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规划设计原则范文

规划设计原则精选(九篇)

规划设计原则

第1篇:规划设计原则范文

一、引言

高校景区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从最开始部分具有独特校园景观的高校为实现高校的社会功能和宣传目的向公众开放,到越来越多的高校为美化校园,向师生提供宜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校园景观质量,传承校园文化,参与国家A级景区评审,从而进入国家A级景区行列。但高校校园景区建设中也存在着为建设而建设、为评A而建设,忽略校园文化传承、影响校园育人功能、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景区建设在规划设计时忽略了校园景区建设的特殊性,违背了校园景区建设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生搬硬套,“创造”核心吸引物

部分高校景区规划设计没有与自己的专业和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也没有与地方文化和特色较好融合,而是为了达到景区创A需要,凭空“创造”核心吸引物,比如,建设一个并非当地特色的园林,或者建一个跟自己校园相去甚远的微缩景观等等。

2.总体定位不准,偏离教育核心功能

高校校园景区建?O不能为建设而建设、为创A而建设,必须在体现高校核心功能--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总体定位。校园景区应该建设成为集专业教学实践、修学体验、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体验和景观观赏等功能于一体的、针对特定市场群体的宜学、宜游、宜居的旅游教育综合体。

3.功能定位模糊,影响学校和景区管理的协调性

从校园景区规划中的定位来讲,其总体定位的前提是将校园建成一个以育人为主体的校园,而非以游客游览为主的景区,因此在功能定位上,要围绕育人和教学展开,同时兼顾旅游休憩的功能,而非相反。从目前不少校园景区规划设计来看,这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这部分影响了学校管理和景区管理的协调性,有时,景区旅游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开展和校园的安全稳定。

三、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强调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结合校园历史与现状,突出学校专业特色,立足校园整体氛围打造,建设出既体现校园传统优势和专业特色,又具有时展精神的优美校园文化景观,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同时又能满足旅游功能的校园景区是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也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解决当前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关键。

1.校园文化传承原则

校园景区规划设计方案要对大学校园的气候、环境、地理和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艺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尊重与发掘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校园内外环境特色和校园文化内涵,从整体上确立校园景观的特色,坚持景区规划与传统校园文化的融合,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教育、治学环境。通过景观节点、建筑造型、环境小品等承载要素的设计,传承和强化校园文化气息,同时突出时代特色,满足校园历史与未来的文化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2.特色专业融合原则

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与景区建设的融合,甚至,很大程度上,学校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些优势特色专业,将他们作为核心吸引物进行打造和建设更能体现高校景区的独特之处和魅力。纯粹的景观建设打造出的高校校园景区将失去校园景区固有的特质和应有的特色。

3.以人为本原则

校园的规划与景观的打造是把社会、文化、资源与生态环境结合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本着为师生、游客服务的思想,利用空间结构、建筑艺术和生态景观,打造特色鲜明、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优美校园,为师生营造学习、交流、创新、娱乐、生活的静谧美化的空间和良好的校园生活、学习氛围,为游客提供观光休憩、康体健身、修学旅游、教学实践体验的优美校园景区。

4.生态建设原则

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中贯穿生态性,充分利用植物的元素,通过植物语言,如立体绿化、植物小品等来营造校园氛围、凸显主题文化,建设生态校园,是规划设计的又一重要原则。

从整体上来说,规划设计中要合理布局优化生态环境,融合各个单元,达到校园生态环境整体优化、校园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创造一个高水平、高品质、多层次的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平衡的校园环境,体现“人――校园――环境”三者和谐共生。

5.功能分区原则

校园景区首先是校园,是教学场所。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满足师生的教学、工作、生活的物质功能和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需要。如在校园内多设置桌、椅、凳等,为师生的学习、休息、交流提供方便。

其次校园景区也是景区,是满足游客观光休憩、康体健身、修学旅游、教学实践体验等功能的景区。在景区规划设计中,也应该考虑游客的的需要。

因此,高校校园景区规划设计中,应进行适当的功能分区,将教学功能放在首位,通过科学的游线设计以及用色彩或植物隔离等方式,将教学区域和旅游区域适度分开却又有机结合,使教学与旅游活动都能顺利进行,即互为补充,又互不影响。

6.安全原则

学校是人员密集之所,景区是人流汇聚之地,安全对高校校园景区来说至关重要,是规划设计时必须高度重视和优先考虑的重要原则。

6.1安全制度健全

规划设计中,必须按照公安、交通、劳动、质量监督、旅游等有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安全法规和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保卫制度,并落到实处。

6.2救援机制健全

规划设计必须将医务室纳入方案之中,并对专职医务人员的配备做具体要求,同时要求健全紧急救援机制和完整的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6.3人防与技防一体

规划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消防、防盗、救护的需要,同时注意交通、机电、游览、娱乐等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危险地段标志明显,并且必须设计安装齐备、有效的防护设施。与此同时,在管理制度设计上,在特殊地段要有专人看守,不得有安全死角。

第2篇:规划设计原则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意义;设计原则;措施;

城市规划设计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对城市安全、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以促进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

1、推动城市整体建设的发展。城市的综合建设工作展现在很多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人文等不同的部分,同时落实的实际工作普遍需要很多部门的一起参与才可以做到。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可以发挥不错的协调作用,把城市的综合建设工作变得细致,同时贯彻责任至实际的单位及部门,避免发生管理紊乱的问题。

2、计划作用。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是和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部分的真实情况紧密相连的,根据城市综合建设工作的蓝图和设想以构建及落实的,同时于城市规划设计部分的项目监管环节里指明的城市综合建设的实际的计划及分阶段进行计划,妥善有序地组织城市建设的一系列活动,确保其根据计划落实。

3、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作用。城市规划设计展现出了调控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其关键表现于下述两个部分:首先调控城市的所有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调控,让它被妥善利用。

二、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1、经济原则.(1)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决策进行经济综合论证,切忌仓促拍板,造成不良后果。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占用与能源消耗过大,建设行为过于分散,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因此,在城市发展中要把集约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对城币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的预见性,为城市更新预留政府控制用地,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要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做到精打细算,珍惜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土地是城市的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富裕,必须长期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

2、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1)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是环境的主角,让建筑与人对话,引人公园、广场成为市民交流联系的空间,使市民享受充分的阳光、绿地、清新的空气、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2)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城市设施不仅要为健康成年人提供方便,而且要为老、弱、病、残、幼着想,在建筑出入口、街道商店、娱乐场所设置无障碍通道,体现社会高度文明。

3、安全原则.(1)编制城市规划设计应当符合城市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等要求。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防洪措施;特别注意高层建设的防火防风问题等。(2)还要注意城市规划设计的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设等问题。如城市规划设计中要有意识地消除那些有利于犯罪的局部环境和防范上的“盲点”。

4、生态原则。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1)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协调,保护好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设施、名胜古迹的同时,也要注意体现时代精神,包括使用新材料、新工艺。(2)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建筑格调与环境风貌的协调。城市规划设计需要通过对建筑布局、密度。层高、空间和造型等方面的干预,体现城市的精神和气质,满足生态的要求。

5、整合原则。(1)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计发程序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2)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设计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改造更新的过程,城市的近期 建设是远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既要保持近期建设的相对完整,又要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3)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

三、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的措施

1、加强规划设计理论的研究。城市规划要注重务实,结合国情,加强应用理论的研究,以动态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城市规划中规划研究是基础,规划技术是保证,规划实施是关键。(1)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流。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把这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规划的各个层面上。(2)人性化的规划理念。城市规划是一项与城市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所以说,不管怎样规划,首先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如果一个城市规划不是从人的思路出发,再完美的技术条件、再雄厚的物质投资都是微不足道的。应该把城市的规划提高到人性的高度来对待,让城市规划体现人文关怀。

2、科学合理的实施规划设计。(1)在规划目标和规模确定上要实事求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还很弱,经济的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科学技术的含量不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调控和管理城市的经验不足。因此,把握好城市建设节奏,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目标,合理确定城市人口,面积等主要指标,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防止随意占用土地资源,防止任意调整行政区划,防止人为刺激投资扩张至关重要。(2)在规划布局和利益分配上要合理。我们说城市规划是门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并不等于说规划是个绝对真理,可以谋求城市发展方方面面都获得利益分配上的最大化和用地布局上的最高理想,其功能是通过规划手段综合分析、统筹安排、分清轻重缓急,使各项建设布局得当、利益适量、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对合理、追求的是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效益。尤其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风景名胜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护公共利益。加强住宅及交通、环保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群众住房难,出行难等问题。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公共安全措施、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使城市的各项建设能够得以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城市的妥善布局及整体组织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整体部署,是城市建设及监管的重要依据,还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时期管理的龙头。

参考文献:

[1]郭玲玲.浅析现阶段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第3篇:规划设计原则范文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设计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由于缺乏城市规划控制,过去我们所熟悉的城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既陌生又难以令人喜欢的新城市。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和对城市色彩的重视,城市建设的投机、浮躁和短期行为,在大中城市蔓延起来。无论你到哪座城市,城市的差异越来越少,面貌越来越雷同,而杂乱无章的色彩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失去了安全感和归属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既然重新建设是不现实的,那么怎样去改变目前的现状,给城市建设披上一件和谐的外衣,这就是要积极开展城市色彩设计。

一、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场所中所有物体外部被感识的色彩总合。城市色彩有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称文化色)两部分构成。城市中的土地、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硬质广场地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等,凡是人工产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共与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招示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这仅是对城市色彩概念性的分析,真正的城市色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光的原理、材料的表现机理、环境色彩、建筑位置都有关系。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统和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他物体的基准色,以及城市广告和各种公共车辆等流动色,包括街道点缀物及窗台摆设物等等的临时色。依据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笔者主要从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和自然色的协调方面进行探讨。

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色彩是一个城市总体的建筑颜色,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不仅仅是对一个城市的色彩确定一个色调,重要的是突出城市的自然美和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城市的历史文脉,并且通过色彩去识别城市和城市区域功能。

(一)自然美的原则。人类的色彩美感来自其“自然向人生成”的历史进程中,来自大自然对人的陶冶。对人类来说,自然的原生色是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因此,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而要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大海、甚至岩石的自然色。桂林城市建设中,是以桂林山水为主体,作为大背景色,建筑采用徽派建筑风格和色彩,既体现了对自然山水的尊重,又使其融入山水之中。

(二)与自然环境和谐原则。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和谐是要求城市色彩在变化中、差异中的统一或协调。城市色彩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二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建筑环境色的协调。城市色彩首先要与自然环境色彩相协调。比如,四川九寨沟和福建武夷山,作为旅游城市,其色彩鲜亮,给游客留下鲜活印象,起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良好效果。或是冬天白雪皑皑的哈尔滨,城市暗红色调,亦比较容易找到平衡。或是青岛、威海等海滨城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红色是人工色,鲜亮对远航轮船能起航行标志作用,其余全是自然色,将自然色巧妙的借用,实现人工色与自然色的和谐统一。

(三)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原则。城市色彩一旦有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并在不断诉说着城市历史文化。因此,历史文化名城或古城,为了延续历史文脉,城市应尽量保持其传统色调,以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如果城市原有风貌已被破坏,起码在历史建筑、文化古迹周边的建筑,其色调必须与古建筑相一致。最近,西安市在对城墙内建筑改造过程中,就是采用唐代长安城青砖、红柱的主色调,去复兴大唐风采,不仅是对现存古迹保护和现代建筑改造,更是对这座历史名城文脉的延续。

(四)城市功能区分原则。如同医院工作人员的服装颜色区分不同工作岗位一样,城市色彩要服从城市的功能。这之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城市的整体功能;二是指城市的分区功能。一座商业城市与一座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应该有所区别,一座大城市与一座小城市其色彩原则也应有所区别。对于像香港这样的商业大城市,城市色彩服从于商业目的,即使色彩有些混乱,人们也能容忍。但对于西安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假如其城市色彩混乱,便有损于城市形象。从城市区域划分来说,城市行政中心,一般都比较凝重一些,色彩应偏于冷色;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泼一些,商业气息浓一些,色彩可大胆选用暖色;居住区的色彩,应素雅一些,可以是比较柔和的复合色系;旅游区的色彩,则要强调和谐悦目。这些原则是城市色彩规划的通则,比如用适当色彩手段将居民小区与商业街区区分开。

三、城市色彩规划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城市色彩不宜商业化。目前造成城市色彩混乱的一大根源,是城市色彩的商业化运用。突出表现在城市广告色彩运用上。大面积色彩艳丽,色彩饱满的灯箱、横幅或气球广告,无规则的置放到城市建筑屋顶、立面或街道广场上,甚至一些标志性建筑也披上花花绿绿的广告,将整个城市的色彩切割的七零八落。造成严重的色彩污染,给人以喧嚣和紧张之感。

(二)城市色彩不宜过分个性化。色彩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许多新建筑为了突出自我,使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的眼球。一些单位或企业,不考虑城市色彩的协调性,以自我为重心、重点,选择最时髦的装饰材料,或最鲜亮颜色装饰建筑外表。有的房地产企业,为了显示自己,给所建高层公寓楼涂上红绿黄蓝紫数种色彩,争相斗艳的屹立于城市之中,由于建筑本身体量就大,它所造成的色彩污染后果就更严重。

(三)城市色彩不宜赶时髦。多数情况下,追赶建筑色彩时髦是造成城市色彩混乱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对城市色彩研究和规划,城市负责人、建筑师及建筑业主,并非出于商业目的,仅仅是为追赶新潮,而把城市色彩搞得一塌糊涂。建筑有其时代性,但盲目追赶仿效建筑时髦倾向本身,就是违反建筑美学及文化本性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外表清一色的白瓷面砖风靡全国,可以说是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的悲哀。不管功能造型环境,一律白面砖,只能给人以贫血的感觉。关键不在白色本身,而是这种亮度高、反光强的白面砖,从不给人以悦目的感觉。它既难与城市的其他色彩相协调,又不是人们所普遍喜爱的色彩。因此,只有当每个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基础,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才能真正为我们的城市增光添彩。

第4篇:规划设计原则范文

[关键词] 生态型大学 景观规划

近些年,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随着高校对学校品牌和收益主动追求的大大增强,校园景观形象也将日益受到高校的重视。所以,既能为师生提供优雅的教学环境又能提高校园知名度的生态型大学校园的塑造将越来越重要。生态型大学主要是指通过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建构,来达到空间影响行为,环境塑造人格的教育目的。自然生态指的是通过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规划布局,营造出生态环境优越的绿色网络体系。人文生态是文化意识层面上的生态,指通过浓厚的文化环境来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即“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先进教育理念探讨生态型大学景观的设计。

一、生态型校园景观规划原则

1.立体绿化原则。植物在校园环境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景观规划要关注师生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在绿化上以当地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 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大大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做好平面绿化和景观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组成一些立体图案,形成立体景观,使得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

2.便于师生交流的原则。现代的教育由以前单一教育转化为突出交流的综合性、创新性人才的素质教育。“大学的空间为交流而存在”,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思想交流的场所,所以生态型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应以便于师生交流为主要目的。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应以学生交流为本,以促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便于学生对校园景观文化的吸收与反馈,使他们获得精神层面、知识层面上的满足。要分析师生的活动模式和到达活动地点的方式,将他们的活动安排在适当的地点,如果景观系统及服务设施规划合理的话,有助于不同学科之间和人员之间的交流碰撞。

3.个性化原则。(1)校园建设规划应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绿化、景观设计等都应与地域环境相协调,保持校园原有的自然地貌和生态痕迹,体现强烈而独有的地域特色,如沈阳建筑大学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稻田校园;厦门大学在自然景观与教学楼群设计上突出独特的南方山海特色与中西合璧建筑特色。(2)校园规划要体现该大学的人文特色,通过校训、学校名师雕塑群、学术文化特色走廊来凸现学校独特的历史传统、精神面貌,突出独特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景观。如北京大学的标志型景观博雅塔、未名湖;厦门大学以陈嘉庚、鲁迅先生雕塑以及实物雕塑造型等凸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园文化。

二、景观设计的具体措施

景观生态学将景观空间结构抽象成三种基本单元,葩嵌(patch,又称斑块)、廓道(corridor,又称廊道)、基质(matrix,又称基底),简称斑廊基结构。后来,又增加了新的要素――“缘”。这是空间结构的规划设计中共通使用的一种景观结构模式。

1.葩嵌的设计。葩嵌是空间的点结构或块结构,代表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它具有活化空间结构的性质,在整个空间结构中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校园中心景点是校园中心生态斑,是师生的主要游憩场所,也是大学形象的主要展示地。景观设计要求其内绿地连片布置,形成整个校区的中心绿岛,最好配有澄静的湖面;并与其它各功能区的条带状、环状、团片状绿地共同组成纵横交错的校园绿色网络系统。但它不同于植物园,还得体现出浓厚的人文氛围,校训、广场、图书馆、名人雕塑群、文化长廊等皆不可少。核心生态区是师生最重要的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系统,景观规划设计要以服务师生为中心,精心规划,要以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规模的多样化景观与空间设计,创造优美的有助于“交流”的场所,进而留住“大师”,吸引学生。

生态建筑不是单纯的建筑设计,必须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作为发展基准,把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校园的生态建筑不仅要求材料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布局要有满足教学科研生活需要的实用功能,同时又具有审美价值;不仅要突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塑造学术殿堂的恢弘气氛,还要注意整体造型与颜色搭配,内外的植物配置,装饰性壁画等,其目的在于为全校师生教学创造一个高雅的环境。从建筑的通风、采光、用材,植物的遮荫、减噪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态型设计规划理念。

2.廊道的设计。廊道通常指不同于两侧相邻土地的一种特殊带状要素类型,它起着分割或连通空间单元的作用,校园内主要的廊道类型是步行廊道,分中心景点、各区景点与四周临区的各种路线及通道形成的区间廊道。廊道的建设首先要求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其次是可达性,可达性是廊道景观交流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景观的价值不仅在于其面积大小,更重要的是它为人们提供的各种自然人文景观的可达性。廊道的建设充分考虑到师生的出入方便,减少无效步行时间。最后廊道的建设要求形成特色鲜明的景观长廊,沿途可观赏独特的校园建筑、点缀其间的现代雕塑、观赏花木、大面积绿地等。

3.基质与缘的设计。指斑块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它一般是面状,也可以是点状单元随机分布形成的宏观背景,对景观功能起重要作用。对于大学校园而言,一般是指校园所在地地理环境类型及学校专业性质、校园文化特征,分具象、非具象两种。对基质的研究有利于认清高校的自然环境背景与人文特色,有助于对生态斑(核心保护区)的选择和布局的指导,也有利于分析确定校园的生态系统特色。

参考文献:

第5篇:规划设计原则范文

关键词:墓地景观;设计原则;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214-02

本文对于如何消除传统墓园给人的阴森、不详。结合中国的殡葬文化,探索切实可行的公园化墓园、生态化墓园、环保型墓园、资源型墓园的设计方法。

一、墓地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一)明确定位

墓园的定位是指其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角色问题。其定位,一般根据城市整体层面的墓园布局并结合现有的内容进行整合。墓园所处的地理位置、规模大小、性质等,都对墓园的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其所属类型来看,有盈利性的、纪念性的、公益性的墓园等。

要准确的给出墓园的定位,就不能拘泥于墓园本身特点就事论事,还需要应用“系统论”方法,从更宏观的、整体的层面上来研究确定公园的特色。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从城市综合性墓园的外部情况与内部情况两方面来作分析。在外部资源分析中,着重对文化资源、游人资源、服务业资源、土地利用状况、交通资源等作出了解和分析。在基地内部环境资源中,对自然资源、文化底蕴、现有活动资源等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突出特色因为整个园区是背山面水,南面平地挨着水库,地势也很平坦,北边为山坡地。所以在规划中利用南面平地的优势,修建了一条以环形道路贯穿在墓地之中,墓地坡向汇集在基地中心面向南面的水面,如祥凤翱翔于水面。在相应岸边的四周结合园区堆一些微坡地形,增强景观层次。

(三)生态规划原则

城市园林墓园的生态规划首先是对城市周围的荒山荒坡进行生态勘测和评价,根据城市的出生率、死亡率,科学的确定墓园的位置、面积和发展速度。并保证人人平等。在墓园的建设方面,主要是处理好荒山荒坡的绿化与殡葬的关系,大力发展占地最小,绿化面积最高的殡葬形式,使人口死亡后骨灰能很快的进入化学循环,并科学的选择绿化树种,使荒山荒坡尽快恢复生机。在墓园的规划与建设方面,总之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与城市的发展规划要同步。

(四)尊重民族文化的原则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风水文化一直影响着殡葬的改革,如今风水文化重新流行于海内外,并成为许多人殡葬活动中不科学的指导思想,陈传康先生甚至提出“风水现代化”观念。但是,风水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中一些合理内核被部分风水师们弄得荒诞不稽。所以在发扬风水文化思想时,坚持其合理的文化,并正确引导当代殡葬观念的改革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1、进一步推行火葬,城市区域逐步提倡并推行树葬。

在推行火葬的同时,很多地方开始提倡树葬。火葬首先由于干净卫生、占地面积小、费用低、环境后患小等有点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因此火葬在全国推行范围非常广,已打下坚实的文化和物质观念基础。风水文化的核心观点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这种观念从古至今一直深刻的反映在“入土为安”以及老子的“返朴归真的理念中。在那些受风水思想影响极深的中国群众之中,他们强调老了必须有人养,死了必须有地方安置,对死者的纪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话题。而生与死也成为人类永远的主题思想。因此,风水文化观念要求那些孝顺的生者能为死去的亲人的遗体及骨灰能找到一块能够好好安息的“风水宝地”,希望死者安息,尽一片孝道,同时希望这快宝地能给自己带来福气。就因为风水文化的这些思想也给提唱树葬打下了坚定的文化基础。在那些思想文化较高的城市里,大力提倡树葬、建立生态园林墓园这一殡葬形式。“树葬”就是在墓园区,生者为死者种植一棵树,将死者的骨灰直接葬入树下的泥土中。树前留一墓碑或者编号留作纪念。这样骨灰直接入土既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又成为树木的营养成分,真正做到“入土为安”,因此树葬和风水文化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相结合,符合广大中国民众的习俗,值得提倡。而骨灰复归泥土,既符合生态循环,又符合风水文化中“若阴、阳之气,则循环无方,聚散相求,细蕴相揉,益相兼相制屈伸无方,则运行不息”的循环理论和“世代轮回”观念。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树葬既绿化了荒山又不会造成环境后患,又利于土地的循环使用。同时,我国每年又将近900万人死亡,如果我们全部提倡树葬,每年将会植树900万棵,而这些树也会被那些植树的生者和园林管理人员的呵护,成活率很高,这样大大促进了我国的绿化建设。另外,树葬也又利于破除迷信,提倡节约的新风气,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大的意义。

2、通过风水文化中“拆成”原理,将荒山进行人工生态建设,使人死后能很快进入生物循环,为创造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我国殡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风水文化中对墓穴的选择通常是要有山有水,而且土壤地形通气排水都好,这样环境通常被认为是“风水宝地”,而很多地方不满足这些要求的地理环境,古人就使用风水术中的“拆成”法。既根据地理环境将一些不好的环境通过适当的组织和改造,并适当的布置,使其变为人们所需的宝地。因此,在环境建设方面,将难以利用的荒地秃岭利用风水术中的“拆成”法,原来生态恶劣,绿化少,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通过现代化的建造技术,人工的将其建设成环境良好的墓园,甚至可人为的构筑成符合死者生前“与天地合一、入土为安”以及生者所信仰的“祖先有灵、灵魂不死”心理要求,如“青龙、卧虎、朱雀、玄武”等结构这样既保护环境,又解决了城市土地紧缺的问题。

(五)公园化原则

现代化的墓园要摆脱那种阴森、恐怖的气氛,要赋予她一种祥和、宁静的公园式气氛。陵园公园化的核心是把陵园建设成一个大公园,通过艺术化的规划、墓葬的多样化区分、漠北的合理放置、园林道路的曲折、绿化的修饰、园林小品的合理结合,建一座公园式陵园。为祭奠亲人们创造休息、冥想的场所。

(六)阴事阳做的原则

当人们一进入墓园时,首先看到是草坪、鲜花、湖泊、和一些与墓园很协调的建筑(业务房)、园林小品等等,而不是一排排墓碑。耳边则传来的是悠扬的轻音乐,天上飞的白鸽,水中游的鱼,完全给人一种心理上的轻松感,消除了传统意义上陵园给人们带来的那种心理压抑感。

(七)注重陵园建筑的地方性和时代性原则

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重新构造,这样既体现了现代民居中的自然、朴实的风习,同时使墓园建筑具有现代感。

(八)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首先考虑到来客扫墓、祭祀的时候,在布局、绿化、人员流动和车辆流动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实施封闭式的管理,在墓园内部配有电脑管理系统,永久的保存先人的一切资料,这样在后者祭拜时可以在视听馆内看到先人的一切资料,以此怀念。

(九)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墓园的建设与房地产开发是不同的。她是以“逐步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运行。这样可保证墓园的可持续发展,做一块,卖一块。首先地理位置相对普通的地方进行开发,慢慢形成区域形状的大规模,再将一些地理优势大的地方进行开发,这样就避免了浪费土地资源,同时也会有更高的经济回报。

二、墓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建议

(一)以点带面引导环保葬

环保葬并不再是就一个土葬,而是有很多形式并存的。植树藏、室内葬、艺术葬、鲜花葬、居家葬、壁葬、塔葬、墓穴葬、海葬、空葬等都是主张绿色、自然的回归,给活着的后人一种生存空间。其实就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发展的墓葬形式,同样也是在一定方面引导了绿色景观空间和游闲放松空间的形成。这种方法与火葬比起来不需要处理烟方面的环保问题,但同时这种新的方式也是对人类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的新挑战。在能否推光方面还得需要时间的考验。所谓的环保葬,就是在现代技术下,将装死者用的棺材使用农业作物秸杆材料做成,这样外观既富丽大方又实惠,同时在地底下可以天然降解成大自然的物质,而地面植树作为纪念。这样也绿化了自然。绿色环保葬和传统的殡葬形式相比有很多的优势,如完全的是归属了自然,而且在环境方面也大幅度的改善,人在死后,将其埋在指定的绿化地带,地面上植树不能立坟,以树代替坟来祭祀。严禁用水泥修建坟墓。要立石碑,这样更美善了土地与生态之间的建设关系。照这样发展下去,我国的生态环境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而这个环保棺材在埋到地底下后分解出的物质是有机物,这样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肥力。在生态学观点中,土壤是所有自然界中的生物栖息和葬身之处,在它们生命运动中排出的排泄物和死亡后的残体,最后都溶进了大自然,分解成了营养的有机物质。自然界的这些循环给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命的延续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环保棺材的推广也为自然界的循环做出了贡献,并且为我国节约了很多良好的木材,那么也减少了对大自然森林的破坏,从而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有效的保护了森林资源。环保葬主要是以人为本,“入土为安”的观念也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从科学的角度看,“入土为安”它符合了生态中物质循环的科学规律。环保葬主要是让死者真正享受到“入土为安”的权利,让死者能做到对大自然最后的一份奉献。随着社会的进步,综合素质的提升,人们都能意识到,如其花很多钱去建造一个豪华的墓室。还不如花这么多钱去建造一座环保性质的园林墓园。政府应该大力引导和鼓励群众在墓园内大面积植树造林,种植花草。根据地理形式,适当的规划园林。或者建造经济实用形园林,建造成果园、花园、苗园等等经济性作物。随着这些园林的推广和实用,改善了环境和气候,也会造福后人。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发展,在保持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日常基本需要和物质文化需要。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以及是国家高度重视,所以在大力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资源的循环实用、大力发展森林和城乡的生态建设。

(二)优化传统殡葬形式

社会的发展,墓葬形式也在社会的变化中慢慢形成诸多的形式。火葬慢慢开始代替了土葬,而火葬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不是近段时间才兴起的。早在唐代时期,因为佛教的影响,火葬就被迅速推广,因为火葬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问题,而且一直被人们所推广。但是因为社会的发展,火葬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火葬造成环境污染,在火葬过程成浪费一些可燃性资源,而这些资源的使用并不是为了解决人类获取新的物质生产而消耗,也不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状况而消耗,而是处理尸体的消耗。它利用电力或者可燃性材料将尸体焚化,除了保留很少一部分的骨灰。

参考文献:

[1]张一兵.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ISBN:9787305045080.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第6篇:规划设计原则范文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所关注的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规划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使某种“显富、摆阔、攀比、争强”的“暴发户”文化或美学趣味在大中城市中蔓延开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彼此模仿,争赶时髦,各种新材料、新涂料争艳斗奇的色彩,将许多城市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历史文脉,而且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引起许多城市决策者的注意,并进入操作程序。本文中,笔者拟结合对欧洲一些城市色彩的实地观察,从美学角度,对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及应用原则做些初步探讨,算是对上述亡羊补牢举措的一种支持吧!

什么是城市色彩

城市是人类集中居住地,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称为文化色)两部分构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包括土路)、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广场路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等,都是人工产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标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同时,由于色彩产生于光折射,各种物体原色,会根据其材料的表面肌理、受光程度以及环境色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城市色彩还可分为单体原色与视觉效果色。同样黄色建筑,是临海而建,还是背山而立,是独立存在,还是夹缝中插建,其色彩效果是大不同的。

因此,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存在,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统或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包括城市广告和公交车辆等等流动色,包括街道点缀物及窗台摆设物等等的临时色。但根据目前中国城市规划失范的现状,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与自然色的协调问题。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

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为什么要重视色彩规划设计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色彩又是最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因此,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研究早就注意到色彩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城市色彩对居民心理的影响也已被许多鲜活案例所实证。几年前,日本东京就出现过一场市民的“色彩骚动”,不少市民面对艳丽的、高彩度的公交车、出租车,以及色彩迷幻闪烁的霓虹灯、五颜六色的广告和刺眼的玻璃幕墙,感到头晕目眩、心绪烦躁,为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迫使东京市政当局不得不设法纠正色彩的偏差,消除市民心中的烦躁和不安的情绪。英国也曾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座黑色的桥梁,每年都有一些人在那里自杀;后来把桥涂成天蓝色,自杀的人显著减少了;人们继而又把桥涂成粉红色,此后自杀的人就没有了。城市色彩对人的心理作用由此可见一斑(陈爱和:《给城市着上健康美丽的色彩》《人民日报》2002、04、05)。

西哲海德格尔有句名言:人类诗意地栖息大地上。今天,在德国、奥地利、法国、荷兰等国家,这句话已部分变成现实。他们的乡村如此,他们的城市同样如此。尽管他们城市大都历经数百年,其普通建筑质量绝不比我们高,但其城市仍给人以典雅、温馨、舒适,充满文化意蕴的感觉。而这,便与其城市环境色调规划控制直接相关:人们行走在这些城市街道上,感受不到杂乱无章的刺眼色彩,更没有巨幅广告拼命骚扰视线。简洁和谐的色彩,给人们以悦目的感觉,这本身便构成他们优雅文明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像控制噪声和空气污染一样,高度重视城市色彩问题,以不断美化、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其二、城市色彩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久,色彩本身便积淀着城市的历史。这之中,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像北京皇城的金黄屋顶与民居的灰褐屋顶对比,便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写照;上海外滩建筑凝重的铅灰色,则透视着国际金融资本的威严。有些则是城市建筑自然选择的结果,像中国江南城市的灰瓦白墙,德国城市的红瓦黄墙,便是城市的传统色彩。无论白墙灰瓦还是黄墙红瓦,这些符合美学规律的色彩搭配,既是不同民族审美趣味的结晶,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像欧洲城市,如果仅看其教堂,似乎有许多共同点。但如果看民居色调,无论是威尼斯或阿姆斯特丹,人们却会一眼辨析出来;即便其外墙涂料是新的,但其色彩却是历史的。因此,如果一座城市随意破坏传统色调,则等于将历史割断,暴露出一副苍白面孔。这正是中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悲哀所在:仅从外观上,人们无论如何得不出北京与巴黎一样历史悠久的结论;车行在苏州大街上,人们绝对感受不到江南名城或中国水城的特色。因此,对历史文化名城而言,要象保护文化遗产一样保持其城市特色,以延续其历史文脉。

其三、城市色彩是城市现代文明的体现

城市色彩早就存在,但城市色彩设计规划却是一个现代课题。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在于传统城市是在文化封闭状态中、在生产力相对落后情况下发育生长起来的。城市建筑色彩受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局限很大。人们不可能单单为了色彩而采用某种昂贵材料。因此,多数城市的色彩,或是由建材固有色体现出来的,如或红或灰的砖瓦;或是由廉价易得材料决定的,如或黄或白的涂料。何况,对于生活其中的人们,也不知道其它民族或地区的建筑会有另类颜色。在这种被动选择中,尽管审美规律潜在地起着作用,却未必体现人类的文明自觉。而现代城市建设则不同了,由于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更由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人们已可随心所欲地控制建筑及其它城市设施、设备的色彩了;而现代传媒及便捷交通,又打破了文化壁障,人们可以彼此仿学,甚至形成所谓建筑时髦趋势。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获得色彩自由的人们,如何控制其城市色彩,赶不赶时髦,便成为一个文明素养问题了。今天,想给一座城市或城市新区披上各色豪华外衣,并不困难,只要有钱就行;但要让新城区形成和谐、雅致的色调,却十分地不容易,它需要城市领导、建筑师及业主皆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这好比改革开放,我们告别服装蓝灰时代之后,如何选择衣服款式才体现出人的文化品味是一个道理。新贵夫人尽管浑身绫罗绸缎珠光宝气,却总给人一种没文化的感觉;女大学生们,尽管一身素雅,却透露出一股书卷气。一位著名画家从美国归来,感叹大上海变土了。许多人不解。其实,正像城里人看乡下人穿红袄绿裤是“土”一样,我们被涂上五颜六色、色彩混乱地一塌糊涂的城市,怎能说不是一种“土”呢?因此,正如一位美国建设师所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是什么。一座城市的色彩,的确在时时刻刻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精神、这座城市的现代文明水准。

其四、城市色彩也是矫正城市建筑无序状态的重要手段

实事求是地讲,目前中国城市建设中最严重的问题,并不在城市色彩上;城市色彩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也不在色彩本身:关键是城市建筑规划失范。由于对新建筑的体量、高度、风格、质料及环境协调等方面缺少严格控制,许多超大体量、超高层楼座到处拔地而起,伪古典风格与现代、后现代风格建筑并肩而立,这都给城市风貌造成了致命的、难以弥补的破坏。譬如,从北京西站步行到长安街,扑面而来的巨无霸建筑,挟带着各类怪异色彩并肩而立,压迫着的人们视觉,甚至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这种因建筑规划失控而产生的后遗症,显然不是靠城市色彩设计可以解决的。但从换一个角度讲,正因为今天我们已难以从体量、高度、风格上统一现有建筑了,所以,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制定色彩规划,使某些杂乱无章的建筑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色彩方面获得某种统一性。心理学试验测定,在视觉两大构成因素“形”与“色”之中,人类对色彩的敏感力为80%,对形状的敏感力约为20%,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因此,从城市色彩角度寻找问题,采取必要措施,改变某些可能改变的城市色彩,规范新建筑的色彩,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修补因城市规划失控所严重破坏的城市风貌的。这也是我所谓亡羊补牢的意思所在。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

那么,如何规划设计城市的色彩呢?这里,首先需要澄清一个概念。

提及城市色彩,很多人会产生错觉,认为色彩就是五颜六色,就是红黄蓝绿紫,城市色彩,就是用各种“最美”的颜色装饰建筑、装扮城市。实际上,色彩本身是没有美丑之分的,所谓色彩美,完全美在色彩与色彩、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上。人们视觉认为最美的色彩,如果出现的地方的不对,或搭配的比例不协调,便可能是最丑的色彩。譬如绿色,作为植物生命的体现,它永远是城市中最美的色彩,无论建筑物色彩怎样混乱,只要被绿色植被遮掩,就会化丑为美。但如果整座城市被涂上绿色,却可能使人产生阴森、恐怖的联想,这是色彩心理学规律使然。譬如大红大绿是色彩运用中的大忌,但“万绿丛中一点红”,却是美的图画。再譬如,“五色令人目盲”,色彩杂乱容易产生视觉污染;但如果色彩过于单调,呆板,同样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因此,正像绘画中色彩运用没有一定之规一样,城市色彩运用也没有刻板章法。这里,我只能阐述几条基本原则:

1、突出城市中自然美、人类美原则

人类的色彩美感来自其“自然向人生成”历史进程中,来自大自然对人的陶冶。对人类来说,自然的原生色总是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因此,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而要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大海、甚至岩石的自然色。青岛新修的滨海步行道,用黄褐色原木架构,既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又使其溶于海滨景色之中,便是非常成功的案例。青岛香港路和东海路人行道上,保留了许多天然礁石,构成了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也是值得肯定的明智之举。青岛老城在规划时,所有通向海的道路都敞开着,既向自然借景,又将海的色彩融入城市,而东部新区,许多通海的道路被堵死了,城市便缺少了一块最美的色彩,这是令人遗憾的。

西方先哲说,最美的猴子对人类来说也是丑的,人总是以人为第一审美对象。因此,在城市色彩设计中,要尽量使大面积的色彩不张扬、不艳丽,以突出人的美。巴黎街头最美的风景就是时装女郎了,而巴黎的地面、墙壁都是素雅的灰色、米色,这便突出了流动人群的色彩美。而我们许多城市的商业街,往往从脚底到头顶,到处都是争奇斗艳的色彩:脚下是艳丽的红地砖,头上是飘动的彩旗;商店外墙,则是大幅商品招贴画;人行道旁,还矗立着灯箱广告;行走其间,人的色彩、人的美,几乎被淹没了。这只能令人感叹,我们太不懂得尊重和突出人的美了。

2、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原则

城市色彩一旦由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并在不断诉说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意味。因此,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为了延续城市的文脉,城市应尽量保持其传统色调,以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如果城市原有风貌已被破坏,起码在历史建筑、文化古迹周边的建筑,其色调必须与古建筑色调相统一。法兰克福的旧城在二战中被严重破坏,现存某些古建筑周边便注意这种协调,譬如用米黄色做外墙涂料,形成一个色彩小环境。据说,北京皇城根一带的旧城保护,已开始注意这一点了,这是值得庆幸的。否则,皇城被淹没在更加金碧辉煌的玻璃幕墙建筑群中,北京的历史文脉就彻底被葬送了。

3、服从城市功能区分原则

如同人的服饰要服从人的身份一样,城市色彩也要服从城市的功能。这之中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指城市的整体功能,一层指城市的分区功能。一座商业城市与一座文化或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应该有所区别,一座大城市与一座小城市,其色彩原则也应有区别。对于像香港这样的商业大都市来讲,城市色彩服从于商业目的,即便色彩有些混乱,人们也能容忍。但对于像巴黎、维也纳这样的文化名城,假如其城市色彩混乱,便对城市形象有绝大损害。米兰作为意大利最早的金融中心,其老城色调非常凝重,而威尼斯,作为旅游城市,其老城色彩则活泼得多,这两者是不能置换的。相对说来,欧洲一些旅游小城,其建筑色彩都比较艳丽,给游客留下鲜活印象;而欧洲的大城市,其建筑色彩都比较淡雅,追求一种宁静的感觉,避免色彩火爆而形成“噪声”。

从城市区域划分来说,市行政中心(或广场)的色彩,一般应凝重一些;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跃一些;居住区的色彩,应素雅一些;旅游区的色彩,则要强调和谐悦目。这些原则是城市色彩规划的通则,譬如用适当色彩手段将居民小区与商业街区区分开来:居住区不应出现广告,便是实施城区功能色彩区分的重要手段。与此同理,城市单体建筑的色彩也要服从其功能。像立交桥等大型基础设施,其混凝土本色既显出力量感,又接近自然色,没必要弄巧成拙地进行粉刷。像高层的办公写字楼,则不宜用轻浮的色彩,而像街头电话亭、候车亭等临时性公共设施,则可以采用相对明快的色彩。只要我们能制定包括建筑色相、明度、饱和度在内的分区色彩控制标准并严格执行,便能逐步解决城市色彩混乱及平庸问题。

4、城市色彩构成和谐原则

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这里的色彩包括所有城市色的构成因素:自然的、人工的;固定的、流动的;永久的、临时的等等。这里的和谐,是要求城市色彩在变化中、差异中的实现统一或协调。如果色彩没有变化,差异,就无所谓和谐;但变化、差异过大,也就没有和谐。城市色彩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一是指人工色与人工色或与城市建筑环境色彩之间的协调。

城市色彩首先要与自然环境色彩相协调,一座被绿色森林或蓝色海洋拥抱的城市,其色彩自然应区别于内陆城市或特大城市。绿色环绕的小城,色彩运用即便大胆一点,也不至破坏城市色彩的和谐。欧洲旅游小城,像茵斯布鲁克、萨尔斯堡的建筑色彩鲜亮,原因也在这里:小城外面环绕的往往就是大片绿色的河流山林,或者是冬天的皑皑白雪,这样,城内街景的暖红色调,便比较容易找到平衡。而海洋中的城市,如果色彩过于素淡,城市会失去生机,所以,威尼斯虽以暖红为主调,却不给人色彩嘈杂的感觉,反而显得生机勃勃。总之,在存有自然色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使其构成城市底色,使文化色服从自然色,这是使城市色彩和谐的捷径。青岛老城的色彩便是典范。所谓“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其中只有“红瓦”是人工色,其余全是自然色。这些自然色并非青岛独有,而是所有沿海城市共同拥有的自然财富。为什么青岛却能将这些自然色“贪为己有”呢?就在于青岛旧城的规划中,巧妙地借用、利用了青岛的自然色,实现了人工色与自然色的和谐统一。

在没有或缺少自然色的大城市或城市新区中,如果又没有特定传统色的话,其城市主色调应偏中性,然后,分功能区、分建筑结构,围绕主色调搭配色彩。一般情况下,大面积建筑立面色彩应靠近主色调,留下色彩变化空间,给建筑细部(窗户、门庭、招牌等)以渲染变化的机会。特别是体量巨大、结构复杂的建筑,应用统一色彩,使之溶于城市色彩整体构成中;体量小但结构雷同的建筑群落(譬如公寓建筑),则应通过对凉台、门窗色彩的变化设计,使整组建筑产生视觉的生动感、节奏感或韵律感。城市中的新建筑,必须照应周边建筑已形成的色彩环境,如果原有建筑色彩非常不和谐,则应使用能中和色彩冲突或形成过度色的建筑色彩,而绝不能标新立异,再别出新彩,乱上添乱。但无论城市色彩主调如何,硬化地面都必须接近自然色,接近石板、石砖的色彩,避免大面积使用彩色地砖使城市色彩结构失重,破坏色彩的和谐统一。

当前城市色彩实施中应反对的倾向

基于以上原则,我认为目前城市色彩实施中,必须反对、制止如下三种倾向:

1、反对城市色彩商业性倾向

目前造成城市色彩混乱的一大根源,是城市色彩的商业化运用。这突出表现在城市广告色彩运用上。大面积色彩艳丽、色度饱满的灯箱、横幅或气球广告,无规则地置放到城市建筑的屋顶、立面或街道广场上,甚至一些标志性建筑也披挂上花花绿绿广告,将整个城市色彩切割的七零八落,怪艳无序。特别是商店门头简陋的灯箱广告,形状不一、怪色突起,既破坏了原有建筑的色彩,又造成了严重的噪色污染,给人以喧嚣和紧张之印象,使行人浮躁莫名,神晕目眩。因此,应立法逐步限制广告色彩,商店门头应提倡艺术招牌为主,取代灯箱店招。

2、反对城市色彩话语霸权倾向

由于色彩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许多新建筑都在争夺色彩的话语霸权。一些有权势的单位或企业,纷纷在所属建筑色彩上大做文章。他们不考虑城市色彩的协调,而是从显势露贵心理出发,选择最时髦的装饰材料,或最鲜亮色彩来装饰建筑外表。于是,一些金色玻璃幕墙建筑会昂然屹立在灰调建筑群中;一些绿色琉璃瓦装饰建筑,也跻身在银色高楼之中。更有的房地产商,为了显示自己的气派,给所建高层公寓楼涂上红绿黄蓝紫数种色彩,争相斗艳地屹立在城市中心。由于这些建筑本身体量就大,它们所造成的色彩污染后果便特别严重,必须尽早立法加以干预。

3、反对城市色彩追赶时髦倾向

由于缺少对城市色彩的专门研究、倡导及规划,我认为,追赶建筑色彩时髦是造成城市色彩混乱的主要原因。多数情况下,城建负责人、建筑师及建筑业主,并非出于商业目的或权势动机,仅仅是为追赶新潮或做模仿秀,而把城市色彩搞得一塌糊涂的。新并不就是美,经济强势不等于文化发达。建筑有时代性,但盲目追随仿效的建筑时髦倾向本身,却是违反建筑美学及文化本性的。同样,建筑乃至整个城市色彩的时髦倾向,也是违反城市色彩美学及文化本性的。遗憾的是,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并不懂得这一点。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人们最早最多去的地区和国家是香港、日本和美国,这些地区和国家高度商业化的城市建筑及色彩便被视为楷模,就像到处仿造高架桥一样(欧洲城市几乎都是由隧道解决交通问题的),我们城市的色彩也步入了误区,并经过国内城市相互仿学,便形成了种种时髦倾向。

第7篇:规划设计原则范文

关键词: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原则;设计

1 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1.1 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

在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中,必须要遵照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力,对园区进行适度开发。在园林建设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应该随坡就势,尽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不对原有地形做过多改变;尽量减少人工痕迹,不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使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尽量选择与当地自然环境、土壤环境、气候环境相适应的乡土树种,保护古树名木,彰显地方特色。

1.2 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原则

在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中,既要充分考虑每个景观单元的特色,又要考虑相邻景观单元彼此间的联系和融合,实现园区整体的和谐统一。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合理构建景观的斑块、廊道、基质的空间结构,使景观单元相互关联、空间结构协调统一。

1.3 自然、社会、经济和谐统一,持续发展的原则

观光农业型园林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管理、运行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中,要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建立一个循环的农业自然生态系统;应用高科技生产技术、建设生活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实现观光农业型园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自然、社会和经济在园林的规划、管理和运行中结合起来,实现整个园区系统的稳定持续发展。

1.4 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的原则

在规划设计观光农业型园林的过程中,要将自然景观依托在当地人文景观的基础上。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充分挖掘当地的民族习惯、文化习俗、生活方式、饮食文化等人文因素,将其提炼升华后,融入到自然景观中,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让游人在体验自然景观的同时,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2 观光农业型园林的规划设计

2.1 农业生产区的设计

农业生产区一方面为当地农民提供经济来源,一方面也是观光型农业园林为游客提供的服务的一部分。农业生产区的设计可以保留其原有的特色,种植适宜当地生长的水果、蔬菜、鲜花等经济作物。如形成植株专类园,如桃园、梨园、郁金香园等。形成不同类型的游客观光项目,既可以增加园区经济效益,又可以提高当地农民收入,还可以丰富园区服务内容。

2.2 农业观光区的设计

农业观光区主要以营造优美绚丽的植被景观为目的,通过植株不同形式的搭配,形成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风光。例如,通过集中种植花卉苗木,形成一望无垠的花海;利用乔木、灌木、草本按照一定比例和高矮搭配种植,形成错落有致的绿色峰峦;利用草本与花卉相搭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别致景观等。在农业观光区的规划设计中要注意:控制观赏性植物的生长蔓延,不能影响威胁乡土植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注意植株配置,根据不同环境形成不同的特色景观。例如,在商务会议区,采用色彩浓烈、枝繁叶茂、数量繁多的植物栽种在一起,形成相对严谨庄重的氛围;对建筑、挡土墙等突出的硬质表面进行立体绿化,栽植攀援植物以及固土能力较强的植物,遮挡的水泥墙壁或人工护坡。

2.3 交通道路的设计

观光农业型园林的道路规划设计,要建立在科学分析、综合协调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视觉景观空间;另一方面也要方便游客进出,缩短游客浪费在路上的时间。与此同时,要重视交通要道上的景观规划,让游客将进出园区的过程也当成旅游观光的一部分,给游客留下良好印象。

2.4 给排水工程的设计

完善的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方便卫生的生活用水与游客和员工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观光农业型园林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可以采取以下方案:通过自然排水系统,让雨水随着自然地势坡度和暗沟排入附近水体;人工给排水系统应埋设暗管,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生活污水或者农产品加工厂污水可以通过排放管道就近接入城市排污管道系统,或者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排入自然水系。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观光农业型园林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丰富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改善和美化自然环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坚持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提高设计水平,使观光农业型园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8篇:规划设计原则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概念变革,设计原则,存在问题,设计理念

一、居住区理论的概念及历史沿革

1、居住区的概念。目前,有关我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理论是五十年代苏联为适应现代化生活和交通的需要而提出的,并随后形成了一系列规划原则和手法。随着城市的不断成长,居住区层面的规划内容与目标也在不断地变化,相关理论在不断地补充、完善,在东西方学者的努力下,关于居住区规划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从偏重物质功能提高到注重人文内涵,再上升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探索。

2、居住区设计理论的历史沿革。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邻里单位”的居住区规划思想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内部与外部道路有一定的分工,防止外部交通在“临里单位”内部穿越。它把居住区的安静、朝向、卫生、安全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对以后的居住区规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小区规划”与“邻里单位”等概念。

二、建筑规划设计原则。现代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考虑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城市特色、文化背景、民风习俗,根据整体环境和具体需要来综合设计,充分体现国家人居战略目标最基本的发展需求,符合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规范。具体而言,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完善建筑群空间布局艺术性、避免单一呆板兵营式的组群布局,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建筑形式和空间规划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风格,居住社区环境设计应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社区服务设施,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通过对物质形态精心规划设计以及对住户组织活动特性的研究创造更多积极空间,促进住户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其防范性和睦邻性。

2、满足多元化要求。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适应家庭结构的多元化、小型化、人口老龄化、住宅商品化、住区智能化、及私人汽车进入家庭的转变提供满足各阶层各经济水平住户需求的多类型住房,如别墅、花园住宅、多层跃层、小高层、高层、错层、宾馆式住宅。最大限度满足住户使用功能,在安全性、私密性、舒适性原则下,应广泛满足诸如单身、两口之家、三口之家、两代居、老年人居等多种户型结构:丰富建筑造型,使立面新颖,色彩搭配协调,细部装饰美观多样统一。

3、突出生态质量,提高文化品位。低容积率,高绿化率;设置大面积绿地(生态性),分散组团绿地(可达性):应当关心绿地率,并非绿化率。绿地率指小区绿地与组团绿地占小区总用地百分比,不包括宅前或公建绿地(此两项分别属于住宅用地或公建用地)。而绿化率指空地(也可包括平屋面)绿化百分比:增加文化设施、交流场所,尊重历史文脉,建设艺术学校、画廊、图书馆、电影院等,形成一种风格、一种个性、一种特色、一种品位。

三、已建居住区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1、第一,已建居住区缺少人性化的考虑。 规划往往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居住条件为目的,只考虑物质空间的布局,很少考虑居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精神需求,更加忽略了居住区所需的绿地率与绿化率。并且居住区规划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公众的参与,住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居住环境和设施。因此,这种以物质环境内容决定居住区建设的做法只会导致居民缺乏交往,缺乏对社会的理解和认同。第二,绿化用地量不达标。不少新建居住区的绿化面积达不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同时有些开发商为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片面增加建筑用地,压缩绿化用地,甚至毁绿建房,致使居住区整体居住环境更加恶化。第三,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缺乏对城市发展的总体考虑。开发商在寻求自身开发利益时,很少考虑开发项目对城市的影响,很多居住区开发缺乏相应的必要设施,尤其是城市边缘社区的出现,缺少相应的教育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出现与城市脱离的现象,社会问题突出,犯罪率上升,住宅区内部交通与城市交通缺乏衔接,居民上下班不便,单一功能居住区的过分集中导致城市交通流量的不均匀,影响城市交通

2 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变化及特征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们的居住行为和居住心理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出许多新的社会特征。 第一,需求层次变化。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可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实质是人的需求由简单的物质需要向精神需要不断发展,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需求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居民对空间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居住区内部的中心集中绿地,而是要从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等不同层次空间获得精神感受。因此,在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居民日常生活对文化、娱乐、健身设施及不同层次交往空间的需求。第二,居民居住行为的变化。居民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中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居民的日常行为轨迹,计划经济时代居民的这种生活规律性往往表现得十分明显,这是已建居住区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则有很多变化,比如生活、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生活闲暇时间增多、小汽车时代的来临等都会对居民的居住行为产生影响,大型超市开始增多,生活服务设施呈现集中趋势,小汽车、出租车开始增多,人们上班不再完全依赖公交车等。

第三,家庭结构和社会成员的变化。 现代家庭平均人口数量呈减小的趋势,“核心家庭”数量越来越多,表现在同一居住区居民的各种需求会发生变化,家庭的需求结构、消费结构、生活观念和方式都发生~定的变化,家庭劳务也呈现社会化的趋势,社会成员在同一住宅区内也呈异质化的倾向,社会成员在经济能力、教育程度、生活居住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文化背景、居住习惯的居民集聚给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和管理增加了难度。

四,规划建筑设计理念

(1)“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建立。住宅区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对现有环境的保护、节约土地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生活污染排放等问题,使居住区改善小气候,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维护居住区生态平衡,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植物和其它生物多样性发展。

(2)“以人为本”思想的建立。人的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根本目的,居住区规划不仅要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居住要求,同时要满足居民教育、文化娱乐、健身、邻里交往等多种精神需要,要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创造条件,对居民未来的需求也要作相应考虑,规划要有弹性。

第9篇:规划设计原则范文

论文摘要:阐述水利工程与水域生态的关系,介绍了生态水利规划的基本原则:工程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生态系统自设计与自我恢复原则;景观尺度与整体修复原则;反馈和调整设计原则。

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对经济与社会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整治河道修筑堤坝等活动人为的改变了河流的多样性、连续性和流动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温、自水流边界、水文规律等自然条件发生重大改变。这些改变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未来的水利工程在权衡社会经济需求与生态系统健康需求这二者关系方面,似应强调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2生态水利工程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现在的水利工程学的学科基础主要是工程力学和水文学,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对象是水文系统,往往忽视生命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风险等问题。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应吸收生态学理论及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学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用以改进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及设计理论,形成水利工程学新的学科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是:对于新建工程,是指进行传统水利建设的同时(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顾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对于已建工程,则是对于被严重干扰河流重点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

3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原则

3.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

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则。由于对生态演替的过程和结果事先难以把握,生态水利工程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这就需要在规划设计中进行方案比选,更要重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和评估。另外,充分利用河流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规律,是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合理技术路线。

3.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理,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在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以后,就应该对于河流进行生物调查、地貌历史和现状进行勘查和评估,建立河流地貌数据库和生物资源数据库。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水文、河流地貌和生物调查的有力工具。关键的工作步骤是在以上两种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确定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的相关关系,必要时建立某种数学模型。河流环境因子包括河流河势、蜿蜒度、横断面形状及材料、流速、水位、水质、水温、泥沙、营养盐的迁移转化、水文周期变化等。研究的内容包括:调查单个生物因子的基本需求,评估各种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制约条件,对于“关键种”或标志性生物的环境因子进行分类和评估。在众多的环境因子中,识别那些对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河流地貌学设计和生物栖息地的设计。

3.3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

将自组织原理应用于生态水利工程时,生态工程设计与传统水工设计有本质的区别。像设计大坝这样的人工建筑物是一种确定性的设计,建筑物的几何特征、材料强度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中,建筑物最终可以具备人们所期望的功能。河流修复工程设计与此不同,生态工程设计是一种“指导性”的设计,或者说是辅助性设计。依靠生态系统自设计、自组织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成功的生态工程经验表明,人工与自然力的贡献各占一半。

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的特征是对于自然河流实施控制。而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要求工程师必须放弃控制自然界的动机,树立新的工程理念。因为依靠人力和技术控制自然界是不可能的。人们要善于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这个宝贵财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强调的是,地球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每一条河流的特点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每一条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

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还取决于具体条件。包括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子,也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在利用自设计理论时,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乡土种。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持慎重态度,防止生物入侵。

3.4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河流生态修复规划和管理应该在大景观尺度、长期的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时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围内进行。在大景观尺度上开展的河流生态修复效率要高。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体性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

景观则是指生态学中的景观尺度。景观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为什么在景观的大尺度上进行河流修复规划?首先,水域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其子系统包括生物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和人造工程设施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又与生物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自然河流生态系统。而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作为生境的组成部分,形成对于水域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水域生态系统受到胁迫时,需要对于各种胁迫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整体研究。其次,必须重视水域生境的易变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生物种群的基本生存条件。水域生态系统是随着降雨、水文变化及潮流等条件在时间与空间中扩展或收缩的动态系统。再者,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随时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一条河流的生态修复活动不可能是孤立的,还需要与相邻的流域的生态修复活动进行协调。最后,河流生态修复的时间尺度也十分重要。河流系统的演进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一个河流生态系统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河流生态修复是靠时间做工作的。有研究指出,湿地重建或修复需要大约15~20a的时间。因此对于河流生态修复项目要有长期准备,同时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

3.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从长时间尺度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进化的趋势是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即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期望河流修复能够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现实的。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在河流工程项目执行以后,就开始了一个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一定按照设计预期的目标发展,可能出现多种可能性。

意识到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都不是静止的,在时间与空间上常具有不确定性。除了自然系统的演替以外,人类系统的变化及干扰也导致了生态系统的调整。这种不确定性使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同于传统工程的确定性设计方法,而是一种反馈调整式的设计方法。是按照“设计—执行(包括管理)—监测—评估—调整”这样一种流程以反复循环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个流程中,监测工作是基础。监测工作包括生物监测和水文观测。评估的内容是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常用的方法是参照比较方法,一种是与自身河流系统的历史及项目初期状况比较,一种是与自然条件类似但未进行生态修复的河流比较。

在反馈调整式设计过程中,提倡科学家、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对话、协商,以寻求共同利益。提倡多学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1~5.

[2]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2003,(1):1~6.

[3]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利学报,2003,(11):1~7.

[4]mitsch w.j.,jorgensen s e..ecological engineering and ecosystemrestoration[m].published by john wiley&sons,inc.,hoboken,newjersey,2004:134~137.

[5]董哲仁.荷兰围垦区生态重建的启示[j].中国水利,2003,(11a):45~47.

[6]o’neill r.v.,d.l.deangelis,j.b.waide,et al.a hierarchical con-cept of ecosystem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nj.1986:153.

[7]gosselink j.g.landscape conservation in a forested wetland water-shed[j].bioscience,1990,40:58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