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免疫学教学设计范文

免疫学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免疫学教学设计

第1篇:免疫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角色体验;自主学习

一、案例思路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一方面担负着培养学生实现自我“可持续性发展”的意识与能力的重任,另一方面又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如何变抽象复杂的书本知识为生动丰富的感性材料,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生动活泼地学习,我一直在探索着。使师生关系如沐春风,和谐愉快地教与学是我工作以来一直追求的境界。本节“人体的免疫防线”内容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在充分认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力求尽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先从感性的材料入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二、课前准备

教师起主导作用,组织学生“人体的免疫防线”情景短剧的表演。每组推荐1~2个学生参加表演。安排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后合作纂写台词、组织排练,在准备过程中师生共同讨论,形成了如下思路:组成了三个组,围成一个三层的圈。每个组的学生穿同样的衣服,表示他们是同一道免疫防线的,头上戴着表示自己身份的饰物,如有的写着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表面的黏膜;有的写杀菌物质、吞噬细胞;有的写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三、课堂实录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病原体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每时每刻都在攻击人的皮肤,试图进入人体。然而,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健康的。同学们想过原因吗?

生:人体有保护自身的免疫系统。

师:人类在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抵御病菌和有害物质的屏障。

根据同学们现有的生活经验,谁能说出有关免疫的知识呢?

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到:

免疫系统能帮我们阻挡外在病菌的侵害;

有的免疫是生来就有的,有的是人得过病以后才有的;

免疫有的对人体是有利的,有的是有害的,比如器官移植等很难找到匹配的器官,就是免疫惹的祸。

……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免疫系统由哪些防线组成?它们是怎么保护人体的,大家知道吗?

平时我们自主学习的方法有很多,今天“人体的免疫防线”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我们一起来尝试一种新的学习的方法――角色扮演体验。请大家在观看他们表演时注意每一个小演员的台词,思考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同时注意思考如下问题:

(投影出问题)

(1)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几道防线?

(2)每一道防线在机体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分别由哪些器官组成?

(3)说说人体的免疫防线可以分为几类?

2.分角色体验,分组讨论

角色扮演的学生精心准备后隆重登场:

第一道防线的学生:

生1:我是人体表面的皮肤,不但能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而且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

生2:我是人体消化道表面的黏膜。

生3:我是人体呼吸道表面的黏膜。我能分泌溶菌酶等多种杀菌物质,能将病原体溶解和消除。

合:我们共同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的口号:保护人体,责无旁贷。(大家一起举起右手作加油状)

两个表演病原体的学生:我们是存在于人体周围的病原体。

生1:我是空气中无处不在的病菌。

生2:我是水痘病毒,想当年我轻而易举地破坏了人体的防线进入人体使人生病。哈哈,今天我又回来啦。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病原体展开“殊死搏斗”,普通病原体在第一道防线处被轻易地消灭,而水痘病毒在与第一道防线打斗几个回合后突破了第一道防线进入人体内部。

这时,第二道防线的学生跳出来:

生1:我是体液内的杀菌物质,唾液、胃液中的溶菌酶都是我的好兄弟。

生2:我是血液和组织中的吞噬细胞。(做了一个吞吐的动作)

合:我们共同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我们的任务,将漏网之鱼消灭彻底!(学生一起做了个“杀”的动作!)

就在第二道防线与水痘病毒斗得不可开交时,第三道防线来了:我们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好小子,当年你使人体生病,现在我可不怕你了,自从你上次来了以后,我就产生了专门对付你的物质,这次你倒送上门来了,看招!(第三道防线将水痘消灭)

师:让我们用掌声感谢小演员们的精心策划和精彩表演,这种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很好,要发扬下去。

【设计理念】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体验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以儿童经验为基础的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的“做中学”在国外非常普遍,在我们国家有所欠缺,这种活动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非常适合对初中生的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而不是课堂表面的热闹。

师:通过刚刚的讨论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小组合作试一试。

有一个学生马上就说:老师我想到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果我被别人骗了100块钱,我第二次就不会被骗了,这就是我在后天形成的免疫,老师,对不对?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很善于思考,把理论联系实际,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我们深奥的生物问题,说得有道理。下面我们就从他的“骗局”出发来说说人体是如何识别“骗局”,产生后天的特异性免疫的。

生:(略)

【设计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生智慧的火花才会迸发;努力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3.小结交流,拓展提高

师: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说说学了这一课后,对于“如何健康的生活”,你有些什么建议呢?

学生讨论激烈,并且动手制作“心”型图片,充分表达本组同学的意见。

【设计理念】不但动脑,而且动手动口,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让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探索知识、提升能力、相互合作、自我教育的过程。

学生有的抢先站起来讲,将所学内容延伸到健康教育中,学生提出了很多措施,形成健康文明的习惯,自己教育了自己。同时送出健康祝福,教室里情意绵绵。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回去后把今天送出的祝福传递给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亲人、每一位朋友。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使我们民族的健康水平得到提升,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情趣不减,意犹未尽。

四、教学反思

从以上课堂教学看,学生学得积极而主动,经历了理解、发现、创新的过程,给了学生充分探究和有效学习的机会,既解决了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从课堂的气氛和课后所反馈的信息看,可以说,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课。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得法、开放得体,学生既轻松又充实。本节内容教材只安排了两个图片,按传统的教学进行,教师分析、讲解,对初中生来说也不易理解,学生会过目就忘,印象不深。教师这样让学生通过模拟活动自主学习,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而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与学生自由自在的交谈、无拘无束的讨论中,可以得到很多启发。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点燃,学生自身的“亲历―体验―感悟―交流―提升”,使教与学融合在一起。这样把新课程的理念如春雨细无声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教材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有效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篇:免疫学教学设计范文

1.1一般资料

对象为我校护理专业2008级护理18班和19班为实验班(组),2008级护理20班和21班为对照班(组),实验组106人,对照组为l09人,两组学生间入学成绩、平时成绩、年龄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陈慰峰主编的《医学免疫学》进行授课,授课时间、授课计划、授课教师均相同,实验组采用暴露思维过程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对照组单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2、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6份,收回l09份,调查结果见下表1;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病案分析及期末考试成绩,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分析与体会

免疫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理论及其方法学的生物医学科学,学科的内容抽象、更新快,与医学各学科的关系密切。免疫学与医学的任一学科结合即形成一门边缘学科,如与病理学结合为免疫病理学,与药理学结合为免疫药理学,与毒理学结合为免疫毒理学,类似的诸如感染免疫学、临床免疫学、肿瘤免疫学、移植免疫学、血液免疫学、放射免疫学、神经免疫学、生殖免疫学,免疫学本身也已派生出许多分支学科,如免疫生物学、免疫遗传学、免疫化学、免疫生态学等[1,2],免疫学技术作为一种方法学对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这些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同学的创新意识与创造灵感,使他们能把这些意识和灵感带到即将或正在开展的科研工作之中。免疫学作为飞速发展的机能学科,其自身特点是理论深奥,机理复杂,专业知识横向面广、纵向面深,相互交错形成复杂的网络知识结构。专业理论通常是概念中富含概念,用定义来解释定义,抽象难懂不易理解。要想教好免疫学,核心是要解决好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思路跟不上或出现思维上的误区,必然导致学生产生对免疫学学习的惰性心理,使免疫学教学无法顺利进行。

从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93.10%的学生认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能力有提高,94.8%学生认为对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有提高;认为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占98.3%,认为对沟通能力和对自学能力分别为93.1%和96.5%。实验组病案分析成绩77.22±9.01,期末考试成绩79.64±8.20;对照组则分别为73.03±11.84和76.59±7.39,统计学有明显差异。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暴露思维过程教学方法是一条可行之路,值得深入探讨。

1)暴露教师的思维体现在:

①转变教学观念,综合实际情况分析学好教材。将免疫学知识、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现代免疫学新进展、尤其是分子免疫学内容要适当的加入,学习新的免疫学知识。

②全面分析教材特点,用好教材。由于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各具特色,因此,在教学中应以一本为主,其他的教材可作为资料,在备课时作为参考。

③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加强素质教育,培养自学能力,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实际,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④根据标准,理清概念,适当拓展教材的内的研究以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视野。明确疾病的概念,利于同学掌握、理解和应用。

⑤部分内容过多、过细,少部分内容较偏、较难。因此,教学中应删繁就简、概括归纳,在复习回顾的基础上,重点讲授重要的基础理论,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力度和基础理论服务临床免疫学的力度。总之,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必须做到既把握教学大纲要求,又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否则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

2)学生思维暴露体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学生学习兴趣。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教师本身要转变观念,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方,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和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平台。

①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和创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景,诱导学生产生猜想,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良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有了兴趣,教学过程就有了动力及活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师生初次见面的第一堂课上,教师留给学生的印象十分重要,应该把该门课的学科性质、重点内容、教学目的等讲清楚。其中,应特别向学生强调学习这门课程后会有什么收获,这一点对成教学生尤为重要。

②在教学中还可运用类比法,设定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讲解免疫的三大功能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情景:将免疫系统比喻为国家的国防体系维护国家的和平与安宁,如免疫防御――军队的作用,阻挡外敌入侵或把入侵者消灭并赶出国门;将现实生活中的常识用于解释看不见摸不着的免疫理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轻松,消除了学生听说免疫学难学而产生的畏惧心理。新课导入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它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就是引起学生兴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可以诱发学生的期待心理,唤起学生的注意心理,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新的教学情境。

③设计合理教学模式。

第3篇:免疫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 R392;G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11(a)-146-02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medical immunology foreducation HU Tao1, LIU Xiwei2

1.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264003, China; 2.Department of Anatomy,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26400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many factors the entir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medical immunology has been built,such as full understanding of characteristic of medical immunology and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oneducation, precise grasping immunological actual levels and real requirements ofstudents in routine work, selecting the most reasonable teaching methods,and combining with cases and immunological prospective studies. By thes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we can most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to study immunology,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new lecture into the original immunological knowledge,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immunological knowledge freely, expand their scientific thinking capac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n achieve excellent teaching objective and better teaching quality oneducation.

[Key words] Medical immunology; Teaching strategy; Teaching method; Adult education

成人高等医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途径多种多样,涉及的医学专业相对较多,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设置也不完全相同;医学免疫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在所有医学专业中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针对成人教育进行的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授课教师更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通过整体教学设计,进一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案例有效激发成人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的学习兴趣,拓展其创新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成教学生具体工作岗位对免疫学知识储备水平的要求。基于此,笔者对医学免疫学成人教育的特点进行了认真分析,探讨医学免疫学成人教育的教学策略方法,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

1 充分认识医学免疫学的学科特点及成人教育教学目标

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现代化的自然科学,在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学科之间更广泛的交叉渗透,在细胞与分子水平建立了更深奥的理论知识体系。近年来,随着学科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突飞猛进,许多新的理论、新的技术逐渐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医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之医学免疫学在医学课程中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免疫应答”是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应答机制复杂、抽象,而且概念繁多。如果一味地记忆概念,熟悉免疫学的家族成员,不但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影响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的整体认识和理解[1]。传统的教学通常以基本的概念作为教学起点,所用时间为教学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而真正的核心内容――免疫应答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个谜,学生在枯燥无味中,记忆概念,熟悉免疫学的家族成员,这对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不能提供有力的支持。这些问题在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表现的尤为具体、明显。

鉴于接受成人教育的学生大多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先前曾学习或接触过免疫学,所以,每个授课教师在面对成人学生时,应将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术及原理;熟悉常见免疫学疾病的免疫学特征、发病机制及免疫学诊断指标在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科研思维,引导并鼓励他们用免疫学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他们进步。

2 准确把握成人教育受教对象的免疫学实际水平及现实需求

在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免疫学基础水平或实际状况,可以明确教学目的,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成人教育的受教对象因就读学校以及所在学校在学制、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要求等方面的不同,免疫学知识差异明显;这种差异又因各自从事的工作可能被进一步放大。其二,成人教育受教对象在知识水平、从事专业领域甚至是年龄方面的差异,更能促进他们彼此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由于不同年龄、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工作状态导致了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现实需求并不完全一致,所以,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获取相关的免疫学知识和技能。对他们来说,对知识实用性和前瞻性的要求就更为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就应该有所调整,不能再完全照搬对全日制学生的授课模式,课堂上应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帮助他们以“免疫应答”为核心,建立免疫组织、器官、免疫分子的整体联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结合具体的科研实践或临床病例将免疫学的理论以及应用很清晰地讲解出来;甚至把课题设计思路、原理、选择相关实验方法的依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等解释清楚,让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所以,成人教育的免疫学教学过程更富有挑战性,或许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希望了解免疫学的前沿知识,但通过前瞻性的研究,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必不可少的。

3 灵活选择讲授方法,促进讲授内容与学生原有免疫学知识的有效整合

当成人学生再次进入课堂时,不经意间就会将现在的老师与先前的老师进行比较,包括学术水平、思维能力、讲授风格、讲授艺术、个性特征、涵养等,所以从事成人教育的医学免疫学老师必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一定要全新全意、尽职尽责,争取从第一次课开始就要用自己的完美表现征服他们,否则,后面的课就会乏善可陈,让学生失去耐心和兴趣。因此,对课堂进行整体设计、灵活选择讲授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第一,要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条件、情景,用个人的教学经验、科研经历吸引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给学生提供大胆质疑,自主探究的宽松环境;要根据课堂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力求把静态教案转变为动态的方案。第二,要注意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他们展开思维、发挥想象;在免疫学成人教育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因学而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第三,要适当应用人文科学的讲授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效率。通过“角色扮演”将不同的免疫细胞视为“野战军(巨噬细胞)、边防军(肥大细胞)、特种兵(T、B细胞)”等,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不同免疫细胞的在免疫应答中的分工及相互协同。第四,要以思维训练为核心、融会贯通为目的建构个性特征明显的知识体系。问题是思维的起点、科学的发展、认知水平的提高,使许多免疫学原有的概念、观点和现代的理论之间发生了冲突,在成人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矛盾,在揭示新旧知识矛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在这一完整的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思维能力。

4 巧妙布置案例作业,引导学生体会并运用科研思维

将各种“即时信息”转化为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当代科学的新动态、新发现和新记录,可以使学生接触人类最新创造的知识与技能,为他们的成长提供非常有利的科学氛围和思维想象空间。其实,在成人免疫学教学过程中,简单的布置一些案例作业就可以引起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比如,讲授T细胞亚群时,如果结合最新的“调节性T细胞(Treg)[2]、Th17[3]细胞”发现过程,讲述如何研究其功能,学生的兴趣会明显提高;如果再留一个作业“肿瘤组织周围Treg是增高还是降低,如何证明?”,“Th17是否参与了炎症反应?”,那么学生就会认真思考,对所学的免疫学知识进行综合,找出自己认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课堂的印象和效果就会非常明显。

随着成人教育的发展,成人教育的层次也从专科、本科逐步过渡到硕士学位,对案例作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应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特征,又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4]。选择的实际案例应充分反应其中的免疫学原理、方法;课题设计的由来和思路均应非常清晰;所用的实验的材料、过程、仪器设备尽量标示清楚,以便将来的具体应用。相信在这些案例的基础上,很多同学会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请教老师新的问题。学生的科研思维会被进一步延伸,应用免疫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加强,听课者定能获得最大收益。

总之,成人教育特点鲜明,每个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知识水平、周围环境存在诸多差异,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进行整体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方法科学应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成人医学免疫学教育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涛,刘希伟,付强,等.医学免疫学中的哲学思维[J].医学与哲学,2008,29(10):72-74.

[2] Anderton SM, Liblau RS. Regulatory T cells in the control of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J]. Curr Opin Neurol,2008,21(3):248-254.

[3] Annunziato F, Cosmi L, Liotta F, et al. The phenotype of human Th17 cells and their precursors, the cytokines that mediate their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role of Th17 cells in inflammation [J]. Int Immunol,2008,20(11):1361-1368.

第4篇:免疫学教学设计范文

1医学免疫学教学引入仿真教学法的必要性

仿真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角色和场景高度融合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或解答问题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这符合人类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传统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侧重于将教材知识点逐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忽视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导致学生接触到的医学免疫学是一些抽象概念的简单堆积,毫无学习兴趣可言。仿真教学法可以通过精选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知识,将学生带入现场,深入角色,以案例或仿真场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采用仿真教学法,将各知识点应用于仿真场景中,可实现由“静态学习”向“动态学习”的转变。

2仿真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前提

首先是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具体内容设计仿真教学导入方式,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故事式导入方式,如肆虐千年的天花是如何被消灭的?人体每天正常代谢死亡的细胞去了哪里?为什么有的人容易得肿瘤类疾病?这3个问题可以解决“绪论”部分所讲的三大免疫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也可以选择在总结上节课所学知识基础上导入新课的过渡式导入方式,如抗原讲完后为什么不讲抗体而讲免疫球蛋白,从而引出抗体与免疫球蛋白间的关系。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搜集或创作对所学内容有启发意义的漫画、诗词、歌曲音乐等导入方式,均能收到良好效果。其次是创设仿真场景。创设仿真场景是把教材中有关免疫的知识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以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其切实体会到医学免疫学的核心内容。同时创设的仿真教学场景(如注射乙肝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乙型肝炎,能否用来预防其他类型的肝炎)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探求知识、掌握技能。教师备课时应有意识地对知识点进行加工处理,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仿真教学场景,使学生乐于接受。

3仿真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采用比喻法进行仿真教学。

医学免疫学最大的难点在于内容太过抽象,学生看不见、摸不到,甚至连想象的空间都没有。比喻法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比如,可将免疫应答过程比喻为一场战争,抗原为导火索,当导火索消除了,战争也就结束了;将中枢免疫器官比做培养士兵的军校,外周免疫器官为战场,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就是海、陆、空三军等,而免疫应答的结果就在于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实施仿真教学法,学生既能系统掌握知识,又能将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因此反映良好。

(2)配合表演,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讲解免疫应答过程时由学生分别表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首先让表演者明确自己的角色,牢记自己的职责。表演结束由其他学生给予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实践证明,表演时学生情绪高涨,使所学知识得以内化。通过创设情境和比喻法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通过游戏和表演使学生产生切身体会,能够有效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3)借助多媒体开展仿真教学。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多媒体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音频,一方面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整体过程局部化、静态过程动态化;另一方面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拓展了教学内容,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免疫应答等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动画形式呈现给学生,再配合精炼的解说,使抽象复杂问题具体化,静止刻板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又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整体理解和掌握。此外,多媒体教学可以使知识传播快速、便捷,很好地解决了课堂时间有限而教学量大的问题。

4结语

第5篇:免疫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细节宣教

计划免疫是指依照固定的免疫程序对特定的人群进行目的明确、有计划的生物制品预防接种的一类特殊工作,规范的计划免疫接种可辅助更为顺利地将相应的抗原物质接种入机体内,进而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提升机体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及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婴幼儿预防接种的疫苗种类不断增加、对预防接种质量及服务水平都有了更高的要求[1]。本次研究根据儿童家长的需求及免疫接种特点开展了细节宣教,结果显示综合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预防接种建档240名对象,依照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儿童120名,男65名,女55名;常住72名,暂住31名,流动17名。观察组儿童120名,男64名,女56名;常住71名,暂住33名,流动16名。两组儿童性别及其他基本情况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予以常规宣教。根据国家颁布的儿童预防接种制度为1个月-6岁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档案并规范接种,将最新的预防接种政策建立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2],为儿童家长提供免疫程序预约、接种禁忌、接种前后注意事项咨询及指导。

1.2.2观察组全部予以细节宣教。主要分为孕期宣教、产后宣教及满月婴儿宣教3大阶段。

1.2.2.1孕期宣教在开设专门的孕期宣传教育内容中增加儿童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向孕妇宣传儿童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接种的原理、意义,抓住孕产妇更加关注孩子健康的特殊心理,及早宣传[3],鼓励孕产妇参加孕期儿童预防免疫接种宣传教育,向孕产妇讲解预防接种的流程及意义。

1.2.2.2产房宣教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在产房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时再次开展免疫接种宣教,着重讲解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

1.2.2.3产后访视宣教在新生儿出院一周后至满月时上门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保健指导时,也进行专门的预防免疫宣传指导,提醒督促新生儿满月按时进行第二剂乙肝疫苗接种。

1.2.2.4满月婴儿宣教满月婴儿及时建卡,在交给家长免疫接种预约单的同时,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疑惑之处,并及时解答。鼓励家长加入满月婴儿免疫接种宣教班,邀请有资历的计划免疫医护人员、资深儿童保健医生共同组织免疫宣传教育工作,着重在满月婴儿建档之时鼓励、预约家长加入宣教班,于每月月末定期提醒接受预约的家长集中参与关于儿童预防接种、正确喂养的讲座与座谈会,着重帮助家长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儿童一、二类疫苗的类型、接种时间、接种注意事项及接种意义[4]。同时,帮助家长了解各种疫苗接种的禁忌、接种前后注意事项,同时留下联系电话,方便家长随时咨询[5],以提高接种成功率。

1.2.2.5其他宣教提前预约宣教:在完成本次接种之时,专人负责向儿童家长讲解当前接种情况及仍然需要进行哪些疫苗的接种,同家长充分沟通之后预约下次接种的时间、疫苗种类并再次提示接种期间的注意事项。

查漏补种宣教:定期排查接受预约的儿童实际接种情况,找出未及时接种的儿童,并通过短信或电话、上门拜访等方式提醒儿童家长尽快在规定时间带儿童前来接受接种。

查验接种证宣教:和托幼机构的保健医生密切联系,在学校开设专门的儿童免疫接种宣传栏,在新生入学入托时查验其免疫接种证,通过托幼机构和学校的宣传和督促,完成儿童的免疫接种。

1.3评价标准针对两组儿童对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这“六苗”[6]的接种时间、相关咨询次数等情况统计分析,并通过电话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分析两组儿童家长对疫苗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

1.4数据处理首先进行数据分析,选用的软件为SPSS17.0。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Student 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值,如果P值

3讨论

细节宣教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家长满意度及接种及时率。计划免疫工作时间长、复杂度高,面向的儿童及家长众多,工作难度很大,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主要通过宣传栏的设立、发放宣传手册、接种及预约面对面宣传等单一方式完成,尽管为儿童家长形成了一定作用,但毕竟只能产生短期的教育效果,家长对整个接种流程及注意事项多是一知半解,总有很多不了解之处,导致接种及时率及服务满意度始终难以提升。细节宣教的模式打破了传统宣传教育方式的限制,把握孕期、满月儿童建卡、疫苗接种等家长集中度、对疫苗接种关注度较高的关键时期,集中向家长讲解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增加主动度,提升整体宣传教育效果。

细节宣教模式是在分析国内儿童免疫接种流程及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家长及儿童各阶段常见需求及疑问而建立起来的。此种模式下的宣教人员有了更为明确的宣教目标与宣教依据,宣传教育更加简洁清晰,更加有利于家长在短时间内更为深刻地理解接种重点与意义,满意度提升了,咨询次数也会减少[7]。更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式可以更为清楚地告知家长哪些疫苗是必须接种的,哪些疫苗是选择性接种的,并帮助家长详细了解各种疫苗的禁忌和注意事项,而且,阶段性、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模式有更大的灵活性,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田月英.儿童家长免疫接种知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7):2386-2387.

[2]张雨.健康教育开展在社区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720-721.

[3]高月平,郭惜珍,陈少虹等.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及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159-1161.

[4]李静然.营口市某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2):56-57.

[5]何志宏.城郊社区免疫接种知识干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21):94-95.

第6篇:免疫学教学设计范文

廖振林在课堂上通过提问和启发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课间时与学生交流,课后给学生30分钟答疑解惑[1]。吴亚欧尝试了教学互动的模式,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推选两位同学上讲台讲授课程内容[2]。姜凤良运用知识框架结构教学法、图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3]。彭池方对食品免疫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挑选和重组,采用比喻法、联想法、对比法、回顾经典实验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4]。匡华等运用“三环教学法”[5],从生活实例出发,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食品相关的免疫学案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免疫学概念的感性认识,以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6]。姜春鹏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使授课内容贴近专业方向,增加了趣味性教学内容,注重各知识点的联系,将实验、实习和科研带入教学[7]。教师们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但是,我们认为以上教学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商榷:(1)虽然提问和启发教学方法强调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但限于课堂上知识资源和时间有限,加上学生自身免疫学知识匮乏,学生很难对提出的问题和启发有深刻的回答。(2)教学互动模式能使学生在上课前积极准备备课笔记,提前备好板书或多媒体课件,可成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以及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讲课时,其他组学生由于缺乏课前学习,难于引起思维上的共鸣,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有限。(3)虽然教师们注意到在授课过程中应多关注教学中的问题与生活中平常事之间的联系,但没有推动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和联系,是老师将这种有机联系带入课堂,因此对提高食品免疫学的教学质量有限。(4)“三环教学法”是从教师出发,以讲清概念为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限。以上方法针对免疫学中概念众多,联系复杂、内容晦涩难懂等问题,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想方设法使教学内容简明化,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在调动学生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查找、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3探究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

目前在食品免疫学课程方面还没有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报道,因此在食品免疫学课程中有必要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我们认为,探究式教学研究应包括三个方面:(1)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构建包括问题设计、小组讨论、课堂讨论、总结归纳四个步骤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其中问题设计为重点。(2)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探究方法、收集信息资料、设计探究方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总结探究结果等能力,培养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探究式教学模式有效性的评价。以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和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的定性评价为主,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认知水平的定量评价为辅。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从学生面对问题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品质等方面进行评价。为促进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连续的反馈,以便做出适当的学习活动计划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和修改,需要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问题情境设计是探究式学习方法成功的关键。选题或学习的材料具有一定的难度、探究的问题具有新颖性是保障探究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如果探究性选题很肤浅,缺乏新意,则探究式教学就只剩下形式,学生也会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这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而又有一定难度和新意的选题,使选题发生的情景和现实问题类似,学生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才能激发出联想思维和学习兴趣,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新知识,从而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

4小结

第7篇:免疫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44-02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其研究成果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起重要作用。该学科的实验课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验证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理论知识,加深对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理解和掌握,获得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深入开展基础医学的其他实验课,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等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适应现代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我们在现有实验条件下,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积极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收效显著。

一、根据不同专业,优化实验内容

根据现代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专业特点,重新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将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重组,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内容。本校现有临床医学、麻醉、口腔、预防、药学、中医及护理学专业等本专科安排了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各专业学生素质及培养方案不同,安排的实验学时也不同。首先,都设置了基本实验,以培养学生掌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本操作技术,如显微镜观察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分离培养技术等。二是针对医学本科类专业安排了综合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如何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操作和分析技术应用于医学实践。三是针对专业特点,如护理学、药学、中医专业删减了部分实验如肥达反应。

二、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

完善的实验准备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前提,是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1]。实验准备主要是对实验中涉及的仪器设备及物品(包括培养基、试剂、细菌及血清等)的准备。由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的特殊性,如实验材料特殊,比如用病原菌;实验准备烦琐,比如需要制备大量的培养基,工作量重,耗时长,所以实验准备一般由实验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指导教师在每次实验课前都要和实验技术人员互相沟通协调,详细了解实验课的准备情况。此外,在课前还要进行两次以上的预实验,确保对实验中将会出现的问题能够积极处理,以保证实验的准确顺利进行。

三、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一是为了加深、巩固理论知识;二是要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素养。通过预习,不仅使学生了解实验内容、原理和方法,而且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复习巩固;同时也可以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对细菌接种方法实验的预习,有的学生对各种培养基的制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而且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为了让课前预习成为学生上实验课前的良好习惯,我们采取了实验课上对相关理论进行提问的方式,将其成绩记入实验课总成绩,大大提高了课前预习率,实验课效果也明显提高。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

我们在实验课中发现,学生不喜欢听讲,过多的讲解往往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在进行免疫标记技术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化深奥为简易,化抽象为具体,使过于理论化、抽象的免疫学理论得到更形象、直观的阐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2]。此外在老师进行操作示教时,受现有的实验室条件所限,近三十名学生围在老师周围,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示教内容直观准确地展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积极开展综合性实验

为践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广大高校教师的当务之急。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中,我们积极探索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积极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我们在医学本科类和护理本科的实验内容中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即“粪便中肠道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这是一项涉及多项操作技能的实验项目,如分离培养、革兰染色法、血清学鉴定等。学生以实验指导书为依据自行设计实验程序,教师只做必要的指导。为了使实验顺利进行,避免相互干扰,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五人,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现有条件,顺利开展实验。实践证明,和传统的老师带学生做的验证型实验方法相比,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确有独到之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工作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对实验结果要求真实,不弄虚做假,使学生对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有了初步认识。

六、完善考核制度,综合评价实验课成绩

笔者认为实验课的最终成绩,应从多方面考核,比如学生出勤、实验态度、操作水平、实验报告及课堂提问等,其中权重系数较高的应是操作水平,其次是实验报告。操作水平以操作考试为准,比如学生和老师一对一进行革兰染色法的操作考试,成绩真实可靠,占总分的50%;实验报告也可反映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但学生可能弄虚做假,权重系数不宜太高,占20%;其他方面可通过平时提问、课间巡视、观察等进行综合性评判。基于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大胆进行了课程考核改革,只允许实验课成绩合格的学生参加理论课的考试。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比以往更加重视实验课,提高了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通过对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笔者深深体会到:在现有条件下、在有限时间内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创新能力,需要多方面共同协调和努力。比如在课程设置方面,尤其医学类专业,可将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单独设为一门课程,以使学生更加重视实验课。改革实验课内容与方法,也更加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要求教师必须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样才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相长。只有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科学合理地开展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以适应时展。

参考文献:

第8篇:免疫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73-01

检验医学是现代化实验室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的有机结合,对于临床上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是临床医学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临床上新的医学技术、治疗方法、医疗器械不断应用,临床上免疫学检验的发展越发迅速,此种检验方法属于实验室医学,因此,实验课成为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也就要求学生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临床操作能力,以加强对免疫学检验的理解和记忆。

1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是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免疫力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过程,实验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科研型、综合性等特点也是理论教学过程中所不可替代的。但是,当前对于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的进行,还只停留在理论验证和现象演示的阶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能够按照教材进行操作,较为盲目和被动,很难实现对知识的探索、革新和创新实践,由此导致很多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较差。此外,很多相关的免疫学教学设备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此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探索能力的提升,无法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2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2.1开展免疫学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实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但如果只看老师演示,或者是只能够按照书本上的描述进行被动操作,很难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无法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实行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免疫学兴趣小组,进行小组竞赛设计,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学检验的相关实验设计越来越多,如设计性、综合性等提高性的实验,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更深层次认知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日常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安排实验目的、要求及需要制备的抗体,组织学生3-5个人一组,指导学生在免疫学检验教材学习的基础上,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小组独立进行实验,并得出最终结果。

2.2加强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免疫学检验的实验教学中,有一些较为经典的实验,如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等,这些实验都比较简单,但对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协作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这需要学生通过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要点及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和总结,如果出现其他情况,学生也能够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对结果进行分析。因此就必须加强对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在进行某个实验之前,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区别实验室中的三种标签脱落的血清,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以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2.3加强对学生的临床实验技术培养对于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来说,临床实验技术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如免疫比浊法、免疫标记技术等临床常用技术,这些技术的操作熟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的基本能力。因此,应当加强对学生临床实验技术的培养,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对学生提出实验问题,如临床上对于乙肝两对半的检测经常采用哪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等,让学生根据问题找答案,并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实验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不断强化实验技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还能够有效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满足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免疫学检验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对于临床医学上各个领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由此也就对临床检验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免疫学检验是培养医学人才全面掌握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当加强对免疫学检验的实验教学改革,以更好地适应日益加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免疫学检验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不断地实现免疫学检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慧玲,邬剑,张吉生,辛华.综合性实验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05).

[2]徐军发,吕世静,杨维青,陈章权,何德.《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课教学改革尝试[J].西北医学教育,2008(05).

第9篇:免疫学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 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吉林医药学院教学改革课题

作者单位:132013吉林医药学院病原教研室(时文艳 赵良中 姜晓明 张铎 李妍);吉林市中心医院放射线科(郑家庆)

通讯作者:李妍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能加强学科之间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这一综合性的实验课程是对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三门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是特别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综合性实验课程[1,2]。开设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课程能够有效避免学科中重复的教学内容,并且还对单一学科的实验教学进行了突破,更能够培养适合医学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1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1.1 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人们对生命现象和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都是通过实验研究来确证的,直到现在,实验研究仍然是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实验教学的比重在各个学科所占的比重很大,有些甚至占总课时的50%以上,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需按老师所讲和所做的重复一遍即可,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及创造性[3]。综合性实验教学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多个知识点的实验,使学生综合已学的知识来设计和操作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查阅资料能力,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5]。与经典的实验教学方法比较,更能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1.2 由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转变

在实际的教学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是三门独立的,并且是分阶段进行讲授的课程。教师在讲解完这三门课程以后,要善于根据临床教学的实际需要,多设计与三门课结合的综合性实验,这样既能够教授各门课的知识,还能保证将三门课中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肠道菌的检测实验中,可以使用医学免疫学中的微量凝集方法,在寄生虫的相关实验过程中,也能够使用医学免疫学的知识。增设综合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三门课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将实验的相关性和连续性结合在一起,学生能够将知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并且集中训练实验操作规范,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这三门课的积极性,更能培养其科学研究中的严谨治学态度。设计符合教学实际的综合性实验,能够帮助学生观察、思考,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弥补教学内容方面的不足。

2 综合性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综合性实验应与理论课保持密切联系

实验课与理论课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注意到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开设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紧紧衔接在理论教学之后进行,综合性实验要在相关教学内容结束后开出,使实验课与理论课共同组成合理的教学体系,完成共同的培养目标。综合性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实验不同于验证性实验,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可供参考,学生要完成整个实验,就必须依靠自身,对学习内容要熟悉,实验过程中需要思考、分析问题,最终得出实验结论。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如何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是实验教学的重点。这就需要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实验。

2.2 综合性实验需要教师课前认真准备

教师课前需要准备的内容包括:①课前的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使教师明确实验设计的目的和思路,对连续的综合性实验有清晰的了解。②课前的实验技能准备。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有操作技术,能够正确自如地指导学生,特别是年轻教师,要求在课前对综合实验所涉及的技术做到熟练操作。教师课前要预想可能出现的实验问题,正确进行课堂引导,避免出现课堂混乱的情况。③实验课中要求教师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

2.3 综合性实验需要学生课前认真准备

开设综合性实验,一是学生实验前一定要预习相关的理论和实验步骤,做到实验前心中有数;二是预先培养学生的“基本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做综合实验时,学生应把重点放到“综合”上,而实验操作却不成问题,实验结果才能真实可信。

3 结语

综合性实验的开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本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且能够运用自如;同时还掌握了相关的实验诊断学、统计学的知识,它将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对课本理论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上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李琳.病原微生物学及医学免疫学实验课分级教学及教学模式初探.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 (4):538-539.

[2] 郑清平.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4):488-490.

[3] 周俊英, 付有荣, 郭清莲,等. 开展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综合性实验的体会.检验医学教育, 2008, 15 (1):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