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体育赛事管理范文

体育赛事管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体育赛事管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体育赛事管理

第1篇:体育赛事管理范文

体育风险管理的概念在我国目前还无统一说法。被较多采纳的概念来源于秦椿林教授在《体育管理》一书中将体育风险管理界定为规划、管理和控制一个体育组织或体育机构的资源,以使由于该组织或机构举行的体育活动造成对他人、社团实体、社会和它自身造成的伤害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过程。而本课题对体育风险管理的内涵则主要从2方面进行:一是准确预测体育相关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二是最大限度地控制这些风险的发生或使风险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2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类型

从自然因素造成损失的可能性,非过失性公共责任赔偿的可能性及过失性公共责任赔偿的可能性3个角度对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进行探究。

2.1人员风险

主要从运动员风险、赛事工作人员风险、志愿者风险及观众风险等几方面进行研究。运动员在比赛中因为意外导致严重受伤甚至突然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在高对抗、高强度、高标准的赛事中,身体受到损伤的危险几率提高。因此,应重视对运动员伤害风险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探讨。高校承办的体育赛事所需工作人员用的赛事工作人员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人员临时组建而成,主要风险涉及工作时各部门的协调、调度的协同性与工作人员身份的复杂性。志愿者主要来自高校学生,风险更多的则存在于志愿者的业务能力、服务态度与人身安全。观众的来源主要是由学校组织的学生、社会群众组成,风险则主要表现为观众因赛事的矛盾与冲突而引发赛场骚乱,不仅影响赛事的正常进行,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2.2场馆设施、器材风险

根据大型体育赛事的不同规模对体育场馆规格的要求,存在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场馆建设、使用风险以及场地器材质量等几方面。场馆建设首先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由于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建设规模大、周期长,投资额度大,资金回收慢,后期管理复杂、维修费用高;其次赛事场馆的建设、规划不当引发体育场馆利用率低下,造成赛事场馆赛后资源闲置风险。场地器材风险影响因素有体育场馆构建质量及规格的优劣,场地器材技术水平的高低,场地器材设计的合理性,场地器材内设的安全保障设施的安全性能等。

2.3赛事运行风险

大型体育赛事的运行风险包括赛事日程安排、交通、卫生安全、媒体传播风险等几方面。赛程安排往往会受到气候风险、工程延误风险及自然灾害风险的制约而导致原有赛事日程安排被变更,影响体育赛事的正常运转。交通风险是指运动员、政府官员或者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道路堵塞而不能到达运动赛场,电视转播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就是运动比赛本身无法举行等。大型体育赛事公共卫生安全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生活饮用水安全事件、病媒生物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等5个领域。重大赛事期间,由于大量人员流动、输入,交通、餐饮、住宿需求增加,加上天气炎热,极易造成疾病的传播流行。因而及时开展系列疫苗接种,健全人群免疫屏障,防止传染病流行,保障赛事的正常进行。电子信息技术直接关系到赛事承办的效率与效益。赛前报名参赛的注册网站安全性涉及赛事前期信息的统计与收集;比赛中电子计分系统影响赛事后期数据挖掘与分析。计算机、移动电子设施、信息系统、传真机等辅助电子设备的故障与瘫痪,均可引起数据的丢失与破坏,造成赛事转播中断,造成赛事、承办高校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以及负面影响。

2.4经济风险

高校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经济风险主要指财产风险、财务风险。赛事经费来源主要由3个方面构成:一是地方政府支持;二是学校投入;三是商业赞助,其中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占主要方面。财产风险包括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体育比赛的场馆、设施和器材等遭受损毁的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运作不利而造成的赛事运作的成本高,资金收入与支出在时间、规模、结构上不匹配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的发生或比赛所需费用的额外增加等导致支出增大。

2.5竞赛项目风险

竞技体育运动无论在训练和比赛中的高难度、高强度、高对抗性和高标准决定了体育运动的高危险性,伤害事故难以避免。应该说运动员是死亡率、致残率都较高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由于运动员的压力大、紧张,特别是在一些进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发生危险的几率就比较高。目前,国内针对体育项目的分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还不完整,可借助数学模型、体育项目风险概率及体育项目受伤发生率做出我国体育项目风险等级分类表。

3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特点

3.1举国体制特点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与我国的体育运行体制是分不开的。我国体育体制为继续坚持与完善举国体制。它的基本特征是政府以计划手段配置体育资源,以行政手段管理体育,政府既是管体育的主体,也是办体育的主体。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也是积聚了所有能够调动的赛事资源,通过在短时间内聚集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承办赛事的顺利举行。

3.2运行机制特点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开放型的现代社会转变。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在运行机制方面主要以行政主导方式进行,高校在承办大型体育赛事方面,与政府之间存在一种依附关系,难以自成一体,因而打破单一主体办赛局面尚需时日。

3.3技术应用特点

体育赛事高风险的运动事故发生率,较高的个人损伤的特点,使得风险管理是体育赛事有着特殊的意义和方式。因此,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若要想减少财务风险和经济损失,就要把减少、降低伤害事故发生率作为风险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在风险管理过程的风险控制的技术上,主要从避免风险、损失控制、损失抑制、风险隔离和风险转移等几方面进行着手研究。

4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影响因素

4.1宏观环境风险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处宏观大环境的影响。宏观环境包括了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政权的更替、政局的变化、政府法令和决定的颁布实施以及种族和宗教冲突、战争、叛乱、政治迫害、权力之争等,都会影响到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可能性;暴雨、地震、流行疫情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高校所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的中断、延误甚至是取消。

4.2大型体育赛事自身内在风险

一是大型体育赛事本身竞赛项目多、参赛人数多、比赛周期长;二是大型体育赛事所需物资供应量大、接待范围广;三是大型体育赛事水平高、竞争激烈。参加大型体育赛事的运动员,均是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各个项目的优秀体育人才,代表着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最高水平;四是赛会的组织机构庞大、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往往需要公安部门、旅游部门、卫生部门、电信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大型体育赛事发生风险的概率与赛事的复杂程度有着必然的联系。

4.3高校承办主体的组织管理风险

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高低受制于承办高校的场馆设施硬件条件、承办高校的竞赛组织协调能力、承办高校的竞赛组织机构的复杂性、承办高校的接待能力、承办高校的安保工作能力及承办高校的志愿者服务能力。因而在影响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因素里必须将其纳入。

5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5.1组建风险管理机构,搭建风险管理框架

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是基于在其他行业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上引入到我国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过程,研究建立我国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机制。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理论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3个方面。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1步,它是找出风险源,判断风险出现部位和环节的关键;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第2步,它是评价风险等级、风险影响程度的重要手段;风险应对是风险管理的第3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通过降低、转嫁、控制、规避的方法,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或者是正在发生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5.2科学选择赛事风险识别、评估方法

目前较为成熟的风险辨别的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方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因果图法和事故树法等。高校具有高素质人才,顺应现代化管理方法,根据举办赛事的规模和承办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于风险识别主要采用检查表法和工作结构分解法。风险评估是通过对所有不确定性和风险要素的分析,评估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幅度,从而找出关键风险,并确定整体风险水平。体育赛事进行风险评估,主要是要全面分析高校所承办赛事的级别、类型、特征,通过定性、定量的综合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与蒙托卡罗模拟法,评估可能发生的风险的大小以及对赛事运行的影响程度和破坏力程度。

5.3高校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程序与策略

通过对评估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赛前风险、赛中风险、赛后风险的评估结果,绘制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赛前风险的评估图。

5.4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应对

5.4.1做好赛前风险管理防范与预警预防和减少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要做好赛前风险管理防范与预警机制,以求最大程度地保障赛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风险管理的防范与预警机制应从应急预案的制订、手册的编制、人员的培训以及试运行等方面进行着手。

5.4.2风险管理赛中干预与应对在赛事运行的过程中,要明确有关赛事运营部门风险管理的职责范围,在管理机制上,还要保证风险管理的预案的责任制度的具体落实,注重加强赛事监督,针对当前赛事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赛事信息反馈,保证赛事信息的风险管理应对与干预机制主要是指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是风险管理方案运用到风险管理实践的过程,风险管理方案的执行是实现风险管理方案的途径,对高校承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干预进行等级分类。方案执行的过程中应按逐级负责、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第2篇:体育赛事管理范文

关键词:共享经济;体育赛事;运作模式;专业人才;赞助商

当前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程中,主要存在着体育赛事运作中的专业人才较为匮乏、赞助商市场供求关系不对等、参赛人员数量不能满足相关要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针对此类问题,应当完善体育赛制组委会工作体系,并在共享经济视域下建立健全的人才导入机制,实现赞助共享以及专业人才的共享,以此使体育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1体育赛事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1.1体育赛事运作专业人才较为匮乏

当前体育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使得我国涌现出众多的体育赛事,但在体育赛事运作时,专业人才的实际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且专业人才的培养与输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并未构建完善的体育赛事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而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各大高校,其中体育院校占据了较大的比重,综合性大学体育学院次之。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关于体育赛事运作的专业人才输出较为匮乏,在无法迎合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大部分企业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录用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来体育赛事运作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专业不对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就会产生无法胜任的现象。由于体育赛事运作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我国各类体育赛事在运作时产生赛事举办经验不够丰富、赛事组织较为混乱、赛事物料利用率较低、市场发展潜力未能得到充分挖掘等问题,这样一来,体育赛事企业要想组织一场合格的体育赛事,就势必投入较高的成本支出,但所获得的收益却不对等,企业无法从中获得足够的利润,进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1.2赞助商市场供求关系不对等

在国外的体育赛事市场有着较高的开发程度,绝大部分收益都来自于版权收入以及赞助商所提供的经济支持。由于我国体育赛事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初始阶段,加之体育赛事的审批制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革新,使得我国市场中的赞助商群体存在供求关系不对等的问题。通过相关调查研究,体育赛事在寻找赞助商时较为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当前我国大部分体育赛事企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工作重心还是放在了争取赛事举办权、做好赛事规划、确保赛事顺利开展等方面,并未意识到赞助商对于体育赛事发展所具备的重要作用,故而并未构建相应的赛事商务合作体系,无法让赞助商对其产生较高的信赖程度,诸如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经常出现各类奇葩举动,严重损害了赞助商自身的权益。第二,体育赛事企业在与赞助商进行沟通时,不能明确赞助商重点关注点,无法清晰地认识到赞助商自身的利益诉求,且并未给赞助商充分展示体育赛事所带来的收益,回报赞助商的权益不能够全面实现,且回报模式相对较单一,缺乏一定的创新性。第三,体育赛事企业并未全面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无法正确估计自身赛事所具备的影响力,部分企业可能会将自身看得过重,进而给赞助商提出较高的要求,在物质、技术以及赞助金额等方面严重超出了赞助商对于本赛事的预算,从而直接导致双方合作失败。

1.3参赛人员不能满足相关要求

对于部分具备官方背景的体育赛事来说,其参与的运动员自然而然具备较高的竞技水平,且能够充分保证参赛人员的数量。但当前在民间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自发性与盈利性的体育赛事,由于体育赛事的市场程度相对较低,这类体育赛事的收入基本来源于参赛人员的报名费用,对于体育赛事经济收益有着不利的影响。纵观此类体育赛事,参赛人员竞技水平参差不齐,且大部分赛事的参赛人员数量都不能满足相关要求,无法招募到符合标准的参赛人员,严重制约了体育赛事的良好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当前我国部分体育赛事在市场之中并未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部分较为冷门的体育项目并未被大众所接收与认可,诸如国外较为火热的橄榄球、板球等项目在我国的整体竞技水平较低,参与人数较少。第二,部分赛事的相关信息无法传输至符合标准的参赛人员之中。部分区域较小的体育赛事能够有效聚集该区域中满足要求的专业人员,但对于全省范围、西部区域乃至全国赛事而言,要想让符合标准的参赛人员得到这类信息就显得较为困难。同时在招募到相应的参赛人员后,其报名系统相对较为陈旧且繁琐,部分参赛人员可能会因为时间的浪费而退出本次赛事。第三,大部分非官方背景的体育赛事并不具备较高的知名度,且缺乏自我特色,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一项体育赛事必须要具备自我特色,才能够充分吸引到足够数量的参赛人员,并通过以老带新这一方式来增加参赛人员的总数量,从而促进该体育赛事的良好发展。

2共享经济视域下体育赛事运作模式改革路径

2.1构建完善的赛事组委会体系,正确行使自身职责

在体育赛事运转过程中,其实施及执行阶段较为关键,应当构建一个专业的体育赛事运作组织机构,在坊间被称之为赛事组委会。赛事主委会主要是负责整个体育赛事的计划决策及后续保障。在构建赛事组委会时,应当充分迎合本项体育赛事的基本特点,并根据本赛事所在地的实际状况,合理分配组委会各部门之间的职能,让其明确自身所具备的权利与责任,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实现总体统筹这一战略方针,进而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要让组委会中各个部门之间能够齐心协力,相互配合,为顺利开展本赛事做出应有的贡献。

2.2推崇价值共创,导入参赛人员

在共享经济视域下,体育赛事要想吸引更多的参赛人员,就应当充分推崇价值共创这一理念,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来达到导入参赛人员的目的。因此,体育赛事主办方可以组织有着相同爱好的人群,开展相应的线下活动,让价值得到共创,进而实现参赛人员的有效导入。而选择线上进行导入这一方式时,应当选择在参赛者中有着较大影响力的任务来分享其心得与经验,这样才能被更多人所熟知,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其中。

2.3构建共享式体育赛事赞助

2.3.1通过线上第三方平台来完成体育赛事赞助共享体育赛事组委会应当将自身的招商方案于具备较高专业程度的商务平台中,由于这类平台本身具备较为辽阔的覆盖面以及较为丰富的赞助商资源,因此能够完成一定针对性的赞助合作。这类平台能够给体育赛事主办方进行商务合作计划的改良与优化,依据赞助商所提出的相关要求来进行针对性的修改,进而促使合作的达成,同时也能够给赞助商寻找符合自身利益的相应赛事,并督促合作双方能够充分行使自身的义务与权力,确保赞助合作能够顺利开展。

2.3.2通过线下人际关系资源来提高体育赛事赞助共享体育赛事主办方应当将自身的赞助商推荐给其他体育赛事,如此不但赞助商能够将自身对赛事的选择面进行了扩宽,并增加了自身的合作伙伴数量,同时也实现了资源共享、平台共创以及利益共赢的战略目标。不同的体育赛事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产业互动,将自身所具备的供应商角色逐步转变为赞助商角色,且能够有效二次或多次开发参赛者人力资源,其中可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潜在赞助商,当他们亲自参与到体育赛事之后,就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体育赛事本身的魅力,进而刺激其赞助欲望,达成双赢的目标。

2.4构建体育赛事物料共享机制

在体育赛事中,存在着数量众多的赛事物料,其中包含了赛场物料、参赛人员物料、工作人员物料等,共同构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由于赛事物料具备较高的成本支出,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能够有效节省赛事成本,最大化地提升体育赛事的经济效益。因此,体育赛事主办方应当构建体育赛事物料共享机制,主要包含以下两个点:第一,从赛事物料的来源途径进行共享。在体育赛事中,赛事物料主要是从赞助、购买以及租用这三种途径中所获取,体育赛事可以从租用以及赞助两方面来完成赛事物料共享。部分赞助商可能无法提供足够数量的现金赞助,从而采取“现金+物料”的赞助方式,其中物料包含了赞助商将自身研发出的产品作为体育赛事的相关用品,不但能够让赞助商获得了一定的宣传,还能够让体育赛事主办方不用特意去购买赛事物料。当体育赛事主办方需要使用成本较大、利用较少、专业性较强的物料时,就可以通过租用这一方式来实现共享,一物多用,让不同的体育赛事能够以最小的成本来完成赛事主办计划。第二,从赛事物料的流向途径进行共享。当体育赛事的赛事物料在结束后消耗了少部分,剩余部分就应当做好共享,租用于其他赛事企业或第三方,以此来完成物料来源与流向的局部循环,完成赛事物料共享的目的,使赛事物料的使用率得到有效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不断加速。截至2019年,我国已经相继举办了诸如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有着良好的体育产业群众基础。但在绝大部分非官方体育赛事进行运作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体育赛事的良性发展。因此,体育赛事主办单位应当认清自我定位,完善相应管理机制,做好参赛人员及体育赛事物料的共享,让体育赛事能够蓬勃发展,从而提升体育赛事的经济收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韦晨.柳州水上体育赛事的社会效益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2]王亚坤,武传玺,彭响.新时代我国群众体育赛事发展困境及优化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18(11).

[3]郝爽,张歆辰.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方法研究[J].才智,2018(32).

[4]成颖.基于主体协同的大型体育赛事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9.

第3篇:体育赛事管理范文

关键词:体育赛事旅游品牌建设SWOT分析低碳转型

1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品牌发展现状

1.1产品开发现状

目前,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市场规模较大,开发方向逐步明确,开发的部分极限体育赛事已形成一定规模,如世界翼状飞行锦标赛、自行车穿越峰林赛等,这些体育赛事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大众的关注,提升了张家界的知名度。张家界天门山股份有限公司主管旅游营销工作的副总经理认为俄罗斯飞机穿越天门洞、翼装飞行、高空走钢丝等极限运动赛事与张家界山的雄奇险峻相得益彰。[2]篮球、足球及排球等缺乏本地特色的赛事游客不太关注。体育赛事在张家界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张家界的知名度,带动了张家界体育旅游、民族民俗体育旅游以及红色体育旅游的发展,现在已形成各种类型的体育旅游产品。体育赛事旅游需求日益增加,游客对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市场比较看好,期望值较高,欧美游客偏好户外极限运动,国内游客偏好参与性体育赛事和民族民俗体育赛事旅游。体育赛事旅游动机显著影响赛事观众满意度。[4]游客对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的独特性、体验性、品牌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消费不断增多。体育赛事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客源主要是周边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游客,随着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吸引力的提升以及品牌建设的不断加强,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的影响力在区域体育旅游中将不断扩大,并成为张家界旅游的新兴业态。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产品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市场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合理,产品开发主体模糊,产品定位不明确,服务质量较低,产品缺乏品牌意识和文化内涵,营销水平不高,多头管理现象严重,且严重依赖于其自然资源,对资源缺乏统一开发与规划,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体育赛事旅游缺乏整体性,核心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开发的徒步、露营、自行车赛等与周边地区雷同,特色不足,未能凸显张家界在世界著名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就我国体育赛事旅游市场来看,体育赛事旅游作为新兴业态,并没引起业界足够重视,而是顺其自然发展,体育赛事蕴藏的机会和潜力尚未得到有效发挥。[3]

1.2品牌建设现状

目前,张家界较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主要由企业承办,政府主要是采用购买的方式,在赛事的具体运作过程中主要是起到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得到了发展,开始形成了一部分具有张家界特色的知名体育赛事,体育赛事旅游品牌雏形初现,已取得一定的成效,成为区域体育赛事旅游学习和借鉴的典范。2012年11月,在张家界举办的翼装飞行世锦赛成为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25项重大发明中唯一事件性活动而荣登2012年度“最佳发明”榜。但同时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在发展中,品牌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⑴品牌意识不够强。张家界体育赛事,品牌标识、品牌口号等欠缺,这说明政府和企业从思想上尚未对体育赛事旅游品牌建设的意义引起重视,品牌意识薄弱。品牌名称没有特色,缺乏吸引力。部分体育赛事在景区发展观光旅游利益的驱使下,意识到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开始挖掘自身的自然资源特色,以达到宣传景区的作用,但这类赛事通常限制了游客的数量,也并未在旅游社中进行宣传,只是在一些传统媒体中进行了报道,使得赛事的辐射程度有限,品牌效果不明显,如天门山世界翼状飞行锦标赛。⑵品牌定位不准确。品牌定位是企业试图通过在其目标市场的心智中为自身品牌创造形象或识别的过程。[5]张家界一些在景区举办的基础体育赛事,赛事规模较大,参赛人数较多,但赛事质量不高,主要是由景区联系本地一些草根组织发展起来的,参赛队员主要以本地体育运动爱好者较多,参与者更多的是本着健身的目的而参赛,休闲娱乐者较少。赛事层次不高,景区的目的是为了宣传自然景观,而草根体育组织则是为了牟取少量的经济利益或是为了营销户外装备。赛事吸引赞助能力有限,赞助商主要集中于景区、体育用品企业和土特产企业。张家界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低级别体育赛事的开展,难以对张家界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宣传和有效促进的作用。政府、景区允许一些草根赛事在核心景点举行,目的是为了宣传,但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由于低级别的赛事在组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相反,这影响到了张家界旅游的整体形象。导致这种现象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定位不明确。张家界目前体育赛事旅游应由赛事的数量向质量和效益转变,建立国内外知名的体育赛事旅游目的地。建立国际潮流、环境友好、健康生态、参与度高、可持续发展的赛事旅游品牌是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发展的定位的基石。[6]⑶品牌优势打造不明显。体育赛事旅游应在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旅游部门和体育部门应联合制订出长期的科学的发展规划。[7]张家界体育部门、旅游部门以及文化部门在项目的规划、开发、管理等方面没有建立起有效地合作,产品缺乏特色,已开发产品与周边地区相似度较高,地区固有的个性与特色没有体现出来。巴塞罗那和悉尼奥运会非常重视资源依托型旅游吸引物的创造和有着比较明确的旅游营销规划。[8]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技术含量不高,在体育赛事管理的诸多环节,未能体现出张家界景区特有的赛事基础,如赛道的打造、赛事的组织等。另外,赛事核心价值和文化缺失,品牌建设欠缺统一的规划,企业或者景区各自发展自身的体育赛事。⑷品牌运营管理机制不健全。2015年5月,张家界市为了创新旅游管理体制,组建了张家界市旅游和外事侨务委员会。但在体育赛事旅游运作中依然存在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严重分离的现象,未能使体育与旅游在赛事运作中进行巧妙地结合。近年来,张家界市了《旅游家庭旅馆基本条件与评定》《张家界饭店分级与评定》以及《旅游服务组织交融支付服务标准》等地方性标准,在体育赛事旅游外围产品的建设中起到了较好地促进作用,在体育赛事旅游核心产品的建设中,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仍然存在品牌危机处理能力差,缺乏品牌评估、监控系统等。

2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品牌建设环境SWOT分析

2.1发展优势

⑴区位交通优势。张家界属于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区,是武陵山片区区域性旅游交通枢纽的中心。相对于张家界周边其他山区城市,张家界交通具有一定的优势。各级政府特别关心张家界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张家界市高速公路建设、城市道路建设、乡村道路建设、码头航道建设等如火如荼地展开。张家界荷花飞机场、高速公路、铁路、澧水河航运构成了张家界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⑵自然资源优势。张家界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是我国首批全域旅游试点城市,是世界自然遗产、地质公园、5A景区以及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全域聚集了300多个景区景点以及18个国家级旅游区。张家界核心景区以及澧水河、溇水河、八大公山、慈利县五雷山、索溪峪自然保护区等拥有良好的开展体育赛事旅游的地理资源环境。张家界森林覆盖率达69.62%,适宜的四季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凸显了张家界独特、神奇的体育旅游资源。张家界市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0℃,平均无霜期在216天至269天。⑶人文资源优势。张家界是多元文化交融之地,本土文化特色鲜明,拥有发展体育赛事所需具备的丰富的人文资源。张家界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下辖的村寨中有7个是国家民委规划中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张家界民间体育文化丰富且极具神秘性,舞龙舞狮、茅古斯舞、摆手舞、硬气功、仗鼓舞、划龙舟、、接龙上刀梯、武术、高脚马等在民间开展广泛。张家界民族传统节日丰富,如闹元宵、六月六、观音会、五雷山香会、国际森林保护节、龙舟节等。张家界是全国一类革命老区,是元帅的故里。户外体育资源、民族民俗体育资源以及红色体育资源是张家界体育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⑷地区知名度优势。“绝版张家界”、“张家界地貌”、“中国的大氧吧”、“民族文化的宝库”等是外界对张家界丰富的旅游资源的评价。张家界在国内外拥有的较高的知名度,作为我国第一个5A景区所在地,张家界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迅猛。⑸体育赛事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逐步完善。2013年张家界市明确了把张家界建设成旅游胜地的目标,确立了“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的发展战略。张家界市进行城市改造工程,对城市交通、破旧建筑等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同时,积极进行城市地标性建筑建设。2016年9月,张家界建成了世界最大单体酒吧“云顶文化酒吧”,并迅速成为张家界的地标性景观。张家界传统观光旅游主要集中于7月、8月以及国庆节,体育赛事旅游的开展有效地错开观光旅游的旺季,张家界目前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已足够。

2.2发展劣势

⑴品牌意识缺乏。张家界旅游企业和体育企业实力不强,自身竞争力有限,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缺乏信心,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等建设品牌赛事的意识不强。⑵赛事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体育赛事举办审批手续多,管理存在体制障碍,多头管理问题严重,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地衔接。在赛事的具体服务中,经常出现重旅游宣传而轻赛事本身的服务,使得赛事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严重低下。⑶大型体育赛事和固定赛事开发不足。固定赛事和重大赛事不多,传统观光旅游发展模式制约体育赛事和旅游品牌提升;⑷张家界市常住人口少,市民对体育赛事认识有限,生态保护意识差,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2.3发展机遇

⑴良好的国家政策。国务院2014年8月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2014年10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以及西部大开发政策、武陵山片区攻坚扶贫政策等对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保障。2016年4月,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了《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指出品牌建设成政府工作重中之重。⑵张家界市政府强力助推。张家界市政府近年来非常重视体育赛事旅游的发展,在政府的主导或鼓励下,张家界市推出了一系列的体育赛事旅游活动,提高了张家界市的国际知名度,彰显了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的个性和品牌。⑶全球经济复苏。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日趋明朗,世界积极发展形势趋向稳定。全球经济复苏能积极地刺激旅游需求,扩大旅游消费,为体育赛事旅游资源开发和品牌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增进体育赛事持续、健康发展。⑷全球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世界各国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已经逐步建立并趋向完善,减少了人们消费中的诸多顾虑,使人们敢于参与旅游消费,有能力提高旅游消费质量和消费频次。⑸社会对体育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体验旅游、身心健康、休闲娱乐越来越重视,部分旅游参与者不再满足于观光旅游,对于冒险性高、参与性强、健身功效强、文化含量高和富有挑战刺激的体育赛事旅游充满热情。若要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以及寻求冒险刺激的需求,就要创新旅游发展路径,走体育赛事旅游的主题旅游之路,开发更多的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体育赛事旅游产品。

2.4发展挑战

张家界周边地区发展体育赛事,相似度较高,与张家界存在较大的竞争。张家界及周边地区体育赛事缺乏统一规划,目标市场不明确,各地区举办体育赛事积极性高,争取重大体育赛事落户张家界难度大。张家界现代化的交通不够发达,缺乏高铁项目,而周边资源具有相似性的贵州省及湖北恩施地区等都已开通了高铁。大众游客对体育赛事旅游产品购买积极性不高,购买力有限,且歌舞剧、实景剧等替代产品较多。

3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品牌建设策略

⑴强化品牌意识,统一品牌形象。以创建极限运动圣地、户外运动天堂为核心,统一品牌形象,完善品牌结构,提升品牌个性。树立张家界政府、企业、社区共同的品牌意识,革新理念,务实发展,使品牌建设意识深入人心。⑵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实现低碳转型发展。实现低碳发展,提升地区特色文化内涵,打造品牌国际化,助推世界旅游城市建设。打造体育赛事旅游品牌,建立体育竞技、休闲旅游集聚区;改善体育、旅游设施建设,引进重量级的体育赛事,建立标志性赛事和系列化赛事共同发展的品牌系统。加强对张家界旅游区的特殊景观保护,适度开发,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特色建筑景观,准确测算游客容量,在环境承载范围内实现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的和谐和体育赛事旅游品牌的可持续发展。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品牌发展模式。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品牌创建模式的选择,应建立在独特神奇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创建资源依赖性体育赛事旅游品牌。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的品牌定位和品牌核心价值,应建立在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的调研基础上,满足消费者身心及情感的需求。产品除了要能体现区域的品牌个性,还需要发挥区域整体的品牌影响力,加强产品的品牌形象建设。在品牌名称的设计上,抓住张家界的优势资源和发展历程进行创意策划,鼓励原创尤其是以张家界地形地貌以及民族文化为依托的体育赛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升体育赛事旅游国际市场信息化水平,加大线上海外促销模式。⑷发挥政府职能,跨界整合各种资源。发挥政府部门的品牌战略管理的职能,整合区域资源,整合企业、体育协会、旅游协会、社区等各种力量,统一户外运动赛事旅游形象,积极发挥企业、社区各种力量,培育市场多元化主体,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引导力的体育赛事旅游品牌。张家界政府要成为体育赛事旅游的品牌培育的主导者,凸显引导作用,加大政府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制定并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建立系统化的品牌建设制度,使品牌建设有序、平稳地进行,并进一步增强宣传营销以及品牌维护的职能。联合周边区域政府部门,与更多的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打造区域体育赛事旅游品牌,实现区域品牌共建,并通过外事工作积极争取简化境外游客签证政策。

参考文献:

[1林少琴.体育赛事旅游的开发及前景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4):14-15.

第4篇:体育赛事管理范文

关键词:乡村治理;农村发展;体育赛事;文化价值

推动农村发展,是缓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和提升中国整体发展能力的关键。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而农村体育赛则是十分常见的文化建设实践活动。为了切实有效地振兴乡村,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助推文化建设、辅助乡村治理的角度出发,对农村体育赛事的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研究。

一、农村体育赛事与乡村治理的关系

农村体育赛事的参与者分主体和客体两部分,主体是赛事的组织者、运动员和承办单位,客体则是赛事观众、当地群众以及体育赛事周边产品的消费者。在农村地区,体育赛事的开展是一项盛会,将从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多角度出发影响当地居民。所以,农村体育赛事与乡村治理工作息息相关。在乡村治理视域之下,开展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体育赛事拥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能够用于弥补和改善农村地区文化缺失、文化断裂问题,可以为实现高效治理和有效建设提供辅助。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体育赛事的出现和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农村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更能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具有促进德治、推动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二、农村体育赛事文化价值的多维度分析

每举办一场农村体育赛事,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付出极高的时间成本,此类型活动大多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为了有效分析农村体育赛事文化价值,本文从乡村治理角度出发,对农村体育赛事产生文化、传播文化和传承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

(一)产生文化的价值

组织开展农村体育赛事,可以促进农村地区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有助于推动当地体育产业转型和体育经济发展。农村体育赛事出现,将为人们提供集中参与、切身感受和深入了解体育运动项目的机会,而赛事的举办更集合了多方力量,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它可以发挥产生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也能为降低乡村治理难度、优化乡村治理思路提供辅助[1]。1.提高审美。运动员在农村体育赛事所展现的竞技美十分具有感染力,可以轻松地带动观众的情绪,让他们沉浸在体育世界的美好当中。所以,提高农村居民审美是农村体育赛事的文化产生价值之一。在实践工作当中,农村体育赛事能够为人们提供直观感悟体育美的机会,运动员强健的体魄、优美的体态可以为观众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更能引导观众建立正确的审美观;而赛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不断切换的战术和情绪,更能让观众品味体育运动的真正魅力,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赛事当中。2.团结群众价值。农村体育赛事是以一种体育文化产品,大多具有公益性特点,由政府或社会组织指导。在农村体育赛事的发展过程中,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需求、休闲娱乐甚至社交要求也得到了满足。而且,农村体育赛事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农村地区传统的社会关系模式,将熟人关系转化为更加复杂和灵活的社交关系网络,为避免抱团提供了辅助。从这一角度来看,农村体育赛事拥有团结群众、调节社会关系和优化农村社交网络的作用,可以让农村人文环境变得更加优越,有利于攻克乡村治理环节的社会关系难关。3.精神文化建设。体育运动充满激情,无论是组织、参与还是观看农村体育赛事,都容易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同时,在农村体育赛事开展过程中,人们也会被运动精神感染,为运动员坚定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毅力、一往无前的勇气所折服,更会被他们公平竞争、奋勇拼搏的态度感动。这些优质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村居民,将成为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乡村治理工作而言,精神文明建设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农村体育赛事的出现,可以进一步夯实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基础,为形成良好风气、塑造健康环境提供保障。

(二)传播文化的价值

农村体育赛事所具备的传播文化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此类活动所表现出的教育价值;其二是此类型活动所表现出的科学技术价值。所谓农村体育赛事的教育价值,就是基于农村体育赛事可以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将会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不断进步、完善自我,利用社会性活动实现对他们进行有效教育,并推动他们不断完成自我教育和反思。慕强是人类的本能,参与农村体育赛事的运动员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优越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十分容易吸引群众的注意力,更容易获得崇拜和喜爱的目光。开展农村体育赛事,让运动员走到了台前,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也将运动员的明星效应和他们在教育与引导方面的影响力发挥到了极致。利用农村体育赛事,可以帮助农村居民学习体育精神、运动技能,强健身心素质并健全人格,传播正确的、统一的价值观,提高当地居民综合素质和凝聚力,让乡村治理变得更加容易[2]。科学技术价值也同样是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农村体育赛事文化价值,在赛事举办的整体周期内,将会运用到大量的专业知识、科学技术,这不仅是体育知识与技术的展示,更是组织管理知识的集中体现。在农村体育赛事当中,集合了多学科知识与经验,能够从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活动组织管理、交通调度、体育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出发,为乡村治理积攒经验。

(三)传承文化的价值

从这一角度来看,农村体育赛事具备推动文化传承的价值。有计划、有组织地将文化传给下一代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而农村体育赛事的出现不仅让乡村体育文化内涵得到了丰富,更为乡村体育文化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农村体育赛事是乡村体育文化中特殊的文化符号,而随着摄影技术、视频技术以及直播技术的进步,人们可对这种文化符号进行全面记录,为推动乡村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提供了便利。

三、推动农村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从乡村治理视域下分析农村体育赛事的文化价值,可以准确分析农村体育赛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切实发挥农村体育赛事对乡村治理工作的辅助价值,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推动农村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一)扩大农村体育赛事的影响力

农村体育赛事的影响力越大,越容易发挥文化价值,越有利于助推乡村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发挥主导和带头作用,增加农村体育赛事数量,丰富农村体育赛事内容,并且增强农村体育赛事的群众基础。政府部门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打造新型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模式,提高体育资源、体育产品供给有效性,让农村居民的体育文化需求得到彻底满足,使农村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力得到切实提升。

(二)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对于农村体育赛事来说,性能优越的体育器械、环境良好的运动场所、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是保证其顺利举行的关键。所以,为了切实发挥农村体育赛事的文化价值,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着力完善农村地区的体育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农村体育赛事更具感染力和导向性。在此环节,仍然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比如以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人力、物力资源辅助等方式助推农村体育赛事。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在赛事中展现人文关怀,为农村体育赛事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三)发展体育赛事周边文化

赛事口号、理念、吉祥物、体育旅游产业、邮票、纪念品等都属于体育文化产品,它们是提高体育赛事认可度与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名片,更是发挥体育赛事文化价值的主要载体。为此,在推动农村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从这些周边产品着手。比如,打造个性化农村体育赛事纪念品,设计创意性海报、口号与吉祥物,增加赛事吸引力;结合地域体育文化内容,举办独具特色的农村体育赛事,打造个性化文化名牌;基于农村体育赛事发展当地体育经济,推动体育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新闻等多种产业的有机融合。总而言之,农村体育赛事具有多元价值,可以为推动当地教育、经济、文化和健身事业发展提供辅助。在乡村治理视域下,农村体育赛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既可以打造文化名片,又能促进当地居民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消费结构改良,将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农村居民带来影响。

参考文献:

[1]向芳媛,钟丽萍,蒋空究,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马拉松赛事开展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21,43(03):38-42.

第5篇:体育赛事管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经济;发展;体育赛事;影响机制;分析

体育赛事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城市对重大体育赛事的作用1体育赛事作为体育比赛的核心,需要城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就目前来看,我国现代体育赛事在逐步发展,无论是在举办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有一定的进步,但仍然需要以城市作为基本依托。重大体育赛事在筹备阶段就需要建设专门的体育场馆和相关的工程项目,同时需要改建的还包括基础设施,例如翻修道路、完善通讯设施等,这些工程项目的开展不仅投资巨大,耗时久,建设周期长,同时所涉及的产业较多,这些项目并不是一个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方所能够独揽的,而是需要城市提供资金、人力以及相应的物资,才能够按时按点,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的建设工作。在举办重大体育赛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求和保证赛事相关的工作人员、参赛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安全地完成比赛。除此之外与赛事有关的还有转播、采访、考察以及旅游等预定任务。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举办赛事的组委会为这些人员安排合适的住宿、餐饮、安保、交通以及通讯等一系列服务。在这些准备工作中有些工作是可以由赛事举办方完成的,有些工作则必须进入城市系统,并依靠城市的交通和商业服务来完成体育赛事。同时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游客来到举办城市,因而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大刺激了城市经济发展。

(二)城市对重大体育赛事的制约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争相举办体育赛事。尤其是重大体育赛事不仅是一件城市事件,同时也是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然而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权能够顺利获得仍然取决于政府。可以说体育赛事想要脱离政府单独运作是绝对不可能的。体育赛事的举办周期一般长达数年,需要大量的投资,中间过程中容易出现难以预料的政策问题和资金问题,因此必须要以政府作为依托,争取政府的支持。同样对政府而言,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能够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也能够提高民众对城市的认可度,增强幸福感。在举办赛事的过程中,也需要群众和政府一起来完成目标任务,为整个城市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提高城市民众凝聚力,增强民众自豪感。除此之外,政府也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示范性工程项目来影响城市的发展。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民众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的具体举办来了解政府的执政思路。在重大体育赛事的决策上,政府在主观上都会选择与城市发展相契合的比赛,助力实现任期内的执政目标。但当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规划产生冲突时,政府大多会采取谨慎的态度,不会选择与自身城市发展相悖的体育赛事活动。

(三)政府在重大体育赛事中扮演的角色一般来看,政府在举办重大体育赛事的活动中,主要分为两种角色:一是干预型政府。干预型政府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社会经济主体在发展机会面前的均等性。政府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平衡的管理者,会对城市发展进行必要的干预,而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就是引导城市资源为体育赛事做贡献。二是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政府相较于干预型政府而言具有绝对的支配权,是强势政府的体现。政府掌控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经济命脉,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固定的平台,以确保自身的政令得以较为准确高效落实,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权威。但同样,主导型政府对任何事都亲力亲为,会通过协调市场、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并共同举办体育赛事。相较于干预型政府而言,主导型政府的最大优点还体现在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凝聚各方资源,尽快地实现城市发展目标,提高城市发展效率。

(四)城市综合实力对体育赛事的制约举办大型体育赛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还包括赛事结束后的一系列遗留问题,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够负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而目前能否获得体育赛事的举办权主要是由城市综合实力决定的。城市综合实力分为软实力和硬实力两部分,软实力主要包括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硬实力则是指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环境以及资本等。1.城市硬实力的制约在上文中我们分析了硬实力主要包括的内容。硬实力中最为主要的仍然是经济实力,经济实力也是城市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的核心和原动力,同时也是考察组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强劲的经济实力能够有效减少体育赛事活动中的供需矛盾,避免在赛事举办过程中出现后继无力的情况;另一方面经济实力还能够有效解决体育赛事后的遗留问题,城市具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和承载能力。2.城市软实力的制约城市软实力是指城市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区域内,以社会实践为主要方式所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城市软实力是城市个性的体现,同时也是城市社会群体的行为表象,是城市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每一座城市都有自身特定的标签和特色,这些都能够在城市内部人们日常生活中找到踪迹。对于城市而言,群众的生活方式越接近体育项目,那么体育休闲娱乐就会在群众生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城市对重大体育赛事的开展需求也会更加强烈。例如我国的哈尔滨就是冰雪运动的天堂。同样城市特征与体育赛事特征相近也会提高群众对赛事的认同感,为体育赛事的举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重大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一)重大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作用1.城市经济的增长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来看,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增长离不开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刺激城市需求,来提高城市经济水平。也就是说,所有与体育赛事相关的活动和项目都是城市需求的变化。2.城市旅游消费的增加城市旅游消费的增加几乎是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带来的必然。在赛事活动中旅游者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运动员、教练、组织委员会、媒体记者以及裁判员等相关成员的组织群体。虽然体育赛事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是必须参加的群体,这类消费群体所带来的消费增长是刚性的。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他们或是来感受赛事的魅力或是来欣赏当地的风景,我们将这一特殊时期的旅客统称为赛事旅游者,这类旅游者相较于前一类旅游者而言,在数量和消费水平上都具有一定的弹性。3.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体育赛事作为具有广泛关联性的社会活动,与我国经济的第二第三产业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特别是在第三产业中,体育赛事的开展能够极大地带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从城市内部发展来看,重大体育赛事活动能够促进第三产业的优化和升级;从外部来看,由于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因而能够极大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关联性来看,由于体育产业与城市的二、三产业都具有较为广泛的关联关系,同时也包括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以及文化产业等等。因此,在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的过程中,城市第三产业也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重大体育赛事对城市文化和形象的影响体育赛事活动是一项多层面的人文事件,无论是对城市形象塑造还是对城市的文化传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城市文化而言,主要是指居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和组织结构,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具体来说就是城市精神文化、城市制度文化、城市物质文化以及城市形象。

结论

体育赛事活动的本质是对城市文化的再生与改进。现代体育在城市中诞生,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城市特征,并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城市的人文环境中。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物质、精神以及管理状态决定了体育赛事的发展方向,同时体育赛事的举办又为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并在优化和激发城市活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晨.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20.

[2]张羽.体育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计量研究[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16.

[3]胡书芹.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知名度的影响机制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