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精选(九篇)

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

第1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1. 抽检结果

1.1 祛斑类化妆品

1.1.1 标签、标识、说明书

对9个省、直辖市88家美容院销售和/或使用的744种化妆品的标签、标识、说明书进行了监督抽检。其中,合格产品556种,合格率为74.7%。问题主要表现在卫生许可证或批准文号标识不合格,如无卫生许可证或特殊化妆品批准文号、标注不正确、冒用其它产品的批准文号、批准文号过期、批准文号与产品不符等等,占不合格产品的60.4%。此外,有效期标识不合格和夸大宣传的不合格产品也占一定的比例。从抽检地点来看,合格率的地域差异较大,如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合格率均高于80%;山东、四川、福建等地的合格率在50% ~ 75%之间;北京、重庆、黑龙江等地的合格率则小于30%。

1.1.2 祛斑类化妆品产品卫生质量

对9个省、直辖市66家美容院使用的75种祛斑类化妆品的卫生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检,检测内容涉及菌落总数、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指标及铅、汞、砷、氢醌、苯酚和pH值等卫生化学指标。其中,合格产品62种,合格率为82.7%,总体结果令人满意,但汞和菌落总数超标的现象仍然较严重,分别占不合格产品的46.7%和26.7%。卫生质量合格产品名单见附件1。

1.2 防晒类化妆品

1.2.1 标签、标识、说明书

对3个省、直辖市25家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销售的110种防晒类化妆品的标签、标识、说明书进行了监督抽检。其中,国产化妆品82种,全部合格;进口化妆品28种,两种无进口化妆品批准文号,故总体合格率为98.2%。

1.2.2 防晒类化妆品产品卫生质量

对3个省、直辖市25家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销售的53种防晒类化妆品的产品卫生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检,检测内容包括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粪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和卫生化学紫外线吸收剂指标。其中,国产化妆品37种,合格36种;进口化妆品16种,合格15种,不合格内容均为菌落总数超标,总体合格率为96.2%。卫生质量合格产品名单见附件2。

1.3 染发类化妆品

1.3.1 标签、标识、说明书

对11家生产企业和10家美发店生产和使用的29种化妆品的标签、标识、说明书进行了监督抽检。其中,生产企业生产的化妆品18种,合格10种;美发店使用的化妆品11种,合格4种,总体合格率为55.6%。问题主要表现在批准文号标识不合格,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与标注的批准文号上的名称不符、批准文号过期、无批准文号等。

1.3.2 染发类化妆品产品卫生质量

对11家生产企业和10家美发店生产和使用的29种染发类化妆品的产品卫生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检,检测内容为卫生化学氧化型染发剂中染料指标,检测项目包括对苯二胺、对苯二酚、盐酸间氨基酚、邻苯二胺、对氨基酚、2,5-二氨基甲苯、间苯二酚和4-甲胺苯酚。其中,合格产品23种,合格率为79.3%。卫生质量合格产品名单见附件3。

2.结果分析

第2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关于中国古陶瓷鉴定的发展方向,多数专家的意见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走传统“眼学鉴定”与现代科学鉴定相结合的道路。但是,从目前古陶瓷鉴定的现状来看,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还是要依靠传统的眼学鉴定。这是因为,现代科学鉴定手段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在实际运用中不可避免地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诸如,仪器设备昂贵,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花时较多,需要储备各个时期、各个窑口的大量古陶瓷标本,建立庞大的数据库,鉴定成本较高;以及鉴定技术不成熟,误差较大,有的鉴定技术已经被作伪造假者破解等问题。

传统眼学鉴定的主观性较强,常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印象。由于传统“眼学鉴定”的依据是鉴定者的经验,每个鉴定者的专业经验、擅长领域、所处的地域环境等不尽相同,使用的鉴定标准和依据不同,对于同一器物常有不同的意见。以致有人认为传统眼学鉴定不科学,缺乏统一的标准, 是一种主观经验。此外,许多初学古陶瓷鉴定的人,常常感觉古陶瓷鉴定很难。有的人看了不少的书,对古代陶瓷的历史发展、时代特征和各个窑口的特点都很熟悉,但结果却是买了很多的假货,水平仍然没有多大的提高。他们常常感到困惑的是:古陶瓷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标准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一件陶瓷在有的情况下,大家能够取得一致的意见,真即是真,假即是假;然而在很多的时候,大家却难以取得一致的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古陶瓷鉴定的基本原理或本质,简单地说就是真假对比,识真辨伪。古陶瓷鉴定与日常生活中诸如钞票、烟、酒、电器、皮革、印刷品、出版物、衣服等物品的鉴定,在基本原理上是相同的。这些不同的物品,我们通常从包装、外观、成色、质地、手感、气味、防伪标记、质量等方面鉴别它们是正品,还是属于伪劣仿冒产品。尽管各种物品的鉴定方法和具体标准不一样,但是任何鉴定活动都是在比较中完成的,即鉴定者在充分认识鉴定对象的基本特征与属性的基础上,确立一定的鉴定指标、标准或要素,然后对照被鉴定对象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得出相应的鉴定结论(图1、2)。

从实际鉴定情况来看,鉴定古陶瓷比鉴定日常生活中的钞票、烟、酒、电器、衣服等物品要难很多。日常中的物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经常接触,并不需要特别学习,稍有生活经验的人都懂得如何鉴别它们的真伪、优劣。古陶瓷鉴定与其他物品的鉴定一样,只有“识真”,才能“辨伪”。然而,由于中国古陶瓷其历史悠久、窑口众多,各个窑口、各个时期的产品五彩斑斓,表现在胎、釉、造型、工艺与装饰上的特点各不相同,要全面认识和熟悉中国古陶瓷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这样的一个学习和积累过程,其实就是“识真”的过程,通过对各个窑口、各个时期器物的认识,从而确立古陶瓷鉴定的标准,在头脑中形成“数据库”(图3、4、5、6、7、8)。 因而,传统眼学鉴定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它同时又是“科学的”。 许多人常常感觉学习古陶瓷鉴定很难,其原因就在于这个“数据库”的建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识真”不仅要求掌握各个窑口、各个时期陶瓷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要将实物对照起来,形成直观的印象,不能局限于具体的特征,而是要多摸多看,将器物背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用于学习的古陶瓷著作、图录与实物标本,必须真实可靠,否则等于是确立了一个错误的鉴定标准,危害极大(图9、10、11、12)。

古陶瓷“辨伪”的前提在于“识伪”。学习古陶瓷鉴定需要深入市场与赝品打交道,要善于归纳和分析,不仅要熟悉假东西的基本特点和常用作伪方法,同时还要掌握最新的造假动态。我们常说“熟能生巧”,对假东西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即使不知道真东西是什么样的,遇到了真东西,也能感觉到它与假东西不一样,从而将真东西从假东西中鉴别出来。一些初学古陶瓷收藏的朋友,在书店买上几本带彩图的古陶瓷书籍,然后就按图索骥地开始在古玩市场中买东西,头脑中毫无赝品的概念,误以为和书本图录上差不多的东西都是真品,这样买来的东西差不多都是赝品。事实上,传统眼学鉴定,对古陶瓷鉴定者的学识和经验的要求是很高的。只有掌握较全面的古陶瓷知识,所谓见多识广,对历代真、假陶瓷接触较多,拥有较多的实物标本,长期从事陶瓷鉴定与研究,并在实践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规律和特点,才能得出可靠的鉴定结论(图13、14、15、16)。

在古陶瓷鉴定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古陶瓷鉴定的标准问题。古陶瓷鉴定的标准,即从哪些方面去鉴别古陶瓷的真伪与年代。冯先铭先生在《瓷器鉴定的五大要领》一文中,提出可以从造型、纹饰、胎釉彩、款识和支烧方法等五个方面鉴定瓷器。实际上文章中提到的鉴定标准有八个方面,即造型、纹饰、胎、釉、彩、制作工艺、款识和支烧方法。之后的许多古陶瓷鉴定著作和文章,大多都遵循冯先铭先生的体系或略有阐发。冯先生提出的标准,无疑是十分正确的。然而,在实际的陶瓷鉴定中,由于造假手法日新月异,花样翻新,有的甚至将现代高科技手段用于古陶瓷的仿制,以致任何现有的经验和总结都显得有些不足。事实上,古陶瓷鉴定的标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任何具有普遍性的特征,经过归纳总结,并经实践检验,都可能成为古陶瓷鉴定的标准之一。

依据笔者近年来的鉴定和研究经验,认为古陶瓷鉴定中比较常用和适用的标准按其性质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标准为古陶瓷的时代与窑口特征,包括胎、釉、彩(色料)、造型、纹饰、款识、工艺(包括制作工艺和装烧工艺)、底足、窑疵和艺术风格等;第二类标准为古陶瓷的历史痕迹,包括胎釉的老化、伤残、开片、使用痕迹、保存环境等;第三类标准为器物的新仿作伪特征,包括作旧、臆造、违背历史常识、自相矛盾等。

古陶瓷鉴定的标准虽然较多,但不同的标准在鉴定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正如书画鉴定将鉴定的依据分为主要依据和辅助依据。主要依据是作品本身,包括作品的时代气息、书画家的个人风格、笔墨特点等,辅助依据包括纸绢、印章、题跋、装裱、旁证材料等。主要依据在鉴定中处于主导地位,是鉴定工作的重心,辅助依据起辅助证明的作用,但在特殊情况下,辅助依据有时也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古陶瓷鉴定的主要标准,同样也是在于器物本身,其中第一类标准,即器物的时代与窑口特征是鉴定工作的重心,是鉴定的主要依据。因为器物的胎、釉、彩、造型、纹饰、款识、工艺、底足、窑疵和艺术风格等是构成器物的基本要素,一件器物成为真品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它所具有的时代与窑口特征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古陶瓷鉴定的第二类标准,包括胎釉的老化、伤残、开片、使用痕迹、保存环境等,属于古陶瓷的历史痕迹,即经过一定的历史岁月后在外观和理化性能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它们附属于古陶瓷器物之上,同时由于自身质地、保存环境、使用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具体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这类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古陶瓷鉴定的第三类标准,是从仿品角度提出来的,知己知彼,识伪方能辨伪。

在具体的鉴定实践中,不同器物的鉴定要领是不一样的。许多现代高仿品对所仿对象的各种特征都精心模仿,尽力做到一模一样,然后通过作旧制造出各种“老旧痕迹”。对于这类高仿品的鉴定,如果仅局限于器物的某些具体特征,就很容易被假象所迷惑,得出错误的结论。仿品与真品虽然相似,但它们之间在“细微之处”肯定存在差别,只有经过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才能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图17、18)。古陶瓷鉴定最可靠的方法,是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考察。道理很简单,现代仿品要仿制出器物的某些特征,在某些方面以假乱真是很容易的,而要完全仿制出器物的所有特征,在所有方面都达到以假乱真,则很难做到。仿制水平无论有多高,它也是“仿”,在仿制的过程中,会受到客观和主观等因素的限制。客观因素,诸如在材料上难以做到与真品完全一样,在技术上很难完全复原古代的工艺等。主观因素,一是仿制者头脑中有蓝本,因而在造型、纹饰、款识以及艺术风格上虽能做到形似,但要做到气韵生动却很难;二是由于仿制者对真品的认识程度有限,因而在仿制过程中有时忽略真品的某些主要特征,而在有时又人为地夸大某些特征,甚至画蛇添足,自相矛盾,反而为鉴定提供了明显破绽。另外,有的仿品虽然在造型、纹饰、款识等方面能做到与真品一样惟妙惟肖,但是它却缺乏历史的痕迹,因而也较容易鉴别。有的搞收藏的人,抱着明显的新仿品研究半天,指着底足的火石红、花纹画法或土浸、气泡等这些所谓的特征,咬定自己的藏品是真品,正是陷入了只看局部特征不重视整体的误区。因而,在古陶瓷鉴定中,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考察是非常重要的。

从事古陶瓷鉴定与收藏通常会遇到一些平时不常见的器物,对于不熟悉的器物,有时很难一下给出鉴定意见。原因在于,我们的头脑中缺乏一个鉴定的标准,没有对比的依据。不可否认,它们之中既有臆造品,也有真品,将它们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都是不可取的。对于不能给出准确鉴定结论的器物,不妨先存疑,待证据充分后再作结论。中国古代陶瓷窑口众多、产品丰富多彩,其中有我们尚未认识的窑口和器物,这是很正常的。

第3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产品;哈佛大学;COOP

[Abstract]Based on the field research of Harvard COOP, a shop of campus Souvenir produ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OP campus cultural products shop from six aspects: the full space of shop, the planning and orderly product classifi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epth similar products, the mutual benefit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creative rich symbol application. Then the paper compares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us 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gap. And make a suggestion on our campus cultural product development from the consciousness level, the man- agement level, the design level and the industry level.

[Key Words] Campus cultural products; Harvard university; COOP

一、国内校园纪念品开发的现状

大学纪念品是传达校园文化、教育理念和精神价值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对校园的视觉品牌建设,也是校园内涵建设的一部分。优秀的校园文化产品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校园生活的珍惜;唤起学生的校园文化归属感,增强集体凝聚力;提升校内师生互助互爱、服务合作的意识。目前,国内除了几个比较有名的985大学,如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华师大等在这方面有所发展,很多大学对这方面建设还属于空白。庆幸的是,近年来随着大学管理层对大学品牌建设,校园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视,以及相关设计师对校园产品开发的关注,如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校园纪念品作为文化产品开发逐渐起色,很多学校还举办设计大赛,从学生中收集设计创意。相对于国内,国外大学纪念品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大学一般都很关注自己的品牌建设,在校园商店里会留出不少空间出售校园纪念品,或带着本校标志的学生用品。在美国,即便是一些校外的公共商场里,也会看到本地区不同大学的纪念品整齐地放在货架上供游客选购。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外大学的相关做法,本人趁在哈佛科研的机会,多次造访哈佛的COOP纪念品店进行实地考察,旨在发现和学习校园产品开发的特点和经验。COOP始于Harvard Cooperative Society(哈佛合作社),1882年由哈佛大学的学生创办。最开始COOP只是一个出售书籍、学习用品和用于御寒和储存煤炭的木制小屋。1916年,当麻省理工学院从波士顿搬到剑桥市,COOP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分店,规模有所扩大。目前,哈佛的COOP店主要分为书店和纪念品店。本文侧重对COOP纪念品店的调研。

二、哈佛纪念品店的特征分析

(一)空间充分的COOP店铺

哈佛的COOP纪念品店铺位于哈佛广场地铁出口对面的布莱特(Brattle)街上,店铺面积很大。按产品种类布置的格局,店铺大约可分六个区。入门的第一区主要出售各种带有哈佛标志的不同季节款式丰富的衣帽设计;第二区是哈佛与各家品牌如Champion、Adidas、 Polo等合作开发,定位不同的系列服装;第三区包括波士顿纪念品,以哈佛校园内的人物、事件、风景为创作元素的各类明信片以及款式多样、风格不同、功能各异的包类。第四区为学生最实用的各类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和少许高档纪念品。生活用品有杯子、餐具、相框、钱包、钥匙扣、手机套、靠垫等;学习用品有笔类、笔袋、书签、鼠标垫、键盘、便签纸等。第五区是家庭成员产品,包括从婴儿开始到青少年阶段的各阶段的衣服和用品,COOP食品、女性化妆品以及办公家具如扶椅,镜子,台灯,托盘和砧板等。第六区是学生笔记本为主打产品的各类学习资料夹和文件整理用品系列,包括哈佛本校的设计和其他品牌的办公用品。这部分产品主要陈列在纪念品店的二楼。

(二)规划有序的产品分类

纪念品店里产品种类丰富而有针对性。第一区服饰部分以夏天的T恤为主,同时还有学生常用的运动类内外套装,春秋季节的卫衣系列,冬天的加厚卫衣,棉背心和毛衣等(图1)。此外冬装服装还配以帽子、手套、围巾、保暖袜。这一区的衣服设计新颖,款式多样,用料舒适。同样是出售服饰的二区,产品在与各种以运动类为主的不同品牌合作过程中突出哈佛的文化元素,如在与Champion品牌的合作中,哈佛将校园不同运动协会,如足球队、篮球队、游泳队等图标与品牌标志融合于衣帽中,有力表达了校运动队在比赛中勇争冠军的士气。第三区主要产品是学生最常用的各类书包和最易传递校园风貌的明信片,这些明信片上图片的主题不同,表达形式多样,有摄影作品、水彩绘画、平带动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很多与波士顿城市相关的经典纪念品、文化衫和特产陈列于此。

在生活用品区,杯子(图2)的设计占据一大片柜台,各种款式、材料、结构和功能的杯子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在二楼的货架上除了办公辅助用品,如剪刀、订书器等,哈佛的笔记本设计是一大亮点,它的功能非常丰富,有课堂笔记、实验记录本、带文件袋的笔记、学习的年计划本、学期计划本和日计划本等,其中计划本设计细致、功能强大、使用方便、说明详细,完全为学生量身定制,体现了校园文化中强调学生学习的规划性和效率意识。

(三)开发深入的同类产品

COOP的产品不仅种类丰富,基本涉及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而且每一种类产品款式极为多样,基本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审美需求,体现了设计的无限创意。这里我们以哈佛的服饰设计和杯子设计为例来探究其对文化产品开发的设计思路。

服饰是店内占地面积最大的产品,它分布于三个大区。第一区主要突出校园品牌,大量地运用哈佛的校徽和字样。根据现场粗略统计,该区陈列的短袖T恤款式超过100种,长袖卫衣超过50种,运动套装近15种,夹克衫近20种,帽子款式超过50种。这些服装组合多样,有上下成套、内外成套、帽子服装成套,设计中灵活运用哈佛的 “深红”文化色、校徽和变化各异的HARVARD字样。此外,对每一款式的服装又分派出许多系列设计。第二区的服饰在与品牌结合的同时,主要突出校园的各类协会和各个学院信息,服装上会出现各学院Logo和协会的徽章图样。此外,该区服饰用色大胆,色彩搭配丰富,男女风格分明,还通过标志设计传达不同信息,如建校年份、协会信息、城市及地址等。一些服装还配有精致的领带和皮带。而在第五区家庭成员产品中,服饰设计更强调不同年龄孩子对服装功能的需求,产品以质量和舒适度为先。衣服上除了印有校园文化标志外还会表明衣服拥有者与哈佛学生的关系,如父亲、母亲、兄弟或姐妹。这些衣服在款式上除了几套主打的当季服装外,基本没有重复的设计。

同样,学生用品区的杯子设计也让人印象深刻。这里的杯子按材料分为陶瓷杯、塑料杯、不锈钢杯、玻璃杯;按结构工艺可分为单层杯、双层杯和真空杯;从功能上包括保温杯、马克杯、啤酒杯、咖啡杯、饮料杯等。这些杯子基本满足学生在家中、宿舍、教室、图书馆、运动场、户外、朋友聚会、高雅餐厅等各种场合的使用。看着这些杯子让人脑海里不断浮现各种自习钻研、愉快聚会和一起探讨交流学问的场面,它们是校园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

(四)共融互励的企业合作

哈佛在选择合作企业时,非常注重企业的产品类型和特征。他们合作的不少品牌都与运动相关,如Nike、Adidas,这与学生的活力健康相匹配。不仅如此,他们更重视企业文化和品牌精神对校园文化的促进作用。如创建于1968年的Ralph Lauren,其创始人正是在波士顿的第一次成功设计中开始其品牌建立的历程。无论其本人的创业史还是产品文化都传达出浓烈的美国气息,他的时装设计融合幻想、浪漫、创新和古典的灵感呈现,永远流露出一股自由舒适而华贵内敛的气质,这正与哈佛所提倡的气质相一致。创建于1919年的Champion品牌以推崇积极进取、健康科学的运动生活为品牌宗旨,凭借着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和出色的产品,在运动服装领域始终保持着不可动摇的领先地位,哈佛将其与校内的各类运动协会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赛场上勇于夺冠的雄心。对于相对年轻、创立不到20年的Under Armour,则凭借其独特的科技含量,透气、快干、舒适、减少摩擦以及协助肌肉发力的紧身衣引领运动服饰的科技与时尚,哈佛将品牌中酷似H的标识延伸出另一个带有哈佛盾牌形的“H”标志,并沿用UA“protect this house”的口号,表达了哈佛师生对于校园的珍爱和协力共建的心声。在这些服饰的具体设计中,大都以突出校园标志为主,品牌标志相对弱化,整体上突出哈佛校园文化精神。

(五)创意丰富的符号应用

在COOP里,几乎每一样产品都以不同方式应用了校园文化符号。这些符号主要包括校徽、院徽、协会徽章、深红色,HA- RVARD,H。正是这几个基本符号被演绎出无数个各不相同的图案设计。这些图案中既有对文字形式的变化,字体选择不同,校徽元素组合不同和信息应用不同;也有对文化色应用的多元化,由点到线,由块到面。与国内不同,这里的经典款就有很多,此外衍生的不同创意设计更是数不胜数了。难得的是,每一样设计都有其被收藏或购买的亮点,满足不同人的功能需求、审美需求和情感需求。除了文字和标志符号,产品中也借用了哈佛校园的独特风光和人文历史作为传达文化的自然符号,将具象的人文之美融入设计之中,给使用者以独特的精神享受(图3)。此外,设计中还应用校园建筑的设计图和平面图,将校园建筑的精美、工程制图的严谨与设计思维的智慧通过作品传达出来。在对文化元素的应用中,设计师也非常注重产品本身功能的合理化,如对学生运动书包的设计中,运用轻质而结实的材料,而且与时俱进,对包内结构的设计完全与当前学生携带现代装备的行动方式一致,达到美观、实用、校园品牌的和谐统一。

(六)特定人群的特殊礼物

在COOP书店里的一角陈列着很多精致小巧的礼物,他们为特定的人群设计,如为喜欢阅读的人设计的礼物中包括风格朴素、倾向自然风的笔记本;形如书籍,外边刻着名言警句的小木盒,字字入心,让阅读者爱不释手。另外,还有为不同年龄的阅读者设计的符合他们阅读世界的小礼品,如书签、回形针、挂件等,款式结构丰富多样。而针对艺术爱好者的柜台上则有不同款式的速写本、各类绘画笔,设计精巧便于携带。还有一栏专门陈列各种各样设计精美、创意丰富、充满人文气息的纸张,让人看了禁不住想提笔书写。令人难忘的是置于两侧的便签纸,功能各异,有写要做的事、需要记住的事、已经完成的事、奇怪的问题或是决定过程等,非常符合师生的实际需要,产品设计和细节中散发出浓浓的校园气息,时时提醒学生时间是珍贵的、做事需要严谨的规划。

三、我国校园产品开发的不足及COOP对我国的启示

根据考察,对哈佛纪念品店的特征分析,不难发现国内大学纪念品发展现状存在很多不足:(1)没有充足的店铺空间,很多甚至没有。即便是对纪念品设计非常重视的清华大学,其纪念品主店的面积与哈佛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2)产品分类的规划性不够。有些即使产品种类很多,但杂乱无序;很多是直接照搬别校的产品或在市场上现成产品上印上本校的校徽即可,导致校园纪念品雷同,未能体现各校人文历史特色。(3)同类产品开发不够深入。目前,校园纪念品同类产品的设计种类很少,未能体现校园提倡的“充满无限创意”的重要特性,而且相应的设计力量投入严重不足。(4)在与企业合作中,学校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表达还不够,很多直接应用企业设计,对于产品在校内适用性研究还不充分。(5)在对校园文化符号的应用中形式有限。更多的是将校徽和校园文化色元素直接用于产品上,而对于基本符号的延伸元素设计或对色彩的多样化应用却很有限。(6)纪念品服务对象较为局限。客户主要针对来校参观的游客、校友和交流学者,按师生群体的爱好进行区分设计的很少,对特定人群如学生家人,校友集中进行开发的就更少。

之所以产生这些差距,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一些大学管理者对校园文化产品开发的意识不够,对其能发挥的文化功能和集体凝聚作用的认识不足。(2)重视不够直接导致人力、物力、财力和管理的投入不足,整个校园文化产品开发运营平台未能搭建起来。(3)校园产品开发理念不够端正,过分关注其商业价值而忽视其文化价值,没能专注于每一件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开发,让产品落入俗套。(4)投入的设计力量不够。国内关于这方面设计研究还很缺乏,它需要设计师或设计团队了解学校人文历史,熟悉师生的生活学习,并动态持续地研发。

从以上差距比较和原因分析可见,要改善当前国内校园文化产品开发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首先在意识层面,要认识到校园文化产品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是校园文化、人文精神、教育理念的物质体现。在这个意识前提下要努力付诸实践。其次,在具体运营层面,强调对师生的服务意识,寻求有效可行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的运营机制;动员学生力量,有序地组织开展;充分发挥网络平台,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第三,在产品设计层面,在有规划的前提下拓宽产品设计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挖掘全校师生的设计力量,有设计学院的要发挥设计学院的专业优势,也可通过成立由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组成的设计组,或依托于固定的学生组织,或通过常规性的设计比赛,动态持续地进行开发;不断挖掘校园人文历史,学校办学特点;发现校园师生的不同需求,广泛收集师生的创意灵感,不断完善和丰富校园的文化产品王国。第四,从产业发展方面来看,校园文化产品开发需要不停的积累和沉淀,它随着校园文化创新、学科发展而不断发展,需要全校师生、校友的共同努力和智慧奉献。同时它作为年轻消费者较为集中的产业,不仅引领校园设计潮流,还孵化着高科技原创产品,发展好校园产品将影响和推动整个设计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冒荣.校园文化和大学的文化精神[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2]师玉生.国内关于大学文化问题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

[3]郭丛斌,孙启明浅析标识管理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北京大学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5.

第4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关键词:课程资源;整合;小学品德与社会

在新修订的新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课程资源归为:校内资源、社区环境资源和多种社会资源三类,并将课程资源的分类和利用方式结合起来,强调了有效整合、因地制宜、合理挖掘的原则,以便于教师积极发现身边的资源,更好地加以利用。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提出“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在执教《让我们来寻根》一课时,笔者认真研读新修订的新课程标准,充分挖掘校内资源、社区环境资源和多种社会资源,并将课程资源的分类和利用方式结合起来,进行了有效整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笔者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

一、挖掘教材资源,提高品德认识

课程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教材,因此,正确认识教材、使用教材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首要任务。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图文并茂,每个单元各个主题的内容常常是通过若干幅活动图呈现出来的,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律和生活逻辑,令人耳目一新。这样,品德与社会教材真正成了教师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而不再是教师说教的文本。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计教案进行教学。

笔者在执教《让我们来寻根》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了教材资源,充分利用文中生动的寻根故事,如韩国老人千里迢迢来中国寻根祭祖,让学生对“根”有了初步印象。通过书中人类演变的图片,清楚地了解人类是从猿人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进化、发展成为现代人的。

二、激活人本资源,实现品德价值

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和创造性地利用资源,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在执教《让我们来寻根》的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各种植物的根导入新课。为了更好地了解从元谋人到北京人再到山顶洞人,这个演变过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是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在学生课前做了大量收集工作的基础上,呈现一张表格。

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早期人类完成表格并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表格内容,尤其是竖着读读,在小组中讨论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分享了彼此的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开发多媒体资源,培养品德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因为有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想学、乐学,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使用多媒体教学,这说明运用多媒体教学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执教《让我们来寻根》时,笔者根据教学目标需要,播放了动画片《开天地》,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中感受古人寻根的方法。在讲述“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学生对钻木取火很感兴趣。我播放了相关视频,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对先民的智慧和善于创造心生敬佩。

四、经营社会资源,激发品德情感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将“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改为“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因此,在教学中,我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课前,我们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感性认识。同时,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课前,教师充分利用身边的社会资源,带领学生走进有2500余年历史的春秋淹城遗址,从独特的三河三园设计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先民的智慧。

新课程标准修订稿要求教师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养成良好的沟通、搜集信息,观察事物的习惯,体会学生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应当做课程资源探索的有心人,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可以开发成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

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的课程理论,勇于探索,不断实践,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开辟一个更为广阔、更富有时代意义的探索空间,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个性张扬的舞台。

参考文献:

第5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0—0078—02

药物分析课程是药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是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研究药物的组成、性质、鉴别、纯度检查和有效成分的含量等。本课程着重围绕药品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教学,研究药物原料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为药学专业培养在药品生产、检验、应用与营销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服务。本文将从4个方面对药物分析课程建设进行探讨。

1 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根据岗位需求来确定的,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职业领域主要有药品生产与检验、药品应用与营销等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制剂生产、质量检验及生产管理;医药营销、零售服务、药品调剂、合理用药指导及药库管理等岗位工作。

药物分析课程所支撑的职业岗位主要是药品质量控制方面的工作,如药品生产企业的QA、QC;药品经营企业的质管、验收与养护等岗位。因此,确定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实训操作动手能力,从而提升就业能力。

1)知识目标:掌握《中国药典》中常见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理解各类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特性与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典型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熟悉各种仪器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了解药物分析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

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药物分析常规检验技术,能够独立、准确、快速完成药品的全部检验工作,具备使用药物分析、质量检测常用仪器的能力,对药物原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分析检验的能力,以及考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按照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质量进行分析,提供“真伪优劣”的判断依据,从而提高药品的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

3)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强烈的药品质量观念、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加强基本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营销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工作,并具备初步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思路和能力。

2 教学内容与设计

针对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将本课程分为两大模块,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其中理论方面本着“必需、够用”原则,教学内容包括《中国药典》知识、各种类型药物的原料及制剂分析方法等;实训方面为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主要安排原料药物的分析、制剂分析及精密仪器的使用等。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比例达到3:2。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根据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来进行选取,以阿司匹林质量检验为例,如表1所示。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实际岗位所需,在教学组织时,将本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划分为五大模块:药品质量标准、药物物理常数测定、药物杂质检查、典型药物分析及药物制剂分析。实践部分主要涉及物理常数测定、杂质检查及典型药物原料与制剂的分析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模块化组织设计,学生学习本课程时容易抓住主线,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与实际药品质量检验岗位工作程序相符,拉近与实习及工作岗位间的距离。

3 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药学专业二年级学生,该阶段的学生经过前期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接触到部分与本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强,但是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并且由于面临实习,岗位选择不确定,学生思想浮动大。

根据“药物分析”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手段与方法的选择上,灵活运用案例分析、任务导向、启发引导、多媒体等方法进行理论教学。对于重点教学内容,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选取有代表性的药物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设置任务导向,配以相应的药物实训,“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利用所学原理及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对同类型药物质量检验进行分析,激发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水杨酸类药物分析,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在药物化学实训中合成的阿司匹林能否直接服用?再以阿司匹林为典型案例分析其原料与制剂的性状、鉴别、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等,实训课程中设置任务导向,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设计阿司匹林的检验项目进行实训,最后对同类型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钠的质量检验提出问题,该问题课堂不作解答,而是学生自己查阅《中国药典》。

在实践教学中,前期安排分项实训打好基础,后期按照真实的药品检验程序设计综合性实训。在前期所设置的分项实训中,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利用现有的资源,依托多媒体示教室、精密仪器室和相关设备,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常规药物检测方法、鉴别药物真伪实验、有效成份含量测定等操作开设校内实验。而对于后期所开设的综合实训,采用任务导向方法,要求学生根据药物检验程序,自己先设计检验项目,然后分组讨论,最后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各项检验操作实践。

4 建设方向

本课程的建设能够紧紧抓住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求,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岗位需要的药品检验必备知识;实训过程设计与实际药品质量检验工作程序密切吻合,从而缩小与工作岗位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更快融入工作岗位。

当然,药物分析课程还有很多可探讨的改革之路,寻找与企业合作机会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虽已有部分企业处于合作中,但由于企业GMP等制度与规范的限制,学生真正进入生产企业质检岗位实践深度还不够。另一方面,《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采用HPLC、AAS等精密仪器进行药品检测的品种比例大幅度增加,因此在后期课程建设方面应增加对HPLC等精密仪器的投入。同时可以开发药品质量检验方面的仿真实训软件,加强模拟实训操作教学,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姚雪莲,廖夫生,彭红,等.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6):115—116.

第6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中途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71―02

“护理五常法”是指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做到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和常自律。具体工作有药品分类、药品摆放、医疗物品维护等等。“五常法”的推行,将提高医疗护理水平,“五常法”在医院、疗养院推广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常法”运用于护理工作中,将有效避免过期药品运用在临床上,确保了医疗疗养安全。为了适应疗养院院消毒供应专业多元化的需求,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运用最新的专业技术系统和管理手段全面、科学地进行管理,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不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质量。我院消毒供应室尝试引入护理五常法管理模式,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1 方法

疗养院消毒供应室作为疗养院医疗护理安全保障系统,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及疗养员就医安全,也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关键。为使五常法能够顺利实施,首先对全体人员进行培训,让所有工作人员掌握五常法知识,树立五常法理念,并把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其次,科室将质控管理小组和五常法管理检查小组有机结合起来,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督导。

1.1 常组织 确定工作场所物品的种类,将必须物品保留,严格按消毒隔离标准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将不要的物品合理处理。资料、文件等按类别集中放置,每天要用的物品,如化学指示卡、缝针、棉球等,放在包装台台面,并定点、定量、分类放置;过去一年都没使用过的物品,将其丢弃或转让或放回仓库;已坏的器械、设备及时报废;对一次性用品及器械、敷料,及时根据临床实际用量,调整数量,以实现人、物、场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

1.2 常整顿 确定各类物品的基数,将物品放置于透明的柜、开放式的架或台面上,固定位置,并加上明显的标识,规定物品取用还位、先入先出,定期补充基数。在无菌物品存放间,规定每天都要检查无菌物品放置是否齐整、品种是否齐全、数目是否正确、各种物品是否过期等;物品的发放严格遵循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顺序;每个物架篮框均有标识卡,标识无菌物品的名称和基数;每天物品发放完毕后按当天的发放情况补充物品基数。包装区每天上下午工作完毕后补充台面物品基数,运输车等定位放置。

1.3 常清洁 制定卫生清洁制度,每天检查、督促清洁员的卫生清扫工作,尤其注意隐蔽的地方;制定仪器设备的清洁、保养制度,责任到人。去污区分类台、运输车等,固定班次人员进行清洁、消毒,污染严重时随时清洁、消毒;正确处理各种废物,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严格分开放置。

1.4 常规范 实行视觉管理,使用透明玻璃门柜、开放式储物架存放物品,标识明确;无菌包的名称及有效日期等规定显眼位置标识;仪器、设备的操作指示及安全警示语张贴于操作区域的显眼处;不同工作区域的地面及工作人员着装采用不同颜色以示区别。各区之间物流、人流强制性单向流动,严禁交叉逆行。

1.5 常自律 人人坚持慎独,坚持每天执行五常法,,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养成良好习惯,保持良好精神状态,遵守职业操守和操作规程,所有物品做到物必有名、物必有家、取用还位,每天对自己当班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通过不断学习和对照检查,人人找差距,从而形成互帮互学、遵章守规、乐于奉献的自律氛围。同时加强科室之间的沟通联络,每月下科室征求意见,派发满意度调查表,以督促和检查本科室的工作执行情况,真正做到为临床第一线服务。

2 效果

通过五常法知识的培训及实施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消毒供应室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工作环境整洁,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所有物品按标准规范放置,工作效率大大提高[1]。同时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有较大改善,起到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竞争力的效果,实现了人、物、场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2]。五常法是一套完善高效的品质管理指引,是一个由内向外、由人到物、由软件到硬件、由理论到实践、由制度到流程的完整的管理体系,是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而整洁、舒适、安全、健康及愉快的工作环境,有条理地运作,更佳的工作效率,全员参与的氛围,能塑造出良性的专业文化,提高专业队伍素质,使疗养院消毒供应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向更加规范化、现代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确保医疗护理质量。

3 体会

3.1 转变观念,激发主人翁态度 实行五常法后,管理不再是护士长一个人的责任,而是全员参与,工作人员既是决策者也是管理者,这就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主人翁态度。人人都关注自己的工作和工作环境,自觉发现问题,共同分析解决,不断改进。

3.2 改善工作环境 运用五常法进行环境管理后,工作场所整洁、干净,安全警示语指引清晰,消除了安全隐患;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工作人员保持心情舒畅,自觉遵守工作规程,安心工作,从而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3.3 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各类物品各自有位、分类摆放、标识清楚,使得操作时一目了然,取用还位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良好得工作的氛围、舒畅的心情等都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3.4 消除不必要的浪费 根据物品使用频率确定物品基数并常组织清理,严格按规定先入先出,消除了过去因物品积压、过期等带来的浪费现象,节约消毒供应中心支出成本。

3.5 提高专业队伍素质,提升科室形象 通过五常法的学习和实施,人人以标准为规范,自律为中心,不断充实自我,树立了讲文明、积极敬业的精神,使整个科室团结一致、生机勃勃,科室满意度在97%以上。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3]。

参考文献:

[1] 廖玉联,陈琼芳.创建现代化的消毒供应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450-453.

第7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关键词:项目驱动;团队协作;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95-02

教学模式是指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根据教学规律原则归纳提炼出的包括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内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与易学性的教学样式。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括5个因素:(1)理论基础: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2)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结果,即能够在学习者身上产生何种效果。(3)操作程序:教学活动的环节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4)实现条件(手段和策略):为了发挥教学模式的效力,教师运用教学模式时必须对各种教学条件进行优化组合,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5)评价:每种模式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教学目标,评价标准和方法也会不同。

本文将《功能性食品》作为研究与应用对象,深入分析基于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具体方案如下。

一、调研分析,明确课程改革目标

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行业企业需求、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因此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行业调研和企业调研。

二、整合教学内容,开发教学项目

分析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归纳学习领域。

(一)保健食品营销岗位

1.典型工作任务:①制订保健食品营销方案;

②编写功能性食品说明书;③编写保健食品宣传手册;④销售保健食品;⑤解说功能性食品的功效、食用方法;⑥统计保健食品销售情况,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⑦联络媒体和销售单位做好促销工作。

2.岗位能力:①对保健食品市场的考察调研能力;②对保健食品的营销、策划、商务谈判、会展组织等方面的能力;③营养保健服务与指导能力;④对功能性食品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等的执行能力。

3.学习领域:①功能性食品研究与开发;②功能性食品营销与策划的相关知识;③营养学、保健科学及相关医学基本知识;④功能性食品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保健食品检验岗位

1.典型工作任务:①负责对保健食品原辅料、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留样品的理化检测;②负责功能性食品功效成分检测;③负责功能性食品微生物检测;④负责功能性食品重金属含量检测;⑤负责检验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并及时填写相关记录。

2.岗位能力:①应用化学分析与物理分析的知识与方法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的能力;②应用生物学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微生物检验与分析的能力;③熟悉常用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的能力。

3.学习领域:保健食品相关的功能学评价、功效成分检测、卫生学评价、现代仪器分析知识。

(三)质量管理岗位

1.典型工作任务:①熟练掌握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和GMP等规范,熟练掌握相关质量保证措施和产品技术标准及工艺控制点;②落实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管理的各项规定;③做好日常质量监督检查工作,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质量部负责人汇报;④定期向QA负责人反馈质量监督情况,做好有关质量管理文件的执行工作;⑤推行GMP并按其要求进行日常工作,监督生产人员严格执行SOP、生产规程及其他相关文件,发现不符合GMP的行为和不按照文件规定的行为责令其改正,甚至暂停生产并发出书面通知生产技术部,同时报告质量管理部;⑥负责中间产品、成品、原料的取样,复核原始生产记录。

2.岗位能力:①具有编制GMP、HACCP文件的能力;②应用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价监控的能力;③与工艺设计、生产管理、质检等生产一线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3.学习领域:①质量管理知识;②功能性食品有关的法律法规。

(四)保健食品生产岗位

1.典型工作任务:①使用粉碎、匀浆等设备对保健食品原料进行预处理;②采用提取、浓缩、分离、纯化等技术提取保健食品功效成分;③使用喷雾干燥机制备粉末状半成品或成品;④使用制粒机、干燥机、压片机、胶囊填充机制造固态保健食品;⑤使用灌装机制备口服液、饮料型保健食品。

2.岗位能力:①具有功能性食品生产与技术保障能力;②具有常用功能性食品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力;③具有功能性食品研发能力和解决岗位技术问题的能力。

3.学习领域:①功能性食品生产各环节常用生产工艺(药物制剂);②设备使用的相关知识。

根据学习领域重新整合课程内容,以项目为载体,且项目中包括“企业要素”,如企业规范、生产技术和工艺、企业文化、企业观念、企业标准、企业管理、职业规范、职业道德、与企业活动相关的经济和法律内容、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等。具体教学项目设计如下:

项目一:认识功能性食品,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功能性食品的相关概念、功能范围,认识功能性食品的常用原料,学习功能性食品的评价。

项目二:学习功能性食品的功效成分,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类功效成分,脂肪酸和磷脂类功效成分,碳水化合物类功效成分,有机酸类功效成分,生物碱和含氮含硫化合物功效成分,黄酮类功效成分,酚类功效成分,萜类功效成分,真菌、益生菌和藻类功效成分。

项目三:学习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功能食品的配方及剂型、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有助于降低血脂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有助于降低血糖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项目四:学习功能性食品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学习《GB 17405-1998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674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保健食品命名规定和命名指南》、《保健食品标识管理办法》、《保健食品说明书标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与《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

在实训室按照真实的典型工作过程,制作虚拟产品。并且,在其他课程中会贯穿这一项目,训练课程综合能力,配合单项能力训练和系统应用知识的学习,培养功能性食品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敬业、负责、团结协作等职业素质以及实事求是、客观评价自己、尊重他人等职业素质。

三、改革考核办法

基于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教学模式的评估,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反馈,以促进学习、改良学习为目的,因此要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应以过程评价为核心,注重对团队协作意识、操作能力和响应速度的考核。

四、开发项目化教材

将整合后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编排,设计项目化教材。教材的内容包括:项目概述、学习内容、能力训练内容、参考内容、拓展学习内容。

五、设计项目化教案和教学模式的实施

教学模式实施的总体思路是以项目为主线、团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学生角色为执行单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角色适应和团队协作,突出他们在团队中的角色区别,在实战中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应用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效果的总结、反馈和优化

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要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课程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同时,对实习生进行质量跟踪调查,通过走访用人单位,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思想品德、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和适应工作程度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与考核标准,达到优化教学模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浩.基于项目驱动的团队协作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3):168-169.

[2]金晨晖.“项目驱动”教学的载体设计与实践――以眼视光技术专业为例[J].重庆医学,2015,44(2):282-283.

第8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化学实验室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室能否予以有效管理,对化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实验室管理相应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科学的化学实验室管理对于改善学生的实验环境,提高学生自主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应进一步强化化学实验室管理,以不断提升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一、规章制度建设

实验室的规范管理离不开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对实验室的仪器、药品等加强管理,保证各项实验活动的正常开展。首先,应制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流程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作出较为详细的说明,还要对仪器的维护及报损等作出明确规定,以保证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大化。尤其对于一些精密仪器的使用,应做出特别规定,如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由于这些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应对其使用和操作程序严加规范,尽量防止损坏。其次,制定针对药品的规章制度。对于药品的使用也应予以规范,尤其对于一些有毒、易腐蚀等危险物品的使用,应作出严格说明,以保证实验的健康环保进行。再次,应对废液、废气以及废渣等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做出详细规定,以防违规处理破坏实验室环境,并造成空气污染。第四,对参与实验的师生的行为应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

二、实验室仪器药品管理

除了对实验室仪器药品的使用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外,实验室教师还应注意在日常对仪器药品做好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

1.化学仪器分类存放管理。对于不同类型的仪器应分开做好保管工作。精密仪器应与普通仪器区别对待,重点保管,应对每台仪器设置编号,并用卡片进行标示;对于较大型且贵重的精密仪器,应分派专人进行保护维修;机器每次使用后,都应做好相应的使用记录,并由使用者进行签名,以通过加强实验人员的重视程度,尽量减少精密仪器的磨损。对于玻璃仪器,由于数量多且易破碎,应进行科学摆放,并做好标注,一般按照外低内高、由小及大的顺序进行归类存放。

2.药品的存放管理。药品一般需按有机药品和无机药品进行分类保管,并同仪器一样,分别按一定的顺序,贴制标签予以分类管理。对于危险品应进行专柜保管,并实行双人管理的制度,以确保危险品保管的安全性。另外,应对危险药品定期做好检查工作,防止它们发生某些反应,导致不能正常使用,或对人产生危害。

3.应做好药品仪器的选购工作。仪器药品的购买应根据实验情况合理购入,避免多购浪费资金,少购影响实验的正常开展。同时,每次购买后均应做好详细记录,以方便今后使用中遇到问题时,能有迹可查。

三、实验程序管理

对于各个具体的实验应严格按照实验流程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尤其是要保证学生能严格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操作,避免因对实验不熟悉而损害仪器药品。应让学生在实验指导教师的规定下,在每次实验前做好认真预习,对实验要有比较全面的认识,防止在实验中出现意外情况而措手不及。另外,在实验中,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细心操作、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对实验结果做好分析,以能提交较为详实的实验报告。最后,实验后,应对实验中使用的所有药品和仪器按照要求进行归位,归位前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仪器做好检查及清洗等工作,并按照原来的顺序贴上相应标签予以标注。另外,对于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应做好清理工作,防止出现意外问题。

第9篇:常用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范文

关键词:危险化工品 贮存 运输

危险化学工业品是指至少具有以下特性之一的化学工业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放射性、腐蚀性,可能会对人员、设备、环境造成伤害或者损伤,是会危及健康、安全、环境及财产的物品或物质,和在(国家或组织规定的)危险化学品清单内或按照法规分类为危化品的物质。按照《常用危化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及《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两个国家分类标准,按化学品的危险性能可分为8大类:爆炸品;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放射性物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易燃液体;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腐蚀品。

由于危险化学工业品的特殊性,危险化学工业品在运输过程与贮存时必须采用特殊措施,对其安全性做出保障。

一、危险化工品运输

危化品运输是一种特种运输,它指的是通过专门的机构或专业的技术人员使用特殊的运载车辆对非常规货物进行的运输。运营企业必须经过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严格审核,取得从业资质,并且其设施设备也必须经过严格检验。总的来说,危化品运输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准入制度严苛。依据《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能够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营业资质的单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第一,经营规模达到专用运输车辆10辆及以上;第二,从事运输经营5年以上并拥有成熟的管理经验;第三,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均取得从业资质;第四,安全操作规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明晰、车辆和设备保养维护有章可循、员工安全教育制度完善;第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并且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凡申请从事营业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单位,及已取得营业性道路运输经营资格需增加危险货物运输经营项目的单位,均须按规定向当地县级道路运政管理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地(市)级道路运政管理机关审核,发给加盖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用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营运证》,方可经营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二是货物分类要求细致,并对包装和标识有严格规定。《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是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危险货物分类标准。我国据此法案又设置了《常用危化品的分类及标志》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进一步将危险品细分,并对各类货物的包装及标识进行了详细规范。

第三,专车专用、专人专用。按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的要求,危险品运载车辆必须专车专用,其技术性能要达到行业标准一级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另外,还要求高端通讯设备必须配备、警示标志必须明显、消防设施必须完备。从业人员(包括驾驶、装卸、押运等人员)必须通过市级交管部门举行的专业考试,成绩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书者方可上岗。

二、危险化学工业品贮存

经过运输过程,危险化学工业品进入了应用前的贮存步骤。危险化学品入库时,库管员要检查物品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泄漏以及是否在有效期内,核对包装(或容器)上的安全标识。检查合格后,才能办理入库手续,填写《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台帐》。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用的危险品库房或场所。

1.危险化学品的贮存方式

危险化学品可分为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和分离贮存三种贮存方式:

1.1隔离贮存,就是把不同的物料分开存放在同一个房间或同一个区域里,非禁忌物料(注:禁忌物料系指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化学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

1.2隔开贮存,就是挡板或者墙把禁忌物料分开存放在同一建筑或一个区域内的存放方式。

1.3分离贮存,就是把禁忌物料存放在不同的建筑内或者远离所有建筑的区域内的一种贮存方式。

2.根据化学品的危险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化学性质相抵触或灭火方法不同的各类危险化学品,切不能混合贮存

2.1易爆危险品不允许与和其他类物品同放在一起,必须单独隔离且限量贮存;

2.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

2.3易燃气体不能和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时贮存,氧气不能和油脂混合贮存;

2.4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体、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贮存,具有还原性的氧化剂要单独存放;

2.5易腐蚀性物品,必须包装严密,不准泄漏,禁止与液化气体及其他物品共同存放。

2.6毒物品要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不能接近酸类物质。如氰化钾、氰化钠等氰化物,与酸类接触后会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引起附近人员中毒死亡。

3.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

3.1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有毒物品以及易燃、易爆或发生化学反应,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

3.2 光照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分解、化合或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要贮存在一级建筑物中,其包装应采取避光措施。

以上所描述的是关于贮存的一般性原则,详细地内容有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可供参考,且应遵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