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层统战工作总结范文

基层统战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层统战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层统战工作总结

第1篇:基层统战工作总结范文

一、正视基层统战工作的一些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层统战工作总的趋势是范围越来越广,对象越来越多:一是近年来

,基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壮大,从业人员迅猛增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增加;二是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壮大,党外知识分子增加;三是随着新经济因素不断增加和发展壮大,社会新阶层代表人士增加;四是出国留学、经商、务工人员和归国人员不断增多;五是宗教信仰日益开放,宗教信徒不断增加。面对越来越多的统战对象,越来越重统战任务,越来越高的统战要求,基层统战工作不可避免的遇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基础统战网络的作用难以发挥。由于统战工作务虚性强于务实性,基层统战委员和统战联络员基本属兼职人员,统战工作容易形成“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起不要”的现象。

二是宗教管理的难度增大。当前宗教工作总体还是好的,但由于农村“宗教热”不断升温,教徒的文化程度不高,有些宗教活动还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抵御外来宗教渗透能力较低,相当多基层干部对宗教工作知之不多,管理也难以规范到位。

三是统战目标考核缺乏刚性指标。上级统战部对基层年度考核,总看表面材料,如台账建立情况,具体考评内容中务虚的多,考核时干部实绩难以相比较,因而,统战工作较之其它有“一票否决权”性质的工作,不仅难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更难引起各级主要领导的重视。

四是统战保障还没有落到实处。一是统战制度虚化的问题。统战工作有比较系统、比较完善的制度,但基层党委对统战工作制度坚持还没有准数,亟需提高对统战工作制度的执行力度。二是统战经费缺乏的问题。很多基层统战部门,要找米下锅,多方筹措经费,才能保障工作顺利开展,这是统战工作面临的一个困境,亟需有比较规范的经费投入和增长机制。

五是统战干部队伍配备弱化。一方面乡镇(街道)统战委员专职少,既使是专职统战委员,平时也承担了大量的中心工作和其它工作,名为专职,实际上也变成兼职,造成统战委员“没有时间和精力抓统战工作”,“工作应付多”。另一方面是没有具体干事的人。很多乡镇(街道)除配一名统战委员外,没有配备具体工作人员,处于“单枪匹马”、“光杆司令”和“孤军作战”的状况,缺乏必要的人力和精力。

二、加强基层统战工作的几点思路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要增强基层组织的统战工作能力。做好基层统战工作,要建立健全县(区)、镇(街)、村(社)三级统战工作网络,建立镇(街)、村(社)两级统战工作责任制。在乡镇(街道)基层,基层党委、政府要切实将统战工作列入党建和农村工作总体规划,增强做好统战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建立健全统战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街道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要完善基层统战工作目标考核制,增强领导班子的统战工作责任意识。要真正落实好村(社)统战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配备统战工作联络员,扩大统战工作的信息源,解决好以往村(社)统战工作没有落脚点的问题。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实现统战工作的有为有位。统一战线如何在服务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突出抓住三个着力点:一是积极搭建平台。深化和拓展非公经济人士、海外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和统一战线成员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投身参与的载体,加大商会的建设力度,鼓励、支持非公企业做好、做大、做强,提高非公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深入开展“民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二是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发挥统一战线接触对象多、社会联系广、人缘关系好、各方信息灵的优势,利用工商联、商会、台办等平台,打好亲情牌、老乡牌、朋友牌,广泛联系、以商招商、以友招商、上门招商。三是积极为非公企业搞好服务。发挥工商联、总商会的作用,为非公企业开展融资、培训、法律、维权服务,营造非公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大力推进光彩事业,建立非公经济人士评价体系,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表彰,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确保统战工作的旺盛生命力。一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破除统战部门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任重道远、大有可为的观念;破除只能务虚的思想,树立虚功实做的观念;破除怨天尤人、妄自菲薄的思想,树立有为有位的观念;破除封闭保守、消极畏难的思想,树立主动出击、积极进取的观念。二要勇于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探索统战工作有序开展的制度措施,通过建立各类联席会议机制,使统战工作有处议事;通过完善各种内部制度,使统战工作有章管事。三要大胆创新工作方法。注重突出重点,做到 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在工作中体现压力,在服务中显示实力,在创新中增加活力,在交往中形成合力,善于把正确的政策与良好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务虚”向“务实”转变,在实践中不断寻求工作方法的新突破。

第2篇:基层统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创先争优;高校;基层统战工作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高校统战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做好高校基层统战工作,必须始终立足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形势,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基层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充分利用创先争优这一有力载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活力,不断推进高校党的基层统战工作科学化。

一、高校党的基层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一)统战工作范围扩大。一是统战工作对象增多。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教师规模逐步扩大,高校统战工作的对象也不断增多,除了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知识分子、党外知识分子、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及其眷属外,留学归国人员的比例大幅提高,其中不乏学术带头人和重要业务骨干。二是统战工作对象界别增加。高校统战对象过去主要是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知识分子,而现在民族、宗教界人士不断增多,非中共党员干部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无党派人士队伍不断扩大,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三是统战工作对象层次提高。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年轻化、有成就、有影响、高学历、高职称等明显的高层次趋势。

(二)统战工作任务繁重。随着基层统战工作对象不断增多,高校统战工作也不断向基层延伸,基层统战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具体表现在:一是服务科学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统战工作优势,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特别是紧密联系、团结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成为基层统战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二是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现期,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趋于复杂。这些矛盾和冲突大部分集中在基层,涉及方方面面的统一战线成员,需要充分发挥基层统战工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做好理顺情绪、稳定思想的工作,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三是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服务的任务更加繁重。随着基层统战对象的不断增多,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政治诉求越来越强烈。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他们的政治诉求纳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轨道,引导他们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基层统战工作责无旁贷。

(三)统战地位更加重要。首先,基层统战工作是落实党的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基础。党的各项统战方针政策,要贯彻落实到基层,在基层不断创新、发展,必须依靠基层统战工作,离开了基层统战工作的实践,党的统战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发展完善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影响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壮大。再次,基层统战工作是了解党外人士意见建议、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基层统战工作具有承上启下、联系各方的功能,做好基层统战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基层统战成员的思想动态、愿望要求和意见建议,更加全面地了解真实情况、听到真实声音,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最后,基层统战工作是密切党与广大统一战线成员联系的重要纽带。基层统一战线成员的具体利益、政治诉求需要在基层单位得到维护和实现。只有做好基层统战工作,才能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上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上来,才能为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党的基层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统战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由于二级学院面对的更多是具体的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工作,个别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统战工作不够重视。他们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认识不到统一战线工作对我党的事业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存在着重教学,轻党务,党务之中轻统战的现象。虽然大部分基层党组织配备了统战员,但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在工作的配合上还不够积极主动,内容上还不够丰富多样。统战员对统战工作的认识也还处于一种较为“模糊”状态,没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部分统战员对统战工作的认识表现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认为统战工作是学校党委层面上的事,对学院的影响是间接的,做多做少对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影响不大,学院只要配合和支持学校统战工作就行了,没有必要在二级学院层面上搞统战,对统战工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二)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职责不够明确 。由于二级学院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统战工作认识不到位,必须导致工作职责不明确。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统战工作的范围、对象和任务不清楚,对如何落实统战工作心中也没底。在实践中,有的党组织把统战工作作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落实;有的党组织则把统战工作摆在学院工作的角落处,有工作需要的时候才拾起;部分基层党组织对统战工作职责的认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对新阶层、新领域的统战工作探索不够,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分化组合,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产生,使统一战线出现一些新的工作领域,基层统战部门目前在这些新阶层、新领域缺乏工作经验,探索、调研不够;对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和引导工作不够深入。高校中高学历、有才能、有影响的非中共人士较多,无论是党外干部队伍现状,还是政策措施,工作机制上还有许多与统战工作不相适应的地方。

(三)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组织结构不够完善。健全完善的组织网络是基层统战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但现实状况却是,基层统战工作的组织网络建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干部队伍稳定性较弱。统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且事关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对统战方面相应的政策规定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做到不说错话,不做错事,才能在与统战对象面对面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但在基层中统战干部队伍建设非常薄弱,大部分是兼任统战委员,但因教学科研或者其他行政事务繁忙,形同虚设,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工作的连续性和规范性,缺乏实际工作效果;二是基层统战工作制度也不够健全,规范性不够,随意性较大,使一些统战工作不够落实到位。三是在经费投入不够。现实中,由于基层党组织党建经费较为紧张,学校对基层统战工作又没有专项经费,基层党组织没有对开展统战工作投入一定比例的经费。

三、以创先争优工作推动高校党的基层统战工作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入,是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发牢固先进模范作用的经常性工作。组织实施这项活动,对于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党的先进性,对于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对于推动党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本单位中心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推动基层统战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组织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力载体,努力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活力,努力推动高校基层统战工作,破解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难题,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高校统战工作有效推进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不断推进高校党的基层统战工作科学化。 (二)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转变统战工作观念。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推动科学发展。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转变观念,开拓进取,开创高校基层党组织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在活动中,要切实贯彻落实党关于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变只有统战部门做统战工作的观念,忽略党政群协同做统战工作的观念;转变统战工作与学校中心任务结合不紧的传统观念,忽略把统战工作统一于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工作任务之中的观念;转变统战工作,忽略中青年的片面观念,树立老中青并重,在继续做好老一辈工作的同时,着力抓紧培养后起之秀的发展观念;转变统战工作只做找上门来的工作的被动观念,树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新观念。在活动中,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广大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参与意识的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统战工作的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事物,把握高校统战工作的最新动态,牢固树立一切困难和问题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思维观念,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大胆探索、大胆实践,积极运用科学手段开展统战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推动基层统战工作向科学化发展。

(三)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建立完善的基层统战工作网络。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加强基层组织。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优化组织设置,建立完善的基层统战工作网络,形成健全的统战工作运行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的工作网络。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配合学校统战部的工作,相互协调,共同做好统战工作。二是建立人物网络。要根据新形势统战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认真做好本单位党外知识分子地培养、教育和使用等工作。三是要建立信息网络。基层党组织要注意收集反映本单位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为统战部门汇集和研究党外知识分子的各方面情况提供条件。四是建立调查网络。基层党组织应汇集各方面的力量,深入调查,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通过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完善和健全基层统战工作网络。

参考文献:

[1]李少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员读本[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0.

[2]曹培强.高校党支部建设[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第3篇:基层统战工作总结范文

摘 要:在长期的奥运备战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备战基本模式,即中国模式。研究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基本理论,采取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统计分析、文献归纳、逻辑推断等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对奥运备战“中国模式”的组织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奥运备战“中国模式”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我国奥运备战领域的生动体现,是在奥运会上不断取得突破的制胜法宝和基本经验,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与参加奥运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 我国奥运备战组织管理采用的是兼有委员会制特征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奥运备战系统包括目标、人员、资源、流程、制度、结构和文化等要素,由决策、指挥、参谋、执行、操作、监督、反馈、保障等典型子系统构成。专门性的管理制度和经常性的工作制度构成了奥运备战的制度体系。运行机制包括动力、决策、竞争、激励、控制、评价、保障等主体构件。

关键词:奥运会;组织管理;中国模式;竞技体育备战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635-06

A Theoretical and Positivist Research on China's Organizing and

Management in Preparation for Olympic Games

MIAO Xiangju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In the long preparation for Olympic Games, a basic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called China mode, has formed. This research explores its organizing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multiple subjects theory by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of expert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case study, statis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s. It pit forward that preparation for Olympic Games of China mode implies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in Olympic preparation, and performs as a key to victory and basic experience. It is also a product combining with nationwide institu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 and practice of participation in Olympic Games. The organizing and management of Chinese preparation for Olympic Games applies a linearfunctioned structure with feature of committee, including goal, staff, resource, process, institution, structure and culture made up of typical substructure policymaking, conduct, reference, executive, operation, supervise, feedback and protection. The institution system is consisted of special management and permanent offices, and the operation system includes major elements such as dynamic, policymaking, competition, encouragement, control, evaluation and protection.

Key words: Olympic Games; organizing and management; China mode; preparation for competitive sport event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开展,奥运会已经成为集体育、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种要素于一体的当代最大规模的综合性体育盛会[1],是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全面检阅。备战奥运会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实现组织特定战略目标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奥运备战不仅是对一个国家以实现特定战略为目的的竞技体育动员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在共同的时限标准下对各国备战效率和效益的全面衡量。奥运备战的组织管理是围绕备战奥运会的有关人、财、物等有形和无形资源,实施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和过程。奥运备战组织管理不仅涉及到整个奥运备战周期的战略规划,而且还涵盖了会对运动训练质量和参赛成绩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有效和合理配置。组织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参赛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各项备战任务的完成。实现对备战过程的科学组织与有效管理是实现备战工作效益和效率最大化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奥运备战是以奥运会比赛项目为中心,以国家最高体育行政机构为主体组织和发动,围绕国家奥运战略总目标,以实现国家奥运战略阶段目标为目的而组织实施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在20多年征战奥运会的历程中,我国的竞技体育走的是一条以举国体制为基本内涵的有中国特色的超常规发展道路,初步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备战及参赛组织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积淀并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备战模式和基本经验。这些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运作方式和成功经验对我国在最近几届奥运会上连续实现突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奥运赛场的群雄逐鹿中显现出强大的威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组织管理作为提高组织战斗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手段,作为渗透和贯穿到备战系统各个环节的重要实践活动,其科学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奥运备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奥运备战要主动适应和实现奥运战略与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育标准化理论与方法。通讯作者:池建教授。

化发展战略的协调发展,要立足于竞技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完成奥运备战的各项既定战略和参赛目标,必须要提高备战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我国20多年来备战奥运会的实践活动为系统总结我国奥运备战组织管理的基本理论和运作方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为开展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对于备战奥运会组织管理的理论研究还没有系统化、体系化,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对某一现象的描述,尚缺乏全面的整体性研究成果,因此,进行我国奥运备战组织管理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是对我国奥运备战理论研究工作的一次重要完善,具有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备战奥运会组织管理涉及的诸要素及相互作用机理和方式为研究对象。以备战奥运的有关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部分专家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的方法论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与调查访问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

1.2.2 具体研究方法

1.2.2.1 文献研究法

1.2.2.2 调查研究法 调查采用访问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1) 访问调查:

采用结构式与非结构式结合的方法,对国家体育总局2008年奥运会竞技备战领导小组下设的备战办公室、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部分备战奥运会的国家队、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教练员、科技人员以及部分熟悉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访问调查。访问以直接面谈为主,并部分采用了电话访谈的方式。

2) 问卷调查:

为获取第一线教练员对备战奥运会组织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国家队教练员发放了问卷,问卷采取匿名填写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9份,回收45份,其中有效问卷40份。

1.2.2.3 实地考察法

研究期间,对国家体育总局竞技备战办公室、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部分备战国家队进行了实地考察。

1.2.2.4 历史分析法

1.2.2.5 个案研究法

1.2.2.6 统计分析法

研究综合运用了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数据资料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处理。

1.2.2.7 逻辑推理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奥运备战“中国模式”的理论阐释

2.1.1 奥运备战“中国模式”的基本内涵

奥运备战“中国模式”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我国奥运备战领域的生动体现,是我国在奥运会上不断取得突破的制胜法宝和基本经验。具体是指我国在发展竞技体育的过程中,在举国体制的框架内,围绕奥运战略,遵循竞技体育的内在规律,在长期备战奥运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世界竞技体育发展潮流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对稳定的发展道路和基本经验。

2.1.2 奥运备战“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

1) 发展的超常性――采取的是重点发展奥运优势项目的超常规发展策略;

2) 管理的行政性――以政府体育行政机构直接管理为主导的备战管理体制;

3) 资金的保障性――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基本经费来源的稳定的资金保障制度;

4) 运作的协同性――初步形成了决策、训练、竞赛、科研等多位一体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多部门协同机制;

5) 训练的集群性――形成了重点项目国家队的长期集训制度;

6) 制度的成熟性――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体系;

7) 目标的确定性――力争奥运赛场争金夺银,为国争光。

2.2 奥运备战“中国模式”的组织管理架构与系统构成

2.2.1 组织管理架构

2.2.1.1 管理层级

管理层级的设立是实行分级管理的基本组织结构基础。所谓管理层级就是直线行政指挥系统分级管理的各个层次。[2]我国备战2008年奥运会组织机构在纵向上分为四个层级,即决策层、指挥层、执行层、操作层(图1)。

2.2.1.2 基本组织结构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建立一个组织结构首先应该考虑这个组织结构必须达到的要求,管理者必须明白该结构承担的任务和压力,以及该结构应该取得的绩效[3]。目前我国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基本组织结构为直线职能式结构,并兼有委员会制组织结构的部分特征。委员会制是相对于单一等级制的概念,是委员会的成员以同等的地位参与会议并做出决策的制度。[4]奥运备战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求采用专业化的组织机构处理复杂性问题,需要组成类似委员会制的议事机构以提高处理复杂性问题的能力。我国奥运备战的基本组织结构见图2。

2.2.2 奥运备战系统分析

所谓奥运备战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奥运备战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集合体。

2.2.2.1 奥运备战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任何系统都由一定的元素或要素构成,[5]根据奥运备战系统的基本涵义,结合组织系统的一般构成,将奥运备战系统的构成要素分为目标要素、人员要素、资源要素、流程要素、制度要素、结构要素和文化要素。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见图3。

2.2.2.2 奥运备战系统典型子系统及互动工作过程

1) 典型子系统: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是对这些子系统进行组织和整合的产物,是这些子系统在系统整体层次上涌现出来的新的特质。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和功能的不同,奥运备战系统包括决策、指挥、参谋、执行、操作、保障、监督、反馈等八个子系统(图4),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要素组成。

2) 互动工作过程:

整个奥运备战系统的联结中心是备战指挥子系统,其他子系统的运行要通过备战指挥子系统进行指令和协调;而运行的重点子系统是备战操作子系统。其他子系统的功能发挥最终要通过备战操作子系统体现出来,是实现奥运备战系统目标的核心途径。在奥运备战系统中,决策子系统规划系统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要求;指挥子系统按照决策子系统的要求,指挥整个备战工作,是指令和协调整个备战活动有序开展的大脑中枢;参谋子系统是提高各项备战活动开展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系统;执行子系统是各项备战工作得以推行的关键,是连接其他子系统与操作子系统的桥梁;操作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重心,是实现系统最终目标的体现中心;保障子系统是操作子系统得以顺利运转的基本前提和保证;监督子系统和反馈(评估)子系统贯穿于整个备战系统运行的全过程,是保证备战系统向预定轨道发展的重要子系统。

以上八个子系统功能各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奥运备战系统。

2.2.3 奥运备战系统的基本管理内容

奥运备战系统的基本管理内容是奥运备战组织管理工作涉及的主要领域和主要的工作着力点。根据备战奥运会的任务,其基本管理内容见图5。

2.3 奥运备战“中国模式”的运行实态

组织体系和结构为组织的运行提供了静态的流程和组织基础,而要实现组织目标,必须实现结构动态化,而组织运行就是实现组织动态化,达到组织预期目标的基本过程。奥运备战“中国模式”的运行实态包括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三个主体部分。

2.3.1 专门性管理制度体系

除遵循我国基本的体育管理制度外,我国在奥运备战领域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专门管理制度,见图6。

2.3.2 经常性工作制度体系

为实现各项备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我国各级奥运备战机构都建立了经常性的工作制度体系。通过建立工作制度体系,使各项工作纳入到制度化、程序化发展轨道,体现了工作的组织管理成熟度在不断增强,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各级备战机构建立的主要工作制度如图7~10所示。

2.3.3 运行机制

任何组织都会在一定的环境中按照特定的方式运作。所谓运行机制是指事物运行的带规律性的模式。竞技体育的运行机制是指竞技体育运行的带规律性的模式。[6]考察奥运备战系统运行机制是洞察和透视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作用过程和原理的基本途径。

我国奥运备战系统的运行机制是整个备战系统运行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程序方式。由于其属于我国竞技体育大系统的一部分,所以是在竞技体育大系统框架内运作的。按照奥运备战的内在规定性,将我国奥运备战的运行机制分为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控制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各机制间的互动工作过程见图11。

2.4 奥运备战组织管理评价新视角――成熟度模型的理论初构

2.4.1 建构2008年奥运会备战组织管理成熟度理论模型的目的

项目是以一套独特的且相互联系的任务为前提,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所做的工作。奥运备战属于以实现参赛目标为基本目的的由众多运动项目的备战活动组成的实践过程,许多的具体备战工作带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借鉴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对建构我国奥运备战组织管理成熟度模型进行初步的理论探索,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适宜于奥运备战自身及组织环境特点的组织管理能力评价与持续改进的新的途径与方法的参考框架,是为了从一个新开辟的视角出发,丰富备战组织管理能力和水平评价的完整体系。

2.4.2 模型的基本结构

综合分析目前国际主流的几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多数有着类似的结构和基本的构成要素,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通常由“领域”和“能力”两部分组成。[7]依据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基本原理,设定奥运备战项目级组织的组织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基本结构如图12所示。

2.4.3 能力等级与领域定义

按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理论,奥运备战组织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核心是“能力等级”和“领域”定义。

2.4.3.1 “能力等级”的定义

按照经验式管理,计划性管理、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和动态优化管理的管理层次跃升路径,将能力等级定义为经验级、计划级、规范级、量化级和持续改进级5个层次,每个能力等级的典型特征见表1。

2.4.3.2 “领域”的定义

在项目管理成熟度中,每一级的目标是指在成熟度提升时,需要通过对本级关键过程域的实践达到其所规定的要求。关键过程域是达到的相应成熟度等级所必须解决的相应问题。[8]

为了更有效、更全面地反映奥运备战组织管理能力成熟度水平,结合前述奥运备战主要的管理内容,将奥运备战项目级组织管理成熟度模型“领域”定义范围界定在文化管理、管理人员、训练竞赛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费管理、物质保障管理、科技保障管理、进度管理、沟通与信息管理、宣传管理以及反兴奋剂管理等11个关键领域(表2),用以明确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备战管理需要关注的主要方面,将奥运备战组织管理能力评价问题转化为:每一个成熟度等级必须在哪一些关键领域达到何种程度的要求(目标)。

3 结 论

1) 我国备战奥运会的基本模式――奥运备战“中国模式”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我国奥运备战领域的生动体现,是实现我国在奥运会上不断取得突破的制胜法宝和基本经验,是我国在发展竞技体育的过程中,在举国体制的框架内,围绕奥运战略,遵循竞技体育的内在规律,在长期备战奥运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世界竞技体育发展潮流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对稳定的发展道路和基本经验。其形成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与参加奥运会的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具有发展的超常性、管理的稳定性、资金的依赖性、运作的协同性、训练的集群性、制度的成熟性、目标的确定性等基本特征。

2) 我国备战奥运会的基本组织管理架构分为决策层、指挥层、执行层和操作层等四个管理层级,采用的是兼有委员会制特征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具有职责明确的权责利三位一体的分工协作机制,其基本管理内容包括战略管理、训练竞赛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费管理、物质保障管理、科技保障管理、进度管理、组织文化管理、沟通与信息管理、宣传管理、反兴奋剂管理、集成管理等。

3) 我国的奥运备战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奥运备战的各个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集合体。包括目标、人员、资源、流程、制度、结构和文化等要素。其中目标要素是核心,每两项要素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并且都与目标要素发生作用。

4) 奥运备战系统包括决策、指挥、参谋、执行、操作、监督、反馈、保障等典型子系统。整个奥运备战系统的联结中心是指挥子系统,而运行的重点子系统是操作子系统,其他子系统的功能发挥最终要通过其体现出来。

5) 我国备战奥运会基本模式的组织制度包括专门性的管理制度体系和经常性的工作制度体系。其运行机制包括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的动力、决策、竞争、激励、控制、保障、评价等7个主体构件。

6) 我国奥运备战组织管理变革主要集中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训练管理体制、技术、文化等层面和领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参赛环境的变化,参赛目标的选择与修正,组织结构与职能的改变,备战人员的调整,对训练参赛本质规律的新认识等内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是引发我国奥运备战组织管理变革的动力源。

7) 我国奥运备战项目级组织――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组织管理成熟度模型的 “能力”等级可定义为经验级、计划级、规范级、量化级和持续改进级5个层次。“领域”定义范围包括文化管理、管理人员、训练竞赛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费管理、物质保障管理、科技保障管理、进度管理、沟通与信息管理、宣传管理以及反兴奋剂管理等11个关键领域。

参考文献:

[1] 任海.论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影响[A].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5.

[2]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2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5.

[3] 理查德•L.达夫特著.组织理论与设计(第7版.王凤彬等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02.

[4]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5] 许国志,顾基发,车宏安.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7.

[6] 吴寿章,等.中国2010年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A].见: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汇编(1998年)[C].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1998:8.

[7] 袁家军,欧立雄,王卫东.神舟飞船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5(5):1-9.

[8] 白金平.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研究[J].项目管理,2006,(6):25-28.

[9] 池建,苗向军.备战2008年奥运会我国奥运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备战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4.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R].中发[2002]8号.

[11] 钱学森.杨沛霆.现代领导科学和艺术[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49.

[12] 刘鹏.2007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讲话稿[R].2007.

[13] 迈克尔•B.波特著.管理就这么简单―迅速提高管理效能的方法(陈桂玲译)[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4:30.

[14] 杨桦,黄亚玲.坚持与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理论思考.见:杨桦,等著.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3.

[15] 梁晓龙,鲍明晓,张林.举国体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

[16] 袁伟民.2004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总结讲话稿[R].2004.

[17] 潘志琛.我国参赛面临的形势和任务[J].体育文化导刊,2006,(1):5-7.

[18] 田麦久.2008年奥运会我国参赛目标及实现策略[A].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82-286.

[19] 宋林飞.“中国模式”的成功与未来[J].社会学科战线,2006,(2):166-167.

[20] 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21] Evan S.Medeiros and Taylor Fravel. “China's New Diplomacy”[J].Foreign Affairs,2003,82(6):22-35.

[22] Joseph Nye.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8-12.

[23] Beer S. Cybernetic and Management[M].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75. In F. Mathew. The Ecological self. London:Rontedge,1991:93.

第4篇:基层统战工作总结范文

2011年以来,我们集团公司始终坚持把统一战线工作作为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集团公司统一战线工作的部署,把抓认识、建机构、摸底子、出实效作为搞好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抓手,努力发挥统一战线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有力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任务的较好完成。

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统一思想,找准定位,不断增强对统一战线工作的认识。

统一思想,找准定位,是搞好统一战线的前提。今年年初,我们就把统一战线工作纳入公司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提出统一战线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不少人对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工作认识不清。特别是我们公司所控股的一些民营企业的人员,甚至是一些民营企业的领导人员对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工作认识不高。面对这种情况,公司党委利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会、政工例会、统战工作座谈会等多种会议,采取派党员干部与统战对象谈心、交朋友等多种形式,反复宣传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反复向民营企业主讲解搞好统一战线工作对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性。告诉他们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各个历史时期特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结成的政治联盟;告诉他们中国共产党就是靠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胜利,使积贫积弱的中国逐步走上了民主、富强、文明的道路;告诉他们我们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的新的理念,一定能够建设更加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一定能够形成团结、稳定、振奋、活跃的大好局面;告诉他们在我们集团公司内部已经形成了包括党外知识分子、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职工、信教职工在内的统一战线,对促进集团公司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年下半年,我们先后派2名统战人员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统战理论培训班,其中2名民营企业主参加了培训,提高了统战负责人和统战人员的统战意识。我们就是通过对这些人员艰苦的工作,使一些统战对象的思想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两个无党派人士多次要求加人中国共产党,1名民盟盟员和1名九三学社社员也提出要加人中国共产党。

二、建立机构,明确职责,切实加强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

建立机构,明确职责,是搞好统一战线工作的关键。今年我们根据人事变化的实际,调整了统战工作领导机构,确定了一名公司副职领导分管统一战线工作,明确提出了公司党群工作部为统一战线工作的承办部门,确定了一名兼职人员承办统一战线的具体工作,并把搞好统一战线工作纳入对党群工作部的具体考核之中。随着公司重组整合工作的不断深化,**、富油、能源、电化和胜帮五个公司的相继成立,我们也在这五个公司成立统一战线组织。特别是这五个党委成立后,我们要求对原来的统一战线组织进行调整,明确提出党委书记是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统一战线工作负有全面责任,分管领导对统一战线工作负有分管责任,党群工作部对统一战线工作负有直接责任。同时,我们要求这五个单位党委必须确定一名兼职人员承办统一战线的具体工作,并明确兼职人员的责任、权利、义务。不久,五个公司党委均按照我们的要求相应调整了本公司的统一战线组织,保证了统一战线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目的、有秩序的进行。

三、摸清底子,建好册子,为搞好统一战线工作打好基础。

摸清底子,建好册子,是搞好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我们公司是一个新成立的企业,统一战线工作与老企业相比基础相当薄弱。甚至可以说,我们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统一战线根本没有基础可言。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召开了政工例会,要求基层各单位从本单位党外知识分子、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职工、信教职工五个方面进行摸底。基层各单位按照集团公司和我们产业公司的要求,从姓名、性别、民族、年龄、籍贯、学历、职称、政治面貌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基本上摸清了统战对象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公司党委派党群工作部相关人员对基层单位的摸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复查。在复查、分类、归纳、整理、筛选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产业有限公司统战对象摸底情况登记表》,为公司党委下一步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发挥统一战线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5篇:基层统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消防中队;灭火救援;战斗力

如何进一步强化基层消防中队的管理,提高正规化建设水平,从而增强基层消防中队灭火救援战斗力,确保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确保部队保持昂扬的斗志、高效的灭火救援能力,是当前消防部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提高灭火救援人员的整体素质

消防部队是一支同火灾及各种救援事故作斗争的部队,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成败,一方面取决于先进技术装备,但更主要的是人的因素。装备有优劣之分、作战人员素质有高低之别,在一时还难以改变灭火救援装备落后与复杂危险的灭火救援任务不相符的实际情况下,提高灭火救援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灭火救援人员的潜能成为了提高基层消防中队灭火救援战斗力的关键和必经之路。

(一) 加强消防官兵的体能锻炼

在“练为战”的思想指导下,官兵的体能并不是一个狭义的体力问题,而是指官兵在执勤、训练、体力劳动、处置突发事件及其它活动中有效的发挥作用,并且有足够的精力应付任何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的能力。

基层消防中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本着“多方支持、资源共享”的原则,能够积极与辖区中的院校、企业沟通形成共建,解决训练场地不足、训练设施不够的现状,因地制宜的开展体能训练。加强基层官兵体能训练,要本着从源头抓起的原则,提高组训者自身的理论实践知识,培养科学视讯理念;灵活组织体能训练,在组织训练形式上增加效益。以“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的原则,逐步加大训练负荷,层次性的提高基层官兵体能素质,以适应性训练与刺激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张弛有度,科学施训,确保训练人员安全。

(二)加强消防官兵的心理训练

基层官兵所面对的大多是特殊火灾或严重灾害事故,尤其是化学毒气类灾害事故、高层、地下建筑火灾和电气、油类火灾等危害范围大,环境条件恶劣,致使灭火救援的任务异常艰巨,这就决定了基层消防官兵必须具备克服恶劣环境、复杂条件的心理素质。

基层消防中队应积极开展心理训练,以适应在灭火救援战斗过程中大量不利因素对其心理产生的影响和障碍。心理训练应包括适应性训练、稳定性训练、耐受性训练以及事后心理疏导等方面。基层消防中队长期以来开展的挂钩梯训练,是一项将提高体能和克服恐惧心理相结合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基层消防中队因缺乏相应的机构、教材和专业人士指导基层消防官兵进行心里适应性训练,加之基层主官对心理适应性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所开展的相应训练少之又少。在此建议,基层消防中队可对高温、黑暗、高空、烟雾、噪音等不利因素开展相应针对性训练。如开展烟热模拟训练、灾害现场实战模拟训练、高空作业训练,也可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相应模拟训练等。

(三) 开展科技练兵,提高战斗员业务素质

消防部队执勤业务训练是提高消防部队战斗力的途径,是消防部队履行职能的根本保证,是同火灾和灾害作斗争准备的关键环节,是消防部队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所谓的“科技练兵”,一是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二是运用科技的训练手段。在新的训练大纲中,消防局一再强调,基层消防中队在组织日常训练中要注重科学施训。首先,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可以依据战士兵龄进行年龄段的划分,分配以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强度;也可以依据战士体能实际情况进行组队训练,采用彼此激励的手段,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有目的性的划分,将避免因采取统一训练强度,官兵因自身素质的差异而出现的“吃不消”和“吃不饱”的极端现象发生。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先进技术的引用,基层官兵训练要善于运用高科技手段。比如:运用火灾模拟训练系统进行日常实战模拟训练;运用战斗人员综合素质测试系统进行周、月、季度、年考核;运用电子信息系统对经典灭火救援案例进行学习,总结经验等。在基层消防中队开展科技练兵,往往以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做到以科技为主导,推动训练和部队战斗力实现质的飞跃。

二、加强灭火救援装备建设

消防装备是构成消防部队战斗力的基础,是取得灭火救援战斗胜利的前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防部队“三基”工程建设,基层消防中队灭火和抢险救援器材、装备建设得到不断提高,数量和品种也越来越多,这些器材装备不仅科技含量较高,所需经费也来之不易。实践证明,器材装备的维护、使用和保养到位,能够发挥器材装备的最大效能实现器材装备与人的最佳结合,就会生成战斗力,就能够打大仗、恶仗和胜仗。反之,就会弱化执勤战备工作,削弱战斗力,影响部队全方面建设。

(一)要加大对基层消防中队灭火救援装备的经费投入

经费不足是当前绝大多数基层消防中队的致命问题。基层消防中队在优化配置、科学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装备的效能的同时,要紧密依靠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在基层消防中队装备建设工作中处于主体地位,首先要保证政府财政投入这支主渠道的稳定,然后将基层消防中队装备更新和维护费用纳入各级政府保障经费,逐年增加预算。并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中统筹安排一定比例,专款专用,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挪用。

(二)优化基层中队的装备配备

从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基层消防中队各个辖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本着适用原则,根据基层消防中队所担负辖区的不同特点和辖区主要作战对象的火灾特点,有针对性的配置现有的消防灭火救援装备。如:辖区以商业建筑为主,应增加大功率水罐车、高喷车、排烟车的配备。辖区以化工企业为主,应增加大吨位水罐车、泡沫车、干粉车、洗消车的配备。辖区以居民建筑为主,应增加举高平台车、救生气垫、救生软梯等救生器材的配备。以集中配置为重点,建立起在指挥中心整体调度下、以区域为重点的救援模式。

(三)要在基层消防中队建立装备管理评估机制

为了引起基层消防中队对保护救援装备和防护器材的重视,除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到位外,还应在基层消防中队建立装备建设评估机制。首先要对装备器材进行定人、定车、定位、定措施的“四定”工作。其次,规定固定时间教授战士对自己所负责装备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丰富其理论知识并督促其不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维护保养装备的实践中去。在以上两项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制订装备器材检查评比细则,定期进行系统性检查考评,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严格奖惩兑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对器材管理不力的官兵予以批评教育,保证基层消防中队的装备建设评估机制能够真正发挥其督促管理的作用。

三、加强部队日常训练的实践性以及对复杂救援环境的应变性

加强部队日常训练的实践性以及对复杂救援环境的应变性,是将基层官兵的所学运用到灭火救援实际当中,切合实际的提高基层官兵的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练为战”是基层消防中队训练的宗旨,运用合理的训练方法,使消防人员和技术装备在灭火救援现场实现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基层消防中队的灭火救援战斗力。

(一)大力开展实践实训、提高技战术水平

开展实践实训,是提高基层官兵技战术水平的有效途径。结合当前消防部队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切合实际的方法和手段可有利于基层消防中队官兵开展实践实训,提高技战术水平。

一是利用训练基地,对基层官兵进行基地化轮训。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消防总队和部分城市消防支队都已建立或开始建设消防模拟训练基地。在基地对基层官兵进行基地化轮训,可以把有限的练兵经费集中起来,建设一个模拟化、具一定规模和档次、接近于实战场景的练兵基地,以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和降低训练成本,扭转基层消防中队训练总在低层次循环的状况,实现较高层次的教学与训练。其次利用计算机系统辅助开展训练。计算机模拟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其科学、直观和严密性上有很多优点,网上训练模式可以认为是模拟训练的发展和最高化。利用局域网的功能优势,将所有关于作战对象的文字、图片、录像等相关信息和资料录入计算机,组织理论教学、网上研讨、案例评析、问题解析、模拟指挥,着力提高基层消防官兵的指挥技能、灭火能力估算、灭火救援计算机制图的能力和水平。

(二)注重在实战中临机处置能力的巩固和提高

临机处置能力主要是指遇到突然情况,迅速灵活处置的能力。首先,基层指挥员平时要注意加强系统学习火场组织指挥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其次,基层指挥员要对所属战斗员作战能力和技术装备性能的了解。其次,基层指挥员要注重实施想定做业和战例研究, 通过对以往战例的分析和对火灾扑救总结的研究,不断积累实战经验。另外,通过采用人机对话, 运用计算机将想定做业中的静态火场,根据火灾发展蔓延的规律变为动态火场,并将火灾现场直观地反映在火场指挥员的面前,使火场指挥员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利用人员、装备的情况,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指挥才能。

第6篇:基层统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基层统战工作;嵌入式;调研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3-0052-04

基层统战工作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推进基层统战工作成为了摆在各级统战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个问题,中共重庆市南岸区委统战部于2011年8月至9月期间,以重庆市南岸区基层统战工作为样本,以问卷调查和座谈走访为主要形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调研。通过本次调研和平常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推进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的科学发展,必须重视依托基层既有体制资源,推动把统战工作嵌入到基层社会组织中,注意把基层统战工作融入到基层的各项业务工作中。我们将这种思路概括为构建“嵌入式”的基层统战工作格局。本文对“嵌入式”基层统战工作格局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现状与问题和完善对策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嵌入式”基层统战工作格局的内涵与意义

(一)“嵌入式”基层统战工作的基本内涵

“嵌入式”基层统战工作是指主要通过依托基层既有政治建制和组织资源来开展统战工作。在推进基层统战工作中,“嵌入式”的总体思路强调把统战工作通过基层体制深入到基层社会,即深入到基层的中心工作中,深入到基层作为统战对象的群众中,深入到基层的群众工作中。在这里,基层统战工作可依托的基层体制资源包括基层政权、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等。

(二)构建“嵌入式”基层统战工作格局的重要意义

1.构建“嵌入式”基层统战工作格局是适应统战工作模式现实状况的必然要求

在我们现有统战工作模式中,区县一级直至中央一级都设立有专门的统战工作部门或相关的部门来开展统战工作。这个工作系统涉及党委专职统战部门、人民政协、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等机构。然而在乡镇一级及以下层级,则未设有专门或相关的部门来开展统战工作。这是由我国基层具体的政治建制所决定的。显然,在我国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寻求通过在基层社会构建独立于现有政治建制之外的统战工作系统是不现实的。因此,推进基层统战工作的科学发展,要思考如何更好融入到具有综合的基层体制中,要探索更加符合基层实际情况的基层统战工作模式。

2.构建“嵌入式”基层统战工作格局是顺应统战工作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在当前,统战工作的社会化特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社会结构变化对统战工作的显著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使统战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大;二是使统战工作对象更加多元化;三是使统战工作对象流动性不断增强。上述影响要求统战工作的开展要走社会化发展的大统战格局之路。由于统战工作对象活动领域、群体构成与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主要发生并存在于基层社会,推进基层统战工作的社会化更需利用“嵌入式”的思路。在基层开展统战工作,要重视发挥基层政权党政组织、有关组织和团体等各类主体的作用,采用联合各种基层主体的开放式统战工作方式。可见,“嵌入式”基层统战工作与统战工作社会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构建“嵌入式”基层统战工作格局是加强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

统战工作是党特殊的群众工作,是群众工作的重要方面。群众作为主要聚集于基层社会的人群,构成了社会的主要形态。做好基层这一特殊的群众工作,必须将统战工作融入到基层社会中。由于在基层并不单独存在独立的统战工作系统,统战工作必须通过与基层党政的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相结合,才能做好作为统战对象的那部分群众的基层统战工作。因此,我们必须自觉把基层统战对象纳入到“群众”和“公民”的范畴,把统战工作结合进基层党委政府的群众工作中。

二、“嵌入式”基层统战工作格局的现状与问题

(一)“嵌入式”基层统战工作格局的现状

1.基层统战工作意识不断增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欣喜地发现,无论是统战工作主体还是统战对象,他们的基层统战意识都处于不断增强的理想状态。

首先,多数基层统战工作主体对统战工作的了解程度较深,能较好地认识到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在“您对‘统一战线’或‘统战工作’的概念了解与知晓程度”问题上,有21.37%的受访基层统战工作主体回答“非常了解”,有45.04%回答“比较了解”;在“您认为在基层是否存在统战工作”问题上,有69.74%回答“存在且不可忽视,也是一项“硬任务”;在“您认为所在单位或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对本部门或本辖区统战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问题上,有54.96%回答“非常重视,定期研究统战工作,带头参加重要统战活动”,有36.64 %回答“较为重视”;在“当您碰到岗位业务与统战事务时间相冲突时,您会做何种处理”问题上,有89.31%回答“做好时间的均衡分配,仍坚持做好统战事务”。

其次,多数基层统战工作对象对自身作为统一战线成员有较高的自觉意识,对统战工作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您了解统一战线及统战工作吗?”问题上,27.27%的受访基层统战对象回答“很了解”;57.02%回答“大致了解”。在“您是否意识到自身也是基层统一战线的成员与工作对象”问题上,85.12%回答“是”。由此可见,基层统战对象统战工作意识也较为明确。这为基层统战工作的开展奠定必不可少的认识基础。

2.基层统战工作组织网络不断完善

在基层统战工作主体方面,坚持把组织网络作为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基础,基层统战工作主体对纵向领导组织和横向联系组织的认同度均较高。我区健全了基层干部队伍网络,各街镇落实分管领导,明确专兼职统战委员,各村、社明确统战联络员,形成了“统战部发动、街镇部门主动、村社联动”的村、社统战工作机制。本次调研也设计了相关问题。在“您对本单位、本部门、本层级的统战工作领导小组、联络小组及其成员构成的了解程度”问题上,35.88%受访基层统战工作主体认为“非常了解,能列举出绝大部门成员名单”,44.27%认为“比较了解,能列举出部门成员名单”;在“您认为本单位、本部门基层统战工作“纵向领导”组织作用发挥如何”问题上,37.40%认为“作用发挥很好,能起到基层统战领导组织建立的预期目标”,44.27%认为“作用发挥较好,能起到较大作用”;在“您认为本层级“横向联系”组织作用发挥如何”问题上,27.48%认为“作用发挥很好,能起到基层统战横向联系组织建立的预期目标”,50.38%认为“作用发挥较好,能起到较大作用”。

在基层统战工作对象方面,注重通过建立统战性质的各类组织协助开展基层统战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目前,我区统战性质组织已经在基层广泛建立,如建立了“三胞”眷属联谊会等。在受访的基层统战对象中,有34.71%表示加入一定的基层统战团体组织;有49.59%选择“通过社团、行业组织等组织途径”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社会事务;有21.49%表示会通过“向社团、行业组织等统战组织”来反映有关自身的利益诉求;有38.84%认为“所参加的统战组织能较好协助反映自身问题,影响力较大”。

3.基层统战工作制度运行日益规范

重视基层统战工作的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街镇统战工作“六项”制度,即:学习宣传制度、情况通报制度、“三定”帮扶制度(定帮扶责任人、定期联系交心谈心、定向服务解决困难)、慰问走访制度(有病必访、有困难必访、有家庭纠纷必访、有特殊情况必访)、活动登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把统战工作扩展到村、社,深入至家庭、延伸到统战对象个人。同时,我们完善统战部与街、镇及重点单位的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力争每季度召开一次,及时掌握基层统战工作的新情况新动向,帮助基层及时协调解决统战工作的问题。二是为统战对象建立台账制度。我区开展了基层统战数据专项清理行动,采取张贴公开信、上门登记、相关部门核实等形式,为街重点统战对象(少数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台侨地区小组、常驻台胞、台企、归侨侨眷、侨企、海归、起义投诚人员、黄埔同学会成员、街镇机关干部中的党外人士等)建立详细台账资料,针对变动及时调整和补充,实行动态管理。在这个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有影响、文化层次较高、热心统战工作的党外人士,建立基层统战人员工作重点联系对象名单,形成较为详细的人物基础资料。

这一系列制度机制为基层统战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性规范,增进了基层统战工作主体与基层统战工作对象的沟通联系,增强基层统战工作上下级间的联系。本次调研结果对此提供了证实。在“您所在单位、部门、层级基层统战中建立和运行的制度、机制有哪些”问题上,78.63%受访基层统战工作主体选择有“工作目标管理制度”,45.56%选择有“同级党组织专题研究统战工作制度”,61.07%选择有“工作例会制度”,57.25 %选择有“为统战对象服务制度”,51.15%选择有“走访统战对象制度”,33.59%选择有“考核激励制度”,31.30%选择有“信息交流制度”,30.53%选择有“教育培训制度”,32.82%选择有“经费保障制度”;在“您对本单位、部门、层级基层统战工作既有制度机制建设运行情况的总体评价如何”问题上,有35.88%基层统战工作主体认为“制度机制健全,落实实施状况良好”;在“您所在单位、部门是否设立并运行为统战对象服务制度”问题上,有70.99%回答“是”;在“您所在单位、部门是否设立并运行与统战对象联系制度”问题上,有74.81%回答“是”;在“基层统战工作负责人员与您的联系频率”问题上,有37.19%的基层统战对象表示“经常(≥3次/年)”,45.45%的统战对象表示“偶尔(1-2次/年)”。

(二)“嵌入式”基层统战工作格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基层统战工作在向基层的嵌入过程中也客观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关于基层统战工作的认识存在不平衡现象,部分基层统战工作主体的认识有待提高

一部分基层统战工作主体对统战工作还存在认识不清、理解不足的问题。这无疑会极大影响到基层统战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29.01%的基层统战工作主体表示对“统一战线”或“统战工作”的了解与知晓程度为“一般”,有4.58%则认为“听说过,不知道”,这两项比例加起来已接近34%;在“在基层是否存在统战工作”问题上,则有25.19%基层统战工作者认为“存在但比较不明显,仅是一项‘软任务’”,而还有5.34%则直接认定“不存在”,两项比例加起来已超过30%;另外,有5.34%的基层统战工作主体认为所在单位或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对本部门或本辖区统战工作“不太重视”。在处理岗位业务与统战事务冲突时,则有9.92%的受访者表示会“暂时搁置统战事务,完成岗位业务后再做统战事务”。在统战对象方面,有9.92%的基层统战对象表示对统战工作仅“知道一点”,5.79%对此表示“不了解”,还有14.82%的基层统战对象表示没有意识到“自身也是基层统一战线的成员与工作对象”。

2.基层统战工作组织的覆盖面、知晓度及工作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基层统战组织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进。一是需要继续扩大基层统战横向组织的覆盖面。基层统战纵向组织主要依托国家体制建立,其覆盖面能得到较好保证,而基层统战的横向组织作为一种新增的基层组织要素,尚存在覆盖面不够广的问题。在调研中,有65.29%的受访基层统战对象表示没有“加入一定的基层统战团体组织(如联谊会、新专联、商会等)”。二是基层统战组织的知晓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调研中,分别有15.27%和4.58%的基层统战工作主体对“本单位、本部门、本层级的统战工作领导小组、联络小组及其成员构成”表示“不太了解”和“不清楚”,两项比例加起来已接近20%;在基层统战对象方面,有17.36%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所在单位、部门、辖区负责统战工作的人员”。三是基层统战组织的工作效能有待提高。在有关基层统战组织效能的评价上,分别有15.27%和3.05%的受访基层统战工作主体认为“本单位、本部门基层统战工作‘纵向领导''’组织作用发挥”为“一般,只能起到一定作用”和“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形同虚设”;同时,还有22.14%的受访基层统战主体认为“本层级‘横向联系’组织作用发挥”为“一般,只能起到一定作用”。关于纵横两类基层统战组织的比较,有51.15%的受访基层统战工作主体认为“横向联系较为薄弱”,有20.61%认为“纵向领导较为薄弱”,有28.24%认为“二者都较薄弱”。在基层统战对象方面,有56.20%认为“所参加统战组织权力较小、地位较低,对自身问题解决帮助不大,影响力较低”;有4.96%认为“所参加统战组织对自身问题解决没有帮助,没有影响力”。受访的基层统战工作主体也对影响基层统战组织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判断。他们在“影响本单位、本部门基层统战工作‘纵向领导’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选择中,16.03%认为是“领导重视得还不够”,51.15%认为是“基层统战纵向领导组织的制度机制还不健全”,15.95%认为是“基层事务繁杂冲淡了基层统战领导工作”,15.27%认为是“基层统战纵向领导组织的非常设性”;同时,他们认为在“影响本层级“横向联系”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中,35.11%为“基层统战横向联系的制度机制不健全”,48.85%为“横向联系的牵头单位工作力度不够强”,54.20%为“横向组织覆盖面不够广”,38.17%为“驻区有关单位、组织配合支持的力度不够”。

3.基层统战工作制度的运行有待进一步落实与强化

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基层统战工作制度尚存在不少强化落实的空间。在基层统战工作主体关于“本单位、部门、层级基层统战工作既有制度机制建设运行情况的总体评价”问题上,还有41.22%认为“制度机制健全,落实实施程度有待增强”,有20.61%认为“制度机制不完善,基层统战工作开展制度化、规范化依据不充分”;有2.29%认为“制度机制稀缺,严重影响基层统战工作的开展与发展”;在具体工作制度方面,有9.92%受访基层统战工作主体认为“没有任何工作目标与计划”,有9.92%认为近一年来“没有专题研究,也没有在有关会议中作相关安排”,有16.03%认为近一年来“几乎不召开战工作领导小组、联络小组工作例会,主要靠单向通知作工作协调安排”;在统战工作主体与统战对象联系制度方面,有17.36%的受访基层统战对象表示基层统战工作负责人员与自身近一年来的联系频率“几乎没有”。

4.基层统战工作开展的保障力度有待加大

基层统战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相关机制的保障。在本次调研,我们对基层统战工作的教育培训、考核激励、信息交流和经费支持等方面也进行了关注。一是教育培训工作需要加强。在调研中,有47.25%基层统战工作主体表示“近一年来,所在单位、部门没有相关工作人员接受过统战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有40.50%基层统战工作对象表示“近一年来,没有参加过统战性质的教育培训”。二是考核激励工作需要加强。有32.82%的受访基层统战工作主体表示“所在单位、部门没有开展或接受过基层统战工作考核”。在关于如何加强基层统战考核问题上,64.89%受访基层统战工作主体提出要“做到与党组织其他中心工作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50.38%提出要“做到考核内容的细化和量化”,48.09%提出要“做到考核结果与各种激励措施的挂钩”。三是信息交流工作需要加强。在基层统战工作主体中,14.5%认为“本单位、本部门统战信息渠道畅通程度”为“不畅通,对基层统战信息掌握较被动”;在“制约同统战对象全方位联系服务的主要因素”问题上,在受访的基层统战工作主体中有56.49%认为是“对统战对象的基础信息掌握不充分”。四是经费支持力度需要加强。在基层统战工作主体关于“所在单位、部门是否有安排专项经费开展基层统战工作”问题的回答中,有25.19%回答“有,但离基层统战工作需要的差距还较大”,23.66%回答“没有,主要靠临时性的经费申请和审批”,19.85%回答“没有经费支持基层统战工作的开展”;同时,有67.94%的基层统战工作主体认为“工作经费不充足”制约了同统战对象全方位联系服务,还分别有78.63%认为“缺经费物质保障”以及47.33%认为“缺办公条件支持”影响了基层统战工作开展和发展。

三、构建“嵌入式”基层统战工作新格局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统战工作理论政策在基层的宣传普及,为基层统战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首先,必须重视提高基层政权党政以及其他组织领导关于统战工作的认识。推进基层统战工作,基础的一步就是要将统战工作意识、理念和思维嵌入到基层政权单位及有关组织的领导头脑中。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要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中,把统战理论方针政策学习情况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必备的考察内容。二是要把统一战线的理论方针政策列入基层宣传的议事日程,充分利用各种公共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的统战理论、方针和政策,宣传统一战线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以使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认识到基层统战工作的客观性、普遍性和重要性。

其次,必须重视提高基层统战对象群众的统一战线意识。在本次调研中,不少受访者提出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统战工作在基层群众中的知晓度。我们要大幅度提高基层统战对象的自觉意识,需要大力加强面向基层统战对象群众的统战宣传工作。我们可以通过打造一系列的富有特色、各有侧重的基层统战工作示范区等活动载体,采用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基层统战对象广泛参与进来;也可以通过编辑基层统战工作宣传手册,让基层统战对象对统战工作更加了解。

(二)加强基层统战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统战组织的工作效能

在纵向领导组织方面,要建立健全由区县党委统战部——街道党工委、乡镇党委分管副书记——街道、乡镇专兼职统战委员——村居社区统战委员的“一杆到底”的纵向网络。在这里,需要重点加强的是街道乡镇一级的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在我国政治体制中,乡镇处于“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地位。在这种条件下,为保证统战工作在基层的充分开展,尤其需要充实基层统战的干部队伍力量。在今后,我们可以探索在统战工作任务重的街道、乡镇配备专职的统战委员。同理,对于类似的村居社区,也可以探索配备专职的统战联络员。

在横向联系组织方面,要本着加强基层党政部门同本辖区内有关单位部门联系的原则,建立由街道党工委、乡镇党委领导的由有关单位党组织及人士参加的统战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该小组应该包含辖区内的重点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等单位。同时,要引导更多的基层统战对象加入基层统战团体,使更多的统战对象有组织归属、有活动平台,使基层统战工作主体有工作帮手。在这里尤其要重视处理好基层统战对象中的代表人士和一般统战对象的关系。我们在重视做代表人士工作的时候,不能因此忽视做一般统战对象的工作。相反,要充分发挥基层统战对象代表人士的辐射作用,更多地影响一般基层统战对象。

(三)加强制度机制的落实,不断提高基层统战的制度化水平

在目标管理制度方面,应引导基层统战工作主体和有关单位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确定基层统战工作的目标计划。目标计划要做到长短结合、粗细结合。要重视引导、鼓励统战工作任务重的地区部门设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层统战工作目标体系。这样有利于调动基层统战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统战工作更好地嵌入各个具体的基层社会。

在工作例会制度方面,要明确规定基层政权单位和有关部门单独或联合召开基层统战工作专题会议的程序、次数、记录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基层统战工作进入基层有关单位部门领导视野,切实成为日常工作内容。

在联系服务制度方面,重点是要使基层的统战联系制服务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要规定基层统战工作主体联系基层统战对象的具体次数与形式;继续推进“三定”帮扶制度的广泛实施,定帮扶责任人、定期联系交心谈心、定向服务解决困难;继续坚持慰问走访制度,做到有病必访、有困难必访、有家庭纠纷必访、有特殊情况必访。

(四)加强基层统战工作的保障机制建设,为基层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保证

要加强基层统战的教育培训学习工作。要使统战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成为基层党政干部的必修课,纳入到基层干部的招录、选拔的必备考察环节之中。重视加强对村居社区一级干部的培训,强化他们的基层统战意识和统战工作能力。继续加强基层群众中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增强他们辐射影响作用。为搞好基层统战的教育培训工作,区县一级的党委统战部门要以深入贯彻《2010-201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为契机,推动在区县党校、区县社会主义学院、区县行政学校中全面开设统战工作有关课程,组织基层党政干部、村居社区干部进行轮训,组织交流和参观学习先进统战实践经验,使基层广大干部更多地掌握开展基层统战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此外,也可以探索为基层有关部门干部配备诸如《中国统一战线》等工作刊物,增强基层统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要为基层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经费硬件保障。推动基层统战工作专项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列入基层党建经费的范围,使基层统战工作的经费来源经常化。同时,根据工作需要逐年增加基层统战工作经费,而对于重要统战工作和重大统战活动要另外划拨经费。重视基层统战的办公硬件建设,在乡镇街道挂设统战办公室牌子,使基层统战工作开展有明确场所;推进基层统战工作的各种制度上墙,使基层统战工作规范明了;努力为统战工作任务重以及办公条件较差的基层部门提供可能的硬件建设帮助。

第7篇:基层统战工作总结范文

一、传统成本计量模式的局限性

市场全球化和需求主导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需求的多样性和经营环境的多变性,使得企业不得不加强对业务流程的过程管理,以保证企业能及时调整,顺应多变的市场要求。传统的管理成本计量模式依附于财务会计的账务体系,难以及时、准确和真实地提供用于管理决策的相关成本信息。(1)成本重心前移,使成本信息出现时滞。资料表明,制造行业产品的75%的成本因素在产品研发阶段已确定,只注重生产过程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成本计量模式易发生失真现象。(2)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好量疏质”、“忽视核心竞争”等缺陷,与现代管理思想相抵触。(3)传统的成本计量建立的基准点是“短期的”(1个月到1年),反映企业短期的成本信息,将固定成本短期期间化处理,淹没了大量战略信息,企业绩效难以真正体现。(4)间接费用简单化对待,没有揭示出业务活动背后真正的成本动因。

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由于依赖于账户系统,存在着结构性的先天缺陷,无法很好地满足多目标的要求。H?托马斯?约翰逊和S.卡普兰(H.T.Johnson&RobertS.Kaplan,1987)指出,目前的成本会计系统试图满足三个目标:(1)将部分期间成本分配到产品,以便能及时编制财务报表;(2)为成本中心管理者提供过程控制信息;(3)为产品和经营管理者提供一个产品成本估计数据。典型的是仅用一种成本系统来实现这三种完全不同的目标。由于财务会计的思想已占主导地位,只有第一个目标完成得较好。然而,仅满足外部财务报告需要的成本系统,不能加强成本中心的过程控制,还将导致产品成本的歪曲和错误。

总而言之,过程控制、产品成本计算和财务报告的三种职能,会有不同的报告期间、不同的变化和固定成本分类、不同的轨迹和分配程度、不同的相关成本结构、不同的对象等。这三种系统来自一般的汇总基础,为不同的职能服务,不是设法设计一个综合的系统,而是希望设计不同的系统,以便更好地履行每一个职能。可见,传统的单一的成本计量模式已无法满足多目标的成本信息要求。

以1920年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一体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传统成本计量模式已面临着“相关性消失”这一严峻的挑战,80年前,英国和美国的会计师们曾为成本记录是否与会计账户体系结合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今天这个争论的问题又被提出。成本计量模式突破成本与账户单一结合体系势在必行,这并不是对现行的成本会计计量系统的简单否定,也不是80年前反对成本与会计账户结合的英国和美国会计师们的成功复辟,而是一种新的升华。

二、企业管理层次与不同层次成本的特征

任何一个企业的管理都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层面:战略管理活动、管理控制活动和作业任务活动。

第一层次为战略管理层面。战略管理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为企业少数管理当局(CEO、CFO、COO等)所关注和从事的主要工作。战略管理涉及的主要内容有:(1)外部环境带来机会或威胁;(2)企业核心竞争力判断;(3)企业组织机构如何适应环境;(4)长期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等。战略管理的特征是非系统化的。

第二层次为管理控制层面。管理控制是落实战略的过程,它是企业日常经营运作的中坚,是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保证。管理控制工作一般由公司中层管理的公司中间管理者所承担。管理控制涉及的主要内容有:(1)制定年度计划并落实;(2)实行公司全面预算;(3)按不同职能进行职能管理;(4)协调组织中多部门的行为;(5)传递信息和沟通;(6)进行业绩评价等。管理控制已具备系统化的特征。

第三层次为任务控制层面。任务控制是公司作业层保证特别任务有效完成的过程,它是管理控制活动的具体化,可以看成管理控制的基础工作。任务控制涉及公司作业活动的方方面面,它的特征是最具有系统化和结构化。

公司不同层面人员关心的问题侧重点不同,最高管理当局关心企业与经营环境的关系和企业竞争力问题;中层管理者所关心的是计划执行情况和管理效益问题;而作业层执行人员只关心任务是否完成和工作效率问题。反映到企业成本问题上,三个层面对成本行为的理解和要求也有所不同。

第一层面:公司层成本。公司层成本表现为企业价值链上整体成本结构。与竞争对手相对成本地位对比,通过调整企业价值链上的成本结构,以达到获取持久成本优势的目的。迈克尔波特指出,影响公司价值链整体成本结构的因素有规模经济、学习、生产能力利用模式、联系、相互关系、整合、时机选择、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机构因素等十种驱动因素。他认为,没有哪一种成本驱动因素,如规模或学习曲线等会成为企业成本地位的惟一决定因素,往往相互作用以决定一种特定的成本行为。降低价值链整体成本的途径有二:一是控制成本驱动因素;二是重构价值链。公司层成本是一种基于整体面的战略成本,不同于会计制度计算的财务成本性质,更注重长期性和整体性,这种成本函数往往是非线性的。它主要通过管理层和作业层的成本信息汇总所得到,有时夹杂着当局的主观判断和定性分析。

第二层面:管理控制层成本。管理控制层成本显示了一种典型的战术成本特征,它一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产生差异进行控制。由于现代管理控制强调过程管理,因此,对管理控制层成本需要与目标成本口径一致,进行跟踪动态纪录。将增加间接成本库和按照动因分摊是现代成本计量的基本特征。降低管理控制层成本的途径有二:一是按责任部门预算控制成本费用发生;二是按产品生产预算降低料工费成本。管理控制层成本是一种基于公司预算的战术成本,财务成本信息无法完全满足其要求,它需要采用多维成本计量,这种成本函数一般要假定为线性的。它主要通过作业层实际成本汇总和事前编制各种预算成本汇总所得到。

第三层面:作业层成本。作业层成本是执行层面具体活动所引起资源耗用的一种货币表现。它表示为进行某项活动所花费的代价,由于作业层关心具体作业的成本耗用,因此成本显现出具体性和短期性的特征。从理论上讲,作业层次的成本信息计量模式设计最为简单,可以按每一项作业活动要求对应纪录每一条成本信息。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作业层成本不仅要满足作业层管理需要,还要能够汇总生成管理控制层和公司战略层所需成本信息。因此,设计作业层成本计量模式时,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下,尽可能增加直接成本追溯方式、增加间接成本库数量、增加成本动因作为分配基础。降低作业层成本途径有二:一是优化业务流程,减少不增值环节;二是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直接成本耗用。作业层成本是一种基于作业的成本,实时性是它的生命,计算机应用可以大大改善作业层成本信息质量。作业层成本函数应该表现为一种较严格意义的线性关系。

未来成本计量模式应该能很好地反映三个层次成本计量的特征,能将三层次成本信息有机地统一在成本计量模式中。

三、未来成本计量结构:开放型三层结构多维概念的成本计量模式

满足“不同目的,不同成本”要求,成本计量模式应是一个突破会计账户框架的开放系统,它是三层结构的、开放型的、多维成本计量的一个计量系统。

1.成本计量模式的三层结构

成本计量模式应该是一个三层结构模式,即作业层次成本计量、管理控制层次成本计量和公司战略层次成本计量(见图1)。其分析顺序是自上而下:公司战略层成本——管理控制层成本——作业任务层成本。公司战略层次运用价值链分析工具,进行“成本链”相对成本优势分析;管理控制层制定成本预算,进行成本过程控制和评价;作业层成本,计算特定对象成本,利用成本动因分析进行成本改善。而成本计算顺序恰好相反,应该是自下而上:作业层次进行原始成本纪录和成本计算;管理控制层利用成本基础信息汇集进行成本预算控制;而公司战略层次则利用作业层与管理层的成本信息进行战略决策与分析。

2.成本数据库DSS设计思想

为了保证成本信息能支持多目标决策,成本原始数据库结构应该采用DSS设计思想。DSS系统可以支持多目标决策需要;可以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管理决策问题;可以进行人机交互增加适应性;反应速度快,可以应付不同数据输入,等等。设置两个基本库——数据库和方法库,数据库记载会计交易的基本事项,而方法库则存放不同的确认和计量规则(包括会计准则和非会计准则规则,会计准则只是规则中的一种方法)。在信息使用者使用成本信息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选择不同的确认和计量规则,组合成与信息使用者决策最相关的成本信息内容,而不是传统成本计量系统将规则固化在会计数据里。

3.突破账户约束的开放系统结构

未来成本计量模式应该突破会计账户系统,在账户系统之外构建一个开放系统。在设计底层作业层次的成本计量系统时,要考虑上两层次即公司战略层次和管理控制层次的需要,以便于数据汇总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图1所示成本计量系统的内在逻辑结构:(1)首先设计成本对象。一般成本对象是多维的,包括产品、服务、项目、客户、作业、部门、商标、计划等。成本对象数量确定要谨慎,因为增加一个成本对象,系统数据处理量将是级数倍增加。(2)根据不同成本对象决定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概念是动态的。直接成本采取追溯方式直接计人特定成本对象,间接成本则需要分配计人。一般来说,将成本划为直接成本越多,成本计算越准确,但计算代价也越大。(3)划分成本等级,确定汇总逻辑关系。制造企业的成本等级一般有产量层次成本、批量层次成本、产品支持成本和工厂服务成本四个等级。划分成本等级,确定合适的成本动因,有利于不同层次管理者分析成本需要。(4)确定间接成本库数量和寻找合适成本动因。一般来说,间接成本库数量越多,越有利于进行成本动因分析,有利于找出价值链上不增值或低效率活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另外,成本分配基础并不都是成本动因,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将成本动因作为成本分配基础。(5)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制度。实际工作中,单纯的成本计算制度很少见,大多是混合成本计算制度。

4.财务成本计量系统与管理成本计量系统的内在“一体化”

管理成本计量系统要突破财务会计系统的束缚,但与财务成本信息有“一体化”联系要求,即数据相互关联,不应该设计成两个数据相互独立的系统,否则将会出现数据不一致问题。在一体化系统设计思想下,尽可能采取“保证局部数据应局部使用,全局数据应全局使用”的原则。此外在进入会计账户数据库的数据时,要设立“屏障”以保证符合会计准则法定性要求。

5.改变传统成本计算的数据流向

传统成本数据流向顺序是财务会计系统——管理会计系统——业务系统,即会计交易事项通过凭证输入记入账簿系统,由账簿系统向业务系统提供成本信息资料,为各部门提供成本信息的决策支持。基于这种成本数据流向设计的成本信息系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无法从根本上克服成本信息与物流、人流和资金流匹配问题。未来成本计量模式中的数据流向应该恰好相反,由业务系统流向管理会计系统直至财务会计系统。业务部门发生活动立即被实时地记录下来,形成物流、人流、资金流“三流”相匹配信息数据,这类原始状况信息需要占用极大的存储空间。对于外部财务会计而言,所需信息十分有限,将从业务数据库中获取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成本信息,记入会计账簿系统。大量价值信息(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被屏蔽在账簿系统之外。

6.考虑设计系统的成本效益性问题

一个合理的成本信息系统的目标并不是拥有最准确的成本计量方法,因为任何一个成本信息系统的运行都是有代价的,拥有最准确成本计量方法系统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成本信息系统运行成本曲线可以表示为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它由计量成本曲线和错误成本曲线叠加而成。X轴为成本计量精确度水平,Y轴为运行成本规模,传统的成本信息系统操作起来并不昂贵,但它歪曲了针对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和顾客的成本报告,造成管理当局的错误决策而形成错误成本,这种错误成本对企业是昂贵的。但是如果设计一个“精准”的成本信息系统,通过划分级别非常低的成本信息“粒度”支撑该系统,虽然系统能够给管理当局提供满意的成本信息,但是计量成本的代价太高,实施这种系统的成本将大大超过由于其能够提供“精准”信息所带来的收益。因此,最佳成本制度是一个次优化的选择,必须考虑成本一效益关系。wWw.gWyoO

四、结束语

从以账户为基础的传统成本计量模式扩展到与业务系统相融合的开放型成本计量系统,不仅仅是成本计量内涵和外延的扩充,这种变化也体现了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完善和发展成本会计学科需要有新的成本计量模式出现;二是现代管理也呼唤着成本计量的改革,需要通过有效、可靠的成本计量模式来正确、及时地反映企业耗费。

「参考文献

[1]JohnKShankandVijayGovindarajan.StrategicCostManagement-TailoringControlstoStrategies[J].JournalofCostManagement,1992.

[2]JohnKShankandVijayGovindarjan.StrategicCostManagementandValueChain[Z]HandbookofCostManage-ment,1993.

[3]查尔斯T霍恩格伦。成本会计:以管理为重心[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第8篇:基层统战工作总结范文

一直以来,市委统战部对实施目标责任制工作高度重视,为了深入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加强我市统战工作,今年年初,我部结合实际,制定了《20__年统战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随后又召开专项会议,在深刻领会上级各项精神基础上,集中讨论并具体安排了各项工作,实行了××*副部长负总责的分工负责制。近一年来,按照《方案》要求和具体分工,以及该谁管的谁管、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深入细致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工作情况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1、领导重视,部署到位

接到市委统战部《20__年县(市)区统战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后,我们迅速出台了《市20__年统战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并且及时向负责统战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做了汇报,按照《方案》要求,把统战工作纳入到市委重要议事日程,并且拨入了一万元专款,作为培训非党后备干部、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等工作专项经费;同时,经过具体的研究和部署,也把统战工作及时纳入到了各乡镇(街道)目标管理内容,实行了年终检查制。

2、宣传到位

我们市委统战部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加强了联系与沟通,把统战宣传工作纳入宣传部宣传计划。并且已经形成了一项制度。同时,在市委统一安排下,市委党校还把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政策、新社会阶层等统战理论纳入到教学内容,作为了培训党政干部的必修课程,今年我们还特别在全市后备干部培训、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培训等培训活动中进行了授课。

3、建立健全统战工作协调机制

长期以来,我市在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民族宗教等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和非党干部等相关干部管理等方面,经过不懈努力,建立和健全了由统战部负责的统战工作协调机制。

4、加强统战部自身建设

1)、采取自学、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统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战线理论学习纲要》。学习《纲要》主要注重了“三个相结合”,一是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相结合,二是同学习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重要论述相结合,三是同本市实际相结合。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统一战线理论武装了头脑,切实的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和指导统战工作,把它作为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和检验成效的衡量标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分析和认识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战略思路,围绕我市"农业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三项战略,切实调整和丰富了统战工作的内容,突出了统战工作的重点,探索和扩展了统战工作的方式,从而增强了为振兴我市经济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

2)、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四月份以来,结合统一战线工作实际,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研讨会、集中学习和自我领会等形式,组织开展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和理解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使“八荣八耻”成为广大统战干部和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我们还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树统战干部形象、建党外人士之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努力为造就一支学习型、思考型、民主型、创新型和实干型的统战干部队伍做出了努力,致使我部的领导班子空前团结,干部素质迅速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除了在统战机关中开展“学教”活动外,我们还将教育活动进一步延伸到了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当中。此外,我部还于下半年重点开展了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五号文件》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3)、通过与统战成员的联系和接触,自觉地宣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统一战线理论,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统一战线理论。切实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十六大精神上来,进一步做到了“三个提高”,一是提高了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二是提高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性,三是提高了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自觉性,增强了他们自觉为“三个文明”做贡献的意识。

4)、我部已基本完备电脑等网络设备,加强了统战网的建设,并且我部也及时加入到了全省公文传输网络,在实现与××*市委统战部的信息网络传递同时,也即将实现与市委、政府等部 门的办公局域网化。

5)、11月7日,我部召开部机关、工商联机关学习会,认真学习同志在学习《文选》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省、市委统战部《关于认真学习的通知》。在学习中,重点提出了要认真学习《文选》原著,认真地读、细致地读,努力把握精神实质,真正学通弄懂;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文选》是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进一步明确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进程,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进一步明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和《文选》的灵魂;学习《文选》要与学习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突出学习《文选》关于统战理论、宗教问题的章节,并紧密联系实际,深入推进统战工作;学习《文选》要与做好我们当前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的具体要求,以确保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做好派与党外干部工作和民主政治建设,为增强兴城经济献计出力

派与党外干部工作,始终是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兴城市委和我部始终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努力地抓好和抓实。

1、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第一,建立情况通报,对口联系制度,认真听取了各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建议和意见,注重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各派自身优势,为地方经济献计出力。今年,我们一是加强了各派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民革××支部等派设立了专属的办公地点和活动中心,使派基层支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坚持政策和标准,积极慎重地开展了各派组织发展工作,引导他们在新的社会阶层、企事业单位党外知识分子中正确地吸纳了素质高、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是民盟××支部发展盟员工作,今年共发展3名新盟员;三是开展学习活动。组织全体民主同盟盟员和民革党员,以及民建、民进、农工党员学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讲话、中共中央五号和十五号文件。使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和政策水平。全年共组织学习活动2次。

今年,我们还继续有效的支持和协助了各派开展"四个一"活动,支持各派将“四个一”活动进一步纳入到了广泛化、深入化、规范化和经常化轨道,支持各派组织发挥优势,开展社会服务、引资引智和爱岗敬业活动,特别是开展了医疗卫生、科技知识、政策法规的“三下乡”活动。主要表现在:1、民革××支部,在今年3月份深入到省级贫困乡××乡开展了捐资助学活动;2、民盟兴城支部,在今年5月份到山区乡镇××乡开展了卫生下乡活动。3、推动各派紧密结合发展兴城经济中心,从自身优势出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重大课题着手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形成成熟的意见和建议,建言献策,为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才智。4、号召广大派成员广泛开展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项目和市场的"五引进"活动。5、鼓励和支持广大派成员立足本岗、爱岗敬业,在本职岗位上为××市经济的振兴做出贡献。

2、党外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文秘站版权所有

第一,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对他们已建档并进行培训。第二,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我们通过重新摸底和基层党组织推荐,对全市非党后备干部建档和确定。第三,我部加强了与组织部门的联系,加大了党外干部实职安排工作力度。今年我们推荐了2名党外副职干部拟任正职和7名党外后备干部担任副职,争取他们得到市委的提拔使用,现在正在考核当中。关于党外后备干部工作,上半年经过各单位推荐和我部调查摸底,向组织部门推荐了60余名党外后备干部,经过考核最终确定了28名党外后备干部,并且于7月31日在党校举办了非党后备干部培训班。另外,我部还按照上级规定,使一些未配备党外副职干部的部门配备上党外副职干部,并且还鼓励一些单位大胆起用有真才实学的党外干部担任重要职务,在这方面,工作较为突出的是卫生局,他们大胆起用24名非党干部担任本系统基层正副职,例如民革××支部委员常青担任了××市人民医院主持工作的院长。现在我市安排党外干部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比例已超过了20%,乡镇(街道)党外干部的配备已达到17%。文秘站版权所有

3、民主政治建设

在民主政治方面,主要是做好政协委员届中调整工作,我部根据××乡已划归××区、以及部分委员已调离我市等客观实际,及时对这些政协委员进行了登记,并且上报政协主席会和政协常委会讨论通过,完成了这些政协委员的调整工作。

4、我部在新社会阶层人士调查、摸底中,重点作了无党派代表人士的物色工作,关于这些人的培养主要是结合在了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当中。

三、基层统战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第一,加强社区统战工作。今年,我部继续深入开展社区统战调研工作,走访了全市27个社区,对社区进行了深入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在去年基础上,又在××社区、××社区深入开展了社区统战试点工作,把社区统战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系统地开展社区统战工作。一是将统战工作与社区党建工作相结合,成立了社区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支部书记任领导小组组长,并正在积极联络住街企事业单位法人代表,争取他们担任社区统战领导小组成员,共同参与社区统 战工作,形成了“统战一盘棋”的社区大同战新格局;二是建立了统战工作研究、学习、会议、宣传教育、走访慰问、档案管理和谈心交友七项工作制度;三是主动的开展了调动社区内统战成员积极性工作,开展了为小区环境建设献计出力、在社区开展扶贫帮困等活动。

第二,加强乡镇街道统战工作,各乡镇(街道)都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各单位的党委副书记分管统战工作,宣传委员兼任统战委员,年初我们还下发了《20__年统战工作要点》和《20__年乡镇街道统战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方案》,并且决定年底对工作目标管理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第三,继续加强与各企业的联系,在工商联配合下完成了对全市十几个重点企业的走访活动,在条件具备的××*、××*等企业设立了联络员,为开展好企业统战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四,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我市现有高级知识分子487人。中级知识分子1406人,我们逐一给他们建档造册,并且向党委和有关部门推荐优秀党外知识分子。我们在掌握情况和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优秀党外知识分子担任重要职务同时,特别是做了党外知识分子稳定工作,具体体现在我部联络教育局党委妥善解决××*高中部分师生上访事件上,通过组织召开知识分子座谈会、认真开展事件反思、召开法制讲座、普法教育等教育工作,使这些知识分子人心安定、思想统一,积极投入到了教书育人的工作当中。

四、经济领域统战和海外统战工作

1、深入开展"光彩事业五项工程"活动

一是在20__年工作基础上,开始创新工作方法,继续搭建工作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主要是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多领域开展了招商工作,重点招商项目是合同资金2800万元的食用酒精项目,企业名为××生物发酵厂,目前,到位资金已达1700万元,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工,年底将投产运营。另外,我部还开展了对已招入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在我部努力下,××复合肥有限公司投资已超过20__万,已于年初投产,预计年底总产量将达到一万吨;××*药业有限公司已将资金投入总额提高到9237万元,现已到位资金5822万元,厂房、设备安装等已基本完工,预计年底投产运营。二是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光彩事业五项工程”中。较为突出的是××*有限公司和××××制衣有限公司。在我部积极帮助、引导和协调下,上半年,××*有限公司发挥优势,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和增加税收,带动了省级贫困乡××乡的脱贫致富,并且该企业还临危受命、托管国营××*厂,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能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转危为安,实现了运营正常。××*制衣有限公司则是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和合理的经营模式、销售渠道,发挥××同业商会会长和领军企业作用,带动了××业加工这个产业以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向前发展。

2、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工作。

今年,我部积极开展了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调查摸底工作,目前已掌握50余名新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基本情况,并为他们建立了档案。10月18号,我部召开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将采取四项措施,扎扎实实开展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工作意见。一是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纳入两级党委的议事日程,加快建立党委重视、政府支持、统战部牵头、各相关部门和团体协同配合、社会各界关心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把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纳入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培养目标,并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通过联席会议,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团体共同研究,确定行业代表人物名单,建立档案并进行滚动调整。三是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相对集中的工商联、工商联下属的××、××*等商会、××园区等行业协会等这些团体入手,探索通过社会团体开展工作的路子。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分工协调机制、信息交流机制等。

按照意见要求,我部又于11月1月举办了首期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培训班。聘请具有一定理论修养的理论工作者做了题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下大力气凝聚新社会阶层人士力量、为××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作贡献》等辅导报告,并且组织了专题讨论活动。使参加培训的36名学员,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正确认识了我国新社会阶层的含义,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价值,认清了形势,从而增强了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了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成为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勇气和决心。

3、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建设

今年我们对已经掌握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建档造册,对他们实行动态管理,并积极引导××*、××*、××*等人参与了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筑路修桥、海会和改善城市环境等光彩事业活动,今年捐资额超过了100万元。

4、充分发挥工商联作用

一是通过下基层走访、调研,对主要企业的经营状况比较了解,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并把其意见汇总反映到了市委、市政府;二是加强了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圆满完成了工商联换届工作,对下届工商联工作做了明确安排,并且通过工商联大会的胜利召开,进一步凝聚了全市工商业者的参政,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共创××美好明天的勇气和信心。三是我部领导工商联党组,发挥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和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作用,积极开展了部领导分片包干、帮助协调土地征用、办理各项手续和解决管理技术人才不足等服务工作。在我部和工商联积极努力下,结合本地实际,全体会员企业都在积极增加资本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企业,现如今可以说是全面开花,上半年共完成资本投入3个多亿,其中制衣工业园、××公司20万吨扩建、××*公司环保、安全工程、××制 衣扩建、××*公司的新设备引进等规模以上项目12个,预计投入2.38亿元,现已完成资金投入2.14亿元;

5、定居台胞、台属、台商、台生及归侨、侨眷工作和建档工作也较为完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有关政策也得到了贯彻落实。今年年初,我部开展了春节走访和台胞台属联谊会,我们还适时召开了全市对台工作会议,做出了具体的工作部署。年初以来,我部还按照会议要求,充分发挥“三胞眷属”亲缘优势,组织开展了“亲情互动”活动,在活动中,我部主动联系和接待了台胞××*先生等5人次。通过做工作,他们都表示回台后,将积极宣传家乡的资源、现状和招商引资政策,并积极联络××市以及××*籍台胞,特别是做二代台胞工作,尽快组织他们回乡考察,力争为家乡做贡献。

今年我们还历时5个多月时间,在全市深入细致地开展了台胞台属调查统计工作,这也是16年来××市最大规模的一次台胞台属普查工作,基本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台胞台属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对台宣传上,我部主要利用自有网站,通过互联网向台湾及海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资源和招商引资政策。

在帮助台胞台属解决实际困难方面,我部在自身较为困难条件下,还拿出近万元资金,捐助给10位生活困难的台胞,同时,我们还在台胞台属子女就学等问题上予以了帮助。并且,我们还妥善解决两起台属上访事件。

在为台资企业服务上,我们曾多次到现有台资企业进行调研,认真听取台商对我市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走访调研活动,我们也检查了《保护法》的执行情况,了解了企业经营、生产中需要政府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利用市台办这个台商与政府及相关部门联系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帮助台资企业解决融资、土地等实际困难。对违反《保护法》规定,制约像××公司这样的台资企业发展问题,我们都与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进行了情况沟通,帮助制定措施,做了进一步的纠正和整改,促进了我市台资企业健康发展。

6、建立了海外重点联络人士队伍。

五、民族宗教工作

1、关于宗教工作。我部本着民族宗教无小事原则,全力贯彻执行《宗教事务条例》,以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并且相继开展了民族宗教政策宣传工作,提高宗教工作干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引导信教群众依法从事宗教活动。以保证宗教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同时,我部还联合民委深入开展了少数民族人口、宗教场所、宗教从业人员、信教群众、非法传教设点、特别是宗教“两乱”的情况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宗教问题,我部提出,一是加强宣传教育,使各级党政干部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主要特点,增强做好宗教工作的自觉性;二是完善宗教基层工作机制,发挥宗教事务管理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的作用,强化乡(镇)村管理宗教的作用;三是加强民主建设,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给群众创造更多的致富机会;四是加强农村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五是动员全社会力量,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努力规范宗教活动的行为,并且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懂宗教、懂政策,认真抓好宗教工作。

针对“两乱”寺庙这一复杂和棘手问题,我部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一是坚决遏制滥建寺庙行为发生,时间从新《条例》颁布开始算起,对以前发生的,认真研究解决的办法,对新发生的一律拆除。即在全市范围内要以‘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发文,并且集中公安、城建、宗教多个部门联合统一行动,全力封杀、坚决‘卡死’。二是对现有所谓‘黑庙’进行分门别类,条件具备的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予以开放。三是对条件不具备的,包括在布局上不尽合理、规模较小、信众较少的场点,结合第一个办法,采取强制措施予以拆除。

主要是领导民委:一是通过掌握场所基本情况、历史沿革、发展潜力、制做平面图、拍摄实景照片、业务管理小组名单公示、建立宗教活动半年总结、财务检查、教职人员进出请假、宗教活动申请制度和维修房屋申请制度,为宗教活动场所建档、建章立制,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二是与公安局、维稳办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集中对8处私自建立的寺庙进行了查封,取消了6处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对私自进驻僧人和道教场所进驻佛教教职人员等非法宗教活动进行教育和惩处,制止了一起场所外的大型宗教活动。有效地遏制了滥建寺庙、乱住僧人之风,打击了非法宗教行为;三是与各有关部门协调关系,为××*基督教堂和××*寺以土地置换的方式清偿教产,共清偿土地7亩,维护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利益。更换了××寺释××为该寺法人,解决了××寺管理混乱问题。,根据××禅寺法人释××年老体弱多病的现状和本人请求,将该寺恢复为二僧寺院,由释××出任法人。

2、民族工作。在我部领导下,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一是组织全市15个民族乡的统计员参加了省民委举办的《民族乡(镇)基层统计报表》培训班,提高了民族乡统计员的业务水平,并按照要求,准确及时的汇总和上报了报表,保证了基础数据准确无误;二是围绕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确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经济效益、有前景、有潜力的两个少数民族经济项目:××××族乡大根罗卜育种基地、××满族乡花生良种繁育基地,确定三个享受少数民族地区补助的乡镇:××满族乡、××满族乡和××××族乡,确定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满族乡××*村,几个项目已经完成了初评、初审和文本上报工作;三是在全市8个民族乡中,选出8名在当地有示范带头作用、有致富项目的农村经纪人为“电脑农业”示范户,每户带动10户,以循序渐进方式,带动一大批群众共同致富,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民族乡经济发展;四是按规定,严格把关,为15名少数民族人口恢复、更改了民族成份;五是经常深入穆斯林饭庄等4家清真饭店调查走访,发现问题作了及时处理,主要是及时收回了因经营不善濒于倒闭的××*饭店相关手续,避免了伤害少数民族人口感情事件的发生和民族纠纷的出现,又于6月初,热情接待了一位来我市出差、被扒手盗走财物的河北××市回族兄弟,及时联系了民政局救助站,为他购买了返程车票和食物,使他平安地返程回家。

六、统战理论研究,宣传和信息工作

1、注重统战理论研究

5月末,我部专门召开统战理论研讨会,在总结去年统战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撰写统战论文较好的9位同志给予了表彰,并且部署了今年统战理论研究的方向和统战论文撰写任务,现已收到多篇质量较好的理论论文。今年,可以说是我市对创 新统战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取得初步成果的一年。我市统战理论工作者、市委党校副校长××*撰写的《新时期统战工作的三个创新》,被刊登在了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建设者》杂志06第一期上,他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探索出的“面临新时期、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和统战工作范围不断扩大等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执政兴国的法宝作用,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工作思路、创新的工作方法做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这一理论,得到了我省众多理论专家的肯定。

2、重视统战宣传工作

今年4月,我部开通了××统战网站,深入细致地开展了宣传,现在该网站浏览量已超过12500人次,许多外地人士还通过网站与我们进行了交流,特别是海会期间,河北的几位与宗教相关人士,通过网站了解了我市的宗教和场所建设情况,与我部联系了到××寺等寺院考察的相关事宜,8月份,河北××*开发区和山东的几家企业还通过网站了解了我市××*、××*几家重点企业信息,通过我部联系了冶金机件、渗透膜等相关合作事宜。此外,我部还加大了统战工作在××*日报、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力度。

3、加强统战信息工作

第9篇:基层统战工作总结范文

一、工作目标

为党的十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全系统各基层单位,全面排查整治下属各单位内部的火灾隐患,广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全力做好火灾应急救援准备,坚决确保系统内不发生重特大消防灾害。

二、工作任务

1、全力整治系统内下属基层单位火灾隐患,结合前期的“清剿火患”战役工作,持续排查整治火灾隐患,不断改善社会安全环境。

2、加强对本系统下属单位的整治排查力度,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特别要着力整治本系统烟花爆竹行业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环境秩序,配合整治打击社会上烟花爆竹走私、违法违纪行动,严查进货、保管、进、销、存销售经营全过程的不安全行为,开展一次全系统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要限时整改到位,并下发整改通知书,确保在党的十会议召开前整改结案。

3、制定供销社系统烟花爆竹及其之危险品等重大灾害事故处理应急预备方案,成立供销社系统应急救援小组。

三、工作步骤

1、7月20日至8月10日为工作部署阶段

召开本系统下属基层单位负责人工作会议,学习万府办字[2013]37号文件精神,武装思想头脑,部署十消防安全保卫工作要求,研究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机制,动员全系统力量,部署落实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方法措施。

2、8月6日至党的十八闭幕为实施和攻坚阶段

下属各基层单位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统筹工作方法,制定措施,明确责任,全面推进,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挖死角、找危源,开展对全县社属基层单位的消防安全检查,特别要对基层烟花爆竹行业和县城烟花爆竹公司仓库进行重点检查,针对当前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查缺补漏,防微杜渐,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要限时整改到位,发出整改通知书,并跟踪落实,对问题突出的点和面,开展攻坚行动,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火灾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3、党的十闭幕后5日内为总结阶段

汇总分析各基层单位党的十消防安全保卫战的工作情况,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对在这次消防安全保卫战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通报表彰,并向县安委会上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