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

体育与健康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与健康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与健康论文

第1篇: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探讨了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一些心理缺限的症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体育锻炼的疗法。

经济飞速发展、信息膨胀、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的21世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微妙,怎样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缤纷复杂的大环境中,这样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众所周知,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通常是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有些人把体育锻炼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到打扫卫生;有些人则认为,体育锻炼是做大量的有氧运动或力量练习。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还不够明了。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人的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体育锻炼与情绪方面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指标。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可导致疾病。有调查表明,人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作用的物质---内啡肽。吗啡的作用是消痛并使人产生欣,内啡肽也会产生欣,它可以降低抑郁、焦虑、困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体育锻炼也给人们提供一个机会,使人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在单调重复性的技术动作中,通过冥想思考等思维活动,可能促进思维反省和脑力的恢复,这种对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或转移,可以达到调节情绪目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去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从而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二)体育锻炼与人格方面

人格,也称个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以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而失败也是对人格的一种考验,在失败中挖掘有利因素可以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心理耐挫水平,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

(三)体育锻炼与心理适应方面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反映了人的健康状态,人与人中正常、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经常到公共场合进行体育锻炼,不仅可改善人际关系,而且能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记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

(四)体育锻炼与智力方面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认知行为假说指出:体育锻炼可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求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促进身体健康,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身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运动中享受节奏韵律。体育可给人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有助于消除体育之外的阶层或文化上的差距,有助于消除孤独心理,冲破"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从而增进和发展与不同类型的人的交往。体育运动对于人的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有利条件,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发挥其特殊功效,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健康的心理又能促使机体战胜各种病魔的侵袭和摆脱各种挫折及逆境。因此,心理健康的持续化、年轻化,需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姐刚彦.当代锻炼心理学研究[J].体育科学,2000,(1).

[3]江宇.体育与人的心理健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4]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3).

[5]汪继兵.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J].黄山学院学报,2006,(10).

[6]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刘协和.心理卫生大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第2篇: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以来,提出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现在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最常用的就是选项教学模式。所谓的选项教学模式就是在充分尊重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和体质,兴趣和爱好。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类划分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所以他们的学习更加具有主动性、参与性,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可以掌握运动知识,提高运动技能,而且能促进生理、心里健康的全面发展。同时选项教学更加丰富了“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还能增进了师生、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以来,我校也进行了体育课选项教学模式的尝试,经过实践,深受学生喜爱,效果比较明显。本文结合近年来的体育选项教学调研和实践,对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探究归纳出部分策略。来使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不断成熟与完善。

1、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探究的目的

1

.

1、

选项教学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发展的趋势

传统的体育教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因素:一成不变的课堂组织形式、缺乏生机的教学内容、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严重地遏制了学生个性发展,阻碍学生的潜能培养。选项式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其中之一就是要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选项式教学可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兴趣、爱好选择最佳项目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需求,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

1.2、选项教学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正式启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也不例外。都在积极探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对策和办法,按《全国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30人左右为一个自然班,新生入校即向学生传授选项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要求、组织形式等,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学习项目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改变以往分班局限性。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1.3、选项教学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体现运动、健康、快乐的保证

选项课的教学应创造一种生动的、快乐的教学环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丰富体育选项课的教学内容。既要大胆创新,既要体现快乐的教学思想,又要有一定的知识传授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快乐、休闲的体育教学环境,发挥和保护学生那种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品质,让学生能充分利用选项课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发挥自我想象力。在体育锻炼中充分感受体育运动的魅力,体验运动的快乐。

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的现状探究

2.1、学校对“体育与健康”学科重视不够

目前,很多高中学校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只注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忽略大多数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普及。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评价中,缺乏对学生的分层教育,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制约了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

2.2、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不完善

最重要的是,多数学校体育设施和场地建设不完善,对体育教学投入的资金缺乏。没有良好的体育实践环境,学生无论再热爱体育运动也不能上理想中的体育与健康课,老师无法很好的施教,学生也不能很好的参与学习。体育场地破损、体育器械陈旧等不安全因素会很容易导致学生受伤,严重降低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3、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和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体育教师在仅有的体育教学课程中随意的讲解、示范,对体育运动本身没有很好的认知性,教学过程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拘泥于传统教学形式,培养学生思维和团队意识。教师同时应具备完整的组织管理能力、运动健身知识和教学的综合能力,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质量。

2.4、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得不到调动

较多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原因对“体育与健康”课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久而久之对“体育与健康”课的态度越来越冷漠。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充分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有助于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更有助于运动水平及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所以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合理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积极性,使体育锻炼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3、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探究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3.1、根据学校师资、场地、器材情况,确定4-6项课程选修内容,教师组织各个班里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从4-6个项目中选取一项为自己的选修内容,每一个选项为一个小组。同时在选项小组中各选一名责任心强,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为组长,负责小组的考勤和组织工作。

3.2、

对项目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由于高中学生自身体育锻炼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减少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所以进行分层教学,例如:篮球三步上篮技术教学中,需要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例如一般组、进步组、能力组。一般组学生需要掌握基础投篮技巧,了解上篮技术和动作要领。进步组需要灵活掌握运球能力,瞄准篮筐,准确投篮。能力组需要突破其他学生的防线,掌握运球、传球的能力,准确投篮。同时需要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学生感觉自己不适合某个层次可以进行调节,满足自身需求。

3.3、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在目标设置过程中,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递进式教学形式,按照教学目标要求设置教学内容。例如:在足球技术学习中,特长生需要理解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内容,严格要求自己,逐步提升自身能力。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按照自身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目标,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3.4、对教学方式进行分段。按照学生的实际体育能力,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组内担任不同的角色。例如:在排球技术教学中,让学生按照自身能力判断自己应担任的位置,包括:传球、拦网、扣球等。实践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技术型指导,体会技术性动作的特点,熟能生巧,多进行自主实践,提升自身实力。

3.5、“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的实施方法

3.5.1.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目标及内容的选择。根据学校师资、场地、器材等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规划全年教学计划、学期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并向学生公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必须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认知能力,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注意精选教学内容,在选定教学内容之前,广泛收集各个项目学生的意见,然后汇总、筛选,尽量采用学生感兴趣、想学的内容进行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5.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竞争力和合作能力,平时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多观看体育方面的赛事和直播,来留意项目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

3.5.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旧的评价方法忽视了个性的差异,只在乎运动成绩,大大挫伤了一些学生学习的信心。例如:一个篮球特长生和一个篮球基础较差的学生考半场往返运球上篮,难度就不同了。只从最后的体育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是不够全面的,要注重他在原来基础上提高的幅度和他对体育的认识程度的提高。我们设置了对学生的课堂纪律、体育课学习态度、课外活动、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来进行评价,这样有利发挥激励作用,学生才能自发的追求更高的目标。

4、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结果探究

4.1、选项教学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1—2个体育项目来学习,使之能够更好地得到锻炼,从以前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使学生真正受益。

4.2、选项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如果对体育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例如:以男生为主的篮球选项学生,对篮球技术学习确是较感兴趣,但以女生为主的乒乓、羽毛球选项情况就不同,高中女生本来就喜静厌动,她们的选项是无奈的选择,因此,该如何提高这些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仍然是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激发各类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将原有的被动式教学变为主动教学,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4.3、选项教学是合理组织实施好课堂教学有力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者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统一的过程,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教师一定要抓好体育课堂各阶段的组织教学,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随时点拨,引导,使学生能主动思考,自主练习,自我管理。在选项教学中,教师要提出目的和要求,小组讨论练习的方案,在反复练习中提高技术水平。让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能提高学生的整体运动能力与水平,能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灵敏性,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精神品质,使各项身体素质得以提高。

4.4、选项教学能加深学生之间合作探究和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都是由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一起学习的。使得教与学中能够更好地互动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和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充当教师的助手,对技能水平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来提高整个小组的技能水平和学习氛围。

选项教学使课程变得更加灵活、开放,更富有弹性,拓展了课程内容覆盖的范围,明显成效也体现在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在选项教学中,学生在某一项目上可以进行长时间、系统的学习。所以就所选的项目而言,学到的知识、技术、技能较连贯、系统完整,有利于动作技术形成和提高,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5、高中“体育与健康”课选项教学的策略探究及建议

5.1、注重教学计划、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落实。在学期初,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每个模块的教学计划,及时听取学生建议,对计划作出适当调整。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收集学生意见,主要对学生感兴趣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体质、技能水平进行因材施教,以此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5.2、选项教学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正确选项。尽管选项教学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师资、器材、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选择项目时会产生混乱,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调整。因此可以让高一年级的学生多接触一些项目,从而使其对体育有更多的感性认识,有更明确的选项目标。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完善换项制度,这样就有效的缓解了师资、场地、器材的压力。

5.3、选项教学应建立一套效果评价体系。选项教学中应注意加强课的评价研究,在评价中要多注重过程评价,淡化甄别,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建立一个过程记录档案,包括学生的考勤、学习态度、身体素质、技术水平、课余练习等,通过多项的分析比较,作为考核标准,同时,也起到监督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明确评价的细节。例如:在足球选项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明评价的标准、使学生在选项教学一开始就知道学习重点和努力方向,还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使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相互帮助,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5.4、选项教学应使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和一支全面的师资队伍。学校要通过预算,设立专项资金,尽最大努力加大经费的投入,改善学校的场地、器材等基本设施和教学条件。同时使学生养成爱护器材、场地的习惯。选项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的高需求,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选项学习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这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教学压力,所以学校应让教师接受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从而更好的适应选项教学的需求。学校也可以通过加强教师的选拔、培训以及考核等方式,来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应多参加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开阔视野,提高教学能力,来激励教师不断进步。从而保证选项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6、结语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实施选项教学,是新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标要求。虽然目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存在诸多问题,选项教学模式仍在不断的探究和摸索。但是选项教学更加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了同学、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往,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同时选项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水平等各方面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学习和提高。在教学中总结经验,以便实现选项教学更加健康、成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斌.关于高中体育选项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9(12).

[2]徐景山.浅谈如何搞好高中体育选项教学[J].才智,2011(29).

[3]

毕海.

推进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实践的途径[J].

当代体育科技,2015.

[4]

吴兴德.高中实施选项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2008(08).

第3篇: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单元学习评价过程性操作方法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运用好单元学习评价,可以强化学生能力提高和终身体育原动力逐渐的形成。笔者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做好学生的单元学习评价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体系倡导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理念,学生学习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因为学生学习评价集中体现着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影响课程发展的方向。特别是课程目标主体取向评价的提出,更加强调每一个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反省意识和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运用好单元学习评价,能有效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反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与特点

正是由于过去体育教学评价中只重视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体育教育的过程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只重视期末成绩的考核,单纯用分数的高低来评价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评价;只重视达标和技能评价,忽略思想品德,个性品质等方面的评价。因此,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还远远没能充分发挥出评价的效果,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引导教学方向,调控教学进程,激发学习热情,实现教学管理的功能。因而新课标对成绩考核评价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学习成绩评定的内容

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评定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而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定内容的确定不仅要关注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体能的发展,关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积极情感体验,与人合作技能的发展,同时还应关注个体,尊重个体差异,给予个体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表现自己,拥有自信。

.新课程教学评价特点

..强调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

新课标除了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核评价外,还将学生平时的学习与练习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纳入到考核评价之中。这样使一些本身身体素质较差,但学习态度好的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让那些先天条件好,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认识到:先天的条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从而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强调评价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以往对于体育与健康知识老师只看试卷的成绩,并不关心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和理解。学生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的掌握。以至于对于常见的中暑、运动扭伤等疾病也无所适从,学了十几年的体育仍然不会看体育比赛。“新课标”更强调的是理解、运用和实际操作,注重的是学生能力和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

..强调评价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就好比金子埋在土里,如果不被人挖出来,哪怕你再值钱,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新课标”不是注重运动技术水平掌握的高低,而是注重学生对于运动技术的运用和运动参与程度。

..强调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

以往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基本上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终结评价”。此种评价方法,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得到一个总的信息反馈,为下一阶段教学的起点和目标提供依据,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情况、学生在态度、表现、关心、知识等内容方面的情况无法体现。新课程强调的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并把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评价力求做到客观公正,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学生是学习目标的实践者,只有学生的亲身体验,才有正确的评价,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外在不易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小组评价,对每名学生的成绩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及体育老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做最终的评价,使得这项工作更加民主、客观、公正、合理,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

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中运用单元学习评价的尝试

.单元评价内容与标准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设计了“单元学习评价表”,既注重了单元学习终结性评价,也注重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见附表)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水平四)

第单元学习评价表(项目:)

班级姓名时间: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根据各水平目标中与健康有关的体能

体育与健康

知识与技能

课堂表现

学习态度

课堂情感意志与合作精神

单元总

原始成绩

现有成绩

提高程度

自我

评价

小组评价

师评价

自我

评价

小组评价

师评价

自我

评价

小组评价

师评价

分全部做到或胜任

分大部分能达到

分基本达到但不胜任

分以下大部分达不到

自己的话

同学的话

老师的话

家长的话

.单元评价具体操作方法:

..评价流程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单元总评家长评价

..自我评价

体能项目评价。先测试与学习项目有关的体能原始成绩,要求学生如实填入表中。单元学习结束后,再测试把成绩填入,“提高程度”栏采用等级制填写,用累计记分法确定等级(例如:学习前成绩得分为分,学习后测试成绩得分,最后成绩应为分进步分分分,“提高程度”栏等级记作“”;如果学后成绩测试得分,最后成绩应为分—退步分分分,“提高程度”栏等级记作“”)。

“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课堂表现学习态度”、“课堂情感意志与合作精神”评价。单元学习结束后,每位学生根据自己运动技能与知识掌握情况,在本单元每节课学习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同学合作精神等内容的表现,分别填写四个等级””、“”、“”、“”。同时,针对本单元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包括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学习体会等方面,填入“自己的话”栏目。

..小组评价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习内容确定每组人进行。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小组评价,根据组内成员在单元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结合平时在每节课中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情况的表现,组内成员发表意见,最后由组长确定等级。同时把具有代表性的优点表扬和存在问题及建议填入“同学的话”栏目中。

..教师评价

根据学生单元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观察学生课堂表现,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的情况,最后确定等级。同时,把观察到的学生表现,学习目标达成度,对学生优点和希望等内容,填写“教师的话”栏目。

..单元总评

单元总评有每位学生自己进行,根据前面已经完成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的各评价内容的评价等级,确定自己本单元学。方法是:等级的分数段为—分之间,取平均值;等级的分数段为—分之间,取平均值;等级的分数段为—之间,取平均值;等级为分以下,取分。然后把各单项评价等级换算成分数后,将所有单项分数相加取平均值按“”、“”、“”、“”四个等级给予单元总评。例如:某同学成绩评价中有个“”,“”,个“”,个“”,总评分数应是(××××)/,在“单元总评”栏目中应填写“”等级。

..家长评价

在完成以上各项评价项目后,学生把单元评价表带回家,由学生家长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填入家长的评价。

.运用单元学习评价的注意事项

.单元学习项目内容的确定,一定要针对五大领域,并结合水平目标进行考虑,对“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有明确的、实质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作为支撑,选择项目内容比较容易,而对“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需要渗透到实际教学内容与活动之中,在选择单元教学项目时,需要体育教师认真整合教材,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挖掘教材的内涵。同时,在整个运用单元评价表过程中,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促进体育教师不断学习,进一步了解学生,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提高体育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施,提高自身素质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单元学习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课堂上能主动参与各种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特别是学生之间合作、互助、关爱、尊重等行为较以往有较大改变。在过去体育课上,学生“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体育教师上课”和“体育课中学生身顺而心违”现象会明显明显下降。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特别是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的运用,较好促进学生的不断反省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

由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是学生在以前学习中没有经历过,往往会受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影响,出现诸如学生自我中心问题、类群效应问题、附和“权威”问题、以偏概全问题等等,因此,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就显得尤其重要,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教师要加强指导和引导工作,对同学的认识不清的要加以指导,在评价中要抛开个人感情因素,同学之间的评价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物,对于和同学评价差矩大的要说出理由,不能不负责的对别人作出评价,以避免学生的类群效应。

在学生自评和互评时,教师和参评者要多发现被评者的优点,进行鼓励。对他们的不足一定要言之有物、实事求是、语言委婉、中肯。尤其是我们教师,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评价的目的。

培养民主气氛,体现学生评价的主体性。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下才有畅所欲言的环境,不搞一言堂,对不同的见解权要充分的理解和鼓励,言者无罪,有则改之,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让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在教师的带领下飞翔,让掌声、笑声、真情充满课堂,喜悦和自信写在脸上。

.在运用单元学习评价表时,应注意根据单元学习项目的内容性质和特点,参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确定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进行评价。例如:学习单元学习内容为体操的垫上技巧,体能测试内容可选择坐位体前屈;单元学习篮球时,体能测试可选择米跑或立定跳远等。对于其他内容的自评和互评,体育教师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学会自评、互评,课内外结合进行,“学习态度”和“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学生互评,自我评价要根据单元学习项目特点,组织学生在课上或体育活动课和课余时间完成。

单元评价表的运用,为学生的学期成绩评价提供详实的依据,在学期成绩评价时,按照单元总评的方法,把每个单元的总评等级也换算成百分制最后评定学期等级,同时结合《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可以更科学评价学生健康状况和水平目标达成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版

季浏等编著《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朱万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钟启泉等编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第4篇: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育健康教育;社会文化;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65-02

以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纷纷从社会文化视角重新审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并相应制定体育健康教育教学大纲文件,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在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创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从体育健康教育这一学科发展的视角,从社会文化视角的审视及课程改革的动力机制,是战后西方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文化的崭新视角,至少在理论层面上表征了西方传统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方法、理念、教材中出现的重大变化,这个主要的变化对于中国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一、社会学与文化研究为体育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社会学与文化研究为体育健康教育提供了灵感和依据,使其与之前的主要偏于医学、生理学、生物学以及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相分离,体现了体育健康教育的社会属性。社会文化视角还注重社会与文化因素对体育健康本身的影响,这与当下流行的认为体育健康仅是个人责任范畴的观点相背。以上对于体育健康教育的理念创新所提到的某些观点在体育健康促进与教育领域,不论是正规教育还是通俗文化中,占据着主流地位,这表明很快就会出现大范围的政策推广。将新的知识体系和理解方式引入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和教学法中,这将对各方面产生影响,如过去长期施行的体育健康教育实践、老师与学生主体之间的无序关系、师资培养项目的结构和内容、当下的课程教学改革等。社会文化视角可能会引发理论分歧。虽然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西方国家的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政策最大程度上考虑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但是,几乎没有人专门进行研究和分析社会文化学对教师、学生和课堂行为的意义。笔者将尝试评价从社会文化视角解读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其中包括体育健康的社会学基础,以及从教育批判视角进行的反思,重点以澳大利亚体育健康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案例讨论。主要针对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社会文化发展视角的课程元素后,会出现哪些可能的课程创新效果,或者带来哪些社会效应?

二、欧美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中出现的社会视角研究述评

在定义体育健康教育中的社会文化视角时,教师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由国家主管部门的官方教学大纲文件和研究体育健康教育课程领域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文献。通过这两个方面的信息总结出的定义并不互相排斥,而且,偏于哪一维度的信息选择将会对社会文化视角的类型和范畴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例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官方体育健康教育大纲文件指出,“社会文化视角,通常指一系列影响个人体育健康观念及行为表现相关的选择因素。”根据新南威尔士州6年级个人发展、体育健康课程大纲,“社会文化视角这一概念指‘与社会和文化因素相关的,并对个人体育健康发展产生影响的要素’”。根据澳大利亚中年人体育健康教育大纲,社会文化视角指的是促进个人体育健康发展并带来一定风险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昆士兰老年保健教育大纲指出,社会文化视角指的是社会文化、地理、政治、经济环境因素对个人体育健康发展的影响。大多数官方文件并未明确指出社会文化因素的具体构成,而需受众或相关机构自行决定。极少一部分文件指出了社会文化因素的构成,例如,新南威尔士州7~10年级个人发展、体育健康课程大纲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内容。此文件根据结果而制定,其中的一条陈述指出,社会文化视角指的是“社会文化因素(如家庭、同伴、性别和文化)对体育健康选择及有一定风险的行为的影响”。详细来说,社会文化视角有两种定义,即将其当作是在做出体育健康相关的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一系列因素,或将其作为一种对个人过着健康积极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理解,找出这两种定义的区别至关重要。根据体育健康教育的学术文献,社会文化视角不仅仅是对以上所述因素的阐释,显然,社会文化视角确实涵盖了对这些因素及其对个人体育健康活动的影响的理解。一份从历史视角对体育健康教育进行分析的文献着重强调,社会文化视角是由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批判教育学者和批判教育学领域提出的较为复杂的重塑公众生活的一套价值观话语。体育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们利用批判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分析了学校开展的体育健康教育以及意识形态、权力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他们将一整套重塑公众生活的社会文化价值观话语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学校的体育健康教育对部分学生有失公平,可能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伤害,并且通常与青年人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脱节。因此,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应该重新定义,以满足后现代社会的青年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成长,而产生的对体育健康教育的需要。

三、欧美体育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批评观点

批判体育健康教育的研究者与体育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变化共同促进了社会文化视角在课程政策中的发展。澳大利亚将原本分开的体育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整合,并且与个人生活和健康相关的体育健康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使得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将体育健康教育的一整套价值观在课程政策中概念化。过去,人类体育健康行为的定义仅仅包含其生物医学方面的意义;如今,体育健康应该从社会视角进行理解,这就要求对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体育健康概念进行重塑。例如,有学者与新南威尔士州一个小学6年级教授个人发展和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合作,进行相关的专业指导和训练,内容包括个人发展与健康的社会化本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造成的体育健康行为选择差异,这些都体现了小学6年级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大纲文件的重要变化。与此同时,社会批判研究者们还专门研究了进行体育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此突出强调了社会正义原则对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的潜在影响。在一些体育健康教育研讨会中,也有学者尝试指出体育健康教育的变革趋向问题,“体育健康教育是以各种重要的原则、社会正义和支撑环境为基础的”。还有一些学者个人的观点认为,社会文化视角指的是研究体育健康活动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阅读”或理解体育健康教育内容的一个全新的视角。也有学者指出,社会文化视角的“社会”方面包括权利、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群体心理因素。“文化”方面指的是将某种文化类型中共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想法、价值观、信念、行为),这些思维和行为方式将这种文化与另一种乃至其他文化区分开来。社会文化视角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呼吁体育健康教育重新通过社会化的方法建构新的知识。过去,体育健康教育主要为年轻人提供用于理解和检视体育健康活动问题的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工具和知识;而社会文化视角提供了从社会学和文化研究提取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四、从全学科的视角理解欧美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社会取向

通过融入这些学科知识,人类体育健康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都具有了不同的理解。例如,过去体育健康教育中所说的“极端行为”指的是,个人由于不了解和未曾应用知识进行自我保护,因此导致了身体伤害,甚至过早死亡。社会学和文化研究则指出了个人尝试“极端行为”的社会和文化原因。同样,很多体育健康教育政策如今也考虑到了社会结构性因素,如对引起“极端行为”原因的教育、体育健康意识教育以及紧急援助体系建设等,要求学生将个人和群体置于其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并且,研究者们对身体进行了社会学研究,并从文化视角对体育健康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行了研究。基于这些研究,最近的体育健康教育政策涵盖了社会文化视角,如昆士兰老年体育健康教育政策中指出:如何从社会文化视角理解体育健康活动,并且社会文化对澳大利亚社会中的个人、团体和群体的体育健康价值观有何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KIERAN EGAN.Education and the Mental Life of Young Children[J].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91,35(1):60-74.

[2]CARL A.GRANT.Cultivating Flourishing Lives:A Robust Social Justice Vision of Education[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12,49(5):910-934.

[3]SCOTT M.LYNCH.Explaining Life Course and Cohort Vari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Health:The Role of Income[J].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2006,47(4):324-338.

[4]黄璐.高校体育工作改革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86-89.

[5]黄璐.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的校本化探索[J].浙江体育科学,2011,33(6):61-67.

第5篇: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

社会文化视角具有明确的学术定义,即将其当作是在做出身体健康相关的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一系列因素,或将其作为一种对个人过着健康积极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理解,找出这两种定义的区别至关重要。例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官方身体健康教育大纲文件指出,社会文化视角,通常指一系列影响个人身体健康观念及行为表现相关的选择因素,这一概念指与社会和文化因素相关的,并对个人身体健康发展产生影响的要素。根据身体健康教育的学术文献,社会文化视角不仅仅是对以上所述因素的阐释,显然,社会文化视角确实涵盖了对这些因素及其对个人身体健康活动的影响的理解。身体健康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们利用批判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分析了学校开展的身体健康教育以及意识形态、权力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他们将一整套重塑公众生活的社会文化价值观话语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学校的身体健康教育对部分学生有失公平,可能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伤害,并且通常与青年人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脱节。批判身体健康教育的研究者与身体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变化共同促进了社会文化视角在公共政策中的发展。澳大利亚将原本分开的身体健康教育进行整合,并且与个人生活和健康相关的身体健康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使得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将身体健康教育的一整套价值观在公共政策中概念化。过去,人类身体健康行为的定义仅仅包含其生物医学方面的意义;如今,身体健康应该从社会视角进行理解,这就要求对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身体健康概念进行重塑。例如,有学者与新南威尔士州一个小学6年级教授个人发展和身体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合作,进行相关的专业指导和训练,内容包括个人发展与健康的社会化本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造成的身体健康行为选择差异。与此同时,社会批判研究者们还专门研究了进行身体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此突出强调了社会正义原则对身体健康教育发展的潜在影响。在一些身体健康教育研讨会中,也有学者尝试指出身体健康的变革趋向问题,身体健康教育必须以各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制度改革和支撑环境为基础。还有一些学者个人的观点认为,社会文化视角指的是研究身体健康活动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者说是“阅读”或理解身体健康教育内容的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者们对身体置于制度改革的视野,并从教育改革的文化视角对身体健康进行了研究。基于这些研究,最近的身体健康教育政策涵盖了社会文化视角,如昆士兰老年身体健康教育政策中指出,“如何从社会文化视角理解身体健康活动,并且社会文化对澳大利亚社会中的个人、团体和群体的身体健康价值观有何积极的影响”。

2.西方身体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学阐释

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社会文化视角不断被边缘化,成为身体健康教育中的一种知识存在形式。身体健康教育以及身体健康教育师资教育领域的社会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社会文化知识和批判性参与高等身体健康教育师资教育都被相对的边缘化了。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澳大利亚的身体健康教育师资教育体系中,生物学知识比社会文化知识要突出得多。虽然这些变化知识是在20年前发生的,但是这一领域的某些现象表明,其仍然发挥着学科导向的影响力。实际上,这一假设本身就存在问题。只有将医学、心理学、生物学领域的专家提出的知识进行改造,符合身体健康教育并且改造后的知识是正确的,无争议的,并且为大家普遍接受时,这一假设才可能成立。根据科学学科形成的生物学知识只是被重新组合,然后就应用到初中学生的知识教学中,如此形成的学校课程就是简单化的高级教育课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纲编写者们根据科学学科的学术地位,将可测验的高级身体健康描述成一门要求严苛的课程,这使得上述说法得到验证。在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中,社会文化知识在学校课程中被边缘化的趋势也非常明显。达到这样的目标很难,因为英国和威尔士的学校课程历来都重视身体健康教育活动。社会文化视角价值取向的操作性层面上,归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决策问题。从社会文化视角对身体健康行为的研究纳入社会决策研究,教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身体健康行为选择。身体健康教育发展的社会模式和新的公众身体健康活动,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但是二者的学科来源完全不同。身体健康教育发展的社会模式理论主要来自于身体健康社会学,而新的公众身体健康活动理论的主要依据是身体健康科学。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以身体健康科学为依据的新的公众身体健康质量提升方案过多地依赖于个人解决方案,因此常遭到社会学家的批判。据此,建议身体健康活动质量的社会决策影响要素,限定在身体健康教育发展的社会模式内想象社会和文化因素的一种方法论实践途径。这种方法论的前提是,身体健康行为发生于社会环境中,并且由于我们对环境获得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开始关注身体健康行为本身,而非源于个人在生物医学上的行为变化。教育变革是为了提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变革是为了提高教师和教学工作在效率、效益、责任以及管理上的质量。某些过于宽泛的教学计划工作,例如社会文化评论视角,考虑如何将其融入大纲。也可能导致将身体健康问题归类为一种更为宽泛的以学生为中心,以询问为基础的活动,其中包含诸如解决问题、批判性询问等概念。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关注这种社会文化动力驱动的身体学习能力的培养,并运用到普通学生身体训练中。从身体教养概念的发展和意义禀赋上来说,身体健康问题的本质在于改善身体教养或者说提升身体读写能力,增强体质、技能传习、文化传播等多元功能的有效实现最终将取决于身体教养水平。

3.结语

第6篇: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

【关键词】肥胖大学生 体育 心理课程

一、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课程建设意义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肥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如今,肥胖已向低龄化迅速发展,继而产生了各种继发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许多疾病。可见,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并且不少肥胖学生在心理上也容易出现抑郁、焦虑、人际敏感等症状。因此,高校应加强对肥胖大学生的体育与心理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应利用多种渠道对特别肥胖学生群体进行体育与心理教育,体育课应有特殊教学手段,其锻炼目的应以减肥和改善体质为主要目的,并以此作为体育课成绩是否合格的依据之一。保证他们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接受知识,真正做到全面的素质发展和提高。

二、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理论建设的必要性

(一)体育课程目标的要求

2002 年新《纲要》颁布实施后,明确规定了五个基本目标和五个领域目标,这个目标体系当然也适用于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由于身体的特殊性,在普适的目标基础上还应该有适当的调整和针对性。但目前各校的大纲上并没有比较具体、明确的特殊体育课程目标,对应于新《纲要》的5个基本目标和5个领域目标,都是比较侧重于身体健康目标,对于心理、社会适应等目标的要求偏弱。对于肥胖大学生来说,不但注重身体健康目标,更应注重心理健康目标。(1)通过特殊体育课程教学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身体得以康复或好转,身体部分器官与肢体功能不断提高。

(二)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建设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同志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和谐社会呼唤和谐的大学体育教育,和谐的基础是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的基本利益可以得到保障,大学体育要想均衡稳定地发展,必须关注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特殊体育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则更多地是体现人文关怀。这里所说的人,固然是指人的总和,但体现人文关怀,更应向弱者和弱势群体倾斜。理想的学校体育,应该实现所有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目前,学校人们对肥胖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得肥胖大学生不敢与参加体育锻炼,不可避免会显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

(三)遵守高等教育与体育等的政策法规需要

我国《体育法》、《高等教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等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障了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权利,这也使得教育公平、机会均等和人文关怀理念顺利的渗入教育环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响应政策的号召。新《纲要》第四部分第十条明确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而肥胖大学生则属于身体异常范畴。也是校园里的特殊群体,特殊体形往往会给身心健康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活动迟缓、笨拙,心血管系统负担较重等,一般通过不了正常的体育课程考试,常有自卑感。更令人担优的是,一些原本在中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与肥胖相关的病症,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身上也在不断的发生,且患病年龄提前10~20年。可见,我国青少年学生肥胖检出率呈成倍上升趋势[1]。

比较新旧《纲要》的提法,我们不难看出,无论从接受特殊体育教育的对象,还是课程结构本身,都较以往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体现了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应指向每一个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在建设和谐社会,呼吁教育公平的大环境下,新《纲要》的出台,使近年来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研究明显迈上一个新台阶。

三、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理论建设基础

(一)健康教育理论基础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新概念,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我们通常称之为“健康三维观”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给健康重新下了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上述四个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健康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条件和规范,通过学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获得必要的卫生知识,激发其增进健康的愿望,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学会在必要时求得适当的帮助,从而实现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为终身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

健康的概念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加的科学、全面、完整、系统。健康教育力度不够严重影响着我国21世纪人才的素质。要在大学四年使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较大的改善,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切实普及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肥胖大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与正常人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坚强的背后心理压力更大,也愈更加的脆弱,身心障碍造成其不能很好的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适应方面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他们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而健康教育的健康自我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营养与健康、人际交往,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等内容是特殊体育理论教育不可或缺的素材。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基础

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对于肥胖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更需要注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此“健康”需更加全面,更具该群体特征所需的健康水平。此外,体育学科诸多课程,诸如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体育心理学以及体育保健学等将为构建肥胖大学生的体育心理基础提供最为专业的理论基础。肥胖大学生体育心理理论与其他学生体育理论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它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有赖于直接引用、借鉴体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可促进体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被诸多高校列为必修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应借鉴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的一些成果作为理论基础应用于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课程体系建设。

四、小结

目前,肥胖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高校肥胖大学生比例的不断增加,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健康课程理论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完善肥胖大学生体育与心理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应利用多种渠道对特别肥胖学生群体进行体育与心理教育,保证他们在良好的身心状态下接受体育锻炼,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注:本文为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2400410945)

参考文献:

[1] 傅兰英,盛伟,王小引.青少年女学生综合减肥方法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

[2] 王拢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

[3]马维平.特殊体育论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0, 24(4) .

第7篇: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

关键词:"增强体质";"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96

1.引言

"健康第一"已经成为21世纪体育课程目标的主流价值取向,但是一些学者和基层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很难贯彻执行,表现出思想和行为不统一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健康第一"和"增强体质"的异同。本文从不同的角度解析二者区别和联系,旨在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两种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的区别

2.1社会动因

2.1.1"增强体质"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产生的社会动因

1961年体育教学大纲首次确立了"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目标体系, 1961年、1978 年、1987年和1992年体育课程目标虽然制定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但都体现了"增强体质"的体育课程目标的主流价值取向。

中苏关系恶化,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中苏之间的分歧逐步恶化,新中国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1962年体育课程目标明确地指出了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主的指导思想。

学生体质不佳是形成"增强体质"主流价值取向的原因之一。1959年至1961年,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严重不良,身高和体重远远低于各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1979年扬州会议认为学校开展体育卫生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把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作为评定体育工作成绩的最根本的标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明确了"四个为主"的指导思想之一是以增强体质为主。

1985年确立"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的要求。学校体育在让学生掌握体育"三基"的同时,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 因此在这段时期内,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主流价值取向是增强体质,旨在为国家体育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为竞技运动人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1.2"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产生的社会动因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2本质内容

2.2.1"增强体质"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的本质内容

我国学者认为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运动能力、适应能力、心理因素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从五个方面来评价体质的水平。美国学者认为体质从是"表现一个人能有效活动程度的一个状态。","精力充沛地完成日常工作而不过度疲劳的一种体力状态。" 目前最权威的观点是指人们已具备或能获得的进行身体活动的能

力。美国学者把体质概括为两个方面,与健康有关的体质(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质(速度、爆发力、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和反应等),都侧重于从生物学的角度认识来理解体质。

2.3.2"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的本质内容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做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良好总称。"由此可见,健康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3."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两种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的联系

对"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的分析可以看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体质是身体的质量,是健康的物质基础,是健康的前提条件,健康是体质的外在状态表现,是一种身体质量和状态之间的关系。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体质能维持一定动态平衡。所以体质是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健康是良好体质的最终目标,健康包括体质。"健康第一"的"健康"的概念与"增强体质"的"体质"是大概念和小范畴的问题。

我国学者认为体质的范畴比较大,包括了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这些因素,只注重到体育的本质原理的一部分,即生物层面,忽略了心理学与社会学等方面。健康第一应该是对增强体质的补充与提高,体育课程目标不仅仅要增强体质,而要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在社会适应、心理和道德方面都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真正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4.国务院对"健康第一"和"增强体质"关系的论述

在总结2001年开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得与失的过程中,体育课程学者、专家和一线体育教师有不同的结论,一致的观点是"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目标主流价值取向是符合时展的,但对"健康第一"和"增强体质"的理解出现各种观点。

2007年国家教育部开始修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5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从《意见》中可以看出,健康第一是指导思想,是体育课程工作者的主流价值取向,是判断学校体育工作得与失的准则和总目标,而增强体质是众多学校体育目标中的一个,如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技能和运动参与,完成了这些分目标,"健康第一"的总目标就实现了。

5.结论

"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两种体育课程目标的主流价值取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有不同产生的社会动因和本质特征,同时国务院对其又有不同的论述。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学校体育的本质属性,才能正确处理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谭广,谭红,马卫平.关于健康第一基本理念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9(1):46-49

[2]郭继敏.增强体质与健康第一[J].体育学刊,2003(3):92-93

第8篇: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

崔景贵,1968年12月生,江苏海安人,现任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5年在浙江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2006年破格晋升教授,2009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他是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和重点建设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学科带头人,其20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省高校精品课程奖、省高校精品教材奖、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厅级以上表彰奖励;在《教育研究》《新华文摘》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0余部,承担国家教师教育立项建设精品课程《职业教育心理学》开发,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课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等10多项;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多项。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心理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做出的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其上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推实践操作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和桥梁。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既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新探索,也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新尝试,更是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跨越。本文拟对现有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初步梳理,分析模式建构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探讨可资借鉴的建构策略。

一、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的现状

模式,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种参照性指导方略,有助于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从而高效完成任务,有助于按照既定思路快速做出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正因为如此,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得到职业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类型

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可以用来分析问题、简化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是一种有着其内在结构的有机系统,包括目标、内容、过程、形式、评价等要素。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视角的不同,研究者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具体设计也不尽相同。根据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较为明确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1]有研究基于人本化的价值取向、心理辅导的价值理念以及职校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从目标、内容、原则以及实施途径四个层面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进行了探讨,认为职校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发展性为主,预防性、矫治性为辅,建构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全员参与、全面展开、全过程进行,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有学者从职校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针对职校生的心理需要,提出通过互助式心理探究、互助式心理暗示、互助式心理激励、互助式心理训练以及互助式心理辅导等形式,建构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提高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达到助人自助的目标。

3.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有学者针对某职校学生心理问题现状,认为要提高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力量构建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该模式提出的具体策略为:社会应树立全新的职业教育观念,为职校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学校应在管理、机构、制度、师资、学生自助等方面加强建设,积极发挥学校育人的作用;将家长纳入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中来,发挥家校协同教育的作用。

4.六环节操作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4]为探索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研究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为主导的六环节操作模式,主要通过引导职校生对自我、职教、职校和现有人际关系的角色认同,确立适当的职校生角色目标,积累成功的角色体验,进行角色调整,认清自身人格特点,以及开展就业指导进行角色转换六个环节,实现职校生心理的和谐发展。

5.“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谓“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将职业学校、家庭和社会纳入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中来,通过三方面的合力,共同致力于职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有研究提出了针对职校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位一体模式,[5]有研究提出了针对职校生心理全面发展的三位一体模式。[6]

6.三维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7]有研究提出采用建立“监测―保健―教育”三个系统、运用“课堂教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三种方式、达到“矫治―预防―发展”三个目的的针对职校护士生的三维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通过SCL-90量表对这一模式的实效性进行了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这一教育模式的干预下具有明显的改善。

7.整合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8]有学者基于实践中各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元分化的现实倾向以及职校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复杂性,提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理念、目标、课程、内容、学法、学段、资源以及视野等八个方面的整合,做到整体协调、彰显重心、突出特色,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功能,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8.心理道德教育一体化模式。[9]有研究者认为,可以将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加以整合,发挥二者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通过思想观念的整合、工作机制的整合、目标内容的整合以及工作队伍的整合,形成相得益彰、相互借鉴、相互配合的一体化工作格局,更好地服务于职校生的人格成长。

另外,一些文献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具体名称或类型,但这些研究也应该属于“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这一大的范畴,暂且将这些模式称之为“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如“五线四环”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10]、“三全”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11]等。还有一些文献基于课程建设、咨询技术、心理辅导、校园文化等视角,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某一组成部分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这些研究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很难形成标准统一的答案,但在基本问题上已经达成一些宝贵的共识,比如要重视和加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定位上心理健康教育是职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够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要灵活多样,注重活动与体验,应当摒弃单一的课堂说教和机械灌输;在教育目标上要关注职校生心理的自主和谐发展,应当促进职校生的成人成才;在教育主体上要增强所有教师的“心理育人,人人有责”的意识,应当形成有效教育合力,等等。这些理性认识,为进一步科学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奠定了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

(二)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存在的不足

总体来看,当前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水平参差不齐,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出现一些不足和误区。

1.模式建构取向问题化。有的研究按照“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问题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步骤来建构模式,重视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关注有严重心理问题的职校生,重点是预防和诊治心理障碍,或干预职校生的心理危机。实施系统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并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可或缺,但是全部的工作仅仅围绕着学生的心理问题,似乎又回到“消极型”“矫治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路,站在积极型、发展性的现代心理教育理念的对立面。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越是急切地想成为拯救现实的“灵丹妙药”,实际上就可能离本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远。

2.模式建构路径经验化。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形成过程来看,既有的模式多来自职业教育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侧重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和程序,是对过去和现在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属于自发形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实践基础较好,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随机性较大,可能导致实践操作偏离应然的轨道。目前,对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一般性、经验性的文字描述上,进行的是逻辑的、思辨的研究。有的研究虽然冠之以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对模式方法理解不透彻,或没有采用明确的模式方法,从经验的角度按照社会、家庭、学校、个人来分析,似乎有“泛模式化”之嫌。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的研究没能扮演好理论追随者的角色,更不用说成为自觉的理论先行者。可以说,当前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欠缺的不是对现实的描述和现状的说明,而是对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理论的思考和贯彻。

3.模式建构过程形式化。当前,有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照搬普通学校的做法或模式,职教“校本”特色意识明显不足。有的研究对“模式”本身的结构属性并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认识,所建构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素孤立庞杂,彼此之间联系衔接不畅等,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出现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操作运用的实效性不足。如有的研究提出要“全员参与”“全面渗透”,而对教师在学科教学或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却鲜有论及;有的研究提出要“开发职校生的潜能,促进职校生的发展”,然而怎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现又显得办法不多,空喊心理健康教育的口号。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究其原因并非是由于理论过于抽象,而是实践研究缺乏足够的行动力,没有为理论的执行创造足够的环境与条件。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序走向有序、由经验走向理性、从消极走向积极,离不开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科学建构。如何进一步提高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层次、质量与效益,更好地为职校生心理和谐与人格成长服务,成为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认真审视和积极回答的问题。

二、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的基本策略

不难理解,建构是对结构和建造逻辑的表现形式。建构着重在系统的建立,强调建造的过程,注重技术、结构、材料和表现形式等。建构包括设计、构建、建造等内容,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集合,是一个全过程的综合反映。理想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既能够代表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又充分体现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创新的理性实践,应当理念科学现代,理论充分准备,目标切合实际,自主行动积极,操作策略明晰,经验特色显现。

(一)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念

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促进和引领职校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和“幸福工程”。模式不仅要指导当下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而且应该着眼于未来,在理念和操作上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而这离不开心理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现代职教理念的支撑。

一是内涵发展的理念。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发展是指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动事物朝着健康、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研究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从整体上对什么是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即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功能、属性等形成科学合理的认识,对模式的组成要素审视、选择、整合,以形成完整的体系。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职校要强化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问题意识”,即建构模式的重心是什么?建构模式究竟为什么?建构模式应该做什么?建构模式怎么做得好?建构模式需要注意些什么?加强模式内涵建设,职校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科学认识、深刻理解并积极实践,从思想认识、教育观念、目标设计、课程建设、队伍优化、行动研究和特色创新等方面全面推进。

二是育人为本的理念。人是职业教育的主题和主体,是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谈及模式建构,我们必须直面、无法回避的有三个重要问题:职校生为什么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职校生接受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职校生如何接受适合的、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促进职校生的心理和谐和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护短”“揭短”和“补短”,而是要“加长”“扬长”和“拉长”,引导职校生有特长、个性化地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诊疗般矫正、干预和预防,而应当更加注重心理建设、心理成长和心理资本发展。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与人为善的教育人性观、助人自助的教育过程观和育人至上的教育目标观,理清思路、心态积极、引导成长、促进发展,扎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创新的各项工作。

三是追求幸福的理念。幸福就是健康快乐而有意义地活着。幸福是一种心态,也取决于心态。引导职校生追求幸福,其本质就是追求更利健康的生态、更高质量的生活和更加充实的生命。当前部分90后职校生存在的消极心理状态,即无聊感、无用感、无望感、无责感和无助感,值得关注和引导。当代职校生缺少真正的幸福感,职校教师要用心读懂职校学生心理、心智和心灵这本书,真正了解、理解问题学生的心理状态、需求和症结。建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职校要按照班华教授提出的“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这一宗旨,树立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的理念,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和重心前移,追求让每一个职校生拥有幸福人生的教育理想,坚决守护、努力增强职校生的幸福感,促进90后职校生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四是多元共生的理念。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职校要全面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向,优化选择,探索创新,彰显特色。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正从“传统单一式”向“现代多样式”转变,从“消极矫正式”向“积极发展式”转型,从“求助救助式”向“助人自助式”转轨,从“单向灌输式”向“互动体验式”转向,从“零散平面式”向“整合立体式”转换,从“封闭自主式”向“开放渗透式”转化。当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逐渐成熟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各具特色、多元共生的工作模式,如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类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层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整合型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性实践

建构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比较晚,但起点不能低,更需要精心设计、悉心规划和用心实践。

第一,坚持积极范式。阳光心灵是职校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策略,积极和谐是职校生幸福生活的心理之道,即要培育积极阳光心态,把握积极认知方式,保持积极情绪状态,建构积极人际关系。走向积极实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人为本、优化心态的幸福教育,助人自助、阳光心灵的和谐教育,是育人至上、提升心力的素质教育。建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职校要探索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变革消极教育管理方式,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素质教育为重点,以人格教育为主线,引导职校生树立积极、均衡、适度、变通的人生态度。职校教师要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携手探索,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与职校90后学生一起成长!

第二,实施系统工程。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把握整合、全面、务实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学科融合、行动统合、技术综合和目标整合”,坚持“心理教育全方位、心理管理全过程、心理服务全天候和心理引导全人化”,坚持“理论探索顶天、校本实践立地、专业研究求真和开拓创新务实”,坚持“学校和谐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要全面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把手”负责,“一盘棋”思路,“一揽子”计划,“一体化”格局,“一条龙”服务和“一系列”行动。要杜绝心理健康教育可能的“异化”现象,即防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与研究“两张皮”现象,防止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人自扫门前雪”现象,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表面化、形式化的“海市蜃楼”现象,防止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医学化、学科化”现象。

第三,培育卓越师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信心、一种信任、一种信念和一种信仰。高品质、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决于爱岗敬业乐业的心理教师。职校心理教师要敬畏心理健康教育、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变革心理健康教育和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科学认识、理智把握专业角色与成长目标,做有尊严感、责任感和幸福感的“心理人”,做健康快乐、和谐成熟、专业卓越的心理教师;要积极应对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困境、角色冲突、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消极评价,努力扮演个性模特儿、人格示范者、精神关怀者和重要他人等角色,从专门的心理教师走向专业的心理教师,成长为专家型心理教师。职校心理教师要全面完善自我,注重心理管理,积淀心理资本,积极有效沟通,和谐人际关系,培育团队精神,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注重校本行动。建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职校要立足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注重校本课程建设、开展校本培训、探索校本管理和推动校本研究,对职校生心理健康课程教法、学法的专业属性进行深入研究,注重活动质量,建构工作品牌。校本行动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有待成熟没有失败,而校本行动的最大收获是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艺术与管理智慧的增长。职校心理教师既要仰望星空坚定追求职教理想,更要树立信念脚踏实地扬帆起航,秉承“科教融合,教学相长,心理育人,校本行动”的信念,自主反思、创新专业实践,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主的实践,从自主的实践提炼自我的经验,让自我的经验体现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我们走在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路上,路在我们脚下延伸。自觉走近90后职校生心理世界,走起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走进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行动研究,走入职校人本心本和谐管理,走向积极职教专业实践范式。这是新时期做好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法宝”和“奥秘”,也是科学建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核心旨趣和本真追求。

【注释】

[1]周琢虹.职校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职教通讯,2005(12):50~52

[2]张桂春,康婷.互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50~52

[3]邹玉玲等.全员参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校园心理,2010(4):253~255

[4]徐光明.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想及构建原则[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3~44

[5]杨淑芳,蒋伟凤.构建“三位一体”的职校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职教通讯,2006(10):56~57

[6]刘昱.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8):72~76

[7]戴肖松等.护生三维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7):588~590

[8]崔景贵.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建构[J]职教通讯,2006(4):20~22

[9]贾仕林.分化·趋向·整合——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整合模式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1(33):70~72

第9篇:体育与健康论文范文

1.1 国内外体育与健康的监测

健康是一个极具时代感的综合概念,其内涵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199。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在我国,传统上以体质监测水平反映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指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概念涵盖了5个范畴,即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心理发育(或发展)水平和适应能力。欧美等发达国家多以PhysicalFitness(体适能)水平来反应国民身体健康的水平。19%年,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体适能是人们所具有的或者获得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形态与功能特征”,并将体适能分为健康体适能和运动体适能。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心肺机能、肌力、肌耐力、柔韧性及身体成分等要素;运动体适能是建立在健康体适能基础上的,其主要包括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等于竞技运动能力有关的体适能要素组成[lj

1.2 体质与体适能的比较

在我国未引进“体适能”以前,关于体育与健康促进的研究多集中在体育锻炼与体质等问题上;引人“体适能”一词后,研究多集中在体适能与体育运动、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上。虽然“体质”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PhysicalFitness"(即“健康体适能”)的含义有较多交叉,都反映了身体适应生活、运动和环境等因素的一种应变能力;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和研究内容的差异,体质多强调人体的一种静态的质量,体适能则强调动态的应变能力。可以说体质与体适能的关系是“材料”与“功能”的关系,并且是“材料”决定了“功能”。

比较我国关于健康的国民体质监测评定指标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测评的健康体适能指标,其大同小异,都主要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大方面来做的评定。相比之下,我国国民体质监测的指标远不能涵盖体质一词的内涵。此时,借鉴国外研究完善我国体质与健康理论,促进我国国民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1.3 体育与健康促进健康的影响因素

体育与健康促进健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人类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4个方面。其中生活方式及良好的体育锻炼是最易控、经济和有效的,且体育锻炼最核心的功能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健康发展。良好的健康状态对体育锻炼也能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能够增加锻炼者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自信,能够更好地提高锻炼中的运动表现,更是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基础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学习体适能训练知识和技能已经是促进我国国民健康和高校体育课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云南大学是云南省较优秀的高校之一,校园文化生机活泼、环境优美、学习与体育氛围浓厚、男女比例适中,是一所较为典型的优秀综合性大学,现以云南大学为例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云南大学图书馆资源和中国知网数字资源,查阅了大量关于体育、健康、健康促进、体适能和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等内容的期刊资料、硕博论文等,为研究的开展做好了理论准备

2.2.2 田野调查法

历时一个月,调查和访谈不同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对体育锻炼的动机、体育与健康促进的知识掌握程度、日常的锻炼情况等问题并进行了文字记录

2.2.3 专家访谈法

对学校多名优秀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对现在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情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体育与健康促进课程开展的设想等问题进行了访谈和记录

2.2.4 逻辑分析法

结合访谈的结果与查阅的文献,运用推论和归纳等逻辑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为论文的撰写工作做好了准备

3.结果分析

3.1 综合性大学创新开展体育与健康促进课程的必要性

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自1995--2013年以来,我国学校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且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学生健康意识、健康水平不断降低。但随着政府、社会和学校的不断关注,以及受到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重视健康和体育锻炼川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教会了学生一定的体育技能,但理论学习较少,学生很少能对自己健康情况作出评估、诊断以及设计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明显增强,但在运动中多缺乏准备活动、整理活动等,运动时间、频率等安排不科学,且动作模式不合理等问题突出,从而造成较多的急性或慢性的运动损伤发生。由此可见,热爱体育锻炼的学生呈增加趋势,且对基础体育锻炼理论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是迫切的

3.2 综合性大学创新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可行性

高校作为祖国建设的人才储备库,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自身丰厚的教育资源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健身理念与技能。多项研究表明,学校体育作为体育的一部分,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参与运动动机、加强体育与健康促进的认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川高校是科技和文化的象征,体育专业汇集了不同体育方向的优秀教育人才,能够为创新体育与健康促进课程提供很好地师资准备。其次,综合性大学的体育教学资源丰富,能为课程提供一个完备的教学后备资源。此外,越来越多的体适能和体育与健康研究及优秀教材的出版,如王健、何玉秀主编的《健康体适能》,徐玉明主编的《体适能评定与发展》等,这也为创新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支撑。由此可见,在综合性大学创新和开展《体育与健康促进》课程是必要且可行的。

3.3 《体育与健康促进》课程的开展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健身训练的研究也发生了质的飞跃。现代健身训练的内容不止能辅助专业运动(下转第102页)(上接第100页)员进行康复治疗和体能上的锻炼,其中基础体能训练和身体功能训练的部分内容也适合普通大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困创新体育与健康促进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影响学生健康的生活理念,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结合健康体适能对自身健康水平做出基础诊断,进一步设计简单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并且能够掌握基本的锻炼原则和方法,能够独立或相互帮助完成安全有效的体育锻炼。教学中以理论课程为主,主要围绕身体健康和如何正确利用身体训练促进身体健康开展而来,如:健康、体育和体适能的概述,体适能的评定与发展,如何有针对性的设计运动处方,正确的动作模式,运动素质的基本训练原则和方法,训练中常出现的问题等。还可以根据课上情况适当增添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题。教学中适当增加实践训练课,实践课应将正确动作模式、基本运动能力诊断等融人课堂中,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理论课和实践课应按一定权重,分别进行评价。理论考评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做一些基础体能测试和运动处方来进行测评等;在实践操作方面,主要测评一些基本的动作模式或锻炼中易犯错误等。此外,还应结合出勤情况、课外作业、课上表现等进行最后的成绩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