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经济建设理论精选(九篇)

经济建设理论

第1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加强流通经济理论建设离不开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和中国经济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在为经济复苏而努力,中国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正致力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尽管如此,仍然有些东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对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一个基本判断,就是“七个变与不变”。它们是: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增长格局会有所变化,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第二,政府维护市场运行的职责会有所强化,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会改变。

第三,国际货币多元化会有所推进,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第四,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上升,但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领先的格局没有改变。

第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第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成就。但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改变。

第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

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内外经济形势中的“七个变与不变”,有利于我们清醒地研判形势,把握全局,探索规律,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坚定、自信,在发展中遵循经济规律,强化理论探索。在创新驱动、和平崛起、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增长不是一切,却是一切的基础

二十世纪后半期至今的五十多年,中国等一批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解释并指导当今世界丰富的实践。继续加强经济学理论建设应该是时代的当务之急。

2008年5月22日,国际金融危机即将爆发的前夜,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主席、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提出了一份世界银行的“增长报告”。这是一份可能已经被人遗忘的报告。危机爆发至今已经四年多,今天读来,仍然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成立于2006年4月。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委员会主席迈克尔·斯彭斯就“如何取得经济高速增长”这一问题,对世界各经济体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研和考察。该委员会拥有21位国家及地区领导人和专家、一个由11名成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和300名学界专家,耗资400万美元预算,召开了12场研讨会和进行了13次磋商后,提出了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的“增长报告”。

报告指出:自1950年以来,有13个国家或地区至少连续25年取得了年平均7%的高经济增长率。这些国家和地区是:博兹瓦纳、巴西、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马耳他、阿曼、新加坡、中国台湾和泰国。

这份增长报告认为,上述国家和地区存在五个共同特性:一是充分利用了全球经济提供的机遇;二是保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三是维持了较高的储蓄和投资率;四是由市场配置资源;五是政府尽责、可信、有能力。

报告列举了快速增长的若干“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至少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5%的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内储蓄,其中包括将大约5%至7%的GDP用于基础设施投资;通过私营或公共部门,将另外7%至8%的GDP用于教育、培训与医药卫生项目;利用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机遇,促进外来技术的消化吸收;接受竞争、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至少在边际领域实现有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需要从一开始将环保议题纳入发展之中;机会均等,尤其是妇女的机会均等,等等。

“增长报告”发表后,在西方经济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仅新华社就转发了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法国《世界报》等新闻报刊和研究机构的多篇专访和评论。有的说“是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指导”,有的说“华盛顿共识”已死,也有的说报告“为经济发展流行的全面自由政策敲响丧钟”……,等等。评论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不一而足。但其中谈到对增长与发展的关系时,比较经典与集中的评论是:“增长不是一切,却是一切的基础”。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我国经济发展稳增长的任务艰巨繁重。经历了三十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可能已进入7%-8%的中高速发展阶段。创新驱动,实现科学发展,仍然必须以一定的增长为前提。可以说,要实现科学发展,“增长不是一切,却是一切的基础”。

世界银行的《增长报告》和《华盛顿共识》都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内容。当初快速成长的13个经济体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就出现了“20年的停滞”。走什么路只有靠自己去探索。我们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发展观,已经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有了更加全面科学的认识和论述。结合中国的国情实际,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具体情况,并且已经实实在在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北京共识》——那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制度和理论。

加强现代流通经济理论建设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经说过:“分工的原因是交换”。包括商业在内的流通业就是从事交换的产业。交换的规模越大,社会分工就越细;交换的水平越高,分工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的丰富实践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进步,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传统经济学理论应该加快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西方经济学也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因此,加强现代流通经济理论建设,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中国流通经济理论研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就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和记述。文章中介绍了知进退、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商圣范蠡。范蠡用“计然之策”强国、富商。主张“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务完物,无息币,无敢居贵”等理念指导经商。这些内容涉及如何稳定市场,遵循价格波动规律,强调质量、资金周转速度和薄利多销等等。这些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形成的朴素的经商之道,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慨不已,发人深思。

时间荏苒,斗转星移。告别了计划经济主导的时代,行进在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时期,传承历史,借鉴他人,使我们快步行进在改革开放的大路上。以互联网、卫星通讯等技术支撑、实现扁平管理的沃尔玛,以农超直供零对接、生鲜管理业绩突出的家乐福,以倡导绿色低碳的乐购及麦德龙等零售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为契机,中国零售业企业与“巨人”同行,快速成长。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统一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从零起步,如今已经形成不少具有区域优势的大企业,正在覆盖城乡。原来只从事贸易的企业正向供应链发展。单纯的货物买卖企业正向综合服务型企业延伸。消费者的利益受到空前尊重,开始成为真正的“上帝”。

第2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现在城市经济理论的发展又进入到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我们在探讨城市经济现代化或者是城市现代化过程时,理论上进展很快,取得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脱离中国的国情,有一些冒进,或者有一些不合理的提法,某些城市发展不快等等,这些理论上也出现一些问题。所以现在确实是处在一个很关键的时刻,要对过去的理论进行总结,肯定我们在理论上的发展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在总结的基础上,来探讨我们城市经济的发展。总书记所作的十七大报告,是一个非常具有伟大意义的报告,其中直接讲到城市发展方针政策和战略的问题,特别重要的是提到科学发展观。我一直在思考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具体到城市经济的发展,该如何体现?体现到什么地方?理论上怎么加以阐明?作为我们研究机构,作为我们党员都是应该不折不扣地加以贯彻,但是如果把科学发展观停留在口号上面,我想是不够的。具体究竟怎么体现城市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理论上,特别是在城市经济理论,在城市经济学会的工作上怎么体现?研究什么问题,由什么指导思想来指导我们的研究?

从当前来讲,在今后来看,总结30年城市经济研究的历史来看,以下这些问题,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个问题,还是城市化的问题。我们研究城市化,而且研究的进展也很快。但是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问题,所以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推进城市经济的繁荣,我想,城市化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来进行深刻的研究。现在很多同志都提到了我们要走新型城市化的道路,我想这个提法是很科学的,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我们由工业化提出新型工业化,因为城市化是工业化推动的,既然是新型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动力,同样要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推动的也是一个新型城市化。新型城市化已经提出来了,有一些机构也都在做研究,但是我想仅仅是一个研究的起点。新型城市化和我们传统城市化究竟有什么区别?新在哪里?我想是值得很好思考的。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几个关系需要加以考虑:

第一,就是我们的城市化是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还是市场主导型的?

第二,我们的城市化是产业促进的还是规划带动的?按照城市的发展规律来讲,经济发展了,产业发展了,城市就发展了。但是我们很多城市可能都是自上而下,先抓规划,规划多少就是多少,有的土地规划出来了,但是没有切实地来进行建设,使土地有了很大的浪费。

第三,我们是一元化的城市化,还是多元化的城市化。现在有的人提出来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就是农民进城,特别是大城市,除了这个好像就没有城市化的道路可走了?我们的城市化是一元化的城市化还是多元化的城市化?我想是多元化的城市化,既可以是大城镇也可以是小城镇,这样的例子很多,江苏的华西村、广东的一些农村,现在成为地地道道的城市,只是体制上还有一些区别。

第四,是产业带动型的还是社会协调型?从形态上城市是一个孤岛,还是城市与区域共进的?

第五,是集中型的城市化还是分散型的城市化?我想我们既要搞集中型的城市化,也要搞分散型的城市化,太大了该分散就分散。在城市化当中,要考虑城市化的时代特点,要考虑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要考虑城市化的国情和具体的情况,所以城市化这个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要走出一个新型城市化的道路,这个道路走起来也是很艰难的,这和我们原来的城市化是有一些差别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小小的拐点。

第二个问题,从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理论体系上来讲,要解决城市发展的理论问题。城市发展会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城市究竟怎么发展?依靠什么来发展?它的模式是什么?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根据30年的经验,我们现有的城市发展,从理论上来讲,有几个方面:

第一,跃进式的发展,由于形势所迫,或者由于上级的命令,进行跳跃式的发展。

第二,外力促进理论,靠大城市的推进,或者靠外资的引进,或者靠省区经济的发展,硬被推进的,也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

第三,内生自然增长理论,城市自己靠自己的发展,自然增长,解决发展了,产业增加了,城市就慢慢发展起来了,稳扎稳打。

第四,科技创新理论,通过科技的创新或者科技的发展,来促进城市的发展。

第五,区域带动发展理论,依靠区域经济的发展来带动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和区域的发展,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合二为一的一种理论。

第六,项目带动发展理论,必须是非常大的项目或是园区开发,或是几十个亿把一个地区一个镇或者一个村带动起来。

第七,产业集群聚集理论,南方有很多城市就是靠产业集群聚集形成发展理论,比如浙江的大塘镇就是靠袜子,在全国的销量70%,大量的出口,袜子制造产业集群聚集在那儿,形成了一个新型的城镇。还有浙江嵊县的领带,靠领带的产业集群来发展城市。

第八,地方新农村建设推动理论,靠新农村建设,慢慢发展,增长成为一个城市。

第九,在发展理论当中,有一个模仿效法型理论,人家搞什么,我也搞什么,这是最笨的办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确实也有实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根据中国的特色,自主创新发展,这种发展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国内国际的环境,也要根据地区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发展。所以城市经济理论本身就是一门学科,根据过去30年的发展经验,进一步推进今后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在发展当中创造、促进城市经济学科的建设。这是第二方面的理论。

第三方面的理论,在十七大报告当中也讲到了整个国家要优化产业结构,对城市来讲,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也是一个城市经济理论,也可以叫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内容也是很丰富的,比如说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的结构问题,生态经济与货物经济的结构问题,第二、三产业结构的问题等等,这里面有很多的理论问题。优化产业结构,城市的产业结构什么样才叫优化?比如说北京是不是优化了?天津是不是优化了?廊坊是不是优化了?有没有标准?这个标准怎么复制?如何来实现这个产业的优化?产

业结构对其他很多的经济结构或者社会结构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像无锡城市经济发展很快,也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名列前茅的城市,经济实力也很强。但是无锡的第二产业还占60%以上,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传统的那些工业,纺织、机械等等。这样的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那是必然的,对土地的占用也是不可避免的。产业结构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问题,而且是一直到与之相联合的物资结构、教育结构等等,所以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也应该作为我们今后城市经济理论不断推进的一个方面。

其他的,还有一些理论,比如说城市就业理论,城市财政分配理论,城市现代化建设理论、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城市市场体系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我们从学会建设和体系建设方面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目前研究的还很不够,今后的研究任务还是非常重的。特别是搞学术建设的老师,今后给学生们讲城市经济建设,旧的版本可以参考,但是要有新的版本,要适合我们的时代特色以及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的中国城市经济学,所以我们的老师在这方面应该更下工夫来探讨这些问题。

第3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建筑经济管理毕业设计论文范文一: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重要性研究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经济也得到了持续发展,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怎样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成为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成本管理的落实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从目前我国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开始出发,从不同角度对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展开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实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路径,希望可以为同行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如火如荼的发展,怎样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成为每个建筑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成本管理工作的落实对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非常关键。完善的建筑企业体系,不仅要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还要实现项目利益的最大化,这时成本管理则认为保证建筑经济效益的重要方面。本文着重从目前我国建筑经济中成本管理的情况展开分析,探讨成本管理在建筑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1当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及成因

1.1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①成本管理观念僵化的问题在当前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比较突出。当前企业经济成本管理主要目标在于项目施工成本中的资源消耗,对资源消耗展开重点控制,但是在企业供应却并没有进行重点管理。在管理工作中缺少对成本支出的优化;②对成本管理概念的认识不足。目前很多企业将成本管理看作是成本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职责,认为这项工作与企业中其他部门关系不大,严重忽略了对成本的控制,这对成本管理非常不利,限制了企业的发展;③成本考核制度体系缺乏科学性。目前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只是在适应形式上的发展,项目经理并不清楚自己的具体职责。同时企业内部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奖罚制度,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对成本管理起到实质上的作用;④成本管理目标不明确。现在很多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都受到了限制,始终使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管理目标体系不明确,甚至一些企业都没有形成目标成本,不能事先统计出自己的盈利情况,只能在完工以后才能清楚自己的盈亏。

1.2成本经济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1.2.1从整体性角度分析

传统经济成本管理的直接目的就是利用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利润,但是目的的实现是通过不同分支上得以实现的,传统成本管理要求将不同目标分配到各责任中心,利用对个人绩效进行控制的方式提高整体绩效,对部门及作业进行了分割,这种情况下个体只会将单一目标的实现作为自己的工作,严重忽视了其他相关工作的进行。

1.2.2从功能结构角度分析

企业目标只有以组织目标的保证为前提,现代企业成本管理要求对全员、全过程展开成本管理,而传统企业将管理重点放在了采购、财务等部门职能的发挥上,这种管理理念根本不能深入到各环节中,因此不能形成员工的自觉行为。

1.2.3从开放性角度分析

传统成本管理仅对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进行控制,而现代企业采用开放性的思想,深入分析和研究企业内部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尤其是充分重视对产品外部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例如对产品的市场信息、竞争对手以及发展趋势等因素进行分析。

2当前建筑经济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证明,加强对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有利于对企业项目成本的控制,同时对企业后续发展也非常有利。具体来说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2.1成本管理反映了施工质量

成本管理与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都紧密相关,例如劳动生产率是高还是低、施工材料质量是否合格等,都可以通过工程质量体现出来,这不仅体现了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成本管理对建筑经济带来的效果,对建筑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2.2成本是产品价格确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要想确定建筑产品价格,首先应对企业成本进行计算及评估,然后对各市场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最终才能对建筑企业产品的价格进行确定。

2.3成本管理是评价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产品价格与质量的竞争,但是归根结底是企业产品成本的竞争。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对成本管理加以重视,在市长中占据有利地位,最终促进建筑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2.4成本管理和企业经营、决策密切相关

大部分企业的经济和管理决策都以企业成本核算为基础,因为企业决策的回报率和企业投入的成本存在直接联系,从这个角度来看,成本管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与决策。

3建筑经济中成本管理的实现路径

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同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3.1企业管理者应提升责任意识

①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管理的力度,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学习和培训,对核算质量进行保证。②要制定出完善的约束与奖励制度,整理和收集变更工程项目的资料,及时上报给管理部门审核,这样才能加强对工程施工情况的了解与掌握,更好的控制施工成本。

3.2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在建筑成本控制工作中,材料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整个项目成本中占到了超过50%的比例,所以应该认真的做好材料成本环节。项目中标以后,项目部应该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预算进行编制,为后续施工操作提供依据。采购部门应该结合项目材料需求计划对材料进行购买,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用量过度的现象,材料管理部门一定要将调查工作做好。此外,采购工作中应落实招投标方式,由相关部门统一对材料人员进行安排,采购过程中应注意额度,不能出现材料积压或材料;浪费的现象。派出专人对材料采购量和采购价格进行监督,完成采购以后应及时将采购信息上报相关部门。

3.3落实成本核算的监督与管理

成本核算是经济成本管理中最开始的一项工作,如果这项工作做好了就代表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成本核算工作做得不好,将会对后续工作造成巨大影响。所以,建筑企业中的成本核算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将自己的职能发挥好,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其他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紧抓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同时还要严抓成本核算管理。

3.4控制成本与合同签订

完成工程项目成本预算之后,应该和相关施工单位签订承包合同,同时施工方还要和企业针对合同内容进行相应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在合同中玩文字游戏。承包合同签订完成以后,还要针对整个工程的预算过程制定成本计划书,对工程任务清单进行总结,统筹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购买的机械器材等。

3.5使用劳务承包商

在准备工作完成以后,企业还要对劳务队伍进行挑选,选择一支信誉良好、具有一定实力的劳务队伍,与其展开详细的谈判,同时在后续工作中还要不定期的展开考核。企业可以利用劳务分包招标制度展开招标,施工企业则可以成立招标小组,评委由项目经济担任。最后,招标小组应拟出详细的招标说明,邀请三家以上劳务队伍参加投标,最后按照劳务队伍竞标书的信誉程度,从这几家劳务队伍中选择最理想的一个。

3.6将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做好

建筑工程完工以后,投资方应结合施工图纸、施工承包合同等相关资料,按照工程实际情况针对具体的工程量展开科学计算,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等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量的准确性。

4结语

总之,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时期建筑企业应该充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对建筑经济中的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建筑企业经济管理的实施对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目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成本管理理念可以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所以,我国建筑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将成本管理落实到工程建设过程中,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根萍.加强建筑经济成本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问题[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0):90.

[2]袁德明.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管理策略[J].科技与企业,2014(3):32~33.

[3]王文佳.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时代金融,2014(11):129.

[4]单连杰.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经营管理者,2010(24):111.

[5]张卓颖.浅析当前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建筑企业财务会计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5(22):111~112.

建筑经济管理毕业设计论文范文二:高职高专建筑经济管理专业顶岗实践

顶岗实践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环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顶岗实践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的统一,是学生认识社会的第一步。同时,也是用人企业了解学生的重要方式。如何能将顶岗实践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针对建筑经济管理专学生顶岗实践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得到大家更多的指导。

【关键词】高职高专;顶岗实践;建筑经济管理

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大类中工程管理类所属的一个专业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了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两个培养方向:第一,建筑会计与审计方向;第二,建筑物资管理方向。同时规定了对应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实训安排等。笔者所在的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并结合我院自身优势、教学软硬件环境、师资条件等,确定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建筑会计与审计。尽管如此,由于对专业的不了解在顶岗实践中依然会出现问题:用人单位对专业认知存在偏差;顶岗实践学生无法准确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专业,介绍自身的优势。首先,从专业名称上看,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名称涵盖范围大,与工程造价等专业相比无法给人明确的专业定位。单从专业名称看,建筑经济管理专业针对性不强,好像什么都会,又什么都不精。这就使用人单位出现理解偏差,直接导致对该专业学生试用率降低。其次,一些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不清晰,使其无法准确向用人单位介绍专业,导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单位或者岗位。在顶岗实践座谈会上,很多学生都反映了这个问题。根据上述问题,对该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践安排工作的过程中尝试了一些解决方案。

针对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存在理解偏差的问题,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更积极地与合作企业交流。从学生进入大二年级到顶岗实践前至少保证该专业学生有两次利用假期时间进入企业锻炼。这种锻炼与顶岗实践相比时间虽短,但是却可以增进企业与学生双方的了解,加强学生与企业间的沟通。一方面,通过假期锻炼,学生可以将本学期学习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利用。学生对企业的好奇感,对工作的热情可以激发更多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学生假期实习对企业来说不会有过多的用工成本,却可以分担部分日常工作,对于工作努力,悟性高的学生企业可以及早培养,为日后奠定基础。另外,为了使用人企业对该专业有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引入了让企业走进校园,走近专业的方法。主要有:定期请企业专家进入校园组织建筑经济管理专业讲座;不定期组织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竞赛,请企业相关人员参与评审;利用节假日组织企业专家与该专业学生的小型座谈会,交流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企业对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了解,对该专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为学生后续的顶岗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针对学生自身对专业认知不全面,无法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问题,同样也采取了有效措施。主要是三阶段专业教育。第一阶段的期初教育。入学初,学生刚刚步入校园,接触专业,难免对所学专业出现迷茫,这时组织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使学生对专业有初步了解。第二阶段的专业深化教育。学生进入大二年级后,随着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对专业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同时由于没有深入研究,对专业的理解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这时,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很高的热情,但同时又会出现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课程?这些课程对专业有什么作用?我的专业以后能胜任什么岗位?等问题产生困惑。在此阶段对学生就专业方面进行二次介绍,能够在学生最迷茫的时候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对专业的深层次剖析和介绍,学生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对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可以有相对全面的认知,解决学生的困惑。第三阶段的专业总结教育。进入到大三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也进入到收尾阶段。学生已经将专业课程以及相关的校内实训全部进行了学习和训练。学生完成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已经初步具备了岗位职业能力,基本能够在工作岗位上适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但是他们欠缺的就是将专业系统化,有时还无法理解所有知识在专业方面的架构和关系。这时对毕业学生进行专业总结教育,将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疏理,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方向等问题给学生进行分析。通过总结,学生对专业认知更清晰,透彻,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也更有信心,也能更有自信的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

在对最近一届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顶岗实践,我们就尝试了以上方式。通过企业实地走访和学生反馈,企业对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更愿意接受该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践。而学生也因为能够更全面,透彻的介绍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找到了自己心仪的企业,获得了更适合专业的岗位。教学中我们不会就此止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更有益于学生顶岗实践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第4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团队;优化建设;方案

高校经济管理团队的建设工作的开展优劣程度,决定了高校经济管理团队的健全和发展,关乎高校经济运作是否合理、学校建设是否能有力、到位,甚至关系着高校的社会形象,可以说搞好高校经济管理团队的建设,是决定高校机正常运转的关键工程,是高校校园机制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对校园经济管理团队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科学的工作,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总结完善,其具体建设方案如下:

一、从管理者来源入手优化团队构成

经济管理团队的执行能力和潜力主要取决于该团队的构成人员素质。虽然通过对团队人员的培训可以使团队成员素质得到提高,但是进行后期在职培养毕竟需要一定的时限才能见到效果,而后期培训时间又比较少,且培训内容多数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这就导致了培训效果不理想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交际合作能力等直接影响着管理团队整体效率的实现。因此,要想使团队具有高效的工作能力,还得需要团队负责人在成员选取时就做好一系列把关工作。

首先,要对成员选取有明确的方向。高效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经济金融工作和文案管理、审计学等范围极其广阔的综合型工作,其具体工作包含了资金预算、财务整理、物资调度分配、财务支出收入统计、财产清点管理等,需要涉及银行业务、收据业务、文件整理、文件传输、资金流通等相关工具和程序的操作。所以,团队负责人在寻找和甄选团队成员之际,除了注重应征人员文化理论知识的高下,还应当考察应征对象对传真机、电脑办公软件、打字机、复印机等的实际操作技能,考量其工作变通能力和对经济管理周边专业的衔接能力,争取录用到复合型应用人才。

其次,要优化招聘过程。缩减招聘所花时间,完善招聘制度和内容,使招聘过程趋于直白化和明了化,不仅可以提高招聘质量保证团队成员素质,还能使管理团队早日得以磨合,继而积极参与到工作中去。这要求团队负责人要多做相关工作,用心思索,建立起一套完整适用的招聘程序,确定好招聘成员的职责,严格对具体职能所需的技能、素质和经验等制定标准,并切实依照此标准进行笔试及面试试题的设计,最后根据各考量环节的表现对应试者进行综合评估,选取符合要求的人才。

再次,做到全面考量严格执行择优录取。管理团队不仅对工作能力的要求高,对成员个人素养的要求也应当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这样才能保证日后团队合作的协调性。在选取队员时应对其有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诸如:吃苦耐劳、工作严谨、待人和善等。确保录入队员的人格修养水平和专业水平同时达标,还应当将实际工作能力的掌握用作硬性指标,保证录入人员的专业知识的积累程度、专业技能的掌握、专业设备的使用技巧掌握,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和团队内部角色顶替转换能力等,提高团队内部人员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二、做好经济管理团队人员的培养工作

高校经济管理团队人员的能力需要不断进行提升,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若是在团队人员工作能力上采取“刻舟求剑”“固步自封”的态度,则团队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不但不会上升,反而会内部人员自身素质的滞后而产生萎缩,只有对团队成员进行持续不断地培养,才能保障团队工作能力的先进性。而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其培养措施又应当根据新老员工情况的不同进行细致规划,以确保成员的普遍提高。

一是做好对新成员培训工作的规划。新招聘的团队成员对环境和人事环境的陌生无疑会影响其工作中的正常发挥,团队意识的薄弱、团队默契的欠缺及新环境下产生的不良反应常有发生,另外新成员中不排除刚刚毕业于高级院校的专业人才,其专业实践经验必定不足。为了加快新成员融入团队的速度,必须针对其设置一些基础性的培养项目,应当注重对新成员进行岗位职责、规范教育,注重对新成员进行技能实践训练和交际能力培养,使新成员在不断积累岗位经验、提高个人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同周围同时进行配合,使团队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和谐地开展。

二是加强团队人员新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加强当今时代下的先进知识培养不但是高校经济管理团队与社会接轨的表现,也是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办事效率的必须步骤。团队成员应当适应社会发展,掌握社会先进理论和技术,在经济管理时能够做到改变传统的书面形式记账、财务出入和汇报工作,使用诸如:打字机、复印机、word软件、传真机等设备,掌握票据开发、银行汇款、现代审计等工作方式,将社会经济管理有机借鉴到高校经济管理中去,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能。

三是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人员。首先,要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就必须要对其培训时间长度进行保障,使成员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新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但是经济管理工作本身又比较繁重,各个环节之间的节奏比较紧张,难以在日常工作之余抽出时间进行培训,而培训时间又不能占用正常工作时间开展,因此就只能在工作日常上做出合理排版,制定定期培训计划,有规律地进行成员教育,另外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等较长的假期,对成员进行大型的、系统的培训;其次,基于经济管理本身较强的专业性质,在培训教师方面就应当针对其具体涉及的知识门类,聘请国内甚至是国际上实力强劲的专业人才来校进行教学,保障优质的培训质量。

三、把握团队日常管理工作

团队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是在团队长期的日常管理中慢慢发展的。因此,团队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就应当致力于每一个工作细节上,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成员身上,针对团队成员的不足和错误的地方,要及时进行纠正批评,并鼓励其进行反省和改正,帮助成员进行自我总结和升华。在日常管理时,要注重人性化管理、量化管理、责任落实管理等方式的应用,既在纠正、引导成员进行工作开展或错误纠正时,应当注重对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将工作方向和具体工作量进行细致划分,把工作任务和责任落实到行动者或主要负责人头上,促使团队人员形成一种自觉、自主、自信、自尊、自爱、自强的工作风气,确保高校经济团队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适用合理的考核方式和标准

对团队工作成绩的考核,既是对团队员工工作的综合评价和鉴赏,包含了成员工作目标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团队成员工作的最终目的之一。而采用合科学理的考评方式和标准,可以提起员工的工作激情,提高团队工作效率。首先要对团队工作进行分期考评,使团队工作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得到有效监督和小结,如我国“五年制计划”规划一般,科学制定出下一阶段的经济管理方针;其次要注重对团队进行不定期的跟踪考核,将考核工作跟进落实到经济管理基层,贯穿于管理工作始末,随时起到监督、约束、促进作用,敦促团队工作的制度化和周期性;其三,要采用多种方向的考评方式,对员工的心理现状、身体现状、思想觉悟、工作态度、人生态度等进行综合考核,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注重对员工基本工作能力、成员之间的配合协调能力及成员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核,注重团队成员的全面发展;最后,要将考核评价结果的优劣与成员物质待遇进行直接挂钩,使其明白考核之余的优胜劣汰,继而积极发展自身能力,完善工作表现,提高团队机能。

此外,还应特别重视对团队领导者或负责人的考核,作为团队工作的组织者和决策者,比较于一般成员,其本身的能力应当更为扎实、思想更为先进、个人修养也应当更为高尚,这样才能做到服众,才能以榜样的身份带动团队成员进行更具成效的高校经济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水生,李焕荣.基于知识经济的现代企业管理团队建设研究[J].企业经济,2007.

[2]范魁元.学校管理团队建设的策略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第5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市场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信用经济。然而,现实中大量的事实说明,经济领域中诚信的缺失已经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尽快建立和完善经济信用体系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国民的共识。但在信用体系建立的机制选择上,理论界却有着不同的观点,主要分歧是法制他律与伦理自律孰轻孰重、谁为根本的问题。笔者在肯定信用体系建立过程中两者缺一不可的同时,更加倾向于重视伦理道德机制作用的发挥。 一、伦理与法制在经济诚信建设中的辩证作用 1.伦理自律与法制他律是经济诚信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双重保证 现代市场经济中诚信机制的建立,核心是要形成市场主体的失信成本大于失信收益的制约机制,因为失信行为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其带来的收益和成本的大小。失信成本主要包括经济成本、法律成本和道德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信用制度、信用立法和信用教育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各得其所。信用制度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规则与安排,为人们的信用活动提供基本的价值判断、行为规范及合理预期,信用制度的根本意图在于实现守信的收益高于成本。信用立法是要通过更为强制性的“他律”保证信用制度各种规则的正常执行及根本意图的实现,通过失信惩戒力度的加大来提高失信成本,并相对地增加守信收益。诚信道德教育则是要通过人的社会理性的培养,德商的提高,将守信内化为其自觉的意愿,从而提高失信的心理道德成本。因此,对信用风险治理的过程从来就是法律制度和道德说教交织而成的。 2.伦理自律是建立信用体系的根本所在 关于伦理道德与法律制度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孰重孰轻,谁为根本,历来仁者见仁,作者见智。随着经济应用伦理学的崛起与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伦理的角度思考诚信问题。我们在此强调伦理自律作用的根本性,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关键要素是人,人基于道德理念而对诚信原则自觉自愿的遵守是解决信用问题的根本。作为一个社会人与经济人,人之行为具有自发的社会伦理倾向与经济倾向,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伦理的介入程度和影响程度取决于人的伦理素养和道德取向。能够站在更高层次更大角度看待利益问题的人较能够更多地展现其行为中的伦理倾向,其行为在更有助于其自身利益实现的同时也更具社会合理性。 从经济人角度出发,人们是否愿意诚信,主要在于内心对诚信的偏好程度。我们不能把失信的主要责任推给社会,怪罪于外在的法制的不完善,因为人的活动主要取决于人的动机而非外部的压力和条件。给定相同的客观大环境,个人的行为选择各不相同,多数人选择的是守法,欺诈违法者只是少数人,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的道德准则和底线不同。道德底线是防止信用风险产生及蔓延的最好武器。法律制度之所以能够有效实施,不仅仅是由于其绝对的权威性,还因为人们的伦理道德信念给这种强制性的实施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此外,如果伦理道德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法律制度管辖的范围就可以缩小,由此而来的法律成本也可以降低,从而市场秩序的效率将会有所提高。  (2)伦理道德是法制作用发挥的基础和保障。法律包含着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它以道德正义为根基,建立在公平合理的道德基础之上,其内容本身具有道德性倾向。制度又何尝不是如此。制度的基础也是人们普遍的伦理道德状态和价值取向。当前,道德的正义概念正越来越多地被专门用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被看作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更重要的是,法制在设计与执行中,只有从根本上被视为是正义的、符合道德的,得到人们普遍心的认可和尊重,才能被普遍有效地服从和履行。法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社会的普遍尊重,而对法制的这种尊重,就已经蕴含有这种法制的正义和道德性质了。 (3)在解决道德风险问题上,法制他律较之道德自律有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其一,现实市场经济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制度法律都不是万能的,难以做到百密而无一疏。相比之下,伦理机制的成本优势较为突出。其二,法律制度过程本身也可能存在道德风险。法律的约束范围往往局限于一国一地,不像伦理道德那般放之四海而皆准。法律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包括全部的道德,它只能就执法层面可行的方面制定规范。政策法律制定者与执行者的伦理道德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法制过程的道德风险的大小。其三,法制外在的他律作用也不及伦理道德的内在自律作用的效果。强制性的法制只能通过对失信的惩戒对公众起警示作用,对于信用资本的正面积累没有帮助但以道德礼仪来引导,百姓会因自觉廉耻而遵守法规。其四,法制 在发挥作用时,还存在着滞后性(即其制定与出台通常是对不道德行为的反映,缺乏预防作用)、僵化性(即不能随意修改、解释和灵活执行)、模糊粗糙、缺乏明确解释和实际操作性,以及间断多变性、无助于长期预期的形成等固有缺陷,从而使法制的作用效果受到影响。 (4)我国当前法制对信用体系建设的他律作用尚难以有效发挥。在立法方面,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其他经济法规中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规范和约束,特别是缺少针对信用方面的专门立法。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导致法律自身的信用也得不到维护。同时,作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基础的产权制度尚处于初步改革与建设当中。无论是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还是私有企业产权的保护,都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现状下,伦理道德的自律作用更显重要。 二、加强经济诚信建设中的道德伦理环境建设 1.营造浓郁的社会道德文化氛围 营造浓郁的社会道德文化氛围之目的是为经济诚信体系建设提供广阔的人文素质基础。经济领域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文化结构与文化信念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经济参与主体的道德价值观。社会文化在此处的意义是提供伦理框架,经济行为主体在该框架内制定自己的行为规范。诚信道德文化能否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关键在于社会大众对其的了解程度和认可程度。特别是人们能否在经济人的面具下重新找回自己社会人、伦理人、道德人的本位。多方参与的多层次的伦理道德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视。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增加人们的伦理道德知识,知是行的前提,有什么样的知,便会导致什么样的行和果。应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各个层面大力倡导和普及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以及西方先进伦理知识,使人们把握其中的精髓,积淀丰富的道德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通过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确立积极向善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日后的行为提供有益的道德动机。在广泛的公民道德教育基础之上,职业道德教育也必不可少。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所有经济主体进一步增加经济行为中的道德理性与社会责任感,淡化机会主义倾向,理解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理解当前信用资源的稀缺与宝贵,从而在实际行动中主动用心地呵护信用,自觉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2.加强企业的伦理文化建设 企业诚信是经济诚信的重要组成。加强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要使诚信原则成为企业伦理规范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于,引导员工树立合规意识,提高员工职业道德水准,规范员工职业行为,指导企业或员工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中认为外部的信任对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时候,企业就会在更多的时候重视企业道德形象的树立,重视企业伦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伦理是协调和规范企业内外关系及相关活动的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是伦理在企业决策中的实际应用。 企业诚信伦理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求企业能树立长期持久的经营理念。企业短期的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但企业持续增长的力量却只能从人类几千年来操守的价值公理中获得,诚信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便是这样的公理之一。除此之外,还要求企业注重经营目标的道德属性,树立开明的利己观,遵循建立在顾及他人利益的自我利益之上的道德标准;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之道,重视诚信道德资源的积累;完善信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信用奖惩机制等。特别要指出的是,企业诚信文化建设能否卓有成效,与企业管理者甚有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领导者本人的道德素质决定了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状况。 3.加强法律制度的伦理化建设 加强法律制度的伦理化建设,为的是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环境,为诚信体系的建立提供有力的外部保障。伦理是法制的基础,法律政策和制度规范制定中应遵循和体现基本的伦理要求,具有道德合理性。同样,法制执行过程也要体现起码的伦理要求,特别是公正诚信的要求。由于法制的订立与执行主体是执掌有关权利的人,因而,法制的伦理化首先对法制制定者与执行者提出了伦理人的要求。其次,公开是建立信任的关键,无论法律制度的制定还是执行都应倡导公开原则,最大限度地接受公众的监督,从而使法律制度的建立更加完 善,使公众对法律制度建立的动机及诚意没有怀疑,使法制更具权威性。实际上,法制的诚信伦理化建设不仅仅是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外在保障,更是法制建设本身的内在要求。

第6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 经济建设 生态农业 实现途径

引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意识形态领域重要的思想理论,其在指导革命、批判资本主义思想、理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视角投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笔者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视角解读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对于明确农民群众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体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关农村经济建设的概述

在马克思主义诸多理论和思想中,关于农村经济建设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在马克思系列理论著作中,无不肯定人的主体性地位,这也是其以“实践”检验真理为基础的具体体现。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自主、选择、自为以及创造性的高度统一,人是参与实践的主体,在对客体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体现出其所固有的“自觉能动性”。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原则的论述是其在继承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形成的,是辩证继承了传统的唯物主义;融入了西方有关主体性的传统学说,又批判了这些学说的唯心主义内容。马克思所倡导的人的主体性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作为主体性的人具有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意识、倾向”,但是,人的主体性是必然要受到客观世界的制约的。马克思提出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重点着眼于“改变客观世界”,这是其哲学思想与以往的传统的哲学思想、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本质区别所在。马克思对人类的主体性、人是实践的主体进行肯定,但并不意味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主体就是必然等同的,只有具备自我、对象意识后,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成为历史活动的主体,其才具有了真正的“主体性”。①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马克思和谐观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人类自身与人的统一,这构成了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主张自然界与人之间互相为对象的辩证关系,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过程中,自然界也同时以人作为对象,对人产生反作用。由于自然界的发展有其固定的规律,必然会对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客观的制约性。因此,人类改造世界必须要遵循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人与社会的统一的辩证关系论述了社会与人之间是彼此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人是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的人,如果离开了社会具体的人就不存在,而离开了人的社会也是不能存在的。个人的发展、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人与自我关系的辩证统一而存在。由此可见,马克思和谐观所蕴含的思想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是一个整体性范畴,具有四层互相联系的涵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世界历史指的是人类的总体历史。这种历史发展的共同基础和统一性是世界历史观的基本含义,由此可见,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第二,世界近现代历史主要是18、19世纪以来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世界历史就是交往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是整体和局部、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第三,世界历史指的是资本主义发展到特定阶段之后产生的共产主义运动和结果,从这个观点出发,共产主义运动所产生的世界历史属于更高阶段,属于彻底解放人类的阶段,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的阶段。第四,世界历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方法和视野。马克思关于世界观与历史观的论述,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②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价值

从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历史观、世界观以及主体性理论等视角解读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有助于明确马克思理论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价值,有力地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目标的尽快实现。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价值。相对于城市的建设、经济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居住环境、配套设施以及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受到了其它国家的巨大冲击,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甚至在部分地区,二元城乡经济结构不仅没有得到改善,还呈现出“两极化”的发展态势。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且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相对减少也导致他们的购买力出现下降,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乃至于宏观经济的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世界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要实现这一崇高的目标,必须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差别。③

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果不能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那么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崇高目标就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在实践中履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发展特色农业、集约型农业。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因此,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力度,推广种植新型、高产的农产品,提高农村居民农业种植的技术水平,发展集约型农业,以实现全面提升农业产出效益的目标。同时,要重点发展特色农业,挖掘农业的潜力。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十分匮乏,尤其是耕地资源更是十分有限,通过深度挖掘农村耕地的潜力,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产物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另一方面,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以及其它工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业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在镇驻地,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将加工这一增值环节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留在“农村”。而工业的发展又可以积累大量资金,使广大农村地区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中去,如此,技术型农业、科技型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就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简言之,农村经济建设就是要注重效益、生态并重,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④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价值。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的论述、强调的人的“实践”价值,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首先,必须肯定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体性。农民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维护以及发展好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这就决定了农民必定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最终受益主体。因此,新农村经济建设固然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引导,但是绝对不能忽视农民参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决定性作用,要从思想上、工作中把农民放在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地位,创造有利的环境,调动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以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目标的尽快实现。如果广大的农民群众被动地参与到经济建设,农村经济建设的效率就会比较低,新农村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也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其次,激发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必须激发农民的能动性、创造性。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首先必须要农民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最终目标以及最终利益获得群体,让农民知晓经济建设是与农民的切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只有激发、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热情,我们的新农村经济建设才具有了更可靠的基础性保障。当然,新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农民的选择性,只有农民明确了想要什么、如何实现目标,经济建设才具有了必备的“人力资源”。相比能动性、选择性而言,创造性是农民主体性的最高阶段的表现,发挥农民的创造性作用,农民的创造性精神、创业意识能够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进程。新农村经济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取决于能否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只有让广大的农民群众称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他们才能够更好地享受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成果。⑤

最后,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载体,尊重农民的自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农民主体性的发挥与其全面发展是分不开的。事实上,人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新农村经济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保障,而人的全面发展又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以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为载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自利,使他们能够主动、自主地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农村群众的主体性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的体现,只有广大的人民群众真正地意识到自己才是新农村经济建设、实践活动的主体,才能够承担起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任,然后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水平,从而促进农民群众自身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

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并将其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人性发展的主要标志,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政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价值。马克思关于和谐观的论述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经济建设目标实现的途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和谐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可行性。马克思主义和谐观所提出的人的自然、社会以及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人为本”的重要的理论来源,能够激发广大的农村居民参与到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浪潮中去,为农民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理论支撑。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的论述,包含了人要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对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其关于人与社会辩证的统一关系的阐述对于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增强农村居民的凝聚力向心力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离不开农村的参与,建立和谐社会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水平、思想认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作用,从而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当然,尊重自然规律并不意味着不能改造客观世界,在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广大的农村居民要积极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通过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客观规律,逐渐掌控这些规律的变化,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农村居民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人与客观实践之间“信息”、“能量”以及其它物质的交换,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进步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以及健康地发展。⑥

其次,和谐观对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实现途径具有指导价值。从马克思主义和谐观所倡导的内涵来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以农村产业结构优化为根本出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是基础保障,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可否认,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改善、人均收入大幅增加,但是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以粗放型发展为主的,过度的索取致使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导农村居民发展生态农业、集约型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畜牧养殖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二是转变基层政府职能,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以镇、乡为主的基层政府的决策直接与农户的经济利益相关,决策正确将会有助于发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促进和谐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政府职能的转变要紧紧围绕“服务农民、以农民为本”的理念为核心,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思路。三是以塑造新型农民为关键,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新型农民的培育必须要提高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使农民成为“技术水平较高、经营水平较高”的新型农民,进而为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小结

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世界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要实现这一崇高的目标,必须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差别。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成败、和谐社会建设能否成功、城乡二元经济差距能否消除、城乡经济一体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等都离不开农民的参与。政府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激发农村参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注释】

①唐学文:“新农村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论坛》,2011年第7期,第46~47页。

②左然:“构建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人民论坛》,2006年第7期,第56~58页。

③付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思考”,《现代商业》,2011年第24期,第173~174页。

④黄剑:“新农村经济建设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探讨”,《商业时代》,2010年第9期,第121~122页。

⑤戚中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新农村建设的实证分析与策略研究”,华东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第9~15页。

第7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关键词:经济危机;市场经济;经济周期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001-03

一、现阶段我国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马克思所构建的理想社会主义蓝图,是建立在大工业充分发展,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物质资源极其丰沛的基础之上。@种社会主义扬弃了私有财产,从而彻底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商品货币关系,从源头上消除了产生经济危机的内部因素,因而是不会出现经济危机的。然而理想毕竟不同于现实,经济危机作为一种生产过剩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社会制度的变革只要不以消灭商品经济为目的,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就依然存在。

(一)我国依然是商品经济社会

我们从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现实的可能性的论述中不难发现,只要还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过剩的危机就随时可能爆发。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但存在着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依据,而且就经济关系本质而言,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广泛借助于信用关系,因而同样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依据。所以,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必然产物,它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只要处于商品经济社会,无论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还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或者导致生产过剩或者引发需求旺盛,矛盾的不可调和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二)我国不是纯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纯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从源头上消灭了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进行的盲目、无序的生产,因而引起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制度根源也就不复存在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和不平衡性,使我们的经济制度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且私有制经济将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并存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不广泛地存在于全社会范围内,但毕竟仍在一些行业和部门内小范围长期存在。因而,在我国依然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可能性。

首先,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摆脱了对政府的依赖,面向市场,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独立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依靠取得的收入来抵偿用于消费方面的所有支出,并获得利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公有制企业逐渐蜕化成尽可能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这时企业的生产首先表现为一种局部劳动,而非社会劳动,因而企业具有强烈的扩张冲动。只要认为有利可图他们就会加大资金的投入,借助于外延式扩张手段不断膨胀生产规模。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一系列浪费行为。同时,随着非公有制经济体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其释放出的新能量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微观经济效率,加速了经济发展态势,但由于缺乏宏观统筹和统一指导,其生产往往具有更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甚至有些企业在地方政府设置的隐性壁垒庇护下,有恃无恐地在商品销售市场大打“价格战”,甚至不惜以低于成本价出售商品。这种恶性竞争所造成的后果使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无法对过度膨胀的生产能力实现有效的挤出,从而为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埋下隐患。

其次,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加大造成了国内总体消费需求不旺盛的现状,具体表现为:一是城乡居民需求结构的二元化现状。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对中高档耐用品的消费需求已经趋于饱和。而广大农村居民由于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导致这些中高档耐用品无法在广大农村得到普及。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汇集了我国当今较大部分生产业的消费缺口。二是城镇高收入群体对一些高档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已经趋于饱和,而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长期无法得到提升。这两种情况的矛盾运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协调。

(三)国际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影响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比从前更加密切。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使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动,现代科技在全球范围迅速传播。因此,我国要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参与到国际经贸活动中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这样一来,世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影响,经济波动难以避免。

二、我国防范经济波动的根本措施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导致了世界经济波动的蝴蝶效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我国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条件日趋成熟。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变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优越性,使我国不惧任何外部挑战,完全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来避免或减轻世界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一)加强宏观调控,防止市场失灵

现阶段,我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市场主体之间竞争的盲目性、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滞后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都会导致市场失灵,从而使市场主体在制定发展决策时难以同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总目标保持一致,难以促进企业转型和产业机构优化,难以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外部不经济问题,因而经济波动也就无法避免。为了避免经济出现明显下滑,我国政府应当出台一些刺激方案,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与国家计划相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并加强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的研究和制定,科学引导市场要素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只有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克服市场机制作用下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然而,从构成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中不难发现,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比较弱,投资和出口所占比重较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切实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才是防止我国经济出现剧烈波动的稳定器。因此,我们必须要转换发展思路,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提高居民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将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切实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社公平,从而缓解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同时,我国政府还应该继续增加社会投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逐步建立和完善工资正常增长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不断强化个人所得税项目的征收和监管,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缴扣标准,切实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压力。努力调节过高收入,严格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的分配制度,取缔非法收入,切实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第二,促进劳动就业体制的改革。积极探索和实施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和自主创业的财税政策,切实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努力把扩大就业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重要位置上来,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为全体劳动者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办法,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企业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还应当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扶持能够广泛吸纳就业人口的中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逐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第三,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性和统筹层次。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和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节机制,并将城镇从业人员一并纳入养老保险的统筹范围之内。农村养老保障则坚持以家庭赡养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原则,从而实现真正的“老有所养”。积极探索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提升城镇居民的医保参保率,不断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建立健全社会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加强对药品的监管力度,努力完善基本药物供应机制,确保用药安全。只有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需求。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有利于提高我们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的能力,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从而降低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下转27页)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3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 于光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5] 石景云.经济增长与波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 张光照,张力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 宋承先.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理论批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8] 刘明远.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与当代现实[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第8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一、现阶段我国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马克思所构建的理想社会主义蓝图,是建立在大工业充分发展,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物质资源极其丰沛的基础之上。?@种社会主义扬弃了私有财产,从而彻底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商品货币关系,从源头上消除了产生经济危机的内部因素,因而是不会出现经济危机的。然而理想毕竟不同于现实,经济危机作为一种生产过剩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因此,社会制度的变革只要不以消灭商品经济为目的,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就依然存在。

(一)我国依然是商品经济社会

我们从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现实的可能性的论述中不难发现,只要还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过剩的危机就随时可能爆发。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发达的商品经济,不但存在着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依据,而且就经济关系本质而言,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样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广泛借助于信用关系,因而同样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依据。所以,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必然产物,它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只要处于商品经济社会,无论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还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运动或者导致生产过剩或者引发需求旺盛,矛盾的不可调和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二)我国不是纯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纯粹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从源头上消灭了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进行的盲目、无序的生产,因而引起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制度根源也就不复存在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和不平衡性,使我们的经济制度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并且私有制经济将与公有制经济长期并存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虽然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不广泛地存在于全社会范围内,但毕竟仍在一些行业和部门内小范围长期存在。因而,在我国依然存在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可能性。

首先,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明晰的产权关系,使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摆脱了对政府的依赖,面向市场,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独立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有依靠取得的收入来抵偿用于消费方面的所有支出,并获得利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公有制企业逐渐蜕化成尽可能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这时企业的生产首先表现为一种局部劳动,而非社会劳动,因而企业具有强烈的扩张冲动。只要认为有利可图他们就会加大资金的投入,借助于外延式扩张手段不断膨胀生产规模。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一系列浪费行为。同时,随着非公有制经济体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其释放出的新能量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微观经济效率,加速了经济发展态势,但由于缺乏宏观统筹和统一指导,其生产往往具有更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甚至有些企业在地方政府设置的隐性壁垒庇护下,有恃无恐地在商品销售市场大打“价格战”,甚至不惜以低于成本价出售商品。这种恶性竞争所造成的后果使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无法对过度膨胀的生产能力实现有效的挤出,从而为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埋下隐患。

其次,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日益加大造成了国内总体消费需求不旺盛的现状,具体表现为:一是城乡居民需求结构的二元化现状。现阶段,我国城镇居民对中高档耐用品的消费需求已经趋于饱和。而广大农村居民由于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导致这些中高档耐用品无法在广大农村得到普及。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汇集了我国当今较大部分生产业的消费缺口。二是城镇高收入群体对一些高档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已经趋于饱和,而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长期无法得到提升。这两种情况的矛盾运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协调。

(三)国际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影响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比从前更加密切。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使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动,现代科技在全球范围迅速传播。因此,我国要想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参与到国际经贸活动中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这样一来,世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影响,经济波动难以避免。

二、我国防范经济波动的根本措施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导致了世界经济波动的蝴蝶效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我国产生经济危机的现实条件日趋成熟。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变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优越性,使我国不惧任何外部挑战,完全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来避免或减轻世界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一)加强宏观调控,防止市场失灵

现阶段,我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其固有的缺陷,市场主体之间竞争的盲目性、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滞后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都会导致市场失灵,从而使市场主体在制定发展决策时难以同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总目标保持一致,难以促进企业转型和产业机构优化,难以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外部不经济问题,因而经济波动也就无法避免。为了避免经济出现明显下滑,我国政府应当出台一些刺激方案,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完善与国家计划相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并加强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的研究和制定,科学引导市场要素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只有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克服市场机制作用下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然而,从构成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中不难发现,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比较弱,投资和出口所占比重较大。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切实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才是防止我国经济出现剧烈波动的稳定器。因此,我们必须要转换发展思路,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提高居民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将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切实保障各种要素投入获得回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社??公平,从而缓解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同时,我国政府还应该继续增加社会投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逐步建立和完善工资正常增长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水平,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不断强化个人所得税项目的征收和监管,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缴扣标准,切实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压力。努力调节过高收入,严格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的分配制度,取缔非法收入,切实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第二,促进劳动就业体制的改革。积极探索和实施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和自主创业的财税政策,切实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努力把扩大就业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重要位置上来,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为全体劳动者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办法,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企业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还应当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扶持能够广泛吸纳就业人口的中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逐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第9篇:经济建设理论范文

关键词:隆起带;沿海经济;河北省

一、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含义

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河北省要建设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是河北省到2020年内需要团结奋斗的战略目标,在这一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河北省要“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构筑区域发展的新格局”。基于此,“沿海经济隆起带”是河北省实现“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举措,对于这一战略举措的解读,要从其字面的基本含义及战略目标所要求的综合含义的两方面进行统筹理解。

(一)字面的基本含义

“隆起带”的本义是指高于四周的、形态上为巨大突起的地带。显然,这是一个具有比较意义的概念,这一地带的隆起程度,受制于四周范围的多大和多高。结合修辞学与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沿海经济隆起带”有如下两种解释。

一为“沿海经济的隆起带”,以“沿海经济”来修饰“隆起带”。在这里,“沿海经济”(coastal economy) 是指位于海岸带的经济活动,主要指依靠沿海才能发展起来的海洋经济(ocean economy)、或发展的更好的其他产业经济。海洋经济主要指海洋捕捞业、海洋船舶工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等海洋产业,无沿海的地理位置就无这些产业的形成,而靠沿海才能发展的更好的产业经济就比较广泛,比如钢铁业,不靠沿海也能发展,但如果沿海,就能降低成本,从而发展的更好,如一些钢铁工业向海洋港口附近集中,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能依靠海运条件进口铁矿和煤炭资源,产品出口也比较方便,日本钢铁工业一直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沿海型布局,绝大部分的钢铁企业分布在面向太平洋的带状工业区内,形成近1000公里的沿海钢铁工业带。

二为“沿海的经济隆起带”,以“沿海”来修饰“经济隆起带”。在这里,“沿海”指的是沿海地区(areas of the coast),是指有海岸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的地区。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上靠近海岸线200公里左右的范围一般都是经济比较发达和活跃的“隆起带”,全球临港经济占世界经济gdp总量的60%以上,世界上35个国际化大城市,31个是沿海港口城市,其中前10名又都集中在港口城市。在我国,沿海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由1990年的54%上升到2005年的65%以上,人均gdp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就河北省来讲,沿海地区包括唐山、秦皇岛和衡水三个地区,海岸带总面积达10 364.2平方公里,其中陆域2 372.2平方公里,在487公里海岸线上不但分布着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等港口,而且还有13万公顷未利用土地,其中大部分为盐碱荒地,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可以建设沿海工业基地。因此,从经验和远景上看,河北省可以通过整合港群体系、高效利用盐碱荒地等措施,积极推进曹妃甸工业区、沧州渤海新区和秦皇岛临港经济区建设,发展沿海经济,形成一个隆起带,以此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从而带动全省的发展。

总体上看,第一种解释是从产业经济的角度来理解“沿海经济隆起带”,第二种解释是从生产力布局的角度来理解“沿海经济隆起带”。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今后河北省要大力发展沿海经济,使其成为河北省更好更快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撑点,从生产力布局的角度看,就是使沿海地区成为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又一增长极。

(二)战略目标所要求的综合含义

今后十五年河北省的战略目标是把河北省建设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一宏伟战略目标是一个具有“革命性因素”的重大战略转向,是河北省在新起点上的更高追求,改变了河北省长期以来的内陆心态和在战略定位上“认识不清”和“目标不高”等的弊端,强调要用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源来积极推进河北省现代化的进程。有了“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这一战略目标,其他战略措施、战略步骤等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沿海经济隆起带”作为支撑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战略措施,自然有战略目标对其的综合要求。从“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出发,“沿海经济隆起带”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发展港口、集聚产业、优化城镇布局、紧密联接经济腹地来实现沿海经济产业带和沿海地区的隆起。这些沿海地区或沿海经济,不但要实现自身的隆起,而且要带动腹地的更好更快发展,单纯自身的隆起是“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对其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以沿海经济为龙头,以沿海地区为增长极,促进河北省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省,如果沿海经济隆起带成为脱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飞地”或“发展岛”,那么从全局的角度看,这一区域发展战略措施就没有完成区域发展战略目标赋予其的职责。

另外,从日本等发达沿海经济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看,腹地经济是沿海经济的持续动力,要想真正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就必须切实实现腹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今后应遵循“隆起沿海、依托腹地、海陆联动”的发展思路,把沿海经济的优势与腹地经济在产业、资金、科技、人才和机制等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做到海陆统筹,相互促进,实现沿海和腹地的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二、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必要性

(一)打破内陆思维方式,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需要有一更积极的思路作指导

自20世纪初德国首先编制区域规划之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也都陆续编制了各种类型的区域规划,对优化本国空间结构、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解决区域不平衡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一国或地区如果不客观对待自身禀赋条件和发展阶段、不善于挖掘自身的优势或者挖掘自身优势的方向不对,就必然形不成清晰的发展思路,其制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就有可能不是最优的,也达不到决策层所要求的目标。

长期以来,作为东部区位的、与其他东部省份有较大差距的河北省,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常常有内陆思维方式,习惯于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时将自身的定位放在中部地区,倾向于和中部比,在执行中更热衷于向中央争取一些中西部的政策待遇,以京津为中心、服务京津的做法在经济发展的战术层面是合理的,但在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却使河北的 主动性有所降低。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为河北省编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指明了方向,从而使规划方案更加合理和规划实施更加主动。

(二)摆脱资源和市场的约束,河北省工业化需要有港口来支持其更好更快发展

从世界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进程来看,有了沿海经济带并不必然能够完成工业化,但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充分利用世界资源和世界市场却是大多数国家完成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对河北省来讲,目前处于重化工业迅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需要大量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尽管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扩大国内市场来缓解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和市场的压力,但扩大资源供给和拓展市场的范围也是在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从长三角产业升级与转移途径的经验看,大进大出是支持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和升级的必要条件,只有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才能加速将河北省已有的重化工业与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市场和资源进行有效融合,才能为河北省完成工业化和进一步开放开发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才能为河北省稳定我国原材料工业大省的地位开辟新的空间。

三、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河北省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海洋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新热点和全球竞争的新舞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gdp平均每年以11%的速度增长,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沿海国家普遍抓紧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如美国出台《美国海洋行动计划》,加拿大制定了《加拿大海洋战略》,韩国了《韩国21世纪海洋》国家战略。

与海洋经济的这种高成长性和重要性相比,河北省海洋经济呈现出总量小、行业弱、城市产值低、增长速度缓的弱势特征。

1.从海洋经济的总量看,在我国11个沿海省份中,河北省的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和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仅比海南和广西高,在全国倒数第三,从经济发展实力看,海南与广西和河北省不具备可比性,因此,在具有可比性的省份中,河北省实际上是位居最末。2005年河北省的主要海洋产业总值为367亿元、增加值为164.3亿元,仅分别相当于邻省山东的15%,与广东的差距就更大。

2.从行业看,山东省的海洋渔业和海洋盐业的产值在全国位居首位,上海的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的产值在全国排第一;广东的海洋油气业和海水综合利用中高居全国首位; 浙江省的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海滨砂矿业的产值名列全国第一;江苏省的海洋生物医药业产值在全国位列第一。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出,河北省海洋产业的各行业在全国都不占优势,当务之急是在摸清这些行业家底的基础上,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下,制定科学的海洋产业发展规划,避免盲目的全面开花,而应根据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整合资源、找准突破口,实现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

3.从沿海城市的平均产值看,两个省辖市天津和上海已过千亿元,不具有可比性,河北为93.08亿元,在全国位居第9,比广西和海南高,其他省份的城市均超过150亿,山东为277亿元,辽宁155亿元。

4.从增长速度看,通过比较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发现,河北省的增长速度也比较慢,河北省秦皇岛从1990到2005年增长了1倍,但全国平均增长了5倍,隔海相望的辽宁营口更是增长了30倍,天津增长了10倍。

河北省通过发展沿海经济隆起带,促进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把海洋潜在的资源优势和港口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海洋小省向海洋大省、强省的转变。做大做强的海洋产业通过增量加速发展的方式,对河北省产业结构长期以来“调而不动”的被动局面将有较大的冲击,有利于河北省通过新的产业增长来优化产业结构。

(二)有利于河北省沿海城市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使其在京津冀都市圈中崛起

21世纪是城市的时代,城市在国家间、地区间竞争中扮演主角的机会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重要。城市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个城市就应有良好的城市形象,一个好的城市形象能够帮助城市争取到更有利的竞争优势,获取更丰富的资源,捕捉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且能够挖掘和吸引经济增长要素,大幅度提升城市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城市形象必然凝结着城市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并且能为城市的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的价值回报,从而实现城市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

有关网络资料的简要描述表明,河北省沿海城市的形象有待美化和提升,如唐山的城市形象是“炼钢和炼钢炉最多的城市”。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对河北省沿海城市提高竞争力至关重要,“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这一战略措施的提出,为这些城市的形象设计指明了更有追求的目标。

对于河北省在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唐山、秦皇岛、沧州三个沿海城市来说,搭乘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重新定位来获得自身发展条件的机遇恐怕在数十年内不会再现,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并乘势而上,则三个城市的发展将会迈上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因此,河北省沿海城市应树立良好形象,适应区域发展新形势和产业竞争新格局的需要,在“京津冀”都市圈中找准自身的定位,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积极但有选择地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加快形成分工合理、重点突出、比较优势得以发挥的区域产业结构,目的是借助都市“圈”的发展实现城市自身“点”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 宋树恩.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内涵、实质和构成要素[j].河北学刊,2007 (2):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