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精选(九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

第1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现代社会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10-0140-05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融入当代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本文着眼于探讨在当代社会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现实路径等,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优化创新和科学发展。

一、厘清和凝练传统文化优秀思想理念,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我们引以为傲的是数千年绵延未断的历史文化传承。古代先贤深入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已积淀成为深厚的民族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凝聚成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站在时代起点,立足实践要求,必须厘清和凝练传统文化中合乎时展要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1.爱国忧国。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是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南史・羊侃传》),“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语》)由忧国忧民、为民请命,而至以身许国、为国赴死,是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精髓和实质,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显示出中华民族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和历经挫折而不屈服、屡遭坎坷而不气馁的爱国情怀。

2.仁爱民本。仁爱思想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道德精神。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中国人最高道德追求,也让世界心悦诚服。他把“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理论,主张惠民、恤民、教民、养民、富民。“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孔子家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尽管民本思想有别于近代民主理念,但历代采取轻徭薄税、节俭省刑政策,这些“解民之倒悬”(《孟子・公孙丑下》)之举,为劳动人民提供了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创造中华文化奠定了基础。

3.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公认的价值尺度,也是贯穿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周易》里的“中”、“正”之说,强调要持守“中正之道”;《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要求勤勉工作;《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标示着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先贤修身最高境界是以德为先,礼乐齐修,退求其次是恪守以义为先,尤其是在利益面前不可忘义,要“见利思义”,必要时还要“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要求人们超越个人私利,以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正义事业作为最高追求。

4.贵诚重诺。人无信则不立。诚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作为君子和为政者的必备品德。如墨子说:“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厌,殁世而不倦。”(《墨子・节用中》)在人际交往中,只有“谨而信”,才能使“朋友信之”。在国家治理中,为政者“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才能国运长久。传统诚信理念经后世诠释和系统化,沉淀于传统文化血脉之中,熔铸为重要的民族品格。

5.明善诚身。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身律己,主张把正心诚意以臻于至善作为治家治国治天下的根本起点。古代修身理念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价值取向,强调恪守仁义、孝悌、忠信、友爱、宽厚、明礼、知耻等基本道德,要求正确处理公私、义利、理欲、苦乐、荣辱、生死等关系。古代吏治思想特别强调官吏德行,管子提出考察任用官吏“四慎”准则,即“大德不至仁,不可授国柄;见贤不能让,不可与尊位;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不好本事、不务地利而轻赋敛,不可与都邑。”(《管子・立政》)强调执掌权力的官吏,必须比普通人具有更高修养和品德。

6.崇尚和合。传统和合理念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所谓“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国语・郑语》。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调和,就能使百姓安身立命。古代先哲强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德莫大于和”等和合共存理念,造就传统文化多元融合、兼收并蓄的精神特质。这一理念体现于政治领域,为“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政治准则;体现于社会领域,为强调“讲信修睦”的社会和谐观。钱穆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归宿处。”“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也是天地万物存在的基础。

二、深入阐发传统文化现实价值,为社会建设提供精神滋养和力量支撑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鲁迅曾经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使亿万华夏子孙紧紧凝聚在一起不分离的精神感召力和文化引领力。“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支撑。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要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传统价值理念与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实现中华传统价值观的创新性发展;要立足本国国情并面向世界,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精华,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四、多管齐下营建良性传播网络,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播力度,承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输出质量,是衡量在现代社会能否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标。

1.提炼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挖掘阐发其中合乎时代要求的思想道德精华。要进一步讲清楚、梳理好、阐发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整认识中华文化独特价值。理性思考中华民族历史使命,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并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不断发扬光大。如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培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志向,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拥有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积蕴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无畏气概,践行公正无私、戒奢节俭的修身之道等。

2.总结历史成败得失,汲取治国理政思想精华和经验智慧。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许多治国理政的观点和方法,对于今天我们党用好权、执好政具有借鉴意义。如在治国方略上,汲取传统民本思想,强化执政为民理念,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在社会治理上,汲取传统公正思想,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在人格修养上,汲取传统诚信思想,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这是提升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也是推动市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在发展目标上,汲取传统和合思想,强调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

3.从国家社会家庭三个层面入手,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注意把传统美德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形成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场景和社会氛围。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出台经济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遵循传统思想道德要求,形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实践;加强家庭教育,传承优良家风家教,在道德观念上强化自我约束。

4.强化文化产品的道德导向,运用多种文艺形式和文化载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需要内容和载体。要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道德导向,使文化产品体现更高境界的文化精神,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更高精神追求。要加强对影视、图书、歌舞、报刊等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把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融入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让文化产品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载体。要契合群众心理特点和接受方式,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载体、拓展平台,精心组织文化惠民活动.让群众在享受文化服务中受到教益。

5.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深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健全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实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载体历久弥新。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及保护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实施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开展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普及活动,举办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庆典,将爱国、爱家、感恩、孝道等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其中,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开展“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日期间的宣传展示活动,弘扬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

6.发掘和推广“凡人善举”,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要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道德规范,让每个人成为传播中华美德、弘扬中华文化的主体。要积极培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学雷锋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常态化,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为重点,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新闻媒体要持之以恒地宣传践行传统美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事物、新典型,用身边典型引领社会崇德向善风气的形成,把先进典型的高尚道德情操和道德观念转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

7.构建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之中。比如,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适当增加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篇幅,适当增加中华医药、武术、剪纸、琴棋书画、礼仪节庆等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讲授,使传统经典嵌入青少年脑海。充分利用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邀请知名学者进行诗词赏析、书画品鉴,邀请民间艺术家讲解知识、传授技艺:组织国学社团、兴趣小组等,激发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并自觉承担传承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打造一支熟悉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2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常识;教学实践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一大重要根基就是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掌握。笔者针对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对“文化常识”题的备考提供一些建议,以请教于方家。

一、文化常识的社会学内涵与概念范畴

“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出自《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能被传承的国家历史地理知识、民族风土人情、传统生活习俗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文化常识就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可以陶冶、教化学生,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知识修养和道德信仰的“文化人”。

二、对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考查的梳理

198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文学常识”题;1983年将“文学常识题”改为“语文常识题”,除“古代文化常识”外,还包括默写、文体知识、作家作品常识、汉字构字知识等。1984年以后历年高考都有文化常识题,逐渐涉及历史知识(1986年)、历史典故、传统故事、对联(1987年)、史地知识和古代文献知识(1989年)、古诗中描写到的传统节令(1993年)、传统礼貌称谓(1994年)、古代人物称谓(1995年)等中国传统文化常识。①

从近三年高考试卷来看,2014年大纲卷考查“解褐”、“南面”、“故事”、《春秋》。

2015年新课标卷Ⅰ考查“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新课标卷Ⅱ考查“男子名、字”“谥号”“嗣位”“阙”。

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首相”“建储”“有司”“契丹”;全国Ⅱ卷考查“中宫”“陛下”“吏部”“移疾”;全国Ⅲ卷考查“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

可以看出,全国大纲、课标卷侧重对古代传统文化常识中“官职称谓、继承制度、科举司法、古籍常识、历史地理、风俗节日”的考查,内容广泛,范围不定,考查内容不具规律性,内容零散细碎,对考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识记准确性的要求很高。

三、文化常识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直以来,文化常识因在高考内容中占比有限、内容庞杂不易总结规律而在教学中被忽视,只有个别内容会因高考涉及而被从教材中截取出来进行割裂语境的识记掌握。由于各个知识点内容孤立,且不定时出现在各篇章中,教师教起来蜻蜓点水,学生记起来费时费力,且成效不大。

四、文化常识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的方向和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在必修的五册教材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古诗文教授中,应注意挖掘古代文化知识,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度讲读其与现实相关的深刻内涵。

高中阶段涉及的文化常识可作如下细致划分:

(1)制度与职官:宗法制、分封制、禅让制、客卿制度、古代官员的俸禄、退休、三省六部制、九品官人法、三公九卿等。

(2)教育科举:察举、征辟、孝廉、院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进士、举人、秀才、连中三元等。

(3)经济制度:井田制、屯田制、占田法、均田制、均输、平准。

(4)古籍常识:纪传体、编年体、起居注、方志、类书、善本、十三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与七阁。

(5)历史地理:“华夏”“中国”“九州”由来,四大名镇、洛阳史话等。

(6)古代礼仪:封禅、宗庙、丧葬习俗、五服、夺情、冠礼、笄礼等。

(7)风俗节日:元旦、人日、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社日、寒食、清明、端午等。

对于以上这些细致分类的文化常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梳理出各概念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努力探索学习积累文化常识的方法并总结有益经验,教会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其内在深刻文化意蕴,了解感悟其时代意义,摒弃死记硬背,采用灵活记忆、分类识记,条理清晰,提高效率。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常识的积累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大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注释:

①⒅一.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下).

参考文献:

1.沈霞.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2010(7).

2.任浩之.国学常识全知道[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9).

第3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

1文化与基因

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习惯上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看。但如果从文化的传承、发展上看,文化的概念、内涵就应该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定义。马克思认为“文化应该是人的所有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出发,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从两位伟人对文化的定义来看,文化包涵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层面,同时文化又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任何文化都有其本源,文化的时代化过程内含于文化的传承过程之中,只有有了文化的传承才会有文化的时代化,所以文化既有鲜明的传承性又具有鲜明的发展特征。

生物学家道金斯认为“文化的传播有一点和遗传相类”,生物的遗传是受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特性的主要物质,主导生物进化的过程,决定生物的性状。既然文化的传播、传递与遗传相类似,所以文化的发展趋向必定受自身内在的一种因子所控制,这种因子我们暂且称之为me me,即文化基因。

从文化与生物的传承特性上看,文化的时代化、传承、发展与生物的传承一样需要基因的主导与控制,我们把控制文化发展的因素称之为文化基因。文化基因到底是什么呢?我国著名学者刘长林认为“文化基因就是那些对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心理底层结构和思维方式”;在国内另一种权威的文化基因观点认为“文化基因,就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结晶在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系统中、升华为哲学核心理念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当然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化基因的概念还有很多其他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关于文化基因的界定方面取得了整体上比较一致的认同,认为“文化基因有别于生理、生态、环境、偶然等因素”,是“可以被复制的鲜活的文化传统和可能复活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因子”。所以文化基因是思想观念、习俗、精神等形态的文化通过诸如语言、习惯、教育等渠道得到不断激活、传承、和发展,即产生于过去、又存在于当下、发展于未来的具有连续性的思想因子。

所以,文化与基因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体系,因其文化具有遗传的某种特性,使两者有了整合研究的必要。“然而,对于如何界定文化基因的单位,学术界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学者提出‘谜米复合体’的概念”。“me me”一词虽然被赋予了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化基因词意,但是关于文化基因的组合单位研究仍没有形成权威的理论体系,今后关于文化基因单位的研究将会是学术研究的新趋势。文化基因的内涵研究,是对“me me复合体”内容研究的一点尝试,虽然此研究仍存在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与不足之处,但是不能因此抹杀作者尝试研究的美好初衷。

2“红色文化”与“红色文化基因”

 “红色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核心文化基因,这是红色文化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激励后来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正因为基于此,红色文化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关于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成熟,红色文化的内涵也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学术界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首先要界定其概念。红色文化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首先表现为一种革命文化,同时红色文化又是一种先进文化和一种共产党党政文化,带领中国人民不断的走向自由、独立、富强的道路。具体的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文献、文物、文学作品和革命遗址、纪念地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红色风情以及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的思想等”。早在2007年学者王以弟就对红色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界定,认为“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这一界定,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在后来的刘建平和李双清的《红色文化传承的基本规律》、张海燕和徐功献的《红色文化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价值功用》、孟婷的《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文章中都借用了王以弟关于红色文化概念的界定。但是关于红色文化的时间范围上,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指革命时期的文化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文化;另一部学者认为红色文化不仅仅是指革命时期形成的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同时也应该包括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在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践中,形成的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在内的所有文化形态的总称便是红色文化,先进性是红色文化的根本特征。

“红色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核心文化基因,这是红色文化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激励后来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民族文化基因具有确保民族文化传承、维护民族认同、增进民族凝聚等作用”。同时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所以其本身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还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因,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新时期弘扬红色基因有重要意义。

自2014年以来,国家主席多次提到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概念得到官方确认。2014年9月23日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对红色基因进行了阐述,认为红色基因“就是党在长期奋斗中锤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新疆军区政委刘雷认为“红色基因是我党我军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根本血脉,是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精神法宝,是富国强军、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田歧瑞和黄蓉生认为,“红色基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先进理想信念为导向的无产阶级思想性、政治性,是无产阶级的灵魂,表现为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的正确的无产阶级政治性、思想性文化内容,是框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性状的生命线”。不管是从官方的角度看,还是从学者对红色基因的认知角度看,红色基因具有的时代价值是肯定的,新时期激活红色基因是使然之举。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应从文化的角度对红色基因进行界定。红色基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淬炼出来的,是红色政权的存在基础和实践基础”,存在于当下又能发展于未来的具有连续性的思想因子,是对革命精神的一种传承这就决定了红色基因是除了物质文化之外的包括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形态的思想因子总称,决定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这个基因能够保存多久,党的生命就能保存多久;能够传承多久,红色江山就能持续多久”。所以,激活优秀的红色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发展的选择。对红色基因的内涵进行研究,决定着未来红色文化发展方向。红色文化的繁荣与红色政权的稳定都有赖于红色基因的激活来实现,这也是对红色基因的内涵与功能研究的初衷所在。

 3“井冈山红色文化”与“井冈山红色基因”

井冈山红色基因的内涵研究,就是对井冈山时期形成的所有红色文化进行研究,分析形成于井冈山时期的即在当下存在并能在未来得到传承从而得以继续发展的思想因子一一红色基因。井冈山红色基因是井冈山红色文化当下存在的文化因子并决定井冈山红色文化在未来连续存在的主要因素。井冈山红色文化是优秀红色文化的活水源头,对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传承红色文化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保持优秀文化的前进方向。井冈山红色基因是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核心因子,井冈山红色基因的激活,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发扬。因此,有必要明确井冈山红色文化与井冈山红色基因的含义。

井冈山红色文化,即从1929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上井冈山开始算起,截止时间到1930年2月‘二七’坡头会议召开为止一一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这段时间内,党带领人民不断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包括物质、制度、精神等在内的所有文化形态的总称,是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于一体的有机整体。从物质文化层面看,包括遗址、书籍、纪念地等。从制度文化层面看,则包括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从精神文化看,即是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风俗习惯、道德传统、优良作风等。

井冈山红色基因,即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核心因子,决定着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井冈山红色基因是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习惯风俗、精神、政策制度等通过语言、书籍、习惯、教育等渠道得以激活的,存在于当下又能发展与未来的连续的思想因子,是井冈山红色文化中除了物质文化之外的,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统一体。从井冈山红色基因的内涵来看,既包涵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又包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两种思想文化的有机融合,是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最大特色,也是其一直能够保持先进性的根本原因。总之,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优秀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精神等,像井冈井冈山优良作风、山革命传统、井冈山精神;以及制度文化,像政权制度、领导思想、战略战术等,都是井冈山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对井冈山红色基因的内涵阐述也主要是从这几个重要的方面着手。

第4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

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核心价值观都有其时代的特点,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另一方面,价值观也具有历史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任何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都有其民族性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民族文化、民族需要的基础上的。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变化,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永远会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价值观,一方面,体现了人类社会价值理念的发展趋势,表现出超越民族性的一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的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三个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集中的概括和表述。这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我们都能够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找到它们的理论渊源。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和谐无疑是社会主义国家层面最核心的价值观。因为其他两个方面,是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角度,表述我们建立的和谐国家和社会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如果说富强、民主、文明等价值理念是世界上多数文化都崇尚的价值的话,那么“和谐”的价值理念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在价值观领域做出的独特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和合”文化。中国人历来注重和谐,讲究“和而不同”。“和”是指不同事物通过相互补充,实现事物整体上的和谐,“同”则是指事物片面的绝对的雷同,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和而不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处世辩证法,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可以运用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而且还可以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和交往提供一种重要的方法。中国古人眼中的和谐社会,是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三个层面的和谐社会。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传统道家主张,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回归自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追求人道和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想。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道和谐的前提和基础。墨子主张“兼爱”,提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人道和谐的价值观。“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观,历来被中华民族所追求和向往。同时“,和谐”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其次,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本质的体现应该是公平与正义。这是因为,只有社会倡导公平与正义,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才不是抽象的,也只有在公正的前提下,自由和平等的观念才会得到最终实现。另一方面,法治是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是在战胜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是更加具有优越性的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这一社会制度能够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建立一个共同富裕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观,同样深深植根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中华民族一直在不断探索一个公平正义社会的建立。历代封建王朝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的爆发,虽然原因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农民深受封建地主的压迫,农民阶级痛恨不公正的社会遭遇,憧憬一个“均贫富”的理想社会。中国传统社会主张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朴素思想,尽管带有非常深厚的平均主义色彩和历史的局限性,但从另外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古人追求人人平等的价值理想。从《礼记》的大同理想到近代康有为的《大同书》“,大同社会”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建立一个公正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从公民个人层面来看,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历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传统美德,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主要思想来源。比如,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追求整体主义价值观,在国家和个人面前,历来主张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的,个体对国家民族命运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诚信看作是人与人交往的一个基本准则。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孟子强调“诚”的思想,“思诚者,人之道也”,将诚信视为君子必备的品行,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诚信也是开明的封建君主治理国家的根本,“民无信不立”,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才能做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是对它的提炼和升华。

二、增强文化和价值观自信,需要从传统优秀文化中吸取精华

在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价值观曾经有其历史的进步意义,它是随着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而不断形成的。作为反对封建社会的思想武器,它所倡导的平等、自由、博爱的核心价值观,是对严格的封建等级制价值观的超越。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社会以往所形成的一切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一方面,体现在它是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就使得它的实现不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而是有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是因为这种社会理念以没有剥削、没有两极分化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根本特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所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民主、自由、公平、人权等价值观念,已经不再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是有了切实可以实现的制度根基和保障。另一方面,任何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鲜明的民族性,任何一种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民族性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民族文化、民族需要的基础上的。所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也体现在它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是建立在中华民族辉煌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的。正如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增强核心价值观自信,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独特的精神命脉和文化基因。今天,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要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民族的“根”和“魂”。我们的价值观的自信,一方面来自于我们坚持的中国道路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我们的价值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从未间断,它所创造的深厚的文化传统,一方面造就了辉煌的古代文明,另一方面也为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来源。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价值观自信来自于文化自信,今天我们提高文化软实力,坚持价值观自信,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前面所言,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为世界贡献了许多具有当代意义的价值观。今天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一定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可以引领世界主流趋势,融入整个世界的传统价值观。比如,“和谐”的价值理念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对人类社会在价值观领域做出的独特贡献。“和谐”不仅为中华民族所追求和向往,在当代,对世界其他国家也是具有普遍示范意义的一种价值理念。西方社会讲人权,但在西方的话语语境中,人权更多的是从个人的角度去理解,所以在维护个人人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社会的相互冲突甚至是战争。“‘和谐’则是一个能够超越西方‘人权’概念的更加上位的价值理念。”[2]80和谐的社会理念尊重个人人权,但也规范人们的权利诉求,从而可以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冲突。“和谐”的传统价值观,今天还可以运用到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之中,可以成为我们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的有力的思想武器。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国际舆论的总体格局仍然是西强我弱,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地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立足当代,提高文化软实力,坚持价值观自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到增强对外话语的公信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需要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当今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社会思潮和矛盾接踵而来。为了应对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党的十报告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社会思潮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在思想领域的集中反映。随着我国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现。应该说,目前我国社会思潮的主流是好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一些反动的社会思潮也传入中国。这些错误的思潮,虽然在形式和思想内容上不尽相同,但都是以反马克思主义、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的。所以,如何正确引领多样化的思潮,尤其是如何有效反对错误的反动的思潮,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评价各种社会思潮的根本标准。但是,如何才能有效地发挥它的价值方向引领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一方面,要立足当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批判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另一方面,也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现在是历史的延续,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态度坚决地反对的倾向。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面对文化观念上的西强我弱的现实,中国一定要维护自己的文化独立和文化安全。历史上,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成功抵制西方社会的和平演变,最终走向了解体。今天,吸取苏联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我们要发扬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和而不同”的精神,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但是,对于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把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念特别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看作是永恒的“普世价值”,则是我们应该根本反对的[3]。“普世价值”论的本质是当代西方话语霸权及其价值渗透方式的表达,其真正目的是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破坏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一种价值观可以说是“普世”的,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永恒的价值观。所以,划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的界限,化解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需要我们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重要途径

第5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成才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财富。如何在初中阶段结合数学学科教学对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引导学生走上成才路,是值得每个数学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为此,我结合个人教学经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一个东西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与主体过去的经验关系如何。学习者对新颖适度的和已有经验有联系的内容,最感兴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相关内容。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内容时,可以展示故宫、天坛等古建筑图片,展示京剧脸谱,展示中国结,教学生剪纸,使学生在欣赏和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如,在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采取的方法是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使二元一次方程组最终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转化的思想,可以在课堂上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一头大象的体重,要用秤来称是很难想象的,聪明的曹冲用了这样一种方法:大象的体重不能直接去称,那么,可把大象的体重转变为一块块石头的重量,而每一块石头是可以称出其重量的,最后由石头的重量还原为大象的体重。这里曹冲运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即把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方法转化为已经解决或已经知道其解决方法的问题。让学生既加深对转化思想的认识,又对古人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证法的概念也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为此,老师上课时讲了《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一个“道旁李苦”的故事。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王戎,7岁时,有一天和一群小朋友在大路边玩耍。他们玩了一会儿后,都感到非常口渴。这时,大家发现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树上的李子个大皮红,看着就让人口水直流。小伙伴们争着上树摘李子,王戎却一动不动。别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这么大的李子,在大路边却没有人摘,明摆着这些李子很苦嘛!”大家一尝,果然不出王戎所料。7岁小孩儿王戎,根据道旁李树挂果多的现象,推断出这李子必定很苦的结论。已知:道旁李树挂果多,求证:这李子必定很苦。证明:假设这李子不苦,则长在道路旁,早被人摘光了。与已知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道旁李苦”。学生们在进一步理解反证法概念的同时,也对《世说新语》及“竹林七贤”有了了解。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

自豪感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我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勾股定理”的,勾股定理是我们祖先对数学的一大贡献。同时,还可以介绍一千六百年前,我国数学家赵爽写了《勾股圆方图》,是数学上极有价值的文献。赵爽证明勾股定理,使用的是“弦图”。2002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就是“弦图”,它既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又像一只转动着的风车,欢迎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懂得肩负责任的重大。

在学习“圆的定义”时,告诉学生:我国的《墨经》大约是公元前4~前3世纪的作品。在这本书中,最早给出了圆的定义:“圜,一周同长也。”这里所说的圜,就是圆。这个定义和现代圆的定义基本相同。在学习“圆的内接正多边形”时,向学生介绍我国魏晋时期的学者刘徽创造的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的方法,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刘徽的贡献,不只在于提供了更精确的圆周率,还在于他为计算圆周率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刘徽之后,又有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他计算的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差不多过了一千年,西方才有人把圆周率计算得更为精确。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感到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学内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数学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传统文化教育因素,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之中。在学生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后,可出示例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提问:“上有三十五头”的意思是什么?“下有九十四足” 的意思是什么?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吗?老师说明该问题是古代著名的难题,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这样,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数学知识,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在学习“圆的有关计算”后,可提出如下问题(篇幅所限,图略):已知大圆的半径为r,请计算阴影部分的周长与面积。通过计算,学生发现计算出原来阴影部分的周长就是大圆的周长,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大圆面积的一半。这时,老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太极图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一章后,可让学生思考如下一题。古诗“葭生池中”:今有方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1丈=10尺)学生在阅读古诗的时候,思考着数学问题,启迪着学生的智慧。

在学习了“二次函数”后,可以设计如下一道题。《红楼梦》里有这样一首诗:“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放风筝时的情景。假设一个风筝的周长(L)已经确定,要使它的面积最大,那么这个风筝的具体形状该如何设计?《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这首诗又是以谜语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巩固二次函数知识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在数学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数学活动,能够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我国古代人民对数学的发展做出过许多杰出贡献,蕴藏着许多丰富的数学活动资源,可以在数学活动中加以运用。

著名的“九宫算”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图形填数,我国古代称为“九宫算”“纵横图”,国外叫作幻方。“九宫图”就是将1~9共9个数填在 3×3 的小格内,它是一个三阶幻方。 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洛水中浮出一只神龟,龟背上驮了一个“洛书”图。在学习了有理数加减运算后,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在9个格内,分别填入-2,-1,0,1,2,3,4,5,6,横竖相加得数一致。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运算。

“石头、剪子、布”,也就“猜拳”,也是由中国人发明的。按照明朝人谢肇浙所写的《五杂俎》,猜拳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手势令。在学习“概率”相关内容时,让学生进行“石头、剪子、布”游戏,使学生对概率的内容有了亲身的体验。同时,在游戏前,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起源和发展,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总之,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初中数学教学也应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职责。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努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产生共鸣,为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章飞.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第6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

近代以来,反思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我们有着沉痛的教训,从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文化,到“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开始正确认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十八大以来,提出“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资源,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偏重知识讲授,并且大学生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价值多元化趋向,有的诚信缺失、有的崇尚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价值认识不足,怎样有效的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对增强大学生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文化认同感,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和兴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要有一颗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具备胸怀祖国,忧国忧民的高远情怀。特别是在笔者所在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境内外“三股势力”向学校的渗透,近两年在新疆一些高校接连破获了以大学生为主的“伊扎布特”反动组织,“伊扎布特”寄希望于青少年一代,企图通过向青少年灌输泛伊斯兰主义和分裂主义思想,培养所谓“伊斯兰教事业接班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挑战。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强调民族至上、国家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倡导“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从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养分,历史的长河里涌现了不少的仁人志士,从文天祥,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生动写照,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沧桑阅尽话爱国》一文中曾说“中华文化的精髓何在?我自己的看法是有两点:一个是爱国主义,一个是讲骨气、讲气节,这两点别国不能说没有,但是中国最为突出,历史也最长。”[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青年学生可从中华文化精髓中滋生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精神境界。由于国内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通过文化入侵,造成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滑坡,大学生也受到影响。一部分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德行,漠视中华传统美德,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不注重修心,修德,忽视了对人之为人的根本思考,忽视了人应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诚实、善良、正直、勤奋等美德的现代公民。这些美德的形成,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和孕育。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以德为先,以义为上,中华优秀文化重伦理、重道德,关注人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人伦精神。“尊老爱幼, 兄弟和睦, 孝敬父母”这些传统道德观念一直是人们所认同的美德,儒家文化中强调的君子要具备“仁、智、勇”三大德行,强调人格的“内圣”,“克己修身”,古之君子通过“慎独”、“自省”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修养,如孟子提倡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德成于内,而又见于外”,这些道德观念在任何时代都是适用的,从个人修为和成长看,我们要有良好的品行,遵守道德规范,学会做人,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看,社会不需要道德败坏的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3)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信息化时代,各种思想观念充斥网络,网络上各种庸俗价值观注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强烈冲击,有部分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信仰缺失,在思想行为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倾向,缺乏诚信意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传统文化中比较注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实现。传统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人应依从自然法则,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儒家思想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态度,传统文化中体现的克己修身,追求完美人格,注重个人修养,以及正确的处世原则,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意识、自律意识和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能指引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够找准自己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的进行奋斗。

(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当前,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有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心理,内心浮躁,贪图安逸,害怕吃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缺乏斗志,缺乏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让他们从传统文化中受到精神的鼓舞,激发他们内心的斗志,比如荀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愚公移山的故事,还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不屈不挠、奋发进取的历史,这种坚韧不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大学生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培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挖掘和诠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运用有效的途径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新形势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这个载体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会产生较大影响。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四门课程,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中华优秀文化中寻找重要资源。传统文化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感染力强,渗透力强,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可以针对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章节,开设专题讲座,在民族地区高校也可以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渗透进去,让大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从中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在讲述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的问题时可以精选古代圣贤的事例,名言警句,从儒家经典中挑选关于修身、处世的篇章进行系统阐释,让学生们从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坚定为社会主义国家奋斗的信念。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可以结合史例,比如近代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奋斗史,从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受到鼓舞,并结合历史上爱国英雄的事例,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紧迫感,从而增强历史使命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契合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比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王夫之等人的思想,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脉络,将中国古代哲学包括的辩证思维和知行观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比较,感受中国经典的魅力和古代圣贤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逐步养成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习惯,增强文化自信。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人培育人,以人塑造人的特殊教育事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狭义的角度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桥梁,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开展融合的关键。

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首先,作为高校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培训、考核,以及制定科学的制度,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党委宣传部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和的宣传力度,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确立教育信仰,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工作中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

其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向学生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和中华文化的内涵,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点任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从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文学、历史、艺术、地理等方面广泛吸取养料,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也要系统学习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授课中做到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让同学们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大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并且也能够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空洞,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生和世界,引发他们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3、校园社团组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

高校社团组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要更好的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就必须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各种具体的社团文化。即对各个社团文化进行有效整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方面,我们通过学校的宣传栏、校广播台、电子屏幕、校报、院报、以及微博、微信这些载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他们在耳闻目染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他们的心理、精神风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起到净化心灵,规范言行举止的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高校大学生社团有娱乐性社团、有学术研究性社团、有公益性社团,学校可以举办艺术节、文化节,如笔者所在学校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定期举办“麦西来普”晚会,各民族大学生载歌载舞,从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地域传统文化气息,感受到歌舞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青年学生蓬勃向上,激发他们求真、求美的情怀。通过这种活动加强了各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这种形式也是增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意识教育的有效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社团组织,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演讲赛、辩论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通过这种形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给青年学子,能够增进学子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理解,让他们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道德素养、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4、开展社会实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让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比如到敬老院献爱心,做义工,让学生从实践中体验,去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博物馆、文物展馆,利用爱国主义基地,革命展馆,让学生在参与中,净化心灵,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第7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86-02

一、文化传统教育的内涵

1.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对文化传统教育做出概述,必须对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别。而要对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做出区别,又必须先理解文化与传统这两个概念。对文化做出一个统一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几百种,对文化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广义上说,文化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精神和制度三种文化。狭义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特点,主要指思想精神等观念形式的文化。对于传统,人们往往觉得传统与现代是相对立的,其实不然。在西方,英语的传统tradition来源于拉丁文traditum,意思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而在中国古代,“传统”一词出现于范晔的《后汉书东夷传》中的“国皆称王,世世传统”。传统往往被用来指历代延传下来的、包含着深沉文化积淀的、具有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等的总和。[1]

关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者的核心不同,意义也不同。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文化,而文化传统的核心在于传统。传统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2]文化传统则是“文化背后的一种精神链接,它包括文化典范背后的精神、规则、信仰、价值、秩序等。”[3]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世代沿袭下来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是一种内在与人心发的东西。[4]总之,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既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文化传统比传统文化有着更广大的内涵和包容度,对文化传统教育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2.文化传统教育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华仍然放射出熠熠光辉。在亚洲有许多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把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弘扬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代全球化影响下的文化多元化现象,促使我们不得不把文化传统教育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

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机制。文化传统教育是指以优秀文化传统为核心内容的,旨在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学术传统,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一种教育方式。[1]文化传统教育能够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使民本、和谐、仁善的道德伦理观、承担责任、自强不息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人生观等这些文化精华,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除此之外,文化传统教育还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

二、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五千年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立国之基,中外文化在多元化的时代更深入地交流和触碰,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知道越是国际化,就越要民族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冲击着我国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一个亟待正视的问题。文化传统传承的最重要的途径便是教育。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在他们身上承载者名族的希望。

2.有利于抵消多元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时期是指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阶段,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由于青少年的特点,他们往往表现出叛逆、新潮、张扬、标新立异、寻求刺激、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急于自我表现等特点,这就使得青少年容易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基,青少年很容易在多元文化的洪流中迷失自己。根据对青少年的道德调查显示,青少年受多元文化的影响较大,在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向。在多元文化时代,追求物质享受的各种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正强烈地影响着当代的青少年,使他们单纯地追求享受,不思付出,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负责任。为了抵消多元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传统教育,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基。

3.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文化可以化人,文化传统用文化中的精神、价值、精华对青少年有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我国的文化传统规范并制约着国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所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仁者爱人”等是文化传统所期许的道德修养。例如《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中所反映的孝悌、仁义礼智信,崇尚和谐的教育思想,在当代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和道德品质等特征的总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人格思想对当代青少年塑造健全的人格有重要作用。宋代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高尚的理想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等等,无不蕴藏着引人致善、教人向上的力量与精神。[1]

4.有利于我国民族自信心的增长和国家的复兴

一个民族要长盛不衰,根本的是要建立自己的强势文化,要使民族文化永远处于先进状念。对青少年的文化传统教育,有利于青少年道德修养的提高,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有利于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和谐以及民族的发展。诚如梁启超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及早地浸润到青少年的心灵中,能使他们人格完善,奉君子之行,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三、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1.学校教育

首先,学校可以让各个年级诵读传统文化经典。经典是名族文化传统的载体,是民族文化之根。诵读中国文化经典对青少年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厚实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并且还能增强说写能力。中国文化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青少年的人格,提升他们的基本素养。还有学者认为,让儿童在记忆力最好、最愿意背诵的年龄去读最重要的书是很重要的,尽管当时不理解,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慢慢便会融会贯通,把文化典籍中的智慧发挥出来,终生受用无穷。[5]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传统教育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可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渗透文化传统的教育,如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就可以进行直接渗透,因为这些学科与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语文课堂就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2.家庭教育

要使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走出误区,即:在教育内容上重智识、轻亲情伦理与生活习惯之养成;在教育方式上扭转重娇溺、轻严格管教倾向及树立身体力行之规范。[6]正确对待家庭教育,要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优秀家庭教育的精髓。古代家庭教育注重立德,立志教育、人格教育和礼仪教育,所以现在的家庭教育也要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想道德教育,勉励他们立下高远志向,培养正直、谦逊、诚实、忠孝等优良品格。除此之外,在教育方法上还要突出慈严相济,重视身教为主、言教为辅。

3.社会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行之有效的文化传统教育,还离不开社会的教育。大众传媒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理应在青少年文化传统教育中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然而,多元化背景下的大众传媒缺乏应有的文化传统品位,文化传统意识薄弱,教育形式娱乐化、内容媚俗化。所以,大众传媒教育应该走出上述误区,传播者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传统意识,弘扬、传播优秀文化传统,普及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面对各种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面对琳琅满目的出版物和良莠不齐的媒体形式,要加强青少年的文化传统教育,使之受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浸润和洗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

参考文献:

[1]傅丽霞等.文化传统教育[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

[2]杨秀云.多元文化视阈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J].科学中国人,2003,(4).

[4]张万红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李艳.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J].理论导刊,2005,(11).

第8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

在中国古代,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的。我国古代关于家风家训的著作数量十分庞大。优秀家风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是古代以家庭为范围的道德教育形式,也是中华道德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家庭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场所,家训家规充满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1]

一、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联系

1.家风的定义

家风通常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大家族长期形成的并被大多数家庭成员所共同认可的一些观念、认识以及为人处世的准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仁者爱人、清廉自守、尽忠尽职、勤奋好学、以和为贵”等思想在当代仍有积极的影响。

2.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的定义

24字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五千多年优秀的历史文化,是对中国自古以来的积极精神的高度概括,是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继承,同时融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24字价值观,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因素和民族精神,又借鉴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价值品格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写照,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精神诉求。

3.优秀家风与核心价值观的天然联系

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观念与家庭教育中的精神理念具有内在的联系。例如,《钱氏家训》中提到“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所蕴含的“民主、富强”思想。各类家训、家书、家信中体现的“与人为善、和谐相处”思想,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和谐”有着一致的精神实质。家风文化中倡导“诚信为本”,把诚信视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这里所倡导的诚信思想不就是个人层面所提到的“诚信”吗?

二、传承优秀家风对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组成单位,一个个小家组成了一个大的国家。而家庭教育形成的价值观念的总和,又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家庭这个教育场所发扬优秀家风文化,能够让优秀家风中契合核心价值观理念,更好地落到实处,更容易被人们接纳认可。这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志强调:“家风建设十分重要,要用良好的家风构筑起良好的社风。”[2]

同时,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重要,因为青少年时期正是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通过家庭教育传承优秀家风,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教育中得到践行。

三、传承优秀家风的具体措施

1.以扬弃的手段来选择优秀家风

传承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家风,要求我们不仅要挖掘古代大家、名士的优秀家风,传承近代革命前辈、共产党员的红色家风,还要去掉不利于时展的糟粕,例如“男尊女卑”的封建残余思想。要用发展的眼观来看待家风文化,用辩证的方法来选择有利于时展的优秀家风进行传承发扬。

2.传承优秀家风需要父母长辈的身体力行

由于优秀家风来源于家庭和家族。优秀家风的传承也离不开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和教导,传承优秀家风必须依靠父母和家长在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中以身作则,以身传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将优秀家风传给子女。颜子推在其《颜氏家训》中指出:“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服,行其所服。”[3]意思是,同样的话,如果是父母和亲人告诉你,你更容易相信。同样的命令由不同的人下达,其接受度是不一样的,自己佩服的人的命令往往更容易被接受。父母长辈对自己孩子的价值观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通过父母身体力行更容易使优秀家风得以传承。

第9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氛围;师资;评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厚文化根基。在小学阶段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至关重要。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阵地。

一、我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做法

1.打造书香校园,营造氛围

创设浓厚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学校部分宣传栏、班级“文化展板”专栏,专门开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栏,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意义、方法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

2.各班设立班级图书角(书柜由学校统一制作,提供指定位置摆放,各班专人负责管理)

学校鼓励班主任、跟班老师、学生捐献内容健康、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杂志。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开辟书源。

3.建立学校传统文化体验室

体验室包括古琴、茶艺、插花、书法、国画、围棋等。利用每周一节传统文化课或校本课程等时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体验室亲身体验国学魅力。

4.寓教育于活动中,丰富内涵

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每年六一的汇报演出活动中,传统文化板块内容必不可少。如课本剧《狐假虎威》《揠苗助长》,经典诵读《弟子规》《少年中国说》,舞蹈剧中的《说唱脸谱》《春晓》等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最受好评。而且,在全县首届师生“经典诵读”比赛中,我校四年级的《少年中国说》获得一等奖,我校两名教师诵读的《明月几时有》也喜获一等奖。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教育活动内容,提升了教育活动内涵,同时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以传承。

二、学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教育之教学时间与地点问题

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树文化灵魂,仅靠在学校的国学经典诵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除学校教学这一主渠道外,还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回归家庭,以家庭生活樵靥澹引导他们回归生活理解历史。

2.传统文化教育之教学内容与方法问题

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或下一代如何传承,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急功近利的传承之下掀起的“唐宋诗词热”“国学热”“幼儿读经热”,在热闹之余,也让我们陷入沉思之中。难道流传千年的文化就是“背背诗词”“走走形式”?这样,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不是近了,而是远了,于孩子们的学习不是美了,收获了,而是多余了,负担了。

3.传统文化教育之师资培训问题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一支具有良好的教师道德规范、专业技能不断提高、配置日趋合理的教师队伍。但是,目前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现状可用“缺、弱、差”三字概括。要锻炼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和谐高效的教师队伍任重而道远,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一个过程。

4.传统文化教育之评价方式问题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目的主要是检查和促进教学工作。然而,目前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方面的评价还存在随意性问题,甚至一些评价者根本就没有标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