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

强化规划意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强化规划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强化规划意识

第1篇:强化规划意识范文

关键词:公众参与;新型城镇化;制度建设

一、引言

城镇化规划实质是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即城镇化规划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而公众参与是城镇化规划中以人为核心的主要表现方式。近年来,城镇化规划也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目前我国城镇化规划实践中也在逐步深化公众参与的制度建设。“从世纪之交青岛的城市规划中宣传展览等方式鼓励公众参与的经验不足”[1],“到十年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公众参与方式的多样与组织的从容,以及厦门、宁波镇海等地的比较实质性的公众参与,公民的权利意识逐步强化,参与的热情与深度也在加强”[2]。因此,要实现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目标,就要增加公众参与的深度,建立多元化的组织机制,从而构建全面、有效、系统的城镇化规划公众参与制度。

二、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的相关概念阐释

“自20世纪“参与式民主”与“协商民主”理论出现以来,强调公民应具有公共精神、关心公共事务,遵循公共理性。”[3]“在民主社会中,政府治理的合法性基础在于民意,而民意获得的基本途径是公众参与。”[4]公众参与的实质是,公民应该在平等、理性的平台上沟通、协商,参与到政府治理的过程中,公众通过协商讨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偏好,从而达成对公共事务的共识,影响公共决策。

我国不同的学者对于公众参与的概念界定程度和范围都有所差异。“我国对公众参与有较早研究的学者俞可平教授给予公众参与非常泛义的概念,他认为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民生活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公众参与的范畴,包括:投票、竞选、公决、结社、情愿、集会、抗议、游行、示威、反抗、宣传、动员、串联、检举、对话、辩论、协商、游说、听证、上访等。”[5]贾西津副教授引用美国学者和《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的观点,认为经典意义上的公民参与是指公民通过政治制度内的渠道,试图影响政府的活动,特别是与投票相关的一些列行动。“蔡定剑教授认为公众参与应该是,公共权力进行立法、制定公共政策、决定公共事务或进行公共治理时,由公共权力机构通过开放的途径从公众和利害相关的个人或组织获取信息,听取意见,并通过反馈互动对公共决策和治理行为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他强调的是权力机关与利益相关的公众通过双向的沟通与互动的模式来决定公共事务、进行公共治理。”[6]

城镇化规划政治活动以公共目标为价值取向,不仅要求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合理性,更要求规划过程的民主性与合法性,因此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便成为一种探求规划过程民主性与公开性的参与形式。“城镇化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公众通过合法的途径与手段,参与到城镇化规划活动的全过程,通过一种双向沟通和协商对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对城镇化规划施加影响的过程。其本质是要通过公众对城镇化规划政治活动全过程的主动参与,协调不同利益主体多元的利益主张,更好地保证规划决策与执行的公平性、公正性与公开性,使规划能切实体现公众的利益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政价值,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正性,并确保规划工作的成功实施。”[7]

三、我国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的现状

近年来,全国大多地方都对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做了许多探索和实践,但是,我国目前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仍处于初始阶段,全国各地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水平参差不齐,公众参与的制度不健全,公众参与的意识不强,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的有效性不足。按照谢里・阿恩斯坦的市民参与的阶梯理论,我国当前公众参与仍处于“象征性参与”阶段,要达到“真正参与”的阶段,就需要正确面对我国当前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中的问题。

(一)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意识不足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政治文化中缺乏公众参与的思想,以前的城镇化规划中也没有公众参与的规定,所以,我国的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基本是凭着个人的兴趣去参与,或者是出于维权的意图而参与,并不是因为实现城镇化规划的公共性和人民民利的维护来参与的。政府组织在城镇化规划中居于主导地位,公众参与的意识不足,主要原因是政府没有为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参与的机会。在城镇化规划中,公众是分散的参与个体,掌握的相关信息不足,欠缺城镇化规划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如果政府组织不将公众参与纳入到城镇化规划的过程中,那么即使公众有参与规划的想法,也难以实现。因此,公众参与城镇化规划的意识主要取决于政府组织的态度,要提高公众对于城镇化规划的参与意识,政府组织就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正确引导、教育,并为工作提供畅通的参与渠道。

(二)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机制不健全

第2篇:强化规划意识范文

*年,全市规划系统的干部职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大*、新*”的宏伟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对于科学引导调控城乡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城乡规划编制成果丰硕。积极开展了市、县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报批工作,9县城市总体规划全部获得批准实施。组织编制完成了*古城区综合整治规划、涑河综合开发治理规划、南坊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热力规划等一大批专业、专项规划。开展了*商城提升规划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和重要历史建筑节点建设等特色规划设计,编制完成乡镇总体规划33个,村庄建设规划349个。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提出规划设计条件182项,中心城区国有土地出让成交价款40多亿元,土地出让收益达14亿元。“阳光规划”、“效率规划”全面推进,认真落实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等一系列规划审批管理和报建服务制度,提高了城乡规划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扎实推进,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第一批规划效能监察工作联系点,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积极改进城乡规划工作,提高了规划审批服务和执法管理的水平。我市作为全国两个先进典型之一,在国家建设部、监察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通过深入开展城市规划宣传,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严格城市规划执法,广大市民依法办事、按规划进行建设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去年,市规划局还荣获全国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部门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机关等荣誉称号。对去年的规划工作,上级领导和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广大群众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规划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慰问!

*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市城乡规划工作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希望全市规划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努力推动城乡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借此机会,我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努力提高规划编制设计水平。

一是牢固树立长远意识。牢固树立长远意识,兼顾眼前和长远、局部与全面、经济功能和社会生态功能,确保规划方案的先进性、前瞻性、长远性。城乡规划部门作为城市规划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和实施者,要本着对城市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慎之又慎的态度,认真对待城市规划的每一个事项,避免出现只顾眼前、急功近利、随意迁就的倾向和规划滞后于发展的弊病,为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留有足够的空间,为长远发展留有余地,切实做到每项规划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留遗憾。

二是牢固树立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意识。城乡规划是是确定城市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指标的公共政策,工作重心要进一步从确定开发项目向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明确空间管制要求转变,从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功能定位向控制城市的合理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转变,切实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加强对城市发展的引导。

三是牢固树立特色意识。要深入研究和挖掘富于*特色的城市特点,加强对城市特色的把握、继承、培养和塑造,不贪大求洋,不完全迷信外地高手,有些我们自己清楚、能把握好的,我们就用自己的高手去规划,确保彰显*特色。

四是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无论是区域规划,还是概念规划、详细规划,直至具体到每一个项目的设计、把关,都要树立精品意识。精品意识要体现到每一个区域、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上,大到高楼大厦,小到街头绿地、雕塑小品,都要用心把握,精心设计,力求更好。

五是要牢固树立生态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作为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生态化、人文化、个性化,着力创造城乡最宜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加大规划编制力度,积极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

在当前规划编制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要继续把规划编制作为规划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加强新一轮*市城市总体规划报批工作的沟通协调工作,争取国务院早日批复实施。二是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增强规划对城乡建设的控制和指导。三是抓好各类专业规划的编制,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的指导,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四是注重保持各项规划的衔接,充分发挥各项规划的效率和作用。

(三)坚持规划公示制度,积极推进“阳光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公示制度,切实做好规划公示工作。在公示时序上,要做好各类规划设计的批前公示和批后公示,由专家和市民群众对规划执行情况实施监督;在公示内容上,不仅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各类专业规划进行公示,重要地段、标志性建筑以及建设用地、重要建筑工程也要进行公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真正提高我市规划工作的透明度。

(四)强化规划实施管理,确保各项规划落实。

一是规划系统干部职工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自觉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二是拓宽监管渠道,充分发挥广大市民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提高广大市民参与规划、监督规划实施的积极性,搞好举报案件的查处。三是加大对违法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私搭乱建行为,努力创造依法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3篇:强化规划意识范文

【关键词】加强 村镇建设 管理 规划 对应措施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很多政策不断得到改革和创新,在这些新政策的有效指导与带领下,使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农村,村镇建设已经不断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基层农村之所以能够迅速得以建设、改变,除了国家提供经济基础的支撑外,最重要的就是良好的、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及其设计,与此同时,新农村的建设也是现代化村镇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村镇规划的治疗组会对村镇建设的方向直接造成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建设。进行村镇规划,其实质就是对农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进行规划,也是对村民生活的发展实施规划,这回对我国基层农村的稳定发展、政治安定等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基层农村进行全面建设、规划与管理十分必要。

1 实施村镇建设、规划与管理的必要性

实施村镇建设的前提就是规划及管理,然而规划工作在整个农村建设过程当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部分,也会对整体的建设起到指导的作用,现如今,我国基层农村建设几乎进入到全新的时代。因此,实施村镇规划显得极为必要。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变迁与发展,基层农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规划的管理工作更应当全面体现与时俱进,从村民对自身生活环境要求方面出发,切实做好存在建设的规划与管理等工作,尽可能为村民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2 强化村镇建设、规划及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力度,切实改善村民生活

第一,政府部门应当不断加大对村镇的投资,并且不断完善村镇基础设施,全面提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例如:在农村通讯系统、交通道路以及供水排水等各方面,政府应当加大投资的力度,积极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全面促进我国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也不断丰富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切实改善农村生活,促进村民生产力的有效提升。

第二,进行村镇建设及其规划管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务必坚持保护环境的原则。在村镇建设的实际规划过程当中,要始终坚持此原则,并且将其贯穿于整个规划过程中,将持续发展的战略作为村镇规划的重要内容, 全面建设良好的村镇生活环境。此外,在村镇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对村镇工业用地位置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在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对村民生活环境的影响,还要合理地布置绿化带,以减少工业生产对存在环境造成的破坏。最后,促进农村建设的发展,还要不断强化村民对保护环境的意识,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不断向其推广一些较为实用的技术,对村民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垃圾等进行科学处理[1]。

2.2增强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并给予高效地管理

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供包括了五个方面,分别是:完善村镇的路网建设、完善村镇给排水管网的建设、完善村镇燃气管网的建设、推进集中供热的建设以及村镇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的建设。完善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事实村镇建设的关键,也是村镇规划的前提,对这些规划建设给予高效地管理,也是事实村镇建设的一大重要环节。同时还要重视对规划的编制,应当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对村镇建设进行规划,应当站在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全面提高村镇规划水平,并且给予严格管理,促进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全面提升。

2.3加强对村镇建设政策的宣传

首先,建设现代化村镇应当对村镇教育给予重视,强化村民意识。前面提升村镇教学质量,强化村民素质是解决我国村镇建设的一大重要措施,村镇教育要重视公众教育、基础教育以及思想教育的互相平衡,让村镇人民彻底改变陈旧的观念和意识,认识到村镇建设的重要性。所以,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村镇教育的宣传力度,调动起村镇人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村镇人民的创造力和群众力量,促进村镇教育的快速发展。

其次,村镇政府要广泛听取村镇人民的意见,全面提高民众对存在建设的参与度,并且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方针策略,尽可能因地制宜地进行村镇规划。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座谈会以及走访的方式,了解村镇人民的实际相符,版与获得更为符合当地农村发展的战略,确保建设工作能够与民意相符合,获取民众的认可与支持,以此推动村镇建设顺利开展[2]。

最后,加强对民众的培训。政府部门可以定期对存在人民进行培训或者开展知识讲座,为村民介绍更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并且不断培养村民科技致富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丰富村民知识储备,推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2.4强化村镇规划管理力度

(1)在村镇上建立起完善的规划管理体制。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乡镇规划管理,并且不断配备专业从事村镇管理工作的人员对规划建设进行管理,也可以有计划地聘用大学毕业生参与大村镇建设管理工作中。(2) 提高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培训目标,分别对村镇干部、建设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等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与村镇建设相关的人员素质。此外,还要培养村镇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创新制定严格的村镇办事流程,强化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其办事效率等。(3)切实做好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的领导性工作,针对建设规划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并且加强对村镇领导人员的培养力度,组建一支强有力、高素质、专业强的领导班子, 使其能够有效指导村镇建设工作,帮助村镇建设的规划及管理出谋献策,促进村镇建设又好又快的开展[3]。

3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建设规划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部分,对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在村镇建设的过程当中,政府部门要全面做好规划管理方面的工作,一切规划从村镇人民的利益之处出发,一切以人为本、以保护环境为原则,全面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松.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及其管理探究[J].科技资讯,2013,15(29):246.

[2]徐旭.浅谈如何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及其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0(14):06.

第4篇:强化规划意识范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学习知识,转变观念,提高手段等方式来改善当前自身状况,发展与今后职业生涯目标相适应的潜在职业能力的过程。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是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它贯穿大学生整个职业学习的全过程,对于当代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以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准备期,也是大学生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过渡期,因此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现实大学校园中,有较多的大学生因为缺乏规划而出现各种就业难题,使原本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规划意识淡薄。

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储备、社会阅历以及对自身的了解不足,择业观尚未定型,缺乏职业感觉,导致职业意识淡薄,因此部分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不现实。同时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实践经历,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估计不够,盲目认为毕业后总会找到工作,缺乏竞争意识和紧迫感。他们在找工作时,将工作待遇、工作地区等放在首位,那里工资高、那里环境好就去哪里,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眼高手低、学不致用、频繁跳槽的主要因素。

2.大学生自我认知不足,自我能力评估不准确。

自我J知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只有清楚了解自身的性格以及兴趣特长,才能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工作,同时对自我能力进行正确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目前部分大学生缺乏自我认知,自我定位不清晰,自我能力评估不准确,导致就业时个人能力储备不够,对企业选择非常盲目,观念尚存偏差,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3.缺乏师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教育部在2008年出台文件,要求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同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要确保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质量,就要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素质高的稳定的职业指导队伍。目前从事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非职业化倾向严重。给学生的指导主要围绕就业政策、面试、简历制作等应急的择业技巧和信息。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的指导不够全面,导致职业生涯指导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和研究

1.学生层面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研究。

(1)树立正确职业规划理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目前受职业生涯规划普及率不高,职业指导老师能力不够,职业测评软件本土化程度不够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可度不高,职业规划意识不强。然而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也是能否赢在起点的决定阶段,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正向促进作用,大学生应该重视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准确认识自我以及外部环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准确认识自我,准确评估外部环境,从而选择最佳的职业生涯规划路径。大学生应该从准确认识自己的职业性格、全面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理性判断自己的职业能力、准确评估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准确评估社会环境对从业者的要求对自己做好系统的职业规划设计。

(3)学会职业目标的有效分解,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并评估修正。大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通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确定了职业目标后,大学生应该学会职业目标的有效分解。职业目标按照时间可以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行动计划要与大学生涯目标一致,在大学生涯目标下细分制定学业目标、生活成长目标以及社会实践目标等。根据目标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把握重回顾、重调整、重检查、重坚持的四大原则,不断的坚持和修正,确保计划的具体实施,不要轻易放弃。

2.学校层面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和研究。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校园人”变为“社会人”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步入职场后能够更快的适应,才能谈更好的发展,这也是竞争力体现的重要层面。

(1)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使学生个人目标和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2)推进职业指导专业化建设,提高职业指导质量。学校应该从指导机构的专业化、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测评的专业化三个方面入手,加强职业指导的质量和效果。在保障有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服务机构的同时,确保能够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既要专业化又要专家化的职业规划团队,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应该在设施建设、专业测评软件方面有相应的匹配。

第5篇:强化规划意识范文

同志们:

我县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为进一步完善规划,切实抓好我县村庄布点建设,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村庄建设布点规划工作座谈会。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镇乡长、分管村镇建设副镇乡长,县府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及各国土所所长。

今天会议主要有三项议程:

一是会议交流发言;

二是---副县长部署工作;

三是--县长讲话。

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议程,先请会议指定的有关部门发言:

1、先请规划局负责人发言;(毕).

2、请国土局负责人发言;(毕)

3、请--镇负责人发言;(毕)

4、请--镇负责人发言。(毕)

前面,有两个部门和两个镇的负责人进行了会议发言,对如何做好全县村庄建设布点规划工作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具体实施工作提出了建议意见。下面,也请与会的其他各部门对做好该项工作谈一下建议意见。

(毕)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议程,请---副县长就全县村庄建设布点规划工作作具体工作部署。(毕)

最后,请---县长讲话。(毕)

同志们,刚才与会有关部门和镇乡就如何做好村庄建设布点规划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对村庄布点规划的进一步完善和做好下步实施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副县长对下阶段全县村庄建设布点规划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明确了有关部门和镇乡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并对有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县长也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县长在讲话中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村庄建设布点规划的重要作用,要把握好村庄建设布点规划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规划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强领导,配套政策,切实抓好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两位县长的讲话不仅为我们下步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还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各镇乡、有关部门能结合各自的工作,把两位领导的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好、落实好,以确保我县村庄建设布点规划工作能够顺利实施。下面,我在两位领导讲话的基础上,就工作落实再强调三点意见,也就是要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要强化全局意识。村庄布点建设规划工作事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支持该项工作,形成合力共谋的格局。要多理解、少埋怨,多服务、少指责,多配合、少推诿,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部门利益服务整体利益,有效推进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6篇:强化规划意识范文

关键词:村镇规划;管理;措施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towns and villages in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n the work schedule, and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and towns. In real work is play a decisive role posi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villages and towns the connotation, significance, principles,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itiatives, in practice must to truth-seeking spirit, explore actively the way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 Seize past opportunity, advance with the tim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 Enhance sense of urgency and sense of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implement central spirit, further creating a new situation in the work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

Key words: town planning; management; measure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政策从“城市化”向“城镇化”转型,村镇规划管理工作日益提上日程,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积极稳妥地加快村镇建设和发展,是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对于培育发展农村市场、发挥城乡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搞活流通,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村镇规划管理是指乡、镇人民政府为了实现村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市、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以及村镇的历史、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合理确定村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协调村镇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而制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以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导向,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科技、环境及区域定位、分工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所做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建设村镇未来发展和建设的蓝图 。

一、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

村镇规划管理这项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及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放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抓好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重大意义,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认真落实,抓出成效,确保村镇规划管理的有序进行。

科学编制村镇规划、做好村镇建设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防止村镇无序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促进集聚发展,节约土地资源的有效手段;是指导农村房屋建设,推进村镇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村聚集,实现资源节约、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重要保证。

二、村镇规划管理工作坚持的原则

1.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原则。我国人多地少,节约用地是基本国策.各类建设用地均应按国家有关标准、法规执行,充分挖掘原有村镇用地的潜力,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充分利用荒地和薄地.村镇建设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要协调、统一规划.

2.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和要求,村镇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人口、资源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并在规划中体现科教兴镇(村)的战略.

要在立足现实的情况下,既要考虑经济基础与发展速度对今后建设的影响,又要考虑长远目标与近期修建的关系。

3.超前高效管理的原则。以现状为基点,适度超前.村镇规划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规划要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提高近期规划建设的完整性和对远期发展的适应性,使村镇的性质和规模、速度和标准,与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努力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大转变到提高质量和水平上来,适应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

4.生态环境保护原则。村镇的基本自然资源直接来自于它周边的区域,村镇规划建设中必须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村镇规划要尽可能地保留乡村原有的资源、地貌、自然的形态,生物的多样性及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离的共生共存关系。要发展生态产业,开发生产绿色产品,在加快农民致富的进程中保留一片青山绿水。

三、村镇规划管理工作应注意三个方面的着重点

1.注重人文环境

乡镇规划建设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村民的生活模式,使整个乡村规划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力求在旧村落改造中注意保护原来风貌,保留原有建筑形式,一定程度上延续旧村落的历史文脉,使得建成后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又具备了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满足了人们对乡村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

2.公众参与村镇规划管理工作

想要新的规划具有可行性,就要让农民的需求得到满足。在制度上做到村镇规划中评审的公开性,建立和健全规划的评审委员会,在评审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广泛积累各方意见。尊重村民的意愿,结合规划编制工作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村镇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全过程中都体现出公众参与和群众监督,可保障村镇建设参与各方特别是农民的合法权益,达到农民自愿、社会力量参与和政府引导扶植,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引导性和可操作性,共同推动村镇规划与建设管理。

3.注重服务设施的完善

在乡村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村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村民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村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乡村级商业服务设施的布置,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存放与垃圾处理问题,村民住宅的垃圾处理问题,村民家畜各家应规划饲养场所的管理问题。

四、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工作的举措

首先,加大村镇规划编制力度。各村镇在编制规划时,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村庄规模和撤旧建新方案,合理安排村庄总体布局。二要与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统筹安排好城乡发展空间。三要衔接好与防洪等其他自然灾害防治规划的关系,合理确定农民点选址,保障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要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分新建型、改造型、环境整治型、古民居保护型等几种类型因地制宜地编制规划,切忌不切实际和不顾群众意愿的大拆大建。六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始终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的原则。深入农村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有效的第一手资料.结台当地的客观实际.综合考虑新农村村镇建设工作的特点,编制具有适度的前瞻性科学性,又使老百姓能够接受的规划方案。

其次,规范村镇施工队伍管理工作。组建好施工队伍.禁止不合格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必要时可从正规的施工企业里选派工程施工技术员.安全员等来指导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第三,要注重规划政策的宣传。提高本村镇人民在城镇规划上的意识,同时加强对村民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上的认识。深入开展村镇规划政策法规宣传工作,宣传规划的法定性和控制性,加大宣传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惠方针、政策,切实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规划意识和依法建设意识。

第四,注重规划管理的动态性。村镇规划不是对村镇发展终极蓝图的描绘,而是一个通过规划手段调控、实现向理想目标趋近的可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因此村镇规划管理要密切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同时要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的关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第五,切实维护村镇规划管理的严肃性。要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建设,逐步配备专业人员从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计划录用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镇规划建设部门工作。加强对村镇规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规划执法水平,在工作中要严格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市场准入制度,规范规划设计市场,提高村镇规划设计水平。

第六,转变政府的职能意识。在政府的职能意识上需要有所转变,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做到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上能够廉洁和高效,处理事物上能在运转上协调。办理过程中做到公正透明。村镇建设管理机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逐步落实和解决人员、编制和经费等问题,强化基层村镇管理指导力量。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农民主体”的工作机制,把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此外还应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吸收群众参与规划,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让与村镇规划关系最密切的广大农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同时将规划意图逐步为群众所掌握,以利于规划的实施.规划是村镇建设和管理的指导和依据。

五、结语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政府管理部门必须落实做到以下几点: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优点与必要性,带动村民积极性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并处理好村民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让村民切实体会到新农村能够带来利益,村民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建设中去;加大村镇规划力度,衔接好村镇与市区的基础保障体系。我国新农村建设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还有着很多的问题,在村镇规划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相关的经验积极地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新农村建设能够更一步台阶,村镇规划管理也更为合理科学。

参考文献

[1]仇保兴. 追求繁荣与舒适――转型期间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若干策略[ M ]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0 2 .

[2]仇保兴.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 M ] .上海:同济大

学出版社,2 0 0 5 .

[3]刘殿华. 村镇建筑设计――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书

村镇规划与设计子丛书[ M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 9 9 9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Z] . 2007 .

第7篇:强化规划意识范文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职业规划意识 现状 调查与分析

从2009年开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90后”群体逐渐进入大学校园,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开始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活跃,个性独立,有着与传统学生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他们对待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可见,“90后”大学生和他们所带来的“90后”现象已经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促使他们思考、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高校职业指导教育的重点。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评定,以此来作为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而编制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从而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确定行为步骤、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由职业生涯规划认知、职业生涯规划情感和职业生涯规划行为三方面组成。本文以“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知、情、意三维度着手就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90后”大学生,即于1990年到1999年底出生,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笔者选取了南通大学本科2010级音乐系(大一)音乐师范和音乐表演专业共64人,其中音乐师范36人、音乐表演28人;被试的出生年份分布在1990―1993年区间。

2.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调查问卷采用自行编制的《职业规划意识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有效率为91.4%;调查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调查结果

笔者按照知情意三个维度,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划分为职业生涯规划认知、职业生涯规划情感和职业生涯规划行为三个方面,据此编制、修订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90后”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情感上明白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何为职业生涯规划仅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主动去规划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1.情感取向上――“90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

调查显示有87.5%的被试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来说重要或者非常重要;56.3%的被试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感兴趣;53.2%的被试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辅导。这些数据表明,“90后”大学生从情感上是接纳职业生涯规划的,认为它很重要,并且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倾向,只是苦于没有方法、没有策略,不知道如何进行。

2.认知程度上――“90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了解有限。

调查数据显示76.6%的被试表示听说过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但不是很了解,仅有14.1%的被试选择了解或者非常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数据反映出的事实是大多数“90后”大学生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清晰的概念。在调查和访谈中,笔者发现“90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上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认识简单化,即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确定以后大概从事的职业,至于如何达到职业所必备的要求则不属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范围;二是认识刻板化,即认为一旦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不能进行改变,所以认为大一、大二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太早,可变的、不可控的因素还很多。

3.规划行动上――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90后”大学生少之又少。

调查表明有62.3%的被试经常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构想,但是却有高达93.8%的“90后”被试没有进行过任何职业生涯规划,62.5%的被试没有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辅导。可见,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仅仅停留在“想”的层面上,真正将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到行为上的少之又少。

(二)“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90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90后”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以往年代人群的成长环境、生存状况都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中大量涌入强调自由、民主和个性的西方文化,使得“90后”大学生比以往的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各方面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他们渴望独立,但对家庭、学校存在依赖,需要其帮助和监督。就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来说,“90后”大学生明白其重要性,但依赖于社会、学校或家庭给予指导和督促。一旦外在环境没有提供现成的知识和课程,他们就不会主动地寻找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容。

2.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不完善。

职业生涯规划属于高校职业指导课程中的重要部分。目前,高等学校一般都设立了职业指导课程,但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根据调查结果得知,有46.9%的被试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途径是通过学校或院系组织的职业规划教育,48.4%的被试表示学校就业网站上有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但无法满足其需要;43.8%的被试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满意程度一般,35.9%的被试表示不了解有关学校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服务;67.2%的被试最感兴趣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知识是有关性格与职业匹配的,然而学生却反映学校在这方面所提供的内容还不够丰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面对“90后”大学生强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求,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还不完善。首先,实用性不强。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较多地停留在理论层次上。访谈中,学生反应交过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作业,但是这份职业生涯规划也仅仅停留在作业层面上,并没有指导、规范和激励行为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在设立课程的同时,鼓励学生制定实际可用的职业生涯规划,发挥其现实的意义。其次,针对性不强。高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要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前提,不能盲目开设课程讲授新课,应该先对学生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再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目前,高等院校很少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一对一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再次,阶段性不强。大学四年,不同年级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职业准备情况不同,因此相应的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90后”大学生集中分布在一和二年级,而一年级和二年级正是高校及时补充相关知识,进行初步职业生涯规划的时机,而调查结果却告诉我们高校在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最后,整体性不强。要想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学校在设立课程的同时,还要对学校就业网站和辅导老师的指导教育进行及时而充分的补充和训练。而学生的反馈情况是,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称力度还不够,提供的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内容也不够全面和丰富。

三、加强“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具体措施

(一)高校的改善措施

1.教育理念更新。

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白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白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指导、激励作用,而且对学校的发展乃至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不仅仅要使每个学生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高校自身还必须有不断拓展、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

2.构建体系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体系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需要开设“必修+选修”职业规划课程;完善起协助作用的职业测评指导和职业心理咨询系统;设置针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设置的实践实习环节;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只有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才能确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序、有效开展。

3.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专业的职业指导老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也需要不同行业人员的从业经验。因此,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需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根据学生需要组建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只有具备了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二)大学生自身的改进措施

“90后”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上存在很大不足。首先,应该端正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即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简单地对未来进行设想,它需要结合内外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评定,需要制定详细且灵活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具体途径;其次,改正过于依赖的态度,“90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过于依赖高校的职业指导教育,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够。“90后”大学生必须明白寻找知识的能力比拥有知识更重要,因此要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树立主动积极的处事态度。

参考文献:

[1]赵北平,雷五明.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第8篇:强化规划意识范文

有利于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有利于高职生个体发展与学校整体管理工作的有效整合,有利于促进高职生个人和学校的和谐发展。因此,

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以就业为导向,重视职业道德的养成,增强班级管理的自觉性;以促进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手段,加强高职生

的自我规划意识和做人意识,提高管理的导向性;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线的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增强集体意识,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班级管理 ;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有效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发展决策的重心。自我国高职院校兴起以来,在如何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上,许多高职院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调整和改革以及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近年来国家各级部门的大力倡导,高职生管理工作逐渐被广大高职院校所认重视。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不足,尤其是对班级管理的忽视直接导致了班级作用的发挥。实际上班级是组成学校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生活于其中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群体。

一、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班级管理的价值与功能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理念较多,之所以强调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是因为这种班级管理切合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特点,对高职生的发展、班级管理效果乃至对整个高职院校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功能。

(一)有利于优化班级管理工作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依赖于一定的介质。传统的班级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宣传教育、纪律规范、开展活动等一系列的方式,将德育评价与学生的个人发展相联系,带有强迫和灌输的色彩。主要是单向流动、控制的过程居多,缺乏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互动。而在多样化和倡导价值宽容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的解放,行政权力介质不断丧失。

(二)有利于高职生个体发展与学校整体管理工作的有效整合

班级是学校最重要的细胞,是学生重要的活动场所。班级的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管理工作。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既能通过优化班级管理而促进学校整体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又借助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手段,促使高职生确立其职业发展的方向,为其提供人生奋斗的策略,塑造充实的自我,从而促进他们的个体发展。而学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其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因此,通过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班级管理这一环节,促成了高职生发展与学校管理工作发展的双向目的,使高职生个体发展与学校整体管理工作达到了有机的融合。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班级管理的主要方法与措施

将班级管理与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两者有机结合,构建一套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模式,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方法和措施,增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高效性。

(一)以就业为导向,重视职业道德的养成,增强班级管理的自觉性。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不能停留在“管学生”上,而应以高职生为主体,把高职生的需要当作首位需要。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帮助高职生进行社会角色学习,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因为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教育管理除了具有和其他各类教育所共同的目标、内容、途径之外,其特色在于以就业为导向,为此,要十分注重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切实在班级建设中搞好职业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就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根据社会及市场的需求和本专业的特点确定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模式。考虑到绝大部分高职生毕业后主要流向各种企业单位,班级管理建设要适当借鉴企业制度建设理念,全方位了解目前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追求,激发高职生追求成功的内在需求,促进高职生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自我发展,推动其整体职业素质的提升。

(二)以加强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为手段,强化高职生的自我规划意识和做人意识,提高管理的导向性。一方面,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手段,加强高职生的自我规划意识。目前,高职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存在盲目性,必然导致学习缺乏动力,行为散漫,纪律涣散。如果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职生将很难明确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在班级管理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可以引导高职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发展目标。因此,要强化高职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从入学之初就能使之形成职业规划意识与理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潜能,帮助他们在认识到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围绕着职业目标与职业理想,在学习期间努力拼搏,扎实掌握知识,着力培养某些职业特质,实现自我成长与成才。

这样,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方向,开展一系列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线、具有专业职业特色的活动,使高职生在个人职业素质提升的氛围营造中,不知不觉地受到集体观念的熏陶,高职生在个人素质技能提升的同时,其团队精神也在无形中得到培育,通过活动增强集体精神,培养团队意识。班级管理者不需要刻意强调校纪班规,而是使高职生遵循由个体自觉、自知到自悟的发展过程,使他们的观念和意识在活动中无形地得到强化,做到教育管理意图的隐蔽性,让他们在没有意识到教育管理针对性之前,就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共鸣,这就降低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增强了班级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第9篇:强化规划意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必要性 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150-01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就业形势日益激烈,人才市场竞争日益加强,为了更好地培养复合型和实用型人才,当代高职高专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教育刻不容缓。职业生涯规划主要以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当代社会人才的真正需求出发,综合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进而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该文对高职高专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对自身能力、爱好以及不足等因素进行的综合分析,同时又与时代经济的发展相挂钩,从根本上适应当今时展的总体方向,服务于市场经济的整体运作。对高职高专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是当今时展的战略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高专学校以及新生自身的整体发展的需要,有着一定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具体体现。

1.1 符合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综合目的

高职高专作为现代化的高等院校,其教育最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先决条件,从根本上定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使得学生良好的自我发展充分的展示出来。

1.2 顺应当今时展的战略要求

21世纪的今天,市场经济的高效发展对就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现如今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其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着一定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其人才的需求逐渐趋向于综合性、复合型以及实用性人才的培养。高职高专对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学生自身的综合评价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也顺应了当今时展的战略要求。

1.3 便于新生大学生活的合理规划

就目前而言,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在初始入学的时候,面对新环境,存在心理上和情绪上的各种不适,对新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明确学生自身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则从根本上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新生大学生活的合理规划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1.4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力

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仅使得时代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其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在潜移默化着大学生的心理活动,高职高专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加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严格的明确“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进而对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有着一定的培养目的。

1.5 加强了高校教育教育质量

一般来说,高校和社会对接的桥梁则是高校的专业,而高职高专院校对教学成果的检验则是对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就其实质性而言高职高专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对于高校专业学科结构进行优化以及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帮助学生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极好的发挥自我管理,进而提高高校教学的综合质量。

2 高职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策略

2.1 加强新生专业意识的培养

高职高专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教育,就要立足于当前,对新生专业意识进行培养,一方面通过开展相应的专业介绍会,通过学校专业教师对专业的背景知识、专业概况、科目特点以及就业前景等作一个详细的介绍,加强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大概了解,同时举办专业座谈会,加强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优秀学生的积极发言,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择业观以及就业观的培养。

2.2 打破传统的职业生涯教学

加强高职高专新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教育的培养,就要对传统职业生涯教学思想进行改变,顺应当今时展的潮流,不仅仅局限于对新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应该走出课堂,走出书本知识,适当增加一定的教学实践活动,开展模拟面试活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整体理解。

2.3 丰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引入案例教学模式

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学校的角度出发,主要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并顺应当今时展的战略要求,一方面提高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服务于当今人才市场的真正需求。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一方面就要对教学内容合理的进行调整,不断掌握并总结社会人才市场的动态变化,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行讲解,综合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4 基于动态科学的视野,培养新生的就业意识

虽然对于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而言,就业相对来说比较的遥远,但是大学生活最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同时也是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课堂教学的教师更应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现阶段科学动态知识,不断关注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位进行描述,并模拟现场招聘,从根本上培养新生的就业意识。

2.5 构建相应的职业测评系统

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心态,学生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要想从根本上加强学生对自身人生价值观的认识以及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就要从根本上构建一定的职业测评系统,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测评,帮助学生对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职业价值观进行合理的指导,进而帮助学生完善职业生涯的规划。

总而言之,高职高专加强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策略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点,同时还要从根本上加强新生的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最大限度的提升高职高专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3 结语

高职高专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使得新生的人生价值观得以实现,同时从根本上为人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型综合素质人才,推动了时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策略进行研究,并基于当今时代动态发展的战略要求,着重提出加强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思想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郭荔,孙琳.职高专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13(36):23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