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范文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精选(九篇)

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

第1篇: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呼吸内科; 医疗; 人性化护理

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有急性肺气肿、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多种病况。呼吸内科疾病种类繁多,涉及医学知识面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方面,现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呼吸内科疾病和人性化护理概述

1.1、呼吸内科疾病简介

呼吸内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它包括感冒、气管炎和肺炎等,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节为甚。呼吸系统疾病之所以为常见病,这与呼吸系统的解剖部位和生理功能有关。患病人群多为老人与幼儿。由于这些人群免疫能力低,多为并发人群。呼吸内科疾病在生活中很常见,一些不适的生活环境,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导致得此病。患病因素因人而异,幼儿多于喂养方式、营养状况和预防措施等因素有关。老年人多由于运动少,免疫力低下所致。临床上常见的病例有急性肺气肿、病毒性肺炎和气管扩张等多种疾病。

1.2、呼吸内科病人人性化护理的相关要求

护理人员要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开创服务项目时,坚持以人的需求为准,把整体护理与个性护理相结合。护理人员要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在操作中要充满爱心,充满温情,不断增强服务技能,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人性化护理不仅有助于病人的病情康复,还可以为医院树立一个良好的口碑。影响一步步的扩大,进而影响护理行业!

案例:根据多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91%的患者希望自己的隐私得到保护。因此病房的床头卡上所要写的信息有待改进。现在大多数为姓名、年龄、所患病状等信息写的一目了然。倘若用一些号码、英文字母代替这些内容。将会是病人在某些方面上感到很贴心。考虑到病情、时间、空间的情况下,多给病人些自由时间,适当的做些娱乐。不仅可以缓解病情,人性化管理也发挥了它的作用。

二、呼吸内科疾病的人性化护理的注意事项与发展

2.1、呼吸内科疾病人性化护理的注意事项

首先,不提倡病人带病工作。感冒病菌有一定传染性,最好在家休息,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外出时应戴口罩。其次,症状较轻的病人应尽量到社区医院就诊或者服用具有缓解症状的中成药自疗,避免在医院中发生交叉感染及由化学药物所带来的嗜睡及抗药性。最后,选用合适药物缓解感冒引起的卡他症状。何为卡他症状呢?即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让人感觉非常不适。这时应尽量选择具有既能缓解鼻塞、喷嚏等症状又能清热解毒辅助正气的中成药。步长必畅香菊胶囊具有辛散祛风、清热通窍的功效,不但能够迅速缓解鼻塞、喷嚏等感冒症状,而且经国内多家知名实验单位研究证实对于目前已知的各型流感病毒均具有杀灭作用。另外,临床研究证实香菊胶囊对于由各型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卡他症状效果极佳,并具有诱生干扰素、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易感人群服用,可有效预防感冒的发生。

2.2、对呼吸内科疾病人性化护理的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护理事业的发展根源。自从南丁格尔创立了护理学使护理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以来,护理模式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的发展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人道主义的发展和延伸人道主义所推行的。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的思潮和理论;作为一种道德原则,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人性化护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性化意味着人们在认识上对人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在行动上越来越向文明社会的迈进。社会已进入服务的时代,在护理行业尤其如此。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使医疗技术和医疗手段更加现代化,在各家医院的硬件设备差别不大,技术接近的情况下,谁想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胜出,谁就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谁家的服务做得好,谁就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可见服务的优劣将决定医院未来的发展。护理是关于人的科学,护理是对人的工作,它研究如何关怀照顾患者。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普遍的对“人性化”比较高兴趣。确实,任何人性化的事情,都会受到人们的推崇。在医院显得尤为重要,毕竟针对的对象时病人。在不久的将来,人性化护理将会覆盖全国各大小医院。在未来几年人性化护理将会覆盖整个护理,首先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实行人性化护理奠定了护理基础。人无完人,不能因为有了病就把自己看的矫情,坚强也是一副良药;当然,对有病的人应该可以宽容一些,但是,这样并不意味着认可人性的不好之处,甚至是投降,否则就意味着生病了做坏事是合法的。人性化护理是护理事业的一个很大的进步,并已成为广大护理人员的共识,关键就看谁理解得更加深刻,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姜静. 人性化护理对提升医院竞争力的意义[J]. 中外医疗. 2010(06)

[2] 车晓杰,李春梅,刘红梅. 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及质量管理[J]. 吉林医学. 2010(26)

第2篇: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范文

1护理风险与呼吸内科护理风险

1.1护理风险管理

所谓的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医疗单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有序的护理过程之中对护理所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等一系列过程。为了进一步降低因护理带来的事故和差错,从而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不受客观因数所威胁,因此必须对护理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出台相应的防范手段,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

1.2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

常见的护理系统疾病主要有呼吸道感染、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还有病发较急的疾病,诸如气胸、胸腔积液等。由于呼吸类疾病直接与人们的呼吸系统相连,因此呼吸疾病对人身有着较大的危害,也就对护理疾病的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也就意味着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伴随着较大的风险,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就是需要将护理工作的整个流程看成一个整体,进而对可能产生风险进行有效识别与评估,从而根据结果制定科学的对策,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发生。

2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种类

通常情况下呼吸疾病较为容易复发,并且患者呈现较强的痛苦感,尤其是在老年人中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较差,因此在老年患者的治疗之中,往往会伴随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伴随着呼吸衰竭而死亡。所以呼吸疾病不但要求有针对性的治疗,患者还应当得到良好的护理,而护理本身就是一个伴随着一定风险的过程。

2.1护理人员存在的风险

在护理人员方面,主要存在三种风险:既护理人员自身职业、护理人员业务不专、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较差。

2.1.1护理人员自身职业因素

在呼吸内科之中,很多护理人员要参与到各类呼吸疾病的治疗之中,尤其是重症呼吸患者,一些重症呼吸患者可能患有一些传染性疾病,尤其是一些疾病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例如肝炎等。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之中,护理人员也难免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以及分泌物等,如果护理人员对自身的保护不好,那么很容易受到感染,而自身感染后如在去护理其他呼吸患者,那么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2.1.2护理人员业务不专

从护理工作的角度来说,护理本身是一项充满着实践性与科学性的工作,而护理对象又是患者这类特殊群体,因此在护理之中难免会因一些因素需要采用医疗紧急措施,如果护理人员对护理相关业务不熟悉,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对相关仪器操作不当等行为,很可能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尤其是呼吸内科。例如在呼吸疾病的护理之中,口腔吸痰是一种常见的护理工作,如果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之中没有进行无菌处理,没有及时更换吸痰管,那么就很容易给患者的呼吸道带来一定的隐患。

2.1.3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差

呼吸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因此患者也就相对较多,较多的患者带来的是较多的护理工作,这时由于大量的护理工作,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忽视风险的存在。例如,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之中,对护理记录不全面等。

2.2护理制度的不完善

在呼吸疾病之中,患者对空气有较高的要求,新鲜的空气对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病房的空气流通状况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但在多数护理人员的思想之中,窗户的开关以及室内的卫生状况是需要患者亲属进行处理的,而不是护理人员的工作,这种护理制度的不完善也是产生风险的因素所在。另外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的繁忙,这也决定了护理人员缺少必要的培训时间,一些呼吸内科护理新人通常没有经过培训,只是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在工作中进行学习,这种制度不但增加了老人的工作量,同时由于缺少良好的教学氛围,新人也缺少学习环境,进而造成护理工作形成风险。

3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对策

3.1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医疗单位应当针对护理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课通过聘请知名医师进行讲座的方式进行,进一步树立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另外医疗单位还应当开设一对一的带新活动,通过老人护理经验的传输,进一步提升新人的护理能力以及风险意识。

3.2建立有效的科室护理制度

第3篇: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护理干预;心血管疾病;作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41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03-02

心血管疾病是心内科常见疾病,常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给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及心理造成很大负担,治疗过程中为患者的提供科学、经济、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我院心内科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和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4例患者中男54例,女40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23岁;所有患者经过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等确诊为心血管疾病,其中13例为高脂血症患者,18例为心绞痛患者,29例为冠心病患者,34例为高血压患者。

12方法对所有护士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整体素质,并针对不同患者对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加强。

121注重培养护士的整体素质,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定期组织护士参加院内及科内的专业知识、技术操作等培训,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同时注重对护士的道德培养,使护士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对患者充满爱心,对护理工作充满责任心,遵守科室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无菌操作水平,要在护理工作中处处体现出白衣天使的高水平和高素质[1]。

122加强对患者实施的各项护理措施①常规护理:根据病情和医嘱将患者的用药剂量、方法、时间进行调整;合理地指导患者的饮食,嘱其注意控制胆固醇、脂肪、盐分的摄入量;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对其心理状况充分的了解,以对其焦虑、恐惧等心理做出正确的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这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所以要将患者的下肢抬高l5o-30o,并每天定时帮助患者按摩下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被动和主动活动,尽量缩短卧床时间[2]。③预防便秘的护理:顺利排便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尤为重要,长期便秘会引发腹压上升,用力排便时可能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急性发作,甚至引发猝死。所以护士要反复嘱咐患者多饮水,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及粗粮,也可在早餐前饮用少量蜂蜜;护士每天帮助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2次以上,使肠蠕动增加,利于排便[3]。④使用微量注射泵的护理: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液是否外渗,如有渗漏,立即停止输注,以避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对于微量泵的运转情况也要密切观察,出现报警时要认真地查找原因,及时地排除故障。⑤防止输液反应的护理:大量并快速的输液会引起血容量的增加,继加重心脏的负和心肌缺血情况的发生。所以护士在输液过程中要认真遵守三查七对原则,如有异常及时和医生沟通。⑥出院指导:嘱咐患者出院后要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消心痛、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如果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情况时,要立即就地平卧休息,并舌下含服03mg-06mg的硝酸甘油,或10mg消心痛,同时拨打急救电话;指导患者家属如患者突发呼吸和心跳骤停时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

13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停药后病情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停药后又稍有上升,但是在正常范围内;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停药后各项指标上升明显。显效患者数=痊愈患者数+好转患者数。

14统计学处理对所得的数据应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通过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9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4例患者中痊愈15例,痊愈率为1596%,好转77例,好转率为8191%,无效2例,无效率为213%,总显效患者数为92例,总显效率为9787%。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漫长的治疗和康复过程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特点以及自身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临床经验技等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护理不但要对患者的病情、价值观、愿望等进行监测,还要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以减轻其心理负担,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指导,从人性化角度关心和鼓舞患者,使其早日康复[4]。

参考文献

[1]杨莹,赵曦,王霞护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85

[2]陈丽萍,吴少琼,王丽娜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22-123

第4篇: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217-01

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经济发展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吸入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原因,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死亡率也日益上升,目前因呼吸系统疾病的导致的死亡原因,已在所有疾病中占第三位。而在这些死亡病例中,老年人的比例甚高,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系统日渐衰退,这为疾病入侵呼吸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并且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对老年人的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巨大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就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本院呼吸内科治疗的85例5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住院期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结合实际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现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实验资料的选择均来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本院呼吸内科治疗的85例5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病历,其中男性53例,女性32例,最小年龄57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6岁,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为主,经过诊断主要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以及支气管哮喘。其中慢性支气管炎35例,阻塞性肺气肿43例,支气管哮喘7例。

2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心里护理:老年人年龄偏大,身体免疫力降低,对于疾病的抵抗力减退,疾病往往反复发作,老年人对此心里负担较重,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心不够,往往会产生消极治病的想法。另一方面,对于部分患者,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考虑到自己的疾病可能会给家人在经济上带来一定的负担,对自己疾病的治疗产生内疚感,造成一定的心里压力。对于此类患者,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向其解释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手段及治疗方案如何,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存在焦虑的患者,我们应适时的进行安慰,与老年患者多沟通,了解其存在的困难,并努力给予帮助。

睡眠护理: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本身疾病的所致,使老年患者感到呼吸困难,夜间难以入睡,导致老年患者睡眠障碍;另一方面,由于老年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往往有较大的心里压力,往往使其难以入睡。睡眠治疗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节律,与疾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此类患者,改善睡眠状态是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降低病房内的噪声分贝,保持适当的温度以湿度,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安静和谐的睡眠环境促使患者入睡。对于心理负担较重的患者,积极的心里护理是必不可少的,解除患者的心里,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饮食护理:饮食与疾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的各个器官正经历着衰退,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大大的减退,另一方面,由于老年患者长期处于与疾病的抗争状态,身体能量的消耗较大,这样容易造成老年患者的营养不良,对于这些患者,针对其不同疾病制订合理的食谱,合理调配饮食,少吃多餐,增强食欲,满足老年患者身体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用药护理:随着病情的发展,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也逐渐发生着改变,肝肾功能减退,对于药物的解毒及排泄能力下降,对于老年人的用药,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及肝肾功能综合考虑,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对于药物可能出现漏服或者过量服食等情况,要告知其家属密切观察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如果在用药后出现一些副作用,要及时的向医生汇报,积极的处理副作用,并且协助医生制定新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产生的护理问题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与老年的病情、年龄、家庭的经济状况及环境相关,并且各个因素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加重老年患者的病情。但是通过适当的解释、教育及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能够减轻患者的心里负担,改善患者的治疗疗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冰, 呼吸内科病人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4. 2(2): 第126-127页

[2]崔红萍,浅析内科护理中护患沟通的应用.健康必读,2012.11(6):第488页

[3]裴丽秀,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分析及其护理对策探讨,医学信息,2011,24(3):第233-234页

[4]黄志敏, 浅议呼吸内科老年病人的护理保健问题,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02(7):第158页

第5篇: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生活质量;疼痛

近年来因各种事故、长期累积病症造成的骨折、骨损等骨科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疾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且并发症情况较多,调查显示,血栓、肺感染、褥疮和疼痛是骨科术后主要的并发症[1],其中疼痛会伴随疾病治疗的整个过程,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锻炼和日常生活。有报道显示,对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2]。本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收治的骨科疾病患者进行干预,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51例骨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预见组。常规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21耀68岁,平均(44.23依5.07)岁;疾病类型:创伤性骨折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颈椎病4例,骨髓炎3例。预见组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2耀68岁,平均(43.90依5.87)岁;疾病类型:创伤性骨折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颈椎病5例,骨髓炎4例,骨肿瘤1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执行本次研究。两组患者排除严重性肝肾疾病和全身系统性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例数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者日常喂服药物、静脉滴注、清洁伤口、床上引导康复锻炼等常规护理模式。预见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支持与安慰,增加与患者交流次数,做好疾病知识宣教,以消除心理不适;(2)健康指导。由研究者制定骨科疼痛相关知识的健康阅读材料,并经高端专家审核通过后,印刷成方便携带的小册子,由护士派发给患者及家属阅读,以使患者全面了解骨科疼痛及疾病康复相关知识,更好地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效果;(3)总结与反馈。研究者每周进行预见性护理总结与反馈,一是总结护士按照分工履行预见性护理职责的情况;二是护士进行护理服务的行为过程是否符合标准;三是对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进行总结,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后续护理计划[3]。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和生活质量情况。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将一直线平分为10,用0耀10分表示疼痛程度。0分:无痛;10分:剧痛。生活质量评价:干预3个月后,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每个指标有5个备选答案,分别为1耀5分。1分表示最差,5分表示最好,满分为60分,分数高说明生活质量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軃依泽表示,用t检验,以P约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疼痛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跃0.05);预见组患者采用无痛病房模式后,在过去24h及术后经历的最严重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2.2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P<0.05),但预见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骨科患者大多需手术治疗,术后要长时间卧床,还伴有多种并发症情况,患者往往因为疼痛感强烈,生活无法自理等原因,会有焦虑、抑郁、悲观等心理压力,给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4]。因此,在骨科的临床护理治疗中,需要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疼痛、心理压力等提前做出预见性护理,有效降低患者疾病治疗的不利因素,加快患者的疾病康复。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护理在疾病治疗及转归中的作用越加突出。其中预见性护理是以长期护理工作经验的积累为基础,以预见意识并积极主动采取的有效防范措施,其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护理质量起到明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5]。本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预见性护理通过对现存问题及风险的评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结果显示,预见组患者过去24h及术后经历的最严重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同时结果还显示,预见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各功能量表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这说明在给予无痛病房护理模式之后预见组的生活质量均明显强于常规组。这与赵红学者[6]《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的研究成果接近。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高骨科患者镇痛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骨科疾病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丁艳丽 孙迎春 单位: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

参考文献:

[1]陈建平.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2):233-234.

[2]吴成华,薛静华,张亚英,等.循证护理在骨科患者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6):2182-2183.

[3]刘红英.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3(5):1255.

[4]郑暖.浅谈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2):11-12

第6篇: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调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23-02

工作相关疾病是指由于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引起的一些常见病的发病率增加或病情加重,例如:神经衰弱综合征、腰椎颈病、呼吸道疾病等。大量调查结果显示[1],护士在工作中有较高的职业有害因素暴露率,容易导致工作相关疾病发生,最常见的是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等。ICU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医疗器械使用多,各钟床旁检查频繁,ICU护理护士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机会相对较多,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不但可以损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威胁其生命[2]。故本研究拟对ICU护理人员工作相关疾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为促进ICU护理人员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整群随机抽取四川省2所三甲医院的125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工具 参考蔡文智[3]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中使用的医务人员工作相关疾病调查表,根据ICU科室的特点修订而成。

1.2.1 护理人员的一般情况:年龄、职称、工龄等。

1.2.2 护士工作相关性疾病调查表包括:哮喘、肺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胃溃疡、冠心病、神经衰弱、白内障、听神经受损、腕管综合症、下肢静脉曲张、腰椎颈病、流产/畸胎、原发性高血压、肺结核、甲/乙/丙型肝炎、艾滋病、放射性病、SARS、抑郁症、癌症等21种工作相关疾病。工作相关性疾病的总患病率=不同工作相关性疾病的发生人数总和/(工作相关性疾病种类×同期调查人数)×100%。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5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96.00%。

1.4 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用SPSS13.0软件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 果

2.1 ICU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120名ICU护理人员中:主管护师有17名(14.17%),护师有36名(30%),护士有67名(55.83%);工作年限20年以上的有14名(11.67)、11年-20年有29名(24.16%)、6年-10年有31名(25.83)、5年及以下46(38.33%)。年龄分布:小于等于25岁有25人(20.83%)、25岁到30岁有28人(20.33%)、30岁到35岁有32人(26.67%)、大于35岁有35人(29.17%)。

2.2 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 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总患病率为6.98%,排在前十位的工作相关疾病分别是神经衰弱综合症、慢性咽炎、腰椎颈病、胃溃疡、慢性鼻炎、抑郁症、腕管综合症、听神经受损、肺炎、哮喘,见表1。

2.2.1 不同职称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 由表2可见:不同职称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不一样(χ2=22.48,P﹤0.001),职称越高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越高(P﹤0.05)。

2.2.2 不同工龄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 不同工龄的ICU护士的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28,P﹤0.001);工龄越高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越高(P﹤0.05),见表3。

2.2.3 不同年龄ICU护士的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比较 不同年龄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95,P﹤0.001),30岁以上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较30岁及以下的ICU护士,见表4。

3 讨 论

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护士面临着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心理社会性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对护士的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4]。由于ICU属于重病科室、对环境和物品的消毒要求极其严格,加上环境封闭,故ICU护士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机会比其他科室护士要多和严重,ICU护士更容易发生职业相关疾病。本次调查发现三甲医院的ICU护士的工作相关疾病总患病率为6.98%。患病率排在前十位的是神经衰弱综合症、慢性咽炎、腰椎颈病、胃溃疡、慢性鼻炎、抑郁症、腕管综合症、听神经受损、肺炎、哮喘。这可能与ICU护士工作强度大、任务重、经常加班、工作节奏快、护理工作使身体处理某一位置,频繁接触各种消毒剂如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戊二醛、甲醛等有关[5]。故ICU护士在工作期间应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而降低常见的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率。

职业有害因素对护士健康的影响程度随着工龄及年龄的增大而加重,与护士的相关疾病发生率密切相关。代艳然等[6]通过对手术室护士下肢静脉曲张的调查发现,工龄在1-6年的护士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为0;而工龄在7年及以上者发生率为66.2%。同样有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护士腰背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7];临床护士的焦虑程度与年龄成正比,40-49岁护士中重度焦虑高发(40.0%),明显高于30-39岁、20-29岁护士的中重度焦虑发生率(17.39%、15.38%)[8]。本研究也发现年龄大、高职称、工龄长的ICU护士工作相关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低职称、工龄短的ICU护士。故高年资的ICU护士更应该重视锻炼身体,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合理安排时间,注意休息和合理营养,降低工作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减少职业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琼芳,王惠珍,廖玉联.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4):151-153.

[2]路静,章左艳,金辉.ICU护士职业危害认知及职业防护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杂志,2011,12(2):39-41.

[3]蔡文智.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凌凤,陈平,何龙江,等.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J].职业与健康,2007,23(1):14-15.

[5]李连芝.ICU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3):615.

[6]代艳然,何亚会,宋向阳.手术室护士的下肢静脉曲张预防措施[J].职业危害与临床,2007,23(5):379.

第7篇: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范文

方法:对眼科患者在眼科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回顾,传播有关眼病的科普知识,倡导科学的用眼卫生。

结果:促进人们有能力应对眼睛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对于增强人们的爱眼意识,预防眼部疾病和配合其治疗与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论:健康宣教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眼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值得推广。

关键词:眼科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97-01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是以患者及其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系统的、具有眼科特点的健康教育宣传,传播有关眼病的科普知识,促进人们有能力应对眼睛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对于增强人们的爱眼意识,预防眼部疾病和配合其治疗与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1]。

1健康教育是眼科护理的重要环节

健康教育是眼科开展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不但要配合眼疾治疗进行积极的护理,还要适时教育病人了解眼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程及转归,使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病和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1.1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为了提高教育质量,避免工作中的疏漏,妥善安排好教育时间,我们将各种不同疾病的教育内容制定成标准护理教育计划。如:青光眼的教育计划、急性虹睫炎的教育计划等,以保证教育工作的切实落实。

1.2眼科护理中的健康教育,能够增强病人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眼科疾病所造成的痛苦和不便,会使病人产生焦虚和恐惧心理,尤其是在不了解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担心治疗效果,害怕眼睛失明,因此心理压力很大。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及时了解治疗方法及愈后,减轻压力和缓解紧张情绪,有利于治疗和护理。

1.3开展健康教育的优越性:开展健康教育,既不需要昂贵的实验设备,又不需要耗费大多的资金,但是人们却可以从中长期受益,这种服务将逐渐被人们认知和接受,成为向病人提供高质量护理的有效途径。

2在眼科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途径

2.1新人院病人的宣教责任护士在接待病人入院时,就为其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士长、作息时间、探视及陪护制度、就餐手续、物品保管等,帮助病人结识病友,尽快熟悉病房环境,适应住院生活[2]。

2.2讲解正确对待疾病的重要性,评估病人焦虑的程度及原因,鼓励病人详细说明内心感受,耐心倾听并表示理解和同情,适当介绍主管医生的资历和手术经验及对病人的责任心。向病人深入浅出地解释有关疾病的病因、诱因、临床症状和体征等,使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基本认识,正确面对目前面临的情况,减轻焦虑对生活的影响。

2.3书面教育。根据病种特点印发宣传手册,使来院就诊的患者人手一册,与护士宣教内容相呼应,使病人易于掌握相关疾病的预防及诊治知识。增设健康教育宣传板,对病人掌握宣教知识,促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2.4科内外,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育。眼科健康教育,不仅仅限于院内,还要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制作发放音带光盘、出院后跟踪随访、电话巡诊及义诊等活动,将眼科的护理健康教育从院内延伸到院外,从疾病护理扩展到疾病预防,使人们从多方面、多层次得到眼科保健知识和护理健康教育的关怀。

2.5出院指导:出院指导是确保患者按时就诊,做好自我护理的重要内容,围绕防病保健和加强自护能力为主题,指导患者有关用眼卫生、情绪、饮食、用药及复诊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增强患者预防保健意识。向患者及家属建议回家时选用适当的交通工具,避免术眼意外的发生。

3在眼科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结果

健康教育是眼科开展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眼科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及时了解治疗方法及预后,减轻了压力和缓解了紧张情绪,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主动性,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了早日康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学的形式帮助人们学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地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从而达到健康的最佳状态[3]。在开展实施健康教育,在一年中,病人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呈月月上升趋势,均达90%以上。护理人员每周都深入病房进行检查,听取病人的反馈意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使教育工作不断完善,病人及家属对护士有了信任感,改善了护患关系,激发了护士们的学习热情。许多病人出院后来信或送来奖状,赞扬我们的护理工作,使健康教育的开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有关眼科的医学常识,预防眼科常见病、重视用眼卫生,防止和避免有害因素对眼睛的影响。

4在眼科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总结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不但要配合眼疾治疗进行积极的护理。还要适时教育患者了解眼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程及转归,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其次,眼科手术患者大多对手术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心理,他们迫切想得到有关方面的指导,他们想了解有关手术的方法、过程以及手术的效果,不知如何做才能有利于配合手术。因此,有效地指导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不可缺少的条件。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有关眼科的医学常识,眼部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预防眼科常见病、多发病,重视用眼卫生,防止和避免有害因素对眼睛的影响。

不同眼病的病因、诱因、临床症状和体征各不相同,着重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亦不一样,因此教育工作要根据各自的特点.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教育知识,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健康教育对于眼科患者至关重要,对患者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有预见性的指导,预防和避免并发症发生,解除患者对手术的各种疑虑及心理压力,取得患者的信任,有效地配合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l]徐刚薇.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实践与体会[J].新疆中医药,2002,20(2):46

第8篇: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76-01

医院中呼吸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大部分为慢性疾病,并且病患体质较弱,病情无规律,反复发作,对病患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不断增长,故对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应有足够的估计和重视。为了给病人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现对我科50例60岁以上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历中50例老年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8.7岁。这些老年患者都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这些老年患者的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等。从病程来看,慢性支气管炎平均为13.7年,阻塞性肺气肿平均7.5年,平均住院次数为4次,这些病人伴有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心肌炎在内的慢性疾病。

2常见的护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2.1心理护理

老年住院病患由于患病后,心情较为烦躁、忧虑,并且表现悲观、恐惧,少数病患出现自杀想法。因此护理过程中应与病患建立较好的医患关系,及时掌握病患的思想及心理活动与变化,为此护理人员应对病患与家属的疑问应给予耐心解答,及时告知解答有关呼吸内科疾病方面的知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家属与病患多接触,增加彼此的情感,树立病患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病患尽早康复。

2.2皮肤问题及对策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易感因素及多种基础疾病的影响,其压疮发生率很高。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因长期卧床休息、消瘦、病情重或因活动时气促而拒绝翻身,容易发生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除了常规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措施外,应注意沐浴时避免水温过高,或者使用刺激性的皂夜或沐浴液,并跟患者和家属解释好翻身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设翻身登记卡,详细记录翻身时间、皮肤颜色等,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垫气圈、棉垫等,必要予上气垫床防褥疮护理,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注意营养支持。

2.3饮食护理

老年人病患患病后,对食物的营养以及消化等功能和逐渐减退,从食物当中摄取营养量很少,加上慢性疾病对于病患自身为消耗性的疾病,对病患身体的营养消耗较大。因此做好呼吸老年病患的饮食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可给予病患增加食物以补充营养,饮食尽量做到量少多餐; 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工作,病患应禁止食用油腻或者辛辣、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建议病患多喝开水,促进肠道的消化,较好地满足营养的需要。

2.4用药安全护理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的改变使得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发生改变,同时老年患者的机体特点也会导致药物耐受性的改变。同时由于药物之间互相的影响,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错服或者漏服现象,就会导致相应的问题。因而在用药安全上必须关注,否则轻者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重者导致中毒。护士在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监督患者服药,避免老年患者在用药中出现错服或者忘服。对吞咽困难的患者或者不能吞咽的老年患者,应采取溶于水中服用或者经胃管注入药物。在用药后护士应关注药物疗效与是否有副作用。

2.5日常安全护理

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由于视力下降或者身体的其它状况等诸多原因,容易导致发生跌倒伤。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住院患者在外出检查时应做到有人陪伴,对老人可能出现的有失进行必要的处理,必要时给老人配备联系卡。同时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鼓励老年住院患者参加基本的日常活动。根据天气的变化建议病人增减衣物,并定期为患者所住的病房进行消毒及通风处理。

2.6睡眠障碍及对策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往往有睡眠障碍,住院病人的睡眠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静、舒适,执行护理措施时应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尽量安排在白天,在执行护理措施时,护理人员应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7]。入睡前用温水泡脚,不要进行刺激性谈话或观看刺激性电视节目等,不要给老人饮浓茶、咖啡、吸烟,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对严重失眠者可给予药物辅助入睡,夜间不要让患者单独居住,以免发生意外。对于昼夜颠倒的患者,如病情许可,白天要让其有适度的活动,尽量不让患者在白天睡觉,增加活动,保持兴奋,以使他们能在夜间休息,避免整天卧床。

3讨论

综上所述,从对我院所收治的50例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病历分析可以看出,呼吸系统疾病多为慢性过程,病情反复发作,对病人学习、工作、心理或日常生活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想通过护理干预来改善呼吸科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要着眼于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维持和增强老年患者健康的目的,才能为老年患者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注意好每一个护理细节,从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配合好老人的家人、朋友或者其它护理人员,有效的促使老年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黄惠琨,范子英.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J]. 当代医学,2010,01:101-102.

第9篇: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 门诊;眼科病人;心理护理;满意率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a)-0146-02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模式和医疗手段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除了要解除病人肉体所受的疾病痛苦外,也要关心病人的心理感受,培养患者正视疾病的积极心态。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来眼科就诊的人是一类特殊的患者群体,长期的视觉功能障碍及眼部不适,使他们失去了同外界沟通交往的重要渠道。因为见不到光明,生活也不再多姿多彩。他们中很多患者会因此而感到沮丧不安,甚至焦虑暴躁,有些人因生活不便,进而影响到了心理健康。

门诊是与患者沟通的重要平台,是对外展示医疗服务质量的窗口,门诊护理工作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医院的最初印象和对医护人员素质的评价,因此每一个门诊护士都不能忽视患者的接待工作。针对眼科患者的特殊性,消除患者顾虑,让患者得到最好的就诊效果,尽快走出痼疾的阴影,心理护理十分关键。

心理护理是指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及技术,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病人消除或缓解由于疾病或其它方面的问题所引起的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使病人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及护理,以保证病人全面的身心康复[1]。是将心理学理论和护理学技术综合应用于临床的方法,通过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交往,凭借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能有效解除病人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并培养积极心态战胜病魔[2]。基于此,有必要对国内外心理护理的理论方法及眼科临床的实践经验进行整合研究,这能有效地提高眼科护理工作水平,并有助于形成优质专业的专科护理服务模式。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1―3月门诊治疗的42例患者,探讨心理护理对眼科门诊患者的重要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资料选自该院在眼科门诊进行治疗的42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为6~72岁,平均(48.3±2.4)岁。其中屈光不正6例,沙眼4例,青光眼22例,白内障10例。

1.2 方法

对改组患者采取心里护理方式干预,并通过让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对总体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等4项评定标准。

1.3 结果

4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结果为非常满意33例,满意8例,一般1例,总体满意率达97.62%。

2 心理护理在眼科门诊的具体应用

2.1 了解病人类型及特点

只有对病人进行细微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因此作为眼科门诊的护士首先要对眼科门诊所收治的病人类型,疾病特点进行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疾病知识和应急管理的方法。有关调查研究显示,来眼科就诊率较高的患者主要有2类,即结膜疾病和屈光不正,两者所占比例在50%以上,年龄及性别不同,所患疾病存在一定差异。如20岁以下患者50%以上为屈光不正, 20~60岁的患者以结膜疾病高发,占眼科门诊病人的1/3左右,而青光眼、白内障和视网膜疾病在60岁以上的人群则表现得更加突出[3]。以白内障为例,该病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以晶状体浑浊为主要表现,通常严重可致盲或视力残疾。诱因较多,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以老年患者多见,临床上常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和后囊下性白内障3种。老年患者一旦患有该病,给其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包括出行,日常起居多需要人照顾,有些患者心理包袱重,对手术存有芥蒂等,这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患病特点,都需护士学习掌握。

2.2 针对不同病人给予个性化服务

眼科门诊病人类型复杂多样,对于不同的病人应提供不同的个性化服务。个体因经历、文化程度、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能力也存在差别。如有些儿童患者,在就诊时通常由家长陪护,出于儿童心理害怕疼痛,对于打针吃药存在恐惧,而家长在陪同孩子的同时,也会因孩子的一系列排斥表现而感到紧张。另外限于儿童的表达能力和处于的成长时期,存在多动,对医生的询问理解困难等,因此护士应当在帮助儿童就诊方面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医护人员会对儿童的啼哭,家长的焦躁漠视不理,认为这都是正常现象,但正是这些细节的忽视,带来了不良的诊疗效果,不利于孩子的视力矫正。针对这类患者,应当先舒缓紧张气氛,可以通过给小患者讲故事,讲笑话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通过鼓励和赞扬的方式消除孩子的恐惧,面对多动不安的孩子,可以在门诊的合适地方,摆放些玩具,或卡通照片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样也会减轻家长的负担。

2.3 防止意外发生

眼科门诊多会设有相关的手术室,为保护病人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和风险的发生,有必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如在病人进行手术之前,要准备好相关药物及设备,并进行消毒,保持手术室内的环境卫生,保持手术室内外安静,没有嘈杂的响动,以免影响病人的情绪和医生的注意力。并要询问病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由于大部分眼科病人多伴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要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相关疾病突发等。另外对老年患者要尤为注意,防止患者因路滑等原因的摔伤,在老人上下手术台时注意搀扶,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等[4]。术后要叮嘱患者如何服药,注意哪些事项等。

2.4 重视对患者健康教育

重视患者教育,保证患者按医生要求规范化用药服药,定期复诊也是心理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患者所用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应说明书指导患者,包括出现不良反应及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告知患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对疾病康复非常重要。如对于儿童而言,沙眼是一类常见的眼部疾病,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及治疗沙眼的有效措施,叮嘱儿童要勤洗手,经常清洗洗漱用具,保持眼部清洁,不要用脏手揉眼睛等。对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也要提醒,如对使用滴眼剂的患者,有很多患者不舒服时才用,症状稍有好转就停药,这样可能会使病情延迁不愈或产生耐药性[5]。告知患者正确用药的必要性及依从性差的危害,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特别关键。

2.5 注重医护人员素质的提升培训

要将心理护理落实到实处,良性发展下去,必须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建立专业化、专门化的眼科门诊护理团队。尤其是对年轻护士的培养与教育,可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讲座培训,组织座谈会议,让护士们发表工作感受及日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这都有助于护士的成长和团队成员素质的提升。另外要有良好的考核机制,督促护士努力工作,明确护士接待病人的具体职责及步骤,并严格进行监督指导。如对待患者从着装仪表、面带微笑、语气和缓、态度回应等都作出示范。并对表现优异,工作勤奋的护理人员予以奖励,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形成科学合理的竞争考核机制。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访问,询问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对改善护理环境,加强团队建设也有一定的作用。如可以制作相关的表格,列出患者的常见需求和心理想法,既方便患者填写,也可让我们看出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选择最优的护理措施。

3 结语

通过对心理护理的了解和学习,对眼科的门诊护理工作帮助极大,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率为97.62%。并使护理队伍更加现代化与人性化,使护士明确了自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个人价值也得到提升,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但优质的护理服务和护理模式还不能止于此,要加强创新研究,积极摸索更好的服务方案,完善护理细节,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南丁格尔说过,护理本身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精细的艺术要靠高洁的护风和高尚的护德铸就。因此面对护理工作的丰富内涵,还有很多知识和方法值得去挖掘开拓。

[参考文献]

[1] 褚玲玲,谢刚敏.心理护理的概念及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肺部疾病杂志, 2010,3(1):67-68.

[2] 武思宇,吴立新.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5) : 78-79.

[3] 刘洁梅,张良. 眼科门诊病人眼病构成情况调查[J].广州医药,2007,38(4):71-73.

[4] 裴惠.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 9(17):185-18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