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与科学管理范文

环境与科学管理精选(九篇)

环境与科学管理

第1篇:环境与科学管理范文

在以往的时间里,高校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往往是封闭的,只有在课程需要的时候才予以开放。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无法获取仪器使用的条件和机会,而且也无法将仪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意识到该问题之后,高校开展实施开放实验室,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仪器的使用条件,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实验和个性化学习的机会和平台。这种开放式管理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将实验室的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高校在对实验室进行建设的时候,除了对硬件设施进行完善之外,还在学术氛围、学术理念以及科研体系等软件环境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此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服务体系,使实验室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更好地服务与教学和科研活动。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现状

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式下,学生不仅要从多学科角度出发,对实验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而且还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相对于一些普通的验证性实验来说,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有效开展也逐渐被各学科教师所重视起来。为了能够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达到预期的目的,教师首先应该对实验开展的目标进行充分明确,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实验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一般来说,实验的难度不宜过大,且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实验的内容应该尽可能全面,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能够达到扩展知识,提高认知水平的目的,以此来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3开放实验室与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为了进一步对开放实验室管理的创新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以某高校为例,采取开放实验室与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更好地对管理方式进行完善。

3.1研究内容和方法

3.1.1开放环境科学基础实验室

为了便于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在不浪费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仪器的充分利用,高校对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设定为每年的下半学期,以此来避免毕业论文实验和研究生论文实验的高峰期。开放对象则主要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但大四学生并不是作为学生参与实验,而是以实验室管理人的身份对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因此,大四学生选择的人数不宜过多,8-10人即可,同时,必须确保这些学生具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经验。

3.1.2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作为实验管理人员的大四学生,需要大量阅读与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环境科学基础实验的内容来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案进行制定并进行实验前期活动的准备工作;第二阶段,参与实验的大三学生,需要根据具体人数分为若干小组,并在已经设计好的几个实验方案中选择一个,在大四学生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操作,并结合实验开展的具体情况,撰写实验报告。第三阶段,大四学生将每组的实验撰写报告进行收集整理,并组织相关教师和实验员对此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效果进行分析,对实验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

3.2开放实验室创新的效果与问题将开放实验室与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由高年级学生作为管理人员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和实验员则作为监督员对实验开展的整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这样的管理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归纳起来,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由于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并不是在课堂上,因此,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时间交流、沟通,共同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样一来,无论是专业知识,学习方法,还是人际交往,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②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处于大三阶段的学生,在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之后,对于一些专业知识也已经有了一个略微全面的了解,这个时候,学生往往希望参与一些实验,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做到对知识的深入掌握与了解。此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最佳时期,实验过程中,对于实验选题、材料准备、实验方法的选择以及实验操作等,都可以安排学生来自主完成,以此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③加强常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上文中提到,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都是以基础实验为依据开展的,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强化和巩固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掌握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应用原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④文献检索和综合知识能力的提升,由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需要学生自主选题,这就要求学生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久而久之,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综合知识能力必然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但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说,高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的时候,内容较单一,且操作性不强;实验时间大多安排在学生的课余时间,使本该1天完成的实验,需要花费2-3天才能完成,导致实验缺乏连贯性,甚至还会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未来时间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4结语

第2篇:环境与科学管理范文

长久以来,我国文科的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都没有被足够的重视,文科知识的学习一般集中在理论知识和阅读相关的书本知识上。而且在一般的观念中,实验教学是理科教学的常见教学手段,这对于文科实验教学的开展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文科人才。文科各科课程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影响,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文科类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打破文科学习主要依赖于理论知识而忽略实验教学的局限,在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高校需要借助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的探索实践,形成适合高校教学实际的系统化管理的实验教学与管理体系,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加符合社会与市场的需求。

一、加强高校文科实验教学与管理的必要性

1.课程发展的需要。“文科”就是指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人文社科类的学科以及专业,主要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管理学、艺术学这八大类及其下属的专业。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只有理科、工科类的专业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才需要实验,文科教学只需要教材和粉笔,只要教师讲,学生听就可以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时集中采取的就是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种,远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市场和学生就业的需要。如今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和严格。要求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满足专业性的工作岗位的需求,还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性、创新性和实践性。但是市场中却比较缺乏创造型、创新型、实践型的人才。在高校的文科教学中实验教学开展不足,学生缺乏参与实践和创新的机会。学生在就业后,面对市场中的一些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就出现很多企业拒绝高校的人才,却选择知识程度不高,创新能力较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高校学生的就业难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形象。

3.文科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虽然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已经开始重视文科实验教学在文科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学校对文科实验教学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性,对于文科实验教学的投入不足;其次,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文科实验室管理系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很难形成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各个科目之间缺乏系统性,也不符合文科教学未来的发展;最后,具有专业性较高的文科实验性教学的教师较少,没有形成相当数量的文科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高校中没有形成系统的文科实验教学的管理体制,在管理上比较松散,没有完整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考核标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文科实验教学的发展。

二、高校文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对策

随着新课改的进程不断加深,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高校的文科实验教学渐渐得到了发展,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促使高校在文科教学实践应用的同时要对校内的有效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使文科实验教学能够将市场、学校实际和文科教学发展的需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促进文科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1.转变教学观念,贯彻文科实验教学的观念。要想不断发展实验教学,提高高校文科实验教学的水平,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文科实验教学的观念贯彻到文科的实际教学中。充分的认识到高校文科实验的重要性是开展文科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认识到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文科教学中只依赖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要将“基础实验教学注重共享、专业实验教学注重方向、综合实验教学注重个性”的新型教学理念应用到文科实验教学中,并结合如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把文科实验教学管理同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学校的相关领导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文科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提高对文科实验教学的重视。

2.创新和完善实验教学的管理体制,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高校在文科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新的教学模式时,要根据学校文科教学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发展需要,对学校的文科教学资源和实验室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对实验室面积、实验室内的设备、实验室的技术等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形成系统的文科教学实验的教学中心。为了满足学校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的水平,学校就如何创新和完善实验教学的管理体制,对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明确的条文规定,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并在实践中使文科实验教学各个学科之间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这样就使得文科实验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都得到了保证,文科实验教学可以良性、有序的发展下去,同时还要构建其完善的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实验教学和综合实践相结合,在文科教学内容中增加创造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内容,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时代的需求,构建起实验平台和网络资源共享的教学体系,提高文科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来使文科实验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

3.优化实验教学教师队伍结构。在高校文科实验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要保证教师的专业素养。因为教师的教学素养、人文素养、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关键的。因此,为了能够不断的提高文科实验教学的质量,就要优化文科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结构,建立一支专业素养较高且能够熟练的使用富含现代科学技术的教学教具的教师队伍。因此,高校为了加强文科实验教学的质量,首先可以大力引进新型的人才,可以要求刚毕业分配到学校工作的研究生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在实验室工作的经历,并根据其在实际的工作表现来考虑是否可以加入文科实验教学的教师队伍。其次,可以采取积极的鼓励政策,鼓励教师不断探索文科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最后,可以在教师的职称评价中,根据教师在文科实验教学中的业务进修、专业素养培训的表现来有所倾斜,优化实验教学的岗位配置,提高文科实验教学教师的待遇,优化实验室的教学设备,并及时更新教学所需的教学技术。

4.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不断提高文科实验教学的质量。高校在多媒体的背景下建立起文科实验教学体系,还要建立起科学的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来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才能促进文科实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学校要在保证日常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和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对文科实验教学的内容要求和教学目标进行考核。可以成立专门的文科实验教学监督小组,将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而有侧重的考核,对实验教学中的实验计划、实验组织和实验教学等内容进行不定时的随机抽查。要完善教学评价指标,对实验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等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指标,对学生、教师、教学质量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要使教师能够及时的明确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正并完善。

第3篇:环境与科学管理范文

1(略)

国内在环境信息科学的一些主要论题包括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环境模型、环境可视化、环境信息处理等方面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信息化发展迅速,特别是从上至下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进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则已成为实现环境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正在从初期的信息管理、环境专题制图发展到Gls与环境模型集成陈9]、35技术集成的多媒体环境系统、基于Gls的环境污染扩散模拟t‘’,‘“1、基于GIS的环境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一些主要领域包括大气污染遥感、水环境遥感、固体废弃物遥感监测、城市热岛效应与热环境监测、植被遥感、景观格局遥感监测、海洋环境监测等。环境建模与模拟一直是环境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各种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在环境信息科学中得到大量应用,另一方面,基于环境过程机理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元胞自动机(CA)模型、智能体(Agent)模型等也在环境领域受到重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是从海量数据库中挖掘和提取对决策分析有用的、先前未知的隐含模式和规则的过程,笔者在1999年即面向环境信息化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试图将二者结合,提出“环境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可视化是表达和传输环境信息有效的形式,通过三维可视化、三维模拟实现环境现象、过程的真实感表达,能够更加逼真地传输环境信息。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中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卿]。“虚拟地理环境”是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地球科学研究的创新平台,依托这一平台,能够进行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实践、模拟决策等活动。针对环境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趋势,聂庆华提出了“数字环境”的概念,数字环境是环境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是三维显示的数字虚拟环境,包括环境信息数字化、环境信息传输网络化、环境分析模型化和环境空间决策的智能化、环境过程和管理可视化。尽管国内目前在环境信息科学各个分支方向的研究非常活跃,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和探讨。本文在分析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环境信息流和信息分析处理构建了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并以煤矿区环境监测治理与管理为例,全面分析了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以期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其在煤矿区的应用

2.1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尽管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提出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对于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学科体系还缺乏明显的定义。已有的一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计划中界定的范畴也不尽相同。因此,从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视角出发,首先需要对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进行界定。HuangGH等川提出的环境信息科学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见图l,这是当前引用较多的环境信息科学体系结构。由图1可见,环境信息科学是多学科集成的领域。传感器综合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尺度地面采样技术成为可能,处理不同特征、尺度和复杂性问题的模型综合成为新的挑战,包括不同模拟、优化、评价模型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合并,不同技术输人与输出之间的联接,社会经济因子的量化,以及大尺度集成模型的解算策略。在此基础上,HuangGH等「‘〕提出基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系统,其结构(图略)USGS的研究报告’)中,将环境信息科学定义为:环境信息科学是为加强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现象的理解,并提出新的认识的,集成物理、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多学科方法的研发、试验和应用的学科。不同定义都强调环境信息科学的多学科交叉、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特点。Huang等川的观点显然更强调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GPS技术为基础的空间信息技术与环境科学和工程的交叉,而USGS的定义则重点强调了现代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特别是USGS在其未来环境信息科学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了计算智能等技的应用。基于以上观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结合我们的研究实践与认识,以环境信息流和环境信息处理分析为主线,可以构建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技术方法(图略)。环境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面向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需求的多学科理论交叉,技术支持在于面向环境信息流的多技术手段集成,最终通过不同学科领域方法模型的综合,实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各个阶段、各个过程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需要从多学科理论交叉与多技术手段集成的角度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

2.2环境信息科学在煤矿区综合应用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信息科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新兴学科,而是诸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不同学科在研究过程中,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规划与城乡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着与环境信息科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促进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换言之,以前进行的研究工作往往是从环境信息科学的开展的相关论题研究,其重点还在于不同学科方向,但已经构成了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基础层。为了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需要改变从外部到内部的“包围型”研究模式,努力推进从核心到的“拓展型”发展模式,即从环境信息流出发,组织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交叉链接的关键论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以便形成适应环境信息科学体系与研究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煤矿区作为1种以资源开采为驱动力发展起来的特殊地理区域,由于煤炭资源开采(以下仅涉及地下开采矿区)破坏上覆岩层原始应力状态,导致地下水流失、地面塌陷,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矿山排研形成的研石山压占大量土地,堆积物导致严重大气污染和土壤损害,甚至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因此,煤炭区是1种典型的由于矿山开采导致的景观破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复杂区域,煤矿区的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目前,对于煤矿区生态环境主要的研究视角包括:(l)从煤矿开采损害角度出发研究开采沉陷与地表变形预计、监测与治理;(2)从煤矿区土地资源管理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3)从煤矿区地质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区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防,(4)从煤矿区水资源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井水害、水污染与水资源调控;(5)从景观格局生态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景观格局;(6)从地理环境演变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地理环境演变与模拟;(7)从遥感与GIS应用角度出发研究矿区资源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8)从大气污染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大气污染评价与控制;(9)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经济评价;(10)从管理学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决策;等等。对以上不同视角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多主题、多要素的时空环境信息是其中的关键,任何视角的研究都需要充分的信息和数据的支持、需要环境信息和背景信息的集成、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的支持、需要环境知识和其它领域知识的交叉和集成。因此,从环境信息科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集成现有的研究工作,充分应用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通过成果整合与集成,在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实现整合的关键在于不同研究视角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链接边界选择、信息传输反馈、系统相互作用。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综合研究与应用体系框架(图略)。按照该研究框架,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的重点在于多学科研究的交叉点,主要包括:(l)基于采矿环境影响机理的模型建立、参数获取;(2)各种环境模型的建立、参数提取与模型验证(面向环境系统分析的环境评价、污染扩散、环境演变模型和面向环境管理决策的规划模型、优化配置、动态演变模型以及环境保护治理与生态重建方案设计);(3)面向环境监测的遥感信息源选择与图像处理、环境信息提取与分析,以及组织、集成与管理多种环境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设计与建立;(4)环境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的模型解算与解释、分析结果可视化与应用;(5)集成信息、模型、数据库、系统、知识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构建。(6)资源一环境一人类一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流与信息应用。

第4篇:环境与科学管理范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相继爆发污染公害事件,源于传统学科的治污技术,作为环境科学的前身,开始出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环境科学一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边际学科,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发展与环境的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大量的、具有较高水平与能力的环保技术人才,有赖于成本适宜、实用、环境友好的污染治理与控制技术。高等环境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作为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高等院校作为环境科技成果的重要科技基地,受到广泛的重视。

我国的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教育自70年代建立以来,经过近20余年的努力,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另一方面,在具体的环保工作中也暴露出了我国高等环境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诸如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实践能力弱,社会适应性差,就业渠道单一等,难于满足社会对高水平、高能力环境技术人才的需求。这种状况不仅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会使我国的高等环境教育自身面临困境。因此,必须尽快研究行之有效的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以生为本、分流培养、面向社会”为核心,实施积极有效的人才培养战略,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环境科学学科发展趋势、就业多元化的要求。

环境科学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几十年在实践中的发展,已从各相关传统学科中独立出来,形成了新的学科体系,具有如下显着特点:

1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特点

1.1综合性强

对环境问题的系统研究,要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科学知识,因此,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1.2研究领域广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确定当前环境质量恶化的程度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以争取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即从宏观上研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微观上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尤其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在有机体内迁移、转化和蓄积的过程及其运动规律,探索它们对生命的影响及其机理等;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技术科学诸多方面;研究的空间尺度从宏观的宇宙环境到微观粒子,时间跨度从万年到皮秒计。

1.3分支学科多

在现阶段,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建立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1.4研究的科学整体化

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必须在科学整体化过程中,全面考虑,实行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充分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其控制途径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

2环境科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2.1环境科学专业人才数量的需求、质量的要求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展而提高。

针对日益恶化的世界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己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导致了对环境科学人才的很大需求,这种需求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的都是巨大的。社会需求直接表现在对某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上,产生了比较广阔的就业前景,并影响高等环境教育的培养规格与规模。近几年来,发达国家高等环境教育在学科分布、专业设置、专业规模、专业多元化等方面发展很快,而这与社会需求是相一致。根据《加拿大大学研究》(《UniversityStudyInCanada》),加拿大“大学与学院协会”的成员共有89个,其中设有环境类专业的学校有33个,占总数的41%。日本大学环境教育发展更快,专业设置更多,据邓南圣所作调查,加拿大的20所大学共设置了41个专业,专业总数65个,专业数与学校数之比达3.3,平均每个学科开设3个专业,比90年代初増加了51.5%。

2.2我国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比发达国家更为迫切。

同日本、加拿大等国相比,目前我国在本科专业设置院校数、专业招生规模、社会适应性上存在较大不足,且考生报考意愿不强,就业渠道不畅。但笔者认为上述困难是暂时的。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因起步较晚,经费短缺,环保欠账较多,又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阶段,产业结构大多属能源资源高耗型,人口基数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发达国家己经从末端治理转向了全过程控制。我国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存在四方面的需求増量:一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需对一些旧的环保项目实施末端治理为主的措施,二是对一些新建、待建项目,须实行从规划、项目论证、可行性研究到项目实施与验收等全过程进行环境污染预防、治理和管理,三是中国加入WTO必将刺激ISO14000认证等环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四是随着国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的加大,环境管理部门、相关企业必须加大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吸纳,提高环境管理、污染控制与治理力度。因此我国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应比发达国家更为迫切。

2.3我国持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必然拉动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十几年来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九五”期间,全国环境保护累计投入3600亿元,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3%,高于“八五”期间0.73%的水平。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十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投资共需7000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3%,约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6%,比“九五”期间,占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比例又分别提高了0.37%和1%。对环境保护投入的加大,带来环境保护工程项目数的増加及规模的加大,环境管理力度加强,防治领域扩大,必然拉动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2.4我国“十五”期间环境科学专业人才需求类别

分析我国制订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可得“十五”期间国家将分别投入2700、2800、900、500、100亿元,加大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生态保护、基础能力建设等五个领域地建设。其中,水污染治理主要通过工程措施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新増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削减工业污染源,推行畜禽规模化养殖;大气污染治理投资主要用于煤炭洗选加工、火电厂脱硫、城市清洁能源以及工业废气治理;固体废物治理投资于新増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生态保护主要通过建立生态功能区和生态保护区实施;基础能力建设用于加强环境监测、生态状况与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功能区划和流域、区域等环保规划,以及信息、宣教、执法能力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等。从上可得,我国“十五”期间污染控制治理人才需求最为迫切,适合生态保护和基础能力建设需要的环境规划管理人才需求应有较大増长。

作为我国新兴的第三产业之一一环境服务业,据国家环境保护局调查资料,1998年从事环境服务业己有3537家企业和机构,24.7万人,其中企业和机构的数量各占总量的一半。随着国民环境意识的増强,国家环境保护投入的増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我国加入WTO,环境服务业所从事的环境技术发展(主要包括对各种污染控制设备、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的研究与发展)、环境技术服务(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咨询、环境监测)、环境项目设计与施工、环境产品销售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将新増更多的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从而带动对环境评价人才、环境科技人才和环境科技企业家的需求。

我国的环境科技发展己经历了20多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有关部委和市、县都相继成立了环保局、环保所、监测站、环境研究机构、环境认证机构,部门企业设立了企业环境保护机构。随着我国环保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环境科研机构、管理机构必将有所増加,进一步充实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管理类本科人才,原有的从业人员中未受过环境科学类本科教育的己无法胜任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分流或接受培训。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年一2010年)》要求到2010年在全国建成比较完善的环境宣传教育网络,要求大、中、小学要开展环境教育,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的环保培训班,师范院校、中等专业学校要逐步把环保课程列为必修课程,高等院校的非环境专业要开设环保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县以上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和各类管理干部院校,各省、市环保培训基地,要加强环境科学知识培训。环境教育及培训工作可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提供就业渠道。

教师开放体系的建立,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提供了另一就业市场。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作为环境科学学科的基础课程,成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科学作为初中教育中新増科目,教学内容涵盖化学、生物、物理学内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需辅修师范教育专业,即学习科学或化学、生物等相关科目教学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基本技能等课程,即可胜任中学科学、生物、化学等科目教学工作。此外环境科学科目的开设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日本为加强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培养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才,文部省己决定在高中开设“环境科学”新科目。因此中学教师可辟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就业补充。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硕士、博士需求持续上升,就业前景广阔,因此继续深造不失为本科生的另一发展途径。

3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环境科学学科特点、学科发展趋势及我国国情特别是“十五”期间该专业本科人才需求状况,实施“拓宽基础,文理工交叉,强化应用,激励创新,提高素质,多规格、多层次、多渠道培养”的人才培养战略,笔者认为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界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系统的环境科学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一定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与创新和管理能力,能适应环境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环境科学专门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可广泛从事各级相关政府部门、资源开发利用部门以及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工作;可到各类公司以及咨询机构从事环境咨询工作;可继续攻读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也通过辅修师范教育专业,可从事环境科学、科学、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培训工作。

4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鉴于环境科学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强、研究领域广、科学整体化等特点,对复杂环境问题性的认识,文理工的交叉与渗透是不可避免,因此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当是系统的和全面的;因此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对环境类本科专业作了相应的调整,要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打好基础,在环境类本科中只设立“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原环境科学包含的环境地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相应成为专业方向。通过两年的时间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学习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环境信息系统等主要课程,通过生态学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信息技术实验等主要专业实验掌握环境科学实验基本技能,形成基本科学研究能力,按环境科学“大类”方式强化专业基础,培养复合型、综合性人才是环境科学学科发展的必然。

第5篇:环境与科学管理范文

关键词: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王明新(1979-),男,福建莆田人,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柴育红(1969-),女,甘肃静宁人,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123-02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形势的日益严峻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环保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环保产业蓬勃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的环保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工程与管理能力俱佳的环保人才刻不容缓。[1]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工程专业和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一门涉及环境科学、管理学、政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课程,[2]如何教好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在人文、经济、社会、管理方面的专业素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课程改革实践,就高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中“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改革

1.培养学生工程与管理相结合的学习意识

理工科学生往往较为注重工程技术知识,但缺乏良好的人文底蕴,对于管理知识的认知也较为有限。然而,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必须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不仅需要先进的工程技术,也需要完善的环境管理,只有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双管齐下,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2.让学生融会贯通掌握课程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学生要学好环境规划模式、目标与指标、规划内容、功能区划、环境现状与预测评价、规划方案的制订与优选等环境规划方面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方法,以及环境管理制度、机制、政策、工具等环境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内容与方之间的逻辑关系与应用方法,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3.注重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发现问题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前提,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纷繁复杂的环境现象中识别环境问题,判断环境问题的属性,引导学生培养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掌握环境问题分析的思维与方法,包括识别、评价、预测以及优化方法等。此外,还需培养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如何应用跨学科的知识去解决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

二、课程内容改革

1.指导思想

环境规划与管理要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个主题,从环境、社会、社会复合系统的角度去分析环境质量变化的成因、问题及趋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与方案以及相应的管理政策、制度与机制,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基础。课程内容的改革要围绕这个指导思想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

2.改革思路

目前“环境规划与管理”大部分教材的内容大致可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基础、环境规划目标与指标、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质量的评价与预测、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环境规划方案的决策分析等内容。分论部分,不同教材有较大差异,大部分教材安排了部门环境规划,例如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声环境规划与管理和固体废物规划与管理等内容,有些教材还会安排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生态规划、城镇环境规划等。实际教学中,由于各个学校行业背景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有所差异,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也应与培养目标相衔接。但总的来说应紧扣国家环境保护的战略需求,地方高校也可以适当考虑行业或地方环境与发展的需求,而不能盲目照搬教材内容,否则只会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在总论部分,要加强环境规划与管理方法的教学。我国“九五”以前的环境规划模式较为强调工具理性,环境规划实践中过于注重规划结果的完美性,但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往往较差;“九五”以后规划模式较为注重规划过程的公平性和规划方案的灵活性,但往往忽视了规划方案的科学性,表现在教材中环境规划内容与方法流于定性描述,表现在规划实践中则可能是“拍脑袋”规划现象泛滥。因此,教师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规模模式与规划方法的关系。笔者在环境规划预测评价与优化等相关章节中,利用MATLAB软件开发了水环境质量模拟和大气环境质量模拟程序,可用于环境规划方案的模拟预测,较好地体现了规划结果的可视性;同时,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给学生介绍了许多环境规划实践从立项到实施的全过程,说明了过分依赖数学方法的困难与不足,较好地提高了学生对于环境规划科学性与政策性的认识。

在分论部分,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与时俱进,充分国家现阶段的重大的环保问题和环保战略需求。例如,对于大气环境规划,可结合当前我国雾霾污染的严重形势,适当加入雾霾污染防治规划与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讨论。对于水环境规划,要结合我国河流重金属污染时频发的现实问题,适当加入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的介绍。此外,我国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各级政府纷纷开始修复受污染工矿场地、耕地和矿山。因此,在分论部分还可以加入土壤污染防治规划与管理的相关内容。当然这些前沿问题的加入,需要授课教师有一定的相关科研经历,因此具体内容的设置可结合自身情况来考虑。此外,由于课时有限,因此也无须面面俱到,应抓住各专项环境规划的共性特征,重点介绍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通用方法,在此基础上适当考虑不同污染物或不同部分的规划与管理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改革

1.课堂教学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应用性较强,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社会各界广泛关心的环境问题,把道理讲清楚,最后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基础内容中,从而避免单纯理论教学的枯燥无味,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积极性。要把教学内容与实际环境问题相联系,引导学生应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知识,去分析学校这些环境问题,并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教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形成分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系统观、时空观和正确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可结合我国时有发生的重大污染事故,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分析探讨事故发生的成因、政府与企业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环境规划与管理知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欲望,提高学生作为环保人的责任感。

2.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机制

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有开口说话的机会,也锻炼他们的临场勇气,从而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使他们不再被动学习,而是积极主动想学习。通过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可以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有更好的了解,有助于合理安排、设计后续的课程内容。可以回顾性提问、前瞻性提问和总结性提问三种方式相结合。回顾性提问是检查学生此前课堂内容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热身,巩固已有知识,并迅速进入当前课程的学习状态。新内容介绍过程中适当的前瞻性提问,可以让学生较好地把握教师的讲课思路与方向,从而有序展开新的授课内容。临近课堂结束时可安排总结性提问,让学生对本次课程内容的脉络有着更好的把握,提高对新内容的整体认识水平,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值得注意的是,提问应该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向学生提问,也要鼓励学生主动向教师提问,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悟性和反应能力。

3.增加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化

为了提高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环境管理章节中采用辩论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笔者曾围绕雾霾防治、铬渣污染防治和环境立法与执法等热点问题,把全班同学分成3个正反辩论小组,参照辩论赛的形式,安排了一场小组辩论赛,由学生自己担任主持人和评委,并进行了全程摄像,教师则充当评论员。辩论赛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辩论赛,很好地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很好地在思辨中提高了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水平。

4.提高课程学习的研究性和创新性

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引入讨论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创新能力。[3]讨论式的学习可以在每章结束后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派代表对各章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多媒体演示,同时须提出问题组织班级大讨论。也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让学生介绍环境规划与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最新进展,让学生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和讨论。探究式的学习,可以在考核方式中体现,例如要求学生围绕特定问题撰写课程论文,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的论文写作规范,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思辨性和质疑精神,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1]段海燕,李杰,王宪恩.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

第6篇:环境与科学管理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55-01

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环境污染较严重是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在这样的形势下,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将更加紧迫,保护环境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涉及经济学、生态学、地理学、系统学、社会学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并能熟练运用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培养他们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就业和社会的需要,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多年的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经验和相关文献表明:实行改革要符合新形式教学需要,在教学计划安排、教学模式、教学考核上进行探讨,适应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需要。

一、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内容丰富,包括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规、数学模拟等相关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理论性强,掌握这些理论有利于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在做教学计划安排时需要考虑和这些理论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做好教学计划的相应调整,其中有些主干课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环境规划与管理里涉及的相关内容也较多。从环境专业整体计划出发,“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可以与其他专业课同时开设,一般安排在第6学期,也可以放在第7学期前半学期,这样学生获得相应的专业理论技能和所必需的理论内容,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环境问题能力,从而达到较好教学效果。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有利于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理解。“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如“人-地系统理论”、“复合生态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授课时如果按照书本进度讲授理论,学生学起来就会显得枯燥无味,理论内容掌握不透。在进行教学计划安排上,可以将这些理论穿插在后面章节内容讲解,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理解理论,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因时间和课时原因,结合专业需求有些理论可以重点讲解,有些理论可以让同学们自学,这样精选理论内容,强化应用知识。

其次,简化技术方法,强化应用。对环境规划与管理中所涉及的数学方法,如回归预测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总量控制技术方法如数学规划法,可持续发展评判方法如生态足迹法,环境规划与管理决策方法,这些技术方法几乎是模型构建起来的经验公式,调整部分内容在水环境、大气环境规划中进行讲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简化模型,利用实践应用实例归纳讲授,在实际环境规划与管理中进行分析,加强应用与理解。

对于不同专业根据学科方向要求,有些理论和技术方法可以进行有选择的讲授,以突出学科特点,讲授课程理论内容时对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贯彻少而精原则。选择具有普遍意义和较高实用价值的环境规划与管理技术方法和主要理论为教学重点。比如对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来说,环境规划与管理的重点内容结合土地资源规划、生态规划、城镇规划的应用进行讲解。同时,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专业就业和人才的需求,拓展知识面,加大与交叉学科的联系,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分量和进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加强案例教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是通过实际案例或专题的讲授、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知识技能,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专业课,包括环境影响与评价、环境预测、数学建模、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综合治理、土地资源、生态规划等相关知识,具有很强的现实经济与文化背景。对教师而言,按照书本内容进行讲解,不利于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如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将书本内容在实例分析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既学会了分析方法,又掌握了案例内容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一)案例选择是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选择自己科研项目和和科研成果,或结合当今社会热点的实际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将书本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把干瘪、抽象的东西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二)围绕重点内容分析实际环境规划与管理问题,提出规划与管理方法。剖析典型实例如何应用书本理论,对学生了解实际环境规划与管理问题起因、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所选实例应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学生会更感兴趣。介绍实例时,注重分析相关环境管理方法、措施,将相关类型问题进行归纳,指出某些原理和方法的使用或误用。

(三)根据讲授案例重难点,讲授过程中采用讨论与提问相结合方式。比如在教学中围绕城市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教师讲授重点、难点、疑点,结合城镇综合整治规划与管理典型案例,提供调查的背景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进行规划模式、管理方法的辩论,通过比较综合得出最佳整治方案,熟练运用规划与管理理论,如空间结构理论、复合生态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讨论时教师注重启发规划理论的运用,进行“画龙点睛”式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考核方法,提高综合应变能力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环境问题因为多变性,分析问题时不同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解决结果,乱套用原理公式得不到理想结果。为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扩大就业面,其考核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问题的多方面分析结果。考核方式可以以实例分析为主的开卷考核,也可以课程大作业或课程设计的方式进行考核。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方法、解决措施,提高分析技能。

第7篇:环境与科学管理范文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区域分布 专业定位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b)-0024-01

科学须为社会服务,要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时代的需求,专业的设置要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都亟需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2],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来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3~4]。

1 专业存在问题

1.1 专业定位不明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10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出来的人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1]。

1.2 课程设置不科学

受学校传统专业特色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学校按照各院校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各院校在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4]。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遵循“多学科、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导致学生通而不专,课程体系过于宽泛。强调计算机以及软件应用,但忽视相关的基本理论;重视规划设计的课程,但忽略了地理类课程的基础地位,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科综合性不强的局面。

2 专业办学建议

2.1 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2]。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地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因此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更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了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2.2 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之中,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也非常杂,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所的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准备。转贴于

2.3 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掌握大量当地区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1]。

从办学特色来讲,不同的学派办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测绘学派应为数字城市、国土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派应以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为发展重点;资源学派以农业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为特色;规划学派应以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规划、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为主要特色;经管类的学校必须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强化资源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参考文献

[1] 赵小风,黄贤金,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7):58~60.

[2] 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1~82.

第8篇:环境与科学管理范文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与环境安全问题逐步从局部性走向区域化和全球化。从日本地震核安全事件到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使得世界各国皆面临着主动或被迫要求联手合作防治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领域不仅涉及基础理论知识,而且涉及很多国际公约、两国或多国的协议,以及很多地区性公约或条约。因此,中国亟须培养具有专业+英语复合型高端人才,这些人才必须熟悉国际活动的规则,在国际上尽其可能争取保护我国在国际上的利益,为国家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此外,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高校招收的外国留学生数量逐渐增多,并从以语言为主的专业延伸到多种领域,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多种学历层次。据统计,2009年共有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3.8万名来华留学人员在我国61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学习,仅用中文进行授课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第8条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在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此项政策推动了中国高校使用英语进行本科教学的课程建设。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把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措施。从2009年起,上海市开展了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中国高校的教学模式正从单一的中文授课向中英双语教学过渡,并向全英语教学形式发展。在此背景下,环境学科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介绍同济大学环境学科进行全英语教学的试点工作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并对拓展这一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二、全英语教学平台建设

2002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同济大学达成协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以下简称IESD学院)。该学院位于同济大学内,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有机组成部分。IESD学院由理事会管理,成员来自UNEP和同济,还包括中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一些杰出专家学者。IESD学院得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协调的亚太地区大学联盟(APRUC)的支持。该联盟向IESD学院提供学术资源和专家。现在这个大学联盟的成员包括同济大学(中国);格里菲斯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卧龙岗大学(澳大利亚);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亚洲理工学院(泰国);耶鲁大学森林和环境学院(美国),以及位于日本的联合国大学。IESD学院是大学联盟的秘书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利用这一国际办学和国际合作的大型平台,率先开始专业+英语教学的试点工作。环境学院2000年就已经向学校提出申请,在学院环境科学学科实行双语教学改革。2001年开始已经在环境规划、环境化学、生态学等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迄今,环境学院采用英文进行教学的历史已有十一年,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逐步解决了在学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平台建设的主要战略是先通过国际培训项目,培养大量具备全英语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再开设全英语授课的研究生培养项目,最终过渡到本科生的全英语教学。

三、学生培养模式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全英语人才培养主要分两个层次,即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带动本科生教学。鼓励和推动擅长全英语教学的教师同时面对本科生和IESD研究生授课。IESD的学位教育工作语言为英语,教员包括来自同济大学、大学联盟的成员大学,联合国机构及中国国家环保部等有经验的学者。学习课程涵盖了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和政策等涉及经济、社会和管理等多个交叉学科的课程,以满足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需要,具有创新性。本科生教育首先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积累了几年的教学经验后,过渡到全英语教学。目前,全英语课程覆盖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三个专业。

1.研究生培养

(1)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硕士生培养项目

根据UNEP的建议和同济大学的批准,IESD从2006年9月开始正式招收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硕士学位班学生,至2010年底IESD共招收来自28个国家的115名学生。学员国家分布广泛,有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肯尼亚、利比亚、中非、科特迪瓦、苏丹、加纳、赞比亚、埃及、坦桑尼亚、摩洛哥、厄瓜多尔、土库曼斯坦、蒙古、泰国、赛莫亚群岛、尼泊尔、巴布新几内亚、东帝汶、阿塞拜疆、斐济、也门、马尔代夫。硕士学位学生学习时间是2年,期间包括了1年的课程学习阶段和1年的研究和论文阶段。此外,国际学生必须修学汉语,中国学生必须修学英语。修学完成后,学生将有同济大学授予环境科学硕士学位,并获得UNEP相关证书。

(2)中意“城市环境综合评价与管理”

双硕士学位培养项目2010年,由IESD与意大利帕维亚高等研究院(IstitutoUni-versitariodiStudiSuperioridiPavia,简称“IUSS”)合办的“城市环境综合评价与管理”双硕士学位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为期2.5年,成绩合格,并完成论文答辩的学生,将同时获得同济大学硕士学位和意大利帕维亚高等研究院的硕士学位。9名意大利学生和5名中国学生组成中意双硕士项目第一届。

(3)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博士生培养项目

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博士生培养项目于2008年2月启动,目前共计来自8个国家11名博士生。博士生学制3年,包括1年的课程学习和2年的研究和论文阶段。修学完成后,学生将有同济大学授予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并获得UNEP相关证书。

2.本科生培养

(1)利用原有教学资源,采用渐进的方式,即先通过双语授课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熟悉英文教学形式,之后,逐步过渡到一些主要课程的全英语授课。环境学院2000年就已经向学校提出申请,在学院环境科学学科实行双语教学改革。2001年开始已经在环境规划、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生态学等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并逐步转换成为全英语授课。从2006年起,IESD的所有全英语课程对本科生开放。

(2)在开设双语课程及全英语课程的同时,环境学院向本科学生提供许多与国外大学交流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自2006年起,与德国Juelich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中德非Summerschool项目。此外,还与日、韩、朝等国联合举办了一系列青年论坛夏令营和培训项目。(3)与国外知名大学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包括与美国波特兰大学合作的“本科生2+2双学位”项目,美国UIUC大学的“3+2双学位”项目,即3年在同济学习获学士学位,2年在UIUC大学学习并获硕士学位。

四、师资队伍建设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全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包括聘任教席,聘请国际著名大学教授和专家长期授课及开展系列讲座,培养青年教师队伍。

1.聘任教席

依托IESD教学平台,聘任8位教席。考虑到长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聘任的教席以同济大学教授为主,分别来自与环境相关的交叉学科领域。教席们除了授课以外还承担不同方向的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以下方面。(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委托的“中国低碳经济白皮书”撰写工作;(2)国际贸易中的碳税问题和二氧化碳减少排放政策;(3)非洲水资源状况调查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中非之间水工业技术转移;(4)城镇化、生态城镇和城镇一体化研究;(5)水资源管理和应急处理技术;(6)巢湖水体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7)长沙市绿色交通规划及长沙两型社会试点工作;(8)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2.国际著名大学教授和专家整合

IESD、APRUC和同济大学的外事资源,2006年5月起聘请KlausTpfer(克劳斯•托普弗)教授,前联合国副秘书长,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担任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首席教授,每年在同济大学工作一段时间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课程。此外,还聘请了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泰国、新加坡、日本等国著名大学的多名教授,讲授环境课程。具体授课内容包括:沿海地区气候变化、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控制、环境经济学、水资源管理、固废和土壤污染、公共运输与环境安全、能源技术与政策、企业综合风险管理、城市和农业———食物供应与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评估、环境社会学、城市生态、战略环境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残余物及资源回收等。鉴于环境学科的国际化特征,学院还邀请了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官员和国际知名企业的技术和环境事务负责人来授课和做讲座。针对中国环境问题的特殊性,聘请国内知名学者和教授长期授课。他们分别来自环境署驻中国代表处、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济大学等部门和高校。

3.青年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队伍培养对全英语课程的长期建设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济大学环境学院近十年来已经逐步培养起一批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站在教学和研究的第一线上,带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青年教师主讲或者参与讲授的课程包括: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评价、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毒理学、环境管理与政策、现代生态学及应用、全球环境变化、环境项目管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环境社会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基础等。研究方向包括:环境化学与过程污染控制、环境生物学与生态修复、环境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工业及危险废弃物处置与利用、环境经济学等。

第9篇:环境与科学管理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科研体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23403

1 引言

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历史性转变的决定性因素,发展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环境保护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探索新时期环境保护新道路。宁夏作为西北地区环境科技不断进步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的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特别是全国环保科技大会召开以来,该省组织环境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宁夏环境保护目标任务,结合省级环境科技工作的需求和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应用技术的基础创新研究,为解决宁夏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实现该省“两型”社会提供了环保科技保障。在“十二五”期间,如何提高认识,开拓创新,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对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对开创该省环保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 环境科技创新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

多年来,全国环保领域不断的组织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对解决一系列的重大环境问题、开发各种污染防治技术、建立各种环境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法规与标准等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应对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中,环境科技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环境科技创新是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重大环境科技的突破,总会带来环境保护某一领域的跨越发展,比如曝气氧化技术、锅炉烟气脱硫脱销工艺等。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源大量消耗、资源紧缺、污染严重的局面。国际社会开始认识到这样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因此,逐渐出现了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新思想、新观念。面对这样的形势,环境科技也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开发新资源、新技术,做到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已成为各国争相开发的重点[1]。宁夏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环境污染出现生产生活污染叠加,点、线、面源污染共存,新旧污染物交织,各类污染相互影响的复杂局面,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

2.2 环境科技创新是提高统筹和科学决策能力的关键钥匙

宁夏环保局上升为环保厅后,成为政府组成部门,职能也从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的角度,在更高层面更有力地参与综合决策。这就要求环保部门必须尽快提高统筹能力,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宁夏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是通过科技创新,以解决“沿黄城市带”、“宁东一号工程”等重点项目环境污染为突破口,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环保新道路,开创了省环保工作的新局面。因此,只有大力加强环境科学研究,才能逐渐认识环境问题的发展规律,找到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关键,才能科学确定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才能不断提高统筹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

3 宁夏环境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情况

近年来,宁夏环境科技工作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污染治理、节能减排等环保重点工作,大力实施环保科技工程,全区环保科技工作呈现出工作全面推进,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的良好态势。

3.1 坚持环境科技创新工作,为推动污染治理作出应有贡献

近年来,宁夏积极开展了“宁夏黄河段水污染状况及控制途径研究”课题,为该省乃至全国缺水型污染河流的污染控制与治理提供技术和管理的系统支撑。并针对黄河流域污染治理的技术瓶颈,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完成了数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及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开展了资源转化、产业链接与耦合等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程,实现了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

3.2 针对环境热点问题,完成一批重大科研基础支撑项目

针对宁夏的环境热点问题,先后完成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纲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宁夏黄河段水资源补充与利用和增强区域碳汇功能综合研究》、《宁夏环境功能区划调研与评估》、《沿黄城市带环境保护规划研究》等一批有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为环境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开展了全省高耗能企业清洁生产审计,开展了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功能区划规划以及污染防治规划的研究和编制。这些成果均由政府牵头,从决策源头协调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也带动了环保投入的较快增长,为全区环境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3.3 结合环保工作需求,制定、完善地方环保标准、政策

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要加强科技支撑,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要不断强化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为适应宁夏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颁布了宁夏首个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宁夏煤基活性炭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出台了《宁夏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等法规、标准、政策及技术规范,《宁夏“十二五”环保科技规划》、《宁夏“十二五”环保产业规划》也即将,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为我省环境科技能力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 宁夏环境科技创新工作的不足之处

多年来,宁夏的环境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整体上讲,环境科技工作仍然落后于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与要求。

(1)近年来环保系统科技工作重大研究和调查项目较少,基础数据缺乏,部分成果与管理脱节,难以满足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需要。

(2)环境管理与决策缺乏依靠科技的工作机制,许多重大环保决策未经前期研究和充分论证,就匆忙出台,影响了决策的质量。

(3)科技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偏少,科研能力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4)污染防治技术储备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难以形成产业化,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普遍不高、达标不稳定。环境管理技术支撑不足。

(5)科技投入不足,科研机构面临着解决科研与创收、为管理服务与面向市场求生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2]。

5 增强与发展宁夏环境科技创新工作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周生贤部长在第二次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上指出: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环保事业发展,是时代赋予环境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当前,环保科技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科学技术作为振兴中华民族基础大业和发展战略来抓,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已列入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因此,新时期环保科技工作要以科技创新促进历史性转变,以科技进步带动环保事业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起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环境科技支撑体系。

5.1 以提高科技支撑为目标,建立健全环境技术管理体系

2013年7月 绿 色 科 技 第7期一要抓紧制订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污染控制技术要求和工程技术规范,筛选污染控制最佳可行技术,为污染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二要有针对性地遴选先进成熟的环境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在环境治理工程中推广示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高工程科技水平和建设质量。三要通过开展规划环评,引导资源开发统筹规划,大力提高资源回用率,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引导重点行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加强能耗、水耗和物耗管理,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四要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装备制造业,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实力、有市场的优势环保企业和企业集团。五要充分发挥地方环保部门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推进形成符合区域特点和环境管理要求的地方标准体系建设。

5.2 以重点科研课题研究为依托,全面实施环境科技创新工程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就是以解决重大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突破环保事业发展的技术瓶颈。2013年,宁夏将通过实施重大专项,以解决关键技术为核心,研究并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污染治理课题,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开展重点行业污染减排、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饮用水源保护、重金属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积极争取重大环境科技项目,加快环境科技创新、科技示范、科技集成步伐,提高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支撑能力。

5.3 以引导企业环保高新技术开发与创新为契机,促进环保产业发展[3]

在污染治理与技术创新方面,要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高污染治理水平,推动污染治理市场化。一要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省级环境科技计划和重大环境工程项目要向企业开放,要建立由企业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环境科技项目的机制。二要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环保科研部门联合共建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平台,鼓励外资企业在我省设立环保技术研发中心,为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三要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宁夏应该集中力量扶持出一批有活力的环保产业化示范基地与体现出循环经挤理念的生态工业示范基地,推动环保产业与循环经济的发展,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环境技术管理体系,重点研发城市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生态保护及修复技术、环境监测新技术等,为实现“十二五”环保目标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

5.4 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建立人才聚集的科技队伍

要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技术一流的环境科技创新人才,着力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要建立符合科技人才规律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对科学研究、科研管理、技术支持、行政管理等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体系。要完善环境科技人才使用、引进的激励和保障政策,促进人才交流,采取多种形式,吸引、留住和用好优秀环境科技人才。

5.5 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保障,增强环境科研机构的持续创新能力

各级环保部门要搞清科技需求,做好科技规划,争取将重大环境科技项目优先纳入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计划,力争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开发、科技攻关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技计划中切实得到落实和支持。要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发展改革委、科技部门的科学研究、高技术开发和推广示范等计划支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科技合作。要改革和强化科研经费管理,对科研课题及经费的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结果的全过程,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管制度。制定和完善有利于鼓励创新、适应不同计划和需求的评估指标体系。

6 结语

“十二五”时期,宁夏地区经济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加大环境科技投入、加强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科研课题研究、建立健全环境科技管理体系、建设环境科技人才队伍,是我省“十二五”环境保护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针。环境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不仅将有力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更将有力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进步。科技兴环保战略的实施,必将不断创造环保工作的新亮点,开拓环保工作的新领域,为全面建设我省小康社会、实现“两型社会”增添强劲的动力,注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 杨永刚.发展环保科技创新能力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1(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