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物流概念范文

国际物流概念精选(九篇)

国际物流概念

第1篇:国际物流概念范文

2006年,在一项中美高中生物学教科书比较研究中,显示了双方在关于概念教学认知上的不同。双方在使用同样的术语来交流的时候,对有些术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这一问题的焦点就涉及到了生物学概念的表述和传递。经过五年时间的跟进研究和本土研究,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为清晰的认识,并基于国内外的研究,将“凸显自然科学的核心概念”作为此次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要点。为使科学教育工作者了解这一变化,本文就围绕着概念的表述与传递展开讨论和介绍。

1 对概念的表述和传递

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概念通常包括三个要素:概念名词(或概念术语)、概念的内涵及概念的外延,其中概念的内涵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概念的实质;概念名词或术语是对概念的指代,当人们对同样的术语有着同样的内涵认定时,使用概念术语的交流就变得快捷和流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使用术语来传递生物学或自然科学的概念。

用科学/生物学术语来传递概念。说到概念,老师们最先想到的是概念的术语,如遗传、基因、等位基因等。在课堂上,许多老师最常用的、最重视的内容也是科学和生物学的术语,认为概念名词或术语是传递科学概念最有效的方式。物理学上可以用“蒸发”这个术语来传递一个概念,生物学上也可以用“生态位”、“生态系统”这些术语来传递概念相关的重要概念。

用陈述句或以命题的方式描述来描述概念的内涵。除了使用概念名词的方式,还可以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在教育发达国际基础教育阶段的理科课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课程标准使用陈述句或命题来描述概念的内涵。如生物学中遗传的概念,可以有以下的不同陈述。

“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往往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不是完全一模一样”;这一句话描述的是有关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但是它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遗传当中的最基本的要素,用浅显的文字向初学者说明什么是遗传。

“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套指令信息来决定其遗传的性状”;这个陈述说的也是遗传,特别是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包含在每一个基因当中,基因位于每一个染色体上”。这一描述说到了遗传物质,又说到了基因,已经涉及到了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

“一个可遗传的性状可由一个或多个基因来决定,一个基因是一段DNA分子,它决定机体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序列”。

所有的这些陈述都是对“遗传”的一些描述,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什么是遗传,遗传物质是什么,也是一种概念表述和传递的方式。

虽然使用术语和概念内涵陈述的方式都可以在教学中传递概念,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两者在概念传递中的作用不尽相同。已经有研究表明,用概念内涵陈述的方式来表述概念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教学要求,并向学生传递概念。

2 强调概念及其表述方式的原因

事实与概念的不同。首先要说明为什么要强调概念教学。从我国的教育传统来看,我们的确高度重视知识的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重视了概念的教学。多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的话语体系中,一直有一个高频使用的术语叫做“知识点”。在教师强调知识点的时候,实际上很少去注意事实与概念的不同。所以,在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里,有些更侧重于事实方面的知识,有些更侧重于概念方面的知识。例如:

“昆虫是一类高度适应的动物类群”。

“昆虫有六条腿”。

在这两个描述当中,前边一句更抽象更概括,后者更接近于事实性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递的生物学知识有些更接近于事实性的知识,有些知识更接近于概念性的知识。虽然事实和概念都是生物学的知识构成,但两者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和贡献是不同的。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概念、原理等概念性知识在人的知识构成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当我们再讨论到生物学知识重点的时候,我们要区别地对待事实的知识和概念的知识,并将概念置于更重要的位置。

使用术语的便捷和风险。用术语传递概念的有利一方面是快捷,不必每每重复相关概念的内涵陈述,而可直接用到“生态位”,直接用到“基因频率”等概念术语。如果我们打算有效地使用这些术语来传递概念的时候,其实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要求参与交流的人要熟知这些概念的内涵,或者是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如果有一些非专业人员参与交流,使用这些术语在传递概念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人们对术语的理解不尽相同。在生物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们对“探究”、“假设”等术语有着不同的认识,而不同理解又导致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所以,尽管生物学课程标准、不同的教师们都使用相同的术语在描述“探究”、“假设”等概念,但是每个人对于术语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这就使得我们要冒的一个风险:我们以为用术语可以很好地传递彼此要表达的概念,而实际上很可能是“词不达意”。

当我们把术语高频次的使用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中时,当我们面对的是中小学的学生而不是这个领域里面的专家的时候,使用术语来传递概念所要冒的风险就要比我们在教师团队之中交流所冒的风险要更大一些。为什么?因为不管是初中的学生还是高中生,他们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当你说到这个术语的时候,他可能想到的是与教师所期待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件事情或想法。这样,就会让看上去传递知识、传递概念很有效率的方法,在实际上并无实效。我们用了文字很少的术语传递内涵丰富的概念时,这个看上去效率很高的过程实际上得到的效果未必如你所愿。

熟练使用术语不一定等于理解了概念。作为生物学教学的成果,当中一个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甚至是背诵一个术语的定义的时候,不一定等于他就真正理解了相关的概念。一个学生在能够使用一个术语的时候,他可能对相应的概念既有正确的理解也有错误的认识。有的人认为术语本身(如食物链)是可以呈现概念的,但是其直接呈现和传递概念的效果是很有限。当生物学教师看到“光合作用”这四个字的时候,可以很有信心地说这四个字传递的概念让我对相应的表达非常的清晰。这是因为你是生物学教师,_已经领悟了这个概念,但是当我们说到一些我们不熟悉的领域的时候,望文生义的办法能不能让你了解这个

概念的实质。所以当我们用了术语来传递概念的时候,术语本身带给我们对概念的理解是极其有限的。

术语可以用来指代概念。当教师通过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了一个概念(如遗传、光合作用),然学生对这个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教师要鼓励他们使用术语来传递相应的概念,使用术语来进行交流。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学生们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概念,然后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再把术语引入到课堂中。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定义常常不等同于概念。有些人认为概念是用定义来描述的,定义就是概念。我们来看初中课程标准中对于科学探究的描述,共有5个陈述: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一项观察或实验重复的次数越多,获得准确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体会到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这几个陈述都是对探究概念的陈述,但是它们的层次是不同的,它们的作用也不同。第一个陈述更像是一个定义,说明科学探究是人们的一种认知的途径,那是科学家常用的、可以让我们获得可信赖结果的或者高度的可信赖的结果的有效途径。这句话实际上带有定义的性质,而随后的几个陈述是在解释科学探究的不同要素。如果学生要建立了科学探究的概念,仅仅有一个定义是不够的。学生还要了解其他几个陈述才能够对科学探究有起码的理解;包括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和实验、对证据的推理和分析,以及对结论、交流的认识和理解。后面的四个陈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第一个概括性的概念。换句话说,第一个陈述是更重要、更抽象、是更上位的概念。理解上位的抽象的定义是要在学生理解了若干下位概念后才能够顺利完成的事情。当我们强调某些抽象定义的重要性的时候,如果忘记了学生在理解和真正建立了对这个概念的时候需要有如干个下位概念或的支撑,就难以通过一个定义去让学生真正理解抽象的定义和概念。在生物学教学中,许多定义并不是概念内涵的全部,所以不管是“科学探究”,还是“生态系统”这样的概念,仅仅靠一个定义往往是不能包含一个概念的全部内涵。在一个定义不能完成它的全部内涵的情况下,我们要让学生建立起相关概念,就需要先教给学生若干个必要的下位的概念,为理解定义建立必要的概念支撑。教师不要过早地去满足于学生对一个定义的记忆和背诵。背诵定义未必真的代表了学一生队这个定义的内涵的理解。

3 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生物学概念

学生学习科学不能仅仅是背诵一些事实或孤立的信息。学生学习科学课程以后仅仅能够背诵一些事实、术语和定义是远远不够的。我国新修订后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够背诵一些事实、术语和定义可以让学习者和教师感到很有成就感。但是对于科学的学习来讲,这样的学习成果在科学素养在发展的层次上被认为是最低的层次,这个水平离中等偏上或最高的素养水平相差甚远,这也不是我国的课程标准的期待。作为学生的学习成果,重要的是要他们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去建立对重要生物学概念的理解。

事实用来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并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要完全脱离事实和具体的内容。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通过一些必要的生物学事实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和转变。教学中,呈现生物学事实的途径可以是老师讲述、演示文稿中的图片或数据,视频来提供的生命现象或过程,也可以安排学生动手实验,用直接或间接的证据和事实帮助学生建立相对抽象的概念。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事实对概念形成有重要作用,但老师不能仅仅提供事实和停留在事实记忆的要求上,重要的是帮学生建立起概念。

基于概念理解而构建的知识结构。当学生建立起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有意义的知识框架,而这个知识框架中的基础和主要节点就是重要的生物学概念。由概念所构建的知识网络是知识框架中的主干,一旦这个知识框架形成以后,学生就可以用它来排布、梳理知识,使得包括重要事实在内的细节知识都在这个框架中有合理的位置,便于记忆和检索。这样知识结构的建立是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必要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形成。只有当学生能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当多数学生能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教育者才能比较有把握地说我们的知识教学具有了真正的优势。而我们目前的状况与这个目标的距离尚远。所以,这也是现在课程人员在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方面所进行的努力之一。

理解概念是应用概念的基础。概念的应用是对学习者更高的要求,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的去运用概念和原理,首先要理解概念。理解是积极地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前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布鲁姆的认知层级,一种阶梯式的关系。当学生基于记忆背诵能找到选择题的正确选项时,不意味着他能解决跟这个生物学概念相关的现实问题。这就是概念理解和概念应用的相互关系。

所有的教学活动(包括探究)都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当我们改变了教学概念的表述方式时,实际上我们对知识教学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要用尽可能多的课时和尽可能多的教学活动用于帮助学生建立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不管教师采取什么教学方式或策略,动画、模拟、动手、探究,都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还要将这概念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评价应聚焦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应用,而不是复述事实。过去,我们对概念和事实不加区分,试卷中会有较多的试题考查对事实的记忆,但当我们把知识的教学重点放在概念教学,强调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时,评价工作需要有相应的跟进。评价工作就应该更多的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及更高认知层次的概念应用。如果评价的工作能跟进及时的话,就可以鼓励学生基于理解的学习方式。当然,评价的推进工作也会遇到挑战。因为拟定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的试题要比拟定考查记忆事实、背诵课文的试题难得多。考查学生对概念理解的试题在编制的过程当中,对教师本人的考查和要求也要高一些。

4 要求生物学教师开展概念教学的原因

至2010年9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已经完成。2011年初,课程标准的审定工作也在按计划展开,标准颁布的工作随后将进入最后程序。课程标准教材的修订工作也随之启动。在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当中,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在原有内容标准的十个块中,都增加了重要概念的描述。当修订后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后,教师很快就会得到新的、强化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科书,概念教学也会进入到初中教师的研修、备课和教学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汇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0,6(1):57-61

第2篇:国际物流概念范文

(浙江师范大学, 321004)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具有跨学科、多学科的属性,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现行的通用技术课程中有如下几个跨学科概念较为重要,它们分别是:设计、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这些概念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通用课程的价值。

关键词 :通用技术 跨学科概念 新课题

21 世纪,知识的增长一日千里。要想在这个世纪更好地生存,人们所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日益增多, 特别是科学和技术知识。人们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为此,在当今国际课程领域提出新的变革,那就是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Concepts)。跨学科知识整合有助于对事物整体属性的揭示和复杂性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已成为人类进行知识建构和知识生产的重要方式。在本文中跨学科概念是指一些可以在不同学科或相近学科与领域中都能应用的概念或概括性的理论等。

一、跨学科概念:国际科技课程改革的新主题

2009 年,一个目的为确定学生在科学教育中应该接触到的核心概念的国际研讨会在英国邓斯召开,研讨会中提出了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这一术语。科学教育中大概念的选择考虑以下一些情况:能普遍应用;能通过不同的内容来展开; 可以运用于新情况,使得大概念可以提供一些有力的工具,有效地应用于理解和解释改变着的世界。学过科技课程, 学生应该能理解一些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能源等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相互关系的大概念,也就是本文所使用的跨学科概念。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于2011 年7 月正式颁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框架(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Practice,Crosscutting Concepts,and CoreIdeas)中写到“跨学科概念(Crosscutting1Concepts)是指那些能应用于所有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通用概念,它们都具有解释的价值”。主要包括7 个,分别是:模式,原因和结果,尺度、比例和数量,系统和系统模型,能量和物质,结构和功能,稳定和变化。跨学科概念超越了科学中各分支学科间的界限,能培养学生以通用性的思维来思考科学和看待世界。

此外,国外日益流行的STEM 教育更是包括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在STEM课程学习中显然也更需要跨学科概念的学习和使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STEM 课程。跨学科概念已经成为了国际科学技术类课程改革的新主题。

二、通用技术课程的多学科属性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的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拓展每一位高中生技术学习的经历。通用技术课程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 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体现未来走向,是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高中技术课程新架构。技术课程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强调各种学科资源的融会贯通和整合运用, 注重在综合各个学科知识基础上的技术探究、技术设计和技术操作。

通用技术课程包括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的基本内容是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是技术的基础内容和发展关键,是所有技术的通用性的基础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让学生理解技术、使用技术解决问题的前提。选修模块有七部分,分别是: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

从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可以看出,通用技术课程是通识类的教育课程,具有多学科的属性。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使得中小学技术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技术发明、创造与使用中涉及的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知识越来越广泛。

三、通用技术课程中的跨学科概念

跨学科概念能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技术的整体、连贯的认识,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素养。通用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综合性, 是对学科体系的超越,现行的通用技术课程中有如下几个跨学科概念较为重要,它们分别是:设计、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

(一)设计

设计是对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是指综合设计, 它涉及广阔的领域。技术世界中的设计,其核心是技术设计。在通用技术必修1 模块中,技术设计是核心内容。关于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一般原则等。通过技术与设计关系的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设计这个概念的丰富含义,也可以了解到设计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课程中主要学习如何合理地处理人机关系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的目标,合理人机关系的实现需要综合考虑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及信息交互等方面的问题。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使用和维护等阶段。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技术设计具有通用性强、适用面广、可迁移性大、实施条件灵活等特点。”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的原则是设计这个跨学科概念学习的重中之重, 它不仅可以应用于技术上,还可以运用在一般的问题解决上。

(二)结构

结构是指不同类别或相同类别的不同层次按程度多少的顺序进行有机排列。从通用技术角度来讲,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本质。结构不但在技术领域广泛使用,在文学、科学、工程、建筑等众多物质相关的学科中都是一个较为核心的概念。由此可见,结构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跨学科概念。

在通用技术课程必修2 模块中, 对结构这一跨学科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首先从力学角度对结构进行了分析, 不同的结构其受力分析不同,不同的结构适应不同的力,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可以更好地根据设计需要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结构。从力学架构与形态方面考虑,结构通常有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等基本类型。从技术设计中来考虑结构, 主要是要学习如何设计结构使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强度。总之,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注意追求的是牢固、稳定、简约、和谐、美观。

把握物质或产品的结构, 使结构牢固、简约、美观等,是一种技术设计思想的体现。学习和掌握结构这个跨学科概念,有助于对其他具有一定抽象或者具体的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好地把在通用技术学科中学习过的结构的知识迁移应用到别的学科、领域和生活中去。

(三)流程

流程是指事物进行中的次序或顺序的布置和安排。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发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处处都有流程, 科学、合理地安排流程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事,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在通用技术必修2 模块中主要从流程的含义、流程与生活工作和流程的设计优化等方面对流程进行了阐述。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通过流程的学习,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和技术活动中工艺流程的安排提供了优化设计的可能。流程设计的改进通常以提高工作效率,或降低成本,或节约能源,或省力,或减少环境污染等为目的。流程的表达有多种方式,包括文字、表格、图示、模型等多种方式。流程的优化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根据不同的目标可以安排确定不同的流程。

流程的设计根据不同的目标需要考虑许多不同的因素,流程需要根据具体事务的内在性质和本质特点进行安排。很显然,流程是一个跨学科概念。

(四)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

通用技术必修2 模块从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分析和系统的设计三个方面对技术中的系统进行了阐述。系统的基本特性是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和环境适应性。

整体性是观察和分析系统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进行系统分析的步骤、原则和方法,学会对系统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效益。系统分析要坚持整体性、科学性和综合性的原则,系统优化是指在给定的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

系统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方法论之一,是一个跨学科概念,在各学科、技术、工程领域中均可以应用。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教学“系统”这一跨学科概念,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把这一方法论和思想迁移应用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

(五)控制

事物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 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 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控制的概念是很普遍的,工程技术中的调节、补偿、校正、操纵,社会过程中的领导、指挥、支配、管理、经营、教育、批评、制裁等,都是一定的控制行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范。

通用技术必修2 模块主要从控制的手段与应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四个方面对控制进行了阐述。过去人们对事物的控制主要采用人工控制的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自动控制。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往往需要对各种事物进行控制,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任何一个控制都需要若干个环节来共同实现, 这些环节所涉及的装置就构成了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主要有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四、研究小结

通用技术课程中的跨学科概念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设计、结构、流程、系统和控制是现代社会广泛使用的跨学科概念, 可以在各学科之间相互迁移使用, 也可以迁移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在通用技术课程中教学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跨学科概念为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形成和技术知识与思想的迁移应用,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目前,尤其是广大通用技术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些跨学科概念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巨大价值和意义。因此,通用技术跨学科概念的教学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英和,张淳俊.基于跨学科概念图的跨学科知识整合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英】温·哈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韦钰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

[3]National/Research/Council.A/ Framework/ for/K-12/ Science/ Education:Practice,Crosscutting/ Concepts,and/Core/Ideas[M].Washington,D.C.:the/National/Academies/Press,2011

第3篇:国际物流概念范文

【关键词】水产品物流;物流概念;物流模式

一、水产品物流概念综述

(1)价值导向型。陈蓝荪(2006)提出水产品物流由一系列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和加工价值组成,将水产品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和服务实现有机结合。该观点强调了水产品物流的价值,但是它可以被引用到其他行业物流中,并没有表述水产品物流的个性。(2)顾客导向型。此观点强调要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赵勤(2005)曾对我国水产品物流进行简要分析,他认为水产品物流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对水产品物质实体相关服务及信息从供应链到消费源所进行的组织、控制与管理的经济活动过程。该观点表明了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应用的学者也比较多,朱伟伟、陈蓝荪也提到水产品物流企业是独立于生产领域之外,以满足客户要求为出发点的经营企业。(3)外延型。此观点是相对于内涵而言的,它重点在于对水产品物流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进行具体阐述。如张、黄永忠(2008)将水产品物流向上扩展到水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水产品采购与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水产品客户支持、水产品配送、水产品物流咨询、水产品物流方案选择与规划等。

综上所述,笔者发现他们尽管没有对水产品物流概念有一个统一的理解,但是对它的基本特征还是有共同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者肯定了物流功能要素在水产品物流中的普遍存在性。陈蓝荪认为水产品物流基于价值基础上,实现运输、储存等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赵勤也指出水产品物流是从供应链到消费源的组织、控制和管理的活动过程。第二,学者开始深入探究水产品物流。它主要包括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加工价值,赵勤却认为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才是关键。张、黄永忠对其概念进行延伸,他们认为水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水产品采购与订单处理、水产品物流咨询、水产品配送都是水产品物流功能要素的组成部分。笔者发现学者们关于水产品物流的概念大多是基于物流的功能要素来解释,这种观点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扩大了水产品物流概念的应用范围,缺少了鲜明特征。张、黄永忠的观点主要阐述水产品物流的范围,缺少实质性内容,不够完善。相比之下赵勤从顾客需求出发,对水产品物流进行理论上概括被较多学者所接受,他综合物流与水产行业特点进行阐述,之后逐渐将该观点进行总结并拓展,最终形成初期理论体系。所以在研究水产品物流时,需要把握从物流到专业化物流的发展过程。

二、水产品物流的发展模式

(1)自营型物流模式。这种形式为“渔户(水产品企业)+消费者”,是最初级的水产品物流模式。宿长海、宋晓露(2010)研究大连农产品物流(粮食物流、水果物流、水产品物流)发展模式优化问题时提到农户(企业)自己完成生产、自行完成物流活动,不需要第三方达成协议的物流模式是大连市场的主要物流模式。陈蓝荪也指出目前水产品流通主体多元化,直销配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产品的流通。(2)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它指水产品的供方、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的模式,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朱伟伟、陈蓝荪在研究我国水产品物流发展模式时提出我国的一些单一物流功能的“类物流”企业发展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很大的可能性。李云帆(2007)认为水产品物流的发展应建立第三方专业性水产品物流的模式,从整体上提高物流水平。(3)战略联盟的模式。它是由两家以上的水产品物流商家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而所采取的联合物流行动。张、黄永忠提出的战略联盟形式为打造一个规模化的水产品物流中心。综上所述,自营物流模式只是在一些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被广泛推行,而且成本较高。第三方物流和战略联盟已经在我国初步发展,学者也进行理论研究,但是它们能不能适用于地方性水产品发展的需要,还有待于实证的检验。

本文梳理了水产品物流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发现水产品物流的理论在不断发展,形成初步的理论体系。目前对水产品物流的概念基本上有了共同见解,但是学界内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概念,存在着价值导向型、顾客导向型、外延型三种观点。本文回顾国内外关于物流发展的模式,主要有国际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和绿色物流。

参 考 文 献

[1]陈蓝荪.水产品物流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6(1):13~16

[2]赵勤.浅议我国水产品物流的发展[J].物流研究.2005(124):7~10

[3]张,黄永忠.北部湾水产品物流发展研究[J].中国水产.2008(5):29~30

第4篇:国际物流概念范文

原理有不同的普遍性水平。下面四个原理一个比一个更具有普遍性:

(1)日尔曼移民在同化美国文化的过程中受到敌视。

(2)移民们在同化美国文化的过程中受到敌视。

(3)移民们在任何国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敌视。

(4)人们对他们不了解的事物总是怀有恐惧感。

这是四个具体的概括层级。“一个比一个更具有普遍性”,也就是一个比一个抽象化的程度愈高,一个比一个更抽象、更概括。

为什么概括可以具体为很多层级?因为概括的思维过程包括“分解、分类(归类)、比较、抽象、综合”并伴有归纳和演绎,而这个过程中的“分类(归类)、抽象、综合”是具有很多层级的,所以概括也具有很多层级。

概念的概括就是利用属种概念之间的逆变关系,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使一个外延较小的种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例如,在“脊椎动物”这一概念的内涵中,减少“脊椎”这一属性,就使“脊椎动物”变为“动物”这一概念。实际上采用的是分类、归类法。由种到属,由小类到大类,存在诸多层级,如把猪、牛归类为“脊椎动物”,进一步归类为“动物”,再进一步归类为“生物”。对一个外延较小的概念可以连续进行多次概括,因此,概念也就分为很多层级。

抽象化是分层级的,形象化也是分层级的。形象与抽象是相对而言的。

“什么是形象?从正面来讲是比较难的,反过来讲就比较好讲了,形象就是不抽象,不抽象就是比较具体。什么叫具体?具体就是有感觉。比如天气很热,这个不具体,你没有感觉,如果说我满头大汗,你就有感觉了。这是不是形象呢?这还不太像形象。为什么?这个形象太一般了,这个感觉太一般了;要有形象的感觉,这个感觉要更具体,更有特点。比如,汗流得从下巴慢慢滴下来,如果是男孩子流汗,他就用衬衫拉起来擦擦,不管衬衫有多脏,这就有点特点了;如果是女孩子流汗,她不是满头大汗,她就是鼻尖上冒汗,她擦汗就不用衬衫很豪迈地擦,而是用小手帕在上面扇……”“比如天气很热,这个不具体,你没有感觉”,是指“天气很热”这句话难以调动起读者“很热”的感觉、体验。看一看孙绍振这段话中形象的层级:

1.很热

2.满头大汗

3.汗流得从下巴慢慢滴下来

4.男孩子流汗,他就用衬衫拉起来擦擦,不管衬衫有多脏

“天气很热”,可以引起动植物及环境的反映。而在形象化的过程中选取了“人”的反应,“人”的反应中又选取了“流汗”的反应,流汗的反应中又选取了“满头大汗”的现象。又把“满头大汗”的反应进一步具体化为头上的部位“下巴”的反应,“大汗”具体化为“从下巴慢慢滴下来”。在所有的人中,更进一步选取男孩子“用衬衫拉起来擦擦,不管衬衫有多脏”具有特征的擦汗动作来表现“汗流得从下巴慢慢滴下来”,表现“满头大汗”,表现“很热”。

1到4的反映,有一种因果关系,也有从属关系。因为“很热”,所以“满头大汗”,因为“满头大汗”,才会有“汗流得从下巴慢慢滴下来”的现象,有“男孩子用衬衫拉起来擦擦,不管衬衫有多脏”的现象。“男孩子用衬衫拉起来擦擦,不管衬衫有多脏”相对上一层级的“很热”、“满头大汗”、“汗流得从下巴慢慢滴下来”是具体的,但又具有概括性,概括了一类人――很热的时候的男孩这类人擦汗的特点。也就是说“男孩子用衬衫拉起来擦擦,不管衬衫有多脏”还可以进一步形象化、具体化,如“男孩子”指哪一个具体的男孩子?哪个年龄段?哪个国家的男孩子?城市、乡村的男孩子?还是草原、渔村的男孩子?哪个年代的男孩子?等等。“衬衫”又有很多种具体的形式。“拉起来擦擦”这个动作因个性不同又会有不同的更具体的表现。“衬衫有多脏”“脏”到什么程度?又有很多具体的情况。

“莎士比亚的诗句‘secret black and midnight hags’(隐秘的、黑色的、深夜的女巫们)在一定意义上既定了所说到的女巫的类型,从而使所说者更为确定,但是因为这三个形容词都富有暗示性,可以唤起不同读者的不同反应,所以文本在试图使自己更加确定之时也使自己变得更不确定了。”具体概念本身是具有一般、特殊、个别三个环节,能够确定的是一般本质,不能确定的是“特殊、个别”环节。“隐秘的、黑色的、深夜的女巫们”“暗示”了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不同的“隐秘的、黑色的、深夜的女巫们”:不同时间、地点、国别的女巫,而女巫们的形神各异;“隐秘”有很多种方式;“深夜”有很多种情形――大海上的、深山里的、宅子里的、小路上的、洞穴中的……此种现象是因为概括与具体之间、形象与抽象之间具有层级而导致的。“隐秘的、黑色的、深夜的女巫们”既是概括的,也是具体的;既是形象的,也是抽象的。

综合,也是分层级的,这不仅因为综合的过程是由部分到整体的过程,部分到整体就是具有层级的,而且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探求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即结构的机理与功能,由此而形成一种新的整体性的认识。综合包含有分析、分类(归类)、比较、抽象、概括。

对同一事实所作的概括,可以有高低不同的层次。概括的层级越高,就越具有理论色彩,但是也越容易概括不当。

布鲁纳与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证明了概括、抽象是具有层级的。

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知识具有一种层次的结构,它可以通过一个所发展的编码体系或结构体系表现出来,而学生学习就是为掌握知识的这种结构。编码系统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层次性,即按照具体性程度的高低分层排列。处于系统最顶端的类别最为一般,概括性最强。奥苏伯尔在解释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时提出了同化理论。指出认知结构中组织知识的方式:包摄性最广的概念在结构中占据最高层次,下面依包括程度下降而逐渐递减。

奥苏伯尔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观点如下:

当先行组织者在包容性和抽象概括程度上均低于当前教学内容,即组织者为下位观念时,对于教学内容的组织可以采用“逐级归纳”策略。所谓逐级归纳是指,应先讲授包容性最小、抽象概括程度最低的知识,然后再根据包容性和抽象程度递增的次序逐级将教学内容一步步归纳,每归纳一步,包容性和抽象程度即提高一级。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固着点设计是指从学科内容中选出包容性最小、抽象概括程度最低的学习任务作为“初始固着点”。一系列归纳等级的设计要求对选出的初始固着点不断进行归纳。第一级归纳是指利用初始固着点(先行组织者)去同化、吸收在包容性和抽象性方面都要比自身高一级的新概念、新知识(这种以下位概念去同化、吸收上位概念的过程就称为“归纳”),然后再以第一级归纳得到的新知识作为新的固着点(称为“一级固着点”)去同化、吸收在包容性和抽象性方面又比它要更高一级的新概念、新知识,从而完成第二级归纳并得到“二级固着点”……如此一步步归纳下去,直至新知识的包容性与抽象性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为止。第二级的归纳除了是对第一级归纳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归纳(而不是对初始固着点即先行组织者归纳)以外,其它过程与第一级相同。其它各级之间的关系与此类似。

由此可见,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实际上就是运用概括的层级,以实现概括的层级间的转换来获得理解、进行学习,并且概括的不同层级之间转换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由下一层级到上一层级的转换的过程即概括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分解、分类(归类)、比较、抽象、综合”并伴有归纳和演绎。

布鲁纳和奥苏伯尔是在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中运用概括的层级,语文教学中则是在阅读、写作以及听说活动中运用概括的层级。

正因为概括是分层级的,那么我们在设置题目和课堂提问时要么要明确所要达到的概括的层级,要么要根据实际情况允许不同层级的答案。

下面是2011年高考湖北卷第19题:

19.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5分)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连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做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参考答案:

①最后一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现实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

②反映出赵树理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对农民的关注和体恤,展现了有良知的作家的赤诚情怀,使其形象更加丰满。

是否概括为“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就可以了?题目没有明确概括的层级,答题和阅卷都不太好操作。

因为概括是分层级的,抽象化也具有层级,因此,概括和具体、抽象和形象大多时候并不是绝对的,只能说“更概括”或“更具体”,“比……更抽象”或“比……更形象”,这样才能让人很好地理解,才具有可操作性。思维是分层级的,因此,语言形式在概括与具体、抽象与形象之间也是分层级的。可用“更概括的语言”、“更具体的语言”、“更抽象的语言”、“更形象的语言”来明确。如“用更概括的语言来表达”、“用更具体的语言表达”等。

在概括化和具体化、形象化和抽象化的诸多层级中,到底运用哪一层级的表达?到底概括到哪一层级,具体到哪一层级,这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并不是越概括越好、越具体越好,或者越形象越好、越抽象越好。

“在人类的知识体系中,概念是分逻辑层次的……我们就需要寻找一个基本水平:这个水平的概念(或分类)既足以让个体作出恰当的反应,又不占用过多的认知资源――这就是‘认知经济学’。基本水平概念在实际操作上可以这样描述:如果在基本水平概念的上位概念的层次进行分类,就觉得太笼统,甚至找不出很典型的例子;如果在基本水平概念的下位概念的层次进行分类,又觉得这样的细致分类并没有给出更多有用的信息。”概括到底到哪个层级,这要根据实际需要,既要做到表达清楚又要做到经济合算。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既是概括的,又是具体的。但作者却不能再概括为“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因为这样就不能为写天涯游子之悲渲染悲凉的气氛。但如果再具体化为如“枯竹藤老柳树昏黑鸦”则没有必要,因为“枯藤老树昏鸦”已经达到了渲染气氛、情景交融的目的,再具体反而会破坏读者的想象空间。写的新闻《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题目还可不可以再概括呢?可以,可以概括为“渡长江”,为什么不以此为标题?是不是越概括就越好?这是根据实际表达的需要,而且符合新闻标题的字数要求。“人民”表现了战争是“人民”解放战争,战争是正义的。“百万大军”突出的人数、锐不可当的气势。“横”字突出渡江的英勇、豪迈,排山倒海的气势。

第5篇:国际物流概念范文

现实挑战的严峻、紧迫与国际法应对的薄弱和不足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亟待国际社会在跨界环境损害国际法的理论铺垫和规则型构上加快步伐。清晰的概念界定是准确的理论分析和实务应对的前提和基础。由于跨界环境损害涉及国际国内等不同区位层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范畴以及损害方与受害方政府、民众等不同利益主体诉求,国际法学界当前在跨界环境损害的概念界定问题上还存在模糊和分歧,成为跨界环境损害理论探索方面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

二、“跨界”的概念辨析

“跨界”这一概念最开始的含义是两国边界附近的区域,跨度不超过20到30公里。訛譺这种将“边界地区”与“跨界”两个概念相混淆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因为一些跨界污染或损坏,可以来自很远的地方,例如随着大气流动,可以带来数百乃至上千公里外的污染。訛譻因此,1979年签订的《长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约》将“跨界大气污染”定义为“其物质来源全部或部分处于一国管辖范围内的区域,而对另一国管辖范围内的区域发生有害作用的大气污染……”訛譼。1982年国际法协会通过的《适用于跨界污染的国际法规则》也规定:“跨界污染指污染的全部或部分的物质来源是在一国领土内,而对另一国的领土产生有害的后果。”訛譽它们都强调领土或管辖的概念訛譾,而不仅仅局限于边界地区。新的疑问是,如果某区域不是一国领土或管辖的范围,但由在该区域进行的活动却处于该国控制之下,例如大陆架、专属经济区或国际法所不承认的干涉、占领和非法吞并的地区,一旦该区域发生了损害他国环境的污染事件,是否应该包括在跨界污染的范围?在纳米比亚案中,国际法院认为:“实质的控制(physicalcontrol),而非的或合法的控制,构成对于影响他国的国际责任的根据。”訛譿鉴于此,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于1996年以一读通过的《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条款草案》将“跨界损害”定义为:“在起源国之外的一国领土或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其他区域所引起的损害,不论有关国家是否拥有共同边界”。訛讀正如在联合国大会对本条款的有关评注中所指出的:“委员会不能预测所有未来可能发生的跨界损害,但是,它想明确一点,委员会的意图是划出一条界线,以清晰区分本条款所包括活动的国家和受到不利影响的国家。其分界线就是领土界线、管辖界线和控制界线。因此,‘跨界损害’一语中的‘跨界’一词应结合第1条中所用的‘在其领土内或管辖内或在其控制下的地区内’一语来理解。”訛讁这个定义充分弥补了《长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约》和国际法协会《适用于跨界污染的国际法规则》等文件中所下定义的不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国际法委员会随后于2001年通过的《关于预防危险活动的跨界损害的草案》和2004年通过的《关于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的原则草案》对此进行重申,进一步坚持了这个定义。

三、“环境损害”的概念辨析

“环境损害”的概念虽然简单而明确,但因为与“污染”的概念关系密切而需特别界定。环境问题出现的早期,环境损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污染,因此,应对环境损害的策略和措施也是以污染为主,对“污染”概念的界定也最为成熟。早在1974年OECD通过的一项关于跨界污染原则的建议中,就对污染进行了明确界定:“人类直接或间接将物质或能量引入环境而造成有害的后果,这些后果包括可能危害人类健康、损害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减损环境的优美、妨碍环境的其他正当用途。”輮訛輥该定义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为后面有关污染的诸多国际文件所继承,如1976年《保护地中海海洋环境的巴塞罗那公约》第2条、1979年《长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约》第1条以及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条等。但是,OECD的上述“污染”定义存在严重不足,往往会忽略和过滤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大环境不利影响行为,例如,对跨界河流进行引流或修建大坝,由于这种活动没有对环境“引入”任何物质或能量,即使这样给邻国环境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也排斥在传统的应对污染的国际法规则之外。随着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强度日益增大,这种非“引入”性的环境不利影响的活动的发生日益增多,OECD的“污染”定义以及相应的国际法规则已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环境法专家组在其报告中扩大了概念的适用范围,不再提“污染”,而代之以“环境损害”。它将“环境损害”定义为:“人类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污染物质、电离辐射、噪声、爆炸、振动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工厂、动物、疾病、洪水、泥石流或其他相似手段,对人身健康、生物资源、生态系统、物质财产、自然美观或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其他合法用途造成的任何损害。”輯訛輥这个定义修正了传统“污染“定义存在的缺陷,将引入性及非引入性等一切可能造成环境不利影响后果的活动都纳入其中,比较全面和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环境规则的要求。当然,有的国际法文件走得更远。如1991年《关于跨界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环境影响”。其第1条把“环境影响”定义为“人类活动为对环境造成的任何重大的不利后果,即对健康和安全、动植物、土壤、大气、水、气候、风景和古迹及其他建筑的影响,或者这些影响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于改变这些因素而对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条件产生的影响也包括在内”。輰訛輥但是,笔者认为,“环境影响”的范围过于宽泛,且不易量化,这无疑会严重制约相应的国际实践,“环境损害”应是最为适宜的概念。

四、“跨界环境损害”的概念界定

通过前面对“跨界”和“环境损害”两个概念的辨析,现在能够对“跨界环境损害”的概念作一个清晰的界定了。笔者认为,“跨界环境损害”是指在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地区内发生的环境污染或破坏,对另一国管辖或控制的地区所造成的重大不利后果,包括对人身、财产以及自然环境本身在内的任何损害。基于此定义,“跨界环境损害”包括以下构成要素輱訛輥。一是损害必须是有形的物质影响。有的学者认为,跨界环境损害,除了对环境本身的损害及其相关费用外,还包括环境不利影响活动所造成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损害后果,但国际法的发展历程表明,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在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刚开始着手“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专题的编撰工作时,一个主要的争议点就是是否应该将该专题所处理的跨界损害仅限于物理上的环境损害,还是应该包括经济、社会等在内全方位的跨界损害。輲訛輥委员会最终达成一致,将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排除在外,因为后者在性质上与物理上的环境损害不同,需要不同法律规则予以处理。輳訛輥二是损害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损害的发生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但国际法上一般都对海啸、地震等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跨界损害规定了例外条款,即以所谓的“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事由輴訛輥。因此,跨界环境损害的发生必须与法律意义上的人的行为相关。当然,在发生上述自然灾害有造成跨界损害之虞时,灾害发生国有尽通知、预防等“谨慎注意”的义务,如果违反了此等义务,仍需承担相应的责任輵訛輥。三是损害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輶訛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国交往的密切,在这样一个地球村里,各国的资源开发和生产生活活动都是相互高度联系和影响的,跨界环境损害无可避免会频繁发生,因此,没有必要,也无可能对所有的跨界环境损害问题都进行法律规制和责任追究。輷訛輥现行国际法对跨界环境损害的规制,一般性的做法是规定相应的“准入门槛“———“严重损害标准”。例如,国际法协会在1966年制定的《赫尔辛基国际水法规则》的注释中明确表示,所谓损害,其程度应当是严重的,当然,“并非任何损害都是严重的,一般来说,当损害实际上妨碍了或阻止了对水的合理利用,该损害就是严重的。”輮訛輦这一立场在该协会水资源委员会起草的《跨界污染国际法规则草案》中再次得到重申。此外,如1988年通过的《管制南极矿产资源活动公约》、1991年通过的《关于评估跨界环境影响的公约》和1990年通过的《关于跨界内陆水域意外污染的行为准则》等一些公约中也使用了“重大”、“严重”或“显著”等用语。当然,关于“重大”一词的含义,并非没有模糊性,但一般可以这样理解,“重大”的程度应超过“察觉”,但不必达到“严重”或“显著”的程度。輯訛輦四是损害必须是跨界的。这里的“跨界”的概念隐含了两个国家,指从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地区到另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地区,所以一国之内的跨越不同地区边界的情形不属于国际法上“跨界”的范围。有时候,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地区内发生的环境污染或破坏可能对两个以上其他国家管辖或控制的地区造成的损害,此时,情况的处理涉及量的变化因而更为复杂,但性质依然未变,还是属于“跨界环境损害”輰訛輦。当然,对不在任何国家管辖或控制范围内的全球公域的损害也排除国际法上“跨界环境损害”的范围之外,需要国际法另行处理。

五、结语

第6篇:国际物流概念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3—0088—3

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进程中,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思维和保护行为已然走向纵深,厘清“保护”概念则尤为重要。

一、认清其形成及发展趋势

对于非遗“保护”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去关注,一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代表的国际领域的非遗“保护”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趋势;一是我国国内相关领域非遗“保护”概念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一)“保护”概念在国际相关领域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保护”概念在国际相关领域的产生可以追说到上世纪50年代日本形成的“无形文化财”概念,经过近70年的探索和发展,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引领,逐渐形成了目前的趋势。

继日本形成的“无形文化财”概念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月17日至11月2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了第十七届会议,首次提出了“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为人类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建立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这项制度于1972年11月16日通过,即《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上又提出了“教科文组织在联合国系统中担负着保护和促进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的特殊职责,尊重和承认文化多样性”,并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又意识到了“全球化和社会变革进程因为缺乏保护这种遗产的资金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意识到了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普遍的意愿和共同关心的事项,意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意识到了必须提高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等因素”,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10月3日至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三届会议,确认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认识到了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认识到了需要采取措施保护文化表现形式连同其内容的多样性,特别是当文化表现形式有可能遭到灭绝或受到严重损害时……”,于2005年10月20日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在此前的近70年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国际相关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发展集中体现在了这些国际性的文件当中,目前,全世界已有140余个国家和地区至少成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签约国,承认和支持在这些文件中形成的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概念。

(二)“保护”概念在国内相关领域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第7篇:国际物流概念范文

[关键词]物流通道;广延性;服务性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040-02

1 物流通道与运输通道的概念认识

近几年关于运输通道及物流通道的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CNKI(中国期刊数据网)近10年收录的文献来看,对物流通道进行定义的理论研究较少,但对运输通道的研究较多。整体看来,国内外学者对运输通道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具备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结构,在众多研究中,以张文尝等学者的研究最有代表性。

1.1 运输通道的概念

“国际公共运输联盟”和“西德公共运输企业联盟”主编的《公共运输词典》,将运输通道解释为:“在某一区域内,连接主要交通流发源地,有共同流向,可以有几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的宽阔地带。”

美国交通工程专家William•W•Hay将其定义为:“在湖泊、河流、溪谷、山脉等自然资源分布、社会经济活动模式、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客货流密集地带,通常由多种运输方式提供服务。”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运输研究所教授William•L•Garrison对交通运输通道的解释:“在交通运输投资集中的延伸地带内,运输需求非常大,交通流非常密集,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在此地带内互相补充,提供服务。”

我国交通系统工程专家张国伍教授的解释为:“某两地之间具有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的双向或单向交通流,为了承担此强大交通流而建设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集合,称之为交通运输通道。”

我国的张文尝教授研究认为应该从运输联系与运输经济区划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定义,并把运输通道定义为:“运输通道是联结不同区域的重要和便捷的一种或多种运输干线的组合。”

1.2 物流通道的概念

从目前的已有的理论研究来看,物流通道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服务通道(如航班、车次、班列、班轮)组成的系统,通道的实例体现就是一条班线;另一方面是物理通道(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线路)组成的系统,其实例体现就是一段线路。

2 物流通道与运输通道的关系分析

在分析物流通道与运输通道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物流通道与运输通道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运输通道既为货物运输服务,也服务于旅客运输。从服务对象角度看,运输通道的服务对象广于物流通道的服务对象。从形式表征来看,运输通道中包含货运通道与客运通道,从这点上看,运输通道的服务对象类型大于物流通道;

第二,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001)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由分析定义可知,物流除提供运输功能外,还包括仓储等其他功能,并且除运输外的其他功能在物流通道中通常发生在“物流节点”之上。从这一点上看,物流通道的服务内容要广于运输通道。

3 本文对物流通道概念的界定

通过分析物流通道与运输通道的关系可以看出,物流通道不仅具备运输通道(这里指货运通道)的一般功能和结构特征,还应该包括能够实现其他物流功能的物流节点。

上述两方面物流通道的含义都不足以把握物流通道的本质特征,因此基于对物流通道内涵与本质的理解,将本文的研究对象立足于物理通道,但又不局限于物理通道本身,并给出如下定义:

物流通道是联结不同区域的,以提供运输功能为主的运输通道和以提供物流功能为主的物流节点的有机组合。具体而言,物流通道既具有以运输通道和物流节点作为物理表征的结构特点,还应该具有以通道所完成的运输功能和以节点所完成的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其他物流功能作为形式表征的功能特点。

概念是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对物流通道概念重新界定,具有以下两方面意义。

(1)强调物流通道概念的广延性

从前人研究已有的结论来看,很多学者都将研究对象瞄准为运输通道或物流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交通线路的合理配置问题,因此将物流通道的概念局限于交通线路本身,忽视了节点这一重要的构成要素;有些学者着重于物流节点布局研究、物流节点吸引能力研究,因此将物流通道的概念过分强调于物流节点,忽视了物流通道中沿通道两侧形成的作为辐射区域的广泛“地带”。本文所定义的物流通道,既包括完成主要运输功能的运输通道,也包括完成其他物流功能的物流节点,因此,研究对象既涵盖对区域空间方位布局产生宏观影响的源动力――交通线路,也包括物流通道空间集聚功能的直接体现者――物流节点。

(2)强调物流通道概念的服务性

从掌握的文献资料看,我国学者对物流通道功能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较少。从研究成果看,有些学者侧重于通道运输功能,将研究重心放在如何通过通道合理配置运输方式和交通线路来提高运输能力,而忽视了物流通道除运输以外的其他物流功能的提升;有些学者侧重于利用物流节点的功能定位来划分节点重要度,进而确定节点布局,忽视了物流节点功能与线路功能的匹配与协调。本文所定义的物流通道,既强调通道的运输功能,也强调其他物流功能,突出物流通道提供无形产品服务性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章良,孔月红.物流通道节点集聚机理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1).

[2]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第8篇:国际物流概念范文

关键词:内陆港;定义;功能

中图分类号:D60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量的逐年攀升,使得国内经济发展对沿海港口的各项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需求,港口在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而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货源才是港口发展的重中之重。内陆港这一建在内陆地区但具有和沿海港口基本相似功能的现代物流中心应运而生。

内陆港的定义

内陆港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SACE)提出的,我国的物流发展的比较缓慢,再加上我国特殊的地理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首次提出内陆港概念的是我国学者席平。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内陆港的概念也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

(一)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SACE)对内陆港的定义是:内陆港是位于内河的港口,不办理深水船舶交通。用内陆港指代内河港口,以区别于海港。

(二)西安学者席平对内陆港的定义是:内陆港是在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的铁路、公路交汇处,按照相关的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向外开放的港口,是沿海港口在内陆地区设立的支线港口和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给内陆地区提供方便快捷的港口服务。

(三)随着时代的发展,内陆港的定义也不断的到完善。北京国际陆港物流有限公司刘振峰博士定义如下:内陆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或货运站。在港内设置有海关、动植物检疫、商检、卫检等监管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使客户不用再到港口办理货物过境手续;同时,货代、船代、船公司、铁路、公路运输和港口等企业也在内陆港设立分支机构,提供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等服务。

综合分析这些对内陆港的定义,席平的定义有些抽象,没有阐述出陆港的本质:美国陆军工程兵团(USACE)单单是把内陆港作为简单的内陆港口,用以区别海港,功能方面根本没有提及,但是实际上内陆港的功能要大得多,刘振峰博士的定义弥补了以上两种定义的不足,比较准确的给出了内陆港的内涵和本质。

目前,对内陆港的称谓并不统一,国内学者一般使用“干港”、“无水港”以及“国际陆港”等名称,并且很多学者都认为内陆港、干港、无水港、国际陆港是同一个概念,但是笔者在浏览了大量资料后发现干港、无水港、国际陆港意义基本相同,只是内陆港的概念在范围上要比干港、无水港以及国际陆港稍大,内陆港也可以指位于江河边的河港。

内陆港的功能

当前内陆港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9篇:国际物流概念范文

王佐 (2003-11-24 10:06:50)

引进技术容易,引进管理难,引进服务就更难。这作为对我国这二十多年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基本判断大体上是不会错的。物流既是管理,更是服务,所以引进和发展我国的物流就难上加难。

一、jit的故事

大体上来说,jit 的概念进入我国要早于物流的概念。

我国在1978年就曾经组织有关企业去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参观学习“丰田制造系统”的运作——由客户需求拉动生产制造计划以及物料和零部件供应使装配厂的中间库存水平降到最低的汽车生产组织方式(后来在美国被称为“精益制造”系统,也被称为 “just-in-time”制造方法)。但这种汽车生产的“制造系统”被引进我国以后,就基本上变成了物料供应的“看板管理”方法。而本来把生产组织的根本驱动力定位在“由客户需求拉动”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却不大被提及。显然,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是不承认什么客户需求的。近年,jit随着物流热的兴起,在销声匿迹多年以后,又被作为物流的最现代化样板——“jit”供应或准时配送方法来加以推崇,而它作为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原本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发生和成功的背景却仍然不大被提及甚至被忽略了。

无论如何,物料供应方式只是生产组织方式的一部分。物料供应是为生产制造服务的。换句话说,如果不能够将jit的思维方式和组织体系有效的移植过来,那么相应的jit物料供应方式是不可能成活的。然而,生产组织方式的有效移植需要对具体的经济环境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因此就必然提出思维创新、理念创新和结构创新等要求。所以移植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众所周知,“jit”式的生产组织实际上是由市场需求实际是客户订单、物料供应实际是协作配套体系和制造工艺实际是柔性制造系统等共同构建的一个有机整体。但是,即使在加入wto指日可待的现在,我国的汽车市场仍然没有全部放开。普通百姓购买和使用汽车仍然存在种种能力的和使用环境条件的限制。国家对汽车行业准入的种种限制,不仅对汽车行业市场竞争力的养成,也必然对汽车制造企业零部件协作配套体系的市场优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显然,在汽车市场处于半管制和汽车制造业处于半垄断的情况下,客户并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选择性。怎么谈得上“由客户需求拉动”汽车生产呢?又怎么谈得上“jit”方式的物料供应呢?脱离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来谈论“jit”式的物流供应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jit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价值被忽略,只剩下一部分物流作业技术的价值,不禁令人扼腕。

二、物流的遭遇

物流作为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是个舶来品。logistics 是在通过日本引入我国的过程中被翻译为“物流”的。

虽然物流概念和运作方法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但至今还基本上停留在概念的、操作的、甚至于是炒作概念的层面上。

说到物流,人们往往会习惯性的认为是“物的运动”或“物的流动”。甚至一些搞研究的人也由此发端展开理论。一些有商业经验的人则很容易想到货物的运输和仓储。因为在企业产品销售的层面上,存货常常被看成是“货物运动过程中的必要停顿”。而在企业资产管理的层面上,在运输过程中的货物又常常被看成是“运动中的存货”。但这种看法只是对物流这个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的经济学概念做了最直观、最原始、也是最狭义的理解——仓储和运输活动,实际上还停留在发达国家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上。

同样,一些拥有多点储运资产的企业,尽管这些储运资产可能因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大量闲置,也往往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一个物流网络,并希望通过发展物流来盘活资产。可是,发展物流并不能够必然的盘活资产。物流系统的构造和物流服务的方式是由客户的市场方向和服务需求决定的。

事实上,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物流理论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发展。传统物流功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条块分割”的局面依然如故,而且在发展物流项下新的“条块分割”、新的“圈地运动”、新的“重复建设”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本身就与物流要通过功能整合来降低总成本的初衷背道而弛,势必造成新一轮的物流服务能力的结构性过剩。与此相对应的是物流市场的准入还存在种种审批限制。物流运作的真正主体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物流意识的觉醒才是近两年的事情。绝大多数传统物流企业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服务层面上。在高等院校中物流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似乎还有不少“理论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缺乏物流人才。等等。

实际上,就现阶段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条件而言,政府、企业、学界、包括环境的积极性一个都不缺,缺的就是共同的物流理念和共同的物流意志。缺乏理性的物流思维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现代物流就是客户服务

虽然“logistics”中的词根“log”的拉丁文原意是“移动”,但logistics在军界却指的是“后勤”或“后方勤务”,即军队、辎重和给养移动过程的组织保障。

logistics的理念是在二战后被应用于企业界的。最初实际上仅移植了军队后勤理念的一部分即“实物分配”(physical distrbution)的概念。先是作为企业“市场营销的另一半”(1954),后来被直接定义为“有计划的对原材料、在制品和制成品由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运动的过程所实施的一系列功能性活动”(1963)。但实际上在后来的二十多年里,同时有多个术语在描述企业物流活动,包括“物资管理”,“营销后勤”,“供应管理”,“后勤工程”,“商业后勤”,“分销管理”等。

直到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才统一了有关企业后勤活动的术语并把logistics定义为“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运

动和储存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由此可见,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当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核心从产品制造转向产品销售再转向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的时候,人们对物流的认识已经从企业自身的“功能性活动”上升为“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管理过程了。所以,物流既是服务的,也是管理的。

这实际上不仅把军队后勤服务保障的理念全部移植了过来,而且进行了从企业组织内部扩大到市场的理念创新。物流活动相对于对企业的生产制造和产品营销而言是支援的(内部服务),相对于客户而言则是服务的。

显然,企业物流运作的过程——不管是企业自己运作还是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都是客户服务的过程。物流管理——不管是企业自己管理还是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管理——都是对客户服务过程的管理。所以,所谓现代物流就是客户服务。

根据这个基本的物流理念可以延伸出一系列重要的物流概念。

由于在分工协作的工业化体系中,要满足客户需求必须通过包括企业的供应商和分销商以及相关物流中介在内的多个企业的协同运作,所以,所谓物流管理就是供应链管理。

由于客户需求已经成为引领企业进行研发和生产的原动力,所以响应客户需求即客户服务就成为企业的竞争战略手段。所以,所谓物流管理就是服务创新的差别化竞争战略。

由于客户服务的目标定位已经从满足客户需求上升到为客户提供超值的服务,所以,所谓物流管理就是客户价值管理。

由于面对客户多变的需求,企业物流运作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的服务特征,实际上可能已经与客户建立起战略联盟关系,以至于改变物流渠道的成本巨大,所以,所谓物流管理就是客户关系管理。

一切以满足客户需求、开发客户需求和创造客户价值为基本出发点和终结目标,这就是物流。

事实上,客户服务作为现代物流的基本理念一点也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去为客户服务。企业要想一样一样的学习先进企业的物流运作方法是永远学不完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所面对的客户需求也不尽相同。但如果企业能够确立为客户服务的基本理念,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为客户着想,那么企业的物流运作就能够获得不断创新的动力,而不是亦步亦趋的跟在别人后面。

必须指出,如果我们只看到具体的物流作业,而看不到物流运作过程中的服务与被服务的互动协作关系,看不到因物流运作的差别化而产生的市场竞争优势,看不到因物流运作的一体化而形成的市场竞争战略联盟,就会在观念上“划地为牢”,进而束缚物流服务创新,限制物流市场空间,阻碍物流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那种把发展物流简单化的变成“圈地运动”、变成“基础建设”、变成“招商引资”,甚至是房地产开发的“题材”的情况就是对物流作狭义理解的必然结果,很可能延缓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物流理念是与时具进的

历史的来看,物流理念的内涵和外延一直伴随着物流运作的实践和企业经营理念的发展而发展,并且呈加速之势。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在1991年将1985年定义中的“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修改为“产品、服务”。这实际上把物流从以支持生产制造为核心的管理过程提升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一般层面上,将物流运作的价值取向从面向企业内部调整到面向外部市场,因而更加强调了物流运作的客户服务导向性。

1998年,clm又在1991年定义的开头加上“logistics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这实际上不仅把物流纳入了企业间互动协作关系的管理范畴,而且要求企业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考虑自身的物流运作。即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客户,而且要考虑自己的供应商。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客户,而且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不仅要致力于降低某项具体物流作业的成本,而且要考虑使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最低。一句话,就是所有供应链成员企业为了共同的客户服务目标协调行动,直至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2000年,clm为了响应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对企业物流管理的影响,就把2000年年会的主体定位在“redefininglogistics.com”,即“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

clm把2001年年会的主题确定为“在多变经济环境中的协作关系”。因为协作物流,包括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物流协作已经在实践中出现。如福特公司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早在1998年就试点分享exel物流公司的服务,向各自的经销商配送零配件以降低分销成本。

协作物流、协作竞争和协作创新将成为或已经成为企业物流管理的新境界。协作物流在成为物流新概念的同时,也将为企业指明一片新市场。

五、开发物流服务想象力

物流理念的开放性必然导致物流市场拓展的边缘性。当我们从客户服务的层面上回过头来看物流运作的时候,物流的市场空间就大大的扩展了。发展物流需要物流想象力。

如汽车物流运作就应当突破零部件供应组织和整车分销配送的范畴,应当包括汽车使用的技术支持、零配件供应、修理维护、有缺陷汽车的召回、二手汽车的纳整和汽车的报废管理等。

我们有理由相信,产品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报废处理等都将随着客户服务的延伸和供应链的扩展而纳入物流的范畴。这个进程将首先在高技术产业出现。

还有,航空食品配送到飞机上以后是不是其物流过程就结束了呢?不是。因为航空公司对旅客的服务还没有结束。就如同在地面物流服务方面存在所谓“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问题一样,在航空配餐的服务方面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最后一公尺”的服务问题。除了航空配餐的发放要规范和礼貌以外,空中小姐在介绍餐饮供应目录时,顺便表示一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和对老弱病残乘客的关怀,也应当是航空食品物流服务的一个方面。当然,有关包装物和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处置毫无疑问也是航空食品物流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实际上,向旅客提供航空配餐的可选择性也应当是航空物流服务的题中应有之意。

再如,银行的金融结算服务作为企业客户服务或物流运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没有什么疑问的。ups收购第一国际银行公司以便在帮助客户强化供应链管理的同时,也为自己在物流服务过程中更多一条与客户沟通的新渠道,强化客户关系管理。

必须指出的是,不仅企业有物流问题。医院、学校和政府部门都存在物流问题,都需要某种形式的服务支援。如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问题。

海关、商检、船检等既是政府部门,也是直接的物流服务机构,同样要为客户服务。这些部门是否应当纳入国际物流供应链协同运作和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可能是一个在不久的将来就要提上议事日程的问题。

此外,物流信息服务供应商,网上物流交易市场,第四方物流,反向物流服务公司,环保物流企业等则都是新型物流业态。

事实上,现代物流的运作已经从响应客户需求发展到更高级的为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的新阶段。如美国有一家五金交电化工产品供应公司,为了与客户建立稳定的物流渠道关系,雇佣了许多技术专家作为企业的营销人员为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有一个化工企业客户使用钴棒来提取副产品。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钴棒的表面就会附上一层副产品而失效,所以就只能作为废料处理。该企业也曾经考虑过采用喷砂的办法来去除钴棒表面的副产品涂层以提高利用率,但却发现采用喷砂工艺会造成钴棒严重的磨蚀浪费,实际上不可行。于是该供应公司就为客户专门设计了一种干冰鼓风机来去除钴棒表面的涂层,不仅提高了钴棒的利用率而且没有浪费。此举每年为该客户节约钴棒的采购费用达25万美元。这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物流服务。

再如,“jit”供应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延伸发展为所谓“jit ii”方法。即供应商派专人在客户企业里办公,根据客户企业实际生产用料情况来组织对客户的物料和零部件的补充供应。对供应商来说,不仅销售了产品,更是在销售物流服务。

物流企业营销的就是服务。物流服务的边缘性决定了物流市场的开拓是无止境的。

五、重要的还是物流理念

为什么引进服务管理要比引进技术难?难就难在客户服务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而技术参数却具有稳定的内在结构。企业要在动态的客户响应过程中实现有效的过程控制,除了要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如it系统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相应的知识。

虽然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比较落后,但那是由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物流作为服务业不可能超前发展。

许多渴望发展物流的企业最经常提出的一个要求就是“你告诉我应当怎么做”。企业注重行动是资本运作的内在要求,也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要成功的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领域,或在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扩大市场份额,就必须制定科学的物流战略规划。不仅要了解先进的物流企业是怎么做的,更要了解它们为什么那么做。想把服务管理的物流当作技术来引进并取得“立竿见影”效果是不现实的。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功”。要学习先进的物流运作方法,首先必须要掌握先进的物流理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要转变观念。什么是先进的物流服务理念呢?就是客户服务(cs)的理念或客户价值(cv)的理念。其余的都属于服务方法的范畴。

因为存在具体经济环境条件的显著差异,所以先进的物流服务理念的成功移植或所谓与国际接轨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结果。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需要物流服务创新。

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由于市场发育程度和创新思维这两方面的滞后制约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虽然经济发展的工业化阶段是无法超越的,但可以通过服务理念的更新来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培育物流市场,进而加速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毫无疑问,物流市场的开放将加速物流理念更新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