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范文

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

第1篇: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范文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指导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重要指示和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通过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的应急管理培训,提高我街干部、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组织指挥和专业水平,提高重点部位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省应急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培训机制,组织我街干部、各办公室各社区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和应急管理网格员系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进一步加强对各项应急预案应急知识的培训,形成以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为核心、以提高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能力为重点的培训内容,切实增强忧患防范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

(三)指导原则。在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中,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分级分类、保证质量,整合资源、创新方式,规范管理、有序进行的指导原则。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分级分类实施培训,提高受训对象的素质和能力。

二、主要任务、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和培训安排

(一)主要任务。认真组织我街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应急工作方案,学习掌握应急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认识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通过培训,使每名应急管理人员做到“五知十会”,即:知道应急管理的相关法规,会排查隐患、会登记造册;知道防灾减灾的基本要求,会辨识风险、会监测预警;知道灾害救助的政策规定,会统计灾情、会核报灾情;知道应急救援的基本常识,会初期处置、会组织疏散;知道信息处理的基本方式,会接报信息、会使用应急管理信息平台。

(二)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及安全生产(包括消防火灾、建筑施工、等)隐患排查治理、自然灾害(包括水旱、地震、地质、气象等灾害)风险辨识管控、监测预警、信息接报、应急避险、事故灾害初期处置、群众救助等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提升应急管理素质。

(三)培训对象。根据我街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应急管理培训对象主要包括我街干部、各办公室各社区应急管理人员、我街应急处置救援队伍队员和应急管理网格员。我街应急管理机构干部和工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程序、要求等,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各办公室各社区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管理网格员培训的重点是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隐患排查监管和第一时间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我街应急救援队伍培训的重点是熟练掌握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四)培训安排。把应急管理纳入街道党支部年度学习计划,有计划地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应取急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应急管理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参与应急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积极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预案演练等多种形式进行,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按照保证质量的培训原则,培训每年累计不少于5天。

三、加强领导,提高保障

第2篇: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范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以防范和遏制较大事故为目标,继续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是做好非煤矿山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二是非煤矿山杜绝较大以上事故,有效遏制一般事故发生,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发生,继续推进尾矿库关闭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做好疫情防控,督促非煤矿山企业安全复产复工。

1.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主动作为,因矿施策,落实防控责任,疫情防控不到位不生产。

2.会商研判,科学调度,联防、联控,共同施策,严格验收程序,发挥专家技术优势,坚持谁验收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有序推进企业复产复工,确保疫情防控、生产两不误。

(二)落实主体责任,有序推进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1.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细化岗位责任制,推行企业安全风险公告、班组岗前安全警示教育、岗位安全操作描述确认等制度。

2.强化岗位风险辨识,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严格全员安全培训。

3.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全有机融合,在创建标准化时,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考核内容,未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矿山企业,标准化一律不予验收。

4.加强企业基础信息管理,强化信息报送。各企业要完善基础信息,及时更新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标准化证书和“三同时”相关数据,指定专人负责,每月月底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上报安全基础科,确保信息准确。

(三)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1.严防“桃花水”。受极端天气影响,去冬今春,我市降雪较大,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地势低洼、受水害影响的露天矿山、地下矿山和尾矿库企业要制定防治“桃花水”工作措施,加强现场巡查,严防露天矿山滑坡、地下矿山淹井和尾矿库溃坝、漫顶事故的发生。

2.加强汛期安全监管。汛期来临前,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强化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切实加强对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狠抓责任和工作措施落实,尤其是辖区有尾矿库的,要落实“库长制”和尾矿库企业、所在村屯、镇领导、包保干部“四位一体”包保责任制,有效防范因暴雨、洪水、泥石流、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引发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切实做好防汛度汛工作。

3.科学研判事故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针对非煤矿山企业“十类”易发、高发生产安全事故,以固有风险较大矿山和三等以上尾矿库为重点,开展地下矿山通风系统、动火作业、顶板管理、防排水、提升运输设备管理、漏电保护装置及电器设施保护接地的专项执法检查。

3月底前,组织防排水和外包工程管理工作专项检查。6月底前,组织漏电保护装置及电器设施保护接地和不按设计生产、安全距离不够专项检查。9月底前,组织通风系统专项检查。12月底前,组织动火作业和顶(底)板管理检查。

企业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工艺和设备设施,严格落实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

4.加强停产、停建矿山(尾矿库)监管。落实《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加强停产停建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吉安监管非煤〔2016〕5号)要求,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停产、停建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加强领导带班和专人值守工作,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加强应急管理,妥善处置险情。

(四)推广先进技术装备,切实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工艺和设备,对仍在使用的,企业要立即停产,限期整改。

2.积极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地下矿山企业在开采技术条件和生产作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广使用凿岩台车、铲运机等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减少人员操作,增强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的水平,切实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

3.加强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和三等以上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的维护和使用。督促企业设立专人对“两个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和保养,确保“两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最大、可靠的技术保障效能。

(五)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

1.督促非煤矿山企业健全、完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做好评审和报备工作,将报备表报安监站备案。

2.督促企业建立本企业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增强本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

第3篇: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数据管理;计算机网络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仅为青年学生带来了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各项挑战。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麻烦的同时,更多的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信息化技术使用的机遇。面对势不可挡的网络化大潮,怎样抓住当前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借力发挥,在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摈除网络中的糟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加强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信息化教学时代下我们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1现状分析

1.1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

我国早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就提出过,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安全及可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1]。这已经预示了近期我国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内,将迎来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文件之后,明确了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由高等教育延伸到了中职教育领域之内。从此,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正式步入了信息化教育时代。尽管如此,由于中职学校的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受到起步晚、发展慢、工作制度不成熟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尚处于发展初级。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出信息化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优势,我们需要通过分析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的利与弊,总结积极影响,消除不利因素,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2]。

1.2学生现状

目前,中职院校中的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着责任感不强、道德底线偏低等明显的缺点。以本校为例,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校内的中职学生,基本是在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期间,由于学习差、厌学等多种原因,分流考入我校。其中很多学生之所以放弃高考,直接选择中职院校,除了成绩不佳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其家庭生活困难,很多学生是单亲家庭,也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平时无人看管。因此,时间长了,他们中的很多孩子开始自暴自弃,甚至在交友不慎时,很快就会误入歧途,从而放任自由。长时间下去,他们会不服管教,做事随性,身上根本不会存在任何社会责任感。此类孩子不但家长拿其没有办法,送入学校后老师也束手无策。他们长时间在生活中养成的各种懒散习惯,也会随之带入到学校学习中来。迟到、旷课等这些多年养成的散漫行为,很快就会在这类学生学习上表现出来。打架、吸烟、喝酒、沉迷网络等一系列坏习惯也会在他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长此以往,此类学生经常会在上课时出现精神萎靡的现象,不仅不认真听讲,甚至会顶撞老师。此外,这些中职学生很多人在学习、生活中都不能正确处理好师生、朋友等各类人际关系。究其根源是由于他们受到家庭的负面影响太深,很多学生长时间在这些负面环境影响下成长,性格孤僻、独来独往,甚至出现处事极端、寻衅滋事等现象。当前,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发展,虽然中职学校的班级信息化建设已初显起色,但是中职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依然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弥补中职学校以往管理中的漏洞,找到信息化教育时代下班级管理与建设的模式,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当前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步伐。此外,信息化建设也给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带来新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接触和接收新知识的能力提升很快,这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让学生们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改变[3]。以本校学生为例,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随着学生对于网络接触的日益紧密,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进而在价值取向、人生意识中都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捕捉到他们身上这些细腻的变化。

2班级信息化管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遇到的问题

第一,学校内各职能部门使用的软件有所冲突。目前我校在班级学生信息化管理与建设方面,使用的软件系统有提供学生成绩管理的教务平台、提供学生信息管理的学生数据采集平台、提供学生宿舍管理的门禁、监控管理系统。各系统分别由教务处、学生处、保卫处牵头负责。首先,教务平台内的学生基础数据,由教务处负责采集录入,教师平时在此平台办理与教学相关的各项事务,学生在此平台没有参与权。其次,学生数据采集平台主要由学生处牵头,负责学生的日常工作和信息管理,但是没有教学信息。最后,学生宿舍项安全管理平台,很多师生都觉得这些系统真实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够准确,学生入学时进行的数据采集并未在这个系统中得到直接的应用。可见,学校应用于班级学生信息化的主要系统,它们之间的数据并不关联,而且里面有的软件内容还相互冲突,有时会造成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事倍功半[4]。第二,开发、研制和使用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所涉及的经费、使用安全和技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发现,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对于班级信息化管理与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是很高,因此在经费方面的投入也不是很多。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班级信息化管理技术和学生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管理者在思想上没有得到足够高的重视,导致资金投入不够,致使很多中职院校的班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而且,对于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安全和技术问题,我们通过对全校师生开展的调查问卷总结发现,对于“当前本校内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是否可靠”这个问题,接近一半的人选择了是,另一半的人选择了否。此结果也明显说明了目前校内使用的各种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在调查问卷接下来的部分中,90%的师生列举了当前系统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技术缺陷。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改革与升级工作。

2.2解决对策

第一,对班级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展各模块功能的整合及升级。根据我们开展研究得出的结论,梳理全校师生、管理人员的建议,结合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要求,我们提出了一套基于学生信息管理基础上,可用于学校各职能部门责任人分权管理、所有师生都可参与的智慧班级管理系统。以此规范学校的教学、教务、科研、后勤、住宿等多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和生活管理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务师生,提升班级信息化管理水平[5]。对于该项目中的重点建设部分--学生信息的智慧管理部分,我们进行了整合,设计了新功能菜单。新菜单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管理及系部信息管理五大模块。并且为学生管理者和学生分别设置了管理员账号和学生账号,所有管理者可以在使用管理员账号时看到所有被管理者的信息,例如教务处管理员在录入学生学籍信息时,该数据会同步传入宿舍管理员的管理信息名下,这就避免了以往数据不统一的现象。同时,系统通过对不同管理员管理级别的设定,避免各管理员权限之间的冲突。对于学生而言,新的管理系统会给学生带来很多便捷之处,实现真正的“一键系统管理智慧操作”。第二,升级学生管理的具体业务,落实了各模块的具体功能,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引领下,站内信息的与站外信息的同步传输功能。各班主任也可以按照工作安排,随时查阅学生各项成绩信息,及时为学生写思想鉴定评语。我们在完善信息化管理各模块功能的同时,也加强里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建设。高效的管理必定建立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之下。学生作为被管理的主体,学校有责任确保其资料信息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当今网络技术十分发达的时期,信息安全是学校在班级信息化管理方面非常重视的问题。学校在开展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同时不仅要保证所有学生的信息不泄露于管理范围之外,更要注意计算机管理系统不受病毒侵入,时时做好电脑病毒的防御工作,并及时开展系统更新及杀毒工作。第三,确保专项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工作。通过建立专项班级信息化管理建设基金,确保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长久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和技术支持,及时完善建设过程中发现的各项不足之处,加强整个建设过程的监控和的应急处置。把资金、技术、制度都落到实处。

3结语

伴随网络时代崛起而一同成长起来的新时代青年学生,他们更早地接触到了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技术。因此,他们在信息化技术的接受过程中,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他们参与的各项活动及生活方式,也被深深地打上了信息化时代的烙印。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信息化管理工作,可以提升班级建设、管理的实效性。我们通过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满足实际教育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评价方式,提升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梦夏.中职学校班级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7):236-237+256.

[2]丁瑞静,杨平.信息化背景下高职班主任管理班集体的策略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程分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3):183-185.

[3]钟泽友.基于网络信息化下的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8,2(6):146-147.

[4]张海珠,贾旭霞,靳琪,等.“互联网+”时代乡村教师班级管理能力及素养的提升探究——基于乡村教师班级管理能力检核模型的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9,32(2):102-112.

第4篇: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国土档案管理;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信息技术

前言:近年来,随着土地开发和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要针对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

1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意义

(1)征地和处理纠纷的依据。对建设用地开展管理活动时,不管是征用土地、个人申请建房、还是土地登记等工作所形成的建房登记,都将这些内容详细记录到档案当中,从而确认使用权和所有权。这些资料是使用土地,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凭证,有利于妥善解决纠纷,避免出现违法占地情况,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进行土地科学规划利用的基础。国土档案也是十分重要的技术资源,新时期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研究、规划、利用的过程中,也离不开以此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利用进行综合全面考虑,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水平提高。

2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不足

(1)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日常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制度依据,难以有效规范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责任制,对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职责和权限不明确,实际工作中存在推诿现象,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还有一些单位开展国土档案管理工作时,存在不规范现象,对档案资料没有及时进行归档、编号、分类,档案存在任意堆放现象,制约管理水平提高。

(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忽视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工作,一些工作人员年龄大,工作方式陈旧,缺乏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进行国土档案管理时,仍然沿用传统管理方式,责任心不强,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开展国土档案管理。另外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及培训工作不足,影响他们综合技能提升,对开展档案管理也带来不利影响。

(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不够。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意识不强,忽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国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足,影响管理水平提高。

3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对策

(1)完善国土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国土档案管理制度,推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促进管理水平提高。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制,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将具体责任细化至每个工作人员,让他们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有效开展国土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更好发挥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档案管理工作做得不足的个人应采取惩罚措施。建立国土档案管理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巡视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定期对档案进行安全巡视和检查。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消防设备等各项设施的配置工作,针对可能发生的火灾、地震等地质灾害,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以尽量减少甚至避免这些灾害所带来的损失。

(2)提高国土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工作,引进和吸收专业技能高,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参与国土档案管理工作,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准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授课、讲座、进修、交流学习等形式,促进他们综合技能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加强自身学习,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开展管理工作,严格遵循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处理日常管理各项工作,提高国土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3)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国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将档案资料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中,将纸质的档案文字、图片资料,视频、音频等转换为数字化的新型档案资料。这样既能减少存储空间,还能够提高档案存储年份,保障档案信息安全。要加快推进国土档案资料数字化管理模式,鼓励管理部门采用电子化档案存储形式,对档案资料进行编号,从而提高档案存储和利用效率。

(4)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主要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资金投入。例如购置微机、扫描机、计算机、空调、除湿机、防盗监控设备等。建立优质的库房和借阅场所,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好开展档案管理创造良好条件。另外还要适当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待遇,推动绩效考核,完善奖惩制度。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为国土档案管理做出更大贡献。

(5)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档案资料的开发和利用,让档案更好为国土管理部门、为公共决策服务。要增强共享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了解和掌握社会对国土档案资料的需要,把握市场需求信息,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国土档案的标准化管理,完善管理标准体系,提高国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管理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增强资料的查阅速度,推动服务质量提高。

4 加强国土资源数字化发展的管理

开展国土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我们首先考虑到的就是推进国土资源按数字化管理的硬件设施。比如开展档案数字化管理必须用到的电脑,扫面议以及图像处理技术,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我们所说的电脑,扫面议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就是开展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粮草,只有具备了这些硬件,我们才能真正的开展档案管理的数字化。

(1)组建一支具有数字化管理意识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团队。刚刚我们说到的购买电脑,扫面议以及图片处理技术属于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硬件,那么一支高效的有数字化管理意识的团队就是软件。结合现在国家土地管理资源局的现状来说,现在就职的人员一般没有较强的数字化管理意识,他们一般是建国之后的第二批国企工作人员,他们现在还是比较适应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但是如果要开展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就必须将这场变革进行的彻底有效,所以,国家就应该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数字化管理意识的高效工作团队。

组建这支工作团队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①对于新招聘的人员要提高门槛,因为我过每年有大批的应届毕业生,其中也不乏有很多具有高精尖技术的科技人才,档案局应该着手引进这样一批人才,并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其能够很快的适应档案局的工作;②对原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大力的培养,鉴于现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特殊性,培训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转变员工的思想,培养员工的数字化管理理念,转变工作观念,普及高新技术的应用。

(2)加速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管理步伐,对现有的档案进行合理的分类。

开展国土资源的档案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现有的档案进行合理的分类,这一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项持久的工作。然后通过电脑、扫描仪等设施进行档案数据库的建立。

在对档案进行分类的时候,要根据年限,分类号,档案号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类,保证档案分类的有序性,另外在档案整理的过程中应该对档案的可用性进行整理,针对已经丢失的档案要想办法弥补。从而有效的保证国土资源档案的完整性。

(3)加快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既然要进行数字化管理的更新变革,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只有将这种工作尽力标准化的流程,我们才能保证档案的数字化归档的有序性以及完整性。因为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单一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多个部门的团结合作,通过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我们就可以有效的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保证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性。另外在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因为档案的数字化转变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所以操作人员要严格的对待每一组数字。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土资源肯定会得到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也会随着国土资源使用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我们只有很好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5篇: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法治化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取得一系列瞩目成就的背景下,高校规模进一步扩大,高校人数上升,高校的突发事件也不断增加。为了保障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维护校园秩序,达到立德树人、为党和国家培养人的目的,在此,明确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厘清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现状,提出法治化视阈下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制度的路径。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的内涵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突发事件的含义为:“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应该界定为“对学校教学及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在高校内突然发生的造成影响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包括学生自杀、受伤、死亡、急病、发生意外事故、学生打架、学生群体性抗议、集会,在校诈骗、在校食物中毒、学生网络诉求等。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层面

高校的各类管理制度,即纪律规章是指高等院校为实现高等院校教育行政管理目的,在上位法规定的范围内制定的规范高校管理秩序的各类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具有普遍约束力。高校管理制度的规范文件是我国高等教育行政法规延伸,具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性质,属于准抽象性质行为。高校管理制度汇编是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但在主要表现为权力来源、相应措施是否符合比例原则等方面缺少法律依据和授权,过分细化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在有时会违背上位法而在效力上存在缺陷。

(二)实践层面

1.缺乏常设的应急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

由于人手配备和机构设置等原因,我国高校目前普遍缺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目前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办法是事件发生后临时组成应急管理小组,整个应急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有待提升。此外,部分高校的各职能部门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职责不清,临时的应急工作小组往往是各级领导身兼数职的兼任,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会出现多头指挥,在前线的工作人员无决策权,有决策权的人没有和当事人及时沟通等情况,这降低了突发事件处理的效率。

2.应急预案缺少时实践性验证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要想有序、高效的处理突发事件,应当提前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案,精确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员的步骤,预案详细、可行,具有实操性。但纵观我国近年来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部分高校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存在不足,许多预案过分经验叙述,没有具体到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处理步骤这就为预案实际的操作增加了不少的困难,应急预案在实践中难以成为指导依据。

三、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完善高校应急管理的法规体系

理顺涉及高校应急管理的现行法律法规高校应急管理面对的问题多样,涉及面较广,需要兼顾权力配置和权利保障,管理过程中也需要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所以需要完善各种法律法规,指导高校应急管理活动。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高校应当具有相对的自治管理权,各级高校可以在各类教育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合法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在上位法规定范围内制定相应文件。

(二)加强突发事件的预先演练和定期培训

在高等院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定期进行演练和应急类的培训,增强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度、适应度等。高校应该定期举行消防演习、火灾地震逃生培训,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急救知识的讲解、侵权事故的法律知识等,完善校医院、保卫处、总务处、学生处的协调处理能力。对学校制定的突发类应急预案,应当在通过线上和线下强化学习,让全体师生了解突发事件的处理步骤,同时加强对演练情况的总结分析。

(三)优化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指出突发事件预案应当包括事务处理步骤、保障措施、人员配备、运行职责等内容。各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按照不同类型和性质的事件制定预案,同时按照法律形成处理意见。编制预案必须简明扼要,方便查询使用,切忌繁文冗长。可以将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编辑成册印发给各个师生和部门。面对波谲云诡的国内外环境和日益多元化的学生价值观,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大幅度提升,在法治化的框架下处理突发事件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的必然趋势,依法治校,突发事件处理的法治化是当今社会的必然选择。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探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策略,以实现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制化和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谢慧.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机制之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

[2]王珊.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2012(8).

第6篇: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echinasoft”为你整理了这篇安委办经验做法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十三五”期间,宝安区创新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力克服量大面广、形势复杂的监管难题,全区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大幅下降,提前完成十三五的既定目标,安全形势持续好转,为“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的全面建成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下一阶段,是宝安区抢抓“双区驱动”战略机遇,担当“三项重大使命”的关键时期,区安委办高度关注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求,以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提前谋划,为宝安的安全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压实责任

着力推动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宝安区深入学习贯彻上级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在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狠抓落实上下功夫。

2021年,宝安区进一步完善安委会、消安委会、交安委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推动建立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专业安全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见》,坚持全面依法行政,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并出台《宝安区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管理职责规定》和《宝安区党政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规定》,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厘清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边界。

同时,严格落实约谈、警示制度,贯彻落实《宝安区安全生产约谈制度》,约谈事故多发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切实落实建立警示制度,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召开事故警示会。深入解读全国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警示教育学习,提升各领域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加强引导

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018年2月,宝安先试先行,制定了《宝安区安委会关于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业园区、出租屋、住宅小区、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工地、零星工程、再生资源回收、易发生交通事故车辆等8大方面33类主体责任。以负面清单形式提出228条各安全生产相关责任人应当遵守的安全生产“红线”。

今年,宝安出台《宝安区深入推进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工作意见》,明年,区安委办将组织各街道、各相关部门全面推动辖区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自查自改工作,建立起企业自查自改工作机制。同时,对于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的,建立企业惩罚性惩戒机制。推动黑名单管理、一事双罚等制度落地。

整治“顽疾”

抓牢安全生产“基本盘”

2021年,区安委办将全面推进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全区安全风险分布电子地图,梳理出安全生产的“顽瘴痼疾”,并分类分级提出管控措施。

一是深入推进危化品行业专项整治,强化粉尘涉爆、有限空间、锂电池、易燃金属等重点企业隐患整治。二是强化交通综合整治,每周开展两次针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精准查处行动,强化重点时段、事故多发路段执法力度。三是抓好施工领域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对施工工地和小散工程的安全监管,针对高支模、脚手架等重点部位加强隐患排查整治。继续推进落实零星作业与小散工程“预动工、先备案”制度,并加强辖区施工作业的巡查检查。四是持续推进企业规范化管理工作,组织各街道督促企业按照9项23条标准全面实施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五是推广“居家安全检查日”工作机制,坚持消防安全“早巡、午巡、夜巡”和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机制,突出对城中村、老旧小区、“三小”场所、出租屋、公共娱乐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宾馆饭店等重点区域巡查管控力度。六是深入开展特种设备、燃气、地质灾害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面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柔性执法

提升安全生产精准治理水平

宝安区严格落实相关措施,完善、创新安全生产执法方式,优化营商环境,转变执法理念,实行分级管理、柔性执法等新型执法模式,提升安全生产精准治理水平。

宝安推动涉企执法规范性建设,用程序、制度、机制、纪律来规范执法工作,使执法监察工作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同时,进一步加大事故调查处理力度,继续加强对辖区重伤以上事故的调查处理力度,严格按照“五个不放过”原则处理,增强事故调查和处理的权威性。推进信用监管,通过黑名单纳管情况、联合惩戒等信息对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并利用“宝i企”等渠道推广信用修复工作,推动社会信用建设。

“智慧”建设

打造安全监管新防线

为推动全区安全管理工作跨越式发展,宝安充分发挥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引领和赋能作用,规划建设应急管理信息化重点项目。

其中,智慧住建三期项目在智慧住建二期项目基础上,新建消防管理、建废处置、搅拌站监管、智慧政策性住房小区管理、房地产管理、房屋租赁管理等业务模块;宝安区智慧森林防火系统项目、智慧应急资源动态管理及指挥调度系统项目、5G+AI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示范项目、应急通信网络及装备建设项目四个项目拟在2021年完成建设工作。

不仅如此,区应急管理局持续推动区级信息系统全面融入全市应急管理“一库三中心”体系建设,打通上下数据不兼容的壁垒,在全区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建设,统一规范全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系统建设、数据标准和运行管理维护要求。统筹考虑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与实施路径,建设统一完备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机制,推进形成全区集约化、一体化工作格局。

强化基层

提升综合管理能力

宝安深化街道应急管理机构改革,创新基层应急管理一体化治理和综合执法模式,推动人员力量、服务重心和资源配置向基层下沉,打造专业化、综合型基层应急管理队伍。

宝安实施巡查执法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基层安全监管力量建设,突出对基层人员的风险评估、隐患排查、预警信息传播、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能力进行提升。同时,健全综合性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整合基层安全生产、气象信息员、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森林护林员、三防责任人等队伍资源,建立“一岗多能”的安全风险网格员队伍,构建综合巡查、综合执法、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城市管理等“多网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社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对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带动作用,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开展社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多措并举

科学打造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在打造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方面,宝安区出台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办法,加强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推进补充配备民兵应急分队应急装备工作,构建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辅、社会应急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全区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配备先进技术装备,提升森林防灭火和人员搜救能力。推进“17+2+1”消防队站建设,完成除中心区特勤消防站外16座消防站的建设任务,建成深圳机场区级政府专职消防队(区级政府专职消防队),并配备人员和车辆装备投入执勤。深化“区域中心站+小型消防站”5分钟执勤模式,完善城市消防站与周边政府专职消防队、小型消防站联勤联动,统一训练、管理、调度、指挥,增强区域联合作战能力。

全面增强民众安全意识

加强宣传

第7篇: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范文

摘 要:“大数据”一词一经出现便被广泛推广,其所蕴含的巨大能量在实践中被充分证明,大数据的核心在于预测,预测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未雨绸缪地科学地计划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或机遇。当“大数据”遇到“档案”,两者之间所擦出的火花,能够将躺在档案室内的“死档案”彻底激活,其能将档案内部所蕴藏的潜在信息进行充分发掘和体现,疾控中心的档案所具有的价值要远高于普通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价值,它的潜在信息能提前预测和预防人们所将遇到的疾病威胁,能够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基于此,该文对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进行了分析,对其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 创新 疾控中心 档案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174-02

1 疾控中心档案所包含的内容

疾控中心档案所包含的内容涉及面较广,除了单位的人事档案外,还包含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卫生检验检测服务档案、健康教育类档案、科研类档案、应急处置类档案、党、政、工、团活动档案等。这些档案是疾控中心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对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记录,关系着疾控中心工作质量和科研水平,关系着疾控中心内部的管理工作。在疾控中心内对于这些档案的管理主要采取的模式为将各科室形成的不同门类和不同载体的档案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整理后,统一交由中心档案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管理的要求为确保档案内容完整、真实、准确、可读、可利用。

2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档案管理工作被各疾控中心视为基础性事务工作,对于档案的管理单位领导简单地将其视为保障档案的基本性完整和可利用即可,而对档案的深度挖掘和其背后所隐藏的巨大潜力并未投入过多的关注与精力,从而造成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也忽视了对档案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与利用,使档案成为躺在档案室内的“死档案”,被动地等待需要调阅的人偶尔调阅一次。同时,在这种忽视档案服务能力的管理模式下,档案管理人员也仅将此项工作当成简单的整理、记录及借阅性管理工作,对于档案搜集、整理、保存过程中出现的档案丢失、档案失真和破损等现象,缺乏应有的责任追究和应对措施,往往采取忽视和无可奈何的态度应对档案管理中出现的过失。

2.2 档案服务意识缺乏

档案是对一段历史或一段事实的真切记录,这些历史和事实中包含了诸多已经存在的隐藏性规律,就如同历史的发展有其潜在的必然规律,以及历史的发展总是惊人地相似。档案的作用除了记录外,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预测。对于这一点,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缺乏利用档案来主动服务疾控中心工作的意识,将档案管理工作过于简单化和单一化,使档案管理工作失去了技术含量和应有的作用。疾控中心的人事档案、疾病记录档案、应急处置档案等都包含着巨大的价值,例如:疾控中心的干部档案信息可以告诉我们,该单位的干部整体素质高低、是否存在“带病提拔”现象,里面潜在的现象暗藏着单位内部的管理存在怎样的问题;疾病记录档案等可以告诉人们当地的疾病情况存在怎样的规律等。对于这些服务于民的内容,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意识。

2.3 档案信息化利用率低

疾病中心的档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也逐渐进入信息化管理,疾病中心的档案载体形式众多,有声像视频资料、有纸质化档案资料、有动植物标本资料、有其他形式的生物资料等,这些资料中有部分Y料在进入信息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才能将实体档案转化为信息化虚拟档案的资料,档案管理人员对其的转化率较低,同时进行过信息化的档案在计算机设备的储存中被利用的情况也较低,档案的作用未被发掘以及充分利用,部分工作人员在长期地借阅纸质化档案的过程中,形成了读阅纸质化档案的习惯,对信息化档案的适应性不强,从而也使得档案的信息化利用率偏低。

3 利用大数据提高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措施

3.1 对档案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

在档案长期被存在档案室内成为“死档案”的情况下,档案的意义已经被部分工作人员简单地理解为档案只是起到了长久地记录和保存过去发生的事项的作用。这种对档案重要性进行错误理解的意识,使得档案难以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应通过参考优秀档案管理单位的做法以及对档案的价值进行头脑风暴模式的思考等,整理出档案的重要性,并向单位全体成员进行大力宣传,使单位成员正确认识档案给单位发展、人民群众和自身利益所带来的影响,对单位内部失真的、破损的档案尽全力进行修复,对后期出现的不符合规范标准的档案一律要求相关人员按照标准补齐,并追究相关责任,用责任意识和制度约束来倒逼全体人员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3.2 建立档案大数据管理中心

大数据是新时代产生的技术产物,大数据本身是客观存在的,而对于其如何发挥相应的作用,则需要专业的大数据技术人才和档案管理人员共同对其价值进行发掘。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其所预测的信息能够帮助人们提前看到危机或先机,从而未雨绸缪地对未来即将出现的风险或机遇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关于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大数据建设,需要疾控中心联合相关力量,组建大数据管理中心,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将档案室内的所有信息进行信息化,并进行大数据仓库的建立和挖掘,在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以及档案管理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的专业知识的支持下,不断提取档案库内的重要的隐含信息。

3.3 利用大数据结论服务于民

在相关技术和人才的支持下,大数据所提出来的结论应积极用于服务于民。疾控中心属于国家级事业单位,其构建宗旨在于为人民群众服务。而这个服务在新时期不应再局限于被动地根据上级指令进行相应的服务,或对现实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突发疾病采取后期的补救措施的服务,而是要主动出击,以主动化的姿态预测在疾控中心管理领域即将会出现怎样的突发事件和突发疾病,疾控中心的管理存在怎样的潜在问题等。例如,通过利用大数据对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的研究以及与现实的管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单位内部长期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那么大数据的结论则可以预测单位内部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干部的背景调查不尽不实等;对疾病档案的大数据研究,可以提前知晓在怎样的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人们会出现怎样的病症,某一片区出现癌症等特殊疾病的原因源于何处等,进而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防止问题继续恶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疾控科室的档案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管理制度的问题,也有管理人员思想意识的问题,还有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汇成了疾控科室档案管理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根源。疾控科室的档案对于人民群众有着切身的利益关联,将档案简单地理解为记录与保存事实的作用,忽视了档案存在的巨大价值。而大数据的出现能够对档案的潜在价值进行大力挖掘,提前为人民群众提供行之有效的服务措施,使疾控中心真正发挥服务于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互联网资料,道客巴巴-市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培训提纲.

[2] 冯秀芳.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疗设备,2014(7):56.

第8篇: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范文

关键词: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

一、新形势下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如果在隧道施工技术管理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一些潜在或现存问题的发生,主要表现为盈利额的大幅度下降。新时期下,隧道施工环节将会涉及到较多大型的发展隧道建设问题,这些大型发展隧道在施工建设环节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在实施施工管理过程中就会增加其管理的不确定性因素。在隧道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隧道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做好隧道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工期问题以及合理预算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关键在于对施工管理技术的分析与研究工作。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与发展,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早在19世纪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主要放在了高层建筑上面,上个世纪项目施工管理的重心转移到了桥梁工程上面,进入新世纪,隧道工程以及地下工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因此把握时代机遇,着重发展隧道施工管理技术分析,集中精力发展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隧道工程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并在管理实践探索环节增加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新突破。

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发展与管理技术研究,能够为实现隧道施工安全提供根本保障。新形势下,相关管理人员在对施工方案进行研究与探索环节,要结合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道施工工序的潜在危机做好充分的方案预测,在对相关危机开展源头探索过程中,在第一时间内做好及时的预防措施,在危机发生时,第一时间将应急方案应用于具体的实施环节。其中,在隧道施工管理过程中采用勘察设计手段,将许多不确定因素综合考虑后,将许多安全隐患问题做好必要的应急措施十分必要。隧道施工不可避免的灰涉及到一些复杂地质的地面施工,复杂地质条件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例如,当面对突发涌水问题、突泥问题等多方面的问题,在全面认识这些问题基础上,开展探测勘察工作,在施工环节进行全面的指导工作,以及必要的安全讲解工作,能够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以及严格质量把关的重要工作。

二、 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过程中的途径探索

新形势下,安全意识在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中被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重视。人员安全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施工建设主体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加强隧道施工管理技术分析环节,要注意实现整个工程的安全保障问题。在保障施工安全前提的基本保证基础上,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必要的强调工作。主要包括要确保施工工艺的稳定可靠、实施必要的现场措施、以及做好必要的实检测工作。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隧道施工工程在问题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内找到解决措施。

在探索隧道施工管理技术过程中,隧道质量的高低与工艺的质量密切相关。而隧道施工工艺的质量与施工环节中的开挖工程、初期支护工作密切相关。其中,在做好初期支护工作过程中,特别要强调对其环节开展工程监管的重要性,并注意对开挖质量的重点关注。新时期,开展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环节,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隧道的开挖质量与钻爆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施工管理中必须解决好初支质量的相关问题。避免由于隧道质量问题的出现,给隧道施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开展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必须建立在对具体的工程概况做到全面的了解,从而做到有备而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每一项具体工作时,必须对每一项工作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于隧道施工管理技术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关于建筑施工工程,在施工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并在“知己知彼”中,实现“百战百胜”。否则在不了解工程情况下,开展施工就会导致在盲目工作的情况下,无法实现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做好事前准备工作时,首先,必须要在事前熟悉好施工图纸、相关技术规范以及了解好必要的操作规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相关技术资料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影响程度的严格把握。其次,还需要熟悉整个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的顺序、方法、以及技术布置有精确的掌握。最后,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勘察和了解,在管理技术研究过程中,如果仅做到对工程图纸的了解,远远不能做到清楚、全面的了解工程,开展工作。

新新式下,在隧道施工管理工作中,要实现施工技术管理技术目标,还必须实现对目标组织的管理,做到管理技术研究的面面俱到。为此,做到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成为实施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的关键部位。并在事前做好必要的施工准备工作,其中,向施工人员讲清楚施工任务、施工要求、以及具体的施工方法,能够确保在有效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还能为隧道建筑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以实现建筑目标的顺利开展。在明确目标的同时,能够实现在整个施工环节中人、财、物以及各种关系在密切配合下实现有效的结合,最终实现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在开展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强化管理,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新形势下,相关管理人员在开展一项具体的管理研究时,还要保证在面对某一项建筑工地的现实情况时,必须要确保该项工程的能够在安全环节中有效开展。同时,在追求保质、保量目标的过程之中,相关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具有技术之长,在充分发挥一技之长的基础上,推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上,要将科学管理作为管理的目标追求,并在此环节中强调发挥集体作用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强调集体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在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工作的同时,实现建筑集团的集体凝聚力得到明显的加强。同时,在明确施工目标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强化隧道施工管理工程目标计划的实现。

三、结语

隧道在施工环节,由于施工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在施工环节将会面对较大的风险投资。同时,隧道施工管理的施工质量要求也比较严格。隧道现场施工条件复杂多变,为此,在实施隧道施工管理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做好必要的技术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 邵志才,章豪.浅谈公路隧道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32)

第9篇: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范文

一、抓好粮食稳产增产机械化保障工作

(一)加快补齐粮食生产机械化短板。围绕水稻机械化插秧、玉米籽粒机收、马铃薯机播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等薄弱环节,分区域组织开展培训指导和示范推广活动。加快应用川粮油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推广精量播种、高速移裁、深施肥、高效植保、低损收获、智能烘干、初加工、精深加工、存储及冷链物流等短板弱项装备。

(二)推进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减损提质。加强粮食机播、机收技术指导,严格落实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机收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和操作规范。大力宣传和推进作业质量标准,督促企业改进播种、收获机械产品。开展粮食烘干能力建设调研,推进粮食产地烘干减损。

(三)加强机械化救灾防灾能力建设。根据我市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和特点,制定机械化救灾防灾行动方案。推动本地农业机械保有数量和类型结构满足本地区救灾防灾需要。加强农机手应急救灾防灾技能的培训、机械化救灾防灾工作调度和应急救灾防灾演练。

二、有力推动农机化发展转型升级

(一)编制好“十四五”农机化发展规划。参与起草《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并按照规划逐步落实。

(二)推进“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争创行动。实施以“良机”为牵引,良田、良种、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建设行动,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离田、化肥农药精施、残膜回收等绿色高效机械化技术装备,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选育一批“宜机化”作物品种,推广一批“宜机化”栽植方法,总结示范一套“宜机化”经营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宜机化改造典型案例和“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典型案例。

(三)做强农机化产业群产业链。依托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涉农项目资金,大力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向上级推介典型案例。健全农机经营、农机维修及零配件供应、技术培训等供应链。

(四)加强农业机械化指标体系研究和行业发展监测。强化农机化发展统计管理工作指导,提高农机化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强农机作业成本效益动态监测,开展农机化形势分析。

(五)推进“机械化+数字化”发展。逐步推广应用手机App、人脸识别、补贴机具二维码管理和物联网监控等技术,尝试推行农机购置补贴全流程线上办理。

三、推动农机化发展重大政策落地

(一)进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高质量实施。及时制定本级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并农机购置补贴额一览表,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二)全面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落实《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全覆盖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落地,指导各地优先扶持粮食生产机具报废更新,加快老旧收获、插秧、植保、脱粒等机械淘汰升级。

四、推进农业机械化基础建设

(一)持续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全面达到“宜机作业”要求。支持丘陵山区开展机耕道路建设,提高农机作业通达度。鼓励各地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粮食烘干、仓储加工、机械化育秧、机具库棚和机耕道等基础条件建设,推动农机维修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

(二)大力发展农村机电提灌。大力争取省级提灌站建设财政资金和地方安排的本级财政资金、整合涉农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大力推进标准化提灌站建设,加快老旧提灌站升级改造,在现代农业园区推进智慧灌溉,2021年更新改造提灌站10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