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宪法学习材料范文

宪法学习材料精选(九篇)

宪法学习材料

第1篇:宪法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宪法学;新时期;教学改革;分析探讨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3-0204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依宪治国,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有法律人才去具体的执行和落实,法律人才从哪里来,法律人才的获得需要培养,特别是培养具有宪法思维的人才就更为重要。那么,宪法教学质量优劣,直接会影响到法律人才素质的高低。多年来,承担宪法学教学任务的老师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作,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法律人才。但由于宪法知识的抽象性特点限制了老师们教学水平的发挥,加上宪法的教学案例不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感到相当的枯燥和乏味。再加上我国的宪法学的发展历史不长,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了许多的波折,使我国的宪法在跟随社会的变迁中不停地修改。凡此种种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解决。为此,笔者将要以十四中全会召开为背景,结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动力,分析我国新时期的宪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解决的有效办法和措施,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构思。

二、新时期的《宪法学》教学现状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宪法学》教学质量获得较大的提高,如在教材编写方面出现了体例新颖,出版总类丰富,内容充实的良好格局。选择学习宪法和教授宪法的老师不断增多,报考法学专业的学生数量更是直线上升。法学专业在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的文科专业中录取分数线是最高的。

1.在课程设置和安排方面

宪法学和法理学课程常常被认为是法学基础课,往往在教学的安排上课时相对于民法学、刑法学等应用性科目来说,课时量上就显得少了一些。通常从课程表上就不难看到,一周通常只有2—4个学时。教师要想一个学期把一本内容丰富的宪法学课程讲深入,讲透彻,难度还是不小的。另一方面,宪法学课程往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大一新生刚刚才高中毕业,没有任何的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基础知识,再加上宪法学的知识理论性强,不免显得较为抽象,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比较困难。在兴趣不浓的情况下,学生的最高目标是在期末考试中拿到及格以上的成绩就行。

2.在教材使用方面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法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法学教材的编写方面也硕果累累,在书店中你不难发现以《宪法学》《宪法学教程》《宪法》《中国宪法学教程》等命名的宪法学教材总类繁多,版本各异。但同时也看到,只要我们仔细翻阅和对比不同版本的宪法学教材中的内容和体例,会发现基本大同小异,编撰得较有特色、优势较强的宪法学教材就不太多见。在版本繁多的宪法学教材中选择一两部好用、管用的到课堂上教授,实属不易。

3.在课程教学方面

记得笔者在读大一的时候,对宪法这门课程充满了仰视和敬意,也希望通过学习宪法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一定的力量。但遗憾的是,当听了宪法老师讲授一次课之后,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宪法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大多数同学只能昏昏欲睡,估计宪法授课老师不是宪法领域的行家里手。这样就会误导学生,让他们产生宪法就是枯燥、抽象、乏味的感觉,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应付宪法学课程学习,只求期末考试过关就行。这也是宪法学教学中的一个现象,需要改进。

4.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宪法学的师资队伍有不稳定、不专业的情况,特别是高职称高学历的宪法学老师较少。主要是因为宪法学是公认的理论性强,不易学精学细的课程知识,再加上它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较民法学、刑法学等成效不明显,所以对法学老师的吸引力不强。因为老师选择学习民法学和刑法学等应用性强的科目,可以用在法庭上、用在日常纠纷的调解中,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在全国各大政法院校网站中的师资队伍简介中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

三、新时期《宪法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多年来宪法学教学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宪法学教学的课程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宪法学课程的通体兴趣不浓、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受到条件限制依然还存在困难、教学手段和方法依然较为单一等。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1.科学定位宪法学教学的主要目标

要搞清楚宪法学教学是为了什么?这是开展宪法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否则,我所从事的宪法教学就是盲目的,也就难以获得好的效果。有的学者认为,宪法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宪法人”。①这种目标定位从专业方向思考,不无道理,但此种定位的范围似乎过于狭窄。笔者认为,宪法教学的目标应是:培养具有宪法思维、掌握宪法基础理论、具备宪法素养的法律人才。这是因为法律人才的培养,宪法学知识的掌握只是重要法学知识课程之一。所以宪法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宪法的价值、地位、理念等重要内核给学生进行传授,让学生喜欢上宪法学课程,主动地了解宪法,研究宪法。

2.创新教学方法和技巧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的确,选择了正确的办事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较只是低头拉车的实干行为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样,宪法教学工作也是可以找到良好方法和技巧的。因为笔者在大学期间也亲历了粗放型教学方法之不足。如照本宣科、分析不深入、理论联系不了实际等。让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昏昏欲睡。所以,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如,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案例,讲到违宪审查制度时候,可以引用最古老的美国宪法案例“马伯里诉麦迪逊”。分析该案例争议的焦点、马歇尔大法官办案的超人智慧、该案例对后来美国法律制度的深远影响、该案例在我国可以鉴定的地方等。只要把这些问题给学生讲透,学生就会受益匪浅,就不会感觉枯燥。另外,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开发学生思维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自由自在的表达,让学生感受学有所获。最后,适当变更教材的讲授顺序也不失为改进教学效果的好做法。例如,将学习宪法的意义、宪法的作用和价值、宪法的渊源等基本内容作为第一专题向学生讲授,这样就会给学生学习其他内容奠定良好基础。在这样宪法教学开端之后,可以逐步向学生讲授宪法学的重点内容: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国家机构、选举制度等。以此类推。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宪法学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完毕。因为一周2-4个学时的宪法教学课时毕竟是有限的。那么对宪法历史等内容可以讲得稍显简洁也在情理之中。

3.建设宪法学资料库,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便利条件

通过调查发现,有不少法学院校建设了法学专业的资料室,但针对宪法学科目的资料却是比较稀少的。所以尽可能增加宪法学相关图书、期刊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就显得意义重大。因为教师需要备课、学生需要学习,二者的作用必不可少。除了纸质资料外,新媒体的出现也是学校积累数字化宪法学资料的最好时机,如购买新的宪法学数据库、建立宪法学微信交流平台、收集宪法学新型、优质网站资料。为宪法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基础保障。

4.宪法学的教学应该与司法考试结合起来

司法考试是国家检测法学专业人才掌握法学综合知识水平的重要方法,对法学人才进入法官、检察官、律师队伍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获得从事法律职业准入资格的机会。但现实的宪法教学很难满足司法考试的要求,教师讲授宪法学课程的内容相对简单,往往达不到司法考试对宪法学知识的考查难度。导致很多在校法科学生额外到司法考试辅导班进行培训。因为司法考试的难度相对学生的期末考试而言,要大得多。宪法学的期末试卷往往是由老师自己制作,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只要能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即可,没有太大的压力。如果学校出台一些措施,把司法考试中宪法学题目得分作为奖励宪法任课教师的一种重要依据,那么就会激励宪法教师积极将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司法考试的要求结合起来,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宪法学教学的方法。自从我国颁布第一部宪法,即“五四宪法”以来,宪法教学和研究的总体趋势是在不断进步的,直到今天,宪法学的教学和研究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不断改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各种关于宪法教学探讨的学术论文在各种学术刊物可以查阅。包括今天,我们的宪法学教学依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才的辈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将来的宪法学教学会取得更好、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丁鹏.宪法学教学改革的现实思考[J].消费导刊,2013

[2]张巍.法学教育定位之误区及其理性认识[J].前沿,2010

[3]陈新.宪法学教学目标:传授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观念[J].中国大学教学,2008

[4]钟铭佑.应用型法律人才素质教育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5]童之伟.中国30年来的宪法学教学与研究[J].法律科学,2007

[6]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周叶中.宪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徐祥民,任丽莉.宪法学研究面临的两个难题[J].法学论坛,2000

第2篇:宪法学习材料范文

论文摘要:探讨了偏远农村宪法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偏远农村宪法课程远程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1偏远农村宪法学课程教学法改革的必要性

2O世纪末,教育部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在即将到来的2l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会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传统意义的“精英教育”,法学教育走出高校进入偏远农村因传统教学方法所限存在诸多先天性不足。宪法学课程作为法学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因其理论性强,难于实现“平民化”,难以在偏远农村地区普及。思考偏远农村法学课程及宪法学课程教学改革成为实现法学教育“平民化”、“普及化”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报告指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职业教育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必须依托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法律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并且宪法学作为法学的基础课程对偏远农村法律职业教育中劳动者法律基本知识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为其谋求新的生活方式,完善其职业技能,提高法律维权意识,思考偏远农村法学课程乃至宪法学课程教学法改革成为偏远农村劳动者在城乡一体化改造背景下谋求高质量新型生活方式的现实需求。

此外,建设法治社会需要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学专业教育自然承载着培养法律人的任务和使命。合格的法律人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缜密的法律思维能力,还要具备卓越的法律应用能力和较高的道德素质。传统的重授课、轻反馈,重知识、轻能力,重言语、轻思维的法学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的要求,必须实现面向网络时代的变革和创新。在我国偏远农村进行相关法律教育面临的问题并非仅限于上述教育模式的问题,因教育设施的相对落后致使在法学教育乃至宪法学课程教育中的“数字鸿沟”日益形成。虽然而伴随网络远程法学教育的推广有效地弥补了一些不足,然而教学设备和手段的更新并不一定会带来所需的理想教学效果,具体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核心的远程教学法的构建成为了一种有效方法。

美国法律哲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所指出:“如果一个人只是一个法律的工匠,只知道审判程序之程规和精通实在法的专门规则,那么其的确不能成为第一流的法律工作者。”法律思维能力应当包含能准确掌握法律概念、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具有法律推理能力以及有对即将作出的法律裁决或法律意见进行论证的能力。法律表达能力是法律专业学生通过语言或文字,对特定事实或问题表达法律意见的能力,包括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是学生调查、搜集、制作、组合、分析、认证法律事实的能力。探知法律事实的过程是法律人运用法律知识去判断、分析、确认、选择事实的过程,是一个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对立统一的过程。上述能力和素质恰恰是传统的宪法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所未涵盖的重要方面。基于偏远农村的宪法学课程教学受限的教学条件与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完成的前提下,上述能力和素质的培育更是难以实现,运用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核心的远程教学法是培育其的一种有效方法。

2偏远农村宪法学课程远程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在偏远农村进行宪法学课程远程教学可以以多媒体教学法的运用为基础,以网络模拟法庭教学为突破,从而探索远程教学法的构建与创新。

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优化组合动态视频、动画、图片和声音,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用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向学员展示,以突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化解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开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员是学习的主动参加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所提供的多种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听环境,给受教育者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使学员可以不受任何地域、环境限制,只要能上网即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随时参加宪法学课程学习。同时,学员之间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文件查询、信息检索、远程登录等方式,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相互交换学习心得,共享世界各地提供的宪法学课程学习资源。此外,多媒体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变了教学方式,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媒体所展示的教学内容更为形象、具体和生动,所传播的知识更易为学员所接受。现在,很多偏远农村中小学都拥有学生机房,有教师用机和服务器。制作教师的教学服务器已成为教学需要,同时也可体现教师综合素质]。因此,可利用其网络教学系统的搭建,为偏远农村宪法学课程多媒体远程教学的实现提供现实可能。

同步推进宪法学多媒体远程教学的课件教材建设,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大量与宪法相关的最新案例。同时,还要根据宪法学教学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建立宪法学课程教学大纲、宪法学课程学习指南、宪法学教学参考书目、宪法学案例库、试题库、宪法学法规库、宪法学相关资源以及宪法学背景资料。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不同于一般课堂的讨论课形式,把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把课堂集中与课后分散讨论相结合,以达到增强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的目的。通过更深层次的远程教学方法的引入,以网络为主导媒体,通过网上教学平台提供完善的宪法学教学支持服务,有效地为学员学习提供技术支持。目前,随着网上宪法学教学资源日益丰富、质量越来越高,许多高等院校法学院的宪法学课程通过精心教学设计,凭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支持的网上教学平台也融入远程教育理念,提供适合学员学习的网络课程,完成了宪法学课程教学的远程化。偏远农村推进宪法教学法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效性,而当前宪法学相关网络远程教学资源呈现出“空洞化”现象,仅仅只是现场多媒体教案的网络化或教学资料的简单堆砌,多流于形式。为此,应以宪法学课程网络模拟法庭教学为突破口,以寻求在解决该问题上的途径。

宪法学课程网络模拟法庭不仅需要提供一个真实的电子影像,而且还要营造一个虚拟的教学环境,要求在适合教学活动开展的网络运行环境下为师生建立一个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可供学生选择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有适时、非适时的网上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完善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的权利还给学员,激发学员在宪法学理论法学课程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员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该网络模拟法庭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导学”、“自学”和“助学”3部分 “导学”即是为学员自主学习宪法学课程提供指导,包括对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和媒体资源使用的指导;“自学”即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制定宪法学课程学习计划,选择并利用媒体资源和交互手段,依靠自身努力完成学习的全过程;“助学”即是教师为学员自主学习提供过程上的帮助,主要是提供学习资源和解决学员在学习中的困难和疑问。“导学”、“助学”围绕着学员“自学”而展开,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

网络模拟法庭教学是要通过周密的设计,创设一个全新意义的法庭审理空问,不应仅限于利用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再现传统课堂宪法学模拟法庭而,其既能够营造情景、提供信息和享用资源,又能够方便自主探索、多元互动和协作学习,进而能够达到重实践、重运用、练能力、练技巧效果,以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该项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再现场景。通过计算机技术创设的模拟法庭环境,尽量再现法庭真实审理场景,从法庭布局、诉讼当事人和参与人的角色安排到道具使用、庭审效果的体现都应与真实环境相一致或接近,可以有选择性地就美国的司法审查模式、法国的宪法委员会模式和德国的宪法法院模式分3类选择典型宪法案例审判实录为模板,进行场景再现,以体现法庭的庄严感,使参与者身临其境,并能迅速进入角色,发挥其职能。②突出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主题,围绕主题有目的地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具体包括案件的选择、材料的准备、角色任务的分配、人员的配合以及课后的总结都应围绕主题进行,达到有的放矢,以完成相关教学任务。③充实资源。网络教学的优势在于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网络集聚和散发,宪法学课程模拟法庭应有机运用网络平台建立学员够用的资源库,方便学员选择案件、查阅资料、积累经验、参与讨论和再学习。④强化互动。在模拟法庭审理过程中,不同角色之间根据程序规定发言,产生互动。在审前准备和审后总结时,教师和学员之间应多互动,通过师生交流,使知识内化为能力,能力升华为素质。

根据前述教学设计的思路,偏远农村宪法学课程远程教学中的网络模拟法庭系统在技术实现上可采用以下方式:①模拟法庭系统在法庭人员管理上从方便不同使用者角度出发,采用纯粹El令验证方式,根据案件不同角色给予不同权限和界面。在审前阶段,参与者须完成案件选择、收集资料、查阅档案、制作相关法律文书等工作,还要经过案件起诉、审查、退回或受理程序,需较长时间。这个阶段各参与者以非即时交互方式进行交流,在技术上采用BBS配合用户权限管理形式实现。系统在BBS上给参与各方设置各自栏目,用于公告、回应及修改。当案件进入起诉审查程序则对相应的帖子锁定,不予修改。庭审阶段是整个模拟法庭的核心部分,参与者须在一个模拟真实法庭的场景内完成整个法庭审理过程。在技术上既要实现场景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的要求又应操作简便、易于为使用者掌握。这一部分采用即时聊天技术进行模块设计,在以模拟法庭场景建构的聊天室里,系统指定法官掌握整个法庭,在技术上充当管理员。法官可以控制法庭程序进程、指定发言对象和证据出示对象、维持法庭秩序。按照司法程序,各参与者根据各自角色进入聊天室参与法庭审理,各司其责,运用法律法规结合具体案情进行激烈交锋。在庭审过程中,所有法庭参与者的行为、言语都被存储到服务器上,然后发送到每一个参与者屏幕,给每一个参与者以真实现场感。②为了丰富宪法学课程模拟法庭系统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增强系统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模拟法庭系统在材料上传上可采用FTP方式,参与者将证据材料和其他需要展示的材料压缩成lIAR文件(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多种类型),上传到服务器,系统自动将上传文件地址下载用链接形式,供其他参与者下载浏览。

第3篇:宪法学习材料范文

他是我国著名宪法学家、年逾古稀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崇德。就在不久前他执教50周年的庆典上,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亲历的几个历史镜头。这些镜头,真实地记录了新中国宪政的脚步。

新中国第一次普选———“老百姓都说:‘有选举权的才是人民!’”

    1953年,一个不平凡的夏天。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颁布后,刚刚研究生毕业、留在人民大学担任教员的许崇德被派往山东泰安,参加中央内务部在农村进行的第一次基层普选试点工作队。

这是一次选举全过程的试点:选民登记、选民资格审查、选举……工作队写下了一张又一张的情况汇报,记录着新中国首次普选的点点滴滴。

许崇德:农民千百年来受压迫,现在第一次参加选举,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当时老百姓的心目中,有选举权的才是人民,没有选举权的那就是专政对象了。

37年后,许崇德老先生故地重游。尽管已物是人非,他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从当年参加过这次普选的一个老乡手中,竟然找到了一张被珍藏着的早已发黄了的“选民证”。

1954年宪法———“地道的中国宪法”

许崇德:1954年9月20日下午5点多钟,在中南海怀仁堂,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在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1954年宪法。你想想,几亿中国人民饱受数千年封建压迫,民主、立宪的梦想从清朝末年开始,一直到这一刻才成为现实!这是我一生中最激动的一刻。

当年,许崇德作为五四宪法起草委员会秘书处的一名工作成员,在资料组做一些辅助性工作,主要任务就是给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材料,并提供相关资料,还整理了征求意见、全民讨论送来的讨论材料和意见。

许崇德:1954年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宪法的基本框架,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部宪法。我们虽然参考了苏联宪法,但五四宪法是中国化的宪法,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具体国情,特别是1949年以来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可以说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起草现行宪法———“有的条文甚至改了十几遍”

1980年前后,许崇德连续在多家媒体发表了《修改宪法十议》等一批有影响的学术文章,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这年9月,他被指名要到1982年宪法修改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在此后长达两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反复草拟条文,并为宪法草案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建议,很多都被采纳了。

许崇德:1982年宪法的起草工作极其严谨。条文改了又改,有的甚至改了十几遍。宪法草稿也是改了一稿又一稿,比较正式的草稿也有6稿之多。全国人大还将草案向全民公布予以讨论。我跑了上海、天津等16个大城市对宪法草稿进行宣讲,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宪法制定。

1982年12月4日,经过全民大讨论的宪法草案高票通过。许崇德以最快的速度发表了一批宣传新宪法的文章,并编写了《中国宪法》等多种教材及教学大纲,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宪法。

起草香港、澳门基本法———“我写下了两首诗!”

许崇德至今保存着两份任命书: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任命书。前者颁发于1985年6月18日,后者颁发于1988年9月5日,两部法律起草工作均历时5年。

“一国两制”史无前例,基本法也同样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内容非常广泛,牵涉到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权等各个领域如何落实“一国两制”的根本问题,既特殊又复杂。对于许崇德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边工作、边学习、边适应,他准确理解并解读了“一国两制”的内涵。

1990年4月4日,历史性的一刻到来了!这一天,列席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许崇德,亲眼目睹了香港基本法的正式通过。

回到家中,心绪难平。许崇德欣然挥毫赋诗两首:

 “满堂正气壮山河,法案威高得票多。代表三千齐拍手,国歌回响动心波。”

 “银灯闪闪比繁星,喜乐洋洋溢四厅。百五十年蒙国耻,扫开瘴雾见山青。”

宪法宣讲———“宪法的实际地位越来越高”

许崇德还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宪法宣传家:执教50载,他先后培养了宪法学博士生42名,还培养了10届硕士生;

1998年6月,他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开讲第一课宪法;

2002年12月,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领导集体学习宪法,他就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等问题作了讲解……

第4篇:宪法学习材料范文

近年忽视教材的原因归结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条:一是受高考方案影响,高校按语数外录取,选修只有好学校才要求高些,本科一般一B一C,专科一般不做要求。这就使得各个学校都不重视选修课,课时数减少,这种背景下学生思想上对选修也不重视,造成学生没时间也没热情钻研教材;二是根据考纲编订的各种版本背诵提纲出现在这种浮躁的氛围中,被奉为经典、人手一本。不管是应对老师提问,还是考前复习的临时抱佛脚都很有效,于是学生便舍弃课本,将背诵提纲奉为“圣经”。三是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一节课引入大量图片、音像、文字资料,也可以把一课的知识提纲、重点知识总结展示,提高了讲的密度、练的层次、练的力度等,具有容量大的特点。好的课件设计完美,师生依托着好的课件完美地上了一节课,却恰在此时忽略了教材钻研,忽视了课本留下的痕迹。因完美的课件在以后温习中无法再现,这就为学生巩固、领悟、升华制造了障碍。笔者并不是拒绝多媒体,只是建议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引导学生梳理、理解教材知识,也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在教材里徜徉,从中汲取营养,以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四是江苏历史卷试题全部是材料型试题,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这使以前单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应付考试的局面彻底改变,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于是在学习别重视各种史料的应用,相对地对教材有了一定的忽视。

鉴于以上教训,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充分挖掘教材,持续提高学生成绩。如何运用教材,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用好每专题前的导语和学习建议

以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导语部分为例,此部分首先对民主革命含义进行阐释,引导学生读懂,就为评价各个革命阶段失败或成功、理解革命阶级和革命纲领彻底与否奠定基础。而此处接下来的导语内容,则引导学生对本专题的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初步认识,形成对专题的整体知识结构。

二、利用好课前提示突破重、难点

人民版教材每课之前的课前提示都有本课课标所要掌握的重、难点内容提示、答案或是阐述。如果充分利用好课前提示的几句话,对重、难点突破很有帮助。比如新中国70年代外交突破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缓和这句话在课本导语和课前提示都有,如果注意到这句话并加以讲解,学生对于本课认识无疑更加深入。又如,学习《英国代议制确立与完善》课程标准要求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前提示第二句话就给出答案,授课过程中完全可以在学生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这些知识点。

三、依托教材构建每一课知识结构

随着时间推移,江苏省所用几个版本教材都在教学实践中保留自己特色同时也悄然修改自己教材明显的不足。因此,依托教材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完全可以。如,《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几个子目,一次讲明宪法制定的背景、宪法内容及评价、联邦政府构建和两党政治,也可以从中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特点与原则。

第5篇:宪法学习材料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符合正义要求的行为是A.革命烈士后代就“上海清明活动挂蒋介石题词”愤慨*B.中国既得利益集 团积极推广转基因有毒食品C.《炎黄春秋》杂志编造谎言污蔑共和国历史D.为了提高GDP,许多地方政府对环境污染“视而不见” 2.言情小说让许多初中女学生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对这些受害的女中学生,你想说A.好奇心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和提高生活的品味B.从众心理会扼杀我们的创造力,使人变得缺乏主见C.不良诱惑是潜在的杀手,影响了个人的身心健康、学习进步D.人们只有心怀正义,才能驱除内心的自私和恐惧3.如果要在校园中张贴标语,号召同学们抵制网络低俗文化,你认为合适的是A.加强网络建设,繁荣文化市场 B.恪守职业道德,规范网络经营C.提高自身素质, 抵制网络污染 D.整顿市场秩序,打击网络违法4. 2015年2月25日,成都青羊区人民法院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和“涉嫌非法经营罪”判处坚持长期反共的作家铁流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缓期四年执行,并处罚金三万元人民币。这说明: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A.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凡 是触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5 . 14岁的中学生张某发现邻居家里没人,于是“拿”走了邻居家的一部手机。从这以后,他不间断地从邻居家“拿”走近万元的钱物。最终他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这说明A.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法律对未成年人采取了特殊保护C.违法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 D.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6. 2014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之所以突出宪法,是因为A.违犯宪法要受到刑法制裁 B.宪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C.宪法具有普遍约束力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7. 下列选项中,体现道德和法律关系的是A.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约束着人们最基本的行为B.违反道德的行为,一定是违反法律的行为C.违反法律的行为不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D.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8. 跳楼身亡的姜某,在生前的博客中,记载了丈夫王某的一些不良行为。姜某死后,网友口诛笔伐王某的同时,启动了“人肉搜索”,王某大量的个人隐私被传到网上。网友的行为是A.匡扶正义的表现 B.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C.明辨了是非与善恶 D.破坏了国家的网络安全9.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有①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宗教信仰自由 ④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10. 尼康公司某款相机拍出的照片出现很多黑色斑点,返修多次仍然反复出现。但该公司多次拒绝退换并把责任推给了雾霾。这种做法主要侵犯了消费者的A.安全权 B.求偿权 C.知情权 D.公平交易权1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加了“要求网购平台提供卖家真实信 息;在遭遇虚假产品时,如不能提供卖家详细资料,相应的网络交易平台必须先行赔付”的条款。这主要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①自主选择权 ②知情权 ③依法求偿权 ④安全权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下列表格反映了部分初中生存在的问题:调查人数(50) 买到假货后,忍气吞声 见到街上打群架时,凑上去看热闹 将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住址详细地告诉陌生人调查结果 43 47 11上述表格信息不能反映的问题是A.部分同学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B.多数同学不能尊重他人的隐私C.多数同学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D.多数同学缺乏维权意识二、简要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说明。本题12分)13.材料一:“12•4”是我国现行宪法诞生日。我国将每年的12月4日作为法制宣传日。而几乎每年的法制宣传主题都是围绕宪法进行的。如2014年的法制宣传日主题就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材料二:我国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谁扰乱了公共秩序,危害了社会、危害了他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我国法律对特种行业、公共娱乐场所 、水陆运输、民用设施、施工设施等都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定,违反这些规定将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的处罚;我国多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规则,用来约束和规范各种经济活动。(1)为什么“几乎每年的法制宣传主题都是围绕宪法进行的”?(6分) (2)材料二体现了《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一课中的哪些观点?(至少3点,6分) 三、实践与探究题(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题14分)14. 【信息收集】2014年3月1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 )正式实施。某校八年级(2)班同学,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新消法。请你一起参与。(1)如果想了解新消法作了哪 些修改,你打算通过哪 些途径获取?(4分) 【践行新法】2015年3月15日,该班小林同学在一家商城网购一台英语复读机。收到复读机后,发现该复读机质量有问题(和网络上的产品介绍不符),但检查时不慎将复读机某一零部件弄坏。经相关部门鉴定该机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后,第二天小林以该机质量有问题为由,要求该商城退货并全额退款……(2)小林的要求合理吗?请你结合材料分析并说明理由。(6分)

【防范困扰】2015年4月4日,该班的小亮同学随爸爸到文印店打印单位的“员工通讯录”。不曾想,4月7日上班时,单位的员工议论纷纷,因为都不约而同地接到房地产楼盘的销售电话。技术员小李叔 叔气愤地说:“昨晚我接了六个售楼电话,一直骚扰到夜里11点才罢休!我快疯了!”小亮爸爸听了,懊恼不已……(3)如果你是小亮,针对爸爸的“失误”,该提哪些建议 呢? (4分) 一、单选题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选项 A C C C C D D B B B B B二、简答题13. (1)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③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④宪法具有的法律效力。⑤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至少三点,每点2分)(2)①法律维护公共秩序。②法律维护公共安全。③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④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⑤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⑥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至少三点,每点2分)三、实践探究题14.(1)上网查询、咨询他人、图书馆查询等(两种方式即可)(2)①小林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要求退货是合理的(1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因购买 、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伤害、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或根据新消法“网购七日内无理由退货”规定) (1分)②但由于自己将复读机某一部件弄坏而要求全额退款不合理(1分)。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消费者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或新消法规定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1分)③小林可与经营者协商,要求退货退款,但需要扣除损坏费用。(2分)(3)①尊重他人的隐私,应当为他人保守秘密。②保护个人隐私,要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泄露他人的信息。③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要求文印店赔礼道歉,如果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可以要求经济赔偿。(至少两点,共4分)

第6篇:宪法学习材料范文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2020年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总结最新5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总结1为积极贯彻实施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我局围绕“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这一活动主题,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现将我局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12.4”法制宣传日来临之前,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法宣办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对全县“12.4”国家宪法日活动作出了具体部署。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机关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召开部署工作会议,积极参与活动,在全县掀起了一阵“12.4”普法宣传活动的热潮。

二、围绕主题,突出重点

我局围绕今年“12.4”法制宣传日的活动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专题会议,县委中心组、各乡镇党委、县直机关,全县共组织300多场学习会议。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1.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和县法制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了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工商局、县环保局等20多个单位在凤山镇闽星广场举办了大型的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服务活动。

此次活动共展出宣传展板40多面,提供咨询服务人次500多人,发放宣传纪念品1000多份,印发宪法知识小册子及宣传材料等共计6000多份。法律宣传志愿者组成宣传队伍,对闽星广场周边的商店进行普法宣传,共计发放宣传材料400多份,宣传人次200多人。

2.出动大型LED显示屏法制宣传车在城关和各乡镇滚动播出宣传标语及“法制微电影”进行宣传。

3.与县综治办联合,在全县各超市、商场、店面、出租车等300多家的LED视频滚动播出“12·4”法制宣传标语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总结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总结。

县移动公司、电信公司群发“12·4”活动主题宣传标语短信及彩信20多万条。

4.法制宣传的县分管领导林高星副县长在县新闻电视台作了“12·4”活动专题讲话。

5.12月份开展“法制微电影下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送法下乡。

其中《法律就在身边》、《回家》等法制微电影,深受群众喜爱。通过活动,大力营造了我县“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的浓厚氛围,推进了“法治罗源”建设进程

6.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深入县职业中学、全县各中小学,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制宣传教育,树立广大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

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总结2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开展法制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动员全站集中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活动内容

弘扬法制精神,知法、守法、护法是每个公民的崇高义务。我站高度重视对员工法制精神的培养,此次法制宣传活动要在全站范围内营造浓厚的法律氛围,提高广员工的法律知识及意识。

1、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配合本次法制宣传日活动的开展增强宣传力度,我站在收费广场前悬挂相关横幅标语,并现场为过往司机发放宣传资料,营造浓厚的法律宣传氛围。

2、组织员工观看关于法制宣传日的报纸和电视宣传,使大家更深层地了解法律宣传的重要性。

3、为了真正把普法活动落到实处,让职工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利用每周五下午学习时间,组织大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法规》等相关内容。

在学习中,站领导带头讲学法、普法。通过学习宣传,进一步在职工中牢固树立依法治国,依法收费,依法维权的观念和意识。

4、为积极响应法制宣传日活动,坚持学与用相结合。

结合我站工作实际,加强收费员文明礼貌微笑服务收费工作要求。

三、活动意义

通过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为活动主题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不但在广大职工中掀起学法、守法的法制宣传热潮,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和权利意识,普及了法律知识,提高了收费服务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交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总结3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了法制宣传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学习文件,引起重视

根据上级文件通知,校长利用周一例会时间,组织全体老师进行了学习,使广大教师明白了这次法制宣传的目的、活动的主题、宣传的重点、时间安排、整个活动的安排以及活动要求,为这次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方案,全面部署

为了使整个活动有序进行,我校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制定了《__小学法制宣传活动方案》,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方案,对我校的法制宣传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工,并结合贯彻落实“_五普法”规划,将《宪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管理规程》等作为学习宣传的重点。

三、按照方案,开展活动

1.利用显示屏显示标语“学法知法守法,共筑伟大中国梦,从我做起”。

2.为了把这次法制教育活动推向高潮,12月4日早会,我校召开了“学法知法守法,共筑伟大中国梦,从我做起”法制宣传会,教导主任进行国旗下讲话,通过真实案例的讲解剖析,使全体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3.举办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队会。

12月4日,我校各班开展了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由于学校在例会上提前进行了安排,各班以“学法知法守法,共筑伟大中国梦,从我做起”为主题,进一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为了保证班会的质量,班主任老师和全班同学齐动手,共同搜集资料,他们搜集的材料有:《__》等,通过全班交流、讨论,通过谈感受,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

4.高年级出一期普法黑板报,手抄报,教师进行评比。

5.分年级组织学生收看法制教育宣传片、进行网上法律知识考试。

6.利用学校的广播台进行法制小知识宣传教育。

负责的教师搜集了许多法制教育方面的儿歌、童谣等在广播台进行播出。

7.利用家校通平台进行法制小知识宣传教育,家校的联系得到了家长的进一步支持。

这次法制教育宣传活动,由于学校和老师都特别重视,准备充分,参与的人多,受教育的人多,达到了法制宣传的目的。

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总结420__年是“六五”普法工作实施的第4年,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普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根据普法工作安排,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以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提高干部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由提高机关事务工作者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转变为目标,对机关事务的管理实现由注重“人治”向注重“法治”转变,全面提高本局学法、用法、依法行政水平,将普法工作逐步引向深入。现我局逐步形成了依法管理、依法决策和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为机关事务工作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领导重视,指导有力,保证了普法工作正常顺利开展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全体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局领导要求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局整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局普法领导小组由局领导班子任组长、副组长,成员包括各科室科长等人,办公室具体负责学习的组织安排,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利用科长例会、专题学习会等时间,认真地学习了有关法律知识和条例,特别是在新法律法规颁布,及重要法律修正后,能及时订购学习材料,组织学习,使普法内容适应新的形势。为保证法律宣传教育经常开展,我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订购普法宣传材料,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加强法制工作硬件建设。

二、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

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区普法办有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工作重心,我局进一步加大了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工作力度。

一是以全国普法统编教材为基本内容,结合部门法律、法规学习,采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学习法制理论与学习法律条文相结合的办法,继续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律制度、学法考试(测试)制度,增强领导干部学法效果。

二是积极组织参加区普法办举办的干部学法知识考试工作,参考率达100%。

三、拓宽思路,形式多样,不断增强普法宣传效果

今年以来我们不仅教育自己的干部职工积极学法、用法,依法行政,为干部工勤人员购买了普法书籍,按区普法办规定,定期对干部职工进行普法知识考核。主动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力求对普法工作从一开始就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动员部署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坚持依法办事,努力维护宪法和法律。把普法宣传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工作更好地开展。充分发挥我局常年法律顾问的作用,对干部职工工作和个人生活中遇到较多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对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条款进行答疑等,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通过学习,使大家对法律、法规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提高了把握政策标准的能力。通过张贴区普办法宣传海报进行广泛宣传活动,加深了干部职工对法规政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依法办事水平和规范服务能力,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和认识了法律、法规,加深了人民群众对普法工作的认识、理解和支持。

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总结5为深入贯彻落实普法规划及其决议,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根据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方案》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景,深入扎实地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取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先将开展情景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领导小组,同时结合我院实际情景,对此次活动作了细化分工,制定了实施方案。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促实效,为这次系列宣传日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形式多样,全面促进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宪法、劳动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充分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经过采取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对宪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宣传教育

1、深入宣传《宪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和实施普法规划的重要意义,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组织举办了法律法规讲座。

围绕和职工权益密切相关的《侵权职责法》、《安全生产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宣传,在学习中,领导带头讲学法、普法、用法制服务于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和体会。经过学习宣传,进一步在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依法治国,依法维权的观念。

三、工作扎实有力,取得良好成效

第7篇:宪法学习材料范文

大同书法家殷宪书法欣赏

大同书法家殷宪书法图片1

大同书法家殷宪书法图片2

大同书法家殷宪书法图片3

大同书法家殷宪书法图片4

书法中的运笔

学会了执笔,就可以进一步学习运笔。学习写字,首先要学习点画,点画犹如字的建筑材料。建造搂阁亭台,不准备好材料,或是准备的材料不合乎质量要求,那搂阁亭台就不会美观坚固。学书亦然,点画写不好,字也肯定不会美观。学习运笔,就是学习如何通过笔把墨落在纸上,形成合乎要求的点画。

本文所述的运笔方法,主要以丁文隽先生的意见为依据。现将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介绍如下。

笔的运动可分为纵面运动和横面运动。纵面运动是指笔与纸面垂直方向的高低运动。横面运动是指笔与纸面平行方向的前后左右的运动。

纵面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落笔:笔最初接触纸面叫落笔,也叫起笔。落笔一般较轻,像鸟儿由空中落在枝头上。落笔是运笔的开始。

顿笔:把笔往下按叫顿笔。顿笔不可过重,过重了点画就会太肥。

提笔:把笔往起提叫提笔,一般在顿笔之后都要提笔。提笔如鸟儿将要离地高飞。

横面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行笔:笔锋由一端到另一端叫行笔,行笔也叫走笔、过笔。

挫笔:笔顿后微提,使笔锋转动,微离顿处叫挫笔。挫笔大多用在笔画转折处,如写口字的横折时,先提笔,用笔尖写出棱角,然后顿笔,这时把笔微提,于是出现第二个棱角,再略微转动笔锋,使笔尖朝着笔画的上方——这时叫挫笔,最后继续行笔,横折就写成。

折笔:写点画时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断然改变方向,有意显露棱角叫折笔。如写横时先向左上方落笔,然后往右下折,写出方棱来,即为折笔。

转笔:笔锋旋转叫转笔,转笔是为了写出不带棱角的点画,如写“马”字第二笔或写“元”字第四笔时,为了使转折处不露棱角,就要像用圆规画圆一样转动笔锋。

回笔:笔停后返回来时的方向叫回笔。回笔是为了“护尾以避免“折木”。

衄笔:笔下行而逆反叫衄笔,与回锋不同,回笔用转,衄笔用逆。如写左竖钩,竖写至长短合度时,提笔左行再逆反使笔锋朝即将挑出的钩的相反方向——此即为衄笔——最后提笔挑出。

纵笔:笔锋边行边提,去而不返叫纵笔。如写撇时,用笔由重到轻,最后出锋就用纵笔。

第8篇:宪法学习材料范文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学习、研究大量的案例来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与法律推理,而不是死记硬背具体的法律条文。案例教学法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创。到20世纪初期,案例教学法在美国各主要法学院推行。现在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中十分流行,为英、美国家法学院所普遍采用。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已普遍接受这一概念并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程度地采用。但是,外国宪法课程教学中是否有必要且有可能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则存在各种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笔者认为,宪法是规定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的根本法,宪法实际上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现实生活中违宪案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在外国宪法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法,有利于外国宪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习惯以及分析和表达能力,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宪法信仰具有其他教学法所不可替代的优势。正如劳伦斯·来恩在《欢迎学习案例法》一文中谈道:"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为学生的认真学习和分析提供的依据。以对实际事例的描述为基本内容的故事,是一种将现实世界引入课堂以便使学生在其导师的指导下对实际问题进行-实践的方式。"[1]所以,对于外国宪法课程,应该适时地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老师在课前先把要讲的内容和案例及参考书目提供给学生,并点明重要原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时,老师不作课堂讲授,而是让学生直接研讨案例,围绕案例提出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根据所学的外国宪法原理和宪法规范,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教师给予讲解,得出结论,指明处理类似案件所运用的外国宪法原理和宪法规范,事实证明,这是外国宪法课程的教学中学生较为欢迎的教学方式。

二、课堂研讨教学法

研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相互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是一种适应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学方法,它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及我国古代孔子的思想,他们常常与学生研讨问题,但却不给学生完整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的思想,启发学生的思维。研讨式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学生是整个课程的研讨主体,一般由学生自己发掘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可能的方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的是导演的角色。对整个研讨过程进行隐性的控制与引导;有时,也由老师抛出问题,学生从多角度来分析和研讨问题,以寻求最佳答案,教师则从旁指引、协助研讨进行,并力争创造一个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研讨气氛。所以说,课堂研讨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独立性、思维灵活性的有效措施。这种教学方式,对外国宪法是较为适宜的。因为外国宪法从理论上讲,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所涉及的是国家制度、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合理配置等重大的理论问题。从实践上言,本课程的涵盖面广,涉及的是每个公民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重大制度问题,通过这种研讨式教学,由老师或学生自己就外国宪法课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例如中外议会制度、中外选举制度、中外司法制度问题等拟订研讨题目,学生根据研讨题目阅读教材,进行相关材料的搜集和分析,拟订各自的研讨提纲(最好是小论文),再围绕着研讨题目进行研讨。研讨可先在小组内进行,然后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组间的研讨,如必要,再进行全班研讨。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对整堂研讨课进行总结。总结主要是对本堂研讨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其目的是使学生对整堂研讨课的知识框架有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对学生研讨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评析。这样,学生在教学中既学到了有形的宪法知识、制度和原理,而且,通过积极的参与及对相关宪法问题的思考,更有助于学生树立宪法信仰,培养理念,养成法律思维。

三、诊所式教学法

"法律诊所"是一个外来名词,属于法律教育术语,英文名为,法律诊所教育的形式借鉴了医学院诊所教育的模式。在医学院就读的学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从事临床实习,从实践中学会诊断和治疗疾病。当法学教育引入这种教学方法时,法学院引用了"诊所"的称号,就产生了"法律诊所"这一法学领域特有的名称。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困境中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亲自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这一做法类似于医学院的临床实习,即从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法律执业技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诊所式法律教育,就是"通过法律实践学习律师的执业技能"诊所式法律教育与传统法学教育相比,在教学方法上有如下特点:在诊所式法律教育课堂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和学生,大家都是具体案件的承办人。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围绕着学生由一个被动的听课者到一个主动的办案者的身份和技能的转换与提高设置的。在这个课堂中通常是教师设置一个教学主题,学生通过诊所教学方式来丰富其内容,最终师生共同配合实现教学意图,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即使是同一堂内容的课程,由于主持的老师和参与的学生不同,也可能采用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的声音,学生可以对老师说"不",课堂上没有现成的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切都将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的变化论文而处在动态的变化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同时,诊所式法律教育是建立在真实的案件背景材料和真实的当事人基础之上。学生通过办理真实案件,参与案件处理的全过程和细节,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培养学生法律问题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增强学生做一名合格律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加深学生对法律制度、法律知识、法律条文的理解,并亲身体验律师的社会角色。笔者认为,对于外国宪法的讲授,可以采取"法律诊所"式的教学方式。因为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在运用宪法打官司,打开网络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最高法院或的宪法案例,以及这些国家正在审理或近期内将要开庭审理的宪法案件的原被告、开庭时间和地点。在宪法炙热的美国,每年最高法院公布的宪法判决,都会成为公众最热门的话题[3]。世界上法治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最出色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往往都是宪法方面的专家,所以,学生通过诊所式教学方式,来亲自感知国外的宪法案例,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用律师的思维去思考,并结合具体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分析,最终师生共同配合实现教学意图,完成教学目标。同时,点点滴滴积累起学生对宪法的信仰。

四、多媒体教学法

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优化组合动态视频、动画、图片和声音,将一些现实生活中用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向学生展示,来突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化解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开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因为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参加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所提供的多种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听环境,给受教育者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使法学院的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参加法学院的课程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文件查询、信息检索、远程登录等方式,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相互交换学习心得,共享世界各地提供的法学课程学习资源。此外,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方式,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媒体所展示的教学内容更为形象、具体和生动,所传播的知识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外国宪法教学应该与多媒体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外国宪法多媒体教学的课件教材建设,并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大量最新的与宪法相关的案例。同时,还要根据外国宪法教学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建立外国宪法课程教学大纲、外国宪法课程学习指南、外国宪法教学参考书目、外国宪法案例库、试题库、外国宪法法规库、外国宪法相关资源以及外国宪法背景资料。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不同于一般课堂的研讨课形式,把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把课堂集中与课后分散研讨相结合;以达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的目的。

五、实务技能教学法

第9篇:宪法学习材料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84―01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钥匙”,设置历史预习作业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路径。本文以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Ⅰ为例,着重探讨历史预习作业的设计与作用。

一、阅读圈点式

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圈点出关键词句和困惑之处,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困惑的内容调整教学设计。阅读圈点式预习适合新接手的班级,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养成善思、善问的习惯。如,在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任务:请你阅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点出本课的关键词句和你不明白的内容。

二、设置问题式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学生的理解力需要以问题为抓手。教师应以课标为核心、以教材为资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并思考,为课堂教学的思维与认识奠定基础。设置问题式预习适合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理论性较强的课型,学生在问题导引下可以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如,在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中,教师可设置这样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本:1.什么是君主立宪制?2.英国为什么会建立君主立宪制?3.为什么说《权利法案》的通过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4.为什么说责任制内阁的确立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三、编写提纲式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建构知识框架,编写学习提纲,使学生梳理知识线索,初步认知教学内容,同时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纲式预习适合知识结构较为系统、规律性较强的课型,这样预习可成为课堂教学中深入学习的起点。如,在第六课“罗马法”中,教师可给学生下达这样的预习任务:请你编写“罗马法”一课的学习提纲。

四、编制年表式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历史学科的基础是时间。教师在设计预习主题时可提示相关的时间,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梳理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等,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使知识简约化,系统化。年表预习法适合涉及时间跨度大、历史事件多的课型,这样在预习中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如,在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中,教师可给学生下达这样的预习任务:请你编制本课的大事年表(1851年、1852年、1853年①②③、1856年、1858年、1859年、1860年、1864年)。

五、填充表格式

表格预习法可将同类知识前后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使众多的史实、繁杂的内容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收到化繁为简的效果。表格预习法适合涉及人事多、头绪复杂、信息量大的课型,在预习过程中可培养学生提炼、浓缩、概括、集成等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如,在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中,教师可布置这样的预习任务:阅读课文,完成下表。

六、准备材料式

学生准备资料的过程就是亲身体验、直观感受历史的过程,也是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的过程,更是理解与思考历史的过程。此类预习适合与社会生活、时政热点联系密切的课型,这样的预习可丰富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经历,提高学习能力。如,在第十六课“抗日战争”中,教师可布置这样的预习:请你搜集汇总“侵华日军罪行” 和“全民抗战的史实”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七、复习补白式

让学生回顾在初中所学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复习补白式预习适合初、高中历史教材不重复的知识点,这样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将初中和高中学习的知识衔接起来。如,在第二十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教师可布置以下预习任务:请你查阅八年级下册《历史》,回答新中国是如何筹建的?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八、自主设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