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旅游市场前景范文

体育旅游市场前景精选(九篇)

体育旅游市场前景

第1篇:体育旅游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 体育旅游 市场 发展

所谓体育旅游 ,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娱乐、健身、竞技、康复、探险和观赏体育比赛等活动与旅游地、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总和。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出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型产业。目前与体育相关的旅游和旅行市场每年的价值达1180亿美元,到2011年,旅游和旅行产业在全球GDP的比重有望达到10%,而在一些国家体育旅游所创造的价值将占旅游总收入的25%。相比之下,我国体育旅游整体上约占旅游业年产值的5%,与国外发达旅游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研究影响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对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体育旅游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也正在以30%~40%的速度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各地共有100多个体育赛事或旅游节庆,同时还有11个体育旅游专项产品。国家旅游局曾推出过60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体育健身游活动和12大类80个专项体育健身旅游产品和线路。全国已构建以“两湖”(“环太湖体育圈”和“北京建设龙谭湖体育主题公园”)基地体育健身设施和活动建设为主的二十个全民健身著名景观。2005年国家体育局公布批准了在全国建设16个“体育圈”的项目,“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成为其中的典型代表。目前,青海已经形成了以“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为主体,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三大赛事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效地把旅游观光与体育产业紧密结合。其它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运用体育旅游为载体,从当地的特色和实际资源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发体育旅游产业,以此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的贵州六盘水市和开阳县,顺利承办了2006年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给六盘水市和开阳县的体育旅游乃至其他第三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从全国范围来看,类似“环湖赛”和开阳汽车拉力赛这样的专项体育旅游产品和线路相结合的模式,已经形成一定气候。例如,浙江南太湖攀岩、泰山和华山登山、丝绸之路上的沙漠探险、长白山大峡谷的漂流探险。浙江杭州的马拉松、赛艇、等专项体育旅游活动。浙江湖州则从陆地、湖上、空中三个方面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权力开发新兴、时尚的“极限运动旅游”。四川“西岭雪山”已经成为长江以南冰雪运动、体育旅游的龙头,价值5亿多元的“金饽饽”。海南三亚、福建厦门、广东珠海、广西北海等地开展了如潜艇海底观光、海上跳伞、摩托艇冲浪、帆板等多种不同项目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云南以丽江古城为文化背景的“七星国际户外挑战赛”,吸引了全球知名媒体和代表队以及庞大的境外体育旅游爱好者。宁夏“第四届中国银川国际摩托旅游节”的车迷、游客达数十万之众。新疆横穿塔克拉马干的体育探险游成为国内外高端体育探险者们的固定节日。因地制宜开展的登山游和登山活动成为当地旅游业重要的创汇项目之一。如今,体育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部分,一方面扩大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提高了地方知名度。

二、当前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总体特征

体育旅游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但结构不尽合理;体育旅游市场主体在数量上增长很快,但质量上提高较慢;体育旅游市场仍然属于高端消费,对内开放不够;体育旅游市场梯度发育,区域差异巨大,在国家旅游局推出的60项大型体育健身游活动和12大类80个专项体育健身旅游产品和线路中,西部地区占有明显优势,以43项占了总计的50%强。从各类体育旅游市场的发育程度看,观光体育旅游和体育竞赛旅游市场属于成熟市场,体育度假休闲市场属于“起飞”市场,而拓展型体育旅游市场方显雏形,只能算是概念市场。

三、当前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体育旅游市场主体不成熟,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相互融合不足,旅游资源不能与体育旅游共享等问题突出;体育旅游市场管理不规范,缺乏专门的行业标准,专业性不强,市场占有率不大;高素质体育旅游经营人才匮乏。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我国在体育旅游产业产值、体育消费水平以及体育旅游产业吸纳就业人口的比重三个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反映了当前我国体育旅游市场整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同时也预示着我国体育市场开拓潜力巨大。

四、影响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与GDP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居世界第六位的GDP总量可以为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奠定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创造出了推动这一市场快速启动所要求的基本供给和需求水平。二是人均GDP的低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预示着我国旅游体育市场发展将呈现梯度启动、城市先行的基本特点。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可以快速启动总体上得益于大国效应,但发展的不平衡,有些地区甚至仍将难以启动,也是必然的。

2.产业结构与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相互影响。产业结构与体育旅游市场发展有很强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尤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为体育旅游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可能和必要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体育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旅游市场是提供大众体育休闲娱乐健身产品的专业化市场,是扩大居民消费,吸引民间投资的新兴载体,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表现为产业结构的改善和调整绩效的彰显。

3.居民收入水平因素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程度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还很低,这样的收入水平不太可能形成有规模、有实际支付能力的体育旅游消费需求,对推动体育市场发展的作用不大。但是我国城镇居民现有的收入水平,已经使他们开始具备实际的体育消费能力。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体育旅游市场发展获得越来越大的推动力,尽管这种推动力的释放是一个渐进的、梯度发展过程,即由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到其他地区的城市居民再到农村居民的渐进过程。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可分为总量的影响和结构的影响。总量的影响表现为居民消费性支出总量越大,体育旅游消费的可能性也越大。结构影响是指居民实际各类消费子项占支出总量的比重与体育旅游市场发展所产生的互动关系。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对体育市场发展的影响,除了仍有总量约束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结构性约束。因此,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体育旅游市场既有赖于居民消费支出总量的增长,也取决于居民消费结构的转换与升级,其中做好引导和激励居民体育旅游消费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人口及其构成的情况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人口数量的优势将逐步转化为消费总量的优势,从而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将起到逐步加速的推动作用;二是以较高学历中青年男性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所形成的人口构成结构,会对整个体育旅游消费的潜在群体起到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潜在消费力量,这种力量的释放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5.体育旅游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及其分布对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影响。从体育旅游人力资源的数量上看,我国缺乏专业体育旅游人才,缺乏比较优势,无法同发达国家相比。从人才质量上来看,缺乏两大产业融合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同时兼备的两大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体育旅游人才散布于体育行政部门、高校和一些企业事业单位,不能直接转化为市场力量。这种状况对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大量非体育人员挤入体育旅游产业中来,体育产业内部缺乏懂得对客服务、组织活动、经营管理的人才,而旅游产业内部缺乏掌握体育专业技能,熟悉体育器材的专业人士,造成总体的体育旅游专业不足。

6.旅游景区设施与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培育程度对体育旅游市场的影响。由于体育旅游市场的特殊性,旅游景区体育项目场地设施是实际的体育旅游经营场所,因此体育场地设施与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直接相关。目前我国体育旅游景区项目设施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制约,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更为突出地表现在质量和分布上。为解决体育旅游设施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负面影响,当前应该做好二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有政府的适当优惠政策引导,加快中西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引导国内外投资者去中西部投资开发体育旅游市场的基础设施;二是要加大优秀体育旅游景区与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完善体育旅游景区场地设施功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场的开发。

五、结论与建议

我国体育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当前影响我国体育旅游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GDP总量与人均GPP、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人口数量、人力资源和旅游项目开发程度。这些因素对体育旅游市场的影响表现为体育旅游市场主体在数量上增长很快,但质量上提高较慢;体育旅游市场梯度发育,区域差异巨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水平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有总量和结构性的约束;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相互融合不足;体育旅游市场缺乏专门的行业标准和高素质体育旅游经营人才;体育旅游市场的快速启动总体上得益于大国效应。

为了把体育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当前应以党中央加大第三产业政策为导向,以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和广州2010年亚运会为契机,以引导和激励大众体育消费为出发点,以组建与提高“体育旅游圈”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为突破口、大力增强体育旅游基地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建立统一、规范的体育旅游市场系统为目标,依靠深化区域产业结构改革和实施体育旅游商务人才培养战略,把拓展国内体育旅游市场与开拓国际体育旅游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创新之路。同时要力求做到扩大市场规模与提高市场质量并重、启动国内体育旅游消费需求与拓展国际体育市场相统一。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市场:新的投资热点[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

[3]柳伯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4]时尚刺激的体育旅游[EB/OL].中国质量新闻网,省略/index.aspx更新时间:2001.3.15

第2篇:体育旅游市场前景范文

作为中国旅游强省――江西到现在也还没有一个相对比较理想的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胜地。集“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一体的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地跨萍乡市的芦溪县、吉安市安福县、宜春市袁州区三地,现已规划景区面积160平方公里,规划景点200余处,武功山水,不仅唯美, 而且非常适合举办滑翔、攀岩、公开水域游泳、悬崖跳水、登山等多种类型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如果能把武功山开发成集健身、探险、竞赛、刺激、体闲、养神为一体的天然的体育旅游胜地,不但可以增强武功山的旅游竞争力,也能填补江西省在这方面的空缺。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立足武功山,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遇到的实践问题进行探讨。并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赣西地区为依托,着眼与红色文化结合,突出特色,以创新体制、开放市场和优化投资环境为动力,积极实施产业联动战略、特色战略和精品战略、实现武功山体育旅游规模化、规范化、效益化、等级化的目标,逐步使武功山旅游业成为赣西的支柱产业之一。

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在景区现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的游客所反馈信息为研究对象。共发放游客调查问卷500份(周末300份、国庆节200份),有效回收问卷468份,有效回收率93.6%。发放专家调查问卷20份,有效回收问卷20份,有效回收率100%。

二、研究结果

1、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主体分析

以往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直接投资,然而,由于地方财政能力有限,投资的重点又不在体育旅游项目上,从而导致在市场上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投资主体,投资效益不高。为了弥补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巨大资金缺口,提高投资效益,必须加强政府引导,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打破政府对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垄断性,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综合专家和游客对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主体的调查统计显示:认为由国有企业开发的占3.87%,由私营企业开发的占35.13%,由萍乡市政府统一开发的占3.37%,由萍乡市旅游局负责开发的占3.54%,由萍乡市体育局负责开发的占9.03%,由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发的占44.01%,而认为由其它主体来开发的仅占1.05%。根据当地政府财政实际情况结合以上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由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发最合理,所占比例达44.01%,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和企业合作开发,即能保证政府的引导职能、发挥政府的强大号召力、宣传力等资源,又能充分企业财团的资金。其次是由私营企业开发,所占比例达35.13%,这主要是由私营企业开发,能充分挖掘企业的资金,又能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

2、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分析

(1)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类型分析

通过对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可以将武功山体育旅游产品划分为以下四个类型:休闲型、观战型、刺激型和健身型。

武功山地处江西省西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月平均气温在13摄氏度以上,无酷暑,适宜体育旅游活动的时间长。金顶观光休闲区、羊狮幕观光游览区、九龙山宗教文化区、发云界游憩娱乐区、大王庙原始生态区五个核心景区,适合开展徒步登山、山地探险旅游、野营、蹦极等健身型体育旅游项目;特别是发云界游憩娱乐区拥有面积达10万亩的草甸,在高山之巅,面向绵绵草甸可以修建高山滑草场,高尔夫球场,高山足球场、滑翔机场等观战型体育旅游项目。武功湖原名社上水库,以及正在修建的武功海原名山口岩水库都适合开展悬崖跳水、游泳、赛艇、垂钓、滑水、划船等刺激型、休闲型体育旅游项目。

对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产品类型的选择,可参照问卷调查中游客对项目类型兴趣度的回答统计结果:休闲类占的比重最大达到46.26%;其次是刺激类的24.37%;然后是健身类的23.61%;最后的是观战类5.94%。结合上述调查结果和冠豸山资源特点,对冠豸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产品类型的选择应以休闲类和刺激类为主,健身类兼带发展, 观战类则一般性发展。

(2)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分析

对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的产品开发,要根据武功山实际资源状况和项目特点,结合社会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进行重点挖掘和开发。通过对专家和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下列数据统计表,根据(表)显示:比重较大的产品是B(登山)94.83%、F(攀岩)90.57%、O(赣西红色革命老区徒步行)87.79%X(划船)85.46%、G(蹦极)84.75%、I(滑翔伞)79.45%、Q(民间体育活动表演)78.03%、Y(天然温泉浴)76.16%、V(野营)72.92%、S(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59.87%、L(徒步)56.96%,目前应对这些产品进行重点开发和管理。其余的产品则可进行一般性开发或延迟开发。

其中各字母所代表的产品分别是: A、垂钓 B、登山 C、游泳 D、探险 E、狩猎 F、攀岩 G、蹦极 H、悬崖跳水 I、滑翔伞 J、滑草 K、武术 L、徒步 M、骑自行车N、热气球 O、赣西红色革命老区徒步行 P、定向越野 Q、民间体育活动表演 R、民族体育项目活动 S、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 T、空中钢丝杂技表演 U、骑游 V、野营 W、跳伞 X、划船 Y、天然温泉浴

3、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因素

通过对专家和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影响因素, 根据(表)显示:关键类影响因素是B(开发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O(产品类型单一、参与者少)、P(体育旅游资源缺少特色和品牌效应)、R(体育旅游资源与其它资源脱节,缺少整合)、F(开发意识和观念落后)、L(缺少传媒配合和有效宣传)、D(景区建设滞后)、E(体育资源开发专业人才短缺)其余的是次要类。作者对关键类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以下相应对策。

其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影响因素是: A、当地政府支持力度不大;B、开发资金匮乏,融资渠道不畅;C、缺少景区整体规划;D、景区建设滞后;E、体育资源开发专业人才短缺 ;F、开发意识、观念落后; G、与景区其它景点不和谐 ;H、法规不健全、资源环境保护不好;I、认为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意义不大;J、开发成本过高; K、对景区其它景点造成破坏 ;L、缺少传媒配合和有效宣传; M、旅游者豸山体育旅游的兴趣不大 ; N、当地旅行社不给予合作;O、产品类型单一、参与者少; P、体育旅游产品缺少特色和品牌效应;Q、交通不方便;R、体育旅游资源与其它资源脱节、缺少整合;S、可用土地资源稀少; T、缺乏体育旅游中介机构的支持与配合,无法形成合力;U、缺少专业的从业人员;V、缺乏安全保障机制;W、其它。

三、研究对策分析

(一)产品优化、合理配合

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应考虑到参与者的广泛性和层次性,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体育旅游产品有不同的要求,开发者应做好市场细分工作,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采取不同的开发措施和宣传促销手段,推出不同的体育旅游产品。例如,武功山可根据当地资源开发出适合各种年龄的体育旅游项目,针对在校学生可以推出野外生存、航模、、定向运动、水上运动夏令营、探险登山冬令营等;针对青年人可开发推出探险、攀岩、蹦极、等挑战性、刺激性强的项目;针对中老年人可开发推出登山、垂钓、游泳、老年人长跑、太极拳等休闲健身性体育项目。

(二)渠道多样、引进资金

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然而,由于地方财政能力有限,投资的重点又不在体育旅游项目上,从而导致在市场上无法形成强有力的投资主体,投资效益不高。为了弥补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巨大资金缺口,提高投资效益,必须加强政府引导,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在不违背法规的前提下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打破地区、行业间的界限,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多渠道引进资金。

(三)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武功山体育旅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艰巨任务,因此,对自己独有的资源,如红色文化、道教、缩龙、傩神等,要在开发观赏型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的参与性项目,充分利用广大游客的宣传,扩大其在国内乃至世界的辐射作用;对于普通的、不具特色的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要实现提高安全性能和高质量的服务,使游客在观赏到美景、体验到刺激、享受到休闲娱乐的过程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四)整合资源、提高引力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了突出提高其资源的吸引力,需要与其它旅游资源联姻,整合资源优势,如将赣西红色旅游与武功山体育旅游的融合性开发,充分发挥两种旅游资源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惊无险、潜移默化的特点,把当前极待加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活动之中。通过手段和方式的创新,偶教于游,通过对红色旅游和体育旅游的合理开发,在使旅游者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理想境界得到升华的同时,还能增强体质、体验惊险、感受刺激,这样既能丰富旅游活动,拓展旅游项目,改变单调的旅游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不满足感,又能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同时,也使新的旅游产品更具吸引力。

(五)强化意识、转变观念

武功山体育旅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首先,应具备强烈的“超前意识”,密切关注和准确把握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只有使自己的企业跟上国际潮流,才有可能抢占到市场和经营的前沿,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先机;其次,要树立和强化“国际意识”,我国已加入了WTO,全球经济的进一步一体化,体育旅游业的管理者们应立足于国内市场,放眼国际市场,制定出企业的全求发展战略;再次,要强化“人才意识”,目前,人才严重不足是制约武功山体育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对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广泛宣传,扩大客源

扩大客源是保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武功山旅游市场而言,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本地居民对体育旅游的功能、特点及旅游方式缺乏深度认识,对旅游资源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有目的的参加体育旅游人数较少,因此,首先应加强宣传促销活动,设计有宣传力的体育旅游产品形象,提出有号召力的宣传口号,利用多种场合、多种活动进行宣传,如利用大型活动、大型会议组织专项体育活动等,利用体育媒体、娱乐媒体、旅游展览、新闻报道、广告、开办体育旅游网站等多渠道宣传。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往,组织体育旅游宣传促销团到世界各国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旅游推介会,邀请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和新闻媒体到武功山考查、采访,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武功山,提高武功山体育旅游资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其次,要大力推进社区体育、广场体育、赛场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全面发展,积极培育各种类型的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体育探险娱乐协会,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培养广大的个人和集体市场消费群体。

第3篇:体育旅游市场前景范文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和功能

(一)红色旅游的内涵

红色旅游是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并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重要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二)红色旅游的功能

红色旅游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将革命历史资源与旅游巧妙结合的一种创新,它融革命传统教育、爱国教育和娱乐观赏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红色旅游具有潜移默化、寓教于游的政治教育功能以及真实直观的文化传播功能。从微观角度来看,红色旅游又有将“政治品牌”转化为区位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换句话说,红色旅游兼有丰富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业现状

(一)红安县红色旅游资源现状

红安是大别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的龙头系列红色旅游景区,区内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七里坪长胜街等众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红色资源。近几年来,红安县委、县政府通过种种途径筹措资金1亿多元,加大红色基地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相继修葺了董必武、李先念故居,红军洞、七里坪长胜街、抗日军政学校等100多处革命遗址,对外推出富有特色的“红色之旅”,组织各景区(点)编印参观指南、讲解手册。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红安地区的红色旅游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景区客源市场分析

第一,游客规模。由于红安县红色旅游业的兴起时间不长,很多红色旅游景区都缺乏历史数据。下面是2002-2005年的游客量及旅游收入数据。其简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尽管由于2003年非典事件,红色旅游的人数和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红安县红色旅游的总人数和总收入基本上都呈稳步增长的趋势。红色旅游客源市场需求的波动同国内政治环境相关,如2005年全党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省内主要红色旅游景区(点)的游客量涨幅最大。

第二,游客结构。相关数据显示,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客源主要由3部分组成:市内的大、中、小学学生(包括部队院校学员);省、市、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及职工;全国各地来汉的散客和旅行社组织的游客。从游客地域构成来看,省内游客占70%,省外游客占30%,旅游者以团体为主,散客所占比例很少。

第三,客源市场特征。从现有的数据和调查访谈的结果来看,湖北省红色旅游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变化受政治因素影响明显。2005年全党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红色旅游景点(区)的游客量猛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前4个月红安县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量近30万人。

(2)游客量消长与重大节日有明显的关系。在五一、十一和七一期间,游客人数明显增长。

(3)大多数为集体组织方式。从旅游方式来看,集体组织的方式多于自发旅游。

(4)游客量消长与旅游资源组合有关。红色旅游资源与其它旅游资源组合较好的地区,游客量明显比其它地区多。

(5)客流量与旅游交通有关。交通条件较好的红色旅游景区(点)的客流量多于交通条件差的景区。

(6)红色旅游收入主体是门票。红色旅游收入大都出自景点的门票收入,而购物、住宿、餐饮和娱乐等旅游收入则非常有限。

三、红安县红色旅游业发展分析

(一)红安县红色旅游面临的机遇

第一,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保护良好。红安县红色旅游资源有革命烈士陵园、博物馆、重大事件纪念地、各种重要机构的办公旧地址、伟人名人故居等多种类型。并且具有较高的品位,许多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湖北居于前列,部分红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已经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红色旅游景区体系和特色旅游景点。大部分红色旅游资源基本保存完好,能比较真实地再现当年的革命历史风貌,如保存比较完好的红安七里坪长胜街旧址群,现如今已成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红色旅游目的地逐渐形成。红安作为黄冈市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的地方,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有着“中国第一将军县”美誉的红安在湖北省内已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根据《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以及13部委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成为湖北省唯一一处获此殊荣的红色旅游区,其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第三,红色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湖北中心集散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周边省市人口众多,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红安独特的旅游资源类型、旅游吸引物及文化内涵等均对周边省市目标客源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湖北省拥有一批经济相对发达、出城交通便捷、城市周边生态旅游资源良好的大中型城市,这些城市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游能力增加,潜在客源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而且,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相对于其他旅游产品,季节性不明显,市场比较稳定。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点)迅猛发展。自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来,全国刮起了“红色旅游”之风,井冈山、延安、韶山、瑞金、西柏坡5处成为深受旅游者喜爱的红色旅游圣地。这5个目的地由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历史事件或活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次,还有遵义、百色、太行山、狼牙山等地红色旅游的开展,使得我国红色旅游形成蓬勃发展的局面,这必然导致红色旅游各景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湖北省内与红安类似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市县也有很多,如武汉市、洪湖等地都有很多有名的红色旅游项目。红安发展红色旅游不可避免地要与这些著名的红色景区展开竞争,所以外部环境最大的威胁便是来自这些老牌景区的竞争。虽然《纲要》中提出要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仅有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涉及红安,但仍将会面临其他临近省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激烈挑战。

第二,红色旅游者旅游“偏好”的不确定性。从当前红色旅游的主要客源目标市场可以看出,红色旅游有其特定的市场群体,其主要的客源市场来自于各党政机关职工、各单位员工和各学校师生员工,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而组织的旅游团队。所以,红色旅游的客源有其独特性。当前大多数旅游者是由政府及单位组织,而当公费红色旅游热潮渐渐消退的时候,能否继续吸引旅游者,使旅游者继续保持这一“偏好”将会成为红安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三,能否取得红色旅游专项资金投入的挑战。国家关于旅游政策的制定和颁布、工作重点的转移以及湖北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等等,都会对红安红色旅游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为发展红色旅游,国家和地方政府会有重点地投入资金开发项目,能否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为红色旅游区提供发展动力和建设保障,这对红安红色旅游区的建设也是一个严峻挑战。

四、“打好红色旅游牌”的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与周边地区合作建设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属黄冈市辖区,黄冈市所辖红安、麻城、英山、罗田等7县市。除红安外,属于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麻城、英山、罗田等7县市都有一些红色资源和景区(点),有实现红色旅游的产业集群区域基础。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作为一个品牌,它代表这一地区所有的红色景区和红色资源,是一个整体。红安要想实现规模经济,成为湖北省红色旅游首屈一指的大景区,就必须与周边地区合作发展,整合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共同开发具有特色的重点红色景区和线路。坚持发展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观光休闲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旅游产品,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统筹协调现有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划发展建设目标,充分整合利用红色旅游景区(点)现有设施、格局和环境氛围,实事求是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做到合理布局、规模适当、功能完善、切实可行。同时,还应该协调好红色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物保护规划以及风景区保护规划等规划的衔接,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及所依托环境产生破坏。

(三)坚持突出主题,塑造品牌

一方面,在尊重历史真实性,挖掘文化内涵,整理红色史记、思想、人物传奇、故事,提炼红色精神,突出红色主题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烈士陵园、纪念馆、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等红色旅游载体的展示手段和方式,增加红色旅游的形式,形成多种旅游产品的组合,突出“千里跃进,将军故里”的主题。另一方面,在完善旅游功能及其配套设施基础上,形成红色专题旅游产品,不断增强红色旅游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强化宣传和营销工作,塑造湖北红色旅游品牌景区(点)。

(四)强化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的培训

目前,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点)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应定期举办针对不同对象的职业培训工作。除了在普通话、深入透彻了解景区(点)、接待礼仪和规范性等方面,还要在旅游服务人性化、景区讲解员唱歌舞蹈等综合素质方面进行相关培训。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到井冈山、西柏坡等红色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交流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身在景区管理、营运、维护等各方面的观念和思路。

(五)注重红色旅游的群众参与性和社区性

第4篇:体育旅游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 民族体育旅游 市场营销 中岳嵩山 少林武术 河南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耦合兼容所产生的一种以欣赏、观看、或参与体育活动为内容的旅行游览活动,它以各种旅游资源为基础,以体育赛事为媒介,以获得心理愉悦、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为目,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进而追求精神文明的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方式。2001年,国家旅游局成功推出了以“中国体育健身游”为主体的旅游活动,六年来,中岳嵩山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夯实基础、倾力营销,大力发展民族体育旅游,让国内外游客感受到了中岳嵩山民族体育旅游产品的激情和魅力。仅2007年上半年,中岳嵩山旅游人次达到1.8千万人次,总收入超50亿人民币,占河南省旅游业总值的2.1%。和前几年相比,旅游总收入是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和东南沿海的38%、西方发达国家的70%相比,还有较大的市场挖掘潜力。

二、中岳嵩山民族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SWOT战略分析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市场的一种营销筹划方法。SW是指某行业或部门的内部优势和劣势,OT是指某行业或部门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其目的在于,通过综合分析SWOT诸多要素,系统评价发展战略,达到择优而行的目的。

1.优势分析(Strengths)

(1)区位优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山体从东至西横卧,蜿蜒70公里,东邻省会郑州,西接九朝古都洛阳。分太室、少室二山,各36峰,主峰海拔1492米。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说。嵩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胜古迹繁多,居五岳之冠。嵩山古称外方山,周平王东迁洛阳后,以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嵩山位于中央,是为天地之中,故定嵩山为中岳。武则天天册元年(695年)封禅嵩山时,改中岳为神岳。北宋以后,又称之为中岳嵩山。嵩山北望黄河之雄,南极山川之秀,与北京、西安、武汉、济南等大都市都是朝发夕至的车程,有着庞大的、较为固定的旅游客源。自然条件优越,景区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3至15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2)旅游资源丰富优势。中岳嵩山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河南灿烂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以“高、深、厚、全”为特点的丰富的旅游资源。“高”,主要是指古文化旅游品位高。中岳嵩山是中华民族文化主要发祥地之一,浓缩了中华六千年的历史文明。“深”,是指根文化独具优势。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乃至于有史记载的夏、商、周文明基本上都在此区域;“厚”,是历史的文化积淀深厚。嵩山被誉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博物馆,儒、释、道三教荟集。“全”,是指自然景观兼有“南雄北秀”的特色。中岳嵩山地处南北方气候的过度带,自然景观雄浑、神奇,是国家首批5 A级名胜风景区之一,是河南省政府“十一五”期间关于发展旅游产业的“1418”规划中重点扶持、开发对象。

(3)有较好的开发基础。嵩山是国家5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部级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13处。目前,嵩山已形成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三皇寨、观星台、马鞍山六大景区,开辟有武术游、考古游、登山游、地质游、天文游和宗教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热线。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繁多,根据传统体育的内容及活动性质,可将这些民族体育项目划分为竞技类、游戏类、舞蹈类、表演类和节会类、养生类等6大类型332个项目(见表 )。

(4)良好旅游媒介优势。旅游媒介包括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两方面。中岳嵩山地处中原腹地,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亚欧大陆桥横穿景区而过),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河南的航空事业也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现有飞行航线46条,每周有400多个航班往返北京、上海、香港等40多个城市。全省共有旅行社778家,涉外星级宾馆379座和景区由业务联系,充足的客源渠道保证了景区经济效益。

2.弱势分析(weaknesses)

(1)资源开发缺乏统筹安排,没形成区域性概念。从中岳嵩山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来看,各景区的项目设置大同小异、项目单一、品位不高,缺乏新意;一些很有开发价值的本土化的优秀体育旅游资源还未开发出来,如太极文化。不像海南、大连这些地方的旅游完全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少林寺、黄河滩仅仅是个景点而已,远非一个区域的概念,造成了日、美、韩等国外游客只知道少林、太极,而不知道中岳嵩山的尴尬现象。

(2)体育旅游的拳头产品缺乏包装及宣传力度。多年来,中岳嵩山的体育旅游一直打的是“功夫游”牌,即:突出“两拳”(少林拳、太极拳),带动其他体育旅游项目的全面展开。但在产品营销上缺乏揭示“两拳”所代表的博大中原文化内涵;在宣传上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主流性,导致了国外游客对中岳嵩山体育旅游认识的不足。其次,对体验性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设计观念不强。各景区景点民族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没有个性,旅游纪念品缺乏文化内涵。如去韩国、日本旅游,大家都为能买到一套跆拳道、柔道训练服作为纪念而自豪。中国功夫中外驰名,但一直没有开发出以“少林”、“陈家沟”等名牌产品为品牌的旅游纪念品。

(3)投资主体单一,未能形成独立的体系。由于投资主体单一,缺乏资金支持,导致基础设施跟不上,开发速度较慢,产业化程度低。

(4)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有走访可知,有相当一部分编导为兼职,演出人员为招聘的社会青年或当地农民。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创新意识;市场营销理念淡漠,缺乏科学的管理,是造成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3.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1)独特的“少林功夫”魅力。少林武术因发源于嵩山少林寺而得名,是我国著名的武术流派之一,也是我国极其宝贵的文化瑰宝。它集南北派武术之大成,以博大精深,技法精湛,风格独特,利于实战的特点,威震四海,名扬万里,在国内外武坛中独树一帜,自古就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术甲天下”的美誉。少林武术是中岳嵩山的一张名片,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2)中岳嵩山宽松的旅游政策。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旅游业要以景点景区建设为中心,……提高旅游综合经济效益,尽快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在投资方面广开渠道筹措资金,继续坚持“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推动投资经营股份合作制等。政府积极的旅游发展政策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北京奥运契机。据相关专家预测,北京奥运会期间全球将有39亿人次通过各种媒体关注比赛、关注中国,这对我国旅游业的积极影响将持续到2012年。由于奥运会的巨大影响,来北京观看比赛和旅游观光的游客,会辐射到全国各地。中岳嵩山的“少林功夫”、“太极拳”等禅武文化誉满全球,到时候一定会引起许多国外游客前来探径寻迹。这为中岳嵩山体育旅游的开发,让游客了解中岳嵩山民族文化带来了契机。

(4)中部崛起战略,拓宽发展空间。中共中央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中部崛起”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向第三阶段战略目标迈进的又一重大举措。像西部大开发一样,“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必将受到各种优惠政策的关照。中部崛起战略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是中岳嵩山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优势。同时,抓住郑州商贸城崛起的契机,利用郑州人流量大、过境旅客多的特点,搞好“衣、食、住、行、娱、动”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拓展体育旅游空间。

4.威胁分析(Threats)

(1)环境保护乏力。实现旅游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是民族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随着民族体育旅游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旅游地区的环境却出现了种种问题,突出的表现有以下几点:体育旅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少林大火:2007.3.25日太室山景区失火。);体育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差,加重了旅游地区环境的人为破坏因素(如少林寺周围林立的武校和饭店等)。

(2)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完善、投资单一。整个民族体育旅游市场相对比较混乱,市场秩序不规范,未能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同时投资主体单一,缺乏资本支持,且流动性较大。

(3)产业发展的竞争激烈。一是省际间相同产业的竞争,如陕西、山东等相邻省份的民族体育旅游也在相继开发,尤其山东省开发得较早,如,每年一度的泰山登山节,潍坊风筝节等都驰名海内外;二是区内邻近产业的竞争,目前陕西旅游市场细分明晰,已形成了多种旅游市场类型,如山水旅游、生态旅游、极限运动等,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

三、中岳嵩山体育旅游发展的营销战略

1.思想认识的再定位

中岳嵩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认真总结和推广“栾川模式”、“焦作现象”(即由“煤炭经济”向以体育旅游产业为领头羊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的成功转型)经验,抓住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先机,把旅游产业当成一个朝阳产业、经济产业来抓。

2.加快体制改革,力争投资结构多元化

民族体育旅游要成为独立的产业,使其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自身必须要走向市场。那么,改革现有体制,弱化政府对体育旅游市场大包大揽的管路与运营模式,加强政策性的宏观调控,采用多渠道的金融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来运营旅游市场势在必行。

3.加大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

中岳嵩山的民族体育旅游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成功与否,很大成都上取决于宣传促销工作。因此,在宣传上首先要在国内外的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的各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凤凰卫视等)上做大文章。另一方面,要注重体育文化和影视文化媒体的结合推广,如电影少林寺,电视太极宗师,以太极拳、黄河漂流为题材的摄影作品等。学会利用国内外主流媒体宣传推销中岳嵩山的“高、精、尖产品”。

4.加快民族体育旅游从业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步伐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加大旅游教育和培训力度,办好中岳嵩山大学、郑州大学等院校的旅游和体育专业。另一方面,旅游行政单加强与省内外的高校合作,定期组织诸如休闲旅游、体育旅游业务、民族表演设计等培训,切实解决各景区体育旅游管理人才、表演人才难的问题。

5.加强区域联合,发挥区域优势

中岳嵩山周边诸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加强与邻省的区域旅游、区域体育旅游协作,是拓展营销渠道的重要方法之一。各省区在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下,根据自己的优势资源确定各自的特色和开发的重点,加大各种传统的和新兴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优化相邻地区的资源,创造旅游精品。

参考文献:

[1]李克:首届中国中部(河南)旅游交易会上的讲话.省略 /2006,3,15

[2]中岳嵩山地里概况.省略/henandiligaikuang.htm

[3]袁书琪等: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涵义及分类体系[J].体育学刊,2003,10(2):33~35

[4]河南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大河报,2007,1,24

[5]陈林:旅游是个区域性概念.大河报,2004,12,7(B~1)

第5篇:体育旅游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红色旅游;县域经济发展;红安

一、引言

红色旅游是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并建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重要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学习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总书记等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就来到西柏坡考察革命文化,重温革命精神。而后,全国掀起了“弘扬红色文化,重温革命精神”的高潮。红色旅游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将革命历史资源与旅游巧妙结合的一种创新,它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教育和娱乐观赏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红色旅游兼有丰富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红安县是全国12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之一的大别山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资源的富集区。本文以红安县为例,对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以期能促进其发展。

二、红安县红色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红安是大别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的龙头系列红色旅游景区,区内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七里坪长胜街等众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红色资源。2004年8月,湖北省委决定,把红安建成全省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时将改造红安烈士陵园、建设红安干部教育学院、发掘红安精神作为目前基地建设的三大重点。

(一)红安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

1、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保护良好。红安县红色旅游资源有革命烈士陵园、博物馆、重大事件纪念地、各种重要机构的办公旧地址、伟人名人故居等多种类型,并且均具有较高的品位,其中许多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湖北居于前列,部分红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已经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红色旅游景区体系和特色旅游景点。大部分红色旅游资源保存完好,能比较真实地再现当年的革命历史风貌,如红安七里坪长胜街旧址群现如今已成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红色旅游资源特色明显,有利于开发。红安红色旅游资源特色突出体现在: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天下之中”的地缘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毗邻武汉市(目前正在修建红安通往武汉市的一级公路,预计通车后与武汉市的车程仅为45分钟),易与周边省市合作形成联动发展的红色旅游态势。红色旅游资源主题线索明显,有利于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景区(点)空间分布相对集中,易与自然旅游资源组合,有利于产生规模效益、聚合效益,形成综合旅游产品。

3、红色旅游目的地逐渐形成。红安作为黄冈市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有着“中国第一将军县”美誉的红安在湖北省内已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根据《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以及13部委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名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成为湖北省唯一一处获此殊荣的红色旅游区,其主题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二)红安红色旅游发展的劣势

1、各红色旅游景区未能形成红色旅游产品链。红安及其周边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点多面广,在红色旅游景区(点)之间、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产品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如在红安县内,黄麻起义遗址、长胜街革命遗址群、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鄂豫皖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等20余处红色旅游景区(点),以及天台山、九焰山等多处绿色旅游景区(点),在市内旅游线路安排、城市休闲设施建设上没有统筹考虑,缺乏连线成片、合理分区、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整体开发思路。此外,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是湖北省红色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大别山生态旅游区拥有部级森林公园,也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生态旅游区,然而该区域内的红色旅游景区(点)与核心绿色景区的连接道路状况均较差。在旅游线路组织上没有统筹考虑,还未形成整体或区段产品联合的态势。

2、景区道路、环境、文物保护和旅游服务设施等方面比较差。由于红安县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条件不配套,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底子薄、基础差,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依托的城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部分红色旅游景区道路交通现状较差,路面破损严重,年久失修,无排水、防洪设施,步游道及台阶部分毁损。部分文物产权尚属居民私有,特别是旧址群类景区,非文物建筑夹杂在文物建筑中。一些旧址建筑物外立面效果参差不齐、风格各异,大大影响和破坏了文物的整体环境,还有部分景区及周边环境卫生较差,没有配套的城市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严重影响景区(点)旅游形象,环境等均需要进行大力整治。缺乏现代旅游人性化服务设施;缺乏相应配套的红色旅游餐饮、红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等系列旅游产品。景区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景区内供水、供电等线路老化,没有建设游客中心、厕所、旅游标识系统等,大部分景区没有配套的停车场,景区内绿化面积不足,绿化树种单一,景观单调。

3、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方式简单化、程式化、趋同化。红安县大部分红色旅游景区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的开发方式简单化、程式化、趋同化,陈列展示设备及方式单一落后。多数景区(点)缺少具有影响力和震撼力的旅游项目,表现手段单调,缺乏体验性、参与性和吸引力,多数现有陵园只建有纪念碑、纪念馆、烈士墓。旅游产品基本上是用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展示方式和手段陈旧,解说系统、宣传、展示内容单调,展示设备落后,照明、消防等基础设施不配套。

4、旅游管理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缺少相应的职业培训。一些景区(点)的管理人员管理方式手法不够人性化,难以满足游客的各种特殊需求。目前,在景区内缺少从事旅游纪念品出售的从业人员。部分景区(点)的讲解员普通话不过关,甚至用方言讲解,让游客难以理解从而失去兴趣;有些对革命历史意义的解释、说明不够充分,难以感染游客,深入人心。

(三)红安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

1、政府大力支持,领导十分重视,政策措施到位。新时代注重革命传统教育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对发展红色旅游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红色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国家准备用50亿资金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交通部将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向“老少边穷”地区村村通公路工程项目倾斜,这将有效解决革命老区普遍存在的道路基础设施差的问题,改善可进入性条件。湖北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发展红色旅游的工作,现已完成全省红色旅游资源的调查工作,着手编制湖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这些都将为红安县发展红色旅游带来良好的机遇。

2、红色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湖北中心集散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周边省市人口众多,旅游客源市场潜力巨大。红安独特的旅游资源类型、旅游吸引物及文化内涵等均对周边省市目标客源市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湖北省拥有一些经济相对发达、出城交通便捷、城市周边生态旅游资源良好的大中型城市。这些城市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上升,潜在客源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而且,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相对于其他旅游产品,季节性不明显,市场比较稳定。

3、本地居民参与发展红色旅游。老区人民渴望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脱贫致富,所以参与发展红色旅游的愿望强烈,对发展红色旅游持欢迎和支持态度,旅游开发地区障碍少。红色旅游可以通过产业化的推动,将本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老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发展红色旅游的工作,成立了地方工作专班,加强组织管理,确保红色旅游工作顺利开展,出台一系列支持红色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本地红色旅游事业发展。

(四)红安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1、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点)迅猛发展带来的挑战。自全国刮起“红色旅游”之风后,井冈山、延安、韶山、瑞金、西柏坡五处成为深受旅游者喜爱的红色旅游胜地。这五个目的地由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历史事件或活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遵义、百色、太行山、狼牙山等地红色旅游的开展,使得我国红色旅游形成蓬勃发展的局面,这必然导致红色旅游各景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湖北省内与红安类似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市县也有很多,如武汉市、洪湖等地都有很多有名的红色旅游项目。红安发展红色旅游不可避免地要与这些著名的红色景区展开竞争,所以外部环境最大的威胁便是来自这些老牌景区的竞争。虽然《纲要》中提出要培育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仅有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涉及红安,但仍将会面临其他临近省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激烈挑战。

2、红色旅游者旅游“偏好”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从当前红色旅游的主要客源目标市场可以看出,红色旅游有其特定的市场群体,其主要的客源市场来自于各党政机关职工、各单位员工和各学校师生员工,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而组织的旅游团队。所以,红色旅游的客源有其独特性。当前大多数旅游者是由政府及单位组织,而当公费红色旅游热潮渐渐消退的时候,能否继续吸引旅游者,使旅游者继续保持这一“偏好”将会成为红安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即在制度及消费方式转变后,能否使旅游者认识到本地红色旅游的价值,并且自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3、能否取得红色旅游专项资金投入的挑战。国家关于旅游政策的制定和颁布、工作重点的转移以及湖北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等等,都会给红安红色旅游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为发展红色旅游,国家和地方政府会有重点地投入资金开发项目,能否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为红色旅游区提供发展动力和建设保障,这对红安红色旅游区的建设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永乐.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商业时代,2007(1).

2、刘东舜.红色旅游的“冷”思考[J].望新闻周刊,2005(21).

3、贾浩华.红色旅游发展与农民经济生活变迁[D].江西师范大学,2006.

4、付小刚.红色旅游开发研究――以井冈山市为例[D].宜春学院,2006.

第6篇:体育旅游市场前景范文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并逐渐的走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成为了人们消遣和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们对各种体育相关的旅游也越来越热衷,但就目前来说,我国体育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加强对体育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体育旅游景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体育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旅游景区设备不健全

体育旅游设施是旅游区必备的基础设施,是提供给游客玩耍的物质基础。体育旅游设施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包含了体育运用游玩所需要的设备,还包括了与运动相关的安全、保险以及医疗配套设施,此外,还要求体育旅游景区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有较好的旅馆、饭店以及商店等。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大多数体育旅游景区还存在硬件设施不健全的问题,制约了体育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营销战略指导

在我国,体育旅游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业,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营销策略,管理人员对于体育旅游营销的观念意识也不强,因此我国的体育旅游营销还处在一个自发和无序的发展状态。企业在经营体育旅游业的过程中,只追求眼前的营销目标,缺乏对长期营销战略和系统营销战略的规划。同时,我国对于体育资源的旅游开发,还缺乏整体性的规划,没有从文化视觉角度来挖掘体育旅游项目,大多数的区域开发,都是注重对眼前利益的开发。因此,我国的体育旅游缺乏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缺乏营销手段

体育旅游是一种个性化的旅游类型,对于体育旅游的营销手段也应该是多样化的。但就目前来说,我国体育旅游的营销手段却非常的单一,没有合适的营销推广策略,也找不到相应的推广体裁,在营销手段上大多是抄袭外国的模式。在一些重大节假日的时候,很多企业虽然意识到这是一个营销的重要时期,但是却缺乏相应的营销策划,制定的营销策略都是走的大众化路线,体现不出自身的差异性,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提高体育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的创新思考

(一)寻找市场的突破口

体育旅游是集休闲、娱乐、健身以及文化和刺激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大学生是一个固定的群体,他们在我国人口比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大学生群体的休闲娱乐时间比较多,但是缺乏一定的经济能力。大学生这个群体具有良好的旅游动机,他们处于青年时期,大多喜欢比较具有挑战力和刺激的事物,体育旅游具有的挑战性和刺激性刚好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如果能把大学生这个群体资源开发出来,不仅可以赢得大学生这个群体,而且通过他们的口碑宣传,也会为体育旅游赢得更多的市场,对于促进体育旅游行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体育旅游是一种以体验为主的旅游消费,大学生是一个素质相对较高、思维较活跃的群体,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对市场的反馈能力,通过对大学生资源的开发,可以带动体育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企业要抓住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点,在制定营销策略的时候,要制定起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和消费水平的营销策略,让大学生参与到体育旅游中来,为体育旅游项目赢得更多的市场。

(二)树立品牌形象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由于缺乏旅游品牌,使得体育旅游没有竞争力,缺乏吸引力。在对体育旅游品牌的建立上,景区要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不仅要具有体育的因素,还应该蕴含文化底蕴,把心理系统和社会的符号相结合,体现体育景区特有的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体育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创新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人员应该意识到,当今体育旅游景区的竞争,不仅仅是产品上的竞争,管理制度对于旅游景区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体育旅游景区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对旅游景区的管理。首先,在管理结构上要打破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避免由于信息不畅造成管理混乱的现象。其次是要改进管理方法,实现目标管理和科学管理,制定起旅游区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最后是要实现民主管理,充分的调动各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价值,促进旅游景区的经济发展。

第7篇:体育旅游市场前景范文

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中提出: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1]。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旅游也成为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由于大众体育的蓬勃开展,人们的体育意识也在不继增强。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的各类竞赛及尝试体育刺激与挑战等为目的体育旅游活动也在不断发展,成为旅游行业的新亮点。国家旅游总局曾将1996年的主题定为“度假休闲年”,2001年又将主题确定为“体育健身游”,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育旅游在我国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同时这也对引导和培育体育旅游市场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 体育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1.1 体育旅游的概念 当今世界旅游业广泛、迅速发展,传统观光旅游新产品已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新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如文化旅游、宗教旅游、生态旅游、商务旅游及体育旅游等等,形成一系列新兴的旅游产品。体育旅游的概念可广义地概括为: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体育旅游也可狭义地理解为: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其诸种功能,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2]。 1.2 体育旅游的分类 综观国内外体育旅游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将林林总总的体育旅游形式分为以下三类:健身类:是指旅游者直接参与某项体育活动,以达到健身与旅游的目的。健身类体育旅游项目很多,如滑雪、高尔夫球及一些城市的体育主题公园等。一般可单项组织,拥有较多的参与者,且具备参与的重复性。观战类:是指旅游者被异地重要体育比赛吸引而前往异地现场观摩。观战类旅游在发达国家极为盛行,如欧洲三大足球联赛,美国NBA联赛及奥运会比赛等均吸引众多的异地观众前往观战。在国内甲A足球联赛的关键场次中,有组织的国内球迷包机及包火车专列前往比赛地也时有报道。观战类体育旅游参与者一般是有特殊的兴趣且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士。 尝试刺激类:是指旅游者将体育刺激看作是享受,去参与生活中难以经历,但又标新立异,使人特别兴奋或惊心动魄的体育活动。如蹦极、漂流、攀岩、海底探险、自驾摩托车或汽车远行等。刺激类体育旅游有一定的冒险性和挑战性,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和挑战欲望,是一种典型的个性化旅游消费。 1.3 体育旅游的特点 体育旅游除具有一般旅游产品的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健身与旅游相结合。由于工业化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严重的污染,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许多人生活在与大自然相对隔离的都市里,生活环境的日趋恶化,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强,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让人身心疲惫。通过健身、娱乐、休闲等方式来调节身心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同时,体育活动具有娱乐性,健身性,属聚性,挑战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这是体育活动的魅力所在,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市场。它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构成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体育旅游活动不仅满足愉悦身心的需要,还有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缓解和消除身心疲劳、增强体质,防范“文明病”等功能,体育与旅游相互渗透,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其次是满足旅游消费的个性需求。当今的社会充满了个性化的追求,因此,个性化,个也是一股潮流。求知、求新、求异等充满个性心理的大有人在。而与常规旅游不同的体育旅游无论在心态上还是行动上都具有主动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更能符合与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同时新鲜、新奇的体育旅游将传统旅游的被动和受约束降至最低点,提供更多的个,更加符合旅游消费个性化的需求,尤其是有一定旅游阅历者和广大青少年群体,对个性化服务有较高的要求。 最后是体育旅游具有可重复性。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是以满足观赏自然风光、城市风光、名胜古迹等,这种旅游方式不具备重复性是不争事实,而参加体育旅游的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体会体育旅游过程,在重复的过程中不断追成新的目标,体验到更大的乐趣。 2 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参与体育的意识不断增强,参与健身、娱乐、探险等各类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多;同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复杂的地理及多样的气候特征使我国具有开展体育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尤其是近5年来,体育旅游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和规模。 2.1 健身类旅游悄然兴起 近五年在国内大城市的周边地区,建立了一定数量与体有密切相关的主题公园,如北京的十渡、雁栖湖,广州白云山极限运动中心、深圳的欢乐谷、水上世界等,这些主题公园拥有大量的体育娱乐设施,在时间、交通、内容、消费档次等环节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节假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2.2 尝试刺激类和观战类旅游有待开发 冒险类体育旅游应该是那些路途较远,目标明确,过程艰苦,对体力和意志要求较高的活动,像蹦极、悬崖跳水、登山、穿越、漂流,探险、骑自行车或自驾汽车、摩托车远行等等。国外这类的体育旅游已经比较普及,参与的人较多,而且路线越来越长,方式也更具挑战性。目前我国冒险类体育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类似以登山为主题的体育旅游市场规模在国内还凤毛麟角。观战类体育旅游已初见端倪,呈上升的势头,但资源的定位、宣传、组织、安全、票务等相关问题的协调有待加强。#p#分页标题#e# 3 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及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体育旅游市场整体上还处于萌芽阶段,健身游已兴起,观战及刺激类旅游则刚刚起步。刺激类关注及感兴趣的人很多,但参与的人较少,客观的原因是刺激类体育旅游有一定的危险性、艰巨性、挑战性,费用也高于普通的常规旅游,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参与的人较少。主观上则是目前人们对旅游的认识还停留在观光、游玩购物、餐饮等层次上,很多人不愿花费时间和金钱去“自找苦吃”。根据世界体育旅游的潮流和中国体育旅游的现状,笔者认为发展中国体育旅游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开拓体育旅游市场。 3.1 构建体育旅游学科体系,规范、持续发展中国体育市场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为我国体育旅游活动大范围展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背景和发展条件。但体育旅游作为旅游大家庭中的一个新兴支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好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体育旅游的现实与未来的发展,如体育旅游行政主管及中介的建立;体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与拓展;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的制度与体系等,这些问题涉及到体育科学与旅游科学,呈现出两个学科的强度交叉与渗透,在传统的体育科学与旅游科学中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因此,尽快构建体育旅游学科体系,研究体育在旅游中的地位、特点、功能和规律,研究体育旅游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对规范体育旅游市场,走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有着现实的意义。 3.2 挖掘体育产业资源,培育体育旅游市场 体育旅游是新兴的旅游产品,衍生许多新的消费需求,世界体育产业和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不断探求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而产生的市场需求空间,寻求经济增长点。如香港康体局和旅游协会为开拓体育产业及体育旅游市场,联手通过驻外旅游办事处,有针对性地积极推销体育产品,他们向日本人集中推销高尔夫球,向东南亚国家推销赛马,向欧美和澳大利亚推销网球、板球和羽毛求,从而吸引了一大批体育爱好者前往香港进行体育旅游,既盘活了体育产业市场,也提高了旅游收入。就国际市场而言,我国的武术、乒乓球及羽毛球对体育爱好者就具有一定吸引力,组织修学团会有一定的市场。而在国内市场,像异地观战近年有了一定的开展,但发展空间还很大,体育产业的经营者应重视重要赛事的营销,最大限度地挖掘体育比赛资源,丰富体育产业内涵,达到体育与旅游双赢的目的。 3.3 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联手,建立体育旅游中介,将体育旅游市场做大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产业与旅游业同时起步,但因为行业从属不同,相互交融与渗透不多,造成体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面对巨大的体育旅游市场需来,体育产业决策者及从业人员应主动出击,充分利用体育资源,依靠旅游业众多的分支机构,力争将体育旅游市场做大。比如近几届的奥运会及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国均保证一定数量的门票给外国的旅游者,委托旅游机构为国外观众的票务,这为异地观战者提供了充分保证。这样既为主办国保证了运动会的票房收入,也提高了旅游收入。又比如日本著名的“日本旅行社”,从1993年开始内设专门负责海外体育观战旅游的营业部,该旅行社组织的团队频繁出现在世界体育热点赛事当中,体育观战旅游收入的份额逐年上升。我国虽然也建立了体育旅游总公司,但由于分支机构不多,其业务量及影响力均不尽人意,而普通的旅游社的从业人员意识到体育旅游市场潜在商机,但苦于缺乏“体育”背景,对体育的认识、运作等方面又欠经验积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无论是体育产业还是旅游业的从业者,应协同配合,共同建立和完善体育旅游中介,为实现产业经济的相互驱动创造条件。 3.4 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旅游群体中,以消遣娱乐、健身康复为目的的旅游者所占比例最大[3]。体育旅游不仅拓宽了社会体育的内涵,也将成为体育产业重要的内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1世纪初,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市场[4]。同时,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传统的观光旅游方式发展空间有限,开辟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和有主题特色的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和体育旅游已成为热点,越来越为国内外游客的喜爱。这说明旅游消费的内容在丰富,文化层次在提高,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体育旅游具有娱乐、健身、调节情感的功能,是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传统观光旅游的一种重要补充。由于体育旅游的外延宽泛,为人们提供了众多参与的契入点,能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随着消费能力的增长和假期的增加,人们开始向往健康的生活方式,到高尔夫球场挥杆,到海边冲浪以及野游、攀岩、滑雪,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体育旅游将传统的运动健身与度假休闲结合在一起,赋予旅游以全新的内容,体育旅游的特殊魅力必将激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因此,体育旅游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

第8篇:体育旅游市场前景范文

论文摘要:宁波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业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整体协调性、产品开发缺乏力度、产品规模偏小、缺乏专业化管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强化政府主导,创导核心区域效应,走集约化经营道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宁波旅游品牌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不仅在于观景、观光,而更看重健身与体验,在旅游度假中释放工作压力,在参与活动中体验愉悦和舒适,体育休闲旅游已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生活方式和时尚追求。

体育休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是以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为基础,以从事各种休闲娱乐、身体锻炼、运动竞赛、康复保健、体育观赏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为主要内容和手段,促使旅游者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休闲旅游活动。本文阐述了宁波市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指出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优势,同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宁波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

宁波位于东海之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南翼,毗邻上海、杭州。全市设有11个县市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人文荟萃,山川秀丽,是有700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名胜古迹、自然风光闻名全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山地休闲旅游资源、重大节庆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等,是理想的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宁波近几年来旅游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3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8.2亿元,同比增长25.8%,占全市gdp的10%。2006年接待国内旅游者268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316亿元,同比增长22.4%,占全市gdp的11%。旅游业成了宁波市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宁波体育休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宁波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形成已有10年时间,这里是中国男篮“八一队”的主场所在地,而且是中国wcba八一广博文具女篮主场,中国女排的训练基地,还有蜚声乒乓赛坛的宁波海天俱乐部。10,年来,连续引进的国际与国内系列重大赛事,为宁波竞技体育比赛表演添上了一笔笔靓丽的色彩,使宁波拥有了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吸引了大批体育爱好者和旅游观众的参与,为推动大众化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体育场地的资源而亩,宁波有大型的体育馆、水上运动基地、高尔夫俱乐部、网球中心、凤凰乐园、跆拳道俱乐部、溜冰俱乐部等。就可供体育休闲旅游的自然资源而言,宁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这里的山谷(如浙东大峡谷)、温泉(如宁海温泉)、河流(如奉化江、姚江等)、瀑布(如千丈岩)、海岛(如大榭岛等)、沙滩(如宁波象山的黄金海岸等)、森林(如四明山等)等极具观光休闲价值。围绕着这些资源,近年来宁波市政府制定了11条特色旅游线路,这些线路包括绿色世界之旅、时尚体育健身、海滨风光觅胜、霞客踪迹寻觅等。除此之外,宁波市政府还推出了5个体育休闲旅游的特色项目,即海滨休闲游、高尔夫健身游、“挑战自我”拓展训练、布龙水乡游与体育夏令营。这些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资源,为推动宁波市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二、宁波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

1、地理区位优势。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南翼的经济中心,也是该地区的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目前,宁波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骨架中,呈明显“十”字形。一条是从舟山向西经宁波、杭州到达安徽的黄山,另一条是分别从上海和苏州越过跨海大桥的沿海大通道,宁波正处于这两条高速公路的交点,南北向沟通了华东和华南两个国内最大客源地,东西向连接江西安徽,扩大了旅游腹地。另外,杭州湾大桥的建成通车,直接沟通了沪杭和沪甬高速公路,变以前长三角旅游交通“一条道走到头”为旅游交通的“三角形回路”,实现所有长三角区域内的城市3小时交通圈。宁波旅游网络区位优势明显,这种地理区位优势对宁波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客源市场优势。宁波市的国内旅游以短程旅游为主,客源市场主要是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二翼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近年来由于假日经济的兴起,宁波往往成为这些城市居民短程旅游的首选点。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宁波与上海及江苏省苏州、无锡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陆路距离明显缩短在3小时经济圈内,将使更多的上海及附近游客利用周末和其他假日到宁波休闲旅游。

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t”,型推进战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21世纪中国最具活力的增长极,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旅游业极具活力的增长极,每年出游人口近1亿人次。宁波不断提升的传统旅游资源质量和内涵与不断开发的新型休闲旅游产品,使宁波休闲旅游资源优势更加突出,完全有实力吸引更多长三角区域游客来宁波进行休闲观光旅游,最终宁波旅游市场将会在长三角区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优势,并形成稳定、快速发展的客源市场,也进一步加快和推动宁波休闲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

3、政府的政策支持。宁波市《“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同时,《纲要》把“改造提升旅游休闲等生活业”作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根据2006年公布的《宁波市城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宁波将通过10-15年的努力,使宁波市体育场馆设施具备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国际重大单项体育赛事的能力,基本满足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训练的需要。在宁波市域,以4处市级体育用地(体育公园)为中心,以11个县(市、区)级体育设施为节点的两级网络格局正在规划建设之中。在宁波中心城区,要建设以“西片体育中心”和“东片体育公园”为核心的“两核七心多点”的城市体育设施布局,这里的“七心”指7个区级体育中心,“多点”则指的是多个居住区级体育设施。这样,“点、线、面”相结合的系统的体育设施空间框架正在形成。

2006年,宁渡市又公布了《宁波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这一规划,宁波将致力于培育体育旅游市场,发挥区域优势,建立特色项目,加快体育旅游业发展。这些都为宁波体育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有力支持。

三、宁波体育休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整体协调性。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区域协调、产业融洽发展是其快速发展的主要思路。旅游资源开发时,应联系资源属性的相同与相似特点,打破区域内的行政界线进行整体开发,形成主题形象,从而带动全局。但目前宁波的体育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开发缺乏统筹性和协调性,各县市往往依据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旅游资源,各自为主开发旅游产品,没有与周边环境形成友好集约的联动发展,很少站在宁波市整体高度或某一资源主题形象指导下的资源联合开发。

2、产品开发缺乏力度,特色不明显。近几年宁波已建成具有特色的体育休闲类旅游景区不多,尽管形成以奉化商量岗高山滑雪、象山渔山岛海钓、慈溪龙山滑翔伞、宁海野鹤湫攀岩等体育特征明显的休闲项目,但由于大部分都在初级开创阶段,无法形成本市及在更大范围的足够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象山渔山岛海钓项目,渔山岛是华东地区乃至亚洲最好的海钓基地,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极佳,适合举办高规格的国际性比赛和吸引国外海钓爱好者,是体育休闲特色项目,但由于缺乏开发力度,相关配套系统和服务跟不上,让更多爱好者望而却步,项目资源还处在原始与初级开发边缘。

3、产品规模偏小,与周边互动效果差。宁波近几年新增加的以休闲型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投资资金大部分来源社会民间资本,由于投资主体的发展眼光受到观念、自身实力、运作能力的限制,形成大量民营资本投资的景区和景点发展模式单薄,内容单一,规模较小,与周边环境互融性差。如奉化溪水漂流,尽管开发的漂流点多达4处(还在不断扩大),但由于模式单薄,投资金额规模只有几十万元,没有利用周边“三农”环境优势,将单一漂流融入吃、住、娱、购等游客、体验者欢迎的农家乐内容,扩大经营内容范围,因而制约了资源的利用价值,发展空间被挤压。

4、缺乏专业化管理。体育休闲旅游是以体育为特色。充分利用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产生的新型休闲旅游项目,其大部分都属一定危险性体育运动项目,应该纳入专业化管理范畴。但宁波许多景区、景点,尤其规模较小的项目,明显缺乏专业化管理。如奉化溪漂项目,在游客溪漂过程中,保护人员基本为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的当地农民,也未形成溪漂专业技术保障的有关操作规则,更缺乏处理高危体育运动项目的应急预案和措施,最终使这些高危体育运动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处于专业管理的真空地带。

四、宁波发展体育休闲旅游对策

宁波有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的良好条件,但要吸引旅游客源,形成现实的旅游消费市场,还需要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本人认为目前应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1、强化政府主导,创导核心区域效应。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形成理念的主导、政策的主导、规划的主导,创导建设宁波体育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核心区域。要树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开发”的思想,突出体育与休闲与旅游及其他相关产业紧密结合的大旅游概念和产业格局,发展思路要形成在长三角区域具有明显宁波传统人文名胜资源优势,更具有独特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优势和核心区域板块效应。发展形式上要明显区别于上海的都市风光、杭州的湖光山色、苏州的园林水乡景色,形成有宁波特色的“海洋+山水+赛事”的体育旅游主体形象。

①以象山、宁海海洋资源为平台,形成帆船、帆板、游艇、滑水、海钓和其他海上休闲活动,结合休闲、度假、观光、购物、娱乐及吃、住、渔家乐为一体的海洋休闲旅游板块,打造长三角区域优势最明显、吸引力最强、板块效应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优质海洋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群。

②以宁海、奉化、余姚、鄞州、慈溪山水资源为平台,形成户外运动、攀岩、拓展、滑翔伞、汽摩运动、汽车拉力赛、滑雪、滑草、溪漂、钓鱼,结合休闲、自驾游、农家乐为一体的山水体育休闲板块,打造长三角区域最具体育特色、项目最多、内容最丰富、配套服务体系最完善的体育休闲产业群。

③以宁波都市高规格重大体育赛事资源为平台,形成以观看cba联赛、国家女排系列赛、其他重大赛事。利用节假日期间举行的开放式体育赛事形成的城市景观体育赛事、体育场馆开放,结合休闲、观光、购物、娱乐、吃、住为一体的都市景观休闲体育板块,打造长三角南冀赛事中心。

2、走集约化经营道路,组建大型旅游企业。走集约化经营道路,建立体育旅游产业化机制,是开发体育休闲旅游项目,提高资本运营效率的有效途径。在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上,相关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专门化“集约化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体育旅游的产业化运营机制。以宁波旅游集团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与体育部门联合开发,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大型旅游企业有能力实行旅游资源集约化,产业组织集团化,开发精品休闲旅游项目,完善旅游产业链条。例如,可以利用跨行业的互动开发,建立体育休闲旅游示范区、生态旅游基地等,对宁波体育旅游景区资源和环境实施转化、优化,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价值发现和价值提升。可以为体育休闲旅游者设计、提供更为丰富的消费产品、新鲜体验和优质服务,充分激发旅游者的消费潜力。可以利用企业的品牌与市场影响,开发诸如旅游保险、旅游金融、旅游规划设计、旅游投资咨询等相关多元业务,占领广泛的市场等。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专业化管理。体育休闲旅游项目操作上具有一定的技巧性,活动参与时带有较大的危险性,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旅游项目的管理水平,对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十分重要。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体育休闲旅游运动的实践和指导、保健与安全、救生等应用性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那些危险性比较大的休闲体育项目必须进行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以使参与者的伤害事故最小化。

第9篇:体育旅游市场前景范文

【关键词】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

SHAN Feng-xia1, CHEN Jin-feng2

(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2. Zhoukou Hengda High School, Zhoukou 466001, Henan)

【Abstract】 This research summarizes the organization of sports tourism in Henan province and comes out with som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field, in hope to offer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 Hena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 Henan, we should enhance the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of sports tourism, develop education of sports tourism, establish new images for sports tourism in Henan, and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ports and tourism sectors.

【Keywords】 Henan Province,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ing

1前言

国内外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事实,证明了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不仅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与动力,还能为体育及体育产业拓展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体育旅游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河南省地处中原,具有开展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政策、经济环境优势。因此,河南省应大力开展体育旅游,以加快体育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并促进经济的腾飞。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体育旅游业开发现状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项研究目的和内容的需要,通过图书馆、资料室及网上查询,详细查阅了大量有关旅游、体育产业及体育旅游等方面的书籍和相关文章。

2.2.2问卷调查法

针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者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问卷946份,回收率为86%,其中有效问卷841份,占回收总数的88.90%。

2.2.3访谈法

对河南省多位旅游企业家、政府工作人员及高校从事体育和旅游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他们对河南省体育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看法及宝贵的建议。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了Spssl3.0和Excel对本文所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处理。

3河南省开展体育旅游存在的问题

3.1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体育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河南省是一个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体育旅游自然和人文资源,可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很多,但已开发的较少,并且体育旅游的开发也是单一、低水平的,不能形成规模,实现不了规模效益。如河南省的山林体育旅游资源适合开展登山、攀岩、蹦极、探险、狩猎、定向越野、溶洞探险等体育旅游项目,但目前开展普遍的只有大众登山,攀岩、定向越野、滑翔活动只是定期地举办一些比赛或观赏活动;河南省的场馆设施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虽然近年来逐渐开始组织一些全国性比赛和单项赛事,但影响较小,不能吸引大批体育爱好者前往观看;河南省作为武术之乡,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影响力还不大。目前,河南省的体育旅游还是传统观光旅游的附加产品,没有形成吸引旅游者的主打产品。

3.2缺乏体育旅游专门人才

体育旅游专门人才的匮乏是制约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对体育旅游人才的要求不同于传统旅游人才。由于一些体育旅游项目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要求体育旅游的组织者、服务提供者只有经过相应的专业训练才能上岗工作,所以这就要求体育旅游的从业人员不但具有旅游的基本常识,而且还要有体育的基本素质。其中体育导游的业务素质应包括:具备水上救生员资格、野外活动指导资格、红十字紧急救护员资格及登山保护员资格,以确保旅游者在体育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不受威胁;还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背景,精通并能指导各类户外活动〔1〕。目前,河南省体育旅游组织者多为非专业人员,在体育旅游营销、资源开发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非常短缺。河南省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开办了不少旅游学校,在很多高校也设置了旅游系或旅游专业,但是大都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在河南省高校中只有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一所学校从2004年开始招生培养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所以,河南省的体育旅游人才非常匮乏。

3.3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对河南省体育旅游产品的了解

目前,河南省整体体育旅游促销力度不够,宣传的总体形象不够明确、生动,宣传内容单调、形式陈旧,缺乏出游煽动性,宣传渠道不多,手段缺乏,很少做到多方参与、共同协作,形成动作大、声势大的对外宣传活动;宣传促销时断时续,缺乏经常性、长期性,因此对外影响不大,效果不显著。在体育旅游产品上,河南省还没有形成区别于我国其它省市的突出特点,以致在对外宣传时,不能够拿出与其它省市区分开来的独特的河南体育旅游形象。如河南省体育旅游的“拳头”产品(即少林拳和太极拳),虽说举办的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也很好地宣传了河南,但在“两拳”的包装及宣传上还缺乏力度,还没有充分地揭示“两拳”的文化内涵、充分地展现“两拳”的时代精神,真正使大家透过“两拳”,正确地认识、了解一个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博大精深的河南。

3.4体育旅游业的管理体制不顺,缺乏完善的体育旅游政策

体育旅游是体育性的旅游事业和旅游性的体育事业。体育旅游中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大型体育活动和探险类体育活动,单靠旅游部门是管不好的,因为它没有专业方面的管理能力;体育旅游中的游览,体育部门也管不了,也不在其管理范围。目前,我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市场管理,涉及到了体育、旅游、城建、宗教、农村、林业、工商、环保、税务、物价等多个部门,管理职能交叉、重复、缺位等体制性矛盾突出,严重制约着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体育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还未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目前河南省政府主要重视旅游资源文化品位的开发,而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优惠政策扶持,导致我省体育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体育旅游宣传营销和体育旅游人才培训等。同时,河南省还没有出台有关体育旅游的法规政策,体育旅游归口管理部门也不明确,导致体育旅游市场出现无序竞争,体育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经营混乱,体育旅游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容易造成体育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影响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5体育与旅游两种社会活动的结合还不完善

目前,河南省开发旅游主要以观光、教育为主,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只是附带品,还没有形成规模,虽然河南省有开发少林拳、太极拳的经验,但真正的体育旅游开发还很不完善,特别是体育与旅游两者的结合还不够。主要表现为:1)没有充分认识体育在旅游中的作用,虽然有些景区赞助体育比赛,但主要目的是宣传景区,而没有把体育与旅游结合起来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产品来运作;2)有些景区在体育娱乐设施的建设、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发上,缺乏统一规划及长远计划,使体育旅游缺乏生命力;3)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之间的沟通也不够,在体育旅游的开发与管理上,两者的互动不够,甚至在举办大型比赛时,旅游部门得不到消息或信息不完全,结果导致当大量游客涌来,景区准备不足,以致错失商机。在组织大型比赛时也存在游客购票难的问题,旅行社很难保证票源,使他们不敢轻易地涉足,所以难以拉起体育与旅游之间的纽带。体育与旅游结合的不完善,已严重影响了河南省体育旅游的发展。

4河南省开展体育旅游的对策研究

4.1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我省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所以在开发之前对体育旅游客源市场进行调研,了解体育旅游者的需求是必要的,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旅游者的兴趣、爱好的变化,客源市场的变化,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以巩固老顾客、吸引新顾客。根据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喜欢休闲健身类的占86.21%,喜欢体育观赏类的占56.12%,喜欢刺激类的占48.28%,喜欢民俗类的占43.04%。因此,今后应依托河南省是资源大省的优势,充分利用河南省的体育自然和人文资源,加大投资力度,优先开发休闲健身类和体育观赏类的体育旅游项目,如登山、野营、狩猎、游泳、滑草、划船、摩托艇、龙舟赛、滑雪、网球、高尔夫球、垂钓及武术表演等等。对于刺激类和民俗类的体育旅游项目可适度开发,如攀岩、蹦极、溶洞探险、漂流等,但要采取“少而精”的策略。

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突出特色的原则。在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时,要在保持其原来特点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开发时不能仅仅是规模的简单扩大,还应该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使其原有的特色更加鲜明,否则,没有特色也就意味着没有竞争力。2)注重效益的原则。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防止建设性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协调发展的原则。体育旅游的开发要与旅游地的安全条件、交通条件、社会基本设施条件协调发展,这样才会吸引游客。

4.2发展体育旅游教育,培养体育旅游专门人才

体育旅游人才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和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育旅游专业性强,部分体育旅游产品危险性大,对服务设施的科技含量、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非常严格。体育旅游的组织者、旅游服务的提供者也都要经过相应的专业训练才能上岗工作。在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上,河南省应加大旅游教育和培训力度,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培养体育旅游人才:1)可在综合实力强的体育学院、高校的旅游系或旅游学院开办体育旅游专业或举办短期的休闲旅游、体育旅游业务培训;2)在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职业高中开办体育旅游相关课程;3)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4)通过社会办学、校企联合办学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培养高素质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2〕。

另外,旅游部门还可以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在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利用高校的研究开发成果,邀请高校民族体育旅游表演队到景区表演,利用这种长期的合作办法,来解决景区体育旅游表演人才短缺的问题。

4.3加大体育旅游宣传力度,树立河南体育旅游新形象

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者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2.83%的游客对河南省的体育旅游产品还不了解,因此要大力发展河南省的体育旅游,必须加强旅游促销、刺激需求,使潜在旅游者变成现实旅游者,从而增加旅游消费。在体育旅游产品促销的方式方法上,除运用传统促销方法外,可广泛运用大型旅游推介活动、旅游交易会、旅游节庆热销、互联网营销等手段。在河南省范围内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促销活动:①节事活动;②旅游交易会或博览会;③公共媒介和电脑网络推介;④请海外旅行商或媒体踩点考察;⑤开展体育旅游活动。

在河南省体育旅游专项活动产品的宣传上,可以利用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等专题活动以及体育题材的影片(如《少林寺》)、电视(如《太极宗师》)、摄影作品(少林武术、黄河漂流)、国际互联网等方式来充分展示河南省独特风格的体育旅游产品,增加河南体育旅游的吸引力〔3〕。

4.4改革旅游体制,加强宏观调控

发展河南省的体育旅游,必须解决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的现实,理顺管理范围,明确管理责任,政府部门应把体育旅游推向市场,同时加强宏观调控,设立体育旅游管理的专门机构协调体育及旅游部门,加强对经营体育旅游的景点、旅行社的资格审查、经营监督,防止项目的重复建设及经营市场混乱。在旅游体制的改革上:一是改革旅游管理体制,统筹旅游、风景名胜、文物、文化、林业等旅游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大力推进旅游景区改革,积极实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理顺景区管理体制。二是发展体育旅游业应与其他经济产业一样,主体是企业,政府只是主导。三是明晰产权关系,确立市场主体,建立良好的企业运行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四是走集约化经营道路,建立体育旅游产业化机制,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力争组建1-2个大型旅游集团,推进体育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为了体育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整顿市场秩序,加快体育旅游业的法律法规建设,全面提高体育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保护体育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4.5加强体育和旅游部门的协调

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业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产业,而这个新兴产业比旅游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为传统的观光旅游几乎不具备重复性,再好的景点游客也很少去第二次,而体育旅游项目的健身性、刺激性甚至会使游客上瘾,如体育旅游观战项目,一些铁杆体育迷会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来到比赛地观看比赛。但由于体育业与旅游行业从属于不同的部门,相互间的交融与渗透不够,造成了体育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所以体育旅游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体育部门或者旅游部门,必须把两个产业的相关部门联合起来才能使体育旅游健康地发展。为此,一、河南省的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应加强协调沟通,共同推动体育旅游的发展;二、体育旅游产业决策者及从业人员应主动出击,依靠旅游部门遍布全省各地的分支机构,把河南省的体育旅游市场发展起来;三、旅游部门也应主动配合,共同建立和完善河南省的体育旅游中介机构,最终形成体育业和旅游业的双赢局面〔4〕。

5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颖的旅游方式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体育旅游的开展无疑会促进当地旅游业、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且还会成为当地经济腾飞的有力臂膀。河南省虽然具有开展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优势和经济环境优势,但目前河南省的体育旅游业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在开展体育旅游中存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缺乏体育旅游人才、体育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够、体育与旅游结合还不完善等问题。因此,今后河南省在开展体育旅游中应把握好如何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如何宣传树立河南省体育旅游形象、如何培养体育旅游人才、如何将体育与旅游更好地结合起来等问题。

参考文献

〔1〕万怀玉等.论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旅游学刊,2004(4):131-134.

〔2〕陈运喜.浅谈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5):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