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工程发展史范文

环境工程发展史精选(九篇)

环境工程发展史

第1篇:环境工程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历史环境;全面保护;文化规划;可持续发展

杭州是一个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山水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应在文化的引导下保持其健康、良性的发展。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钱塘江沿岸成为杭州城市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提出“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策略,三江沿线江堤内生态环境与视觉景观得到了初步改善。2014年杭州市政协召开十届三十九次主席会议提出,钱塘江古海塘将筹备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一旦申遗成功后,将对钱塘江沿岸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古海塘遗产价值的统领性赋予了沿江区域经济世界级的流域文化形象;另一方面,沿江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与文化遗产价值产生联动效应。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钱塘江、运河、西湖作为杭州城市空间主体水文结构,西湖、运河申遗成功后,钱塘江古海塘的申遗必然对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起到至关重要的补充与优化作用。作为钱塘江历史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海塘、码头、桥等水利工程遗产,沿江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村镇、寺庙、碑刻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神话、诗词、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具有杭州地域特色以及代表钱塘江文化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古海塘遗址逐渐被挖掘出来,大多数古海塘虽列入文保点,但迟迟未被保护,浙江第一码头、闸口等历史环境也缺乏系统的主题规划,导致钱塘江历史环境的损毁与文化断代。如何保护好钱塘江历史环境并使钱塘江文化永续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参考国际经验和《上海2040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有机更新办法》(2014年5月),其核心是在城市转型过程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通过文化建设,风貌保护等措施,挖掘城市空间潜力,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以体现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从文化角度来探讨历史环境保护和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发展具有直接针对性意义。

1钱塘江历史发展沿革及资源价值

1.1历史环境构成要素

钱塘江历史环境的构成主要由钱塘江河道功能、历史文化两大要素构成(表1)。(1)河道功能要素。钱塘江运输开发较早,隋朝时江运已日趋繁忙,南宋定都于杭州,更扩大了钱塘江的航运作用,运输是钱塘江一直延续的功能。在工业和后工业时代,航运依然是钱塘江的主要功能。河道、水源、水利航运工程设施以及运行管理机构是钱塘江历史环境延续的重要组成内容。(2)历史文化要素。千百年来,为抗拒咸潮入侵,人们在河口两岸修筑了堪称天下奇观的古海塘,明清及以前的古海塘实物及遗存百余千米,周边文物古迹密布,地域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特质鲜明。海塘沿线建设了大量的水利交通设施、寺庙、碑刻墓葬、古塔等;同时,运输功能使得钱塘江沿线成为商贸集聚地,大量的集市街区、建筑园林、戏曲歌舞和民俗传说诞生。这些物质和非物质要素虽然与钱塘江本体功能没有直接联系,但是这些构成了钱塘江的历史文化氛围。

1.2历史环境的资源价值

(1)独特的自然景观。钱塘江河口段,是钱塘江河口区下流江水与东来海潮来往交汇的潮汛河道,由于这一河道呈喇叭口地形,从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钱塘江潮。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怒潮成为钱塘江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孕育着博大精深的钱塘江潮汐文化。

(2)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提到钱塘江潮汐文化,就不得不提及古海塘,当前杭州市境域内,明清海塘遗存呈线状分布于余杭区、江干区、上城区、西湖区和滨江区、萧山区。它是中国古代人民与潮灾顽强斗争并取得巨大胜利的象征,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海塘形成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最高工程水平。与古海塘同类型的还有航标、船闸和堰坝、港口码头、桥梁、津渡等水利工程遗迹,都是钱塘江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此外,钱塘江沿岸还分布着大量的历史遗迹、民居商会、名人墓葬及传统村落等历史环境资源,在杭州境域内,主要集中在富阳、桐庐、建德、淳安4县(市)及杭州市区。商会是钱塘江昔日航运繁荣的历史见证,商贾因公聚议的场所有富阳两浙公所,转运商品的商行有西兴过塘行,还有兼有同乡聚会以及娱乐的场所有建德遂安会馆。钱塘江沿岸拥有丰富的宗教建筑群和大量石刻、造像、寺院、道观,历经千余年,经久不衰。现保存较好的寺庙建筑有17座,墓葬10个,碑刻8处,牌坊12架。钱塘江沿岸历史文化名村和古村镇保留着大量清代中后期、民国的古建筑,各色雕花华丽的分布在窗户、屋檐、柱椽、石桥的角角落落。村落还都沿袭着舞狮、舞龙,造坑边纸、绣花、剪纸、贴画等传统民俗文化,部分村落已经入选部级历史文化名村,村里的古建筑和古文化已得到逐步开发。在这些历史文化村及古村镇中,祠堂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空间载体,三江两岸历史遗存中现有祠堂三十余个,现存最早的祠堂遗存为始建于南宋,明嘉靖三年(1524)重修的淳安文昌镇富山村的方氏家庙。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具有近现代建筑文化特色的工厂、办公、博览建筑等,如长河农民协会旧址、之江大学旧址、萧山中山林、萧山大爿山碉堡群、萧山团代会旧址、富阳双烈园、建德洋溪搬运站旧址、淳安白马烈士纪念碑等等。这些近现代建筑成为反映钱塘江历史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近百年建筑历史发展轨迹以及建筑文化特色的实物例证。

2钱塘江历史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1文化规划与全面保护

钱塘江历史环境文化规划的本质是对以文化为核心的历史环境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和发展,将钱塘江历史环境文化特征的继承和发展与公共的文化需求联系起来,结合城市设计,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地区更新、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将规划设计与人们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它能够有效提升钱塘江历史环境的品质,提升钱塘江历史环境的公共社会生活,提升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钱塘江及其沿岸历史遗存众多,历史环境构成要素丰富,在全面认识各类历史环境构成要素的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应加强保护利用,使这一持续千年、绵延千里的连续资源,作为综合文化景观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首先要遵循科学保护与文化规划原则。全面保护钱塘江历史环境的格局、构造及其特征,完整反映钱塘江历史环境(体系)创建、发展、完善的脉络,反应钱塘江水利工程的建筑工艺及其成就;全面保护钱塘江相关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钱塘江文化的组成。对重要位置、重要类型的历史环境进行重点保护与分层保护,如临江一线的古海塘、浙江第一码头等历史遗存。通过保护钱塘江历史环境以构建人文空间,保护钱塘江文化的整体风貌,传播钱塘江文化。其次要制定合理的保护工作措施。重点保护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遗迹及附属资源,对独特的地方进行广泛表达和保护;同时梳理现状历史环境要素,对尚未列入文保范畴的历史环境要素进行分类、分层保护。历史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对象可分为十类,包括钱塘江本体、附属建筑、船舶等功能相关遗产,沿江村落、碑刻、寺庙以及文件、图片等物质文化遗产,与沿江地区民俗、艺术、神话等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主体的不同,保护方式也应有所区别。

2.2合理利用

钱塘江历史环境的再利用是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合理利用,永续传承的途径有以下三种:一是传统利用。对码头、古海塘、闸口、桥等正在使用的历史环境要素,进行工程设施的加固沿用,继续发挥其应有作用,同时进行绿色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为更好地服务于各项开发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古为今用。对塔、碑刻、近现代建筑等已废置或改为他用的历史环境要素,挖掘其作为钱塘江文化组成的文化价值,并以文化规划策略进行文化空间规划与风貌协调,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相结合,规划设计遗址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主题广场等公共游憩空间,把历史环境资源的保护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将历史环境保护、景观建设、产业发展及现代都市生活有机结合,加强了钱塘江文化的连续性,改善了城市环境,实现了历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环境再创造。从区域规划层面对钱塘江历史环境进行整体文化规划,规划钱塘江历史文化轴线,串联各个历史环境要素,形成连续的钱塘江文化景观。充分发掘和利用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从时代的角度进行重要节点的环境再创造,以保证文化轴线的连续。

2.3确立以旅游为发展的历史环境管治思路

杭州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是典型的山水型旅游城市,钱塘江及其沿岸丰富的历史环境资源也具有相应的旅游开发优势。钱塘江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再利用,也为发展杭州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旅游的发展对历史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钱塘江历史环境构成体系中,与钱塘江生态功能维护相关的自然环境要素,与钱塘江航运功能相关的水利工程遗产,与钱塘江发生发展“历史”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是钱塘江历史环境整合保护的主体。根据不同的构成要素,挖掘与传承钱塘江地域文化,一方面便于保护钱塘江历史环境,另一方面利于形成连续的钱塘江文化景观,形成地域自身特色,从而形成发展旅游业的特有资源,在保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三江两岸绿色廊道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创造理想的经济价值,带动钱塘江沿岸与城市走向复兴。

2.4建立完善的慢行游憩系统制定

钱塘江游憩专项规划,在“三江两岸”绿道建设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慢行游憩系统。游憩系统的规划包含四类主要游憩活动,分别是遗产旅游、水体休闲、慢行休闲和野外休闲。其中遗产旅游以参观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为主要活动内容,结合遗产保护,强调游憩资源的文化意义;水体休闲包括游船、垂钓等活动内容,在船和码头设施完善的前提下可鼓励钓鱼活动;慢行休闲包括骑行、散步等活动内容,结合码头、船闸等历史环境节点设计文化景观广场;野外休闲包括野营、远足等活动内容,应与慢行道间隔一定距离,并结合乡村及历史文化村镇旅游。

2.5促进公众参与策略

钱塘江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要激发公众的参与意识。公众参与是保证历史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获得广泛支持并有效实施的重要方面。公众参与可以将其与政府部门、各类组织的力量得到完美整合,促进公众对古海塘等历史遗产价值的理解。在历史环境保护规划阶段就可以引入公共参与,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开放的规划系统,让公众尤其是与历史环境密切相关的当地居民能够真正参与其中,使得居民的意见能最终反映到决策体系中。在规划实施阶段,建立由居民自己组织的社区组织,通过广泛的社区参与,集中地方文化和特色资源,“循序渐进”地发掘历史环境潜力,回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人本目标。公众参与过程可以从历史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决策、保护和监测等具体工作、宣传及主题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

2.6历史环境的保护管理

钱塘江历史环境的跨区域、多功能的属性决定了其管理工作需要经常协调不同行政区域和职能部门,因此,需要建立以核心部门为纽带、以合作伙伴关系为基础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方式。只有形成以具有执行力的核心管理部门为纽带,集合各类政府机构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一体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统筹与协调,才能真正使钱塘江历史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确保保护与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3结语

总之,钱塘江历史环境的保护形式日益严峻,保护历史环境,需要重点关注历史环境的文化遗产价值,通过对其全面保护、文化规划、空间优化、产业引导、景观整治、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研究,提出历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钱塘江文化遗产与沿江区域经济及城市发展的交集在于钱塘江文化,因此,钱塘江文化的传承与开拓具有非常现实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文化引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将为钱塘江文化遗产价值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宏利.历史环境的管治———理论创新与模式实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奚雪松,陈琳.美国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法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4):100-107.

[3]张佳.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的文化治理与规划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4]卓军,章珠裕.江流石不转———三江两岸历史遗存[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

第2篇:环境工程发展史范文

0 引言

人类进化史,正是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营建理想的生存环境的历史。“环境艺术设计史是一部综合性的设计历史,是一部人类栖居形态演变、营造技术进步和环境艺术思想发展的历史”。[1]它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过程的历史,是人类积极主动地影响自然和人类所处环境的演变过程的历史,以此来分析和研究人类环境设计思想的发展。

我国园林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园林设计文化和辉煌的园林营建传统,但是现代景观设计在我国却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景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是解决人地危机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的艺术。

研究中国景观设计史,都是以考虑中国园林史为背景来进行的,近年来研究者研究园林史的新成果和新发展不断涌现,用设计类其他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来研究景观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甚至有些设计类学科的研究对其的影响密切相关,尤其是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史的研究对景观设计史的研究影响密切,这样使得景观设计史的研究所触及的范畴和研究方法变得更为丰富和宽阔,其学术研究的广度、研究目的和意义也更为多样化,此专项的史学研究也就更为细致和深入。

1 相关基本概念

1.1 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

我国传统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源远流长、建园历史悠久,营建技艺精湛,地域、文化丰富多样,极具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在我国特色的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中独辟蹊径,风格独特,彰显中华民族的特有内涵。在设计中它以表现文化情怀为出发点,将人文内涵和传统的儒、道、释文化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其设计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力。我国传统园林包括皇家、私家和宗教寺院园林。“气势宏大、用材讲究、装饰华丽是皇家园林的特点,着重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识:私家园林闲逸,具有文人的审美情趣。”[2]

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在我国依旧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国人所喜爱,虽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很难见到我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影子,但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依然以传统园林设计为根本,以此来体现现代景观设计新的形象。可以说:传统园林设计在前,现代景观设计在后,传统园林设计是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基石,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为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先辈的生存理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体现出先人对其所处环境的一种态度。我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从建国到21世纪的今天,其设计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如今在城市、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等都可以看到现代景观设计,景观已经成为了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共空间,普通人群都能够享用和观赏。(图1)

1.2 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

“环境艺术”的内涵是非常广泛的,除了有美化环境的艺术作品外,还包含地景艺术、景观艺术以及偶发艺术等。“而景观设计是专门以为人类创造舒适、安全、功能齐全且富有艺术气息的环境为目的,研究如何对土地进行合理安排、如何对土地上的物与空间进行合理安排的一门学科。它与环境艺术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但从某个角度来讲,二者还具有一定的从属关系”。[3]

景观设计是一门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设计。所谓景观设计又称风景设计或室外设计,泛指对所有建筑外部空间进行的环境设计,包括园林设计,还包括庭院、街道、公园、广场、道路、桥梁、河边、绿地等所有生活区、工商业区、娱乐区等室外空间和一些独立性室外空间的设计,随着近年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室外环境设计,即景观设计日益受到重视。[4]景观设计是一门庞大而复杂的综合性学科,它与艺术、建筑学、社会行为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文化学、地域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进行融合,同时又与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可以这么说“景观设计是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与技术设计,是一种包含了对自然及建成环境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维护的工作。景观设计范畴包括公共空间、商业及居住用地、场地规划、景现改造、城镇景观设计和历史景现保护等。”[5]

2 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与景观设计史

2.1 环境艺术设计史与园林设计史

2.1.1 环境艺术设计史

人居环境的营建历史与建筑史、规划史有一定的区别,它是以人类对环境的营造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设计史。何为环境艺术史?虽然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史学家对此概念持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是可以从中总结出,环境艺术设计史是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史,即是一部研究“人类栖居形态演变、营造技术进步和环境艺术思想发展的历史”。[6]事物越往前发展,其研究也就愈深入和进步,其研究门类也就越来越多,对设计史的研究也应如此。由于环境艺术设计史其本身继承了其他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跨学科、多领域交叉的研究是环境艺术设计史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在江滨编著的《设计概论》一书中将室内设计史、公共艺术史、园林设计史、景观设计史等统一规为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范围。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它不仅涉及史学框架和环境、生态学的基础研究,还涉及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方面。总之,它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工程科学之间的持续不断的对话,它提供了一种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新视角和方法,即一种新史学范式和新通史观念。”[7]

2.1.2 园林设计史

园林设计史包括园林设计、园林历史和园林设计史三个方面的内容,但它们三者之间即相互作用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别。一方面园林设计史是对其具体的园林设计所进行的一门学术研究,另一方面又是以人类文化形态史研究作为园林设计史研究的出发点。从狭义上来说,园林设计史是研究园林设计的渊源、演变过程、发展规律及其设计特征,以物化来阐析园林设计的外部形态、格调、体系,以及园林设计师与园林工程技术发展的一门学科。从广义上来说,园林设计史即是在一个人类历史的框架范围里,以尽可能宽广的人类活动为背景去探索和理解园林设计的研究。以园林设计为出发点,来研究园林设计的历史特性和其研究线索是园林设计史研究的内容。园林设计史它不仅只是研究园林设计的历史,还是一门研究一系列园林设计手法的学问。

2.2 景观设计史

“一项人类如何改变外界物质环境的历史”,是《辞海》对景观设计史的最好定义。直到20世纪以来景观设计史才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主要依托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并借鉴和导入其他学科的历史证据。如导入和借鉴园林设计史、建筑史、考古学、生态学、历史地理学等。景观设计史的研究由于引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而引申出了多样的研究视角。这些研究视角对园林设计史的研究视角产生极大的影响。景观设计史的研究一方面“涵盖了景观的历史与发展,包括研究景观感知的变化以及景观与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变革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8]另一方面,如运用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方法来对景观图像进行研究。随着“历史景观的分类和评价兴起,景观的审美和生态、遗产和游憩价值成为制定保护和管理政策的一部分。”[9]

3 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的区别

从两者基本概念的角度来看,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在某些方面虽然包含景观设计的概念,但是景观设计史并不是全部包含在整个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中,确切地来讲,景观设计史只涉及环境艺术设计史研究的一个领域,但它是环境艺术设计史与园林设计史交叉研究的范畴。在当前大的国际环境下,特别是人类聚居环境危机感的驱动下,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趋于对环境危机催生的历史研究,更特别关注生态环境的过程设计研究。而景观设计史是建立在其视觉艺术美特征基础上,而不是倾向由于环境危机问题引发的历史研究。景观设计史和环境艺术设计史两者是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研究人类所居住环境的两门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科。

4 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对景观设计史的影响

4.1 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与景观设计史的相同点

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与景观设计史它们三者都是以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的历史研究。历史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智性的形式,而这三者是这种形式的一种探索类别。环境艺术设计史、园林设计史与景观设计史与其它历史研究一样是所谓“历史”研究家族的成员之一。环境艺术设计史本身作为历史学科的一个独特子集,具有交叉性与跨学科性的关于研究自然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观点,是对人类栖居形态的演变、营建工程技术进步和环境艺术设计思想发展历史的专门研究学科。环境艺术设计史不仅揭示了自然在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也剖析了因为人类活动而所导致自然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这样人类可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便能更清醒地认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园林设计史是研究园林的变迁,以研究“第三自然”为出发点的研究,园林是从人与自然的共生的角度来进行探讨研究,“是人类用自然材料建造的用来代表关于自然的主题的作品。”[10]可以说,园林设计史也是在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来进行学问研究的。景观设计史的研究也是把自然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来进行研究的,是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去认识和理解自然,把自然进行升华。

4.2 环境艺术设计史对园林设计史研究的影响

当下,在环境艺术设计史研究大的背景影响下,园林设计史研究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视角,同时许多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兴的研究观念。如近年来研究园林设计史对人居环境研究的偏重,提出了大量的以针对地域环境的变迁史视角的研究和园林设计史对自然观的阐释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的关注,以及园林设计史中对社会情境分析的研究成为园林史的主流研究方向,以上这些例子的研究视角举不胜举。跨学科研究是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史的一个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方法对园林设计史的研究方法影响深远,环境艺术设计史就其性质来说属于边缘科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它的研究方法是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吸收营养,启发其研究,使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更具科学化、理论化。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方法不仅兼具有历史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研究特点,并形成了其研究特色。传统的园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种文化景观,而对园林设计史的研究因其自身的特点,须结合其文化史来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者常把历史文化的系统性分析研究作为对园林设计史的阐释。环境艺术设计史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促使和影响园林设计史的研究,这样使园林设计史的研究走向多元、开放,使得园林设计史研究在关注园林设计本身的同时,也更专注于多学科多元交叉问题的探索。因而使园林设计史所涉及的范围和研究方法变得更加的宽阔和丰富起来,其学术研究深度更为提高,其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也更为深入。

4.3 园林设计史对景观设计史研究的影响

园林是人为的景观,园林是围合的景观。在某种程度上,园林设计属于文化景观的范筹。以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为例,传统园林设计在前,景观设计在后,传统园林设计是景观设计的基础,传统的园林设计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雏形。因而园林设计史的研究和景观设计史的研究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研究内容必然存在一定的交叉,同时景观设计史的研究也会受到园林设计史研究的影响。近年来学者对园林设计史的研究愈加深入,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研究视角中,园林设计史研究与景观设计史研究存在交叉,因而景观设计史的研究可以借鉴园林设计史研究的成果,促使其研究向前发展。如研究我国传统园林设计须考虑政治与其的关系,因为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有意无意受到当时统治阶级意志的影响,很多传统园林设计正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从而呈现出某种设计偏向。景观设计史研究和园林设计史研究一样,也须考虑其当时的阶级因素,也可从政治的意识形态视角出发而进行深入地探讨。因而园林设计史研究的视角可以借鉴到景观设计史的研究中去,扩宽其研究的思路,同时园林设计史的研究方法也影响着景观设计史的研究方法。

5 中国景观设计与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我国景观设计的起源一直以来在学术界备受争议,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我国的园林设计对我国的景观设计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中国的景观设计发展也和其他国家的景观设计发展一样,经历了从起源、发展到高潮的三个阶段。如表1。

5.1 我国现代景观设计是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设计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是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景观设计又要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景观是这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构件。景观是环境中最活跃的、集中的、优化的构成要素,是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实现这一条件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可通过对环境景观的特征和特色成因进行剖析,从而有利于人们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已有的环境资源,加深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认识。景观设计对于某一特定的环境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社区、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生态平衡。优秀的景观设计,可使人们杂乱的生活环境变得有条有理,宜人的景观能使所处环境的人们感到舒服,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们新兴的学科,在我国的兴起时间并不算长,设计师的大部分实践都集中在城市公共环境领域,近代以来,如辛亥革命以后,在广州、武汉、南京等城市相继出现了一些公园和城市广场,像广州的中山公园、汉口市政府公园及南京的中山陵前广场等,在相当程度上都沿袭了我国的传统的园林设计手法,这些设计作品有的是在原有的景区或古建园林的基础上扩建或改建而成(图2),而以这些为代表的公共环境设计作品,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背景及“都市田园化和乡村城市化”的概念的推动下,严重阻碍了对传统造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我国后来城市景观创作的先天不足,空洞、毫无中国特色的后果,但是,对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理念经历了改革和探索、模仿与反思、兼容并包与共生三个阶段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如南京夫子庙商业步行中心(图3)、广州陈家祠广场、上海延中绿地等一系列的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标志着我国现代景观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景观设计是一种复合的系统设计,如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即包括区域景观体系的系统设计,还包括反映地域文化特征的人文系统设计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设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重点在于景观设施的个性形象设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常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11]。

5.2 中国景观设计与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之间互为联系

我国传统园林设计是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的雏形。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都是以研究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出发点的,只是两者的研究角度不同而已。二者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设计实践活动都有许多的交叉,这种交叉在城市的外部空间设计方面尤为集中体现,这种外部空间的设计可称为“景观设计”也可称之为“环境艺术设计”,如(图4)。我国现代景观设计继承传统的园林设计、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并与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包括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多种学科融合的复合设计体系。环境艺术是以室内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契机,以“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为设计核心,注重外部空间设计的人文质量的设计学科。由于有“环境艺术”的介入,从而丰富了外部空间设计的景观要素。我国现代景观主要出现在城市,投资大、范围广,它是依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特点建造而存在,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为景观设计锦上添花。

6 结语

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联系密切,两者研究之间即有学科交叉又互为区别,两者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也可互为借鉴参考。在全球化进程和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大环境下,我国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视野也更为开阔,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多样化。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但是,我国景观设计史与环境艺术设计史的研究与欧洲发达国家对此领域的研究来说相差甚远,还有待我国此研究领域的研究学者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家骅.环境设计史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2]孙勇.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2:61-62.

[3]左小强.环境艺术的景观设计特点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75-76.

[4]邱景源,江滨编著.设计概论[M].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曹瑞林.环境艺术设计02景观设计[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6]吴家骅.环境设计史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7](英)怀特.16世纪以来的景观与历史[M].王思思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8]Harley J B. Maps, Knowledge and Power[C].Cosgrove D, Daniels S. The Iconography of Landscape. Cambridge, 1988: 277-312.

[9]金云峰,陶楠.环境史景观史园林史[J].中国园林,2014,8:85-88.

第3篇:环境工程发展史范文

一、绿色小城镇和人居环境概念

绿色小城镇是指能够较好地满足经济发展水平的承载力,有效保护环境,注重节能减排,基础服务设施配套齐全,规划建设水平较高并用地集约的小城镇。对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设计的指导思想,需要因地制宜地满足当地居民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结合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习俗,体现地方传统特色。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城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等多个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加以研究。其目的是要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二、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现状

从宏观层面上讲,近年来,我国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首先面对的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这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缺乏科学、系统、合理的规划,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建设用地粗放低效,与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严重不匹配;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导致规划、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生态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绿色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此外还有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阻碍了绿色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和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加快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因地制宜,突出各地的传统特色。

三、旧州古镇概况及建设

旧州古镇历史悠久,有着23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交通便利,经贸发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这些都为旧州古镇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和历史文化基础。

旧州古镇是贵州省10大历史文化名镇和20个重点保护与建设民族村镇之一,悠久的历史文化给古镇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古镇的街区与建筑群大多形成于明清时期,文物古迹众多。

旧州古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型气候,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民间刺绣、挑花、蜡染、纺织工艺独特。自改革开放以来,旧州古镇的各项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乡镇企业、商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广播、电信、交通、旅游等得到了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促进了旧州古镇人居环境的建设和发展。

在人居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规划部门严格实施《古村镇保护规划》,重点保护古镇周边山体、舞阳河和古镇街区组成的山水相融的城镇空间格局;文昌宫、仁寿宫、天后宫、郭沫若母亲故居、西大街等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历史建筑和街道组成的街巷格局,历史上巴蜀、湘鄂等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与当地苗、侗等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的多元文化和红色文化,体现了旧州古镇在建设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的过程中,注重完善规划编制及高水平规划建设管理,并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黄平县计划投入7.26亿元,用4年时间打造一个万亩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示范园位于黄平县古镇万亩大坝,是贵州省重点打造的百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特色工业产业,不仅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收入,而且可以降低单位GDP能耗,保护环境,还可以吸纳本地和外来劳动力,最终促进旧州古镇特色产业的全面发展,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群,为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创造条件。

四、旧州古镇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不仅包括物质生活方面,而且还有丰富的精神方面的享受需求。精神生活享受的好坏不仅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旧州古镇在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成效,但是也相应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一)历史文化环境和古镇肌理部分被破坏

伴随着旧州古镇绿色小城镇的建设开发,古镇的视线通廊和古镇肌理被商业化的房地产开发和商业开发所破坏。房地产的过度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不仅破坏了旧州古镇的街道肌理和视线通廊,而且影响了古镇历史色彩的和谐。漫步在古镇街道上经常会看到大大的“拆”字。由于没有科学的规划和保护措施,古建筑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虽然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是在商业化的影响下,一些建设项目成为忽视环境和人性化的“政绩工程”。

(二)缺乏民众参与,没有完全做到以人为本

由于各方利益的纠葛,古街区的建筑保护很少吸引当地居民参与。不仅如此,不少人认为文化名城古建筑的保护是经济发展的负担,是政府的工作,这种错误观念极大地抑制了历史村镇和当地文化环境的发展。许多改造后的古镇街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化的使用需求,但是由于规划不合理,造成古镇原栖息地的消失。如何保护和建设旧州古镇的绿色人居环境和历史文化意蕴的生存环境,如何应对新常态下城镇化建设与古镇风貌的继承和发展,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交通负荷较大, 环境质量下降

随着小城镇人口数量和机动车的增加,交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过量的机动车导致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空气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交通问题对城镇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绿色小城镇环境质量的下降是人居环境建设中最严重的问题,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同样也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即透过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由关注经济的发展转变为关注人居环境的发展。

旧州古镇在绿色小城镇的建设中没有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工业经济体系;没有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三废”的治理,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没有严格执行噪声和排污收费制度;没有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没有推动工业企业的合理有序布局;忽视了对景区环境的保护;应对紧急灾害的能力明显不足;整体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五、决策先行,宏观把控

人居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科学规划,做好示范小城镇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按照“一城两区”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功能定位和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确保建设工作推进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以此避免因决策失误导致的重拆重建、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科学的理论指导可以减少失误,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管理成本,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原生态和传统文化。这是旧州古镇建设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必由之路。

(一)改善交通条件,完善路网规划

旧州古镇路网的选线布置应既能满足当地居民的出行需求,又必须结合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并考虑与临街建筑、街坊、已有古建筑的联系要求;要因地制宜利用老城区的道路系统,尽可能少占田地、少拆(迁)房屋等建筑物;道路系统宜尽可能简单,便于组织和管理;与对外交通系统密切配合,实现良好衔接。

(二)公共交通系统

旧州古镇的公共交通体系不够完善,公交线路密度低,覆盖面小,可达性差,居民出行时耗过长。如何发挥公交的吸引力,提高常规公交的服务水平,是旧州古镇交通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旧州古镇绿色小城镇规划应明确公交场站设施的空间布局和用地规模,以便在城镇开发、建设的过程中预留公交场站设施用地,为后续的实施建设创造条件。

(三)改善古镇环境质量,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旧州古镇的环境污染不仅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还会破坏自然资源,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要推行镇域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进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同时应充分认识到,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决不能走“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村镇生态文明建设并走上了保护与开发同时进行的道路,利用村镇环境开发旅游、文化产业。

(四)保障民众主体性,尊重民众需求

绿色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建设是为当地居民服务的,作为人居环境建设的主要实践者和受益者,理应给予他们参与民主决策的权利,优先改善他们最需要的公共设施,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建设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优先建设最需要的民心项目,杜绝“面子工程”,力避“千村一貌”。

(五)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建设标准

《国务院关于人居环境指导意见》中对改善村镇人居环境提出了新要求。旧州古镇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给予进一步指导。可以优先发展生活条件尚未完善、需求较强的落后村镇,以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探索经验,以点带面,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全面提升镇域人居环境质量水平。乡镇政府要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优先安排、保障居民群众要求改善生活条件最基本的项目,有序推进绿色小城镇的人居环境治理。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走上保护与开发同时进行的道路,利用小城镇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开发旅游和文化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也有一部分村镇通过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实现城乡一体化,对更多的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在对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将目光放长远,在对房屋道路和镇区绿化的同时,将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民俗风貌与自然环境结合,重视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保护和修复已被破坏的自然景观。

(六)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加大古镇肌理保护力度

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历史的积淀,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受到市场化的严重冲击,面临民间传承后继乏人、传统活动消失的威胁。

保护古村镇传统文化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任务,建设初期就要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和发展规划,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民居名录,建立完善的保护和监管机制,避免大拆大建“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破坏村镇肌理和历史文脉的严重后果。

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对绿色人居环境破坏的一切行为,包括街道肌理、视线通廊,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建筑色彩等;通过政府行为宣传传统活动、工艺在现代社会的功能与价值,在基础设施完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民俗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历史风貌的保护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六、结语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的不仅仅是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改善小城镇的人居生活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类的持续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才是根本。总体上讲,提高绿色小城镇的人居环境水平要全面、有序地建设和发展,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

绿色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要坚持抓,这是实现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注重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既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新世纪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

人居环境建设要求加快社区建设,把握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结合是最基本的要求。弘扬城镇的历史文化传统,体现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体现当地特色,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依靠科学的规划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环境友好型小城镇,保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城镇走生态化发展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造性的规划、设计绿色小城镇,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绿色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我国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发展和建设。

参考文献:

[1]苏新琴,陈丽华主编.小城镇规划原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绿色小城镇建设标准.北京:住建部,2011

[3]仇保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北京:中国发展观察,2010

[4]石忆邵.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的发展.湖南:经济地理,2013

第4篇:环境工程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城市规划;人文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现代城市规划是社会改良运动、政府行为和工程技术的结合体,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预期和实现这种预期的行动纲领”,它以未来为价值取向,预测城市发展趋向,营造个性城市文化,突出城市的人文关怀。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接近40%,城市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主体,以城市为中心组织、带动、服务于社会已呈明显的时代特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倡导,成为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最热门的话题。城市规划如何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城市规划应体现哪些人文内涵,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1 城市规划的生态观念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达到空前发展的阶段,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也带来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如何避免将城市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减少“生态负债”,促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在当代城市规划编制中尤为重要。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涉及社会、经济、环境诸多因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城市生存的需要,而且是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优势,城市规划作为重要的政府行为,要加强政府的干预作用,要在实现适度的经济增长、控制人口和优化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延长资源的可供给年限,不断开辟新的能源和其它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科学引导城市发展,满足就业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建立公平的分配原则,推动技术进步和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控制等方面制定政策和规划,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城市空间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叠合,在城市各个层次的规划中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处理好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在城市的滨水地带,背景山体以及主题综合公园区域,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容量,有限度的开发利用,在城市规划中有组织地布局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组织视觉走廊、景观通道和绿化隔离带,要通过道路空间、广场空间、建筑空间和绿化有效地组织通风、采光、改善城市的环境,构筑适宜人居住的具有生态特色空间网络。

2 城市规划的以人为本思想

包括二方面的内容。

第一,城市是为公众服务的,其空间体量、功能配置要体现予人关心的原则,要把无形的空间创造成有情的场所,具有为广大市民共用共享的社会性,易于识别,具有个性的识别性环境压力小,身心轻松安逸的舒适性,交通方便、快捷的通达性、安全性,有视觉趣味和人情味、环境优美的愉悦性以及功能和形式灵活多样整体性、多样性和文化性,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思,并尊重自然、历史和保护生态。城市空间布局要以区域的理论和全局的理性,用系统论的方法,把构成城市空间各要素作为研究的对象,要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不同需求,体现各种利害关系,融合各种文化,创造一个既是物质的又能满足广大市民精神需求的场所。

第二,“和谐社会”就是建立各种社会关系的平等和秩序。城市功能不仅仅是趋利的,更重要的是便于公众居住,并通过其自身设施的合理配置,不断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时间上适应、预期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阶段,空间上合理安排配置城市各项资源。例如,在当今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开发建设中,市民、开发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等主体的需求和愿望各不相同,城市规划的任务就是调整它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确定利益分配原则,平衡各种利益和;中突,建立公平、公正的秩序,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利益。

3 城市规划的历史文脉保护

每个城市的生长和发展过程中,都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形态,具体表现在城市的街道、建筑的形式和色彩等方面、像北京的皇宫、胡同,上海的外滩和里弄、广州的骑楼等,这些空间的形象深刻地烙在公众的脑海中,唤起公众对过去的回忆和归属。是人们认知城市意象最根本的元素,具有很强的城市标志性、导向性和识别性,是城市历史的连续和延伸。“和谐社会”的城市规划,要充分研究城市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充分研究和奠定城市的历史格局下整体保护和有限开发的路子,要正确处理传统认知和空间形式与现代生活冲突的矛盾,避免建设过程中归属感、认同感的失落,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周围历史环境,切忌标新立异、忽视城市历史空间环境的延续从而丧失城市原有的特色,将城市空间和原有的城市空间肌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和谐的整体,从而体现城市文脉的连续性。

历史文化名城、优秀的传统建筑,在适应当地气候、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运用当地技术以及体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反映历史文化的底蕴,有着强大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欧洲小镇古老的街坊、教堂,优美的山水、老桥所透析出的民风、民俗正是反映了这一点。建筑作为一个文化生态系统,随着历史的发展,有其新陈代谢的规律,欧洲各国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上多采取动态保护,把开发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大多数欧洲城市都有悠久的历史,如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慕尼黑、科隆、海得堡、巴黎、维也纳等,先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为此,政府十分重视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保护,通过规划提出各种保护办法,并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如巴黎、罗马等城市,将旧城保护与旅游相结合进行开发性保护,著名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就是古老建筑开发性保护的成功之作;对旧城改造中不符合新功能要求的古老建筑,则采取“留皮换骨”的办法,即保留传统建筑的外墙,而将内部结合功能需要进行重建,这样既满足了现代的功能要求,又留住了街区的风貌:对于文物级的古老建筑,则是保护的重点,既便是断墙残壁也完全保留它――在罗马街头,既可看到古斗兽场、古水道,又可看到残墙断柱,高大的现代建筑从遗址上跨过,却是那么协调、融洽,由此也感受了社会的和谐与平等。

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新的空间的产生,由此必然对城市原有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城市规划强调尊重历史和自然,就是要在时代背景为特征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与历史的关系,在保证历史原真的同时,延续我们城市的历史是我们当之无愧的职责,要在创新中续写城市的历史,那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只能使今天的城市走向明日的死亡。

4 城市规划的城市文化建设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是我国现代都市的重要工作。城市文化包括物质性、精神性的人文环境。物质性人文环境指文物古迹、山川园林、建筑群落、绿地、街巷等,人们把某种人文精神及其结构形式渗透于其中,成为人们喜欢的空间;精神性人文环境包括风俗、语言、学术、艺术、传播、广告等,表现了城市的生存方式与人文特点。它们相互溶人和相互制约,共同显现一个城市环境的个性与品质。城市文化氛围是由人文环境熏染而成的空间文化表征,它像一种“气候”,表征一种“天气”,表示一个城市的某种文化,它的实质都在于烘托生活的空间氛围,给予人间一种分享与认同。

5 城市规划的城市特色建设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特色明显的城市,才能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保证社会和谐发展。城市特色包括产业特色、城市形象特色以及历史人文特色,城市形象特色主要由城市色彩、城市建筑、城市环境等多方面的要素形成,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城市特色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一种建筑文化的积累过程,这种过程时间越久远,其城市越具魅力,对人的影响也越深远。

5.1城市色彩

城市是一个有形的载体,为城市居民提供居住、工作和活动的场所,它的建筑、道路、绿化、水体等实体构成了极为丰富的城市色彩,成为城市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城市的整体环境和风貌,甚至还涉及城市的格调和文化内涵等更深层的领域。有特色的城市应该有明确的主色调。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如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的城市都有色彩的规划。这些国家的城市所展现的色彩风格和谐一致,不能不归功于城市主色调所起的控制引导作用,如锡耶纳为红色,热亚那是黑白色,巴黎为灰色,耶路撒冷为鹅黄色,伊斯坦布尔则为杏黄色。我国也有部分城市对城市色彩进行了研究:北京将其建筑物主色调定为以灰色调为本的复合色,建筑物的色彩可以在红灰、黄灰、绿色灰等与之相协调的颜色间选择。哈尔滨选择了米黄色和白色做主色调,土红色为辅助色。威海也对城市建筑的整体色彩进行了定位,即“蓝天、白云、碧海、红瓦”。城市主色调的确定有利于给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有利于显示出城市良好的文化氛围。

5.2城市建筑

注重城市个性,提高城市品位,构筑自身的特色和风格,建筑物起着主要的作用,建筑应加强标识性及易识别性的研究,才能有地方特色建筑造型,融入到城市之中,丰富城市空间,形成有个性特色的城市形象。建筑不同于房屋,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特性,究其艺术性而言,一幢建筑其形体、空间与环境是其美学形态的三要素,三者相辅相成。建筑设计方法包括:遵从建筑基本功能、尊重地域传统、遵循建筑的经济性、尊重多层次的环境、遵循形体与空间形态美的基本法则等。

5.3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的研究对象是广泛的,大到城市的整体空间,小到街头的一草一木都是城市环境的研究对象。城市环境分三个层面进行:宏观城市环境层次、中观城市环境层次和微观城市环境层次。宏观城市环境侧重对城市整体形体空间和环境的分析与研究,如城市形态、道路格局、城市轮廓线、广场布局、公共绿地系统以及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局等;中观城市环境是直接与规划管理紧密结合的阶段,可直接指导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是城市环境建设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从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建筑设计和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城市环境建设的政策和标准;微观城市环境针对城市需要建设或改善的城市小区,进行具体的形体、空间与环境的设计。

第5篇:环境工程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建设 管理 城市规划

一、城市规划工作需高度重视

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发展。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看,在设计、建设、管理方面受到普遍赞誉的城市,都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那些布局混乱、环境恶化、不能发挥整体功能的城市,除了其他原因外,往往都与没有一个好的发展规划有关。因此,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下功夫搞好城市规划。

制定城市规划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要听取专家的意见多方比较,反复论证,经过法定程序审批,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规的权威性,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

二、突出特色,因地制宜

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一般共同的发展规律,但由于历史传统、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条件不同,从而使每个城市建设又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

世界上许多城市往往因特色鲜明、别具一格而名扬天下。因此,必须在遵循城市发展普遍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

塑造城市特色,首先必须深刻了解市情,充分考虑城市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时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城市建设的经验和建筑风格,但绝不能盲目模仿和照搬。现在,许多城市在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中,忽视城市特点,布局、结构和建筑风格雷同,特色越来越少,甚至将有特色的建筑和景观也破坏了。各城市都应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明确发展方向和特色定位。城市特色是一种文化的积累和发展,需要一个较长过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形成和完善。

三、处理好城市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的关系

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有机整体,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建立在城市历史发展基础之上的。我国许多城市拥有大量的、极其宝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一旦受到破坏,就不可能再有。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保护好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保护之间,不是相互割裂、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有机关联、相得益彰的。继承和保护城市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都采取严格措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而使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既显示了现代文明的崭新风貌,又保留了历史文化的奇光异彩,受到了世人的普遍称道。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些城市规划工作者只看到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而对其丰富、珍贵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知之甚少,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只重开发,不重保护,以致破坏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事件屡屡发生。简单地把高层建筑理解为城市现代化,对保护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遗产不够重视,在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致使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街区和建筑遭到破坏。对于这些错误做法,必须坚决加以纠正。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根据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对于"文物保护单位",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存历史的原貌和真迹。对于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典型地段,要保存历史的真实性和整性。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保护城市中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还要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历史风貌。对于自然遗产,要按照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保护、建设和管理好。

四、努力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保护取得了明显成绩,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控制部分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大气和水体污染依然严重,从总体上看,环境污染严重的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放。进一步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关停、搬迁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力控制废气、废水、固体垃圾的排放;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燃料。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快治污设施建设,增强污染治理能力。重点加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提高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同时要依法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切实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目前,我国城市绿化覆盖率过低,园林绿地太少,地面太多。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妨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植树造林,努力建设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为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城市绿化系统规划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确定绿化用地指标,科学安排绿化建设用地布局。要强化监督和管理,确保城市绿地不被侵占。

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工作者必须正确处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方面,要不断增强和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

中心城市对发展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立足于区域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服从于整个地区发展的需要。要做好区域规划,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要统筹安排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严格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同时,城市不仅要从自身条件和发展要求出发,还必须充分考虑区域整体状况,安排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

五、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

第6篇:环境工程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城市文化;历史街区;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 A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国之一,是唯一一个没有历史文化消亡的国家,在几千年的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历史建筑。然而当今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同我国这些古老的历史有了冲突,因此解决历史街区环境保护同现代城市的建设之间的冲突成为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头等的思考的问题。

一、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下保护历史街区的原因

1生态可持续观念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

当今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社会进步和社会生态发展良好的状态下,进行高新技术改革、节约资环和环境保护的的发展,并且使城市满足当今以及今后的需求。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古老的街区,他满足了我们现在对历史探究的欲望,但是如果现在以城市现代化改造为理由,将历史街区全面的拆除,就是对后代的不负责,违反了可持续发展观。

2现代城市中历史与文化观念是城市发展的形象

一个城市文化个性就是其城市历史文化。可以说相比现代城市文化,历史城市文化是世代传承下来的,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就是城市代名词。因此,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

3城市文明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文明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建设,而城市文化建设又能够促进城市文明的提高,当下城市文化不断发展,对于城市文明的培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历史街区环境保护思考

1历史街区环境保护物质方面

所谓历史街区环境保护的物质层次方面,其实是一个非常狭隘的出发点,他只是要求历史街区的环境保护在物质方面可以达标。环境保护,并非是一个单纯得将整个历史街区的卫生打扫干净,而是要求为街区的存在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历史街区环境保护完善物质方面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工作的跟进更加完善,并且对历史街区损坏的部分进行及时的修缮。同时历史街区作为历史文化传统的一部分,面对现代城市的冲击,应该划分好现代同历史的区间,不要将现代的危险物品带入历史街区,对街区景象毁坏。

2历史街区环境保护精神方面

对于现代城市中所存在的历史街区而言,用现代城市文化角度去考虑就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和加强现代城市中的历史和文化观念。要做到将保护历史街区文化的精神传达出去。首先城市的各级政府应该动员有关部门加强对历史街区文化的宣传,让城市内的居民,尤其是对历史街区周围居民宣传的加强,可以使他们认识到历史街区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标志性作用,增强历史街区周围的文化底蕴环境。政府部门在向本地方内宣传的同时也要将自己的历史街区向全国的范围推广,带动全国范围内的整个城市建设领域对历史街区环境保护的热潮。同时又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到历史街区,带动经济的发展,推动现代城市化的建设。

三、基于上海新天地分析现代城市和历史街区结合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市中心,是一个展示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新天地是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旧址为基础改造成的餐饮、娱乐和购物为一体的步行街。上海的石门库住宅兴起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但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石门库原有的部分空间结构已经不适合现代人的居住,因此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开始大规模的重建和开发的时候,不少的石门库老房子被拆除。为了妥善处理现代城市和历史街区之间的关系,我国聘请了美国的旧房改造专家本杰明・伍德不惜重金精心改造。建筑设计师从保护历史建筑的角度、现代城市文化的角度以及建筑功能的角度作多方面考虑,决定把新的生命力注入这些旧建筑,以符合新世纪消费者的需求。最后决定在整体规划上保留北部地块大部分石库门建筑,穿插部份现代建筑,给在新天地的游客从现代穿越到过去的感觉,成功的将现代城市文化的理念融入到了历史街区之中。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拉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为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做出杰出贡献。上海新天地的设计不但成功的保护了历史街区的环境,还融入了现代的城市建设元素,成为现代历史街区环境保护的典范。

四、城市文化角度下历史街区环境保护的价值

一是历史价值方面。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对历史街区环境的保护,保护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二是城市建设方面。将古今城市建筑融合在一起,成为特色建筑,丰富了当下的城市文化理念,为今后城市化更好地发展提供典范。三是经济方面。像上海新天地一样的现代城市和历史街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增加消费,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结论

城市文化角度下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其实是一个很艰巨工程。因为要求不仅仅是利用现代城市文化发展城市,而且要求妥善处理好历史街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如果能正确的处理好历史街区环境保护同城市文化的关系,那么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护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吸引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发展。换句话说,城市文化角度下对历史街区环境的保护可以说是一个从各方面看都相当有益的研究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黄蓓,阮仪三.周庄市河街区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2007,(4):56.

[2]范飞,陈泗,刘淑艳.多元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理念分析―以开封旧城双龙巷-穆家桥街区为例[J].规划师,2011,(1):89.

[3]王骏,王林.历史街区的持续整治[J].城市规划汇刊,2008,(3):32.

第7篇:环境工程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current situation, points out its realistic problems.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of small towns, and puts forwar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needs in function, space, history and modern, artificial and natural integration, space and behavior, etc.

Key words: Small town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resource integration

引言

历史文化资源,指的是在人类历史文化遗存的诸多试题当中具有独特的功能、现代资产价值、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甚至扬弃升华的资源[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随着城市的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中的物质实体出现孤岛化、边缘化、离散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城市的发展。这些问题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城镇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本文试对小城镇中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之道。

1.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资源现状

小城镇总体而言是建制镇和集镇的总称,系指介于狭义城市(建制市)与村庄之间的居民点,其基本的主体是建制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城市规划资料集 第三分册 小城镇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小城镇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在城市得以发展的同时,小城镇的规划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大量的城市发展经验表明,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极易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丧失,对城市存在的历史文化资源造成破坏。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面对城市中诸多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应处理好城市资源利用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以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建设。

1.2存在问题

我国众多小城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对其的保护与发展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不及时造成的资源破坏,以及对资源的不当利用与开发都会对城市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笔者从城市总体层面、地区层面及资源本身这三个层面入手,分析当今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普遍问题。

2.资源整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城市整体层面,小城镇的历史文化资源暴露出其孤岛化、边缘化、离散化、无序化的倾向,使得资源的发展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逐渐被城市孤立。

(1)孤岛化――历史文化资源被现代城市形态所包围和孤立,失去了传统环境的依托,缺少资源与城市环境的对话,使得其影响力下降。

(2)边缘化――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中的作用越来越低,导致活力的丧失。在城市发展变化过程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城市的作用在减弱或者丧失,进而导致资源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其所具有的活力逐步丧失。

(3)离散化――历史文化资源在整个城市里缺乏相互之间的联系与组织,造成整体性的减弱与丧失。历史文化资源本来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城市的发展变化一部分资源逐渐变成了城市中点状分布的个体,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与联系。

(4)无序化――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建立联系的时候没有形成秩序,未形成资源的优化利用。当今城市往往因为利益的驱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盲目开发导致城市资源的浪费与重复建设,并且收效甚微。

3.资源与周边功能区衔接的问题

资源与周边的关系表现为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是在城市中观层面上看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矛盾化――小城镇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周边的功能区进行衔接,历史风貌与周边建筑风貌不相协调,造成建筑、环境、设施配套、城市形象的冲突,影响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体现。

(2)缺乏化――历史文化资源与周围功能区之间缺乏过渡与协调,造成两者之间的生硬衔接。这就需要对小城镇中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分区保护,给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创造与之协调的空间环境。

(3)安全隐患――历史文化资源与周围建筑建设过密,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4.各资源本身发展面临的问题

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除了整合其城市空间、为其创造良好的周围环境形成相互协调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本身是整合的前提条件。只有历史文化资源自身得到了保护与开发,发挥其作用与价值,整合才具有意义。笔者在对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研时,发现其本体的保护与发展面临以下问题:

(1)平庸化――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手段单一、方法落后而使其地位、文化含量及品质下降,从而难以发挥其文化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代表当地的文化特色,具有独特性,应以特色来衬托其价值。

(2)异质化――是由于开发理念偏差造成的历史文化资源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脱节,从而使其文化价值发生转移或者损害。一种是赋予历史文化资源的新内涵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不符而损害其价值;一种是造成内涵的消失,使资源的物质形态不能呈现其内涵。

(3)缺乏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由于自然及人为的因素造成资源的破损与毁坏后未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对于资源影响最大的破坏莫过于对于本体的破坏,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免受人为破坏的同时,也应当采取措施降低自然对于资源的破坏。

5.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面对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需要在城市发展中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既能够促进城市发展又可以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城市的动态发展与多元平衡。这就需要通过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来形成城市秩序,加强资源之间、资源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5.1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是现代城市追求的主要价值之一,未得到有效利用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当文物古迹及传统空间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而遭到破坏的时候,一个城市在文化上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就是通过合理调整城市结构、形成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带动城市中旅游及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城市结构的发展变化作出积极的反映,进而形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2建立多元秩序、增强城市活力

多样性是一个城市的天性,不同的城市功能区承担不同城市职能并呈现出不同城市形态。其中城市开放空间,尤其是城市功能区的开放空间在边缘效应的作用下能够提供空间与活动的多样性,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需求人们的行为活动要求。

5.3保护历史资源、传承城市文脉

城市文脉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机时空背景[ 引自《论城市文脉的传承》。]。它是与城市发展相关联与影响的背景,包含城市中的整治、宗教、历史事件、社会习俗、文化背景与社会心理等隐性因素及城市空间环境等线性因素。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城市中发展的每一步都会与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能够让人们领略城市文化并传承城市文脉。

5.4弘扬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小城镇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千城一面的城市形态,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利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城市文化来展现城市魅力。从而使得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其作用,形成整体的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进而提高城市知名度。

5.5提升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

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促进城市旅游及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城市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环境是历史文化资源的载体,当一座文物古迹身处在一个高楼林立的环境中,其显得孤立与排斥。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本体之外,对于周边环境的控制与保护将对资源本身产生重要的作用。

5.6维护生态环境、城市和谐共生

城市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为城市带来千变万化的形态,维护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使之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其有利于小城镇景观多样性的发展。城市将不再是钢筋水泥的世界,而是建筑、水面、绿地、山体等形成的多元城市景观。资源整合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帮助城市维护其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

6.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范畴

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及资源整合的研究,笔者认为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主要包括功能整合、空间整合、历史与现代整合、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整合以及物质空间与行为活动整合等五个方面。

6.1功能整合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城市功能的变化是城市形态发生变化的动力。伴随着功能变化的城市形态发展,历史的城市形态成为历史文化资源。这样的资源具有相对于现今城市功能的独立性,同时也需要其有一定的适应性。通过功能的整合,使城市中的各种功能相互作用,建立联系关系,构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城市有机体。这种功能的整合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单个功能即历史文化资源本身进行功能的调整与转换。对于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的资源,可采用冻结式博物式的保护,力求体现其原真性。对于历史文化价值较低的资源,则可以根据需要在保护的同时承载新的功能。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历史文化资源即历史地段及各资源衔接地段进行功能的调整与更新。地段的调整与更新促进地段整体环境的塑造、城市形态的延续、城市活力的恢复、以及新的城市功能体系的构建。

在城市整体层面上对城市功能进行调整,促进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延续与发扬。

6.2空间整合

空间,是最直接体现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承载体,对历史文化资源有最明显也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空间层面的整合,需要借助城市空间研究的手段,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及环境景观设计的内容进行综合运用。资源空间整合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空间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它指的是在整个城市空间内,将历史文化资源联系成一个系统网络,从整体上把握该系统的空间形态,使其融入更大的城市系统之中。通过轴线、对景、象征等手法将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交通系统、景观系统、开放空间系统相联系,成为其他系统整合的结合点,在优化利用城市空间的同时达到城市的和谐发展。

(2)资源之间的空间引导与规划协调。这是在资源系统整合的整体框架下,对于两两资源之间的地段进行整合的工作,重在形成资源之间的联系关系。资源可通过建立交通联系、视觉联系、景观联系、行为心理暗示等方法实现资源之间的空间引导。

(3)资源与周边要素的整合,这就指在资源的边缘空间内与周围城市功能区在材质、颜色、尺度、比例、图案、肌理等要素上形成相互关联。这是从具体的物质空间形态入手使其形成联系,并建立起统一的秩序,使各功能区通过边缘空间在点、线、面的空间形态分布和功能设置上相互联系。

6.3历史与现代的整合

对于小城镇中历史与现代的要素而言,需要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不对现实的小城镇形态发展产生束缚。但也需要避免由于对历史文化资源冻结式的保护而使其与现实要素割裂。因而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要素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联系来形成和谐共存。

此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城市空间场所的形成、衔接与转换。使其在城市形态、结构及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历史与现代始终保持和谐与共生,并不断地加强两者间的联系来凸显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

6.4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的整合

对于一座城市,其城市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城市的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是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结合而形成的。不论是哪种历史文化资源,自然环境都可以成为整合空间的元素,用以凸显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并表现其内涵。因此,自然要素作为城市要素的构成部分,可以通过柔化的作用运用到各种历史文化资源的空间整合之中。

(1)自然要素可以通过树木的种植、环境构成的手法来体现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自然要素中,树木、绿地、水面、山体等元素能与城市形态产生良好的互动,起到衬托历史氛围的作用。如寺庙前佛寺树种的选择及运用佛寺园林的手法进行设计可营造寺庙气氛。

(2)自然要素可起到烘托及强化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自然要素是城市的有机部分,合理组织绿化水景,能够联系起不同功能区。人在不同功能区之间活动,通过边缘空间感受城市景观的变化同时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3)缓和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形态矛盾,起到分割或过渡的效果。例如城市中的河流以其线性的构图能够影响沿河建筑、空间与环境的形式,合理利用滨河地段就成为衔接河流与城市关系的重要问题。在滨河的空间形成一定的空间序列,建立滨河景观带不失为过渡空间形成联系的好方法。

6.5物质空间与行为活动的整合

城市存在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活在城市中人群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物质空间所营造出的场所能够对人的行为活动产生影响;同时人对于场所中行为活动的需要决定了物质空间的形态。因此,整合小城镇中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以人的行为活动为为导向来指导物质空间环境的设计。

7.结语

总之,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奠定了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体系的发展格局与模式,在延续城市文脉的同时使城市的地方性与城市特色得以体现,并为整个城市与区域的大整合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城市规划资料集 第三分册 小城镇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冯维波. 城市游憩空间分析与整合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2007

[4]安定.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05

[5]吴云鹏.论城市文脉的传承[J].现代城市研究,2007.9

作者简介

第8篇:环境工程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世界历史;全球生态环境;复杂化;扩展;人类一体化

      整部人类历史是人类解决“生存”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历史,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变生存环境的活动及其后果。某种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首先决定于特定人群在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反应活动。[1](第39页)战后兴起的全球生态与环境议题(以下简称“议题”),其本质即人类对自身与外界自然关系的重新发现。这一问题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其本质、地位和意义需要从人类历史中的整体世界史观去理解。世界历史是人类历史演变的特殊阶段。世界历史由横向发展、纵向发展两个维度的运动构成。本文将人类活动的“扩展”与“复杂化”视为这两个运动的本质。而全球生态与环境因素在这两个运动维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上都有存在。本文通过以下分析试图揭示整体史观对议题的理解。

一、从扩展与复杂化的普遍性理解这一议题

人类从来都是分为不同的种族、民族、各种群体。在过去,他们独立、分散地生活在世界的不同地区,创造了有各自特色的文明。就此而言,人类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并不存在一部统一的世界历史。当代历史研究中的所谓细化或碎化现象,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的多样、多面的历史事实。然而, 作为一个类的存在, 人总有它的共性。它是人们从纷繁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本质意义的属性——这样根据人类的共性而构建的历史知识体系即世界历史的主观方面 [2](第32页)。从这一主观方面出发,人类历史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可以由在横向空间和逻辑上的扩展,加上在人类活动、组织方式上的技艺复杂化来完整标识,此即人类历史在扩展与复杂化维度上的普遍性。在整体的世界历史中,横向与纵向发展运动获得了相应的特殊性,而“议题”集中反映了这种特殊性

人类整体世界史的运动包括两个方向上的变量:从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基于这种生产方式的社会组织形式的效率与复杂程度;以及人作为“类”自身对外部自然、物质世界的时空进行“人化”、“殖民化”,这两个维度上人类历史的方向性。前者可以称其为世界历史运动的“复杂化”维度;后者则是一种“扩展”维度。两者是辩证统一。

在运用世界整体历史的观点解释当今的气候问题时,着重强调了两者的统一关系,即人类的进步就等于人类的扩展;相反亦然。纵向的发展与横向的发展在彼此之中获得自己的合法性。人类一方面不断人化外部世界,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复杂,如社会组织、物质生产的技术化。扩展即进步。人们习惯于把地理大发现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全球的扩展看作“扩展”的典型代表;把工业化大机器生产、信息技术和现代政治、经济体制,看作是“复杂化”经典表现。这是对“复杂化”和“扩展”两个概念的片面理解,直接导致人们对全球环境问题的理解有失偏颇,从而人们过多强调其灾难性质和负面意义;但从人类历史进步是两个方向上的运动结果这一观点看,作为难题的“议题”,只是更加中性的人类扩展和复杂化运动的一个方面。各国政府间和世界舞台上对此议题的关注仅仅表明,人类在重新发觉这一全面的历史普遍性。

本文所定义的“扩展”,首先和根本上是人类将外部世界纳入意义当中的过程。在现代历史以前,在有限的地理区域内活动的各民族、各个人类共同体作为被限制住的人类,把他们所认识的世界描绘成封闭和拥有神秘边界的图景。这种“限制”就是人类历史在“扩展”维度的反面表达。当代,以科技发达为代表的人对外部世界的“殖民化”大大扩展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高速成长,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在质与量上都加深、增多;以自然科学为认识基础的人类技术实践,能够人化矿石能量、化学元素、森林、河流、海洋、光、核子能。这种对自然界的“纳入”恒古既有,也一直变化。另一方面,“复杂化”又是对这种“纳入”的绝佳描述:人类技术、组织本身之所以更加复杂、更加高效。

在近代的世界整体历史形成以前,各个地域上点状分散的人类活动,也在这种“扩散等于复杂化”的逻辑内部,处理自身与自然环境的边界,不断地碰到人化自然的极限,然后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实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议题”需要在这种人类历史的二维统一性中得到理解。更进一步说,它是这种统一性发展的特殊阶段、全球阶段,即世界历史阶段的突出体现。

二、从扩展与复杂化的特殊性“世界历史阶段”理解“议题”及其意义

自从15、16世纪以来的世界整体历史,是人类两个普遍运动维度的特殊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两个维度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前者以大工业生产和科技革命为基础和标志,后者则明显地表现为全球化和世界市场,包括民族国家体系的扩散、西方文明的世界统治。当代的全球生态与环境议题之所以兴起,是某种开端的象征——只有在世界历史进入到当代整体发展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环境问题才会变为全球性的。仅仅是因为世界市场、全球交往第一次将各大洲人类事务空前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一直伴随人类历史运动的自然环境因素才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理论和概念形态。正是在这一特殊性的意义上,“议题”达到了它被人们认知的全球化程度。以煤炭、石油能源为基础的全球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把空前高效的物质生产方式,与新世界的发现和世界体系的西方式复制,结合起来。人类对外部的排放、索取和糟糕的治理达到空前的程度: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一直在陡升,1970年到2004年内增加了70%。地球的平均气温在过去一万年内令人吃惊地只有上下1°C,但近代人类文明的巨大成就威胁着这种有利条件。这一悖论的问题在于,250年前开始的工业革命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增厚了大气覆温性。过去三百年,人类活动的净增长量成为影响气候和环境条件的最主要因素①。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完善的 世界近代史课程要研究那些曾对整个世界发生影响的力量或运动。因此,问题并不在于要和盘托出更大量的史实,而在于要保持一种不同的视角——一种全球的而不是地区的或民族的视角[3](序言第5页)。本文强调在这种全球性的视角中要关注自然界的这一矛盾方面;将全球生态环境议题放在世界历史的特殊性和人类历史的普遍性中,赋予这一议题作为这个时代基本矛盾和决定这个时展方向的重要意义。

对“议题”这一历史因素的深入认识,需用上述新观点发掘大量史料。检查在整体世界历史之前,分散的各形态人类社会,如何处理社会组织整体与地理自然禀赋和外界自然嬗变之间的关系。比如, 11世纪在英国开始的垦荒运动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破坏,不仅直接导致英国频繁的灾荒,也加速了鼠疫在英国的大面积流行。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又反作用于社会自组织及其决策,人类通过反思获得启迪与出路——人口大量死亡使得工厂和土地的劳动力缺乏,工厂主与劳工、庄园领主与农奴从而激化了矛盾。爱德华三世1349年颁布《劳工法案》加速了随后的农民起义,是封建农奴制趋向瓦解的一个小注解;鼠疫后的人口迁移导致新工艺、新技术、新发明出现,城市的衰败与兴起在地域间变换,这导致14世纪英国城市结构的重大变化[4](第132-134页)。之后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是否建立在这种历史背景链条基础上?欧洲黑死病对整个近代文明的影响,是否加速了向外寻求生存空间、地理大发现的步伐?

伊恩·莫里斯仅仅告诫人们,东西方的划分将会失去意义,而对当今面临众多全球问题的人类文明如何能通过“后发优势”改变地理的意义,从而建立人类文明的新核心,只能闪烁其辞。[5](第409-433页)鉴于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类文明、科技的进步与发明,都或多或少依赖于那个文明所面对的环境危机,以及那个文明应对这种危机的方式,今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一定是依赖于国际法和世界政治代表的全球合作机制,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从微观的个人生活、企业生产到宏观的能源供应、文化信息传播等各个层面,做出恰当的反应。因此,在世界整体历史的时期,该议题是世界历史基本矛盾的首要面。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则成为世界历史基本矛盾的第二方面。南南矛盾、南北矛盾等全球人类社会内部矛盾在“议题”有所表现。不管是京都议定书的执行,还是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还是各种国际环境公约以及国际合作机制,其矛盾都变成了不同人类集团的政治经济博弈②。这是对第一矛盾的倒置。

究其原因在于一个疑难——民族国家为硬核的地域化和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根本动力的全球化,相伴而生,其根本分歧则被忽视。麦克尼尔认为,如何调和世界整体性发展的必然性与本土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 成为当今世界最紧迫的问题[6](第45页)。独立自主的国家政策这一民族国家因素遮蔽整体世界历史的根本要求。要使得人类在世界历史的时代正确看待并处理议题所代表的基本矛盾,除了需要了解前文对“议题”的分析外,当代人类一体化的特征,作为世界历史的发展走向,是必要的实践道路和解决方法。

从现代人种在亚洲西南部的侧翼丘陵发展采集的部落,到美索不达米亚河谷、埃及河谷的农业村落取而代之,再到以城市为核心的东西方帝国、以无疆界市场为核心的现代世界体系,人类组织单位在空间范围、和操作模式上经历着正弦函数式的形态波动③。在当今多元化的人类组织形式的间隙,存在着无穷多种组合方式,各自占据或长或短的历史时期。这激发我们对未来,基于民族国家建构起来的世界体系的政治组织形态反思。最近一次人类组织形式的根本转变发生在欧洲三十年战争:民族国家和世界体系两者辩证统一地发展了起来。冷战结束后,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但是混乱的不定形期。在这个不定形的当代,了解全球环境议题在这个世界历史中的地位,是思考全球化进程中人类下一步集团化的重要前提。严格地来看,全球环境议题对于人类合作从而一体化是完全正面的影响;妨碍这一进程的只能是对全球生态环境难题的不深认识和误解。

注 释:

① 参见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un.org/wcm/content/site/climatechange/pages/gateway/the-science/causes-of-climate-change

② 参见:严双伍,高小升:《后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中的基础四国》,载《社会科学》2011 年第2 期,第4-13页;《欧盟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立场与利益诉求》,载《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第4期,第42-45页;

③ 利用几何或函数图形来帮助理解人类组织形态的历史规律特征,在世界历史时期图像的中轴应该是民族国家这一实体单位。在中轴上面,是超国家概念的各种组织实体,比如联盟、政府间国际组织、世界政府;在中轴下面则是各种次国家概念的团体,包括部族、种族、家族、NGO、社区、个人、企业。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事务和世界历史在上述碎片化的行为体的互动中造就,类似于弦函数的运动方式是其中的规律。

[参 考 文 献]

[1] 陈志强:《开展生态环境史研究 拓宽解读人类历史的视角》,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

[2] 俞金尧:《什么是“世界历史”及如何构建世界史体系》,载《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吴象婴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4] 李娜,解建红:《中世纪后期英国黑死病爆发原因新议——环境史视野下的中世纪后期英国黑死病》,载《学海》2008年第1期。

徐雨飞

1989.04湖北武汉人

职务:本科生

研究方向:国际关系

第9篇:环境工程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历史环境;建筑遗产;保护;再生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036-01

一、概要

《历史环境的再生之道:历史意识与设计探索》可以看成是《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中思考和实践的延展。书中以八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篇章,从历史环境对象的性质、特征和具体的约束条件出发,以作者所主持和主创的典型设计方案(内含上海外滩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复原、豫园老街改造、杭州来氏聚落再生、日喀则“小布达拉”重建等国内外知名项目)为例,结合理论分析方法和实践操作途径展开讨论,涉及了对历史建筑的分类认识、处置方式和再生策略选择,充分体现了保护与再生的国际视野、时代主题、历史眼光、地方特色,以及设计者的独创性观点和手法。

二、关于历史环境对象问题

(一)历史环境对象的含义

历史环境的含义很广,既可指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也可指历史村镇和历史城市,还可涵盖历史文化洗礼和积淀影响下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的再生,是保护和延续前提下的资源利用与环境演进,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历史环境对象的性质及特征

人是需要文化记忆的动物,所谓历史环境就是文化记忆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和心里坐标。人们在享受当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无法回避“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家园在哪里?……”这样一些人类本体性的时空认同问题。一座历史城市的本色和身份,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靠历史环境及其建筑所负载的文化记忆来证明的。虽然许多历史建筑已经苍然老去,但依然是历史文化记忆和现实生活形态的空间承载者,我们有充分必要的理由让它们延续生命,成为“活着的”过去,并加入建构中的未来。

三、历史环境对象再生的讨论

(一)保护与再生的关系

有学者指出,“人有代谢、事物有更新。建筑再利用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儿。”

关于保护和再生作者在文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保护和再生是一块硬币的两面,保护纳入再生才能持续长效;再生受到约束才有实际意义。虽然历史环境的保护对再生设计是一种约束,但约束往往也会引发创意,因为保护的约束条件既是对再生的束缚,也是创造性再生的源泉。历史文化的约束和历史信息的保留,给创造增加了更厚重的可能。

再生的前提是保护,但保护不等于怀古恋旧,不是范进化论,保护基本上是价值性的判断和工具性的控制。价值判断固然重要,却不是保护的底线,保护的底线只能是对象法定身份的确定并落实于法定的保护控制。

(二)历史环境对象再生的逻辑次序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开发利用建筑一直遵循着两种基本方式,即新建与再利用。此处的再利用可以从狭义上理解为再生。

保护与再生研究的第一步是检索和研究历史档案,这一步最难,并没有多少档案保存单位会让研究者顺畅地得到想要的资料,我国的档案保存和开放使用制度实际上亟待改革。其次是实物测绘和调查访谈,然后是分析和处理原始材料,归纳整理,去伪存真。保护与再生设计必须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因而这样的工作对一般的设计院和设计师来说,在产值和工作量上可能是要“亏本”的。

作者指出,站在环境研究者和设计者的立场,如何再生就是如何以批判性的历史意识,坚守保护原则的底线(其实就是有关法律、法规),采取适度的策略和设计方法,来推动历史环境的持续演进。可以说,保护与再生设计是对专业理想、社会欲望和公众利益三者关系进行权衡与抉择的创造性活动。

(三)历史环境对象再生的实践操作

文章主体以八个实证性的案例为引子,论述了三大历史环境方向的问题,即,修复设计策略、新旧协调的设计、风土聚落的再设计。

其中,第一章至第三章所涉对象的性质和功用(古迹观光或现代功能),所在环境约束条件(有关历史保护法律、法规)、文化传统(修复方式及其文化意涵)和技术水平(最小干预的适应性法规)等,都对二者间的选择和最终效果起着程度不同的影响作用;第五章至第六章讨论,当历史环境中插入新的空间元素时,关于新旧协调的问题“刚性”的法定约束,如,“檐口高度”,“退距”‘及“柔性”的审美约束,如形式上的“呼应”、“协调”等问题调控;第七章至第八章把再生的话题从城市地标性历史建筑,延伸到了城乡结合部的历史风土聚落之中。

按照文中的实证性操作,历史环境对象再生的实践操作可概括为如下四个“弹性”原则:

1.整体原则

风土聚落结构性保护,历史风貌区的物质环境结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保存,包括河道水系、与之相应的道路系统和建筑组群及桥梁、树木等特殊地标。

2.真实性原则

物质空间遗产的真实和生活形态的真实两个方面。

按照现代生活的需求进行技术改造,如聚落生活质量。

3.再生原则

让日渐边缘化、零散化、空洞化的风土聚落遗产及其民俗文化以恰当的功能策划和设计,融入现代聚落的社会生活之中。

4.“自然生成”原则

尊重、呼应原有的地脉构成关系及聚落空间肌理;

分段、分片进行群体形态控制。

四、结语

历史环境的再生之道之意识和探索是一项系统工程,文中字里行间显露出了研究、设计主持及主创所具有的时代主题与国际视野的权衡能力,历史眼光与地方特色的演化能力,学科视野与脚踏实地的研究能力。当然,这项系统工程也为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多问题:一案一议的专题研究设计、不断拓宽的学科视野等。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历史建筑的变迁也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变迁。历史环境的再生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思考,在未来城乡可持续发展方面将会有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常青.历史环境的再生之道:历史意识与设计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2版),2009

[2]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

[3]常青.建筑遗产生存策略[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