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防治方案范文

生物防治方案精选(九篇)

生物防治方案

第1篇:生物防治方案范文

为认真做好2021年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水平,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建设成果,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蔓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2021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一)越冬代调查情况

根据《XX县林业局关于切实抓好2021年度林业有害生物越冬代调查工作的通知》(X林发〔2020〕X号)要求,我镇于2020年12月-2021年1月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越冬代调查,2人次参加此次调查,设置线路20条,设置标准地20个,调查面积60亩,代表面积10.44万亩,预计发生面积1.19万亩,其中蜀柏毒蛾1.1万亩(中度),核桃长足象发生0.09万亩(中度)。

(二)预计第一生情况

根据越冬生和防治情况,预计蜀柏毒蛾第一生面积0.2万亩(中度)

(三)松树枯死调查情况

经调查,未发现枯死松树。

二、2021年防治技术措施

(一)全年拟防治面积。

全年拟防治面积1.39万亩,其中蜀柏毒蛾1.3万亩,核核桃长足象0.09万亩。

(二)具体措施

1、蜀柏毒蛾防治,拟防治1.3万亩。

(1)飞机防治1.1万亩,利用直升飞机喷洒白僵菌(灭幼脲、甲维盐)防治蜀柏毒蛾0.3万亩,作业时间2021年4月上、中旬。作业地点:XX村、XX村、XX村。

(2)灯光诱杀成虫防治蜀柏毒蛾0.2万亩。利用蜀柏毒蛾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这一特性,在XX镇辖区内悬挂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时间5—6月和9—10月。

2、核桃长足象的防治:拟防治0.09万亩,作业时间5-6月越冬成虫大量出现,到幼虫初孵阶段(核桃果径30-40mm)。

(1)树上喷药:越冬代成虫产卵及幼虫初孵阶段的5-6月,核桃果径约8mm开始,用甲维盐3000-4000倍液喷雾,以杀死成虫、幼虫和卵,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喷药最好在下午4点以后进行,该虫多在傍晚和清晨活动危害,喷药时应该由核桃园的周边向中央螺旋施药,以防成虫逃避药剂。

(2)6月上、中旬,可结合林下农作物除草等经营管理,拣拾虫落果和摘除被害果,深埋10cm以下土中,使幼虫、蛹、成虫均难发育,霉烂致死;或集中人坑沤肥,以消灭幼虫、蛹以及羽化未出果的成虫。

(3)清除地面杂草,利用成虫假死性,人工震动树枝,捕杀落地成虫。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2021年度林业有害生物越冬代的防治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以镇长石睿德为组长,分管领导熊春平为副组长,兼职测报员李书勋以及各村支部书记、生态护林员为成员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山头、责任落实到人头,创新机制,加强组织建设,突出科学防治,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防治减灾体系。

(二)加强宣传引导

走访当地群众,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通过短信、广播、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和防治工作紧迫性、时效性,增强林业有害生物防灾救灾意识,全面提高参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积极性。

第2篇:生物防治方案范文

目的研究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的现状,为今后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的改进提供其科学的依据。方法疫情档案的数据输入实行属地管理的原侧,由诊断机构把情档案数据直接输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疫情档案的管理实行5级管理。结果现有的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出现了部分省、自治区的管理脱节,在地方病防治机构搞布鲁氏菌病防治网络管理的专业人员,不能随时掌握和了解辖区的疫情情况,不利于防治工作的开展。结论只有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科学的管理模式,才能有利于布鲁氏菌病防治的网络管理专业人员随时掌握和了解辖区的疫情情况,才会发挥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较大的效益。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

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治档案的管理已有专门的文献进行了论述[1],故作者在此不在重复,本文就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现状,并参考相关文献[2-13]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数据输入与管理现状

1.1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

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疫情档案管理现状是实现5级管理,1级管理为最低级,乡级防保机构进行管理,仅对本级疫情档案管理。2级管理为次低级,为旗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管理,除对本级管理外,还要对乡级的疫情档案进行管理。3级管理为中级,处于最中间位置,为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管理,除对本级管理外,还要对下级乡、旗县的疫情档案进行双重管理。4级管理为次高级管理,为省(自治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除对本级管理外,还要对乡、县及地(市)级疫情档案进行多重管理。5级管理为最高级管理,除对本级管理外,还要对乡、县、地(市)及省(自治区)级疫情档案进行多重管理。

1.2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数据的输入

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数据输入是有诊断资质的医疗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或地方病防治)机构,实行属地管理的原侧,由诊断机构把情档案数据直接输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在现阶段有诊断资质的医疗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或地方病防治)机构为县级及以上的医疗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或地方病防治)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要求的项目进行填写和输入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数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1.4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数据的公布

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数据的公布由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定期在网上公布,在特殊情况下由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授权的省、市、自治区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实施不定期的公布。

2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管理需要改进的若干问题

2.1建立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专网

目前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网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有诸多弊端。应该建立中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专网,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相联,其档案数据进行共享,不仅把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纳入,而且要把畜牧布鲁氏菌病疫情档案纳入其中,可以及时准确的进行预警,从而为政府和决策机构提供及时而科学的疫情档案预警信息。建立专网是当前布鲁氏菌病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改变有省级或地市级地方病防治机构的地区,布鲁氏菌病网络管理的专业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和浏览疫情档案的现状,从而更大地发挥疫情档案网及时性的作用。

2.2布鲁氏菌病防治的专业人员应纳入其专网系统

从事布鲁氏菌病防治的专业人员应纳入其专网系统,如果专业人员未纳入其专网系统不同级别的卫生行政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地方病防治机构就无法及时了解专业人员的信息。专业人员纳入其专网系统,从人员数量上就可以及时判断出某地区的重视程度。若某地级市疫情比较严重,又频繁更换其专业人员,而且数量非常少,少到6~7种地方病防治的地级市仅有1名专业人员,可以想象这个地区的工作能够扎实吗?再者根据专业人员的更换速度,上一级机构就可以准确地预判什么时候需要举办何种培训班,培训班的规模、教学内容、培训期限等。

2.3专网系统扩大其输入途径

专网应系统应扩大输入途径,增加语音或扫描输入等多种功能,适应不同地区,特别是有利于落后地区或基层输入速度的提高。

作者:李宏茹 石杲 单位: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李宏茹,石杲,李保荣.人间布鲁氏菌病防治档案的管理与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3):117-118.

[2]石武,段丽,石杲,等.中国2005年人间鼠疫疫情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5):47-48.

[3]石杲,王树君,张杰.布鲁氏菌病抗体快速检测新方法—胶体金技术的应用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1):13-14.

[4]朱建新,李保荣,石杲.赤峰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及防治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3):45-46.

[5]赵思阳,李保荣,石杲.赤峰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12):86-88.

[6]吴艳梅,李保荣,石杲.赤峰市松山区201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1,27(7):64.

[7]刁作为,李保荣,石杲.内蒙古林西县2000-2009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及防治对策[J].医学动物防制,2010,26(12):80+82.

[8]金爱民,金鑫,李保荣,等.内蒙古赤峰市2008年布鲁氏菌病防治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0,26(1):66-68.

[9]曹国峰,李保荣,石杲.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的调查与处理的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9,25(4):56-57.

[10]王艳华,李保荣,石杲.赤峰市2007年三旗布鲁氏菌病专题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8,24(6):59.

[11]高文斌,李保荣,石杲.赤峰市某地区布氏菌病暴发病例流行病学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11):59.

第3篇:生物防治方案范文

1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现状

1.1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塞罕坝林区已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测预报体系。但是,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在林业测报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下,传统的测报调查技术已经过时,但一些林业地区仍旧采用传统的技术体系,从而给监测预报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1]。此外,在开展测报工作的过程中,其常会受到资金问题的影响,由于监测资金的不足,致使整项工作一直处于基础薄弱的环节下,加之本身就缺乏完善的监测网络建设体系,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测报人员本身的工作态度,还会使测报数据缺乏一定的完整性、连续性以及长期性。对于塞罕坝林区来说,测报工作的不足问题常常使人们无法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状况,从而也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1.2防治机制比较落后。在林业防治中,机制的完善显得非常重要。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塞罕坝林业仍旧缺乏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且相关机制体系大都比较落后,而这一现象便与当前先进的有害生物预防技术形成了鲜明对比。传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大都见效比较慢,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人们也开始进一步采用化学药剂来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虽然这种防治措施见效较快,但化学药剂的使用却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更大的破坏,随着天敌的减少,森林自我调控的能力也会降低,这对林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1.3缺乏对检疫工作的重视。在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问题上,国家已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检疫工作有专门独立的检疫部门加以负责。但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由于受到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检疫部门通常是一个较低的级别部门,其隶属于各个造林处,因此往往人们对该部门的工作管理都缺乏一定的重视与关注,甚至会直接忽视该部门的工作运行情况,致使防治检疫工作无法得以正常开展。

2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措施

2.1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与研究。在防治塞罕坝林业有害生物时,首先应当了解与分析该林区有害生物的实际情况,如调查有害生物的形成及其相关的活动情况,从而利于人们根据调查情况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与方法[2]。其中,在调查林业有害生物的情况时,人们需要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品种、形成以及种群活动进行实时地了解,并通过进一步分析有害生物的生长趋势及其未来的走向来制定科学、有效地防治措施。2.2制定科学有效地防治方案。在了解塞罕坝林业的实际情况之后,即需要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生长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以实现对有害生物的防治目的。其中,防治方案需要满足科学、合理、可靠等原则,并需要结合环境气候因素及时间差异来制定最佳的方案措施。为了在恰当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相关人员应掌握林区内各个不同生物的生长特性,了解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规律,这些都可以为方案的制定提供良好的依据,有利于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2.3结合多种防治方法。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应避免采用单一的防治方法,而应结合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灵活、巧妙地应用。例如,人们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物理机械防治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包括人为阻隔、人为捕杀、人为诱杀等,此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较易开展,但其会产生较为昂贵的人工费用,整体上局限性较大,且作业效率也不是很高。此外,人们也可以采用先进的高温处理等技术方法,结合多种不同的方法,不仅可以规避单一方法的不足,且对防治目标的实现也有一定的作用。2.4加大防治资金的投入在开展有害生物的防治作业时,资金投入是保障整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作业设备、作业条件等内容都需要依靠一定的资金扶持力度。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大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测报、检疫性普查以及基本建设等项目的投资,以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资金储备。

3结语

对于塞罕坝林业来说,人们需加强对其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视与关注,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塞罕坝林业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从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伟航.对塞罕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的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6(4):279.

第4篇:生物防治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依法做好传染病防治及医院感染监督工作,切实履行传染病防治监督职责,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促进传染病防治及医院感染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检查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监督检查。

三、检查对象

(一)医疗机构:

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负责:县直各医疗机构、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县卫生局负责辖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检查。

四、检查内容

(一)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医疗废物处置、艾滋病防治、消毒剂使用等情况,详见表1。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疫情调查处理、医疗废物处置等情况,详见表2。

表格使用:每个受检查的医疗机构填写附表1;受检查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填写附表2。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9年4月)为动员部署阶段。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09年4月—7月)为组织实施阶段。卫生监督所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开展监督检查。

第三阶段(2009年9月)为总结阶段。监督检查工作结束后,卫生监督所要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于2009年9月15日前将附表3和工作总结书面上报市卫生监督所,同时报卫生局疾基妇股备案。

县卫生监督所联系人:张昌华

卫生局疾基妇股联系人:*

六、为确保传染病防治及医院感染卫生监督检查工作顺利完成,特成立传染病防治及医院感染卫生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卫生监督工作组:

传染病防治及医院感染卫生监督检查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县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县卫生局副局长

张昌华卫生监督所所长

成员:*县卫生局疾基妇股股长

王章良卫生监督所副所长

李文良卫生监督所干部

卫生监督工作组设在卫生监督所,由卫生监督所具体负责。

六、工作要求

(一)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传染病防治及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配合,突出重点,严格按本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开展辖区内的监督检查。

(二)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纠正,依法严肃查处。

第5篇:生物防治方案范文

田东县目前的畜禽养殖业中农村散养仍占一定的比率,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重大动物疫情和日益严重的防控形势,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提高全县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构建坚强的动物防疫屏障,田东县水产畜牧兽医部门经过不断探索创新,深入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县动物防疫工作的好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经验和作法介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田东县位于广西西部,地处右江盆地腹部,右江河、国道324 线、南昆铁路、南昆高速从西至东贯穿其中,水陆交通发达。全县总面积2 816 平方公里,辖9 镇1 乡167 个行政村(街道、社区),1 636 个自然屯,2014 年全县家畜家禽饲养量为生猪68 万头(散养31.6%,规模68.4%),牛7.1 万头(散养97.5%,规模2.5%), 羊13.7 万只( 散养72%,规模28%),家禽1 670.3 万羽(散养13.07 %,规模86.93%),家犬饲养量24 132 只。现有专业技术干部76 名,村级动物防治员228 名。按2014 年全县动物饲养量计算,村级动物防治员年人均防疫动物数量为2 982 头猪、311 头牛、601 只羊、7.3万羽家禽、105 只家犬,可见工作量之大。要实现免疫密度与免疫质量双提高,需要下一翻苦功夫。

二、具体做法

1. 实行“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动物防疫工作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业务部门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防疫工作,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重防办各成员单位、县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村委、村级防治员分片包干,将防疫任务层层落实,一级抓一级,对因免疫不到位造成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全县推行“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动物免疫方式,逐级分片管理,实行包片包村屯负责动物防疫工作,采取加大动物防疫宣传、加强技术培训、积极调备防疫物资、实行疫苗专供和捆绑发放、加大检查督查力度等综合措施。切实做到“六不漏”(即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屯,屯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三真”(即真苗、真打、真有效)和“四到位”(免疫注射到位、免疫副反应抢救到位、动物标识佩戴到位、免疫档案建立到位)。为保证疫苗质量,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各乡镇对疫苗的需求量专车送疫苗到达乡镇站。

2. 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有保障,村级防治员人身意外有保险。中央、自治区、市、县财政拨给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村级防治员每月固定补助,每人每月300 元基本补助,其中150 元是正常发放,另外150 元是绩效考核合格后发放;第二部分是春秋两防疫突击月考核后实际免疫工作补助,防疫突击月结束,主管部门下文考核验收方案,验收组按照方案实行每村免疫密度随机抽查、随机采样检测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合格率、核查免疫档案填写情况、现场核查实际免疫数、猪牛羊二维码耳标挂标情况等给予综合评分量化,给予发放免疫注射补助费;第三部分是春秋两防每年两次固定的动物防疫专项工作经费,按管辖每村委(居委)春防和秋防各300 元,防疫突击活动完成后经考核按实际打分给予发放;第四部分是村级动物防治员开展免疫注射所用的耗材用品及器械费用,如碘酒、酒精、针头、药棉、冷藏包、免疫副反应急救药物等等,主管局会在防疫开始前做好预算并购买发放到每个防治员手中,每年费用有4 ~ 5 万元;第五部分是每个村级动物防治员每人每年参加保险公司承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每年保险费100 元。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专款专用,有据可查。

3. 组建动物防疫突击队,改变孤军奋战的方式。组建动物防疫突击队开展动物免疫工作既有利于拔掉难点,提高免疫密度,又有利于广泛动员和宣传,使动物防疫工作声势浩大,从而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配合。田东县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各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都能把各村免疫的任务具体量化,根据村兽医员分片的具体情况、各村饲养量的多少或区域布局的不同,对本辖区村级动物防疫员组建成不同的防疫突击队,在当地政府干部、村组干部的带领下进村入户开展免疫注射活动。政府干部、村组干部负责宣传发动,村防疫员具体负责免疫注射、挂标工作和登记等工作。据统计,每次春秋季动物防疫突击活动全县共组织40 ~ 50 个专业突击队,能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防疫任务。

4. 对动物防疫工作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县主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制定《田东县村级兽医员管理办法》、《田东县村级动物防治员工作考核及免疫注射费补助方案》和《田东县村级动物防治员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县财政将村级动物防疫员专项补贴资金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按每人每月300 元标准安排工作补贴, 工作补贴由基础补贴和绩效补贴构成,基础补贴实行逐月发放,绩效补贴经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考核后发放。免疫注射费补助按《田东县村级动物防治员免疫注射费补助考核验收评分表》从业务管理和组织管理两大方面进行评分,业务管理从各项强制免疫病种的密度、各种动物抽样抗体检测合格率、免疫档案簿填写情况、二维码挂标率、消毒灭源、疫情报告、产地检疫、疾病诊疗、示范村建设等9 项内容展开细化评分共94 分,组织管理从参加动员会、服从调配、协助疫情处理等3 项内容展开评分共6 分。其中考核评分合格占10%,总分100分,60 分以上为合格,不合格者此项不发放,免疫抗体合格率占50%,抗体合格率达70% 以上全部发放,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0%,扣完为止,防疫户数占5 ﹪ ;畜禽存栏数占5 ﹪,畜禽免疫数占30 ﹪。管理办法和补助方案对每一位防治员是公平的,只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才能进行严格的规范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5. 注重培训,强化技能。县主管局制订培训计划,避开防疫和农忙时期,组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有关单位举办村级防治员技能操作培训班后进行实操考试,根据考试实际情况给予打分,实操达不到合格的村防治员,重新练习再考试,屡次考试不合格的要淘汰。除外,每年举行一次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全县应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检验全县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总体水平。还利用扶贫项目、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等分期分批对技术干部和村防治员举办专业技术知识培训班,并进行理论考试。

6. 重视考核,实行分级考核,奖优罚劣。为完善工作绩效与免疫注射费补助挂钩机制,切实提高村级动物防治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对村级动物防治员进行管理,促进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我县动物防疫工作考核走上制度化轨道,主管局组织人员严格实行《田东县村级动物防治员工作考核及免疫注射费补助方案》和《田东县村级动物防治员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建立奖罚制度和激励机制。按照德、能、勤、绩及考核加分标准进行考核打分,对村防治员绩效考核分上半年和下半年分期考核,绩效评分达不到100 分的,按实际分数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扣除半年绩效补贴的1%,扣除的绩效补贴留作奖励优秀的人员。因此,每位村防治员在半年内会得到不同的绩效补贴和免疫注射费补助,以此来激励村防治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取得成效

1. 提高了防疫队伍的综合素质。经过多次的技术培训,提高了村防治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也提升实操能力,涌现了一批畜禽采血能手,不断提高综合技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每位村防治员均熟悉畜禽免疫、采样、协助疫情调查等防疫技能。同时乡镇技术干部也感到自身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知识与水平,才能很好的指各村开展工作,从而在全县畜牧系统兴起学习热潮,整个防疫队伍的综合素质得到质的提高。

2. 激发村防治员的工作积极性。实行分期考核后发放绩效补贴和免疫注射费补助,改变平均主义的老规律,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优绩优酬、责益相符”的原则,“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科学合理”的原则。每半年,各村防治员得到防疫注射费补助300 元至3 000 元不等,绩效补贴也是600 元至1 700 元不等,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3. 增强技术干部的责任心。实行技术干部包片包村屯负责动物防疫工作,将防疫任务层层落实,在免疫方案的任务分配表中具体分工,防疫结束后的考核验收结果公布技术干部包片村屯的免疫密度、抗体合格率等内容,绩效的挂钩机制使得技术干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防疫突击活动从以前电话联系监督改变成包村技术干部亲自带队的局面,从而连带驱动村级防治员从被动防疫变成主动防疫。

4. 全县实现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双提高。全县采取抓示范带动的办法,采用建立动物防疫示范责任点、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的手段,带动整村推进免疫,坚持推广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常年免疫相结合的免疫制度,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6% 以上,畜禽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3 年来,本县生猪、牛、羊、家禽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多年保持70% 以上,连年顺利通过自治区、市级的春秋两防检查验收。

第6篇:生物防治方案范文

20xx年12月以来,国内H7N9禽流感疫情涉及13个省市,150多个地区。我县个别乡镇也有3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禽流感疫情形势相当严峻。为了切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会议精神。根据邵阳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有关文件需求,报乡党委、政府研究,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成立黄荆乡H7N9流感防控领导小组

政委:党委书记朱祥明

组长:乡长李旭红

常务副组长:邓卫香

副组长:陆艳芬、刘啸、张开桂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下设H7N9禽流感防控办公室,银茂雄任办公室主任。

H7N9禽流感防控排查组

组长:邓卫香

成员:银茂雄,邓方杰,莫万勇,各村级防疫台

H7N9禽流感防控处置组

组长:刘啸

成员:派出所所长,动物防疫站人员,各村支部书记

后勤保障组

组长:陆艳芬

成员:肖冬勤,乡办公室人员

督查、防控材料综合组

组长:张开桂

成员:动物防疫站全体人员

二、工作要求

1.动物防疫站应严格进行活禽及禽类产品产地检疫和逐村逐户进行疫情排查,确保病禽不出场(户),严防死猪,坚决禁止外来禽类及其产品进入本乡辖区流动。

2.对辖区内疫情严密监控,各村级防疫员包村包户包笼。如实将疫情逐级上报,排查中一旦发现疫情,应遵守早、快、严的原则上报乡动物防疫站人员。乡动物防疫站人员应尽快前往现场检测,并上报县防治重大动物疫情指挥部。

3.后勤保障组应加强防控经费的落实,确保H7N9流感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取得预期效果。

4.H7N9流感防控期间,全体工作人员应该全部在岗在位,严格执行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有重大情况时及时上报。

5.全乡4个工作组及各村村委班子成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将H7N9流感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汇报给办公室,由办公室认真整理归档并形成综合资料。

黄荆乡人民政府

20xx年01月18日

烟洲镇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我镇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根据省、市和常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把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遵循依法、科学、规范、统一的原则,按照有力、有序、有效、有度和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方针,强化禽流感免疫工作,加强疫情排查监测,加强检疫监管,加强医疗救治应对,加强部门信息互通和协调联动,有效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

二、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成立烟洲镇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袁立明任政委,副书记、镇长李平为组长,邓雄君为副组长,其他党政负责人和党政办、镇财政所、镇综治办、镇司法所、镇动物防疫站、镇食品药品与市场质量监管所、镇安监站、烟洲派出所、卫生院、烟洲中学、各行政村(社区)负责人为成员。明确镇长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卫生工作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由分管卫生工作负责人陈洁英兼任办公室主任,协调处理相关事务。

三、各部门职责

镇党政办:负责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联络、协调、调度;制定防控方案,收集、综合有关信息并及时向市政府和市应急办报告,及时传达上级领导和市委、市政府领导有关指示要求;普及科学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治知识和方法,做好防治宣传工作。

镇卫生院:制定预防和控制预案;组织开展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和卫生知识宣传;做好疫情监测、信息报送,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疫情溯源、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制定并实行首诊责任制;做好应急物资、疫情处置和医疗救治的先期准备工作,特别是抗病毒药物、疾病预防控制、医院床位、医疗设施、药品和防护用品等物资、人员准备和调配工作;加强卫生监督监测,配合市卫生监督所开展公共场所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的执法监督管理等工作。

镇动物防疫站:对镇内动物流感疫情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加强监测;禽类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的,及时报告和送检,特别是对禽流感临床疑似病例的,要高度敏感,果断处置,防止疫情扩散;严格产地检疫,确保患病动物不出场(户);做好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督工作。

镇食品药品市场质量监管所:负责禽蛋类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按规定要求扑杀的动物强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督促农贸市场交易工具一日一清洗、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的常态预防措施。

派出所: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要求,负责依法做好疫点、疫区、卫生院、重点传染性疾病事件现场封锁和治安管理工作;对病人隔离治疗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不予配合的,依法协助采取强制隔离措施。

镇综治办:配合镇卫生院和派出所工作,维护社会秩序。

烟洲中学:负责做好镇内6所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学校内的各项防治措施;根据紧急控制措施的相关要求,落实封闭、半封闭管理等措施。(正常开学期间)

镇财政所:负责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及时调度落实防治工作经费,配合相关部门安排重大防控项目和装备建设。

镇纪委监察室:负责督促防控处置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村(居)委会、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完善相关预案和工作方案。各村(居)委会、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联防联控,形成合力。各村(社区)、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防控职责,密切配合,强化部门协作,及时沟通信息,形成及时会商、协同行动的长效合作机制,全面落实人员培训、物资储备、经费落实、市场监管、疫情监测、病人救治、宣传教育等工作措施,努力形成防控工作合力,实现有序、有力、有效、有度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目标。

3、加强值守,正确引导。切实加强应急值守工作,卫生、动物防疫等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疫情,要迅速报告镇政府并紧急处置,防治疫情扩散。要宣传普及科学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公众保持健康心态,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指导医务人员和畜禽饲养、贩运、屠宰加工、动物防疫等职业人群做好自身防护;要加强舆情监测,统一信息,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积极主动进行引导,维护社会稳定。

4、强化监督,严格追责。镇政府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村、各部门防控工作进行督察,凡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导致疫病发生和疫情流行的,依纪依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附:20xx年烟洲镇H7N9禽流感防控值守表

烟洲镇人民政府

20xx年1月17日

附:

20xx年烟洲镇H7N9禽流感防控值守表

注: 1、值班人员不得关闭手机,坚持24小时值班。

2、当班负责人必须如实记录当天值班情况,并按要求每日向市应急办报告。

第7篇:生物防治方案范文

我受省政府委托,现对《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修订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修订条例的必要性

大气污染防治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3年实施以来,对推动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的不断攀升,我省的大气污染从煤烟型向区域型、复合型污染转化,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大范围、长时间的雾霾天气更引起了公众对于空气污染问题的极大关注。而随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法律、标准和政策的出台,现行条例的相关规定和措施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一是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职责、义务不够明确,责任难以真正落实;二是源头治理薄弱,管控方式单一,缺乏能源结构、产业布局等源头治理方面的要求;三是重点领域的污染防治措施不够完善,特别是欠缺对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的要求;四是区域性的联防联控机制、灰霾等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不够健全。为了从制度层面解决这些突出问题,需要根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对条例进行修订。

二、条例修订草案的起草过程

2014年下半年,省环保厅成立条例修订小组,在总结近年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制度规定,借鉴吸收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大气立法经验,开展立法研究和修订工作。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于2015年5月报省政府后,省法制办书面征求了各设区市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同时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赴杭州、台州等地开展立法调研,相继召开专家论证会、民主协商专题会、部门协调会,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和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和建议。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省法制办会同省环保厅对条例进行反复研究、论证和修改。省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和条例的修订工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大气污染防治进行专项审议,省人大环资委、法工委多次听取了条例修订情况的汇报,提前安排部署了一系列调研工作。该条例修订草案已经省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提请本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三、条例修订草案主要内容的说明

条例修订草案分为总则、监督管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防治措施、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重污染天气应对、法律责任、附则等八章,共五十八条。

(一)关于总体思路。今年8月29日修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共129条,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监督管理、联合防治、法律责任均作了详细规定。按照立法法要求,地方立法应减少与上位法重复的精神,条例修订草案将重点放在法律规定在浙江的落地上,重点解决本省大气污染防治的实际问题:一是根据国家对长三角大气污染防治的特殊要求,强化重点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制度。二是注重构建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体系,促进形成政府监管、公众参与、共同治理、协同控制的防治机制。三是突出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行政手段,严防严控大气污染。四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细化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

(二)关于政府及其部门职责。大气污染防治的部门职责不清,容易造成监管部门互相推诿、扯皮,严重影响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政府和部门的责任规定较为原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条例修订草案对防治职责作了规定:一是在总则,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明确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配合义务。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等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进行细化,环保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同时,明确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住房和城乡建设等其他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其分工方案规定的职责,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城市扬尘、餐饮油烟、焚烧秸秆和生活垃圾、服务业排放大气污染物等实行综合执法(第三、四条)。二是在分则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和法律责任具体条款中,对其他监督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作了明确(共计十六条)。

(三)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在上位法基础上作了以下规定:一是强化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授权省人民政府可以确定本省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其他重点大气污染物。对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地区,要求约谈主要负责人,并暂停该地区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第十条)。二是完善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我省是国家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省份,根据我省污染源“一证式”管理实践,对排污许可证应当载明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将排放方式、排污口设置、污染防治工艺和设施、监测方式纳入许可证管理,作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监督检查、排污收费等环境执法的依据(第十一条)。三是规范大气环境质量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对环保部门科学设置监测点、公开监测信息,并对工业园区监测作了规定,要求排放单位对工业废气、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排放开展自行监测,规定重点排污单位要按照国家要求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应当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计量检定(第十三、十四条)。

(四)关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污染大气行为具有隐蔽性强、举证责任难、信息不对称等特点,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条例修订草案设专章作了规定:一是规定环境监管部门定期公开大气污染源和重点排污单位的监测情况、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和削减情况等各类环境信息,为公众参与和监督大气环境保护提供便利。二是在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基础上,要求排放工业废气、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的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排放情况、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等环境信息。三是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公示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义务。四是建立“黑名单”制度,要求将违法信息记入企业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五是对公众参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作了规定。(第三章)

(五)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章共五节对燃煤和其他能源、工业污染、机动车船、扬尘、农业和其他污染防治作了详细规定,条例修订草案根据我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的防治措施,对上位法作补充和细化:一是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对新增燃煤消费项目、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指标使用、新建燃煤发电项目提出了严格要求。对禁燃区划定、集中供热、分散燃煤锅炉和燃用重油、渣油设施的拆除作了规定(第二十五至二十九条)。二是将高污染工业项目,严重污染大气的工艺、设备、产品列入本省淘汰类项目,并禁止新建、扩建和使用(第三十条)。三是对工业生产企业排放烟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执行标准,以及生产场所烟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控制作了规定(第三十一条)。四是要求制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并在相关标准中明确密闭、泄漏检测、回收、废气处理等排放控制措施(第三十二条)。五是对排放重点大气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的企业,实行水、电、气差别化价格政策(第三十三条)。六是在《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基础上,对停车检测、区域限行等行政措施作了授权规定。鼓励通过公交、合载拼车、自行车等方式低碳、节俭出行。支持公交、环境卫生、电力等行业率先使用清洁能源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第三十四至三十七条)。七是增加了房屋拆除扬尘、车辆及道路扬尘的防治规定。要求加强秸秆收集和综合利用,并对露天焚烧秸秆作了禁止规定(第三十九至四十一条)。

(六)关于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条例修订草案针对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的要求做了以下规定:一是开展区域大气环境信息共享,在防治工业和机动车船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等领域开展联合执法。二是加强科研合作,推动区域在节能减排、产业准入和淘汰,以及机动车大气污染排放等环境标准的统一。三是省人民政府建立应急联动合作,在重污染天气、重大活动期间通报大气环境有关信息,商请有关省、市采取相应措施。四是划定本省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五是在重点区域开展联合执法、跨区执法、交叉执法。六是对重点区域内有关设区的市建设可能对相邻区域大气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及时通报有关信息,并开展会商。(第五章)

第8篇:生物防治方案范文

一、建设的目的,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

平江县森林植物医院的建立,可以进一步掌握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及本土有害生物的危害状况,发生分布规律,全面监测全县万亩山林,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器械设备以及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报、预防、除治”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达到工程治理的目的。

二、建设时间

二五年五月二十六日至二八年六月

三、建设地点及面积

⒈建设地点

平江县开发区林业局办公楼侧

⒉建设规模

医院销售铺面面积平方米,检验室、标本室、档案室面积平方米,贮药仓库占地面积平方米。

四、建设内容

有害生物普查、测报;标本室、检验室、档案室的完善建设;标本的采集、制作;主要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研究;新药械的应用,新产品的推广。

五、实施措施及预期成果

⒈全面普查

组织技术骨干对全县万亩山林进行详细的调查,摸清全县有害生物的种类,主要危害对象,以及主要有害生物发生分布规律,为今后预测预报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有害生物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⒉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

要求县、乡、村、组建立了四级监测网络,与各林业场站联系,聘请了兼职测报员,配备虫情报告员,每年进行两次专业培训,要求兼职测报员及时上报监测结果,若有可疑病例,迅速上报。可以及时掌握全县有害生物的监测数据,发生动态,如有危险性病虫害能够及时防治。

⒊加强本土有害生物的防治

平江近几年来的主要有害生物是黄脊竹蝗、其次是马尾松毛虫,该院要加强两种有害生物的防治,抓住治蝗的关键是除蝻,就是要找准产卵地,彻底清除卵块,使竹蝗发生率控制在以内;采用生物防治使松毛虫发生率控制在以下,以达到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⒋积极推广先进的药械设备

林木树体高大,分布面积广,使用普通的药械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大量引进了高压喷雾机、动力喷雾机、烟雾机等先进的防治工具,并上山头、下林园进行示范操作,使林农充分认识到新药械既省时,又省药,能为林农减少倍的防治费用,同时还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⒌加强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主动将最新的科研产品转化为生产力,引进大批量“高效、持久、快速”防竹蝗的敌敌畏烟剂、防天牛的绿色威蕾、防鞘翅目、鳞翅目的苦烟乳油、植物生长调节剂─双吉尔,以及防蚁药、防鼠剂等多种,销遍全县个乡镇,还销往岳阳、临湘、华容、江西、湖北等地,让最新的产品占领华中整个大市场。

⒍建立健全的档案

配备专职档案员,收集整理所有图片、图相、文字、标本及档案资料,为今后的的综合防治奠定基础。

六、资金筹措

森保站全体员工集资捌万元,部分厂家代销产品贰万元,有待完善基础建设的现缺资金壹拾万元。

七、年度计划附后表:

第9篇:生物防治方案范文

【关键词】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母婴传播;安全性

近几年来,艾滋病患者日益增多,感染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而女性感染患者也随之持续增加,尤其是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依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部分高流行区艾滋病母婴传播率能够达到33%~35%,而且90%的婴儿HIV感染由母婴传播获得,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2]。为了能够有效抑制HIV病毒滋生,阻断母婴传播,本文通过研究抗病毒药物不同治疗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得出如下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于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艾滋病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并按照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方式,将所有产妇分成A组、B组及C组,每组50例。A组中已婚36例,未婚14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5.23±4.52)岁;孕周36~39周,平均孕周(37.14±0.62)周。B组中已婚35例,未婚15例;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5.89±4.30)岁;孕周37~38周,平均孕周(37.14±0.29)周。C组中已婚34例,未婚16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35.02±4.68)岁;孕周35~37周,平均孕周(36.15±1.01)周。三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A组产妇采用AZT+3TC+LPV/r药物联合进行治疗,B组采用AZT+EFV/NVP进行治疗,C组则是未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A组:使用AZT+3TC+LPV/r为治疗方案,服用药物的方式为口服,每天服用300mg的AZT与150mg的3TC以及200mg+50mg的LPV/r,2次/d,药物使用时间为怀孕14周后开始用药,停药时间为直至产后1周方可停药。B组:使用AZT+EFV/NVP为治疗方案,服用药物的方式为口服,每天服用300mg的AZT与600mg的EFV以及200mg+50mg的LPV/r,服用次数AZT为2次/d,EFV为1次/d。或者前14d服用200mg的NVP,1次/d,后14d,服用200mg的NVP,2次/d,药物使用时间为怀孕14周后开始用药,停药时间为直至产后6周方可停药。C组:未应用过任何抗病毒药物,给予常规用药治疗。1.3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将三组产妇的HIV阳性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另外注意产妇在治疗过程出现贫血、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HIV阳性率A组的HIV阳性率为2.00%,B组的HIV阳性率为4.00%,C组的HIV阳性率为18.00%,C组的HIV阳性率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艾滋病是在临床疾病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同时其也属于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艾滋病得病因是由于人类机体感染到艾滋病病毒(HIV病毒)而造成的。HIV是一种具有攻击性的病毒,它能破坏人体免疫系统。而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是其主要攻击目标[3-6]。由于艾滋病病毒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逐渐减弱并丧失,从而导致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7-10]。在本次研究中使用AZT+3TC+LPV/r与AZT+EFV/NVP这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这两种治疗方式均有效降低病毒载量水平、改善血浆病载下降程度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两种治疗方式在疗效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另外,结合上文数据,可知A组的HIV阳性率为2.00%,B组的HIV阳性率为4.00%,C组的HIV阳性率为18.00%,相比,C组的HIV阳性率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进一步证明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抗病毒药物不同治疗方案预防于艾滋病母婴传播,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琼,彭军,蔡睿,等.云南省某边境县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情况评估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4-36.

[2]陈蓉,苏虹,刘寿荣,等.98例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临床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22):136-139.

[3]陈世新,张捷,陈莲,等.服用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应用研究.中国热带医学,2015,15(3):356-358.

[4]冼叶明.抗病毒药物不同治疗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514-1515.

[5]高丽萍,杨一青,董有芹,等.不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分析.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5(6):65-66.

[6]胡海梅.含三联抗病毒治疗方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效果研究.昆明医科大学,2012.

[7]孙定勇,王奇,樊盼英,等.不同干预措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研究.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6):429-432.

[8]梁家智,蒲杰,肖兵.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5):265-267.

[9]王前,王临虹,方利文,等.HIV感染孕产妇应用不同抗病毒药物方案对母婴传播的影响.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3):279-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