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第1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表1是上海体育学院体教专业专项课程改革方案的架构比情况,由表显示,新旧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的课程架构及考试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第一,旧方案总课时数比新方案多了240学时,是新方案的1.5倍;第二,课程学时分配比例上不同,新方案在旧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专项理论3.89%、能力培养1.11%、考核3.75%和机动0.97%的比例,减少了各项基本技术实践课9.72%的时数比例;第三,专项考试的内容比例及排序上有所不同,新方案增大了专项技术实践的考试比例,减少了理论和能力的考试比例。形成了专项学习学时多得考的少,学的少反而考得多的格局。

田径专项课程学习内容与学时、学期分配比较

田径专项课程是在田径普修课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将来工作的需要而选修的进一步提高的课程,其课程内容的选择及各占学时的比例、课程内容、学期的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及质量。据调查,在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学时数上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基本相同,只是新方案所占总学时的相对比例提高了。在授课学期安排上,旧方案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与田径普修课同步教授,新方案第一学期没有专项课,只有田径普修课,到第二学期才开设专项课,即在学完田径普修课后开始学习专项基础理论,在时间上新方案推迟了半年进入专项基础理论学习。在实践课程安排上,旧方案第一学年学生是在跑、跳、投三类中各选一项进行专项训练与提高学习,新方案是在重复田径普修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项掷标枪技术和教法的学习。

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实施效果比较

教师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者和指导者。教师根据专项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通过毕业生与社会需求发生联系,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和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接受旧方案教学的学生有88%人认为田径专项课在教学训练方法与手段上比较多样,信息量比较大,较好的地掌握了各自专项特有的技能技巧,形成了一定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新方案认同的学生比旧方案少16%,这与专项课时的减少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一定的关系。与此同时,在实施旧方案教学的学生中有58%的人认为专项教师在大学期间所讲授的田径理论知识及技能与实际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不相符,应用的很少;新方案中有42%的人认同,稍优于旧方案。对学生在解决田径教学课中问题,最缺乏的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旧方案有六项因素指标低于新方案,其中旧方案的专项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训练方法与手段及示范与纠错能力的掌握程度要优于新方案二个等级,说明旧方案的专项教学能力实施效果明显好于新方案。同时也可以看出,旧方案侧重于对学生田径理论知识和技术往纵深方向的训练与培养,在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未能充分考虑到未来体育教师的工作对象,脱离了中学体育教学需求,导致了学生学非所用,缺乏各项运动知识、技能之间的迁移能力的教学与应用。没有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实践消化应用,及时寻找出症结,适时进行调整教学方向和方案。针对上述调查统计结果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我们找到了相关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中任课教师们普遍反映,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选拔上来的,接受体育正规训练的时间比较短,体育技能基础一般,进入大学以后很多方面的体育技能要花时间加强。因此,从目前上海体院体育教育专业生源的现状和培养目标来说,适当增加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课时,处理好田径专项知识技能的广博性和精深性的矛盾,结合学生未来工作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田径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方案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更新、重组,使之结构更合理、科学。将有利于打造出学生具有一定的田径专项“核心竞争力”。

学生达到课程教学训练规格要求的结果评价

跟随上海体院实施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一轮两套不同的课程改革方案的结束,我们对实施两套不同改革方案的田径专项学生达到田径专项课程教学训练规格要求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达级的项目中,实施旧方案学生中有40%选择径赛,60%的选择田赛项目;而新方案中有54%学生选择径赛项目,46%选择田赛项目。通过与学生交谈得知,实施新方案教学的大部分学生选择径赛项目是因为技术动作比较简单,对身体条件要求不是太高,在教学时数少的情况下,容易达到教学训练的规格要求。而田赛项目技术动作比较复杂难学,对身体条件要求相对较高,为了减少学习难度,尽早达到课程教学训练的规格要求,只能选择径赛项目。

田径专项课程规格要求与培养目标实施成效评价

在上海体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对培养学生“多能”教学训练目标中,学生认同所学的知识比较实用,实现了田径专项课程教学目标的人数,旧方案为64%,评价等级为中等;新方案为52%,评价等级为合格。经过大学田径专项课程学习,认同自己达到了学校对学生“一专多能”复合型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数旧方案为68%,评价等级为中等,新方案为56%,低出12%。综上所述,在深化田径专项课程改革的教学训练过程中,不同学习水平的共存现象,给教师的教学训练安排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如何设计优秀的课程,如何将优秀的专项课程设计转换成完美的产品。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两套田径专项课程改革方案中均未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第2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结合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档案课程的基本情况,制定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课程的改革方案,分析了该课程的改革效果,并对建筑工程档案课程的改革进行了反思,总结了一些课程改革经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课程改革,档案管理,建筑工程

1建筑工程档案课程基本情况

建筑工程档案《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必修职业能力核心课。该课程主要是培养施工单位从事档案员岗位的工作人员,并为后续发展考取档案员资格储备必要的职业技能。本课程的学习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前期课程有《工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与识图》《计量计价》《施工技术》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今后能够从事档案员工作,具有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方面的基本职业能力,本课程涉及岗位为档案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每一章节按顺序安排教学,理论知识偏重,实践的操作环节较少,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全方面掌握这门课程专业技能的能动性受阻。而且影响学生在学习技能时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发展。因而有学生在上岗实习期间觉得在校所学课程与实际脱节,有迷茫期,不自信。针对这些问题,对工程资料管理课程进行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2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课程改革方案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课程改革方案从该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如何组织课题内容的开展、项目任务的划分、教学方法的创新和选取、考核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复的研究和探索,形成较系统的课程体系。

2.1项目的选取在选择

项目的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考虑到学生以后实际接触的常见的建筑结构类型,本着研究项目结构典型、多样化,编制文件内容由易到难、循环递进的原则,选取中辰小区砖混结构多层住宅施工档案编制、恒大城框架结构高层施工档案编制、家乐福框剪结构商场施工档案编制,形成的三个实际项目,对应完成的三个实际项目的施工档案资料的编制。

2.2项目任务的划分与设计

项目中任务的划分是根据辽宁省归档规范中文件的性质划分四类文件,每个项目划分的4个任务分别为编制工程施工管理资料、编制工程质量控制资料、编制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编制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项目化改革后的课程共设置了3个项目,12个任务,35个子任务,以项目1中辰小区砖混结构多层住宅施工档案编制为例,如表3所示。将课程知识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结合,进行重组,将课程内容转变成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教学中基于项目的工作过程,给学生布置相对应的工作任务。完成任务所需基本知识由教师采用提前布置任务、教授重点、启发引导、任务驱动、分组讨论、小组互评、老师点评等方式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相关教材、学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及指定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2.3一节课展示

以项目1:中辰小区砖混结构多层住宅楼施工档案编制中任务2:编制质量控制资料为例,任务2划分4个子任务,要求学生会填写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质量事故处理记录等。

2.4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方法采取项目教学法,模拟完成真实项目完成学习,采取教师引导学生研究工作任务,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方法。具体做法:第一步学生分组,组织学生分成6人一个小组,并确定组长;第二步教师布置工作任务;第三步学生研究工作任务,教师引导学生研究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做好完成工作任务的准备工作;第四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第五步学生小组之间互评;第六步教师总结评价;第七步布置下次课程准备的内容。

2.5考核方案设计考核目的:

注重学生施工资料编制整理的能力提高,有利于了解学生掌握施工资料搜集编制整理的情况,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老师根据学生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考核原则:注重学生能力考核,评价模式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评定学生成绩。考核方案:过程考核60%+期末考试40%=100分。过程考核主要考核施工档案编制。施工档案编制成绩=中辰小区项目施工文件编制成绩×20%+恒大城项目施工文件编制成绩×20%+家乐福超市项目施工文件编制成绩×20%。过程考核分数成绩=教师评价(60%)+小组评价(40%)。

3建筑工程档案管理课程改革效果

以项目划分为导向,任务完成为载体的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后,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解决任务的成就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分组,讨论互评,激发了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精神。课程的设计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成主动探究式学习,发展了学生专心精神、实践能力,改革后能够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并形成长期记忆。

4建筑工程档案管理课程改革反思

首先,在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在课程的准备上要非常充分,让多样性的知识成为学生进步认知能力的途径,让学生能从自己所处的四周社会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使学生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更新业务水平,才能满足学生需要。其次,改革后更加注重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加强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自我管理与约束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专业知识水平都有了提高。5结语建筑工程档案管理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这门技能,在工作后更好的适应档案员这一岗位,实践证明,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促进了教师的快速进步,但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改进,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和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赫潞.高职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5(9):17-19.

第3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改革和实践;运作机制;行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37-2

生成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新课程改革赢得生命绩效的核心。如何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务实高效地推进实践的生长,凸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思路,构建并落实最优化的开放谐调的运作机制是新课程实施全面提速和增效的关键,也是影响甚至决定未来教育质量和走向的关键。尤其是在经过了前期的改革尝试并全面步入实施的攻坚时刻,反思前期新课改的经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统整与调适的构想就显得特别重要而有时代意义,现结合我校推进新课改实验的实情,提出学校新一轮课程全面实施的统整与调适意见如下:

一、统整与调适的背景: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案例:一位富有改革精神的教学新锐大胆地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他邀请了部分家长和同事参加听课,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一课时,他开始即向学生提出了研究性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围绕目标查阅资料、自主思考、相互交流、共同讨论、形成结论,如对祥林嫂到底是不是被封建礼教逼死的问题的探究,有的同学提出“祥林嫂是被众人的唾液‘淹’死的”,有的同学提出“祥林嫂是被金钱的大山‘压’死的”……不一而足,尽管教者因势利导进一步追根穷源,和学生一起清晰地看到了祥林嫂之死的实质,完成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过程完整、研究成果丰富的一节研究课的教学任务,但课后,家长还是对教和考的脱节提出了质疑,一些老师也认为这种研究性的运作方式很难复制和推广。

实施难的症结到底何在?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主要原因是:

(一)观念守旧。不少人认为: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的开展是“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

这表明:应试教育的观念时至今日仍未从根本上更新,还存在着人为的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对立的状况,担心搞研究性学习是作秀,会影响教学成绩的提高。

(二)培训工作未落到实处。一些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排不进课表,抑或排进了课表,也实施不了。真是“聋子的耳朵——装饰”。

这表明: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过关,导致了研究性学习的走过场。客观上,面广量大给师资培训带来了困难,但缺少有层次的规划、组织,也是培训不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使研究性学习悬置。一句话:缺乏整体的有效培训和组织保证。

(三)新课程方案的实施缺少匹配的保障、评估、激励机制。比较多的人认为:单一地行政推行新课程的实施,严重缺乏与之相匹配的人本化措施。好比“马鞭子当帐杆——相差大半截”。

这表明:实践尚处于初步,改革研究和实验不够深入,教育整体规划、统筹调控、多维支持的持久推动的力度不够。

(四)社会、家长的理解程度还偏低。大多数人认为:家长普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试验品。不要“六月天晒瓦——坏了胚子”。

这表明:现行的以分论才的评价标准在不少家长的心中还是唯一的价值杠杆,分本位思想依然严重。

(五)学校并未从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绝大多数人认为:学校自身倾向于穿新鞋走旧路。执著于“石匠锻磨——走老路”。

这表明:急功近利,舍不得加大对新课改实践的投入,因循守旧,不愿意在原有价值体制未更新的情况下贸然行事。

二、统整与调适的内容:措施和建议

新课程改革实践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是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的综合性的工程。从改革蓝图设计到具体实验操作,均系统地体现了它是以学校为主阵地、以社会为大背景的整体工程。因此,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统整和调适。

首先应加强规划工作。整体联动,统配资源,提高实施新课改方案的组织地位。应积极营造关心、理解、支持、参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使家长、社会各界理解并支持新课程改革,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率[1],促进对新课程实验的评价、研究和调控,进一步保障对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的协调和管理,并提供资金保证,为构建“有特色、高质量、现代化”的新课程实施机制创造优越的条件。

其次应加强指导工作。有序推进,局部调控,提高实施新课改方案的操作水平,应尽早在学校范围内组织对新课程方案标准的全面学习和深入研讨,使学校领导与教师对《方案》和《课程标准》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和深入细致的理解;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办学条件和师资情况按《方案》要求酝酿产生新课程方案的编制,充分研讨课程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完善、形成可行的校本课程方案;应完善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切实使学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网络信息技术等各种专用教室的建设与新课程接轨,成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使学校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超市”。

第三应加强评估工作。优化教学,对接高考,提高实施新课改方案的实际效益。应在评估的过程中强调发展性原则,建立新课程的培训制度和以校为本的教学评价制度,研制对学生有益的高考选课指导方案,建立学生选课指导组织,确定学生选课指导原则和程序,充分研讨学生选课过程中的难点,形成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将充分发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提上日程,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地位,建立研究性学习机制、社区服务网络和社会实践规程,并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创造条件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适宜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拥有一份优良的学习和成长的成绩,拥有一股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的动力。[2]

三、统整与调适的策略:构建并落实开放谐调的运作机制

(一)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凸显新课程改革的中心地位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首先必须构建一个可行的整体指导方案,学校必须成立“新课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新课程实施专家指导小组”,制订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相适应的学校新课程实施工作计划,建立校本师资培训机构,确定专用培训基地,划拨新课程实施及研究专项经费,多方面创设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多途径地突出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地位,从组织、规程、经费等方面有效地保障新课程实施的落实。

(二)突出重点,大胆实践,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1.关注课程改革,更新教育观念。

要组织全体教师人人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和各学科新课程标准。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方向,适应时展的需要,为实施新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开展新课改实验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青年教师上新课程试验课和新课程解剖课,把新课程的理念引进课堂教学,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新机制,促进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根本转变。

要举办专家报告会。围绕新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进行专题培训,交流信息,提高理论水平,对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加以指导,提高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

2.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要实施推门听课制度。依据新课程背景下的开放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形成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的浓厚风气,并把听课、评课作为教师工作考评的依据之一,使开放的课堂教学成为以创造性教学为中心的、便于教师互相学习和共同成长的课堂。[3]

要研究高考改革动向,搜集高考信息。组织教职工外出学习、参观、交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校际合作,与外校教师共同研讨新高考复习思路,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高考试卷及评分标准,解决好新课程实施与高考绩效相统一的难题。

要坚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评价不可忽缺的依据之一。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自主制作教学课件,建立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开放型信息化新课堂。

3.研究教育课题,增强教育活力。

要全面推进国家、省、市、校四级课题研究。把新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与各课题有机结合起来,以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要实施全员参与制和自主申报制,全体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所有课题组成员都有明确的课题研究目标、计划、记载和总结。

要鼓励全体教职工撰写以新课程推进为主题的科研论文。举行校级论文评比活动,并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论文大赛。制定并执行学校教职工论文奖励条例,进行专项考核和奖励。

4.开设活动课程,完善课程系统。

按照新课改方案的要求,学校要把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科目列入课程计划,并着力在实施中加以落实。目前,主要是把各学科的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课堂教学中推崇并采用探究式学习,形成初步的研究氛围和研究机制,各项必备的活动都要按省厅规定课时开足开齐,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学校要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加强对学科内模块组合的科学性的研究,并开设可供学生选择的兴趣小组活动课程,如:文学沙龙、英语角、天文观测、计算机应用等,全方位满足全体学生的要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地发展。

5.开发校本课程,加强特色发展。

学校要在开好必修课的同时,强化选修课的教学,并实施学分制。目前,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大致可分为学科延伸型校本课程、校园资源型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三种类型。在构筑创新平台方面实施了“三突破”校本课程育人机制。突破一:挖掘校园文化资源,营造课程生态环境。包括:挖掘传统资源,开发校本历史课程;挖掘乡土资源,开发校本地域课程;挖掘特色资源,开发校本形象课程。突破二:开发课堂教学资源,构建课程实践体系。包括:开发选修资源,丰富校本兴趣课程;开发活动资源,丰富校本生活课程;开发研究资源,丰富校本探究课程。突破三:丰富创新设计资源,实施课程自主管理。包括:丰富创意资源,设置校本思维课程;丰富策略资源,设置校本管理课程;丰富反馈资源,设置校本品牌课程。

(三)贯彻方针,全面育人,放大新课程改革的显著效应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无论是宏观的规划,还是微观的设计,学校自始至终都要把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新课改的聚焦点,要把德育塑人工作摆在新课程实施的首要位置,致力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以生为本,塑造新人。

学校要健全与新课程实施相匹配的德育工作机构。职责明确,运转协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要切实开设德育类校本课程,积极开展德育科研,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此外,学校还要落实德育基地。加强学生的德育实践和德育体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参观、学习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启动和实施“德育心理辅导教学”的研究和实验,为实现新课程改革保障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的终极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实践需要从民族生存的高度审视和规划,新课程改革实践需要在阵痛中历练和创生,新课程改革实践需要不断反思和优化。一句话,新课程是属于生成性的课程。因此,尽管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会有坎坷、有波折甚至有失败,但我们每一位肩承教育发展伟业的工作者责无旁贷、任重道远、义无反顾。构建并落实开放谐调的运作机制,实现新课程改革实践提速增效的目标,我们还需要用三句话来共勉:1.现在的时代就是黄金的时代。2.先投入战斗,再决定胜负吧。3.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彭坤明著.知识经济与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第4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整体课程;改革

1 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等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到,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高潮,各高职院校对课程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和新的理论,杨海平提出了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成如刚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初步构建了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李桂红将行动导向教学应用在高职《土木工程制图》的教学中,童艳芝在《工程力学》课程改革中应用了项目教学法。

但目前的改革并没有完全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问题仍然突出,这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专业及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针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很少,甚至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需要尽快进行。另外,我学院于2010年9月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百所骨干院校首批立项建设单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教材建设滞后,知识更新慢,且偏重于理论,不适宜高职学生;教材整体性和连续性差,很多教材的工程案例都是简单罗列,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教学模式较单一,仍然以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际操作较少;工程案例不能贴近工程实际,且存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不能实现教学与岗位职业要求相一致。

由于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学生还在学习落后于现场实际工作的知识,甚至是被淘汰的知识,大量占用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学习的知识片面且不够扎实,致使学生不能很快的适应岗位工作。

3 改革的思路及方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企业专家的指导、专业教师施工现场的学习,进行教材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和评价,并逐步完善。

3.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教师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派专业教师到大型的技术先进的施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深入第一线学习先进的施工经验,充分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并逐步实现“双师”制度。

3.2 教材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在学院“骨干院校”建设中,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对各项工作进行指导,通过专家提供的咨询,增加教材中没有的、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新知识,去除工作中已经不用的知识点,形成与时俱进的讲义,并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专业教师在施工现场挂职锻炼过程中,搜集施工中的文字资料和案例,将典型的工程实践案例融入到讲义当中。

3.3 实训室的建设

通过专业教师到施工现场的调查研究,明确校内应该具备哪些实训设施,结合专家的建议,建成新的实训室,将实际工作中已经不用的设备淘汰,引进施工现场常用的设备。理论授课可以直接在实训室进行,学生在授课过程中随时动手操作,解决了理论课后很长时间才进行实训的问题。

3.4 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革

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其课程改革的方法,通过多方考察、学习和指导,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以专家咨询为基础、岗位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案例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引入文字和视频形式的案例,使内容更加生动;实践教学,采用实训室和施工现场相结合,并实行“双配制”,即在施工现场由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

3.5 改革的检验及评价

选取教育程度相同的不同班级进行对比,一部分班级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另外的一部分按照计划的模式和方法进行。

改革的检验主要通过校内考核。考核方式分为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过程考核模拟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来进行,最终考核中理论的内容大幅减少,考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观题大大增加。通过考核发现,无论是实践考核还是理论考核,新模式的学生表现明显好于原模式的学生。

改革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顶岗实习企业评价,学生表明,理论教学中,有了生动的视频案例,老师的讲课内容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实践时,可以到施工现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内容变得直观、立体,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动手操作,印象更加深刻;顶岗实习企业表明,学生来到单位以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并且,对后续知识的学习的能力明显加强。

4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整体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通过多方努力和相互配合,对教材及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室的建设、教学模式及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并提高了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海平.初探就业导向的高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09,35(14):180-181.

[2] 成如刚.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1):65-69.

[3] 李桂红.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土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8(1):5-8.

第5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新高考改革 历史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14-02

一、前言

浙江省始终站在时代教育的前沿,自从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致力于自身的教学模式改革,以期最大程度地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早在2009年,浙江省就着力制定并实施了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这是一套较全面的高考教学方案。2014年秋季,在进一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推出了高考新政下的学考和选考。

新高考改革方案立足于全面推动我国素质教育事业发展、学生今后的就业服务作为导向。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传统的良好的考试特点,但是在此基础上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比如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选择权,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更为高校的人才选拔提供了更大的自主选择权。[1]总体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在浙江省的新一轮高考方案中,充分结合了学考和选考两种选择方式,并一考两用,学生的选考成绩采用等级附分制。

二、新高考改革的现实意义

在新高考方案的切实实施过程中,考试的科目无疑是整个新高考方案关注的焦点,学生的最终高考成绩是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以及另外选考的学业科目成绩的总和。另外三个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以后的发展道路和爱好特长进行选择,在政史地和理化生技术这七门中自主选择三门成为学生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从而实现了选考和学考的有机结合,建立了学生的有效性选择考试,使高考不再是一座“独木桥”,而是一座“立交桥”。

为了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新出台的高考方案起到了人才选拔的多样性和公平性。首先,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在高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的自主选择中,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学科的选择,改变了原来文理分科一边倒的绝对形式,让学生的学习多了很多种组合选择方式。历史作为选考学科,对历史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历史作为学习科目,不仅充实了学生的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有助于分层次和分类教学。历史作为选考科目,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在保障基本知识全面教学的前提下,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课程学习,这样对历史进行分层次教学,也实现了科目的分类教学,改变了原来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备战高考。

最后,有助于课程的改革。历史教学作为高中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在选考的行列中,但是如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了历史学科,和自己的特长、职业倾向、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结合,将有利于历史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更符合于新高考方案的要求,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将历史基础牢牢地掌握,并且具备将基础知识进行灵活和运用的能力。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已经在浙江省实施了一年半时间。在高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产生了一种较大的压力。尽管在这样的环境中,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供了许多指导,但是仍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也让高中历史的教学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背景下逐渐暴露出来。[2]由此可见,要完全做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背景下的转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

1.教学方式死板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当前的教育始终为高考服务这一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方式死板。通常都是“满堂灌”、“一言堂”等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方式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播,也就是教师只顾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否充分有效则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不经意间还挤走了学生自我能力提升和价值观形成的空间,还剥夺了学生自我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深刻全面地进行历史学习。

2.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是要遵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处于教学中的核心位置,而学生则处于被动位置,学生只能是生硬地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很多时候教师为了赶进度将课堂“教”得满满当当,教师为了聚焦知识点将每个点“讲”得透透彻彻,然而了忽视学生的理解程度、接受能力和情感世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存在,学生似乎也没有必要再思考,大多数教师不愿意课堂留出时间倾听学生的声音。从而达不到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

3.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

尽管高中历史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由于学生各方面的原因,比如时间和精力的不够,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等原因,导致学生对历史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不仅在课外没有自主学习历史,而且课堂中很少有主动质疑问题的现象。

四、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模式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优化策略

针对新课程改革对当前教育提出的种种要求,并结合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需要一线高中历史教师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研读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目标,认真分析新高考方案背景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从而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模式,进而转变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单一、封闭以及统一化的教学特征,做好高中学生的历史教学工作,从而满足学生高考的实际需求和实际能力提升的需要,促使高中历史可以教学模式的新发展。

1.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要实现从单一向综合的转变

实现教学模式由单一向综合的转变,可以通过设置场景的方式得以实现。设置场景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历史平台,让学生置身于这个场景中,根据历史问题进行观察研究,通过不断地思考、分析、材料搜集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得到最终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思考以及应用能力,进而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补充和提高。如《近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社会习俗》就可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社会生活的衣、食、住等变迁的资料,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活泼地多种方式的学习。课上运用与学生贴切的生活场景引入课题,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探讨对待文化传承的问题,如从“老外办起中式婚礼”或“韩国申遗端午节”等现象中引领学生对待文化传承的取向,让学生主动生动地思考历史,从而满足新高考对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

2.充分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连续性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通常将课程分为一个个小节进行讲解,这种断裂式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断章取义”的错觉,不利于学生对整理历史事件和资料的掌握。因此,要实现中国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向连续性的转变。[3]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学生自学方案、分组讨论以及单元巩固”的教学模式。首先,学生自学方案是教师通过备案的形式要求学生对教材实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集体讨论,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将教材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找出来,交给教师做成课件,可以用于课程的导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画一体的优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集体的讨论中,在这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最后,单元巩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并指定成针对性的练习题的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现个性化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班级中,教师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个性化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行为、思维等方面。主要是教师通过阅历、知识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个人风格。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创建具有特色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其思想要具有前瞻性,认识到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创新课堂,使课堂富有特色。[4]同时通过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体现出真正的教学价值,学生受到教师良好风格和个性的影响,也会让自己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投入学习中。

五、结语

总的来说,在浙江省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方案实施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针对当前教育的需求、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管创新和改进,研究新课程教材,进而实施更好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满足连续、开放、个性以及多元的要求,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尔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01:91-94.

[2]姚尚右.试析新课改下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154-155.

第6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双证融通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由此所引发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广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突破口。“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教学进行融通,使教学与生产、学校与企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选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素质决定着生产、服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竞争的关键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实践证明,劳动者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能力的瓶颈。根据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目前企业严重缺乏的是复合型技能人才、知识型技能人才和技术型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该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经过严格训练的专业技能,这些人才的培养只靠注重学历教育的学科体系是培养不出来的。因此,建立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本身的特性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增强就业竞争能力的可靠保证。积极稳妥推行双证融通,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双证融通的实施,就是要以职业资格标准作为行业或职业能力需求的风向标,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以职业证书、学历证书为纽带,对高职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的改革与整合,实现高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双证融通的实施,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个目标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责,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体现,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完善的一种选择和要求。

二、“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策略

“双证融通”是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的一种融合、沟通和互认,是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高职院校而言,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融通”,即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要经过重新组织;二是“融通”的过程,即学校要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入手,精心实施双证融通的过程。以下是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策略:

1.做好职业能力分析,精心制订涵盖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资格标准是由行业专家依据职业分析所得出的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或完成工作任务时的能力要求,能够完成某一等级全部技能要求中提出的工作任务,就具备了这一等级的职业能力。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高职学历证书的融通,就要使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涵盖职业资格证书中的这些能力要求。因此,紧扣职业标准中职业功能、工作内容(工作单元)、技能要求及相关知识,也就成为我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重新建构课程体系的基本策略。

2.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深入细致地考虑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坚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主线重组课程体系,以职业资格证书的应知应会为主线构建教学计划,在理论教学的相应课程中落实应知内容,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落实相应的应会内容。从顶层设计,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和劳动力市场调研,在岗位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发展需要确定专业人才需求,将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形成课程体系新框架。这样一个新的课程体系是依据职业资格要求的应知应会来建构,所以双证课程与职业资格标准之间的融通方法有四种:(1)最简单的是在课程体系外,增加单独考证课程。(2)在课程体系中嵌入认证课程。(3)将认证课程内容分散融入课程。(4)将认证课程与原有课程整合,成为新课程。

3.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双证课程。在开发双证课程过程中,均参照相应的标准,按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落实到相应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专业教学内容,努力使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在教学内涵上存在涵盖关系,或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标准之间形成对应关系,使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形成符合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为保证“双证”课程开发的有效性,通过“产学合作”,吸收企业一线专家参与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将职业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整合为课程内容,从而保证了课程分析的准确性与课程结构组建的科学性,保证课程开发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保证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4.构筑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双证融通制度下重组的课程体系得以实施的重要一环。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学科化的问题,双证融通的实现必须以构筑起以能力为中心的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模块的教学模式为依托。

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知识“灌输”模式,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性,把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整合起来,做到理论—实践双交叉,“双证”教学一体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开展基于项目(工作任务)的学习、基于真实(或“仿真”)情境的学习、基于同伴互助合作的学习,以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职业活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在教学的时空安排上,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注重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网络学习与教室学习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竞技学习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安排方式,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使“一教双证”更富成效。

三、“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管理与运行

“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获得成功,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关键。它保障、监督、调控、优化培养过程中各有关要素的活动、行为及相互间作用,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培养保障制度等相关的管理方式,是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在执行学院常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具体地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做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质量监控,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确保改革的成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完善学院产学合作工作机构,从学院到系部、企业,有专人负责校企合作事宜,形成网络化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形成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实训基地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实现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研合作层次,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各试点专业以产学合作形式,定期进行与试点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研究与职业能力分析,开展对已有职业标准的剖析,实施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监控。为了取得明显的改革成效与示范效应,将实验专业的试点班级列为“教学特区”,为试点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及课程开发、教学安排、资源配置、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提供一系列对内、对外的优惠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系(部)在各门课程的教改实施前,预先制订好详细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设计,及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过程、师资与教学资源等各项安排,并报教务处以便协调管理。

2.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系,按“分层化、分类型、分级别、模块化、学分制”这一方略进行“双证课程”开发。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质量标准要求,探索针对不同层次职业能力定位的课程,进行分级别、模块化、学分制的课程方案设计与具体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以此促进系部、专业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实施各系部之间教学改革的合作,实现各系部优质课程的开放性,也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并为“订单培养”提供优化整合的解决方案。

3.学院的高教所整合全院研究机制,使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校本化”。把“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作为学院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为改革工程的实施提供咨询。教学部门积极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细节实施与管理措施,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运行“铺路搭桥”。督导部门积极研究教学改革的质量评价、质量监控的方法,促进改革工程的质量提升。各系积极研究试点专业的质量标准,并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专业自身特点,研究与落实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提升。

第7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关键词】校长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是课程改革赋予校长新的职责,也是校长的课程思想和专业水准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校长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统一规划和实施,创造性地有效实施新课程。

1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概念

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领导力是领导者为实现共同理想或目标而影响和改变群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能力。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明确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

2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

新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将国家提供的课程框架转变成学校的课程规划,以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因此,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是校长课程领导的核心工作。学校课程规划是指学校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对本校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进行全面的规划。它包括:学校愿景、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和评价、课程管理制度、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社会沟通等。

2.1确立学校愿景。学校愿景是指学校未来发展的理想或目标,是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望。学校发展是学校愿景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愿景是统整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它需要与学校教师的个人愿景形成有机的“愿景链”。

校长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确立学校愿景,形成新的学校文化。①要以正确的价值思想和办学理念为教师确立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并且使学校的发展愿景和课程改革的理念保持一致;②要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和认识课程改革的宗旨和学校发展的目标,让教师以新的观念理解课程改革、以新的视野观照课程改革、以新的角色参与课程改革、以新的行为实施课程改革;③要重视开发教师的知识资源和智慧资源,组织教师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和课程规划的制订和完善;④要将学校愿景贯穿于教师的愿景、将教师的愿景融于学校愿景之中,使个人愿景与学校愿景和谐一致,使课程改革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成为教师共同的自觉追求。

2.2制订课程方案。学校课程方案是学校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计划和学校实际而制定的一学年内的课程实施计划,包括课程门类、课时分配、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程实施要求和评价等内容。学校课程方案是学校课程思想的直接体现和具体操作,是课程规划的核心内容。

校长要在对学校发展进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学校现实为基础,形成符合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学生发展要求的课程方案。①要明确学校课程目标,包括校本课程建设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师专业成长目标;②要明确学校课程结构,包括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探究型)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架构;③要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对学校中实施的全部课程,从提高课程适应性和资源整合出发,进行通盘的设计和安排,把握布局和节奏;④要在实施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力求开出更多的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⑤要体现课程发展特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开发及教学方式和方法策略等;⑥要根据课程发展特征,制订实现课程目标的原则、策略、方法和保障体系;⑦要提出课程管理和评价的指导意见,包括在某些学科实行学分制管理,实行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等。

2.3课程实施和评价。课程方案只为课程实施提供了一个总的蓝图,关键是真正落实课程方案,切实保证课程实施过程和课程方案的一致性。

校长要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领导,特别要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的改进,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实施新课程。①要按课程方案设置的领域和科目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②要按课程方案规定的学时开课,不得随意增减课时,严格控制课时总量,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③要按课程标准要求实施教学和评价,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和评价要求;④要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发校本课程并让学生在自我定位的基础上自主选修课程,不得以教师安排代替学生选课;⑤要提高教学有效性,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得随意增加考试次数和占用学生的闲暇时间;⑥要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确保教师的教育行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

在课程评价中,①要以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改进、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校本课程不断完善为目的,对学生、教师、学科进行综合评价;②要建立由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构成的多元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的机制;③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形式对学生、教师、学科进行综合性的发展性评价。

2.4完善课程管理制度。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必须有一个相应的基于课程标准的管理制度来支撑和保障。

校长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完善各项管理规范和制度,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和畅通无阻的运行机制,为顺利、有序地实施新课程创造良好的制度保障和运行环境。①要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制度,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确保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发展权;②要建立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制度和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考评制度,形成与课程改革相匹配的制约、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实施能力;③要建立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和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形成质量管理制度链,确保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与自身所处阶段相适应的发展。

2.5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以学校教师为课程开发主体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

校长要在执行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合理规划、开发、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使课程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①要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满足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②要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建立课程审议、教学管理、课程评价等制度;③要整体构建校本课程的体系,体现课程的多样化、乡土化、个性化和综合化,为学生搭建多元学习的平台;④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满足学生的当前需要和未来需要相结合,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个别差异,让课程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的发展;⑤要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使教师在课程开发中丰富课程知识,提高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实现专业成长;⑥要紧密联系本校实际,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特色、办学传统,重视抓住学校的优势项目,形成特色课程;⑦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特别是学校和社区的各类课程资源,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并通过多方面的合作来建设课程。

2.6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教研基地,以教师为基本研究主体、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以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实际教学问题为核心,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的教学研究活动。

校长要创设良好的校本教研环境,建设良好的教研文化,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提供民主、开放、合作的氛围,为每一位教师创设发展的机会、条件和空间。①要健全教研制度。要完善各科教研组织,制定符合实际的校本教研制度和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实现教学、研究、培训的“研训教”三位一体。②要凝聚教研力量。要以本校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和骨干,同时利用教学研究部门和高等院校的资源,通过“专业引领”、“团队合作”、“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来有效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要加强同一地域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进行校际教研或联片教研,实现人力、设施、信息等资源的共享。③要聚焦研究主题。要求教师树立起“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从常态中的教学行为、教学现象、教学细节出发,善于把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践问题,转化为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教研课题,通过攻克研究课题,寻求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④要优化教研机制。要对校本教研工作过程与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定期检查制度运行情况,不断提高校本教研工作质量。:

2.7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是教学,改革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课程改革的目的,又是课程改革的动力,是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校长要通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改变课堂,改革教学,使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提升教师的专业形象。①要建设学习型团队。要增强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促进教师自主学习,把学习引入工作,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使学习逐渐成为教师群体的一种生活方式,进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教师的学习素质和在团队中的沟通、合作和经验分享的能力,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和文化知识。②要帮助教师建立清晰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位教师的能力、水平、个性、风格、优势、劣势的基础上,帮助教师认清、确立并突出其优势发展区,围绕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目标,确立长期、短期和近期个人发展计划,使教师的成才与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有机结合,使教师的课程素养、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并形成独有的风格。③要增强教师个人的专业自觉。要强化教师的内在需要、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内驱力、自信心和坚持力,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做到“自己改变自己”,提高发展效率和能力。

2.8建立学校与社会的沟通渠道。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新课程的价值需要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同,而且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科教学也必须取得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理解和合作。

校长要强化家校合作的意识、提高家校合作的技能,在学校、家长、社区之间构建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积极支持和参与课程改革,构建“课程共同体”,形成课程改革的合力。①要培训家长。要向家长宣传课程改革,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认同、支持课程标准,逐渐改变对新课程的看法、对孩子的评价方法,学会用课程标准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的价值,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支持者和促进者。②要开放教学。要开放学校、开放课堂,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情况,了解学习内容的变革、“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评价方式的转变,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配合学校实施校本课程和研究性(探究性)学习。③要开发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要尽可能地挖掘家长和社区教育资源的潜力,不但利用家长和社区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还可以请“客串教师”的家长和社区人士上课和评价;要与社区共同建立课程实践基地,丰富课程资源,为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创造条件,为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广阔的平台。④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改革。要让学生了解新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主动转变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自主性;要让学生掌握新课程的评价体系,了解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3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保障

校长课程领导力需要有上位的机制予以保障。课程改革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强制性改革,是以政府推动为开端的课程改革,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各司其职,为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动力。因此,必须以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领导力来保障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的领导是至关重要和责无旁贷的。①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领导课程改革的职能,不能仅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承担课程改革的责任,更不能由学校独立完成;②要确立正确的课程改革导向,用正确的课程改革理念来统领课程改革工作,保证课程改革的价值体系得到具体落实,让政府的公权力为推进课程改革服务;③要建立课程改革推进机制,为课程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的整体工程,所以要统筹和协调编制、人事、财政等有关方面,加大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并动员社会各方支持、参与课程改革;④要以课程改革为导向,建立对课程改革的专项督导制度,不仅要督学校,更要重视督政府,从而规范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课程管理行为。

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部门,对课程改革负有完全的管理权力和责任。而且,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者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和课程领导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课程实施。①要确立责任意识,主要行政领导要亲自抓课程改革,对区域课程改革负总责,并要理清课程改革的思路,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来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②要强化课程意识和执行意识,严肃课程的政策和法规,严格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职责和权限行使课程管理职能,对区域的课程改革做出全面、科学的规划,确定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运作机制,并组织各方力量落实;③要制订以新课程为核心、与课程改革具有一致性的配套政策和制度,促进课程改革走向常态化管理;④要明确课程改革的质量评估标准,落实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有针对性地为课程实施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帮助学校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课程实施中的成功经验。

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所以,校长课程领导力可以有基于不同视角的多端解读,以上论述仅是一孔之见。但不管如何解读,都不能违背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尤其要防止有意无意地“窄化”课程领导内涵的倾向。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长春出版社,2003

3陈玉琨等.课程与课堂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崔允漷.学校课程规划的内涵与实践.上海教育科研,2005(8)

5汪卫平.学习型学校建设刍议.学校品牌,2005(11)

6尹后庆.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海教育科研,2007(9)

7戴斌荣等.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心理的调查研究.教育研究,2007(11)

8汪卫平.课改三问.兼谈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教育发展研究;2007(11B)

9潘永庆.课程——学校教育的直接产品.人民教育,2007(12)

10陈夫义.课程设置与管理.网络科技时代,2007(17)

11陈珍国.提升校长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领导力是当务之急.上海教育,2008(6B)

12潘裕民.倡导基于共同体的校本研修.中国教育报,2008-04-22

第8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当前,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模式较为流行,实施这些模式使师生在课堂上的主配角地位、方式方法发生变革,但是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如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践与思考的机会是否真正均衡等问题急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就现有研究成果而言,“竞合模式”局限于宏观层面和经济管理领域,研究对象多以企业为主。选择课堂教学实施竞合模式的研究视角还较少,对某一环节展竞合模式实证研究更加少。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必须积极推行项目化课程改革,旅游礼仪专业课程要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通过校企合作,构建基于酒店服务的实际生产过程,集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一体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2 “真实案例,竞争模式”课堂教学具体改革内容

①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形式进行改革。遴选本学院的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活动,以小组形式授课的课堂教学为切入点,研究学生、教师所表达的课堂教学现状。

②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严格课程开发程序。通过行业企业调研,聘请专业领域各层级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分析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③基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在借鉴诸如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等知名酒店的成功经验,注重岗位典型技能培养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开发项目,结合就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以培养酒店综合人才的目的整合课程内容,重新构建了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岗位工作任务项目化为专业核心能力平台,专业文化为基本素质平台,真实方案设计为专业核心能力拓展平台,构建了集职业素质培养、专业能力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专业核心能力平台和专业核心能力拓展平台的课程按照“项目教学、实境训练”的工学结合教学方式,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完成。

3 “真实案例、竞争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目标

①依据产业组织理论构建课堂教学“真实案例、竞合模式”的实践框架;②梳理分析当前课堂教学的师生评价结论,比较“真实案例、竞合模式”的实践效果;③形成课堂教学竞合模式的应用指导建议与机制保障结论。

4 “真实案例、竞争模式”课堂教学可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创新课堂教学“真实案例、竞合模式”,升级改造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模式,课堂教学中导入竞合体系,营造竞合环境,让学生竞合学习、共同进步;提出竞合保障机制,把课堂的主角变为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展示平台。

5 “真实案例、竞争模式”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首先,梳理课堂教学现有教学模式的现状及评价,同时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其次,分析“真实案例、竞合模式”的优势,提出构建“真实案例、竞合模式”的实践框架以及辅助性条件研究。以某一专业的学生作为调研对象,收集原有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教学形式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需求,访谈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以及效果预测。根据现状提出“竞合模式”的实施框架,并在项目团队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实践。再次,对实施“真实案例、竞合模式”的班级进行效果评价,邀请同行进行测评并完善模式存在的不足修正完善新模式。最后,梳理总结研究过程,发表相关论文,形成项目研究成果。

6 “真实案例、竞争模式”课堂教学实施方法

项目研究采用实证调研、课堂表现分析和成绩统计等方法付诸实施,研究路径沿着“基评―实践―再评价―结论”推进,预期得出师生推行“真实案例、竞合模式”前后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新模式,完善高职专业课堂教学的竞合模式体系与保障机制。

7 “真实案例、竞争模式”课堂教学预期的成果

项目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突出于两方面:一是构建完整的高职专业课堂教学“竞合模式”体系,其立足点在于课堂教学竞合模式的构件要素及相互关系研究,包括学生的课堂需求、教师角色、组织形式、课程项目选取、效果评价等要素;二是完善高职专业课堂教学“竞合模式”的保障机制,立足点在于竞合模式的支持系统研究,探索出一套指导政策、考核评价制度等文本。

第9篇: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实践、“三个代表”主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具体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努力推进本质教育,落实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方法,促进教员专业生长,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办学程度和教育质量,坚持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区情、充溢教育生机、富有改革实效的硚口区普通高中新课程系统,为培养多量高本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奠基坚实基本。

二、基本准则

认真贯彻国家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省“积极推进、点上打破、统筹各方、逐渐到位”的工作方针,本着积极稳妥、因校制宜、统筹统筹、探究创新的基本准则,科学有用地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

积极稳妥。充分认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性、系统性和复杂性,依照省、市相关要求,结合我区实践状况,积极营建合适课程改革的社会大情况,积极学习和考虑,调动一切有利于普通高中学校推进本质教育、提高教育教育质量、彰显学校办学特征的要素,抓住中心学科,抓好教室教育,精心经营,稳步扎实地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因校制宜。充分遵照课程改革规则,结合分歧学校实践,脚踏实地地规划和施行课程改革,改革行动务必既切近国家课程要求,又切近学校、教员和学生实践,努力探究具有我区特征的课程改革途径,构成可资借鉴的经历。

统筹统筹。在上级有关部分的指导和区县政府的直接指导下,积极做好全区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的组织指导、课程规划、施行治理和资源共享工作,并统筹各条理高中学校的实践状况,稳妥推进新课程改革顺利施行。

探究创新。探究和研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课程改革推进方法,力图在课程开发、教育方法和治理评价上有新发展,在技能、艺术、体育健康和综合实践上有新打破,使课程改革各项工作有利于教员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本质提高和健康生长,有利于课程改革最后目的的圆满达到。

三、目的与任务

(一)坚持具有硚口特征的课程系统。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合理设置选修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尤其要保证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能、通用技能和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有用施行。

(二)坚持顺应新课程需求的学生选课和学分担理准则。指导学生在具体发展的基本上自立选择修习课程,促进学生自动地、富有特性地学习。

(三)坚持合适我区课程改革要求的治理新机制。研讨行政班级与教育班级并存的新型教育教育组织和学生治理方式,坚持正常、规范的教育次序,初步坚持起有利于新课程施行的学校教育教育治理准则。

(四)坚持以校为本的教育研讨准则。鼓舞教员针对新课程实行中的问题开展教育研讨,注重分歧学科教员间的交流与钻研,促进教员个人的专业生长和教员队伍本质的全体提高。

(五)坚持目的多元、方法多样的学生评价机制。注重进程评价,坚持学生学业成果与生长记载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准则。

(六)坚持科学的教育教育评价系统。努力促进课程、模块与教育施行的有机统一,探究课程改革施行与高考、高中学业测验评价和学分担理相顺应的有用联接机制;制订符合本质教育方向、有利于高中新课程施行、具有硚口特征的普通高中评价系统,促进学校特征化发展。

四、课程构造、内容与学制学时

(一)课程构造。普通高中课程构造分学习领域、科目、模块3个条理。课程设置包括言语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能、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设置若干课程价值邻近的科目。科目设置包括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能、通用技能、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15个科目,每个科目标课程内容由若干模块构成。

(二)课程内容。普通高中课程内容由必修、选修两局部组成,选修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言语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4个学习领域的科目选修Ⅰ分为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列当选修ⅠA的模块是全省指定的修习内容;列当选修ⅠB的模块是全省指定的选修内容,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修习;列当选修ⅠC的模块是学校视前提开设的选修内容,学生依据本身发展自立选修。选修Ⅱ是由学校依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明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致开设的课程。

(三)学制与学时。每学年52周,其中教育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11周。每学年分为2个学期,每个学期分为2个学段,每学段10周,其中9周讲课,1周温习测验。必修和选修Ⅰ课程的每个模块的教育时间凡间为36学时。选修Ⅱ课程依照模块开发,每个模块的教育时间凡间为18学时。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需取得必然的学分,3年中取得116个必修学分,选修Ⅰ至少取得22个学分,选修Ⅱ至少取得6个学分,到达144个总学分方可毕业。

五、重点工作

(一)增强培训与研修,提高课程指导与施行才能

1、增强全区教育系统行政人员、校长和教科研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增强对区教育局机关、各二级单位及高中学校行政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工作。

2、增强教员培训与研修。全区各高中学校课程改革施行工作小组分期分批组织学校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及全体教员参与培训。

3、改革培训方法,注重实效。全区各高中学校认真研讨课程安排与教育施行工作,科学整合现有教员资源,在现有师资基本上增强科任教员的专业培训。应用各类教研组会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及相关专题材料,还应用收集资源及延聘专家做专题申报等方法切实搞好通识培训,使全体教职工工更新观念,深化体会新课改的本质和方向。应用备课组会对各科课程规范及相关实行教材进行系统学习研讨,使一切科任教员能具体掌握新课程规范及新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准确了解新教材的培育目的,全体掌握新教材的构建系统并初步坚持新教材的教育思想。

(二)积极钻研,精心组织,坚持顺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各项治理准则

1、学分担理准则。依据《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施行方案(试行)》,全区各高中学校要编制出系统的科目学分表,并结合实践供应各学期学生选课可获得的最高总分及到达毕业要求所必需的最低选修学分,为学生选课供应详细参考。

2、选课准则。全区各高中学校在“课程方案构成与选课指导”方面要组织相关人员深化学习《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施行方案(试行)》,具体了解各门必修及选修课程对学生发展及培育目的的完成效果,系统把握学生可选修科目标最多和起码限制,微观掌握学生选课的科学性准则,并在此基本上制订出《学生选课指导意见》。

3、行政班与教育班治理准则。全区各高中学校提早就行政班与教育班治理中能够呈现的各类问题做充分考虑和钻研,初步订定学生行政班与教育班的治理方法,制订出符合校情的教育组织方式和治理机制,为课改教育供应保证。

4、学生综合本质评价准则和学业程度测验准则。全区各高中学校就“学生评价与教育评价”问题做相关专题钻研,并经过收集资源、参与专题培训等方法,依据目的多元、方法多样、注重进程的准则,在课程设置、课程施行、课程评价等方面分类提出评价条理品级的详细规范,构成基于学校实践的学生综合本质评价准则和学业程度测验准则。学生综合本质评价的首要根据是学生生长记载,包括学生基本性发展目的显示、综合实践活动状况、学分修习状况、学业程度测验成果和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证资料。综合本质评价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为主,教员家长参加。

5、教员专业发展评价准则。坚持以教员自评为主,学校指导、同事、家长、学生一起参加的教员专业化发展评价准则,坚持健全教员发展电子档案治理系统,进一步完善教员评价与岗位绩效审核、职务提升严密挂钩的鼓励和约束机制。

(三)坚持样本校,引领新课程施行

选定新课程实行工作样本校,围绕课程施行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项目研讨,然后发现问题、研讨问题、处理问题,为全区高中课改工作供应样本和类型。

(四)依托收集平台,提高新课程信息化治理质量和效率

有用应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题网站及教育信息网站,实时调查课改信息,供应基于收集的学生学习课程资源和教员教育支持情况,知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和教员专业生长需求;构建基于收集的学生选课、学分担理、综合本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教员培训、学校课程评价等信息系统,完成课程改革收集化治理。

(五)大力推进教育方法革新

学校要积极探究以教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以学论教”的教育方法,指导学生自立、协作、探求学习。要促进信息技能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渐完成教育的组织治理方法、教育内容的出现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员的教育方法和师生互动方法的革新。

六、统筹与保证

(一)增强工作指导

区县政府成立由分担区长任组长的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指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组织协调、政策制订和指导施行工作。区教育局成立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小组,负责落实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指导小组制订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组织协调课程改革施行工作。

还,全区各普通高中学校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新课程施行工作小组,负责贯实市、区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做勤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工作规划、施行和治理工作。按规则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合理安排选修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坚持符合校情、卓有成效的选课指导准则;依据课程设置方案的学分要求,构成有用反映学生课程修习情况的学分担理准则;积极探究行政班与教育班并存的教育组织方式,坚持和完善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校本教研和评价准则;调整教员专业构造,增强学科建设,改善配备前提,丰厚学校文明内在,构成办学特征和品牌。

(二)增强研讨指导

增强教研队伍建设,改良教研方法,充分发扬教研人员的营业指导效果。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合理做好教育教育设计,为新课改的教育有序、规范进行供应保证。

(三)增强督导评价

区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把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归入办学程度综合督导评价,督促高中学校增强治理,规范办学行为,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具体发展。

(四)增强资源整合

区直相关部分和全区各高中学校要一起采取办法,整合完善教育教育设备和课程资源,为新课改的顺利施行发明需要前提。在硬件建设方面,集中对全区各高中教室、艺术体育教育场合、实行室、仪器设备、图书材料、现代教育技能设备等教育设备及课程资源进行具体计算和统筹安排,并落实各项配套建设,为新课改的施行供应可行的硬件保证。

在软件建设方面,全区各高中学校要在充分研讨分析区情、校情的基本上,编写出符合全区教育理念、方针和本校实践的校本课程试用文稿,为选修课的正常开展供应科学合用的教材;积极整合、有用应用全区各高中学校藏书楼、理化生实行室、微机室等校内课程资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供应扎实的实践指导和需要的硬件情况。还,区教育局要组织全区职校及高中学校的交流与协作,完成资源共享,破解通用技能等课程的师资与设备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