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网络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校园网络年度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校园网络年度工作计划

第1篇:校园网络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乳山冯家中学是冯家镇唯一的初级中学,校长李乃友对自己学校的未来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力争在3年之内将学校创办成省示范初中。 

李校长在规划学校的未来的同时,也一直在深深地思索着一个问题——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半年来,他先后走访了不少的学校。通过了解,他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只是花钱买来了电脑、服务器和教育软件,搭成了网络环境。由于一些学校对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和管理毫无整体思路。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教学和管理水平没有提高,校园网却成了老师们上网打牌的工具。李校长觉得,这样的教训实在令人心痛。 

同时,他也接触了许多的厂商。可是,令李校长失望的是:这些厂商的工程师一上门,不是使出浑身解术推销产品和方案,就是大肆泛谈信息化的背景和好处,但一问到校园网如何才能用起来,就变得瞠目结舌。这样的厂商是不可能提出自己对教学和管理的建议的。 

通过调研,李校长暗下决心:冯家中学的校园网建设基础架构的搭建只是整个信息化建设的工程部分。工程必须在规划指导下完成。如何分配校园网建设的人、财、物?李校长总结出“三个三分之一”的独特理论:基础建设占三分之一,资源建设占三分之一、队伍建设三分之一。  校园网建设的整体规划 

一 基础建设:楼宇之间采用千兆主干光纤连接。百兆交换到桌面,每个教室都有一个专门的接入信息点,为学校将来的发展作好准备。通过乳山教育网与Internet相连。 

二 资源建设:采用乳山市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库、电子图书库、影视库。在此基础上,后续运行阶段,学校自建资源非常重要,是积累优秀教师智慧的最佳途径。 

三 应用建设:采用联想网络教学系统、联想校园网视频服务系统。 

第2篇:校园网络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福州铜盘中学吴华英

[内容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空前发展,导致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校园网络已成为当前校园的热门话题,本文试对校园网络的作用、校园网络与队伍建设方面谈自已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校园网作用校园网建设队伍建设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社会,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空前发展,已对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产生深远影响,导致新的教育技术革命。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谈到学校培养学生五种能力首位就是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当前,各学校从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和增强学生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培养方面考虑加大校园网络建设,校园网络已悄然无声走进了中小学校园,上网时你就可以找到很多与中小学相关的网页,如何建设和管理校园网络已成为中学校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试就构建校园网络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校园网的作用

校园网是以应用为目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和它的使用者以及相关规定的集合。简单的说,就是像电话网一样在校园内分布的电脑网络,电话传递语音,电脑传递信息。

校园网的作用不仅仅是计算机的普及与学习,它的最大作用在于网络资源的共享,进而在校园中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信息文化。目前,学校的各教研室(组)一般都配置了计算机设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大气候业已形成。但各计算机的应用还都是孤立的并没有构成实时的通信交互能力,它是信息的孤岛。应用校园网可发挥更大的作用。校园网络的具体应用在:(1)教学方面,教学资料的积累查阅;多媒体课件的共享;教学资料与方案可以通过网络发往教室的电脑以备教学之需;按不同的主题建立网上讨论组,备课之余可以上校园网的论坛进行教育教学的讨论;教学信息获取,与外部的Internet连通;学科成绩管理与分析,用电子表格统计与分析学生的成绩然后转成交互的网页放到校园网上供各科教师分析;(2)教务管理方面,课程表、各类活动的安排都可以网页的形式于校园网内,使教育教学的信息及时流通并有了最佳保存信息的方式,同时因为有了网络,上述信息便可以供老师共享,这些信息在应用者的电脑上用统一的浏览器进行访问、查询,简洁方便,容易上手。学籍管理由建网前的单纯封闭管理转变为建网后的开放性与查阅,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的各种管理条例、活动安排甚至于活动本身都可以构建在网络上。(3)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校园网除了用于教学外,还可为学生活动创造一个全新的无时空间隔的虚拟世界,这在重点高中或在相关专业的重点职高更有实现的价值:不仅是信息化的熏陶,更是信息化的体验,校园网完全是一种工具成为班级活动的组成部分。班级信息,出版网上黑板报,建立各种论坛,班级与老师、校长的沟通,形成校园网上的虚拟社区与社团,使之成为学生生活中新的热点和兴奋点,以网络载体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进而构建丰富多彩的网上校园文化。除此以外,还可在校园内部提供财务管理、图书管理、财产管理等信息网,实现资源高度共享。

二、校园网络建设的规划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中学的校园网将会比以往有更快的发展。计算机实验室设备基本完善,信息教育越发引人重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计算机网络的热情和期待与日俱增,而外部Internet在不断延伸扩张,这些因素将促成校园网迅速地普及。校园网建设既要经济实用,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又不能造成资源闲置和资金浪费。如何以有效的投入、实际的应用和发展的态势来规划建设校园网络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建设校园网的关键是能把握住整体建设框架。若对教育教学的观念,网络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中小校校园网的应用还没有深刻理解情况下,来规划构建校园网就难免会产生不少盲点与缺憾。许多不太成熟的建设一般都不是资金问题而是设计者的构建与规划脱离了学校特殊环境,仅仅凭网络建设公司设计与规划,缺少与使用单位的沟通磨合,而网络建好后,应用的热情又远不如投入建设时来得大,应用上缺少规划指导使网络的功能得不到最佳的发挥。如此种种,使得校园网的功能与效益缺少应有的回报。而校园网络在初创期投入较大,效果又不是十分明显,加之成功的校园网络建设也不多见,投入所产生的预期结果无法把握,也使准备建设校园网的学校犹豫不定。

本人认为校园网的建设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规划:校园网络建设的定位问题是最基础的规划。首先明确"建网的目的和应该建什么样的网",必须将网络建设与学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规划,哪些是一步到位的投入哪些是逐步升级渐渐完善。只有建前的周密规划,才能保证校园网建设的完好性。

分期建设:网络建设中一项重要的设计是可扩展性,硬件的发展,应用的深入决定了校园网建设的阶段性,良好的网络具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建设中必须十分理性,预置好网络的接口,分期投入和建设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等到学校的网上应用比较成熟后,结合当前网络新技术再添加。当然设备的购置一般总是要比当前的应用略有超前也是情理中的事,问题是应该较好地把握住学校的网络应用。等到网上应用相应成熟后再逐步升级也不迟。

软硬并举:一般的校园网建设往往是网络建好后,才开始应用软件的设计,使得建好后的网络无法即刻投入使用,网络实际上处在半瘫痪状态。在构建校园网时一定要软件与硬件同时设计,甚至于超前考虑,因为软件设计的周期往往会比网络建设来得时间长,相对的完善过程也比较长。即便是购置成品校园网软件,也必须在建网前与研发单位充分的沟通,保证所用软件适合本学校的应用。

应用为主:完整的校园网离不开应用的支撑。应用就是效益,网络事实上仅仅是一载体,而网络上应用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对校园网应用的设计是整个网络建设一项重要的工作,除了基于TCP/IP应用外,还有教育教学的管理应用,教学软件一方面要引进大量目前教育领域中优秀的教学管理软件、题库、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备课系统和课件制作平台,也可从Internet上下载优秀的课件,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学校也可自主开发一些实用的软件系统,丰富校园网的教学资源。

三、网络技术队伍建设

管理队伍建设,"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是网络能否发挥其最佳效益的关键。网络建好后因为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网络应用能力下降的事例比比皆是。学校一定要培养选派几位责任心强,技术精湛,作风细致,熟悉网络教育的技术人员来负责维护校园网络,并在制度的保证下,保证校园网络的应用。

目前阻碍计算机教育和辅助教学发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计算机应用人才,教师培训与网络的建设应同步或超前进行,只有培养和培训一批会制作计算机课件和使用计算机的人才,才能够充分发挥校园网巨大潜能,使校园网的建设具有更深远的实际意义。但是,目前许多学校的任课教师对计算机知之甚少,甚至不知CAI为何物。究其原因,除了经济以外,一是领导认识不足,二是教师对计算机存在恐惧感,三是CAI课件制作相对繁琐,现成课件的使用又不能得心应手,使一部分教师心存反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福建省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开展信息技术全员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建立适应信息时代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这对推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十分有利,作为学校应借此机会积极做好这一项工作。学校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队伍建设。

学校技术管理骨干队伍

针对学校缺乏专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学校可以组织各科组中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青年教师成立电教小组,由电教科组负责将小组分成网络管理、日常维护及教学软件开发两大部分,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教师全员培训

只有让每个教师和学生懂得校园网络的各项功能和使用方法,才能充分体现校园网络的价值。对教师的培训要注重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应做到:1、应先易后难。由于教师一般都没有计算机基础,按照先易后难,以初级为重点,逐步加深分层次的原则,初级班可开设Windows98、Word、IE、outlook等课程;提高班可开设Excel、FrontPage、PowerPoint;课件制作班可进行Authorware的学习;2、培训要有计划分期分批,保证重点。3、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学用结合,提高学习兴趣。

在软、硬件建设初见成效的条件下,网络下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将逐步成为了学校的常规课。从网络建设的效果及应用的程度来看,校园网的效价比是非常高的。相信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进一步应用,校园网的效益将会越来越大,也必将会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使学校成为一所具有先进的信息化网络环境的现代化学校。

[作者简介] 吴华英 女 中学二级 出生年月:1971年8月

第3篇:校园网络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参照部颁标准,不断完善校园网建设

近年来,学校参照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标准,从校园网硬件设施上对校园网进行了进一步改造。

1.网络拓扑设计

学校在改变过去那种重物理结构而轻逻辑规划做法的同时,实现了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在这两个方面的统一规划。在拓扑结构图中示明IP地址、子网、网关和路由等有关逻辑规划信息,减少了原有的那种因通讯协议规划不合理、软件设置不恰当所引起的网络故障,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

2.交换与共享

为改变以往校园网的网络干线采用光缆和交换机(独享端口带宽)连接,而网络教室采用集线器(共享端口带宽)连接的做法,学校积极筹措资金,此后新增的网络边接设备一律使用了交换机。

3.传输介质选用及网络布线

遵循有关技术规范、消防规划和信息安全与保密要求,学校在校内建筑物之间的室外连接均使用六芯多模光纤,建筑物内部连接使用无屏蔽双绞线,到桌面的连接则使用超五类双绞线。对于网络干线、支线与服务器的连接不在同一室内的,学校全部留有线路冗余备份;较为集中的计算机机房、实验室网络设备端口数量留有20%左右的冗余;各种办公室的网络布线在校园网组建时的计算机装备数量的基础上,留有60%左右的冗余,并使用信息模块,以避免将来因端口数量不足而连接网段需扩展设备时出现网络通讯故障。

4.传输协议选择

学校采用TCP/IP网络通讯协议。IP地址资源的分配采用如下方案:对于学生实验室,将客户机的配置工作集中在服务器端,由网络管理员完成;对网络管理员或个别计算机学科教师用机以及网络实验室的计算机,由网络管理员指定保留的地址段以满足需要。网络管理员协助有关人员分配IP地址,并将已出租或回收的地址及时登记在册。

发挥校园网信息共享功能,探索学校数字化管理体系

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学校的校园网系统在学校办公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校建立起校园办公信息共享平台

2005年,学校在原有校园数字化管理基础上,引入上海鹏达公司开发的学校管理软件系统,大大提高了学校办公自动化的管理水平。该数字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六个功能模块:办公室文件及信息处理模块;教务信息管理模块;学生信息管理模块;招生就业信息管理模块;人事信息管理模块;设备及财产管理模块。

为使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尽快适应新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扭转员工既有的工作惯性思维,学校从对教职工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培训入手,要求各科室配备一名兼职信息管理员,有组织地率先对各科室负责人(正职)和信息管理员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网页制作技术进行培训。

经过一年的运行,目前学校已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管理信息的收集、反馈与处理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2.省略技术开发出适应本校需要的《武汉市财政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教师工作态度评价系统;二是教师业务能力评价系统;三是学生评教系统;四是教师综合评价系统。通过合理的权限管理,实现了各种数据输入的分流与自动化分类、统计。同时,系统还为教学管理部门和领导提供数据输出接口,方便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要求对数据进行二次开发与加工,以满足个性化分析需要。

3.利用校园网技术,改变传统的选修课选课模式

学分制是中职学校制度创新的一个基本方向,但从全国范围看,实际推行的情况并不太好。究其原因,手工方式下学生选课所带来的巨大工作量往往让教学管理部门头痛不已:一是传统的《选修课指南》形式单一、制作粗糙、信息量小,对导师的介绍显得呆板生硬;二是要反复印制大量的选课统计表格,且用过即毁,造成财物的浪费;三是学生选课数据的整理分类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四是遇到热点课程而教学资源又有限的情况,在确定选学学生时往往会出现争论不休、有失公允的问题。在这种方式下,完成数百学生的选课工作,往往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

为扭转这一被动工作局面,学校借助于校园网,自行开发了《学生在线选课系统》。该系统包括“选课指南”、“课程计划”、“选课”和“班级查询”等功能模块,且具有密码控制功能。学生可以在学校、在家里或任意一个可以连接互联网的地方,完成选课过程。将《选课指南》以网页形式在校园网上,除基本的课程文字介绍外,还通过选择与相关站点链接,丰富内容介绍。导师简介既有文字,又有照片,同时还有选择的链接导师所取得的成果材料。“选课计划”提供各年级选修课清单、标准人数与学时安排。“选课”由学生按年级分别自主完成,并遵循志愿优先与时间优先的原则由计算机自动整理,完成编班。每个学生均填写3种选课志愿,志愿序号靠前的优先安排。在志愿相同的情况下,按时间优选原则安排。“班级查询”主要提供各选修课学生名单以及个别调班处理。

使用在线选课系统后,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选课。资料整理与编班变得异常轻松,组织选课的工作量几乎为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完成在线选课后,教务部门只需针对个别情况作零星调整,从编班到下发教师课表仅需2~3天时间,大大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与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应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首先,更新观念,变信息技术的管理辅助手段观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载体观。依靠自身力量,积极开发功能相对单一、技术含量不太复杂、能够针对学校管理实际的小型软件是中职学校在低成本条件下,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第4篇:校园网络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校园网;设计;建设;开发;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7-31262-02

Campus Ne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REN Wen-li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ical Department,Xi'an 710049,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raised anupsurge in the middle school, many middle schools have all built upown campus net, formed to cover the nation machine the net andconnects through the special line and Internet. Constructs the campusnet not only to involve the technical aspect, but is includes thenetwork facility, applies the platform,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thespecialized application, the personnel quality and so on themultitudinous ingredient integration,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management environment system.

Key words:Campus net; Desig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Management;Safe

校园网的建设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与国内外的联系,有利于及时了解国内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校园网的建立及以其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也有利于各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每个校园网的设计、建设都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谨慎的决策和紧张的施工。根据实践经验我认为,在设计与建设校园网的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五个关键问题:

1 确立建设校园网的目标

确立校园网建设的目标,不仅要考虑技术方面,更要考虑环境、应用和管理等,必须与学校各方面改革、建设相结合,与学校长远相结合,论证和决策。根据这样的使用要求: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校园网应具备以下三点应用目标:首先,学校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人才,因此对教学过程提供直接支持应是校园的基本功能。其次,校园网必须能够支持学校的日常办公和管理。再次,与Interent的联接也是校园网的基本功能之一。联接Interent可以使学校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空间。大大扩展师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还可以增强校内外的沟通以及自由地消息。

2 校园网的技术方案设计

校园网的设计应尽量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比较成熟的技术,兼顾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选择结构化、可扩充、多用途的网络产品,保证网络在较长时间内不落后。同时网络设计应结构合理,在通信网络、资源配置、系统服务和网络管理上有良好的分层设计,使网络结构清晰,便于使用、管理和维护。另外网络应坚持高效实用的原则,着眼于教学、科研、管理的实际需要,用有限的资金优先解决工作急需的问题。校园网的技术方案设计分以下5步:

2.1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

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通讯系统的整体设计,它为网络软件、硬件及网络通讯协议、数据存取控制和拓扑结构提供标准。因此网络体系结构的选择是实现校园网建设目标的核心环节。在充分了解各种网络的特点、性能、价格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应用,考虑学校能够投入的资金及现有的设备、局域网和其它资源情况,进行综合,确定符合自己需要、有利于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扩充、性能价格比高的网络方案。

2.2确定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当计算机台数较多或可靠性要求高时,优先考虑采用星型或树型连接;对于少数几台距离较远或可靠性要求不高,共享任务不繁重,可考虑用一根电缆进行总线型连接。实际的拓扑结构常为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

2.3设备的选择与布线系统的设计

选择网络设备,首先要符合CERNet、Internet等国内、国际联网标准;其实要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如TCP/IP、IPX、DECnet等常用网络协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充性和可管理性;第三,价格在预算范围内,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第四,应选择信誉高的网络产品公司的优质产品,其国内外有成功的使用经验,有良好的售后服务。

组成校园网的硬件有以下四类:一是网络服务器;二是网络工作站、三是网络适配器,又称为网卡;四是连接线,学名"传输介质",主要是电缆或双绞线,还有不常用的光纤。

出于硬件上的专门考虑,有条件最好购置专门的文件服务器。因为服务器的硬盘存速度对网络的很大,所以专用的服务器就对数据存储、速度、可靠性都有考虑,诸如硬盘镜像、双工等容错技术一般都会得到应用。不过一般的小型校园网,采用PII级的微机,配备一个或数个的大容量硬盘和一个32位的网卡也可以满足要求。

网卡虽然有16位和32位之分,但一个网络无论用16 位或32位网卡,最好均用同一品牌,以保证良好的兼容性。一般而言,市场上兼容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对小型校园网的影响不明显。目前购买网卡应购买即插即用型网卡。

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同轴电缆和双绞线两种。同轴电缆又分为粗同轴电缆和细同轴电缆。粗同轴电缆主要用于基干线(Back-bone)的建设。细同轴电缆使用BNC接口,主要用于计算机间的网络连接,但因接头易松,可靠性差,将会逐渐被双绞线取代。双绞线又分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又绞线(UTP或电话线)。目前常用的UTP双绞线分五类和三类两种规格,一般小型局域网(10M)用三类。可靠性,速度要求高的大局域网(100M网)用五类,使用RJ-45接口。联网最好优先考虑采用双绞线连接各种设备,因其可靠性较好,价钱也便宜。网络布线系统设计应根据网络技术选型进行布线设计:第一,应符合国际开放式布线标准,并与学校现有楼宇改造布线特点相结合;第二,应选择国际上可靠的PDS设备生产厂家的产品;第三,网络整体布线结构合理,有足够的冗余,便于以后的网络扩展,并有可靠的质量保证。

2.4操作系统的选择

网络操作系统有三大阵营:Unix 网络操作系统有较长,良好的网管功能,丰富的软件支持。Microsoft网络操作系统有代表性的是Windows NT,它是32位多任务处理的操作系统。Novell网络操作系统是占世界局域网主流的操作系统。对有服务器的局域网来说,新建网优先选用NT,"老"网改造采用Netware 4.10或5.0较为合适。在小型的对等网环境中,若只想共享文件和资源,要求成本低、维护简单且对安全性要求不高时,用WIN95/98很合适。

2.5系统集成商的选择

与技术和设备选型相适应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系统集成商的选择。系统集成商应有雄碍的技术力量;有丰富的网络集成实际经验,有较多承揽大型网络工程的成功范例;在业界有较高的商业信誉和售后服务质量;地理位置尽量靠近,具有快速的响应和解决的能力;能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培训。

3 信息资源建设

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依据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具体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开发,提供学校Internet信息服务。校园网信息资源建设包括以下3个方面:

3.1教学信息资源建设

建立专业信息库,为专业教学和提供信息服务,根据各学校具体专业情况建设多媒体教学信息库,以满足学校多媒体教学需求为主要目的,建立多媒体素材库、多媒体课件库等大型数据库,并建立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和CAI专用Server,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为教学改革提供最有效的辅助手段。

3.2管理信息资源建设

校园网是为学校各部门服务的,学校内的信息就显得特别重要。按学校部门职能来组织,应包括以下信息: 文章出处:

(1)办公信息:提供学校校史、规划以及校内新闻等。

(2)人事信息:提供全校职工的个人信息以及查询全校职工人数、男女比例、年龄结构、职务、职称结构等。

(3)服务信息:提供学校财务状况、工资发放等,这需要有相应权限才可以看到。

(4)编辑部:校刊、校报的目录及各个部门稿件统计结果。

(5)图书信息:提供全校图书、书目、图书流向等。

(6)学生信息:提供全校学生的基本状况。

(7)教务信息:提供全校的教学计划、教室分配、课程安排、试卷库管理等。

(8)科研信息:提供学校的科研状况及查询鉴定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9)设备信息:提供全校的设备信息。

(10)各教研组信息:提供本教研组的教学计划、教室安排、课程安排、教师安排、实验安排等。各部门提供并维护自己的信息,对他人的信息只能查询。

3.3外部信息资源建设

采用多种方式与CERNet、资源信息网和Internet等广域网连通,方便用户访问。发挥各学校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优势,在开发内部信息资源的同时,积极筹划对外服务的数据库建设。

4 应用软件的开发

为发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各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及需求直接购买或自主开发或出资聘请专业人员,专业公司共同开发适合自身需求及特点的一些应用软件,如网络办公软件,财务软件,图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软件,网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于PC的数据库服务器软件产品等。

5 网络管理与安全

网络安全是任何计算机网络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校园网建设应把网络管理与安全放在突出地位。

(1)建立网络信息管理机构

成立网络信息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学校信息管理委员会,即网络信息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网络信息管理政策、法规及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宏观协调;网络信息管理中心,即网络信息管理的职能机构,负责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和应用开发的指导、协调;网络管理员,即各办公室和教研组网络信息管理者,负责本单位局域网及其信息开发的协调。

(2)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和规范

制定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和规范,使网络运行和开发应用 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内容包括四类:网络信息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包括值班制度、汇报制度、登记统计制度、培训制度等;信息标准和信息工作规范;网站开设、维护和用户上网规程等。

(3)正确实施网络信息管理

包括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计费管理、信息管理和使用管理。

(4)采取配套的网络信息安全措施

包括防火墙设置、网络防杀病毒、数据加密和信息工作保密制度等。

(5)人员培训

这包括网络管理人员、维护人员及普通用户的培训,这对于以后正确地使用网络、管理好网络非常重要。

结束语

只注重有形的网络的建设而忽略了无形的文化的建设是校园网失败的最关键的原因。这里所指"无形的文化"是指人们的观念、工作方式、利益结构、学校的管理运作模式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网的建设绝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技术问题,而是会引起更深层次的变革,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一场变革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对一这一点对我们应清醒的认识。

参考文献:

[1]Stallings,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designing for performance,4th ed.Prentice Hall,清华出版社,1997.

[2]Mano,M.,computer systerm Archtecture,3rd ed.Prentice Hall,清华出版社,1997.

[3]Steinmetz,R.Nabrstedt,K.,MultimediaL:computing,communications&Applications,prentice Hall,清华出版社,1997.

[4]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M].科学出版社,2004.

[5]郑纬民,汤志忠.计算机系统结构 [M].(第2版). 清华出版社,1998.

[6]毕蔗本.64位和32位高档微型机系统设计[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第5篇:校园网络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制定万州区“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和方案

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含校园网络中心、校园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功能教室、“班班通”设备、校园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等建设内容;应用系统建设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教学系统、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网络远程教育系统以及用于学校管理的学生、教务、科研、人事、财务、档案等管理系统的建设。

万州区共有学校134所,其中职中5所,中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22所、幼儿园7所。城区和农村信息化基础差异较大,城区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基础不同,在“数字校园”建设内容上也有很大差异。要建好万州区“数字校园”,必须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首先制定一份科学的切合万州实际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和方案。

组建“数字校园”建设工作专家组

由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组织,组建了万州区“数字校园”建设工作专家组,由专家组负责规划和方案的制定工作,同时组织专家组成员走出去,到“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地区或学校开展实地考察学习,从中汲取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组织专家组深入万州区各级各类学校调查研究万州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为制定万州区“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和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抓好建设规划和方案的实施工作

建立健全了“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专家组等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万州区“数字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年度实施规划、工作措施、经费保障机制等,建立了不同类别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规划和方案重在落实。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严格按照规划和方案推进万州区“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确保“数字校园”建设保障经费逐年到位,按年度顺利完成“数字校园”的建设目标,同时加强对已建“数字校园”学校在“数字校园”设施设备管理和应用方面的指导。

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要求有一支与之相匹配的技术队伍,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也提出了相应要求。

“数字校园”建成后,由于校园网络管理的涉及面大,范围广,技术要求高,要发挥校园网络的巨大功能,学校首先必须要有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员,负责网络的系统、信息管理及网站建设维护等,确保网络的畅通安全运行及各项应用功能的正常使用。万州区一方面通过面向高校或社会公开招聘,加快引进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网络管理人员以及有一定网络技术基础人员加强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提高现有网络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解决技能人才的缺口问题,保障数字校园系统的运行和应用。

“数字校园”最主要的应用是教学应用,数字化校园背景下要求教师具备三个层次的信息素养:一是熟悉计算机的概念和基本操作,二是能够运用各种应用软件,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区教委制定了关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培训的规划,逐年对全区教师分批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在培训层级上,建立市、区、校三级培训网络,对于市、区级骨干教师,派送参加部级或省(市)级信息技术专项技能培训;区级培训由区教师进修校和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共同承担,对全区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普及和提高培训,校级培训由学校举办,由本校市、区级骨干教师担任主讲,对全校教师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信息技术专项培训。通过分层培训,推动了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和技能提升。

大力建设万州区教育资源库

万州区在制定“数字校园”建设规划时,站在战略的高度,克服“重硬件、轻软件,重网络、轻资源”的观念,同步规划并建设本地教育资源库,保障“数字校园”网络充分发挥效用。

万州区教委作为本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发挥领导、组织、协调作用,发动区教育系统各部门单位人员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建资源库。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动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建设,提供资源,成为资源库资源开发、应用的主力;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积极开发搭建维护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快捷的万州区教育资源库系统平台。教育科学研究所发挥教学研究的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学科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组织开展各种说课、上课、教案评比及论文竞赛等活动,把教师优秀的研究成果上传到本地教育资源库交流、共享,不断丰富资源库资源,提高资源库的应用价值。教师进修校将教师每年上传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到万州区教育资源库的情况纳入当年继续教育分数,促进教育资源库资源的不断更新。

建设教育资源库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方便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教育资源库资源以学科为中心根据学科知识特点进行建设和科学分类管理、上传资源。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教科所、进修校围绕教育资源库的建设、管理和应用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研讨、竞赛活动,不断丰富教育资源库应用价值。

加强“数字校园”应用研究

数字化的校园环境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管理及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产生了众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与具备良好研究条件的学校共同积极申报部级或市级“数字校园”专项课题,同时,以本中心承担课题为总课题,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学校在“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和应用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并对这些具体问题进行分类梳理,设立涵盖“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和应用的全方位的区级“数字校园”研究子课题,建议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申报,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从而形成完善的“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研究课题体系,解决“数字校园”建设、管理和应用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第6篇:校园网络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发展战略;目标规划

作者简介:李峰(1962-),男,辽宁锦州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培训中心电教室,馆员。(辽宁 锦州 121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091-02

一、培训中心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培训中心(以下称培训中心)作为技术技能培训中心,为电力企业员工提供岗前培训。多年来坚持“教育创新、服务电力”的培训原则,对员工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几年来培训中心致力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现已建有电厂仿真实训室、调度运行仿真实训室、调度自动化仿真实训室、66kV变电所仿真实训室、集控中心仿真实训室、变电运行仿真实训室、数控车床实验室、多媒体教室65个。

二、培训中心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效、特点及存在问题

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效及特点

培训中心从2000年开始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到2010年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建设,其网络系统的拓扑图结构: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由软件、硬件两部分组成。

(1)系统软件部分如下:VSS服务器、资源服务器、双视频流软件、Stbman、数字监控服务器。

(2)系统硬件构成如下:1)服务器和工作站,包括资源服务器、虚拟扇区服务器、网管工作站、数字监控主机、硬盘录像、主机远程监控转发器等七台服务器。2)多媒体网络中控主机。3)路由器、交换机。4)视音频编码器。

2.数字化校园建设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几年来,锦州电力培训中心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培训效果也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是,相比大中城市的名牌院校和其他先进的培训中心,还具有一定差距。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数字化校园建设缺乏统一设计,近、远期目标计划脱节。(2)没有标准可循,系统完备性差。(3)设备配置科学性差,系统集成度低。由于在设备引进购置时未统筹规划,且配置不科学,造成设备作用单一,集成度低。

三、培训中心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战略及中长期目标

1.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战略

到“十二五”期末,建成功能完善,覆盖全面、应用广泛,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

2011年,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完成数据初始化工作,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对员工进行培训管理系统、综合数据查询系统使用方面的培训,提高管理标准与层次。

加强校园微机及网络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维护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采取网络防黑、微机病毒防范措施,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为ERP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2012~2015年,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网络存储、网络计算体系和服务器集群,实现培训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在教学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在科研方面,要利用互联网促进科研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利用网络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转化,以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从而大大提高科研的创新水平和辐射力。在管理方面,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职能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要建立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区域的宽带高速网络环境。[1]

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办学品位,发挥设施设备的最大功效,更好地为电网建设服务。

2.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具体目标

一是校园网络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虚拟的教育环境,让传统校园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得到延伸和扩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及教育管理水平。

二是电化教学建设要达到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多媒体教学系统、扩充音像资料库。构建平台为师生提供多种应用软硬件资源,实现教育信息高度共享。

三是数字图书馆建设要达到的目标。目前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只是初期,确切地说应该是数字资料库。作为现代的培训中心必须是具备功能完备、资料丰富、检索快速的数字图书馆。这是培训中心在2020年要达到的中远期目标。

四是办公自动化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实现学校内部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功能、文档管理的自动化功能、辅助办公功能、分布式办公功能,计划于明年一季度实现信息集成功能。

五是电力职工远程培训建设要达到的目标。为企业服务,对员工负责是培训中心办学宗旨。由于电力企业性质特殊,其员工较分散且工作环境偏僻。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急需建设一个基于web的交流平台的远程培训教学系统,让广大电力企业员工随时随地进入校园网,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使培训中心成为没有围墙的学校,让学生不因毕业而离开它。

四、培训中心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及对策措施

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

(1)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基于校园网的数字化校园应用是我中心数字化校园发展规划的重要方面。针对校园网的实际,根据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实际需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可靠安全为主、满足教学、科研、管理需要为主”的原则,更新、完善、新增校园网络应用。其主要内容如下:

1)加强数字化校园基础建设,建设一座为全校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包括应用服务、数据存储服务、数据备份服务、数据安全服务等。2)更新、完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网上教学、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服务”提供全面的支持;完善已开通的邮件系统。3)建立严密的数据安全服务体系,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以及关键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4)更新、完善网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电子讲义、课件、录像、试题库以及各种数字化的教学素材。搭建公共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集网上备课、课件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自学、网上考试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平台,全面支持教学各个环节。[2]

(2)电化教学建设方面。目前培训中心的电化教学,主要以多媒体投影教学和幻灯片教学为主。今后的电化教学,无论在内容,手段和创新上,都要有新的突破。一是充分利用兄弟院校的电化教学资源,如:教学光盘,教学软件为我校所用。二是建立本校高质量的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录制一批讲师及副教授以上级别的视频教学课件,通过网络免费共享或免费提供给基层电力部门,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延伸。三是深入到电力企业的生产(工作)现场,对于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技术工种,进行现场录制教学片,以便应用于实践能力较弱的新聘职工的培训。

(3)校园网建设方面。目前的校园网还不能接入Internet,这种局面严重制约校园数字化建设进程,更不利于让社会了解培训中心的发展状况以及所取得的教学成绩。从现在起,积极与有关方面做好协商和争取,力争早日建设有自己独立域名的,有本校特色的专业化电力培训中心网站。

(4)办公自动化方面。办公自动化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的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室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3]因此,在今后的办公自动化建设中,既要加强机器设备的及时更新、科学配置,更要强调人对设备的有效使用。让先进设备和熟练掌握设备操作的人相结合,使办公自动化发挥出最大潜能。

2.数字化校园建设对策措施

(1)加强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组织领导。培训中心成立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培训中心一把手任主任、分管信息化工作的副主任任常务副主任、计算机教研室人员任组员。其工作职能应涵盖三项内容:网络建设与管理、信息建设与应用、运行维护与服务。

(2)加快校园网建设进度,把校园网站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同意,把锦州电力培训中心网站独立出来,建设成独具特色的电力院校互联网站,扩大本校知名度。

(3)教学信息资源的整合与统筹管理。

(4)人力资源开发,建设一支思想过硬,技术过硬、工作责任心过硬的一流队伍。数字校园建设是我中心一项较长期的任务,需要一大批信息技术素养较高的人才,培训中心将组织开展大规模的人员在岗信息技术培训。集中招聘一定数量的优秀IT人才,加强网络信息中心技术力量,同时在一些重要业务信息系统的管理岗位上,配置专职的IT人员,并制订相应的人才选拔标准。

(5)保证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预算的投入比例。以培训中心投入为主,积极争取多渠道资金来源,采取代培、委培等手段,吸收一部分赞助资金,与此同时,争取辽宁电力公司的资金倾斜。培训中心从2011年起,每年确定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数字化校园建设,坚持投入5年左右时间,总数实现400余万元。力争在2020年把培训中心建设成具有现代化管理水平、数字化校园模式的一流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数字化校园概念[OL].省略/xin_xi_zi_xun_1625/20061214/t20061214_209853.shtml.

第7篇:校园网络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管理

建设校园网要经过方案比较、周密的论证、谨慎的决策才能实施。许多教训是当一堆设备变成网络的时候,倡导者的满腔热情已冷却凝固;网建成了,问题也出现了:设计目标无法实现;应用软件缺乏,阻碍了设想实施;维护费用不堪承受等等,这就需要在网络建设实施前确定明确的设计目标。

一、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校园网的设计目标应该是:建设一个以无纸化办公、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内有联网需求的各种资源通过局域网连接起来,并通过路由设备与有关广域网相连;从网上获取教育资源、宣传展示本校风貌;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校园网总体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应该体现在能否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方面:(1)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具备可扩展能力;(2)先进性、开放性和高度的安全可靠性相结合;(3)结构简单,利于维护;(4)高效实用;(5)能够实现信息交互、协同工作和展示校园风貌。

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明确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及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校园网的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网络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再次是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然后,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最后,规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二、校园网应用与管理平台的建设

校园网建设,首要是构建基于应用和管理的校园网网络平台

(一)网络核心层的建设

设计核心层是网络建设的关键,功能是实现高性能的交换和传输。因此,核心层设备应该具有高性能的传输功能和高可靠性、可管理性以及高带宽,以达到网络的设计要求。

伴随Internet的发展,大学校园网的应用特点发生了较大变化,数据流量已不再局限于局域网内。精品课程展示、教学管理系统、网络考试系统、电子图书室等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校园网核心主干交换机要采用高性能的交换技术产品,可以方便有效地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和进行VLAN划分。各中心节点的主干交换机要支持千兆以太网,具有10/100Mbps以太网端口,线速的过滤支持应用优先级和分布式的安全控制,延迟要小。网络结构采用环状结构,核心主干交换机与主干交换机互联成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可以使线路负载均衡,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主干交换机要配置容错而又负载均衡的双电源模块,提高网络中心对业务通信量的承载功能,增强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二级交换机再以星形结构接入对应的中心节点,并以100M直接到桌面,确保信息流畅。在信息资源较多和集中的用户群之间采用千兆链路,这样就构成了能满足教学和管理要求的主干网络。

(二)网络分布层设计

校园网网络分布层设备用来接入用户终端设备,根据高校用户的特点,要求端口密度高,每个端口价格相对要低。该层设备还需要有高速通道用以上联核心层设备,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网络的安全控制也主要由分布层设备来实现。网络中心的路由器选择合适的链路接入方式连接internet,电信运营商也为高校提供了许多工作优惠方案。

出于安全和管理的考虑,采用VLAN技术也是网络应用的有效措施之一。运用VLAN 技术将分布在不同节点上、不同部门的应用划分成一个虚拟子网,并限制部分用户对该子网的访问。VLAN 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和第三层,一个VLAN就是一个广播域,VLAN的通信是通过第三层的路由器来完成的。不同VLAN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和不同的安全级别。VLAN技术的核心就是网络分段。网络分段可分为物理分段和逻辑分段两种方式。在实际运用中,通常采取物理分段和逻辑分段相结合的方法。

(三)校园网络布线系统的选择

布线系统的选择首要考虑的是网络系统相关的整体成本,包括布线和有源设备成本,是影响校园网确定最合适布线系统的重要因素。校园网的布线产品要满足对高带宽和大数据吞吐量的需要,同时要支持实现网络转型计划所需的性能标准,并提供最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在大多数网络中,有源硬件要占投资的很大比例。从综合指标看,目前运行在六类UTP布线系统上的千兆以太网(1000Base-Tx)成本是较低的。

随着Internet、工作组应用的出现,信息查询、办公自动化的应用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远程教育、视频点播、视频会议等网上业务流量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需求相当。要求(下转第65页)(上接第59页)布线系统不限制交换机的灵活选择。

(四)网络管理软件的设计

网络管理分组织管理和技术支持两个层面。从技术角度讲,网络管理要实现对主干网路由交换机系统、用户接入网系统、主干网服务器系统、通信信道等管理,实际上网络管理是提供一套开放、综合的网络管理方案。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校园网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设计日益复杂,网络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所以降低网管的维护量和降低网络瘫痪的风险,是目前选择网管软件的基本需求。

三、校园网应用软件平台

校园网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园网要营造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依赖于人们应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等方法、手段去开发、建设各种网上资源,包括教学资源、文献信息资源、管理数据、远程网络信息资源等,通过应用平台来满足教育教学的要求。

校园网的应用平台除了各校均已存在的办公自动化平台、教育管理平台、网络在线考试系统外,还需有精品课程展示平台、数字图书馆应用、学生作品展示等。目前我们应用的湖南青果软件的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中教学管理系统、同方期刊数据库、远志的数字图书馆等都发挥了较好效果。

多年参与论证校园网建设方案和工作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校园网建设是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框架下,通过教育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整合,追求教育创新的过程。观念更新固然重要,但实现目标的技术手段也是我们要认真研究的。应用平台的选择与建设使校园网的作用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肖宗水,等.大型校园网络的综合管理[J].中国教育网络,2006,(6).

[2]郭大春,等.校园网安全及防护[J].网络安全,2007,(2).

[3]刘爽.网络教育系统在大学中的发展前程[J].计算机教育,2007,(2).

第8篇:校园网络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校管理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契机,不断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完善班班通、校园网络、学校网站等系列工作;加强信息技术工作的领导力度,提高常规管理工作水平。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

1.根据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定期对学校的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设备、校内资源库、网站信息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以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做好各种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工作,进一步提高各种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

2.配合学校做好各种信息设备的资产登记及管理工作。各室设备出现故障须及时上报信息中心维修,并作好记载,保证各设备能正常运行。

3.做好学校内外网的设置、代码维护、日志管理、用户帐号管理和权限管理,确保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

(二)加强网络、班班通教室、机房及多媒体教室的安全管理

1.确立“文明上网、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利用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获取有益信息”的网络。严格禁止传送危害国家安全的信息(包括多媒体信息)、不健康资料,发现不能处理的问题应立即报学校领导。

2.做好班班通教室、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防火、防盗、防触(漏)电保护措施,确保计算机操作人员及室内设备的安全。

(三)组织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指导七年级、八年级上好信息技术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市级组织的各级各类的相关活动。

(四)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

1.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网作为学校信息平台的作用,加强学校在网络平台上的宣传力度,不断完善校园网站,及时更新信息,充实栏目内容。

2.通过技术、制度等多种手段建立校内信息资源平台,实现校内信息资源共享(如教师教案、课件制作系统等),为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和各级各类活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3.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各尽其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共同承担校园电教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五)工作安排:

1.排查学校班班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及机房等设备的安全隐患工作;

2.班主任老师要对本班的班班通设备进行强化管理;

3.检查班班通教师使用情况,督促电教室责任人尽职尽责;

4.对教师定期实行信息技术培训;每月组织对教师班班通上课情况进行检查。

5.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包括《微机室使用制度》、《学生上机制度》、《校园网管理制度》《班班通管理制度》等;

6.对学校网络及学校监控系统进行维护,保证正常运行;

7.对电教设备出现故障及时上报维修,并作好记载,保证各设备能正常运行;

8.优化网络速度,建立校园无线网络共享资源,服务于全体教师;

9.组织好老师和学生进行相关的省市各种竞赛工作;

第9篇:校园网络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 生态网络结构; 类型

Abstract:During this rational stage, it is very necessary and timely to review the construction for new campus. By making a comprehensive survey, the writer classifies new campus eco-construction into core, axis and complexness. Based on the summaries,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secondary classifications and plan principles. The writer compares some related aspects of these three structures by listing them; it makes us judge them more clearly.

一番高潮过后,现阶段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已进入到一个理性阶段,总结与思考是我们当前尤为重要的工作。虽然近年来关于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研究已有很多,但涉及校园生态网络结构类型的仍相对较少,因此笔者希望本文对于校园生态网络类型的归纳与探讨能为高校接下来的规划建设多提供一份参考。

本文所探讨的高校新校区生态网络结构是指高校新校区基地范围内,无论线(带)状或点状,所有具有生态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基于校园基地及周边生态肌理相互连接形成的,各要素间生态能量能够互相流通交换,具有完整组织关系的有序系统。它侧重于强调生态网络的构成型式和方式。其建构对高校新校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将校园生态环境整合为有序整体、成为校园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2)尊重原有生态格局,体现校园内在个性。

(3)与周围良性互动,在城市生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综观近几年高校新校区规划建设情况,我国高校新校区生态网络结构大致可以归纳为核心型、轴线型、匀质型三类。

1核心型生态网络结构

1.1 概述

核心型生态网络结构指的是:基于校园基地生态情况,以校园中最具生态价值、较大的点状生态要素或是由若干良好生态要素形成的团状区域,作为核心生态区域的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其中,核心生态区域在该网络结构中起着主导作用。它控制着主要生态能量,并对周围其它生态要素起着生态能流辐射的作用。特别要指出的是生态核心区由校园基地上完全受保护的自然生态要素形成为最宜,但实践中,由于基地条件的限制很少能完全做到这点,因此,在不严重干扰生物生存的情况下,生态核心区允许相对少量人为活动的介入。

1.2 次级类型

根据高校新校区中核心生态区域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将核心型生态网络结构概括地分为单核型、双核型及多核型三类:

1.2.1单核型:只有一处生态核心区的核心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图1)即高校新校区基地中只有一处生态要素较为集中的区域,或是只有一大型点状生态要素作为整个校园内控制性要素的生态网络结构。

1.2.2双核型:有两处同等级且无密切联系生态核心区的核心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图2)。即校园内有两处生态要素较为集中的区域,或是有两处大型点状生态要素作为整个校园内控制性要素的,同时这两处生态核心区没有主次之分且处于同级地位但相互依赖程度不高的生态网络结构。

1.2.3多核型:有两处以上同等级且无密切联系生态核心区的核心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图3)。即校园内有两处以上生态要素较为集中的区域,或是有两处以上大型点状生态要素作为整个校园内控制性要素的,同时这些生态核心区没有主次之分且处于同级地位但相互依赖程度不高的生态网络结构。

01

02

根据概述中对核心生态区域的描述:“生态核心区由校园基地上完全受保护的自然生态要素形成为最宜,但实践中,由于基地条件的限制很少能完全做到这点,因此,在不严重干扰生物生存的情况下,生态核心区允许相对少量人为活动的介入。”以被人类活动介入程度的不同,各核心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又可分为原生[1]核型及共生[2]核型。其中共生核型要求核心生态区的共生程度应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以避免核心区生态价值的降低,导致生态核心区失去其核心的地位。

1.3 设计原则

基于自身特点,核心型生态网络结构适用于基地上生态要素较为集中且成团状分布的高校新校区。关于核心型生态网络结构的建构,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原则:

1.3.1核心区形态(图4):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形状基本原理认为:一个能满足多种生态功能需要的斑块理想形状应该包含一个较大的核心区和一些有导流作用及能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边缘触须和触角。圆整形的斑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边缘圈的面积,最大限度地提高核心区的面积比,使外界的干扰达到尽可能的小,这样有利于林内物种的生存,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效率最高[3]。但另一方面圆整形的斑块不利于同外界的交流,R. Forman也强调:为了完成斑块的几个关键功能,其生态学上的最佳形状应为一个大的核心区加上弯曲的边界和指状突起,其延伸方向与周围物质流的方向一致[4]。核心型校园生态网络对核心生态区的要求是既要受到保护又要起到生态能量向外辐射的作用。因此,从整体形态上看,校园生态核心区应该是局部呈多触角状而整体呈圆整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其生态主导作用,更好地向其周边辐射生态能量。高校在进行新校区规划时应根据核心区生态要素原有的形态尽量将其设计成上述形态。

1.3.2核心区数的控制:当单核型网络结构中的核心区辐射范围过大,导致生态能量递减至核心最时生态作用不甚明显,则宜另外发展新的生态核心区,使校园生态网络结构成为双核型或多核型,以保证生态网络结构的有效覆盖范围。其中,新的生态核心区既可以通过增强原有较弱团状生态区域的生态价值改造而来,也可以采用人工方式重建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团状区域。

1.3.3缓冲区的设置:根据“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提出的影响深远的生物圈保护区思想,一个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区应由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区三个功能区域组成。其中缓冲区是指围绕核心区,保护与核心区在生物、生态、景观上的一致性,可进行以资源保护为目的的科学活动,以恢复原始景观为目的的生态工程,可以有限度地进行观赏型旅游和资源采集活动[5]。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核心区周边进行良好的规划,使其成为生态核心区缓解外部干扰的地带,保障核心区乃至整个校园生态的稳定性。转贴于 2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

2.1 概述

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指的是:基于校园生态基底情况,以校园中最具生态价值、较大的线性生态要素或是由若干良好生态要素形成的线性区域,作为高校新校区生态系统的生态轴线的校园生态规划结构,其中,线性生态要素或区域要求是连续的、贯穿校园的,这也是区分生态核心区与生态轴线区的重要标准。轴线是校园基地内各生态要素在空间上获得发展的基准。它在校园生态网络结构中起主导作用,控制着校园主要生态能量,并对生态轴沿线的其它生态要素起着辐射生态能流的作用。由于轴线跨度较大,穿越范围较广,因此生态轴线由完全受保护的自然生态要素组成的可能性不大,可行性不高。一般情况下,生态轴线会包含校园基地内完全受保护的生态区域和含有相对少量人类活动的自然区域,其组成要素相对于核心型生态网络结构的核心生态区较复杂。

2.2 次级分类

根据校园中生态轴线的数量核分布情况,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可分为单轴型、双轴型及多轴型三类:

2.2.1单轴型:只有一道生态轴的轴线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图5)。即高校新校区生态网络结构中只有一处若干生态要素形成的、最具生态控制作用的、连续的线性区域;或只有一处最具生态价值,并起明显生态主导作用的、连续的线性生态要素。

2.2.2双轴型:有两道同等级生态轴线的轴线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图6)。即高校新校区中有两处若干生态要素形成的、具有生态控制作用的、连续的线性区域;或是两处最具生态价值、并起明显主导作用的、连续的线性生态要素。这两处生态轴线区或平行或交叉,在校园生态网络结构中的地位平等,可以独立存在,彼此不相互依赖。

2.2.3多轴型:有两道以上同等级生态轴线的轴线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图7)。即高校新校区中有两处以上若干生态要素形成的、具有生态控制作用的、连续的线性区域;或是两处以上具有良好生态价值、并起明显主导作用的、连续的线性生态要素。与双轴型结构一样,这些生态轴线区之间也是或平行或交叉,在校园生态网络结构中的地位平等,可以独立存在且不相互依赖。

根据概述中对轴线生态区域的描述:“由于轴线跨度较大,穿越范围较广,因此生态轴线由完全受保护的自然生态要素组成的可能性不大,可行性不高。一般情况下,生态轴线会包含校园基地内完全受保护的生态区域和含有相对少量人类活动的自然区域。”以被人类活动介入程度的不同,各轴线型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又可分为原生1轴型或共生2轴型。与共生核型一样,共生轴型也要求轴线区的共生程度应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以避免轴线区生态价值的降低,导致生态轴线区失去其主导地位。

2.3 设计原则

基于自身特点,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适用于较有价值生态要素呈线状分布,尤其是长宽比较大的高校新校区基地。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的建构,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原则:

2.3.1轴线区形态(图8):根据景观生态学轴线越宽越好的原理,在侧向投影直线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轴线区的形态越笔直,其生态覆盖范围越小,反之,轴线区形态越曲折,其生态覆盖范围越大,所起的生态主导作用就越明显。

2.3.2轴线区数的控制:当单轴型网络结构中轴线区的生态能量无法辐射至校园边缘地带时,则应另外发展新的生态轴线区,使校园生态网络结构向双轴或多轴型转变,以确保不出现校园生态能量辐射空白区。与核心型结构一样,新的生态轴线区既可以是通过增强原有较弱线性生态区域的生态价值改造而来,也可以是采用人工方式重建的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线性区域。

03

2.3.3缓冲区的设置:轴线区两侧同样需要缓冲区的保护,一方面缓冲区可以增加轴线区的宽度,支持轴线区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来事物对轴线区的干扰。

3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

3.1 概述

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利用线性生态要素将点状生态要素联系起来,并相互结合形成一个生态要素均匀分布的生态系统,使校园中两类生态要素“各取所长,互补所短”,使彼此的生态价值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图9)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是以基地上原有的点状和线性生态要素为基础,适当结合经改造或新规划的生态要素建立起来的一种校园生态网络结构类型。有些高校校园基地上某些团状生态区域及贯穿式线性生态区域的形态都较突出时,校园生态网络结构会明显地体现出既有核心型又有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特点的状态,给人感觉如同核心型和轴线型两种生态网络结构的叠加复合,所以,这类情况下的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亦可称为“复合型生态网络结构”。

3.1.1匀质型生态网络是基于校园基地原有生态格局,并在局部区域进行整合,重新营造而构建起来的校园生态网络结构,该结构中的各组呈散落状分布。

3.1.2匀质型结构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覆盖基地,使校园的生态控制权均化,各生态要素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只有属性的不同,它们互为彼此的主导与辅助元素。这可以帮助校园整体生态系统从对某一类生态主导区域的依赖中解脱出来。

3.1.3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没有明显的生态主导区域,这使校园生态结构所展现出的形式更加自由多变,能更好地因校而异,体现各校不同的生态基质特点。

04

3.1.4在当前校园建筑模数化,网格化的潮流下,由于组分布局的分散性匀质型网络结构可以更好地适应建筑群体结构,校园建筑可以建设在点、线状生态要素之间形成的一个生态网格空间内或者跨越若干生态网格空间。这样,校园建筑群体结构可以很好地与校园生态规划结构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3.1.5匀质型校园生态网络是一种可多向发展的结构,它可以向纵、横等方向发展、延伸,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无论校园是否分期建设或扩大范围,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都可以随之相应变化调节。

3.2 次级分类

由于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中各要素分布相对均匀、分散,整体结构呈现出核心型和轴线型生态网络结构复合的特性,结构中各要素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因此,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没有明显的次级分类。

3.3 设计原则

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可适用以下三种情况的高校新校区。

a.校园基地上生态要素较为分散,没有明显形成团状或者线性形态的。

b.校园基地上呈现出团状与线性生态区域同为校园生态主导区域的。

c.核心型和轴线型适用的校园基地情况,局部区域经过改造、重建等一系列生态建设手段的处理后,也能构建出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

关于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的建构,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原则:

(1)网络结构形态: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形态没有特别的规定或范式,需要注意的就是把握其覆盖范围的周密度,控制避免产生生态网络覆盖的“真空区”。

(2)网络组分布局:符合布置均匀、布局合理、规划有效三点。其实就是指网络中的脉络、节点等组成部分不应过于集中,应该尽量在校园用地范围内均匀合理地布置,并且每一组成部分都是对校园生态网络有效用的。

(3)缓冲区的设置:实际上匀质型生态网络结构中不必特别规划设置生态缓冲区。因为布局结构的均匀、生态能量的分散而不需要对某个区域进行特别的保护,网络中各要素的相互协作即可促使网络脉络、网络节点等每一组成要素成为周边相邻要素的缓冲带或缓冲区。

综上所述,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网络结构各有其特性(表1),也各有其适用的情况。作为一种形式框架,它们可为高校新校区生态规划建设提供方向性指引,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通常还需要根据校园基地所处的周边生态环境格局以及各校建设的现实进行协调,在其中一种结构类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衍生。

参考文献

[1] 曾琦芳.高校新校区生态网络系统构建方式研究[D].硕士.华侨大学,20070705:23.

[2] 曾琦芳.高校新校区生态网络系统构建方式研究[D].硕士.华侨大学,20070705:23.

[3] 俞孔坚著.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