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营决策的方法范文

经营决策的方法精选(九篇)

经营决策的方法

第1篇:经营决策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经营决策;方法;应用分析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时刻面临各个经营环节的决策,这些决策都是基于企业的发展来展开的,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产品的生产、人员的组织、物料供应、市场开发等方面。如何利用科学的决策方法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尤为重要,这些方法运用的恰当与否以及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企业重大的战略性决策包括企业产品转型、扩大规模、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等,决策是否科学准确决定了企业的存亡。实践中,在同样的条件下,决策水平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有利条件下,由于决策错误造成失败;在不利条件下,由于决策正确,能变不利为有利,从而得到成功。由此可见,决策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没有正确的决策,企业就不可能有正确经营行为和管理活动。经营管理决策正确与否,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 。

一、经营决策分析的常用技术方法

企业常用的经营决策分析方法有两大类:定性决策分析方法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一)定性决策方法

定性决策方法是在决策中充分发挥人的智慧的一种方法。它直接利用那些在某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知识和能力的专家,根据已知情况和现有资料,提出决策目标和方案,做出相应的评价和选择。定性决策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经验决策法。这是一种最古老的决策方法,由于它简便易行,在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中,仍然经常使用。特别是对那些业务熟悉、工作内容变化不大的专家,往往可以凭经验做出决策,并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德尔菲法。它的核心组织形式是:不把专家召集在一起开会讨论,而是发函请一些专家对一定的问题提出看法和意见。收到专家们回答的意见后加以整理分析,再分寄给专家们继续征求意见。如此重复多次,直到意见比较集中为止,以据此做出决策。这种方法可以使专家们毫无顾虑,各抒己见,同时又能把较好的意见逐步集中起来。

3.头脑风暴法。这是邀集专家,针对确定的问题,敞开思想、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寻找新观念,找出新建议。其特点是运用一定的手段,保证大家相互启迪,在头脑中掀起思考的风暴,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提出大量的有效的设想。

4.集体意见法。这种方法是把有关人员集中起来以形成一种意见或建议。与会者发表的各种看法,其他人可以参加分析、评价,或提出不同看法,彼此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完善。

(二)定量决策方法

定量决策方法是建立在数学分析基础上的一种决策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决策的常量与变量以及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关系,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即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决策条件,通过计算求得决策答案。定量决策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确定型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的影响因素和结果都是明确的、肯定的。一般根据已知条件,直接计算出各个方案的损益值,进行比较,选出比较满意的方案。主要有盈亏平衡分析法、差量分析法等。

2.风险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一般先预计在未来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自然状态,估计可能出现的概率。然后根据决策目的提出各种决策方案,并按每个方案计算出在不同的自然状况下的损益值。最后分别计算出每个方案的损益期望值,进行比较,择优选用。具体方法有两种:决策树法和决策表法等。

3.不确定型决策,是指未来事件的条件,即自然状态发生概率不能肯定情况下的决策。这种决策是决策人凭着自己的态度和判断力,按照一定的法则去选择方案,不同决策人可能选出不同的最佳方案,并得到不同的结果,故称为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的选择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可能性法、保守法、 冒险法、乐观系数法和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二、经营决策分析方法的应用分析

企业经营决策包括企业正常经营管理决策和战略性决策两方面,企业正常经营管理决策就是企业经营没有重大调整所采取的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包括企业生产的产、供销等方面。战略性决策就是企业经营发生重大调整所采取的决策,包括企业产品转型、扩大规模、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等。

(一)企业正常经营管理决策分析方法的应用

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活动就是为保证企业适应市场的需求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了保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就要求企业生产能够高效运行并且可控。经营管理决策由于各个方面的数据在经营过程中都有所掌握,并且数据的准确度相对真实,在做这方面的决策分析时要尽量用定量决策分析的方法,从而保证决策的准确性。

1、生产活动的决策分析:企业的生产不是产量越多越好,产品销不出去产成品就会占压资金使企业经营不畅,最合理的产量就是以销量定产量,但是不能低于盈亏平衡产量。这里就用到了定量决策分析的确定性分析方法,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确定合理的产量范围和合理的盈利区间是保证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盈亏平衡分析不仅可决策企业的合理生产利用率,同时通过分析可以找出企业节能增效的关键点,包括企业生产成本中的节约和浪费,通过这些控制而增加企业的利润。

2、企业原材料供应的决策:企业原材料应区分管理的重点要着重管理好用量大的原材料的进货渠道和周转周期,确定这些方案就需要运用确定性决策的差量分析法找出最优的方案,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销售决策:销售的决策关键是企业生产产品市场的占有率,开展市场营销的前提就是了解产品市场的需求量,通过定量确定性决策来预测产品市场的占有率,有了这一数据企业就可以有计划和有针对新开展市场的营销策略,实现企业产品销量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二)企业战略性决策分析方法的应用

企业战略性决策关系到企业的存亡,所以在涉及到战略性决策时,要综合运用经营决策的定性决策分析方法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在企业要进行企业产品转型、扩大规模、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时,要把定性决策分析方法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运用。战略性决策首先要做好项目前期的考察、调研、分析工作,这一方面的工作要充分运用定性决策分析的方法,要把经验决策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集体意见法灵活运用综合考虑,用最恰当的方法决策不同的重大事项方案,在以上战略性决策中对涉及企业产品转型、扩大规模、技术改造决策时要侧重运用经验决策法、德尔菲法,在涉及到项目投资决策时要侧重运用头脑风暴法。定性决策方法的综合运用应掌握运用集体意见法来对决策进行归纳和总结,掌握了这些方法对企业战略性决策是至关重要的。前期工作完成后,其次就是运用定量决策分析方法对决策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论证,对于基础数据可以进行准确预测的要应用确定性决策的方法进行分析,主要是对方案的经济效益和期望值的准确计算论证方案的可行性,企业目前战略性决策的确定性决策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有总投资收益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这些指标的计算是基于预测的基础数据没有变化的前提条件下得出的,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会发生不确定的变化,那就要对方案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对可以预测因素发生概率的就要进行风险性分析,概率无法预测的用可能性法、保守法、 冒险法、乐观系数法和最小最大后悔值法进行分析,在这一分析过程中要运用定性决策的方法来预测方案影响因素的发生概率,从而使定量的数据更为准确和可以信赖,保证决策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企业能够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取胜。

决策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时刻存在,准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从容应对风云变化的市场,可以推动企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尤其是在竞争与日俱增的今天,公司决策稍有闪失,便有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如何在激烈动荡的市场竞争中,适时做出适当准确的经营决策,已经成为决定公司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向祖庚.现代企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2]王华炜.现代企业管理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2篇:经营决策的方法范文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企业一直在学习、摸索管理经验。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去学,学习的方向和标准不一。

80-90年代初,中国盛行学丰田;90年代后期大家又一起学微软;前些年又刮起了GE风。多数中国的MBA学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在谈论外国企业经营管理的经典理论、案例、思想时都会如数家珍,甚至比外国人更加了解他们的思想。

与之相反,我们中国的企业如何,我们自己的思想如何,在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定阶段,在一个绝大多数企业尚处于经验管理的国度,在一个企业的规范化、治理结构还十分不完善的国度中,究竟如何来经营管理好我们的企业,却缺少专门的人士和书籍来研究和指导。

有感于此,著名管理学者卞华舵和吴云海先生近日根据中国20年企业管理发展实践,完成了一部中国式管理专著――《大思维:中国企业向谁学习》,此书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企业经营管理五个值得学习的老师

中国企业向谁学习,基于目前中国企业学习现状,基于对企业学习的本质认识,笔者提出中国企业经营管理五个值得学习的老师,我们称之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五大智慧源泉。

一是“品中华古韵”。

企业生存环境的民族性特点决定了企业家应该且必须从自己的民族传统中去挖掘经营管理的智慧。改造国民性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一个企业更多的时候不是利用一种理念去塑造和改造国民性,否则必然付出高昂的代价和成本。企业的任务是巧借和利用国民特点为经营管理服务。

二是“辨西方智慧”。

西方经营管理智慧不能不学,它是智慧来源的另一个维度。我们向西方学习,要学习西方经营管理的内在精神。西方经营管理的内在精神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其科学精神。“探索、创新、怀疑、实证、理性、独立”精神相互促进,造就了西方近代的科学精神。

三是“学党的智慧”。

有人认为企业应远离政治。其实在中国,企业经营未必热衷政治,但必须了解政治。在中国,政治因素对企业经营有特殊的价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作为商人必须遵循商道,必须吃透党的大政纲领和经济政策,顺势而为。

四是“借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成功实践是自己的借镜。生命有涯,事业无限。借别人的成功经验,防别人已经历的失败是企业获得智慧的路径之一。如何借“他山之石”呢?我们发现至少有四个方面,即当代最成功的五种经营模式,标杆学习,当代中国最具活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比较学习。

五是“悟自己实践”。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手指路, 高手指路,不如自己感悟。在实践中感悟经营管理之道,是最高的学习境界,在实践中悟出的智慧是最高智慧。

中国企业究竟应当学什么呢?

企业管理是科学、艺术、哲学的统一。管理的科学性是指蕴藏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普遍的内在联系,它表现为经营管理活动的一般原则及大量模型工具,这些原则和工具是不受国别、区域、行业、企业规模、所有制属性等因素制约的。正因为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门科学,所以它有着自身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管理又是一门艺术。这主要源于管理的主体与客体皆离不开“人”。既然无法离开“人”,管理的所有活动就不得不受人的情感、意志、个性、能力等诸多无法用科学方法检测和度量的非理性因素制约。因此,经营管理活动因人的千姿百态而导致千差万别,这种“艺术性”特点贯穿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的每一个具体过程中。由于管理是一门艺术,它常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艺术的真谛也因此而难以从教科书中获得,需要在实践中修炼和感悟。

管理还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实践活动,参与这一实践活动主客体皆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给本来已经扑朔迷离的经营管理活动增添了新的变量,而且并非“艺术”二字所能涵盖的。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门哲学,主要表现在经营的理念、价值观等企业文化领域。

认请管理的内在本质,中国企业究竟应当学什么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的学习应当重点学习经营管理之“道”,而非学习经营管理之“术”;中国企业应当学习经营管理的“神韵”,而非学习经营管理的“形貌”。那么,企业经营管理的所谓“道”与“神韵”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企业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方法论、心态是企业经营的“道”与“神韵”,企业经营管理是哲学、科学、艺术统一的集中体现。因此应该从经营管理企业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方法论、心态这四个角度去研究回答中国企业应当学什么。

企业成长的三大关键

中国企业的成长假设外部环境对企业个体来说是不可控的,作为企业家微观经济主体只能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空间是很小的。作为一个企业家,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赖于企业的成长,企业家的成长主要取决于决策水平的提高。

企业家的成长关键表现为对三个问题的决策,第一是产业决策,也就是这个企业做什么样的产业,产业决策基本上奠定这个企业的高度。企业做得大和小,实际上产业选择很重要。产业决策包括进入什么产业,什么时候进入,什么时候退出,用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和什么方式退出,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决策。

形象地说,企业家进行产业决策就像女人嫁人。什么时候嫁,嫁给什么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嫁,这是三大问题,对企业来说就是产业决策。

做得正确,不如做得对,首先做正确的事,然后再正确做事。德鲁克提出这样的思想是非常伟大的。企业家面临的第二个决策是制度决策。制度决策分两个层面,第一是管理层面,第二个是分配层面。我这里讲管理制度是大概念的管理制度,包括产权的构成,法人治理结构,比如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管理制度的构建非常重要。

第二个层面是分配制度,分配制度解决什么呢?钱赚了以后怎么分配?管理制度解决怎么有效地赚钱,分配制度解决赚了钱以后,我们怎么分配。中国企业在这两方面都存在问题,管理制度很不完善。我们讲基础管理薄弱,很多制度没有建立,分配制度也是一个大的问题,因为经常出现不公平。

第三个决策是人才决策,也就是怎样识人,怎样选人,怎样用人,怎样育人,怎样留人。

中国成功的企业在这三个决策问题上做得比较好,反之,不太成功的企业出问题都是在这三个大的问题上。企业决策当然还有其他决策,但这三个决策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三个核心内容。

决策的关键在于经营管理者的素质,特别是其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对这一问题进一步聚焦探索,我们发现影响企业决策智慧的五大密码,即信息流、价值观、思维方式、方法、心态,这五大密码构成企业的根本智慧,是做好企业的智慧精髓所在,也是我们应当学习如何经营管理好一个企业的“道”与“神韵”。

影响企业决策的五大要素

为什么说信息流、价值观、思维方式、方法、心态是影响企业决策的五大要素呢?我们以产业决策为例说明。产业决策的诱因是信息的输入,决策者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产业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迎合或激发了决策者现实或潜在的投资需求,这时就激发了决策冲动。我们可以看出,产业决策的外部诱因是信息,内部动因是投资需求。

经营价值观就像过滤器,对是否需要产业决策进行过滤。举个例子,如果有一产业有很好的利润,但是外部经济或社会负效应较大,持社会利益最大化这一经营价值观的经营者将对这一产业利润相关信息不感兴趣,就不会产生产业决策的动机;相反如果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价值观,就会产生决策的动机。

经营价值观还如同三棱镜,对决策信息流起分光作用,决策中哪些信息有用,不同信息的价值及作用如何,一旦经过经营价值观过滤,在决策者的眼中便形成带有色彩的信息。如果决策者的价值观是追求基业长青,他就会对远期影响信息比较关注;如果追求利润最大化,他会更关注投资利润率的相关信息;如果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他会关注增加社会就业、能源消耗、污染等相关信息;如果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建立在官本位的基础上,就往往对能产生社会影响、产生政绩的信息高度关注。人们永远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信息,每个人的世界仅仅是他关注的那个世界。

对产业决策起重要作用的另一影响因素是产业决策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产业决策的逻辑,如是从众思维,还是逆向思维;按照周期理论,还是相反理论;是产业整合、并购外生式增长,还是内生式分裂增长;是理性决策,还是拍脑壳、拍胸脯;是满意化决策原则,还是最优化决策原则;是个人决策还是群体决策;是程序决策还是非程序决策……

产业决策的思维方式还表现为产业决策的流程,如产业相关信息收集调研、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项目模拟试验等决策程序的选取。思维方式通过对决策路径选择的影响而制约着决策。许多决策之所以失败,与决策者的思维方式存在局限性有重要关系。中国企业要做好产业决策,就要突破思维的局限性。

第3篇:经营决策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Web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

随着我国加入WTO,商业企业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能否依据市场需求,快速地决策出有效的营销策略,对商业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商业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发研制的,决策支持系统旨在通过人机交互系统、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综合利用各种数据、信息、知识以及模型技术支持决策工作,解决决策过程中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提高商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基于web和数据仓库的商业营销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

商业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以WEB和数据仓库(DW)技术为基础,以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DM)工具为手段,利用数据仓库的优势,通过WEB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取得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并共享各种应用,从而为商业营销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环境。基于WEB和数据仓库的商业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1.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它将分布在企业各个传统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清洁、抽取和转换,然后存储到一个中性存储区。主要应用于对全局的把握和事件的复杂分析等领域,其真正价值在于帮助人们制定能够改进工作过程的决策。

2.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就是从大型数据库的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含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信息,提取的知识表示为概念、规则、规律、模式等形式。它将数据仓库中经过初步加工的大容量数据转化为有用的知识和决策信息,为决策人员提供有效的支持。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有信息论方法、集合论方法、神经网络方法、遗传算法、公式发现、统计分析方法、模糊论方法和可视化技术等。

3.联机分析处理技术。联机分析处理(OLAP)是使决策人员能够快速地获取他们所需信息的一些技术的综合。它通过快速、一致、交互地访问各种可能的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帮助决策人员从各个方面观察信息,以达到深入理解数据的目的。OLAP是基于数据仓库的信息分析处理过程,OLAP对数据仓库中的多维数据进行切片和切块、钻取、旋转等,从不同角度提取有关数据,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加工。

二、商业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

商业营销决策支持系统能对大量的商业数据进行数据挖掘,通过数据仓库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能根据决策者的需求,通过提问会话、分析问题、应用有关规则引导决策者选择合适的模型。它能根据商家的业务需要和特点,通过对大量的营销数据和市场信息进行提取、清理、转换、并按决策主题的需要进行重新组织后,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以多种形式灵活地组织成数据分析报表,以及各种图形,如饼图、直方图、曲线图等,并提供经营管理预测信息,为商家的决策者及时掌握经营管理的真实动态,实现对商务、市场、顾客、商机、商业风险评估和预测等领域的深入分析,做出科学决策,为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供多方位、多层次、多视觉的信息服务和重要的数据依据。具体功能有:

1.商务分析:针对商业管理系统不同的业务流程,在各个商务环节搜集相应的指标,如:利润率、应收率、销售率、库存量、单品销售情况及所占营业比例、风险采购和库存评价指标,等等。通过对总指标的观察和告警的设置方便而迅速地获得整个商家的经营状况,同时对各个部门的指标进行对比,直观地了解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

2.商务业绩分析:包括个人或部门的营业额、销售量等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同期比分析、应收分析、盈亏分析、各种商品的风险度分析等等。为商家实时掌握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情况,以及分析经营商品的结构提供依据有利于调整经营业务,化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效益。

3.财务分析:对商家的财务数据中的利润、费用支出、资金占用等具体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4.市场分析:提供政策研究、商品价格比较,供需分析、销售渠道分析,为拓展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依据。

5.顾客分析:建立客户档案,进行客户分析,把握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员的消费心理等,从而在经营中更具主动性和目的性,稳定重要客源等。

6.商机及时分析:使决策者在急需数据验证其决策的正确性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所需的数据,从而使决策者能做出更富有成效的决策。

7.商业风险评估和预测:包括商品的进、销、存都需要比较详细的分析,通过整体分析可以判断投资组合是否盈利。

第4篇:经营决策的方法范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路平稳走高,其中中小企业也成绩斐然,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改革开放深化期内,中小企业不仅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同时也面临着长久发展的困境。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决策过程的研究,分析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境遇,举证营销管理方面的决策方法助于中小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小企业必须正确的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完善体制,丰富理念,把营销管理放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来,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的营销决策方案。

关键词:

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决策方法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迎来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高峰。中小企业日益成为发展国家实力的重要力量,并逐步进入各级政府扶持的对象。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咨询机构对中小企业有所关注,这一现象表现出新时期中小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一个产业层次,中小企业的更多优点已经慢慢被大多数人认同。但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使得中小企业不得不去寻找更为适合本企业长远发展的构想。营销管理决策作为一种商业理念,已经获得很多的大型企业和跨国企业的青睐。如今,中小企业顺势而进,不断探索新的理念,这不仅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有利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走向市场。也许正是因为改变而越发受到关注,如今的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决策过程越发的受到重视,营销管理备受管理学家和企业家的重视。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在快速发展、广泛参与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了其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动力性作用。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没有健全完善,不能满足中小企业时展的需求[1]。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缺少资金来源,缺乏经济政策咨询及信息,还有专业技术开发、营销人才培训、市场开拓延伸、企业制度诊断等服务有限。同时,企业之间存在着低水平竞争激烈、劣质产品充斥市场、一些中小企业一味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产品质量等问题。

2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决策模式

营销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内容的一部分,也是一个计划与实施的过程,最终要达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营销管理中的决策是一种具备管理和控制功能的决策系统[2]。它是由企业的实际操纵者根据外部反馈回静态和动态两种信息资源,做出有利于产品销售的决策。而静态信息是指那些比较固定及难以很快变化的信息资源,如公司规定、企业规范和管理制度等等;动态信息是指随时可能变化的信息资源,如商品价格、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等。决策系统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使企业人员方便沟通信息,根据市场需要完成产品的销售过程,这种理念迈开了中小企业走向营销正规化的进程。中小企业在营销决策过程中,应该遵循自身发展规律,借鉴实用的决策工具,以科学的决策理论和营销理论为基础,用科学的决策模式进行决策。

2.1一般中小企业的营销决策模式

一般中小企业在决策过程中,体现中小企业特点的环节即决策的方法。决策过程模型中的决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家长式决策。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时代性,很多中小企业是家族式企业,遵守的也是家长式的决策手段,即家长式管理模式,很多时候凭借的是主观判断来做决策。中小企业由于建立时间短,企业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一个人身兼数职现象普遍,容易造成决策偏差。而没有决策依据容易造成决策偏差,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巨人公司在珠海投资巨人大厦,由于巨人公司在生物工程和电脑软件业首屈一指,但受到虚荣心影响,原本17层的巨人大厦在完全没有做市场决策分析的情况下靠拍脑袋断然决策,将大楼盖到了80多层,导致巨人公司资金链断掉,造成企业濒临倒闭。经验式决策:一些中小企业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员工数量屈指可数,很多员工都来自周边乡村,知识水平有限,高素质人才缺乏,限制其职能部门科学化发展,难以形成企业营销管理系统化,更多的是凭借企业以往的经验做出决策,缺乏创新力。一些中小企业在依靠广告效应获得成功的同时,没有借机提升自身质量,而是按传统做法扩张市场,只追求产量,忽视了质量,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品牌建设。参考式决策:一些中小企业的渠道配送模式完全依靠模仿大型企业,大型企业本身就有成熟的调度中心和管理团队,而中小企业作为单一品种企业无疑增加了销售成本。还有就是片面采纳外部专家的建议而不经过有针对性的调研,导致决策模式缺乏实践性,难以适应动态中的企业和变幻莫测的市场。例如,三株集团在1994至1996年短短三年间,在全国各地吸纳了15万余销售人员,同时,注册建立了2600多个子公司和办事处。决策层管理人员采取人海战术和四级垂直营销体系,企业发展迅猛,四年内销售额就突破80亿。但是,这一营销模式也为企业后续发展埋下了产品营销偏差的隐患,其营销体系构筑的不合理最终导致了企业的破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中小企业传统的营销决策模式已明显满足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从一般的营销决策模式过渡到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要建立适合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科学的营销决策模式。

2.2现代企业管理对中小企业营销决策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知识面不断扩展,营销管理中的决策方法就呈现出新的特点。创新性:在现代营销中,没有固定不变的营销模式,也没有不变的规律,适合企业实际状况并且能解决营销困境的,就是好的营销。整合性[3]:市场营销不同于销售,现代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包括发现、分析及评价市场机会、细分市场和选择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组合等,而销售仅仅是现代市场营销活动的一部分。经济性[4]:营销管理中的决策方法选择就是为了使企业利益最大化,节省企业成本,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低。彼得•德鲁克曾指出“管理层的每一个行动、每一项决策和每一个考虑,都是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导致中小企业的营销意识较薄弱,没有建立完善的营销模式。而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制度和管理方式,营销模式仍然是依托于简单的卖方市场假设,较少考虑市场的需求,只是一味生产然后投入大笔资金去推广。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大部分中小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急需向较高阶段的规范化企业过渡[5],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借助外部力量参照其他成熟企业的模式,生搬硬套却难以适应企业的持续发展,让企业更加举步维艰。

3中小企业营销决策模式的频度调查

中小企业的三种传统营销决策模式,在实践中经常可以找到,其决策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为了从实证的角度找到这三种决策模式被采用的频度,我们对相关领域专家及中小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三种决策模式的影响权重。基本过程分四步。

3.1构造决策模式判断矩阵A,决策模式判断矩阵A中各元素取值.

3.2构造出3阶判断矩阵

3.3通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由于专家判断的主观性,需要进行相容性和误差分析。即设定一致性指标为CI,CI=(λmax-n)/(n-1),CR=CI/RICR>0.10时,一致性检验不能通过,需要重新估计,直到CR<0.10通过一致性检验时,求得的ω才有效。

3.4计算三种决策模式的权重

课题研究认为,所选样本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决策过程为家长式,这些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决策基本由企业所有者根据自己判断做出。其次,参考式和经验式决策模式也分别以0.27和0.22的比率被采用。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只对三种决策模式在具体应用中的权重进行的分析,对营销决策整体评价指标的计算,在后续研究中还可深入进行。

4中小企业面临的营销决策问题

在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能迅速发展并壮大,依靠的是产品的稀缺性,其维持着传统的营销模式,仅能维持企业的初期发展,不能把产品真正做到符合市场化要求。缺乏对营销管理的正确认识而难以持续性地帮助企业建立正规化的销售模式,市场份额无法保持稳定。而作为典型的中小企业,在其日常的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营销决策上的难题。结合中小企业营销决策实际,总结如下:(1)缺乏战略上的营销规划。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更加重视其生产链条,往往忽视其营销环节,没有真正的立足市场需求细分。成熟的营销体系并非一日之功,而是日久天长与企业自身的磨合,营销管理的长期性决定了其回报期的长期性,可是中小企业更多重视立竿见影的业绩效用,没有长期的规划,真正的营销体系却难以适应这样的环境[6-12]。(2)缺乏创新人才。中小企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缺乏良好的文化底蕴,其岗位环境、薪酬、福利待遇相对较差,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容易造成人才流失。中小企业往往建立时间短,初期内注重企业生产,忽视企业文化建设,难以做到有据可循,同时一些企业偏于一隅,企业外部环境相对较差。(3)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小企业的构建缺乏科学理论支持,容易造成制度不健全,职能严重缺失,企业经营缺少规划。中小企业缺乏一些职能部门,例如一些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市场部,而市场业务和渠道配货都归纳到了销售部,造成销售部机构庞杂,运营效率难以达到高效化。虽说其营销管理模式已初具雏形,但没有系统化,导致企业营销管理不能正确的把握市场形势,也导致正确的营销决策难以形成,在面临市场波动的时候仍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5用科学的决策方法指导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

5.1树立正确的营销决策观念

与西方的中小企业相比较,我国中小企业运用营销管理决策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基础设施、运作环境等方面,与大企业先进水平更是有着明显差距。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开展营销管理活动,中小企业的全部员工应该重新认识和定位营销决策观念,企业应量身定做一套科学的营销管理制度,招聘一批高素质营销人才维持企业日常营销运营,加强企业营销文化并普及深入到企业各个岗位。

5.2科学制定决策目标

中小企业应该合理进行市场细分,同时明确企业服务用户、满足用户需求,并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进行营销设计。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和营销目标,以要求的一定的特征或者变量为依据,结合营销管理模式的特点,制定合适的营销方案。一些中小企业作为以单一产品为主的生产企业,其目标客户应该定位在特定目标顾客,进行细分市场。

5.3优化营销管理决策方法

中小企业必须在营销管理方面做出策略调整,采用合适的营销策略开展营销管理决策活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适合本企业营销管理模式,及时做好企业内部互动,保证营销管理的实施;(2)不断学习和吸收国际企业的先进理念,参考更多专家或学者的意见;(3)建立专门的营销管理部门,把其作为企业日常运营的必要环节。

5.4汲取新的决策理念

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营销理念也更新得越来越快,出现了一些新颖的营销理念,如何在众多的营销概念中选取适合自己企业的营销管理模式,这是由其本身的营销策略来决定的。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新的营销知识,优化自身,以便做到更好地决策。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借鉴以下新颖的营销决策理念,如绿色营销,引进先进设备,建立绿色生产线,从物质上保障绿色营销;整合营销,整合不同的营销效能包括销售力量、产品管理、市场研究相互协同工作,中小企业应该重新规划企业营销模式,导入企业新的传播观念,建立立体传播和整合传播模式;网络营销,中小企业通过补充门户信息,建立网站直销店,加强网络推广,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营销。

作者:张国卿 王建敏 吴海燕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化工业部门户网站.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EB/OL].

[2](美)菲利普科特.营销管理[M].第1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

[3]彭木红,于综荣.营销管理创新[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34-146.

[4]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7.

[5]郭国庆.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10(10):62.

[6]王昌龙.我国中小企业营销策略探讨[J].科技信息,2007(28):131.

[7]郭国庆.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10(10):5-8.

[8]方光罗.市场营销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91.

[9]张红林.维护好品牌的心智资源[J].今日工程机械,2009(6):1.

[10](美)杰罗姆•麦卡锡.基础营销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3.

第5篇:经营决策的方法范文

1.某日化生产企业为了提高牙膏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加大儿童牙膏的投资和研发力度,不断开拓儿童牙膏市场。从企业战略层次分析,该企业的此项战略属于( )。

A.企业总体战略

B.企业业务战略

C.企业营销战略

D.企业职能战略

2.某汽车生产企业为了提升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积极实施市场营销战略,增加广告资金投入,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声誉。从企业

战略层次分析,该企业的此项战略属于( )。

A.企业总体战略

B.企业业务战略

C.企业稳定战略

D.企业职能战略

3.关于企业战略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实现特定阶段的战略目标

B.企业战略管理的任务是实现企业使命

C.企业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全体员工

D.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企业在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时,可选择的外部宏观环境分析方法是( )。

A.价值链分析法

B.PEST分析法

C.杜邦分析法

D.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5.某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吸引并集聚了大量高素质的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构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 )。

A.关系竞争力

B.环境竞争力

C.资源竞争力

D.市场竞争力

6.下列企业活动中,属于价值链辅助活动的是( )。

A.原料供应

B.技术开发

C.生产加工

D.市场营销

7.某服装生产企业通过特许经营形式与多家服装零售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该战略联盟属于( )。

A.研发联盟

B.产品联盟

C.营销联盟

D.产业协调联盟

8.关于企业经营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决策者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主体

B.备选方案的存在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

C.企业经营决策应当建立在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评价和选择的基础上

D.备选方案的选择是企业经营决策的起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下列方法中,适用于企业战略控制的有( )。

A.杜邦分析法

B.PEST分析法

C.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D.利润计划

E.平衡计分卡

2.美国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基本竞争战略包括( )。

A.成本战略

B.多元化战略

C.集中战略

D.市场渗透战略

E.差异化战略

3.进行产业竞争性分析时除了要考虑产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外,还要考虑()。

A.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B.替代品的威胁

C.市场价格水平

D.供方讨价还价能力

E.买方讨价还价能力

4.下列分析方法中,适用于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的有( )。

A. PEST分析法 B.波特五力模型

C.价值链分析法 D.核心竞争力分析法

E.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5.企业实施成本战略的途径包括( )

A、发挥规模效应B、增加产品品种

C、选择具有优势的经营地点D、强化市场营销力度

E、获取技术优势

6.下列企业战略中,属于紧缩战略的有( )。

A.保持利润战略

B.转向战略

C. 放弃战略

D.谨慎实施战略

E.新产品开发战略

7.关于经营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经营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B.经营决策要有多个备选方案供选择

C.经营决策均是有关企业未来发展的全局性、整体性的重大决策

第6篇:经营决策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法律顾问;企业管理;发挥作用

大量的事实说明,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做得越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律意识越高,企业越有可能正常、健康地发展,越可以避免许多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相反,企业越忽视法律事务工作,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越低下,企业的法律纠纷越多,经济损失越大,甚至还会陷入一些不法之徒所设下的法律陷阱。在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建立完备的法律防范机制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是企业管理者的必然选择。

一、企业法律顾问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一)企业法律顾问工作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者重大决策过程中的法律事务,包括企业的设立,投资项目的选择、谈判,重大经济合同的签订,企业的改制、上市,企业重大问题、突发问题的处理等。主要涉及企业法、投资法、公司法、合同法、金融法等内容。二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法律事务;如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劳动人事的管理,经济合同的管理,金融税收的处理等等,均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相关的法律问题。三是解决各种经济、民事纠纷过程中的法律事务。除经济、民事纠纷涉及的有关经济、民事法律问题外,还有关于仲裁、诉讼、执行等程序性法律问题。

(二)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我为什么要聘请法律顾问?等有了法律纠纷的时候再找律师不是一样嘛!”的心理状态。其实不然,作为环环紧扣的现代大型企业,某一细小的差错部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的倾覆,漏洞往往就存在某一环节中。这就需在严细管理上下工夫,做到事前管理,精细管理,更需法律顾问提前介入。在企业内部从事全方位的法律指导和规范。

二、企业法律顾问如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作用

企业聘用法律顾问后,如何发挥法律顾问最大化的的作用,是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尤为重要的课题。总的来说要为法律顾问参加企业管理、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创造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具体来讲,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让法律顾问参企业规章和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法管理对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按照法律进行经营管理既可保证企业管理有高度组织性、条理性、秩序性和稳定性,又可以防止企业的各项活动误踏雷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明智的企业经营者无不谋求高水平的法律人才为他们在法律上指引方向。让法律顾问参与起草、审核企业的章程、规章制度,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即能够为企业实现依法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也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所需的规章和管理制度,还能够采取统一管理与专项管理相结合的形式搞好经营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从而在根本上保护企业的利益。

(二)让法律顾问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一般来讲,关于企业经营的问题应该由企业管理者解决,但是如果让企业的法律顾问根据其丰富的法律知识以及通过对最新国家法律、政策的解读对管理者决策的合法性进行科学的预见,则大大降低了企业决策的风险。而且,法律顾问对企业重大决策的事前参与也可以使企业在遇到经营风险的时候,用最优的方式合法化解或转移风险,维护企业的利益。法律顾问参与企业决策的方式有两种:直接参与和问接参与;直接参与就是企业决策过程中,法律顾问从法律的角度提出意见,直接参与方案的制定或修改,尽力使企业决策者接受或吸收法律顾问的意见,从而体现到具体决策当中去。这要求法律顾问从决策的合法性,可行性以及风险程度等方面进行论证,力保企业决策的正确。而间接参与就是法律顾问通过自己在企业中的法律活动,给企业营造出一种依法办事的氛围,从而促使企业的决策者自觉地运用法律来审视自己所做出的每一项具体决策。以保证决策的合法性。企业管理者必须鼓励法律顾问将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法律顾问的能力减小企业决策的风险。

(三)让法律顾问参与到企业经营实践中。企业法律顾问参与企业经营实践并不是要越俎代庖,替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完成其自身的企业活动,而是要求法律顾问用其专业的法律知识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规范。作为企业的内部专门人员,法律顾问有责任保护企业的合法利益,但是与此同时,也要对企业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纠正。一方面,法律顾问必须接受经理厂长的领导,并向经理厂长负责。而另一方面,当遇到企业决策者违背围家法律、法规、损害国家或社会利益的情况,法律顾问要出以公心,极力陈述自己的意见。在日常的工作中,法律顾问更应该在企业中树市起遵纪守法的风气,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守法意识,让法律时时刻刻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保驾护航。

三、建立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在现代大型的企业中,只有法律顾问是不够的,毕竟法律顾问作为一个独立部门,他在与企业领导和各部门之问的配合上面并不方便。而且一般的法律顾问不了解经营管理和专业技能,他所提出来的意见有可能会过度僵化,有如隔靴搔痒不能解决实质问题。设立总法律顾问则是让具有法律顾问执业资格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精通法律,由企业聘任的企业内部高级管理人员全面负责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直接对企业经营者负责。企业的总法律顾问可以在进行法律顾问工作的同时,真正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参与企业决策,从而提高法律顾问对企业利益的保护程度。企业管理者要把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作为企业法律顾问制度的核心,用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作为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管理、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企业设立总法律顾问是现代企业谋求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更是企业依法治理、依法经营的基石。

第7篇:经营决策的方法范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财务是什么?由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这是中国企业财务实践中的主要议题,并成为财务理论的基本问题。对此,不少人在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声中,大胆借鉴西方财务学的原理与方法。从目前的财务工作中和财务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觉到我国财务体系已被西方财务所取代的趋势,我以为这种趋势的出现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无论从概念判断,还是从内容分析,我国的财务与西方财务不能同日而语。在英语中"财务"是用"finance"表示,"财务管理"用"financial management" 表示。而"financial management"翻译为中文,其表达又是多义的,如财务管理、金融管理、财政管理等。但中文里财务管理、金融管理、财政管理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清楚的。从内容上分析,我们几乎难以界定西方财务学与西方金融学的区别,而且西方财务学主要探讨的是以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金融市场为主要环境,以股票、债券等普通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为手段的财务运作问题,以此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财务学的特点是: (1)在分析对象上,西方财务所考虑的企业仅仅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而且还限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把非上市分司,尤其是占企业绝大部分比重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问题排斥在外。 (2)在涉及内容上,西方财务主要探讨股份公司在金融市场的财务运作问题,而对公司内部财务问题,诸如公司内部财务机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集权与分权、生产经营与财务安排的协调,母公司与子公司财务关系的确立等很少涉及。(3)在财务管理的层次上,西方财务学首先就宣称是在公司财务经理(financial manager,vice president of finance, treasurer)层次上,研究如何进行财务管理问题。正如美国j·费雷德·韦斯顿和托马·e·科普兰所著的《管理财务学》中的第一句就是"财务学可用财务经理的职能和责任来确定其定义"。(杨君昌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无疑,这是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第二个层次上讨论财务管理,在该层次上的财务主要是企业财务决策执行性财务问题。 (4)从西方财务学理论基础分析,西方财务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相互依存,水融。一般认为西方财务的理论基础或者说财务学的基础理论部分被称为财务经济学 (financial economics),它可以划分为7个基本的理论模块: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理论、有效性市场假说、理论、mm的资本结构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这些基础理论构成西方财务的理论基石,这些模块的涌现无不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相联系,并成为西方经济学中最耀眼的成果之一。然而这些成果的可操作性或对企业财务实际的指导意义是不能高估的,这一点连这些理论发明者都承认的。

鉴于西方财务的上述特点,按照西方财务来架构中国财务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是不适宜,甚至是有害的。我认为,架构中国企业财务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独立法人主体和财务主体的理念来分析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和要求;必须服务于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在借鉴西方财务有效、适宜内容、方法的同时,必须总结和弘扬我国财务管理包括传统财务管理中的一些合理、行之有效的思想方法和操作原理。建国以来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积累了多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做法,不少做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仍然具有适用性,我们的任务是要科学地加以概括和总结。综合这些考虑,在本文提出经营者财务的观点,依此出发提出财务管理的分层管理体系。

二、法人财务权的确立和运行--财务分层管理的客观基础

《会计研究》1994年第5期发表了拙文 《现代企业财务的产权思考》,在该文章里我探索性地提出了从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分析,除监事会行使财务监督外,股东大会、董事长、总经理、财务经理三个瓜分了企业全部财权,形成财务管理的不同层次的观点,这三个不同层次的财务管理通过了《公司法》和各公司章程的规定,明晰了各自享受的财权和有效的约束。这里在此基础上,就这三个层次对企业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三个层次的观点,其中董事长、总经理的理财本文称为经营者财务,处于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这是由法人财产权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

按照目前流行的解释,所谓法人财产权是指企业依法成立取得法人资格后,对出资者投资形成的资本金及其增值以及企业在经营中负债形成的全部财产,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战胜、使用、处分和相应的收益权利,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出资者承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企业的法人代表成为法人财产权的经营者。我认为,法人财产权的核心是企业的财权,产权主体的实质是财务主体,企业经营者首先是一个财务管理者。

法人财产权产生的前提是股东与公司董事之间的信托关系(即以信任为基础,以委托为方式,由企业经理股东经营企业的法人财产)。但是,从财务管理上分析,这种信托责任或信托关系具体又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企业出资者委托董事或经理为其人,以实现企业投资者收益最大化目标来管理企业财务;二是企业内部高层经营者委托中层经营者(财务经理)行使企业中层级基层财务活动进行管理的权力。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讨论财务管理主要局限于第二个层次上的财务问题,尽管这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财务关系,但并不是最关键、最主要的财务关系。

法人财产权概念的提出,使原有集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职能于一身为特点的财务机制和层次,发展成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营人员分工协作为特点的财务管理机制。此时,企业的整个财务管理活动已表现为下表所示的三个基本决策层次。  管理层次

管理主体

管理内容

管理特征  所有者

所有者

①决定经营方针  ①长远眼光

与投资计划

财务

股东(大会)

②选举董事

②主要目标

③批准企业财务  ③审议重要文件

预决算

④决议公司清算

分立、合并

经营者

董事长

①具体财务战略  ①中、长期眼光

财务

总经理

②合理的组织

②具体战略

③有效的控制批  ③财务决策

准预算

④动态协调

⑤聘任或解聘财

务经理

财务经理

财务经理

①拟定各种计划  ①短期眼光

财务

财务人员

②具体日常财务  ②执行决策与预算

决策

③决策财务分析  ③财务控制

与报告

④实施财务预算

在以上三个层次的财务管理中,经营者财务是主要的,理由是:

1.所有者财务在企业以法人形式存在以后主要是一种监控机制,而不是一种决策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资本出资者与企业经营者出现错位日趋明显,即所有者并不一定是企业的经营者,法人概念的提出,使企业作为财务主体,其经营者具有财务自,有权独立进行财务活动,包括资金筹集、投资、使用、分配和偿还的自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的自。这些权利排斥着包括出资者在内的任意干扰。况且,作为企业财务研究的重点决不是出资人意图是什么,而是关注经营者应该如何理财,完成信托责任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所有者财务主要是一种监控机制,在"经理革命"的浪潮中得以进一步体现。所谓经理革命即领取薪水的经理人员在高层管理中逐渐取代传统的所有者而占支配地位,这里现代工商企业扩张的产物,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这种经理式企业在美国到本世纪50年代基本成熟和完善。因为经理革命的完成,牢固地确立企业经在企业经营财务决策中的中心地位,原始出资人难以再染指企业财务决策,企业的法人产权越来越由经理阶层全权支配和处置,法人财产日渐脱离原始产权而不断彻底独立化。尽管,这种变化并不意味股东控制本身已经不存在,更不能认为所有权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只是股东对企业经理的控制更注重通过股票市场来实施间接控制。

2.财务经理的财务是注重日常财务管理,是经营者财务的操作性财务。财务经理的职责,根据外国经验和我国具体情况财务经理的职责可规定为以下几项: (1)处理与银行的关系;(2)现金管理;(3)筹资;(4)信用管理;(5)负责利润的分配;(6)负责财务预测、财务计划和财务分析工作。

正如詹姆斯·c·范·霍恩所说:"本人在同许多公司财务主管人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管理流动资金上,长期投资和筹资决策等方面占用时间则较少。"(参见《财务管理学原理》詹姆斯·c·范·霍恩著王文元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序言)。财务主管人员的职责的规定是由他们的地位决定的。所以,如果把财务管理的全部内容仅仅界定为财务经理的职责范围,其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

3.经营者财务才是企业财务的精髓。 企业财务的主要着眼点是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从财务决策上看,企业财务方面的融资决策、投资决策和股利政策的安排都事关企业生存和发展,这些决策尤其是长期财务决策一般与企业组织结构中的最高经营者紧密相联。如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设备更新改造、对外扩张、股票发行、债券发行决策、公司改组、融资租赁等对于企业长期盈利能力有战略影响,因此只能由企业最高层次来考虑。可以说,财务决策是典型地涉及到企业最高层次的决策或者说企业所有重要决策都具有重要的财务意义。这些问题是财务部门不能所及的,尽管财务经理可以或应该参与预测分析和决策以后要组织决策项目实施。

从财务协调上分析,把资金运动、现金流量和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协调,实现财务、产品、市场、技术、人才管理的统一,仅仅依靠财务经理的努力而没有企业经营者的参与是不可想象的。

三、全局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经营者财务的进一步界定

看来,经营者财务命题的提出是对财务经理财务的发展和升华,因为:

1.经营者财务的对象是全部法人财产, 是对企业全部财务责任,包括出资人资本保值增值责任和债务人债务还本付息责任的综合考察。财务经理财务主要是短期资产的效率和短期债务的清偿。

2.经营者财务的着眼点是决策、组织和协调, 而且这种决策主要是企业宏观方面、战略方面的。财务经理财务的着眼点主要是营运问题。在协调上分析,经营者财务要关注两个协调:一是外部协调,即协调企业与股东、债权人、政府部门、业务关联企业、社会监督部门、中介机构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目的在于树立企业良好的财务形象;二是内部协调,即协调企业内部各单位工作、业务上关系,目的在于减少内部磨擦,使各项工作有序和谐、提高运行效率。

3.经营者财务的主要手段是:

(1) 合理的组织。包括机构设置、各项制度、规章和考核奖惩等。

(2) 严格的制度。包括各项规章、考核与奖惩办法。

(3) 明确的管理方针、财务政策。

(4) 动态协调与例外管理。即对企业经营运行中的问题,包括生产经营的随机变化和财务关系的不协调等随时加以修正和解决。

4.经营者财务的约束机制的企业约束机制的关键。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按照法人治理结构机理,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工会等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这些组织机构之间范围的科学分工,保证了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制衡,这种制衡约束机制制约的主要对象是企业高层经营者。尤其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下,股东通过在股票市场上买卖股票的方式来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影响公司的经营决策。如当股东对现任经理或公司的经营状况不满意而抛售股票时(即股东用脚投票),会引起该公司股票价格下跌,股价下跌会使该公司面临一系列困难和危机,以致破产倒闭。如果这样公司经理也将承担职业风险。

四、 财务分层管理理论是对中国财务理论的深化和财务实践的升华

财务分层管理理论,尤其是经营者财务概念的提出,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传统财务管理不少应该肯定的东西:

1.在财务管理所涉及的企业范围上, 中国财务研究的是所有企业的财务问题,既包括公司制的企业,也包括非公司制的企业,既包括大中型企业,也包括小企业的财务问题。而不象西方财务所考虑的企业仅仅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把非上市公司,如有限责任公司的财务问题排斥在外。

2.在涉及内容上,中国财务考虑的重点是企业内部财务问题, 诸如企业内部的财务运行机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集权与分权、生产经营与财务安排的协调等。在内容上,中国财务管理渗透西方财务四个无法比拟的结合: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的结合;内部管理制度与外部政策要求的结合;财务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的结合;财务的合规性与合理性的结合。这几个特点既与西方财务主要探讨股份公司在金融市场的财务运作问题相区别,而且与财务的专业管理相区别,可以说,要不是经营者财务,不可能实现上述结合。

当然,经营财务决不是对我国传统的、有益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机理简单的重复,在弘扬传统财务管理精髓上,经营者财务的观点又使得中国企业财务以开放的心态向更新颖、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第一, 经营者财务产生的客观基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与经营者的信托责任关系。

第二,经营者财务的内容,在关注内部财务运作的同时,还要关注企业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上的财务运作问题。商品经营、货币经营和资本经营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三大主体。

第三,在制约机制上,经营者财务的决策最直接受到所有者财务意识、要求的制约,而首先不是政府作为社会经营者的政策、计划的约束。

第四,在财务管理方式上,由以"静态"管理为主向以"动态"管理为主。在我国传统体制下,企业资产很少通过市场流通,改变所有者主体,对资产管理主要侧重企业内部实务量的增减,资本的凝固状态导致大量资本难以发挥应有效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产权的价值化、商品化、市场化成为必然。

第8篇:经营决策的方法范文

一、打好企业经营决策的根基

目前的企业已经进入到现代化的管理层面,制定经营的决策主要是对企业的整体来进行管理,主要包含有分析以及经营决策两方面的内容,在经营分析之中主要有经营的目标、所处的外界环境以及所处的内部环境三方面的因素,要对其动态的进行分析。企业经营的决策也就是在对企业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生产和经营的重要目的,在很多的方案之中选取最好的一个方案,并且按照这个方案来进行决策。使两者之间实现有效地融合,就形成了企业经营决策的整个过程。

对于经营进行分析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前提,在经营决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想把决策之前的分析认真做好,需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主要是企业结合所的一些任务以及市场中的需求量来设置生产中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我国一些小型的企业所设置的生产目标一般情况下需要结合国家的相关指导以及市场上的需求等方面的情况来制定。能够反映在固定的时间之内,企业所获得的劳动成果,这是小型的企业做好生产经营工作的有效前提。

二是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非常的复杂,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情况会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今天,企业所处的外界环境具有非常大的变化,并且时刻都在变化。因此,小型的一些企业若要在日益发展和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得到稳定的发展,需要及时的对企业所在的外界情况进行掌握,对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对于发展的趋势做好预测工作。

三是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也非常的复杂,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主要有人力因素、物力因素以及财力因素或者是信息因素等。对于一些小型的企业来说,企业员工的素质,使用的技术以及装备的优良程度以及经营和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都不是特别高。

以上的三种因素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运动的过程就是不平衡和平衡相互交替。对于以上三个方面因素的特点,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结合企业生产的目标,制定出比较新的方案。制定的方案数量可以多,例如获得利润的目标,可以选取提高产量,减少所需的损耗,研发新产品,使付出的费用减少等重要的措施;其次,对于各个方案客观的进行评价,选取出最好的方案。对于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可以采用经济最为合理的一个原则,把每一个方案综合的比较,选择和经营的目标最为接近并且可以施行的方案。最后,可以对决策的实施目标进行管理,当采纳了一个方案之后,可以接着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当一个方案被完全应用之后,可以对其进行指挥以及控制。

二、对决策的原则以及技术着重的进行把握

很多小型的企业在进行经营以及决策的时候,需要结合相关的程序来执行,并且按照相关的规则来施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关系进行处理。

(一) 把个人的决策和企业的决策充分的结合起来

通常情况下,很多管理的决策以及业务之上的决策都要和个人方面的决策相符合。但是很多战略之上的决策非常适合集体的一些决策,因为前者主要属于在企业的内部之间采取的一些经济的决策。企业的领导人往往都对生产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变化比较重视,对其进行比较以及理解,只需要结合原来的一些案例来进行决策就很少会出现一系列的偏差,在这一过程中,因为个人的一些决策,对工作的效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以及工作的基本效率,使生产能够顺利的完成,后者主要是企业对于外部一些经济活动来进行决策。这种方式的决策包含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对全局具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以及技能。采用集体的方式来进行决策,可以把集体所具有的力量充分的发挥出来,使集体中包含的智慧进行集中,防止出现片面的现象,让经营和决策能够更好的实施。对此,一些小型的企业应该把个人的决策和集体的决策充分的结合起来,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 把企业的效益以及社会中的效益结合起来

提高企业在经营中的所获得的收益,尽可能的减少劳动中的消耗以及物质方面的消耗,使企业能够生产出更加多的产品来满足生产的需要。企业这样做可以很好的实现企业所获得的收益和社会所获得收益充分的结合起来,很多小型的企业做好一方面的决策时,要对劳动中所产生的消耗以及所占用的一些资金的多少来充分的进行考虑,生产出的一些适合销售的产品数量有多少,企业所制定的经营目标以及经营的方针要和国家的一些政策以及计划相符合,要查看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对消费者额利益产生了一定的损耗。如果企业生产的效率和社会所具有的效益相矛盾,需要企业把社会的效益作为主要的目标,对企业具有的政策进行调整,把社会的效益放在第一位置来考虑。

(三) 把社会的需要和企业具有的能力结合起来

社会中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并且社会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要想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相适应,需要小型的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内部的一些生产的技术以及经济的条件不断地进行调整,使原材料、动力以及人力方面得到充分的保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生产出具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和市场的需求相符合。对此,小型的一些企业在制定经营决策的同时,要集合社会市场的需求以及企业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充分的结合起来,使企业所处的外界环境以及内部的一些环境保持平衡。

(四) 把可行性原则以及适应性的原则充分的结合起来

任何一种企业的决策,可行性是执行的基本前提,是实现基本目标的重要前提。目前,很多经营者的决策,尤其是战略方面的决策,是满足未来社会基本需求的一个重要的决策,并且,未来的环境具有多变的特点,经营决策者只有对外部的环境相适应,才能制定出可行的目标。对此,很多小型的企业不仅要考虑可行性的原则,还需要对未来的环境发生的变化充分的进行考虑,事先制定出一份适应环境变化的应急的方案和措施,让决策地环境保持一定的弹性,防止因为在策略上出现失误来未能及时的进行补救,为企业带来更加多的经济上的损失。

第9篇:经营决策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营决策 编写方法

1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意义和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一句名言“思路决定出路”,怎样的思路才能决定出路呢?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近代孙中山、陶行知先生曾提倡“知难行易”。这些哲理说明人们在任何一种行动之前,都要有一个良知为前提。事物是客观的存在,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因而人们在任何一种行动之前,对事物的认识都处在启蒙阶段的不知不觉状态。只有通过审问、慎思、明辨,进而才能从不知不觉到后知后觉,才能行动自如,这几乎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哲理。一个人的发展从修身,齐家,治国的过程是这样,一个企业从创业发展到兴旺都这样,一个社会的进步,一个国家的强盛,更是这样。我们知道人类任何一种行动都是有目的的。行动是过程、是手段。行动过程选择最佳出路,才能达到预见的目的,如果没有出路,走进死胡同,目的就不能达到,就必然带来损失,失败,甚至毁灭。小到个人事业、爱情、家庭,企业经营投入、巩固、发展,大到国家社会项目建设,宏观经济发展。这里就要提到的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模式来决定出路从而达到目的?换言之,则如何在每一种行动之前,用什么思路、什么方法、什么态度做出决策问题。不可否认,在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也确实出现不少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有的是用自己的(思路)或以集体智慧“运筹帷幄”其内,而决胜千里之外,亦曾经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另一方面又有些用他们个人的权力横断专行,狂妄独裁,他们又破坏阻挠了历史的前进。我们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一个孕育发展,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决策的长官意志,主观务虚决策教训也是存在的。改革开放初期没有经验,从四川到上海的天然气管通项目报废,后来的常州建设工程以及现在某些县、市为争上项目,盲目圈地,划拨良田,兴建土木,某些项目成了“荒芜了的花园”。最近报载:国家审计署公布对2011年度10家中央企业审计由于投资决策和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部分项目存在论证不充分,程序不合规,个别项目经营决策不当,造成重大损失,部分企业,对内部管理重视不够,对下属单位的管控存在薄弱环节。导致三家银行违规放贷款逾245亿(深圳特区版2013年5月11日A6版),最近公布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审批项目,重大经济决策个人说了算,没有决策的依据,缺乏审批的程序性,给某些人的寻租留下巨大的空间。但特别提出的是在某些家族式、家长式、宗法式的民营企业里。由于经营决策大多数是“家长”拍板,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在有的项目市场、技术都没有论证清楚情况下,全国到处圈地上项目,好一点的项目经营最长的寿命也就只有3-5年,有的项目甚至是“前面开门,后面关门”。中国光伏产业“大哥大”――无锡尚德的破产清算,除了客观上价格竞争,欧美“双反”迫逼,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创始人施正荣举债扩张,战略决策失误管理不善,导致脆弱的动态资金不能平衡而最后遭到清算。(深圳特区报2013年5月27日《投资》134)

历史的经验教训,无论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项目建设和投资中决策是关键,在当代社会中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和投入包括国防、航天、海洋、能源交通、生物等等,都要求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民生安全缩短时间为前提,从而取得更好、更快的社会效益和效应为目的,对一个企业来说:从新产品研制,简单生产到扩大再生产,招商引资新产品的投入以及收购兼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以及股份制改造到IPO等等,都是要求以较小的投入达到最大化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必须指出事物的发展是动态的变量的,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都存在风险。但如何将这种风险控制在相对极限或相关差距决不能心中无数,不知风险在哪里。这关键就在怎样决策。一个科学的、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决策,就可以把项目建设风险降低70~80%以上,因为决策是在企业总的经营思想,经营方针指导下,对企业经营方法、途径,目的选择和决定(决策),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对项目经营过程中出现和发生问题及时采取对策,所以,决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神经中枢,是企业所有管理职能的中心,“在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中,企业家要为自己企业航船。把握正确的方向,仅靠你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完全不行的,要借助于现代成熟的分析方法,用以检验,经验与直感的可靠性和正确性,并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进行正确的决策”。远方出版社,刘根明著《哈佛市场营销学》(P260),企业的决策,基本有以下几种:

①战略决策――对企业3-5年或10以内的发展,作出战略策划。

②策略决策――每个年度对新的会计年度开始一年的经营方针、目标、人才经济效益作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