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美食文化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美食文化的重要性

第1篇:美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营养元素 美食名片 渝派营养川菜 餐饮产业

“吃在重庆”,崇尚“吃”文化的巴渝人已经开始了美食名片的打造[1]。从政府到企业;从美食街到火锅城;从去年的“万人火锅宴”,到今年的“百鸡宴”,无不展现了重庆人打造城市美食名片,树立良好重庆形象的决心和激情。然而,如何更加有效的提升重庆美食名片,成为中国最年轻直辖市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重庆美食融入“营养元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主体、市场主导和政府导向”的模式,将“营养元素”有机融入到特色餐馆、美食产业和“营销政策”的构想,形成消费者、企业、产业和政府共赢局面和良性机制,从而,提升美食名片,实现餐饮业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尽快与国际接轨,提高国民营养健康素质,展示新重庆城市形象。

一、融入营养元素,提升重庆美食名片的必要性

“民以食为天”,美食不仅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感官享受,而且还要满足人的身心健康需求。简单说来,就是既要“色香味”,又要“营养”。融入“营养元素”,就是在重庆已有的美食名片基础上,融入“谋求养生”的理念,实现消费者、企业、产业以及政府多赢局面,从而,提升美食名片,提高国民营养健康素质,展示“食以养为先”的新重庆城市形象。例如二战后的日本,全面引入“营养元素”,成功提升了日本市民素质,造就了“强国奇迹”。

1.融入“营养元素”是升华美食品质,与国际接轨,展示新重庆城市形象的迫切需要

巴渝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而有活力,然而,人们心目中的重庆菜注重感观,以麻辣著称,是江湖菜。而传统的川菜百菜百味,粤菜等更加注重养生。因此,融入“营养元素”,与国际接轨,让重庆美食得以升华,更精致、更有品味、更有档次,从而提升美食名片,提高市民自我保健意识和文化品味,打造“魅力之都,营养之都”。

2.融入“营养元素”是统筹城乡,优化重庆餐饮产业结构的契机

重庆餐饮总体上比较粗放,部分优秀企业已经进入“大反思,大调整,大突破”的发展阶段,正探索如何加大开拓力度,不断适应和挖掘潜在市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融入“营养元素”有利于充分挖掘重庆城乡特色菜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使重庆餐饮向着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8-10]。

3.融入“营养元素”是关注民生,提高国民营养健康素质的客观要求

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形势相当严峻(全国有两亿多人超重,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血脂异常,4000万人患糖尿病)[3]。并且,随着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将超过对“美味”的需求。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增加健康因素,无疑将大大增加重庆饮食市场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因此,融入营养健康元素,可以提高国民营养健康素质,早日达到“健康小康”目标。

二、在重庆美食中融入“营养元素”的可行性

1.国家机构改革和相关法规为融入“营养元素”提供了国家支持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2008年3月11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公布方案,有助于管理食品营养与安全。

(2)《国民营养条例》:已进入立法程序,草案规定,100人以上的餐饮单位,其菜肴将不再由厨师配置,而是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以保证用膳者营养搭配的合理性。

(3)《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了食品营养标签的定义、营养标识等内容。

(4)《食品安全法草案》:已于去年年底通过,强调食品应当符合营养要求,1995年出台的《食品卫生法》也有此规定。

(5)其他相关法规:《2001-2010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等。

2.重庆市政府重视美食名片打造,为融入“营养元素”提供了政府支持

(1)科学部署:早在几年前重庆市政府就提出了打造美食名片的构想,甚至成为中国惟一1个专门出台餐饮发展举措的市(省级)政府。制定了《重庆市餐饮业服务质量规范》;考核50强餐饮企业;主城区规划建设10条美食街,以及中国火锅城和火锅博物馆。

(2)财政支持:近几年财政拨款三千多万元重点培育和支持餐饮品牌企业。

3.重庆餐饮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为融入“营养元素”提供了产业支持

(1)重庆餐饮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2007年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现已打造了五条市级美食街。菜品除了火锅、水煮鱼、辣子鸡、小面、麻花、酸辣粉等全国风靡菜品外,继续创新重庆特色菜。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餐饮企业在原有的麻、辣、鲜、嫩、脆、香的美食基础上,加强创新力度和提升品牌文化内涵[7]。

(2)绿色健康餐饮的发展,部分重庆餐饮企业正在自发融入“营养元素”:绿色健康食品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需求,是适应“21世纪是健康产业世纪”的必然选择。介于此,已经有餐饮管理公司请营养专家做营养策划。例如,“全国营养健康型餐饮示范单位”的成功创建,为餐饮绿色健康主题做出了表率。

4.社会相关团体发展和相关培训,为融入“营养元素”提供了人才支持

(1)重庆地区汇聚了较强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术力量:以四所高校(重庆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第三军医大学营养学教研室、西南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和重庆工商大学食品工程教研室)两个中心(重庆市疾病控制中心和重庆市儿童营养研究中心)为代表。

(2)社会相关团体力量较大:有重庆市营养学会、重庆市预防医学会、重庆市饮食行业协会、重庆市火锅行业协会、重庆市总商会餐饮商会等。例如已经开始了“西部营养健康工程”以及“营养师进家庭”等系列服务;先后举办了三届火锅美食文化节,第三届主题就是“火锅美食・绿色健康・和谐发展”。

(3)人才储备优势:近年来,重庆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中国烹饪协会以及重庆市总商会餐饮商会分别进行了营养师、点菜师、配餐员的职业培训认证工作,已经培养了大批职业大军,同时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升级。

5.现代人健康需求和巴渝时尚文化发展,为融入“营养元素”提供了市场基础

(1)现代人健康需求越来越大,重庆营养美食的市场越来越大:权威预测未来几年将在全国范围掀起饮食“营养风暴”,例如“慢食运动”,提倡有个性、营养均衡的传统美食。

(2)重庆人性格乐于“纳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时尚:恰如重庆人对待时装一样,重庆人崇尚吃,更乐意并敢于吃得时尚、吃得营养,而且这种时尚将会影响更多国人。

三、采用“企业主体、市场主导和政府导向”模式融入“营养元素”的构想

1.企业主体,融入“三美”,打造渝派营养川菜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餐饮企业是美食名片打造的主体。在学术指导的基础上(避免东施效颦),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动态(避免市场盲目性),在政府和产业支持下,逐步推进,把“营养元素”融入到“三美”即美食、美女、美景,营造健康时尚、高品位的氛围,引导消费者享受营养美食,打造营养特色餐馆。

(1)营养“美食”打造:在原有“色香味”美食优点基础上,自然、和谐的融入“全面、均衡、适量、安全”的合理营养理念[4-6]。

“全面”,有营养素和食物种类两层意思。营养素层面,就是美食提供健康所必需的能量和所有营养素(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因此,食物的采购、储存、烹制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营养素的丢失,尽量减少油炸食品,向消费者提供营养素全面的食物;食物种类层面,就是美食提供人体所需要的五大类食物(谷薯类、蔬菜水果类、鱼禽蛋肉奶、豆类以及油等纯能量食物),因此,可以继续发扬火锅的食物多样化优势,充分挖掘各类地方特色美食,并保持各种菜品、各种饮食类型的协同发展。

“均衡’,指各种营养素之间以及各种食物种类之间的比例平衡:推行套餐制,从而大大减少点菜时间,避免点菜的盲目性;设计特殊生理人群(小孩、孕妇、老年人等)和特殊病理人群(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膳食套餐;需要根据季节以及消费心理变化做及时调整套餐;按照营养均衡吸收原理,调整上菜顺序,比如采纳我国卫生部部长的膳食革命的建议:餐前上水果。

“适量”,指食物的量要适当,符合用餐者的健康需要。推行套餐制时,设计不同人数的套餐,如1人,2~3人,4~5人,6~7人等,每种可以设A/B款(分别为高、低能量套餐),或者A/B/C款(分别为高、中、低能量套餐);菜品营养标识:标出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能量、功效和适宜人群,让消费者对食物有知情权,引导科学点菜;点菜时,经过培训的服务员或者营养师可以根据用餐者的人数、性别、年龄、生理以及病例等个性化特点,提出更加合理更加适量的菜谱建议;结账时,打出消费价格清单时,可以选择打出营养消费清单,即反应本次消费的能量、各种营养素的量及其满足营养健康需求程度,还可以提出一些营养健康的小贴示。

“安全”,即食品安全,主要强调“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国家已经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管理食品安全,避免“苏丹红”事件、底料掺石蜡、火锅老油等食品安全问题。如在农村建立生态种植、养殖、原辅材料加工基地;实行分餐制,如火锅一人一锅,既便于定量又卫生清洁,让外地人也敢吃火锅,有助于火锅真正走向世界。

(2)营养“美女”打造:这里的“美女”恰如医院的白衣天使,不仅仅指漂亮的护士,还包括其他医护人员,同样,营养“美女”就是经过营养相关培训的所有餐饮从业人员包括经营者、管理者、厨师、服务员等。例如厨师,可以按照其专业等级通过相应级别的营养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把营养理论应用到食物采购和烹调全过程。服务员也应具备一定的营养素质,能够从营养健康的角度为消费者提出科学建议和解答消费者疑问,有条件的餐饮企业可配备点菜师、营养师,从而可以从源头上实践营养理念。

(3)营养“美景”打造:为消费者营造绿色健康、有档次、有品味的饮食环境,引导消费者轻松、自然的享受营养美食。例如:在餐馆内部(包括厨房、备料间、大厅、包房、过道、内部设施等)以及外部(包括门面、招牌等)环境和谐而自然的融入绿色健康时尚元素,给人以高雅、精致、整洁、有档次、有品味的感觉;在进门处设置营养膳食宝塔以及精美的食物模型,壁画可以选择一些营养健康时尚主题的标语或图画。

2.市场主导,成立重庆市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打造营养美食产业

融入“营养元素”,是一个新的产业策略,也是一种市场行为,需要整合整个餐饮产业及有关学术力量,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分析市场需求,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策略和措施。因此,需要以市场为主导,把握市场需求,整合社会相关团体成立重庆市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动营养美食产业发展。

(1)开展营养美食名片研究:研制一套川菜的营养质量管理体系:开发营养美食品种和搭配策略,提升食品的口味和营养品质,提高餐饮科技含量,引入国际美食营养先进理念,进行市场细分、定位和规划,使川菜向产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如组织西部,乃至全国性的营养美食发展研讨会,研讨国内外营养美食产业发展状态与趋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

(2)建立严格的“重庆营养美食名片企业”认证体系:科学制定认证标准和技术体系,严格执行,鼓励和引导优秀企业参与,确保品牌质量,以点带面,即“成熟一个,推广一个,成功一个”,培育一批营养美食品牌企业,让重庆餐饮业提档升级,把营养美食文化内涵推广到全国。

(3)开展营养美食培训工作:打造重庆营养美食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更多的营养师、点菜师、高级餐饮职业经理人,为提升重庆美食名片做人才储备。

(4)多层面、多形式、全方位营养宣教:普及大众营养健康知识,引导消费者树立“过营养生活、做现代健康人”的观念,使追求营养美食真正成为健康生活时尚。运用传媒力量如重庆都市电台节目“好吃狗”,重庆公共农村频道节目 “食在重庆”、重庆餐饮报、新女报等,融入更多的营养健康元素;加强对社区人群的营养宣教工作,如开设社区营养讲坛、图书馆系列讲座引入营养专题、营养同伴教育、营养师进家庭等;创建营养美食网站,也可在已有的门户网站上增设营养美食主题版块、论坛栏目和QQ群等,进行广泛网络化营养宣传带动。

3.政府导向,建立规范与扶持体系,实施“营销政策”

(1)成立“重庆营养美食领导小组”,对营养美食名片打造进行指导和规范:建立规范与扶持体系,鼓励和扶持企业把营养元素融入“三美”,打造营养特色餐馆;规范服务市场,引导建立和监督重庆市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对餐饮产业链质量把关,打造营养美食产业,把营养美食名片作为重庆的“民心工程”、“健康工程”和“对外工程”来抓。

(2)利用财政手段,支持营养美食产业和学术研究:设立营养美食基金,也可以把它列入重大决策咨询研究选题或者科委软课题以及教委人文社科基金课题等,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支持开展重庆美食调查;美食规划并试点推广。

(3)运用现代传媒力量,“营销”营养美食名片:充分运用现代传媒力量(如电视、电台、报纸和网络等)以及各种大型活动(如区域合作与交流、世界农业大会、“国家三峡旅游文化节”以及“中国重庆国际餐饮文化节”等),展示营养美食文化内涵,把美食名片“营销”到全国甚至全球,从而,提高国民营养健康素质,提升新重庆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餐饮业发展推进美食之都建设的意见[J].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6,(18)

[2]我国餐饮业走势继续看好[J]. 领导决策信息, 1999,(09)

[3]王陇德:2005.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中国营养学会.2000.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中国营养学会.2008.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人民出版社

[6]葛可佑总.2004.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王宏:对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8]吴清泉:浅论新经济形势下重庆产业结构的调整[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3).

第2篇:美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2005年,日本饮食业率先响应内阁府发表的《推进日本品牌战略》研究报告,主张以生鱼片和寿司为先导传播日本文化魅力,增强软实力,提高日本国际地位[1]。随后,由日本饮食和创意等行业知名人士组成“饮食文化推进恳谈会”,提出争取将日本料理通过国际传播成为继中华美食和法国佳肴之后的第三大饮食文化。2010年,我国首届全国餐饮学术年会一致呼吁要“制定实施国家美食促进战略,提升中国饮食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饮食文化不仅在地区社会经济和旅游发展中成为重要文化资源和品牌形象,而且在国家文化交流和国际旅游领域中愈来愈体现其独具魅力的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为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饮食文化如何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升级和国际传播来提升其餐饮产业、文化品牌和美食形象,目前已成为业界的关注热点和研究课题。

1饮食文化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中华美食享誉世界,我国素有“烹饪王国”之称,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文化要素和品牌形象功能也日显重要。

1.1饮食文化体系

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生活习俗差异显著,使得我国地方饮食丰富多彩。以饮食为基础,融合习俗、民族、传统、思想和哲学等人文内涵,饮食文化成为蕴含着科学、哲学、民俗和艺术的一种风格各异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现象。综合而言,饮食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和共同文化作用下,由人们饮食生产与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人文等结构聚合而成的全部饮食事项[2],它融制作工艺、食俗、食仪、食器、典故传说、诗词歌赋、审美情趣、人文精神于一体,也充分寄寓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审美情趣和艺术理想。而在某一地域,某类饮食及烹饪技术与理念的系统化与知识化即形成地方菜系。由于各地气候、物产和风俗习惯等差异,我国饮食形成了精彩纷呈的菜系文化,其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湘菜、粤菜、闽菜、鲁菜、川菜、浙菜、淮扬菜和徽菜等“菜系”。饮食文化与餐饮产业关联密切。1987年,国家统计局将饮食业改为餐饮产业。中国烹饪协会将其定义为“通过生产制作加工、商品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手段,向消费者提供饮料、食品、菜肴、消费场所和设备设施的经营单位均属餐饮产业。”从业态来看,餐饮产业有正餐、西餐、快餐、火锅、休闲餐饮等多种形式。我国特色风味独具魅力,属于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风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文化资源在餐饮与旅游开发中表现为饮食景观和葡萄酒景观[3],经组合成为消费者品尝美食并体验饮食文化的餐饮与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的食文化、酒文化和茶文化,地方小吃、中华菜系、民族饮食、宗教饮食、餐饮老字号,以及养生、医疗、保健和药膳饮食等构成我国饮食文化体系。

1.2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体系

饮食是旅游者六大消费要素中的基本要素。但饮食和餐饮并不自行生成旅游资源,只有对旅游者产生一定吸引力并为旅游业所用,同时带来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才能成为独具地方人文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地,饮食文化借助器、形、艺、俗等多方面物质形态体现,其商业运作形成以餐饮为核心、以文化为表现、以民族为特征的相关产业,如餐厅建筑、环境、设计、礼仪、服饰、容器、菜肴品种、烹饪方法、就餐方式、民族民俗风情、歌舞演艺等饮食文化旅游景观。旅游地须大力开发当地饮食文化资源,将饮食文化与旅游规划充分结合。旅游者通过领略风味小吃、特色菜肴、名特产品等饮食文化,深入了解旅游地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通过亲身参与获得深刻的感官体验和审美享受。品味异域饮食文化成为旅游体验的一项支持因素,饮食文化也正以不同形式成为旅游地的重要吸引物[4],构成了诸如芝加哥美食节、欧洲葡萄酒之旅、广东美食旅游线路等专项旅游产品。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鲜明区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地方饮食文化作为旅游活动的一项日益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动机触发器,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和开发潜力,须创新餐饮产品和饮食形象[5],以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吃、名菜和名点成为旅游地重要的旅游形象代表,如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成都川菜等。而国内外诸多旅游地根据自身地域特点和风物特产,衍生出具有现代地方特色的饮食节事,除各地举办不同菜系的烹饪厨艺比赛之外,其它如韩国泡菜节、德国慕尼黑文化啤酒节等,香港、成都、广州、南宁等地的美食旅游节,上海、重庆、信阳等地的茶文化节,普陀山和武夷山的佛茶文化节,青岛啤酒节,盱眙国际龙虾节等成为提升旅游地城市文化魅力与旅游形象品牌的营销途径与平台。以成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构成为例,成都饮食文化资源丰富,主要有川菜、火锅、小吃、名茶和名酒,且多历史传说和名人典故,如麻婆豆腐、夫妻肺片、龙抄手、双流兔头、郫县豆瓣、伤心凉粉、灯影牛肉和担担面等,并策划举办成都国际美食旅游节、兰桂坊啤酒节、月饼节、螃蟹音乐节等旅游节事。此外,还建成川菜博物馆和“锦里”小吃街等,再辅以川菜馆、火锅店、小吃铺和茶馆等餐饮产业共同构成成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体系。

1.3饮食文化和美食旅游的研究现状

国外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侧重于美食旅游,起步较早,亦较系统化,主要着眼于美食旅游的概念、功能、开发和运作,尤其对葡萄酒旅游研究情有独钟,较为深入。国内饮食文化及美食旅游开发正如火如荼。我国2003年旅游主题为“中国烹饪王国游”,广州争创“全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成都打造“美食之都”旅游品牌。但美食旅游在我国仍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国内饮食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饮食历史文化、菜系、菜谱和烹饪技巧等方面,研究方法注重个案或区域饮食文化资源的材料搜集和整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普适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整合。因此,如何有效推动区域旅游与饮食文化的整合开发,既深入挖掘地方饮食文化及餐饮业的无限潜力,又逐步培育饮食文化旅游的营销价值与独特吸引物,成为目前及未来旅游地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和研究的重要主题。本文拟超越单纯对饮食文化所进行的烹饪学、历史学、民俗学、地理学等研究范畴,引入“文化创意”这一概念,旨在综合运用文化经济学、旅游学、营销学等学术理论,深入探讨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机制,以获取饮食文化的系统理论体系和科学策略机制。

2文化创意概念解析

作为文化经济的一部分,文化资源是一种动态、非独占、可再生的精神财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文化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关键在于文化资源能否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价值实现[6]。饮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正面临着这一困局:如何用文化经济的理论来整合饮食文化,形成一个活力四射、潜力无限的产业体系。解困之道即在于用文化来整合产业,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尤其是须同其他文化产业协同发展[7]。但曾几何时,文化的重复生产和商品化现象日益明显,导致了文化发展的“创意转向”[8]。因此,能推动饮食文化“整合产业”的重要文化战略手段在创意时代背景下即是“文化创意”。英国创意产业工作小组于1998年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自1990年以来,创意经济、创意产业、创意城市、创意国家等概念相继出现,创意发展策略为全球范围内众多国家、城市和产业发展所采用。创意产业以文化为内涵,以创意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手段,一般涵盖了广告、工艺品、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休闲、音乐、演艺、出版、软件、广播电视等行业。作为创意经济和创意产业的核心引擎[9],文化创意由思想观念、知识资本、技能服务、创新机制等文化要素构成[10],会衍生出无穷的新形式、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市场。一方面,正如美国理查德•凯夫斯(Caves)从文化经济学角度所定义的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只是提供宽泛地与文化、艺术或仅是娱乐价值相联系的产业和服务[11]。文化创意将为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提供重大的战略和机制思考,其重要价值就在于创意产业所涵盖的分支行业都可为饮食文化的产业化升级提供手段和平台。根据国际经验,政府主导模式在创意产业发展初期异常重要[12],为了饮食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政府需要建立制度性的饮食文化创意机制,使其可制造文化创意、输出产业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创意更应视为一种产业理念、战略视野、升级途径和具体方式,以促进传统产业的主题商品化、产品产业化、文化资本化、资源景观化、营销整合化和创意品牌化。以文化创意战略思维和发展模式整合饮食文化资源,创新饮食文化产品,拓展饮食文化产业链,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全新饮食文化开发模式。文化创意型饮食文化开发模式模型由加强城市饮食创意生成能力、将饮食创意转化为产业现实、连接饮食文化创意、形成饮食创意流动网络、搭建饮食创意流动平台、吸引创意饮食消费人群和构建创意饮食市场等阶段构成。

3基于文化创意的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机制

基于文化创意这一开发视角,旅游地须专注于实现饮食文化资源再整合和优化配置的多元综合创意开发机制。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应贯穿于饮食文化产业的各个层面和环节,关联到创意产业的各种业态形式,其开发机制可概括为景观化开发、品牌化塑造和整合营销传播三个方面的内容。

3.1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的景观化开发

旅游地应重视当地饮食与餐饮产业的文化整合,突出其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地域饮食文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良性发展。为有效开发地域饮食文化资源,可深入调研、广泛征集和创意升华当地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名品典故、民间传说和私家菜品,如云南的过桥米线、叫化鸡、东坡肉等。为推动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的景观化开发,首先应积极开发各种形式的饮食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地应深度开发体验性饮食文化旅游、特色饮食旅游线路和饮食旅游商品,打造饮食文化节事,建立美食地标[13],并大力扶持餐饮产业,创新旅游产品,强化旅游体验,注重文化营销,创设主题公园[14],从而丰富旅游地饮食文化旅游景观,使旅游地饮食文化资源得到最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其次,应通过生产专业化、供应规模化、经营连锁化和管理科学化等措施,推动旅游地餐饮产业联动发展。旅游地应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开发饮食文化旅游产品,优化餐饮产业结构,如成都正是构筑了小吃、美食节、川菜馆、火锅店和茶馆等由菜系、餐饮企业、美食名品、饮食文化节事等饮食文化餐饮产业联动体系。最后,旅游目的地可以通过美食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和建设,促进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旅游地饮食文化产业培育应重视所在城市美食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格局,规划、设计和建设民俗文化街、商业休闲街和休闲娱乐街,置旅游地饮食文化传承、餐饮产业培育、旅游格局规划与城市文脉发展四位一体。

3.2旅游地饮食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塑造

为适应新的市场竞争业态,目前,旅游地饮食文化产业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发展,争创饮食文化品牌效应,如常州“大娘水饺”、上海“杏花楼”、杭州“红泥”、宁波“向阳渔港”等餐饮名店以及其它名茶、名酒、特色招牌菜、知名饮食旅游节事等。为推动地方饮食文化遗产旅游品牌化,旅游地须精心组织,加强管理,开展地方饮食名品、名店和名小吃等认定活动,规范发展风味美食游、药膳保健游和农家乐旅游餐饮,增强参与性饮食体验,塑造饮食文化旅游品牌。而以全国各地的众多茶文化节为例,如何避免同质化,实质上即是一个品牌化的塑造过程,应当以其独特性脱颖而出。在饮食文化产业培育过程中,旅游地应加强对餐饮老品牌和老字号的保护和扶持,逐步聚集名品和名店效应,最终实现饮食文化品牌的打造和运营。如淮扬菜已形成独特的菜品风格和醇厚的文化意韵,产生扬州“富春”、镇江“宴春”、南京“绿柳居”等众多百年品牌名店。而品牌是一种知识产权。在饮食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塑造过程中,旅游地须将饮食文化纳入其保护范围,强化地理标志保护立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一个立体交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保障饮食文化产业在品牌传播和产业竞争中做大做强。

3.3旅游地饮食文化的整合营销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和协调使用各种形式的营销传播方式,对准一致目标,通过各种不同传播渠道,传递一致营销信息,树立一致品牌形象,实现与消费者双向沟通,与消费者建立长久密切关系,有效实现营销传播效果最大化。整合营销传播异常青睐于体验营销传播。由于旅游者饮食习惯、饮食独特性、饮食体验、旅游地形象感知等要素对旅游者的旅游地饮食评价影响巨大[15],旅游地应着力推进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活化、形象化、愉悦化和商业化,实现旅游地饮食文化的体验营销传播。如成都国际美食旅游节,旅游者通过观看烹饪比赛、茶艺表演、学做川菜,以及参与美食节、啤酒节、茶文化、水果节等体验性饮食旅游活动,增强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原真性体验开发,成都“美食之都”旅游形象的节事和体验营销成效倍增。饮食文化节事为整合营销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推介渠道和营销平台。近几年,旅游地通过特色节事扩大知名度,实现美食的节事和文化营销。如成都中国国际美食旅游节、合肥徽菜美食旅游节、广州美食节、大连美食节和舟山海鲜美食文化节等。而淮安正是充分利用淮扬美食文化节、盱眙中国龙虾节和涟水白鹭节等文化节事,有效推介和展示淮安传统饮食、菜肴小吃、餐饮品牌等饮食文化,提升了淮安旅游形象和地方饮食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文化创意会令整合营销传播“如虎添翼”。韩剧《大长今》热播使韩国料理及其衍生的药膳饮食在国内掀起了势不可挡的美食“韩流”。因此,旅游地须异常注重饮食、餐饮及其节事的形象设计,借助菜系品牌优势,通过影视、动漫、新闻、出版、服饰和戏曲等文化创意达成其整合营销传播目标。如继2007年的《豫菜皇后》之后,河南省又于2010年摄制完成了《糊辣汤》,通过电影弘扬豫菜文化,助推河南餐饮经济发展。河南省社科联、省豫菜文化研究会计划继续与潇湘电影集团和河南影视集团合作,再开发信阳菜、洛阳水席等豫菜文化题材的影视作品系列。同时,顺应电子商务时展潮流,旅游地须建立诸如菜系网、饭统网、搜饭网等饮食文化及美食旅游网站和餐饮网络平台,实时饮食文化、特色菜式和旅游资讯,实现区域性在线交易和整合营销传播等旅游服务。

第3篇:美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饮食电影;视觉;观赏性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电影是生活的镜子、人性的窗口,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念想以及遇到的各方面的困扰、体验几乎都能从电影艺术中管窥到。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交流,我们猛然发现,当今世界影坛上,以各国美食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饮食电影”层出不穷,成为一个热门的电影类型。柏林电影节更是新设立了一个“美食与电影”单元,集中展映来自世界各地的与食品有关的电影。[1]29从华语电影《喜宴》、《饮食男女》到日本的《海鸥食堂》、《南极料理人》,从脱胎于真实故事的《美食、祈祷、恋爱》、《朱莉与朱莉亚》到深邃隽永的《香料共和国》、《巴贝特盛宴》,一系列优秀的饮食电影,叫好又叫座,它们情调各异,共同点是饮食被当作电影中的主要符号、核心元素。作为现代电影一个重要场域,饮食呼应时代特质,进入电影叙事空间,带来了电影艺术的独特样貌。

何为“饮食电影”?沈宏非认为:“以做饭或吃饭为主题或卖点的电影,通常被称为美食电影。”[2]聂俊珍对饮食电影的归纳是:“以饮食为主题或借喻主题来展开剧情,或者以饮食为线索推动故事向前发展,饮食活动对主要角色的生活有重要影响或起着点明和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这一类影片,称之为饮食电影。”[3]5

饮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情感联系的重要载体。孟子说:“食色,性也。”相对于色,食物是人类可以公开表达的本能之欲。《饮食男女》的编剧王蕙玲宣称:“吃,饮食是台面上的东西。欲望、男女则是台下面的东西,台下面的东西永远不能拿到台上面来讨论,这也是主角荒谬行径的来源。”[4]8人与人生活理念的差别以及不同年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冲突,往往会在饮食上表现出来,而人们在饮食中显现的人生观、文化观和价值感都是具有电影表现意义的。这里笔者选取《饮食男女》、《海鸥食堂》和《巴贝特盛宴》三部电影来谈饮食电影的独有内涵和艺术风韵。

一、情理冲突中亲情的回归

当代饮食电影就整体而言,更着眼于普通人的情感而非那种高概念的艺术。在《饮食男女》中,早年丧妻的大厨父亲与亲手带大的三个女儿,不可避免地在食物的选择和调料的口味上冲突不断,归根结底这是代际冲突和情感冲突的集中反映。整部影片可以说是在五次家宴的串联中完成了主题的书写,即借“饮食”说“男女”,用可被感知的食物来说秘而不宣的人物内心世界。基本上每一次的家宴都伴随着一位家庭成员的脱离,日渐疏离和淡漠的人际关系在活色生香的食物面前显得愈加冰冷,形成巨大的反差。直到第五次家宴,父亲宣布与锦荣的爱情,实现了自我的解放和回归,也意味着以“饮食”为代表的旧的家庭秩序的解构和瓦解、新家庭模式的重建与确立。《海鸥食堂》继承了日本饮食电影的“治愈”系风格,远离日本的幸惠将迷你温暖的海鸥食堂开在芬兰静静的海边,坚持用“梅干、鲑鱼、鲣鱼”所制作的日式传统饭团作为餐厅的主菜单。小绿与正子的到来,为食堂带来了不一样的色泽,三个女人用对食物的热爱与淡然的坚持让这家小小的食堂征服了异域的味蕾,赢得了来自芬兰小镇人们的善意,这是一部从孤独中任性出走、寻找内心快乐的影片。而《巴贝特的盛宴》的主人公是一位丈夫与儿子丧生战争,而自己独自在丹麦村庄避难的巴黎名厨。她默默地伺候着一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信仰的清教徒姐妹。这对姐妹几乎顿顿吃着清水煮鱼干和面包糊,拒绝了一切世俗的享乐。巴贝特用赢得的一万法郎精心准备的法式大餐融化了心存芥蒂的教徒们冰封已久的内心,她们互相体恤并真诚赞美。影片投射的是人性节制与生活情趣间的美妙平衡,令人唏嘘不已。

显然,饮食电影中的各种戏剧冲突并非刻意张扬的一种噱头,而是随着不同饮食的把握自然而然彰显出来的,正因为如此,饮食电影的风格大多平和宁静,少了许多剑拔弩张的刻意和辛辣,深入生活的细节空间。女儿家倩的童年,有爸爸为她做的面手镯和戒指,还有糖浆做的钻石,这些“烟火气”十足的小物什诞生于父亲的厨房,是不爱言语的父亲对女儿的真情和疼爱。虽然成年后的女儿们各有天地,对鸡鸭鱼肉一应俱全的丰盛晚餐已司空见惯,二女儿说“鱼翅的火腿耗了”,小女儿则抱怨父亲做的菜忘了打虾浆。父亲依然每周不遗余力、精心烹制着这维系家庭成员间情感的纽带――周末家庭晚宴。《饮食男女》一片结束于二女儿为父亲准备的朴素日常的一餐,欣喜的是父亲丧失许久的味觉在新生活中再度恢复了,这多少让怅然若失的观众多了一丝美好的安慰。关于这点,李安是这样解释的:“父亲郎雄,在《饮食男女》中是位外强中干没用的父亲,面对女儿和乱糟糟的家,束手无策,当他离家出走、离开传统的定位后,方再度找回自我。”[4]85让饮食代替人物说话,用圆柔的方式去调和人物波澜壮阔的内心,让传统与现代言和,是李安饮食电影最打动人心的所在。

《海鸥食堂》没有对女主人公的家庭关系做太多诠释,观众直面感知的是人们内心孤独与快乐的争斗。细细品味,你会不难发现,这种孤独同样源于亲情的羁绊,快乐则来自于隐性的亲情表达。幸惠为何要坚持以很难被芬兰人接受的日式正统饭团为主菜单?因为每年远足和运动会的时候,并不擅长厨艺的父亲总是给她做这样的老式饭团,北欧的驯鹿和龙虾固然很高级,但她做的饭团永远不会有父亲的味道,她说:“有些东西虽然很朴素,但是很好吃。”这份简单而随意的坚持,让海鸥食堂始终洒满温情的阳光。小绿会唱gatchaman是由于小时候和弟弟一起看动画片。而正子则是在照顾多年的双亲相继过世后出走异国,没有计划、不定归期,卸下多年重担后的心灵空虚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亲情逝去的伤痛与茫然。这些含而不露的深层情感是在制作肉桂面包、咖啡和日本美食的过程中含蓄显露的,如一杯温茶在手,沁人心脾。

在《巴贝特盛宴》里,已迈入中年的两姐妹看到那船专门从法国运来的高级食材后噩梦连连、寝食难安。对于多年来秉信“舌头只能用来感恩赞美,而绝不可耽溺于口欲诱惑”的清教徒来说,法国红酒、鹌鹑海龟、奇珍异蔬是必须拒绝的红尘享乐。然而就是这餐耗费一万法郎的巴贝特盛宴却意外地让教徒们感受到生活的外化之美,鲜活的世俗世界以它自己的方式赐予了教徒们生活的恩典,人们敞开心扉,收获和谐的爱意与阳光。苦行并不是神的宗旨,食物告诉我们,通过一切美丽和正常的欲求,才能领悟光明的源头。在西方电影中,美食常被定义为对生命的尊重和信仰的彻悟,作为追求真情、解放性灵的助推力,它们与压制人性的教义、规约、陈俗和理性成为对立。然而,这顿奢华的“四步式”法国大餐又何尝不是主人公巴贝特对过往法兰西岁月的深情回望?

二、异质文化:细密的交集与融合

由于受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的饮食会在食材、口味、烹调方法、饮食趣味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东西方习惯上的差异自然导致饮食文化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从一定角度又来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比如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中国的宴席,大家喜欢围坐在圆桌旁,闲话家常,重视情感的交流。西方的宴会多采用分餐制,重视的是对个性自由的尊重。中国人喜欢五谷杂粮,西方人喜欢面包黄油。跨文化研究专家罗伯特・科奥斯(RobertKohls)在他的《国外生存锦囊》(SurvivalKitforOverseasLiving)中专门讲到“文化冲击”,他说:当人们到一个与自己原来的文化迥异的地方时, 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一种生理上的不舒服和心理上的迷惑,这就是文化冲击。[5]63另一方面,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全球化日趋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全球化语境下的电影艺术以人类最为熟悉的饮食作为触摸的“物质桥梁”,将隐晦的文化指涉融进具体的饮食元素中,用直观的美食来表达深层的文化语义,使伦理和文化因为人类共通的生命体验更便捷地被异域接受,赋予了影片鲜活的生命质地和存在感。

比如,看《饮食男女》,我们感受到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与中餐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海鸥食堂》弥漫着东洋文化极度考究而不失质朴的气质,《巴贝特盛宴》则诉说着法国文化浪漫而又精致的格调。这种非同质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本族观众的共鸣和异域观众的猎奇。当一道道让人叹为观止的美食被异彩纷呈的端上银幕,本国观众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菜肴,心中涌现的则是动容的回想和记忆,随即领悟到食物背后所隐藏的情感与文化,心中产生深层次的认同和理解。异域观众看到的是魔术般的新鲜与好奇,继而想要更多地了解,这种丰富的观影感受使饮食电影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期待。本来,人类对于美和愉悦感的追求都是一致的,饮食在非同质的文化间实现了细腻而温和的沟通,就像海鸥食堂的日式饭团赢得了芬兰小镇的赞赏,而巴贝特的法国盛宴在遥远的丹麦小村庄熠熠生辉,就连传统固执的父亲老朱也与吃麦当劳的女儿握手言和。

美食可谓人生存的本能需求,也是情感表征和沟通桥梁。而电影则是当下最具全球性景观的一种消费,是展现个体品味和审美价值的重要场所。当代饮食电影是电影文化与饮食文化的结合,以极具“观赏性”的饮食作为直观文本,精准表达不同情感的冲突与回归以及异质文化的细腻对话与融合,凸显了与当下所流行的金钱文化相背离的价值观,当代电影由此弥漫着温情的烟火气和令人动容的生命气息。

三、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愉悦

当代美国最重要的社会批评学家之一丹尼尔・贝尔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6]54“目前居‘统治’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6]54作为一种大众艺术,电影在表达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时候,对形式的通俗性要求更多。电影对于观众的吸引,无疑是以视觉图像为基础的。“民以食为天”,食物在我们的感官经验里,占有特殊地位,当代饮食电影由此将视觉性与美学性天衣无缝结合在一起,通过特技和光影的美感化包装,为观众呈现出视觉和心理味觉的双重盛宴,形成银幕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我们重点考察的三部电影中,《饮食男女》开篇便连续运用了恣肆的特写镜头和大量蒙太奇镜头,将父亲精湛的厨艺通过杀、切、洗、烹、蒸、煮、炒等一连贯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色泽诱人的鸡鸭鱼肉接连登台,“挂炉烤鸭”、“梅菜扣肉”、“冬瓜盅”成了画面的主角,完全吸引住了观众的视线。华夏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变幻被奇观化的呈现。一条鱼的烹饪就需要捉、杀、刮、片、挂糊、炸……一个完整的流程。当整桌菜全部制作完成,在镜头中冒着热气的时候,观众仿佛可以透过荧幕闻到诱人的香气。而美食如同音乐,是无需解释便可读懂的世界语言。如果把电影看作文学的某种延伸的话,电影的声画效果让那些酒肉饭菜在情节烘托下变得格外生动有趣,在这些有趣的串联背后又揭示出许多文学语言不曾表现或者未能充分表达的主题和面向。“叫花鸡”、“甩水”这些弥漫着温情的日常食物激发了父亲的情感,也在唤醒父亲细腻味觉的同时带领观众经历了一种共通的爱的情感体验。

《海鸥食堂》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日本美益求精的色泽搭配和摆盘造型。那种小心翼翼近乎虔诚的态度让人相信三个可爱的日本女人对本土食物发自内心的热爱。没人能忘记三文鱼在小火上烘烤时发出的曜躺,从热油里捞起的肉排,一刀一刀下去所感受到的松脆感,肉桂卷和咖啡弥漫出的甜美香气,当然还有幸惠拿手的日式饭团的精美诱人。烹饪的器具、考究的碗碟,拼摆得法的日餐菜点宛如艺术佳作,还有人们在品尝食物时近乎夸张的幸福表情,均渗透着别具一格的东方情怀。观影者在接受视觉冲击的同时,味觉也自然被撩拨,可谓是垂涎欲滴。此外,影片导演还运用了清新温暖的电影色彩,空灵的蓝与充满幸福感的奶黄色穿插在芬兰小镇的洁净阳光里,使得海鸥食堂永远像明信片一般的纯净和美。这种特别的和煦的美感仿佛微风吹过林间,让人从心底里泛起微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巴贝特用了影片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带我们领略法式大餐的骄傲与奢华。这场盛宴从前期的采购到制作和分享以及不同的餐酒搭配,其繁复程度令观影者惊诧不已,感慨良多。海龟汤配雪利酒、比利尼饼配凯歌香槟、鹌鹑千层酥配红酒、各式奶酪、萨瓦兰蛋糕、佩里戈尔调味酱,眼花缭乱的时鲜水果……,在美酒与美食面前,教友们超越了严谨教义的束缚,冰释前嫌、友爱如初。一位法国的烹调大师曾说:“发现一道新菜要比发现一颗行星给人类造福更大。”[7]6可见饮食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巴贝特将精妙的烹饪技术与法式餐饮优雅的色彩、造型艺术结合,真正给观众奉献了一餐美的盛宴。

显然易见,饮食之于电影是好空间、好题材。饮食不仅是“果腹”的,以影像方式呈现更能让人产生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愉悦,同时传达内心的。美食作为载体,在影像空间里将人类吃的本能和本能反复揉捏合为一体,观影者很容易通过意象的表征领悟电影创作者的叙事主题,这就是饮食电影的“好看”与“观赏性”。

参考文献:

[1]达达.第60届柏林电影节“美食与电影”单元[J].天下美食,2010(5).

[2]沈宏非.如何定义“美食电影”[N].东方早报,2010-3-7.

[3]聂俊珍.舌尖上的狂欢:中国饮食电影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5]杨志兰.通过《朱莉和朱莉亚》和《饮食男女》品味中西文化[J].电影文学,2010(17).

[6]罗勤.影像的狂欢:论电影“奇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第4篇:美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饮食文化;旅游开发;日本

     众所周知,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作为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国家,其饮食文化也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情调,对本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有着巨大吸引力。同时,饮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对于促进日本旅游业与餐饮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只有不断根据旅游餐饮市场的潮流和趋势,对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开发出更多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才能更好的提高一个地方旅游业的综合吸引力。

一、日本饮食文化的种类以及典型代表

     日本菜按日本人的习惯称为“日本料理”。按照字面的含义来讲,就是把料配好的意思。日本菜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烹调流派,有它特有的烹调方式和格调,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日餐菜馆和日菜烹调技术,其影响仅次于中餐和西餐。在日本菜不断的发展中,主要形成了一下几种类别.

1.日本传统料理的种类:

(1) 本膳料理。源自室町时代(约十四世纪),是日本理法制度下的产物,属红白喜事所用的议式料理。

(2) 精進料理。源于佛教及禅宗文化,实际是一种斋饭。

(3) 懐石料理。源于禅道,早期称之为会席料理,发展至后期以『怀石取代『会席一词,料理形式也逐渐与会席料理有所区别。

(4) 会席料理。 源于江户时代中期,是日本代表性的宴请用料理,是宴席上所有料理的总称。

(5) 御節料理。是日本在节日时所做的特殊料理,特别是在过年(明治维新前为农历正月初一,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1月1日)时的主要料理,所以又称正月料理。

(6)郷土料理

2.日本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日本料理的制作上,要求材料新鲜,切割讲究,摆放艺术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尤其是不仅重视味觉,而且很重视视觉享受。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调理法重视季节感。其中典型代表有寿司、生鱼片、日式火锅、烤鸡肉串、涮牛肉片等等。

(1) 寿司

    寿司,是日本料理中最具代表性的料理。主要材料是用醋调味过的冷饭,再加上鱼肉,海鲜,蔬菜或鸡蛋等作配料,味道鲜美,同时观赏性较强。

寿司有很多种类,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江户派,握寿司;二、关西派,箱寿司(大阪的最有名)。相比之下,握寿司更让大家青睐。由于不使用任何模具,全靠寿司师傅手工握制而成,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米的颗粒圆润,同时有效的保持米的醇香,“握寿司”,在整个料理领域里,应该可以算是非常独特的一门。

近年来,寿司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寿司店,俨然已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食用品。

(2) 刺身

刺身是日本料理中另一极具特色的美食。它将鱼(多数是海鱼)、乌贼、虾、章鱼、海胆、蟹、贝类等肉类利用特殊刀工切成片、条、块等形状,蘸着山葵泥、酱油等佐料,直接生食。印证了日本料理中清淡不腻的特点。

同时,刺身以漂亮的造型、新鲜的原料、柔嫩鲜美的口感以及带有刺激性的调味料,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随着餐饮业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在大大小小的餐馆都可发现刺身的影子,刺身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

(3)日式火锅

日式火锅是日本的传统饮食方式,古而有之,历史久远,味美新鲜,讲求使用纯美的高汤调味、使用药味佐料,拥有美味营养的特点。日式火锅种类多,分为寿喜烧火锅、海鲜火锅、山产火锅等,其中“寿喜烧火锅”是由日本农民发明的。从19世纪后半期以后,火锅吃法在日本普及开来,人们将牛肉切成薄片和海鲜、蔬菜等一起放在锅里煮,吃时沾上生鸡蛋汁、酱油和糖做成的调味料。现在,日本火锅又进一步发展,无论汤底、材料还是佐料,都比先前讲究了很多。

二、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双向关系

2.1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食”作为旅游六大基本要素之一,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深度发展,是旅游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日本旅游。游客大量的餐饮消费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餐饮消费的增长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2.2日本旅游业的发展刺激饮食文化的进一步提升

    随着日本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可置疑的是游客对于餐饮的标准也在逐渐提高,“吃好、喝好、玩好”已成为游客旅游的首要目标。因此,这就对日本餐饮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继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久而久之,日本饮食文化才会日渐丰富。

2.3日本饮食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

    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丰富,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人们旅游已不只是欣赏自然风光,感受独特的人文气息也是重要内容。因此,日本要最大限度地开发餐饮行业,吸引广大游客,同时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饮食文化的创新,是当今首要需解决的问题。

三、日本饮食文化在旅游业中的现状分析

“民以食为天”, “ 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基本需要。旅游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文化活动 , 在旅游的六大要素中,“食” , 即餐饮供应位于首位, 在旅游业活动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旅游活动作为一种较高体力要求的特殊活动, 需要较高或很高的能量, 这当然更离不开饮食的基本支持。日本饮食文化在旅游业当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比如刺身,料理,寿司,尤以人体寿司最为吸引旅游业者。但是它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1  旅游餐饮种类不全,每份的量太少,不能满足大众口味

     日本受儒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和为贵"的思想根深蒂固。有鉴于此,日本人对屠宰大的牲畜食用,以为不仁。加之日本是岛国,平原少,资源缺乏,牲畜难于饲养,日本人很少食用牛羊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得知牛肉的营养价值,才逐渐吃猪、牛肉。羊肉则在市场上少见,仅在北海道等少数地方才能买到。像中国那样食用鹿、驴

、狗、兔肉的习俗更是罕见。这就酿成了日本菜肴种类不全,不能满足大众口味的遗憾。

3.2  生吃食品,危害极大,不符合大多旅游者习惯

近年来,日本人开始反省日本料理的弊端。起因是日本发生了举国震惊的“生牛肉中毒案”,造成4人死亡,90多人感染上出血性大肠杆菌。生食肉类,这是日料理的特色。日本人的饮食之道追求新鲜和“食材本身的味道”,因此鸡蛋、蔬菜、海鲜,甚至牛肉都用来生吃。但生肉所含大肠杆菌等超标是常有的事情,再新鲜的肉不经加热处理,也会有很多细菌。这使得来日本旅游的游客很不习惯,即使食用也存在着后顾之忧。

3.3   食品烹饪制作的方法很不科学

日本料理受到很多旅游者青睐。但是日本料理多用酱油和盐,生鱼片、寿司要蘸酱油,烤鱼上要撒盐,喝的汤中,盐的含量极大。日本冲绳地区的人吃盐过多,平均每天有18克,因此冲绳的高血压发病率也是居高不下。另外日本的饮食生活太过于清淡了,日本的食物虽然精美,但是其缺点就是没有气味。这些不足会大大减少日本美食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3.4  文化内涵开发与参与性不强

     目前日本餐饮业在旅游活动中的开发主要以品尝美味佳肴为主,开发者大多忽视了菜肴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如今,游客已经不满足于吃饱、吃好了,而是追求吃得有品位,所以挖掘饮食背后的文化是适应市场需求所必须的。另外,对于游客来说,能够亲身体验菜肴的制作会有极大的满足,但在这方面,日本餐饮企业显然做得不够。

4、日本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

4.1  拓宽视野,增加饮食种类,突出文化内涵

     日本是一个岛国,周围没有接壤国家,自然资源也十分稀缺。因此日本应该拓宽视野,可以从国外引进饮食文化,来增加食品种类,满足更多旅游者的需求。另一个方面,日本要突出饮食文化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关键在于“文化”,于吃中讲求文化,于旅游中弘扬文化,令旅游消费者真正达到以吃为方式、以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愿望。因此资源开发中要全面详实地搜集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等资料,来增加文化内涵。

4.2  科学烹饪加工日本饮食

生吃肉类,一定要保证选材的新鲜和安全。但在现今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下,还是应将其做熟最好。这样不仅味道鲜美,而且相对卫生安全。在调料方面,应该合理搭配,适量使用。日本饮食更应该在“色、香、味”上下功夫,不可以一味的追求外形,华而不实。要做出更具大众喜欢的旅游食品,才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促进日本旅游业的发展。

4.3  加强日本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

加   在旅游业的对外宣传促销中, 应把饮食文化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有些景区和旅游城市, 还应将饮食文化作为专题隆重推出。在旅游线路的编制中, 也应考虑饮食文化的因素, 或穿插在一些线路中间, 或编制专门的饮食文化旅游线路。同时还可以举办日本旅游年这类旅游节庆活动, 可以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 借机走上旅游市场。

4.4  发展美食休闲旅游

饮食不仅是旅游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 另一方面它是精神的 , 是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旅游到外地, 品尝当地名菜、名点, 无疑是一种“饮食文化” 的享受。发展美食旅游,要讲究美感、美器、美景, 还有美的菜名, 内涵丰富, 艺术性强;要讲究养生, 注重食疗与保健; 要四时更新, 适时而食等等。具备这些特点,才能使人们产生对日本饮食的好奇, 为了满足自己的这种愿望和情绪而去品尝日本美味佳肴、了解日本饮食习俗文化等。据此来开发美食旅游, 就可满足游客的美食情结, 以达到促进旅游业和饮食业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4.5  建立饮食文化传承、改革、发展的机制

     日本饮食文化应该要具有吐故纳新、自我进步的特性。为此, 日本饮食文化要在切实促进旅游业兴旺发达、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 实行继承与创新、传统与新潮、保持民族特色与吸收外来精华的结合, 建立起开放、变革、自强、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 不断繁荣和发展, 成为旅游业中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参 考 文 献:

第5篇:美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淮安是一座秀丽宜居的生态水城,京杭大运河、里运河、古黄河、盐河、淮沭新河等五河穿城,洪泽湖及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等四湖镶嵌,境内水域面积占整个市域面积的1/4,被誉为“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淮安是一座积淀深厚的文化名城。历史上诞生过一代伟人、千古名将韩信、小说大家吴承恩、汉赋大家枚乘、枚皋、巾帼英雄梁红玉、民族英雄关天培等众多名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温病条辨》、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老残游记》等都创作完成于此。

淮安过去叫做淮阳,而清河区是淮安市中心,一个心脏的部位。南来北往的人来到淮安,都要品尝淮安的淮扬菜。

淮安有考古实证的饮食文明,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下草湾文化”,距今约4-5万年。在此后漫长的饮食文化演进过程中,追求健康长寿、以食养生悦生渐成乡风民俗。西汉淮阴人枚乘在其代表作《七发》中,为楚太子开列了中国最早的一席食疗菜单,可见当时贵族饮食之丰与烹饪技艺之高。如果说被李白比作漂母的那位农家老妇,盛情饷客的“酒焖黄鸡”一举成为淮菜名品,或许沾了大文豪的光,那么,“一鸡九吃”可就见真功夫了:贫寒读书人家的巧媳妇,为待客宰了仅有的一只鸡,竟用它的不同部位快速做出了九道佳肴。直到今天,风靡海内外,被誉为“中国快餐”的“盱眙手抓龙虾”、“洪泽小鱼锅贴”,也都是从农家、渔家饭桌上移植改良而来。这些美食文化传统,千家万户“家常菜”精湛的烹艺,正是淮扬菜发展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古时的清河,在淮扬美食兴盛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明清时期,作为“九省通衢”、“盐榷重地”,官商巨贾云集于此,南船北马人流兴盛,极大推动了烹饪技术的推陈出新,促进了美食文化的繁荣发展。今日的清河作为“淮扬美食之乡”中心城区,一年一度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主会场,在弘扬淮扬美食文化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总投资5000多万元,整个馆群融合了中国庭园合院和中式园林风格。博物馆由“河馆”(展示与菜文化相关的古黄淮河、运河等文化)、“菜馆”(陈列展示淮扬菜文化)、“民俗馆”(展示与菜文化相关的民俗文化)和“学艺馆”(互动学习淮扬菜的制作及品尝美食)四大功能区组成,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而颇具创意的是,博物馆在传统展陈方式基础上,通过声、光、电、动漫等现代科技手段,再现淮扬菜发源、发展、承继、创新到鼎盛的悠久历史进程,成为传播淮扬菜美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研究基地。

第6篇:美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饮食差异;中国文化;法国文化

中法饮食文化是中法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体现。中国以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为主,传统的法国文化则以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为代表,两国不同的文化在人们生活方式上折射出来,其中饮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饮食习惯会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本民族的文化背景。

一、饮食方式

无论是中国人民,还是法国人民就餐时,大家喜欢坐在一起,气氛愉快,和睦团结,就餐的每个人受到尊重,席间大家交流,但其中的饮食方式差异体现在:聚食制和分食制、饮酒方式。中国人在聚餐上向来都喜欢围成一团而坐。就餐时,大家都用自己的餐具取食,有时为了让客人不太拘谨,还会主动为别人夹菜,表达自己的一番热情。一桌人的感情在餐具与美食的碰撞中加深,亲切热闹,又显盛情敬意,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一直沿用,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在当代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以什么形式,最终都会以一群人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的方式结束。这便形成了一种团结,和睦,热闹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中间,在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一片欢声笑语中,成为人们感情交流的媒介。虽然从卫生方面有些许不足之处,但“民族大融合”的心态始终贯穿着中国的聚食制,成为中国饮食方式的一大特点,至今也难以更改。法国是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以精致豪华的高尚风味款待全球食客的味蕾。法国人将“吃”视为人生一大乐事。用餐过程中大家边吃边聊,酒只是起到助兴和调节气氛的作用,却频频举杯,但都浅到即止,保持餐桌上的愉快气氛,又不至于过分喧闹。与中国不同,法式聚餐采用分食制,人们用公用餐具取餐挑选喜欢的食物,用自己的餐具取食吃他挑选的食物,重视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流。它的兴起与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平等、自由、尊重他人等理念有因果关系,目的是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参与者,并为他们的情感交流提供一个平台,这也体现了法国人强调个性的独立性与自。在饮酒礼仪方面,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顺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酒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法国人引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饮酒目的方面,在中国酒被当做一种工具,酒在中国人眼中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在畅饮豪饮之后带来的美妙作用。在法国,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就是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

二、饮食内容

中华民族受其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饮食内容丰富多样。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是最为显著的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河湖众多,灌溉条件良好,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孕育了中国的农耕文明。中国传统饮食以五谷杂粮为主,即吃米食,或面食,以蔬菜、水果、肉类为辅,被认为是具有植物性格的民族。当然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地理环境恶劣,蔬菜较少,人们是以牛羊肉为主,也充分体现中国饮食内容的多样性。因为中国地大物博,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大,各地区在饮食结构和习惯上也有所不同,形成了中国菜系,即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其中川菜是我国最有特色和最大的菜系。法兰西民族的饮食内容则相对比较单一。法国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北连英吉利海峡,南涉地中海,西临大西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中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因此法国内地各地区之间的风味总体并无多大区别。秉承游牧民族和海洋文明的习俗,法国饮食以动物性食物、面包、奶酪为主,配以蔬菜沙拉。法式大餐尤其以冷食为特色,以生菜,洋葱,西兰花,番茄等新鲜蔬菜做成的蔬菜沙拉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他们更倾向于保存食物的原汁原味。过去的游牧民族以渔猎、养殖为主,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所以荤食较多,形成了与中国素食文化相对应的肉食文化。法国人有着冒险、开拓的精神,在中世纪时,曾多次与邻国发生冲突,战争不断,此时的法国人找到一种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热量的食物——牛羊肉,而后肉食变为便演变为餐桌上的主菜,成为西餐的标志。

三、饮食观念

不同的哲学思想与精神文化、思维模式使得中法两国产生了不同的饮食观念,进而形成各自不同的饌肴文化特色。“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观念在中国深入人心,中国饮食追求“色、香、味”俱全,其中“味”是最重要的,人们对饮食美味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营养的追求,只要好吃又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中国美食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它的味,这体现了中国人对饮食的感性观念,为了追求美味,往往造成营养成分的残缺。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位调和,强调通过对食物的原料的烹饪调制,创造出新的综合美味,达到中国人认为的饮食之美的最佳境界“和”,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双重需要。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认为人类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中国烹制食物将不同的主料、配料通过圆底铁锅以及加热调味、翻炒等技术烹饪成菜,就是将不同的个性特征融合、转变成整体风格。“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还体现在中国人强调进食要与宇宙节律相协调。春夏秋冬,朝夕晦明都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以此达到阴阳协调。从天人合一与整体功能出发,达到中国人认为的饮食最佳境界“和”,“中和为美”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最高哲学思想,这不仅是中国饮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在烹饪中,各种调料体现的“和”,绝对不同于“杂”,而是集多味与一品,是要求在调和多味中,使之产生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境界,即源于诸味,而又高于诸味。这样调制出来的成品,个性全被淹没,而整体却光彩熠熠。法国人注重饮食观念,看重营养搭配。他们对饮食的理解来源于营养学,而非味觉;他们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充饥生存,所以会吃大块肉,吃整只鸡等“硬菜”,生吃新鲜蔬菜,如番茄、胡萝卜、西兰花、洋葱等,不太看重食物的色、香、味等,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相联系,反映出法国人饮食观念中的实用主义和理性的饮食观念。法餐讲究天人分离是指人作为主体与人以外的客体“天”是各自独立甚至对立的,强调把客体世界与人分离开来加以研究,把客体世界当作对象化的食物去看待。法国将主菜、配菜和酱汁置于平底锅分别烹制、加热后淋味、组装成菜,就是将不同原料的个体特性保留下来,突显其个体形象与风格,是西方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天人分离”与“形式结构”在饮食烹饪上的具体体现。在法国人看来,个性和个体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形成美的重要因素,于是生活中以特为贵,饮食上以独为美。同样,法国人将“个性突出”贯穿在菜肴的制作过程中——主菜的少司和配菜的少司难以完全渗透到主菜、配菜当中,虽然同在盘中,但又相对独立,各是各的味。由于中法两国哲学思想及其文化精神、思维模式所产生的饮食观念不同,使得中国和西方烹饪在饌肴的组成、烹制、调味及造型美化上都大不相同,造就了各自独特的饌肴文化。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在历史中相互影响。中法饮食沿着各自不同的文化道路发展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饮食文化也在传承和创新中丰富和发展。如今,吃的“精髓”不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改变,追求美味和养生已成为两国的共识,在今后的跨文化交流中,两国的饮食文化要在和谐的环境中交流、借鉴各自的积极成分,不断完善自身不足,不断地交流融合,吸收借鉴为两国多方面合作提供平台,共同促进自身及两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赵荣光.中华饮食文化--“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之文化常识系列[M].中华书局,2012.

[2]王旭.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3]邓天杰,陈煦娟.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

[4]晓海.法国的饮食文化撷趣[J].技术监督纵横,1999.

第7篇:美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目前三亚仍以热带滨海旅游产品为主,且内容和形式都缺乏深度和参与性,其中美食旅游产品所占比重偏低的旅游产品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高星级酒店美食旅游产品的开发将在丰富三亚旅游产品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增强三亚旅游的吸引力,活跃三亚旅游市场,促进三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增长。同时,三亚高星级酒店美食旅游的开发会带动农、牧、渔业、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三亚整体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促进整个三亚地区经济的繁荣。三亚高星级酒店饮食文化是三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文化给旅游者传递的是深厚的文化内涵。随着旅游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一般的观光旅游将逐步减少,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以及其它有特色的旅游将越来越多,旅游的文化内涵将越来越丰富。由于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认识不断提高,不少人除了通过旅游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外,还想通过一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对于三亚而言,挖掘饮食文化的内涵,更新和创造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已迫在眉睫。

二、三亚高星级酒店美食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一)数量庞大,分布集中的高星级酒店为美食旅游开发奠定了物质基础三亚作为海南省重要的经济中心、国内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每年接待大量的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以及商务往来的客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促使酒店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着。截至2012年底,三亚共有旅游饭店236家。其中,挂牌五星级酒店12家,四星级18家,其他待评五星级以上标准酒店35家,待评四星级以上标准酒店23家,在建五星级或超五星级酒店超过20家。主要集中在亚龙湾、海棠湾、大东海和三亚湾四个旅游度假区,以度假型酒店为主。洲际、万豪、希尔顿、雅高、喜达屋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品牌纷纷进驻三亚,三亚已超越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成为我国高档度假酒店最密集、国际品牌管理公司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二)丰富的美食产品为美食旅游开发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三亚不仅拥有着数十家高档星级酒店,而且每个酒店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餐厅和酒吧,从本土精粹到环球美食,每个餐厅都别具风味。例如:大东海的文华东方酒店就有11间特色餐厅和酒吧提供多元化的现代环球美食和饮品,每间餐厅和酒吧均可观赏到美丽壮观的海景;天域度假酒店餐饮设施齐全,拥有涛轩、椰苑、大堂吧、采风阁、高丽亭,各国风味菜应有尽有;利兹卡尔顿拥有以“食享”为主基调的八个餐厅酒廊,为宾客们奉上从名家经典、季节美食到量身定做的极致味蕾享受,而且环境优美、气氛优雅,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欣赏美景、怡情养性;亚龙湾环球城大酒店也是亚龙湾内的美食中心之一,拥有创新菜“海南传说”、“非洲热辣风情烤全牛+海鲜”、“海南妹”沙滩自助海鲜火锅、新派粤菜等美食。海棠湾洲际酒店拥有7间餐厅与酒吧专供创意美食,国内首创海洋餐厅,咫尺探寻海底神秘。各大高星级酒店还供应中式、英式、欧式、俄式等早餐、下午茶,从早到晚都可以尽享美味。

(三)持续高速增长的旅游业为美食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保障三亚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和优越的区位优势。2010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三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自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三亚旅游业发展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成为全国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三亚市2012全年接待过夜游客1102万人次,同比增长8%,占全省总接待量的33%;实现旅游总收入192.2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51%。旅游业已成为三亚影响力最大、拉动力最强、贡献率最高的产业。此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出游经验不断成熟、交通状况不断改善、网络信息发展等因素影响,旅游散客化日趋凸显。对三亚国内游客的抽样调查显示,到三亚旅游的散客已经占到了游客总量的67%,团队客人仅占33%;来访三亚2次以上的游客占38%,回头客已经是三亚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散客化趋势的凸显和游客重游频次的增加,对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经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多样化的旅游消费模式,深度美食旅游已经引起旅游者的关注。

三、三亚高星级酒店美食旅游开发思路

(一)深入挖掘美食产品的文化内涵三亚高星级酒店美食源自世界各地,美食体现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文化。随着旅游者文化素养的提高,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在开发美食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应注重挖掘美食与文化的关系,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植入美食中,突出高星级酒店美食的文化特性和民族地方性。可通过利用风格独特的饮食场所,配以美食地域文化表演、独特装盘造型,积极举办各种不同的美食文化活动,如特色美食文化节、酒店特色小吃竞赛等方式开发体现文化的美食旅游产品,让游客在品尝佳肴的同时直接获取审美信息,感受了解各国各地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立足于文化角度开发,是三亚高星级酒店美食旅游不断拓展市场、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同其它相关产业形成联动1、与旅行社合作。旅行社是旅游企业与游客之间的纽带,旅行社是游客了解旅游产品的一条主要途径,反之旅行社也是旅游企业对外销售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与旅行社进行合作,将高星级酒店美食进行集中、全面、深度的推介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法。酒店可以选择一批信誉较好、市场经营能力强的旅行社,与其合作开发有特色的美食旅游路线,开展多种形式的美食旅游活动,如开展美食节、跨年美食之夜等。高星级酒店应结合自身特点,与旅行社开展针对性合作,为其拓宽客源。游客在感受和了解酒店的美食特色与文化的同时,也会引起对酒店其他产品的兴趣。2、与其他酒店合作。三亚高星级酒店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海棠湾四大旅游度假区,客人以度假为主。度假客人的活动区域通常集中在酒店内,客人希望在度假期间能时刻保持新鲜体验。但是,从餐饮的角度来说,一方面酒店美食的变化并不是频繁的,另一方面高星级度假酒店有部分回头客人,再好的东西,如果长期一成不变,也会让人乏味的。度假酒店需帮助客人保持新鲜感,除了通过自身资源,也可以借助周围酒店的资源。各度假区内高星级酒店之间可以通过联合推出主题美食线路,例如推出泰国美食游、东南亚美食游、海南美食游以及风味烧烤宴、海鲜美食游等美食路线,从而吸引区域内不同酒店的客人参与美食旅游活动,获得与众不同的度假感受。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相互打折优惠措施,吸引区域内酒店客人的光临。

第8篇:美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寻求新的休闲方式,旅游的文化性、新奇性、感官体验受到旅游市场的青睐,美食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舌尖上的中国》大热,使得游客出行目的不再单一,出行意向选择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沉淀,有着“烹饪王国”的称号,并且饮食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排名首位,可见饮食文化不但能够体现中国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更是旅游经济效益的体现。川渝地区地处祖国西南,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使得川渝饮食既充满了江湖味又时时体现着现代文明。川渝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及历史优势。

一、川渝少数民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川菜是中国菜系之一,具有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川菜具有麻、辣、鲜、油等特点。而川菜最负盛名的菜肴钧出于少数民族传统作坊,如自贡江湖菜、宜宾燃面等。全国少数民族有30个民族分布在西南地区,而每个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目前川渝地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尚且处于附属资源,直接带动经济效益作用较小,只是通过游客被动消费带来旅游增长点。

二、川渝少数民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重视度不够,规划发展不协调

如今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重视旅游业发展,大力开发和建设旅游景区,缺忽视了对民族餐饮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把饮食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看待,忽略了饮食的精神层次,忽略了饮食文化和体验式消费的结合开发,未能将饮食相关的饮食文化、饮食禁忌、饮食节庆以及饮食礼仪与旅游结合起来提升民族区域旅游品牌,政府缺少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视。

(二)饮食知名度低,宣传推广方式落后

川渝少数民族美食众多,但都未形成品牌效应,许多美食只在民间流传。最传统的川菜做法、最地道的民族菜肴,只有形成品牌效应,才能传承和推广。美食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美食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尚未形成,政府、旅游企业及餐馆经营者对美食旅游推动旅游业整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认识度较低。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是人们品牌意识淡薄,做工复杂工序繁多的美食,知名度只限于地区,未能全国推广。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社会信息交流畅通无阻,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然不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全国餐饮业竞争激烈,旅游者消费观念也越来越理性化、推进品牌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三)专业人才缺失,饮食教育落后

餐饮企业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竞争越发激烈。消费者的餐饮选择与餐饮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相关。因此,提高餐饮企业人员服务态度和管理水平对少数民族地区餐饮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川渝少数民族地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厨师极少,甚至有些只有中小学水平。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进入性的提高,游客饮食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吃饱和吃好,他们更加注重菜肴的艺术水平及文化内涵。但目前民族餐厅餐饮服务人员素质和教育水平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四)饮食文化内涵缺乏,饮食环境粗糙

川渝少数民族地区美食旅游开发过程中,对美食本身所包含的文化挖掘不够。例如藏族团圆饭吐巴(类似于饺子),面团中将石子、辣椒、木炭、毛线等放于面皮中。每一种物品代表不同的含义,石子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心肠硬,毛线表示心肠软,木炭表示心肠黑,辣椒表示嘴如刀。这是一种饮食娱乐,无论谁吃到什么,都必须即席吐出。深度开发美食文化既能满足游客旅游活动又能体验当地特色饮食风俗带来的高层次境界。

川渝美食中除了大品牌大规模连锁店吸引游客之外,一些口味正宗地理位置偏僻的“苍蝇”馆子同样受到青睐。川渝地区尤其是民族餐馆,常常会出现人流爆满却买不到的现象。众多的“苍蝇”馆子就餐环境简陋、餐馆景观设计陈旧,极大地影响游客就餐体验。

三、川渝少数民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一)注重资源保护,强化宏观管理

首先,各民族在旅游发展期间,既要去迎合游客,迎接市场的需要,以获得经济和生活上的提高,更要加强对饮食旅游资源的保护,让其原汁原味地呈现在游客面前,保持饮食文化的传统性,建立文化保护机制。其次由政府牵头,制定政策与方针,积极引起餐饮企业方向,实现宏观管理。加大对特色餐饮创业的扶持奖励政策、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和帮助企业提升餐饮档次,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旅游产销会、博览会、交易会等,拓展饮食旅游资源市场。

(二)树立饮食文化品牌,拓宽宣传手段

一方面要求政府引导川渝少数民族地区餐饮、食品加工、配送等企业树立起自身的品牌,形成品牌文化优势;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已有的特色产品的商标注册,加快形成品牌效应,以品牌为龙头带动其他民族旅游行业升级发展。

川渝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加强宣传和推广,不仅仅是人们熟知的菜肴加大宣传力度,更应该重视民族特色菜肴的推广。除了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等进行传统宣传手段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微博、第三方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借助电视平台打造美食节目、视频直播吸引观众眼球、网络平台设计美食网、旅游节庆活动提高市场影响力。以此吸引旅游者的关注点,加快川渝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饮食教育水平

首先要转变餐饮企业管理者思维。餐饮企业生存的根本不单单依靠口碑效应更重要的因素是创新。企业管理者只有跟随市场的要求不断提高创新水平,才能将民族餐饮做大做强。其次,加强对厨师队伍的培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注重营养搭配养生长寿,而这些需要专业的营养学厨师。对他们进行再教育不但能够提高餐饮的内涵更加快了中国餐饮的国际化进程。最后,民族餐饮企业应加强与知名院校的合作交流,既能宣传本地区的餐饮文化又能提升现有餐饮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四)挖掘饮食文化内涵,改善饮食环境

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中的文化背景、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渊源是餐饮企业提高产品内涵打造品牌影响力的关键。饮食旅游的开发还应该注重内涵的开发,将饮食禁忌与饮食文化相结合,既能满足游客好奇心又能提高美食旅游的开发层次。少数民族餐厅景观应重点突出民俗特色,围绕饮食开展多种文化活动,有利于加深游客对美食旅游的体验,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

四、结语

第9篇:美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在文明论视域中,食品是用以展现对立的符号;与之相较,食品对于国家的代表则更加复杂和吊诡。在一个国家里,食品既在阶级意义上分化着群体,又在民族情感上整合着国家。

2016年4月4日,《纽约客》杂志刊载诗歌《他们的省份有完没完》,抱怨美国的各种中国菜实在太多:“他们的省份有完没完?!如果还没有,我们就有理由心烦!很久前,这里只有广东菜!(很久前,我们很容易知足。)”[1]这引起了轩然大波,华裔愤怒地抗议“白种诗人只想要没有中国人的中国文化。”[2]但作者特里林辩解道,此诗不过是嘲笑“势利的吃货”(foodsnobs)的戏作而已,不该被置于种族主义话语体系中过度解读。

这场论争呼应了近年来美国思想界对食品研究(foodstudies)的热情,是该学术动向在大众文学层面的表现。艾莉森・卡鲁斯所著的《全球化的胃口:美国力量与食品文学》为理解这场文学解读运动中的文化、社会和政治机制提供了思想框架。[3]该书以时间顺序,梳理了美国20世纪文学史中的“食品书写”,从20世纪初的农业现代化、20世纪中期战争时代的食品配额、当下后工业语境下的食品流通等方面呈现了食品对美国身份和国际秩序的折射,从而涵盖了食品研究中三个最重要的主题:食品的文明属性;食品生产和流通的国家政治属性;食品在全球化“科学”语境下的国际政治属性。正是在这三个维度,食品在美国文学中被刻画成“美国力量”的能指。

一、“神圣的饥饿”:食品、文明与“他者”

食品对文明的指涉在《全球的胃口》中没有直接讨论,却是该著的前提和基础。著作第一章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薇拉・凯瑟的小说《啊,拓荒者!》,其实凯瑟创作中的食品更多地和文明联系在一起。《啊,拓荒者!》中的食品生产的伟大之处更多地来自于欧洲文明相对于印第安文明的优越性。在凯瑟的传教士小说《死神来迎大主教》(穑1927)和《磐石上的阴影》(耄1931)中,食品是欧洲传教士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等“蛮荒”地区时维持“文明人”身份的几乎唯一的方式。其文化根源就在于,食品在文明论的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吃什么”和“怎么吃”分别发挥着区分他者和建立文明等级的功能。

从哲学和文化意义上来说,进食展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4]在希腊神话中,“饥饿”是区分人性与神性的基本特征,进食成了人类的“命运”和“境遇”(Ananke)。[5]这个境遇即是被困在“身体的囚笼”里,时刻面临着被自然/他者吞噬的焦虑,尽力以各种方式确认自身的“人性”。因此,食品定义着人性的界限,对食物“可吃性”的定义成为不同文明的认识论基础。

“可吃性”有两个根本要求:食人禁忌和可以命名。食人是人类被吞噬焦虑的外在表现,因此在大多数文明中都是最高禁忌。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部第8集里,和a说:“行将饿死的人,已经不是人了……易子而食,那就是锅里的一堆肉!”看似极端的言论从反面证明了食人和人性的对立关系。然而,在少数文明中,食人俗同样彰显了神圣的人性。那些部落将人的肉体等同于“生命力”,食人是他们挽留生命、确保部落文化得以再生产的文化仪式。[6]在现代文明中,食物的可吃性以“可知性”为前提。无法命名的食物是威胁人类主体性的异质,就如凯瑟小说《我的安东妮亚》(幔1918)中,美国祖母“不敢吃”也“不想吃”叫不出名字的“古怪的”东西,扔掉了新移民从故国原始森林里采集的野蘑菇。[7]当下欧美医药管理部门对于中药的苛刻限制也基于同样理由。这一认知是启蒙时代以降“理性”迷思的产物,而非自古如此。古罗马时期强调男性气质,接纳食物入口在象征层面上成为被。不得不吃的食物成为文明的最大威胁,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之模糊化,避免它获得命名而在人类生活中成为显性在场。[8]

不同文明对于“吃什么”的争论导致了“自我”和“他者”的对立,食品成为划分文明和野蛮的区隔线。不同文化相遇的最直接后果往往是饮食习惯的冲撞,最终形成文明等级论。早期踏上美洲大陆的欧洲殖民者担忧,“异邦”的气候和食品会改变欧洲人的体质,会引起道德的下降和文明的堕落。[9]他们难以忍受印第安人“茹毛饮血”的饮食,如蚁卵、虫子、蛇蛙等,玉米起初也被认为是野蛮的象征。引发他们最大恐惧的是容易上瘾的烟草,吸食烟草被视为“野蛮、亵渎、卑贱的印第安人的野兽般的行为,一个罪恶和令人作呕的习惯”。[10]一切伤害“理性”、导致上瘾或行为失控的食品都被认为是野蛮种族的专利,这是欧洲文明判定食物“可吃性”的一个基本原则。在19世纪末,英美医学界认为鸦片是华人的专属食品,把吸食鸦片导致的皮肤变得黑黄称为“东方病征”,警告白人吸食鸦片会堕落成为“东方人”。[11]酒精则成了爱尔兰人的种族食品,被用来证明爱尔兰缺乏自制力而不适宜脱离英国而独立。[12]有些食品则与劣等的文化特质相等同而遭到异化。1902年在美国广为传阅的小册子《肉还是米》便将肉食与美国男性气质相联系,而将米饭与亚洲苦力的阴柔诡异相联系,认定中国人是“永远不适宜”美国民主文明的异质因素。[13]

在定义可吃之物这个根本问题之后,“怎么吃”是一个相对温和的争论,体现的是文明的等级。19世纪初,以艺术家鲁莫尔为代表的欧美文化人士推动了关于美食的哲学,面向中产阶级宣扬“进食的艺术”,第一次严肃地将饮食提升到文化高度。简言之,“怎么吃”这个问题包含两方面:烹饪方式和进餐礼仪。在西方哲学那里,文明就是把自然原材料变为人工食品的过程。食品的生产就是对自然性的克服,饮食的“艺术性”也成为评判文明发展程度的标杆。法新社驻华记者孟飞(PhillipeMassonnet)的短篇小说《北京的煎饼》,描绘了法国的普通煎饼(crepes)到中国之后摇身一变成为“时尚”和“奢华”的象征,就如美国快餐在我国变成“小资情调”一样,都是文明等级论的体现。进食礼仪更是区分人与动物的行为符号系统,成为文明等级论的重要内容。2006年,在加拿大来自菲律宾的7岁男孩卢克因为在学校就餐时遵循故国习惯使用汤匙和叉子而被当众骂作“像猪一样进食”,并遭到开除。在历时四年的诉讼之后,加拿大魁北克人权法庭才认定歧视成立,判决学校赔偿17000美元。法律裁决针对的只是当众侮辱和开除,是“政治正确”的表面胜利,文明等级论却游离在法律管辖之外,在更深的思想层面上决定着人们认知模式。

二、“君主是王国的胃”:食品、阶级与国家

在文明论视域中,食品是用以展现对立的符号;与之相较,食品对于国家的代表则更加复杂和吊诡。在一个国家里,食品既在阶级意义上分化着群体,又在民族情感上整合着国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君主角色便体现了这一点。其时,进餐构成了人们生活的主线,君主被称为“王国的胃”。[14]君主的角色定位呈现了食品与国家内部结构的对应关系。首先,食品体现了阶级性。当时肥胖一直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君主必须要比臣民肥胖才能体现地位崇高,化身为社会之“胃”便成必然。其次,这一角色显示君主担负着庇护和喂养其他阶层的政治义务。简言之,食品对国家的呈现包括三方面:食品种类和进食方式、餐宴、国家食品的确立。

食品的消费种类和进食方式直观地反映出国家内部的阶级划分。布尔迪厄曾指出,食品是个体社会地位的能指。[15]若将视角从个体切换至社会,这句断言其实也在说明,食品的消费方式展现了社会阶级。《全球的胃口》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食品分配政策的分析呼应了布尔迪厄的观点,揭示出当时“民主”和“富足”神话的国家话语与美国现实之间的张力。在食物匮乏的情况下,美国政府推行食物配额制,看似以“公平分配”的方式消除了整个国家的内部差异,其实掩盖了阶级造成的食品不公。贫困的农村女性经常忍饥挨饿,而上层社会天天觥筹交错。美国食品部拟实施豪华宴席禁令,还没正式出台报纸上就已经出现如何规避的讨论。[16]不难看出,社会阶级的存在导致了食品占有机会和饮食结构的不同。在很多国家,肉类是上层阶级的专享特权。在我国古代,“肉食者”直接成了统治阶级的指代词,肉食种类在封建礼制中严格对应着社会等级。《礼记・王制》有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孟子・梁惠王上》)肉食甚至成为“王道乐土”的国家理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除了“吃什么”之外,“怎么吃”也在国家内部区分着阶级人群。中上层阶级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本去改善食品烹饪和进食方式,使食品进一步脱离自然之物的身份转变为艺术品。丰子恺的《忆儿时吃蟹》对父亲吃蟹“风雅”的刻画,便呈现了一个“老爷”应该有的闲情。家庭妇女们聚在一起用精致的瓷器吃饼干、喝下午茶也成了简・奥斯汀展示中产阶级“道德经济”的最典型场景。[17]

餐宴在体现阶级区隔之外,更多地发挥联系不同阶级的功能。餐宴作为人类分享食品的仪式,是参与者交流、确认、彰显彼此社会权力关系的文化叙事。[18]除了座次安排外,举办宴席本身便是阶级意识和国家文化的体现。在殖民时期的美国尤其如此。1611年,詹姆斯敦殖民地的副州长乔治・珀西给英国的兄长伯爵写信,要求运送大量食品到当地供他请客之用。他写道,他的声誉完全取决于“每日聚集知名人士、并举行宴席”的能力。[19]这种“好客”是英国等级文化最典型的特征,强调了上位者与下位者的“互惠”关系和彼此的义务:上位者实践着庇护和慈善,下位者回报以尊敬和忠诚。宴席的举办正是在象征层面体现了国家中的上层阶级对其余人群负有的经济义务。

阶级性和整合性使得“国家食品”的出现成了可能。主导阶级的口味往往会被其他阶级所接受、推崇和模仿,最终成为国家的象征。在封建社会,中上层阶级的饮食因其“高雅性”而受到下层社会的追捧;而在现代民主政治语境中,往往是享有最多政治权利的阶层具有决定国家食品的能力。比如,匈牙利的国家食品是牛肉汤(goulash)。“汤”这个概念在欧洲直至1700年在上层阶级出现,逐步在整个社会流行开来,牛肉汤成为平原地区贫困牧人的主要食品。18世纪末,匈牙利的资产阶级为了与国王争夺领导权,出于团结平民的政治目的选择牛肉汤为国家食品,以显示现代民主公民和封建臣民的差别。之后,牛肉汤便作为一个光荣的政治符号进入了上层社会的餐桌。[20]从另一个角度说,国家食品展现了主导阶级在国家中的生存状态。比如,英国和法国国情相似,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烹饪方式作为国家文化的代表:法国是“高雅食品”(hautecuisine),英国则是“乡村农妇家常菜”(countryhousewifestyle)。这并非是说英国属于农业国家―――实际上英国的工业化程度要胜过法国―――而是展现了贵族和士绅阶层在两国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不同处境。在法国,贵族士绅虽然具有文化领导力,但与国王的政治角力失败,只能通过奢侈的宴席攀比来凸显存在感;由于法国乡村的食品供给匮乏,贵族士绅只能集聚在流通发达的城市之中。所以,法国的“高雅食品”其实是政治欲望被压抑后的文化移情。而英国的贵族士绅阶层一直掌握了文化和政治权力,没有必要借助食品烹饪来建构自我身份。他们每年在乡村度过很长时间,因而乡村家常菜对他们来说恰恰是阶级自信的表现。[21]

三、口味和品味:食品、科学与国际秩序

在当下全球化的语境下,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表象,世界的每处地方都似乎变成了异域食品的集散地和大卖场。但在看似无迹可寻的流通图景背后,隐藏着非常清晰的国际秩序。正如《全球的胃口》所展示的,全球化彰显了美国的食品力量,使得世界的各个地区勾连成一体,满足了人们对异域食品的欲望;但同时美国的技术和知识霸权统一了各地的不同口味(taste),通过“营养”科学、“有机”农业等“客观”概念将美国的品味(taste)普世化。

食品的全球化流通路线其实就是国际权力格局。《全球的胃口》以托尼・莫里森(ToniMorrison)的小说《柏油孩子》(,1981)中的巧克力和白糖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不发达地区对异域食品的欲望所折射的全球政治和文化秩序,以及其中隐藏的生态和经济剥削。在全球化语境下,食品流通呈现出“回流”特征,即落后地区出口食物原材料,经过欧美国家的加工和设计后,成为品味的象征重新卖回落后地区。这个回流是区域食谱屈从于欧美文化霸权的体现。《全球的胃口》选择巧克力和白糖作为呈现现今国际秩序的食品,明显影射了殖民历史:巧克力和白糖在欧洲的流行时间,便是欧洲在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称霸世界、成为世界中心的时期;它们帮助欧洲形成了“甜口味”,更沾染着殖民地劳工的血汗。[22]巧克力是西班牙征服中美洲之后发现的本土食品。在欧洲需求日益增加后,可可种植成为殖民地与欧洲大陆的主要经济关系。巧克力的流通路线是,从非洲贩卖来的黑奴在南美洲的可可种植园中生产原料,运往欧洲加工后再将它送往加拿大殖民地。这一美洲本土原料经由欧洲的文化口味和市场筛选后重返故土,摇身一变成为区分种族、阶级和文化的符号。这在凯瑟的小说《磐石上的阴影》中也有涉及。[23]白糖背后的经济秩序与巧克力如出一辙。它们使甜味成为体面生活的标志,使欧洲成为品味的裁决者,却把苦涩留给了非洲。为了给种植园经济依附的奴隶制找到理由,当时的文学、艺术和哲学都将非洲视为野蛮和非人的种族。

在全球化语境下,食品回流和欧美品味的独霸天下并非像殖民时期那样通过武力实现,而是通过技术理性话语实现。启蒙时代以后,成为普世标准的科学和理性压制乃至消灭了地区文化实践,成为欧洲帝国霸权主义的工具。结果是,食品生产和分配呈现出“去地方化”的特征,区域食品的多样性逐步消失,批量生产的标准食品主导了世界各国的饮食结构。荷兰科学家格里特在1847年的科学研究中第一次提出“营养”概念,为食品的标准化提供了唯一度量。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美国家开始制定营养国际标准,并借助国际劳工组织、邦联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推行,以科学的名义掩盖了食品的文明属性和国家属性,强行将整个世界纳入欧洲式的认知、分析和评判范围之中。

科学技术意图将食品还原为纯粹的物质,实际上却在社会学意义上强化了国际秩序。“去地方化”的食品生产与分配提高了各个区域的生活质量,补充了来自异域的额外营养。在这一过程中,欠发达国家却沦为了食品生产链的底层。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本地食品供给被国际食品商掠夺,本地农作物的多样性被毁灭,只剩余一两种国际市场所需要的特定经济作物。比如在墨西哥,为了保证玉米产量而大量使用除草剂,导致了很多植物被当成“杂草”杀死,而那些植物是当地农民的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墨西哥人不得不改变传统饮食习惯,也丧失了对本地区的食品生产与分配的控制。随着美国汉堡等快餐食品的流行,拉丁美洲开始大批量生产牛肉以供国际市场。1960―1972年,危地马拉的牛肉产量翻了一番,但国内人均消费量却下降了20%。牛的养殖导致当地将森林和农田变成草地,不仅使得土地所有权的变更,而且使富余农业劳动力向外流动,永久性地改变了当地的政治经济结构。[24]

在后工业时代,推动了食品标准普世化的技术令人惊奇地引领了新的品味:食品本地化运动。工业化发展导致的污染和多样性匮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反感,对田园的怀旧再次复兴,成为能够超脱普通生活的品味体现。《全球的胃口》通过对露丝・尾关(RuthOzeki)《我的肉食年代》(螅1998)等作品的分析,呈现了文学界对于新时期高度工业化的反感,其文化背景便是欧美发达国家新近提出的“有机生活”“本地产品运动”“慢餐运动”等理念。这是继第一世界国家从第三世界进口食品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出口成品至第三世界的食品“回流”现象之后,鉴于第三世界的土壤、空气、水源等污染状况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再次出现的食品生产模式的回流。它所体现的依然是欧美品味压制地方口味的国际秩序。值得警惕的是,这一秩序已经固化成为全球公民的集体无意识。2013年,即《全球的胃口》刚问世的年份,中国网民掀起了一场豆腐脑“甜咸之争”。“甜党”和“咸党”发动数百万人去美国白宫网站上请愿仲裁。这虽是一场故意为之的闹剧,却生动地展现了当今的国际秩序。中国的网民在食品口味上“党派化”并求助美国政府,折射的是美国在技术、经济和文化秩序中的“权威”地位已经获得广泛认可。

总而言之,“食品书写”已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文化和政治叙事,在意识形态、农业生产、自然地貌等各方面塑造着世界。《纽约客》引发的争论不过是一场显性的文学解读,有些文本并未引起评论界的足够注意。我国的文学事例是莫言的“食品书写”及其家乡政府的相应实践。莫言作品中红高粱形成的“红海”意象广为人知,但高密乡的当地农民早已弃种这个作物。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当地政府计划投资6.7亿元种植一万亩红高粱,重现莫言描写的文学地理。在他们看来,诺贝尔奖是“最大的奖,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比状元还厉害”,一定能够弘扬中国形象、推动高密文化产业。[25]红高粱这个已经被日常食谱抛弃、被剥夺了营养功能的食品绝处逢生,成为文化资本的象征,反映了当下中国人对于第三世界国家身份的接受,以及地方口味对于欧美品味的屈从。

(本文受到中国人民大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

注释

[1]CalvinTrillin,“HaveTheyRunout ofProvincesYet?”April4,2016.

[2]TimothyYu,“WhitePoetsWant ChineseCultureWithoutChinesePeople,”April9,2016.

[3]AllisonCarruth,螅洌Cambri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3.

[4]Novalis,螅trans.M.M.Stolijar,NewYork:StateUniversity ofNewYorkPress,1997,pp.102―103.

[5]PaulMonaghan,“TheFireThat Cooks:Prometheus,Hunger,andtheArtsin GreekAntiquity,”螅螅eds.,AnnMcCulloch,andPavlinaRadia,Newcastle:Cam bridgeScholarsPublishing,2012,p.86.

[6]参见佩吉・桑迪:《神圣的饥饿:作为文化系统的食人俗》,郑元者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7]薇拉・凯瑟:《我的安东妮亚》,周微林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8]AliceWeinreb,“TasteNoEvil:The DangersoftheMouthinAncientRome,”澹澹eds.,WojciechKalaga,andTadeuszRachwal,FrankfurtamMain:PeterLang,2005,pp.168―169.

[9]MichaelLaCombe,:洌Philadelphia:Universityof PennsylvaniaPress,2012,pp.56―62.

[10]BernardSheehan,:幔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0,p.97.

[11]DianaAhmad,“OpiumSmoking,AntiChineseAttitudes,andtheAmerican MedicalCommunity,1850―1890,”1.2(2000),pp.59―61.

[12]DairymaidFerriter,螅洌Dublin:IrishAcademicPress,1999,p.5.

[13]SamuelGompers,.澹.澹Washington:AmericanFederationofLabor,1902,pp.26―27.

[14]RomanSandgruber,“Nutritionin AustriaintheIndustrialAge,”,ed.,HansTeuteberg,Leicester:LeicesterUniversityPress,1992,pp.160―161.

[15]PierreBourdieu,睿澹trans.RichardNice,Boston: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4,p.175.

[16]同[3],p.64。

[17]参见MaggieLane,洌HambledonPress,1995。

[18]参见MichaelJones,簦洌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7。

[19]同[9],p.108。

[20]EszterKisban,“FoodandFoodwaysastheSubjectofHistoricalAnalysesin Hungary,”,ed.,HansTeuteberg,Leicester:LeicesterUniversityPress,1992,p.207.

[21]StephenMennell,“Divergencesand ConvergencesintheDevelopmentofCulinary Cultures,”,ed.,HansTeuteberg,Leicester:LeicesterUniversityPress,1992,pp.282―284.

[22]SidneyMintz,颍NewYork:Viking,1985,p.xxv.

[23]AndrewJewell,“Chocolate,Cannibalism,andGastronomicalMeaningin耄”8,eds.,JohnMurphy,etal.,Lincoln:Universityof NebraskaPress,2010,pp.28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