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精选(九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1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状况发生变化,一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一种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不仅影响转移地区的产业结构,同时也影响承接地的产业结构与承接地的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

1安徽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工业,工业在三种产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有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不断走向合理化。通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安徽省已经从农业与人口大省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大省。在安徽省GDP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构成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有一定的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虽然有所上升,但占比还是比较低。近些年来,虽然安徽省一直在大力推进省内产业结构调整,但是省内产业结构仍然相对较脆弱。目前,在安徽省产业结构构成中,相对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拥有高新技术的现代企业比较少和缺少先进企业集群的支撑。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安徽省的规划力度不足,政策转化为实践力度不足,承接的产业质量相对比较低下。

2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2.1安徽省产业转移的吸纳情况

近年来,在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安徽省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外资项目和资本数量上有显著增加,吸收的省外资金也在不断上升。近几年,一些享誉盛名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企业也在安徽省进行投资或开设分公司。通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安徽省的产业结构有所改善,产业竞争力也进一步提高了,这有力地促进了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促进安徽省实现从农业大省到工业大省的转变。但安徽省承接的转移产业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来看,都与东部地区都有不小的差距。

2.2产业转移的主要来源地

近年来,安徽承接的产业转移来源地相对比较固定,主要是亚洲,例如新加坡,还有国内其他相对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的省份,例如香港、澳门、台湾和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近年来,安徽承接的转移产业数量不断提升,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2.3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领域

安徽在不同阶段承接的转移产业的也是不同的。据相关资料显示,安徽省承接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工业方面,重点在制造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的供应和生产。早期,安徽省承接的产业转移主要是轻工业;近年来,安徽省承接的产业转移主要是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尤其是设备、矿品制造业发展速度相对比较快。同时,承接的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和总量也在不断发展,但是承接的金融业投资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不利于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平衡发展,同时也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2.4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省内地域分布

近年来,安徽省基本上每个地级市都承接了省外甚至国外的产业转移,包括企业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但各地级市无论是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质量、数量还是在省外、国外直接投资的资金利用率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数量上,合肥最多,淮北、淮南相对较少。安徽省各地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发展明显是不平衡的,两极分化相对比较严重。合肥、马鞍山、安庆等市区承接的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皖江城市带的建设。所以安徽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该尽可能地发挥各市区的环境、资源等优势,使个地级市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承接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使各地级市物尽其用,人尽其力,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

3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3.1优化承接环境,提高产业转移数量与质量

虽然安徽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发展速度还是远远落后于省外其他城市,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吸引高质量的产业转移项目,安徽省应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承接高质量的产业转移,促进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安徽面临的承接优质产业转移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因为承接省外及国外的产业转移可以为产业承接地带来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所以安徽省必须大力加强对自身硬实力、软实力的建设力度,优化承接环境,建造出优质的投资环境,以增强对转移产业的吸引力。

3.2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人力资源储备

近年来,转移产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原材料密集型为主转变为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安徽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对产业转移不再具有吸引力,产业转移地更偏重于承接地的人才及人力资源储备。因此,安徽省应大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储备,只有这样安徽省才能形成对产业转移的长期优势。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对当地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再教育培训。将学校教育和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进行顺利对接,尽量减少高分低能学生的出现,培养出能够真正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满足产业转移企业对高素质人力的需求,以保证安徽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丰富的优质劳动力优势。近年来,安徽省还采取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省内外出务工人员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对外出务工人员带回的先进技术、丰富资金进行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安徽省不应仅仅局限于对省内劳动力的培训,还应该制定出更多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优秀省外人才到安徽省工作。同时加强人才的跨区域流动,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

3.3优化产业转移吸收结构,改善产业结构布局

目前安徽省从国内承接转移的产业,大部分都是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较低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规模较小,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不利于提高安徽省的科技创新水平,也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今后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力度和转移的承接,尽量减少对一般加工企业的承接。一方面,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不仅能够借鉴高新技术企业成熟的管理模式,高效的营销策略,而且还能够学习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安徽当地企业在与外来投资企业合作时,应更加积极地虚心向外来企业学习,同外来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水平,增强本省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应大力引导外部资金投向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提高安徽省科技创新水平,并加快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转化速度,促进安徽省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高速发展。现阶段,安徽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考虑到转移进来的产业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应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首先安徽省应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从法律上严禁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进入我省;其次,安徽省应大力引导外资企业的资金投入到能够促进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部门,通过加大对设备、技术的投入力度,对高污染企业进行降污改造,进而保护我省的生态环境,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提供良好的环境。

3.4培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优质的产业配套措施能够增强我省承接优质产业的优势,产业配套措施越完善,就越能吸引优质产业向我省转移,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就越好。所以,我省应当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国家规划的重点产业,增强我省产业配套措施,为培育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园区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的建设,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应着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承接省外、国外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当前,一是要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将产业园区进行合理规划。二是要提高进入产业园区企业的技术水平,对劳动密集型等低技术的企业提高进入门槛对高新技术产业放宽进入条件。三是要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加强专业园区的建设,促进园区内各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促进各企业间的联系与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3.5采取自主发展策略,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产业由发达国家或我国其他发达省份向我省转移后,我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就业,能够吸收大量资金,能够学习到发达国家或省份的先进管理经验与先进技术,从而加速我省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很容易导致我省的产业结构升级严重依赖于发达国家或省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一场产业转移的巨浪。安徽省应积极釆取自主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避免承接产业过程中过于依赖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以自主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取代技术依赖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安徽省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来创建自主创新体系,积极促成省内各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交流,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研发新技术,通过自主研发来彻底摆脱对外资企业的技术依赖。

参考文献:

[1]刘依杭.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15.

[2]赵红.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05):17-18.

第2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升级 优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时点上,组成经济的产业部门是大不一样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成本的上升、恶化,对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一、正确的理论指导是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前提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理论已成为指导产业发展和调整的主导理论。一般而言,产业结构理论由三次产业划分理论、产业布局区位理论、产业布局比较优势理论、结构调整理论和结构演变趋势理论五大体系构成。

三次产业分类法首先是由费雪(Flsher)提出的,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C・克拉克继承了费雪的观点,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研究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规律,这种分类法又称为“克拉克三分类法”。在产业布局比较优势理论中,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理论,然而绝对优势理论不能解释实践中的有关分工问题,因此大卫・李嘉图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

而在结构演变趋势理论的研究中,威廉・配第、克拉克、霍夫曼、库兹涅茨和里昂惕夫等做出了突出贡献。威廉・配第在其《政治算术》中提出:“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是西方经济理论中最早、最朴素的产业结构论述。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依据近2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与生产资料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随工业化的进程所发生的变化,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比例,即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

结构调整理论中影响较大的是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和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这5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演进都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经济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主导部门通过回顾、前瞻、旁侧三种效应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是指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要求把积累投向收入弹性大的行业或部门;生产率上升基准要求把积累投向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或部门等。

二、加快开发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战略思路

开发区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指导, 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 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目标, 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并举, 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建立完善的工业产业创新体系, 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 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 以新兴支柱产业为支撑, 结构合理, 优势明显, 特色突出的新型工业格局。

三、加快开发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战略措施

1.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开发区以劳动密集型为基础的制造业、服务业,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工业,与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信息、通讯、生物等新产业同时并存,产业结构调整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互支持递次升级的结构深化过程。现以技术引进为主,培养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为辅,有步骤、有层次地加大自主研发、创新的投资力度,逐步摆脱对外来技术的依赖。

2.整合产业链与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品牌优势

产业升级不单纯是旧产业崩溃、新产业的兴起。原产业竞争方式的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推进强渠道、名品牌策略,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移,也是重要路径。现代市场竞争已从最初产品竞争过度到资本竞争,以及到现在日益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竞争态势的品牌竞争,而我们真正缺乏的就是品牌和国际化营销网络。

目前,鼓励龙头企业作强品牌外,要看到中小企业的可塑性和发展性。利用集群优势弥补其在规模、信息、技术、人才、物流、管理、资金等方面不足,整合产业内外相关企业资源,优势互补,可具有与国际品牌竞争的能力。随产业集群的发展,生产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推动服务型工种从企业内部转移到外部,形成一批专司服务的企业,专业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集群发展所积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还会带动运输、仓储、电信、餐饮、旅游、娱乐、教育、卫生、中介、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

3.创意产业有助产业结构升级

创新产业以创新为基础、文化为元素、市场为载体,其创新性在于创新产业、创新活动的生产和销售独具匠心,把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重组。创新产业的关键是创意者要掌握消费者求新、求异、求变的需求心理,成为拥有巨大市场、广大受众、高额利润和有效价值链的创意产业。这对于改进、升级、补充现有的产业结构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4.现代物流的发展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现代物流从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提升到设计整个价值链。不只提供仓储和运输,还开展配送和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也可按客户需要提供其他服务。现代物流通过供应链的综合运作,渗透至产品生产、市场销售的整个价值链,协助客户业务转型,提升其在价值链的位置,获取更高利润,引入价值链服务,使物流最优化。它使产业分工更加精细,产销分工日趋专业,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现代物流的系统性,使物流企业可跨区域做长距离服务,且随着第三、四方物流的不断发展,服务质量日益提高甚至可服务价值链内所有环节。优化并实现产业链的资金流,信息流,甚至产业战略的协调及无缝链接。跨区域整合、调配资源、资金、信息,更大范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机构升级。

5.蓝海战略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应用

蓝海代表亟待开发的市场空间、新需求、高利润增长机会。在供过于求的产业中,我们应开创蓝海抓住新利润和增长契机。战略转变,不能单靠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低价竞争,要重视细分市场的开拓。把战略中心从竞争对手转移向他择市场,从产业顾客转向非顾客;剔除,减少,创造和增加,构成新价值曲线挑战产业现有战略逻辑和商业模式。首先确定哪些被产业认定理所当然的元素需剔出,哪些元素该减少到产业标准以下以降低成本;其次哪些产业从未有过的元素需要创造;以及哪些元素该增加到产业标准以上以提升买方价值、创造新需求。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第3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关键词:广西 贸易模式 产业结构 优化 升级

2012年12月,广西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马飚同志在会议上做出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了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今后广西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当前,产业结构和贸易模式在我国西部大部分省区都表现出明显的共性(聂元贞等,2006),如:两者的比较优势仍都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供给丰富方面,产业链短、产品或生产环节在中高端分工上不具有竞争优势;现存粗放型出口结构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仍对当地经济和产业结构比较优势形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充分把握广西贸易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发挥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经济中的作用,促进广西经济协调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献回顾

贸易模式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互动升级转化的关系,对此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做出解释。最早以古典和非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学说为代表,认为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贸易模式决定于比较优势结构,而比较优势结构则决定于建立在生产率差异性或要素禀赋丰缺度差异基础之上的产业结构(王永齐,2010)。与静态要素比例学说不同,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佛农从动态角度指出工业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模式与其在国际分工中所处阶段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变化是紧密相连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针对后发展工业国与发达工业国之间产业结构存在的差距提出了雁型理论,描述了“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模式,实现国际分工参与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Raymond,1966)。

事实上,一国对外贸易模式是由该国产业结构状况所决定,生产结构决定出口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向更高水平提升,同样会带动出口产品模式的提高(董小麟等,2008)。实践中,二战后日本实行“技术立国”和“贸易立国”战略给该国带来经济飞速发展;美国20世纪后不断调整其贸易模式,使其比较优势产业不仅得到发扬,而且得到了继承性的培育,以维护其经济霸主的地位;我国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地区通过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实现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了贸易模式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联动性效应,如果一国或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其存在的比较优势基础,构建有利于比较优势产业发展、促进比较优势产业结构升级的贸易发展模式,并能够依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不断对贸易模式实施动态改良,从而促进二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螺旋式升级机制。据此,广西经济结构调整要取得实质性成效,也应充分考虑本区贸易模式与产业结构互动升级转化的关系。

广西贸易方式对其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广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发展力量和基础。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稳定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石油化工等产业的逐步建成投产以及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效果初显等,2012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比较2011年同期增长11%,近5年来年均经济增速基本保持在全国各省份中不低于18位的排序(见表1)。同期,广西对外贸易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见表2),年均增速达到了28.4% ,数据表明,广西外贸进出口已经由恢复性的增长转变为实质性的增长阶段,尤其2011年广西进口和出口双双突破百亿美元。然而,在喜人的成绩背后,不难发现无论是从全国各省份竞争态势角度衡量还是与广西经济发展实际需要比较分析,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看广西贸易模式,仍存在结构性调整的空间,在诸多方面都需要及时调整和改善。

(一)逐年升高的区域经济开放度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经济开放度的主要判别依据是通过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在一国或地区的GDP中的比例)作衡量的,这一指标可以较为明确地反映一国(或地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由表2中显示,广西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来均呈现小幅上升的趋势,但明显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广西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比较优势,地处我国大陆东、中、西的交汇点,既是西南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连接粤港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道,身处拥有5.3亿人口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拥有5.4亿人口的“泛珠三角”经济圈的两大市场背景,持续偏低的贸易依存度与广西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实现经济拉动的要求不相符。而现阶段广西要逐渐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稀缺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必要途径,因此,在一段时期内广西偏低的外贸依存度与高比例的对外贸易发展要求存在瓶颈现象。

(二)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合理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出口商品结构是衡量一国和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然资源状况和贸易政策水平。伴随着广西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逐渐升温。近年来广西出口商品结构确实呈现改善的趋势,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经上升到80%左右,但如同我国西部大部分省份那样,长期以来一直遵循比较优势理论来发展本区对外贸易的广西贸易模式没能走出“比较优势陷阱”(官锡强,2012)。大部分企业依然集约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生产,初级产品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相反,近五年来,广西高新技术型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幅并不明显,持续以不超过10%的占比低水平徘徊,与全国超出30%占比的平均水平仍有相当的距离。2011年广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为9%,仅比2010年提高了0.9%。

(三)贸易方式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度低

2012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在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60%,改变了一般贸易长期作为我国主要出口贸易方式的现状。但广西作为后发展地区,基于城市化水平偏低,基础性工业发展的基础薄弱,加工工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等原因,自2006-2012年虽然对外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所占比例从74.42%下降为43.12%,但所占份额仍旧很大;虽然加工贸易占比逐年上升,但主要是依靠边境小额贸易的贡献,2012年广西边境贸易额高达41.65%。依据2012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广西作为一个高度依赖有色金属、制糖和电力工业为重要产业的省份,本应充分发挥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比较优势,需要追求以包括铝业和锡铝锌等在内的金属精加工和深加工为核心的潜在比较优势产业结构形成为目标,以大食品工业产品、大工业产品、轻工日化产品为主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加工贸易交易方式由于具有灵活、生产经营成本低、资金流转快、汇率风险低的优点,对推动广西建立特色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广西现有的贸易方式的结构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要求是不相契合的。

基于上述几点分析,广西现存的贸易结构既没有反映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没有体现本地区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要与潜在比较优势产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要求相符,必须对现存的贸易模式进行优化。

广西贸易模式优化路径

基于贸易模式对产业结构适应性考虑,广西贸易模式优化的关键在于能否拉动本地区核心产业形成和成长,促进广西贸易模式转型,实现其优化发展的选择可作如下几点考虑:

(一)加大资源深加工和精加工产品的出口支持力度

支持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西部地区专项出口退税政策属于WTO《补贴与反补贴协定》中界定的“不可申诉补贴”范畴,在操作上尚存贸易模式转型所需的空间,充分利用中央给予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差别优惠政策,提高对资源深加工产品和精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力度。逐步减低甚至减免不可再生性资源粗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完善对该类出口产品的征税制度,延长产业链。

(二)合理实施产业布局

广西在农副产品、轻纺产品、建筑材料、生活日常用品等传统行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状况在一段时期当中仍难改变,所以通过开发技术对具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就加工深度、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方面进行提升,如:氧化锌、松香、重晶石、滑石、锡、锑、锌等广西优势资源产品,实现传统产业产品出口结构优化;广西须将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现代农业和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行业作为产业链的重点环节发展,扶持具有规模经济潜力的半导体、生物技术等幼稚产业和具有广泛外部经济效应的产业,孕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快速成长。

(三)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并夯实广西加工贸易支撑作用

鉴于广西加工贸易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前景,加大对广西加工贸易企业的扶持力度、简化加工贸易保税监管手续、进一步协助地方政府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产业集聚作用。加大对广西重大加工贸易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东部转移企业的海关管理资质平移,简化设备搬迁手续,降低企业搬迁成本,并采取提前介入方式,协助政府和企业解决在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的政策问题。

参考文献:

1.聂元贞,孟燕红.中国西部地区贸易模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以甘肃省为例[J].财贸经济,2006(8)

2.王永齐.比较优势、贸易结构与资本积累:对Mazumdar假说适用性的检验及其扩展[J].南方经济,2010(9)

3.Raymond.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1966(5)

第4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一、大企业自身优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表明,在以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为主要内涵的经济发展阶段,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大企业具有融资、技术开发和资本经营等综合,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其他企业和政府所不具有的优势。不仅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者,而且可能并且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首先,大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资金数额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的项目的建设。这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所无法企及。

其次,大企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高级化,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在于技术进步。大企业又是产业内技术进步的策源地,拥有大量技术人员,科研开发能力强,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活动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群,把产业结构日益推向更高层次。

第三,大型企业集团内形成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共生关系可以将大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产业链传递到中小企业,从而带动大批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因此,大企业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

第四,大企业能有效地执行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目前的大型企业一般以企业集团为其组织形式,集团内以大企业为骨干,集合众多的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依托于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大企业在政府产业政策和众多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起着政策传导作用,能够协助产业政策的调整,提高结构调整的有效性,保证政策效果。

最后,大企业在其经济行为中不断进行的兼并收购活动是结构调整的巨大推动力。频繁的并购活动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整和校正产业结构的扭曲现象,保证其按正常的轨道发展,而且其兼并收购活动造成的资产转移本身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发挥大企业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产业间形成合理的具有动态发展能力的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滞后。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从满足需要向选择性消费转变,但产品的供给结构却不能与之适应。同时,产业结构也滞后于生产需求的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仍然大量依赖进口。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我国达到买方市场状态的工业品已占93%以上,绝大部分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的状态。整个经济呈现出过剩经济的特征。但这种生产能力过剩与装备、工艺水平低,达不到规模经济并存,与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受到抑制并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供给能力的相对过剩是在人民的消费和生产需求得不到更高层次的满足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结构相对于需求结构来说显得过于滞后和低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

(二)产业的内在素质差。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技术结构水平低,装备落后。从总量上看我国一次性能源、水泥、钢铁、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品等生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但国内生产总值只有近一万亿美元,我们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出的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是1/6。产业技术落后,使对产业质量、性能以及生产过程影响较大的技术设备进口不断增加。据调查,在我国15个行业中,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及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个别行业则落后20—30年。产业技术水平的低下造成了产品和服务的档次水平低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不断透支着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取很小的份额,而对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又表现出巨大的需求。但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也将逐渐被侵蚀。

(三)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仅包括三大产业间的关系,而且包括各产业内部的结构构成状况。从农业的情况来看,我们一直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各自所占的比例远未达到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农民依然进行着维持基本生活的粮食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从工业来看,如前所述,结构严重失衡,低水平过剩与高技术层次产品的短缺并存。进出口结构的不合理源于工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不合理状况。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也不平稳。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居于主要地位,新兴产业和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特别是教育、金融创新和交通运输制约更为突出。

(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状况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西部与中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7.3%,分别比1981年增加了13.8%和6.9%。对全国30个省(市、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汇总统计后发现,各地所选的支柱产业大多集中在汽车、电子、石化、机械等工业上,而且产业内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产品也极为相似。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地区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各地区在产业发展布局上,追求本地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由于市场约束机制、风险机制不健全,投资主体权责利不对称,以致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一再出现,加剧了地区结构的趋同。同时,各地方政府由于原有财政体制和国有经济的原因,也成为经济利益主体,同时也作为“政治人”追求政绩,这种双重身份导致其行为的非理性,一味追求产值和速度,加剧了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地区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破坏了地区间、企业间合理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无法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使社会资源配置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经济持续发展。

(五)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缺乏配套。我国以往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拉平补齐的适应性调整,这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仅具有滞后性、低水平的特征,而且在其实施过程中与其他措施不能很好地配套,从而消解了一部分政策效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与劳动就业、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化的步伐相对滞后,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同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原有企业不断积累相对富余的职工,这使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而就业问题的压力又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与其发生冲突,从而阻滞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刚性固化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增加了社会负担,又减少了用于改进产业结构的资源。因此,政策不配套,使产业结构的政策效果偏离了目标。

另外,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重要产业都是大企业唱主角,不少经济学家说我们正处在以大企业为轴心的经济时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关键产业的集中度都非常高,例如美国在1979年汽车、平板玻璃、汽轮机与汽轮发动机、家用冰箱与冷柜、电视显像管几个行业最大五家企业的集中率分别为99%、92%、90%、85%和83%。但是,我国企业普遍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缺少足以在国际上立足的大公司、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数与我国国民经济的规模不相适应。而且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有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大多是以政府为主体来进行的,政府不仅制定产业政策,而且亲自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大量干预不仅使信息在部门和层级之间的传递发生扭曲,而且存在地方政府和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实际效果明显低于对政策效果的预期。

其次,大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差距明显,难以较好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R&D投入一项来看,世界500强的R&D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大都在5%—10%,有的甚至更高。而我国2000年2655家企业集团中,R&D投入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9%,超过5%的很少。大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落后阻碍了其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

再次,很多大企业所进行的兼并收购等资本经营活动单纯为“做大”而进行,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很多资本经营活动脱离其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短期内把企业做成了“胖子”,却不能增强其内在素质,对产业内行业的发展和产业间关系的调整作用甚微。

三、积极发展大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另一个是政府对经济运行所实行的宏观政策,而前者是后者产生效果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以上两项经济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大企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一)明确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益为导向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应承担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任。大企业、企业集团的产权多元化有助于企业家的职业化,使多元投资主体有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择优秀的经营者。而市场优胜劣汰的压力会使企业家真正做到行为长期化,狠抓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带动技术体系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不仅能够带动产业升级,而且能对产业结构的布局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要改变以往产业结构调整以政府为主体的不规范现象,使产业结构的调整真正依赖于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来进行。

(二)通过大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是产业关联的本源要因,技术体系的变动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技术体系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R&D是技术创新的源泉,而R&D投入低、技术人员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低利润—R&D投入水平低、高素质人员缺乏,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依靠。因此,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大企业、企业集团的关键。而大企业由于其本身的实力雄厚,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相对于小企业来说都占有优势。因此,在技术创新上也占有相对的优势,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在一个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形成竞争协作的关系,大企业的技术进步势必形成技术扩散,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三)以大企业的发展,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有很多途径,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外部扩张的方式,其中又以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重组为主要方式。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要以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依托,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的过程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产权转移的过程,而产权转移又涉及生产诸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通过优势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生产诸要素的重组,逐步实现生产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来调整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结构,将生产资源进行再优化配置。同时,按市场经济原则组建企业集团,加强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控股等活动,通过企业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的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能够打破地区、部门分割,修正地方政府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各地区和部门原来分散的矛盾和利益变为集中和统一的利益,促使地区和部门对企业的管理真正向间接管理转化。为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提供途径。

第5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关键词]产业结构;结构优化升级;广东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概念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产业结构高度化、现代化,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

按照国际经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先由“一二三”模式(前工业社会,金字塔型),经过“二一三”模式(工业化初期,橄榄型)和“二三一”模式(工业化中期,橄榄型),转变为“三二一”模式(工业化后期,倒金字塔型)。这里的“一二三”是指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其他模式依此类推。

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有:一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主导产业群正在形成,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决定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二是高新技术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三是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竞争从产品竞争前移到研究开发能力乃至研究开发方向选择的竞争,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四是以兼并形式而出现的巨型企业与大量高技术中小企业同时并存。

二、广东省三次产业的发展

广东省的工业化进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要晚,由于科技进步的推动,为实施赶超战略和跳跃式发展创造了条件。因而,广东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并不是界线分明地按重工业化阶段,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阶段,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这三个阶段来演进的,更多地表现为各个阶段的演进和过渡比发达国家经历的时间要短,而且,呈现出各阶段的产业并存共进的现象。

1978年至2007年,广东的国民生产总值由185.85亿元增至30673.71亿元,年均增长17.95%。第一、二、三产业的gdp结构由1978年的29.8:46.6:23.6,转变为2007年的5.4:51.3:43.3。

经济总量的增长来自于三大产业的贡献,但是由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广东省经济总量的增加带来的贡献各不相同。广东省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不管是从总量上来说,还是从增长率上来说都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尽管总量在增长,但其重要性却在下降,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同期的增长水平。1978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9.8%,然后逐年下降,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比重飞速下降;2007年的比重为5.4%,这印证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的特点。

第二产业从总量来说增长最快,而且比重很大,但变化不明显,这是因为广东省历来重视工业的发展。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广东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来料加工贸易业,承接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第二产业有所下降,1978年的比重为46.6%,1990年降为39.5%,这是因为此时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增速超过了第二产业。此后广东省出台了产业升级政策,客观上刺激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广东省“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都强调要大力发展工业支柱产业,实行新型工业化和适度重型化的政策,这就使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飞速发展,2007年第二产业总产值为15938.2亿元,占gdp比重为51.3%,其中工业的比重为48.6%,贡献率为58.3%。

广东省第三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增速还一度超过了第二产业。进入新世纪后,第三产业的增长则保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快速的增长,其年均增长率15.44%,2007年第三产业总产值为12989.28亿元,比重为43.3%。

广东省自2000年起至今,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以超过10%的高增长率飞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均有明显调整,比例由1978年的29.8:46.6:23.6调整到2007年的5.4:51.3:43.3,结构优化调整的趋势明显。但在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迅速增长,而第三产业却相对提升缓慢。根据经济良性发展的要求,第三产业此重还很有必要更进一步提高,可以说,三次产业比重还不够协调,主要表现在资源承载力与社会发展度对广东经济发展的制约。

放眼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相比有很大差别。在日美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已经呈现明显的“倒三角”型,第三产业占居国民经济总值相当大的比重。美、德、法、日产业结构变迁的共同特点在于,均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即逐步形成“第三产业一第二产业一第一产业”的产业格局。可见,广东省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需要积极扶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的发展

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相一致,广东的产业结构水平也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一是支柱产业带动效应明显;二是重化趋势明显加快;三是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能力增强;四是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

九大支柱产业总产值逐年递增,2007年达到38879.0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0.37%。九大支柱产业在工业中的重要性非常显著,2000年以来其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其中,三大新兴产业的产业总产值最高,远远大于三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潜力产业。三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在2000--2007年的七年中,由最初的5400.03亿元激增至2007年末的26929.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8.7%。三大传统产业和三大潜力产业尽管总量小,但也得到快速发展。三大传统产业2007年末产值达到7632.54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8%;三大潜力产业2007年末产值达到4317.1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8%。此外,三大潜力产业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07年比2000年的产值增长了4.9倍,比2006年增长31.5%,相比其他支柱产业增速最快。

1.三大新兴产业高速性发展。2000-2007年间,新兴支柱产业中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电子信息业、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发展迅速,投入及产出增长均处于领先地位。电子信息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19.4%上升为2007年的24%。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业比重相应从13%上升为15.4%。新兴支柱产业中石油及化学,是与原材料、能源密切相关的行业,特别是其中的石油加工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市场需求虽大,但由于其经营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进入的资金、技术门槛要求较高,且投资周期长,非一般民间资本所能及;加上受产能所限,增长相对缓于其他新兴支柱产业,投入、产出占全省比例均有所下降。

2.三大传统产业收缩性发展。2000年--2007年相对于其他快速发展的行业来说,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明显乏力。在2007年,三大传统产业的工业产值达到7632.54亿元,但是其占有的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份额却只有13.8%。从其在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来看,基本上是处于下降趋势,从2000年最高的21.2%降到了2007年的13.8%,这就说明了传统产业对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值有所降低。再从三大产业各自的发展情况来看,纺织服装产业在广东省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从2000年的9.8%下降到5.5%;食品饮料产业的比重相对稳定,但是比重也从2000年6.4%下降到4.3%;建筑材料产业差不多稳定在4%左右,是三大传统产业中唯一具有增长趋势的产业。

3.三大潜力产业稳定性发展。2000--2007年三大潜力产业产值,由2000年的7.1%增加到2007年的7.8%。三大潜力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属汽车产业,由2000年的2.5%增长到2007年的4.7%,增加了近一倍。然而,森工造纸产业和医药产业基本保持不变,前者维持在2%—4%的比重,后者前几年有2%的比重,后几年却只有1%的比重,2007年的比重更低,只有o.8%。总之,三太潜力产业中的汽车及摩托车发展态势良好,是支撑潜力产业发展的主力,森工造纸和医药生产规模相对有所收缩。

四、广东省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完成轻工业化后,必然开始重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以轻工业发展起步,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广东省外向型的轻工业发展模式相当成熟,逐渐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在外向型的轻工业模式下,主要是以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等加工贸易带动发展。近年来,广东省逐渐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转变,通过工业园区、临港型重工业项目等方式加快对重工业的发展。日本的本田、日产、丰田三大汽车厂都在广州有自己的生产厂,南海石化项目、石油储备库等石化工业发展迅速。广东重工业保持较好的发展速度,并且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2002年以来,广东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高于轻工业,并且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从2000年的o.88:1上升到2007年1.6:1。

在2003年之前,广东省的轻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的比例大于重工业,但是,广东省在“九五”计划期间为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实施了结构调整,在2000年开始初见成效。主要是通过实施“三个一批”的战略,即建立一批支柱产业,组建一批大企业集团和培育一批名牌产品,从而推动全省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逐步确定了以九大支柱产业为基础、轻重兼有、适度重型化的产业结构格局。九大支柱产业中重工业占绝大部分,而且在这些产业中,重工业产业的产值也远大于轻工业的产业产值,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重工业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而轻工业所占比例不断降低。至2003年末,重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追上轻工业,并且继续扩大,到2007年末,重工业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1.59%,远远超过了轻工业,这样的发展状况使得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重工业化趋势明显,实现了广东省产业结构适度重型化的目标。

五、广东省产业升级趋势

目前的世界产业格局是,整个全球经济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市场垂直分工,以越南、印度、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迅猛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广东很好地利用了改革开放的契机,率先发展起来。广东经济在全国各省份独领风骚已经十余载,“广东制造”傲视群雄。

但是,当下的广东,碰到了30年前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遭遇过的困难: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劳动力短缺问题突显,而可以替代广东的经济体正在后面追赶,前面却是已经占据了高端产业的工业化国家。广东要继续当好排头兵,唯一的出路就是加快产业升级:向产业链的高端前进,掌控全球生产制造体系的前端如研发、设计;强化自主创新,变“广东制造”为“广东创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这是赶超高级经济体的必由之路。

1.产业继续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方向发展。纵观广东经济发展历程,从轻工——家电、电子——汽车、石化,产业演进之路不断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发展,升级路径十分清晰。根据九大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广东积极推进一批重要产业基地建设,抢抓国际重化工业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发展基础产业和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石化、钢铁、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重化产业集群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成为拉动广东经济快车继续领跑的一个新引擎。

2.强化产业自主创新。从全球的产业链来看,广东工业整体上被挤压在全球分工体系的产业链末端。在广东各类企业中,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不足10%,绝大部分依靠引进技术,或者缺乏自有核心技术。今后广东在引进新一轮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需加快引进产业、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把“广东制造”变为“广东创造”,这是广东保持平稳、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6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国内中资产险公司,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国有公司,受多年传统的经营方式的惯性影响,业务结构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矛盾已突出地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

1.业务老化,产品结构比例不科学。目前,在各产险公司开办的业务中,仍然是几种老产品,有的险种条款已十多年,不适应用户需求,陈旧的产品与活跃的市场极不相称。在业务结构上,车险比例过高,财产险、货运输、责任险及其它业务比例过低的问题十分严重。据统计,200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全系统车险业务比例已超过总体业务比例的60%,而市场化程度高的企财险及其它各分散性业务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业务种类相对集中,对单项业务的依赖性过高,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整体业务的发展。一些公司出现了车险增业务上、车险减业务降的危机状态,这种整体业务发展系车险业务于一身的格局,有很多弊端。

2,业务畸形发展。车险、企财险附加机损险所占业务比重较大,不仅造成了展业的依赖性,而且给调整业务结构带来困难。更重要的是风险相对集中,影响了经营质量。据统计,2000年,全国人保系统车辆险的赔付率达55.66%,机损险的赔付率则更高。较高的赔付率影响了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3.产品创新的缓慢性。由于受管理水平、政策条件、专业素质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还没有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产品开发滞后于市场需求,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到来、科技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情况下,产品更新难以走在市场的前面,不能及时创造出适应市场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且获利空间较大的保险新产品。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不加速保险产品的创新,将难以应对国际强手的挑战。

二、科学合理地调整优化业务结构

1.建立新产品创新机制,丰富保险产品市场。一是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组织力量有重点地开发新产品,更新替代滞销产品。保险产品只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不断除旧布新,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财产险产品的创新,应集中高素质的业务人员和技术力量有计划地开发全国性产品(险种),发挥地方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险种)。形成全国性与地方性产品并存,老产品改造、附加险、特别约定和新产品并举,集中性业务与分散性业务并行的市场格局,以加速业务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二是保险公司与金融保险院校及科研部门密切合作,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保险产品,促进业务结构的升级。科研院校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敏锐的市场目光,保险公司具有雄厚的实践基础、广泛的市场触角,二者有机地结合,扬长避短,互为作用,相得益彰。特别是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研究开发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科技含量高、经营效益好、适应发展趋势的保险新产品,以保险产品超前意识的更新换代带动业务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保护产品专利,实行必要的奖励。保险新产品是集社会性、科学性、专业性于一体的特殊商品,应当列人知识产权范畴。为调动产品开发人员的积极性,首先要建立必要的奖励机制,激发活力。可设立保险新产品开发奖励基金,制定保险产品的奖励办法,视产品的推行范围、市场化程度、经营效益、社会影响等状况,确立奖励标准。其次是将新开发的保险产品纳入知识产权范畴管理,申请产品专利,设立产品标识,并入ISO质量认证体系,作为知识产权予以专项保护。

2.搞好现有保险产品的筛选,存优去劣,优化业务结构。现有的保险产品,有的已运行了十几年,产品老化,质量不高,市盈率很低,有的严重亏损。对现有产品进行评估、筛选,是调整业务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前提和基础。筛选的原则是:发展骨干产品,保留有改造价值的产品,淘汰效益差、无市场空间的产品。实现保险资源的合理配置。筛选的标准:一是看产品的经济效益。按照商业化经营的原则,分析产品近年来的经营成果、利润水平、结构地位等。例如对经营效益突出的企财险、货运险、部分责任险等,要作为骨干业务大力发展;二是看产品市场效应。对于那些虽然效益不很高,但占市场份额较大的车辆险、大工程项目建安隆等,要在强化管理措施的同时积极发展;三是看产品发展潜力,对一些已开发但暂不能形成较大规模的产品,要分析其发展潜力和社会影响力。例如对购房贷款保证保险、购车贷款保证保险、住院医疗责任险等,随着国家宏观改革方针政策的实施,必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可采取必要的措施扶持其发展。

3.因地制宜,加快区域性业务结构调整。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科技素质和生活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对保险的需求、业务结构组合、发展方向和调整的重点不尽相同。为做到科学合理地调整业务结构,看准市场,突出重点是十分必要的。就黑龙江省而言,其地域经济差别较大,在业务结构调整和发展上各有侧重。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要适应保险市场国际化竞争的要求,大力开发保险新产品,开辟业务新领域,通过提高业务技术含量实现结构升级。工矿区要着眼于业务创新,抓住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基建工程增加的机遇,在开办大工程大项目保险的同时积极发展非车险业务,努力转变业务增长方式。农林地区可积极发展个人交费型、投资连结型家财险及各类责任险业务,根据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集约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增加的特点,发展相应的保险业务。通过分类指导,使业务结构的优化升级更具实效性和科学性。

三、创造业务结构优化升级的宽松环境

1.遵循市场化原则,逐步取消价格保护。目前保险业务结构调整滞后、产业升级受制的因素很多,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市场价格机制没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价格过度地保护,限制了保险业的竞争,导致一些因价格过死产生的经营行为不规范,阻碍了保险业的结构性调整。鉴于此,欲加速保险业务结构的调整,应积极创造取消价格保护的环境,放开保险费率管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改革,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去自然地调节保险费率,平衡保险产品价格。其次是加速与国际保险市场价格接轨的步伐,增强“入世”后保险市场开放新形势下的竞争能力。

2.从实际出发,减少地方性产品审批程序。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很重要的渠道就是及时充实受市场欢迎的保险新产品。这就需要加速保险新产品的开发和推行。现行的监管体制规定,开发设计的全国性和地方性条款,均需报总公司审查,并报备中国保监会。这种集权管理的方式不利于保险新产品的开发,特别是一些地方性保险产品,因各地的经济环境、消费水平、市场需求差别较大,地方特色比较突出,报备的程序多、时间长,难以及时开发并投入市场。鉴于目前各省的保险监管机构已成立,可考虑从监管政策和方式上,为保险业务调整创造条件。对各省开发的地方性保险产品,由省公司审批,报备当地保险监管部门,这样既有利于保险监管部门审核,又能减少流转环节,加快保险新产品出台的速度。

3.放宽有

关政策,加速保险新产品投入市场。保险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特别是新产品不同干成熟的老产品,在投放市场时有一个宣传、试办、推销和被社会认知的过程。前期时间长,经营成本高,发展难度大。为保证新产品及时顺利地进入市场并得以发展,可根据产品的性能、特点、科技含量、社会影响等,界定出一段试销期,在试销期间适当减少税赋,或考虑与外资公司经营业务同样的税赋,使保险新产品不致被前期过高的成本所窒息,创造出及早投入市场的有利条件,及时更替那些不良业务,以利于整体业务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7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关键词:贸易方式;产业结构;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193-02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遵循传统比较优势原则,利用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甘肃省仍是我国最贫穷的省份之一,与发达省份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的趋势。究其原因,除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因素外,也与现有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不能完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有关。

一、贸易方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

按照传统比较优势原则,发展中国家应主要出口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而从发达国家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按照这种国际分工模式,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之路将变得非常艰难。传统的比较优势原则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之间的矛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的扩大、贸易条件的恶化和贫困化增长趋势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审视、反思并分析建立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国际分工模式、贸易方式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力图打破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局面,将目光投向动态比较优势,以确立与产业结构形成良性互动的国际分工模式和产业结构。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进步和要素的不断积累,该国的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该国的贸易方式、贸易规模、贸易流向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拉动该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因此,贸易方式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互动转型升级关系,而要形成这种良性互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两者的相适应性,即该国贸易方式结构的构建与产业结构的升级要存在相互促进、相互拉动的关系。

二、甘肃省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现状分析

甘肃省进出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在进出口总值中仅占较小的比重。如表1表2所示,甘肃省加工贸易出口额从2001―2006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在逐渐减小,一般贸易得到了更快的发展。而同期作为全国主要贸易方式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却一直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2以上,而这种贸易方式却占了不到甘肃省出口总额的1/3。加工贸易制成品实际上只是在我国组装加工的外国产品,我国企业承担的只是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的简单加工装配环节,而附加值高的环节大多都由外资企业掌控,许多产品只是“在中国制造”而不是“由中国自己制造”,绝大部分贸易利益被国外公司所分享。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一般贸易出口额有逐渐超过加工贸易出口额并成为主要贸易模式的趋势。而由表1可知,甘肃省出口贸易方式与全国贸易方式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但事实上,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我国东中部发达省市走的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的贸易发展之路。最初通过发展一般贸易出口初级产品换取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品,然后通过引进国内短缺的资金和技术,形成强大的加工制造能力。当资本、技术得到一定量的积累后,部分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就会进行技术模仿创新,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开始向一般贸易转变,最终形成以一般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而从甘肃省贸易出口额和进出口贸易商品种类可知,尽管一般贸易是甘肃省主要贸易方式,但这种贸易方式是低层次的,与我国部分省份较高层次的一般贸易在商品内容上有着质的差别。

三、甘肃省贸易方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限适应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进出口贸易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无论从总体规模上还是内部贸易方式结构上来看,都不能满足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其贸易方式结构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非常有限。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甘肃省应提高一般贸易的层次,进口用于发展经济的资本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同时,注重吸引外资,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来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但实际上,甘肃省一般贸易出口主要以粗加工的硅铁为代表的贱金属及其制品,很少涉及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则主要为非合金铝、非合金镍等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品。低层次的一般贸易所占比重过大和加工贸易在低端市场的缓慢发展,既严重阻碍了甘肃省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也不利于甘肃省贸易方式结构的优化和资本品的积累。“两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型企业的大量存在和快速发展,既污染了环境、耗竭了资源,又造成了暂时的GDP增长,诱导投资向初级产品或原材料市场发展,而对矿产品等初级生产要素的密集使用使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调,从而又恶化了贸易方式结构,最终形成了贸易方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有限适应性关系。因此,要打破贸易方式结构与甘肃省产业结构之间的这种恶性互动关系,必须着眼于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构建有利于促进甘肃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贸易方式结构,形成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四、甘肃省目标贸易方式结构的构建

甘肃省现有贸易方式结构既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甘肃省应正确处理好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关系,着力构建有利于甘肃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贸易方式结构,有利于传统比较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和动态比较优势产业加快建立的国际分工模式,不断提升甘肃省的产业竞争力和促进甘肃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先,提高一般贸易企业的产品层次和技术含量,努力提升一般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几年,全国部分省市一般贸易额已超过加工贸易额而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同时,国家也开始逐步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面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甘肃省一般贸易企业应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型企业的规模,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提高一般贸易进出口商品的层次,增加收益。同时,保证一般贸易在生产经营上享有与加工贸易同等的待遇,给予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一般贸易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通过政策导向作用引导资金转向较高层次的一般贸易生产,提高一般贸易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次,我国开始逐步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和向更高层次的升级换代,并最终进入贸易方式的第三阶段即高层次的一般贸易阶段。但这些政策的出台,是以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和企业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为基础的,而甘肃省由于仍处于低层次的一般贸易阶段,加工贸易企业竞争力不强,发展不充分。因此,甘肃省应优先支持加工贸易发展,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层次,缩短加工贸易阶段的发展时间,通过加工贸易引进甘肃省发展经济所需要的资本、技术等资本品,引导外商投资流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部门,通过技术扩散和渗透效应,逐步实现这些产业的本土化,为高层次一般贸易的发展积累力量。具体来说,甘肃省可以利用国外第二资者更多地把资金投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将优惠政策更多地倾向于污染少、附加值高的加工制造业,努力扶持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并重点培植部分石化、机械设备等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甘肃省商品进出口结构的转变,为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聂元贞,孟燕红.中国西部地区贸易模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J].财贸经济,2006,(8).

第8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关键词: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是指各个经济生产部门和各个产业组成的结构。从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第一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比重;第二个阶段: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一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个阶段: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一产业比重;第四个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一产业比重。我国产业结构目前存在问题:

一、第一产业:比重相比较高,向现代农业发展速度较慢

我国第一产业在最近的几年,其比重逐渐下降,但整体对比其他国家,第一产业仍比重偏高,高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

随着国人的品牌意识的不断加强,中国开始创建属于自己的农产品品牌体系,然而这整个过程需要很多时间和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农产品的相对品牌意识的形成,不同于其他类产品的品牌发展规律,农产品需要优良的品种选择作为保证,需要时间成本保障,同时也需要持续的品牌运营条件。农产品品牌概念意识的发展,最需要的是长时间的投入准备期。从研发期开始,农业产品需要经历多个准备周期才可也推向市场,而作为构建农产品品牌构造的企业,很难视企业的长久收入比现阶段利润重要,产品品质比产品的成本重要。

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具有较高影响的,可以稳步发展起来的全国性的农产品品牌仍然不是很多,企业所付出的创造成本并不多,但随着大家对于农产品的品牌意识的逐步加强,目前国内也存在很多农业企业正在努力打造中国自己的农业品牌。

二、第二产业:工业“大”非“强”

对比研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业发展进程,可以发现的是,工业强国之所以强大,是由人才数量决定的,技师技工的强国,就是工业的强国。以日本为例,日本的企业团队之中,高级技工占所有工人数量的比重约为40%,德国则高达50%之多。而中国的高级技工占所有工人数量的比重仅仅约为5%。缺口达到一千万人数。高级技工人群对于工业的影响无疑很大。与此同时同时由于中国的工业产业工人整体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不高,所以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并没有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同时对比发达国家,例如美国,以2015年数据作为参考,中国单位的劳动产出仅仅只有7318美元,而此时的世界平均水平是18487美元,美国对应的劳动产出约为98990美元。

我国工业的结构相对其他相似国家来说,仍然是比较落后的。这主要突出体现在小企业多(占我国现有企业的80%左右),而小企I的主要特点就是专业化程度低,规模小,规模效益差;从地区的结构和投资分类上来看,各个地区目前不是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发展特色的区域经济,而是追求着不切合实际的全面发展、急速的高产值,盲目发展建设,和产业结构靠拢大企业。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在各地制定的“九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时,仅是将汽车工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的公司就有22个,将电子工业列为重点培养型的产业的就有24个。

三、第三产业:生产业仍然数量较少

就中国现在而言,服务业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生产业,二是生活业。

生产业指的是为了在工业生产过程,保持生产的连续性、提高工业的技术进步水平、产业的升级改革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而生活业则是作为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的主要产业,它直接向居民提供了物质层面的和精神层面的生活消费性产品及相关的产品服务,其类型产品以及相关的服务主要用于解决购买者在生活中而并不是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需求。由此也可以分析出,生活也的发展十分有限。中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之中提出:将生产业设置分成交通运输产业、现代物流产业、金融服务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以及商务服务产业。就目前国家情况,我国的生产业所占比重相比较少。

生产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正常运作、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优化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生产业包括金融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等等。生活业在服务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个的经济支柱。生活产业它是直接向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消费产品及服务,其产品、服务用于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各种需求。比如说商贸服务业、旅游业、健康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等。这些产业都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由此可以知道,生活的发展空间很有限。服务业的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生产业所占的比例决定的。虽然中国的服务业比例较大,但是其质量缺是很低。

比较中国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我们很容易看出,服务业的发展越快速,对于稳定增长、促进改革、调整国家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就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看到优点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中国服务业的缺点:中国的服务业结构的严重不足以及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展的相对滞后,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中国的服务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服务业虽然作为第三产业来讲整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三次产业中占GDP比重最大、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但就产业结构而言,我国生产业发展相对较慢、水平低、不合理结构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产业的结构调整之路是一条很长的路,不可能短时间就达到预期的效果,更不肯能仅仅靠一些政策就可以有所完善。但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共同努力学习之下,加强人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必将让中国大步跨入创新型国家之列,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好良好的产业结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郭克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3]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5):4-16.

第9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文

一、现行税收政策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现行税收政策,在实施产业调控时,涉及了生产、分配、消费、投资等各个环节,实施的税收优惠包含了优惠税率、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扣除)、先征后退(返)、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诸多方式。在税种的选择上,所得税在调节资源流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调控功能也有所发挥。

1、税收政策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业税收优惠政策,诸如对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免征增值税,提高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的出口退税率,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等等,尤其是农业税政策的调整(“十五”时期,我国累计减免农业税454亿元①),有力地扶持了农业,扶助了农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第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的总产量和亩产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畜牧业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和平稳发展态势,“十五”时期产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第二,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向纵深推进。农业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继续提高,大宗农产品继续向优势产区集中。第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技术、超级稻、矮杆小麦和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大,重点推广了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十五”期间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比“九五”期末提高11个百分点。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6%。第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比2000年增加了1002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3209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2365万人②。

2、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了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第二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

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为了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我国相继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持续时间长、适用范围广、优惠力度大的税收扶持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从内容上看,有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鼓励企业研发与创新的;有推动科技成果转让的;有加快科研机构转制和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发展的;有激励科研人员的;有促进科普事业发展的等等。从涉及的税种来看,几乎涵盖现行税制的各个税种。从形式上看,既有间接优惠,如税前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也有直接优惠,如减免税,但主要体现为直接减免税。从期限来看,一些主要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对技术转让的优惠、对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优惠、对促进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优惠等,自政策出台之日起一直执行至今,有的已实施了20多年。从优惠力度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对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收达511亿元③。

3、针对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促进了资源有效利用,支持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最近几年,随着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出台了多项具有环保意义的税收政策,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实行差别税收政策。如对汽油区分含铅量确定适用高低不同的消费税税率(额),对低污染排放的机动车减征消费税,等等。

(2)长期坚持实行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3)环保产业所得税优惠。为了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我国专门编制了《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对目录所公布的8类环保产业设备(产品)可以享受投资抵免、加速折旧或免税等税收优惠。

(4)对一些环保技术(如风力发电)、产品(如新型墙体材料)给予投资抵免的优惠政策。

(5)支持环保事业的税收措施。例如,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环保单位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环保部门使用的各种洒水车、垃圾车船,环卫部门的路面清扫车、环境监测车,免征车船使用税。

4、扶持第三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大大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

为了支持和鼓励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1)可按产业政策在一定期限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如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行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取得的技术收入暂免征所得税;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等等。

(2)对一些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的福利单位和教育、卫生部门给予免税;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采用低税率,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文化体育等。

(3)支持了金融业的发展。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金融、保险、证券业的税收政策,涉及各类银行、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金融租赁公司、证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以及其他经批准从事金融保险业务的机构从事贷款业务、融资租赁、金融商品转让、金融经纪业、其他金融业务和各类保险业务及其相关的项目、业务和收入,优惠税种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等。

二、现行税收政策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缺陷

诸多税收政策聚焦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目前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还很艰巨,现行税收政策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仍存在一些缺陷。

1、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

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逐步让位于市场,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与此同时,财政领域也正在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方向改革。但由于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失灵的客观存在,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范围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但是,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地方各级政府都是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决策主体,是导致各地争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规模小,地区产业发展趋同化的根本原因。分散投资一方面形不成规模经营,另一方面造成地区产业发展趋同化。目前国内纺纱、塑料、化肥、钢铁、卷烟、化纤、洗衣机、汽车等热点产品生产企业几乎每个省市区都有,照相机、电冰箱、洗衣机、录相机、微波炉、空调器、复印机、彩色电视机、微型电子计算机、汽车、摩托车、中成药、化学原料药等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大都低于一半,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

并且,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使地方政府更愿意发展那些见效快的制造业,而不愿意发展基础产业和需要长期培育的新兴产业。在以GDP为主导的政绩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更青睐那些资金密集型产业。这有悖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初衷。另外,这种体制也使得有些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地财政收入、就业的考虑,往往会容忍甚至鼓励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由此可见,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动力不足,甚至存在阻力。

2、税收优惠政策区域导向突出,产业导向薄弱,尤其是外资税收优惠政策客观上加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偏差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地区倾斜为主,辅之以产业倾斜,交错使用降低税率、定期减免税和再投资退税等多种优惠手段的税收优惠体系,对我国引进外资、促进沿海经济发展进而带动国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格局的逐渐形成,这一税收优惠体系的潜在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显现。

我国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有着明显的区域导向特点,也就是由沿海到内地,税收优惠程度由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放区――-其他地区依次递减,其政策效应是诱导资源向东南沿海和经济特区及经济开放区流动。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的格局已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尤其是不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性优惠政策在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是必要的,但是,当特区启动并有了较高程度的发展以后继续享受优惠政策,对于中西部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来说就有失公平。并且,东部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之后,其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发达,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这种条件下,税收优惠政策的效应也会大打折扣。而与区域导向突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税收优惠的产业导向比较薄弱。以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为例,除对投资于农、林、牧、石油、天然气等少数行业的外资企业给予了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外,只笼统地鼓励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对投向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外资企业却没有给予应有的税收优惠。

引进外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它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外商在华投资三大产业之间分布结构不尽合理,2005年,第一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所占的比例仅为1.19%,而第二产业比例为74.09%,第三产业为24.72%,第二产业占很大比重,在第二产业中FDI过度集中于消费品工业,据统计表明,三资企业在我国的投资中,轻工业比重为58%,重工业为42%。另外在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中,外资过多地流向商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业利润较高的行业,2005年这几个行业在第三产业中实际利用外资所占的比重为48.52%,而流向交通运输、地质勘探、水利环境和科教文卫部门等部门的就较少,2005年它们的比重为17.79%④。

从外资投向的产业分布来看,外资主要投向了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中的一般加工工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于处于国民经济薄弱环节、国家亟需发展的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外商投资则严重不足。由此可见,外资的实际产业投向与政府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这与我国涉外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导向有很大关系。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尚未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吻合。如目前行业性税收优惠主要是围绕“生产性”而制定的,范围的界定极为笼统,导致一些属于“生产性”的但并非属于国家鼓励的,而一些传统意义上属“非生产性”的却是国家所鼓励发展的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诱导下,外商直接投资(FDI)在我国的产业倾斜(投资集中于二产中的工业部门,对一产投资规模很小,对三产的投资比重偏低)表现得愈加突出。相当数量的外商投资集中在投资额小、回收期短、回报率高的轻工、电子等行业,投资结构轻型化、短期化的倾向十分明显。外商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我国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

总之,区域税收优惠政策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特点不明显。在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没有区别不同类别的产业和不同规模的项目,也没有考虑投资周期、利润水平、风险系数等因素,从而使一些并非先进技术,甚至带有投机性的中小资本大量涌入,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投资周期短、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了相当比重,形成了不合理的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初衷相悖。

3、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着对产业结构逆向调节的内在机制

目前,我国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款不予抵扣。这种由增值税计税规则的内在机制决定了其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存在明显的制度性缺陷。增值税纳税人实际税负的高低取决于所能抵扣进项税额的多少。生产型增值税只能就购进的材料消耗部分抵扣税额,意味着资源消耗型企业的实际税负较轻,而具有同等获利能力,但有机构成比较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人力资源投资较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实际税负相对较高。越是采用高科技的产业,所能抵扣的进项税额就越少,实际税负就越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1)由于对固定资产购进价值存在重复征税,因此,生产型增值税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大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不但不能起促进作用,反而会加重这些行业的负担,从而对产业结构产生了逆向调节。

(2)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就是发展高新技术,这就必须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上有很大的投入,相应地,能抵扣进项税金的直接材料成本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这必然导致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企业所承担的增值税税负高于一般的生产加工企业,严重影响了企业进行资本积累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正是因为生产型增值税难以有效均衡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间的实际税负,从而阻碍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逆向调节。

4、消费税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消费税是通过征税对象的选择,差别税率的确定来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我国现行消费税在配合国家产业政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消费税调节功能多元化,弱化了其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我国目前的消费税承载了太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对产业的激励或抑制功能弱化。比如,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可以看出,汽车、摩托车属于我国现阶段鼓励发展的产业,对汽车、摩托车征收消费税,有延承历史的因素。在1994年税制改革时,这两件耐用消费品在当时的中国都属于高档消费品,对其征收消费税,更多考虑的是调节收入分配。而现在,我国的汽车工业与世界上发达国家比较起步较晚,还属于迫切需要鼓励发展的幼稚产业,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上质优价廉的汽车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对我国尚不发达的汽车工业产生强大的冲击。目前对汽车消费征收的消费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产汽车的消费。特别是小轿车进入家庭,是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之一。如果继续对排量较低的小轿车征收消费税,必将对小轿车进入家庭产生抵触,也不利于国内汽车工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摩托车在1994年的中国也是高档消费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摩托车的大幅度降价,摩托车已不再是高档消费品了。近几年来,摩托车的市场已经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继续对摩托车征收消费税,对这个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当然,目前对汽车、摩托车仍然征收消费税,主要是考虑了财政收入、环保等多种政府目标。

同样的情况在消费税税目中还有,如对部分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征收消费税虽然兼顾了消费税聚财的功能,但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同时也违背了消费税的立法精神。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内容之一。例如,现行对工业酒精、医用酒精征收消费税,这些中间产品本身就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作为下一个生产环节的原材料,这就违背了消费税对最终消费品征税的立法精神。

5、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存在缺陷

(1)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缺乏针对性。首先,优惠政策范围过窄,没有随着经济发展的状况及时调整。比如,现行政策规定,只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企业才能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区外高新企业不能享受。这种开发区内外税收差别待遇,造成高新技术企业纷纷挤进开发区,甚至在开发区内进行假注册,有悖于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初衷;其次,税收优惠对象针对性不强。以企业为主而不是以具体的项目为对象,一方面使得一些企业的非技术性收入也享受了优惠待遇,造成税收优惠泛滥;另一方面使得一些经济主体的有利于技术进步的项目或行为难以享受税收优惠,造成政策缺位,最终降低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

(2)制定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政策时以国内需求为主,较少考虑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规则或国际惯例对我国税收政策的影响。在WTO的众多协议中,除了原则性的总协议外,对国内税收优惠影响最大的是《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ASCM)》。协议中将政府补贴分为;禁止性补贴、可控告补贴和不可控告补贴共三种类型,采用交通灯中的“红灯”、“黄灯”和“绿灯”来描述,简称“交通灯”模式。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则有悖于补贴专项性限制原则。如《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集成电路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进口自用设备等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的人员工资和培训费用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等优惠政策。如果上述行业的产品涉及出口,必然会受到黄灯管制。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政策建议

1、逐渐弱化区域优惠政策,代之实行以产业税收优惠为主导的政策

(1)税收优惠政策要突出国家产业政策目标。要明确产业发展序列,强化税收产业政策的产业导向功能,引导资金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因此,税收优惠政策应当加强对农业、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优惠,缩小税收优惠政策的梯度差,使全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2)在确定税收优惠的大方向之后,近期重点要促进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与产业税收优惠相互协调。对东部沿海各类经济开放区域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应以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为主确定优惠税率,下一步应逐步取消对东部地区的区域税收优惠,鼓励其向高、精、深方向发展。针对西部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税收优惠政策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重点鼓励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应用,搞好深加工增值,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3)深化对外开放,涉外税收优惠要配合政府引资目标的转变,由注重外资引进规模转向重视外资引进质量,有选择地引进外资项目,减少一般性产业项目的引进,限制高能耗、高耗材、高污染项目的引进,鼓励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

2、积极推进企业重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具有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愈来愈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力量。从我国的情况看,尚没有形成一批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跨国公司,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快推进企业重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大批“经济航母”。从税收政策看,相应的应采取区别对待,重点扶持的原则,努力推进企业的并购重组。具体而言:

(1)可借鉴西方国家处理企业并购行为中通行的连续性原则,严格弥补亏损的条件,这样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经营。

(2)对于有助于资源配置优化的并购行为,应给予税收优惠,即允许并购中的亏损额由并购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的所得弥补,从税收上支持企业发展。

(3)应完善并购过程中的印花税、房产税和契税,适当减免产权转移过程中的财产税负,包括:

①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产权转移书据免征印花税;

②对企业改制过程中重新办理法人登记的,对改制前已贴花的资金免征印花税,只就增值部分征税;

③对企业资产评估增值而新增加的资本公积免征印花税;

④企业并购过程中房产按照评估后的价值计征房产税。

在2005年世界500强排名中,我国内地共有15家企业入选,排名靠前是中国石化排第31位。中国石化当年销售收入为750.77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世界500强排名第一的沃尔玛公司年销售收入的26.06%。经过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企业自身的改革,如果未来10年内我国在世界500强的排名中能增加12-15家企业,并有1-2家企业进入前20强的话,就能够极大地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有利

于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

3、税收政策要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以全面提高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在充分贯彻《国务院关于实施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建议税收政策还要在以下方面有所倾斜:

(1)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产业应用研究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

研究开发方面的补贴是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所允许的,按照协议规定,国家对基础性研究的资助不在限制之列,对产业(基础)研究和研究开发活动不超过合法成本的75%和50%的补贴为不可补贴。应该将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定位于产业研究和开发阶段,采取拨款和贷款贴息为主、税收减免为辅相结合的支持政策体系。税收政策作用的范围应不限于列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企业自主开发,而应包括所有行业的企业对高新技术的自主开发,不仅包括高新技术自主开发,还包括这些自主开发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2)建立对风险投资的税收倾斜政策。

①对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收入,免征营业税,并对其长期实行较低的所得税率。

②对法人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获得的利润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居民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获得的收入免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同时,对企业投资高新技术获得利润再用于高新技术投资的,不论其经济性质如何,均退还其用于投资部分利润所对应的企业所得税。

③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允许企业特别是有科技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按其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以弥补科技开发可能造成的损失,并对科技开发基金的用途和管理进行规范,规定准备金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于研究开发、技术更新和技术培训等与科技进步的方面,对逾期不用或挪作他用的,应补缴税款并加罚滞纳金。

4、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经过了高速的增长,2005年对外贸易额达到14219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62%;世界贸易额排名由1980年的第32位上升到了第三位,但总体上仍属于数量扩张型粗放的外贸增长方式,出口产品普遍存在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状况,企业出口的经济效益不佳,甚至经常发生企业之间低价竞销的矛盾,给国家利益带来了巨大损失。所以,我国一定要改革外贸体制,完善进出口产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从出口退税政策而言,必须充分反映国家宏观调控意图,一是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以及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品出口予以税收优惠;二是通过降低直至取消出口退税率,对高能源、高污染和资源类产品的出口予以限制,从而从机制上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2004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力度,一是降低了出口退税率,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结构调整;二是加大了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将进口两税增量部分首先用于出口退税;三是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四是基本解决了历史欠退税问题。2006年9月,国家又大规模地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对1576种的退税率进行了调整,其中有255类商品取消了出口退税,有1130类商品降低了出口退税,有191类商品提高了出口退税。从调整的情况看,国家鼓励出口的科技产品、生物医药、机械设备等行业,提高了出口退税率;而对于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一些行业,如煤炭、锌、锡、钢材和水泥等行业,取消或下调了出口退税率。这次调整的导向是十分明显的,既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又有利于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其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下一步,可以更加灵活运用出口退税工具,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5、科学设计我国的能源税制,通过税收手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能耗水平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认为,目前是从总体上科学规划我国能源税制的时候了。设计能源税制是一项复杂、艰巨而又紧迫的工作,应有计划、按步骤进行。国家的能源政策一方面鼓励节能、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加以限制。能源税制的设定也应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考虑,鼓励与限制并举,更好地体现国家的政策导向。现阶段如何统筹设计我国能源税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改革现行资源税。一是提高征收标准。我国的资源长期在政府控制下实行低价政策,目前我国的资源税主要是级差调节性质,未能体现资源本身价值,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此外,适当提高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的资源税率,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产品课以重税,从而限制它们的不合理的开采和使用也是是非常必要的。二是改变资源税的计税依据。由现在的按企业产量征收改为按划分给企业的资源可采储量征收,促使企业尽量提高资源的回采率。三是调整资源税的征收办法。改革现行对原油征收资源税的计税办法,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使国家能从原油价格上涨中分享部分收益。将税率与资源回采率和环境修复情况挂钩,按资源回采率和环境修复指标确定相应的税收标准,资源开采率越低,环境修复程度越差,资源税率就越高。

(2)适时开征新的能源税种。一是尽快开征燃油税。目前,我国新增石油需求的2/3来自于交通运输业,我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增势让石油供应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国际经验表明,高燃油税政策,一方面通过高油价限制了对石油的过度消费,另一方面,刺激了节能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二是研究开征碳税。征收碳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鼓励减少使用矿物燃料,尤其是含碳量高的燃料,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采取碳税是一种以价制量的策略,其优点是可以合理反映环境与社会外部成本,具有减少二氧化碳排量的经济诱因,可促使厂商更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能够促进能源系统从高碳排放矿物能源向低碳或非碳能源转化,也将有利于我国天然气和核电的发展。

6、对鼓励、限制、淘汰的产业和产品分别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

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持环境、产业结构化升级,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限制和淘汰类的产业和产品,应充分发挥税收的制约功能。尤其是对于一些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除采取严厉的行政制裁措施之外,应加倍征收流转税和所得税,并建议尽早开征环境税,同时采取严格的税收管理措施,加大税收检查和处罚力度。具体而言,对于国家鼓励类的产业,主要包括农业、能源、交通、水利、装备制造业、金融、保险、物流、信息、法律、咨询服务等,应配合国家的整体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税收优惠的力度。对于限制类和淘汰类的产业,主要包括钢铁、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焦炭、汽车等产业,应该在国家全面实行行政、经济和法律制裁措施的过程中,税收政策上需要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关措施。对于后者,我国尚未获得比较成功的经验,我们建议采取强化税收管理,辅之以提高税收负担的办法,双管齐下,综合治理。尤其是在税收管理上,必须加大日常检查、专项检查,提高处罚力度,同时要将相关信息通报政府主管部门,以提高政策合力。

总之,税收政策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总体目标,更好地综合运用优惠税率、加速折旧、税前列支、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方式,不断改革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服从和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宏观战略,以充分发挥税收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

注释:

①新华社2006年2月27日消息:《“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迈出新步伐》。

②农业部:《全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2005年农村经济形势与2006年展望》。

③国家税务总局计划统计司:《全国税务统计》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