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儒家传统教育思想范文

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精选(九篇)

儒家传统教育思想

第1篇:儒家传统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儒家思想;大学生;道德教育

我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固然有其自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但不可否认,传统道德思想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至今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其中“修身”、“仁爱”、“礼仪”、“信”、“义”、“廉耻”、“忠”、“孝”、“自省”、“慎独”等内容,如果剔除其消极的功利糟粕,保留其合理内核,对培养当今大学生基本道德准则、培养遵守日常社会规范行为,无疑是有益的。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对中华民族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在一定时期甚至构成了民族共同心理和主要的思维方法,看不到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作用和局限,看不到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对我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影响,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

总括起来,儒家传统道德思想侧重于政治伦理教育。它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的,它的核心是“有道”。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劝告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天性的“善”的境地,使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那么社会自然就安宁了。所谓“有道”,就是所有的人都按照封建礼制规定,上下有序、各行其事,不允许越轨。如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孝敬赡养父母,各自遵守基本社会伦理规范和生活规范,讲究礼节礼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意识等。这些观点,在我们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仍然是必不缺少的重要内容。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可以讲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教育大学生牢记父母养育之恩,孝敬父母,回报父母,推而广之,教育大学生感恩报德,回报社会,关爱他人;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大学生学会谦让、诚实、关爱亲友,培养亲情友情,这样就把传统的正确的道德观、伦理观灌输给了学生。当然这种灌输的方法要灵活多样,要重视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形象性。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运用电影、电视、录音、录象、网络以及其他形式。例如扮演社会角色、参观名胜古迹、考察、旅行等,这样更适合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满足其好奇心,增加生动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要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就应挑选既懂得儒家思想又热心德育工作的老师担当专职德育教师。一方面,加强学科教育中德育工作的不足,另一方面,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开展各种利于道德行为教育内容的活动,丰富大学生活,扩展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积极向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意志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有机地融入大学德育教育,应该注意层次性。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学会自我控制,养成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在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多。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遵守日常社会规范的习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不懂亲情友情。对他们进行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在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强调自我探索精神,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高学历人群,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貌。把大学生置于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对他们进行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再就是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培养大学生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正确态度。参照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要求,制定严格而又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规校训,从小处着手,优化大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如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抽烟酗酒,不嚼槟榔口香糖,不乱扔纸屑;谈恋爱讲文明,交往注意自己的仪表,待人诚实、守信;穿着适合自己的身份,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等。

在德育教育中对大学生灌输儒家传统道德思想,还须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因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的大学生面对的是开放的世界,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不分良莠冲击着传统道德,企图摆脱传统道德的影响,去发展个性,实现自我价值,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不打破僵硬、封闭的体制,还是“涛声依旧”,就难以为大学生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形成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个性,那种简单粗暴、“重专业轻德育”、“重管理轻教育”的方法,只会增加大学生的反感抵触情绪,削弱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方面,一些父母没有充分认识儒家传统道德思想的教育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他们要么对孩子过于溺爱,只重视物质生活,不重视基本道德和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放任自流;要么一味拒绝、压制,长时间不能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因而造成孩子的压抑感,性格扭曲,到了大学仍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告诫家长,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示范作用。

第2篇:儒家传统教育思想范文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研究目的。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对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单单影响着我国国民的为人品质,也为我国的经济及国民素质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文化价值。儒家思想甚至远传海外,进一步宣扬了我国声望,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到现在为止,东亚诸国也都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其国家的重要思想文化,将儒家文化当作重要的思想教育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课改的逐步实施,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在逐步加强,如何将儒家文化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所有大专院校所共同面临的问题。

1.2研究意义。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对我国思想文化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儒家思想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1],不仅仅能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知儒家思想,便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儒家思想当中的教育思想符合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突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将儒家思想和当今的社会发展相融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知行合一。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二、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它形成于先秦时期。孔子继承了夏商周时期的礼乐和宗法制度,孔子所提出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思想,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的说法,这表明孔子的思想极具代表性,拥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并且其所撰写的《尚书》《周易》等书籍也成为了儒家文化中最初的经典典籍。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开始分裂开来,其中以孟子和荀子的观点最被世人所赞扬,他们提出了“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两种思想来通过这两个方面来进行人性的探讨,而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为了帮助汉武帝统一封建社会,他就将“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又融入进儒家学说中。这使儒家思想在帮助人们建设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开始禁锢人们的思想。

宋朝时期的儒家文化经过了张载和二程的发展,开始形成理学,南宋时期的朱熹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理念相融合,理学观点发展到顶峰,而明代的王夫之则提出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理念。多种理念的出现和发展使儒家思想一直被传承并发展下来。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 高校思想教育所获得发展

1.1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历来重视的工作重心,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校课程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一个地位逐步巩固和加强的作用[2],而且伴随着种中央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等文件的下发,表现了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这对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

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关于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的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础方针,这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教育会议的开展,提出了“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等教育理念,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2高校思想教育师资力量的逐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被中央和学校高度重视,两者开始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投入。学校开始建立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实功底和教学能力突出的专业师资队伍,这些教师都是通过有关部门和学校的重重考核才确定下来的,这种高校的师资力量能够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同时党中央也开始将党和团组织在高校中普遍传播和建立,这种党组织和团组织的思想工作的建立有助于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建设,定期在校园内开展思想政治品质的宣传和定期发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宣传页和书册。

(二) 高校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教育太过限制于书本和一些空洞的说教,这种课堂上的政治思想教育一般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即便拥有教学系统的理论学说也无法将其真正的刻入学生的脑海中。而且高校思想教育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教学方式陈旧,教师和学生在施教和学习过程中也缺少哦相对的激情。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学生在学习思想教育建设这些主流文化时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金钱的诱惑下开始只注重短期内的经济交易而不重视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也受其影响,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没有金钱重要。这种风气的形成也表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在逐渐的缺失。

四、 儒家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4.1组织富有儒家思想的校园文化活动。儒家思想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高校应当加强对儒家文化思想的重视,经常组织富有儒家思想的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儒家思想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将文化与实践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儒家思想对自身的影响。

4.2汲取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对于“德行”的培养,儒家思想注重个人的内在德行,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相符合,将儒家思想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和改变,也可以将儒家思想通过高校这一大平台进行传播和发展[3],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

第3篇:儒家传统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 儒家文化 高校党建 应用价值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学说在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方面都在发展。当今社会,儒家文化不断得到重视,并且焕发出新的活力。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下的当代大学生从小就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感比较高,在大学生党建和团建上发掘儒家文化的价值、意义,充分利用儒家文化资源,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高校党支部、团支部在制度建设、思想教育、党团服务、创新党建等方面的发展。

一、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价值

(一)儒家文化对中国中产党人的历史价值。

中国共产党与儒家文化始终是紧密连接的。首先儒家文化中存在大量的唯物论和辩证论,比如《论语・先进》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明确地否定了鬼神的存在,这是儒家唯物论的一个论证。《易经》中“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则坚持矛盾统一的辩证观点,讨论了两个事物的相对运动变化。等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曾受过儒家传统文化教育,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这一哲学后重新审视儒家思想,辩证地看待儒家文化,然后站在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剖析中国现状研究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道路。多数学者都承认儒家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推动作用[1]。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融合的产物。儒家文化中的德治思想对共产党人修养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强调党员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所以儒家文化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二)儒家文化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党的十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提升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很有意义,此后全国上下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讨论和实践活动,掀起了一股热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从字面上看只是一个简单的词,要深入理解,需要深入分析研究其背后的意义。儒家文化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鲜活的实例。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文化传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借助传统文化。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宣传学习中存在学习不够深入,缺乏实际案例,与现实脱钩等问题。利用大学普遍能接受的儒家文化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三)儒家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对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指明方向。其中就有说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立德树人是儒家文化的一个方面,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就是立德的过程,通过批判地学习和弘扬儒家文化思想,根据时代的要求诠释,能够达到服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儒家思想中胸怀天下、立志报国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礼记・礼运》篇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后孟子提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表达了儒家贤哲“尚公去私”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产生过积O的影响,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2]。这种甘愿吃亏、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应该被大力提倡,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儒家文化中还有很多此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的主题和内容,需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分析延伸,多途径引导教育,使大学生立德树人,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二、有利于党建的儒家文化要素

(一)儒家大公无私精神有利于塑造学生党员的人格。

一个人的人格品质是其内在的核心力量,是一切行为的源泉,因此大学生党员的人格塑造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儒家文化有利于个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观。儒家文化中天下为公、大公无私的精神对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相通的,儒家文化中修己达人和为人民服务更是高度相通。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儒家推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能帮助大学生党员领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个人品质上,儒家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的积极主义,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乐观主义,使学生党员勇于面对挫折,提高抗压和适应能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观,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3]。此外,合理的大学生人格塑造能够端正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增强其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品质。

(二)儒家“修齐治平”精神有利于树立学生党员的理想。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集体,在群众中起到表率作用,是普通学生的学习榜样。因此,大学生党员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广大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有利于大学生党员远大理想的树立。这一思想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兴衰结合、个人的修身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大学生党员应当树立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有了这个理想才会从各个方面“修身”,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地遵守道德准则,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修正自我,完善自我。人的行为是社会的产物,整个社会的风气又是人的风气所形成的,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对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孔子也强调“见贤思齐”的榜样学习作用,可见向别人学习的必要性。高校党员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他人的关注,良好的行为和思想会间接影响他人。青年大学生必须树立修齐治平的理想,跟着党的方针路线走。

(三)儒家和谐思想有利于促进党支部的和谐。

儒家和谐思想包含了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的思想,这一和谐思想同样能够促进党支部的和谐。将和谐思想运用到党支部建设中更能促进党支部快速有序地发展。《礼经・中庸》中所说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要求人们应自觉地把道德规范内化为发自内心的道德约束力。儒家和谐思想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能丰厚党支部的文化底蕴,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改善党支部中的不和谐现象。党支部成员遵守和谐的道德标准,融入党支部建设当中,自身发展和支部发展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能有效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但是党支部的学生党员毕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难免会发生某种摩擦,这些冲突和矛盾可以通过儒家“仁者爱人”、“以礼待人”的和谐思想化解。

(四)儒家创新精神有利于增强党支部的活力。

孔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学习他人优点,反省自身不足,提高自身德行。对于党支部的发展来说,一味地墨守成规是不够的。发展需要创新,这种创新不是简单地改变一切老的东西,追寻一切新潮的东西。强调每个党员要时刻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对待错误并真心改过,不重蹈覆辙。人就是在犯错误―正确认识错误―及时改正错误―自省自责―防止犯错误―提高修养的过程中成长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党支部也是如此,需要在不断继承创新中发展。每个党员还要对党支部提出合理的建议。去其他先进党支部学习,开展民主生活会、茶话会等,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交流,形成良性的思想碰撞。开展内容充实、主题积极、形式活泼的党支部活动,让学生党员乐于参加政治活动,增强对党支部的归属感。

三、儒家文化促进党建的途径

(一)端正思想认识,重视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历程,或多或少存在封建思想,但它比封建社会有着更悠久的历史,内涵更加丰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儒家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建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高校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需要用全新的视角进行破解。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党建工作破题提供新的思路。高校党建工作者和思想教育者要用辩证的眼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儒家文化,形成符合党建工作内容、党建制度要求的教育材料,把儒家文化传承落到实处,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部门要认识到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提供政策和财力的支持。总的看来端正思想、高度重视是儒家文化价值开发利用的前提。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发挥传统儒家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必须让更多的人了解儒家文化,认识儒家文化。曾指出对儒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儒家思想的导入同样离不开宣传,在高校的党建和团建中要不断融入这一思想,比如在各个班级团支部中召开儒家文化学习主题班会,在班会上进行讨论。发放与儒家文化相关的学习教辅资料。组织儒家文化学习知识竞赛,在学校的各大文艺晚会上融入儒家元素,创造更好的儒学环境,让大W生浸润在儒家文化的学习氛围中。在党支部建设的日常中,有意识地组织一两场儒家文化、儒家先进事迹的学习会。给青年团员、青年党员灌输“仁爱”、“和谐”、“自省”的思想,在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儒学学习氛围。

(三)积极推进实践,创新工作模式。

儒家文化若要在党建工作中发挥实效性就需要大胆实践,以高校辅导员为思政教育前沿的教育工作者,发挥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和引路人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辅导员担任党支部书记。辅导员首先要深入学习研究儒家文化,具体到党建工作中,对学生在学校的各项党建活动,积极引导参与,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辅导员要深入学习儒家思想,在党支部开展的学习活动、重大主题活动中加入儒家文化,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自然会受到儒家文化的积极熏陶。在党员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可以适当以儒家文化作为参看依据,在团员推优、积极分子考察、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中,学生有没有做到大公无私地为他人服务,有没有在学生中起到修身、立德的表率作用,以儒家内涵考量一个学生是否符合党员发展的要求。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思想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对党的成立、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高校党的思想建设也起到一定指导作用。高校要搞好党的思想建设,可以从儒家思想切入,用好这一武器,切实推进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及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宁波.近十年来中共与儒家文化研究述评(1920~1949)[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6(1):102-109.

[2]王祥云.儒家学说的主导精神对民族文化的影响[D].开封:开封大学,2007.

[3]刘和忠.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儒家传统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儒家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62-01

一个人智育不过关是次品,体育不过关是废品,德育不管过则是危险品。大学生担负着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健康、全面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全面教育不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儒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如果能将儒家文化融入其中,不仅能够加深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缺陷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逐渐滑坡,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诚信的缺失。大学生不诚信的行为到处可见:考试作弊、迟到早退、欺骗师友、伪造证书等等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常态。

二是价值观出现偏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大学生出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倾向,对缺乏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心,而是热衷于追逐金钱和名利,价值观物质化、庸俗化现象严重。

三是心理素质薄弱。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差,遇到一些坎坷和挫折便容易想不开,甚至轻生。这种对生命的否定感是大学生思想意识中的大蛀虫。

二、将儒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将儒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儒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十分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帮助学生重塑道德意识,提高其人文素质。

第二,有教无类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维。在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第三,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教学思维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实效性。儒家文化重视学生的个体性,强调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擅长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学与思的辩证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儒家文化强调在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学与思的循回往复中实现知识的渗透和精神的领悟。

三、探索儒家文化融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儒家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而现代教育理念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二者不谋而合。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应该吸取儒家文化的精髓,有的放矢、全面系统地对学生展开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继承传统、把握现代。

(一)引进儒家经典,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将中国传统文化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的一次课堂完善,能够在提高课堂吸引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这不仅是课堂和教学方法上的完善,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过程。因此,我们要将儒家经典融入思想政教育内容中,让学生领悟儒家文化价值,将儒家文化精髓内化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二)注重知行合一,促进儒家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儒家文化追求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要求学生不仅能领悟某一真理,更要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具体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举办经典文化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促进儒家经典文化的传播,学以致用,将内化于心的文化修养外化到行动中。

(三)营造校园文化,形成浓厚广泛的儒家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要想将儒家文化彻底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营造出深厚广泛的儒家校园文化,润物于无声,充分发挥文化渗透的作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标语、社团等方式,使学生每时每地都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另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平台,不遗余力地进行儒家文化传播,营造出真正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我们应该充分地吸收儒家文化中的精华,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春晖.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J].中州大学学报.2014(4):102-105

[2]周捷.将儒家文化精髓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

[3]王晔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J].黑龙江史志.2009(24)

第5篇:儒家传统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儒家思想;和谐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0-0108-03

一、 新加坡的思想道德教育

新加坡地处欧亚两洲的交通要冲,深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独立后,新加坡人种复杂、多样,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趋势。为了避免矛盾和纠纷,统一国民思想,发展经济建设,新加坡政府认识到必须加强对国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儒家伦理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加坡文化建设的目标转向重振传统文化、弘扬东方美德、抗拒西方颓废思想。新加坡政府认为,在华人占主体的社会中,提倡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华人主体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是这种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被新加坡化的文化。例如,新加坡将“五伦”观念做了修改,把“父子”改为“父母与子女”,把“君臣”改为“国家和人民”,把“兄弟”改为“兄弟姐妹”,并对“五伦”的内容赋予了现代解释,如强调男女平等、强调国家领袖和普通民众都应该对对方尽职尽责等。具体的教化内容包括:强化国家意识,坚持爱国教育、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实施德治教育、民本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等等。为了使儒家思想更深入人心,新加坡政府不但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儒家思想现代化研究,而且从那时起,也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课程,以使儒家思想在青少年心中扎根,为全社会普遍接受其共同价值观奠定思想基础。

(二)共同价值观教育

李光耀曾说:“如果伦理和道德价值观的水准低落,新加坡就会走下坡路。因此,我们是否能维持稳定和保持我们的优势,问题不在经济发展方面,而是在于社会道德的结构。”①新加坡政府认识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要有全社会和各民族认可的共同价值观。于是,新加坡政府提出,必须在全社会建立共同价值观。这一提议在社会各阶层人士中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经过认真讨论和辨析,新加坡人对此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并且制定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于1991年提交国会正式修订通过。这就是著名的新加坡五大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共同价值观是在博采新加坡各种族价值观念共同精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既包括了东方文化的传统价值,又确定了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所应具有的基本价值取向。

(三)品格教育

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新加坡各级学校中普遍重视学生的品格教育,培养学生爱国、诚实、勇敢、善良等好品质。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院长拉保绍曾说:“品格教育课程通过个案、讨论和郊游等方式将廉洁、进取、毅力、关怀、合作与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这些价值观不但对学生的将来有所帮助,在个性发展上也将终身受用无穷。”②新加坡品格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这种品格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国民教育

新加坡的国民教育始于1988年,当时国民教育被政府定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措施之一。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指出:“国民教育,应该培养出共同的国家意识,使学生了解我们的过去对今日和将来的影响。国民教育必须双管齐下,兼顾到认知和情感。”③在国民教育政策指导下,新加坡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通过正规课程与非正规课程推展国民教育,对学生灌输政府所提供的为国尽忠的价值观念,使学生成为一个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新加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独立后的新加坡,坚持在“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高度重视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公民道德教育。新加坡前教育部部长陈庆炎博士在国会上说:“儒家思想中的许多要点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在制定公民道德教育课程时,没有理由不把儒家思想的精华吸收在内。”③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加坡模式”的儒学运动是其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创新点。从那时起,新加坡也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课程。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儒家思想外,新加坡政府及其学校还在社会上开展各种儒家伦理的教化实践活动,使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新加坡政府倡导的“新八德”以及共同价值观运动等,都是对儒家思想的重新改造、批判与继承。

新加坡以儒家伦理价值追求为基本精神,强调正直、诚实、忠诚、信任、同情心和责任感这些核心价值,同时吸收西方的科学精神和其他民族气质,形成了一种视野开阔、立足国情、求同存异、强调特色的总体特征。新加坡创造的现代化模式,否定并粉碎了韦伯关于儒家文化不能产生资本主义的命题和“东方世界注定不得现代化”的断言。

二、新加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纵观新加坡的思想道德教育,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经历了批判、改造和转化后,可以化解西方文化的不足,成为现代化的精神动力。目前在我国,在马克思主义占据统治地位的整个文化意识形态里,如何找到传统的儒家伦理与马克思主义这两种文化的结合点,使二者兼容并蓄、共同发展,成为现代化征途中的一股强大精神动力,是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努力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处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因此,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必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体现民族性才能大放真理的光芒。我国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华传统文明正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向历史更深处拓展的文化动力。

(二)儒家经典教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两种文化并无冲突,能够和谐发展

自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马克思主义就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处于核心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中华传统的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开卷首篇文章中,马克思就严厉抨击普鲁士的书报检查制度,他风趣地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家,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没有色彩就是这种自由惟一许可的色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精神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惟一合法的表现形式;精神只能披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自然界却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⑤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在对待人类思想文明的态度上表现出很大的包容性。同时,这段话也科学地启示我们如何对待人类的精神产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传播并为中国的民众所接受,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中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所奋斗的社会理想不谋而合。由此,以儒家伦理为主的中华传统文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并为人们选择和接受的思想文化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因。

实践雄辩地证明,儒家经典教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无冲突,只有大力发扬并重视中华传统美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也给予儒家伦理现代化以新鲜血液。这两种文化的和谐发展无疑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吸收、弘扬儒家伦理的精华,不断充实、完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李光耀曾指出:“在我管理新加坡的经历中,特别是1959~1969年的这几年,使我相信,如果大部分新加坡人没有儒学精神,我们很难克服我们的困难和挫折。”⑥新加坡的实践也证明了儒家思想缝合了东方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以及西方文化全球蔓延中所出现的文化裂痕。中国是东方文化的发源地,虽然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内容已经不合时代的要求,但是儒家伦理中作为民族文化精华部分的道德和价值观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在对待儒家伦理的态度与做法上,我们不能像泼洗澡水时连同婴儿也一起泼掉。所以在德育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儒家思想要有时代的更新,不断充实其内容,实现传统观念和范畴的现代化改变,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动源。

(四)赋予“忠”以时代特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新加坡政府特别强调“八德”中的“忠”――爱国,并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各种途径的爱国主义教育,突出强调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民族自豪感,鼓舞了各民族为新加坡的繁荣而团结奋斗,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感召力。自古以来,儒家就十分推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等为国担忧、报效祖国的精神境界。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要一如既往地进行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首先,爱国主义教育要深入到广大的农村。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主体的国家,这也是我国的国情,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其次,要激发广大民众的爱国心与爱国热情。这种热情需要理性的指导,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则表现为理性的爱国。再次,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小进行,尤其要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大力宣扬爱国主义,使他们从小就树立国家意识,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努力奋斗。

[注释]

①④⑥赵康太、李英华:《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与东南亚伦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6篇:儒家传统教育思想范文

日新变化思维是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思维方式,它把整个宇宙、人类社会看成是处于不断变化、不断更新、永不停息的一种存在状态。例如,《易传》把变化视为事物发展之新的状态,或变易为新的事物。事物的生成与发展,均是变化的结果。《易传》记载:“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由于天地的变化才得以生成万物,变化即生成,生成是变化的结果。此外,“变化者……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4]。表明了变化的根本要义是反复与创新。《易传》创下了“先化后变”的思维,《中庸》则提出了“先变后化”的思维。《中庸》记载:“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说明了事物从小到大,从微至著,从内及外,逐渐由不明显到显著的变化过程。纵观儒学从先秦萌芽到两汉形成再到宋明鼎盛的历程,它是一个后儒在前儒的基础上不断继承与创新、发展的过程,体现了日新变化思维的烙印。例如,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加以丰富和完善,将“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又如,荀子的思想体系源于儒家,又吸取了各家的思想。再如,儒学到了宋明时期,把佛教的心性说和道家的天地万物生长说批判地吸收进来,形成了新儒学,即理学。这些都是儒家日新变化思维方式在学说或者文化发展上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批判地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展需要高度凝炼而成的价值体系,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以及合理“化”之的思维特点。同时,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由于时代是不断推进的、实践是不断变化的,时代与实践的发展变化需要变革,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定型,还需要不断演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演进基于时代、源于实践、生于变革,从中便可窥探出儒家文化的日新变化的思维方式。

二、儒家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儒家文化必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滋养。

(一)国家价值目标

就国家价值目标而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是对经济层面、政治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的发展目标所作的价值要求。儒家虽未就这四个层面作出过如此明确清晰的概念提法,但其思想主张与现代价值主张并不乏相通之处。例如,孟子强调国家制度要保证人民基本的生产资料,指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5]在政治上儒家主张实行“仁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6]实行德政的目的就是解决和改善百姓生活。同时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即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这种朴素的“民本”思想的烙印,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是“富强”、“民主”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是古代“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中国自古是一个文明古国,今天所倡导的“文明”在儒家文化中体现在其所极力倡导的由“礼”至“德”的社会道德要求中。儒家文化崇尚“和合”,“和”是中华文化的特色。《礼记•中庸》记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体现了尚中贵和的中庸之道。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都表明了贵“和”的基本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和谐”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和谐,不仅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在国家交往中国与国之间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因此,这是对中华民族“尚中贵和”精神的高度延伸与升华。

(二)社会价值取向

儒家文化的社会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许多相通之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儒家文化的社会价值观中借鉴很多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这里所体现的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与儒家所强调的“义”是相通的。儒家强调以义制利、重义轻利、见义勇为的“正义”的道德界限。孟子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8]即是说,在生命与正义发生矛盾时要“舍生取义”。儒家倡导积极入世、适应社会,在社会规范中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心性自由状态;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德性平等;儒家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重礼制,强调以“礼”至“德”。同时,儒家的代表人荀子对“礼制”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提出“隆礼重法”思想。这些思想资源,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能批判地汲取的思想文化资源。这一层面的价值观虽然看似是西方的概念,但其具体的思想内涵在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却不乏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子和中国文化的特色,实现了外来价值概念与本民族思想文化特色创造性的融合。

(三)个人价值准则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它关于个人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的思想资源自然十分丰富。“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入世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安民的人生理想,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造就了大量的爱国英雄豪杰。同时,儒家“尚公”的集体主义意识也为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伦理道德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的内涵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已发生变化,实现了与社会主义的紧密融合。“敬业”一词最早出自《礼记•学记篇》中的“敬业乐群”,这是儒家提出的一种道德观念,意指安于职守,联合益友,共同奋斗,这与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尽职意识有相通之处。儒家十分重视“诚信”道德,孔子“主忠信”,大力倡导在为人处世、交友、办事、从政等各方面都要守信。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6]强调了“信”的极端重要性。孟子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9]指出了实现“诚信”的关键在于“明善”。时展了,社会背景变化了,对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自然也要实事求是地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我们党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中抽离出其合理成分,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高度凝炼而成的。

三、儒家文化可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传播方法支撑

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除了其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理论体系为统治阶级所需要以外,也离不开其独特的教育、传播方法的支撑。儒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进步,其传播方式已相当完善。今天,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充分运用现代社会的教育手段、教育技术及传播方法的同时,要充分借鉴儒家文化中一些有益的传播方法,为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的传播方法支撑,做到把传统与现代传播方法有机地结合、灵活地运用。

(一)注重价值观的生活化、具体化

例如,孔子讲“仁”,只告诉人们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克己复礼”等等,告诉人们在做人做事时怎么做才符合“仁”的要求。作为儒家的终极价值追求,“仁”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内涵,但却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和践行。儒家文化的这种教育方式,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有一定的启迪。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在于理论层面的宣传和弘扬,抽象的理念尚未渗透到人们具体的生活中。因此,传播主体应该把重点倾向于将十二条价值理念恰当地融入民众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工作当中,告诉人们在做人做事时如何为之才能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标准,这样才能达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践行。

(二)全方位教育、多层次影响

传统儒家文化的教育方式十分丰富,体系十分完善,是一个包括启蒙教育、家庭教育、应试教育到社会传播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封建社会在小孩的启蒙阶段就把儒家文化通过儿歌、故事等方式灌输给孩子,在家庭中通过家训的形式规范家庭成员。另外,封建社会将儒家经典定为社会选拔人才的指定考试科目,学子想要应试成功就要学习、掌握儒家经典。这样,一方面巩固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学子们把儒家文化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播给平民,使儒家文化通俗化、大众化。营造社会文化氛围也是儒家极为重视的一种文化影响方式,它将其所倡导的内容通过小说、戏曲、说书等贴近民众生活的方式展现出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儒家文化无处不在。传统儒家文化的这种全方位的教育、多层次的影响模式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能借鉴之处。正如所说:“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启蒙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传播手段及活动载体的优势,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

(三)树立榜样,发挥示范作用

第7篇:儒家传统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新儒学;教育思想;成人教育;教材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20-03

民国初期,袁世凯为了维护政权,在教育和文化上掀起了复古逆流,复古势力大力推行尊孔读经,儒家文化成为其巩固政权的工具。与此同时,部分有识知识分子在教育界掀起了反古思潮。他们将儒家文化与政治复辟捆绑一起,认为儒家思想是千年专制的精神根基、孔教与共和不相容,从政治的角度上片面否定儒家思想,使传统儒学受到重创。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西学东渐”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占据了中国文化界“大半山河”,许多学者开始摒弃“中体西用”而追求西学的“体用不二”,西派的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立足于学术界,而传统制度化儒学走向消亡。然而,旧儒学的消亡却孕育了新儒学的重生,一大批以儒学为主干的知识分子为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了新的发展途径。1920年,梁漱溟先生于北大发表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讲演引发了学术界对新儒学的讨论。何为新儒学?方克立提出:“所谓现代新儒学,是指五四以来,在强烈的民族文化危机意识的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文化之慧命自任的知识分子,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重建宋明理学的‘伦理精神象征’,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学,构建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实出路。”民国中期以后,新儒学思潮上第一代第一群以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家以及第一代第二群以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家不但重新诠释了儒学,并且提出了新儒学教育思想,对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当今成人教育教材的建设也有所启示。

一、民国新儒学教育思想概要

(一)强调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

儒学是关于人生的道德哲学,新儒学思想家们在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上特别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与人生观的确立。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以“意欲”为出发点揭示了东西文化差异。他提出西方化是“意欲向前”的而中国文化是“意欲自为、调和、持中”的。不同的哲学观导致不同的教育观,梁漱溟认为教育应包含知、情两方面,西方人重视知,中国人重情志。他否定科学主义思潮,认为科学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能诉之于内,只有情志教育才能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生活的本身全在情意方面,而知的一边——包括固有智慧与后天的知识——只是生活之工具”。同样,思想上由佛转儒的熊十力提出了体用不二的新“唯识论”体系。他认为,学问当分两途:日科学,日哲学。科学即客观事物的存在,称为量智;哲学即为本体,称为性智。他提出:“量智只能行于物质的宇宙而不可以实证本体。本体是要反求自得的,本体就是吾人固有的性智。吾人必须内部生活净化发展时,这个智才显发的。到了性智显发的时候,自然内外浑融。”在《新唯识论》上、下篇中他进一步用心和镜来诠释他的思想。心为本体,镜则为“心所能到”的一切对象,心镜虽不可分割,但只有镜从属于心才能达到《中庸》中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

张君劢对科学与人生观进行了对比,提出科学是客观的、理论的、分析的、因果规律的、相同的;而人生观是主观的、直觉的、综合的、自由意志的、单一的,所以“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绝非科学所能为力,唯赖诸人类之自身而已”。他崇尚主观意志的自由,贬低科学,强调人生观的确立不能靠科学,只能直觉、自由意志为之。贺麟提出了道德的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统一的形而上学:“理想唯心论”,强调“道德”为本体而“精神”为主体;钱穆的“理气一体浑成”、“心性一体两分”的观点也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重视道德教育和人生观的确定都体现了新儒学思想家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第8篇:儒家传统教育思想范文

关键词:儒家文化;认同现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48-02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经过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体系完备的思想,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观念。因此,面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文化因素,大学生极易产生文化叛逆,形成文化认同危机。

一、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同现状

本文以对哈尔滨工程大学187名学生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同现状,以期引起高校理论界的重视。

1.大学生了解儒家文化的来源单一且学校资源利用不足

数据显示,被调查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了解来源依次是书籍书刊、中小学教育、电视节目、网络媒体、学校讲座、家庭氛围影响以及相关课外实践活动。当代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没有受过良好家庭氛围的熏陶,家长大多忽略了文化素质的教育,只有16.1%的学生表示受过家庭氛围的影响。而且,在校大学生没有很好地利用学校资源,187人中仅有46人通过学校讲座了解儒家文化,仅占到24.6%,这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流失;学校也没有很好地开展相关课外实践活动,这一项仅有6.42%的同学选择。

2.大学生对大学开设实用性学科认同度较高

大学生对高校开设实用性学科的认同度较高,69.5%的学生非常赞同在大学多开设一些类似《西方经济学》、《证券投资》等实用性强的课程。相反,受调查大学生中,仅有32.6%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大学开设《儒家文化经典导读》这门课程,54.0%的学生认为比较有必要,占了绝大多数;而受调查的大多数理工科学生都对此表示不赞同。

3.对儒家文化的精华思想认同度较高

从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66.8%的学生认为儒家文化有利于自身修养的提高,其中“孝”的影响首当其冲,70.6%的大学生认为儒家文化对其最大的影响就是“孝”,往后依次是“信”、“礼”、“义”、“悌”、“耻”、“忠”,以及“廉”。关于儒家文化在当代存在的意义为何,64.7%的学生认为是“修身之术”,34.2%的学生认为是“对教育的贡献”,但是仍有3.2%的学生认为儒家文化是陈旧的思想,只会让人呆板。

4.对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及传播方式的不认同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以及传播方式不认同。15.0%的学生认为儒家文化在当代存在的意义是沿袭古老传统,11.8%的学生认为是文人学者做学问的工具,11.2%的学生认为是政治统治。对于当下很多文化学者都致力于儒学研究并配合主流媒体向社会公众普及传播传统文化的现象,54.0%的学生认为此现象意义重大,是对儒家文化的肯定和弘扬,42.3%的学生认为这样意义不大,能有正面影响,但多数情况是为了炒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精华思想有较强的认同,但是这种认同只是选择性认同。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出现了儒家文化认同危机。

二、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出现认同危机的原因分析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蕴含着很多的精华思想,然而,高校的重理轻文现象、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以及网络媒体的无序失控等因素却强烈冲击着大学生还处于形成时期的儒家文化认同,致使部分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出现了危机。

1.儒家文化的思想弊端

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是束缚人们行动和思想自由的枷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儒家思想中较为明显的弊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而且这种成分划分是与生俱来的,这种等级观念造就了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抹杀了任何可能存在的批判精神。而中国很多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或见证过很多这样机会不平等的事情,这与他们学习的西方人权、民主的思想和民主社会里人民有相当大的自由权利是相反的,因此难以认同这种从儒家文化中得来的论出生、论血统的思想是有情可原的,对儒家文化也就难以认同。

2.大学生辨别能力较低

当代大学生固有的认知特点使他们对新事物怀有极强的好奇心,但是,在对文化的吸收过程中,他们往往带有幻想的色彩,不切合实际,不能准确、深刻、全面地认识问题;同时,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成型,缺乏辩证分析、冷静处理与自觉抵制的能力,缺乏文化选择和文化辨别能力。加上他们成长于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的时期,面对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他们往往手足无措,对健康、先进的文化和错误、没落的文化不加辨别,这使得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浅显思想表现得很认同,但是对内在深层次的隐形文化却不尽认同。

3.我国高等教育的惯性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表现出重科学轻人文的倾向,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理工科教育在大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人文科学教育衰微,直接导致儒家文化难以进入大学校园。从调查问卷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了解大多来源于中小学教育,而进入大学之后几乎不再学习儒家经典,只关注外语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高校中人文学科师资力量也较理工科专业的薄弱许多,教学方式也过于老套,还是以单向的说教、强制的灌输为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因此,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衰微,势必造成儒家文化教育的失落和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疏离。

4.网络媒体的无序失控

互联网使世界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融于网中,敞开于世人面前,我国儒家文化同样卷入交织着交流与冲突的旋涡之中。其结果是,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很容易被俘获,无序失控的网络文化销蚀了他们对国家、民族、正义、价值等传统文化问题的深度思考,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停留在粗浅的表层理解上。此外,互联网的开放性也增加了社会生活的透明度。于是,社会生活不完善的一面更多地暴露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在道德价值判断混乱的情况下,只能随波逐流,盲目追随社会上的一些认同观,因此对儒家文化产生认同危机。

三、提升大学生对儒家文化认同的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大学生儒家文化认同中出现的问题,也为了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我们必须提出有力的措施,以提升大学生对儒家文化认同的程度。

1.挖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我们必须认识到,儒家文化是精华与糟粕的并存。大学生在传承儒家文化时,一方面要对儒家文化有自信心和自豪感,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有意义的观点,如“仁爱”思想、“孝悌”之情、“修身”之术等,然后内化为自身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对其中的“三纲五常”等思想予以摒弃。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儒家思想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出正确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

大学生自身应当增加儒家文化知识储备并提升对儒家文化的认知,清楚地认识到儒家文化的积极意义和重要性,珍惜儒家文化,自主积极地学习儒家经典,明白儒家文化不仅仅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而需要我们认同,更在于其内在深层次的伦理观意义与自我涵养。同时,高校应多举办一些有意义、有影响力的实践活动,如开设诵读儒家文化经典的比赛,又或者学校的各个讲坛可以积极发挥作用,多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深入浅出地为大学生讲解儒家文化的精髓,使儒家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真正从心底接纳儒家文化。

3.改革高校人文教育方式

为使儒家文化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教育部应督促高校积极鼓励教师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儒家文化概论”等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以学分制的形式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同时,高校应注重人文学科师资力量的培养,引导教师以生动活泼、互动的形式授课,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多带领学生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创设好校园文化环境,以氛围熏陶人,提升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认知,在耳濡目染中将有助于大学生实现儒家文化经典的内化,提升大学生的儒家文化认同。

4.加强对网络等媒体的监督与管理

提升大学生的儒家文化认同,必须加强对现代传媒的引导、监督和管理,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网络、电影、电视及书报杂志等现代传媒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有关《论语》的讲座、书籍、电视节目的受欢迎程度,说明广大民众对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要求,尤其在物质虽然丰饶充沛而精神却相对贫乏困惑的当下,人们更加渴求及时雨露对心田的滋润。相关部门尤其是高校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作用,加强监管和引导,以形成良好的网络氛围,以通俗、亲和的视角来提升大学生的儒家文化认同。

四、结语

儒家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修身养性等观点,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关系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归属感,意义重大。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重视科学的今天,儒家文化缺乏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这一事实我们不可忽视,儒家思想必须得到更新、改变、转化和融通,必须要剔除其中的消极因素,将其义理以更为恰当合理的方式体现在现代生活当中。如何进一步充分挖掘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以及完成与现代文明的对接和融合,使大学生乃至普通民众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提升,是当下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樊娟.新生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M].杭州:浙江大学,2009.

[2]赖美琴.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

[3]王玉丰.试探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与成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

第9篇:儒家传统教育思想范文

(一)过度“西化”引发了道德危机

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初,经济状况并不理想,为了发展经济,新加坡不断的“西化”——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及技术,“为了电脑化而成为讯息中心,而实行了英文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新加坡建成了以制造业、金融、交通运输、贸易、旅游为支柱的现代化经济结构,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新加坡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加坡经济甚是富足,但同时也使新加坡处于“面临道德危机的阶段”。新加坡的道德危机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犯罪、吸毒、色情、嘻皮、离婚、堕胎等社会问题日趋严重;二是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个人主义价值观,怕吃苦,怕脏怕累,不赡养老人,年轻夫妻不想生孩子等等。

(二)传统家庭结构的丧失

在新加坡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新加坡重要的社会组织和家庭结构也出现了变化。1965年来在新加坡政府及其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到了八十年代新加坡呈现出一派繁荣和进步的景象。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进展,新加坡社会也出现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西方的腐朽生活价值观逐渐腐蚀下一代,社会失去坚固的家庭结构,而这又是长期以来促成新加坡社会团结的重要社会力量。要如何消除这种社会现象?李光耀提出:要以儒家思想去抗拒欧美风雨的吹袭,同时不惜任何代价避免三代同堂的家庭分裂。李光耀说:“我们的任务是在我们的孩子思想还未定型而且还可以熏陶时把儒家思想价值观念灌输给他们,以便这些处事待人的态度能够在他们长大后根深蒂固,终生不忘”。

(三)保存中华传统文化的“根”

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社会,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少量的欧亚裔人种构成。长期以来,华族人口占了新加坡将近八成的人口比例。新加坡政府认为,儒家伦理有爱己爱人的精神,它不但和各种宗教或文化没有冲突,而且还能够和它们相互融合。“学习儒家伦理,能够使我们尊重各种优良的文化和宗教传统”。另据新加坡198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大多数的华族是受着儒家思想的主宰,因此,政府认为“如果把儒家思想丢弃掉,等于切除了华人的根”、“儒家伦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华族文化的根源”。据此不难看出,新加坡政府此时推行儒家思想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为了保存中华传统文化的“根”。

二、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实施

(一)多措并举,奠定儒家思想教育基础及拟定教学大纲

1982年2月,新加坡教育部正式宣布将“儒家思想”列为中三中四学生必修宗教/道德教育的第六个选修科目,让不想修读宗教知识的中三中四学生选修。新加坡政府在宣布该决定后,便多措并举来奠定儒家伦理在新加坡的思想基础工作。一方面,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专门开设陈列橱介绍孔子哲学思想的中英文书籍,并将有关儒家思想的书籍文章编印成书目免费向民众提供,让民众了解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号召各社团、宗亲团体协助宣扬儒家的道德思想与理论,加强传播东方传统与价值观念,并尽力保存以发扬中华文化。最受人瞩目的是,新加坡政府邀请海外儒学专家多次到新加坡演讲、开展研讨会、座谈会等,出现了“群儒汇狮城”的热烈场面。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大众传播媒介、舆论机构都对这一事件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导,引起了新加坡举国上下及世界多国的关注。海外儒学专家余英时教授、杜维明教授等八名教授先后赴新加坡,通过座谈会、讨论会、研讨会等活动,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多番共同探讨后,初步拟定了适合新加坡社会的儒家思想课程教学范围及纲目。最终由美籍华裔学者杜维明教授综合各方意见后提出了一个纲要,并于1983年3月在新加坡儒家伦理教育委员会上通过。

(二)《儒家伦理》中文教材的编写及推广

《儒家伦理》教材的编撰工作是艰巨的,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除了编写中文版的教材外,还编写了英文版教材,以便学生修读这一科时,可自由选择以中文或英文作为教学媒介。整个儒家伦理教材的编写、推广与应用是灵活、迅速而有序的。部分教材一经编写完成便及时的公开在选定的中学试教,待一套完整教材的编写完成后,便迅速在这些选定的学校中全部推广试教。1983年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首先编写中文版教材,1983年7月,中文教材开始在15所选定的中学试教。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教导后,1985年开始在所有学校全面推行。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不断收集各个《儒家伦理》授课教师所反映的情况以及在推行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并根据新的教学需要于1987年为儒家伦理课程编写了辅助材料。1988年,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总结《儒家伦理》在各学校推行的经验,对1984年出版的《儒家伦理》进行了修订,正式出版了中三《儒家伦理》课本修订版。1985年,中四《儒家伦理》教材正式出版并开始试教。

(三)英文教材的编写及推广

英文教材的编写是在中文教材完成的基础上展开的。1984年,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开始编写中三学生英文版教材。用英文编写儒家伦理教材,这在世界上是没有过的,新加坡开创了这个先河。也正因为如此,英文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世界上并无既有的儒家伦理教材英文教材及相关经验可借鉴;另一方面儒家伦理已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如何把古代的传统思想精髓既能准确地翻译成英文,又能让学生易于理解,这的确是个很大的挑战。尽管“英文教材的编写困难重重,但儒家伦理课程编写组还是客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在1984年上半年完成了编写,1985年开始试教。经过为期一年的实验教导后,1986年,《儒家伦理》英文版教材在所有学校全面推行。新加坡课程发展署在推行儒家伦理英文教材的过程中,不断观察推行效果,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于1987年对其进修了修订补充,并增加了辅助教材。

三、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特色及其对海南国际旅游岛道德建设的启示

(一)儒家伦理教材特色

儒家伦理教材的编写是此次道德教育运动的难点及亮点之一:《儒家伦理》的编写遵循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教材的编制不是一次编写出来就“静止”了,而是“动态”的、发展的,结合教材推行的实践,经过长时期的试教,不断地的修订后才完成的;整个教材及其配套资料非常齐全,这些教材不仅包括学生的课本、教师手册、学生习作簿和补充教材外,还包括了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透明软片、挂图等视听教具;课文的编写以适合学生的第二语文程度为原则,力求深入浅出,同时配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道理,使学生容易领会,并能付诸实践。《儒家伦理》的编写及其特色,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中小学道德教育教材的编写提供了很好的典范。一本好的教材能为使用者带来事半功倍之效。海南国际旅游岛在今后的道德教育教材编写中,不妨学习和借鉴新加坡的这些良好经验,以编写出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道德教育、实现既定道德教育目标的教材。

(二)“新加坡模式”的“社会工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加坡政府所推行的儒学道德教育,是自上而下、由政府策划和率先推行的具有“新加坡模式”的“社会工程”。“新加坡模式”的道德教育运动由于由政府主导,使得其在施行的时候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能所有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该道德教育的顺利实施。笔者认为,海南省政府应该辩证的学习“新加坡模式”的“社会工程”在道德教育方面的经验,学习“新加坡模式”一些好的举措,使之应用于海南国际旅游岛道德建设实践,以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人民的道德水准。

(三)儒家传统思想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