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

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素养精选(九篇)

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素养

第1篇: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5.0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动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新型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需要有新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2015年10月,在清华附中举办的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介绍,即将出台新的高中课标中将强调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将新增核心素养以及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来的质量评价标准。申继亮还谈到,基于这样的改革,我们就要要求所有的课程老师对学科价值、学科育人功能有很好的思考。同时,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也要求每个学科的教育教学除了发挥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之外,要高度重视跨学科之间的综合育人功能。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特征

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自主健身,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由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

运动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身实践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学生在多变的健身环境中,表现出身体、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调试能力,他伴随着调节、适应和控制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呈现结果。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和载体。

2 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和途经

2.1 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实践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需要定期参加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效的体育教师,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可直接表现为体育教师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我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文化素养、心理素养、道德素养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样和楷模的作用。

2.2 体育课堂教学重视德育渗透

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德育功能,要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教育。

2.3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主健身的习惯

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喜欢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掌握自主锻炼的科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端正体育态度,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了解体育的价值。使学生了解人体身心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正确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2.4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中应关注学生能否适应当今与未来的发展,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成功生活、个人发展的学科关键素养。体育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学段落实的阶段性,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体育运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教学如何调整学生的心理平衡,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和谐统一,使学生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3.1 打好身体基础

回归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顺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核心素养高的人群,固然可以终身体育,可以自主锻炼和健身,使自身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状态。

3.2 提升全民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自主健身,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能够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使学生的身体终身受益。提高他们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具有长远的意义。

3.3 塑造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调节能力,现代的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若不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每一个个体都要具备健康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4 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不“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我们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内容,这些都是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体现。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固然重要,但是,素质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格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告诉我们教育要生活化,要从实践中去教育。其实实施素质教育,每一个学校、每一个课堂、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参考文献:

[1] 张彦忠.浅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培养[J]. 新课程,2015.04.

[2] 周济.学校体育是青少年体育的基础和重点[J]. 中国学校体育,2007. 6.

[3] 刘军.刍议小学体育课与学生素质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0.10.

[4] 孙有平,张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思考[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5] 汪晓赞.学生――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J].体育教学, 2009.

[6] 邹德敏.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体育教学, 2009.

[7] 曲伟东.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第2篇: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

形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04―0463(2017)09―0075―01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为我们真正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确立回归教育本源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引领性支撑。

一、教师要做好角色转变

体育教育工作者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把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转化为自身有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道德素养,要呈现导学的角色;学生不再是“配角”,是活动的“主体”; 师生应平等相处,形成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学过程也不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是要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要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1. 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体育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要通过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将体育教育教学的行为统一到育人目标上来。

2. 建立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特征的个性化教育模式。教师要把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改变。首先,要了解、掌握和分析学生之间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差异,用科学的方法诊断出每个学生的学习特征,并将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教育的资源,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特点,为他们的定位和选择做好参谋。其次,依据学生之间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组合,进行因材施教。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再次,积极贯彻执行“合班分组选项”的同时,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学生练习时扮演合作伙伴,努力创办适合每个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还可采用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参与、高活力、高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交往品质、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等。

3. 做好体育课堂学习形式的创新。(1)“问题化学习”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如,课题组在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教学中提出两个设疑:如何使传出的球不旋转?如何更稳、更准确地将球传给同伴?教师可让学生带着问题练习,收效很好。(2)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情景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在集体性运动和运动竞赛中,教师可通过规则约束、协助配合、胜负体验、战胜困难等情景来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可在排球比赛教学时放映中国女排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的视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向往,深刻领悟当代女排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遇到困难时不放弃。(3)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活动化”学习。学生的体育学科能力和体育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如把体育竞赛、体育游戏引入课堂,可在具体的游戏和比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互助精神、意志品质以及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等。

4. 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一是要注意健康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例如,我在开展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接球“缓冲”技术指导,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够避免手指挫伤的问题。二是在学校情况允许的前提下,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学生健康行为的良好培养。

第3篇: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心理辅导

自从2014年教育部提出学科“核心素养”这个重要教育概念以来,学科核心素养引起了教育部门和教师在深化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广泛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素养应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性。

1心理健康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根据2012年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内容,申喆在中小学生心理核心素养模型构建中指出[1],心理健康核心素养包括自我认知素养,学科学习素养,人际交往素养,环境适应素养[2]。①自我认知素养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克服自卑和自负的不健康心理,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学会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行为符合教育的要求;②学科学习素养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开发学习潜能,积极应对考试压力,达到一种有效学习的状态;③人际交往素养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帮助学生形成乐于交往、主动交往的心理,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技巧,妥善处理与老师、父母和同伴的关系,把握异性交往的尺度,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状态;④环境适应素养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不畏惧挫折,珍惜生命,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上面四个要素相互联系、互相补充,都是该学科“心理和谐”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和培养内容。

2基于心理健康核心素养下对心理关键能力的培养

①心理健康核心素养是通过心理关键能力的培养来实现的。心理健康核心素养应该能够体现出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分析、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对心理问题的预防能力。而心理关键能力应该包括心理的自助力、心理的调适力、心理的发展力和心理的实践能力;②心理自助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并且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的能力;③心理调适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对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等内部心理活动的调节,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④心理发展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到潜能的激发,获得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⑤心理的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能够将自己所学的心理知识和技能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别人和参与到社会实践中的能力。

3结合本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分析

下面将以自我认知素养为基点,以高中学生认识自我辅导为例,从辅导理念、辅导目标、辅导活动几个方面作一阐述。

3.1辅导理念

辅导理念是心理教师设计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指导思想和指南,反映的是心理教师对心理辅导活动的整体把握和理性思考。下面从学情分析和主题把握进行阐释:①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发展尾声,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接近成熟,在这样的心理转折时期,内心的矛盾冲突激烈。虽然对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心智的某些方面表现的不够成熟,对一些事情感到迷惑和内心矛盾,急切希望更进一步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主题把握:认识自我作为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心理,身体和行为以及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

3.2辅导目标

①认知目标:通过活动的参与使学生了解本年龄段自我认识的发展状况,并体会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的感悟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接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客观的自我概念;③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自我认识的途径和方法,通过从自己和同伴的角度对自我形象进行认识与评价,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做到自我认识的进一步提升。

3.3活动设计

①团体暖身阶段:出示绘本《失落的一角》,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境下体会没有充分认识自己带来的烦恼。形成轻松、信任的课堂氛围,调动课堂参与的积极性;②团体转换阶段:活动—我眼中的自己,让学生用象征、比拟的方式描述自己。这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激发学生探索成长困惑,达到催化团体动力的过渡阶段;③团体工作阶段:镜子游戏—同学眼中的我。这个阶段是解决实质问题的关键时期。通过小组同学彼此对对方真诚的描述与评价,让学生从他人角度对自己有个更清晰的认识;④团体结束阶段:讲述故事《斯芬克斯之谜》结束,提升主题。让学生对本节辅导活动有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并且将自己在团体中的所学,带入到现实生活中。

第4篇: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体育教学;综合素质

2016年9月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构建了核心素养的价值体系,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在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学生核心养养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且随着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逐渐涌现,并成为指导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之一。体育是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不可或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和锻炼学生品质的载体,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践行核心素养的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收获快乐。

1核心素养概述

所谓核心素养,即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力点,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成果的一项指标。在核心素养日益受到重视和快速发展的时期,学科核心素养也日益显现。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涵盖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促使其形成热爱体育、热爱生活的态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在把握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积累的运动知识、技能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并突出其主体地位。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当其具有健康行为,便会逐步学会健康管理,养成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良好生活模式,从而形成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现阶段学校体育教学现状

2.1教学理念传统单一

受传统应试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教育理念单一的现象,再加上没有对体育教学形成完善的评价机制,相当一部分学校将体育纳入了“副科”的范畴,甚至认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放松身心,却忽视了学生运动习惯和体育品德的培养。另外,由于片面的体育教学理念,导致体育学科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无法体现,特别是在期末考试到来时,体育课被其他学科挤占的现象较常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教学活动并不能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仅将体育作为一项放松身心的活动,学生便不能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汲取更多的核心素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2.2学生的主体性不高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更加突出,而且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唯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激发其兴趣,进而培养其核心素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的主体性不高,通常由体育教师负责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学生在上课时,需要按照体育教师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活动,导致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一方面影响了其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也不利于获得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唯有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才能增强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从而使其形成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而乐观地面对生活。

3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体育教学创新策略

3.1学素养,创新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学素养的内涵,强化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转变应试教育等落后的理念,促使核心素养成为指导体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重视学生体育品德与运动习惯的培养,切实让学生在运动中收获健康的自己,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在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时,体育教师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创新教学形式,有效地迎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既收获健康的体质,又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感。例如,在体操教学时,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采取比赛和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增强其合作教育的意识,有利于学生良好体育品德的形成。另外,体育教师还要与时俱进,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自身的教学思维,促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新颖、更加丰富。

3.2关注训练要点,提升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表现,更是其进行体育锻炼的必要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当学生熟练掌握了运动技巧,便会在运动过程中增强自信,产生热爱体育的情感。例如,在体育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中长跑运动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体育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力量训练活动,开展跨步跳、半蹲和下蹲等锻炼活动,增强学生的腿部力量,并适当地开展快速摆臂、原地高抬腿等训练,从而增强学生的腹部力量,在学生具备了基础的中长跑运动能力后,组织变速跑比赛、中长跑对抗赛等活动,也可以将游戏与学生中长跑训练有效结合,增强中长跑运动的趣味性,从而增强学生的耐力,强化其基础运动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其融入体育运动活动。另外,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投篮教学是重难点,体育教师可以将体育教学活动划分为基础阶段、进阶阶段和提升阶段,在基础阶段需要分解投篮的动作,引导学生掌握投篮技能,而在进阶阶段,体育教师则需要对学生的投篮动作进行训练,保证投篮动作的正确性,在提升阶段着重提高其投篮的命中率,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强化他们的核心素养。

3.3组织体育比赛,形成健康行为

比赛一直是重要的体育形式,能在比赛的赛场上施展自身的力量与水平,并为班级争光,是每一位学生的梦想,且在比赛活动中,学生会获得成就感,对其健康运动行为的养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定期开展田径比赛活动,设计800m跑、5000m跑和10000m跑等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项目,在参与中长跑运动的过程中,锻炼自身勇敢、顽强的品质,形成热爱中长跑运动的健康行为。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春季运动会等活动,活动可以涵盖足球赛、篮球赛、长跑运动、立定跳远和跳高运动等,针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班级,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实现“以赛代练,赛练融合”的体育教学目标。另外,在体育比赛活动中,体育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帮助其制定运动目标,在运动目标的驱动下,促使训练任务变为动力,学生每完成一个目标,参与中长跑运动的信心就会增加,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体育教师还可以在每一项运动中设置相应的目标,如在学校组织的马拉松运动中,每1000m设置1个目标,全程保证了“一阶段一环境、一阶段一目标、一阶段一心情”,从而振奋学生的精神,形成“我爱体育、我爱运动”的健康行为。

3.4成立体育社团,强化体育品德

实质上,体育社团是连接体育课内外的有效方式,为学生发展自身的体育特长创造了平台,并在校园内营造出热爱运动的浓厚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为其终身体育的发展营造条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成立体育社团,同时这也是突出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表现,学校则可以开辟篮球、足球和乒乓球运动场地,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器材,在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为社团活动的组织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在学生成立体育社团和开展体育活动时,要提供专业性的指导与帮助。例如,成立武术、街舞、羽毛球、田径、篮球、网球等体育类社团活动,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社团加入,且加入社团的学生可以自主制定活动方案、自主开展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在体育社团中扮演着指导性的角色,如此既培养了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且社团活动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等良好体育品德的形成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另外,在体育社团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社团,更有利于营造出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结语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进行教育创新的关键环节,更是“立德树人”理念的着力点。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意识到核心素养的概念与价值,在把握现阶段体育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将核心素养培养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综合素质,让学生爱上体育,并在运动中收获乐趣、强健体魄。

参考文献:

[1]刘红兵.体育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课内外一体化教育价值体现与实施策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10):63-66.

第5篇: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的培养质量的要求和二期课改的要求,全国各地各类学校正在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因此,必须抓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而课程改革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之一。建立一个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科学的《体育与健身》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99年到2001年,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国家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全国各地的专家和一线体育老师的支持下顺利研制完成,并从2001年9月开始在全国各个实验区进行课程实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将意味着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将使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发生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

二、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影响

1.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季浏等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强调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虽然影响健康的因素有遗传、营养、环境、卫生等因素,又有身心负担、生活习惯及体育锻炼等因素,其中最积极而又最容易调控的因素是体育锻炼,而学校体育就是通过体育锻炼的教与学来实现其目标与任务的。开展健康教育,学生应能掌握一些卫生保健知识,并且实现在行为上,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经常遇到和关系的健康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养成卫生保健行为意识和习惯。

2.使学生养成终生体育意识。张细谦认为:要对学生进行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可从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这方面努力。要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且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了解运动项目,竞赛规则等常识,不仅学习实际还要学点理论,在体育运动中获得体育运动过程或结果所带来的乐趣。体育习惯是一个人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巩固下来的。促进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身心等目的的行为方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练习中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坚持不懈,能为学生形成体育习惯打下基础,并鼓励学生以顽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进行锻炼,学习一些自我锻炼的方法。

3.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钟启泉等认为:在体育课程和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各环节,始终将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

学习。因此,按这个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中要加以选择,以学生是主体这一观念,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发挥学生的自我独立能力。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受益。教育要为学生服务,并且是为每个学生服务。有教材指出:体育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的教学,在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同时,又特别注重人的差异。他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联系学生个体的只能和气质特点,这样的教学在积极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了社会化,即成为社会所需的各类型,各成次的高素质的人才。而建立平等受益的理念,最基本的做法是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达到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从而吸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通过学习,实现目标,引起学习体育的兴趣,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四、小结

综上所述,新的标准要求,教师要用新的指导思想来组织教学,了解新的教学任务,合理的安排好课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好本校的选修教材,制度合理的成绩考核与教学评价体系。同时,学生通过新课程的学习,要达到身心的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体育运动兴趣的增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保健意识,在学习中个性得到发展,自尊心和自信增强。因此,就《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程度展开调查研究,将有利于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为学生身心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主编.《体育教学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第6篇: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 健康教育 健康

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针对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与目的,提出新的改革理念,促进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1健康的定义与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健康做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在身体上、心理健康(完整的人格、良好的自我感觉、稳定的情绪、正常的人际和明确的生活目标)良好的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等四个方面。

1.2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的压力,大学生健康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对健康的追求形式也多样化。通过调查认为: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五大因素有生活方式、环境、心理、遗传和病理因素,其中不良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危害大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上网、不进食早餐、酗酒、吸烟、缺乏体育锻炼等。尤其是近年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全面下降,特别是肌力、耐力和柔韧性下降快,肥胖率升高。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青少年营养过剩或过分挑食使营养不良,缺乏锻炼。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健康教育 势在必行。

1.3学校体育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进入社会后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建设作一份贡献,青少年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健康。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通过了《加快改革全面推过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思想。这一决定已成为将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合格四化人才的体育指导方针。

2普通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

2.1体育教学观念陈旧

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但体育教学观念仍然未摆脱单调、陈旧、流于形式的状况,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到在现实生活中有实际意义的技能和能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始终按着一条清楚的体育基本知识传授和运动技能形成的教育主线进行,即强调系统的知识传授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环境适应能力的训练、对自我展示能力的培养、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社交能力的发展都不够而且是极度的缺乏。许多体育工作者受传统教学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也严重的制约了当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体育教学这些观念已经不适应“健康第一”的思想。

2.2体育教学内容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体育教学内容仍集中在篮球、排球、田径、武术、健美操上,而具有时代特设的网球、乒乓球、橄榄球、游泳、体育舞蹈等开设的很少,这完全说明现代的体育教学只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忽视学生终身体育思想、行为兴趣和各种能力的培养,缺乏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思想,忽视体育锻炼方法的传授,缺乏目标管理,没有正确理解“健康第一”的思想,影响了学生健康的需求。

2.3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不科学

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考核评价还是停留在以考核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和运动成绩来确定学生的体育成绩,考核标准基本上是按照竞技体育的技术要求进行的,技评与达标按一个模式、一个尺度,一刀切,没有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这样的考核评价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量遍天下学生,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己的选择,注重把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的教学作为一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手段,利用竞技体育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提高技术技能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即满足对体育技能提高的要求又保证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贯彻和执行。

3改变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现状的应对措施

3.1确定“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健康的身体是德、智的载体,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使才、智、德充分发挥,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新时代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能力。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进学生健康提高其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体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拓展体育的健康功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素质和体育能力而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使学生在获得运动技术技能、健康身体的同时获得进取心、约束能力、团队精神、配合能力、欣赏能力等高尚品质。

3.2构建合理的体育健康课程系统

体育健康课程要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理念,建立以强身育人、发展个性、增强健身意识、培养体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为中心的体育健康模式。这样必须构建一个全新的体育健康课程系统,才能达到此目标。在新的体育教材构建方面,既含有理论知识,也含有技能性内容、娱乐性内容、保健性内容等,要突破以竞技为核心教材的体系。体育健康课程系统还应引入或创新有益于终身体育实用性的锻炼内容,在教学组织上多种方式并存,提高学生运动能力、观赏能力、参与能力、使用能力,树立正确的健康意念,掌握更多的健身方法。

3.3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采用多项的、综合的评价体系,重视体育过程与体育结果并重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区别对待,要针对个体差异来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这样才有利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体育健康教育 从形式到内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4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

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科研的重任,学校的领导和部门要关心体育教师的发展和成长,重视体育学科的建设,使之与新世纪高校体育工作相适应。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为此,首先应当完善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使之成为能适应学校教学工作需要的合理的学术集体;第二,加强教师的政治素质培养,使之治学有道,为人师表。对青年教师更应着力于此,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优秀人才。第三要加强对他们的继续教育,鼓励各种方式进修,支持跨学科进修,提高他们自身业务水平、教学及科研能力,培养出体育科技学术型人才。

总之,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真正关心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7篇: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育 中学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现代化技术,同时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注重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发育,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指导者,尤其是体育教学,体育教师的示范对学生的模仿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是相似的,因此,加强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播,也应注重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勇于进取的精神,教师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体育教师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提高了,教师就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加强教师自身心理健康发育,不断完善教师的个性品质,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核心,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与教师积极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也对体育教学有一定的帮助,在活跃的环境下,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求助于老师,教师也非常乐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由于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有不同之处,体育教学大多数都是课外活动,并且开展的活动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完成,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另外,在体育课外活动中,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场所和器材也是有必要的,在体育教学上课之前,教师应做好场地和器材的选择,并且选择的场地和器材应美观、整洁、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这样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学生就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突出体育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多样性,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不是注重教师“如何教”,而是突出学生“如何学”,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体育技能,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才能对自己的成功产生愉悦的心情。因此,为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的学习,在愉快的心情下学习。特别注意的是,体育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有更多的展现机会,并在动作技能练习活动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挥个性,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敢于创新和实践,并积极争取机会,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技能,例如体育跑步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小组分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小组,这样学生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标,使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进行体育练习。

在体育课堂心理环境中,为了引导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教师应建立考核评估体系,通过考试考核,学生才能正确认知自己存在的不足,实现自我批评、自我评价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使学生在考核评估中感受成功的喜悦。由于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教学优势,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利用更多的时间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状况,多与学生交流,关心学生心理健康,让学生在自我认识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体育长跑比赛中,可以看出,一些较胖、个子较矮的体育成绩并不是很好,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注重学生吃苦耐劳、勇于进取、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成功跑向终点。

游戏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游戏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游戏活动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这样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就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尤其是缺乏自信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应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也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集体竞争意识。例如接力棒比赛中,接力比赛需要分组进行,为了整个小组能获得成功,每个成员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使自己小组获得成功的机会,小组比赛不仅可以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能端正学生不良的个性品质,因此,游戏活动教学,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体育课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后辅导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体育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存在偏差的个别学生,教师应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单独谈话,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教师才能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特别是行为存在偏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多与学生交流意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后,教师应适当的提出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正确引导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四、结语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体育教学是培养社会体育人才的重要学科,当今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未来人才具有相应的知识,也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中需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学友. 浅议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黄河之

声,2009,18:88-89.

[2]郑益国. 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D].长江大

学,2012.

[3]薛梅. 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J]. 中国校外教

育,2013,31:147.

第8篇: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体育保健专业

1 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实现特定的培育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课程体系设置形式、课程体系实施形式、学生素质教育形式、教育资源平台与教学载体建设形式等构成其内涵。高职教育重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必然体现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欠成熟。我院体育保健专业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需求,在“系(体育保健与康复系)、所(学院医务所)一体”运行机制下,创新性的提出“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作为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切入点。

通过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目的是引导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手段改革,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专业建设和发展。为区域和社会经济提供紧缺的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2 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2.1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欠成熟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不断探索与改进之中。尽管从多个角度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初步形成了“订单”式、“双证”融通式、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等一些特色较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欠成熟。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等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体育高职院校设置体育保健专业的时间较短,基本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院体育保健专业在设立和运行过程中,基于学院的办学定位及专业办学目标,创新性的提出“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与行业合作,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2.1 “系、所”深度融合,形成“系所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

根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思想,结合学院的办学定位,在专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与行业合作,整合优化保健与康复系、学院医务所双方人力资源、场所资源和设备资源,深度融合,创新“系所一体”的运行机制。按照以“育人为重,医疗保健并举”的原则,对现有管理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明确领导职责及各部门的责权利,分工合作。做到学历教育、医疗保健一体化,使学生在随队康复保健的真实环境中培养成长。

对现有的专业教师与医务人员、教学场所与医疗场所、教学设备与医疗设备、学历教育与对外服务进行优化整合,完善“系所一体”的相关制度及规定。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专家的指导作用及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推进与体育保健、推拿按摩、康复治疗、健身指导等行业机构的合作,完善共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师资培养等相关制度,提升专业的建设水平。

2.2.2 确立“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系所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结合专业调研,确立“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和保健康复行业技术创新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体育保健康复的基本知识,具备运动保健按摩与中医传统疗法、康复理疗、运动疗法等专业技能及健身指导能力,面向各级运动队、各类医疗康复机构、社会保健部门、体育俱乐部、体育健身及运动休闲会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体育保健、康复理疗及健身指导工作的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

遵循“育人为重点、能力为核心”原则,整合“系、所”优势资源,利用真实环境,以真实项目为主导,分阶段分层次,采取学习与真实工作相结合的方式,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发展型技术技能体育保健康复人才。人才培养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在第一学年,学生在校内专业基础实训中心及综合技能实训室(即场馆保健治疗室)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与单一技能实训(下队服务)相结合,培养职业基础能力。要求学生在掌握单一技能的方法后,每周1次(1学时/次)下运动队服务,为运动员保健按摩。

第二阶段:在第二学年,学生在校内综合技能实训中心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与综合技能实训(下队服务)相结合,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拓展能力。要求学生每周2次(2学时/次)下运动队服务,为运动员进行保健治疗。

第三阶段:在第三学年,学生进入校内和/或校外的实训基地进行职业技能学习与顶岗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获得相关学历及职业资格证书,满足就业要求。(见图1)

3 体育保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3.1 教学与实训一体,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以“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指导,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与行业合作构建实践课程体系。针对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仍属于普通高校的“传统专科型”或“本科压缩型”,课程设置过“泛”而不够“专”,突出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技能,重知识轻应用,不能真正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情况,我们探索构建实践课程体系。同时,面对缺乏理实一体化的教材和实训指导教材,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缺乏衔接等系列问题,加强与行业合作,力争编写相关教材。

体育保健专业以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本位,与行业紧密合作,融合职业资格标准,以《运动解剖生理》、《中医学基础》、《运动康复推拿》、《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专业5门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岗位能力课程为重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制定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整合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源,加强教学内容与工作实践的结合,力争实践课程体系的三个统一。一是课程体系与岗位工作任务相统一,以运动队康复治疗师和休闲会所推拿按摩师的职业岗位为依据,融入职业资格标准,确立以培养学生具有中级按摩师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向高级按摩师、物理治疗师发展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相统一,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岗位技能为依据,整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满足岗位技能学习的需要。以技能学习项目带学习任务,实行小班现场教学,小组实训,融“教、学、做”一体化。三是教学场地与实训场地相统一,实施实践教学法,把教学场地与实训场地统一起来,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以学习和训练的资源,使学生综合素质获得全面提高。

3.2 学工结合,实施一体化教学

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紧密结合行业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能够融学习与就业一体,将学习目标与毕业时的就业目标要求相结合。要实现上述目标,满足学生自身职业发展和社会对学生就业需求,就要求进行高职教学方法改革,实施项目化教学,将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并加强教学过程的考核,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体育保健专业以休闲会所保健按摩师和医疗机构康复治疗技士(师)的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融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利用现有校内外较为完善的实训条件,针对学生的工作岗位,以运动康复推拿、理疗技术、运动疗法等核心课程的具体操过程为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项目导向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3.3 系所一体,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体育保健专业依托“系所一体”运行机制,专业与行业紧密合作,共建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但有助于学校充分利用行业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降低办学成本,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教学资源匮乏、教师“闭门造车”、“照本宣科”等问题。

体育保健专业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层次、分功能、有重点的建设校内服务性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本着能够保证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岗位专项能力训练的目标进行建设,满足专业理论和实训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形成具有教学、培训、服务社会及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多功能的、开放型的实训基地。

目前本专业在校内建有“2+1”(两个中心、一个医院)实训基地。包括专业基础实训中心(建有1个解剖生理实训室和1个运动康复推拿实训室)、综合技能实训中心(6个场馆保健康复综合实训室)、体育康复医院(下设运动创伤科、按摩康复科、针灸理疗科等)。借助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通过购置仪器设备,增加实训工位数,提升教师能力,逐步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满足教学、实训、培训及为社会提供体育保健康复服务需要。

3.4 校企合作,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基于学院教学管理制度,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行业专家,完善落实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在学院教学督导室和系领导的督查下,将教学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得教学环境、教学氛围、学习风气得到提升。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开放考核评价体系,依托行业、社会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教学过程考核,对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管理、考核评价标准、就业等进行评价,完善教学管理、师资管理、实训室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体育保健专业基于“系所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创新性的提出“系所一体、学工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探索实施,引导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质量控制等专业内涵建设,有力的促进了专业建设和发展。基于目前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和实践,专业内涵建设还有待完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拓宽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宋冬萍.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0:56-59.

[2]肖放鸣.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90-92.

[3]张义先,李一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91-92.

项目基金:

第9篇: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素养范文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文件资料,为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2)调查法。对高校体育教育专家进行走访,咨询他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以及在高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看法。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涵。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加明确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近期内面向21世纪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已经启动,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新的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对原有的体育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取而代之已势在必行。要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就要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把学生健康视为体育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树立新的健康教育观。现代健康观立足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空间,包括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及生活行为。健康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前途和命运的基本关怀,体育是体现这种基本关怀的最佳执行者。从我国目前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和体育实践两大部分,两者紧密结合,保健、养护和锻炼并重。因此,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以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终身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为目标,从而达到以健康的高度导向体育,用体育的手段保持健康。

2“.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仍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中心,忽视了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忽视了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了科学方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即使有健康教育,也只是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这一个层面上,学生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培养问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相互独立,没有融为一体,不能互相促进。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归根到底是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其中,身体、心理素质处于基础地位,是硬件。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道德、知识、理想、情操、信念等软件就没有可靠的载体。大学是人即将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冲刺阶段,在此阶段开展体育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通过体育和健康教育,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康的心理。此外,由于大学生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大学的体育和健康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获得体育技能和健康知识,还能通过他们对其父母、邻居、亲友和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并有可能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因此,做好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能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3“.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第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21世纪学校体育将表现出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和市场化趋势,因此,要求体育教师首先应根据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和历史使命来指导和规范高校体育各要素和各环节的改革,使之顺利地与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接轨,并纳入终身体育和生活体育的轨道。其次,应突出高校体育的特性,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即学习中突出理性、文化性、娱乐性、生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并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渴望,使体育基本知识的掌握为其追求体育文化的要求服务,使健身原理和方法的掌握为其自主设计、自主锻炼和自主评价服务,使身体的形成为大学生健康、学习和生活服务。即使大学生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实际需要贴近,使体育教育的目标具有个性,让大学生不仅懂体育而且也喜欢体育。最后,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贯彻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建立为增进大学生现实与未来健康的“求知创新”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的过去、现代和未来融为一体,并使教学重心向未来转移,高校体育从以增强体质为中心向以健身为中心转移,从而实现健康教育与身体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将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和单向传授式教学改为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自主学习式的教学和互教互评式的教学。理论课可以进行辩论式教学和答辩式教学,让大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学时要重视大学生的合理要求,提倡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创造条件使其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引导其增强体育意识,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教师要不断采用新的练习方法供大学生参考,使其择优而行,以适应他们因身高、体重、智力、运动动机及运动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使每个大学生都能进行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在教学中要改变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变主从型为合作型,变被动型为主动型,变传授型为进取型,并把课内体育健身教学延伸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总之,教师要探索多种多样的方法,为大学生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真正使其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这是提高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第三,提高利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现代化科学技术可以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现的动作和过程反复多次呈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重感官刺激,使学生获得视、听、触等多种感觉,能明显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使体育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社会化方向迈进,必将成为体育教学中一种有效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要有强烈的研究意识和较强的研究能力,能深刻分析和学习教学战线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研究体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敢于突破自己和他人已有的经验和结论,提出新见解。

4“.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需多方参与。教育工作必须有一种全员参与意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只有相互沟通,积极配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理工科高校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时习惯于一味强调专业教育,特别是知识教育,而忽视体育教育。更由于支持力度太小,形不成主干课程应有的影响力度,使体育与健康课在学校工作中起的作用相对有限。因此,首先,学校领导应该从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整体出发,把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视,使体育与健康课真正融入高校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框架之中,并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合部分,切实发挥它的功能。其次,体育教学要解决好学生家长的淡出问题。目前的体育教学忽视调动家庭教育的潜在力量,使得课程教育的正面效应经常与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发生冲突。因此,体育与健康课应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利用全国高校的网络系统,让学生家长学到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家庭教育跟上学校素质教育的步伐,向健康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最后,体育与健康教学一定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严防学生个体的淡漠。当代学生思维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成长期,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发生变化,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与学校其他部门配合起来,创造更多的体育比赛和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直接感受、体验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健康美、自信和喜悦。要让学生从课堂教学的幕后走向幕前,让他们能在课堂上动脑、动口,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

三、结论与建议

1.增强领导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意识,完善组织机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开发领导层,其中包括决策者、立法人员、财政人员和资源分配者。必须劝说他们给健康教育以应有的重视。领导者是我们健康状况最重要的因素。”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学校的健康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意识才会得到增强。

2.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完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体育课程,二是健康教育课程。首先,体育课程应根据终身体育教学总目标(完善体格,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使体育锻炼经常化,成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大学体育教学应改革体育课程结构,增大体育课程的总体弹性,增加体育活动课的内容,将健身、健美活动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中。其次,健康教育课程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让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和一般医学知识,养成文明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健康教育应以促进和保护身心健康为目标,编写健康教育的卫生知识教材。

3.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素质。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学校需体育教师60万,但整个教育系统大约有体育教师32万,尚缺28万人左右。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改行人数令人瞠目,每年均在80%左右。为此,现在迫切需要各级教育部门以岗位培训的方式对在职体育教师和校医进行专门培训,以增加高校体育和健康教育师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