遍发生列宁所谓的无产阶级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进行革命的现象。而且,战后的福利国家实践更是破坏了列宁的假设。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是最具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现在所谓的“不要顽固不化”,所谓的“进行不受原始理论束缚的创新”,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时了”等等观点,都是在否认回到马克思原始思想的必要性。与此相应,这些观点的鼓吹者们根本不屑于去寻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思想;根据这种忽视理论根源的作法,我们称这些鼓吹者为者。可悲之处正在于此,这些者们一方面根本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原始思想为何物,另一方面却在极力否认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原始思想去考察的必要性。正如查尔斯·巴罗奈(CharlesA.Barone)指出的,“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们并没有充分接触马克思的著作。”[5]无论是否马克思主义者,对于自己根本没有理解的东西极力否认对其进行理解的必要性,这种作法是荒唐的。所以,对马克思主义普遍意义的追寻迫使我们必须从马克思那里寻求起点。

吉尔平在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很少论述国际经济问题时,列举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观点。显然,吉尔平没有读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写成的《共产党宣言》,或者读过但忽略了其中与此相关的内容,所以才导致他仅仅把恩格斯对德国统一市场形成原因的分析作为他们对国际经济问题的看法。即便吉尔平后来提到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并将其与马克思的理论相比较时,也仅仅是指出马克思观点中阶级力量被列宁观点中国家力量代替的事实,并没有提到《共产党宣言》所表达的国际经济发展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从西欧发展到西欧以外世界的过渡阶段。历史时代这种过渡性质并没有阻碍马克思对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然而马克思兴趣的焦点限制了其对这个方面的深入探讨。《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明显体现了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该书中只是在论述资产阶级问题的时候略带了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趋势。这是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最早和较为详细的论述,虽然他在《资本论》写作计划中提到了“国际经济”问题,但是由于他的兴趣焦点在工人阶级的地位以及为改变这种地位而进行的斗争方面,加之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他对于国际经济问题的论述就只能成为一个未实现的计划。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6]“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7]此外,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写道,“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8]这些观点与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体现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唯物主义观点是一致的,前者只不过是后者一般观点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所以,我认为这里的观点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的原始观点,这里的观点应该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问题观点。

今天看来,虽然不大可能出现考茨基所谓的超帝国主义,然而随着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政府之间协调意识的增强和协调能力的提高,避免列宁提到的帝国主义战争以及利用帝国主义战争进行的国内革命是可能的。欧洲联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国际经济区域性经济政治合作组织的兴起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这些组织内部也会出现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也许今后仍会出现由于贸易保护主义而发生的国际经济争端以及由此而来的国际政治争端,但目前国际经济自由化的趋势却是走着一条相反的路。

三、经济全球化中马克思观点的启发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得到大量关注和认可。经济全球化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现象,对此同样存在经济自由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重商主义三种观点,显然经济自由主义占上风。这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领域,而且体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制定政策过程中。“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投资领域中的政策自由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从1991—1994年,在全球所发生的373个与国际直接投资有关的国家法律与规定变化中,有368个即占98.7%的变化朝着更加自由化的方向发展。”[9]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今的国际经济秩序是由发达国家主宰的,国际经济在贸易、投资和金融等方面的自由化是符合发达国家经济利益的。发达国家的学者为本国政策辩护,这些经济理论通过发展中国家学者的学习和传播在发展中国家扎根成长。

这里一个颇为严肃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学者和政府对崇尚经济自由化的本文主流经济学及其相应政策的盲目崇拜,可能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在墨西哥1995年、阿根廷2001年金融危机中已有前车之鉴。所以,根据本国利益研究国际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而不盲从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马克思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包括:价值的创造、分配和转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价值的创造过程以及价值在工人、企业家、资本家、地主等之间的分配过程;这种价值创造和分配都是在一种封闭经济中进行的。至于国际范围的价值创造和转移,马克思没有来得及研究,二十世纪的A.伊曼纽尔、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保罗·斯威齐和保罗·巴兰等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结论认为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确存在着价值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的情况,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否认发展中国家也从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得一定利益。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问题,马克思的观点不再赘述。二十世纪出现了一种“进化论马克思主义”,以拉克劳(E.laclau)、J.泰勒(JohnG.taylor)和P.雷(Pierre-PhlippeRay)等为代表,力图回复经典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进化论为依据,认为“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应该说,这种分析的某些方面是符合马克思原始思想的。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认为,“马克思是最勇敢的预言家,他所预见的大部分事情得到证实,但是他肯定没有料到,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25年以后,资本主义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繁荣,他也不曾料到社会主义革命会在最不发达的国家获得成功。”[10]事实上,这些情况在今天看来正好印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预言。尤其是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带给人们的思考,在生产力没有充分发展以前,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借助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新社会的出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通过加入WTO而进一步加入国际经济循环的举措,都体现了借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实际上,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这种观点并没有否认经济自由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的观点,而是根据技术决定论肯定了这种观点。问题在于,马克思不认为这种状况是人类最完美的经济形式,而仅仅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但是经济自由主义却认为这种经济状况是人类的最完美的经济形式。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历史背景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马克思的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第一,全球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第二,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发生了有利于后者的价值转移。第三,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市场等途径可以接受并改造发达国家的生产方式为己所用,从而推进本国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的分工提高效率的理论,只是侧重于国内一般分析。在国际经济理论方面,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要素禀赋理论,把分工理论推广到国际经济活动中。二战以来,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推动作用证明了这些论断的正确性。

然而,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总量增加的促进作用,不能掩盖其对商品价值在国家之间转移的推动作用。根据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很容易推出西文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生产的原因。这些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其销售收入除了补偿劳动力价值以外,可以有更多的剩余价值。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力图压低发展中国家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等初级产品的价格,而极力抬高本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以此盘剥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借以在国际市场上实现价值的重新分配和转移。

如果说上述两点都是发达国家从国际经济活动中获利最大的话,那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则使得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得了长远利益,虽然也伴随着某种社会痛苦。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技术和需求,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由于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时非常困难。尽管如此,发达国家的学者和政府还是对此抱有一定担心,他们担心跨国公司把本国的先进科技扩散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失运河相对于这些国家的技术优势。(RobertGilpin,1975)同时,在这些发展中国家内部,如何分配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创造的更多的价值,也成为一个问题。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原有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社会权力结构的存在,价值分配有利于强者和富者,社会贫富悬殊日益严重,特权消费社会和广大贫困阶层并存,或者是政权当局不能有效推进现代化,或者是出现严重的社会动乱。

琼·罗宾逊(J.Robinson)说:“世界情况在开始好转以前肯定还要恶化下去。”[11]我们也可以说,世界情况在恶化下去的时候,就在酝酿着好转的动力。所以,在当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理解马克思对国际经济问题的观点,必须抱着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刘同舜: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前言”,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版,P2.

[2][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P46,P47,P48,P49,P51,P52.

[3]U.S.powerandt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thepoliticaleconomy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RobertGilpin.[monograph],NewYork:BasicBooks,[1975],P32,P33.

[4][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P52.

[5]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概念与范式的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P208.

[6][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3版,P31,P31-32.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第1版,第8页.

第5篇: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就业市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045-03

根据2016年中国教育在线高考填报志愿参考系统的有关统计,目前全国共有685所高校招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生,有44所高校招收该专业的专科生。在39所“985”高校中,只有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没有开设国H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其他“211”院校中,只有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大学、第一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10所高校没有开设该专业。在安徽的本科高校中,开设该专业的有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等15所高校。一般来说,只要开设财经类专业的高校,都会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该专业甚至有可能是国内开设高校最多的专业。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校不仅多,而且在各高校中该专业的招生人数也相对其他专业要多。另外,没有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的高校往往会在其外语专业下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因此,最近几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困难。2014年教育部在高考填报志愿前,各专业预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赫然列于红牌专业目录中。在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校中,既有“985”高校,也有“211”高校和省属一般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院校;既有财经类高校,也有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甚至是药科大学和中医学院等。由于办学层次不同,学科优势和专业背景不同,各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虽然也有所差别,但是仍然没有做到“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步,进而导致各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和就业方面没有形成错位竞争,造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需求和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本文在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特点、课程体系、就业市场等方面的基础上,结合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经验,探讨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历史沿革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后设置的对外贸易专业。安徽财经大学的前身――安徽财贸学院,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曾招生过对外贸易专业。虽然当时国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但是在对外贸易领域却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来进行的,因此当时对外贸易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从事外贸业务的经营管理人员。“”期间,对外贸易专业停止招生,直到1989年教育部才重新设置国际贸易专业并开始招生,安徽财贸学院也是在那时开始招收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的。当时国内高校并没有对经济学和管理学进行严格的学科划分,统称为财经类专业,设置国际贸易专业的学校以财经类高校为主,综合性大学则相对较少,且大多数高校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定位仍然为培养外贸经营管理人员。另外,由于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走的是精英教育路线,所以各高校还都强调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人才。1998年,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和学科划分,将国际贸易专业正式更名为现在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并把其划分为经济学类专业,但是用人单位与高校内部仍然习惯于称其为国际贸易专业。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科划分与课程体系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学》等课程的内容,把国际经济与贸易划分为经济学专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些课程主要是从国家的视角论述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参与国际贸易、参与国际贸易对该国的国民福利有何影响、国际贸易的利益如何分配、贸易政策如何决定、各种贸易措施对国民的福利有何影响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则属于典型的经济学研究的范畴。

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经济学类专业课程结构、共同核心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教育部批准,经济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共8门: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作为经济学类专业,也要全部开设这8门课。在这8门课中,只有会计学属于微观的管理技能类课程,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则属于研究方法类课程,其他几门课程则更为宏观。除了这些核心课程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般还开设一些实务类的课程,以满足从事国际贸易业务人才的需要,这些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商法、海关实务、国际结算、国际运输与保险等。也就是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经济学专业的理论课程,另一类为国际贸易的实务类课程。前者主要属于经济学类课程,而后者主要属于管理学类课程。由于学校的办学声誉、办学经费、师资力量、生源质量、毕业去向等方面的原因,各学校的办学定位也不一样,因此各学校对这两类课程的侧重也各不相同。与经济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相对应,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共9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经济法。比较两组课程,可以看出:经济学类各专业关注的主要是宏观问题,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关注的主要是微观问题。这也体现出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国家利益或国民福利最大化的学科特点,而管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企业或微观经济主体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学科特点。

三、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科定位

某一学校的学科定位是由该校的师资力量、办学经费、生源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是决定因素,它就像一个工厂生产的产品的目标市场一样,引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一个工厂要想把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一定要进行市场调查,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特点,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对产品有何要求。同样道理,学校在进行专业定位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也要研究目标市场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重点大学、特别是“985”院校或“211”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按照经济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些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基本都是研究型或理论型人才。这些院校的毕业生也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特别是中央与省级机关)、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以及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在上述这些用人单位中,一般它们都需要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的员工,而这些大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对这些素质的要求尤其突出。因此,目前我国重点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经济学学科性质、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与这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是基本匹配的。属于经济学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理论课程主要是从国家的视角来研究相关的贸易问题,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大多都会选择到中小企业就业,这样的企业往往会要求员工从企业的视角来看待贸易问题,也就是说后者是一个管理学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应用型本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现实中都在某种程度上办成了国际商务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其用人单位也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往往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但是,中小企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并不比大型企业低,相反中小企业往往要求员工是个“多面手”。这主要是因为,大型企业由于实力雄厚、业务量较大,因此有资本进行细化的内部分工,新员工或初级岗位员工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的能力就可以胜任了。但是在中小企业则不同,它不能进行严格的内部分工,因此国际贸易当中的多个环节可能要由同一个人承担。所以,中小企业的员工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虽然其可能对这些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深度都不高。由于许多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的毕业生大都会选择到中小企业就业,因此这些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就应该是培养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人才。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1)外语能力。这是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涉外性决定的,不管是研究型本科还是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外语都很重视,所不同的是应用型本科的学生更强调的是其口语能力,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则更侧重对其外语深度和准确度的培养。(2)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在公共场所清晰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的能力。(3)写作能力,也就是与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相对应的书面表达能力。这一能力在企业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文案材料、工作总结等。现在许多用人单位都反映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太弱,不能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其原因主要可能是由于学生的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基础不牢。(4)创新能力的提高。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创造性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也与研究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所强调的方法创新和基础理论创新有所区别。

四、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思路

与应用型本科用人单位的特点和其对人才的要求相适应,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通过加强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样才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双语人才相匹配。强调外语学习的质量是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涉外性决定的。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原来《国际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等5门双语课的基础上增加了2―3门双语课程,初步设想是恢复《国际商法》的双语课,同时增加《世界经济学》和《国际商务概论》两门双语课程。

2.通过改革考查课授课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考试课的目标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因此考试课应重点抓课堂教学中知识的系统传授。这些课堂的教学方式应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与互动;考查课则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讨论和教师点评为主,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讨论的主题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某一项目可行性的研究报告或设想。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来弥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关实验实训课程的不足之处。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考查课必须进行小班教学,改变目前考查课都是合班教学的格局。

3.通过改革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方式来提高指导的效率。现在许多学校都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改革应以导师的兴趣所在来最终确定其指导的学生,同时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即先由教师申报自己的兴趣方向,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方向选择加入自己感d趣的小组,加入这样的小组就意味着由该位教师对其进行指导。每一个导师指导下的小组都是一个兴趣小组。

4.创新师资培养机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本学院要求所有35岁以下的教师在评更高一级的职称前,必须到企业挂职,时间不少于半年。这主要是因为,由于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会进入企业做外贸业务,但是有国际贸易从业经验的教师却很少。以教师到企业挂职为纽带,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机制,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又有助于教师发现和总结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确保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与社会需求的相互契合。

5.通过切实开展学生全员参加的团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学生全员参与的中文演讲比赛、英文演讲比赛、英文秀、国际贸易模拟交易大赛、企业ERP大赛、创业大赛以及其他活动等,着重培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社交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国际经贸园地》平台,对社会经济热点、国际和中国经贸热点进行研究和讨论,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

⒖嘉南祝

[1]戴瑾.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江汉大学学报,2004,(9).

[2]李炳林.中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性教学之比较[J].当代经济,2007,(6).

[3]李俊.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中国大学教育,2011,(8).

[4]朱念.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整合探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8).

Orientation and Training of Talent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Specialty

DONG Gui-ca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Anhu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Bengbu,Anhui 233030,China)

第6篇: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

一、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多元法律文化语境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但对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掌握却相对滞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学、研究所都开设了国际经济法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内容的庞杂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以及极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国际性,使得我国在开展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往往差强人意。

实际上,国际经济法教学不同于其他国内法法学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由于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不同国家当事人开展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时的行为规范,因此,国际经济法本身就包含了不同国家基于地理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和宗教传统等因素产生的不同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不同类型的法律文化之间因经济上的一体性而不断进行交流、沟通、碰撞、竞争、排斥、渗透、融合,多元法律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互动也越来越频繁、广泛和深入。尽管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了法律的国际化趋向,即法律的非国家化,也就是通过缔结全球的多边贸易协定来统一国际经贸游戏规则,但各国法律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使得经济法律的国际化始终是有限的。

在上述多元法律文化的互动中,西方法律文化又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长时间,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演变和发展,西方法律文化已创造出了一整套能够有力支持市场经济、工业文明、民主政治发展的法律观念和制度,而这些内容是很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或其他法律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因此,我国的学生在学习国际经济法的相关规则时,往往因为缺乏文化背景而对相关规则不能透彻理解,并将之应用于国际经贸实践。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经济法教学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语境也日益明显,其跨文化传播特质也愈发凸显和普遍化。因此,在从事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必须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的跨国性和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经贸规则不同于国内法那样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国际经贸规则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国家当事人对不同法律的选择和适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于要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当事人而言,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法律。而国际经济活动本身只有实现当事人共赢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选择也需要实现共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同时,国际经济法的弱法性也决定了在国际经贸实践中,法律只是当事人最后的救济手段,却不是最好的手段,平等协商与适当妥协才是解决国际经贸矛盾最有效的方式。要最有效地保护本方当事人利益,就必须在熟练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交流实现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共赢。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学习国际经济法的学生除了需要做到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之外,还得具有自觉的国际意识,对世界各国的相关国际贸易、金融等法律知识都应了如指掌,对多元化的法律文化都能恰当理解和认识。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路径选择

1.多元法律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

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在这一语境中,国际经贸活动的游戏规则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由于国际经济法主要属于任意法,当事人如何选择适用法律将直接决定国际经贸纠纷的发展走向。而各国的法律规则以及各国各地区的国际贸易惯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上述差异与不同构成了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要增强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法课程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就必须在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强调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以及彼此间的冲突,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去发现和体验、整合多元法律文化,容忍差异性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要渗透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国际经济法所具有的鲜明的国际性和任意性决定了国际经济法课程本身贯穿了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当事人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对于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而言,就必须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其教学的核心目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须建立在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法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通过案例、问答、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与实际相似的情景中逐渐体会、认知和运用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第7篇: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x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4.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不同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等数学等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而国际经济学又是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国际经济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认识到国际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量及其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对于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于学生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介绍,以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

渡性,并不断帮助学生去认知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

5.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案。作为一门对数学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如何处理好理论模型和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专业方向以及学时安排等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等有所选择地讲解模型,并着重讲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班级,在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其理解数学模型的假设前提、论证过程和经济含义等。学以致用!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认识现实中的国际经济问题,然后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

    论文摘要:作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国际经济学具有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课程体系比较庞大、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对数学能力要求较高等特点。但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国际经济学教学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诸如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数学能力较弱、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以及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仍需从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入手。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得以不断提高,且已成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此,结合国际经济学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对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运用该课程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有效提高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必然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而建设好国际经济学师资队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学科内任课教师的定期交流,不断提高团队意识,此外还要积极同兄弟院校的相关师资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2)鼓励任课教师到国内外其他高等院校进修和深造,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知识层次;(3)鼓励任课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4)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使之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4.处理好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在国内不同高校的经济类专业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高等数学等是国际经济学的基础课程,而国际经济学又是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在经济类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国际经济学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更应认识到国际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对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课时量及其开课时间等进行科学安排,对于学生已经修过的课程的知识点要加以回顾,对于学生尚未修过的其他专业性课程的知识点要予以介绍,以体现学科之间的承接性和过渡性,并不断帮助学生去认知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

第9篇:国际经济学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一体化;政治学;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2

近年来,关于一体化的研究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传统的政治学、经济学研究方法已相对成熟,近年来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也已崭露头角。本文拟用传统政治经济学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及方法对一体化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一、一体化研究的传统方法

对一体化的研究最早始于政治学家,因而政治学研究方法是最初的传统方法。二战后欧洲一体化启动后,由于其经济一体化的先行实践,经济学方法迅速兴盛起来,成为一体化研究的主导。冷战后,随着整个世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政治学方法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

1.政治学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政治学家是最早系统研究一体化问题的。政治学研究的传统方法有三个主要特点。首先,建立在政治现实主义基础上的“国家中心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对政治现象的研究总是基于国家这一基本行为主体。其次,将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体化的动因上面。第三,在国家间关系上,强调相对于其它关系而言的政治关系的主导地位,即国家间的安全与政治问题为“高级政治”,经济及其它问题为“低级政治”,国家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总是受高级政治支配的。

传统政治学方法对一体化研究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主要体现在政治学者在一体化研究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假定上。

第一,一体化主要是一种国家的政治行为,是政治共同体之间为谋求政治、安全与战略利益,在政治上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经济过程是完全服务于政治需要的。第二,一体化的基本前提并非经济发展水平的相近性,更重要的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一致性,即政治利益高于经济利益。为了实现共同的政治价值,经济利益的暂时受损可以接受。第三,一体化的动因源于政治家的参与和决断。

2.经济学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在一体化研究领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后来者。但是却随着经济一体化在表象上成为主导趋势的条件下,研究热度迅速密集起来,并产生了一批研究方法和理论。

概括地讲,经济学在研究一体化问题时,重点关注“地区经济一体化”本身的经济福利含义,而很少关注这些问题背后的政治因素和它们的政治后果。因此,经济学关于一体化所构建的理论明显具有明显静态分析的特征。迄今,流行于西方的这类专门化的一体化理论主要有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理论、最佳货币区理论。

在对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研究的过程中,一体化经济学家既肯定贸易自由化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又强调结成经济同盟对区域成员国经济福利的重要性。

在对最佳货币区理论的研究中,经济学家主张,货币区(即货币流通的区域)不应仅根据国家的政治疆域来划分,而应更多地考虑经济上的特征和需要。这种最佳货币区理论通过把不同国家的货币联系在一起的制度安排,能够形成高度一体的共同市场。

上述这些经济学关于一体化的理论,反映了经济学家这样一种观点,即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动因就是追求经济福利和繁荣,其方式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市场。这种研究将一体化进程中的政治和经济因素尽可能地分割开,特别是将一体化的终极政治目标忽略掉了。

一体化研究的传统理论与方法从各自侧重的某个方面,揭示和探讨了一体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现实的区域一体化现象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其缺陷在于突出了一体化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而没有能够对一体化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存在以偏概全的倾向。在当今世界一体化不断加深的发展趋势下,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和创新,一种新的对一体化研究的分析方法——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应运而生。

二、一体化研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方法

国际政治经济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逐渐成为国际问题研究中的主导范式之一,同时也成为研究一体化的重要方法和视角。

1.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考察的是国家与市场、政治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中,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其着眼点就在于强调一种对国际政治学和国际经济学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把国际政治经济学看作是两个独立存在的研究领域之间的一个交叉学科,对政治与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欧盟(EU)作为比较成熟的区域一体化的范例,国际政治经济学对它的研究作为一种分析问题的视角提供了一套研究方法。首先,从欧洲一体化本身而言,它既是一种在欧洲联盟层面上的政治——经济一体化互动,即欧洲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共同体化,又是一种欧洲联盟各成员国之间、成员国与作为超国家机构的欧洲联盟之间的政治经济互动,体现的是一种欧洲区域范围内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其次,从全球范围看,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对欧洲联盟在整个世界政治经济中地位、作用的影响,也是政治经济交织在一起的。

从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可以确立一体化条件的模式。(1)把一体化视为价值一体化。实现这种一体化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平均制,即各个价值得以集成一体是因为各行为者具有相互吻合的利益;一种是等级制,即首先通过挑选等级最高的价值来解决诸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便对价值的一体化作出安排。(2)把一体化视为行为的一体化。实现这种一体化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诸行为者之间在等级﹑人口组成﹑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上越来越相似,贯穿一体化的过程;一种是相互依存方式,即诸行为者之间在文化、政治、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日益增加的过程。(3)把一体化视为诸组成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角色转换。实现这种一体化可以采取两种制式,一种是忠诚制式,即某一单位得到其组成部分的支持,形成一种输入,其中包括遵从行为或从各部分向整体调拨资源;一种是分配制式,即某一单位的各组成部分向其提供输入,包括国家为个人确立一种民族特性,确保个人安全,并带来市场交流和提高生活水平等经济福利。上述模式中体现的条件仍然反映了国家的不可逾越性。

在承认国家独立的前提下,把一体化视为使有关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活动体制化。据此,一体化的内涵应包括:(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间确立某种共同遵守的原则、规范、规则、章程和程序来指导各自的行动;(2)建立相应的国际机构和磋商制度、协调程序等一整套机制,以便权威地协调各国之间的行动。回顾欧盟历程,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是通过建立共同体的机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集团内部的国际协调的政策机制而体现出来的。这种组织体制和政策机制的确立及其逐步充实和完善,是共同体一体化发展的具体内容。共同体这样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完备化,它的超国家性质的发展,它的组织活动的制度化,共同调节领域的扩大是衡量它的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标志。欧洲国家走向一体化的实践展示了一体化进程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相互作用和影响的重要表现。

2.一体化研究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假定

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了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对一体化的研究作如下理论假定。

(1)一体化是一种发展过程和特定状态。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际行为主体聚合为新的国际行为主体的过程﹑趋势或结果和状态。因此,一体化至少有两层含义:第一,一体化是一个发展过程和趋势。即在某一区域、某一集团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在一定领域内重新分化、组合、聚合为新的行为主体的过程或发展趋势。第二,一体化是一种状态和结果,即在国际行为主体全球或地区范围内聚合成新的行为主体的状态和结果。

事实上,观察一体化有各种角度,从动态的角度出发,一体化本身也是一种不断发展的事物。一体化滥觞于二战之后,最初从经济一体化开始,逐渐向政治一体化、军事一体化渗透和发展。到目前为止,这一过程还远没有完成;从静态的角度出发,一体化作为一个发展事物在其各个发展阶段和各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纯粹将一体化看作一个过程也不能真正揭示其本质和特点。因此将一体化既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又看成是某种特定的状态最为恰当。

(2)一体化的基本特征是的让渡、自愿性和平等性。一体化所涉及的实体之间的相互融合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国家间的合作与合并,必须是出于自愿而参与一体化,同时在一体化的机构内享有平等的权力。第一是的让渡性。作为一体化组织,必须是一种超国家或跨国家的联合,而且有一个超越国家之上的权力管理机构,国家加入其中必须让渡一定的,各成员国让渡的是大致相当的,并以此作为一体化机构的权力资源。第二是自愿性。加入一体化是出自各成员国的自愿而非强制。各国根据对加入一体化后所获得的利益的评判取舍,自愿加入一体化组织。同时也保留随时收回让渡的权力和退出一体化组织的权力。第三是平等性。作为一体化的成员,从理论上和法理上说,彼此间都是平等的。各国所做出的让渡在程度上是大致相等的,各国共同享有共同体内部经各国让渡的基本权利并平等地承担相应的义务。以上三者缺一不可。

国家的让渡是一体化最重要的特征。虽然一体化的形式各异,结合程度有松有紧,共同目标有高有低,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一体化的组织机构集成了成员国的某一部分权力,在“超国家”的地位上对成员国进行某种程度的管辖或协调。此特征和其它两个特征一起保证了一体化和国际政治中的强权政治的区别。这都是从的角度去考虑一体化的特征的。

(3)一体化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认为是利益的作用。如果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可以认为一体化展开的前提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益的基本统一,即各行为体的利益和目标基本一致;二是利益的总体保障,即加入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必须大于诸行为体各自为政所能获得的利益。

可以认为,一体化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是:第一,各国必须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利益期待,这是一体化形成的主观基础;第二,具有进行一体化的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国际背景,即社会政治制度相容、经济水平发展相当、地缘及历史联系密切、民族文化和心理相近、对外政策目标大体一致等。这是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除此之外,地缘政治经济的联系也是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4)一体化是一个政治经济互动的过程。一体化过程既涉及国家间经济上的,也涉及政治上、文化上,或整个社会的融合,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一种全面互动过程。同时,由于它涉及的是一种实体间的相互融合,并将最终形成具有资格的单一实体,因而就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家间合作,涉及的也不仅是一般的国家间政治或经济关系,而是作为一种融合和让渡的过程,还表现出一种政治的和法律的过程。作为一个政治的和法律的过程,一体化的基本目标就是国家间的融合或合并。这其间国家及其政治领导人的作用必不可少,同时国家间必要的法律安排和在此基础上的制度设置也是不可或缺的。虽然一体化中政治的和法律的过程表现明显,但并不等于说只存在政治一体化。从根本上说,一体化是一个政治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交织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政治一体化需要经济一体化作为基础,经济一体化需要政治和法律制度的保障。经济一体化包含着政治一体化,例如关税同盟和货币联盟都意味着国家政治的部分让渡。政治一体化推动着经济一体化,例如没有让渡国家政治的意愿和措施,经济一体化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一体化进程中,政治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是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的;只有两者之间协调发展,一体化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总之,当今世界一体化正处于迅速发展演进之中,它究竟对国际关系产生何种深刻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目前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存在的一体化现象主要还是局限在部分领域或特定的区域,这种区域一体化形式与国际一体化的关系如何,需要继续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为一体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和视角,需要继续拓宽视野,探赜索隐,综合运用多学科优势,创新研究工具和方法,对一体化问题进行深入持久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余开祥,等.欧洲共同体——体制﹑政策﹑趋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2][美]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3][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

[4][美]S.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1999.12.

[6]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

[7]蔡鹏鸿.东亚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亚太,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