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开展校本课程范文

如何开展校本课程精选(九篇)

如何开展校本课程

第1篇:如何开展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实践体会

2001年,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踏上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路。作为国家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多年来,不断践行课改理念,探索课程三级管理,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又在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勇于创新与实践,校本课程开发走进了城关教育人的视野和7万多小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各校先后开发了诸如心理健康教育、诗书画、古诗文诵读、礼仪教育、读书伴你成长、陶艺、围棋、民族文化、乡情、走进名人等学校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积累了很多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以及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创造性拓展的珍贵案例,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课程实施水平不断提高之时,新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如何使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够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克服我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只关注到任务、教材、学科、教师、活动等个别因素,缺乏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课程意识。因此,如何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我区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让校本课程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之一,是我们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明确思路、准确定位

由于各校的教育资源有差异,教师和校长的课程开发能力有差异,如果仍由学校各自开发高质量的跨学科、跨时空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旨的校本课程还存在困难,于是经多方论证,确立“区域联动、多元介入,系统开发”的思路,开发基于学生终身需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能关注生命,热爱生活,认知社会的校本课程资源,供学校校本化实施,以其系统性、丰富性、趣味性、实践性、来弥补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空缺和不足。

二、建构开发共同体,分阶段稳步推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研究与开发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课程不断改进与提升的过程。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证明,在开发课程过程中发展课程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策略,推进课程建设过程要经历建构开发共同体和开发与实施阶段。

第一,创新一种工作模式:即行政推动——专家引领——教研促进。

这项活动一开始就是由区教育局整体推进,但又不是完全的行政命令。行政推动工作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对课时安排、实验团队的组成、实验教师的配备提出要求;鼓励学校在实验过程中凸显各校特色和文化。另一方面将此项工作列为政府重点工作,城关区区委、区政府拨款30余万元用于实验工作。整个实验推进过程还体现了研究工作和行政工作的有机结合。区教研室教研员到实验学校听课150余节,组织观摩交流研讨活动,针对如何创造性使用校本课程资源,如何实现校本化的教育目标,如何组织活动课,以及如何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等给予指导。并邀请省、市教研部门和西北师大专家深入实验学校听课30余节,进行了有效的高位引领,确保实验科学合理地开展。

第二,建立一种机制:即培训机制、年级组负责制、交流研讨制度。

首先,对全区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除了采用讲座、课例回放、点评引领等方式进行通识培训外,还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主题解读、课堂教学展示等形式,由任课教师作为培训者进行现场培训。

其次,全区以实验年级为单位建立实验研究共同体。依据大小校搭配的原则,形成实验年级团队,并任命研究能力强的校长担任实验年级的组长,负责组织交流,协调实验工作。实行教研员年级负责制。

第三,促进区域性课程资源“生命生活社会”的校本化实施,使之富有生命力。系统的、辨证的处理好赋权与增能的关系,将资源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载体,使之校本化实施,给学校教育共同体(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校外专家等)二次开发与实施的机会,并给予充分的专业支持,在此过程中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

第2篇:如何开展校本课程范文

一、几点思考

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

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升学率的担心

近年来,考试试题命题正在向能力化、素质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学科考试更体现了这一点,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发校本课程不仅不会影响考试升学率,反而会促进升学率的提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待升学率,我们的策略是“不为考试,赢得成绩”,满意的升学率应是素质教育的结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标。

3、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参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为了有效地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⑴课程制度观。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而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观。国家只制订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宏观控制。教材则趋向多样化,学校可以选择任何经国家认定准予发行的教科书,这样就要求教师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⑵课程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中,我国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对升学是否有用来衡量课程的价值;二是过早专门化与职业化,以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来衡量课程的价值。这些是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但课程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增进个人的幸福,也就是说要考虑课程是不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教育毕竟是一种造就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所以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其逻辑起点。⑶课程类型观。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单一的国家课程,三级课程的试行,意味着课程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中将是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⑷课程开发观。三级课程政策把部分课时留给学校自己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认可的前提下要自己确定开设什么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如何呈现这些内容,教学效果如何评价等等。如此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单一的教授者、课程的消费者的角色,而要把自己定位为既是教授者同时在一程度上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此同时,教师的课程知识得到积累,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即将约束在单个学科中的教师的专业特性扩大到学校教育的主体;将与课程有关的决策重点从原先的“上意下达”的方式转变为教师之间的“讨论”方式;教师既是教学的实践者同时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而大大增强了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几点思考

1、课程观念需更新

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3、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

第3篇:如何开展校本课程范文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的成功推行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使教师尽快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立足本校实际,结合具体工作,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教师的素质得到提高,这是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是当今国际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海内外许多中小学曾做过类似的尝试。这里所说的校本教研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在新课程实践中进一步提升,并实现制度化。具体地说,就是立足本校的实际,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围绕新课程的实施,解决本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一、以新课程实施为教学研究的导向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国进行。我国的基础教育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新课程改革突破了以往课程改革仅仅围绕教材进行改革的局限性,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师资培训、课程组织和实施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些变化使教师更需要新的理论知识,在新的理论指导下实施教育行为,我们的教学研究重心也应随之转移,转移方向就是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实质以及新课程的教学方法,落实新课程的各项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研究上,应重视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重点开展对新教材教学实施的研究。如教师角色应如何转变、新课标要求下应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等。

二、以学校为教学研究的阵地

以各级教研室为主干建立起来的教学研究机制虽然有比较严密的组织和制度体系,但这种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机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研究工作常常会脱离学校实际。以学校作为主要阵地开展教研活动,注重了学校实际问题。研究的主题来自本校,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学校的发展。

其一,立足本校制订教学研究制度。在管理机制上,可以构建以教务处、学科研究组(教研组)、备课组为核心的教学研究网络,突破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实现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结合、优势互补、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教研机制。这样,学科组可根据本学科实际展开教学研究,年级学科备课组可根据本年级教学具体情况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避免了教学研究与学校实际脱节,在解决教学问题上更具有真实性。这一点,我校曾有成功的经验,如我校语文组根据班级人数多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展开研究;体育组根据本校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展开了如何快速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研究;政治组则根据城镇学生容易受到电子游戏室、网吧等地方的不良影响,展开怎样教育学生学会抵挡不良诱惑的研究。而各备课小组又根据本年级、本学科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探讨,如初二级语文备课组,根据各班学生基础不同,对如何在后进班中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均发生于本学校具体的教学情境,既能解决本校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又能及时反映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的要求,在解决问题中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提升。

其二,立足本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必须致力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开展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核心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这一点,我校一些教研组曾做过尝试,他们把教师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内容之一,使校本教研制度化,制订年级备课组、学科教研组每周业务学习制度,坚持开展校本业务学习。建立新教师培训导师制,给三年教龄以下的教师指定导师,签订责任状,实行“一帮一”教研活动,鼓励教师拓展专业知识和教学业务的广度和深度。在校本教研中,必须注重开展实践性的活动。如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比赛、教学质量比赛,举办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电教课、课改实践课等。这些教学研究活动都是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符合本校具体教学实际要求,既具有可行性,又能促进教师素质提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效果。

三、以教师为教学研究的主体

传统习惯上,教学研究似乎是各级教研部门专业研究员的事情,教师只是一个技术员,仅仅用别人设计好的方案去达到他人设计好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被动的执行者,很少能成为主动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更难以成为研究者。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应该成为研究的主体,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还应是所有教师的权力和责任。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让每一个教师都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并从中不断提高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的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

一是让每一个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参与者,校长理所当然是教学研究的第一负责人,也是整个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专业带头人。校长除了要建立好教研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的力量外,还要直接面对真实的教学问题,并开展研究活动。教师是教学一线的实践者,直接面对各种真实的教学问题,应主动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开展教研活动中,要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研究者,促进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深入研究。

二是把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任何研究都应始于“问题”,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研究才有真实的意义。在教学中要解决教师自己遇到的、真实问题,才能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要对“问题”不断追踪,把“问题”转化成课题进行研究。可按“发现问题——制订方案——形成课题——展开研究——深入反思——形成理论”的步骤,不断深入探索。教师在教学中一旦发现某个有意义的问题,立即对此进行关注,并收集有关信息材料,展开研究。我校语文组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针对新课程目标进行探讨,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专题。物理组根据实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形成了“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探索”研究专题。这些都是教师在现实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很有现实性和实质性的特征,对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第4篇:如何开展校本课程范文

一、认真学习全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进行贯彻落实

从全省范围来看,强力推行素质教育是眼下的重中之重。应该认真学习有关精神,明确形势和任务。深入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重点做好以下内容:

(1)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切实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切实开发学生的智力。

(2)要研究如何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发现数学,研究数学。

(3)进一步探索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

二、进一步推动全市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向前发展

(1)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五个年头,现在已经到了高年级。对于高年级如何实施课程改革,应与低、中年级有所不同。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如何提高计算教学、应用题(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重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数学化研究过程,如何做到数学味与生活味的协调统一,如何做好初中和小学的有效衔接,如何提高教师相应的专业化水平。

(2)预计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将出台。届时应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于修订的背景,增加、删减的内容要弄清楚,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并准确把握,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3)拟召开一次全市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研讨会。主要内容有观摩课堂教学,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交流重点研究的理论成果,对骨干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化培训,必要时邀请专家来作报告,使广大数学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有清楚的认识。

三、继续到校本教研联系学校开展工作

开展校本教研是新形势下学校和教师提高教研和科研水平,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要认真学习有关校本教研的理论,了解外地校本教研好的经验和做法。

(2)经常深入到校本教研联系学校中,了解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

(3)具体参与到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4)积累经验,帮助学校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的整理,形成典型,并及时推广。

四、继续扎实开展小学生数学小课题研究活动

小课题研究已经激起了学校和老师们的极大兴趣,并有了初步的成果。应该继续按照这条路走下去。

(1)对于课外研究课的研究,要进行巩固和提高,并使之常规化、长期化。

(2)对于课内研究课的研究,要继续扩大研究的领域,不仅涉及新授课,也要涉及练习课、复习课;不仅涉及空间与图形的课,也要涉及计算课,解决问题的课等,并逐步与单元教学、常规教学结合起来。

(3)积累好有关的材料,做好理论方面的提升,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和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步提升。

(4)拟召开一次全市数学小课题研究展示交流活动,推动小课题研究活动上水平、上台阶。

五、发挥网络优势,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活动

网络的飞速发展为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如何利用网络提供的便利条件来为教学研究服务是当下应该研究的重要内容。

(1)研究利用电子邮件、教育局网站、qq、博客进行教研信息的、交流等。

(2)研究利用网络与区县教研员、基层学校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情况,提供指导和帮助。

(3)研究利用网络,对于文字的、视频的教学案例、学术报告、教学课件等进行及时的交流和研究。

六、为参加省优质课评选作准备

今年,省优质课评选活动计划在五月份举行。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同时也为了促进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培养教学新秀,提升我市的课堂教学水平,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人选的确定,各种课型的研究,进行试讲锻炼等。

七、为城乡小学数学教研交流提供平台并促使共同进步

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教育上的反映。教育公平不仅仅体现在硬件建设上,也体现在软件建设上。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教研是存在差异的,如何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选取几所城区和乡村的学校开展小型的专题教研活动,给他们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和机会,促使他们的教研水平共同提高。

八、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备课和作业的实效性

人们对备课和作业的研究要远远滞后于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对于如何消除备课中的形式化问题,注重实效性,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电子备课,应进行深入地研究。对于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下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如何设计课外实践性作业,也要进行深入地研究。

各月份计划安排

1月份学习全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2月份召开小学数学教研年度工作会议;探索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3月份选拔参加省优质课评选人选并积极准备。区县小课题研究调研

4月份召开全市小学生数学小课题研究展示交流会议。

5月份参加省优质课评选。

6月份举行优秀课件评选活动;修订“伴你学”

7月份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备课、作业的实效性

8份探索如何发展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师相关专业化水平

9月份选取城乡几处学校进行小学数学教研交流

10月份召开小学数学新课程研讨会

11月份到校本教研联系学校调研和指导;修订伴你学

12月份2011年工作总结,2011年工作计划

附:省以上主要教研活动

4月份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会

5月份山东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

第5篇:如何开展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特色;构建;例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125

2010年秋重庆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在全市学校逐步建立,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如何开发适合学校实际,具有学校特色,真正体现其教育功能,克服表面化、形式化的校本课程,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渝东南民族地区市级重点中学――重庆市黔江中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浅析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特色的构建思路。重庆市黔江中学校,始建于1925年,是原四川省省级重点中学。重庆市直辖后,被命名为首批市级重点中学。现有12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8000人,在编在岗教职员工480余人。

一、确立校本课程功能定位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赋予学校课程管理的权利,是学校根据自已的实际调节、补充和拓展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内容,体现学校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为促进学生更加富有个性地健全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重庆市黔江中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之初,就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设计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确立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功能定位:(1)渝东南民族地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民族风情浓郁、民俗乡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民族地域课程资源丰富,有很好的民族情感和爱乡爱校教育素材,学校把民族情感和爱乡爱校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功能。(2)学生的特别需要和个性发展是校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学校把促进学生兴趣、特长、综合素质和身心健康等个性发展的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功能。(3)学校地处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了弥补国家课程资源和师资不发达的事实,实施好国家课程,学校把调节、补充和拓展国家课程的实施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功能。

二、提炼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校为本”的理念,学校需要考虑自己的办学传统、学校特色和教育哲学,也必须明确学校发展的优势与弱势、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所处地区的特点及周边环境等。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必须有整体设计,根据自已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有自已的校本课程内容特色。重庆市黔江中学校根据自已的实际,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特色。

1. 民族性。即充分利用民族特色,形成个性。渝东南是少数民族聚积地,有着丰富而神秘的武陵文化:一是以巴文化、楚文化为源头的原始文化;二是以土家、苗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利用这些文化优势,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如学校开发了《黔江历史》、《渝东南民歌》等传承民族文化的校本课程。

2. 地域性。即充分利用渝东南民族地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乌江画廊、小南海地震遗址、阿蓬江流域等自然资源是陶冶学生情操,爱乡爱国的生动教材。依靠地方资源学校开发了《生态黔江》、《家在黔江》(黔江地理)等校本课程。

3. 拓展性。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最能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也是缩小地区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学校为了衔接高、初中学科教学,开发了《高初中化学教材衔接》、《Ofiice基础教程》等校本课程。学校为了加强学生对某些学科的学习,开发了《诗歌诵读100篇》、《高中数学知识拓展》、《高中物理导学与专题讲座》等校本课程。

4. 发展性。即开发出来的课程必须让学生受到教育、个性得到发展、是本校学生实实在在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价值是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从学校实际出发,选择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开发模式,根据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有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开发了《家电印象》、《电路与电器》、《渝东南民族体育》、《人生导航》等校本课程。

三、探索校本课程管理机制特色

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增强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校本课程管理特色。对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校本课程管理,重庆市黔江中学校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自已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1. 搭建务实的管理机构。学校有常设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和校本课程管理职能科室,委员会严把课程开发规划和质量关,职能科室抓常规和协调联动。2. 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学校建立了《校本选修课程开发申报及审核制度》、《校本选修课程开发教研及培训制度》、《校本选修课程教学实施及评价制度》等一套适用的管理制度。3. 以课题研究带动开发。学校组织精干力量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专项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通过研究优化校本课程开发途径,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促进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如何开展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春江非遗文化;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54-05

六年的学校生活,可以给儿童怎样的影响?应该给儿童怎样的滋养?这是我们教书育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也许,家乡的一草一木、地域性的传统文化是促进儿童成长最鲜活的因子。从2010年开始,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就利用建在校园里的“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这一独特的资源,开发实施“春江非遗文化”课程。2014年12月,课程基地在常州市课程基地评选中被评为第一名。2015年5月,“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被评定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课程。“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建设促进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促进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彰显,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缘由

地处长江之滨的春江镇,潮平岸阔、物产丰饶、历史悠久,如何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面的三个“如何”能很好地解释我们建设“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缘由,也是我们推进本课程实施的三个导向。

1.学校培育目标如何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学校从2009年8月建校初就确立了培养“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这一育人目标,课程是实现学校培育目标的主要载体。现有学校课程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但这些传统文化始终处于学习活动的边缘,难以对学生产生全面而深入的影响,再加上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选择适切的内容与方式有一定困难。如何让课程“好吃又有营养”?我们认为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育人资源,开发“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让一届届的春江学子怀有深深的家国情怀,应该是可行的。

2.具有多样成长背景的学生如何形成一种新的归属感?

我校的学生有三大来源:第一是原百丈地区的居民子女,他们受着农耕文化的影响;第二是原江心洲拆迁安置居民子女,他们受着渔猎文化的影响;第三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成长背景更加多元。三类学生方言不通、习俗不同,在六年的小学学校生活中需要进行文化融合,让这些春江新居民从小了解春江,吸收春江人民“勤劳、善良、智慧”的品质,从知春江到爱春江,从小培养他们建设春江的情感。若干年后这些新一代春江人必然会在一种新文化力量的凝聚下开创春江美好的明天。

3.丰富独特的课程资源如何放大自身的育人价值?

学校有一座全省唯一建在校园里的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提供了较为丰富独特的地域性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果开发一种综合性校本课程,将极大提升场馆的育人价值。春江镇本是一个由原来五乡镇合并而成的新镇,镇政府在2009就提升出“文化兴镇”的建镇策略。在“文化兴镇”过程中,学校应该有所作为,以一种新文化实现学校培育目标,助推春江镇的文化发展。学校骨干教师都是原春江五乡镇居民,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深刻,为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力量。

二、“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目标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虽然只是一门综合性校本课程,但我们在定位课程建设的目标时却对它寄予了更大的期望。从本课程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到学校整个课程体系的建构,期望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做得实一些。具体的课程目标为:

一是形成课程实施机制。形成较为规范、成熟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机制。

二是打造课程实践基地。打造一个全镇学生学习、传承春江非遗文化的体验实践基地群。

三是彰显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实现学校课程的有效整合,彰显课程整体育人的功能。

四是实现学生素养提升。实现学生情感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实现由知春江到爱春江的情感升华,从而形成建设春江的内驱力。

五是促进教师团队发展。成就一支具有“春江非遗文化”传承能力和创生智慧,同时又具有较强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教师团队。

三、“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举措

由一个场馆到一门课程再到一种特色,这是我们两年课程建设的历程,也是对课程建设缘由中三个“如何”的回应。

1.由一个场馆的展示到一门课程的建设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有根”就是指具有民族情怀和家乡情结,让每一个春江学子将来不管身处何地,都能“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这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何处入手?刚开始,我们从常州的历史文化入手,从中优选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元素作为学校“植根”课程的内容,与班队课、品德与生活课和学生德育活动结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没有具体物化资源的支撑,教师说教太多,学生体验太少,实施效果不理想。2010年初,春江地区进行大规模拆迁安置,我们联合镇文化中心把拆迁安置过程中遗弃的体现春江地区特有的农耕、渔猎文化的典型物件收集起来,按照“人文春江”、“儿时玩趣”、“春江人家”、“人生礼俗”、“民间艺术”、“春江农耕”、“长江风情”、“春江故事”八个主题建成了春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从常州历史文化聚焦于春江非遗文化,重点打造了小讲解员社团、舞龙社团、打连响社团、方言社团、唱春社团……。2016年暑期,学校又耗资50多万,进行了非遗馆的升级改造,使之由展示馆变为体验馆,同时新建了与非遗课程教学匹配的“开心农场”和“快乐厨房”,创设了非遗体验长廊、非遗运动区域……,实现了非遗课程资源的传承与创新。

2.由社团活动的组织到课程整体育人的实现

“春江非遗文化”实现由场馆展示、社团活动上升为综合性校本课程,并与其他课程共同来推动“有根新人”的培育,这是我们推进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的核心目标。2014年初,学校承担了区课程顶层设计的实验项目,围绕“有根新人”的培育目标,学校整体架构了“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品德与生活”、“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五大课程群。但如何在课程顶层设计中体现学校特色?学校先后邀请了成尚荣、彭钢、董洪亮、郝京华、骆冬青、高峰等一批教育专家和高校教授,与全体教师一起进行专题研讨,确定开发建设“春江非遗文化”课程。随后,专家又围绕“春江非遗文化”课程与学校整个如春课程体系的关系,以及课程的核心素养、性质、内容体系、实施方式、课时、评价等进行了具体指导。学校以课程纲要的撰写为抓手,对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进行整体性架构,为一线老师具体实施本课程提供了明确的路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为:

3.由活动的开展到课堂教学的深入研讨

一门课程的教育影响最终要通过教学活动才能辐射到学生身上,这是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教学性所决定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校本课程,如何突显它的教学特性?无论是一开始点状的活动讨论还是后来每月一次的全校性系统教学研讨,每次活动都提前确定好主题,邀请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教科院、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等单位的课程专家与学校24位非遗课程骨干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每次至少由一位教师进行非遗课程教学,以课例研究的方式围绕非遗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关系、各类课型的教学结构、如何备课、如何开展课堂交往、如何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为课程的育人实效发挥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4.由一门课程的创生到学校特色文化的彰显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只有与其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相融合才能实现它应有的育人功能。我们除了每周利用地方课程中的一课时进行专门的非遗课程教学外,还向所有学科课程渗透:春江童玩课程向体育课渗透,春江故事向品德与生活课渗透,春江人文地域向综合实践课渗透,春江农耕副业向科学课渗透,春江民风美食向德育活动渗透……。同时,我们还努力用春江非遗元素提升改造整个校园环境,学校“春曦园”地面有显示农耕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图,墙上有体现春江过去与未来的青铜浮雕“长江之春”,“春晖园”和“春华园”景观中点缀着本地特有的渔船、渔网、石磨、凉亭……这些既是校园非遗景观,也是儿童们课间休闲玩乐的场所。这样,“春江非遗文化”就不只是一门校本课程,而且还成为了一种特色、一种文化。

四、“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成果

从2010年10月开始,“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已经实施了6个年头,从一个场馆到一门课程到一种特色再到一种文化,本课程的实施已经渗透到学校课程顶层设计、课程整合实施、课程评价、学科教学、德育活动和课程资源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春江非遗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师生成长,促进了学校的整体、持续发展。

1.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课程,在推进“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调整优化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如今学校围绕“有根新人”的培育目标,构建了“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品德与生活”、“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世界与未来”六大课程群。其中“世界与未来”课程群包括“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和梦想课程,共同指向“有根新人”培育目标的达成。学校课程结构合理,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初步形成了“润泽和融”的课程文化。

2.明晰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为了让“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路径更加清晰,我们边实践边思考,在相关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围绕本课程指向的学生核心素养――情感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形成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纲要。明确了课程的性质、课程实施的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同时也较为详细地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课程实施具体建议。为课程的规范实施、科学评价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实践路径。

3.架构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内容体系

我们把“春江非遗文化”化为一个个故事、一次次亲历,每一节课按照“读―说―试―问―评”的结构进行设计与呈现。还把教材分为长课时教材(40分钟)和短课时教材(20分钟)两类,形成了涵盖一至六年级的教材内容序列。我们还把“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实施与学校各类学生活动相整合,形成了全学年共九次的春江非遗文化学生活动序列。

4.积累了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

我们通过每月一次的系列教学研讨,逐步生成了非遗课程课堂教学模型――“诵、学、议、唱”,初步提炼出了认知互学课型、游学感悟课型、品赏体验课型、技能展演课型、视频赏析课型六大课型,同时在非遗课堂教学观课议课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尝试。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已经成功把“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向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进行渗透;每周三、四、五下午第三节课,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分别上选修课,学生按年段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去自由体验;彩陶、方言、春江美食、传统游戏、唱春……,这些课程都由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校内教师、民间艺人、家长义工施教,既保证了非遗项目建设的专业性,又充分发挥了学校、社区、家长、校外实践基地的教育合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丰富了课程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设计是决定一门课程能走多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从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程的实施评价:(1)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从学生喜爱程度、课程实施规范性、课程实施成果等方面进行优秀校本课程评选,并给予相应奖励。(2)对教师发展的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每学期评出若干“非遗种子教师”并给予相应奖励,通过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对学生发展的评价。通过每月、每学期、每学年的“非遗金牌解说员”、“非遗小能手”、“非遗小达人”、“非遗故事王”等评选促进学生四大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我们也形成了三个较为成熟的展示性评价平台:第一是每周五的“如春舞台”,学生自我申报、自主展示;第二类是与社区和媒体共建的舞台,挑选精品项目定期展示,旨在弘扬“春江非遗文化”;第三类是每学年一次的“春江非遗文化节”,与六一儿童节整合,全面展示一学年来的课程实施成果。通过三类活动平台的创设,有力推进了本课程的高质量实施,儿童们也在知非遗学非遗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6.提升了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项目的实施不仅优化了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促进了课程整合实施的深度推进,而且也彻底颠覆了学校硬件建设的理念,学校硬件建设不再随意、不再被动。目前利用非遗元素建设整个校园,让景观含情、让墙壁说话、让场馆育人,使整个学校成为一个大的春江非遗文化体验中心的理念正得到切切实实的执行,课程资源不断优化,更重要的是资源的育人价值得到不断提升。

一是场馆育人。新建了一千多平方米的地球村,这是一个集科技体验、特色社团活动、标本展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与“非遗馆”相呼应,通过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促使学生成为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把校门口陈旧的橱窗改换成了具有春江民居风格的文化展示墙,以学校课程建设、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三个板块的内容展示如春教育的自信与自豪。

二是墙壁说话。把原来的陈旧的电子显示屏改换成为“长江之春”大型青铜浮雕,展示了春江的过去与未来,既体现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多元开放,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呼应。把原来的鹅卵石路面改换成刻有“二十四节气图”的时光大道,展示春江地区“春种秋收”的农耕文化,每个节气图都刻有图案与谚语,学生乐于观察乐于朗诵,体现了与学生对话的儿童立场和课程资源意识。

三是景观含情。在校园绿化带中刻着“仁、诚、勤、孝、善、礼”经典故事沙雕――季札挂剑、程门立雪、卧冰求鲤、凿壁借光、张良搭鞋,生动演绎着学校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把正对校门的花坛改建成黑色大理石浮雕,一群具有“爱心、善心、慧心”的教师引领着“向阳、向善、向上”的如春学子在长江之水的滋润下共同成长,隐含了学校师生发展目标。

五、“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困惑

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如何取舍?

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上,泰勒早就提出要区别“适合教育满足的需要”和“适合其他社会机构满足的需要”。如“唱春”不仅是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传承有一定难度,传承一定要在学校以课程的形式进行吗?传承一定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课程实施的育人目标?还有其他如春江曲艺的学习、春江方言的学习等,从课程建设角度去思考我们应该放弃什么?突出什么?……学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比怎么学更重要,对于课程育人目标的舍取需要一线教师的智慧判断。

2.如何包容?

实施“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如何兼顾占学校二分之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子弟的“乡愁”?在分享一个个春江故事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让他们讲讲自己家乡的趣事?在学习春江方言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老家的“土话”?在体验春江美食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让他们带点老家的“味道”?……面对多元文化,如何做才不是“侵略”而是“包容”?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种更大的挑战。

第7篇:如何开展校本课程范文

一、充分交流拓宽教师成长的空间

学校教研重视老师的成长,老师的成长需要一个开放和交流。在前两届教学开放日的基础上,我校有成功举办本届教学开放日活动,构建教师交流及教研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我校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提高我校信誉和形象。为提高教学开放日活动的多重效果,在一次活动中有更多的人参与,本次的教学开放日活动实行了市研讨课、学科推荐课和全校当天课程(除高三、初三)全部开放的方式,有助于更多的老师投入到教学开放日活动中。

二、通力合作展示我校良好的精神风貌

本次教学开放日活动,从教研室的邀请到各学校的沟通,从校长室统一领导到教科处的策划和教导处课程开放设置和调整,从各教研组的积极参与到老师们的全员投入,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使教学开放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充分展示了我校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展示能力促进年青教师的成长

四、几点思考

第8篇:如何开展校本课程范文

校园排舞是新兴项目,近年来刚在我们国家流行起来,目前很多社区中老年人很钟爱这项运动。排舞刚进入校园,有些学校还没接触排舞,对排舞也很陌生。国外也没有系统的排舞教学理论,只存在着零星的排舞教学片段。目前全世界排舞已有4000多支,但没有统一的课程指导,因此急需有专门的理论依据作为该项目发展的理论支撑。为了帮助体育教师理解校本课程,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使体育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校本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我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力图把新的教育理念融合到校园排舞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同时注重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力求使课程开发对教师的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并达到可借鉴、有启发、方便实用的目的。

二、校本课程开发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及运用。如何开发出一门人人喜欢的课程,人人受用的校本课程,这就是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表1 希望开设什么样的校园排舞校本课程及所占比率

此问卷调查是针对全校师生进行发放的,共发放1200份,回收1168份,回收率97.3%,其中有效问卷1102份,调查结果提供的数据给今后往哪方面进行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依据;了解师生的想法也为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可努力的方向。想在课程中学会跳排舞的占30.5%,说明大部分人都希望所开设的课程能学有所成;21.3%希望体育课与校本课程分开上,这也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分开了,师生才能全心投入排舞课堂的教与学,这就需要学校教务部门在校本课程开设时给予支持;18.1%希望能在课堂学习中学会创造性学习,只有学会了怎么学跳排舞,才能实现终身排舞的可能。

课程开设要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同时去考虑。不仅要考虑教师如何教?以及教师会不会进行创新性地教学?只有好的课程设置才能让教师深深爱上这门课程,才会促使教师自己钻进去研究;还要考虑学生如何接受?以及学生会不会接受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学生是课程参与的主体,课程本身设置要有很强的吸引力,才能确保校本课程得到发展与延续。

二、校本课程开发所要研究的内容

对本校248名教师进行问卷访问,给出校本课程所要开发的七章内容,然后根据各章校本课程认可情况来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表2 校本课程开发内容设置及认可比率

对本校教师发放问卷248份,回收245份,回收率98.8%,其中有效问卷243份,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排舞概述、校园排舞课程标准、校园排舞课程管理及评价、校园排舞比赛规则及组织方法、校园排舞实施个案分析,这五章内容赞成开设的比重大。其中校园排舞课程标准及校园排舞课程管理及评价赞成开设的比率为100%,校本课程发展概论赞成开设仅占47.3%。因此校园排舞校本课程开发内容从以下五章进行阐述、分析。

第一章:校园排舞概述包含两节。第一节校园排舞特征,从排舞特点来分析,再到校园排舞与排舞的相互关联进行分析阐述;第二节校园排舞“三维理论”,主要从校园排舞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向来阐述。

第二章:校园排舞课程标准包含四节。第一节是校园排舞基本元素,主要讲排舞常见的舞码及基本元素简介,基本元素的训练方法;第二节是校园排舞初级班教学,主要针对初级班内容、特点进行分析,再从课程目标说明、内容情景分析、动作分解六部分进行阐述;第三、四节分别是校园排舞中级班及高级班的内容安排,同第二节。

第三章:校园排舞课程管理及评价包含三节。第一节阐述校园排舞课程管理方法及原则;第二节主要阐述校园排舞校本课程评价,主要针对课程设置等角度进行阐述;第三节是校园排舞学习评价

第四章:校园排舞比赛规则及组织方法包含两节。第一节介绍校园排舞竞赛总则;第二节介绍排舞大赛的组织与比赛方法。

第五章:校园排舞实施案例分析共四节。针对我校开展排舞以来实施方案简介、校园排舞大赛过程分析、排舞大赛对学生行为影响的行动研究、举办夏令营等案例进行分析。

设置这五章内容主要是提供给教师参考的,教师可以多了解一些排舞的发展现状及普及推广方法,知道怎么教?如何教?前面四章内容主要提供给学生参考,学生要了解一些排舞理论,学会如何跳排舞?如何自己组织排舞比赛?在内容设置上要考虑教师与学生各自所需。

三、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思路

1.校本课程理论研究开发

我们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力图把新的教育理念融合到校园排舞的教学过程之中,以“三维理论”作为校园排舞的理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让课程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方向构成校园排舞“三维理论”;让师生共同验证“三维理论”的合理性与正常的逻辑性。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为本校高中段研究性学习和初中段校本课程的开设构建理论基础。同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理论水平和治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以“三维理论”、“三好四美”、“三位一体”等特有概念为载体构建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这样有利于倡导师生主动参与,乐于接受、自主选择、勤于动脑动手的教学组织形式,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学会分享和合作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探索并尝试建立以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为评价内容的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相结合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协调的、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开设有关《校园排舞校本课程》的专题讲座,并接受学生的咨询。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校园排舞大赛》的录像,使学生对排舞与校园文化之间相互渗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理论研究。

2.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开发

实践研究开发旨在突破原有的以单一性、继承性为主的传统课程模式,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排舞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课堂教学、大课间实践、课外提高“三位一体”模式进行排舞实践开发,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掌握校园排舞“三好四美”的发展目标,了解排舞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向的校园排舞校本课程“三维理论”。

通过问卷调查、各校区实地考查,探索排舞对学生“三好四美”的影响,让学生在参与排舞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掌握培养“三好四美”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发展发散性思维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比较、鉴别、反思、感悟能力,让学生收集、整理、欣赏有关世界排舞的专题学术论著,对有关校园集体舞的编排进行研究,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分享的过程中,完成校园排舞的实践研究,树立终身排舞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乐于竞争良好品质。

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去年秋季始,我校实施《校园排舞》校本课程的教学,课时为每周一节。我们将校本课程实践内容划分为理论研究、知识拓展、材料整合三大部分。校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理解。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丘吉尔曾说:“你若想尝试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个真正的勇者一样,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动,这时你的恐惧心理将会为勇猛果断所取代。”是的,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我们要勇于尝试,只有不断尝试,才能体会出校本课程设置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多实践才能创造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新空间。

2.建议

(1)课程开发组教师要精诚团结,共同学习,进行有效研跟踪究。制定校园排舞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计划并有效、合理地进行。

第9篇:如何开展校本课程范文

“双十”活动建设标准(注:这十个方面既是十个重点问题,也是示范学校建设标准。)

1、在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与学分制管理方面有成型做法。

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重大特色之一,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一大亮点。申报学校要率先落实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并积极探索实行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重建、教师与学生管理体系及评价机制创新、师资合理配备、学分制管理等。

2、在学科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探索方面有成型做法。

让不同类型、不同起点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申报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差异、不同发展需求组成不同层次的班级,重点在学科(也可部分学科)教学领域实施分层次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作业要求等各方面体现出差异;也可在同一班级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状况、兴趣爱好实行班内的分层次教学,加强分层考试、分层作业、分层任务、不同目标要求的分层次教学策略研究。

3、在课程资源整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有成型做法。

在办学行为规范之后,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形成校本课程加以开发、实施,不仅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特色,也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综合发展需要,也是落实新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申报学校要在如何挖掘、整合教育资源,如何加强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工作机制上有比较成熟的做法。

4、在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管理方面有成型做法。

学生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团活动是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科教学的延伸拓展与深化提升。申报学校要研究规范办学行为后,根据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相对增加的实际,如何科学安排与管理学生课外活动内容;如何根据学科教学需要,通过学科社团活动,实现学科教学的延伸拓展与深化提升。

5、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中有成型做法。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的另一个亮点。申报学校要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际,设计课内外教学内容,实现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

6、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及学习方法指导方面有成型做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新形势下确保学生学习高效益和教育教学高质量的重要教学管理策略。申报学校要在新形势下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应该采取哪些培养形式,应该采取怎样的工作推动机制与管理机制,实现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针对学生实际,应该如何实施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等。如何让学生能够有计划地科学安排自习时间,使自己的学科学习延伸、拓展、深化;如何让学生的闲暇生活过得更充实、幸福、有价值;如何引导学生对生活有规划,对成长有追求,对人生有感悟,从而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自我选择、自主发展等意识的形成,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从自由走向自主,从自主走向自觉。

  1  

7、在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方面有成型做法。

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逐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申报学校要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性、阶段性监测内容、方式及评价机制;如何采取学生选课、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档案,逐步完善与新课程要求及素质教育核心理念相适应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8、在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成型做法。

申报学校要根据规范与创新相结合、导向与激励相结合、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建立适合本校实际、与新课程要求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教师工作评价机制与评价办法。通过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杜绝片面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对教师进行奖惩性评价,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模式,引导教师立足岗位,自我培养,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9、在先学后教原则指导下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流程,探索高效课堂方面有成型做法。

申报学校要以课堂为核心,主要针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的课堂结构的构建,课堂的前后延伸及预习学案、课时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使用,作业布置,课后辅导,考试检测等有效教学策略展开研究。重点研究探索具有普遍性的优质高效教学流程,凝练升华课堂教学理念,形成个性鲜明、独具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10、在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讨方面有成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