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区域发展内涵精选(九篇)

区域发展内涵

第1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一、“阳光教育”理念统领,发展幼儿园教育内涵

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思路是确保幼儿园稳步发展的基本前提。为此,我们率领教职工集思广益、反复研讨论证,制定了发展规划,树立起“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观,提出了“与阳光同行、与自然交融、与时代共进、与未来适应”的“阳光教育”办园理念。为了让幼儿教师对先进的教育理念达成共识,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我园围绕着阳光教育理念,实行育人责任制度化、学生鼓励系列化、心理辅导立体化,构建起阳光育人工程与阳光幼儿园两大框架。与此同时,优秀的幼师团队也与阳光理念相得益彰,教师们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孩子。实践证明,阳光教育理念有效地推进了教师幼儿园内涵的充实与发展。

二、拓宽文化课程体系,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以阳光教育理念为核心,我们规划了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蓝图,而课程的创新和有效实施正是落实阳光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朝阳区教师幼儿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准确定位、特色发展、拓宽路径,构建唯美、向善、求真、关注生命的幼儿园课程,为满足幼儿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途径。我们在自我提升和发展的基础上,还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每学期幼儿园都利用互动教研的方式带动区内各个幼儿园协同发展。

三、突破传统培训模式,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是育人的主导力量,教师幼突破传统培训模式,使教师专业发展走上了良性轨道。

1. 学习在线――让培训无时不在。“学习在线”主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专家讲座、案例交流、在线讨论、答疑解惑、考核评估等。教师幼儿园采用“学习在线”进行了“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问、正确的课程观与儿童观、家长工作策略”等六个专题讲座、多次线上案例交流和在线讨论,通过讨论、交流,帮助教师加深了认识,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2. 教学相长――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针对近年来新教师的增加,我们在2010年启动了“青蓝工程”,提出了一年入门、两年上路、三年成长、四年成为骨干教师的目标。2011年,又针对转岗教师开展了师徒结对、岗位练兵活动,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并通过技能培训、教学研讨、送教下乡等形式,带动全区校办幼儿园转岗教师能力的提高。

3. 自我提升――打造学习型团队。“学习在线”、“教学相长”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要想打造学习型团队,则要求教师形成主动学习、自我提升的习惯。2010年,教师幼儿园启动了首席、名师工程,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使在岗学习成为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幼儿园还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培训制度,把教师培训作为对教师工作的奖励,更激发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四、发挥教育科研引领,创设鲜明园本文化

第2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一、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内涵诠释

公平与均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教育均衡的理解应建立在对公平的正确理解基础之上。公平可以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公平不是平均,它蕴涵着三层含义:平等地对待相同的,有差别地对待不同的,对弱势进行补偿。

第一,接受教育所必备的基础条件的均衡(各级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为人人享有公平、公正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供充足的保证)和受教育机会的平等。这一阶段可以称为基础条件均衡,其发展主体是政府,发展特点是以外在投入为主,走标准化建设之路。

第二,教育均衡发展应体现尊重基础、尊重个性、因校治教、因材施教的要求,根据区域教育文化特点,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重视学校的特色发展,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这一阶段可以称为内涵特色发展阶段,其发展主体是学校,发展特点是以文化建设为主,走内涵建设、自主创生、特色发展之路。

第三,整个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要强化公正意识,体现人性和人文关怀,教育均衡发展要关注边远、贫困、民族、农村地区,向薄弱学校、弱势群体倾斜。这一阶段可以称为弱势补偿阶段,其发展主体是政府和社会,发展特点是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主,走体制机制创新之路。

区域教育高位均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教育的历时形态与共时形态有机结合,整体推进。历时形态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或层次:一是就学机会公平阶段,即“有学上”的教育机会均衡;二是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公平阶段,即“上好学”的教育机会均衡;三是充分参与教育过程的机会公平阶段,即“按需选学”的教育机会均衡。共时形态主要蕴涵四层含义:一是全面发展,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学生一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协调优质,即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质量全面提升;三是多元特色,即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同区域、类型、层次教育均衡特色发展;四是和谐生态,即不同区域、类型、层次的教育各就其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维护教育生态,促进教育、社会、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七区提出的“多彩教育”契合了人们追求教育公正的价值渴望和社会发展的多元性对教育及人发展的多样性需求,旨在追求教育的高位均衡、多元特色发展。目前,他们已经走过了区域教育高位均衡的第一个阶段,即“有学上”的教育机会均衡阶段,已经在第二个阶段即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公平阶段进行了很长时间卓有成效的探索,正在朝着第三个阶段“按需选学”的奋斗目标迈进。这些都符合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要求,是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

二、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路径选择

1.加大教育投入: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基础

办学条件不均衡是导致教育失衡的重要原因,办学条件均衡是实现教育高位均衡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首先要努力做到区域内学校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基本均衡,保证每一所学校办学条件、教育水平基本一致。根据弱势补偿原则,尤其要注重对区域内薄弱学校的扶持,通过设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做到薄弱学校建设资金优先安排、重点保证,努力缩小区域内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差距。

2.加强文化建设: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关键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教育与文化有着天然密切的关系,教育担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文化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资源,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有深厚的文化根源,文化是影响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学校特色发展和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关注文化影响、深化文化研究、加强文化建设是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新的价值取向和现实路径选择。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需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区域文化、学校文化等不同层面文化的特点,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全面加强区域、学校、家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以全面的文化建设整体提升区域文化资本总量、质量、特色,全面推进区域教育整体高位均衡发展。

3.学校特色发展: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主体

学校是区域教育发展的主体,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不是区域教育平均发展,而是基于区域内不同学校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实现其自主、多元、特色发展,以学校特色发展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实现学校特色发展需要注重以下方面:

(1)科学规划。实现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发展历史与传统、师资、办学条件、环境等因素,对学校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对现状进行系统诊断,对特色发展的方向、举措等进行系统、科学谋划,做到以科学规划谋发展、促改革、凝特色。

(2)科研孵化。实现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加强校本研究,学校特色发展要重视教育科学课题研究的孵化作用,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先导工程,整合、优化学校的各级、各类课题,围绕特色建设组织科研活动,提升特色建设的层次和品位。

(3)资源整合。实现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充分发掘、整合学校内外教育文化资源,加强学校、家庭、社区联系,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功效。

(4)创新机制。创新特色学校建设的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的自觉性。加强对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管理,形成并逐步完善特色建设的体制机制。一是导向机制,引导师生提高对特色发展的认识,把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二是活动机制,组织开展有关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特色为追求,把兴趣活动、研究性学习等与特色建设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三是考核机制,根据学校特色建设的方向建立必要的考核、评估制度。四是激励机制,建立特长教师、特长生的评估和奖励制度,对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名誉和物质奖励,以激发教师和学生创特色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完善体制机制:区域教育高位均衡的保障

一是教育投入机制。不断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省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和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在规划、投入与公共资源配置上的“三个优先”。

二是资源共享机制。搭建交互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积极探索在区域范围内依托一所或几所办学质量较高的学校,联合周围的若干学校建立学区。学区有统一领导,在学区内实现资源共享,尤其是学区内的教师合理分配、流动,最大限度地保证学区内的每一所学校教育资源的均衡和共同发展。开展“名师共享”活动,让骨干教师到偏远学校上指导课,帮助薄弱学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开展教改教研活动,以公开课、讲座等多种形式实现教改成果共享、教育信息共享,帮助扶持薄弱学校;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借助信息化来缩短城乡之间、强校与弱校之间的办学差距。

三是教师流动机制。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择校主要是择师。师资的均衡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而实现教师队伍的均衡,必须推进教师交流制度的建立。首先,教师流动要合理,逐步实现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其次,建立优质师资辐射机制,通过支教、结对、帮扶等形式,使区域内的优质师资得以扩充,使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最后,建立教师研训提高机制。建立教师发展中心,鼓励教师参加研修培训,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四是弱势补偿机制。根据弱势补偿原则,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教育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综合国力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统筹配置教育资源,在政策、制度、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上向农村、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执行公平公正的社会政策和教育政策,发挥政策对城乡弱势群体的补偿作用和城乡教育的调控作用。

五是均衡评估机制。根据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需要,秉承发展性评价理念,淡化对学校的等级评估,研究具有积极导向性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体系和制度,建立区域教育均衡化的监测评估机制,充分发挥评估的激励、发展、约束和规范作用,以检测评估推发展、促均衡。

二七区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和特点,提出精铸“多彩教育”品牌,确立了“质量、品牌、服务”的发展命题,以“六名工程”的建设作为“多彩教育”的有力抓手,把创新教育体制、机制作为“多彩教育”的有效支撑,实施“一校一品”促学校特色发展,“一人双岗”促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等改革举措,努力打造生态化、高位均衡的教育强区。这些发展定位、改革举措符合二七区的教育实际和教育改革的发展思路,希望二七区能够在高位均衡发展之路上走得更远。

三、更好地开展“多彩教育”,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1.“多彩教育”要以促进每个人的个性全面发展和实现教育高位均衡、优质特色发展为目标

“多彩教育”追求教育的多样、精彩,着眼于教育的生态、优质、特色、均衡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多彩教育”要正确处理好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多彩教育”是实现每所学校优质特色发展、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它们也正是“多彩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

2.“多彩教育”要以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全面科学的规划为基础和先导

思想走多远,行动才能走多远。实践的创新必然伴随着思想和理论的创新。“多彩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实施要以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基础和前提。为了更好地开展“多彩教育”,我们要注重相关问题的研究,注重加强与高校的合作,重视专家的引领,理论实践互动,“多彩教育”才会走得更远,更具生命活力。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以规划谋改革、以规划促发展时代的来临,使得科学的规划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重要。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长远谋划、精心策划。“多彩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有益尝试和探索,更应该强化规划意识,科学谋划其在区域、学校、课堂的实施方案,以科学的规划精铸“多彩教育”品牌,引领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3.“多彩教育”要把外塑形象和内涵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有为中有位,在有为中成就精彩

我们需要仰望星空,同样需要脚踏实地。“多彩教育”的思路已经日渐清晰,“多彩教育”的理念已经逐步受到认可,“多彩教育”的发展愿景已基本确立。“多彩教育”的实施需要通过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塑造形象,同样需要务实创新、脚踏实地、有所作为。“多彩教育”的精彩需要在每所学校的特色发展中得到支撑,需要整体谋划区域教育特色发展的蓝图、路径,需要每所学校挖掘特色、凝练特色,形成特色化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需要每一堂课焕发生命活力,成就绚丽人生,需要每一位老师树立特色化教学和特色化育人理念,言传身教。

4.“多彩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注重资源整合,关注文化影响,注重文化建设

“多彩教育”的深入实施、“多彩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需要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拓宽经费投入渠道,需要充分发挥社会、政府、市场、学校、师生等方方面面的作用,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有形教育资源。同时,着眼教育特色发展的“多彩教育”更应关注文化的影响,全面加强区域、学校、家庭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以全面的文化建设推进教育的特色发展和高位均衡发展。

第3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分析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现有研究中,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并未完全统一,存在着以下几种主要观点:覃成林(1998)、张可云(2007)等认为区域协调发展表现出来是一种“过程”,该过程中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相互紧密,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形成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和谐;彭荣胜(2007)认为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区域之间是相互开发、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其他有观点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模式”一种“战略”,等等。本文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区域之间联系逐渐密集,依赖逐渐加大区域之间能够实现良性互动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包含着无数“状态”。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与要求

(1)以人为本,落实地区公平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在区域协调发展上也必须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区域经济之间共同协调发展,实现各区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做到各区域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内实现整体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实行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要发挥好国家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个区域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从健全财政体制入手,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其要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制,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发展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的社会事业。(2)协调发展,提高各地区发展效率。按照科学发展观之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建设、发展相协调,这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要达到全面协调必须实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必须处理好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以及区域间的产业协调和市场协调。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3)强化落实可持续发展观。通常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取得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把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从根本上给予扭转。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1)实现地区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目标是国家实施公共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目标,强调政府要在不同时期参照不同的标准,提供较为公平的、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这意味政府必须在极大满足社会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保障社会个区域、各群体人民享有相同的权利。(2)区域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收入的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是中国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发展一直是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国家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各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必须控制在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适度范围。(3)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区域环境、经济基础、发展历程、潜在优势等情况存在差异,所以需要结合自己的特征,进行准确的定位,以此为支撑,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4)资源利用效率加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较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生活和生存的主要基础,在新的发展历程当中,必须把生态环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强调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集约型发展。

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要求,分析了去协调发展的新内涵,并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以期为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8(1)

第4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关键词】广西;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互动研究

1.引言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落实在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是城市体系内各城市之间在以主导职能为主的职能方面的构成和相互关系,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是否合理对城市体系整体效益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科内涵发展方面。张凯认为创建一流大学应统一培养一流的人才和内涵建设两方面,从目标、办学、人才、师资和思路等方面来综合构建起我国高校的内涵发展[1]。梁宏通过对地方师范大学的研究认为应该通过加快高校内部资源整合,机构改革,创新模式等方式来提高本科院校内涵发展[2]。易自力等认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突破障碍限制是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方向[3]。张政文认为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和扩大对好的办学资源的整合能够实现大学的内涵发展[4]。

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方面。薛东前等指出了省会城市职能结构建设和合理调配的思路[5]。暖等学者通过对我国西部九省市区城市进行了职能分类形成了一个比照体系,将城市职能分类的三要素集于一处,对西部地区分类进行了尝试[6]。徐晓霞利用河南省城市的行业区位商和产业结构对其城市体系的职能类型进行了分类[7]。田光进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城市职能结构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偏重工业职能,西部偏重行政科教等服务业[8]。徐正元从规模、职能和空间结构对城市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9]。郭文炯等利用区位商等方法来对城市职能体系进行研究,为全面认识城市职能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10]。

综合来看,以上研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但是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之间的互动研究依旧较少,因此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之间的互动研究是具有研究意义和符合时代背景的。

2.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互动机理

2.1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作用机理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对城市体系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一,通过调整和完善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来影响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其二,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来影响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

首先,学科建设作为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其涵盖的面十分广,几乎涵盖了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利用本科院校对学科的建设影响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方向是明确且可行的。利用各高校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中长期分析,各高校可以通过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中对学科建设的调整来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影响。一个城市的职能结构按照我国当前的统计资料进行规整合并之后,可以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等十四个反映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领域。这十四个领域在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所涉及的学科中均有涉及。因此,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产生作用的一条主线是通过学科建设影响城市职能,再通过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影响城市在等级规模和地域空间。

其次,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作用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另一条主线便是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各城市职能部门间的优势互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良整个人才培养结构,是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作用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重点,它不仅使人才培养能够达到高质量和高层次,同时,可以使人才培养与城市体系各职能部门相匹配,可以有效进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出现错配和资源浪费现象。

2.2 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作用机理

首先,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直接影响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通过对这些领域的调整,能够对与这些领域相对应的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产生作用,再通过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用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通过十四个城市职能部门的发展和职能间的协调影响本科院校所涉及的学科建设,使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随着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而调整,两者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动效应。同时,在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人才需求,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同样可以以此来作用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使本科院校的人才,无论在应用型还是科研型人才的培养都随着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调整完善的方向调整。通过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直接作用,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产生影响。

其次,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间接影响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通过对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作用,进而再通过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进行作用。合理和特色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能够加快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改变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影响城市在整个地区与城市群中的地位。通过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变化,可以作用于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使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朝着推动城市快速发展,优化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方向调整,进而作用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同时,通过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也会作用于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往往将对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产生作用,使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不断的从内部,周边及外部进行优化和调整,这也使得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着重要变动,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则会直接作用于学科类别的需求结构和人才的需求结构,进而作用于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最终间接作用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上。

3.实证研究

3.1 广西本科院校内涵发展

考察广西各本科高校的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情况,必须先考察各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各本科高校2013年招生计划,归纳出各本科学校依据城市职能分类的招生计划表,并将其招生计划人数按照相关城市职能部门进行了分类,从分类之后的效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广西区内各高校中,对于采矿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整个区内高校,只有广西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采矿业的招生计划,对采矿业人才进行培养,其他高校对采矿业人才的培养不足。第二,广西区内各高校对于信息计算机软件、商业服务业、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查、教育、卫生保险和社会福利、文体娱乐和公共管理社会组织方面人才的招生计划十分丰富。第三,在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建筑业、交通仓储邮政、金融房地产、水利环境管理这六个城市职能部门来看,广西区内高校的招生计划各有千秋。第四,从高校方面来看,综合性大学所招收学生涉及的范围广;从地方高校来看,所招收的学生涉及面就相对狭窄。

3.2 广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

研究广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首先要从广西城市体系各城市职能部门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分析,根据描述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纳尔逊法,将广西城市体系中14个城市各职能部门的从业人数百分比与相应的城市主要职能标准和职能强度标准进行了分析比对,整理后可归纳广西城市体系中各城市的强势、优势和突出职能(见表1)。在广西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中,有强势职能的带动,突出职能的衔接和优势职能的补充,是形成广西城市体系发展的主要动力,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广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是促进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4.结论

在广西,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程度在全国来看并不是很强。学科建设方面来看,学科门类齐全,学科水平层次高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保证广西区内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区域发展和完善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有效动力。目前,广西区内的人才培养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区内排名靠前的几所高校均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加大了投入,研究型人才规模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和先进省份比较,广西仍有很大的差距。

广西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也反作用于广西区内的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广西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促使区内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朝着有利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方向发展,不同时期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调整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了倒逼的态势。目前,广西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

广西区内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存在很大的联动效应。调整和完善其中的一项都会有力的带动另一方的发展和进步,推动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中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完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倒逼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中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展进步,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

5.对策建议

5.1构建良好的互动环境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是从关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内涵发展方面作为出发点来进行的。在本科院校“内科手术”式的精细变革过程中,优良的外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同样,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转变和优化也对外部环境有着相当的依赖性。对社会、政策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考察,能够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外部环境的改善提出更多合适的建议,是保证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能够良好发展的前提。

5.2提供充裕的资源条件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都离不开物质资源条件支撑。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要发展学科建设,必要的硬件设施必须齐备,必要的图书文献资源应该配套。人才培养上,优秀的师资条件和科研经费都需要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条件来保障,否则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将成为“无米之炊”。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也需要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土地资源和建设资源等资源条件。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看,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在连年增长,但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较,广西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自治区政府及各地市政府应该在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广西经济发展实力。因地制宜发挥区内各城市的强势职能、突出职能和优势职能,对区内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进一步促进整个广西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5.3健全长效的动力机制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发展和互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保障本科院校能够在长时间里进行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能够不断完善优化,就必须确保有一套健全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的形成既应该有正面的动力,也应该有一定的压力。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中来看,必须具有原动力、能动力和一定的压力才能够让本科院校内涵发展进入正确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就应该立足城市本身资源禀赋,同时放眼世界,从内外同时增强优化动力。

5.4确立科学的发展规划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优化不是无限期的,在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必须制定一个明晰的发展阶段和步骤,通过制定一个明晰的发展阶段步骤,能够有效地调配资源,改革制度,提升质量。在这个明晰的发展阶段步骤的指引下,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及两者间的互动才能够有条不紊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凯.试论一流大学的内涵发展与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9):26-27.

[2]梁宏.地方师范大学坚持内涵与外延发展相统一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51-53.

[3]易自力,卢向阳.谈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基层学术组织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17-19.

[4]张政文.探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8,(8):20-22.

[5]薛东前,姚士谋,李波.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类型的分离与职能优化配置[J].地理科学进展,2000,(2):150-154.

[6]暖,张明举,何劲耘.试析西部城市的职能分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50-254.

[7]徐晓霞.河南省城市职能结构的有序推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3):31-35.

[8]田光进,贾淑英.中国城市职能结构的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4,(4):59-63.

[9]徐正元.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的历史剖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39-47.

[10]郭文炯,张复明.城市职能体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太原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4):56-59.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保护与培育路径研究”(14XMZ057);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大学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良性互动研究”(2013C026)。

作者简介:

第5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品牌产业集群创建原则

论文摘要:农产品区域品牌已成为农产品品牌经营的最佳选择,是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及其特性,总结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原则: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产业集聚,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产品差异化营销等;提出相应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标准质量体系等。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品牌引起广泛关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中国农业是分散经营,缺乏规模效益,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最佳选择,再加上区域农产品本身所积累的区域普遍认知和区域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渊源烙印,不仅能够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并促进本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将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和特定区域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更易发展成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品牌。

一、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强区域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一般认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具有以下特性:

1.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

农产品品牌是在传统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必需要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如西湖龙井以优质茶叶为物质载体。形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物质载体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是某一区域的特殊气候、纬度、温差、土壤、水分、传统工艺、人文历史等众多因素。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些因素赋予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天然孕育的差异性及相对的资源稀缺属性,使得该区域的农产品和其它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从而易于形成比较优势。

2.具有产权模糊性

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实际情况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共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经营主体培育的结果,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在该区域内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为所有的该种农产品经营者共同拥有,区域性品牌的权力边界模糊,产权不明晰。产权归属的模糊性使得“搭便车”的行为时有发生,容易导致逆向选择而形成“柠檬市场效应”。

3.具有名牌效应和消费从众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往往具有广泛、持久的品牌效应,是非常有价值的地区资源。成功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消费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源,不仅能帮助消费者区分同类农产品及服务,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更能深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名牌效应能引起消费者广泛的从众行为,即“羊群效应”或“羊群行为”,比如人们习惯于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下具有从众的偏好。

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及其构建模型

1.形成模式

目前,我国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种类丰富,然而理论界对区域性品牌形成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名牌带动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政府经营管理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和区域形象提升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这四种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科学合理的归纳与总结。

笔者认为,在培育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可采取“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集聚”的路径为突破口,分别通过这两条主线来最终实现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农业企业集聚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的强大的农业产业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比较常见,且适用范围广,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时要将上述几种模式综合分析,才能合理地分析地方区域品牌的形成,更好地应用于地方区域品牌的构建与培育。

2.构建模型

一般认为,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组织运营是较理想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构建模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我国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区域性品牌要将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与区域品牌的支持系统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形象的三明治模型_3]。在政府推动与行业协会支持下区域品牌的培育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并能够很快的构成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经济,这对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也同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三、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因素的差异,各地区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必须做好农产品品牌的舍取,要站在区域长远发展的高度,综合评价各个农产品品牌的现实基础、发展潜力等,理性地做出选择,从该区域内的特色农产品巾将那些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品牌筛选出来,作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重点培育。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要聚焦品类和品牌的核心利益点,必须以区域文化底蕴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须秉承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核心价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集区域资源为一体而形成的,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既包括该区域特定的产品特色,也包括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及各种隐性文化,可以说区域性品牌是该区域文化的象征。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的西湖龙井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就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利益点。因此,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更是罕见的龙井茶文化艺术的价值,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产业集聚原则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依托农业产业化并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规模经营并取得规模效应,获取集聚优势,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90年代以来,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T企业达数百家,大小茶叶加]二企业数千家,且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种植农业、茶机工业、保健品业、运输业、包装业、旅游业、会展业和其他服务行业,还延伸到安溪区域外,约有5万家茶叶经营商店遍布全国各地,全县逾70万人涉及茶行业。

3.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原则

从国内成功地区的经验来看,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扶持,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而使分散的农业企业与农业大市场实现对接,从而发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吸引力,树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产生。如前所述,“羊群效应”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领路的“头羊”决策正确,才能带动羊群整体的正确决策。因此,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来创建区域品牌可以获得良好效应,这就需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度。

其次,由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整体形象,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来说,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过程中扮演引导者、服务者兼管理者的角色,其中,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最重要的。政府引导主要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此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制度环境,从而推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

4.产品差异化营销原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进行农产品的差异化营销势在必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更应进一步开发出差异化的农产品。农产品差异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功能差异化、外观差异化、销售季节差异化、价格差异化、营销概念差异化和品牌形象差异化等,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将差异性转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优势。如农夫果园就是通过营销概念差异化来打开市场的,它独辟蹊径地选择混合果汁作为突破点,因为市场上的果汁一般都是单一的口味,最多含有两种果汁,都不是混合型的,这个概念和以往的果汁产品截然不同。农夫果园正是凭着差异化营销赢得了目标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果汁市场新宠。

5.建立标准体系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从田头到消费这一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具体标准的制定,可依据或参考国家标准,或参考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地方标准。通过建立标准体系,能有效避免因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产权模糊不清而带来的品牌声誉风险,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治区域性品牌的各种危机。

创建完整的标准体系中,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以优质的农产品打人市场,区域农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这是区域品牌创建成功的关键要素。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能为农业生产者提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有标准可依,以优质的农产品取胜,能赢得更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象。

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

由于各地的地理、人文等实际情况不一样,采取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培育对策也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是最有代表性的:

1.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

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首先必须明确品牌定位,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定位应以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涵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加上农产品的品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品质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着力发掘各地区独特资源优势,深层次挖掘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区域特色,便于推广。

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龙头企业能利用区域性品牌这个公共物品获取品牌溢价,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反过来也以其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及品牌忠诚度增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品牌效应,便于提高区域性品牌的形象和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发展。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必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3.建立标准质量体系

农产品质量是区域性品牌创建的基础,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栽培和生产方式确定适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针对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区域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变到质量优化型增长。陈宪泽以安溪铁观音为例提出了“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地理标志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达成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好运作,发挥地理标志的统领作用,集地理标志、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为一整体,采用利益风险分配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据此,我们可以类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

第6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论文摘要:农产品区域品牌已成为农产品品牌经营的最佳选择,是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及其特性,总结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原则: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产业集聚,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产品差异化营销等;提出相应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标准质量体系等。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产品品牌引起广泛关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中国农业是分散经营,缺乏规模效益,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是最佳选择,再加上区域农产品本身所积累的区域普遍认知和区域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渊源烙印,不仅能够提升区域农产品竞争力并促进本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将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和特定区域优势转化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更易发展成为全国性乃至世界性品牌。

一、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内涵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指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以某一行政或经济区域为核心,通过创建区域内统一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农产品核心与龙头品牌的行动,带动广大农业企业和农民增强区域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区域的经济]。一般认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具有以下特性:

1.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

农产品品牌是在传统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必需要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如西湖龙井以优质茶叶为物质载体。形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物质载体的优质农产品的基础是某一区域的特殊气候、纬度、温差、土壤、水分、传统工艺、人文历史等众多因素。在长期的发展中,这些因素赋予了区域特色农产品天然孕育的差异性及相对的资源稀缺属性,使得该区域的农产品和其它的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特征,从而易于形成比较优势。

2.具有产权模糊性

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实际情况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共品牌,具有产权模糊性。从历史的角度看,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并不完全是经营主体培育的结果,而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在该区域内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为所有的该种农产品经营者共同拥有,区域性品牌的权力边界模糊,产权不明晰。产权归属的模糊性使得“搭便车”的行为时有发生,容易导致逆向选择而形成“柠檬市场效应”。

3.具有名牌效应和消费从众性

农产品区域品牌往往具有广泛、持久的品牌效应,是非常有价值的地区资源。成功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消费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信息源,不仅能帮助消费者区分同类农产品及服务,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更能深度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名牌效应能引起消费者广泛的从众行为,即“羊群效应”或“羊群行为”,比如人们习惯于像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经济人在信息不完全、未来不确定的环境下具有从众的偏好。

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及其构建模型

1.形成模式

目前,我国区域性农产品品牌种类丰富,然而理论界对区域性品牌形成模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名牌带动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政府经营管理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和区域形象提升型区域品牌形成模式这四种模式是现阶段比较科学合理的归纳与总结。

笔者认为,在培育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可采取“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产业集聚”的路径为突破口,分别通过这两条主线来最终实现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农业企业集聚形成的完整的产业链为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的强大的农业产业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比较常见,且适用范围广,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提供了一种思路。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模式时要将上述几种模式综合分析,才能合理地分析地方区域品牌的形成,更好地应用于地方区域品牌的构建与培育。

2.构建模型

一般认为,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协会组织运营是较理想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构建模式,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于我国广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建区域性品牌要将区域品牌的形成流程与区域品牌的支持系统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形象的三明治模型_3]。在政府推动与行业协会支持下区域品牌的培育能够科学合理的发展,并能够很快的构成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经济,这对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也同样有一定的适用性,如图1所示。

三、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及历史人文因素的差异,各地区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时必须做好农产品品牌的舍取,要站在区域长远发展的高度,综合评价各个农产品品牌的现实基础、发展潜力等,理性地做出选择,从该区域内的特色农产品巾将那些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品牌筛选出来,作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重点培育。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要聚焦品类和品牌的核心利益点,必须以区域文化底蕴为基础,充分挖掘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文化内涵。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须秉承具有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核心价值,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整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集区域资源为一体而形成的,富有深刻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内涵既包括该区域特定的产品特色,也包括以特色农产品为载体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及各种隐性文化,可以说区域性品牌是该区域文化的象征。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的西湖龙井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就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利益点。因此,龙井茶不仅仅是茶的价值,更是罕见的龙井茶文化艺术的价值,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产业集聚原则

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指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依托农业产业化并以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规模经营并取得规模效应,获取集聚优势,为区域品牌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以“安溪铁观音”为例,90年代以来,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发展迅猛,有一定规模的茶叶加t企业达数百家,大小茶叶加]二企业数千家,且带动了上下游关联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种植农业、茶机工业、保健品业、运输业、包装业、旅游业、会展业和其他服务行业,还延伸到安溪区域外,约有5万家茶叶经营商店遍布全国各地,全县逾70万人涉及茶行业。

3.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原则

从国内成功地区的经验来看,创建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扶持,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为区域性品牌的成功创建奠定基础。

首先,通过龙头企业的纽带作用而使分散的农业企业与农业大市场实现对接,从而发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吸引力,树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统一形象,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产生。如前所述,“羊群效应”在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说,只有领路的“头羊”决策正确,才能带动羊群整体的正确决策。因此,理性地利用和引导“羊群行为”来创建区域品牌可以获得良好效应,这就需要重点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增强区域品牌的市场推广度。

其次,由于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整体形象,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来说,政府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区域性品牌的创建过程中扮演引导者、服务者兼管理者的角色,其中,政府对产业的引导与扶持是最重要的。政府引导主要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以此引导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并创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制度环境,从而推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成。

4.产品差异化营销原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进行农产品的差异化营销势在必行,农产品区域性品牌更应进一步开发出差异化的农产品。农产品差异化的途径有多种,包括功能差异化、外观差异化、销售季节差异化、价格差异化、营销概念差异化和品牌形象差异化等,通过实施产品差异化,将差异性转化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优势。如农夫果园就是通过营销概念差异化来打开市场的,它独辟蹊径地选择混合果汁作为突破点,因为市场上的果汁一般都是单一的口味,最多含有两种果汁,都不是混合型的,这个概念和以往的果汁产品截然不同。农夫果园正是凭着差异化营销赢得了目标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果汁市场新宠。

5.建立标准体系原则

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从田头到消费这一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具体标准的制定,可依据或参考国家标准,或参考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地方标准。通过建立标准体系,能有效避免因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产权模糊不清而带来的品牌声誉风险,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治区域性品牌的各种危机。

创建完整的标准体系中,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是最重要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必须以优质的农产品打人市场,区域农产品具有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这是区域品牌创建成功的关键要素。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能为农业生产者提品质量控制的参照体系,使农产品的生产有标准可依,以优质的农产品取胜,能赢得更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形象。

四、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对策

由于各地的地理、人文等实际情况不一样,采取的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培育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培育对策也有所差别,但总的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是最有代表性的:

1.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

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首先必须明确品牌定位,围绕文化内涵确定品牌的核心价值,突显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定位应以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区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品牌定位。区域品牌蕴涵了具有地理特征资源优势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渊源内涵,加上农产品的品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的品质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着力发掘各地区独特资源优势,深层次挖掘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文化内涵,使农产品区域性品牌代表区域特色,便于推广。

2.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龙头企业能利用区域性品牌这个公共物品获取品牌溢价,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反过来也以其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及品牌忠诚度增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品牌效应,便于提高区域性品牌的形象和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带动区域内其它产业的发展。因此,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必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

3.建立标准质量体系

农产品质量是区域性品牌创建的基础,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栽培和生产方式确定适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针对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区域农业由数量扩张型增长转变到质量优化型增长。陈宪泽以安溪铁观音为例提出了“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地理标志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达成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良好运作,发挥地理标志的统领作用,集地理标志、公司、合作社和农户为一整体,采用利益风险分配机制,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据此,我们可以类推创建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管理模式,如图2所示。

第7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关键词〕地域特征环境艺术设计内在联系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各地域的文化逐渐交融,丧失了其本身的独特性。当地域文化失去了其原本的特征,完全沦为融合文化的附属物,文化的多元性以及由此带来的丰富的文明也就消失。究竟如何看待地域特征与地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和重点。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地域特征的内涵进行了阐释,明确了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分析了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域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对策。

一、地域特征的内涵

地域是一定时空范围内人类活动客观载体,不论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还是人类的社会活动,都建立在这个载体的基础上。总的来说,地域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区域性。当我们要界定一个地方的时候,我们就会用到地域的区域性特征。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人文事件,都存在于一定的时空内。其二,人文性。主要指的就是地域文化特色,其建立在人类活动的基础上,是人类独特智慧在区域地域在全体上创造而生成的一种内在属性。其三,综合性。提及地域人们会联系到很多事物,单一的要素难以构成整个地域空间。为此,我们在看待地域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其综合性特征。

本文所指的“地域特征”并不是指一个地域的具体特征,地域保罗广泛,不可能全然作为研究对象。本文的地域特征是在对地域前两个特征把握的基础上提出的,也就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将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称为地域特征,不但具有地域的典型性特征,也将研究的范围缩小,使本文具备了研究的条件。下文所设计的地域特征也为“独特地域文化”的内涵。

二、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联系

地域特征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联,相互影响。地域文化是在地域开发、创造、适应的基础上产生的,本身就带有卓越的人类智慧,将其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不但符合当地的文化土壤、精神追求,也能够使设计方案更具可行性。通过对区域内地域文化的整合所产生的设计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地域发展的需求。可以说,只有从地域文化的角度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才能真正符合地域发展的核心需求。而环境艺术设计活动,本身包括了对地域文化的发觉、总结、升华,并直接作用到地域,使其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对地域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环境艺术不但是人们美化环境的措施,也是区域的人文审美、艺术发展的催化剂。总的来说,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地域特色文化是环境艺术设计灵感产生的源泉,环境艺术设计也丰富了地域文化。总的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本身也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因为有了环境艺术设计这个形式,地域文化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三、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地域特征凝聚了区域的特色文化,是一个区域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标志。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现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建立在地域特征基础上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但具有深厚的物质文化底蕴,也具有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内涵。而将这两者融汇一炉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但具有更深厚的审美底蕴,还具有更为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赋予环境艺术设计相应的社会属性,能够使其更好地与地域特色想合,这对环境艺术的深层次、个性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环境艺术设计形式指的是环境的行装、色彩等内容。将地域特征引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能够将地域性文化内涵、表征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去。当这种直观的地域性环境艺术表达被人们接受之后,必然会加深其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增强环境艺术的表现力。总的来说,地域特征不但可以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氛围产生影响,还可以将情感融入设计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价值与艺术表现力。

3、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内涵。环境艺术设计内涵,除了设计构成的要素外,还包括设计的结构。通过地域特征的引入,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可以得到进一步丰富。所谓的内涵就是设计的深层次印象。设计者在对地域文化的吸收和转化过程中,本身就接受着地域文化所包括的内涵。这种内涵不但包括物质的内涵,还包括精神的内涵。将这些地域特征所包括的内涵,引入到设计中来,不但可以影响设计的形态、含义,还可以影响设计的框架结构。站在环境艺术角度来看,为了取得更好的环境艺术设计效果,加强地域文化的挖掘是必不可少的。也只有深入地挖掘地域文化的特色,才能更好地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四地域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地域特征的内涵、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等有了详实的了解。在实际的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应用地域特征,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1、搜集和把握地域特征。在实际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材的搜集和整理是基础。为了对这些素材进行有效的研究,就需要对地域特征予以搜集和把握。具体来说,也就是将地域的特色文化充分挖掘出来,去粗取精,将有用的地域文化元素归集,丰富设计的素材库。在确定了素材库后,设计者还需要对区域性的独特文化进行提炼,只有经过提炼的素材,才能在确保其地域性的基础上,更具艺术价值,对当地的文化起到传承和弘扬的意义。总的来说,搜集和把握地域特征,对地域性文化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根据地域文化素材设计的方案,也能够将地域特色、艺术内核表现出来,提升自身的艺术审美价值。

2、生成环境艺术设计元素。在对地域特征素材的提炼中,要不断加深对地域文化的理解,结合当地的历史背景、环境特色,将地域文化素材进行抽象、浓缩,使其成为设计元素。当设计元素形成后,设计者要将这些元素符号化,依托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形式,使其应用到具体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只有经过这样的认识和转化过程,地域特征才能与环境艺术设计交融。部分地域文化素材是较为抽象的,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加工,设计者应该将其具象化,并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事件、精神思想等,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元素凸显出来。

3、创新环境艺术设计形式。为了更好地将地域特征与设计融合,设计者就不能拘泥于刻板环境符号的利用,而应该深入把握地域文化,搜集更多的可用符号和文化。设计者要加强对地域文化现象的把握,深化地域文化的内涵,挖掘地域文化的本质。应用地域文化符号,并不是直观的模仿,而是设计理念和内涵的渗透。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我们对传统的环境符号予以创新,并站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促进地域文化的符号化,使其更好地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融合。通过环境符号的创新,不但可以促进传统环境符号理论的发展,还能加强对地域文化的开发,对区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设计者要加强对地域文化特征、本质的把握,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形式予以创新,引入更多符合地域文化符号的设计理念、形式,将地域文化的特色表现出来。

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地域特征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地域特征和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并提出了地域特征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对策,以期有效地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经验,提高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钱丽竹.符号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表征解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

[2]何礼.论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J].艺术科技,2014(01).

[3]孙天骐.论环境艺术专业人才的美学素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

第8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关键词:因素替换分析 现代商贸业 经济质量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不断从资源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并逐步从“以市场为中心”的理念向“以生产为中心”的理念发展。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体制改革,促使现代商贸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加强,现代商贸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不断增强(陈玲,2010)。而现代商贸业的经济质量究竟如何、如何衡量现代商贸业中的经济质量等问题便成为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现代商贸业经济质量明显提高的标志是什么?如何建立评价体系对现代商贸业的经济质量进行评价?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纵观国内研究发现,对我国现代商贸业经济质量评价的研究较少,且大都以定性研究为主,通过定量方法研究的文献极为罕见(马强文、任保平,2011)。为弥补这一缺口,本文试图站在我国现代商贸业的角度,采用一定的定量手段,实证研究我国现代商贸业的经济运行质量评价问题,并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商贸业的区域特性,为理论界进一步研究和国家、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商贸业经济质量的理论分析

从商贸业的生产发展来看,商贸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由外延扩张再生产逐步转变为内涵扩张再生产的过程(徐乔梅等,2013)。该过程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外延扩张再生产形式:特点是商贸企业劳动力投入与资金要素投入呈同步增长,即它是一种基于人均占有资产与人均商业技术设备等不变的单纯的企业运营能力和规模的扩张。资本密集型的扩大再生产形式:特点是商贸资金总额的增长高于拉动力投入的增长,即人均资金额提高,劳动密集型不断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扩大再生产形式:特点是体现技术水平的各类技术、设施等投入的增长高于资金总额增长,即技术型投资占比出现提升,资本密集型不断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形式:特点是商贸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得到提升,即资金、技术等投入实现了“1+1>2”。

实际上,以上四种形式不是独立表现的,而表现为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但可以根据不同形式贡献的程度来判断这种形式在商贸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从而确定当前商贸业主要出于何种发展阶段。当商贸经济发展特征表现为内涵式扩张为主导时,我们便认为商贸经济运行的质量是良好的。由于内涵式扩张是一个不断挖掘生产潜力的动态过程,而其潜力不可能在短期内被无限挖掘,因此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种扩张过程将转化为其他形式以积聚潜力。而当商贸经济出现第一种或第二种特征时,我们需考察技术扩大再生产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回升态势,以便做出更加客观地评价。

现代商贸业经济质量的评价模型

本文综合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经验,采用因素替换分析方法构建商贸业经济质量的评价模型。由于商贸经济可能存在四种形式,因此有必要通过因素替换分析对四种形式划分结论。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为基底,可构建差分形式的商贸经济增长贡献模型,具体如下(Robert M. Solow,1957):

Y=Yer+Yci+Ysi+Ycr (1)

Y=L×(A/L)×(F/A)+Y/F (2)

其中,Y表示商贸经济增长额,Yer表示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对商贸经济的贡献,Yci表示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对商贸经济的贡献,Ysi表示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对商贸经济的贡献,Ycr表示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对商贸经济的贡献。Y表示商贸经济产出水平,L表示商贸业劳动力投入量,A表示商贸业资本投入量,F表示商贸业技术性资产投入量。并且Y=Y1-Y0,其中,Y1为当期商贸业产出水平,Y0为上一期商贸业产出水平。

(一)外延扩大再生产形式

根据因素替换分析理论,并以式(2)为基础构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商贸经济贡献模型:

(3)

式(3)表达了仅劳动要素增长时商贸经济的变化程度,即反映了外延扩大再生产行为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该式也可以写为:

(4)

式(4)则反映了资产总额随劳动力要素投入增长而同步增长时,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

(二)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形式

根据因素替换分析理论,并以式(2)为基础构建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商贸经济贡献模型:

(5)

式(5)表达了仅当人均资产总额增长时商贸经济的变化程度,即反映了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行为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该式也可以写为:

(6)

式(6)则反映了当资产总额增长水平高于劳动力要素投入增长水平时,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

(三)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形式

以式(2)为基础构建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商贸经济贡献模型:

(7)

式(7)表达了仅当技术型固定资产份额变动时商贸经济的变化程度,即反映了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行为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该式也可以写为:

(8)

式(8)则反映了当技术型固定资产增长水平高于总资产的增长水平时,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

(四)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形式

以式(2)为基础构建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商贸经济贡献模型:

(9)

式(9)表达了仅当(技术性)固定资产产出率变动时商贸经济的变化程度,即反映了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行为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也可以写为:

(10)

式(10)反映了商贸经济增长水平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时获得商贸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程度,它是商贸经济增长的剩余部分,而这部分贡献就是商贸业不断创新带来的溢出效应,即实现了“1+1>2”。对式(1)两边同除以Y0,可得到衡量商贸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模型如下:

Y / Y0 =Yer / Y0+Yci / Y0 +Ysi / Y0 +Ycr / Y0 (11)

对式(1)两边同除以上一期商贸经济水平ΔY,可得到衡量商贸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模型如下:

1=Yer /Y +Yci /Y +Ysi /Y +Ycr /Y (12)

在式(12)等号右边,每一项分别代表了对应的扩大再生产形式对商贸经济的贡献份额。

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在前面涉及的变量中,商贸经济水平采用商贸业利润总额表示(由于商贸业以销售购买为主,因此采用商贸业利润总额表示经济水平,而不用商贸业增加值),商贸业劳动力投入采用商贸业年末从业人员数表示,资产总额采用商贸业资产总额表示,技术性变量采用商贸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总资产比重表示。反映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变量为(技术性)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率,因此采用固定资产利润率作为其变量。

考虑到现代商贸业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仅考虑现代商贸业主要部分,即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选取2004-2011年我国及30个省区的数据为样本,变量所有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部分数据通过各地区统计年鉴补全。

(二)全国层面分析

根据式(3)-(12),得到全国层面现代商贸业经济质量评价结果(见表1)。根据表1结果可知,我国现代商贸业质量历年评价结果纵向差异较大,也说明我国现代商贸经济发展表现为逐步增长趋势。但是,对比数据可知,现代商贸业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较强,经济波动较大,尤其表现为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现代商贸业基本从以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方式不断转变为资本密集型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共同主导,而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呈现下降趋势。由于现代商贸业自身属性决定了它对技术的依赖并不大,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贡献份额一直表现为负值,但负向程度总体趋小。在这短时期内,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贡献份额有提高趋势,外延式、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有渐趋主导的态势。

(三)区域层面分析

根据我国商贸经济及整体经济的区域分布特征,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划分方法参见《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根据相关模型,得到各区域的评价结果(见表2)。

观察纵向变化趋势可知,各区域历年的评价结果都存在较大差异,且波动性较大,表明各区域现代商贸业运行质量并不稳定。但值得庆幸的是,三大区域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贡献均有不断提升之势,一定程度上表明各区域现代商贸业的质量有不断提升的潜力。

纵观趋势可知,东部地区现代商贸业走出了一条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为主,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稳中有进,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不断提高的发展路径;中部地区现代商贸业走出了一条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为主,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稳中有进,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温和回升的发展路径;西部地区现代商贸业走出了一条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波形回落、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迅速提升的发展路径。

通过横向对比可知,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相对中西部地区优势下降,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现已超越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负向贡献缓和回落,但回落幅度不及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2009年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甚至达到正值。但是,东部地区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2011年已超过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

结论

本文采用因素替换分析方法,对我国及区域现代商贸业的经济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总体上我国现代商贸经济发展表现为逐步增长趋势,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有渐趋主导的态势;而不同区域现代商贸业发展各自存在特征,不同区域都有符合自身的现代商贸业发展路径;东部地区现代商贸业经济质量相对最好,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一直较高。

参考文献:

1.陈玲.现代商贸业的产业先导作用及创新发展路径[J].城市问题,2010(10)

2.马强文,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增长能力的综合测度:1978-2008[J].财贸研究,2011(2)

第9篇: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Abstract: Through the perceptual cognitive and rational analysis of visual sensory level of folk art communities in the western region, such as, the graph lines design, the color chromaticity finishing and body posture reflec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refined the universalization and differences, subjective unification and objective separation of the visual symbol characteristics, and ultimately come to the a concrete dual integrated affinity: visual dimension humanities release and the tactile level effectiveness enjoy.

关键词: 区域民间美术;视觉符号;属性特征;人文内涵;价值效用

Key words: regional folk art;visual symbols;attribute characteristics;cultural connotations;value utility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324-02

0 引言

在逐渐融入所谓的后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的中国当代社会背景的笼罩下,向以艺术载体核心组件标榜的美术文化也迅速呈现出多元化创造、个性式展现、群体性诉求的态势导向,可谓异彩纷呈、蔚为大观。而国内区域民间美术由于其物质基体自身的相对封闭、系统架构的相对单一以及人文内涵的相对纯粹,逐渐成为这场文化浪潮中鲜受磨蚀、岿然不移而卓尔不群、绝世独立的一枝奇葩。作为其中执牛耳者的西部民间美术群落更以不饰雕琢、浑然自成的视觉感官冲击效能而侧视睥睨,在其宏富丰腴的官能触感下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概念的价值内涵,尚需进一步挖掘、磨洗、雕琢,方能熠熠生辉、并耀于世。

笔者将侧重通过对西部区域民间美术群落的图形线条设计、色彩色度涂饰以及形体姿态体现等视觉感官层面的感性认知、理性解析,侧重剖分提炼其视觉符号特征的普遍化与差异性、主观同一与客观分离,从而最终得出具体可行的视觉层面人文释放、触觉层面实效享受的双元一体式的交融亲和。

1 区域民间美术概念的制约因素

1.1 自然环境条件的物质先决性影响 依照自东向西、自北向南的地理坐标划分,我国空间地区在地理概念上基本涵盖了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岭南丘陵、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南北两疆这十大单元。具体到地理坐标下的地貌地质、水文气候等细化的地理概念层面的对应分析,东部地区的地貌多呈现为平原丘陵,地质构造为黑土、红土等软性土壤;西部地区的地貌大部分为高原山地,地质构造为黄土、石灰岩、高寒土、沙漠戈壁这四大类,而气候水文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三大类型。以上地理概念的罗列简述就可以直观地判定东部地区自然条件稳定、协调、单一,而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则呈现复杂化、多样性、差异式的基本特征,那么基于其自然环境物质基体而衍生繁殖的人文层面的民间美术群落也当然地具备了表现载体的图形线条造型多元、线条色调形态交融的显著特征。自然条件对于社会居民生存繁衍的重要影响,也使得东部地区的民间美术侧重社会经济层面影响下的单一个体的审美索求表达,而西部区域民间美术群落的表现载体则更为偏向自然环境因素在生活生产系统的交融体现,而且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图腾符号原始崇拜的神秘迷信性、自然不可战胜改造的皈依性以及天人合一的协调共存性。

1.2 社会经济系统的后天改造式制约 一方面,由于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位阶进程的不一致,东部地区的民间美术在社会物质充盈、单元财富充足的决定性导向作用下,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发散式、创新化、产业性的民间美术发展途径,在原有传统基体上实现了艺术价值与货币效益的良性转化;而在社会经济概念上尚属于整体经济不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西部地区,社会物质的尚不丰厚、经济效益的急需提升、生活质感的有待打磨的综合制约影响就决定了西部地区社会阶层的分异化、群体意识的多样性以及审美观念的单元式,具体到该区域的民间美术群落的视觉官能上,就涵盖了敦实古朴、奇绝独特、灵动精巧、原始纯净、异彩纷呈等等不胜枚举的词汇形容。二者之间的巨大分歧也导致了我国区域民间美术群落在视觉管能上的个体差异分离化。

而另一方面,基于区域经济架构的全面调整、商品流转的深刻渗透以及社会群体对物质追求的理念更新,也使得东西地区区域民间美术群落的载体形式在其既有人文精神内涵上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位阶上基本实现了与社会经济阶段发展物质肌体的交融合一,尤其是在经济新兴发展的西部地区,一些现代化、科技性、新奇式的概念元素也迅速被传统美术殖体所吸纳、从而得到水融的体现,上升到人文层面的体味评判中,则是各有特色、你中有我、新旧交叠、斑驳陆离的感性认知以及传统濡染、承接不息、社会渐变、与时俱进的理性解析。从这一层面解析,东西部区域民间美术群落又契合地实现了普遍同一性。

2 区域民间美术体系的载体划分与内涵位阶

正如以上所述,我国区域民间美术群体基于地理空间概念而划分为东部西部两个区块,而其相对应的美术内涵的载体划分与价值位阶也当然地印上了各自单元的鲜明烙迹。由于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性制约影响,就区域范围美学表现载体的整体划分而言,东部区域的民间美术表现载体已经突破了其自身内涵位阶的原有容量,在其标榜民间美术创新化、多元式、再创性的内涵位阶的基本索求下,更多的延伸拓展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兼容并蓄的混合式层面,而且由于过多地依赖以新的美学理念改造旧的物质基体、新的物质载体反衬旧的美学内涵,已经开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内容形式割裂、价值定位偏颇等,突出集中的典型瓶颈就是老北京民间美学符号标志的集体“西化”,诸如沙燕风筝的造型形态被卡通化、先锋化,线条渐失圆润、色彩不再素洁、图案已陷空洞,越来越凸显出一种浮泛单调的浮躁之气。

而西部地区民间美术表现载体在其自然环境系统相对稳定纯净、社会经济物质尚不丰盈的整体背景的熏染烘托下,还普遍维持着其基体自身孕育下所衍生的既有品类。诸如黄土高原地区的剪纸窗花、年画墙画,四川盆地地区的变脸挑花、刺绣挂饰,云贵地区的蜡染轧染、石雕木雕等等工艺美术都保存着各自传统的美术内核,虽然在商品经济物质潮流的冲洗磨蚀下,区域系统内的部分单元的美术载体已经出现些微裂变,然而整体上依然维持了卓然天成、简约灵动的价值导向。这也是西部地区民间美术视觉感官冲力持续鲜活强劲的内核所在。

3 西部区域民间美术实体的表现形式以及视觉观感

具体针对到广袤辽阔的西部区域的民间美术群落的表现载体的类别分属,由于其体系、庞杂品类繁多、细目琐碎,笔者认为可以从地理概念上进行一一罗列、分别简述,这样不仅使得具体罗缕的层次结构清晰明了、而且也易于逐一理解各个区域的民间美术的迥异内涵。笔者将以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三个典型区域的民间美术实体的具体表现方式作为对西部地区民间美术视觉符号针对解析的切入点,通过层次剥离、逐个概述,从而形成系统化的西部区域民间美术实体的官能感知与理性剖析。

首先是黄土高原地区,这一区域的民间美术的载体虽然类别相对单一,然而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标签性的品类就是陕西剪纸、山西年画两大流派。陕西地区的剪纸多以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革等成本低廉的日常生活常见素材为创作原料,裁剪线条流畅明快、整体造型朴实无华,色彩以鲜艳的红绿色调为主,对象内容则多涉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生活场景、家畜动物等等,给人亲切古朴的视觉冲力,著名的代表为“哪吒闹海”、“负荆请罪”、“骑驴回娘家”、“花蝶乳燕”;山西年画的画纸基调也以喜庆祥和的红绿为主色调,同时辅以黑绿黄加以调剂,不仅构图简洁、染色大胆,而且更为侧重生活气息的直接表达,给人直观的温馨切实的视觉享受。最为普遍的创作手法就是通过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在年画载体上的简约描绘、秾丽渲染,充分寄托表达安居乐业、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典型代表为“年年有鱼”、“招财进宝”“喜得贵子”。

其次是四川盆地地区,提及四川地区的艺术美学符号,那么就不能绕过三星堆文化,这一神秘独特的传统奠基性艺术要素也渐染促使了巴蜀地区美术载体的奇绝个性,而四川变脸则是这一传统内核的实体传承。而由于该地区涵盖了全境汉族、川北羌族、川族三个主要民族,所以在美术文化载体的具体体现上,就是汉文化符号与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交融互补,除了变脸这一现代美术标签之外,诸如川北羌族、川族的挑花、刺绣、耳环、帽花、挂饰、石雕、木雕、漆器、织毯等精美工艺品的图案绘制、造型构筑、色彩渲染都洋溢着鲜活明丽、纯净无暇的视觉体验,尤其是羌族的挑花饰品,集美术构思、手工工艺、日用消费于一体,大量采用几何图形、动植物原型作为线条铺陈,同时通过层次感十足的红绿紫蓝等主色的精心勾勒修饰,最终带来巧夺天工、世无二品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感官冲击力与震撼力。

第三是云贵高原地区,该地区是以美学艺术内涵纯净灵动、手工工艺品玲珑精巧为民族标签的壮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生活的主要区域,因而其民间美术载体的品类形态不仅琳琅丰沛,而且普遍具备灵动精巧的鲜明特色。这其中尤其以贵州西南的布依族、苗族以及广西北部的瑶族的民间美术表现载体最具代表性,而蜡染、轧染艺术则是其民间美学精髓的集大成者。蜡染、轧染艺术以帛、锦、丝布等纺织材料为印染基体,基本采用蓝底白花、白底蓝花的整体构图,通过密集严格的针法走位、灵活回环的纹理勾勒以及简约明快的色调搭配,从而形成线条简约灵动、花纹严整回旋、图案独特鲜明的视觉感官的总体体验,不仅富有强烈的冲突美感,而且给人朴实沉稳的心灵体味。

4 结语

在当代社会物质肌体迅速丰盈、精神内核持续沙化、民间美术渐入维谷的阶段背景下,社会群体的精神土壤需要更为多元、纯粹的人文内涵的给养灌溉,而西部区域美术载体的内核价值协调交互地契合了当前社会群体精神内核的匮乏空洞,也为民间美术的理念更新、模式优化、途径拓展提供了有利契机。进一步挖掘、开发区域民间美术资源的潜在价值,侧重西部区域民间美术的载体再造、内涵提升、价值深化,从而有效凸显其助推社会物质整体架构良性调节的独特效用。

参考文献:

[1]冯文博.从民间工艺美术谈陕西区域性设计[J].价值工程.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