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范文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精选(九篇)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

第1篇: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范文

    抄捡是个什么事件?发生在大观园中的抄捡事件,是荣国府中王、邢家族长期争权夺利斗争的一个公开化的反映。在荣府,由于贾母的偏爱,大权不在长房手里,而是由二房王夫人和她的内侄女凤姐来掌管。凤姐虽是长房邢夫人的儿媳妇,但却处处和姑妈王夫人站在一起。她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因此长房贾赦夫妇对这种情况是十分不满意的,他们常常借端发作。在抄捡大观园之前,写贾母八十大寿的时候,邢夫人借为捆绑的奴仆讨情,当众叫管家少奶奶凤姐下不了台,以发泄不满。以后又写了这么一个情节:邢夫人因为女儿迎春的奶妈聚赌被撵出去,她怨愤万分。因此在荣国府中邢王家族争权夺利的斗争是十分激烈的。当丫头傻大姐在大观园中捡到“绣春囊”,而被邢夫人拿去以后,这个绣春囊就立即成了邢王家族矛盾暴发的导火线。邢夫人派人把绣春囊送给王夫人。绣春囊,是用布绣的袋子,年轻男女传情用的。邢夫人这一举动,既含有否定王夫人当权的意思,你管家管到了这种程度,又带着看你如何办的意思,想看笑话。这是一个咄咄逼人之举。王夫人面临着挑战,她和凤姐紧急商量之后,就决定连夜抄捡大观园,用牺牲女奴来改变被动的局面。在抄捡中,贾府的主子在镇压女奴的一致前提下,表现了从派系出发的消极与积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斗争,奴隶的反抗,小姐的反感,种种矛盾错综交织,集为一体。代表邢夫人的管家王善保家的想趁抄捡之机打击王派势力,镇压奴婢,以泄积忿。王夫人亲自出马,要清宝玉之侧,消除女奴对叛逆儿子宝玉的影响。实操管家大权的凤姐一反活跃的常态,身为抄捡主持人,却消极旁观。但当查明了绣春囊是王善保家的亲外孙女司琪所丢时,她立即就发起进攻,和周瑞家的一唱一和,把王善保家的弄得自嘲自讽、自打嘴巴。

    抄捡遭到了女奴们的反抗,“心比天高” 的晴雯坚决自卫,她勇敢地反击了王善保家的进攻,其言词之锋利,令凤姐称快。忠于爱情的司琪,她深信自己的举动是光明正大的,因此当绣春囊被抄出以后,她“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善良忠实的紫娟,她以微笑的冷言冷语表示了不满。奴隶们的反抗表达了被压迫者的凛然正气。

   “抄捡大观园”的冲突,是贾府日常生活中各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暴露了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不可收拾的必然趋向。在这个贵族家庭里,统治者的权力已不稳固,封建秩序已经破坏,平静生活后的矛盾公开化了,贾府日趋衰败。这一事件,是以统治者内部矛盾为起端,以女奴遭受被迫害为结束,它是《红楼梦》故事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抄捡后,被抄人员的命运步步逼近悲剧:“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沾牙的晴雯被人从炕上拉下来,撵出大观园,最后含冤死去。司琪被赶回家中碰墙而死。和宝玉同年同日生的四儿被逐出园外,胡乱配了人。芳官等女戏子厌世出家。从此大观园的欢乐生活结束了,作品中的悲剧气氛也越来越浓。

    曹雪芹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法则,写出了贾府生活中诸多小矛盾所逐渐演化而成的大纠葛,反映了生活发展的规律和多采。他用大事件、大场面,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传达出了封建阶级走向灭亡的脚步声。

    作者在抄捡大观园的尖锐斗争中,集中刻画了人物形象。这场抄捡风突然袭来,它使人猝不及防,人们来不及掩饰,对事件做出了本能的反映,只有这种本能反映才能最真实最准确的暴露出人物的本来面目。作者抓住人物对尖锐矛盾的态度,以精细的笔触刻画了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写意式的勾勒了次要人物的性格轮廓,同时展现了众多人物间的错综复杂关系。

    王夫人。平时被人称为“活菩萨”、“善人”。贾母说她老实的可怜。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集中了封建阶级的虚伪。她对贾府中种种淫乱丑事熟视无睹,可一见“绣春囊”却急得“泪如雨下”,悄声说话,她怕这会影响贾府在上层社会的地位。在利害相关之际,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王派在家族内的统治大权,她撕去了善良宽厚的伪装,露出了狠毒残暴的本性。她决定连夜抄捡大观园,出发点是为了儿子宝玉——贾府的重要接班人。宝玉是王夫人在贾府统治的重要支柱。因此当她感到统治权受到威胁的时候,她首先也是本能的想到的是儿子。她说过这样一句话,“好好的宝玉倘叫这蹄子勾引坏了,那还了得。”这句话很巧妙的反映了王夫人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她要亲自出马清宝玉之侧来消除女奴对叛逆儿子的影响。因为这是有关大局、很了不起的大事。耐人寻味的是她又不承认宝玉受影响,并失口不提宝玉的叛逆言行,还要在宝玉前加“好好的”三个字。“好好的”表示她教子有方,表示她儿子完全可以当合格接班人。王夫人这种既怕儿子受影响,又要积极消除影响,又不愿意承认儿子已经受影响,这种复杂的心理,表现了她此时对宝玉的格外珍视,这种珍视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要在激烈的财产争夺中,保住自己的优势和统治权。我们看,被贾母称作老实倒可怜的王夫人,在这场自杀自灭的斗争中,敏感的很,而且还善于抓住对她来说最重要的关键问题。面对贾府衰败的王夫人不仅敏感,她还果敢,抄捡前她亲自审问了晴雯,态度蛮横,一改“活菩萨”、“善人”的假象,露出杀气腾腾侩子手的真面目。王夫人一向是不大过问家务事的,她热衷于吃斋念佛,显得非常超脱。但在抄捡以后,她带人到怡红院去搜丫头们的东西,让人把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沾牙的晴雯从炕上拉下来,赶出了大观园。同时驱逐了四儿、芳官等。王夫人对这些有反抗性的女奴是穷追不舍,表现了她异乎寻常的干练和精明。但她的这番“讨伐”并没奏效,相反的晴雯之死,反而使宝玉拉大了与封建家庭的离心力,促使他叛逆性格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写王夫人是以反常来写正常。抄捡大观园中的王夫人在撕去伪装令人警怵中露出来的那种阶级本性,是这样的刺眼,引人深思,令人熟虑。

    凤姐。抄捡中的凤姐表现了变化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凤姐实操管家大权,她处在贾府种种矛盾的中心,她对贾府经济枯竭,统治松弛,内部矛盾激化等衰败景象,了解的比别人更早、也更清楚。这个不通文墨的粗人,她创作的唯一一句诗是“一夜北风紧”。这句话表现了她预感到大祸来临的不安心情。面对衰败的景象,这个脂粉堆里的英雄,既不甘示弱,又发出了无可奈何的哀叹。到抄捡大观园时,她已没有协理宁国府时那种大展才干的勃勃雄心了。这时的她只求能维持现状。她对王夫人所提的建议,都是很实际的,如对在如何查清“绣春囊”的问题上,她主张暗暗查访才能得个实在,若是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在维持统治镇压奴隶上,她主张趁这机会,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撵出去,配了人。因为这样做保准没有别事。我们看这些建议,确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味道。一向讲排场、耍威风的凤姐也重视节省开支了。凤姐面对现实的这种心意,是贾府衰败形势在她性格上引起的变化。在反映贾府衰败的景象上,凤姐是最敏感的温度计。

    在抄捡大观园中,凤姐处在被攻击而又无法反击的被动地位。这个《红楼梦》中最活跃的人物,一反常态,消极旁观。她惟一主动行为是提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抄捡不得,却又领着人去抄捡同样亲戚的黛玉的住房。因为这时贾母亲宝钗、疏黛玉的倾向已经十分明显了。机灵的凤姐在百忙中也不忘记看人下菜碟的。她那巧于奉承、随机应变的个性是不会变的。

    抄捡中她抓住王善保家的跃跃欲试、呈威风的心理,处处让她出头、做恶人、碰钉子,自己甘当配角,坐山观虎斗。晴雯对王善保家的的反击,探春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耳光,都使她十分高兴。她在喝止住晴雯后,对王善保家的说:“再迟了,走了风,我可担不起。”这抓住时机的报复,做得十分得体。她在探春查问抄捡原因时,笑着对探春说:“我不过奉太太命而来,妹妹莫错怪我。”她小心翼翼地躲过了玫瑰花剌,这是何等的机灵!她在劝慰探春时说:“好姑娘别生气,她算什么?姑娘气着了,倒值多了。”她喝斥王善保家的快出去,别太讨脸了,等等。这种明为劝慰,实为火上加油的煽动,使探春一腔怒火都转向王善宝家的,这是何等的阴险!查完司琪,念了潘又安给司琪写的信,她兴奋异常,立即恢复了活跃的常态,向周瑞家的道:“这也好,雅雀不问就给他们弄了个好女婿来。”这种开玩笑的挖苦,把司琪家几代人的脸面,撕了个干净。刺得王善保家的自骂、自打嘴巴,这又是何等的毒辣!

   面对现实的凤姐,虽然大减了声威,有了消极色斑,但凤辣子,仍然辣味十足;鬼聪明的凤丫头,依然捣鬼有术!凤姐仍然是一群互相争食、互打的乌眼鸡中,一支会打善斗的好鸡。性格的变化与一惯性就这样统一在面临衰败的凤姐身上。

    探春。抄捡引起了探春小姐的极大不满,把她心灵上的双重阴影勾勒的又深又浓。这位贾府小姐中的佼佼者,有才干、有心计,能决断,她颇有政治家的风度。探春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改良派。她想像男子一样能有一番作为,她对贾府末落的趋势有着非常清楚地了解,在理家期间,她兴利除弊,不徇私情。为了改变贾府的现状,竭尽了全部的聪明才智。“补天” 失败以后,她继续关注着贾府的形势,是她了解到大观园值班婆子聚赌的情况,并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李纨和管事的人,而且也采取过措施。她是第一个又向贾母作了汇报,是她只不过替你们分解分解这样淡淡的一句话,把在迎春房中偷首饰又闹事的这个人的气焰打了下去。探春确实聪明有才干,也确实对她本阶级有一番耿耿忠心。探春懂得个人与阶级间的利害关系,她要补天,不是为了个人,是为公——贾府的整体利益。探春是那个时期自己阶级利益的代表者,这就是她和凤姐的不同之处。凤姐也看到了贾府的衰败,但她却利用贾府现有的条件来充实自己的私囊,探春不是这样。正因为探春是为公,所以探春身上有一股逼人的真情,令凤姐敬畏,而且对她另眼看待。当探春看到甄家被抄,自家内部又自相残杀时,她格外痛心疾首,她流着眼泪所发的议论,是在清醒认识基础上,是对本阶级末落的一种深深忧虑,的确是字字从肺腑流出。由于对本阶级爱的深、痛的切,一贯冷静的探春,在抄捡人面前,悲愤地不能自己控制自己。这是对本阶级的一种深深的失望,是对本阶级的一种恨铁不成钢无可奈何之慨。我们看,对抄捡,探春的反感和丫环晴雯的反抗是如此的不同。曹雪芹将二者区分的清清楚楚。好胜的探春为无法选择的庶出地位而深感痛苦,封建的正统观念给了她巨大的精神压力。她异常的敏感,唯恐遭人小看,因此时时、处处都要维护做主子的威信、尊严。她打王善保家的那一记耳光,其实只是为主奴之间的界限,强调她小姐的身份,维护她做主子的尊严。庶出地位给探春婚姻前景所带来的影响,凤姐已经看出来了。凤姐与平儿在闲谈中,表示了她对此同情,也对此表示婉惜。我们说当事人探春自己应该是理所当然会有更多的权衡,也会有更多的比较担忧。当探春为本阶级不可避免的末落而担忧的时候,她必然看到庶出地位给她前途带来的加倍不幸。我们说,这大概就是她给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非常响亮的原因吧。作者把探春心灵上异常浓黑的双重阴影雕刻得入木三分。在贾府衰败以后,这个“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贵族小姐,落得个只身远嫁海疆的悲剧结局。

    晴雯是贾府中最有反抗性的女奴。她心高气傲,不以自己的奴婢地位自轻自贱,是保持着劳动人民本色最彻底的一位丫头。她目光敏锐,敢说敢为,她经常揭露奴才们的阿谀奉承,她有着爆炭一样的性格,敢于同封建统治者的迫害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晴雯的斗争反抗常常以韧性的姿态来表现。在抄捡之前,她机智的回答了王夫人的寻衅,倍受了王夫人的辱骂。抄捡对她来说是进一步的迫害,但她不畏强暴。“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箱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都倒出来。”这真是晴雯式的反抗和进攻,带有火辣的味道,带有奴隶的“野气”。她对王善保家的回击,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王善保家的抬出大太太,晴雯就抬出老太太来压倒大太太。在抄捡大观园中,在统治者对奴才们的接连迫害下,使晴雯的反抗性格得到集中、完美、精采的体现。

    其他次要人物,和探春相反的惜春,她是探春的姐妹,但两人性格相反。惜春胆小怕事,孤僻无情,只求保住自己,保住自己的脸面,对丫环毫无保护。对和她朝夕相处的如画,没有感情。为不连络自己,坚持撵走了如画。她的利己主义曲折的反映了特定的阶级关系。

第2篇: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范文

关键词:红楼梦;曹雪芹;人物性格;写人艺术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与其它三者不同,是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在对人物性格的展现中运用了丰富的写人技巧。这些写人方法对于我们现作来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需要我们在品位红学艺术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借鉴。下面结合自己读《红楼梦》的一些感悟,对其女性主义思想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红楼梦》概述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内容和情节有其他三者不同,其描写的重点是一个大家庭的平常生活和在这种看似和谐表面下的家族斗争。我们在品读《红楼梦》时看到的不是中国传统文学作品里的打打杀杀,也不是天外神话,是在一种柔情描述里的诗情画意。一般的作品都是通过对人物间冲突的描写来使人物鲜明的性格得到展示,但《红楼梦》更多的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叙述,这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但在作者笔下却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并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谓是入木三分,我们不得不称赞曹雪芹写人手笔的高超。

二.《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特点

1.林黛玉的女性特点

在对林黛玉的介绍首先是借助于其他人看见黛玉时反应 “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接着又借助于宝玉见到黛玉时的反应“细看形容,与众各别”,将黛玉的形象借助于他人进行了很好的展现。在贾宝玉还没有出场时,首先是他的母亲王夫人对其日常的一些行为进行了介绍,然后对黛玉的内心活动进行了描写,借助黛玉对宝玉的推测,丰富了宝玉的形象,在贾宝玉出场后,又借助于黛玉对其的观察,借助于黛玉之眼将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完整的描绘了出来。对于王熙凤的出场介绍又是另外一种风格,在其没有出现之前,曹雪芹没有对其进行任何的透漏,在他人进行谈话的过程中,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声先到。

2.不同阶层的女性特点

在第六十五、六十六回,兴儿生动的向尤氏二姨介绍了平儿、王熙凤、迎春、探春、贾宝玉、薛宝钗以及林黛玉等的性格特点,兴儿本省是一个下等奴仆,其形象朴素,讲话幽默风趣,在介绍的过程中不仅使读者对其所介绍人物有了更好的了解,还准确的认识了兴儿这个角色,一举两得。由于主要是对王熙凤的介绍,所以这可以看作是从侧面对王熙凤这个角色的具体展现。通过兴儿的介绍,人们对其在贾府中的身份和地位有了了解,滤清了其余他人之间的矛盾,了解到了她为人的刻薄,对其人物的品性有了认识。在其他的回合中,对于王熙凤人物性格的描写主要是一种含蓄的方式和一些褒扬的写法,有时还借助于一些与其相关事情的描写。通过兴儿的描述,使大家对王熙凤有了整体而清晰的认识。兴儿这部分在书中没有占用过多的字节,但是却完整的呈现出了多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红楼梦》中女性主义思想的体现手法

1.铺垫烘托手法的运用

《红楼梦》中的人物,其性格十分丰满,内心活动也十分复杂,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强化人物的真实性,曹雪芹在书中运用了较多的烘托写法。他运用自己精湛的语言艺术,在人们脑海中勾勒出一个个场景和人物。由于《红楼梦》中的人物较多,其文章结构十分复杂,内容较为丰富,要想对其进行全面具体的描写是不可能的,曹雪芹为了使人们清楚的认识每个人物形象,在描写中使用了大量的铺垫和伏笔手法,帮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人物的具体形象。从书的整体上来看,前五回可以说是对人物描写的一个铺垫,在当中,主要人物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等都逐个出场,其性格特征也得到了展现。在他们的出场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运用了大量的铺垫手法。在《红楼梦》中关键人物,在其出场时,几乎都是用来铺垫的写法,其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通过大量的铺垫,使得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大幅度减少,只需简单的介绍。

2.正反结合

如对于薛宝钗和王熙凤,曹雪芹对他们有着明显的贬意,但是在文中大部分时候是对其的褒奖。作者通过在关键处设置暗点以及通过一些非主要的情境,将自己的真是情感进行表述。例如在金钏之死的章节中,描述了薛宝钗对王夫人的同情和安慰,并且主动献上自己的衣服,表面上是对薛宝钗的赞扬,但实际上是对其虚情假意的批判。

总结:通过对《红楼梦》写人艺术的分析,曹雪芹在写人的时候在平凡中进行创新,整本书中都运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此外还加入了一些神话色彩。使得每个人物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这种写人的艺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品读和借鉴。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对《红楼梦》写人艺术的分析还不够全面和具体,要想更好的做好红学的研究,最大程度上发挥《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还需更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梁归智.曹雪芹“写人”的二纲八目与痴、常二谛、三象合一[J].晋阳学刊,2012(3):65-66.

[2]周汝昌.红楼艺术的魅力[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第3篇: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范文

关键词: 歇后语; 语用功能; 元语用; 语用缓和; 语境联系

中图分类号: H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90-01

一、引语

歇后语是俗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独特的结构、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和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而受到大众的喜爱。它由含有关联的两个部分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进行形象的比喻描述,后一部分像谜底,对前面的比喻做出解释说明。运用时形式非常灵活,既可前后文并列,也可隐去后文,以前文示义,还可隐去前文,加强联想。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歇后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富于深刻的哲理和浓厚的民族气息,在形容或描写事物时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不仅广泛应用于日常口语中,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也极为频繁。《红楼梦》的歇后语形式富于变化,不拘一格,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力求形式和内容的一致,从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并实现了理想的交际效果。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红楼梦》中具体的歇后语语料进行分析,根据它们在交际中的具体运用以揭示歇后语在不同语境下的语用功能。

二、歇后语在《红楼梦》中的语用功能分析

语用学是以语言使用和语言理解为研究对象的学问,主要研究语言在使用中的语境意义,或语言在特定语境条件下的交际意义,关心的是语言被用来交际的方法,而不是语言组成的方式。Verschueren(2000)提出的顺应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性,既包括语言形式也包括交际策略,并要顺应不同的交际对象和环境,以确保交际的圆满成功。因此,在Verschueren顺应论的框架内,《红楼梦》中歇后语的使用是一个在言语交际中对语境和语言结构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它的出现体现了不同的语用功能。

1.元语用功能

语言具有元语言功能,即语言可以用来谈论语言本身,这样的功能表明人类能谈论“说话”,也能思考“思考”。言语交际是一个具有意识凸显性的顺应过程,所有的语言选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性和目的性。在交际中,元语用意识指导人们做出语言形式和语用策略的选择,对语言选择的指导和调控作用最终会在语用层面上得到表现。《红楼梦》中歇后语的使用不管是在语言形式上还是交际效果上都体现出强烈的元语用意识。例如:

(1)鸳鸯听说,立起身来,照他嫂子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指着他骂道:“你快夹着嘴离了这里,好多着呢!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话(画)儿。……”(《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这是一个典型的双关型歇后语,前一部分“宋徽宗画的鹰,赵子昂画的马”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这样的形象描述可得“好画儿”。而“画”的谐音是“话”,得到后半部分“好话儿”。“宋徽宗画的鹰,赵子昂画的马”是对后半部分的具体描述,“好画”是对前半部分的理解解释,它们在结构上相互依存,在语意上互为说明,互相行使了元语言功能,这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元语用功能。并且,“好话”和“好画”在语意上原本毫不相干,没有任何联系;“好画”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两人的画进行评论,毫无深意,但在利用同音现象和前半部分联系起来之后,便通过深层意义产生了特殊的交际效果。无疑,折射出来的是歇后语的元语用功能。

2.语用缓和功能

语用缓和存在于冲突际事件中,指为了避免和减少话语可能带来的矛盾、冲突、交际失败等负面结果,说话人在其元语用意识的指导下对话语进行调控,以保持人际和谐并达到交际目的。《红楼梦》中,说话人常使用歇后语作为一种语用缓和策略来调控面子威胁程度,将其作为人际关系和交际场面的剂以保持人际和谐并达到交际目的。例如:

(2)宝钗笑道:“……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一些。咱们也算同病相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通无”)’”。故宝钗提到的歇后语“司马牛之叹”后半部分为“无兄无弟”。这里,宝钗和黛玉做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宝钗想安慰黛玉,表示对她的同情,却又深知黛玉高傲自赏多愁善感的性格。若直接提到“无兄无弟”,必然严重伤害黛玉的自尊,导致交际的失败。而宝钗虽然有薛蟠这么一个哥哥,却不断地招惹出是非,有兄亦如无兄,因此,宝钗先采用了语用移情的策略,使黛玉明白两人拥有共同的立场,再借助歇后语作为语用缓和策略,劝黛玉不必作“司马牛之叹”,省却了后半部分“无兄无弟”,不把话说满,给黛玉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至此,歇后语作为语用缓和策略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见,《红楼梦》中歇后语这一语用缓和策略是人际与交际的最佳平衡点,它对面子威胁程度进行了有意识的调控,构建并维护了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3.语境关联功能

语境是指在语言选择过程中影响话语处理的一切因素,包括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因素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以及物理世界。作为语境的焦点,交际双方在话语的产出和话语的解释起着不可分离的作用,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而不是生活中的具体人物。《红楼梦》中歇后语运用取得了极佳的表达效果,原因之一就在于在语言选择过程中集认知、社会、文化等因素为一身,不断顺应交际双方的社会世界,加强了语境关联。例如:

(4)因此刘姥姥看不过,乃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咱们村庄人,那一个不是老老诚诚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红楼梦》第六回)

例(4)中,刘姥姥是一个生活经验丰富却只字不识的实诚农妇,她所使用的歇后语顺应了她的文化背景和性格。作为贾府的穷亲戚,身处底层,处境艰难,她对民间歇后语使用得得心应手,“守着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虽然言语粗鄙,却趣味横生,自然朴实,浓烈的乡野气息扑面而来。从以上分析可看出,《红楼梦》中歇后语的使用贴合人物的社会语境,在加强语境关联性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顺应语境的语言选择形式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使得作品带上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推动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作为一种语言选择,歇后语在言语交际中明显地体现了对语境极富意识的顺应。尽管前人对歇后语进行了诸多研究,但针对歇后语的语用功能所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对《红楼梦》中歇后语在交际中的具体运用分析,可发现《红楼梦》中的歇后语用得流畅生动,切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是人物在不同语境下充分发挥歇后语语用功能有意识地进行顺应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Brown,P. & Levinson,S.(1987).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Verschueren,J.(2000).Understanding pragma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4] 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5]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4篇: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范文

一、林黛玉

【问题1】作者采用切换视角的方法来写黛玉,为什么不同的人看到的林黛玉形象不一样?

【分析】作者多角度、有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容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形象不一样是由观察者的审美习惯和对被观察者的情感所决定的。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众人对她更多的是怜爱,因而众人注意到的是林黛玉体弱多病;凤姐观察到她容貌标志、气度不凡。她们更多地注意到黛玉的外在形象。而宝玉主要看到的是黛玉超凡脱俗的精神气质,在他眼里,她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美丽多情,姿容俏丽,极富神韵。她给宝玉最深的印象是“眉尖若蹙”,这难以舒展的眉头、愁苦抑郁的心情,伴随她的一生,成为女主人公性格的一种基调。

【问题2】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所了解的黛玉,都是他人所感。黛玉自身给我们什么印象?

【分析】(1)心理描写:林黛玉因为母亲去世以后,在家“上无亲母教下无姐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执意下,才去投奔外婆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过去在家就“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吃穿用度,不同凡响。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体现了她的细心敏感,聪明灵秀。

(2)行动描写: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可见黛玉连坐在哪里,都非常细心,谨慎。

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了黛玉入座时,黛玉也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以后,方才告了座。

(3)语言描写: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拒绝了,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

一席话既表明了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

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的感情的反映。这是本文反映的黛玉性格中的主要的一面。

二、薛宝钗

【问题】薛宝钗是《红楼梦》人物中最大的“受害者”。自上世纪50年代起,由于《红楼梦》研究的泛政治化,在人们心目中,她成为年青一代中城府最深、封建道德意识最浓的主要代表人物。可真实的宝钗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第5篇: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范文

关键词:王立平 美学韵味 《葬花吟》

一、王立平创作风格与审美情趣

作为我国著名作曲家,王立平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以及鲜明的民族个性完成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创作,其音乐作品之中不仅仅蕴藏着深厚的情感内涵,还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符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基本艺术审美。在其创作生涯中,对于《红楼梦》中歌曲的创作无疑是他创作历史上的巅峰,无论是《枉凝眉》还是《葬花吟》,都成为了与87版《红楼梦》一样经典的作品。探究其基本的创作风格,我们可以了解到其根据文学小说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曲目都有着较为深沉的音乐风格,其中,不同角色的特点鲜明,主题旋律较为优美动听,使我国典型的传统文化、民族风格能够在歌曲中被充分的展示出来。从现在来看,王立平所创作的曲目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于艺术特点进行了再创作,满足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对于歌曲的不同需求。总结来说,就是其曲目根据自我感悟而创作,带有一定的个人审美风格以及情趣特点,能够在节奏的律动中引起共鸣,其凄婉与优美共存的审美特点也准确而又鲜明的提升了曲目的辨识程度。

对于王立平来说,对于《红楼梦》一系列曲目的创作就是将民族性的审美基调奠定于委婉的主旋律之中,音乐中个人风格所拥有的创造力与感染力提升了音乐的情趣性,保证了音乐风格能够引发聆听者对于《红楼梦》中人物命运的共鸣,使音乐形象结合了影视剧形象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如今不朽的影视作品之一,在王立平音乐创作史上也有着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与深刻意义。

二、《葬花吟》的美学意蕴分析

《葬花吟》原是在《红楼梦》原著中黛玉感慨的诗句,在诗词中黛玉对于自身的命运以及身世遭遇进行了感叹,是原著中代表性诗词之一。在《葬花吟》曲目之中,王立平选取了较为代表性的二十句来进行情感以及内容的表达,历时将近两年的时间进行了创造。在这首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韵味完全符合王立平的个人审美风格。从整体旋律上看,《葬花吟》还是以委婉而又较为悠长的旋律作为主旋律,以领唱、合唱、多部重唱等音乐形态来进行美学意境制造的,保证在《葬花吟》的高潮部分以吟唱的方式增加神秘性以及艺术性,以朦胧而又寂寥的特色丰富曲目的基本美学韵味,保证不同的运腔方式为这首曲子带来不同的艺术体验。在《葬花吟》中,王立平将其分为了三个具体的部分,首先用女生齐唱来提升旋律委婉凄凉的效果,保证在如泣如诉的音乐中增加黛玉对于自身身世的悲痛之感,使聆听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传统审美下的美学韵味,被歌曲所具有的惆怅旋律真正吸引。而后在第二段、第三段之中,王立平利用了独唱以及男女生齐唱的方式增加歌曲的情绪变化,保证从不同的音域之间寻找其旋律的特点,以传统性的音乐艺术构造来完成基本的情感装饰,使红楼梦这一小说中黛玉心中深藏的疑难与不平都展现出来,使黛玉楚楚动人的形象能够根据音乐而完成基本的设定,以此保证基础性的美学韵味在不同的音乐旋律之中被体现出来,全曲悲剧式的高潮部分能够激发聆听者的强烈情感共鸣。

从美学意蕴的角度分析,王立平在进行《葬花吟》这一曲目的创作中,就根据黛玉所具有的艺术形象特点完成了对于曲目基础性的美学设定,保证无论是曲目中情感的展示还是人物的突出都能够符合古典文化的基础审美以及自我创作的鲜明艺术风格性。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创作更加是对《红楼梦》影视剧神韵的展现,以落花为线索的艺术特点保证了黛玉的内心能够在歌曲中展现出来,原著中人物情绪的多变性能够在寥寥几笔的歌曲艺术创作风格中被刻画出来。在《葬花吟》的歌唱之中,歌唱者也注重对曲目本身所具有的美学意蕴的突出,以合理的情感把握体现出黛玉的心情和对于现实的悲哀,这样的艺术效果,真正做到了在结合艺术背景进行美学韵味传递,保证了声情并茂的演唱方式能够融合曲目中的风格特点以及美学特点完成旋律推进。

总体来说,作为王立平的经典创作曲目,《葬花吟》正式对于该作曲者风格最为经典的体现,其不仅能够深刻的展现出在传统美学影响下歌曲的美学意蕴,还能够保证作曲者的创作风格在曲目中被合理的展现出来,词曲能够在情感化的演唱中达到完美的统一,以完成《葬花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所以,《葬花吟》中所蕴含的美学意蕴正是其成为经典影视剧曲目的关键,传统的审美风格与《红楼梦》的背景进行了充分的结合,不仅符合人物的基础设定,还能够完全体现出创作者自身的艺术特点,保证音乐旋律能够引发人们对于黛玉这个悲情人物的共鸣。

三、结语

对于《红楼梦》来说,《葬花吟》是黛玉自身性格特点完美展现的经典诗句,而对于王立平来说,《葬花吟》是其对于自身艺术创作风格与自身审美特点的体现,在这样重要的意义之下,其曲目中的悲伤旋律以及塑造的凄美的人物性格都为这首曲子增加了一定的艺术色彩,保证其美学韵味能够在词曲融合之间展现给观众。

参考文献:

[1]孟凡玉. 《红楼梦》中的乐人群体及其社会状况分析――兼论《红楼梦》音乐资料的研究价值[J]. 红楼梦学刊,2009,(03).

第6篇: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范文

自20世纪50年来初HaYY.S提出话语分析(discourseanalvsis)以来,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有了很大发展。然而目前的语篇分析基本上局限于语言本身,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图像、声音、颜色、动画等其他表现形式也成为理解语义的多媒体渠道。当代话语形成了两大转向:图像转向和多模态性(唐青叶,2009)。多模态话语分析方式不仅是静态的图像符号,还包括动态的电影电视。

本文主要从多模态角度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主角的人物形象,从文字,图像和动画三个角度结合起来对比分析两位的不同性格,探讨多模态理论在文学作品赏析中的应用.

二、红楼梦的图与画

红楼梦的不同版本也有很多插图或者画册本。据有关材料介绍,早在清代乾隆问先后刊出的《红楼梦》程甲本和程乙本。光绪五年(1879),还出现了改琦的《红楼梦图吟》。至于插图最多的是清光绪年问的《增评补图石头记》,共配有插图240幅。建国后,由于对《红楼梦》阅读和研究的重视,红楼梦的画和插图便有了更多的进展。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英译本《红楼梦》,则配以戴敦邦先生绘制的插图。文字配以图片,读者能更好的理解故事情节,发挥想象空问,把文字和图片信息结合起来,发挥两种视觉上的碰撞和融合,产生多模态卜的艺术欣赏效果。

(二)电视中红楼梦, 电视连续剧已经有很多版本,在1975年和1977年拍了两部最早的电视剧。最经典的当属1987年初《红楼梦(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土扶林导演,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由欧阳奋强饰贾宝玉,陈晓旭饰林黛玉,邓婕饰土熙凤。剧集红极一时,并多次重播,剧中的《枉凝眉》、《葬花吟》等歌曲也广为传唱。本文分析的原材料取自于这一版本。动态的电视模态中观众可以看到动作、表情和鲜活的背景环境,仿佛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林黛玉,容貌气质描写有五处,最美一处是黛玉进贾府通过宝玉的眼睛展现:两弯似整非整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l}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称她为神仙似的妹妹。

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但是通过插图读者可以更清晰地把自己的联想定位到生活在红楼梦中的黛玉。一个消瘦的女子倚着假山孤芳自赏,在红楼梦中黛玉不愿意与封建家族同流合污,她追求自由和爱情,为当时的世人所不可。书中名段为黛玉葬花。在金陵I一二钗正册判词中对黛玉的介绍是堪怜咏絮才,虽然只有五个字,却涵盖两个意思:我见犹怜的怜和值得盛赞的才。插图背景是潇湘馆中的竹子,有湘妃泪撒竹林成斑竹的爱情传说,昭示着黛玉和湘妃一样多情坎坷的命运,为所爱的人流尽自己的泪水。也有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典故,点明黛玉是作者拥护的人物形象,黛玉的思想是作者思想的寄托者。薛宝钗,容貌描述也是通过宝玉的眼睛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这句话不仅写了容貌,也提到了薛宝钗的h}格:藏愚,安分,守拙。既有封建思想的本分,又有小人奸诈的阴险。书中名段为宝钗扑蝶。通过插图可以看出宝钗的活动过程,在亭子里的两个人说悄悄话,宝钗无意听到后,知道这是在封建社会不允许的情话,说话者发现以后对自己不利。所以就假装来找林黛玉被蝴蝶吸引忙着扑蝶不小心走到了这里,自私的嫁祸给了林黛玉,通过这一件小事的描绘,可以看出薛宝钗为人的自私。

(二)动态的动画分析,林黛玉,黛玉出场总共26次,第一集黛玉进贾府是精彩的开始。电视无法像文字一样把人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但是可以靠眼神和表情的变化推断出心理变化。黛玉初进贾府,看到与自己家里不同的环境本来就有些生分,在贾府这样的封建大家庭,特别注重规矩礼节,所以行为举ih小心谨慎。在和贾母第一次吃晚饭时就表现的很明显。用饭过后按照贾府的规矩要漱口洗手喝茶。黛玉小心翼翼的先用眼角观察其他姐妹的方式以后才慢慢的和别人一样照做。这是她心理小心的一个细节。这些细节都通过眼神和动作表现出来。薛宝钗,宝钗出场共二十处,在剧情中宝钗的角色圆滑,德才兼备。在第十集中贾母要给宝钗过生日,照例是要看戏的,宝钗点了贾母喜欢看的节目,讨贾母的欢心。等听完戏贾母要赏唱戏的小姑娘,土熙凤戏言化了装的小姑娘像一个人,镜头最快的换到了薛宝钗的位置,她先吃一惊,然后很快的露出笑意,因为她最早猜到了说的是林黛玉,只是装作不知道,继续看大家的表情,最后由史湘云口中说出,当然也惹恼了黛玉。在这一段猜人的过程中,镜头给的最早最快的是薛宝钗,但是她明明知道但是并没有冒昧的说出来,这生动动画技术下产生的综合效果.

第7篇: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范文

关键词:浅议;红楼梦;隐喻;英译

一、研究背景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与推动,隐喻研究更多地从修辞学视角转向了认知语言学的探讨。这种认知转向不仅使隐喻研究迅速成长为一门显学,也使隐喻翻译研究成为隐喻应用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及至世界上的一座艺术丰碑,而隐喻是成就这座艺术丰碑的关键。作者擅用“隐语瘦词”。[1]作品中大量的隐喻为修辞学、语言学、文学研究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成为“红楼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际上,到目前为止,《红楼梦》中大量的隐喻翻译研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很显然,在《红楼梦》的英译研究中,隐喻问题是被忽略了,隐喻修辞观给读者和译者都造成了错觉:隐喻只是语言修辞现象,翻译研究领域把隐喻单纯作为语言层面的问题来处理,隐喻翻译只能隐身于文学翻译的某个角落。本文尝试应用概念隐喻理论,以《红楼梦》中的“红”色作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概念隐喻的系统性

《红楼梦》两个英语全译本(限于前80回)文本体现了六大隐喻系统,例如,《红楼梦》人物谐音命名投射到作品的人物形象及主题上,构成人名这样的隐喻,与其他隐喻爱情是“水”,爱情是“月”,“红”色是等一样,都是基于作者的文化认知体验,从具体的人名到抽象的人物形象或爱憎情感,从“水”“月”到爱情,从“红”色到社会、到的跨域相关,构成了《红楼梦》独具特色的概念隐喻。这些概念隐喻或概念隐喻系统反映了作者的创作目的,作品中隐喻形成的过程也是作者实现创作意图的过程。译者只有充分解读作品中的隐喻,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在此基础上,运用自身的概念隐喻系统,发挥目的语文化及语言的优势,努力再现原作中的隐喻,恰当地再现人物形象与主题,力求让英语读者像汉语读者一样领略作品的崇高思想和艺术境界。

需要强调的是,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隐喻相互依存,我们很难将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与日常生活中的概念隐喻完全分开。一定的民族文化中的概念隐喻是一定的文学作品中隐喻形成的基础,“活”的或“新奇”隐喻往往产生于文学作品,之后才逐渐被人们熟悉、接纳。随着它在语言、思维活动中频繁使用,逐渐普及并参与口常思维活动,积淀为概念隐喻。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与其所赖以存在的作品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离开了一定的作品背景,隐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与动机。我们理解作品中的那些隐喻又必须紧密结合作品的人物塑造与主题表达,这是由文学中隐喻的生成环境所决定的。文学作品中隐喻与作品本身的依存关系为“文学语境”提供了可靠依据。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是以主题表现与人物刻画为依托的,隐喻的发生与理解都依赖于作品本身。概念隐喻有着明确的文化指定性,而文学作品中的隐喻除了受制于作品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外,还受到作品本身的文学语境制约。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主题表达需要、人物形象刻画的需要,以及一定的文学传统等,构成了译者对隐喻理解与表达过程中的文学语境内涵。

三、隐喻认知观对《红楼梦》隐喻英译研究的启示

(一)色彩隐喻与汉英“红”色的文化体验差异

Lakoff旨出,隐喻是从“源域”概念到“目标域”概念的投射,是用一个范畴的认知域建构或解释另一个范畴。[2]这表明了色彩隐喻的构成机制。“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不同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3]

色彩隐喻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不同民族与个体由于各自的文化体验不同,对同样的色彩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联想、反应和感受。例如,中华民族对“红”色情有独钟,中国人喜欢红色,“红”色在汉语文化中大多是褒义。人们通常藉红色来表达喜庆、吉祥,如,红榜、开门红;用红色的娇艳表达了中华女儿态,如:红妆、红娘、红颜、红裙,汉语逐渐产生了红色是美丽;红色是爱情、喜悦、愤怒等情感;红色是幸福、幸运,红色是青春等概念隐喻。而在英语中,红色却是相反的意境,以至于汉英语言、文化中关于“红”色隐喻的理解与表达经常发生错位。由于色彩的隐喻意义主要附着在文化上,文学作品中色彩的翻译很大程度上折射了译者的文化取向,例如,红楼梦“红”色词语的英译文体现了归化和异化两种倾向。广受赞誉的英国汉学家Hawkes采取了归化策略,将“红”转换为英语中的“绿”和“金”而倍遭非议,而以异化为主要策略的杨戴译文忠实地再现了“红”色,从而更充分地表现了“红”色隐喻的文化及文学意义。

《红楼梦》中,“红”色词语不仅满足了事物、实景的色彩描写需要,也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了丰富的情感联想和思想共鸣。在概念隐喻视角下,“红”色以及与其相对照的“绿”色作为《红楼梦》的主要色彩,蕴涵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富有寓意。Hawkes译文改换颜色词语,导致原著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红”色隐喻冒着被曲解的危险,也与作品中“红”色隐喻系统内的其他隐喻之间互相矛盾。例如,怡红院的基本色调是红色,恰好与潇湘馆的基本色调绿色形成对比。在Hawkes译本中,“红”色是美丽隐喻中的“红”色并没有改换为“绿”色,而是直译:“红:red,传达了汉语文化里以“红”为美的色彩隐喻含义,但“怡红院”的“红”被改换成“绿”,隐喻含义则与“红”色是美丽相矛盾。

(二)关于“红”色英译的两种文化倾向:归化和异化

“红”色在汉英两种文化中的寓意差异非常大,从根本上制约了《红楼梦》“红”色隐喻的英译策略与效果。Hawkes对“红”色在《红楼梦》的深刻寓意有着深切的体会。可是,迫于英语文化语境的制约。英语读者的接受性,Hawkes试图用“绿”和“金”两色转换“红”色,尽管他己经意识到这种转换会造成原著“红”色信息的损失,却也无能为力了。Hawkes改“红”为“绿”或“金”,他最终采取了归化策略。例如,ARed-ChamberDream.(黄龙1986)转换了原名的“红”色词语,反映了异化倾向。在“红”色隐喻视角下,Hawkes对“红”色的“归化”处理显然不利于主题思想的再现。这个例子也说明,“红”色隐喻的差额翻译是难以避免的。

《红楼梦》名字的英译所遭遇的矛盾与困难,还有“怡红院”被翻译为TheHouseofGreenDelights,“红学”被翻译成“石头研究”,“红学家”被翻译成“石头狂热者”,都不是孤立现象,我们需要将具体的“红”色词语的翻译置于“红”色隐喻系统的视角下进行,并加以审视。语言表达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关涉到作品的主题再现。“红”色是《红楼梦》的灵魂。[4]作品翻译的成败得失关键在于“红”色的恰当处理,在于对“红”色隐喻的正确理解与表达,策略的取舍反映了文化语境内在的影响,体现了译者的文化取向,下面通过实例分析加以阐述。

[参考文献]

[1]曹雪芹(著),霍国玲柴军(校勘):《脂胭斋全评》。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2]Lakoff,G.&MetaphorsWeLiveBy.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5.2003.PP.3-5.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第8篇: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范文

关键词:《红楼梦》 影视剧改编 红楼选秀

古代白话小说的源头之一是宋元说话艺术,其内容带有很大的大众娱乐成分。当说话底本经过文人加工而渐趋高雅化后,离民间的趣味渐渐有了一段距离。

《红楼梦》由诞生到发展所形成的总体风格,是小说远离大众欣赏趣味的一个典型代表。关于经典的文人小说通俗化的发展由此可见一斑。

就《红楼梦》而言,小说文本向图像的转化过程,也为《红楼梦》的通俗化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这种图像,孙逊认为,大致可以分为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两种。前者指大量的《红楼梦》绣像、图咏等,而后者指的是从最初的舞台剧,逐步演变为电影的形式,再发展到电视剧《红楼梦》。据笔者统计,从《黛玉葬花》至今,已有八十四年,经改编的《红楼梦》影视剧至少有23部。影视剧,其借助于现代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塑造出的视听觉形象,对观众接受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既扩大了《红楼梦》对普通观众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改变了观众对于《红楼梦》这样的名著的接受方式。观众的接受趣味,在一定程度上也与《红楼梦》的改编产生了一种互动的作用。

一、传播方式的改变

影视相比小说有着不同的传播方式。影视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亲和力,实现了《红楼梦》更加广泛、更加大众、更加便利的传播。《红楼梦》的文字虽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绘声绘色地塑造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但这种描绘,对于具体形象来说,毕竟是间接的。要把文字描绘的间接形象转换成一个生动可感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读者对文字有充分的敏感性,并且在敏锐感受文字的同时,也要调动起自己的想象,把文字形象的间接性转换到一个似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世界里。所以,阅读文学作品,特别是阅读像《红楼梦》这样的文学作品,也是对读者阅读能力的一种考验。而影视作品则不然。文字的那种形象间接性,通过演员的演绎、声像的特殊处理,成为观众直接可以接受的形象。观众不需要具备那种对文字的敏锐感觉,也不需要充分调动起想象,把文字暗示出的形象召唤出来。因为那些形象已经直接呈现到观众的眼前和耳旁。此时,观众完全是处在被动的位置,而形象思维也几乎处在休眠的状态,只是静静接受影视带给观众的一切形象。拍摄的技术越先进、演出越精彩,观众接受的被动性也就越强。而且,也正是由于影视塑造的形象是直接的、一览无余的。所以,文字的那种含蓄性被抹去了,含义复杂的广阔性也被狭窄化了。小说本来的深度不可避免地走向浅显,这虽然有利于观众的迅速理解,但是,也同样造成了观众接受的一种惰性。比起小说来,其对观众理解水平的要求显然大大降低了。

我们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才把影视改编视为《红楼梦》的一种通俗化。

而受众选择读小说还是看影视剧来接近《红楼梦》,既能说明受众的欣赏趣味,也能说明其理解水平。在我所进行的一项关于收视习惯的调查中,32.5%的人选择边看电视剧边看原著,17.5%的人认为看了电视剧不会去看原著,而更多被调查的人愿意选择影像观赏为主的接受方式来接近这本经典小说。结合当下“快速阅读”、“简略阅读”之风的盛行,受众越来越倾向于便捷、容易地来获取信息。对于《红楼梦》,更多人倾向视听觉形象而疏远文字不足为怪。但是,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读者的接受方式越来越被动,其理解力越来越降低,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如果《红楼梦》的影视改编一方面扩大了《红楼梦》的影响,另一方面却让受众的接受越来越趋于被动,接受能力越来越降低,甚至让受众觉得已经没有必要进一步阅读小说原著了。

二、编导、演员与观众的认可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是文学阅读中非常活跃的角色,尽管绝大部分作者都有自己明确的写作意图。但是,读者是实现文本意义的最后一环。对于人物的理解以及小说的解读都会各人有各人的观点。编导对于《红楼梦》作品,当然也是有各自的理解。他们一方面是读者,另一方面先于观众,成为《红楼梦》影视作品的再创造者。所以,他们的再创造还需要观众,来完成意义实现的最后一环。

越剧《红楼梦》电影、87版电视剧《红楼梦》、89版电影《红楼梦》以及新版《红楼梦》,这四部作品的编剧有着不同的创作意图。越剧《红楼梦》电影编剧徐进将视线集中在“宝黛爱情”上,以原有的舞台戏曲作为情节底本,基于电影语言的需要,增加了许多独白,但在审美趣味上,还是贴近传统戏曲为多,赢得了爱好戏曲的人们的深深喜爱。87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剧之一的周雷则将视线投射到“贾府兴衰”,这在他对角色的判断中也可以看出。他在《吉林日报》的一次访问中讲道:我觉得林黛玉这个角色在老版本里不是非常理想。大家认为林黛玉是《红楼梦》第一女主角,其实剧中戏份最多的是王熙凤,这个角色是很重要的。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电视剧中的王熙凤,戏份突出,其勾连贾府兴衰这条线索也更为明显。而演员邓婕的表演也相当到位,从而得到了观众的认可。89版电影编剧谢逢松将其定位在“诗意”,甚至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也要求耐人寻味,要显示他的独到理解。如《走访电影编剧――谢逢松纪要》 中写到他的看法:“贾母请吃饭,这里表面上看着是吃饭,黛玉吃得少,实际上吃饭却反映了每个人物性格。在庆元宵时,宝玉喝酒,黛玉又给他斟,大家劝阻,宝玉硬喝……这场戏实际上是向旧礼教挑战。现红学界却无人理解这点。”可惜的是,艺术化电影的立意,虽然得到一些圈内人的好评,但普通观众并不十分认可,而将主题定位在揭示贾府复杂的社会矛盾,也使许多观众觉得不够引人入胜。在笔者对文化层次相对较低、50岁左右的年龄人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只有7.5%的人喜欢看89版电影。而相对来说最为通俗的越剧红楼梦电影,喜欢的比例则高达70%。另外,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喜欢87版电视剧的也高于89版电影13个百分点。从而说明,89版编导的再创造,并没有在普通观众中产生相应的共鸣。新版《红楼梦》编剧黄亚洲则力图在旧版《红楼梦》外创新,从情节的设计上更突出后四十回的部分,将“太虚幻境”与“风月宝鉴”分别展开。另外在角色上更加强调了秦可卿预言者的分量。然而,在实际播映中,新版《红楼梦》并未受到观众的欢迎。

除了编剧再创造、需要得到观众的认可外,演员的演绎对影视剧的成败也至关重要。在大量的《红楼梦》影视剧当中,以表现“宝黛爱情”主线的为最多,这亦符合一般观众对《红楼梦》接受的基本定位。因此,林黛玉、贾宝玉这两个人物得到了最多观众的喜爱。在调查中,我们发现,50%的观众选择林黛玉为《红楼梦》中最喜欢的人物,比第二位的袭人高出了三十二个百分点。影视剧演员的形象、气质以及表演,也影响了观众对于人物的理解。87版电视剧中,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一角,从眉目乃至身段都较符合观众对于人物的想象,尽管演出稚嫩,甚至在编剧周雷看来,“不是最满意”,但是在普通观众眼里,得到最多肯定的还是她。在“你认为哪个版本的黛玉最经典”的调查中,50岁左右的人群有35%选择了陈晓旭扮演的87版电视剧中的黛玉形象,在校大学生更是有65%的人选择了她。陈晓旭不幸去世后,作为较具网络影响力的百度贴吧,她的总贴数达到了16万条之多。这里仅举其中名为“反对重拍,支持晓旭,亿万国人签名”一贴为例:坚决反对重拍红楼梦,永远支持我们的晓旭。百度陈晓旭在其去世后发帖数日,跟帖数达到了三万多。参与演出的演员已经成功塑造了这个形象,使得观众对于这个人物的认识趋于定型,其深入人心的程度,也令其他演员很难替代。

越剧《红楼梦》林黛玉的扮演者王文娟作为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也同样具有独特的偶像气质。出色的唱腔以及秀丽的外形,让舞台以及银幕上的她魅力十足,她所创造的王派风格拥有众多“粉丝”追捧。调查的结果是,50岁年龄中有57.5%选择了该版本的林黛玉。对于喜欢越剧的江浙观众,她的名字也同“林妹妹”三个字联系在了一起。前不久,她在年近八旬的年龄还举办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王文娟艺术回顾展”,演出场场爆满。观众对演员的认可度,甚至超越了时间的界限,即便让一个老态龙钟的人来饰演十余岁的林妹妹,也没有让观众感到有什么不自然。

当然也有因为选择演员的不恰当,而制约了观众对于影片的接受。在前一章,89版《红楼梦》电影在选择角色的问题上则受到不少非议。这种非议,也可以从对普通观众的调查中得到证实。以刘晓庆饰演的王熙凤为例,在百度凤姐贴吧中一项关于“刘晓庆版凤姐PK邓婕版凤姐你更喜欢谁” 的调查中,共有51人发表了评论,其中48人认为邓婕演得好,占96%。刘晓庆演技差、形象年龄不符等原因,使得89版电影凤姐的接受程度要比87版电视低很多。平心而论,在中国演员中,刘晓庆的演技还算比较好的,20世纪80年代更被称为“刘晓庆时代”。只不过她对凤姐的角色体会不够,而在接拍该片时已经以电影《小花》、《芙蓉镇》等家喻户晓,角色的定势效应,使得观众更容易接受她农村妇女的质朴形象,而与王熙凤得体端庄却泼辣直率的气质有所出入。而她要改变观众心中的定势形象的努力,反导致她演得处处过火,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这也说明,观众与演员的那种潜在的互动性,对于影视剧的再创造,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影响。

新版《红楼梦》的演员通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选秀而来,抛开电视剧中的各个技术环节都属上乘、摄影、造型、音响等等,其最受到争议之一的也就是演员的表演。《红楼梦》又被观众称为“红雷梦”。

三、选秀:未拍先热的全新模式

观众与影视剧的互动活动,在近年来达到了高潮。2006年8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一场名为“红楼梦中人”的大型选秀活动拉开序幕。历经10个月的选拔,报名人数超过43万人之多,浩浩荡荡,影响遍及中国各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又将“《红楼梦》影视剧改编”问题推到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通过银屏上的收视,观众与影视也能产生一定的互动,但是隔了一层屏幕,这种互动是潜在的、间接的,更无法形成一种现场的热烈气氛。而选秀活动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其实,现场的、全民的、更大众化的选秀,作为草根文化的产物,在2000年左右已经盛行。“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这类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活跃在电视台、各大城市的秀场,成为一种集体性的娱乐活动。

“红楼梦中人”以选秀的形式,请到了众多红学界专家以及87版电视剧的编剧如周岭等,让一般百姓参与到对《红楼梦》影视改编演员的选拔与被选拔中。此类活动采用的是两种途径:一是观众可以通过网络票选、短信票选等方式,直接对可能参与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演出的人进行筛选比较。二是观众可以直接参与选秀,甚至有可能成为主要人物的扮演者,一圆普通人的明星梦。这种刺激性以及强大的影响力,无疑打开了传播方式的新途径,改变了观众主要是静坐阅读、从书本中汲取内容的接受方式,甚至也改变了从已完成的影视剧中获得图像声音的直观欣赏模式,而以一种开放性、一种召唤结构让受众直接介入作品本身,参与到影视改编的再创造中。但选秀的结果却不了了之,弃用选秀冠军黛玉组冠军李旭丹,一再更改宝钗组冠军姚笛的角色等,也让它蒙上人为炒作的嫌疑。总导演李少红尽管很理解“红楼梦中人”选手们一路坚持下来的艰辛,并圈定了多达70位的“红楼梦中人”选手,希望他们经过培训后,能在剧中露脸,但选秀选手毕竟“是选手而不是演员”。

选秀与选拔不同,从字面来看,前者更倾向于“秀”,而后者更在乎“拔”,即挑选。“红楼梦中人”选秀,就是一场大型的演出,组织者似乎更看重过程,而不在乎结果。当选秀结束后,便是演出大幕闭上的时候。不管怎么说,这场更接近于全民运动的造势和宣传,也确实给重拍《红楼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种未拍先热的效果,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似乎可以给未来的高收视率做出一定的保证。

但把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具悲剧意义的作品折腾成如此一场闹剧,其产生的消极意义也不容低估。而且,普通观众对于这场闹剧式的重拍,也未必像有些人预计中那样乐观。在关于“《红楼梦》重拍”的调查中,对重拍新版《红楼梦》的意义,38%的人对于重拍的结果持观望态度,33%的人对于通过选秀参与演出的选手并不信任,甚至对现在演员的整体水平都不认可,认为重拍不会成功。而对于最引人关注的“黛玉之争”,53.75%的人认为新黛玉不可能超过以往经典黛玉的形象。尽管选秀来势汹汹,然而仍未能动摇之前作品对于观众接受的影响,我们注意到,有48.25%的人觉得这是一场商业炒作行为,而对借选秀来推动《红楼梦》的再改编表示了某种程度的厌恶。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到上海高校选拔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dsd1006

注释

① 孙逊.图像传播:经典文学向大众文化的辐射[N].光明日报,2004-5.

② 龚宝华.吉林日报,2008-4-22.

③ 梅玫.走访电影《红楼梦编剧》――谢逢松纪要[J].红楼,1988(4):78.

④ 百度王熙凤贴吧:刘晓庆版凤姐PK邓婕版凤姐你更喜欢谁.

参考文献

[1] 孙逊.图像传播:经典文学向大众文化的辐射[N].光明日报,2004-5.

[2] 龚宝华.吉林日报,2008-4-22.

第9篇: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范文

关键词:意 情 格 《红楼梦》 林黛玉 英译

一、引言

人物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林黛玉作为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的人物典型,其丰富多彩的言辞是其卓越诗情、才情的体现,更是其特殊人格、心性的折射。文学翻译强调信息与美学价值并重(萧立明,2001:112),本文根据“意、情、格”美学原则对照分析了霍杨两个译本对林黛玉话语的处理,提出了笔者的翻译见解。

二、文学翻译中的“意”、“情”、“格”

萧立明先生在《新译学论稿》中将中外美学理论中的美学要素提炼为“意、情、格”三字原则。意,即作者表达、展露的观点、立场和用意。把握准“意”是翻译第一要事。情,是作者在作品中寄托的感情,诗言志,文抒情,作品因有“情”而盈润饱满。格,指风格。以“格”作为标准之一,便是指所含内容在整体上的体现(萧立明, 2001:117)。文学翻译中,情达意出,意谬情疏。而风格偏差则可致整体的失败。译者应充分译出人物语言的“意、情、格”,使原作人物形象在译作中得到完美再现。

三、林黛玉的语言特点

林黛玉出身于封建贵族,满腹诗书,口齿生香。但年幼丧母、寄居贾府的经历,却让她渐生自卑,“不肯多说一句话”;然而贾府这没落的封建世家已经开始有民主思想的启蒙(参见任明辉, 2006),故黛玉在优雅谈吐之外也会插科打诨,或含沙射影,或指桑骂槐,或取笑戏谑,或真情流露。修辞、用典,审美意义非常,是成就红楼梦艺术价值的重要部分。

四、林黛玉话语英译研究

通观《红楼梦》,林黛玉的语言可谓缤纷多彩且内涵深刻。英译时如何根据信息――美学原则,达到“意、情、格”三字标准,值得深究。下面试举几例供读者玩味思考:

例1.第七回中,周瑞家的最后一个送花至黛玉时,她冷笑道:“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

“I thought as much,”said Dai-yu sneeringly. “I get the leavings when everyone else has had their pick.” (H1, 130)

“I might have known.” Tai-yu smiled bitterly. “I wouldn’t get mine till the others had taken their pick.” (Y1, 108)

黛玉这个“冷笑”是在自己的猜疑得到印证之后的反应,既含有下人不将自己与其他“主子”一视同仁的悲愤,也有对这个大家族里人人抬高踩低的鄙视,译作sneer比smile bitterly意义更准确。杨译显示出主人公无助的可怜伤感,而霍译用尖酸讽刺表达了不满情绪。霍译更为贴切,更符合黛玉此时的“小性儿”。

例2:第四十九回黛玉打趣湘云的红外套:“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

“Look, Monkey!’said Dai-yu, laughing at this furry apparition.“Trust Yun to turn the need for wearing snow-clothes into an excuse for dressing up! She looks just like a Tartar groom!” (H2,927)

“Look, here comes the Monkey King!” exclaimed Tai-yu laughing. “She’s got a cape too, yet she’s dressed gerself up like a saucy little Tartar.”(Y2,133)

孙行者美猴王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最光辉的人物,只译作monkey远远不够;Tartar(鞑靼)指蒙古和突厥人,意为凶悍,groom指马夫,笔者认为此处霍译意与情皆缺损。杨戴不译“雪褂子”,直说湘云与孙行者的可比之处在“She’s got a cape too”,“故意装小骚达子”蕴含着对湘云娇俏活泼的赞美――事实上黛玉虽然尖酸挑剔,但对湘云这个才情极高又心直口快的妹妹还是有喜欢和欣赏成分的,故saucy、little是画龙点睛之笔,且与黛玉博学多识的修养和雅趣的风格相称,颇为精妙。

例3:第七十三回,嬷嬷丫头偷了金凤去赌钱,黛玉笑道:“这倒不是道家玄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脱如狡兔’,出其不备之妙策也。”

It’s not witchcraft, it’s generalship,’ said Dai-yu. “Don’t you remember what it says in The Art of War? A shy maiden in defence, but swift as a hare in the attack. In good generalship surprise is of the essence”. (H3,1455)

“This is not Taoist magic”, Tai-yu chuckled. “It’s the first rate military tactic called ‘guarded as a virgin, swift as a hare’ to catch your opponent off guard.” (Y2,569)

witchcraft顺应了英语读者接受心理,又与generalship形成了对应,gengeralship意为“将才”,可见霍译对意义把握得比较准确。但他漏了黛玉的“笑”,而杨译“chuckled”一词使戏谑欢情跃然纸上;对“守如处女,脱如狡兔”的处理,霍克斯或许是为了完全尊重原文,具化为in defense和in attack,不如杨译本对仗工整、简洁明了,更符合黛玉气质。

五、结语

本文通过杨霍两个译本中几处对林黛玉话语的处理,分析了如何在文学翻译中落实“意、情、格”美学原则。翻译人物语言,应当深入人物内心,了解人物话语思想(意)和背后的情感(情),把握好人物的整体气质(格),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再现原作“意、情、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翻译人物话语时要注重伴随动词,如冷笑、啐道这样的字眼,往往是传递人物情感的关键。《红楼梦》中此类动词诸多,译者须仔细斟酌。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 李治翰.《红楼梦》人物语言研究――以人物对话的功能

为中心[J].红楼梦学刊,2001(1).

[3]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4] 任明华.红楼人物百家言――林黛玉[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5] 宋柏年.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

版社,1998.

[6] 王汝成.文学及其语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 萧立明.新译学论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8] 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M].London:Penguin

Book Ltd,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