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红楼梦大结局范文

红楼梦大结局精选(九篇)

红楼梦大结局

第1篇:红楼梦大结局范文

【关键词】电视剧新《红楼梦》;文化产业;《红楼梦》

作为文化产业案例的项目开发与内容生产的文化创新,重拍《红楼梦》电视剧,并因此进行文化资源动员的审美发掘与艺术表现,把人物、情节、细节、环境、语言的文学作品内容与知识元素、产业元素的人类学科学依据的内容生产融为一体,环环相扣地推动情节,展示细节,烘托环境,展开悬念。[1]新《红楼梦》电视剧的情节既不同于62版越剧《红楼梦》电影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也不同于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宝黛爱情和家族兴衰双重主线,它没有集中表现某一主题或几个主题,只是简单化地按高鹗续写的120回通行本的基本情节来拍摄,过于注重形式上的尊重原著而缺乏内容创新。

新《红楼梦》的“梦幻结构”分析

《红楼梦》的结构,是以全书十二个“梦”为脉络来建构整部小说的。《红楼梦》中的“梦”可谓篇幅宏大、笔触细腻、文采绚美、构思精巧、寓意深刻。全书恍如一场大梦,梦中又有无数小梦,环环相扣,前后照应,组成了一个美妙绝伦的艺术结构。[2]93《红楼梦》小说里甄士隐的“葫芦梦”和宝玉的“红楼梦”构成第一个“独立”的梦幻框架,在87版《红楼梦》里没有这两个梦的内容,为快速切入主题,第一集便是林黛玉别父进京都,新版《红楼梦》分别在第一集和第二集里细致地展现了这两个梦。剧中“葫芦梦”采用画面特效处理,先是甄士隐魂魄离身从家里来到太虚幻境,对太虚幻境的描写可谓宏大唯美,白云飘浮制作出的仙境和通往警幻仙姑的桥都很精美,演员的凌波微步也展现了仙境的美妙,这一画面的特效处理恰当,体现了导演李少红所擅长的宏大场景和精美画面的制作。甄士隐听得一僧一道在讲述红楼梦故事的缘起,这段谈话按小说内容编排,对整部电视剧的结构安排较以往的影视是一种创新,但内容拘泥于小说。宝玉的“红楼梦”场景也是太虚幻境,画面变化更为丰富精美,这里加入了昆曲的元素作为背景音乐,使“红楼梦”进入幽暗凄迷的氛围,宝玉与警幻仙姑在桥上对话,演员并没有进入这种氛围,对话直白而演员表演缺乏变化,随之宝玉在警幻仙姑的带领下游玩各司,在表现剧中人物命运结局的纲要时又采用了画面特效,这段画面设计及旁白和背景音乐处理上恰当合理,但仍只局限于艺术形式上的表意。第一个梦是二位神仙到“警幻仙姑”处交割“情事”,第二个梦是“警幻仙姑”将“情事”授意于宝玉,这才构成“独立”的梦幻结构,但在剧中这一内涵没有得以体现,人物台词及整个编排都按照小说的形式来简单取舍,缺乏创意改编。

第二个梦幻框架是“家族盛衰”,这里有两个梦都是王熙凤所做,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电视剧都只写了第一个梦即秦可卿死后托梦给王熙凤。由于受时代和科技的影响,87版《红楼梦》的梦境表现得简单,但导演对小说改编得恰到好处,演员的台词不拘泥于小说,为突出主题做出了合理的改编,演员在梦境中的表演让观众感觉到真实,王熙凤睡觉的姿态表现出紧张忧思,秦可卿的语气幽怨无奈,这些情绪都符合家族盛衰梦,这段改编尊重原著的内涵。新版《红楼梦》中导演严格按小说来拍摄,却也只写了一个梦,破坏了这一梦幻框架的完整性,剧中对这个梦的描写表现出人物性格幽怨、画面飘逸,台词完全如小说,又是一处形式重于实质的描写。

第三个梦幻框架是“红楼痴情”,这里有小红梦贾芸、宝玉梦蒋玉菡和金钏、宝玉梦拒绝金玉良缘、紫鹃试宝玉真情的梦,这四个梦是曹雪芹为赞扬真情而著,另外还有柳湘莲懊悔梦和尤二姐梦尤三姐两个梦,曹雪芹有意安排尤氏姐妹的故事作为大观园的结束曲。87版《红楼梦》选取了小红梦贾芸、紫鹃试宝玉、柳湘莲和尤二姐的梦,并且都做了改编,描绘出大观园“情”的心路历程的开始,肯定了宝黛的爱情,对尤氏姐妹的悲剧命运表示同情。新版《红楼梦》中删去了小红梦贾芸的情节,对曹雪芹选择这个梦作为开始对情的严肃讨论没有把握住。

第四个梦幻框架是“红楼回归”,这里只有宝玉梦晴雯一个梦,虽然只有一个梦,但在整个梦幻结构中至关重要,宝玉看到的“薄命司”中第一个人物晴雯回去了,最后一个秦可卿也回去了,了解了人间的“情”。而两部电视剧都写了这个梦,都按小说的内涵加入了这个梦,87版《红楼梦》仍做了改编,而新版《红楼梦》基本是按小说来拍的。小说里“梦幻结构”的叙事艺术有三个特点,一是用结构主线和人物组织成许多网眼,使其有多头绪的发展空间,二是始终以人物性格为核心去组织生活和安排情节,三是前后呼应,击首动尾,既悬念丛生,又丝丝入扣,就像精品的织绣一样,图案都具有立体感的艺术效果。[2]107-109

新版《红楼梦》在梦幻结构的设计上重于87版《红楼梦》,这体现了现代媒体技术与制作的优越性,导演李少红在这些局部内容的处理上过于注重形式创新,在整体结构布局上没有显示出创新元素。改编是对小说文本的再次解读和创造,要适应时代和新的艺术形式的需求,87版《红楼梦》受影视技术的局限,但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和艺术转换的规律,根据宝黛爱情和家族盛衰的主线来有选择地安排情节和布局电视剧结构。而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整体结构则表现出没有焦点,主题也凸显不出来,就是简单地在叙述故事,并且叙述得没有创新,它的可取之处在于对影视技术的应用,制造出了宏大唯美的场面。

新《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分析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疯狂迷恋“红楼梦”的时代。电视剧的成功固然可以归因于强势媒体的传播力度,归因于剧本改编的严谨细致,但是,其演出阵容的强大,演员表演的出色,塑造了许多观众心目中的“林妹妹”、“宝姐姐”、“宝玉”等经典形象,也是其之所以成功而不可忽略的原因。[3]87版《红楼梦》的演员外形和气质都符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而新版《红楼梦》在演员的选择上并不成功,演员并没有严格按海选的结果来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海选的权威性,说明那只是一场娱乐的盛宴,就演员本身而言,黛玉、宝玉、宝钗等演员外形与原著描述相去甚远。原著中描述的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而蒋梦婕饰演的林黛玉,整体形象有点婴儿肥、眉毛粗、眼神缺乏神采,不能体现出黛玉体弱多病、多愁善感的形象。原著中描写宝钗是“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剧中少年宝钗太过瘦弱,不是书上描述的丰盈圆润的外表,也与原著形象不符。原著中描写宝玉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少年宝玉的饰演者于小彤形象不够饱满,眼睛总是乱转,英气不足。

演员外形的选择很重要,演员造型也很重要,造型艺术是直接冲击观众视觉的影视艺术,而叶锦添为演员设计的戏服和额妆备受争议,这直接影响了整部电视剧的视觉效果。造型设计是整部电视剧最具创意的设计之一,但这种追求虚化的戏剧感设计不符合原著精神,是叶锦添大胆的个人尝试。

剧中最能塑造人物形象的动作语言也被简化,快镜头的频繁使用和过多的旁白使演员难以入戏。黛玉常听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所以她在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留意。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中黛玉从下船到进贾府时一直听到的是男低音的旁白和诡异的配乐,接着就是快镜头的过度使用,不知道到了一处什么地方黛玉就一个人在那了,院子里的人该干什么还是在干什么,一点不似有远客来的热闹,黛玉刚观望了一下还没来得及细看,就又是快镜头还很突兀地两个丫鬟,然后就是鸳鸯简单的话语并把黛玉带进屋,导演安排的这段情节过多地使用快镜头,未能给黛玉表现她的细微心理的机会。87版《红楼梦》对表现黛玉的心理颇费心思,黛玉从下船到贾府也是坐轿子,一路上她仔细观察沿路的建筑,尤其是到了宁荣街,她细看建筑和观察门外的小厮,到了贾府就有人通报,园里就热闹起来,当周瑞家的扶她下轿时她没有说一句话,在丫头的陪同下去见贾母,这段画面将黛玉的形象表现得鲜活丰满。

87版《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成功,尤其是王熙凤出场拍得十分成功。新版《红楼梦》王熙凤的人物造型显然不如87版的,再看演员演技,王熙凤的笑声是最具特色的,但旁白一如既往地按小说内容读着,王熙凤的笑声诡异,为配合旁白她握着黛玉的手笑着时又是慢镜头,整体上让人感觉别扭,直到旁白结束人物间才正常地谈起话来,可见导演对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没有理解和再创造,人物形象显得干瘪。

新《红楼梦》中的中国文化分析

《红楼梦》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有中医文化、民俗文化、园林与美食文化、中国戏曲文化等,然而新《红楼梦》电视剧没有细致地将这些文化进行文化创新与审美创造,这是作为文化产业案例翻拍的缺失。

《红楼梦》中有丰富的医药文化,如冷香丸、人参养荣丸和张友士给秦可卿看病等,这些都蕴涵了深厚的中医文化。新版《红楼梦》中宝钗提到冷香丸的配方时还没讲完就被打断了,极易给观众造成这药只是个传说的感觉,然而这药从医学原理来说蕴藏着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红学研究成果中就有相关介绍,但没有在电视剧中对其融入再生产,其他的医药也没有在电视剧中有细究其源的。

再看《红楼梦》中的民俗文化如节日风俗、婚嫁风俗、祭祀风俗等在剧中是怎么展现的。过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小说中费了很多笔墨来写这个节日,而剧中对置办年货描写就只有第二十五集中贾珍收租的一段,接着就到了腊月二十九,过年的风俗由旁白来介绍,祭祖拍得细致一些,但没有融合祭祀的文化,剧中有一个人主持仪式,接着就是贾珍等人拜祭,旁白仍按书上的内容介绍着这一切,这种只是按风俗去做的设计无疑错失了展现中国文化的机会,毕竟影视面临的是全球性的市场,细致地拍摄中国文化才有利于其传播和传承,即便是中国的观众也不能完全理解过去的文化,导演有必要好好研究这些并通过影视再创造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红楼梦》中蕴涵的中国文化还有很多,新《红楼梦》电视剧都没有将其细致地表现出来,这不利于名著精神价值和艺术成就的体现,因此,无论何时改编名著,都应尽力做好充分准备,尽量了解文本内涵再作整体改编,合理布局结构。也只有这样,名著翻拍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皇甫晓涛.创意中国与文化产业[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2]马经义.中国红学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3]陶今.《红楼梦》的影视剧改编[D].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2009.

第2篇:红楼梦大结局范文

《红楼梦》是一部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文学杰作,因为它有真正高潮的写作技巧。作者在这本书里,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这就是这部小说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之所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以红楼梦心得作文600字,供大家学习。

以红楼梦心得作文600字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

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以红楼梦心得作文600字2读《红楼梦》时,我发现曹雪芹的文采真的很好。《红楼梦》涉及了很多当时的社会情况,简直是一部历史书。它揭示了很多当时的社会现实,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第一次读这部书时,由于我比较喜欢林黛玉,因此我最关心的是贾宝玉是否能和林黛玉在一起。看完后,我有一段时间都不是很开心,因为金陵十二钗的命运都挺悲惨的,而且里面的四大家族都衰落了,太悲剧了。我不喜欢太悲惨的结局,所以我会想如果是曹雪芹写完整本书,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我那时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要以这么悲的结局来为这部书画上句号。

第二次看《红楼梦》是因为我发现了一个不同的版本,我想看看这两个版本会有什么不同。当我拿起这部书时,我不像第一次看时那样觉得它无聊,因为我发现开始部分已经涉及到它的高潮,甚至能从中看出结局是悲伤的。我发现这部书真的不一般,因为它环环相扣,甚至可以说从每一个部分推测另一个部分的情节发展,真的很有研究价值。

我发现了一部好书是不能只读一遍的,因为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认识。如果我只读一次《红楼梦》,那我可以确定我会后悔的,因为我忽略了很多东西。而且带着个人色彩和片面想法去看一部书,我们会错过很多东西的,尤其会对很多问题缺乏思考,这对我们的阅读是很有害的,因此我总是反复的去看一部书,去看一部我认为值得看的书。

对于《红楼梦》,我思考了一些问题,也和别人一起讨论过。从《红楼梦》中,我看到了很多有关当时的社会问题,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下层人民的无奈与凄苦。我觉得作者能体会当时百姓的心情,同情他们的遭遇,或者说,在某个程度上也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对自己的遭遇的无奈。

读一部好书,值得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去思考,因为我们能从中得到更多。对一部好书就如何一个作者在交流自己的思想。

以红楼梦心得作文600字3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独对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情有独钟。

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不少。首先,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

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

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

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红楼梦》巨大的社会意义不仅在于它写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更在于它以这个爱情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敲响了沉沉暮鼓。同时,小说通过对封建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思想,也敲响了新世纪到来的晨钟。

在中国文学,还没有一部作品能像《红楼梦》这样把爱情悲剧写得既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又能深刻全面地揭示出它的社会根源,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深刻有力的批评。

以红楼梦心得作文600字4如果五千年的文化成就是各有千秋的伟业,则《红楼梦》必是不赞一词,千秋万代的惊世巨着。

如果色彩斑斓的文化阵地是一代伟人梦想的天堂,则《红楼梦》必是其中最耀眼的一方。

如果历史遗留的文化巨着是大海里的浪涛,一浪高过一浪,则《红楼梦》必是浪涛的波峰,屹立在珠穆朗玛的顶峰,独现其风采,俯视其万物。

《红楼梦》的横空出世,使千篇巨着都甘拜下风,俯首称臣。

走进《红楼梦》,顷刻间大观园的大门为我们打开,使我们认识了温顺世故的袭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气吞声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泼辣能干的探春。

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来历和曾经繁盛的景象,也写尽了大观园里豆蔻年华的热烈,但在那个年代,“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造成了大观园里的重重悲剧:跳井而死的金钏,孤守青灯泥佛的惜春,含冤而死的可卿,青春守寡的李纨,被折磨至死的迎春,还有远嫁的探春……在封建社会的残害下,那一个个灵动鲜活的生命,那纯洁如雪善良的心灵,那如天使般的笑脸,无不让人为之叹息。

而晴雯却是这重重悲剧的典型代表,她性格倔强,敢怒敢言,敢爱敢恨,她不卑躬屈膝,也绝不向封建势力低头。她说:“难道谁比谁高些……即使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气。”她谁都不愿奉承,也不想奉承,宁愿得罪别人,也不受窝囊气,可见她是多么的狂傲。

抄检大观园时,在气势汹汹的势力面前,众人无不战战兢兢,俯首帖耳。唯晴雯不然,她“挽着头发,闯了进来,豁锒一声,将箱子打开,手提箱底,往地下一倒,箱里之物都被倒了出来。”这正显示了她对权势的蔑视,但也预示着她悲惨的结局。

然而红楼梦的主旋律在于宝黛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大家的心目中,宝玉的形象简直坏透了,他被家长们看成是“不肖的孽障”、“混世魔王”。唯有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从不向他讲那些“混账话”的。

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刁剑严相逼”下生活的林黛玉,是她,也只有她,才是的知己。社会相逼,使他们产生了爱的火花,而他们的爱情却是不被支持的,他们爱的越深,当时的社会也就会对他们伤害的越大,他们俩的弱小力量加之黛玉有病在身,怎能和社会力量相较量的。最终,他们的爱情被当时封建社会酿成悲剧,黛玉离开了大家。

读完了《红楼梦》,仿佛走进了这座深宅大院,使我们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开阔了眼界。我不得不拍手惊呼:“此书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

以红楼梦心得作文600字5本来以为可以写很多文采飞扬的文字要述说我多红楼的感慨,可是细细想来却也有些迷茫,迷茫这亘古不变的历史,也迷茫这千言万语的爱情故事。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女人的血泪史,更是对清王朝衰落的见证。但还是有很多人值得我们去深究。比如荣国府的贾宝玉。

宝玉,这个出生便咬着一块玉,并且深受贾母疼爱。但是他人关于他的说法很多有人说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有人说他是“乖僻邪谬,不近人情”;有人说他是“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然而我说他是多情的。

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就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其父贾政认为其必是“淫魔色鬼”“酒色之徒”。其实不然,他对薄命司令青春守寡的李纨、“枕霞旧友”的湘云、远嫁的“蕉下客”探春、悲观绝完后青春出家的“藕榭”惜春、跳井而死的金钏儿、含泪而死的可卿……他无不痛心疾首黯然悲叹。“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岁月貌为谁颜?”

说宝玉是个情圣,集中地体现在他对林黛玉的爱情之中。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历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爱情。这种爱情如此纯真、深挚、坚贞。林黛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他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他的生命所系。只是,这个世界不符合他的梦想。他对林黛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至死靡它。然而,他们爱情又是经历着风吹浪打,始终分隔的。在那样的环境里,其痛苦可知。

第3篇:红楼梦大结局范文

一 引言

在美学与德国哲学的洗礼下,王国维将西方的思想融入到对《红楼梦》的探究中,它突破了传统的美学观与文学观,接受了叔本华、康德等人的“游戏说”,王国维认为“美在自身,而不在其外”,这种文学观念突出了文学的审美特性。《红楼梦评论》中所阐述的文学观是一种新的思想与价值取向,它开辟了独立的文学批评,因此,它在文学界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二 《红楼梦评论》中的悲剧美学

王国维生活在文化融合、裂变和冲突的时代,因此,王国维将中国哲学作为基础,将西方哲学作为辅助,将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融会贯通。对《红楼梦》悲剧美学的阐释和发现,指的是将叔本华的悲剧美学观点转变为自身的文艺思想,将文艺实践和文艺理论相结合,将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相结合。《红楼梦评论》将庄子和老子的哲学作为基础,阐释了痛苦的本源,又以佛家的思想解释了如何解除痛苦,使人生超脱。在王国维的思想之中,传统的伦理思想和宗教观念具有很重要的位置,有着浓厚的学术功底和学术兴趣,在融合了叔本华的悲剧哲学之后,将西方思想作为立足点,创作了《红楼梦评论》。

悲剧艺术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代,并且在当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悲剧作家,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的悲剧意识来源于西方的悲剧理论,并在其思想的影响下突破了传统的文学观与美学观。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的第一章就明确指出欲望是生活的本质,而人生之所以痛苦,就是来源欲望的满足与否。由此可见,王国维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悲剧的演化。作为西方的悲剧家,叔本华认为,人在意志的驱动下不断产生欲望,这些都为《红楼梦评论》奠定了一定的思想理论依据。王国维认为,《红楼梦》体现了人生的悲剧色彩,并且文中的人物也蕴含着个体生命的悲剧。王国维在《红楼梦》中看到了充满深刻的悲剧思想,并站在与传统乐天思想相背离的高度上,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评价,这些都在无形中表现了王国维独到的文学素养与审美眼光。悲剧来源于哲学,将人的本质作为最本质的问题,是人对自我意识的发掘,哲学的归宿和出发点是人,悲剧的归宿和出发点也是人,《红楼梦》将人作为描写的目的,是其悲剧理论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在《红楼梦评论》中,王国维认识到,生命和人世都不能让我们得到满足,《红楼梦》通过优美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人世的巨大痛苦,展示了人们通过减少生活的欲望而获得的解脱。但在实际生活的过程中,解脱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觉察自身的痛苦;第二,观察别人的痛苦。例如,贾宝玉的解脱就是一种悲壮和悲剧的解脱,将生活作为立足点,将悲剧的苦痛作为基础,最终成就人世的解脱,正是《红楼梦》这部作品伟大的原因。

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是王国维《红楼梦评论》悲剧美学的主要来源,并且对《红楼梦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国维认为,《红楼梦》之所以为悲剧,主要就是其文中塑造了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并且认为《红楼梦》的结局就是悲剧人物在经过漫长的痛苦挣扎后最终放弃了生活的欲望,从而在精神世界上得到了解脱。《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典型的悲剧人物,他目睹了大观园中的生命走向痛苦与绝望,并深刻感受到个体在悲剧命运中的渺小,最终他在悲剧性的人生中寻找到解脱的方式,放弃了世俗的享乐与美好。在王国维的思维意识中,只有没有了欲望才能真正得到心灵上的解脱,故而,他认为贾宝玉最终真正走上了解脱的道路。由此可见,在西方悲剧理论与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深刻揭示了富有悲剧色彩的悲剧美学。但是,由于叔本华是唯心主义的代表,所以王国维的悲剧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应从西方哲学悲剧思想的角度客观评价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在叔本华的悲剧理论中,悲剧主要被划分为三种,其中一种的悲剧是由于命运的不幸造成的,另一种是由于他人的陷害造成的,还有一种就是由于人物的相互差异而造成的,在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中,也深刻揭示了这个观点。王国维认为,《红楼梦》中的悲剧也体现在这三点,但是,他觉得《红楼梦》悲剧中最后一种最感人。在《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中,更大的悲剧体现宝黛之间的爱情,由于人物性格以及命运的不同,黛玉与宝玉最终都走向了悲剧的结局,他们在痛苦的挣扎过后,终于找到了解脱各自痛苦的方式。王国维正是看到了别人忽视的悲剧性,以悲剧的角度对《红楼梦》的评价做了新的诠释。由此可见,王国维的《红楼梦评价》对中国的传统悲剧模式来讲是一种新的突破,对中国悲剧美学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王国维认为,悲剧能够将真善美相结合,在没有建立完善的美学历史的前提之下,使用美学理论对悲剧进行审查,在深层次上对人类进行研究。通过对悲剧的了解,使民族避免浅薄而带来的危害,虽然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悲剧美学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消极意识,但是转变以往中国悲剧的开展模式,对中国悲剧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为悲剧美学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艺术审美的方式对痛苦进行逃离和忘却,王国维反对以文载道的思想,重视在文艺中存在着的独立价值,具有强烈的反对封建传统的意识。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甚至于整个大家族的兴衰,都是由于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产生的,是因为人内在的问题,在通过痛苦的经历之后得到解脱,将中国的传统思想和西方的悲剧思想相融合。在使用悲剧理论的过程中,王国维从小说无功利的、人性的和艺术的角度出发,避免了外部环境对现实生活的干扰,将人作为本体进行结构和剖析,对人性进行道德评价,通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对悲剧的固有性和深刻性进行揭示,让读者有振聋发聩的感受。王国维的美学和哲学观点,正是对人生的关怀,对人生意义和人的问题的阐释。

转贴于

王国维的悲剧意识突破了传统的乐观主义精神,在他的精神世界内一切始于悲者,他认为,传统的喜剧美学没有真正正视现实的弱点。因此,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揭示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崇尚,由于中国人不喜欢悲痛,所以,中国悲剧必须要通过喜剧的结局呈现出来,而中国的作家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特征,所以,小说往往是呈现完美的结局。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深刻批判了传统文学的某种狭隘、庸俗的观念,为了真正地体现人性的真、善、美,王国维觉得有必要宣扬悲剧的存在价值,王国维从人性的角度描绘了人生本质的痛,同时深入探讨了悲剧中善的伦理价值。所以,在王国维眼中,悲剧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不仅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同时也呈现了人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王国维的思维意识中,悲剧是人性真、善、美三者的有效结合,并在关于美学的探讨上有着重要价值。

三 《红楼梦评论》的学术价值

1 表现在悲观主义与美学思想上

在《红楼梦评论》中,王国维接受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与美学思想,他对人生的内涵做了新的诠释:“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王国维认为,人们由于无法满足欲望,必然会产生对生活的痛苦,这些虽都是暂时的,但是欲望一旦满足后,将会产生对生的厌倦。所以,生活、痛苦、欲望三者无法超越,最终构成了悲剧。在王国维的眼中,文学不仅在于表面上这种生活、痛苦、欲望的结合,同时也蕴含着要从悲剧的生活中解脱出来,他认为“吾人之知识与实践之二面,无往而不与生活之欲相关系,即与痛苦相关系……然则,非美术何足以当之乎?”在王国维的思想意识中,对于人物的描写都离不开痛苦与解脱的纠结,因此,要想与欲望作斗争,就要学会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由此可见,《红楼梦评论》的学术价值也体现在悲观主义与美学思想的探讨上。由此可见,王国维是站在美学的角度上,用西方的美学理论来审视《红楼梦》中的人物,并且深刻揭示了个体生命所呈现的悲剧命运,这种新的观念对作品本身而言也是一种突破与创新,不仅扭转了传统的悲剧模式,同时也对中国悲剧的探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 突出地表现在文学艺术的独立与自由上

在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中,他的悲剧思想打破了传统的乐观意识,这不仅唤醒了民众的悲剧意识,同时也促使人们在生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在德国美学思想的影响下,王国维的悲剧说、游戏说都冲击了我国传统的文学观,并且与原有的文学观有着明显的区别。王国维认为,《红楼梦》中描写了人在痛苦中的解脱,如文中的贾宝玉身上所折射出的就是在封建社会中痛苦挣扎的影子,最终摆脱了对世俗的束缚。同时,王国维还认为《桃花扇》与《红楼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表现了世人厌世,想要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但他认为,《红楼梦》中的解脱才是真正的解脱,而《桃花扇》中的解脱非真正的解脱,由此可见,王国维将《桃花扇》与《红楼梦》进行对比,实质上就是将文学与人生、国民、历史、政治等问题的结合,并且在生活中反映出文学艺术的独立与自由。在《红楼梦》中的个体生命中,贾宝玉与林黛玉是代表独立与自由的典型形象,处于封建社会的特殊环境中,为了追求生命的价值,他们毅然选择了对个体自由的向往,但是,最后在命运的压迫下,他们只好放弃了最初的追求,选择了解脱的道路。由此可见,《红楼梦评论》的学术价值也体现在文学艺术的独立与自由上。

3 突出地表现在文学观与美学观的转变上

《红楼梦评论》突出了王国维新的文学观与美学观,他认为,“文学美术亦不过成人之精神的游戏”,文学则是“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这种新的文学观与价值观强调了文学非功利性的一面,并且赋予着新的审美特征,这在无形中也突出了“消遣”与“游戏”的独特性。王国维的这种文学观集中体现在富有开创性的评论中,他站在美学的高度上揭示《红楼梦评论》的重要价值,从历史的角度看,他用西方的现代思想批判了传统的文化思想。同时,《红楼梦评论》也是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它从人生的角度出发,突破了传统的文论诗学,这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由此可见,《红楼梦评论》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学观与美学观的转变上。

第4篇:红楼梦大结局范文

雅致的文学语言、宏大复杂的逻辑结构、深刻的社会内涵,确立了在世界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自诞生以来,许多艺术家纷纷以音乐、戏剧、影视、舞蹈、绘画等形式对其予以诠释。在电视剧领域,早在1987年《红楼梦》便被搬上屏幕,其中由王立平所作的音乐堪称经典,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童叟皆知的艺术精品。同一文学剧本、同样的人物构成,不同的人去理解与诠释,其表现风格大不一样。时隔二十余年的今天,导演李少红再次将《红楼梦》①搬上银屏,并予以鲜明的个性化诠释,其中,新版《红楼梦》配乐的风格与创新是展现其风格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细细品来,“幽怨”与“梦幻”是新版《红楼梦》音乐的主要特征。

一、幽怨

以“悲”为核心,用“幽怨”的音响基调做背景,是新版《红楼梦》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

《红楼梦》反映的是一悲剧性内容。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之悲,贾宁二府由盛转衰之悲……其中,林黛玉、贾母、王熙凤等人物之死,贾宝玉、惜春出家等是其悲剧性内容的组成部分。甚至贾母与府中子嗣在剧本前半部分的和美生活也是可视为为悲剧产生埋下的伏笔、作出的对照。剧中形形、性格各异的人物既是悲剧产生的合力,也是悲剧发生的牺牲品。新版《红楼梦》的音乐以阴柔晦涩、婉转悲切的格调为特点,希望通过幽怨、悲叹的音乐来深化《红楼梦》悲剧之悲,悲其之悲,伤其之悲。

从片头曲的引子开始,那种“忧怨”、“惨烈”的戏曲韵白,就给整个电视剧的音乐定下了一个悲剧的基调。随着剧情的发展,时常会有沉重的弦乐低音,尖厉的极不协和音响穿过耳际,闹人心弦,那如怨似诉、如梦似幻的昆曲声腔,不时如影随形凄然而入,又立即飘然而去,紧张之处则常以打击乐的噪音乐器加以渲染,并配以不协和的音调,此等音乐令人心神难宁,甚至毛骨悚然。这些音响都对描绘作品的悲剧性色彩起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如贾府被抄家一段的悲凉笛乐,黛玉葬花以及听闻宝玉定亲时哀怨昆曲。特别是到了宝玉在黛玉死后重临潇湘馆时的音乐,与前面各段预示林黛玉形象的各幽怨音调相互关联、前后呼应,其内在的联系也将黛玉命运串联起来。这个音乐形象共包含四层,低音以反复的“嗡鸣”的紧张音响造成一种不安的气氛;人声则叹唱:“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伴奏乐器或伴和人声或以同音反复的流动音型渲染气氛,悲切、凄凉弥漫整个画面,把《红楼梦》剧情之悲推到极致;最后,合唱的雄浑、高亢之声陡然响起,漂浮于高音声部,好像是扮演着一局外人的角色,高高在上,表达着对悲剧的愤懑和同情。四个声部各表其意,既相互统一,又各自独立,或悲、或哀、或怜、或惜、或惊、或怒。

为了抓住“悲”的核心,作曲家还借助了西方“主导动机”的写法。这一手法为德国乐剧大师瓦格纳首创,其运用意在于通过某种象征性的音调来表现剧中人物形象、思想、情感的发展脉络,暗示剧情的发展变化。新版《红楼梦》配乐时,常把各种“幽怨”、“悲叹”、“紧张”的音调以“主导动机”的形式与各场景镜头拼贴结合,构成背景,来塑造剧中人物形象、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并产生强烈、深刻的戏剧效果。即使在剧本反映贾、宁、薛、王四府和美生活的前半部分,那种“幽怨”的音调线条也不离不弃,除了引子中那种“幽怨”戏曲韵白不时地断续出现以外,背景音乐还把一些尖锐、不安的音响穿插其中,如乐器极限音区、半音化音型、无调性音调、哀怨的昆曲音调以及极不协和和弦等等,意在用这些尖锐、紧张、不祥的音乐,来暗示整个戏剧的悲惨结局。

如林黛玉的配乐。作曲家把那柔媚婉转、满腹愁怨的昆腔曲调来预示林黛玉的形象。也许因为昆曲盛行清代,合乎《红楼梦》剧情的年代背景,还有昆曲唱腔的高贵典雅、柔媚婉转符合林黛玉的形象。所以李少红也表示选择昆腔是因为“最接近红楼梦感觉”。每每林黛玉出现时,那如嗔似唤的喃喃昆曲之声如影随形,远在天际,又不离不弃。用昆曲的配乐可能有以下几层寓意,一象征林黛玉柔弱多病的身子,二喻林黛玉那曲折坎坷的人生,三则暗示林黛玉的悲惨结局。其哀婉悲凄之情似命中注定又无力回天。

有关贾府的场景作曲家常选择笛乐来作背景,用竹笛音色的“悲凉”曲调来暗示贾府的悲剧结局。在第一回冷子兴向贾雨村介绍贾府的一段戏中,背景音乐一直持续着竹笛音色的曲调,竹笛在极高音区用尖锐的音色,以及拖沓、幽怨的半音下行曲调,带给观众一种紧张、不祥的心理暗示,从开始就为贾府的悲剧结局打下了埋伏。到大观园刚刚建成之时,背景音乐用笛声来描绘景色,在笛声悠扬中,一时风轻云淡,楼台亭榭,花红柳绿,碧水蓝天,一袭佳人荡漾于美轮美奂的大观园之景中,极尽秀丽、旖旎,在暗喻贾宁二府繁荣盛况的同时,也与前后幽怨的笛乐音调相互照应。到了贾母携众人赏月一段戏中,贾府已露衰败之象,经济开始入不敷出,人丁凋零,矛盾丛生,各人心事不一。这时的笛声悠悠扬扬、呜呜咽咽,平添几多悲凉落寞之意。实也预示着欢颜笑语、荣华富贵渐去,悲剧将生。最后,贾府忽遭抄家,整个府邸一片凌乱,一夜之间,繁华褪尽,凋敝丛生。笛声从天际而降,隐隐约约、恍恍惚惚,似叹似诉。正如曹雪芹书中所述:“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梦,万物归空”。②

二、梦幻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明确指出:“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③也可能受这段文字的启示,新版《红楼梦》在整个的剪接、配乐过程中,就“梦幻”二字做足了文章,很多场面都给观众以如梦如幻的直接感受。除了视频的快进、慢进,以及频繁地切换镜头,给人带来梦幻般感受以外,不同寻常的背景配乐也正是新版《红楼梦》给人以梦幻感受的主要原因。

首先在配器上,色彩斑斓的音色变化给观众带来梦幻般的感受。在新版的《红楼梦》音乐中,横向的音乐进行,作曲家喜欢用一些常常表达不同意境的音色相互转接,这种音色的跳动变化,不但让音乐显得十分的现代、时尚,不落俗套,同时也给人一种变幻不定,如梦似幻的直接感受。如第一回的片头歌,短短30多秒的前奏就换了十几种音色。前奏由大筛锣引出后,接下来是“古琴”、“大鼓”、“昆曲韵白”、“钹”、“管乐队”、“大筛锣”、“琵琶” 频繁的音色转换,这些色彩斑斓的变化,给人一种时空环境不停转换的联想――古琴的音色让人联想到几千年前那古朴、悠远的意境,昆曲的韵白让人联想到明清时期的戏曲音乐文化,管乐队、电声音响又让人联想到现实的现代生活等。也正是这种联想带来的时空变幻,忽远忽近,时虚时实,给人一种与现实不一,疑似梦境的感受。这种梦幻般的变化贯穿在整个的配乐之中。即使是单一乐器持续的音乐片段,作曲家也追求乐器音区、演奏技法变化带来的各种音色变幻。除了音色,音乐语汇也常常不断转换,时而半音化的进行,时而尖锐不协和的和声音响,将各种暗示剧情的动机,借助节奏、力度、音色的转换,在背景音乐中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出来,也是《红楼梦》背景音乐材料发展的主要手法。这种由特性因素构建的音乐,除了对整个背景音乐的材料具有全方位的控制作用外,那些暗示剧情的动机音调同样会带给人一种时空变化的暗示,同样带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受。

另外,时空切换带来的梦幻效应,也体现在新版《红楼梦》的背景音乐与视频、旁白等纵向的结构织体之中。从背景音乐与画面、旁白等纵向的结构关系来看,影视作品的背景音乐大致可分为音画对应与音画对位两大类型。一般的影视作品多选用前者,即背景音乐与剧情的发展同步,音乐与画面吻合,情绪、节奏一致,强调音乐与画面的统一性,让画面和音乐相互解释,互相加强。这对渲染场景气氛,描绘人物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补充和深化对影片艺术感受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也有的影视作品为了表达复杂的剧情结构,造成戏剧化的矛盾冲突而选择音画对位的形式,即把背景音乐与画面形成类似音乐中两个声部的对位关系。这种配乐的音画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甚至音乐与画面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内容上造成对立、对比。此举意在从另一个侧面来丰富画面的涵义,产生一种潜台词,形成新的寓意,希望观众能从中得到更深刻的审美享受。如在困难的时刻预示胜利和希望,在顺利的时刻预示艰苦挫折,都有着重要的艺术功效。

小说《红楼梦》是由多个主题交织而成。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曹雪芹比较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接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红楼梦》众多的人物与事件都组织在这个宏大的结构中,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筋络连接,纵横交错,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它像用千万条彩线织起来的一幅五光十色的巨锦,天衣无缝,浑然天成,既像生活本生那样丰繁复杂,真实自然,又笼罩着一层真真假假、实实幻幻的神秘的面纱。”④为了能全面、细致地诠释《红楼梦》这庞杂、宏大的结构内容和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许多场景主要采用了“视听对位”的配乐方式。这种方式,除了与画面内容造成对立、对比的戏剧冲突外,其纵向线条之间的时空错位,也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直接感受。如英莲丢失一段戏的配乐,在霍启抱英莲看社火花灯的镜头中,本应该热闹喜庆的场合,背景音乐却一直有一紧张、不祥的笛乐音调伴随着,这种音调到了霍启小解时越加突出。用这种符合英莲丢失后剧情配乐的音调提前出现,暗示剧情的手法,在新版《红楼梦》的配乐中比比皆是,甚至许多本应是描绘鲜花着锦、荣华富贵的生活场面,也用其最后悲剧结局那幽怨、悲叹、不祥的音调进行配乐。这种暗示剧情“音画对位”的配乐手法,总给人一种与现实不一,让人感到《红楼梦》的整个剧情真的就像是在梦中展开一般。

三、结语

“幽怨”与“梦幻”是新版《红楼梦》音乐的主要特点,其音乐气质符合《红楼梦》的剧情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但是,从播放后反馈的信息来看,观众们对此似乎并不认可,有的观众甚至直接感叹“简直就是鬼版红楼梦,尤其是背景音乐,太阴森恐怖了,看的我起鸡皮疙瘩”。究其原因,实乃用现代技法创作的电视音乐虽然可以很好地表现“幽怨”与“梦幻”,但是用到极致,就可能流于阴森恐怖,给全剧造成紧张恐惧的气氛。这个极致,表现在背景音乐创作时过于专注上述特点的塑造,却较少辅以其他。“幽怨”与“梦幻”虽是《红楼梦》的主旨,但是书中的具体场景更大篇幅的却是在展现闲趣柔情、荣华富贵,需知如果不尽情展现曾经的繁荣美好,最后的家破人亡怎会如此震撼人心?如果没有充分刻画出现实的悲欢离合,人生的变幻无常又怎会在最后如此令人感慨?配乐也是如此,如果频繁地使用主导动机的写法来阐释“幽怨”,采取音画对位的方式表现“梦幻”,虽然帮人省却了观看电视之余琢磨和感慨其“幽怨”与“梦幻”的麻烦,但是却给人压抑和脱离现实之感,使人产生阴森恐怖的错觉,进而完全忘了“幽怨”与“梦幻”主旨的真正内涵。并且,该剧配乐不像其他电影电视,只适时而起,而是几乎铺满所有画面,没有停歇,虽然这种做法反映了以音乐表现剧情的最大努力追求,但是无处不在的“幽怨”与“梦幻”却给观众造成了持续的紧张压迫感,使人透不过气来,抵制情绪由此产生。

也有观众说,“新版《红楼梦》编剧全是80后,这就是一个创举!保证了写作的‘去意识形态化’,摆脱了很多原有的创作思维,这是值得鼓励的”, “每一代人都有对《红楼梦》不同的理解,每一代人也应该有阐述古典名著的权利”⑤。

那么,新版《红楼梦》配乐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是否真正反映了作品的内在涵义?那种幽怨的音调、梦幻的配乐手法是否体现了剧情的真正需求?是否超出了普遍的审美承受力?我们究竟该如何对新版《红楼梦》的音乐做出评价?看来只有等待时间来对它作出正确的评价。

(照片来源:《红楼梦》官方网站)

①本文简称新版《红楼梦》。

②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7月北京第三版,3页。

③同上,2页。

④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71-372页。

第5篇:红楼梦大结局范文

说不尽的红楼梦,解不开的情!他用十年的时间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来,写出了这部批判封建礼教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红楼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楼梦笔记中学生范文,供大家参考。

红楼梦笔记中学生范文1轻轻翻开厚厚的历史之书,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红楼,我遇见了一群风姿绰约的女子,她们个个举世无双,个个如花似玉,个个令人难忘......

品味红楼,我遇见了她——林黛玉,她柔弱美丽,“娴静处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她才华横溢,被称为“咏絮才”她的诗文堪称举世无双。

品味红楼,我遇见了她——薛宝钗,她端庄美丽,容貌丰满,待人随和,处处想得周全,处处惹人喜爱。贾母生日时,她会按贾母的胃口、喜好和心思选食选戏;她会在金钏儿跳井后,用冠冕堂皇的话安慰王夫人,却不掉一滴眼泪。可是,她这样做不是显得更虚伪吗?

品味红楼,我遇见了她---晴雯,她会笑会闹,敢爱敢恨。想那在怡红院树下,把宝玉的扇子斯得极响,宝玉在旁笑着,把麝月的扇子也给她撕,麝月却让宝玉把扇匣搬出来给她撕,就是这样的女孩儿,最终也难逃厄运。

品味红楼,我遇见了他——贾宝玉,他面似中秋之月,色如春晨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目似秋波,却“行为偏僻性乖张”,“愚玩怕读文章”。虽生在富贵至极的贾府,最后却因黛玉出了家。

品味红楼,我遇见了她——王熙凤,她精明能干,处处好强,从金陵王府的大小姐到独揽大权的大管家,她花费了多少心血?可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么大的家产不也败光了吗?

掩卷沉思,《红楼梦》最终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及贾府的败落告终,作者又想借此告诉我们什么呢?黑暗的三从四德的封建社会制度是导致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统治阶级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不正是这本书的真实写照吗?

红楼梦笔记中学生范文2人们大都是喜欢圆满的,所以那些缠绵悱恻的故事要给彼此深爱的两人一个长相厮守的美好,给每个邂逅一段绮丽的后续,给每一个默默守护着爱情的痴心人遇到一个同样深情的爱人的机会。殊不知,这世界本就是残缺的,哪里有那么多的圆满结局呢?许多时候,你看到的开始有多么美好旖旎。它的结尾就有多么凄凉荒芜。我一直觉得这样的不圆满才是最好的结局。因为逝去,所以成了永恒,记忆中存留的,都是美好。

《红楼梦》中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离散,读过后心中总是泛着难以言说的疼痛感。这就是悲剧的力量,越是美丽的事物,毁灭时越有动人心魄的力量。书中最让我心疼和遗憾的是“两个玉儿”的有缘无分。明明是天造地设的木石之盟,最终却一个芳魂归天,一个遁入空门。

从前总觉得黛玉和宝玉应该像童话故事中的公主和王子一样,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毕竟黛玉死前的凄凉以及那句未完的“宝玉,宝玉,你好……”实在是太令人心酸。但现在我觉得“两个玉儿”如此这般的结局实在是再好不过了。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结合也是极为自然的事情。先撇去宝玉宝钗的“金玉良缘”及门当户对不谈,林黛玉的前世是一株生长在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彼时正是神瑛侍者的贾宝玉常以甘露为其灌溉。神瑛侍者下凡时,绛珠草修成的女体便在警幻仙子案前说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凡为人,我也跟着下凡去,把我一生的眼泪还给他,也算偿还得过他了。”所以说,从一开始,便注定了黛玉和宝玉之间是一场悲剧。

且换个角度来看,黛玉的性格并不适合做贾宝玉的妻子。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与她那多愁多病的身造就了她敏感、多疑的性格,时不时还会耍耍小脾气,即便才情过人,又有着倾国倾城的貌,但到底少了点宝钗的温婉大气、通达世事、她更适合恋人的角色,作为恋人,她时不时的小脾气可以看做是爱情中的调味剂,男人或许还会享受女友不时的小别扭。可夫妻是要朝夕相对的两个人,当最初的热烈渐渐蹉跎于岁月,两人之间的一点小矛盾也可能被扩大化,贾宝玉纵然再爱林黛玉可面对她不时的小心眼终究也是会厌倦的吧。更何况贾宝玉是孩子一样的性格,相较于“林妹妹”,“宝姐姐”才会更加包容他。所以说,林妹妹早早的逝去正是美好的结局。因为逝去,所以黛玉的美成为了永恒,所以她成了贾宝玉心头一颗永远去不掉、一拂即痛的朱砂痣。得不到的从来矜贵。

所以,留住烟花初放时的绚丽就好,这样才耐得住后来的寂寞收场。

红楼梦笔记中学生范文3手里捧着温暖的茶杯,房间里热气袅袅,淡而朦胧的白雾弥漫在房间里,显得很是梦幻。修长的纤指翻开书页,我欣赏着《红楼梦》那字里行间隐隐散发出来的唯美与清新,静静地沉浸在红楼梦里。一切都像是一场梦,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给我们上演了一场由盛转衰的红楼梦……

林黛玉,真是一朵绛珠仙葩。她是独一无二的,是上天造出的仙女降临凡尘。黛玉葬花,让我体会到她的伤感悲怜,花无百日红,黛玉为此多愁善感;黛玉初来贾府的小心翼翼,让我体会到她的“寄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黛玉的才情,令我不得不佩服,她的诗句也很有李清照的风格,唯美飘逸还带着伤感;黛玉的容貌,自是没话说的,她与宝钗,并列第一,在一群莺莺燕燕中,她俩鹤立鸡群,各有千秋。黛玉是小家碧玉的清新脱俗,而宝钗是大家闺秀的雍容优雅;黛玉的性格是多愁善感、孤芳自赏的,而宝钗的性格是豁达开朗、温柔敦厚的。黛玉是冷漠高贵者,而宝钗却是平易近人者。

薛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静,品格端立,对下人随和,深得人心。她生于大户人家,乃是千金闺秀,但并没有看轻黛玉,反而对她很好就像对自己的亲姐妹一样。怪不得丫鬟们私下里都说宝钗比黛玉好呢!但我看,宝钗未必有黛玉的才情与气质,只是她随和罢了,而黛玉对人不冷不淡,很是内敛。其实,宝钗也是有野心的,只不过她藏掖得好罢了。她若嫁给贾宝玉,两府结亲,薛府就会更强大。而且,她又喜欢贾宝玉,她也知书达理,原本能心想事成的,可偏偏在她之前就来了个黛玉,贾母跟黛玉情分儿也好,王夫人也怜惜黛玉,再加上黛玉容貌、才情都略压她一筹,这令宝钗愿望达成的成功率小了一大半,她只能按捺着自己的不忿,在下人前表现得随和,在王夫人、贾母前表现得优雅娴静。

宝玉长得俊美犹如女孩,他“面若中秋之月,色若春晓之花,颈上的五彩丝绦上系着一块美玉”。宝玉虽不爱读书,但他聪明伶俐,从他送林黛玉的表字“颦颦”中就可以察觉,颦此字很美,取自“一颦一笑”,可见宝玉对黛玉是何等喜欢。形容宝玉性格的词,有一首是最适合的:“无故寻仇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事物,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宝玉虽愚顽,可他对黛玉是真心诚意的,后来,因为黛玉仙逝了还出家当了和尚。呵,好一个傻宝玉!你可能会这样说。可这却恰恰说明了他对林黛玉的真情,宁可去当和尚也不迎娶薛宝钗。好一个真情的宝玉哟!

不过再读《红楼梦》,最令我感叹的人还是黛玉。从大众的角度来说,黛玉是孤傲的,黛玉是不近人情的,黛玉是爱使小性子的,黛玉是心胸狭窄的。事实上这太肤浅了。我不这么看林黛玉,是的,她是心胸狭窄,容不下别的女人与宝玉好,所以爱使小性子,可是她并没错,这说明她对贾宝玉用情至深。她是孤傲,可谁知道,在她孤傲的外表下,伪装的铠甲下,藏着一颗多么脆弱的心?其实她并不孤傲,可是,她寄人篱下,这毕竟不是她的家,她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都有可能被责怪。黛玉的心情我理解,她是那么一个心思玲珑的少女,就是太过忧愁了些。虽说黛玉最后是悲剧,可是,我反而为她高兴。她本就是天上圣洁的仙子,她在人间,总会堕落凡尘,上天将她召回,令她在天堂永生,她本就是不落凡尘的,现在她终于回到了属于她的归宿。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林黛玉正是这样一个奇女子。毋庸置疑,她长得是最美也最有才情的,“两弯笼烟眉,一双含情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长得倾国倾城,美若天仙。可是,世人赞赏她的容貌与才情,可却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做林黛玉,即使他们平凡普通,也不要他们做林黛玉,是因为,林黛玉的婚烟是悲惨的,她的结局也是悲惨的,她也没什么朋友,还被凤姐算计一场,谁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呢?林黛玉啊林黛玉,我赞赏你,可我也并不希望做你。

在淡淡的白雾中,我看完了《红楼梦》。不由得起身吟道:“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这不正揭示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吗?但却千古传唱。

珠玉滚滚绕红楼,雕梁画栋绕清愁。曾经繁荣昌盛的贾府,现在也由盛转衰。只有那红楼绮梦,依旧令人沉醉……

红楼梦笔记中学生范文4“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特别爱读书,特别是名著,读《三国演义》,我领略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读《西游记》,我感受到了孙悟空的桀骜不驯;读《红楼梦》,我则体会到了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我觉得《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初读《红楼梦》,觉得人物繁多,情节复杂,语言生涩难懂,合上书本,静心梳理情节,也能理出个大概来。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金玉缘》这个书名,因为《红楼梦》主要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纠葛。宝玉和宝钗被人称为“金玉良缘”,但宝玉却称自己与林黛玉为“木石姻缘”,最后黛玉含恨离世,宝玉削发为僧,宝钗孑然一身。所谓“金玉良缘”也不过如此。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转衰的历程为暗线。其中,贾府最为兴盛,却又衰落得最快。虽然贾府上有贾元春在宫为妃,她为贾府换来了繁荣,使得贾府后台强硬;下有无数家业,家底雄厚,但是贾府上下挥霍无度,贾府后辈个个纨绔子弟,好吃懒做,软弱无能,家产被一点点腐蚀。再加上后来顶梁柱元春的病逝,贾府大厦轰然倒塌。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衰落不可避免,但若是府中发奋图强,人才辈出,会不会是另一番景象呢?

再读《红楼梦》,林黛玉离家入荣国府,黛玉葬花,宝玉成亲,黛玉离世......一个个故事引人入胜。人物形象也鲜活起来,哭哭啼啼的林黛玉,见风使舵的王熙凤,审时度势的薛宝钗......从中领略到林黛玉的才华,感受到薛宝钗的大气,体会到王熙凤的泼辣......

贾宝玉娇声娇气,更似个女子。这样的性情,也是因为成长环境所导致的,荣国府里到处是女子,男子屈指可数。不过,我觉得宝玉也是个君子,在身不由己的封建社会里,他有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封建束缚的追求。最终却因为黛玉之死放下一切,削发为僧,可悲可叹。

林黛玉才华出众,夺菊花诗,庐雪争联,即景赋诗,与湘云月下吟诗......

可她又是一个一手拿药罐子,一手捧醋坛子的弱女子,不如宝钗的行事大方,不如熙凤的精明能干,更是因为她性格孤僻,人缘不好所导致原本疼爱她的贾母渐渐疏远她,最终因为王熙凤的一出"偷梁换柱"痛失所爱。但是,她又是个可怜人,从小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寄人篱下,爱而不得,最后喊着宝玉的名字香消玉殒。

我曾为这书中悲惨的爱情故事唏嘘,也曾怨作者为何不给这故事安排一个好的结局,让人猜摸不透。不过在这封建社会末期,注定不会有皆大欢喜的结局吧。

读完《红楼梦》,我了解到封建社会的繁荣与衰落,感悟到封建社会的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感受到宝黛爱情的忠贞与无奈。《红楼梦》不愧是反映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红楼梦笔记中学生范文5或许,人生是如诗一般的美好;或许,人生是跌宕起伏一般的有悲有喜;或许,人生如戏剧一般精彩;如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一般,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让人荡气回肠。

对于人生的理解,《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借贾府往事一一列举在读者眼前。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一生历尽沧桑,就因如此,才写出了传唱千古,震慑人心的《红楼梦》。以《红楼梦》把中国古典小说推上了顶峰,给我们讲述了贾府从繁荣昌盛到抄家破亡的故事,从而又写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凄婉爱恋,把人生旅途中酸甜苦辣,变幻万千都跃然纸上。

正是因为《红楼梦》这般精彩,所以让我们对人生有更多了体会,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更深的了解。

我们的人生,正是如诗如歌般的岁月,有过开心的笑容,有过伤心地泪水,有过真心的悔责…谁都有过失败,曹雪芹笔下的宁国公也如同所说。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一部多姿多彩的小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只不过作者是我们自己罢了。人生如戏,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人生像一场旅途,正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鲁迅说过:“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前面才有路。”对啊,虽然有难关,但不怕的人才能挺过去。《红楼梦》中,钟鸣鼎食的宁荣府,最终也一蹶不振。人生几何,何必留恋人世繁华,不如努力拼一生,潇洒走一回。以免来去匆匆,白白流逝人生时光!想必这正是《红楼梦》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第6篇:红楼梦大结局范文

《红楼梦》的第一回一开头作者就说:“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又说:“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故曰‘贾雨村’云云。”这种写作便是曹雪芹的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是孔子修订《春秋》的写作方法,不露本意,曲折地意寓褒贬。这种微言大义的表达方法广泛地被后世学者接受,小说创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使用春秋笔法则更有文字游戏的意味。

春秋笔法可通过拆字、猜谜、谐音等理解文字。如《红楼梦》中的人物,“袭人”被拆成“龙衣人”,有的学者认为“龙衣人”暗示的是李自成,甚至认为《红楼梦》隐藏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其实,曹雪芹用拆字法的地方很多,如第五回“金陵十二钗”中香菱(即甄英莲)的判词有“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之句,这里两地为“圭”,加上“木”,正是“桂”字,暗喻夏金桂嫁给薛蟠之后,香菱的性命就难保了。王熙凤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人木”为“休”,暗示王熙凤最终被贾琏赶回娘家。

谶语也是春秋笔法之一。《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的判词实际上是谶语。谶语是迷信的人指事后能应验的话。中国古代一直就有巫师、方士编造预示吉凶的暗语或谜语,手法有隐喻,有象征。曹雪芹继承了这种手法,再加上第一回的神话故事,为整部著作创造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氛。如贾宝玉翻看“又副册”第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判词这样写道: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一开头点出了人物是晴雯,中间两句概括了晴雯的性格,最后预示了她含冤早逝的下场。第五回中贾宝玉看到的图画是一种象征,隐喻某个人物,如:花袭人――一簇鲜花,一床破席;林黛玉――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薛宝钗――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史湘云――几缕飞云,一湾逝水。而画后面的判词就是谜面、谶语,结尾一句暗示着这个人物的结局。如:元春“虎兕相逢大梦归”;惜春“独卧青灯古佛旁”;妙玉“终陷泥淖中”;贾巧姐“得遇恩人”。这些谶语确实和每个人后来的结局是一致的。

第7篇:红楼梦大结局范文

   学生读《红楼梦》有感

   刚上三年级,我在爸爸的引导下读了两遍青少年版的《红楼梦》,人称“小红迷”,而且特别专注“研究”林黛玉姐姐。

   在刚接触《红楼梦》一书时有点囫囵吞枣之味,认为林黛玉姐姐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弱女子,总是为了一丁点的小事而伤心流泪,一副总不见天日的忧愁面容。为了与青梅竹马、志趣相投的贾宝玉相恋,在封建社会里落到了一个悲哀的下场,我实在是为她而感到悲哀不值,更为他们悲惨的命运而惋惜。但与此同时,我觉得林黛玉姐姐太过软弱了,虽然爸爸说是当时封建社会下造成的,但我认为不管怎样,人就要活得像自己嘛,人家宝钗不也是坚强地活着呀。而且她的身体也太弱了,书上压根没有提到她积极锻炼身体,只是不断重复提到她孱弱的身躯。可悲!

   第二次读《红楼梦》,我读得特别认真,而且把描写林黛玉姐姐言行举止的一些语句画下来或摘抄,猛然发现林黛玉是个诗、琴、书、画样样精通的女孩,而且还耐心地教香菱吟诗。特别是在“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章节中的“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在爸爸的讲解与在网上查找资料后,我弄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对黛玉姐姐多了份同情。她一人来到贾府,在这里孤苦伶仃,寄人篱下,什么事都要处处小心,处处观察别人,恐怕别人笑话她。丫鬟和仆人们都不怎么看重她,又没有人庇护她,面对落花又怎么不触境伤情?思念母亲又怎不落泪葬花呢?自幼体弱多病,小小的年纪竟在药中泡大。但她却聪明好学,才华横溢。可敬!

   两遍读《红楼梦》,但对黛玉姐姐的感受却截然不同,相信我的第三遍、第四遍或有更大的收获。

   学生读《红楼梦》有感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

   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学生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它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红楼梦》所呈现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人生悲剧。

   我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琢磨着《红楼梦》,虽然几个月就把它给看完了,但我还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红楼梦》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家荣、宁国府之间,表现在婚姻、建筑、文化、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中最让我羡慕的则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比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就连作者寥寥几笔勾勒的晴雯、紫鹃、雪雁等丫鬟,都成为了我国文学画廊中的著名艺术典型。

   《红楼梦》所讲述的,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大家庭,原本荣华富贵,后来因家庭成员获罪以致被抄家,逐渐走向没落,终于繁华成空的大悲剧。

   因此,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作为主力呈现,也适度传出了《红楼梦》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宝玉的悲剧,肇始于封建社会中,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决定,子女本身并没有资格决定。贾宝玉的父亲命他娶薛宝钗,他就非娶不可,尽管实际上他心里喜欢林黛玉。婚姻大事他无法自主,最终导致了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悲剧。

   当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和《苦绛珠魂悲伤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时,听着悲伤的音乐。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那不争气的眼泪始终还是把那页给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为结局会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与公主生活只是童话故事而已,然而,这么悲惨的结局我却怎么也想不到。

   当黛玉听完傻大姐的话后,就直吐鲜血。不住地流泪。因为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黛玉她恨宝玉,恨他为什么不理解自己。她把宝玉送给她的那绢子往火上一撂,顿时化为灰烬。熬了一天,黛玉已经奄奄一息。突然,她高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狠心两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只见黛玉两眼一翻,一缕芳魂就这样随风而逝。

   黛玉死的时候,正是宝玉娶宝钗的同一个时辰。只因潇湘馆离新房很远,听不到潇湘馆这边悲恸的哭声。

   这真的是个不朽的悲剧啊!

第8篇:红楼梦大结局范文

关键词:金庸;《红楼梦》;文学联系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4-0069-05

北宋时期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1]的说法。清朝则有“《红楼梦》一书,近世稗官家翘楚也。家传户诵,妇竖皆知。”[2]之说。当今有这样的说法:“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3]

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上有没有受到柳永词作的影响呢?对此,我们不作深入的展开分析,单从文本而言,在作品的第二回中,作者是提到了柳永,他借贾雨村的议论,将柳永归属于“逸士高人”一类,足见曹雪芹对柳永文学成就的认可。再往后论,金庸有没有受到《红楼梦》的影响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1996年,蔡义江曾撰写文稿《金庸小说得益于〈红楼梦〉》,并在乙亥年海峡两岸红学研讨会上进行了宣读。在这篇文稿里,他举了几个很明显的例子来说明两者的联系,如《书剑恩仇录》中霍青桐的外貌描写借鉴了《红楼梦》第五回中的脂批评点警幻仙子的美丽的;又比如《鹿鼎记》韦小宝写奏章一回目,套的是宝玉在秦可卿房间午睡时的对房中陈设的描写;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可以与《红楼梦》沟通。[4]

金庸与《红楼梦》之间的关系绝不能忽视,当我们翻开金庸的武侠作品集时,我们能看到很多在《红楼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我们可以感受到《红楼梦》对于金庸来说,已经不能简单地说是他所借鉴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了,对金庸的武侠作品创作来说,它是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一部书。因此,我们研究金庸与《红楼梦》的文学联系,对于深入理解金庸及其创作是大有裨益的。

金庸开始阅读《红楼梦》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我妈妈也看《红楼梦》,所以小时候她看我就跟着她看了。大概就十二岁左右,当时不大懂的。”[5]好母亲胜过好老师,言传身教的母亲爱读《红楼梦》对于金庸的影响自然是不容小觑的。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小时候不用亲自去阅读《红楼梦》,却已经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去领略了一番书中的精彩。“那时候小说里面是有一张衬纸的,两面当中有一张白纸,我母亲和堂姐、堂嫂她们比赛背《红楼梦》的回目,背上面一句话,下面要背出来,背不出的要罚一粒糖什么的。我在旁边,她们罚了,我就吃糖果。”[6]在这样良好的家学氛围中,相比于其他文学作品,金庸对《红楼梦》的情感,应该是有所偏爱的。对于这部伟大巨著,他必定是作为精读之中的精读来对待的。

我们知道金庸之所以能写出如此多的精彩作品,最主要还是来自于他深厚的文学积淀,而这种文学积淀最主要还是靠阅读大量书籍来充实。金庸私藏图书数量在香港私人藏书中是可名列前茅的。他藏书也不是仅仅为了收藏,更重要的是为了看书。对于《红楼梦》这样的书,他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精读的。他每天也会给自己布置看书时间的任务,“每天,查良镛(金庸的本名)都坚持看书6个小时以上。据查良镛的中学同学、《明报》股东沈宝新说,查良镛爱看书的习惯自小已经养成,早在初中时,他就限定自己每天要读几个小时的书,绝不松懈。”[7]

同时,对于《红楼梦》各个版本,金庸也是精读了的。2003年12月3日,金庸、王蒙受邀在香港三联书店展览厅进行《红楼梦》学术演讲。在讲座中,王蒙谈到了尤三姐,说她与贾琏、贾珍一起吃饭的时候,使用了怪招,转守为攻,她不但不防,她把衣服往下这么一撩。金庸很敏锐地说“她去嫖男人”了。[8]我们知道在《红楼梦》原著中的尤三姐被贾琏、贾珍给淫污了。后来因为可能嫁给他的意中人柳湘莲而改掉了以前的放荡行为。在戚序本和蒙府本回目上都称尤三姐为“淫奔女”。而程高本则将尤三姐改写成贞烈女子,这显然是篡改了曹雪芹原著文字。金庸的简短五个字道出了他阅读版本之广。

金庸不仅对《红楼梦》文本非常熟悉,他还阅读了大量的《红楼梦》研究方面的书籍和论文,这使得他具有“红学”研究方面的敏锐嗅觉。在众多的“红学”研究当中,他发现了《红楼梦》研究者方面的不足,“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一位小说家来研究《红楼梦》。”[9]当然金庸先生这么一说,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一位小说家来研究《红楼梦》,他的话显然还是留有余地的,这显示他独到的眼光。“从小说家的观点来看《红楼梦》,不是索引家的看法,也不是考证家的看法,是真正小说家的文学批评,我觉得很好看。”[10]

金庸对《红楼梦》考据接受有个认识逐步深入的阶段,他自己也坦言:“我自己一直有一个感觉,不太喜欢看《红楼梦》考据,如后四十回是不是曹雪芹著的,曹雪芹的爸爸叫什么名字,祖父叫什么名字,他和满族人有什么关系……各式各样的考据,我小学生的时候,对这些一点兴趣也没有,有什么可考据的?当然历史学家会有兴趣。后来年纪大了,学问增长了些,对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吴世昌、冯其庸诸位先生的文章也很佩服。但对蓝翎、李希凡在时谈《红楼梦》的文章不大佩服,虽然我自己决计写不出来。”[11]

作为一个小说家,金庸对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目的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提出了“自娱说”的观点:我猜是他的家族从兴旺到衰败以后,他一个人在那里无聊,又没有功名,不做官也不教书,他在家里面无聊就把过去的经历记录下来。写他自己的事情太明显了,就隐瞒起来,假托一下,把自己经历写下来,和表姐表妹的关系,和父母的关系,写下来,可能还是为了自己娱乐自己。[12]

金庸的这个观点立足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文字狱太为严厉。这个在他武侠小说收山之作《鹿鼎记》里亦有反映。金庸认为真正小说家的文学批评,对于《红楼梦》的解读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的。这是因为“小说家可以推测人物的心理,小说家讲心理,而不讲考证。”[13]对于高鹗的续书,金庸认为是“第一次看到七十九回、七十八回后面就不看了,后来才看的,当然是觉得差劲点。”[14]对于曹雪芹书稿没有完成,金庸认为这也很好,好像是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15]

金庸与《红楼梦》的文学联系不仅表现在他对这部伟大作品本身的见解和研究上,更重要的是体 现在金庸的文学创作中,《红楼梦》对他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

近些年来,有学者将金庸武侠作品与《红楼梦》进行比较,从而证明金庸武侠作品对《红楼梦》的借鉴与继承。如罗立群的《〈红楼梦〉与〈天龙八部〉》一文从作品的主题意旨、情节架构和人物塑造三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一番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两书虽然题材有差别,但是《天龙八部》在艺术创作中确实借鉴了《红楼梦》的艺术手法,只是这些“偷”来的招数,经过作者“乾坤大挪移”般的演变,已化为独特的套路,演绎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另类武功。[16]

又如方明星在《文化的反思与构形—〈红楼梦〉、〈鹿鼎记〉深层文化范式比较》一文中说到:曹雪芹与金庸虽然隔着两百年的时空,但是在创作个性的主体选择与响应民族文化的呼唤上,却若合附节。从反映的文化层次上,《红楼梦》与《鹿鼎记》居于中国文化系统的两极,正好构成了循环的中国文化背景,作为作家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国文化进行的反思与批判,《红楼梦》有对文化凤凰涅

的绝望的期待,《鹿鼎记》则沉潜到历史中寻找文化持续更新的动力。虽然曹雪芹与金庸对于文化的层级、文化的角度表现有别,但他们的基本写作立场依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忧思”传统。基于独特的创作个性与独立的思想判断,他们对中国文化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新的构形,并创作了能作为民族文化镜子的伟大作品。[17]

罗立群和方明星所选的金庸作品,从全部的十四部武侠作品的创作时间顺序来看,《天龙八部》位列第11位,《鹿鼎记》则是金庸武侠作品的收官之作。此时的金庸虽然仍然在借鉴和继承着《红楼梦》,但是已经能做到驾轻就熟,将有形化为无形了。可见,后期作品对《红楼梦》艺术手法的借鉴和运用已经非常娴熟,那他的早期武侠作品呢?

我们知道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书剑恩仇录》。这部作品是在1955年他31岁时开始创作的。当时梁羽生写武侠小说一炮窜红,各家报刊杂志也希望能刊登武侠小说来吸引读者。金庸抓住了机遇,为当时的《香港商报》写了他生平的第一部武侠作品。多年以后在一次访问中,金庸坦然地对来做访问的林以亮谈到了《红楼梦》对他的第一部小说的巨大影响:在写《书剑》之前,我的确从未写过任何小说,短篇的也没有写过。那时不但会受《水浒》的影响,事实上也必然受到了许多外国小说、中国小说的影响。有时不知怎样写好,不知不觉,就会模仿人家。模仿《红楼梦》的地方也有,模仿《水浒》的也有。我想你一定看到,陈家洛的丫头喂他吃东西,就是抄《红楼梦》的。你是研究《红楼梦》的专家,一定会说抄得不好。[18]

金庸这番谈话没有任何遮掩,也没有因为第一部武侠小说模仿或抄袭《红楼梦》一些细小描述而进行隐瞒。任何艺术手法的借鉴要做到娴熟必然有个过程,作家明白,读者当然也清楚。率直而坦诚的语言,充分显示出金庸身上那股“侠者之风”。

今天,当我们阅读金庸武侠作品时,为什么会感觉到如此的亲切?通过前面的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那是因为金庸武侠作品与《红楼梦》关系太亲密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精髓,金庸已经深切领悟了,那就是对“情”的把握。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这是《红楼梦》中太虚幻境里宫门上的对联,其实也是作者写作的哲理本位,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红楼梦》文本中的神话世界和现实世界都是围绕“情”展开的。在第一回中,作者也交代了自己作书的纲要是“大旨谈情”。

《红楼梦》里所谈的“情”,从广义上来理解,乃是对待宇宙万物的一种感情和态度,有亲情、爱情、朋友情、骨肉情等等;从狭义上来理解,则主要是指爱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作品中,曹雪芹的《红楼梦》堪称为谈“情”之巨作,金庸小说亦是一样。

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是精彩绝伦的,已故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曾言:“(指金庸)你岂止是写武侠小说呢?你写的包含了人类最大的、古往今来最不能解决的、使人类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狱的一个字:那就是‘情’字。”[19]

在我们看来,金庸之所以能言情如此出色,最主要由于他有颗和曹雪芹一样尊重女儿的心。曾有人问他为什么写这么多的女孩子,是不是喜欢女孩子?金庸承认自己是“崇拜女孩子”[20]。

曹雪芹的《红楼梦》和金庸的武侠小说都以女性世界为核心进行文学创作。他们对这些女子的形象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她们的性格鲜明,与故事的情节紧密联系。作者对他们的用情之深、用情之重,读者通过阅读完全能感受到。

例如,在《红楼梦》中,对于晴雯的去世,曹雪芹在创作时必定是痛断肝肠,这么一个风流灵巧的丫鬟,与宝玉是最亲近的,也最知宝玉心的。为了写出他们之间这种真挚的情谊,曹雪芹有意让宝玉最先预示到晴雯离世。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丫头小昭被迫赴波斯继任教主。在送别那刻,张无忌又是何等心痛。如果不看文本,可能谁都不会明白为什么两位作家会对一个丫鬟用如此浓郁的笔墨,倾注如此大的心血。贾宝玉和张无忌“痴”的背后,隐藏着两位作家的“痴”。曹雪芹曾自言《红楼梦》:“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金庸对这个丫鬟的喜爱甚至超过文本中的女主角,在该书后记中,有这么一段作者的心声:“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21]金庸觉得可惜和惆怅,两百年前的曹雪芹是否也会为宝玉和晴雯没有在一起而感到惆怅呢?我们想这种感情是相通的。

又如,对于尤三姐自杀,金庸是感到极其痛惜的,金庸觉得“她自杀好象不对”。[22]尤三姐的失贞和被淫污并不是她的错,而是那个时代,那个她自身所处在那个环境被迫造成的,然而柳湘莲却将这些记挂在心,直到尤三姐以自杀这种方式才让他彻底醒悟。在《神雕侠侣》里,金庸居然让自小在古墓里长大的如此冰清玉洁的小龙女失贞了,这可能是所有金庸小说的读者所不能理解的。面对这样的情况,金庸依然操控自如,杨过毕竟不是柳湘莲,强烈的爱使得他在十六年后依然跳下山崖,杨过这种自杀式方式和尤三姐的自杀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曾经有那么多的女孩子陪伴在杨过身边,可以说“一见杨过误终生”,最终他仍然坚定地选择了小龙女。在金庸的笔下,除了韦小宝以外,众多的一号男主角都如贾宝玉般对待爱情,任凭弱水三千,却只取一瓢而饮。这可能也是金庸小说中继承了《红楼梦》以情为本、以情为重、以情立人的言情的精髓所在。

今天我们总是在感叹《红楼梦》未能完成,其实冷静想一下,我们感叹的并不是章节,而是前八十回的情感还在延续,比如就爱情而言,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将怎么发生?又该怎么去收场?金庸当然也看到了这点,在他看来,《红楼梦》未能完成反而觉得更好,这种艺术效果更能长时间延续。因此在金庸小说里,他大量采用了这种手法。

比如《白马啸西风》最后结局:白马带着她一步步地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地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23]这个结局看似没有结局一样。

又如《倚天屠龙记》最后结局,当张无忌给赵敏画眉的时候,周芷若将窗子推开了,并微笑道:“这时候我还想不到。哪一日你要和赵家妹子拜堂成亲,只怕我便想到了。”张无忌回头向赵敏瞧了一眼,又回头向周芷若瞧了一眼,霎时之间百感交集,也不知是喜是忧,手一颤,一支笔掉在桌上。[24]这样的结尾显然留下了大量的空白,等着读者去想象和期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金庸确实受过《红楼梦》很深的影响,他的武侠作品与《红楼梦》在很多方面确实有着相似之处,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些武侠作品是《红楼梦》翻版。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红楼梦》可以沟通,《红楼梦》成就了金庸,而金庸也创造性地将《红楼梦》的精髓用自己的文字延续下去。《红楼梦》的精魂已经融入了他的骨血,拓展了他的艺术境界。

作为一位享有盛名的杰出作家,金庸为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那些精彩的武侠作品,更重要的是他高尚的人格品质。金庸对于《红楼梦》始终心存感恩,认为自己的作品还是不能跟《红楼梦》相提并论。我们知道对于金庸小说的研究,曾经一度形成“金学”研究的风潮。对于“金学”的称谓,金庸本人有强烈抗拒,认为有高攀专研红楼梦的“红学”之嫌。因此在他的坚持下,现在大多统称“金庸小说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G].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143.

[2]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4:349.

[3][7]冷夏.文坛侠圣:金庸传[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1;152.

[4]蔡义江.追踪石头——蔡义江论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33—535.

[5][6][8][9][10][11][12][13][14][15][20][22]《小说界》编辑部(整理).金庸王蒙话说《红楼梦》[J].小说界,2004,133(2):10;10;8;6;7;6;16;12;13;13;5;9.

[16]罗立群.《红楼梦》与《天龙八部》[J].红楼梦学刊,2008,125(4):202.

[17]方明星.文化的反思与构形——《红楼梦》、《鹿鼎记》深层文化范式比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95.

[18]江堤.金庸:中国历史大势[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114.

[19]倪匡.情爱金庸[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1-2.

第9篇:红楼梦大结局范文

看红楼,看世间兴衰荣辱;读红楼,读人间欢乐悲伤;品红楼,品人生酸甜苦辣。让我们一起看红楼、读红楼、品红楼,为我们的心,增一分感动;为我们的精神,添一笔财富!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请您阅读。

红楼梦的读后感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人间悲欢情愁,是多少人留下了惋惜之泪。

曾经,我一直认为那富丽堂皇的大观园是温柔的女儿乡,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现在重读红楼梦的我知道自己错了。在那如此富裕的红灯绿酒生活下,竟掩盖了世界如此肮脏的一面。小说的内容很多,但令我最动容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爱情悲剧。

或许吧,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与亲人团聚时的喜悦中,只有黛玉在哪独自一人伤心。没人会懂她,自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她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

当贾府一片喜气洋洋时,所有人都在为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做准备的时候。潇湘竹院却是另一番景象,面色苍白的黛玉等着贾宝玉的到来,没想到等待的却是心上人要成亲的消息。哭,恨已经无济于事了,黛玉带着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本书无非只是写了一个三角恋爱的纠葛,但《红楼梦》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不知反抗的观念。·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尤二姐的吞金自杀。都证明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红楼梦的读后感2《红楼梦》,它是四大名著之一。

它是一部千古不朽的人生大戏,《红楼梦》所呈现的,主要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不朽的人生悲剧。

我从去年开始,就一直琢磨着《红楼梦》,虽然几个月就把它给看完了,但我还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便一句一句地理解。

《红楼梦》主要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家荣、宁国府之间,表现在婚姻、建筑、文化、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其中最让我羡慕的则是塑造出的一大批栩栩如生、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比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就连作者寥寥几笔勾勒的晴雯、紫鹃、雪雁等丫鬟,都成为了我国文学画廊中的著名艺术典型。

《红楼梦》所讲述的,是一个令人称羡的大家庭,原本荣华富贵,后来因家庭成员获罪以致被抄家,逐渐走向没落,终于繁华成空的大悲剧。

因此,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故事作为主力呈现,也适度传出了《红楼梦》的主要精神。

黛玉和宝玉的悲剧,肇始于封建社会中,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决定,子女本身并没有资格决定。贾宝玉的父亲命他娶薛宝钗,他就非娶不可,尽管实际上他心里喜欢林黛玉。婚姻大事他无法自主,最终导致了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三个人的悲剧。

当我看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和《苦绛珠魂悲伤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时,听着悲伤的音乐。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情不自禁地落下泪来,那不争气的眼泪始终还是把那页给模糊了呢!傻傻的我本以为结局会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是啊!王子与公主生活只是童话故事而已,然而,这么悲惨的结局我却怎么也想不到。

当黛玉听完傻大姐的话后,就直吐鲜血。不住地流泪。因为她接受不了这个事实,黛玉她恨宝玉,恨他为什么不理解自己。她把宝玉送给她的那绢子往火上一撂,顿时化为灰烬。熬了一天,黛玉已经奄奄一息。突然,她高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狠心两个字还没来得及说,只见黛玉两眼一翻,一缕芳魂就这样随风而逝。

黛玉死的时候,正是宝玉娶宝钗的同一个时辰。只因潇湘馆离新房很远,听不到潇湘馆这边悲恸的哭声。

这真的是个不朽的悲剧啊!

我为黛玉和宝玉感到悲哀,宝玉最后竟然出家当了和尚,因为他知道林妹妹是为自己而死的。便在灵柩前放声大哭。

一个风光显赫的大家族,就这么没落了!不知看过《红楼梦》的朋友们,是否都和我一样,为他们感到悲哀、痛心?

红楼梦的读后感3“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情。”

记得几年前初读《红楼梦》时对于书中人物除了我们那位多情的玉兄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袭人了。

这么说来自己也觉得十分奇怪而此话叫大家听了自不免更加称奇了罢莫不都要问:读罢“红楼”不仔细记忆“十二钗”中的女子反而对一个丫鬟念念不忘怕不是也受了宝玉之染而犯了呆劲罢?然而当时我确实就是这样只是“呆呆”地喜爱袭卿一个。

有些朋友听说我如此总是要怀上一种同我辩驳的态度来对我说:“袭人那么讨厌你还喜欢她有毛病!”甚至有时还会因为这事同我争个面红耳赤总之是要我“放弃”袭人、要我同他们一般地去厌恶袭人。但我却始终“固执己见”从不曾动摇过分毫闹到最后此事在我与友人们之间也就不了了之。

其实说到朋友们嫌恶袭卿的根本原因我却也知道并且理解——那全是由于“高某人”之故事情的根由只是我们那时所读到的还都是百廿回通行本《红楼梦》(其时我也尚还不知“石头”的其他版本)在思想上大大受到了后面伪续四十回中“高兄”劣笔的“感染”。

说句实话当我将百廿回通读过一遭之后也曾多少对我以前的想法产生了质疑觉得是否自己从前“看错”这“丫头”了?但由于我实在是爱喜她在先而且爱得深、喜得切所以念头挣扎了一回也就不再去理会袭卿后来的“大转型”了只还将她当作心中的最爱。之后的几年这等念想一直不改无论旁人如何嗔谤于她。这或许就是我的“恋到痴处尽包容”罢。

直到后来我由于受了“红潮”的影响也开始自行“钻研”(不过也就是自娱自乐罢了)起《红楼梦》这才逐渐对它有了略深一层的了解得知了它竟还有许多异本、晓得了“程高本”的伪劣之处。如此我便更加确定了自家先时对于袭卿的看法与“爱恋”我便更加不再“惧怕”于朋友们的争驳了。

记得最开始喜欢上袭人还只是因为从书中看到她温柔贤惠、知事通理处处都从宝玉一面设想总觉同双儿(金庸先生《鹿鼎记》中人物)有些相似但她又比双儿有过人的地方便是她对于宝玉的一些“不是”总不会像双儿那样过分地去迁就并非事事都大顺其意而行之。

红楼梦的读后感4情系两世,却以泪水告终……

————题记

有些情意,你给予了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接受的人,不知将这份情意珍藏了几世。结好比纯洁的绛珠草,为了偿还神瑛侍者前世的雨露之恩,为了木石前盟,愿追随他的脚步,以一生的眼泪相伴,来到了人面多换的人间,踏入了繁华而又浑浊的贾府,开始了一生寄人篱下的偿还……

可老天已对她有所眷顾,在荣誉至高的贾府,他遇到了前世的恩人,却早已没有了前世的记忆,"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宝玉第一次见黛玉,感觉娇小而又姿美,甚是眼熟。

从那以后,前世情人相遇,再续前缘,在大观园演绎令人揪心的唯美恋情。情再深,也深不过老天的安排。宝钗的出现,仿佛夺走了林黛玉的一切,原本林黛玉以聪慧典雅获得众人的芳心,一夜传出"宝钗为黛玉所不及"的众人对宝钗的称赞,更有"金锁配宝玉"一说,令她心凉。再多的泪水,再深的痴情,也经不住一年又一年的春流夏,秋流冬。众人说她爱耍小性子,其实并不是,而是她不服气,不服气前生前世的情谊落入他人手中,白费一枉心思,白费了痴痴的深情。那一颗颗饱含忧伤的泪珠,是多么的无可奈何,又能有多少人懂。

入府不久,又传来父亲因病而逝的消息,使她更加无依无靠,寄人篱下,饱受嘲冷。她以为花儿和她的命运相同,便为花儿找归宿。然而花儿的归宿找到了,那自己呢?还是独自一人,流连在这情缘望着宝玉,只是可望而不可即。

凄凉之夜,远处锣鼓喧天,喜气渲染整个贾府,一对新人步入洞房。而黛玉,只是静静地倾听着远处的喧闹,等待着自己的凋零,等待着自己从奄奄一息到全身冰冷。一句话的话音还未落,一代佳人离世,只留下不甘心的哀怨与无可奈何。不过好在,宝玉没有受到世俗繁华的迷惑,看透人间情谊,不忘木石前盟,只心系黛玉,离家远行。黛玉的眼泪也算没有白流。

两玉的唯美世恋,凄凉的结局,也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封建社会"爱情战胜不了制度"的残忍。 情系两世,却以泪水告终……

红楼梦的读后感5闲读《红楼梦》,赞黛玉之风华绝代;叹黛玉之才华横溢;怜黛玉之命途坎坷。潇湘馆那幽深的竹林里,藏着林黛玉多少哀怨愁思。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若西子胜三分。"

出身书香门第,列侯世家。父亲风流儒雅,母亲温婉贤良,黛玉身为名门娇女,享尽父母呵护宠爱,自幼得到悉心教养,本应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然而事与愿违,母亲经受不住失子之痛身染重疾而撒手人寰,父亲也为朝廷鞠躬尽瘁。年幼的黛玉痛失双亲,父母留给他的只有病弱的身体和满腹的才华。小小年纪便寄人篱下,本应天真烂漫的小黛玉学会了察言观色,养成了敏感细腻的心思。黛玉的悲剧在她小时候就开始了。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身处贾府,黛玉看似深受贾母疼爱,可与宝玉比肩,还有众多姊妹陪伴,也应该健康成长才是,而细品《红楼》这些只是表象而已。黛玉初进贾府,两位舅舅都没有见她,两位舅母开始也还只是客气。而当家人二舅母王夫人后来对黛玉的厌恶之情竞溢于言表,公然在骂她不喜欢的丫头晴雯时捎带把黛玉也骂了,"很看不上她那狂样子".看似疼爱她的贾母,在她到贾府时还没为她准备房间;在除夕夜宴上,只因黛玉让贾宝玉替自己饮酒,贾母便借批书含沙射影指责黛玉行为不检点。所谓至亲骨肉就是这样用一些貌似无心的行为凌迟着黛玉敏感脆弱的心。使得她在大观园锦衣玉食却孤苦无依。潇湘妃子之诗风流别致,却有着抹不去的哀伤,一首《葬花吟》正是她自己的悲歌。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