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对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精选(九篇)

对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

第1篇:对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健词]中职学校 电子商务 专业建设

自从互联网络遍及全世界以后,随着互联网络而产生的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迅速,大有替代传统商业活动的势

头。电子商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网络基础设施,身份认证,支付手段,物流与配送,网络安全的重要条件外;还涉及信用关系,法律环境,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因素。当前电子商务需求的人才既要熟悉计算机与网络,还要有相当水平的商务、金融及营销等经济知识。可当前电子商务这类人才的极度匮乏,急需各个学校针对当前信息业需要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商务等知识,为电子商务提供、培养大量人才。中职学校如何针对当前信息业需要普及计算机和网络、商务等知识,为电子商务提供大量掌握初、中级电子商务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作者从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角度提出一些看法。

一、学校方面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或高职院校已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且办得红红火火。而中职学校有已开设或正在想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为了生存先挂牌招生,其教学计划却未经过调研制定的,或将高校的教学计划copy过来用。学生招进来了,但还不知道电子商务是怎么回事。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比例失调。技术与商贸的课程比例究竟为多少,笔者认为应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定。但中职教育的电子商务专业应强调为区域经济服务,只有将电子商务本土化才能办好电子商务专业,才能将“电子是手段,商务是本质”的内涵溶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

二、师资方面

我们可以将国内需要学习电子商务的人员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IT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他们是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者,我国电子商务的积极推动者,对Internet、计算机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十分了解,但是需要积极地充实商贸与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

二是企业的决策者和各级领导,他们是推广电子商务的核心层,其领导的企业或部门将是电子商务的最终用户和受益者,他们熟悉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效益分析等管理知识,但是需要迅速了解电子商务涉及的其他领域的最新技术;

三是在校的学生,他们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对电子商务有着极大兴趣,满怀希望涉足电子商务知识领域,他们需要在学校学习期间系统全面地学习电子商务涉及的知识;

四是电子商务所涉及的不同领域的有关人员,由于电子商务应用的技术面广,无论是计算机、网络通信、金融、物流、安全、税务、法律、外贸等等,对于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跨学科知识的补充尤其重要;

五是普通百姓,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互联网的了解,从电子邮件到电子货币的基本使用,都是需要学习了解的。所以,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师资组成应是一个综合体。

这些老师其中一部分必须懂得工业、商业、流通、外贸、消费领域等的商业贸易的模式,能够在精确的成本效益分析基础上评价电子贸易时机,知道如何签订支持电子商务的贸易合同;了解如何建立支持电子商务的财务会计构建;做到同时精通企业管理和通晓技术。另一部分熟悉、掌握计算机技术,了解构建销售和服务的电子商务系统,懂得如何评价各种电子商务工具,如:http服务器、安全交易软件、防火墙、数据库等。

三、专业培养目标与知识体系方面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涉及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其专业如何建设,课程如何设置,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模型。国内外教育学者都在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专业建设。笔者认为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事商务工作的人员,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在商业贸易、金融等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事商务信息搜集与管理、电子商务结算、运输、保险、报关等工作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技能,具有商品推销与广告策划、商务信息处理和较好的外语能力及使用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

从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和结合《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资格考试、全国电子商务中级职业证书考试方案要求,笔者认为应以运用、熟用所学知识为主,在此基础上可以大致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体系:

(一)商务运作。包括商业企业的业务流程及与商业企业有关的知识。所涉及的课程有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与策划、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等。

(二)信息技术。包括安全技术、电子支付、数据库技术及商业数据分析等知识。所涉及的课程有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三)计算机技术。包括程序设计、应用软件及相关硬件知识。所涉及的课程有C语言、VB程序设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网页制作等。

(四)网络技术。包括网站建设、组网技术、网络管理等知识。所涉及的课程有网络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Novell、网络管理等。

技术课程与商务课程可以通过课时比例调节,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应该较高。在中职教育中关键是实训教学,这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中职教育成功与否主要看实训是否到位,实训教学强调以企业需求为核心,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这样才能培养出受市场欢迎的人才。

四、电子商务专业对课程的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应做到很“实”,可操作性要很强,应为培养目标而设置,不应该先有课程后定培养目标。学完一门课程后,应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整体框架,做什么样的实训,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达到什么能力目标,课程中每一个业务模块要清晰明朗,整体协调性好。例如,商业数据分析模块:可先开设数据库原理与应用(Access),让学生对数据库的概念有一个基本了解;再开设程序设计(VB)课程,使学生在程序设计中能正确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最后开设SQL Server及商业自动化管理课程。这样设置的课程与实际更接近一些,在商业自动化管理中可调用实际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商业数据分析。这样设置的专业模块协调性比较好。

电子商务专业是复合型非常强的专业,流通业电子商务专业应与IT产业、商业企业共同联合建设,走教育、科研、实际应用一体化的道路,这样才能保证电子商务教育与电子商务实际发展同步。否则,我们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人才将落后于时代。电子商务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内在构成成分,虽然有不少企业失败了,但是任何企业想避开网络化经营都是不可能的。电子商务专业的目标是要培养出一批具有网络背景的现代化经营者。资源整合和知识重组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使命。

第2篇:对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立足课程体系研究的电子商务专业,于2014年获批中高职3+3分段培养试点项目。2014年招收40人,录取分数高于中专录取分数线55分,生源质量较好。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2012年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群之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群2013年列为无锡市重点建设专业群。在专业建设中,开展了《工学交替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等课题研究,围绕提升学生从业能力培养研究,凝练出促进学生专业教育与职业成长同步发展的44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和就业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示范专业,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是立信学校重点打造的中职专业。近年来开展了项目课程课例开发的策略与路径等一系列课题的研究。

泛亚信息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是参与江苏省重点实训基地项目《商务流程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建设的43家合作企业之一,是一家从事软件外包和互联网信息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的专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公司的合作伙伴,公司约80%的工作岗位是电子商务相关岗位。

2、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贸易和经济知识,还要懂得技术和管理等相关知识。当前新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得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及相应的课程内容也在不断演变。然而,《关于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衔接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普遍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电子商务专业岗位定位较宽泛。伴随电子商务及其应用领域的逐步成熟,互联网+所形成的市场价值凸显,传统的企业纷纷进军电商领域,形成了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但是,电子商务的繁荣,给物流、营销、运营、仓储等衍生服务行业带来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岗位要求不清晰。

二是培养层次定位的区分度不清晰。据调查,各院校中、高职和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首先,目标随意性大。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定位缺乏深入研究思考,不能清楚地界定各层次目标,培养目标的虚化和无效较普遍。其次,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有序的衔接。两者在培养目标定位层次上缺乏对接与沟通整合。

三是工作岗位的软硬结合度不强。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商从业人员既要具备技术人才硬特质,也要具备商务人才软特质。而目前的人才培养中,电子商务专业呈现了全软或全硬的特质,结合度较弱。

基于岗内分层、岗间分序的中高职衔接电子商务专业研究,就是立足于岗位需求与能力解析,研究中高职课程设置的区分度与集合点,形成软硬兼备的中高职衔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特征。

3、基于岗内分层、岗间分序的中高职衔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目标

3.1 通过岗内分层和岗间分序解析,完成中高职课程模块的划分和对接

通过对电子商务岗位能力解析,依据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围绕岗位实践要求进行岗内分层和岗间分序。中职阶段以技术类操作为重点,高职阶段以商务类管理重点,完成中高职3+3分段培养课程模块的划分与对接。

3.2 按照岗位层次与分层递进原则,形成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划分与对接

根据电子商务行业和业务项目运行与管理要求,按照电子商务岗位实践阶段的不同,分别对接从低到高四层专业培养目标,即知商、会商、能商和精商。这四个目标既体现衔接性,又体现了层次性。知商和会商是能商和精商的基础,知商主要指了解电子商务的相关范畴,能够从事电子商务基本操作;会商主要指懂得利用电子商务从事相关行业简单应用工作;因此知商和会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放在中职阶段培养。能商主要指能够独立从事电子商务相关项目,精商主要指能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相关技能。能商和精商不仅对技能有较高要求,更对知识和技术有较高要求,因此主要放在高职阶段培养。

3.3 以岗位能力考核为标准,形成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3+3分段培养教学计划

在电子商务划分岗位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教学课程模块教学来实现,每一个工作岗位响应地对应一个考核标准,而任务与考核标准与课程标准相对应,这些标准又分别和企业的从业角色考核相呼应。

4、基于岗内分层、岗间分序的中高职衔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主要内容

该研究以电子商务工作岗位及其能力要求为起点,根据课程体系构建的一般规律和思路,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实施岗位分析,并提出岗位及其能力要求,开展课程及其内容研究,分配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课程及其内容,构建具有岗内分层和岗间分序特征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4.1 开展岗位分析,提出岗位及其能力要求

职业教育必须对当今社会职业岗位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即对人才的培养具有敏感性,不仅能够预测未来企事业单位对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而且能够对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电子商务主要岗位有运营专员、平台开发专员、美工专员、商城运营专员、网站文案专员和网络管理专员等,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能力需求,主要研究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的不同能力要求。以运营专员岗位为例。

4.2 根据岗位及其能力要求,开展课程及其内容研究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必须以企业岗位及其能力要求为主线,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运营专员岗位为例,按照其对应的能力要求,研究对应的课程内容,以期为后期课程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4.3 中高职教育之间的课程及其内容分配

(1)面向人文素养提升,构建中高职衔接文化课程体系

中高职衔接文化基础课程体系要注重课程目标和内容的有机衔接,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连续性和逻辑性。通过对照高职《高等数学》等文化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认真分析中职文化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梳理归纳当前中职在文化基础课程上存在的脱节内容,在中职和高职阶段分别给予补强。

以文字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为例,中职阶段完成《语文》课程学习,掌握基本的理解分析撰写能力;高职阶段完成《应用文写作基础》课程学习,进一步学习标书的制作和文案的撰写等能力。

(2)面向岗位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目标和岗位要求,创设以层次划分的电子商务领域的实践岗位。在不同的岗位,学生进入企业岗位后,可以选择在网络营销、客户服务和物流配送等多个不同岗位实践。这些实践又分别体现在教学计划制定的内容中,把岗位实践和专业课程教学对接起来。

基于岗内分层,岗间分序的中高职衔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电子商务典型岗位系统分析,结合引企入校真实项目的岗位运作要求,以适应相应岗位实践教育的要求,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将核心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分解,每个项目都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融入专业理论和工作对象、工具、方法、要求等工作过程要素,按浅深、易难、单一综合的认知规律进行重组。

(3)面向职业技能提升,构建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认证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主要是分析电子商务岗位的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立了中高职衔接课程的教学体系所要培养的知商、会商、能商和精商的4个层次岗位,并对每一个阶段各自的任务按照职业能力要求做了按能力递增的一个分配。在中职阶段掌握电子商务综合操作能力,在高职阶段掌握网站建设、网络推广和网店建设能力。两个阶段相互独立同时又存在能力和素养的逐渐提升。

同时,在各阶段用相关职业技能认证来检验阶段目标。在中职阶段学习取得(计算机操作员初级、电子商务师四级或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中级证书)。在高职阶段通过相关课程学习取得(电子商务师三级,计算机二级等)。

(4)结合职业技能竞赛,构建综合素质培育体系

确定了各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后,按照各阶段的职业标准制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开展充分的行业与企业用人需求调研基础上,基于任务导向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以企业调研为起点(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状况),分析职业岗位群的所需职业能力,通过组织召开毕业生座谈会,教师和企业专家会议确定培养模式,从而形成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分阶段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通过这样一个循序递进的过程最终形成:基于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立了所要培养的知商、会商、能商和精商的4个岗位层次目标。

4.具有岗内分层和岗间分序特征的课程体系构建

岗内分层就是按照电子商务同一类别岗位由浅至深分层教学,即知商、会商、能商和精商岗间分序就是按照电子商务岗位类别不同由低到高螺旋式上升教学。

五、结语

第3篇:对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学生发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操能力,优化实践教学

中职学校为了培养出实操能力较强,能以最快的速度胜任企业岗位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使学生毕业后或者实习期间就能够实现零距离上岗,在实训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必须将“实用”作为主要的教学原则,对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江苏省第一届电子商务研讨会上,国家教委教育司电子商务司司长和著名信息专家薛华成教授以及大批教授和著名专家分别从不同程度上强调了电子商务教学体系建设中电子商务实践课和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的必要性,认为不重视或没能力进行教学实践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形同虚设,不能达到该专业毕业生的真正水平。所以,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赋予新的内涵。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要按照市场当中的企业对于岗位的技能需求,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要想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必须先对电子商务市场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并掌握行业对于岗位的需求,再按照岗位的各种需求来制定实训的内容并与专业的教学规律相结合,合理的安排电子商务实训课程,像客服专业实训、网络营销实训等,使理论知识与实训课程紧密相连。

二、加强电子商务实训,在实训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强化电子商务实训,在中职电子商务的实训教学当中,必须做到先模拟再实操,使模拟为实操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实操能力的提升。实训初期,因学生对于电子商务各环节的各个概念非常模糊,可以通过实训模拟软件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当前,实训模拟软件所涉及的电子商务流程中的内容主要有:电子邮件系统、网上商城、搜索引擎、门户网站、网上出口以及网上支付等各种比较常见的网络服务平台,同时还具有强大的教学工具以及后台管理功能,可以在消费者、厂家、商家、物流、外贸公司、银行等各项角色问进行交互的电子商务活动,为学生展现电子商务的核心理念以及各项交易流程,让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环境从宏观的认识转变为应用电子商务的直观识,将理论的认知转变为实验性的任务,让学生在模拟软件的帮助下熟练掌握各个电子商务环节。所以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实训室的建立也必然成为各学校兴建该专业成败的关键条件。

由于电子商务是应用性很强、技术涉及面较广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对电子商务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还需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讨论、模拟操作,上网查询、课后作业等,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动向。要给学生提供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训练机会,加强学生对于电子商务知识的理解和过程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学为所用,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通过校园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培养学生实操技能要让中职生在校园内便融入电子商务的真实活动当中,中职学校可在校内建设校园电子商务平台,为学生搭建真实的电子商务活动的实践环境,可在校园内建设由中职学校运作,由学生参与各项工作的电子商务平台。中职学校必须有效利用机房与实训室等资源,把机房以及网络技术有效利用起来,把实训教学转变为让学生亲身体验电子商务活动,学校要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让电子商务专业创办网店,并由各个班级组织学生分别负责其中的电子商务流程,再定期调换,使学生能够在一段时间后掌握整个操作流程,使教学与实操的工作过程有效结合,让学生变成员工,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体验工作的环境,并形成教学实践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四、运用仿真商务模拟教学理念建设电子商务实验室

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要求,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一个虚拟的电子商务模拟作业系统,领会电子商务的概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全过程的系统知识。由于系统模拟的是当前企业或电子商务公司真实的业务处理模式,在系统中实习,就同进入真实的互联网环境中一样,学生可以分别以供应商、采购商、市场中介方、第三方认证、银行、仓储管理员、财务管理者、系统管理员、网站设计者、数据库编程员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去进行实战性的练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系统掌握电子商务基本理论、明确未来工作的任务,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是十分必要的。

五、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采用系统的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训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与项目式的体验性实训教学方法相结合,借助于实训基地的见习、实习,学生不但能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具有熟练的适应岗位要求的技术技能和专业素质;同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了学生对企业和客户需求的认识,基本具备了实际的项目开发和管理能力,树立更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丰富了就业思想,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自主创业人数增加,创业成功的人数每年也都有所增加。

总之,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要想提升实操能力,中职学校必须以提升学生实操能力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在模拟实训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建设电子商务实践平台,通过校办电子商务网站的运作,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建立合作,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与职业竞争力,促进中职学校就业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初双,黄思宇. 浅谈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J]. 东方企业文化,2012(22).

[2]高嵩.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体系结构研究[J].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论文集,2008.

第4篇:对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各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在师资、教材、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大了电子商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实践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电子商务教学现状

职业院校对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基本分为两类:一是侧重电子商务技术层面的知识和应用的“技术型”教学模式;另一类是侧重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流与物流在贸易活动中的综合管理和效益分析的“理论型”教学模式。两种模式都各具特色,并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教学研究成果。但不同程度存在着一定问题如: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交叉性的特点使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学科发展时间不长,理论不成熟、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等。

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实践教学是目前电子商务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实践教学的实施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方案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体系的建立应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套,贯穿专业教学的始终,并且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做到有机融合。

1.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总体架构

我们认为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需要从十一个方面来进行,即计算机基础、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电子商务基础技能、网络营销、网站应用开发、网络广告设计、ERP、CRM、综合应用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模块。

2.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通过建立“课程内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综合实训、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实践动手应用能力培养模式。通过系统的实践训练,强化理论教学内容;训练基本专业技能,提高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对专业、行业、社会的认识;通过实践教学过程,使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三、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除理论讲授外,还要求有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计算机模拟练习、校外社会实践、市场调研、设计开发、网络推广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中加入适当操作性较强的技能训练。

1.课程内实践教学

课程内实践教学需与课程同步进行。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专业知识了解和运用,尤其是对专业课程知识点逐个认知和技能点的训练。课程内实践教学可分为演示试验、角色模拟试验等多种形式。

2.综合实践教学

综合实践教学是为了将知识系统化所进行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系统运用所学一门或几门课程的能力为主将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有机的结合,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线。综合实训进行时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训时间的选择应放在课程开设的学期末或下学期初;二是注意结合在一起进行实训的课程应该开设在同一学期,以减少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衰减。

3.毕业实习实践教学

毕业实践用于体现电子商务知识的综合应用性,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调动学生的创造力。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积累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创新,最终使知识和技能融合,完成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

4.职业技能鉴定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要始终贯穿职业技能鉴定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以鉴定促学习,真正实现双证融通,培养强能致用型人才。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体系是在借鉴国外“双元制”以及“模块教学”等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突出“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发展潜力”专业培养特色的理论与实践、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技能培养与岗位要求相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坚持“能力本位”的原则,注重产学研结合,以思维训练作为主线,通过对其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动作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其综合素质,尤其是获得职业技能可持续提升的能力。

作者单位:丁倩: 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

吴国华: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对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引言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劳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需要贯彻国家关于“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学制度”。实行“双证书”制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如何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进行有效结合,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还是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的现状

1.1 高职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书种类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书,由不同的部门或机构颁发,各自有不同的定位[1],具体情况见表1。

以上可供选择的电子商务证书中,普遍被接受的是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所推出的“电子商务师”。由于该证书的考核难度和考核内容都比较符合在校学生,因此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本文以下部分所讨论和研究的专业教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中,职业资格证书均指该证书。

1.2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的现状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按照现有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让学生在毕业时能够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往往是在考前根据证书颁发部门提供的教材进行短期集中培训,这导致学员即使不具备电子商务专业学习背景,只要通过针对性的考前培训即可通过考试。在学生看来,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专业课的学习毫不相干,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对于专业教学未起到任何作用,造成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互脱节的现状。

2 电子商务专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业教学引入职业资格认证的必要性

2.1 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高职电子商务教学,有利于学生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职业资格认证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围绕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市场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2]。

2.2 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高职电子商务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近年来,随着扩招带来的毕业生大幅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如果能在学历证书的基础上,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必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优势,获得企业的青睐。学校在教学中注重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有利于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员。为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提供了其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证明。

2.3 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高职电子商务教学,有利于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

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保证教学有效进行的基础,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的有力保障。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将电子商务专业定性为经管类专业,在这个人才培养目标下,开设课程侧重于经济管理类课程,这就很容易造成课程涉及学科范围广的情况,对于高职两年的理论学习时间来说,学生根本无法将这些学科学精学透,融会贯通。由此就给学生造成了课程体系松散,课程之间无紧密联系,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的印象。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专业教学中,有助于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通过职业资格认证这条主线,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条理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达到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3 实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3.1 思想上领导重视,强化学生取证意识

电子商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学校、系领导重视,离不开系里的宣传发动。为了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要做好专业介绍,使学生清楚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在毕业时需要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在毕业资格审定时,坚持拿到“双证书”的学生才能够合格毕业,严把出口关,以加强对学生的约束,并引起下届学生的重视。

3.2 教学实践中修订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资格认证嵌入到专业课程之中

根据国家职业技能要求,准确把握办学类别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将职业技能鉴定的有关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教学大纲;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师资培养培训计划,使我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和国家职业标准相衔接。

3.2.1 修改教学大纲,将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认定的内容和要求与部分专业课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表2。

为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技能鉴定通过率,我们要对相应的专业的教学计划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进行相应的修改,将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大纲的要求融入专业课教学大纲,例如,在《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大纲中务必融入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鉴定要求的所有电子商务基本概念。围绕着职业技能资格鉴定的要求开展教学及技能培养,职业资格鉴定考什么就让学生掌握什么,把职业技能资格鉴定的内容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

3.2.2 技能考核与课程考核相结合,建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应关系

为了提高学生对职业资格鉴定的重视,加强学生对职业资格鉴定方式和内容的熟悉程度,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内容与相应专业课程进行结合,例如《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在教学中,教学内容基本采用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内容,与职业鉴定接轨;考试形式上,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向技能考核靠近,考试采用助理电子商务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方式进行课程的考核。与此同时,建立与职业资格鉴定考核题型、要求相一致《电子商务概论》试题库,增加大量选择题数量和技能考核题,与职业资格鉴定接轨,达到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

第6篇:对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教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电子商务作为一门基于产业链与商业模式变革的多生态、交叉性学科,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得到了不断地演变与创新。通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围绕公共基础、计算机课程、经营课程以及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交叉展开。但根据社会对多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电子商务教学也应因人而宜、因时而宜,从理论教学与实践双重维度来实现人才培养。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教育体系尚未系统化、明确化,教学特点分散化。因而,在企业电子商务时代,高职院校应把握电商人才缺口的契机,提升电子商务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

从当前发展状况来看,在众多B2C电子商务企业中,淘宝的用户渗透率远高于京东、苏宁等企业,居于首位。根据2014年中国B2C网站交易市场份额的统计,超过50%的B2C注册用户选择天猫商城,而京东商城以26.3%的渗透率居于第二位。同时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竞争地逐步加剧,部分企业由于物流配送、资金等短板面临淘汰,在市场进入壁垒较低的背景下反而吸引了更多的企业的进驻,进一步强化了电子商务市场的资本化发展。近年来,C2C与B2C电子商务平台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经营式,但同时也存在交易欺诈等诸多问题,物流配送、支付保障、退换货等问题也亟待完善等。总体来说,电子商务已逐渐成为主流的消费模式,其未来发展不容小觑。

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的信息化建设正进入关键一步,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促使有实力、潜力与活力的广大中小型企业实现业务数字化、经营电脑化。在商业竞争中,时间、效率是制胜的重要因素,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正是提高发展能力与经营绩效的良好契机。电子商务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应用,并随着交互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逐渐突破完全性、保密性的制约,而电子商务教学也在此背景下日趋成熟。

近年来,随着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电子商务以年平均增长率超过30%的速度迅猛发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该领域人才的需求。知识面宽、实践与创新能力强的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型与管理人才的缺口为我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立与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专业课程的讲授与实践课程设立,培养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及策划方面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不仅实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也为电子商务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全方位的“试验田”。

三、当前电子商务教学的矛盾

(一)“教”与“学”如何和谐。首先,专业教材缺乏针对性。大部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直接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其它专业的教材,或者进行简单的拼接、杂糅,缺乏系统的有机组合。部分学校虽采用专业的教材,但教材内容较陈旧、重复性高,缺乏时代感。其次,课程学习以教师单方面授课为主。实际上,电子商务是由项目管理、网页制作、网络营销、网页美工、网站开发等课程组成的综合性、交差性学科,固化的说教模式无法适应其复杂多变的特点,不能满足学生对课程的综合理解与掌握,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与“实践”如何权衡。当前高职院校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并未因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得以改变,电子商务的教学也不例外,理论学习多、实训课程少,缺乏与时俱进的案例教学以及操作能力培养。由于电子商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商务技能训练、电子商务研发等各项活动实现多层次人才培养。但当前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尚未在电子商务实训建设中投入充足资金,导致模拟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无法满足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需求。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实习也多以电子商务操作流程的简单了解为主,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显著提升。

四、对电子商务教学的未来预期与展望

(一)教学定位精确化、课程设置合理化。任何教学的开展都不是盲目的,未来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中,应该明确自身特质与社会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设立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和范围,设置教学课程。学校应立足优势与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电子商务人才供应市场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研究电子商务的内涵,把握其知识结构体系,并合理划分教学模块、内容,整合知识点,避免课程内容的冲突、重复或遗漏。同时,加强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带领学生建立信息流、物流等与“认证机制”的联系,并结合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状态,对其经营规律、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另外,强化电子商务应用教育,使学生对虚拟经营、物流平台搭建以及安全管理有良好的认知。

(二)教材优质化。教材是当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教学的基础。学校应围绕信息流、资金流、安全管理等逻辑构架优化教材设置,并借助具体方案、实例等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讲解。在教材的组织、选择过程中,应结合对企业电子商务组织体系的系统提炼,加入企业电子商务的经营机制,阐述资金流与组织要素的关系,让学生清楚的了解企业的电子商务经营、盈利模式、政策环境与安全隐患。只有使教材优质化、新颖化,才能促使学生积极、高效地融入电子商务的了解与运用。

(三)实践教学程序化。实质上,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应用型商务人才。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经济与营销知识后,运用网络与计算机通讯技术积极展开商务活动,以匹配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模拟实验室是学生熟练掌握、应用电子商务知识,模拟现实电子商务活动的必备条件。通常,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实验室的构建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设施等硬件以及各种软件、模拟系统的引进与开发。为加强系统化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有必要自建或与商企联合建立电子商务实践基地。通过体验电子商务的虚拟运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加密与防火墙技术、数字签名、数字证书以及时间戳的申请和使用往往超越了课程讲解范围。学生如果能够通过电子实验室,进行防火墙软件的设计,并交由其他同学攻击,不仅加深了课程内容的理解,也提升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实践效果。同样,网上购物与支付、信息数据库管理、网上税收、数字认证以及网上商检如果也能够通过模拟平台进行实践,将会使实践内容系统化、科学化。

结语: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电子商务在我国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视。高职院校应把握人才培养的良好契机,在未来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因人而宜、因时而宜,在相关软硬件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精确教学定位、合理设置课程,进一步推荐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7篇:对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网络

本世纪初,大家开始认识了互联网,后来,随着一些知名的网络公司出现,人们又认识到了网络中的商机,再后来,随着3g手机的出现,人们又认识到了移动商务。随着大家广泛性的网络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网络了,越来越多的人要学习运用网络了,此时,学校结合社会需要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为大势所趋。

1 如何调研设置电子商务专业

1.1 电子商务行业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展现出惊人的魅力。它以低成本、流通快的特点实现了交易的无纸化、效率化、自动化,冲击着传统的商务活动方式,成为一种全新的商业交易模式。许多专家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力,有望成为第三利润源泉,是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我国电子商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据艾瑞咨询网《2012年中国互联网年度总结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13040.0亿元,较往年增长66.2%,在社会消费品总零售额的占比达到6.2%。艾瑞咨询认为,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从2012年后开始逐渐进入成熟期。未来几年,随着传统企业大规模进入电商行业,中国西部省份及中东部三四线城市的网购潜力也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移动网购日益便捷,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整体还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预计到2015-2016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将超过30,000亿元。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12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目前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500万人。

政府已经加大网络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将网络创业带来的就业纳入就业统计体系内,积极探索和创新网店营业执照制度,对网络创业平台和网络创业者给予税收优惠和适度宽松的管理政策,并为创业者提供咨询、培训方面的服务。

1.2 电子商务行业人才市场需求情况

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的具体要求(共抽查58家),见表1。

最近,我们对江苏仕德伟网络科技(百度推广)有限公司、阿里巴巴服务中心、苏宁易购、慧聪网等单位进行现场走访,发现电子商务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布如表2。

2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及实施

2.1 建设目标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合作,订单培养、校内仿真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等教育方式,积极推行和完善工学结合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教学,实现工学交替,体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贸易领域,培养具有一定商贸理论知识和较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悉现代商务业务流程和技巧、会经营、懂管理的电子商务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2 建设思路

对本专业的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师资团队建设以及专业发展趋势进行具体的规划,更深一步探索苏北乃至江苏特色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使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团队更加符合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要求,实习实训条件更完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推动电子商务的普及。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五年建设方案的实施,促进淮安及全省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带动专业群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2.3 专业规划实施

2.3.1 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合作、订单培养、校内仿真模拟实训、顶岗实习等教育方式,积极推行和完善工学结合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突出实践教学,实现工学交替,体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贸易领域,培养具有一定商贸理论知识和较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悉现代商务业务流程和技巧、会经营、懂管理的电子商务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3.2 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完善“1234”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以 “德育为先,能力并重,师生共进,全面发展”育人模式为指导思想,建立能力主导型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根据电子商务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把实践工作项目化,融入到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

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在教学计划安排中,课程与专业资格考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动手自建网店销售,在学校教育的同时接近社会,在教学总课时中实践课时比例达到50%,实践课以仿真实训为主,力争校外实训达到实践教学总时数的50%以上。

2.3.3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分配到校的新教师要接受岗前培训,具备高校教师资格;采用老教师和新教师结对帮扶制度,促进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定期选派教师进修学习,选送教师攻读在职硕士、博士,参加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班;制定专业主任的岗位责任制,并定期检查监督;制定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的奖励方案,鼓励教师积极向上,在教师中形成比学的气氛。要求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工作,至少一年要申报一项院级以上科研项目,两至三年要申报一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结队参与。鼓励教师挂职锻炼,到企业第一线锻炼,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100%以上的教师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其它证书。 2.3.4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现代贸易与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改造现有两个专业机房,新建两个专业实训室,充分满足校内实训和社会培训。

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规划

在巩固和完善现有1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的条件下,再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四合作”的原则,并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成为“实训基地”,而非“实看基地”,瞄准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建新基地。

2.3.5 课程改革及教材建设

根据学院的总体要求,结合本专业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今后几年要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制定实施分层次教学方案。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系统、具有一定特色、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体系;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技能训练的方式,逐步建立了一套突出专业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

目前已建有一门省精品课程,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再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冲击国家精品课程。

3 人才培养方案

3.1 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贸易领域,培养具有一定商贸理论知识和较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悉现代商务业务流程和技巧、会经营、懂管理的电子商务方面高素质、高技术人才。

职业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网络营销、网站推广、网页制作等一线岗位从事电子商务工作。

3.2 人才培养规格

按照电子商务业务流程规律,和校外专家一同分析确定电子商务专业每个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明确胜任工作任务必需的职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等,见下图。

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培养既具有熟练的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能力,又精通电子商务各环节业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其培养的层次对应为助理电子商务师。为实现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借全国高职教育改革及学院示范建设的东风,我们实施了“123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由于有了社会与企业真实项目的驱动,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为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明显满足不了学生求知的需求。因此,我们通过建立丰富的教学资源,实施引导式教学和项目成效评价等措施,有效地满足了电子商务专业“1234”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需求,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成效。

1)教学资源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的知识跨度大,内容丰富且更新快,同时,大量的知识均存在于网络。为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专业教师建立

了课程教学网站,专门收集、整理出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技术知识和典型案例,并链接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方便学生学习和参考。目前学院的电子商务应用基础课程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网上创业与策划等课程已拥有课程网站,并配备了师生交流论坛、在线测试系统等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

2)引导式教学。由于有项目实施的需求,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教师的教学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降低了教学强度,提高了教学效率。针对每一个实施的项目,教师只要通过优秀案例的展示,告诉学生项目的最终目标效果,同时告诉学生实现的方法和学习路径,学生便能自觉地按照教师的要求,遵循教师指点的途径,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平台或者书籍、互联网,查找所需要的知识,进行自主地学习。

3)项目成效评价。真实项目的教学,最终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学分,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的成果就比传统的教学要明显和实用。因此,课程的考核改平时、期中、期末的理论知识卷面考试、技能模拟操作考核为实施项目最终成效的客观评价。“1234”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采用“专业课程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相融合”的方式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学生从认知企业、体验岗位、熟悉岗位业务,到上岗、顶岗、就业。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考评,有效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5 结束语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正处在一个不断改革、不断发展的阶段。电子商务专业已经成为很多学校开设的专业,其中人才培养模式多种多样,有的偏向市场营销,有的偏向计算机编程,也有的会折中,大家都是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与教学资源来设定的,这一点很值得推崇和学习。如何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还是分析其是否能让学生学到电子商务的精髓,学成之后是否被社会认可,学生是否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专业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商.2012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报告[r]杭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2,7.

[2] 李长征,李秀娟,简婧蕊.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2,5.

[3] 沈凤池.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基于项目实战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1,(24).

[4] 张波,潘旭华.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与“专业化”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18).

第8篇:对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产业园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构建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是学校建设与改革的重心。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充分利用企业的专业人才、技术、设备及经营环境等资源,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由于相关政策、师资建设、学生适应性、企业参与等方面的限制,顶岗实习开展困难质量不高。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频繁更换岗位、企业配合度不够、顶岗实习单位与学生签约率较低等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冲突,学校受政府政策影响等。

一、电子商务人才极度缺乏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在2007年始进入快车道,尤其以B2C、C2C为代表的网络零售,更是以年均增长率70%的速度快速扩张,国家“十二五”规划把电子商务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和杭州赢动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联合的《2012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报告》,随着国家对电子商务政策的升温,未来5年,我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将有半数企业尝试发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更加趋紧,预计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将达到265万人。而从2000年来,教育部已经批准了339所本科高校和650多所高职高专设置电子商务专业,每年大约有8万多毕业生。也就是说高校每年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根本不能满足这个产业的人才需求。被调查企业中,18.18%急需电商运营人才,20.45%的企业急需技术性人才(IT、美工),13.64%的企业急需推广销售人才,4.55%的企业急需供应链管理人才4.55%,而各类人才都很缺的企业占43.18%。电商的知识结构中,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现存知识技能全部来自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电商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如团购模式的发展、社会化电商、移动电商的尝试。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在电商人才培养中碰到很大问题,一是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可以教授,二是教授贴近实践知识结构的师资匮乏。导致传统教育体制教授的电商知识,与企业实践和需求脱节严重。

二、现有合作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顶岗实习模式分析

经调查发现,有一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与季节性销售或生产企业进行合作,有一些成功案例,即在企业销售或企业生产旺季时安排学生进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如“双11”期间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杭州部分电子商务企业进行的顶岗实习,端午期间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与粽子企业进行的学生客服顶岗实习。这样的顶岗实习方式,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短期用工荒;另一方面,让学生有真实的职业体验,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1.顶岗实习时间较短具有爆发性,对学生的职业影响时间有限

职业技能就是与完成某项职业活动有关的肢体的和认知的动作体系、实践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包括基本技能层、专业技能层和特定技能层。职业技能的习得包含感知阶段、模仿阶段、练习阶段、内化阶段四个阶段,呈现的是“隐性――隐性――显性――显性――隐性”的一个知识的螺旋上升模式;其养成要通过感知过程的情景化、模仿过程的标准化、练习过程的岗位化和内化过程的个性化,考虑到学生对真实职业岗位的认识过程,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时间一般安排时间为3个月左右,但旺季时间具有爆发性强时间短的特点,在非旺季企业员工本身闲散,更不能承载太多新入职人员,学生可能刚找到职业技能入手点的练习阶段,旺季已经结束,失去提升和改进的内化阶段,对学生职业认知的影响不足。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参与一些与自己有关的工作决策,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在实习中没有经常得到师傅或是同事的支持与帮助。这些信息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出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存在着一些无法避免的适应性问题。

对于校企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学生对企业认同感低,企业由于业务量太大,可能没有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来安排顶岗实习的学生,学生认为自己对企业的决策缺乏参与,没有根据学生的合理需要而适当调整规章制度,企业中的师傅或同事没有发挥他实习缺乏职业责任心的问题,另外对职业过程中遇到的工资及考核机制,学生对考核和现实的落脚点也有一定的理解偏差。

2.实习内容单一

由于企业生产或销售的旺季时间一般不到一个月,而且要求学生一到岗位就马上应对高峰期,缺少入职培训和技能培养期,企业也没有场地和能力对大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训练和岗前培训,所以提供给学生的只能是易上手、技能简单的项目,如客服、打包等,这样的实习内容只适合作为某个课程专项训练,而不是顶岗实习所要求的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工作强度很大,能让学生短时间内了解企业岗位,但也不易学习消化,有一定程度的穷于应付现象。企业在自身人员工作量饱满的情况下,也不能对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分析情况细致指导,大多数情况只能指定规则要求学生执行,没有时间和精力加以解释辅导。

在遇到突发的业务突击的情况时,企业可能会安排学生加班做一些其它工作,这在企业人员看来是正常的事,对学生没有加以解释和安抚,导致学生认为企业对他们的尊重不够,把他们当作劳工安排等。这一方面跟企业生产特性相关,另一方面也和学生心理、身份的准备不足有很大关系。

第9篇:对电子商务的职业认知范文

1.教学观念落后

多数的高职院校将学历证书的培养作为日常教学的重点,但是轻视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在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下,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在应对就业的要求和职业的挑战中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2.教育培训脱节

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和职业资格的要求存在着脱节。教学方式上,学校采用的仍然是单向教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整个教育培训体系乏善可陈。

3.实践体系

缺乏职业资格认证中心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学的模式。可以说,实践培训是实现学生职业资格培训的重要形式,但是,由于场地、资金和指导教师的缺乏,电子商务的实验教室也缺乏相应的对应软件,学生无法进行完善的实践学习。

二、职业资格论证对高职电子商务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学习目标的确立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训练,将实践和理论教学相结合,实现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本着以能力为本的教学策略,重新调整高职教育中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案,有利于更多的学生提升职业资格能力。例如,在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上,细化其目标的设置,将培养方向设置为电子商务师、营销师和物流师。立足于此,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专业目录的设置、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证书的考核。在完善证书名称、考试鉴定时间以及配套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入学开始就明确自身的学习定位,明确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

2.有利于完善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的重点已经不再是要求量的递增,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质的变化,就需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教育的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远发展添设动力。将职业教育和专业课程的设置相结合,通过这种教育变革,能够实现人才培养机制的终身化大战策略。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相结合,能有效沟通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之间的界限,满足社会成员的人才发展需求,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

3.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水平

高职学校的电子商务教学必须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职业资格方面的教学,为学生进入就业市场提供相关证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速度较快,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强度大。我国劳动者在管理与技能的发展上水平较低。首先,技术工人虽然具有较好的技术能力,但是文化水平低;其次,企业的培训往往是岗前培训,对学生新技术和复合技能的培训上存在着不足;最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自身专业的设置中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脱节,再加上培训经费的缺失,人才流失的现象严重。职业化认知教育是一种人才储备式的教育模式,将高职院校的理论化教育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在教师职业培训和教育的推进中,成为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化人才。

4.有利于实践基地的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实训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高职院校重新建设实习基地,实现对学生核心专业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实现学生网站推广能力以及商务谈判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的物流实务操作能力。另外,还可以强化和企业的合作能力,企业人才提供专业的实训基地,学校为企业的发展创设长久的人才培养机制,互惠互利。我国处在急需电子商务人才的关键阶段,高职学校强化在立足市场的前提下,强化对该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达到岗位的要求。

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要求

电子商务师的职业资格考试分为基础知识考核和职业资格培训教材考核两个方面。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包含计算机和网络教程、网络营销基础、电子商务法律以及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的考核。在教育培训上,需要掌握网络推广、制定网站相关计划、售后服务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等基本技能。现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提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两种主要改革方式。

1.修订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要将重点从学历证书的取得转变到学生职业技能的加强上来。首先,就教材而言,适当删减与专业无关的内容知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电子商务资格认证考试的四大模块穿插到教学设计中。其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和职业资格认证一致的教学课程,并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细致的考察。在考核方式上,为学生安排短期的集中培训,切实为学生顺利通过资格认证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快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随着知识更新换代能力的加快,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关键。为国家建设提供更多符合标准的劳动者的重点,是教师队伍知识的更新。通过推进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通过教育策略的改进,在电子商务教学中,言传身教,提升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认证的比率,切实增强学生的素质能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