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夯实课堂教学范文

夯实课堂教学精选(九篇)

夯实课堂教学

第1篇:夯实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87-02

小学科学经历了从“自然”到“科学”的时间已经有10年时间,教师们总结出了许多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而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目前,已经有教师初探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但也还有很多教师处于“做得多,收益少”的状态。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围绕新课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极创新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情景的创设,在以前的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们都习惯采用已经布置好的实验方法与步骤,教学生按部就班的做实验,有些方法学生就知道按照做,但是不究其原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教师教得枯燥,学生也提不起太大的兴趣,作为小学生,一旦对课堂没有了兴趣,在课堂上自然就会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与其口干舌燥的说道,还不如优化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实验课堂随时都会引发知识的“化学反应”。

在教学“液体之间的溶解”的一课时,我让学生把①酒精,②油,③醋三组分别放入水中进行实验,观察其溶解状况,另外我还引导学生把①油和酒精,②醋和酒精,③油和醋三组材料分别放入水中进行实验,而不是单独的溶解在水中。这样学生会更集中注意力,兴趣会更加浓厚,整堂实验课都没有人开小差,每个学生都用认真的态度仔细观察与实验,当学生陶醉在实验过程中的时候,整堂课的知识点也融入学生们心间。

图1

此方法重点抓住了科学实验容易吸引学生、满足学生好奇心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能更加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教师能够“抓得住”学生的“心”,学生学起来轻松,同时教师教起来也自然轻松,教学的有效性就不得不提高。可以说创新实验方法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巧妙选择实验材料,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如果小学实验教学学习离开了生活,也就无异于无源之水。只有将实验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才能牢牢吸引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我们放手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让学生明白生活与学习息息相关,学生将会更有兴趣地实验,对实验的有效教学起到特别重要的促进作用。

例如在教学“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时,笔者让学生从自己家里带来洗发水、胶水、酒、细沙、食盐和筷子,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家的哪些东西会溶解于水,哪些不溶解于水,都让学生详细记录下来。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都捍卫着自己的实验材料,专心致志地实验,仿佛自己是未来的科学之星,学生还不断地向我描述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例如,当胶水刚刚进入水中的时候,是先浮在水面上,然后再慢慢向下降落,最后沉入水中;搅拌一下胶水就像雾一样地分散在水中,让后再飘浮在水面上;当油刚刚进入水中时,先是飘浮在水面上,经过搅拌以后油会变成一个个小球浮在水面上等,在潜移默化中就提高来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图2

生活与科学息息相关,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科学,让学生做一个用心生活的人,这样的教学才是更有效的教学。

三、合理安排实验进程,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许多教师都认为科学实验课时间比较紧凑,把握不好就会做不完实验,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实验进程,提高效率。一方面,教师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进行实验,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情做,这样,让每一位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的重要性,很容易就捕获了学生的兴趣,并在实验课堂上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思考与实验的空间。

例如,在教学“溶解的快与慢”时,笔者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步骤,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究加快溶解的方法,并且让学生边实验边摸索改进实验方法,学生不仅仅想到了用筷子搅拌会加快糖块的溶解,还想到了把烧杯拿到外面“晒太阳”会加快溶解,有的学生甚至还摸索出来把粗糖块碾碎后再溶解,这样会加快糖的溶解速度,学生能想到这些办法,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从而提高了实验课的有效性。

图3

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实验课堂焕发出生命新的活力,一切行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的手和脑真正“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变低效为高效。

四、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还要重要。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笔者从小事开始要求。

首先,当学生排队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就应该要求学生们尽然有序的排好队伍,安静地走进科学实验室,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快与静,这是告诉学生,科学实验课是非常严谨的。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有效利用科学实验课堂,着力保障学生实验的时间,科学教师都知道,上实验课的时候是非常紧迫的,要是哪个小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浪费时间,肯定会对整个实验进程产生影响。其次,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实验过程, 教师不断地提醒实验小组的组长负责成员的管理,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对药品与器材都还非常的好奇,要是不及时提醒,学生就会容易走偏,这样实验进程也会受到影响,同时也要提醒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不能总是“霸占”实验器材,不管自己的实验结果如何,也应该让同组的其他成员动手实验,这样才能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三,教师要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注意安全问题,实验室里有些药品是有损害学生身体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照顾,使学生能够尽情地体验与思考科学实验,从而提高科学实验课的有效性。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好实验器材,打扫实验室的卫生,慢慢地坚持下来,学生实验的好习惯最终就会形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即生活。”小学科学实验课是生活的缩影,在科学实验课上,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从小事入手,从细节抓起,培养小学生对小学科学实验的兴趣,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在实验课堂上自由地发挥想象;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实践,从而让科学走近生活,让生活走近科学。如果每一次的科学实验课总能让学生保持一份好奇心,总能让学生有一种令人向往的期待,总能对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那么教师的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而且这样享受的生活也是快乐的。

参考文献:

[1]章美丽:有效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M],你说我说,2009,138-139.

第2篇:夯实课堂教学范文

一、“班班通”在初中高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运用“班班通”开展教学,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平移”这一课时,让学生观看一些美丽的图案是怎样通过平移得到的,学生观看了动态的过程,很快明白了平移的概念以及平移后的图形和平移前的图形的关系及其特点,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感悟,起到了既激趣又事倍功半的作用。

2.变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

数学是从实际生活和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抽象性。中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对抽象的数学问题很难理解,因此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架起一座由抽象到具体的桥梁。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辨认线段,然后似光线射出一样向一边无限延长,得到射线,让学生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再用同样的方法感受直线的形成过程。

二、“班班通”的辅助教学有利于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

1.用班班通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班班通更加生动逼真、符合心理特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和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优化认知理解,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这样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凸显教学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多媒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的交互性,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必要性与教学内容的可行性,为学生创设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互动探究,有效地突破数学知识的理解障碍,获得真实的自我成就感。

三、“班班通”多媒体有利于拓展中学生的思维空间

常规教学中,由于教师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讲解上,用在板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堂思维效果,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班班通”多媒体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它能使学生手、眼、耳、脑多种感官并用,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快速、有效地获取知识。同时,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要体现“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拓展为主导”的特点,有了“班班通”,可较快地展示演算过程,展示练习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确确实实地扩大了学生的思维模式。

四、合理利用“班班通”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中运用班班通并不意味着就能提高教学质量,能否恰当使用至关重要。其中,合理安排媒体内容出现的时间、时机及播映次数是关键。在学习重点内容时出现,在突破难点时出现,在学生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时出现,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时出现。教学时,教师先出示思考题,然后播放这一段视频,学生通过视听、图文对照、理解,难点很容易就突破了。学生反馈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这一环节,教师或引导,或调控,或鼓励。反馈要做到及时、准确。这样,“视听、思考、反馈、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第3篇:夯实课堂教学范文

一、一板一眼,夯实基础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物理学习亦是如此.要想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实现有意义地学习,打好基础是必需的.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一板一眼,认真教学,以夯实学生的基础为首要目标.

比如讲解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五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这一节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充分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以熟练运用.讲课时,部分同学觉得这部分知识不算太难而放松注意力,但是这些同学往往难以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就难以在之后的牛顿第二定律等的知识的学习中实现有意义地学习.为了夯实学生的基础,我在课堂上讲解了这样一道题目: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汽车的速度会如何变化?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是静止状态还是速度最大的状态?对于这道题目,深刻理解了加速度概念的同学们,通过作速度―时间图象就轻易地得出加速度减小时,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因此加速度为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但是一些没有理解加速度本质的学生们却难以解决这道题目.最后我在课堂上讲解了一下这道题目,虽然不算太难,但却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于加速度的理解,同时也达到夯实同学基础的教学目标.

上例中,通过一板一眼地认真教学,不但夯实了同学们的基础,而且为之后有关加速度的知识的教学做了一个较好的准备,同时也是在培养同学们有意义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我们物理教学而言还是极为重要的.

二、循循善诱,自主总结

顾名思义,有意义学习是一种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并进行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为了让学生都能达到高效的有意义学习,我们必须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我们在课堂上循循善诱,鼓励学生自主总结.

比如讲解《动能和动能定理》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动能定理,并能基于此解决一系列综合性问题.这部分知识听起来比较容易,但要想深刻掌握仅靠讲解是不够的,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反思总结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我在课堂上讲解了这样一道题: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距地面为h处自由释放,落到地面后反弹,碰撞时无能量损失,若小球运动过程中空气[HJ1.73mm]阻力恒为f,已知g,求解小球与地面第一次碰撞后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我讲解时引导学生先确定小球这一研究对象,再根据小球的受力与这些力的做功情况结合动能定理列出了等式,最后进行求解.学生听完我的讲解之后感觉没有那么困难,自己却难以解决,这时我要求他们根据我刚才的讲解过程思考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学生经过自主总结发现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分三步,先确定研究对象,再分析受力与运动情况,最后根据W合=Ek2-Ek1求解,这个过程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做到了有意义学习.

上面案例中,通过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自主总结,不但让他们做到了有意义学习,能够举一反三,同时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这种高效课堂才算是真正把握了课改物理教学的“魄”.

三、画龙点睛,发散思维

不同于夯实基础和自主总结,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素养的是思维的发散,这是有意义学习的必然要求.因此,为了升华课堂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高度,需要在课堂上画龙点睛,力求发散学生的思维.

比如讲解《万有引力定律》时,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知道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过程,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并明悉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及其适用范围.这是一节比较抽象的内容,为了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并发散他们的思维,我在课堂上讲解了这样一道题目:据报道,最近有一颗行星在太阳系外被发现,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且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重量约为960 N,那么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多少?同学们在解决这道题目时根据行星表面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并运用万有引力公式进行计算,轻易得出半径之比为2.这只是让同学们解决了一道简单的题目,为了让同学们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引导他们发散思维,鼓励他们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进行推导,最后他们得出了GM=gR2这一公式,这就是高中物理非常重要的黄金代换公式.这为同学们之后解决相关题目提供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也让他们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认识上升了一个高度.

第4篇:夯实课堂教学范文

一、学习漫画技巧――夯实绘画基础

漫画与美术本就是一家,画漫画需要过硬的美术功底,画漫画同样能够夯实绘画基础。因为学生对漫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漫画技巧。学生在学习漫画技巧的过程中,他们的美术基础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巩固。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对漫画浓厚的兴趣为“推手”,结合美术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一丝不苟地学习漫画技巧,进而夯实他们的绘画基础。例如,教学初中八年级美术《写意花鸟画》的时候,教师巧妙地将其与漫画联系起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教师将漫画的绘画技巧与写意花鸟画的绘画技巧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学生在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时,他们都专注于教师讲解的各种漫画技巧。学生在学习各种漫画技巧的过程中,夯实了自身的绘画基础。学生扎实的绘画基础会有效促进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临摹经典漫画――借鉴绘画技法

各种经典漫画不仅深受学生喜爱,而且这些经典漫画中也蕴含着许许多多的绘画技法。因为学生对这些经典漫画非常喜欢,所以他们就会全神贯注地临摹这些经典漫画。学生在临摹这些经典漫画的过程中,他们就会顺其自然借鉴这些经典漫画中的优秀技法。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喜爱的各种经典漫画作品为“引子”,紧紧围绕美术课堂教学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引领学生聚精会神地临摹各种经典漫画,以此让他们借鉴大师的绘画技法。例如,教学《铅笔淡彩画》的时候,教师也将它与漫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中,教师出示了一张学生非常喜欢的TFBOYS的经典漫画,这张漫画出自国内某著名漫画家之手。教师让学生临摹这幅经典漫画,学生个个迫不及待,人人急于临摹。学生在乐此不疲地临摹各种经典漫画作品的时候,他们会惊叹于各种经典漫画的高超技法。学生临摹经典漫画作品会逐渐促进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学习创作漫画――提升?L画技能

第5篇:夯实课堂教学范文

一、明确高中物理基础目标,准确把握物理基础的概念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去实现,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要为学生参与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从科学素养的内涵以及物理学科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到的作用看,高中物理基础应该是基本的物理知识、学科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它们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贯穿始终,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其作用自不待言,它始终处于物理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物理基础是物理知识在内的多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这些因素内在联系互相影响。他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将他们分割开来。试想,如果没有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就不会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如果没有法拉第“磁转变为电”的思想,那么就不会有第一台发电机的诞生;如果没有开普勒三定律,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出现。

二、树立新课程理念,夯实物理基础

理解了“物理基础”是学好物理的前提,夯实物理基础必须明确“物理基础”的概念和内涵。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教师必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勇于超越昨天,超越自我,树立全新教学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力求思维多样化,学习方式多样化。

1.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教学行为

转变自己的角色是夯实基础的前提条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从基础抓起,从教师做起。作为教师要以自己的形象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知识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师角色的转变,就是改变自己主宰课堂的做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1)重视教学方式转变,由教法向学法的转移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大多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师自始至终习惯了牵着学生走,让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的学是为了教师的教。教师中心论的思想在很多教师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放在支配者的地位。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依赖性增强,任何的情况都是被动接受,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丧失。其结果基础不牢,效率不高。物理知识的教学、方法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获得的,要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科思想必须有正确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的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夯实基础,而且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将好的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逐渐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课堂教学不仅看教师如何讲,还要看学生如何学。正如叶圣陶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2)改变评价方式,重视学习过程

很多教师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只看结果,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的知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有一个过程。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历知识获得的过程,让学生展示他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重过程就是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要通过一定物理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总结其内在的规律性,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物理规律,掌握物理规律。学生在总结规律的过程中,自然就掌握了基础,又发展了学科能力,从而也就夯实了基础。

2.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多样化就是改变单一的学生学习方式,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必须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如果没有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就不可有良好的物理基础和物理科学素养。

3.体验学习乐趣,培养探究精神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想到的是科学家的探究精神。科学的探究精神关键在于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时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它是学生科学探究、夯实基础的主要途径。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一课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经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全过程。这样,不仅学生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及相关知识,而且对学习、归纳、推理、猜测等科学方法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6篇:夯实课堂教学范文

一、导入的科学设计

我们都知道:好的导入往往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但通过近几年来学习交流我渐渐发现,导入的性质在改变,变得不再像以前那形式多样、效果显著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而作用不大,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减少了孩子学习数学的欲望,孩子茫然:为什么要学数学?学了数学又有什么用呢?孩子不能真正体会数学的魅力,又何谈课堂容量的最大化?

在教学二年级《辩认方向》一课有如下两种方式,大家会倾向于哪一种呢?方式一:师:同学们,你们会辨认方向吗?要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会辨认方向是很重要的,你们想不想学会辨认方向啊?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辨认方向》。师板书课题。方式二:师:同学们,你们都听说过小红帽的故事吗?现在啊,小红帽迷路了,找不到去外婆家的路了?你们愿意帮助她吗?那谁会辨认方向啊?生(不会):……我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之后,一定都能帮到小红帽!师板书课题。

我个人更倾向于方式二,学生被自己十分熟悉喜爱的一个故事主人公所吸引,学生乐于助人的天性被调动起来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整节课学生都会认真去听讲,很怕自己没学会而不能帮小红帽,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还会差吗,课堂容量还会小吗?

二、新知识夯的要实

我们这一代人中的许多人都经历过“一言堂”,试问这种没有交流、没有沟通的学习方式能将所学知识夯实吗?不能。当代教育改革提出的六字方针:自主、合作、交流,科学精辟。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自主的、自发的去学习,对所学知识不但能做到知其然,更能做到知其所以然,当学生知其所以然的时候,也是我们将新知识夯的最实的时候。

在教学五年级分数混合运算一课,例题如下: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方式一:直接出示例题,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师生共同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列式计算。这是常规方法。方式二:出示改动的例题(小数应用题: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0.5倍,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0.75倍,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学生仍然是找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画线段图分析,进行计算,这个环节相应于是对小数应用题的复习巩固。教师强调学生要说清计算道理,这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难,但却很重要,这是将每节课的新知识夯实的必经途径,不可忽视。然后老师将题中的0.5倍改成 ,把0.75倍改成 ,再让学生画图分析,列式计算,仍然要说清计算道理。

回过头来思考一下:学生本学期刚刚接触分数,有时对分数的意义以及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理解的不是很清楚,还很容易混淆,这时直接出示分数计算的例题有些陡,虽然有的孩子也能把题做对,但当我们追问为什么这样做时,孩子恐怕就说不清了,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基础知识夯的不实。我们在设计时采用这种由旧导新的方法,虽然表示数量关系的数字变了,但是计算方法和计算道理是相同的,我们只是把难度降了一下,学生理解起来却很容易,我们做老师的就不用再费大力气的去讲解,省下时间和精力可以多学一些知识。(要做到这点就要求老师不但对教材掌握分析的要透彻,还要有整合和调整教材的能力)可见,新知的引导点拨对提高课堂教学容量的作用非常大。

三、练习设计要有梯度

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在练习巩固环节,都是让学生做书中多少页的几题几题,或者是找相关练习册中的相关类型题。老师的目的也是让学生巩固新知,但小学生毕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作为中等生或差生又有多少能将所学知识当堂就内化吸收?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做着枯燥的题,可却是一次又一次的犯着这样或那样的重复错误,老师和学生都会感觉很累。这时我们就可以将练习合理设计,一点一点的加大难度,逐步的渗透“引诱”他们。

在教学三年级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时,我的练习是这样设计的:第一题,火眼金睛。其实就是找错,难度低。学生在找到错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第二题,精打细算。其实就是计算,将一题中的错误改正后进行计算,难度稍高,这也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生板前说清计算道理,然后再引导学生小结: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数位对齐后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相同。第三题:挑战自我。其实就是能力提高题,难度很高。这一题可以有很多种填法,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也是对学生思维的再一次激励和提升。

其实在每道题小结时得出的结论都是这一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老师巧妙地设计让学生在无形中就轻松的记住并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和信心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四、辅助作用不容忽视

一节好课不但要做到设计科学、讲授清楚、巩固扎实,一些小的细节也不可小觑。

(1)语言必须严谨:数量用词要准确、数量关系表达要精准、问题提出要清晰等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培养孩子的数学素养。

(2)过渡自然:一节课我们会设计很多的教学环节,前后环节间我们又是如何过渡的呢?在我们的课堂上不乏有生拉硬扯之举吧!学生一时间还没有缓过神来,就进行下一环节了,是不是有点太突然了?课标中提出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的作用就非同一般了,引的好,学生愿意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步调一致,课堂效率高;引的不好,学生就会和你背道而行,我们的教学就会很累,课堂效率就很低。

第7篇:夯实课堂教学范文

关键词:流行音乐;初中;音乐教育

一、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完善音乐知识体系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流行音乐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同时,传统单一化音乐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在网络化背景下音乐学科学习需求,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教育教学的引入,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弥补传统音乐教学缺陷,构建有效音乐课堂,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在此基础上,流行音乐的引入有利于教师科学创设音乐课堂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聆听、感知流行音乐中准确理解音乐课程知识点,在掌握重点与难点内容中完善音乐知识体系,日渐积累丰富的音乐知识经验。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音乐有效教学

在初中音乐教育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有利于教师深度整合音乐教材中枯燥、乏味的内容,降低音乐课程内容难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经典歌曲。在深化音乐教学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流行音乐作用下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进行实践,在层层音乐实践中深入把握音乐教材课程知识点,在解决课程问题中不断发散音乐思维,促进音乐能力发展,顺利培养音乐能力与素养,促使班级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实现全面发展。此外,在初中音乐教育教学中科学引入流行音乐,能够将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到崭新的发展阶段,落实“以人为本”理念过程中顺利实现有效教学,更好地彰显初中音乐教育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作用。

二、基于流行音乐的初中音乐教育策略

(一)科学选择流行音乐,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在初中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生性格特征、音乐认知结构等,以音乐教材为基点,科学选择同主题的难易度适中的流行音乐,将其巧妙贯穿到音乐教学课堂,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引领学生科学聆听、感知基于流行音乐的教材音乐,在准确理解歌词内容、节奏等基础上试着唱该首歌曲。以《青春舞曲》为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让班级学生说说以“青春”为主题的流行音乐,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走进《青春舞曲》新课程教学课堂。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回答情况,结合《青春舞曲》歌曲主题,在科学整合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流行音乐,将其贯穿到《青春舞曲》歌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这些引入课堂的以“青春”为主题的流行音乐,让班级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跟着唱,在流行音乐作用下的课堂互动中创设和谐、宽松教学情境,顺利展开《青春舞曲》课程教学。随后,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流行音乐,科学整合《青春舞曲》歌曲教学内容,巧设歌曲课堂教学问题,利用具体化教学情境,引导班级学生有效思考,在解决课程问题中准确把握《青春舞曲》课程知识点,在亲自唱该首歌曲中对音乐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增强音乐课堂主动参与意识,顺利实现各阶段音乐课程教学目标。

(二)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夯实学生音乐基础

在初中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多层次、科学引入适宜的流行音乐,深化音乐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彰显班级各层次学生主体地位,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夯实音乐基础,科学培养音乐能力以及素养。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例,在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该课程内容,科学设置课前预习作业,要求班级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搜集同主题的流行音乐,个人或者几人一组在课堂上唱一首最熟悉、最喜欢的流行歌曲,初步感知《让世界充满爱》歌曲主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堂互动,准确把握班级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将《爱的奉献》等流行歌曲引入到课堂中,对比、分析的过程中讲解《让世界充满爱》课程知识,和学生探讨歌词内容、歌词特色、歌词主题,不断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在学生大致会唱《让世界充满爱》歌曲之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学生以不同演唱形式来诠释“让世界充满爱”歌曲内容,包括引入课堂中的《爱的奉献》等流行音乐,促使班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一步展现主体地位,深层次巩固课堂上刚掌握的歌曲知识,在内化、应用中科学夯实音乐基础。

(三)深化音乐实践环节,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

在初中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流行音乐优势作用,深化音乐实践环节,实现音乐理论与实践教学无缝衔接。比如,在教学完《大海啊,故乡》后,教师可以利用流行音乐,深化音乐实践教学环节,实时延伸音乐课堂,在课堂内外作用下实现音乐有效教学。教师可以选取同主题的流行音乐以及音乐教材中学生已学过的相关歌曲,开展不同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班级各层次学生参与其中,在欣赏、演唱同主题的课堂内外歌曲中更好地获取音乐情感体验,在多层次音乐实践中高效培养音乐核心素养,形成更多优秀的品质。以此,提升教学有效性,更好地呈现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深远影响。总而言之,初中音乐教师要深入把握流行音乐特点以及对音乐学科教学影响,立足生本教育理念,通过多样化、可行的路径,有机融合音乐理论与实践教学,在层层音乐课堂互动中充分发挥流行音乐作用,科学发展学生音乐思维能力,提升音乐教学有效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苗莉.基于流行音乐影响下的初中音乐教育改革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

[2]姚萍萍.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的引入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8(8).

[3]陈佳.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6(12).

第8篇:夯实课堂教学范文

摘 要 乒乓球教学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强学生体育知识认知,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锻炼其动手能力与身体协调性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的乒乓球教学过程中普遍凸显出学生学习基础差、教学场地设施有限、教学内容杂乱、教学方法单一等多种问题,整体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主要从目前各大高校的乒乓球教学现状出发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和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有效改革对策,望对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 高校 乒乓球 教学改革 思考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各级教育机构中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教学质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中尤其以高校乒乓球教学更为明显。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乒乓球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体育教学需求,教学效果不乐观。本文笔者收集并整理了多项教研资料及相关文献报道,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乒乓球教学改革策略,现简要论述如下。

一、重视教师培训,夯实学校师资力量

对于高校乒乓球教学来讲,该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体育教师的有效性教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若教师基础性体育知识掌握不牢,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易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产生误导,所以各大高校有关部门需高度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以加强或夯实乒乓球教学中的师资力量。

首先,各大高校需严格筛选专业的乒乓球教师,保证所选教师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认真负责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以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学校需对在岗的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该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乒乓球训练技术、课堂体育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以及学生学习评价等,同时还需不定期对教师培训结果进行检查或考核,夯实学校师资力量。再次,专业的体育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积极进取,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尤其是“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以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给予其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教学知识,提高其学习效果。

二、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以往传统的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均有所偏颇,多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课堂理论知识讲解所占的比重较大,实践训练则较少,这就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技术训练活动发生脱节,整体学习效果不佳。

从本质上来讲,体育教学是一个具有系统性与计划性的体育活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需具备专业化与多元化的理论知识,还需重视乒乓球运动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具体教学对策如下:①教师在教授乒乓球理论知识时,需于教学内容中融入“国球文化”,在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加深其对乒乓球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或在班级中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乒乓球赛事”视频,激发其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动力。②教师在乒乓球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可将“健身”、“娱乐”作为教学目标,选择一些基础性与实用性的新知识、新理念以及新型技术规则开展技术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和发展学生体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三、革新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传统的高校乒乓球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过于重视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模式单一,课堂理论知识讲解枯燥,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课堂学习需求,教学效果不佳。

对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学校与体育教师需及时革新教学模式,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具体教学对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乒乓球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其实际学习情况及其个体化差异,对于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对策,实行因材施教,同时课堂教学还需重视学生的个人意志及其情绪变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过程与情感体验,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其次,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计算机技术辅助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播放乒乓球技术训练视频,增加教学信息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拓宽视野,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乒乓球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笔者建议各大高校需重视体育教师培训,夯实学校的师资力量,且教师在乒乓球实际教学过程中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充分结合理论知识教学与体育技术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需及时革新教学模式,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与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9篇:夯实课堂教学范文

一、学习教改理论,转变教学观念

《陕西省高中新课程教学指导意见》指出:在课程目标上,强调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的发展;在课程实施中,强调学生探究学习方式的养成,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研究与新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迅速更新教学理念,全面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努力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

二、夯实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

新的高考改革虽注重考查能力,但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尽管背景千变万化,设问的角度层次多样,但通过答案的分析不难看出,这些题目大多是命题专家对相关基础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因而这种能力考查仍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更高要求基础之上的,要想取得理想成绩,必须注重基础,强化基本技能。

1、夯实基础,构建知识框架

夯实基础,应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因而,在复习过程中,构建知识框架工作十分重要。首先要“宏观在胸”,构建网络要胸怀全局,构建全新的知识框架;其次要“中观成线”,在复习中要掌握一系列基本理论,以充实对学科基本思路的理解;再次要“微机在握”,学生做到准确、清楚、透彻地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做到运用自如。

2、培养提取和分析有效信息的能力

新课程实施中,要求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考纲能力要求上也明确要求学生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针对文综试题设置的情景取材广泛,设问的角度灵活多变,因而一定要培养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能力。

教学中,对于习题处理,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设问的角度、层次、要素、抓住问题的关键词,然后根据对设问的分析结果把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进行分析。其次要求学生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材料与知识的结合点,整理思路深入分析解决问题。

三、倡导研究性学习,构建和谐探究课堂

德国教育家洪堡曾说过:“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培养人去适应传统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作出有意义的选择。”因而,这次新课程理念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在教学设计中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发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新课改要求大力倡导有利于掌握科学方法,孕育创新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结合相关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学会选择,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富有个性地发展自己见解,以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突出“一点两练”,提高分析探究能力

1、“一点”即问题情境创设寻找高考考点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事热点的结合点。

高考试题紧扣时代脉搏,突显时代特征。新课程也强调“政治课教学把理念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结合”,因此,在学生训练题目情景的设置选择中,教师要在深刻把握高考考点的基础上,精心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针对性强的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这样既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又能提升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2、“两练”即课堂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自习精选最新模拟题进行限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