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交通运输建设范文

交通运输建设精选(九篇)

交通运输建设

第1篇:交通运输建设范文

近期的工作重点是:

第一,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导向,组织制定好交通运输“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要充分体现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总要求,着力改变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和资源消耗促进发展的传统模式,更加注重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实现规模、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将低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交通运输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

第二,以加快调整交通结构为主线,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结构性节能减排。一是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加强基础设施之间的衔接,充分发挥效率。加强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干线公路提级改造、内河航道升级等薄弱环节建设,优化网络功能结构与布局,加速形成基础设施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通畅的交通条件。二是加快发展内河航运,发挥水运节能减排的优势,努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实施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开展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出台促进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报废更新的经济鼓励政策,落实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淘汰补贴资金。研究实施营运船舶节能减排措施,加速绿色航运建设。三是优化运输组织,推动运力结构调整,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发展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积极推进厢式运输、甩挂运输、滚装运输,促进江海直达运输,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四是提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出行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积极推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鼓励使用新能源、节能环保公交车辆,研究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运行使用和维护问题,积极引导公众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五是加快邮政业发展,特别是加快推进寄递类业务与工业制造企业和流通领域的结合。支持制造业减少物品周转流程,降低能耗。

第三,以组织实施重点工程为抓手,推进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和示范推广。发挥政府部门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充分调动企业作为节能减排主体的积极性,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着力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运输装备使用中做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交通运输企业低碳交通专项行动”,完善政府与企业的联动机制,及时总结提炼和推广先进经验,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专项行动取得良好效果。在渤海湾、长三角等地组织开展甩挂运输试点工作,鼓励发展技术先进、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运输装备和运输方式。总结和推广“两型”港口建设的经验和技术,进一步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总结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示范工程经验,扩大不停车收费规模,并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将联网不停车收费纳入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同时,在民航系统,加强空域规划研究,优化空域结构、开辟使用临时航路。

第2篇:交通运输建设范文

【关键词】交通运输 运量 分析 预测

交通运输分析及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 同时也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建设规模以及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依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许多人在进行交通运输分析及预测时一直是站在项目、行业和部门的角度, 而不是站在综合运输的角度来从事这项工作, 必然导致交通量预测依据的预测结论令人难以信服, 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必要性论证的质量和说服力。

1 从整体进行交通运输分析

整体交通运输分析是利用各种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发展规律, 来指导交通需求预测,同时也为整体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依据。整体交通运输分析主要包括四项内容。

第一是运输结构分析。首先分析拟建项目影响区内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 各种运输方式占运输总量的比重及变化情况, 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然后介绍拟建项目走廊内主要相关的各种交通运输线路特点, 包括运输线路的走向、长度、等级( 包括线路等级和港、站等级) 以及历史发展变革等。在此基础上, 分析拟建项目走廊内整体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各种运输方式运量占走廊运输总量的比重及其变化情况, 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二是能力利用分析。能力利用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拟建项目走廊内各运输线路是否适应交通需求。铁路运输可以通过计算线路实际运量与设计运输能力的比率来加以分析。公路运输除了采用此方法外, 还可利用公路实际路况和交通构成计算现有公路分区段( 城镇路段或非城镇路段) 的服务水平来进行。通过对拟建项目走廊内各运输线路能力利用程度的分析, 可以进一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是运量增长分析。为了把握各种运输方式历史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必须对拟建项目走廊总运量和各种运输方式运量, 历年或各个历史时期的增长速度进行分析。总运量可以采用运输量或运输周转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依据。公路运输可以采用主要相关公路观测站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或直接影响区运输量、车辆保有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铁路运输可以采用主要相关线路客货运密度、主要车站发送和到达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水运运输可以采用主要港口客货吞吐量或水运运输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

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运量平均增长速度时, 是以交通运输量作为被说明变量, 以时间变量作为说明变量。参数估计的方程式为:

InTE=a+bt

式中: TE—运量;

    t—时间变量( t=1、2、3??) ;a、b—待估计参数。

系数b 就是平均增长速度。

第四是运输特点分析。对运输特点的分析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特点、货类特点、货类构成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各运输方式的交通区间构成( 区间内与区间外、过境运输) 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各种运输方式平均运距、客运及分货类不同运输方式最佳分界点里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其交通区间构成情况分类分析) ; 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可能发生转移的主要货类特点( 来源地、消费地) 及其运量增长态势分析等等。

对运输特点的分析必须建立在拥有各种运输方式资料的基础上, 公路运输资料可以通过调查得到,铁路运输资料可以在铁路部门收集或利用铁路站点发送到达量及运输密度资料推算得到, 水路运输资料可以利用水运港口吞吐量及平均运距推算得到。[论文网 Www.LunWenData.Com]

2 综合交通运量预测。

第一、运量预测。客运量预测可以采用国内交通规划中经常采用的四阶段法: 先汇总各种运输方式基年旅客运输量表, 然后预测综合客运量, 再通过交通分布得到超未来特征年旅客综合运输量表。根据旅客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和费用进行未来状况下有无拟建项目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 得出将来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的公路和其他方式旅客运输量表, 通过交通分配和不同车型构成及实载率, 预测出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公路不同车型客运交通量( 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公路客运交通量的差值即为客运转移交通量) , 同时得出将来有无拟建项目其他运输方式客运量。

根据目前我国现状, 综合交通客运量预测一般在公路与铁路之间展开。通过对调查得到的公路资料和铁路资料的分析, 以及对这两种运输方式运输特点的分析。

第二、货运量预测。总体思路是在综合交通运输分析的基础上, 选择几种可能发生转移的主要货类的综合运量进行交通方式分担分析, 再结合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规划预测。

具体采用以下步骤:

2.1 按照目前采用的方法预测出公路无拟建高速公路、其他运输方式运能无质的变化状况下未来公路货运交通量表。

2.2 分类汇总基年有可能产生竞争关系的主要货类货物运输量。

2.3 根据统计资料、运输规划资料以及与这几类货物有关的产业发展规划资料预测出这几类货物的未来运输量表。

2.4 通过运输方式选择模型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其他运输方式运能有无质的变化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 得到这两种情况下公路运输所承担的货运量表。将这两个货运量表的差值换算成交通量表( 代号“B”) AB即为未来状况下无拟建项目情况的公路货运交通量表。

2.5 通过运输方式选择模型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计算未来状况下有无用拟建项目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 得到这两种情况下公路所承担的货运量表。将这两个货运量表的差值换算成交通量表( 代号“C”) , A- B+C 即为未来状况下有拟建项目情况的公路货运交通量。

2.6 通过交通量分配得到将来有无拟建项目公路货运交通量。其他运输方式未来货运量可根据其规划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并结合C得到。当预测期内其他运输方式运能不会发生质的变化时, 可以省略第四步, 此时B=0。

第3篇:交通运输建设范文

铁路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大、经济,但其不能实现“门到门”的运输。铁路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区的客货流周转量,但公路因为其灵活、机动在综合交通运输中占据主导作用。截至2011年底,公路通车里程6.31万公里。地域辽阔,人口稀少,人们居住分散,公路运输对不同的自然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铁路建成通车后,我们更要加快公路建设,形成铁路与公路的交通网络。随着青藏铁路改造工程、拉贡高速公路建设等项目的实施,进出藏通道已然打开。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的公路网建设工程中,其主要的工程就是加快通县油路和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公路网络和服务功能。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在公路建设方面就需要我们从“建、运、管、养”等多方面着手,全方位、立体的完成农村公路网的建设[2]。

1.1加快乡镇路网建设

乡镇公路是整个公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高原,地形复杂,经济发展水平低,乡镇公路的建设还有待完善。目前已有99.71%的乡镇和86.43%的建制村通了公路,但由于环境、技术、资金等一系列问题,连接乡镇的公路大多数都只有一个,而且道路布局都以线状为主,未能形成完整的路网结构。有一个完善的乡镇公路网,既能方便农牧民的出行,又能推动城乡市场的发展,对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各乡镇公路的连通水平,就必须加快乡镇路网的建设。具体措施如下[5,6]:加快乡镇彼此之间的路网建设。政府应当合理规划乡镇公路发展方向,提高乡镇公路等级,增加进出乡镇的公路的数量,使其与周围都存在连通线,避免线路连通方向的单一。乡镇公路建设与优势资源开发相结合。具有丰富的矿产、水利资源,政府可以利用资源开发的形式让开采者修建或完善资源所在地的乡镇公路或其他公路,并最终将其移交给当地政府利用和管理。同样,的旅游资源也有待开发,政府在发掘旅游资源的同时,将公路建设与周围乡镇相结合起来,让百姓也能从中受益。位于边境地区,未来的战略意义将十分明显。要合理的将长达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连接起来,增强战争的机动性,就需要我们修建国防公路。国防公路的修建要与民用公路相结合,提高路网的连接率,为未来人员流动和物资供给做好准备。

1.2提高客货运水平

地广人稀,客货运业务多以点多线长分布,且客货源分散,周转量不大,道路状况差,安全隐患大,致使农村客货运经营困难,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因此,提高现有乡村公路的客货运水平,做到路通车通,是便民服务的一项大工程。

1.3加强公路的养护管理

公路建设是重点,但养护管理更是关键。地形复杂,公路自身等级较低,加之地质灾害频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得不到重视,使得公路问题层出不穷。每个公民都应该有爱路护路的意识,对破坏公路的行为应给予处罚;公路“只建不养”是不科学的,政府部门应当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参加公路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上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公路养护的机械化,使公路能够长期保持最佳使用效果,延长公路的使用期限。应在建设进出大通道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城镇和农村公路的建设,这样才能切实使急需发展的农牧民经济在良好的交通环境下看到跨越式发展的希望。

2坚持发展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是运输行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其最大的特点是速度高,并具有一定的机动性。航空运输不受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的障碍,只要有机场并有航路设施保证,即可开辟航线,因此,在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时,航空运输理所应当被列为未来交通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对象。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从拉萨贡嘎机场的修建,到林芝、昌都、阿里等机场的修建,再到航空公司的成立,无一不标志着航空运输跨越式的发展历程。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大力开发,航空运输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增加区内和国际航班,提高飞机的日利用率,对于区内可以开通直达重要地区和旅游胜地的直升飞机航线;全面完善机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机场现代化水平,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引入到航空业的发展中;提高航空业的整体服务水平,确保航班的准时、舒适与安全。

3发展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个地区的综合运输发展常常只是强调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这五种基本运输系统的建立。将城市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与地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进行统筹考虑,不仅可以深化旅游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在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合理分工和综合利用时,形成适于当地经济发展的综合运输网,也可使运输业自身取得最大效益。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通过城市道路、轨道交通、铁路、水路(只限部分城市)、航空线路、管道等连接各停车站场、火车站场、飞机站场、港口等交通枢纽以及城市繁华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交通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和其他重要交通站场的交通体系[7]。随着进藏旅游人数的增加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区都应加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完善城市运输系统。

3.1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系统

城市公交系统在城市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大框架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它对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起到了一定的组织作用。在,要结合其高原特色,注重环境保护,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系统,增加其在城市客运出行量中所占的份额。

3.2优化城市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包括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及道路交叉点,其中道路交叉点往往是城市交通的瓶颈。拉萨市及各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规划原因,市区主干路上存在较多的丁字路口,部分路段缺少必要的交 通信号设施,极易引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在综合交通规划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尽量将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等重要道路的交叉点设置成立体交叉,改善路网的布局,缓解交通压力。

3.3合理布局城际交通

加快城际交通网的建设,充分发挥城际高速公路的优势,优化县级道路和农村道路,逐步形成现代公路运输网;结合铁路网规划与建设,充分利用铁路优势参与城市轨道运输;将民航运输作为城际快速客运和重要货物运输的一个重要渠道。

第4篇:交通运输建设范文

关键词: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智能化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中,交通拥堵问题缺乏严峻,为了增强交通通行效率,让城市交通能够平稳、高效和安全运行,已经成为社会大众与管理部门的共识,所以围绕在该领域实现网络化管理是目前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给中国今后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借助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讯技术以及卫星定位技术等诸多信息数据,更为高效精准地增强区域交通调度能力,促使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配置,由此构建智能化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模式。然而,对技术层面而言,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还存在诸多不足,体现在运行系统性较差与标准化制度缺失等,使得在信息化建设相对不足。本次研究将围绕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展开论述,通过解析问题,梳理出促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工作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1 现阶段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1.1 对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深刻认知

对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加以分析对比,有关部分没有充分意识到此项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在应用实践工作中,没有给予全面引导和协助,使得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势未得以充分展现。另外,也未从客观的角度审视信息化管理手段,大部分职能部门仅仅将信息化管理工作等同于计算机办公,上述情况都给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畅运转带来较大影响。

1.2 交通信息化建设水平待提升

就信息化建设工作而言,需要整体筹划分步推进,作为系统工程,专业人才的全程参与是保障工作稳步推进的前提,并通过实际工作提升专业能力与工作能力。另外,交通运输通常会存在诸多内容,涵盖多个专业知识,因此给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严格要求,进而完成此类项目所需时间较长。基于此,无论是负责人还是主管部门,要把交通信息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意识到在当前情况下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实际价值,要将其置于效率提升、交通安全以及高效管理等层面,另外,还要客观分析看到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政策缺失以及资金短缺等。建设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因素与人才因素的影响,在特定的目标指引下,形成清晰的管理思路与路径,这样才能让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迈上新高度,进而依托平台改善甚至解决当前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帮助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2 强化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2.1不断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

推进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这是促进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所以,有关部门要梳理不同利益主体的具体联系,从发展的视角,权衡利弊,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能实现最大化。在交通运输领域推动信息化建设能够对存在于其中的症结予以解决,最终解决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各类弊端和问题,这对于提升社会效益意义重大。由于国家相继推出各项政策与措施,所以交通运输部门应该利用政策红利,既要对信息资源加以充分吸收与利用,也要从大数据中挖掘有用信息,基于更高视角对探究当前电子政务体系中存在哪些不足,进而对其予以全面修复,补齐短板。具体而言可以下角度加以改进;第一,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的利好,对市级与省级网络管理体系进行改进。第二,提升网络政策宣讲力度,打造一体化服务机制或者平台。要对监督管理职能加以区分,转变现有政府职能。第三,依托打造政府网络平台的机会,利用审批业务以及共享征收费用的方式,让基层政府能够实现透明化与公开化。

2.2 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体系

运政部门对自身角色和定位形成清晰的认识,鉴于大部分交通运输部门并不能独自开展公益信息化管理工作。所以,政府部门要从中加强引导与协调,对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与整合,改进其服务架构,要从之前的角色转变成监督者、引导者以及建设者。动态关注意物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与未来趋势,可从以下角度切入:第一,打造交通运输公共信息平台,需要对基层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予以增强,交通线路应该向涉及民生保障的项目倾斜;第二,将物流信息化应用成果推广至更大范围和空间,基于科学技术加速经济建设进程;第三,政府要转变其传统管理理念,以新思维、新理念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吸收并借鉴在该领域获得了研究成果,组建行业联合机构与半官方性质的组织或者机构,让基层工作的协调性有所提升,进而达成增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预期目标。

结论

由此可见,在新时期,围绕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应该持续扩大,形成与新时代需求相符合的数字化交通运输机制,让该行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另外,要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形成大数据思维与互联网思维,建立高安全等级的数据库,让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先绪.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技资讯,2019 (17 )

第5篇:交通运输建设范文

一是抓好交通续建项目和新建、改建项目建设。明年,全县公路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首先,我们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推进文莲国防公路南段7公里建设任务。其次要积极加大对上争取资金力度,完成团板线西段、文泗路中段、双中线、柳演线、胡涝线等50余公里的老旧公路改造建设任务,进一步改善全县农村的交通状况,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畅通、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保障。

二是抓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要在保持全县农村公路高标准美化、绿化的基础上,继续彰显特色,在重点路段实行高等级苗木的美化,保持农村公路养护良好态势。继续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推行农村公路综合执法模式,加大路政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农村公路“打非治违”、“双超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等活动,严厉打击各类侵犯路产路权的违章现象,确保农村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三是力求在循环样板路的规划和建设上有所突破。进一步探索建管养运一体化模式,打造由岚济路、良沂路、文泗路、文莲路组成的64.51公里;由良沂路、文泗路、汀大路组成的37.85公里两条城乡一体化循环样板路。在打造便民、利民优美线路上狠下功夫,打造全县农村公路“畅、安、舒、美”的新亮点。

四是力求在智慧交通建设上有所突破。拟投入300万元建立“智慧交通”信息化系统指挥中心,实现对客、货运站、治超站、主要交通要道及21家维修厂家进行日常视频监管。对全县125台县际(长途)班车、166台城乡客运车辆、259台出租车、27台危化品及货物专用运输车辆进行GPS实时位置跟踪监控,切实加大对营运车辆的监管力度。对车辆及人员密集区的路段区域争取实现日常智能化监管,保障交通场所及公众出行的畅通。

五是力求在绿色交通建设上有所突破。积极推广新能源车辆。结合城区公交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城区新开通公交线路全部使用新能源公交车;在出租车领域继续推行新能源车型,明年全部更新完毕。积极推进黄标车整治工作,与发改、公安、交警、环保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黄标车治理工作,推进我县黄标车淘汰工作顺利进展。

六是推进运输市场监管,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继续加大运输市场监管力度,对全县的旅客运输、货物运输、出租车运输、车船维修、驾培网点等运输服务业进行集中治理整顿。继续深入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打非治违”、“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进一步强化联合执法,严厉查处车辆超载超限、“黑车”、“黑船”、“黑户”、“黑班”、“黑出租”等不法行为,确保我县道路运输秩序良好。

第6篇:交通运输建设范文

关键词:交通运输;建设养护;整合方案

中图分类号:X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059-01

1概述

交通运输建设养护计划管理业务整合涉及公路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养护计划管理系统、国省干线投资计划管理系统、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等。需要整合公路及附属设施的基础属性数据、地图空间数据、养护基础属性数据、养护计划业务数据、建设计划业务数据,初步实现各类固定资产建设计划、高速公路养护计划、普通干线公路养护计划等各类建设和养护计划数据的联网数据共享和综合分析,提升计划工作效能,促进计划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整合资源,实现各类计划数据与中心数据库的定期同步交换共享和统一管理,提高数据利用效率,更好保证计划数据安全性;完善各类计划数据的检索查询及分析服务,为交通运输建设和养护计划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2需求分析建设养护计划管理相关业务系统分为四个层面:

1)公路GIS数据采集层。主要进行底层GIS基础数据采集,包括普通公路GIS公路与桥梁数据管理系统、普通公路GIS桥梁数据系统更新维护系统和普通公路GIS桩号系统。

2)普通公路及桥梁基础属性数据采集层。该层包括桥梁管理信息系统和公路路网结构改造工程管理系统,该层系统利用GIS基础数据进行普通公路及桥梁方面的基础数据采集,并能为建设与养护计划等业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3)公路养护与计划业务管理层。该层系统包括普通公路计划与养护系统、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各系统在充分利用上述GIS、公路与桥梁两类数据采集层的系统所采集的基础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公路养护与计划等业务管理,同时,该层产生的业务数据作为业务基础数据提供给“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与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

4)业务统筹整合层。该层的系统为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与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及整合平台,该层系统通过充分利用上述三个层级系统产生的数据,实现规划、计划、统计三大核心业务“三位一体”。一方面进行相关的业务管理,同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上述四层个层级业务系统相互支撑、相互关联,一方面对计划系统得基本业务进行了有效管理,有效地规范和有序地促进了公路养护、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等管理工作。同时,采集和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对提高计划管理工作效率与精细化、资金使用效益、养护与计划分析决策起到有效的推进和支撑作用。业务层次详见图1。

3应用平台整合方案

通过对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各个投资计划系统进行整合,形成覆盖路面、路基、桥梁、隧道的公路建设计划与养护计划的综合性投资计划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综合系统)。综合性系统将在保留原有业务系统的基础上,新开发建设“交通运输建设与养护投资计划综合管理系统”,以便于业务人员能更方便快捷地对全省公路建设与养护投资计划的查询汇总。综合系统将借助4A平台,实现用户和系统入口的整合。应用系统总体架构见图2:

4数据资源整合方案

根据应用系统建设方案,综合系统的数据库建设内容包括:公路及附属设施基础属性数据库、公路及附属设施地图空间数据库、养护计划基础属性数据库、高速公路养护计划业务数据库、普通公路路面养护计划业务数据库、路网结构改造工程业务数据库、交通运输建设项目计划业务数据库、建设与养护计划综合业务数据库等8个部分。其中前三个为基础数据整合库,后六个为业务数据库。其中第四至七个数据库是已有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为已建设好的数据库;建设与养护计划综合业务数据库为综合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将从四个业务库中汇集投资计划数据,是需要新建设的数据库。业务数据库总体结构如图4所示。

5结语

第7篇:交通运输建设范文

关键词:运输档案;信息化;建设;探索

中图分类号:G270.7

信息化的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办公、公共服务、企业的生产以及教育等方面,尤其在交通运输行业尤为明显。中国正处快发展的新时代,而交通运输档案信息化得建设,推进交通运输档案信息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1 交通运输档案的科技化

运输档案科技化,意思就是在国家档案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下,在对档案的管理中全方位的实现电子信息技术,对档案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管理以及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从而过早地实现对档案管理的飞跃。档案信息化是档案事业发展中的一项动态系统工程,由许多重要项目构成。交通运输档案的科技化建设绝不是一件简单的合作皆可以完成的,也不是随便应用现代技术完成的、更不可以简单地与档案信息化、网络建设相互媲美。

2 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2.1 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进程,就是指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知识、数据的压缩、等高科技的手段,将纸质的档案文件、图像文件等老套的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将其系统地组织成具有顺序规模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的数字化进程的内容主要有有两个不同方面:主要是档案文件的目录信息的数字化,其次是档案信息的数字化。

2.2 档案的基础建设。软件和硬件基础设备是档案实现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可是档案的信息网络是档案的相关信息的传送、互换和实现资源共享的主要方法。主要措施包含:要提高对计算机的信息管理的普及率以及局域网建设。

2.3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把word版的以及PDF版的或者txt版的文件写入档案管理,档案的数据中心建设,档案信息的数据库建设,老套的档案的创新,档案信息收集数据库以及数字档案馆建设等。数字化的档案场馆建设,具体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远程控制获取相关档案文件信息的一种手段,但要求是在电子化的档案馆环境下对用户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提供便利。信息化的档案馆为现行实体档案馆提供了新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对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有积极作用,重大影响。

2.4 标准规范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规范,要对格式不同的文件写入档案,以及电子版的档案管理,档案信息的相关信息的logo、存储及描述等一系列方面规范标准。

2.5 高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关键的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随着大量高新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广泛应用,电子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是有严格要求的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结构科学、分工合理、素质过硬人才队伍。这是适应21世纪的时代和当今社会发展的最终选择,促进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必然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唯一的方式。

2.6 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的保管与使用制度,保证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可用性。管理与技术双管齐下,解决病毒侵扰。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强化安全管理体系。

3 推动交通运输档案的具体策略

3.1 建立健全档案的网络系统。当今的网络信息档案系统就是计算机以及数字化操作的综合应用。这个应用主要涵盖部门内部的服务器网、社会服务网等局域网相结合的整个网络体系。完备的建立档案网络系统,有效地促进档案文件的信息化建设。系统建设的相关需求,添加相关的必要设备,这样就可以为整个系统的硬件基础增添光彩。同时也为档案信息交换和共享创造了条件。

3.2 建立完善的电子文件管理体系。首先,稳定性较差的电子文件极其容易损坏,可是随着计算机的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选择传输到网上,单单依靠档案部门本身很难完成。所以需要其他部门的相互协助。例如网络技术部门与档案部门互相传送文件,就可以借助管理网络,可以选择建立依附在信息管理网上的专用系统来进行传送文件。这样既方便快捷有稳定有相对较高。几个部门的职能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各自发挥各自的长处,从而共同形成质量较好的电子文档。

3.3 建立完备的档案安全体制。对于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来说,建立和完善各类信息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是最注重的部分。建立完备的档案安全体制,采取相应措施来维护电子档案的安全。绿色办公、文件通过直接传输、资源的全线共享在给整个档案管理系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的工作添加一丝丝的忧虑,该怎样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行已经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档案文件的安全行以及严重性,们必须要在利用信息网络进行信息传输的同时,高度注意网络信息的安全保护,降低安全隐患,避免机密信息的泄露。

4 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4.1 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解放。想要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就要提高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效率,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庞大是因为多年来档案场馆每年接收的档案文件材料成上升趋势,但是人员的编制以及设备都很有限并且落后。充满复杂性,档案文件的内容又相对复杂,单单依靠一部分的档案文件工作者的开发,是远远的不可能满足社会各机构的需求的,为此必须调动广大热爱档案文件的工作以及有关信息工作人员的热情以及积极性,实施奖惩制度,从而才能有效地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工作。

4.2 实用价值的档案快速的开发。从各单位工作需求出发,要做到有计划、抓住重点问题、做到目的、有针对性的来进行重点信息资源的开发凡是都不能脱离集体档案信息的快速开发也是如此,也不能脱离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各单位部门的情况,要从国家建设的发展对档案的需求为根据点出发,这也是档案工作的立足点,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加快对有实用价值档案的开发。

4.3 引进竞争机制,实施奖罚制度。竞争使人奋进,竞争出成果。《奖惩制度法》的中心内容就是向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做出一定贡献,达到一定标准,重点创经济效益有贡献者给予不同的奖励,把信息开发的目标、任务与个人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是一条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5 结束语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和最终的选择应允许建设实践中出现的失误,要运用辩证思维,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所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建设进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既不能盲目从新、脱离实际,也不能墨守成规、固步不前;总之,档案信息化的建立和运作,对于目前档案发展的管理模式来说,无疑是较大的挑战.因为这牵涉到工作方式和观念的转变.甚至需要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但最重要的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给档案事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必将促进交通运输部门档案建设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华.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03).

[2]张.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对策[J].苏州大学,2009.

[3]余夷.浅议企业档案信息化及其建设[A].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贵州省档案馆成立5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

[4]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7.

[5]胡杰,张照余.电子文件利用新模式――电子文件中心[J].档案与建设,2005(12).

第8篇:交通运输建设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中央、省、市各级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市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以及我市列入“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的机遇,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提升年”和“农村公路养护年”两项活动,坚持“保安全、保质量、保畅通”三个原则,努力将各项交通建设项目建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阳光工程、精品工程”,为全面建设幸福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2012年计划新建续建交通重点工程项目23个,概算总投资23.29亿元,计划年度完成投资7.7亿元。其中,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5个,概算投资3.05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涉及“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项目(2012年建设500公里,概算投资2.1亿元)、县乡道改造项目(5个项目,长40.3公里,概算投资5289万元)、农村公路小修挖补(426公里,概算投资610万元)7个项目,概算投资2.69亿元;道路绿化工程项目1个,绿化里程127.7公里,概算投资2130万元;港口及运输场站建设项目4个,概算投资1.26亿元;公交项目4个,概算投资0.49亿元。同时,积极协调推进北留路段升级改造工程,长途站至高铁站BRT专用线2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项目的尽早启动。

三、工作计划

(一)积极推进国省道改建工程建设

1、国道*线界河至二十里铺及*至*界改建工程:道路全长29.048公里,按一级路标准改造升级,路基宽24.5米,路面宽21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设大桥1座124.46米、中桥4座252米、小桥6座159米、涵洞18道、分离立交桥2座725米、平面交叉75处,概算投资2.7亿元。

2、国道界河*里铺至*村新建项目:全长4.5公里,按一级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4.5米,路面宽21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大桥2座,概算投资8890万元。

3、线改建工程:属省道改建项目,全长23.8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13.5米,路面宽1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概算投资6500万元。

4、线种寨至洪山口段老路改造工程:道路全长18.16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进行面层复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概算投资3500万元。

5、木曲路加宽改造工程:改造段长约1公里,拟按一级公路标准改造,路面宽21米,概算投资约637万元。

(二)抓好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

1、路续建工程:全长5.8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复铺,老路面破损混凝土挖除换板,加铺一层20厘米的水泥稳定碎石+7厘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宽12米,概算投资1766万元。

2、“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项目: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计划建设村级道路643条,1086.5公里,概算总投资约4亿元。2012年计划完成500公里,完成投资2.1亿元。

3、路续建工程:道路全长20.4公里,总投资3623万元。目前北段6.4公里老路面改造已完成,做好剩余14公里续建工程施工,预算投资2323万元。

4、三山至岗头道路工程:道路全长5.3公里,按照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改建,路基宽7米,路面宽5米,结构形式为2层18厘米二灰碎石+透层油+3厘米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概算投资360万元。

5、山至*段改建工程:道路全长3.8公里,拟按四级公路标准修建,路基宽8米,路面宽6米,老路面翻浆部分全部挖除后换填风化砂,路面加铺一层18厘米水稳碎石+24厘米厚C30水泥混凝土面板,工程概算投资340万元。

6、农业结构示范线庄至界河国道东段:道路全长11.4公里,老路面局部大修改造,概算投资500万元。

7、农村道路养护工程:2012年农村公路道路养护工程计划投资610万元。其中:小修挖补426公里,计划投资410万元;安保工程计划投资120万元;小桥涵维护工程,计划投资80万元。

8、道路绿化工程:结合市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以及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做好道路沿线绿化升级工程。绿化范围为两侧路域及公路用地,采用灌木、乔木或其他适宜的苗木相互组合的方式,达到改善路域环境和丰富景观的作用。今年重点完成127.7公里的绿化任务。

(三)加快港口及运输场站建设

1、液体化工码头:工程总投资3.65亿元,继续做好拆迁补偿和附着物清理等前期准备,协助集团完善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审批手续。

2、高铁站配套设施建设:客运换乘中心和公铁联运中心,属国家二级客(货)运站,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工程概算投资5300万元。

3、湿地旅游客运站:项目占地131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58平方米、站房面积4309平方米,概算投资1800万元。

4、市农村物流分拨中心:建设2000平方米高位仓库等配套设施,概算投资360万元。设置分拨东区和西区,交运物流中心为西区,通汇市场为东区。

(四)加快公交事业发展

1、至*客运线路公交化:长途汽车站至*长途汽车站客运线路,运营里程38公里(至*老站),该线路目前投入运营车辆20辆,其中和*各10辆。计划对现车辆进行整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经营。

2、公交港湾式站点建设项目:随着城区内*路、*东路、*南路、*东路等道路的修通和升级改造,计划在上述路段建设公交港湾候车亭,方便市民乘候车。项目概算投资300万元。

3、公交车辆更新建设项目:计划更新车辆105台,项目概算投资4337万元。

4、城乡公交专项规划项目:依据《省道路运输条例》,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村道路客运进行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实现布置规划科学和线网结构优化,构建起三级公交客运体系。项目概算投资200万元。

(五)抓好部分项目前期筹备

1、北留路段升级改造工程:为省道改建项目,道路全长63.8公里,境内全长40公里,其中33公里按照一级公路标准改造,路面宽21米,概算投资3.6亿元。

2、长途站至高铁站BRT专用线:市与新城BRT专用线,全长48.5公里,市境内35.5公里,按一级路双向六车道22米路面标准建设,概算投资4.1亿元;购置车辆40台,概算投资4000万元;建设30对BRT站点,概算投资6000万元;智能化运营管理系统和3G视频监控系统,概算投资1300万元。整个项目概算总投资5.23亿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协调力度,严格工程监管

1、对国省道建设等重点工程,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镇街,全力抓好与各方面尤其是市公路局的衔接,为工程建设搞好服务,努力创造一流的施工环境,确保各项重点工程顺利实施。

2、对列入全市125个过亿元重点项目的交通重点工程(液体化工码头、国道改线及扩建、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项目、*线改建、高铁站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涉及单位要各负其责、靠上服务,积极与相关部门、镇街协调沟通,保障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3、积极协调、配合各相关单位,切实做好北留路段升级改造工程、长途站至高铁站BRT专用线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项目尽早启动。

(二)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施工安全

1、对在建项目、续建工程,落实质量责任制,精心组织工程施工,推进精细化管理,严格施工程序,努力做到人员、标准、技术、监理、安全“五落实”。

2、注重处理好质量与建设、质量与效益、内在质量和外观要求的关系,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抓好工程进度,力争提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3、针对今年交通重点项目多、村级公路网化任务重、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各镇街要制定严密的工作措施,积极组织实施工程建设,抓好工程管理,保证各项工程顺利进展。

4、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提升年”活动,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责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建设“文明样板路”为目标,全面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三)加强道路管养,保障安全畅通

1、深入开展“精细化养护”,不断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强业务技术指导,定期对养护专管员和养护班组长进行养护技术培训,督促镇街落实管养措施,健全长效机制,强化管理,做到责任、资金、人员、考核、奖惩“五落实”。

第9篇:交通运输建设范文

 

 

应急交通运输能力,是国家应急能力和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战时还是急时都是各种行动至胜的关键。不仅在多个国家的应急反应预案中应急交通运输都被列为第一支持功能,还是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应付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重要前提和手段,是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保证[1]。加快军民融合的应急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建设,是推动应急交通运输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1军民融合应急交通信息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交通运输资源的军民共用特性,决定了应急交通运输活动,都是由军、地各级相关部门联合实施的。应急交通运输能力生成,涉及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军队陆、海、空等几大军兵种,需综合运用铁、水、公、空等多种运输方式,融合人员、装备、技术、信息等多种要素,包括建设、管理、指挥、训练等多个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应急交通运输信息已成为实施应急交通运输指挥和控制的基础,由于其特有的渗透、融合、链接作用,不仅继续发挥着将各种交通运输基础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媒介作用,而且其本身越来越表现出巨大的能力特征。当前在依托国家交通系统、统筹使用军地交通力量、一体化运用陆、海、空等各军兵种的交通力量,快速高效地组织实施应急交通运输过程中,应急交通运输信息已经成为应急交通运输能力生成的关键要素,其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成为衡量应急交通运输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程度的重要标志。

 

信息系统是信息应用的载体。随着近年来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军地应急交通运输各部门建设了一批信息应用系统。虽然各个应用系统为不同部门提供了相应的信息服务,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规划,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能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深层次支持[2]。针对军地应急交通运输信息系统重复建设和互相不兼容的问题,目前急需摒弃军地、部门间界限,以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对军民应急交通运输信息做总体规划,建立军民融合的应急交通运输信息中心,构建高档次的数据环境,为新型的、集成化、网络化的应急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奠定基础数据平台。

 

2应急交通运输信息中心的功能定位

 

目前国家交通运输各部门都建有自己的调度中心,军队有关部门也正在建设军交运输信息中心。鉴于上述应急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大范围、多要素和多层次,面向未来应急交通运输能力支撑的应急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在功能定位上应该涵盖军、地双方应急交通运输需求,并有所拓展。应急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应是国家应急交通运输的中枢,也是军地应急交通运输信息交换的主体,应具有应急交通运输信息集散中心、应急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窗口及信息交换枢纽等重要作用。其具体功能可概括为:

 

(1)支持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实时获取应急交通运输需求信息、应急交通运输资源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处理、判断,得出应急交通运输态势图;

 

(2)能够对应急交通运输信息进行各种运算、模拟与预测,及时做出分析决断,形成应急交通运输方案;

 

(3)能够全程监控应急物资、装备、人员运输情况,随时跟踪和掌握在运物资情况,并根据态势图,优化应急运输路线和方向。

 

应急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建设应以军民信息融合为原则,以应急交通运输全程可视化为重点,以应用数据仓库、数据整合、联机分析、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对应急交通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为手段,以实现应急交通运输辅助决策智能化、管理精细化、训练模拟化为目标,为各级机关优化应急交通运输方案、评估应急交通运输能力、调控应急交替运输过程提供决策支持。

 

3加快应急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在当前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军、地数据中心建设全面启动的形势下,加快应急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建设非常急迫,但在建设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3.1 充分考虑军地应急交通运输能力生成需求

 

满足军地双方需求的应急交通运输,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仅限于军队使用联勤汽车运力和陆军相关运力的军交运输,也不同于地方平时的交通运输,其服务对象不同,且范围更广、层次更高。应急交通运输信息中心服务于应急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建设和运行,应加强军地应急交通运输需求对接,强化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以军地交通信息共享和深度利用为抓手,促进应急交通运输内、外各要素的整合,促进军、地应急交通力量的协调配合,促进应急交通运输建设资源的统筹使用,并为应急交通运输行动的规划计划和组织协调提供决策依据。

 

3.2确保军地应急交通运输信息的共建共享

 

目前信息中心建设是国内、军内的热点建设项目,各级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或部门都在筹划建立自己的信息中心或对已有信息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军队提出了数字化卫勤信息中心[3]、军需数据中心[4]、测绘数据中心[5]等项目的建设构想。虽然目前数据中心在各行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企业关键业务,为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挖掘和高性能计算等服务,但分散建立的弊病也逐渐凸显出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逐渐应用,整合数据中心,建设大型化、模块化、管理服务标准化的绿色数据中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据美国防信息系统局网站2011年12月3日报道,美国防部近期了“国防部数据中心集成战略”报告,明确提出逐步关闭现阶段分散的数据中心,通过在国防信息系统局建设“核心数据中心”的策略,逐步实现国防部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运维,推进数据共建共享,提高数据运维效费比。鉴于此,应急交通运输信息中心的论证和建设一定要构建军地一体化的体系结构框架,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运维管理体系和安全防护机制,规范基础设施环境、业务数据库和中心软件系统建设,确保应急交通运输信息在军地较大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3.3注重应急交通运输信息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当前应急交通运输能力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部门、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唯有更深层次的、成熟的理性思考可以引领新形势下国家应急交通运输的建设实践。信息技术在应急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影响着应急交通运输理论本身的发展,还同时改变着理论研究的方法,使理论研究从经验总结式向开拓未来式转变,从单纯的概念思辨向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论证转变,大大提高了理论假说的可鉴别性、可操作性,从而可以更好地引领应急交通运输能力建设。当前,应急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已不能仅仅是应急交通运输的信息存储中心和计算中心,而是信息服务中心。如何融合运用军内外人才、技术等支撑条件,提升中心信息服务的层次和能力,将信息服务从简单的日常信息处理、统计报表生成向应急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应急交通运输过程运行分析、应急交通运输能力评价等方向发展,推动应急交通运输理论研究深度,更好地指导应急交通运输建设、管理实践,是今后应急交通运输信息中心建设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