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精选(九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

第1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融入 传统文化 作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那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对于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界定。

我们认为,从广义上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那些祖先遗传下来的,让人们世代传承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从狭义上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本文从狭义的方面去探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要融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相关文件的支持。在2004年,国务院发出的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对当代大学生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2007年,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12年,十报告中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见,党中央非常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课本内容的相对欠缺。高职高专主要开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选取也是非常少的。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只有1页内容讲到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第二节专门讲到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仅占据了7页的内容。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第八章第二节中讲“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仅占了6页的内容。总体而言,内容相对比较单薄。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我们认为,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一)从基础层面而言,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或者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内容过于抽象,概念化丰富、生活性不足。如果在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不但对中国优秀文化是一种传承与弘扬,同时,也丰富了课程的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起到拓展作用。

(二)从中间层面而言,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养成。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比如说,《诗经》中的“夙夜在公”,《尚书》中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治安策》中的“国以忘家,公而忘私”,《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强调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一个人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从高端层面而言,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其一,可以提升伦理道德素养。如在《左传》中就讲“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学生学习了才知道什么是敦伦尽分的家庭人际关系;其二,可以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古代,有诸多爱国人士的历史记载。如“存君兴国”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等,在他们身上都突出地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通过阅读关于他们的历史故事,感悟爱国品质,传承爱国精神;其三,可以树立勤俭节约的生活观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话:“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当前,在学生生活中有诸多的浪费现象,如食堂里,没有吃完的快餐被学生扔在餐桌上等现象屡见不鲜。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树立学生的勤俭观念;其四,可以培养笃志好学的求学态度。如在《论语》中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可见,古人非常注重笃志好学的态度。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笃志好学的求学态度;其五,可以培育正确的金钱观。如在《论语》中讲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就能自觉抵制金钱万能论,懂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创造美好的生活;其六,可以更好地规范学生行为。《弟子规》中,句句都是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如“冠必正,纽必结”等,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而且,朗朗上口,容易记诵。

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思政课中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一所院校,一流的师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是否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那么,有一定国学基础的教师,更容易把这门课讲得生动,减少这门课本身的枯燥性,而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启迪。这样,学生不但接受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也传承了中国优秀的文化思想。

(二)在课堂中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高校,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照本宣课,而是要挖掘课本的深层内容,补充课本所欠缺的内容。我们认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三种方式:其一,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穿插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让这种优秀的思想文化在学习中分享,在分享中传承。其二,在实践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融入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比如说,在实践课中,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明等。其三,在课外实践作业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中,我们更多地只是在口头上讲道德,而忽了怎样让学生去做。如教师要给学生讲解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就要精选一些这方面的影片让学生观看,观后以做一次家务为实践作业,如帮父母做一次饭,给父母洗一次脚等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孝心。

(三)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要通过课堂,更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领悟。比如,在学校可以开展书画比赛,演讲比赛,参加慈善活动,参观名胜古迹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6期。

第2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范文

[关键词]文化 文化强国 文化大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117-02

[DOI]CNKI:22-1010/C.20120209.1101.003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果断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党在结合时代要求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了总体规划。这次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在进行这项事业时,需要对文化的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何谓“文化”?或者更具体地说,我们所提到的“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这应该是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对“文化”理解不够全面,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以偏概全、顾此失彼的做法。因此,全面、正确地理解文化的概念是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前提。本文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下文简称《决定》),谈谈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如何全面地理解文化的概念。

《决定》提到的文化,涉及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这些处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几组相对应的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型的文化概念。

一、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

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文化是分层次的,大都有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区别。美国人类学家芮斐德将文化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两部分,所谓“大传统”指的是上层的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英文化,而“小传统”则是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2]我国人类学家李亦园认为,“这两个传统是互动互补的,大传统引导文化的方向,小传统却提供真实文化的素材,两者都是构成整个文明的重要部分,如果只注意到其中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总是偏颇而不能综观全局的”。[3]

《决定》提出“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号召,说到“中华文化”,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存在不同的构成元素,也有上述所说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之分。中华文化的“大传统”部分,诸如儒家思想、唐诗宋词、书法绘画、古典小说等,属于精英文化、经典文化、正统文化。而“小传统”部分,诸如民歌、岁时节日、民俗曲艺、民间工艺等,属于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过去,一提到中华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诸子百家、古典诗词、书画艺术等这些以精英文化、经典文化为代表的“大传统”文化,而对以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小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忽视的。不少人认为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不能登大雅之堂,上不了台面,有些人甚至不将其视为文化。可喜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社会呼声也日益高涨。《决定》对民间文化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例如,《决定》要求“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等。

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兼顾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不仅要重视那些作家、文艺家、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演员、学者等名流学士创造的优秀文化作品,而且也要关注民间艺人、乡土文化能人和一般群众创造、传承的优秀民间文化作品。

二、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决定》提出,“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里就涉及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区别,处理好这两种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全面理解文化的涵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时代,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通常和文化遗产概念联系起来,赋予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意义,与之相对应的两个概念便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似的两个概念是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概念做了界定: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4]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区分,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那些看得见的、有形的文化实物、文化作品,而且要注重保护和传承那些留存在人们头脑中的口头文学、民众知识和民间技艺以及文化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决定》多处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必将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持续发展。

三、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

这是从空间上对文化做的区分,这种区分承认了都市和农村的差别。《决定》要求,“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城乡差距在缩小。但就目前情况来说,都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之间虽有不少联系,但依然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待都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差别:其一,从发展方面看,它们之间存在差距。如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文艺室等公共文化设施方面,农村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决定》要求加强“农村书屋”“三下乡”“村文化室建设”等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工程,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其二,从文化属性上看,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属性的文化类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在这个层面上,不适合用“好坏”“优劣”或“差距”来评价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都市文化建立在现代化分工基础上,由此形成的是社区文化、公寓文化、企业文化、时尚文化等文化形式,而农村文化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形成的是乡土文化、村落文化、民间文化等文化形式,其传统元素、民俗元素更加突出。从这个层面上来看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差别,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地急于将农村文化改造成都市文化,而是应该看到农村文化也有很多优秀的部分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充分挖掘农村富有乡土特色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民间文化。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占多数,因此,农村文化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和关键。而农村文化的建设,不能搞一刀切,不是简单地改善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也不是将农村改造成城市,而是尊重农村的实际,挖掘农村的优势,将其打造成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既提到了当代文化,如网络文化、数字传媒、动漫游戏等,又特别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如《决定》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是截然对立、不相容的关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带给文化领域的新变化、新趋势,引导推动当代新型文化的发展,并善于利用新的数字技术整理、保护、传承和开发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的魂,越是发展现代化,越要弘扬传统文化,除保护、传承外,还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使传统文化服务于现代生活。如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间故事,可将其与现代动漫技术结合,创造出新型的动画片,使我国的儿童从小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面认识文化的概念,正确处理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综观全局,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

第3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范文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吴潜涛教授在为参加“道德讲堂”培训行动的学员授课时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祖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是一个精华与糟粕互见的复杂的文化混合体。因此,全面认识、正确对待中华民族古代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正确方针,确立了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的古为今用的原则,正确解决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反复强调,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这种“批判继承”态度和方法,是对民族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发展民族文化的经验教训的概括和总结。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的统一。所谓弘扬,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逐渐形成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要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所谓培育,就是要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体现社会发展方向的时代精神,赋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性特点,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前提条件,离开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是不可思议的;培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不能及时不断地吸纳时代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同样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坚持弘扬与培育相结合,是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与时俱进的根本道路。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两种错误思潮。这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复古论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只承认其一般性、普遍性,而否定其个别性和特殊性,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事物完全等同,这实际上是否定文化的历史和发展。虚无论则只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个别性、特殊性,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般性、普遍性,这实际上也就割断了文化的历史继承性。无论是“复古论”还是“虚无论”,都对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文化的进步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在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注意科学辨析,避免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

第4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范文

【关键词】艺术教育传统文化课程创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不断积淀的优秀品德,是在传承了各种优秀思想文化和精神观念后形成的良好意识形态,是政治、经济、艺术等物质和非物质的优秀文化的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古诗、词、赋,乐曲、国画、书法、民族音乐、民族戏剧等[1]。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它又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实践智慧的长期积累和凝聚,集中表现为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如道德品质、民族气节、创造精神、探索精神等[2]。它的特点是即使年代久远,仍然普遍适用于当下社会,并且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依据及时代意义

(一)理论依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都能产生重要影响。当代大学生处在审美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和教师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因势利导,扎实有效。比如,借助艺术教育无形的感染力,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共同的审美观,引导人们在这种氛围下美好生活,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美育教育内容,可贯穿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进而影响更多的人。艺术教育课程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层面的教育,使学生耳濡目染,以达到美化人的心灵和行为,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通过此种方式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教育方式和方法可以用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如陶冶教育法、示范教育法、实践教育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在于塑造现代人、培养现代人,而艺术教育的目的也在于培养人、塑造人,从这点出发,二者的目标存在一致性,所以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大量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艺术教育课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都可以贯穿到艺术教育中。

(二)时代意义

1.创新与变革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道德情怀、人文精神、理想追求、人生态度等,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其能极大地丰富大学生艺术教育内容,尤其是在当前艺术教育非常受重视的时代,顺应了新时展的思想需求。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较多、范围较广,能对艺术教育进行课外知识方面的扩充。当前,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育方面的在线开放课程较多,教师借助这些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真正实现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创新。

2.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他们肩负着时代重任,是党和国家培养的重点目标。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其实现自我价值。

3.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人类文明经过千年的积淀,形成了生命力强大的传统文化,并在今时今日发挥出异样的光芒。在深入文化体制改革的今天,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中,能够惠及全体大学生,有助于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获得智慧,从而助推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4.协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社会的发展取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和方向,如同三驾马车拉动社会主义前进,如果这三处力量不能合为一处,各自为政,那么必然导致社会发展受阻。所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有助于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进而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

5.进一步发挥艺术教育课程的思政教育功效

艺术陶冶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经历的美育过程,单纯的课本理论讲授有时难以发挥出艺术教育应有的效果。而在艺术教育中穿插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自豪感,从而将思政教育功效发挥到极致。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效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近教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首先进入教师心中是关键[3]。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而且要立己达人。一名教师对学生隐性的影响远远大于显性影响,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要注意,更要不断加强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用良好的品格和风范为学生树立学习典范,这无疑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教师在艺术教育课程中穿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熟悉和了解,从而立足于课堂,因材施教,在课程教材中挖掘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引导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潜移默化地加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能推动艺术教育教材改革的重要资源,高校开设的艺术教育课程都应该将其纳入知识体系,并将这些内容加以转换和提升,借助传统文化的形式融入到各艺术门类的教育课程中。在教材中引述优秀传统文化,并侧重于将其引入现代艺术教育,助推美育向前行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实践

实践是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提高大学生艺术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形式多样,包含了大量的艺术元素,如书法、舞蹈、戏曲、绘画等。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借助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开展艺术教育实践教学,从而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网课

网络选修课是当下高校大学生学习知识、获得学分的重要手段,很多学生乐于主动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网课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形式多种多样,选修的学生非常多。结合国家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打造艺术教育程“金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教育在线开放课程,这样的艺术教育课程更容易入选国家或省级一流在线开放课程,事半功倍,从而影响更多的大学生。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考试

期末考试是检测学生对艺术教育学习效果的一种很好的考量方式,在期末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考题,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

第5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氛围;师资;评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文化根基。在小学阶段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至关重要。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阵地。

一、我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做法

1.打造书香校园,营造氛围

创设浓厚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学校部分宣传栏、班级“文化展板”专栏,专门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栏,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意义、方法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

2.各班设立班级图书角(书柜由学校统一制作,提供指定位置摆放,各班专人负责管理)

学校鼓励班主任、跟班老师、学生捐献内容健康、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杂志。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开辟书源。

3.建立学校传统文化体验室

体验室包括古琴、茶艺、插花、书法、国画、围棋等。利用每周一节传统文化课或校本课程等时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体验室亲身体验国学魅力。

4.寓教育于活动中,丰富内涵

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每年六一的汇报演出活动中,传统文化板块内容必不可少。如课本剧《狐假虎威》《揠苗助长》,经典诵读《弟子规》《少年中国说》,舞蹈剧中的《说唱脸谱》《春晓》等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最受好评。而且,在全县首届师生“经典诵读”比赛中,我校四年级的《少年中国说》获得一等奖,我校两名教师诵读的《明月几时有》也喜获一等奖。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教育活动内容,提升了教育活动内涵,同时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以传承。

二、学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教育之教学时间与地点问题

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树文化灵魂,仅靠在学校的国学经典诵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除学校教学这一主渠道外,还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回归家庭,以家庭生活樵靥澹引导他们回归生活理解历史。

2.传统文化教育之教学内容与方法问题

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或下一代如何传承,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急功近利的传承之下掀起的“唐宋诗词热”“国学热”“幼儿读经热”,在热闹之余,也让我们陷入沉思之中。难道流传千年的文化就是“背背诗词”“走走形式”?这样,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不是近了,而是远了,于孩子们的学习不是美了,收获了,而是多余了,负担了。

3.传统文化教育之师资培训问题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一支具有良好的教师道德规范、专业技能不断提高、配置日趋合理的教师队伍。但是,目前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现状可用“缺、弱、差”三字概括。要锻炼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和谐高效的教师队伍任重而道远,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一个过程。

4.传统文化教育之评价方式问题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目的主要是检查和促进教学工作。然而,目前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方面的评价还存在随意性问题,甚至一些评价者根本就没有标准意识。

第6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范文

【关键词】学校教育;德育工作;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演化进程中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各种思想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的总体表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在上下五千年发展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着历史不断前进,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宝贵的精神资源,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有关“中国梦”的系列讨论和思考成为社会热点,已牢牢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心中,但实现“中国梦”的道路是曲折和充满艰辛的。当今时代,政治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矛盾并没有完全消除,广大人民的需求和现实生活中的不协调因素还有很多,要让梦想成真,离不开全社会、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广大高校学生更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建设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高校德育工作中,将能极大地拓展学校德育发展的空间,有效促使广大高校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开启宝贵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培育优秀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素质,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实际工作中,高校虽然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但由于受到管理体制和传统观念的禁锢,德育工作效果并不尽人意,部分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大众对现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工作的融合状况评价不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被否定、流于形式和被外来文化冲击等严重问题,并且由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使此类问题雪上加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忽视或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认同“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铸就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这样的观点,但不少人忽视了“几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甚至对这样的观点持否定态度。我们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追根溯源。立足基本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建设,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刻不容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受到严峻挑战。常规的学校德育工作很容易停留在宣传说教的表面,而对各类德育资源的整合不足,加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受到质疑,与德育工作的融合受到严峻的挑战。高校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应以深厚的德育文化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德育思想资源。借鉴优秀的德育资源,在与我国高校教育实际相适应的背景下加以创造性改造和发挥,创新德育工作,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相融合的根本价值所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境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宗教、文化等渠道将“西化”和“分化”中国的观念不断渗透到意识形态领域;各种不良思潮打着“学术”的旗号持续冲击广大涉世未深的高校学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受到严重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面临道德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避免或限制现代化、多样化带来的消极效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树立正确民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根本保证。

(四)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直接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随着文化多元化的推进,社会矛盾和各类不良现象不可避免地产生,受此影响,广大高校学生涉世未深,常出现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意识淡薄和价值观念扭曲等问题,高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和社会影响等原因,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校园中不文明现象增多,诚信履约意识淡薄,毕业后将这些问题带入社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这些现象的出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建议

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体系恢弘,其基本精神和思想旨趣融贯百家、一脉相延,伴随着民族复兴进程的纵深推进,人们逐渐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现实问题,要妥善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不能企盼外来思潮或仅依靠空洞的说教,只有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明,才能在强国如林的当今时代做好高校德育工作,从根本上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把中国建设成经济强国、文明之邦。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承认其深厚的德育价值,做到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

各高校结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都在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宣传教育,但教育形式主要是课堂讲授为主,教育内容基本离不开教科书,常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阶段,忽视了与实践的结合,更忽视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推《周易》(《易经》),它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以最简单的原理说明宇宙的来源、万物的始生及人类社会的进化法则,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精华部分在过去、现在以至于将来都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当前高校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便是源自《易经》的真义和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也是很好的教材,如屈原、李商隐、杜甫、白居易、岳飞、文天祥、苏轼、陆游等留下的千古绝句后世永存。广大高校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既能吸取知识与学问,更能陶冶高尚的情操,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展抱负。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以传统艺术升华学生气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古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中华民族的爱国爱民、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貌、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知行合一的观点,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爱国主义精神,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有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有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传统文化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描述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操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阔胸襟等,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德育作用,激励学生提升涵养,做文明诚信、爱国守法的现代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历史、传承文明,蕴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将其与高校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必须要理清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勤劳奋进,努力做到文化知识基础扎实,举止行为端庄优雅,言行修养文明礼貌,从而终生受益无穷。

同时,艺术活动对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补足作用,高校应高度重视,提高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加速德育内化过程。具体说来,可依托重要传统假日,结合艺术活动的开展,促进德育工作的推进。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规范和民族习俗,仅汉民族传统节日便将近50个。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等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高校应点面结合、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序开展各类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体验中净化心灵,汲取知识,培养蓬勃向上、勇于实践的自强精神和坚定不移、积极进取的自信品质,达到“以艺育德”的目标。近年来,各高校都广泛开展“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将京剧、昆曲、书法、服饰、绘画、古典音乐等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成为介绍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氛围中,较好地树立了自信,陶冶了情操,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有效解决“内忧”和外患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承传体系,弘扬时代新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软实力的较量,并将在未来构架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起到更大、更强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来自外部文化的侵袭和自身传承方面的流失双重挑战,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阻碍重重。

1.部分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袭。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较量成为国与国竞争的重要形式,其复杂态势与日俱增。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而中国,对于这一传统重大节日,只停留在吃粽子、划龙舟和享受假期的层面上。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中国人只能以“无形遗产属于全人类共享,韩国申报成功并非坏事”这样的语句聊表安慰。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外不少思潮和习俗涌入中国,在有效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负面因素。各类“洋节”热潮不断、快餐文化盛行,日本卡通动漫、美国电影、韩国电视剧、海外综艺娱乐节目等外国文化产品大量引进。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广大受众在了解和接受外国生活状态,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却对潜藏在文化商业市场中的巨大文化危机浑然不觉。比较典型的是文学文化方面,很多大学生在诵读传统古典文学时味同嚼蜡,对外来的低俗作品却情有独钟;不少人热衷于庆祝圣诞节,而对中国传统的春节不屑一顾;喜爱国外的情人节,而对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视而不见;各类节日疯狂地对着手机“抢红包”,而不愿意走亲访友或与家人交流;疯狂追捧海外娱乐节目,却对中国传统艺术和优秀民俗嗤之以鼻;各地的民俗村、传统艺术演艺等仅仅是大肆赚取利润的场所和手段。久而久之,以至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减弱,且常遭人捷足先登,这不能不给国民敲响警钟。

2.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内忧”问题。我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不少外国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而“眼红”,但我们却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加之缺乏人力资本,文化产业界限不明和文化产业观念落后等原因,使得我们缺少将宝贵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能力。比较典型的如中国四大发明,中国人自己并没有好好发挥,结果是韩国把金属活字印刷申遗,西方列强将火药用于大炮、火枪为武器,配合中国发明的司南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从远古到现在都非常有名,但是生产好品质丝绸和茶叶的企业寥寥无几,甚至我们的衣服都是外国的化纤产品,中国的服装,只有“李宁”进入世界行列,这些现象表明,中国文化传承、输出、引进等都存在问题。

针对以上“外患”和“内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要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传承与引进、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协调关系;要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大学生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自身发展需求自觉结合,真正做到文化自信。

(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高校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观念引导广大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以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始终不屈不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德育课堂

除常规的思政课之外,高校应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引导作用,并注意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营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学环境,于无形中起到德育教化的作用。同时,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引领作用。任课教师必须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有独到的见解,自身素质过硬,并且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爱国爱党,诚实守信,敬业爱生,自觉地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做好广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此外,要重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定期不定期开展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结语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从现实意义方面来看,就是要让中华民族崇真向善的精神在广大高校学生中传承,充分依靠他们学识丰富、生命力强的优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促成美好“中国梦”的顺利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本目的在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高校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国家精神文明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托。要顺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和德育功能为切入点,选取对中华民族宝贵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并在目前和今后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包含着积极因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使之融入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高校有效开展立德树人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有力提升德育工作成效、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红,章光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3):57-59.

[2]黄红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吴燕端,庄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辅导员德育工作初探[J].学理论,2013,(25):206-207.

第7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小学德育工作相结合,有利于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学校应在保证一定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德育工作中,保证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文化根基

文化即“以文化人”,即教育人、影响人和感染人,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塑造人的心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其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和传承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创新性。如自古以来“忠、孝、仁、义、廉、耻”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孔夫子德育内容的精髓。即便是进入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教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对国家、对父母、对他人以及对自己。

当前,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不少小学生的思想、心理及行为品质等受到外来文化的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良表现,如拜金主义、盲目攀比、自私自利、享乐主义、诚信缺失、集体意识淡薄等。这些现象及问题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学校盲目提出各种形式主义口号,开展了大量的德育活动,但收效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层面对德育工作目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德育工作内容把握不够全面,德育开展途径选择也不够科学等。从本质上来讲,小学德育工作缺乏正确科学的文化引领。所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对传统文化经典及精髓等进行系列整合,将其融入到小学德育工作中非常必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更注重对人思想的改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还不能全面理解“人生”、“价值”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人生观等教育过早。因为在小学阶段,孩子已经开始对幸福、责任、金钱、良心等概念有了初步认识,而这些认识恰恰是日后形成独立人生观的基础。如果在小学阶段忽略了这些教育和引导,日后形成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很难。因此,在小学阶段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让他们学会做事认真、尊敬师长、团结合作、诚实守信等,将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这些社会变迁迫使人们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当下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学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另一方面,又难免会受到现实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就小学生行为表现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很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常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有文化自觉的意识。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小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规范其文明行为,而且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其文化自信。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有机结合的路径选择

(一)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阶段按照学生身体及心智发展的成熟程度,具体分为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按照纲要的具体要求,小学低年级主要是启蒙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低年级学生要知道一些传统的文化节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组织开展不同文化内容的班会或文体活动,如元宵节的猜灯谜、赛诗会;端午节的“端午情怀”手抄报、“浓浓中华情”文艺汇演;教师节的“老师,您辛苦啦”演讲比赛、“唱给老师一首歌”演唱会等,通过各种表现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此外,低年级学生还需要了解和使用一些基本的传统礼仪,如见人问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视频播放以及家庭实践活动等,让孩子体会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并能够亲身实践,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与低年级相比,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要以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例如,高年级小学生不仅要知道一些传统节日,更要知道节日的文化内涵,包括节日的来历、习俗、经典故事以及与国外节日的对比情况等。在经典诗文赏析方面,要能够理解作品大意,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及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述评其社会影响等。因为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民族精神的凝结,也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此外,要培养高年级学生具有更强的识别能力,逐步提高其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帮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相关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相结合的主要路径。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里,积淀为一种文化基因,成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小学德育课堂的重要教育影响作用,丰富德育课程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及手段。此外,在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德育内容。如语文课中的诗词欣赏、文章解析;历史课中的人物介绍、事件背景;音乐课中的经典名曲欣赏;美术课中对美的认识;体育课中的团队合作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积极拓宽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增强校本特色,多角度多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三)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水平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要使学生学有所长,教师必须先教有所长。一位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领悟做人的原则及道理。小学教师是小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时刻树立为人师表的意识,增强自身责任感、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文明有礼,谦虚待人,以身作则,努力争做学生的好老师和好榜样。学校也应该将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文化修养等作为学校的重头工作,树立典型,强调示范,打造一支高素质、高修养的教师队伍。

(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融合

第8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范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思政课堂 路径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多元价值文化、东西方各种思潮相互激荡,高职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理念审视时,不同程度地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这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带来新的危机和挑战。“如何在思政课堂上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高职学生在文化多元主义的今天自觉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内化成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摆在每一位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课题。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方式

作为实现中国梦的新生力量的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多少,接受、掌握和继承多少?针对这个问题,课题组对长株潭城市群各大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甚至是令人担忧。中国当前教育体制的局限、接受传统文化知识途径的缺乏、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等原因导致当代大学生尤其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严重匮乏。为了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准、自身综合素质必须从实践出发,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中的价值,积极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模式。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政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中国悠久文化积淀中抽象出来,积极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共同精神、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千百年来政治、思想、文化的结晶,涵盖了中华五千年华夏文明,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为后世为人处世及治国治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思想资源,是每一个中华儿女获得自尊和自信的精神来源,更是民族前进发展的原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石――爱国主义精神为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课题组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的高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利用五四青年节、国庆节、建军节等节日开展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参观长沙烈士公园、韶山故居、故居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激发学生对祖国命运前途的关心,唤起他们爱国家、爱家乡、爱校园的情感,进而把这些情感升华为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和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高尚品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拼搏精神、“天人合一”精神、“求实、诚信”精神、“以和为贵,推己及人”、“穷则思变、革故鼎新”、“勤俭节约”、“亲和兄弟,孝悌父母”等这些精神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最伟大的梦想提供了内在依据和有力支撑。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课教学启迪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教育家通过自身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洞察,积累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和方法,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们的创新、完善、更新和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系统的教育方法体系,对当今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具有极其重大的启迪作用。

(1)教学相长。《礼记・学记》中写道:“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食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的碰撞地,心灵的交融地。教师教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尊重学生独特个性体验的教,不是一味地蛮横“填”、“充”、“塞”、“堵”,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信念和意识,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各抒己见。这样开放的课堂反倒让教师在对学生的期待、赏识和包容中听到学生对知识诠释的真实的声音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让教师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换位思考。“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们的需求和渴望,不能只专注于教而忘却了学生对知识真实的诉求,这种“目中无人”式的教学自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充分尊重学生,尊重课堂,真正将教师、学生和教育媒介三方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协调运作,这样师生和谐,心情愉悦,师生将心比心,教学效果自然水到渠成。

(3)一视同仁。孔子说“有教无类”,任何人都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老师眼里“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所谓的“差生”、“坏学生”那只是我们在为自己教育的失败找借口,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或沟通方式。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走下讲台,俯下身子,真切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走出教材,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因事施教。

二、优秀传统文化扎根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的新路径、新思路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促使思政课教师们重审教材并将教材内容讲深、讲透、讲对,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转变教育理念,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由于政府策略、经济导向、社会风尚等方面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断层现象。我国高职院校大多秉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强化技能为宗旨”的办学思想,普遍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重点多放在培养学生技能上,很少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开启学生心智、塑造学生品行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持忽视或漠视的态度。为了让传统文化扎根高职校园,首先要转变高职院校领导、老师的教育理念,从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和定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建设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浓厚的育人环境。其次要在校园内外、课堂内外发起一系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们重新认识、了解、接受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树立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从而形成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2.开发“三合一”的思政课特色教材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学生生活现实需求密切结合,重新编写思政课特色教材(即指融“国家特定教材、地方特色教材、校本特色教材”于一体的教材),其教学内容灵活多变,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以“主题+活动”模块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如原教材共十二章内容,在新的校本课程中,选取“九个专题+九个实践活动”。在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重在了解史实、拓宽视野、丰富学生的思维,在实践活动中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来诠释和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鼓励学生置身于真实、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只有学生感兴趣,入耳、入脑、入心,才能真正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落户”高职院校,扎根思政课堂。

3.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和科研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谈到某一门课的教学质量时, 提出了公式: 教学质量=(学生+教材+ 环境+教学方法)×教师。从这个公式可以推测得出思政教师是第一位影响因素,而“环境”和“教学方法”这两个因素主要也是靠思政课教师的组织实施,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扎根高职院校思政课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

高职院校思政课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而思政课教师则是传承和解读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主要承担者,他们与学生的学习知识架构有着直接的关系。“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照本宣科无法抓住教材的精髓,教师要主动学习、潜心研究,不断提高自身课堂组织能力、现代媒体运用能力、知识深入研究能力等,通过自身有形的语言动作和无形的人格魅力传递信息给学生。

4.提倡文化自觉,构建激励、多元、动态的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承担者、体现者,要想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不能被动地承受传统文化知识,必须从盲目的自在状态提升到自觉自为的水平,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辨证思考,形成文化自觉意识,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内化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内化成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并且在实践中自觉运用以解决现实问题。

在课堂评价中,我们也要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单一、定量、静态的考核评价方式,而是要建立激励、多元、动态的考核评价体系。有效的、多元的课堂评价保护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自发自觉地走入课堂、爱上课堂,从而让优秀传统文化落户高职校园,扎根思政课堂,让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在高职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张岂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M].2012,6

[2]邓演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3]刘川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北京:北师大学出版社,2009

[4]周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第9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教育;价值观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当前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与此同时,西方思潮的侵袭、网络文化的冲击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也让吸收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表现进行梳理,从而探讨二者融合的可行性与必然性。另一方面结合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特点,对二者融合路径的现实情况、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求为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提供有益建议,最终使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发扬和传承。因而,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是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合理吸收借鉴学术界有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界定、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积极探索二者有效融合的路径,以期为新时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理论内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精神,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利补充,将二者相结合,不仅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育人实效性的增强。

二、研究综述

在我国,近些年,学术界不仅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领域的探索,同时将二者相融合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一)传统文化方面

近些年,传统文化的研究日渐繁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著作也越来越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曾德昌的《中国传统文化指要》,陈江风的《中国文化概论》,顾伟列的《中国文化通论》,马新等人著的《中国传统文化要论》等。论文方面,2016年2月在“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搜索“传统文化”共有942条结果,这说明我国目前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关注。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文化的方法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从中国历史地理环境、中国文化根植的经济基础、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等方面,深入勾画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进程。这篇著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从内涵到发展进程的细致解读,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梁颂成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中,主要梳理了《周易》《论语》《中庸》《大学》等中华元典文化中有关精神文明方面的精华,并指出“传统文化中具有民本性和发展性、或者包含绝对真理的名言警句,在今天都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陈江风在《中国文化概论》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结构、基本精神、历史发展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同时还结合社会现实需要对当今文化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深刻地剖析,为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各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研究,系统地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思想精华等内容,虽未能全面的囊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但仍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随着中共中央16号文件的颁布,大量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著作应运而生。如方宏建、郭春晓编著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宣编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件汇编》等。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历史发展、工作理念等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同时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结合时展,一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内容创新的著作随之产生,如谢守成著的《国际化视野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程刚主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创新》等。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优秀精神

(一)传统文化内涵

对于“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有很多的探讨和定义。可以说,直到今天,学术界对于这一概念仍有着许多的争议。但是,无论对文化的定义有多少种,有一点是人们都会承认的,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文化的本质也是人。文化本身既是名词,也是动词。既是一种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统一的体系。一般说来,“传统”相对于当下而言,既有时间上的延展性,又有空间上的拓展性。所以传统文化,顾名思义,是这样的一种文化,即在时间上是人们在过去的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在空间上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所以,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录与精神家园,也是该民族创造新文化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多种文化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融合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历经千年变迁,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思想上的大智,伦理上的大善,艺术上的大美,科学上的大真,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也存在着局限性。例如森严的等级制度和观念;对女性“三从四德”约束理念;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等,这些思想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成为了统治阶级教化和统治人民的工具,制约了人个性的发展以及权利的平等,带有一定封建阶级色彩。因而,在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时,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时展相符合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传统文化中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目标相符合、与中国发展方向相契合的经过历史的沉淀而积累下来的精华部分。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分析

1、崇尚天人合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天”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自然之天,一是道德之天。人源于自然、效法自然,因而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名,与四时合其序”。只有这样才能与自然共融、共生;另一方面,人性是应承天命而生的,天是人道德的终极目标,人要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就要努力践行天道,修身养性,与他人、社会和谐共处。

“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等的和谐统一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念。

2、追求大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指代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描绘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大同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主要由三个基本特征组成:一是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尤其是对“鳏、寡、孤、独、废疾者”实行生活保障;二是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三是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也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也不会计较劳动中出力的多少。大同社会的三个特征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友善、富足、公天下的渴望与追求,并至近代经由不同政治思想家的改造与完善,已经成为现代中国梦的文化渊源。

儒家大同思想包含了这样的原则,即个体的存在必须以整体为前提,在整体利益最优化的情况下,个体利益就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与实现,即通过协调个体与整体的利益,最终可以达到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最大能力的自由境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就是坚持以整体利益为主导,在求同存异、相互谦让又尊重每个人的基础上,不断协调与整合个体之间的利益,最终达到个体与整体的高度一致,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得到最大的自由、平等与福利。

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孕育出了自强不息、宽厚包容、艰苦朴素、奋发图强等高尚的品质,这些品质既是中华民族深入血液的精神命脉,同时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绵千年而不衰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品质可由《易经》中的两句话来体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既是自然之天,代表着自然界,是“自然之所谓也”、“万物之总名也”;同时它也是“道德之天”、“义理之天”,是善、性的根源,是人类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正如《中庸》曾说的那样“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基于此,天是永恒不变的,无论经历何种电光火石,盛衰起伏,“天道”都始终保持刚劲稳健、生生不息,“天不变其常”。由此,君子也应效仿天,在面对各种艰难困苦时,都能自我砥砺、奋发图强、坚毅刚强,不被困难所左右。

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思想引领

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在深刻总结历史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解释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世界性。它在于中国发展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后,更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根本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自身的扬弃,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当今社会仍存在“儒化中国”、反马克思主义等思潮,这些思潮都是背离时展需求的,在弘扬传统文化时要认真区分。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导,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学生的头脑,抵制各种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

由此,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将传统文化放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中进行选择、积累和扬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将提取出与时代精神相符合的价值观,应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避免“全盘西化”或“濡化中国”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在真正使得大学生弘扬和继承老祖宗的优秀精神的同时,又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辨是非,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看清错综复杂社会现象中的本质,抵御西方思想的渗透。

(二)强化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价值认同机制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要想使大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本质和丰富内容,必须先从价值认同上入手,价值认同机制的建立能保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想建立价值认同机制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协调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包括两个层次,一方面是高校以及教师的认同;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的认同。

高校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外在环境,只有高校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才能给大学生学习、接受并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高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认同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教师对其的价值认同,从而更好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实践中。除了高校的价值取向引导作用外,高校教师自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也至关重要,只有发自内心的高度认同,才能巧妙地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当然,更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接受性,要从大学生认知、信念、情感、意志等环节寻求对策,使大学生不仅在理论上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能将其融入学习生活中,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三)改进高校课程教学,转变对大学生的教育方式

课堂教学是大学校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对教育对象进行知识体系的灌输,从而有效的帮助大学生形成统一、规范的思想道德理念。因而,要想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必须要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育方式。

利用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开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专题,如可以开设以构建诚信社会、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探析、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培育等为主题的课程,帮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的同时能够结合现实生活,践行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同时,在课程设置上,要科学设计教育内容,重点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例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内容引入时,可以从当下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时事热点事件出发,来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比如针对老人摔倒扶不扶的伦理问题、考试作弊的诚信问题、中国传统春节年味缺失等问题促进学生思考讨论。从这些学生关注的、了解的点出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关注,从而增强这些课程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创造绿色高校网络教育环境

当今互联网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大学生由于思想认识尚不成熟,尤其是一些刚进入校园的低年级同学,很难对其加以分辨,结果导致思想态度发生偏差。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起净化网络环境,打造绿色校园的义务与职责。通过组织开展有关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热点讨论,引导大学生相互交流彼此意见与看法。在批判与自我批判中认识到网络环境的纷繁复杂,培养其辨识互联网信息的意识与能力,提升其文化自省、选择和判断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巨变,留下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尘埃,还有思想上的大智,伦理上的大善,艺术上的大美,科学上的大真,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更是华夏子孙的宝贵财富,它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代炎黄子孙的心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最终塑造了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民族形象,形成了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之魂。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败的原因,也是当下仍要不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理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需要。通过分析研究看到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样也看到新的曙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在融入传统文化过程中的有效实践,都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熠熠生辉,相信“中国梦”的实现就在前方。

[参考文献]

[1]陈守聪,王喜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德育构建.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

[2]陈志军,蒲杰明,左益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

[3]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安徽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4]苏振芳.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5]苏振芳.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6]邓秋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