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业意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创业意识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创业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创业意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一、开展诚信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

组织全市私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开展诚信守法教育培训,是提高经营者的守法意识、诚信意识、维权意识、发展意识和从业素质,增强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强化行业道伦理、职业操守,减少和预防市场经营中的违法行为,减轻因法律缺失而引起的不必要的经济处罚负担或经济犯罪,最大限度增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谐因素,促进我市非公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二、培训对象范围和目标

年注册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个体工商户;年以前注册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企业、处罚企业、重点发展企业、百户成长型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个体工商户;年新任企业法定代表从和新办个体工商户全部纳入今年首批教育培训。今年内对全市1000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一次诚信教育培训,三年内对全市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诚信守法教育培训达到全部轮训一次的工作目标。

三、培训内容

1.法人概述,法定代表人、有限责任公司概述。

2.企业商标、广告、申请、企业法人登记、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知识的掌握运用。

3.国内外的经济态势、企业自主创新与人才培训战略。

4.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品牌战略及企业发展创新思维理念的培养。

5.企业保险、融资理念的培养及企业理财策略。

6.工商、税务、质监、安监、卫生、环保、公安、消防等部门法律、法规的知识规范的专题讲座。

7.个体经济概论、存在的形式、个体经济的作用、个体工商户的权利与义务,诚信经营的职业规范。

8.食品经营者的责任、义务、安全食品、健康食品经营的维护。

四、培训计划及实施教育安排

今年计划分三次培训1000户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个体工商户,其中企业法定代表人480户,个体工商户520户,企业培训由个私协牵头,法制股、企业登记股、消保股、市场股、各工商所、各个私分会要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参培人员的组织工作和培训内容的准备工作。个体工商户的培训工作由各工商所负责、个私协会各分会积极配合,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下,组织辖区内各行业经营者按计划要求进行统一培训。局消保股要积极配合各工商所对大市场、超市、市场及行业食品经营户开展食品安全的集中教育培训。

五、企业法人培训的时间安排及参培人员分配

第一批企业法人诚信教育培训定在5月25日上午8:30分在市工商局四楼会议室举行。组织法定代表人:

第二批企业法人诚信教育培训定在8月24日上午8:30分在市工商局四楼会议室举行。组织法定代表人:

第三批企业法人诚信教育培训定在11月9日上午8:30分在市工商局四楼会议室举行。组织法定代表人:

六、个体工商户的培训及参培人员分配

新办个体工商户及已经登记多年的个体工商户的诚信教育培训由各工商所结合辖区实际,可按行业、区域、分期、分配组织诚信教育培训。

七、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个体工商户诚信教育培训的要求

1.各组织单位、各工商所要高度重视企业法人及个体工商户的诚信教育工作,要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确保全市诚信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2.各工商所组织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参加全市的诚信教育培训要按我局及个私协的培训计划,分批次的列表,疏理花名登记造册,确定参培法定代表人及法人企业,参加本年度三批次培训的企业法人不得重复培训,务求每个企业达到轮训一次的目标。

3.各工商所确定参培人员并列表后,要分别在三批次的培训会上进行签字登记、确认,存档备查,确保全市法人企业都能切实得到诚信教育培训。

第2篇:创业意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1450)

[摘要]通过对河南省五大不同地域的实证调查分析,基于政府、各种社会团体、职业学校、社会职业培训结构、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等河南农村劳动力培训相关方,构建了金融危机后河南劳动力培训的创新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创新培训的途径和内容。

关键词 ]金融危机;河南;农村劳动力;培训;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72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障碍性因素。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样化就业,是有效地解决“三农”的“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金融危机背景下,为切实有效地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培育农村劳动力的创业意识,构建新形势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模式如下:切实发挥政府在劳动力培训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资金筹集辅助作用,发挥职业院校、用工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主体骨干作用,采取针对普通劳动力的直接培训、骨干劳动力培训带动以及鼓励自学和相互交流等方式,就农村劳动力专项致富知识技能以及创业意识观念和技能进行培训的全新培训模式。

1农村劳动力培训支撑机构

农村劳动力培训支撑机构包括政府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两大主体。政府组织主要发挥政府的政策指导,培训的规范与协调以及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主要是从个人、企业和团体为农村劳动力培训募集资金,作为政府农村劳动力的补充和辅助,另外,也对培训发挥一定程度的组织作用。

2农村劳动力培训实施机构

农村劳动力培训实施机构包括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三大主体。农村劳动力培训实施机构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在政府和社会组织募集资金的支持下,按照政府或培训个体的要求,对农村劳动力提供专项知识技能和创业意识观念的培训。职业院校主要从事全日制职业院校学生的长期职业培训、政府或社会组织委托的农村劳动力中短期培训以及企业委托的各种岗前和在岗职业技能培训等;社会培训机构以突出实用性和操作性为主的短期技术培训为主,以面对社会需求的培训为主,以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委托培训为辅,具有适应性强和转变快的特点;除了委托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以外,企业有时也自己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两大方面。岗前培训是对即将从事企业工作的员工进行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而在岗培训主要是岗位技能熟练培训、职业岗位扩展或观念更新等方面。

3农村劳动力培训对象

农村劳动力培训对象就是农村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从事某项职业的岗前培训如果按受教育程度或技能熟练程度划分可分为农村骨干劳动力和普通劳动力两大类,而从事某项职业的在岗培训如果按务工熟练程度可划分为熟练劳动力和普通劳动力两大类。

4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途径

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途径主要包括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培训实施机构直接对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培训以及通过培训骨干劳动力带动普通劳动力培训的间接培训;企业自己或委托各类培训实施机构进行的岗前和在岗培训;创造农村文化环境,促进村民自学的自我培训和学习交流等方式形成的培训等主要培训途径。

4?1培训实施机构针对普通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培训

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培训实施机构直接对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培训主要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各培训实施机构直接深入农村对农村普通劳动力进行的培训。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针对普通劳动力的培训往往是多种知识技能的综合培训,着重提高普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而企业培训往往是根据企业的具体用工需求对农村普通劳动力进行某一项技能的短期岗前培训,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4?2培训实施机构通过骨干劳动力培训的带头作用对普通劳动力的间接培训

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培训实施机构对农村劳动力的间接培训主要是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各培训实施机构通过对农村骨干劳动力的强化培训,再通过农村骨干劳动力对普通劳动力培训的方式的培训。这主要是因为普通农村劳动力群体较大,通过直接培训的方式很难实现培训的完全覆盖,而通过培训农村骨干劳动力再带动培训农村普通劳动力的方法无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也存在由于骨干劳动力素质和接受培训的效率差异,而影响对普通劳动力培训的实际效果。

4?3企业自己或委托各类培训实施机构进行的岗前和在岗培训

企业通过自己或委托各类培训实施机构进行的岗前培训主要是针对务工劳动力的职业岗位技能和岗位职责等进行的培训,使务工劳动力明确岗位工作内容以及能进行基本的技术操作的基本性培训。在岗培训主要是为务工劳动力提升自身的岗位熟练技能、更新观念或岗位拓展进行的较为高级的培训。

4?4农村劳动力的自我培训和学习交流

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才能使农村劳动力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通过建设乡村图书馆,举办专项知识技能交流或竞赛活动,鼓励农村劳动力利用业余时间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技能自主学习和定期交流。通过培养乡村专项技能能手的方式,促进农村某些重点主导型行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储备,带动当地主导行业的发展。

5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内容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在传统的专项或综合知识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骨干劳动力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创业项目识别、创业技能等综合创业素质的培训。

5?1传统专项或综合知识技能培训

主要是针对规模较小的家庭作坊或从事某项传统技能的农村普通劳动力而进行的培训。主要是教会他们做什么、如何做以及怎么做好等。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农民。

5?2劳动力创业培训

主要是针对金融危机后回乡的农民工或乡村骨干劳动力从事专项创业而进行的培训。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创业机会识别、创业项目识别、创业技能等综合创业素质的培训。

5?2?1创业意识培训

创业意识是指创业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倾向,具体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息和创业世界观六个要素,每一个创业者必须培养和具备现代创业意识和品格。在现代信息社会背景下,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创业培训,创业者应该掌握以下八大现代创业意识,即创业主体意识、迎战风险意识、知识更新意识、资源整合意识、进行创业战略策划意识、开发信息资源意识、树立寻找和抓住创收点的意识和确立挑选优化环境意识。

5?2?2创业观念培训

创业成功是每一个创业者的心愿,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梦想成真。创业除了外部条件的配合外,创业者所持有的创业观念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创业者需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创业观念。因此,通过培训,培养创业者正确的创业观尤其重要。

正确的创业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八大方面:一是从冲破家庭和社会阻力的逆境创业,到寻求后援支持的顺境创业;二是从好高骛远,到脚踏实地;三是从零资本的白手创天下,到适度资本创业;从创业前景过度乐观,到正视创业的重重困难;四是从充满激情、热血沸腾,回归平和心态;五是从全新的、革命性的创业领域,到局部创新;六是从哥们义气平等协商,到突出核心人物;七是从运用通用知识创业,到形成独特专业知识技能;八是创业者还应该系统掌握创业行业领域的实用技能,在专业技能上要精益求精。

5?2?3创业机会识别培训

面对具有相同期望值的创业机会,并非所有潜在创业者都能把握。成功的机会识别是创业愿望、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农村劳动力创业机会识别的培训会有助于农村劳动力把握创业机会,实现创业成功。通过培训提升创业者创业愿望、强化创业能力以及适应创业环境,提高创业者创业机会识别能力。

其中,创业的愿望是机会识别的前提,创业能力是机会识别的基础,创业环境的支持是机会识别的关键。

5?2?4?创业项目识别

面对信息时代铺天盖地的创业致富信息,要注意识别项目的真伪,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农村劳动力培训,培养创业者认真考察市场,谨慎寻找适合自己的项目的能力。通过培训,使农民创业时,特别要注意经营的正当性、项目的可信性、投资的风险性和生意的扩张性。

5?2?5创业技能培训

创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把握机会,整合外部资源,显然这需要创业者有一定的技能。是否具有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否协调好可能出现的各种机制矛盾,能否准确地评价创业机会等,都是创业技能的体现。

作为一个创业者,一方面应该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法律、金融、财务、税收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应该具备创业行业必备的知识技能。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法律、金融、财务、税收等方面的知识是其创业成功的基础知识储备,而创业行业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则是其创业能否成功的真正所在。

6结论

农村劳动力培训包括政府、各种社会团体、职业学校、社会职业培训结构、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等构成的利益相关方。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模式如下:切实发挥政府在劳动力培训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资金筹集辅助作用,发挥职业院校、用工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主体骨干作用,采取针对普通劳动力的直接培训、骨干劳动力培训带动以及鼓励自学和相互交流等方式,就农村劳动力专项致富知识技能以及创业意识观念和技能进行培训的全新培训模式。

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途径主要包括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培训实施机构直接对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培训以及通过培训骨干劳动力带动普通劳动力培训的间接培训;企业自己或委托各类培训实施机构进行的岗前和在岗培训;创造农村文化环境,促进村民自学的自我培训和学习交流等方式形成的培训等主要培训途径。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在传统的专项或综合知识技能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骨干劳动力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创业项目识别、创业技能等综合创业素质的培训。

农村劳动力创业意识培训包括创业主体意识、迎战风险意识、知识更新意识、资源整合意识、进行创业战略策划意识、开发信息资源意识、树立寻找和抓住创收点的意识和确立挑选优化环境意识八大方面。

农村劳动力创业观念培训包括从冲破家庭和社会阻力的逆境创业,到寻求后援支持的顺境创业、从好高骛远,到脚踏实地、从零资本的白手创天下,到适度资本创业、从创业前景过度乐观,到正视创业的重重困难、从充满激情、热血沸腾,回归平和心态、从全新的、革命性的创业领域,到局部创新、从哥们义气平等协商,到突出核心人物以及从运用通用知识创业,到形成独特专业知识技能等。

成功的机会识别是创业愿望、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农村劳动力创业机会识别的培训会有助于农村劳动力把握创业机会,实现创业成功。

创业项目识别培训内容包括经营的正当性、项目的可信性、投资的风险性、生意的扩张性、创业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肖称萍?我国农民工转移培训的现状与实施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张亿钧?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7(4)?

[3]杨万甫?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思考[J]?农业经济,2008(6)?

[4]刘忠明?农民工培训问题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

[5]王小和,张艳?农民工进城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探讨[J]?农村经济,2006(2)?

第3篇:创业意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调整和完善工程教育体系方面试图建立一种由高等工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组成的工程教育体系,再加上企业工程继续教育、社会认证,构成完整的工程教育体系;在工程教育方面实现多通道的“立体交叉”;在工程教育的实质方面强调其“实学”的性质,纠正曾出现的“学术化”的偏颇。目前,工程教育体系总体发展趋势和概念而言可在以下几点达成共识:

1.工程不是单纯的技术,也不是应用科学的分支,而是人类造物和做事的实践,这种实践包含技术同时也包含经济、政治、人文与社科,包含不知其然的经验、直觉、灵感和想象力,是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的创造过程。

2.现代工程师应为“T型复合人才”,除了有专业知识外还要面对和解决由经济条件形成的约束问题、由社会环境形成的约束问题、由生态环境形成的约束问题,同时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不怕困难的顽强精神、善于协调的团队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创新意识。

3.工程师的培养是分阶段进行的。一般说来,培养一个工程师需要6~7年,是由学校和企业、社会共同完成的,所以通常说学校只是完成打造现代工程师的“毛坯”。

二、构建和完善工程教育体系

我们武汉铁路桥梁学校是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纯工科的中等专业学校。在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基于对社会需求的分析,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形成更加明确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即面向企业一线,培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符合我校的实际,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构建并不断完善我校工程教育体系。

具体做法为坚持素质教育,强化工程训练。

所谓素质教育,包含专业素质、身体素质、思想、心理和文化素质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教育,尤其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教育。工程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传授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应用能力和造就适应于工程实践的个人品质的素质教育。作为21世纪的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应受到工程素质的教育,其中涉及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群体意识、环境意识、社会意识、经济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工程训练是指根据工科学生的培养的特点,在特定的工程实践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工程技术训练。它通过周密的教学安排,通过教师和教学指导人员的正确指导,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实践、积极创新,科学地思维,在实践中重点进行工程素质的培养。

工程训练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极少接触社会、生产劳动,更谈不上接触工程实践。而工程训练让学生接触各种工程设备和相关的应用技术来弥补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各种感受与体验,成功与失败,迷茫与领悟,真正了解劳动的艰辛,了解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与联系,了解创造财富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从内心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更好地了解我国国情,明确自己肩上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更好地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自觉勤奋学习。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在工程训练中,在实习指导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接触各种工程设备和相关的应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学生要接触多种设备,了解、熟悉甚至掌握其中一部分设备结构、功能和使用,从中了解前人辛勤劳动创造的宝贵财富,强烈地映射出创造者的智慧火花。学生可以由此得到启迪,激发出创新的灵感。

4.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学科交叉和专业的相互渗透。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人不管你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将愈来愈离不开高科技。因此,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专业,工程训练教学所进行的技术普及训练,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5.有利于形成知识、技术、经济、管理和市场的良好界面。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实习指导教师要利用良好的工程背景,有计划地将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结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使学生从实习中不仅得到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高,而且在体力、心理方面也得到锻炼和考验,从中也感悟到纪律、安全、技术、经济、管理、群体和市场的真实含义及彼此间的相互联系。

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21世纪工科毕业生和现代工程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是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工程训练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心理锻炼的机会,有效帮助打开心灵之窗。

三、进一步改革工程训练,加强素质教育

1.提高实习指导人员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训练的教学目的正由学习工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培养优良作风转化为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否达到以上目的,关键在于实习指导人员能否正确引导,有目的地进行知识传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否在实践教学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实习指导人员面临这一个新的角色学习、角色规范、角色适应和角色创新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教育,必须提高指导人员自身素质。

2.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要培养适应21世纪的新一代工程技术人才,作为工程实践培训的工程训练,应该对学生进行接近社会的现代工业培训,培养综合型、技术型、应用型和开拓型的高层次高质量人才,使他们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很强的适应能力,具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开发能力。

3.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工程训练与生产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工业生产,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作风的良好途径。通过施工的全过程,还培养了学生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群体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经济意识、管理意识等基本素质。

第4篇:创业意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继续教育; 财务人才; 支持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其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会计继续教育是指对正在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再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实施继续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

为了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促进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应当加强。”这明确了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财政部金人庆部长也在有关工作报告上批示“要加大会计人员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我国现正处于一个向成熟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要求会计制度、准则不断变化与之适合会计人员学习更多的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会计知识,如新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走上了一条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中国会计学会电力分会、国家电网公司分别在2006、2007年间举办了多期新《会计准则》培训班,通过全面学习、掌握新会计准则,提高会计政策职业判断和应用能力,为单位正确决策和理财服务。河北省电力公司《财会队伍建设指导意见》提出“财会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建立科学的财会人员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提高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良好的社会氛围是顺利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基础

会计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也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开展此项工作时,企业内部要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与人事管理相结合,通过正式行文,大力宣传实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意义,提高人们的共识和认同,也使会计人员能真正理解继续教育的意义,激发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树立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工学矛盾”为“工学相长”。总之,通过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会计人员积极学习的环境,促进育人、选人、用人一体化机制的建立。如河北省电力公司《供电企业财务指标考核办法》中的财务工作质量指标把人员履职能力,财会人员年度继续教育比率,专业能力测试合格率纳入年度业绩考核内容。

三、注意继续教育的层次性

会计继续教育可按文化学习、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来划分。如河北省电力公司建立的分层次的财会人员培训体系。各单位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在省公司整体培训规划指导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层培训,使省公司系统的培训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优化整合省公司系统的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健全省公司、基层单位的两级培训网,积极开展多层次业务学习和交流,对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普通财会人员建立分层次培训体系,根据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及参培人员,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从业队伍业务素质。建立财会人员基础信息库,以财会人员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培训电子管理档案,根据人员的具体情况,探索并逐步实施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培训,同时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

四、加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

河北省电力公司财会人员培训工作方针是紧密围绕省公司发展战略,以岗位培训为重点,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实施与管理的原则,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加强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一是总会计师队伍培训,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提升财务管理层次为核心,定期对在职的总会计师进行高层次、多学科的继续教育,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战略开拓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总揽财务全局的能力以及依法理财的能力。二是财会骨干队伍培训,以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和拓宽知识面为核心,加强财会骨干队伍的培训工作,在深化其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培养,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拓宽知识面。三是财会从业队伍培训,以岗位和本职业务培训为核心,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财务知识、技能,提高广大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使其爱岗敬业并胜任岗位工作需要。

五、继续教育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专业胜任能力

会计人员对知识、技能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是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河北省电力公司提出“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基本保证”。可见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不断更新财务理念,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责任意识,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开创财务工作的新局面。省公司以人为本,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加强财会人才储备、建设,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积极采取措施,在各个层面尽快建立健全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加强财会人才库建设,全面提升公司财会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培养选拔总会计师人才为重点,实施“成熟一个,配备一个”的部署,促进公司系统财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2005、2006、2007年分别在省公司所属五个供电公司配备了总会计师。

六、继续教育要注意不断改革、完善继续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有自学和接受培训两种,两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须同时进行,接受培训时间不能少于20小时(初级会计人员不少于24小时)。但在实践中自学形式的量化很难统计,因此培训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继续教育内容要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重点在会计人员急需的知识更新、技能补充、思维变革、观念转化、心理调整等方面。教学要因人施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创网上会计继续教育的培训。目前,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为会计继续教育的柔性化及个性化创造了极好的条件。网络化的远距离教育体系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会计继续教育给人的感觉是“让会计人员做”,而不是“为会计人员做”,会计人员是被动受训,其培训效率可想而知。而网上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将教会会计自我指导的学习方法,它把在职的、知识更新的培训放到会计人员的终身培训、终身教育体系中去。把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变为会计人员的主动要求,而不是财政部门的强制要求。此外,信息技术有效地缩短了时空距离,使学习者在本地就可以听到各地著名专家、教授的精彩演讲和授课。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加快了知识的更新与传播速度,将成为提高会计继续教育培训效率和质量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河北省电力公司加强石家庄、保定培训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财会培训师资库。加强企校、企企合作,利用高等学校、行业学会的社会服务职能,建立固定培训师资网络,形成分层次负责、专业齐全、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体系。强化培训师资队伍工作责任制,引进国外先进的培训理念,积极推进教育培训、考核、使用、评估一体化机制的实施,制定科学、有效、规范的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和监督办法。调整了财会人员的培训思路,开展分层次、多方位的财会人员培训,2006年组织各类、各层次培训班13期,参加培训人数近1 000人次,财会人员履职能力得到提高。公司系统开展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知识竞赛,培养选拔专业人才,在培训新知识的同时,增强了财务人员主动学习意识,营造了学习型组织的良好氛围。利用会计学会的平台,加强学术交流,围绕电价改革、资产管理、税收筹划、风险控制等重大财务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一个学习型组织,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

七、继续教育要打造德才兼备的财会队伍

财务工作纷繁复杂,联系每位职工,涉及方方面面,财务工作政策性强,原则性强,工作难度大,历来是各种矛盾的焦点,这就给财务人员和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于整个继续教育过程中,树立财务人员的诚信会计观念,培养财务人员顾大局、识大体的全局意识,引导财务人员良好的服务精神。加强政治学习和专业学习,培养部门内良好的学习氛围;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原则,深化学习创新意识,坚苦创业的工作作风。坚持依法理财,规范经营,确保经济安全,全面完成财务业绩考核指标。保定供电公司在开展“学习创新年”活动中,积极营造人人都是有用之人、人人都是可塑之才、鼓励人人争做贡献、倡导人人岗位成才和相互尊重、信任、积极进取、紧密协作的和谐氛围,培养员工学习创新意识,增强员工学习创新能力,建设学习创新型团队。对部分岗位的人员进行了交流,一些重要岗位让年轻人员担当,为他们创造发展、施展的空间,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实现一岗多能,同时也稳定了财务部的整体业务水平,促进了人员之间的团结合作,扎实工作。努力提高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人”的价值,积极引导、鼓励大家加强学习。全体人员树立大局意识,以大局为重,把自己的工作和业务学习放在“讲政治”高度,认为自己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利益得失,在工作间隙自觉主动深入学量的国家法律、法规和研究政策、文件,积极参加省公司组织的《经济法》、《企业会计准则》培训。通过不断提高财会人员政治水平、职业道德修养和业务工作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八、继续教育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第5篇:创业意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SIYB创业培训体系 高职学生 创业能力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经济竞争压力的增加以及社会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大学生的就业与失业日益成为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处于高等教育较低端的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其不仅要面临越来越多的高学历的同学的就业竞争,同时还要面对社会对高学历的畸形追逐,使得高职学生的就业面愈发狭窄,就业难度愈发加大。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并不仅只是局限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努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别人创造就业机会已不再是梦想”的口号已经深深植入创业教育的内涵中。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院校变革职业教育理念,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与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 的新就业模式中着重提出要加强培养大学生具有强烈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敢于创业、勇于创业的理念。而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高等教育要推进创业教育”。这都进一步明确创业教育将是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突破。全面、有效、切实地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主动地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促使学生将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选择,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标准,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内涵,也是社会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迫切要求。

一、创业能力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一)创业能力的概念

创业能力是指从事创业活动的人为了能从事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应具备的一系列心理特征与行动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开发、自我实现、自我创新的内在动力;是知识与技能经过分类和概括、升华化后形成的稳定的心理模式;是统一协调、合理运用各种能力的综合;是极难被其他人模仿的且独有的能力。创业能力可分为思维能力和经营能力两类。思维能力是创业的基础,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意识、心理品质和思维模式;经营能力是创业的核心,是指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

(二)创业能力的特征

1、创新性。创业的过程本身即为创新的过程,是一系列的、不间断的打破陈旧现状的过程,这就要求创业能力也具有创新特性。创新是创业成功的源泉与内在推动力,要求创业者在创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开发潜能,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冲破定势,打破常规的集中思维,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地寻求最佳答案,不断地超越现实和自我。而如果创业活动缺乏创新就会失去发展的原动力,思维会僵化,行动会迟缓,即便事业取得暂时成功也可能难取得持续性的进步。

2、综合性。从创业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可见,在创业实践中真正能体现其价值的是由上诉多种能力有机形成的综合能力。在构成创业能力的各种要素中,均有独立的功能与作用,均无法由其它要素所替代,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或不足,都会影响到其它要素对创业实践活动的作用,从而影响整体创业实践活动的实效。创业能力的综合性要求创业能力的各个要素必须相互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各要素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特定结构,从整体上决定了创业能力的高低。

3、实践性。创业能力从大的范围来讲,是指人们在各行各业中创立新事业开拓新领域的实践活动;从小的范围来讲,则是指人们创办小微企业的实践活动。创业能力只能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实现其社会价值与成效。而创业能力也只有在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的具体情境中才能不断的完善与成熟。可以说,创业能力离不开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实践活动为创业能力的发挥提供了客观条件和环境,创业能力也只有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所以创业能力只有在创业实践活动中才具有实际意义,其与创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创业能力被打上深深且显著的实践性烙印。

二、传统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现阶段,虽然创业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已经有十余年的推广与实行,也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政府各方面的关注,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深蒂固与创业教育基础的薄弱,我国高职院校的传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还是限于以下几种类型:

(一)以课程教育为主导的创业教育模式。该模式还是坚持以传统的课堂教育为主,在教学计划的设计过程中,为学生开设了例如:《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风险投资》等专业或选修课程,将创业实践所需的理论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知识与能力,构建创业实践活动所需的知识结构。从完善学生创业理论知识的角度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以实体为载体的创业教育模式。该模式核心在于坚持以创业的实践过程,通过学院创业园为载体,指导学生在创业园内的创业实践活动,以此完善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提升创业技能。结合学生真实的创业实践,融合学生创业互助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实体化的创业运作与全面的创业服务咨询成为此种教育模式的关键。

(三)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模式。该模式主要依靠课堂创新教育与社会活动为支撑,以 “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基金”等为教育的载体,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此种培养模式定位于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创新型创业能力与创业实践活动的结合,对人的创新性要求高于创业实践活动本身。

综合以上几种主流形式的创业教育模式,都给发展中的我国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与社会影响,但不难发现其均是从专业课程教育为出发进行设计,缺乏结合创业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没有考虑创业实践活动的阶段发展需求与特征。同时,培训过程也基本集中于专业培养期限内,对学生毕业后的创业活动缺乏后续支持与关注。这些问题都困扰着现今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限制创业教育继续发挥其巨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三、SIYB创业培训体系基本情况

SIYB创业培训体系是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办你的企业和改善你的企业》(Start and improve your business,简称SIYB)系列创业培训的一部分,是当今全世界使用范围最广,体系最完善,效果最突出的创业培训教程。到目前为止,已经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并在84个国家使用。SIYB创业培训体系是中国政府结合自身经济发展及就业环境特色,为实现“能力创业,创业促就业”的目标在2000年与国际劳工组织亚太地区就业促进项目(ILO/PEP)合作引入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提供技术支持,英国国际发展部和日本劳动厚生省提供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通过10年的时间,全国共组织400余万名创业者参加SIYB创业培训,通过对创业者进行诚信教育和创业必备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造就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创业带头人,培训后有近200万人成功创办了企业或实现了自谋职业,创业成功率平均达到54%,并新创造1000余万个就业岗位,这些都远高于现阶段高校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与社会影响力。

四、基于SIYB创业培训体系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重建

结合SIYB创业培训体系的自身设计与现阶段高职学生创业实践行为的特点,构建基于SIYB创业培训体系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4643模式”即四个发展阶段、六种创业能力、四个支持层面、三段式培训方式。(见下图)

图1 基于SIYB创业培训体系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4643模式”

(一)认清创业实践活动发展的四个阶段

在SIYB创业培训体系中,企业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创立阶段、巩固阶段、扩大阶段,而对应企业发展的4个阶段,相应的SIYB创业培训项目分别是: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IYB(改善你的企业)、EYB(完善你的企业)。对于高职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而言,也同样不能一概而括的用相同的方式与方法去指导其的创业活动,必须区分其处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根据高职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不同时期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培养。

(二)重点培养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六种创业能力

创业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转变错误的创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为今后从事创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但是,创业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学生学习并掌握多种创业能力。在SIYB创业培训体系中,根据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开设了不同对应的培训项目,而不同的培训项目又对应着在创业过程中需要的创业能力。SIYB创业培训体系的4个的培训项目要求创业者需要达到的六种创业能力要求是:领导能力、法律素质,人力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生产创新能力。高职学生的专业教育保证了其拥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而其创业实践活动的发展轨迹并不可能偏离企业的发展规律,要选择最能影响创业实践活动程成效的核心创业能力进行有重点的培养。

(三)四个层面的支持

SIYB创业培训体系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取得骄人的成绩,无异于取得了三个层面的鼎力支持:政府、国际组织、社会,三者缺一不可。而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也必须得到对等的四个层面的支持: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同样也是三者缺一不可。政府应该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政策的落实, 同时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学生创业的门槛与风险,特别是资金上给予积极扶持,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学校必须培养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其不仅要具备理论基础,还要具有相当的创业实践经验。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质量;社会也要改变原先评价学生的标准,创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的社会氛围;同时,家庭的鼓励与支持也是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无私的后盾。正常情况下,家庭也是学生创业活动第一笔资金的重要来源。

(四)三段式培训方式

在SIYB创业培训体系中,整体推行三段式培训方式,将整个创业培训过程分为理论学习阶段、咨询辅导阶段和后续扶持阶段。在理论学习阶段,主要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基础知识和有关经济法规教育;在咨询辅导阶段,由咨询委员会专家或培训机构教师对学员制定的《创业计划书》进行分类指导和咨询,帮助学员确定有发展前景、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修改和完善《创业计划书》;在后续辅导阶段,主要针对学员在实际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咨询和服务。在高职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应借鉴SIYB创业培训体系中三段式培训方式,将三段式的创业能力培养方式移植于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中,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五、总结

创业教育仅仅走过了十余年的时间,但确实实在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风风火火的创业教育和不断投身创业实践活动的高职学生,作为政府、作为社会、作为学校都应该对创业教育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加大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集众人之所长,让学生的创业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万媛媛.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3).

[2]谢云飞.高职高专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时空,2010,(12).

第6篇:创业意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1 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组成

Taylor于“时间―动作研究”当中最早提出了与素质相关的研究。“素质是一个人或个体的基本特征,与高效率和高效的工作业绩有密切联系,并且可以测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David G.McGlelland如是说。大学生创业素质是集“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为一体。创业意识是创业成功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等;创业知识是指创业者在创业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创业方向的行业知识、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和创业有关的政策、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创业能力是在创业活动中所需具备的能力和本领,主要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等;创业心理品质主要包括创业意志和创业信念还有创业个性。创业意识是动力源泉,创业知识是重要基础,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创业能力是核心要求。各个要素在创业素质结构中是相互渗透的关系,同时,又是彼此独立的。这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水平的发展程度。

2 大学生在创业中显现出的素质缺陷

2.1 创业意识不足,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大学生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意识缺乏。有的学生在性格上具有个性较强、缺乏宽容、合作精神的特点;有的学生不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缺乏实践锻炼的渠道和体验,有的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缺乏果断性和坚韧性,不敢创业;有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2.2 创业知识单薄,发展后劲不足

如今,很多高校都提高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分别开始了《大学生创业基础》等课程,但是,还仅仅停留在创业意识的激发和基础知识的普及上,创业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开展心理、政策、形势分析等方面的指导来实现,并且大多数是通过团委、学生会举办创业讲座、创业计划竞赛,而只能局限于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只能是看客,导致学生管理企业和运营企业知识匮乏,缺乏技能的训练,难以满足社会对创业素质的需求。

2.3 创业能力欠缺,综合素质需要提升

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自身职业能力素质的高低一定是决定其成败的主要因素。当下的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创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无法独自承受挫折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严重的个人主义,团队精神缺乏,奉献精神不足,缺乏诚信意识等等;有的学生缺乏把握机会的能力,任由创业机会流失,有的学生缺乏学习能力,导致核心竞争力下降;有的学生缺乏企业管理能力,导致运营失败;有的学生缺乏团队合作能力,最后总成为孤家寡人;有的学生缺乏创新思维,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创新产品和运营模式。因此,大学生在学习好创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进行教育培训以及职业实践等等,从而从整体上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2.4 创业观念不尖端,创业心理品质较低

有一部分的大学生 在创业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等待和依靠的思想,并不是积极地去探寻创业的机会,就想着毕业后有份工作就可以;有的学生避重就轻,不愿意吃苦,就业要求太高;还有一些学生好高骛远,只想所得,不讲付出;有的大学生还没有做好进行创业的准备,在压力面前一蹶不振;无法直面在创业的过程当中的一些困难,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当在过程当中出现“挡路石”时,便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3 大学生创业素质教育的“四化”模式

3.1 师资队伍专家化

一是作为创业教师,应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良好职业道德、政治责任感以及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还要积极进行与创业有关的的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知识的学习。

二是高校中也应积极开展针对教师的业务培训以及学习,如大学生创业教育KAB讲师,SIYB讲师等,使之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的道路更加的专业化。

三是针对创业教师的授课形式而言,其应积极采用课堂讲授与企业参观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并加之专题研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户外训练等新颖的授课形式,从而使得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创业的知识,达到对其全面提升创业能力的目的。

四是创业教师应当在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亲身地体验创业的过程,从而使得教师可以对企业的运作以及发展等过程相熟悉,使得其创业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3.2 课程模块化

一是高校对于社会需求的动态要及时加以关注,并对市场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加以掌握,彻底将高校课程设置和社会需要相脱节的情况予以转变。

二是创业课程要打破“单一学科”的课程结构模式,构建“多元”的课程结构模式,要改变以往纯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形式,可以采用体验式学习、自主学习并重的教学方法。

三是高校应构建集全程性、多层性、基础性、渗透性、实践性、体验性为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建立“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创新创业模拟训练课程、创新创业活动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型,四个模块中理论模块是基础、模拟模块是依托、活动模块是载体、实践模块是重点,四个模块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建立多学科互补交叉的,动态多层的教学体系,多维度进行应用,形成良性互动局面,以期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

3.3 校园文化职业化

一是高校要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成为多彩校园文化生活的主体,让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培养锻炼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协调能力,培养学生步入社会所需要的竞争意识和综合能力。二是通过邀请优秀的校友和企业家针对青年学生创业的需求开展创业大讲堂等活动,激发学生创业意识,通过建立创业教育网站,组织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让创业思维进论坛,进头脑,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三是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与企业家座谈,让学生了解市场,体验创业者的艰辛,认识到创业者应具备的素质力,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四是不断加强大学生创业宣传工作,通过高校网站、电台、校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创业为主题的宣传报道,培育创业文化。

第7篇:创业意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汽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 高职院校因与社会结合的更为紧密,比高等教育更应该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氛围、学生就业观念、创业教育师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国外院校尤其是美国大学的创业教育经验,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提出了推进创业教育的六个对策。推进创业教育应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指导能力;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校企合作共建创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评价制度。

[ http://

关键词] 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创业意识;创业品质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057?05

当前,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创业教育已引起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刘来泉指出:“开展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把创业教育切实纳入我国职业教育中。”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甚至比高等教育更应该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因为高等职业院校与社会结合的更为紧密,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有更多贴近社会接受实践的机会,而创新离开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该认清形势,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积极转变办学思路,制定出一套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大潮中。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大学生创业活动起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的美国,而我国则起始于20 世纪90 年代末期,比美国晚了将近20 年,创业教育被纳入高校的教学体系就更晚。2002 年4 月教育部才开始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 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由于起步晚,推进慢,创业教育正式进入课堂的工作还没有形成强烈的阵势,多数高校也只是组织一些创业报告宣传活动和创业竞赛,尚未引起各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创业教学还处于讨论认识和试点阶段,而试点工作仅仅在本科院校开展,只有零星的几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从各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创业教育氛围不浓厚

对于创业教育,虽然教育部高度重视,但实际上各个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还缺乏深刻的认识,更没有从行动上真正重视起来。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更缺少应有的责任感和压力感,从而使创业教育仅停留在形式。

涉及教改,学校热情不高。创业教育要真正纳入教学体系,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事,涉及的层面广,比较复杂。对大多数高校来讲,总的教学课时是固定的,要开展创业教育,就要增加创业课程,这势必要对教学计划和其他课程的教学课时进行调整,因此增加很多创业方面的课程是不现实的。而且创业教育也不是开设几门创业课程就能解决的问题,涉及到教学的系统改革,需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一般的学校来讲,创业教育还是口头说得多,真正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创业教育要真正纳入教学体系还需时日。本科院校的热情都不高,更何况高职院校[1]?

此外,对创业教育起关键作用的教师兴趣不高。导致教师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创业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现成可用的教材很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少;二是讲课的难度大,因为创业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大多数老师没有创业的经验,空讲理论知识学生根本不愿意听。

(二)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由于从小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是学生努力奋斗的最终目标。学生们普遍缺乏自主创业的意识,仍然持有传统的就业观念。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仍然不愿意去尝试创业,宁愿去等待那渺茫的就业机会。因此,学校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试图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使他们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树立只有自主创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的观念,树立自主创业可以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的观念[2]。

(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缺乏

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就业教育,它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既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创业经验。而高职院校真正具备这两项条件的教师非常缺乏,通常是在教学岗位上的教师没有创业经验,而有创业经验的人员不在教学岗位上。目前各高职院校承担创业课程的教师大多是市场营销和经济类专业的老师,还有就是担任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辅导员。而这些老师普遍缺乏创业经验,讲起理论知识来因无法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此略显枯燥和乏味,学生们的兴趣明显不高。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要适当的派一些年轻老师去创业一线兼职,甚至有计划的鼓励他们去创业实践,或者请一些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为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3]。

(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

虽然目前有不少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创业教育,但大多只是开设几门创业课程,而且这些课程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课程开设的形式比较单调,大多只是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仅有的创业实践活动也只是组织一些创业计划大赛,而这些大赛也仅仅只是活动而已,顶多获得一些物质和精神奖励,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真正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包含创业意识类、创业知识类、创业能力类、创业操作类和创业实践活动类五种内容,而大多数开展创业教育的院校仅开设前三类课程,而对于后两类涉及到创业实践的课程都没有开设,没有形成培养创业型人才目标所需要的课程体系[4]。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培育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

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并不是让每个学生毕业后都去开公司,这不现实,最终的目的还是培养学生能够用创新思维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产生强烈的创业愿望。这就要求学校在平时就要非常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除了课堂上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和案例分析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外,还要组织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来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创业的乐趣。可以小范围的组织一些创业计划竞赛,将他们的所学与实践联系起来,做出商业计划书,再由老师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点评分析,对十分优秀的作品老师可以出面联系进行市场运作。也可以让他们利用假期时间做一些市场调查,了解行业人才需求标准,使他们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从而改变他们传统的就业观念,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或者用自己学院创业成功的真实案例来教育他们,使他们产生信心,师哥师姐能做到的自己也同样能够做到,或者直接将他们请回学校现身说法,与创业成功的校友面对面的交流更能激发他们创业的激情。

创业心理品质,它与人的气质、性格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克制性、适应性、合作性等方面,它反映了创业者的意志和情感。培育创业心理品质,就是要求学校要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乐观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克服没有目标、缺乏恒心的消极心态,通过培养创业品质的积极实践,让学生以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迎接社会及人生的挑战。

成功的创业者都要求具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创业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市场是变化莫测的,因为信息失灵或判断失误都可能对创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心理素质差的人意志消沉,无法从创业失败中自拔。但心理素质过硬的人不会沉迷于一时的失败,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去弥补损失,因此他们最终都能顺利通过创业低谷期。在作者访谈的汽车行业的老板中,大多数在创业过程中都遇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创业初期忍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他们也失望过,彷徨过,但最终他们战胜了自己,没有被一时的困难所击倒,而是在充满荆棘的创业道路上创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二)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指导能力

受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引进教师方面也存在着注重理论水平轻实践能力,注重引进理论教师轻调入实践教师,注重师资的数量轻师资质量的问题。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的必然趋势,而创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创业实践中获得。因此,要想创业教育取得成效,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师资结构,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1. 加快学院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步伐

创业教育需要的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师,具有创业经历或企业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无疑是最佳的人选。目前各高职院校都从行业企业引入众多人员,但随着创业教育的开展,已经很少再有人符合双师型这个称谓了。因为虽然他们都是来自企业,但缺乏创业经历,也不曾有过企业管理的经验,因此他们与双师型这个称呼已经名不副实,也就无法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型人才。这就要求对他们进行再培训,使他们从心里接受这个新鲜事物,自身首先树立起创新创业的理念,才能培养出创业型的学生来。同时也要鼓励年轻教师利用节假日去相关企业顶岗实习,了解企业的创业实践,积累创业案例,丰富创业教学经验。

2. 引进兼职教师

由于创业教育不仅需要多学科的创业知识,还需要创业实践能力,专职教师很难满足全部要求,因此有必要从校外聘请具有一定管理水平的成功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和政府官员等作为创业教育教学的兼职教师。还可以聘请从自己学院毕业后成功创业的本校毕业生作为学生创业导师或开创业报告会。因为是校友,同学们在听他们做报告时更能激起他们创业的热情和兴趣,激发他们的斗志和树立他们的信心。

3. 培训现有的教师队伍

因为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而创业教育也是近两年才在高校开展,因此多数年轻教师在学校没有机会受创业教育的熏陶。因此,要想让他们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型人才,他们自身必须更要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培训。就培训方式来说可以采用正规授课式培训、沙龙式培训和企业体验式培训三种[5]。其中正规授课式培训在创业教育初期采用的较多,因为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就业教育,他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灵活、创新和互动。对于受传统教育熏陶的教师如果不接受这种培训,很难真正领悟创业教育的独特授课方式;沙龙式培训是一种比较随意的授课方式,教师可以自由交流讨论,创业热情和灵感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企业体验式培训是让教师深入企业,通过与创业者的接触获得创业知识,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积累教学经验。就培训内容来说,有课程内容培训和教学方法培训。课程内容培训就是让教师接受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如营销、管理、金融等。只有掌握了基础的创业理论知识,教师才能将创新创业贯穿在课堂教学内容中;教学方法培训就是使教师掌握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技巧。创业教育的课堂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或角色扮演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业的激情。

(三)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丰富创业知识,健全创业心理和提高创业能力,学校要根据这个培养目标来设置科学、合理的创业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开展创业教育是实施创业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最主要手段。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高校的首要任务。学校要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融入已有的教学体系中,将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入专业教育和文化教育之中。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创业核心课程,多数高校只是象征性的开设了几门选修课,而少数几所高校开设的必修课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合理的创业课程计划应是选修课和必修课结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将来要从事的创业类别来选取对自己有用的课程。而采取必修课的弊端就在于有些学生根本就对所学的某方面知识不感兴趣,而真正感兴趣的课程又没有开设,所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创业教育要贯穿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全过程,但在不同阶段应侧重不同的内容。一年级创业教育的任务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让他们提前做好创业的思想准备,并确定好创业目标。二年级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创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通过课堂授课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创业所需的优良品质。三年级的任务主要是尝试创业实践,通过亲身体验积累创业经验,要通过各个年级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创业素质日益成熟和完善。应该将这些创业课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尤其是像企业家素质、创业头脑这些培养学生基本创业素质的课程应该放在第一学年进行,便于从一入学就对学生进行创业精神的培养,也便于学生在假期进行一些创业实践。除了必修课,学校还应该再开设一些选修课,便于全院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学习。选修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为出发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设的课程。通过开展多样化的选修课吸引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引起“创业热”。选修课的选择范围比较广,可开设《小企业的经营之道》《创业市场调查》《公司法与合同法》《企业财务基础》等课程。

此外,对于工科类专业要重视技能训练,在创业教育上更多的倾向于创业实践教育。通过操作性极强的创业设计、案例教学与企业运营的实践来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汽车专业,针对汽车后市场的巨大创业商机,可以开设一些与之相关的课程,比如汽车美容、汽车钣金喷漆等实践性课程。如果实践条件达不到,部分课程通过校外实习基地来完成。学校应多进行创业实践活动,这是创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体验式培训、团队训练等有效方式,融合理论讲解与实战演练,大量采用案例分析、现场角色模拟、分组讨论、计算机模拟、专题讲座、拓展训练和企业考察等多种形式,突出实战经验的传授,让大学生能自如地吸收最新的企业管理策略,并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人际交往等能力,使企业家精神和情商在创业课程中逐渐养成。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创业计划大赛,在竞赛活动中,学生经过组队、选项目、培训、市场调查、完成创业计划书以及答辩等阶段的实际操作,能获得宝贵的模拟创业经历。既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又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虽然任何竞争都仅极少数的胜利者,但失利者仍可从这个经验中获益匪浅。

(四)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要转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观念,自觉地将创业教育融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此外,还要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兴趣,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并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鼓励他们对某一问题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指出一些本学科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最前沿的资讯,以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及创造心理的形成。同时还要多为学生创造动手和实践的机会,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和非智力因素的发育。

以汽车专业《汽车营销》这门课为例,如果老师仅仅讲一些营销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巧,那学生即使考试能得一百分,真正到了4S 店也未必能销售出去一辆车。汽车营销注重实践,讲授这门课时就应该区别于其他的一些专业课程,可在简单进行课程理论知识讲解之后进行模拟实战演习。具体可按学生感兴趣的车型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由一个学生扮演汽车销售顾问,3-4 个人扮演顾客。销售顾问可对车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顾客对车的动力、外观、安全等提出自己的问题,销售顾问负责回答,最后由老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模拟销售,同学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与实践紧密得结合起来。课堂作为教学的主渠道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好课堂的教学作用,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创业教育不仅体现在创业课程中,也要渗透在专业课程中,通过先渗透、再结合并逐步强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五)校企合作共建创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由于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仅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同外界的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事业等单位进行合作,共同建设创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为创业构筑一个实践平台。学生在下企业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到企业的运作,与企业的管理层有着密切的接触,能够亲身感受真正的企业精神,在更真实的舞台,更富有实践经验教师和先进的技术设施的帮助下找到空间。实习时间一般安排一个月到半年。在基地指导人员和学校指导老师的具体指导下,促使大学生把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真实本领,形成自己将来创业的基本技能。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立的校企合作还仅仅是浅层次的合作,要想实现双赢必须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即企业不仅要提供实训场所,指导学生实习,还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建设,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行为规范,使学生一毕业就具备一名优秀企业员工的特质。这样既为企业储备了优秀人才,又让学生具备了就业上岗的竞争优势。而学校则应承担对企业员工的培训,还要及时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与资讯,帮助企业成为创新型企业。

(六)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评价制度

第8篇:创业意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培训 素质教育 社会效益

一、 青少年宫业余培训是对应试教育的拾遗补缺

作为公益性机构的青少年宫所进行的业余培训教学活动,其机构性质决定了它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它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延展和补充。它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学生,也可以理解为课余培训。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业余培训作为第二课堂有着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是:业余培训的因材施教原则更多地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这种学习不是强迫性的,而是出于学生内心的喜好,学生的学习天分得到了很好地挖掘;另外,业余培训活泼且有激情的课堂形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团队意识,这也有利于学生人格意识的健康发展;业余培训非常重视的社会参入意识——如各类比赛、演出、实际操作等——正是学生不断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业余培训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的安排,由于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极大地补充学校教学内容,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应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通过丰富学生生活、拓展学生视野,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能力。

业余培训遵循教育规律也应有其教学原则:第一,人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课堂教学和活动安排中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从而在学习中自由、自在、自觉、自发地体会学习的乐趣。第二,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要记住素质教育是业余培训的主要诉求。第三,业余培训应该是在尊重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应试教育有着不容讳言的不足之处,但它却是基础教育不可少的部分。业余培训应该是有益的延伸和补充,课程和活动的安排要做到兼顾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性和实践性。第四,业余培训一个重要原则是“有教无类”,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分析自己的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提供学生共性和个性发展的足够空间。发现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老师要合理安排课程,着力深挖学生潜力,找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亮点。

二、 业余培训必须注重社会效益

无论何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应该以社会效益为终极目标,社会效益是教育活动的唯一准则,是教育公益性质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公平的综合反映。以赢利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功利性的教学活动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注重社会效益的教育才能做到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如果将教育比作生产活动,要使生产成果成为有效:首先,从使用价值上来看,生产成果,无论在质或量上,都必须符合社会一定阶段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说产品的使用价值必须得到实现;第二,从价值上看,生产产品所消耗的,应该取得相应的生产成果。只有这样,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所取得的生产成果才能成为有效的,而这种有效的生产成果我们称之为“效益”。教育假若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基于以上理论的阐述,我们完全可以要求教育生产出社会需要的“效益”,不能产生社会效益的教育模式是不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

业余培训的教育模式可以弥补应试教育的误区,努力促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良好发展。我们知道: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教育是否具备社会效益的具体体现,中国在21世纪能否以富强、文明之邦屹立于世界?取决于教育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

三、素质教育可以让学生自主、自知

我们理解的素质教育是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人才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文化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通过进行素质教育启迪学生的学习天分,使得受教育者在道德素质、健康的体魄、能力及眼界的拓展以及个性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它的未来性,素质教育不是为了应付这样或那样的考试,主要目的还是个人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启迪心智,孕育后续发展的潜力,实现学生的最优发展。

通过素质教育,我们力图培养的人是一个有足够的自主意识的人,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人在步入社会之前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都应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人的素质是一种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教育和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的总和。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受教育者由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素质教育使得基础教育返朴归真,将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四、加强素质教育是培育创新人才的必要

充分培育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解放,从不断自知到不断增强自主意识,个性的尽力释放会带来巨大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以及自我教育精神,而这些就是创新能力的源泉。

在所有教学活动中,除了调动学生们的参入意识、自主意识,更是要启发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提问。因为提问才有互动,提问才体现了积极思维,而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根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自由思索”的教育思想,健康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个性”得到健康、自由地发展。这样的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解放学生的“个性”,因为只有个性得到解放和发展,才能够谈得上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才在情理之中。

同时,创新思维不仅来源于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深入钻研,也要具备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而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学生的创新思维、想象力 、创造力都是基于个体能够掌握的知识面,其中文化素质可以完善思维方式,想象力可以让思维自由驰骋,是创造思维的来源。

五、着力学习环境的营造、激发学习者的潜能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知,能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氛围、平等交流的教学姿态,以及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用民主平等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将每一个学生当做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因为学生不是简单的容器,被动的灌输无法滋润他们的情感,所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切互动的学习气氛尤为重要,也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老师可以通过积极的、正面的评价更多的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戒备心,师生间在愉快的情绪中相互接纳,教学相长,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业余培训的教学活动中,培训部也应该多组织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在教学点布置宣传栏刊登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刊登学习心得用以交流学习,帮助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刊登自己的学习成果等等,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加强学习兴趣,同时积极参加如舞蹈、作文、绘画、航模、机器人等等的相关比赛活动,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创造。在活动结束后,任课老师应该要求每个学生提交小论文或者活动纪实等,汇报活动的心得。教师应该在学生的小论文中找出学生的思维闪光点或者不足之处,通过及时沟通,给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掌握好知识的同时,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学生通过参入这些活动扩宽了自己的眼界,个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六、业余培训的师资要求

业余培训的目的也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因而就必须让学生在一个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中释放个性、学习知识。因为业余培训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有其特别的要求,所以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其实有着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应该在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强调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认识到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掌握好应该学习的知识,而被动的灌输只会磨灭学生的创造意识。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其次,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观念、能力、学识等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实施以及教学活动的成效。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再则,老师在教学过程应注重情感的投入,师生之间的情感融洽能够极大的提高学习的效率。老师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还应该激励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探索学习的核心,一个好问题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努力营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以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个人魅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加以合理运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样,教育才会更全面、更和谐,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才能真正达到我们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道玉.知识·智力·创造力——谈创造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第9篇:创业意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__县有女性人口24.53万人,其中未就业女性约占9.8万人,__县2015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249人,创业培训1155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妇女3987人,创业培训妇女693人。在开展传统的计算机、中式烹饪、电工等技能培训和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之外,我县还率先在永州市开展了电子商务创业培训,重金聘请__电商学院和淘宝大学优秀讲师现场讲授电商创业知识内容,今年共培训6期,结业学员超过240人(妇女156人),其中库区移民结业60人以上,精准扶贫对象80人以上。另外,为重点扶持涔天河库区移民转移就业和精准扶贫对象充分就业,我县还开展了“林下经济”种植、旅游酒店管理和服务、农家乐产业等特色培训。

1、创业意识不强。有的妇女畏难情绪严重,进取意识不强,担心投资不赚钱,害怕创业失败,干脆不去创业;有的思想保守,满足现状,“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创业意识;有的守旧观念重,愿意依靠男性生活,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不愿意吃苦受累自己创业。

2、传统观念影响。由于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社会上还没有形成鼓励、支持、帮助妇女创业的良好氛围,导致许多女性宁愿相夫教子,也不愿创新创业,心理弱势成为女性创业的最大心理障碍。

3、文化程度低。我县大部分未就业女性集中在农村,她们普遍文化水平低下,既使参加了创业就业培训也理解不了学习内容,参加培训象在听“天书”,更别说能学以致用创业成功。再者由于目前创业不景气情况增多,广大未就业女性缺乏较多榜样的力量,不敢创业。

4、信息渠道窄。女性信息渠道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接触了解和朋友交流,单一的信息渠道容易造成后知后觉,女性创业在政策运用上明显弱势。胆量太小,不敢借力。女性天性胆小谨慎,在创业投入多数选择稳打稳扎、小步慢走,这种“输不起、亏不起”害怕心理,致使她们错失了很多发展机遇。

5、创业困境大。很多妇女在创业之初很茫然,一无技能,二无经验,边干边摸索,走了不少弯路。创业资金的筹措,一直是制约女性创业的瓶颈,女性大多是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筹措资金,较少向银行借贷。

1、加强政策扶持,着力优化女性创业环境。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从政策扶持、工作机制、资金保障上给予更多的引导与支持。此外,要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创业精神,弘扬创业文化,激发妇女创业热情,激励妇女自主创业、勇创大业,还要通过对创业典型的强力宣传,给创业女性造势,为成功女性喝彩,使创业女性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尊重的认可,真正做到让想创业的有机会、会创业的有舞台、创大业的有地位,营造关注支持女性创业的社会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