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如何建设校本课程精选(九篇)

如何建设校本课程

第1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 校本教材 文化重建 学生发展 教师成长

校本课程就是学校自主决定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其核心是“校本”。对于“校本”的概念界定,人们一般都理解为“以校为本”,这种理解似乎言简意赅,但因其表述过于笼统,学术界更倾向于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Change(1998:130)对其所作的解释,即“有关课程的设计、内容、组织和呈现以及教学、学业评定等主要的决策都必须在学校这个层面上进行。”

“从学校课程发展历史来考察,校本课程的历史和学校教育的历史几乎一样悠久。古代学校的课程在较大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是由学校或私塾教师自己决定的,那时在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校本课程。但是所谓现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则是作为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形态。”(王国华等,2013)作为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形态的校本课程,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的一次课程改革运动。“由于它代表了课程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向,所以影响非常广泛。”(刘世民、张永军,2013)

我国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也在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国家教育部明确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方面构成的,同时还明确规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到12%,这就从国家行政层面对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强而有力的课程政策保障;另一方面,不少地区的中小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已经相继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毋庸讳言,不少地方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也程度不同地暴露了一些诸如因价值取向的偏差而貌合神离的问题、因课程灵魂的缺失而导致课程体系支离破碎的问题、因诸多环节的省略而徒留校本教材形式的问题、因课程开发孤军奋战而致使课程建设质量低下的问题。(郭继东,2004)其实,现在看来,校本课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远远不止这些。这些问题都是校本课程建设中产生的具有探索和发展性质的问题,这些问题本身只是表现为现象,而只有研究和解决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才具有理论研究的价值和实践纠偏的意义。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在这里试就如何正确处理校本课程建设的诸方面的关系展开讨论,以期对从根本上破解校本教材建设中的难题有所裨益。

一、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

我国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是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保障与支持下、主要依赖于学校内部驱动进行的,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正确处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

国家课程,一方面体现了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课程观,其统一性要求远远大于学校实施教育的个性化需要,另一方面,国家课程永远都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校本课程只能是对国家课程的个性化补充、拓展和延伸。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各有优势,是不能相互取代的。以国家课程为主,加强二者之间的整合与互补,应该成为处理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基调。

以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贯穿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国家课程为例,其四大板块之一的“研究性学习”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就大有文章可做。学生在科学课程中学到的科学知识与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学到的尊重、理解、包容、合作等文明礼仪的道理,在语文课程中学到的语言文字与表达方法,在数学课程中学到的计算、作图与数理统计、分析等知识与方法,均可共同作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这一板块的实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课程基本解决了知识的建构与传授的问题,但是不足以解决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运用问题,至少可以说,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践空间还是很大的。针对这一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校本课程建设就有了自己的空间和课程实施的价值。

事实上,由于国家课程的教材编写总是表现为分学科进行的“各自为战”,因此,多门学科教材之间不仅存在课程目标上的相互重复,而且也存在内容上的彼此交叉。如: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等等。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均有这些目标。“统计显示,3至6年级的国家课程科学、品德与社会,与地方课程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的交叉重复率达到48%至61%。”(崔秀梅,2013)因此,通过对国家课程的适度整合,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无疑对更好地促进国家课程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自身建设是极其有益的。

二、校本课程的多样化与学生的个性化的关系

从教育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校本课程的起因来看,校本课程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乃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建设上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必须承认,国家课程更多强调和突出的是统一性和普适性,没有可能做到考虑到每一个学生作为学习个体的差异,也没有可能照顾和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潜能、特长、志向、理想等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此,在校本课程建设上,必须坚持多样化,而不能满足于一所学校开发一两门或仅仅几门校本课程,因为只有做到了多样化,校本课程才有可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内在需求。

要做到校本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就必须“构建课程领导共同体”,让校长、教师、专家、学生、家长和社区各方面力量参与其中;要做到校本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必须“倡导校长、教师、学生共享课程权力,共同领导课程变革之观点”;(杨四耕,2013)要做到校本课程建设的多样化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在技术路径上,就必须切实保证作为教育服务对象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激发、保护他们参与领导课程开发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主要地通过教师、学生自主申报校本课程主题,对其从科学性、可行性及实施的主客观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认真而充分的调研和甄别、筛选和评估论证,将最终确定校本课程以菜单形式供师生双方进行双向自由选择。(刘滨雄,2013)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板块的实践操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这一实践路径。

三、校本课程的前瞻性与社会的发展性的关系

与学校其他一切工作一样,校本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谓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利于社会生存和参与社会竞争、促进社会进步的人。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必须处理好校本课程的前瞻性与社会的发展性的关系。

现在,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处于低水平的、没有多少课程含金量的、消极应付的运行状态,没有真正考虑到校本课程建设本身能否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养、专业素质的要求相契合。把一些简单的、完全停留于模仿层次的手工劳动与制作作为校本课程,就是当下校本课程建设中司空见惯的一种做法。这种徒有虚名的校本课程,已经从根本上背离了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

笔者以为,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应当在全面体现素质教育诸要求与内涵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人格和批判、质疑精神的培养,突出对学生进行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笔者还认为,当今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的教育都显得更为迫切,而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家课程本身都是很难做到促进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发展的。因此,在这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空间很大。

那么,什么是跨学科能力?对此,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颁布的《定义学科能力:转变课程与评价观》做出了这样的阐述,“跨学科能力包括思考能力、个人与社会能力、交际能力等3种具有内在联系的能力。”(康叶钦、李洁梅,2013)对跨学科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把握这三种能力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将这三种能力割裂开来、分散于多门校本课程之中,即绝不可以在某一门校本课程中培养这一种能力,在另一门校本课程中培养那一种能力,而必须将这三种能力的培养统一于校本课程实施整个过程,尽管在实施课程的具体环节中会对某一种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有所侧重。

四、校本课程建设与学校文化重建的关系

“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肉关系。”(郝德永,2002)最近十年差不多是我国教育史上中小学校长最为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十年。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社会的浮躁情绪的弥漫使得中小学教育也难以置身其外。一些学校为了搞学校文化建设而搞学校文化建设,结果难免走上“形而上学”的道路。殊不知,“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陈树生、李建军,2010)离开了课程文化这个核心,学校的文化建设这个“毛”就会因为课程文化的“皮之不存”而无处附着!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是再生产主流文化的工具,而校本课程则是再生产亚文化的工具。”(刘世民、张永军,2013)与具有严格统一规定性的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建设中的亚文化对于学校文化的重建更具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和魅力,其优势和魅力集中而显著地表现在因校本课程的“校本化”而必然带来的学校文化的鲜明个性化。与那些由学校领导们刻意标新立异、主观上人为干预并强势推进的具有标签性质的学校文化特性不同的是,基于校本课程建设而逐步实现的学校文化重建的过程是一个自然的、由里向外的、能够体现师生共同信念和学校文化价值追求的循序渐进的建构过程,而不是一个近乎运动式的、为了追求“标签”效应而人为“打造”的学校文化的怪胎。

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重建的关系主要地是在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上体现出来。就一所学校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向究竟是校长或学校领导班子说了算,还是校长、教师、学生、专家、家长、社区代表等多元决策;在若干校本课程中,哪些被确定为选修性校本课程,哪些被确定为必修性校本课程;哪些校本课程被确定为覆盖全员、一以贯之的长期课程,哪些校本课程被确定为个性化选择的短期课程;具体某一门校本课程的实施最终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等等,这些无不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学校的文化。试想,如果教师或学生,或者教师和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连最基本的话语权都没有,人们就很难想象这个学校所声称的学校文化中的“民主”究竟为何物!如果学校不能够保障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修按照其真实意愿进行自主选择,而是被教师“抓壮丁”般地拉过去上课,人们就无法相信这个学校所声称的学校文化中的“弘扬个性”真的存在。

五、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关系

在对待中小学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关系上,现在普遍地存在着一个误区,似乎只要编写出一本校本教材,校本课程的建设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课程就是课程,而不是教材,教材只是为课程的实施而服务的教与学的若干材料中的其中一种材料。更何况,对一所学校的那么多个性差异迥然的学生而言,某一种校本教材是没有任何可能去满足那么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的。

为了规范和方便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当然可以组织力量编写为之服务的校本教材,但是,这样的校本教材往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例如,张家港市第二中学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世纪的公民,他们就组织开发了《责任文化》校本教材(顾逸飞,2013)。由于这门校本课程涉及到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等方方面面的教学内容,又是面向该校全体学生的,只有通过初一至初三年级连续三年的学习才能完成使用周期,因此编写这本校本教材无疑是必要的。

在处理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关系时,必须注意两点:第一,校本教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更多的校本课程的教材是隐性的,非具象性的、非物化的。例如,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的其中一门校本课程《职场模拟》,就不可能采用物化的校本教材形式去组织教学;第二,校本教材有预设与生成之分。尽管任何教材的预设到了投入教学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生成的现象,但是确有一些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地依赖于创生,而较低程度地依赖预设。例如,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小学的其中一门校本课程《凤凰文化》是专门研究学校所处的福永街道凤凰村民风、民俗、民歌、民谣,这门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社会实践,调查、搜集、整理和研究这一主题的资料信息,课程目标实现的其中一个物化结果就是形成《凤凰文化》专著。当然,这样的专著将来有可能反过来又会成为未来该校学生的校本教材。

由此可见,校本课程的时效性、灵活性、动态发展性等特点和校本教材开发的使用范围、周期、效率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等因素决定了并非所有校本课程都得拥有相应的校本教材。实践表明,既不需要、也没有可能为每一门校本课程都研发校本教材,且决定校本课程实施水平的根本因素也不在于其是否拥有相应的校本教材。

六、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英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技术的变化、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开发还会促使教师在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上的自我超越,激发教师的专业进取精神和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其自然结果就是引发教师专业发展。(傅建明,2002)

然而,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一些中学校长和中学教师的身上散发着一股不屑一顾的浓烈情绪,他们固执地认为校本课程建设有碍学生对升学考试学科的学习,分散教师的精力,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主观臆断是极其有害的!

实践和研究表明,校本课程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改变对知识本质的看法,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变提供可能,并不断增长其实践性知识。张家港市第八中学教师朱成,原本是一位英语教师,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很有限。就是这样一位英语教师,自从十年前接受了学校的《建模·车模·海模·航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任务后,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仅把这门校本课程开得越来越好,而且在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和部级的建模、车模、海模、航模大赛频频获得大奖的同时,他本人也获得了许多殊荣。如今,他已经成为全省屈指可数的金牌中学科技辅导员之一。

无独有偶,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教授Shoshana Keiny(1993:86)对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作了多年的实证研究,其所跟踪研究的三个案例无不表明,在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的过程中,老师们通过合作互助,沉醉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不断审视和修订课程目标,确确实实经历了一个专业成长过程。

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中值得关注和认真对待的方方面面的关系还有很多,课程的选题与策划、课时的整合与安排、国家课程的学科性知识如何在校本课程中加以跨学科综合运用等,还有待广大同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抓住了校本课程的“校本”这两个关键词,只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确确实实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内在需求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校本课程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最终都将是能够迎刃而解的。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学校和谐教育研究”(项目编号:FFB050989)的子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Hargreaves Andy, Lieberman A, Fullan M, Hopkins D W.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Change: Part One[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1998.

[2]王国华等. “131”校本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施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92-97.

[3]刘世民,张永军. 亚文化:校本课程开发重要价值取向[J]. 中国教育学刊,2013(4):44-47.

[4]郭继东.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误区探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04(8):18-19.

[5]崔秀梅. 课程整合:给学校课程做做减法[JN]. 中国教育报,2013-06-12:(9).

[6]杨四耕. 提升课程领导力是学校课程变革的核心[JN]. 中国教育报,2013-05-20:(11).

[7]刘滨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获突破[JN]. 南方教育时报,2013-05-31:(22-23).

[8]康叶钦、李洁梅. 加拿大:课程改革走向“个性化”[JN]. 中国教育报,2013-06-21:(7).

[9]郝德永. 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10]陈树生、李建军. 课程文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J]. 教育发展研究,2010(2):84-87.

[11]顾逸飞. 责任文化[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12]傅建明.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2002(9).

第2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本土音乐 校本课程 开发

校本课程是“以校为本”,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范围内,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和能更好的发展专业特色而开设的课程,其中本土音乐类课程应当以促进学生的民族个性发展、提高教师的音乐专业能力、体现学校的本土文化特色价值为目标。校本课程开发实质是学校课程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如何更好地进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一、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宗旨

(一)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的特点

音乐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权限下,根据学校发展与需要所开设的课程,如学校有其自,根据各学校发展的不同可开设具有传承本土地方特色的音乐类校本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随心所欲。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注重“以校为本”即校本性,“以学生为本”即学生需求性,“与时俱进”即时代性,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能使音乐校本课程在其正确的轨道上进行良好的开发,才有可能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特色性的校本课程。

(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有利于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

课程改革包括国家课程的课堂教学校本化改革和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校本化建设。I无论是哪一类的改革,其目的是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本土音乐知识的同时发展音乐探究能力、音乐创新能力、音乐实践能力等。基于此,隶属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类型的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施、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方面,较国家课程学习相比,更具灵活性、创新性。

(三)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体现地方特色音乐文化保护传承的期望

在现代浪潮的冲击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少本土音乐文化遗产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就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而言,课程学习可提高学生的本土音乐文化知识,为学生成长注入本民族本区域的地方特色音乐“养分”;本土音乐课程探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一定的求异创新能力;课程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将课程中的“音乐文化素养”内化为自身的品行。所有这些,正是保护传承所期望的。

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的经验

(一)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关键要提升课程意识

“促进强化每一个学生的本土音乐知识”是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理念。校本课程就是为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的学生,提高多样化的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国家课程的标准是在统一的要求下,通过学校的差异性自行开发校本课程,凸显其办学传统与特色。II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基本途径,改革教育的关键是改革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提升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有效影响,尤其是要让音乐课程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的要求与选择性的要求。

(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要借助专业团队的引领与合作

音乐校本课程的规划建设中,专业团队的引领与合作很重要。从规划初期的多次讨论,到用专业手段获得学校开设有关特色课程的真实情况,以校本培训的方式入手,提高教师对开设本土音乐课程理念的体认,从教会教师编写《本土音乐课程大纲》,到如何有效实施课程评价,这一切,没有熟悉本土音乐专家专业团队的引领,学校的课程规划是不可能有序、渐进、出色地完成。

(三)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应是教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课程的开发明确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课程开发的主体应该是熟悉同学的教师。本土音乐课程开发以自主开发为主,采用开发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学校需要求全体音乐教师都要积极参与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具备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的能力,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校本培训联系起来,从政策上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这一切都无形中提高了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促使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升。

三、如何保障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持续有效的推进

学校课程开发是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改进实践的过程。保障这一过程的持续而有效推进的因素很多,但从学校本身的角度来讲,校长的课程领导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

校本课程顺利开发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受到了校长的重视。一旦校长对课程开发予以重视,列入学期工作计划,课程开发就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因此,学校课程开发需要校长的支持。从倡导的理念上来讲,学校课程开发与课程领导应该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意味着校长作为重要的学校课程领导者至少必须关注两点:一是校长的一切领导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即课程的开发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真实情况;一是校长要善于采取各种机制和策略,促进教师个体及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四、结语

在音乐校本课程建设的历程中,我们感到校本课程的建设很能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及文化底蕴,体现校长的办学理念,体现学校课程建设的积淀。校本课程建设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乃至从优到精,是需要很长时间、持之以恒地付出巨大努力的。当然,音乐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果不但惠及学生特长发展,惠及学校特色的形成或增强,对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而言,也是益处颇多的。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李群.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校本课程的开设问题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4,(14).

[2]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07).

第3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已意识到了课程建设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许多专家、学者和职校以及身处教育一线的经验丰富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尝试各种符合当今中国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模式,以多元整合课型理论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与改革,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的特色扩即以劳动力市场需求、职业现实需求和学生未来需求为基础。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含义

当今,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现状的日趋严峻;随着高科技被广泛应用,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综合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引发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学生转换岗位和职业的频率也越来越大。劳动者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可能性几乎是微乎其微的,显示出劳动者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不能仅仅是为了培养某一个岗位能力而接受某一种单一的知识、能力的训练,否则当学生在需要继续深造或转岗时只能面临被淘汰的结局。所以我们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含义,是从学生的全局发展、终身发展出发,是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提出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地位

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主要是指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六门必修课和其他不同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大量合格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在教育部教职成司《关于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和终身学习所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都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把握时代脉搏,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地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只有搞好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才能保证其它课程的建设得以顺利地进行;只有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按照时代需要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的知识基础;只有搞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才能让学生拥有较好的文化理论功底,使接受继续教育或更高一级的学历教育成为可能。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是其它课程建设的前提,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三、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文化基础课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文化基础课的建设提出具体要求。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就能保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得以顺利进行;专业知识的发展又为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知识更新指明了方向。在我们进行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和开发时,必须重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课程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才能发挥好文化基础课教学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的作用。

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现状概括

鉴于现状,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基础理论教学,通过区域课程开发满足学生今后在本区域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顺利发展的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协同专业结合区域、学校的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以达到真正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的目的。充分满足本区域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需求,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既要满足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对文化基础知识的需要,又要满足所有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所以我们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的课程进行必要地改革与尝试。同时在苏州大学数学学院副院长朱汉林教授、吴茂庆教授和苏州市教科所殷堰工书记的指导与帮助下、联合兄弟院校进行关于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尝试,目前课程改革正处在第一阶段的测试与评价阶段。通过在2006级中职新生中使用我校自编开发的新教材,一个学期以来的效果是极其明显的,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为明显地提高。同时我们也看到新编中职文化教材在我校的使用与推广,有助于推动我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文化基础课校本课程的开发正好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在这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力求彻底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五、调查与分析

为了检验我校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效果,我分别在我校2005级中专生和2006级中专生中各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而两个年级的各100名学生分别是各班随机抽取的学生,而且尽量保证每班在各分数段的学生都能有所抽到,尽量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对实验数据的影响,以期能真实地反映实验效果。另外为什么会把这两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呢,因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教材是从2006级新生中开始试行的,而50级还是沿用原来的老教材,由此两个年级正好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同时也对全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师进行调查分析。

(一)面向学生的问卷题目分别是:

1.你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在后续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学习中的作用如何,

A.重要B.不重要C.其他

2.你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学习难度如何,

A大.B.不大C.其他

3.你的文化基础课考试有没有不及格科目,

A.有B.没有

4.你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教师水平不高B人学水平低C.教材、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5.你毕业后准备如何发展,

A.就业B.继续升学C.自己创业D还没考虑好

6.简答:你认为哪门文化基础课或哪个知识点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7.你觉得文化基础课最应该学什么,也就是什么内容对你最有用,

另外,还让学生描述了心目中理想的教学模式和最希望学到的知识等内容。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学生认可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对后续的学习有作用,也就是想学好文化基础课。但是普遍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没有做到结合学生初中学习基础,做到深入浅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接近一半的学生有不及格科目出现。学生认为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材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继续升学比例的提高也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和高职接轨。

(二)面向教师的调查问卷:

1.您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如何,

A.重要B.重要C.其他

2.当前使用的教材是哪种版本,

A.国家教材B.省市自编教材C.学校自编讲义

3.您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

A.学生人学水平问题B.课程建设问题C.其它问题

4.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符合学生今后学习、升学、就业需要,

A.符合B.不符合C.还可以

5.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教材适用性如何,

A.很好了B一般C.不适用

6.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教材是否反映了新的科学发展成就,

A.是B.还可以C.不是

7您认为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渗透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要求,

A.是B.还可以C.不是

8.您认为自己学校是否有能力自编教材,

A.有B.没有

9.请您谈谈对自己所教课程、所用教材的总体看法。

10.请您谈谈你对今后文化基础课课程建设的设想。

另外还对教师是否愿意以及如何参与课程开发、现用教材的适用性、如何处理专业课学习和升学考试对文化基础课要求不统一等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教师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在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看中。认为影响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人学水平问题与课程建设问题二者并重。对当前文化基础课课程是否符合学生今后学习、升学、就业需要产生了明显的分歧,这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发出了明显的需求信号。而且很多教师表示了乐于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开发的意愿,并提出了不少很好的建议。

本学期在试用我校开发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前提的新教材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们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对新教材的体会之下,我们将进行第二轮的校本课程的修改与完善。

六、本次校本课程开发中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在开展这个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应充分遵循以下原则:

(1)以校为本的原则。贯彻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弥补国家课程的单一性,以满足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缺陷,反映出本学校的特点和条件,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学生优先的原则。考虑学生差异,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要求融人到学校的课程计划之中,从而把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得到更充分、自由和生动活泼地发展。

(3)合作互补的原则。首先是学校与课程研究部门和课程专家之间的合作互补,其次是指学校之间以及一所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合作互补。

第4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课程建设;价值澄明;实践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56-03

【作者简介】刘玮,江苏省无锡市立人小学(江苏无锡,214161)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教育博士。

在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指导下,江苏省无锡市立人小学在深入分析学校历史、现状及学校周边环境的基础上,确立了学校特色建设项目,并形成《吴地文化――浸润于校园的课程建设》的行动方案。2013年10月,参加江苏省教育厅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论证答辩,成功立项为省小学特色文化项目。三年来,我们以特色文化项目为依托,以课程文化的开发与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文化提升。此中,我们经历了课程文化建设“为何”的概念界定与价值澄明,更多的是相关课程文化建设“何为”的具体化实践探索。

一、“为何”: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价值澄明

价值观是人基于个体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判断或抉择,即它表现为作为个体的人对事物辨别的一种思维取向。稳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体的动机有着鲜明而持久的导向作用,并反映出人们在事物发展中的行为与态度。由此可以看出,价值的澄明对某一事物发展的重要性,学校的课程建设亦然。其实,在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政策中,我们不难发现关于课程意义和价值定位的描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中,一个清晰而统一的价值定位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所有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其终极的意义与价值是指向于人的发展、人的成全,课程只是人发展的凭借与载体。

无锡市立人小学所属的行政区域无锡市胡埭镇是一个具有深厚吴地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有筑于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阖闾城遗址、有无锡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蒋重珍故居、九朝尚书秦金墓、千年古刹华藏寺等历史遗存,南临三万顷碧波太湖,东依绵延起伏龙山山脉。它还是一个现代文明汇聚的产业区域,镇域内有中船重工604研究所、花卉产业园、二千余家现代化工厂。面对学校周遭的文化环境,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吴地文化――浸润于校园的课程建设》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力图在传统吴地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吴地现代文明中发掘力量,从而为每一个立人儿童终身发展创造适切的课程体系。

1.为儿童的发展。

无论我们如何去理解课程和建构课程,作为教育的课程终究要回归于人。小学阶段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回归于儿童的发展,我们将其理解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也将其视作教育对人德性、知识与素养的成全。

2.为儿童生动而自由的发展。

我们试着去寻找并建立这样的课程,孩子们不再背着应试与分数这一因袭的重担,他们拥有宽阔自由的成长空间,并在其中快乐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3.为儿童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希望孩子们经过这个课程学习后,他们在考试分数之外,拥有更多沉淀下来的东西,如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与国家认同,更加宽厚的人文底蕴与审美情趣;更加理性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他们学会了如何学习,身心更加健康;他们因此而拥有更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信心等核心素养。

二、“何为”: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建构

斯基尔贝克(M.Skilbeck)认为:“建构课程最适合的领域,就是在教育者和学习者进行教学的地方。”所有的课程设计要想真正地体现其效果,必定要有教师的参与和学生经验的重组与再制。作为课程的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关联着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落实、地方课程的安排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如何将《吴地文化――浸润于校园的课程建设》这一特色项目以课程的方式嵌入整合在三级课程体系之中,是课程理想化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此,我们一方面进行整体性的课程规划,以儿童发展为本位,充分考虑儿童认知的心理特征,开展一系列的参与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整合国家课程,借以渗透吴地文化的相关内容;一方面又以系统建构的方式对校本课程建设内容及方式进行探索规划,从学校的活动项目向课程架构转型,从碎片化的课程向主题化课程集群转型,从而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实现小学特色文化建设以课程的方式进行整体建构。

(一)环境课程――力图培养儿童的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

回到教育的原点,我们发现所有生命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时间、空间与文化的元素。校园有了文化,学校就有了气质,教育也就拥有了灵魂。立人小学建校于2013年,建校之初,我们潜心研究吴地人文历史,深入思考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内容。在多方论证、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将吴地文化作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主线。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我们突出以吴地文化为脉线的人文元素,着力做好校园文化载体“三廊四园”的建设,“三廊”即吴地书法长廊、吴地绘画长廊、吴地音乐长廊,“四园”即仁园、义园、诚园、朴园。漫步现在的校园,记述吴地第一个状元重珍亭(蒋重珍,号一梅,胡埭人,无锡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一梅书院(蒋重珍,号一梅)、阿炳雕塑、状元古井、阿尖乞乳等人文景观,在显性地呈现国家认同与地方人文的同时,也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课程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功能。

(二)活动课程――力图培养儿童乡土情怀和健康身心

1.说吴语。“醉里吴音相媚好”,一曲清平乐不仅让大家对吴地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充满向往,同时也对甜糯委婉的吴语心驰神往。为了让82%新市民子女尽快融入吴地的生活,真正成为新市民,我们设置每周四为“吴语日”。这一天,当地的孩子讲吴语,教吴语,流动儿童们则学吴语,并回家教爸爸妈妈学说无锡话。此外,我们还定期发放吴语听说宣传单,编写了《吴地方言80句》、《吴地游戏》、《吴地童谣绘本(低年级)》等多本校本教材,以此为流动儿童学习吴语创设更多的机会,在活动中加快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2.唱吴歌。2013年10月,我校成立了吴歌学生社团,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传承人张浩生爷爷担任社团指导老师,每周开设一节吴歌教学课;此外,我们还依托社区资源,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张舍苑社区的吴歌传承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感受吴歌的婉转清丽的同时,学唱吴歌。2014年11月,我校学生社团的吴歌演唱在长三角吴文化区非遗成果展演大会上获得一等奖。

3.听吴乐。江南丝竹,悠扬轻巧,明朗欢快,乐曲透析出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性格,也表达着江南人民对青山秀水的江南风光的无限喜爱。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选取吴鼓、古筝作为民乐类特色项目,目前全校共有128名同学参与学习,每到社团活动时间,孩子们或铿锵击鼓,或转轴拨弦,沉浸其中,感受着吴地艺术的熏陶。

4.诵吴诗。在立人儿童的校外阅读书目中,我们搜集从古到今吴地名人撰写的优秀诗歌,以及中外名家创作的关于描绘赞颂吴地风光、人文的名篇佳作,从中选取适合孩子阅读的篇目汇编成册,晨诵时分让孩子们吟诵抄录,使其浸润书香,从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及人文素养。

5.摹吴画。从古至今,吴地画家大师如云,无锡历史上先后孕育了顾恺之、倪云林、王绂、徐悲鸿、吴冠中等彪炳千秋的画坛宗师,其绘画作品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为此,我们一方面引领孩子搜集吴地历史上名画家勤学苦练的故事,来培养孩子们努力向上的意志品质;一方面引领孩子欣赏模仿大师们精美的作品,运用木刻版画的方式,描绘吴地自然风光,陶冶情操,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6.过吴地节日。在民风民俗的传承中,地方节日的开发、传承最为突出。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特别多,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等等,吴地人民以地方独特的庆祝方式和过节风俗,赋予它们特殊的纪念意义。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我们将此作为一项独特的文化资源,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为主,引导孩子们去感受节日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民族认同的乡土情怀。

7.尝吴地饮食。结合学生乐于探索、喜欢操作的特点,我们成立了学生美食社团。每到周五下午,美食社团的孩子们在食堂师傅带领下一起做清明团子、夏至馄饨、中秋麦饼等,在参与地方饮食文化的研究与制作过程中,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不断增强。

8.玩吴地游戏。吴地游戏趣味横生,简单淳朴,往往都配有琅琅上口的吴地童谣。我们引导孩子们通过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吴地的老游戏。一学年来,我们开发了“金锁银锁”“抬轿子”“拉大锯”“孵小狗”“砍白菜”“抬花轿”“切西瓜”“舞龙灯”“丢骨牌”“斗鸡”“翻花”等三十余种吴地游戏,并汇编成《吴地游戏》校本教材。在大课间活动或体育课时,孩子们创新玩法,奔跑嬉闹,此种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课程,既寓教于乐,又健身益智。

(三)研究性课程――力图培养儿童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对于五六年级段学生,我们试图在吴地文化的课程建设中,让儿童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拥有一定的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进而能运用较为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等,并在其中养成进取钻研的探索精神。

为此,我们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选取吴地历史、社会及生活中的专题进行研究,如吴地名人、吴地名桥等,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深入了解吴地本土过去与现在的文化脉络,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一方面又以学校“少年科学院”中“一院三所”(航车模研究所、蓝藻分解处理研究所、“举趾园”种植研究所)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科技教育。一年多来,我们五六年级的孩子一边按照课程建设方案有序地探访了三国城、水浒城、太湖鼋头渚、长广溪、阿炳故居、东林书院等吴地名胜,一边参观了中船重工604研究所、蓝藻分化处理研究基地、太湖花卉培植基地等场所,在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探究中,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不断得到培育。

(四)课程基地――力图多渠道培育民胞物与的人文素养

2013年11月份,我们充分挖掘学校吴地文化教育资源,建立了校内的吴文化校本课程基地。孩子们在此集中学习,了解吴地的历史、吴地名人、吴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锡剧、昆曲、吴歌的婉转清丽,体验泥塑、版画的精致匠心。有时是老师的铺陈式讲解,有时是孩子们自主的探讨交流,孩子们在校内课程基地的空间里加深了对吴地文化的深刻认知和系统理解。2014年3月,我们又在距学校一公里的阖闾古城遗址博物馆建立了吴文化校外课程基地。在校外课程基地的活动中,我们校馆联动,一方面组织孩子们到阖闾城博物馆参观学习,了解更为宽泛的吴文化知识;一方面着力于与博物馆合作开发吴文化校(馆)本教材,培养一支红领巾小导游队伍,引领孩子们在吴地文化浸染中获得更多的真切体验,感受吴地文化民胞物与的博大精深。

第5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俞启定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改进完善的热点问题”的报告。俞教授针对“我国没有教师持证上岗的强制性规定”“教师资格标准偏低,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笼统,缺乏严密的规格标准和考核办法”“教师资格认定与考核、培训粘连在一起,违背考教分离的原则”等问题,从教师资格的性质、学历教育的要求、教师资格的融通性、教师资格的时效性和教师资格考试等方面,对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俞教授认为,资格制度就是一种职业准入制度,在定性上要分为入职资格和发展资格。他认为,当前的教师资格终身制弊大于利,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性,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因此,教师资格制度真正要成为一种专业化资格的制度,还要不断地研究、改进和完善。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朱家雄教授作了“走向生态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告。朱教授从为什么提专业成长这个问题,教师专业成长做些什么,如何进行教师专业成长三个问题入手,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生动形象地剖析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脱节,教师不知如何作为以及教师从业过程中身心疲累的问题,朱教授提出必须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朱教授从科学主义取向引领下的幼儿园课程过多关注理论是否正确,理论是否能演绎于实践,教师能否把握和运用理论的问题出发,通过对比建构主义的教育,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经济等差异性,对社会文化进行反观。他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走向实践理性,走向生态,要在情景下和关系中理解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要让教师成长为解决实践问题的实践者,而不是成为正确理念的实施者;教师要根植于具体的教学情景,成为行动研究者、实践反思者;教师要在反思和行动研究中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让自己的教学有意义。

会议就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规划建设问题分组展开了讨论。

分会场一:本科一组

阎水金副教授首先介绍了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稿。为了适应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和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要求,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确立了不同层次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由校通识课程、院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组成。

与会代表围绕阎老师的报告展开了讨论。代表们重点讨论了拓展课程。在历时三个小时的讨论中,代表们针对以下四个问题各抒己见。

1.各院校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思考培养方案。西北师范大学魏新民教授等提出,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培养方案上也应该求同存异,课程设置应该具有现实的应对性和培养目标的指向性。西北师范大学郑名老师提出,为保证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自身特点,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应该是共同的,所以在核心课程的设置和编排上应该达成共识。

2.分层次培养目标对教材编写的要求。河南大学叶平枝老师等提出了在分层次培养目标确定后的教材建设问题。如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专业特色的精品教材建设,专、本、研各层次教材的分层建设等问题,希望有实力的院校能率先进行教材建设。

3.课程方案的设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问题。与会代表就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关系问题,课程设置和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课程设置和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华中师范大学蔡迎旗副教授提出了课程设置和专任教师短缺的矛盾问题。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指出专业设置过泛、拓展过宽、课程设置过多可能会影响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身发展,课程方案过多迎合市场的需求,可能会影响专业的品性,课程覆盖太宽后,专业的深度就无法顾及,所以覆盖要有相应的办法,如通过对核心课程的聚焦来达到收缩等目的。

4.课程分布的不均匀问题。叶平枝老师也对课程方案中课程设置过多的问题提出了疑问,并讨论了课程精简的问题。周兢教授认为,高校教育类课程加多减少,整合不够,会造成学生忙于上课而无暇看书、思考的现象。郑名老师指出,通识课、专业课、技能课、选修课比例不够合理,各学段课程分布不够均匀,为此,他就如何处理课程方案中的学时安排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西南大学的苏贵民老师则提出了如何合理有效地安排实习和见习的问题。

此外,与会代表还讨论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和五大领域课程之间的重叠或重复问题,技能课和专业课的关系问题,课程要求和课程资源的矛盾问题,学前教育课程发展中的继承和创新问题。

最后,虞永平教授在总结时指出,在市场呼声日隆的形势下,学前教育的课程方案设置要保持专业理性,在学会适应市场的同时,也要学会改造市场或放弃市场。

分会场二:本科二组

郭力平副教授首先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课程计划以及2006年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稿。

郭老师指出,通过对社会需求及人才流向的调查分析发现,目前上海市乃至全国学前教育行业缺口较大,整体水平也正在逐步提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服务于上海的各个幼儿园,但流向其他相关行业的毕业生数也在增加。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对教学计划的修订基于如下四方面的考虑:一是华东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主要为:学校通识教育课程、院系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二是学前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走向(主要课程表现为:学前教育理论与社会文化研究、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与管理研究、学前教育发展与教育应用研究、学前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研究);三是上海市以及我国其他地区的需求;四是本学院的条件和资源,包括硬件设施以及师资配备等情况。郭老师还详细介绍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指出学科门类较齐全,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

与会代表针对拓展类课程、师资、教育实习、专业面试等细节问题开展了交流。

拓展类课程问题:拓展类课程中设置的三个方向(学前教育方向、儿童英语教育方向、儿童传媒服务方向)是否已招生?怎样解决儿童英语教育方向、儿童传媒服务方向与学前教育专业之间的关系?

师资问题:课程实施最重要的是师资问题,怎样落实师资建设?专科教师与本科教师是否有交叉?怎样解决师资上的资源共享问题?本院师资有多少?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活动方案设计?专科与本科师资分开是否有利?艺术类课程怎么安排,师资怎么解决?学生的教育实习由谁承担?

教育实习问题:怎样安排学生的教育实习?如何安排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作?实践课程怎么安排?

专业面试问题:招考时如何对学生进行专业面试?

其他问题:综合艺术教育类考生招生多少?如何收费?高职生与本科生培养目标如何定位?如何避免课程重复?综合艺术教育类学生与艺术系学生是否有冲突?等等。

分会场三:专科组

庞建平老师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高职培训的目标、培训规格、课程类型等,并就让学生在见实习环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的问题同与会代表作了交流。庞老师指出,华东师范大学非常注重各个年级的见实习,明确幼儿园、学生、指导教师各自的职责,与幼儿园进行及时的交流。在此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学前课程内容,既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注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条件和机会,让专科教育和后面的高学历层次教育形成一个有序的坡度。

与会代表就“如何平衡学生的文化课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比例”问题展开了讨论。原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博士生导师、现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王振宇教授认为,学生迫切需要加强教育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从而增强解读儿童的能力。王教授认为艺术技能教育占去了学生过多的时间,缩减了专业理论的学习时间,改革艺术技能教育问题应进一步研讨。

如何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职业角色?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的做法是将上海学前教育现状作为必修课引入课堂,邀请各区的教科研骨干为学生作报告,让学生在学校里就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在谈到上海市幼儿园师资现状的问题时,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施燕副教授认为,尽管上海市每年都有大批学前教育专科、本科学生毕业,同时还有其他形式的短期培训毕业生,上海幼儿园教师的缺口仍然很大。而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实际上还是非常少,使得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都亟待提高。

河南郑州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卢新予副校长介绍了该校集体电子钢琴课的教学改革经验。该校改革了传统的艺术课教学方式,将伴奏、视唱、乐理等不同科目的内容融为一体,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该校还实行教师下园制度,要求教师将幼儿园活生生的改革经验带到学校里来与学生作进一步的探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方老师有十年幼儿园园长经历,她站在园长的角度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要求。王老师认为,作为幼儿园老师,首先眼中应该有孩子,对本专业高度认可并充满兴趣,而不是多么娴熟的钢琴技巧和多么优美的舞姿。另外,王老师非常强调学生参与幼儿园保育、班级管理、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责,不断反思实践。

随着社会和专业本身的发展,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已经从重传统的“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模式,向重教师与幼儿沟通的能力、教学反思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方向转变。在新的形势之下,学前教育专业如何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平衡艺术课程与文化课程的学习时间比例,注重教师教学机智的训练等等问题都在研讨中得到大家的关注。一些学校在相关问题上的成功尝试也为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冯晓霞教授主持了三个分会场的总结交流,各分会场代表对本会场讨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向大会汇报。冯教授高度肯定了三个分会场交流的内容及提出的建议,并指出要将教师资格认定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起来。

随后,冯教授代表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术联谊会将会旗传递给了第四届主办单位西南大学,并提出,希望每届联谊会有一个确定的主题,把学术和联谊结合起来。本届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术联谊会不仅让与会代表分享了彼此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的看法,更让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本届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术联谊会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教育杂志社和上海托幼编辑部的大力支持。

Link between Experts and Friends,Share and Communication

――An Overview of the Third N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Sodality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第6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校本微课;信息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4-0071-03

一、一年级信息课程概述

我校开设的一年级信息课,是围绕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作文早起步”而展开的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校本课程。所谓“网络环境下作文早起步”,就是借助电脑的汉字输入自动识别功能,帮助学生克服识字量有限、手写能力受限这一障碍,通过键盘实现自由表达,使一年级新生入校后即进入作文训练。该课题从2007年开始,主要基于作文教学难的困惑、作文起步晚的现状、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这三点的考虑,开始了“网络环境下作文早起步”的实践探究。三年试点之后在2010年进行了全面推广,实验至今已整整九年时间,效果喜人。

因此,一年级信息课程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键盘打写的能力,教会学生电脑打字,它在整个课题开展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学生作文打写的保障和基础,而为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写训练的逐步加深,我们特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设计了二十五节课,逐层加深难度,让学生掌握打写,本课特以至关重要的三节课为例来说明。

二、目前的问题

一年级校本信息课主要是训练键盘打写能力,属于实践操作类课程。在键盘打写训练的前期,指法的熟练显得格外重要,而学生在离开微机教室后无法进行指法练习,随着一周时间的推移,再进入机房时手指已经生疏。很难达到好的预期效果。因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①键盘膜进教室。在学生刚开始接触指法训练后,教师利用每天空闲时间,带领学生在教室运用键盘膜进行指法训练,从开始的基本键位到后面的全键盘的掌握,做到每天练习,加深巩固的效果。②家长配合督促。在键盘教学的同时,我们会将练习要点以贴子的形式发在各班班级网中,家长们回家后利用每天5分钟左右的时间,监督孩子练习并回帖汇报练习情况。

这样的措施后,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但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困扰。主要是以下几点:①部分学生上课无法掌握。短暂的一节课根本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掌握这节课的训练要点,而下节课来时又开始进行新的内容,这使得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导致环环相扣的内容无法进行下去。②错误或盲目指导与督促。教师和家长不知道如何指导,何为正确,何为需要纠正。学生可能在错误的指法练习中没有得到及时矫正,再次来上信息课时,错误的方法已经很难改正过来。如何能让教师和家长进行正确的指导成了目前教学的难点。

三、微课引入攻难点

录制前,我们先对目前广泛进行的指法训练教程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发现主要有这样两种:第一种,图文介绍式的指法训练教程,例如金山打字。这类教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强,且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不够详细,无法达到指导效果;第二种,简单的视频教程,但这类教程一方面没有从打字者的角度去拍摄,直观性不够高,另一方面在教程中使用的教学方式不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已有认知,另外,没有字幕和重点内容的提示,不利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特根据课程的梯度,设计了三节微课,每节时长5分钟左右,将指法训练中的难点设计脚本并进行录制,特别是正确指法的演示,直观明确的告知教师和家长如何指导,达到统一的指导方案,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反复观看解决自己的疑惑,对照微课内容自我纠正。

以《手指歌》为例。首先将三节重要的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歌谣,学生在练习时手口同步。这节课是在前一节微课《基本键位歌》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每个手指的键位区,并最终掌握每个手指的键位。在对脚本进行多次修改后,最后制定了脚本内容(见表1)。

针对该脚本,在校录课教室进行录制,后期进行编辑加工和添加字幕,形成了最终全长为5分多钟的微课,然后将微课放在校平台网站上,供教师在教室练习键盘膜时,以及家长在家辅导孩子时,以及学生自学时使用。图1、图2分别是微课《手指歌》在学习平台中的位置和《手指歌》中学生正确指法训练截图。

四、产生的效果

微课投入使用后,在家长中得到了积极反馈。很多家长留言表示现在指导孩子有理有据了,不像之前那样盲目的练习。同时,短短的几分钟,他们在回家的车上也可以让孩子观看,孩子们看到老师出现在手机视频里,显得异常兴奋,观看时注意力特别集中,回家投入练习的时候也明显有所变化。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发现,学生的熟练程度和正确度都有明显提高。同时,组内教师也对该微课进行了点评,内容为:该微课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语言上生动活泼,将基本键位比喻成手指在键盘中的“家”,将每个手指负责的上下键位比喻成手指的“邻居”。引课时迅速切入主题,内容讲解时有慢有快,特别是最后的正确指法演示,从学习者的角度拍摄,右下角配上手指歌的内容,直观清晰的告知了学习者应如何去练,也给教师和家长进行指导提供了依据。

五、校本微课资源建设的建议

校本微课的引入,解决了操作类教学时间短、间隙长、学生遗忘、家长不易指导的问题。同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丰富学校校本资源提供了方向。但小学低段校本微课资源建设与基础教育的其他学段不同,有其自身特点,而需要如何建设,需要我们注意:

从学生的难点入手,注重微课与传统课程存在差别,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明确学生的学习难点和重点,制作微课的使用对象是学生,只讲清楚一个难点或一个重点即可,做到短小精悍。

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入手,在小学低段中必须明确学生的学习特点,自主能力较弱,适时地加入一些给家长的建议,便于家长监督学生学习和进行指导。

从教学整体入手,仅仅进行单个微课的设计是不够的,必须要基于系列指定校本微课资源,高屋建瓴的将教学重难点与学生的学习难点联系起来。

《手指歌》作为校本微课中的一节,并不能涵盖全部,但其中表现出的一些校本微课的共性却可以做一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海东.基于微课的校本教研实践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2013(7、8):19-21.

[2]翁健彬.谈基础教育校本微课资源的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5):70-71.

[3]康立平.校本“微课”开发与应用初探[J].苏州教育信息化,2014(5):30-38.

第7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实践体会

2001年,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踏上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路。作为国家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多年来,不断践行课改理念,探索课程三级管理,在全面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又在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勇于创新与实践,校本课程开发走进了城关教育人的视野和7万多小学生的成长历程中。各校先后开发了诸如心理健康教育、诗书画、古诗文诵读、礼仪教育、读书伴你成长、陶艺、围棋、民族文化、乡情、走进名人等学校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积累了很多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以及对《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进行创造性拓展的珍贵案例,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课程实施水平不断提高之时,新的问题也就接踵而来。如何使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够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克服我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只关注到任务、教材、学科、教师、活动等个别因素,缺乏一种系统的、整体的课程意识。因此,如何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我区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让校本课程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之一,是我们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明确思路、准确定位

由于各校的教育资源有差异,教师和校长的课程开发能力有差异,如果仍由学校各自开发高质量的跨学科、跨时空的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旨的校本课程还存在困难,于是经多方论证,确立“区域联动、多元介入,系统开发”的思路,开发基于学生终身需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能关注生命,热爱生活,认知社会的校本课程资源,供学校校本化实施,以其系统性、丰富性、趣味性、实践性、来弥补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空缺和不足。

二、建构开发共同体,分阶段稳步推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研究与开发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课程不断改进与提升的过程。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证明,在开发课程过程中发展课程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策略,推进课程建设过程要经历建构开发共同体和开发与实施阶段。

第一,创新一种工作模式:即行政推动——专家引领——教研促进。

这项活动一开始就是由区教育局整体推进,但又不是完全的行政命令。行政推动工作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采取自上而下的策略,对课时安排、实验团队的组成、实验教师的配备提出要求;鼓励学校在实验过程中凸显各校特色和文化。另一方面将此项工作列为政府重点工作,城关区区委、区政府拨款30余万元用于实验工作。整个实验推进过程还体现了研究工作和行政工作的有机结合。区教研室教研员到实验学校听课150余节,组织观摩交流研讨活动,针对如何创造性使用校本课程资源,如何实现校本化的教育目标,如何组织活动课,以及如何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等给予指导。并邀请省、市教研部门和西北师大专家深入实验学校听课30余节,进行了有效的高位引领,确保实验科学合理地开展。

第二,建立一种机制:即培训机制、年级组负责制、交流研讨制度。

首先,对全区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校本课程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除了采用讲座、课例回放、点评引领等方式进行通识培训外,还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主题解读、课堂教学展示等形式,由任课教师作为培训者进行现场培训。

其次,全区以实验年级为单位建立实验研究共同体。依据大小校搭配的原则,形成实验年级团队,并任命研究能力强的校长担任实验年级的组长,负责组织交流,协调实验工作。实行教研员年级负责制。

第三,促进区域性课程资源“生命生活社会”的校本化实施,使之富有生命力。系统的、辨证的处理好赋权与增能的关系,将资源作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载体,使之校本化实施,给学校教育共同体(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校外专家等)二次开发与实施的机会,并给予充分的专业支持,在此过程中提升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

第8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关 键 词 学校德育课程;德育模式;德育创新实践

作者简介 李亚娟,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儿童发展与德育研究中心,博士

当前,学校德育模式各式各样,层出不穷,都在试图实现促进道德主体的道德学习与道德品质及公民素养的发展的目的。但从学校培养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需要结合教育的时代背景对学校德育模式做整体生态性的思考,需要关注学校德育创新实践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德育模式,特别需要理性地思考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的道德教育使命,在探索、改进和完善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积极寻找学校德育践行的可靠路径。因此,构建学校德育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基于中小学德育创新实践的德育模式探索。

应该明确的是,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必须立足于中小学德育创新的实践情境与发展前景,结合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纲要及精神,既要充分强调学校教师需要掌握并拥有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技术原理与操作方法,更要从学校如何培养人的人文与社会功能角度来思考整体提升学校德育课程品质的路径与策略。一方面,就学校德育课程功能而言,是学校结合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在德育课程与教学实践中规范地运用课程论、德育原理、德育课程文化资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量特征与精神性。另一方面,就学校德育课程内部结构而言,具体指学校德育课程整体规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质量与精神特点,主要从学校德育课程整体设计科学、德育课程实施过程高质量、德育课程评价多元以及注重学校德育课程文化构建四个方面进行整体动态性分析与衡量。因此,总体来看,学校德育课程模式能够帮助学校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怀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怀儿童全面发展应该是所有中小学共同的价值观。从国际上公认的几种道德教育课程来看,譬如:威尔逊的“符号”课程模式、麦克费尔的“体谅”课程模式、纽曼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美国品德教育课程模式四中课程模式皆是关怀儿童的手、脑、心的综合、整体、全面的发展,强调儿童的自我发展与精神,强调儿童主体成长生活与社会适应过程中的实质性能力,强调儿童通过社会生活情境进行体验,理性地进行判断、推理、行动的能力。关怀儿童全面发展这一信念,将影响学校德育实践,将帮助学校进一步从整体上科学了解学生的需要、发展、能力、动机和兴趣,将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角色信念、以及如何促进儿童进行道德学习;将帮助学校思考德育课程的内容有哪些组成部分,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组织实施;将帮助学校思考德育课程的环境、学校的环境是什么;帮助学校思考学校德育课程的规划、开发、决策者应如何去选择;将帮助学校思考如何评价学生,如何进一步思考德育课程的价值,以及如何确定学校德育课程的价值;当然也会帮助学校教师解决在努力实施德育课程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思考学校德育课程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譬如,琅琊路小学在多年教育探索过程中,由儿童、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协商完成《儿童公约》,基于“快乐做主人”的理念,着眼于儿童的快乐全面发展,它是学校生活中的“宪法”“法典”和“心灵之约”,是琅小的学生、教师、家长为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而发出的尊重儿童的教育宣言,它赋予了成长中的儿童不可侵犯的权利,并将这种权利落实在教师,家长以及孩子的内在心灵世界,尝试通过公约将儿童所在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发展成一个教育共同体,让儿童在舒适、信任、尊重的氛围中快乐地成长,从而也成为培育孩子公共精神的土壤。南京市雨花台小学以“教孩子学会生活”为办学理念,践行生活德育课程,让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叙述着自己的生活故事,增加生活阅历、本领与智慧。板桥小学的《启德》《立德》《冶德》课程、共青团路中学的《德育课程指南》、雨花台中学的欣赏型德育微课程等等,这些都体现出学校具有坚定的关怀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信念。

二、保证学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高质量

课程开始于计划,只有当教师在真实的课堂中,对真实的学生实施课程的时候,课程才变成现实。仔细的规划和开发学校课程固然非常重要,但教师意识到它将会产生结果并且拥有在课堂中实施课程的技能更为重要。因此,我们有理由谨慎地对待课程实施的过程,如中小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对于保证课程的实施质量,进而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品质来说非常重要。

学校层面 首先,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前瞻性与反思性智慧。促进课程成功而有质量地实施,有很多重要的因素,其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能力与态度,动机与责任特别关键,只有教师的卓越发展,才能有学生的卓越发展,今天教师的质量往往决定明天学生的质量。因为教师了解学生、了解教材、了解课堂,在这个根本前提下,有利于从课程的高度去理解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够在与学生共同经历的课堂上,客观分析总结出学生学习课程是为什么、是什么以及怎么学的问题,进而能够对学科课程进行科学设计,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教师与教师一起合作完成课程实施的流程。因此,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在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富有前瞻性并务实地进行课程实施,非常重要。

第二,学校课程实施中的规范管理与智慧。如何让学校课程管理既具有科学性,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又富有人文性,发挥引导、激励的作用,这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领导智慧和管理艺术。学校德育课程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实施过程中校长承担协调和领导人角色,需要针对学校课程管理建立可操作性的制度,以此让学校课程的相关人员熟悉并理解学校课程的总体政策有明确的意识,譬如研制《学校课德育程计划的决定和实施条例》《学校德育课程管理制度》《教师德育工作要求》等涉及德育课程管理的制度,除此以外,为更好地进行德育课程实施,还需要校长具有道德目的(善待学生、教师和家长,试图改变学校生活);改善人际关系(与各种不同的人与团体建立关系,竭力激发和鼓励学校教师);知识创造与分享(校长作为学习的带头人并与他人分享);形成一致性(关注学生的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领导素养,具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管理智慧与艺术,为学校德育课程实施创造规范而又宽松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帮助学校德育课程实施落到实处,而不是游离于学校教学之外。

第三,学校课程实施中积极的教师评价。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无论是德育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由于工作复杂性与特殊性,我们应该倡导赞美式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价,而不是以一种导致教师自己消极并与其他教师关系恶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这都会很深刻地影响学校课程的实施的质量。对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可以采用教学档案袋的方式,帮助教师构想对自己、对学生最有价值的教学理论方向,它既是教育教学的反思性汇编,也是教学资格和能力的表现。以积极的导向对教师进行档案袋式的评价,不仅利于教师课程实施,更有助于教师作为专业的个体的综合发展。

行政层面 学校课程的行政决策者除了学校校长以外,还有一些个人和群体,他们的决策往往决定学校的课程计划的实施程度。譬如各级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地方政府、课程督导人员、课程专家以及教研员等,他们通常与学校校长及相关人员一起工作,他们以各种方式影响推动着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的监督、评价机制。南京市玄武区、雨花区、建邺区、江宁区、栖霞区、六合区等都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各方力量的充分支持下,充分支持学校德育的规划设计、德育课程实施、德育队伍培养,为德育工作者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与工作环境,引领德育工作者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打造一支既有独特的教育风格和人格魅力,又有实践创新和育德能力的德育工作的领军队伍,构筑德育工作的人才高地,引领德育队伍走向专业发展。

三、实现学校德育课程评价多元化

通过对南京市学校德育课程的调查与了解,各级各类学校在尝试构建德育课程评价方面存在很多困惑与难题,但各学校仍然尝试探索德育课程的评价多元化。通过多元的评价过程,学校将明确现有德育课程是否达成了预期目标,是否适应学生需求,并保证学校德育课程目标具有统一性、持续性。譬如,夫子庙小学的“星星论语课程”,通过建立“学生星星论语课程档案袋”进行课程评价,在这个档案袋里,既有报告书,将学生六年必修和选修的星星论语课程一一罗列,认真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报告书上会被盖上特制的印章。学生自己的体验收获、老师的激励话语、同伴的合作互助、家长的亲情参与,也都能在这本报告书上留下痕迹。而档案袋里最让学生激动的是六年来各式各样的作品:有开笔礼、成童礼、状元礼的证书;有12张图文并茂的游学手册;有在课程中留下的精彩照片;有“名人”或是手拉手小伙伴赠送的礼物、有金灿灿的孔子智慧奖章……星星论语课程档案袋,引导学生“自省自励”“见贤思齐”,使他们通过这种过程性的、多样化的、积极主动的评价走向成功。

四、用行动研究方式构建学校德育课程

确定学校德育课程构建的总体方向,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首先需要实施发展诊断策略,在科学诊断基础上,确定德育特色品牌的教学促进、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取向。具体的学校德育课程用行动研究方式构建学校德育课程特色的过程包括优势发展诊断、主题提炼与顶层设计、模式构建三个重要内容。

其一,自我诊断、集中优势发展

我们需要仔细思考学生及学校的优势是什么,学生、教师和学校如何注重自己的优势。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他的新学年开学讲演中说的,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为有用之才。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擅长做精做细,发挥它的顶端优势,把它变成我们的品牌。

其二,主题提炼、顶层设计

仅仅思考并找到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紫色奶牛”还不够,因为我们还需要继续思考,我们为何是与众不同,我们有什么资本能够持续地与众不同下去?当今社会最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德育课程必须要根据已经分析出来的特色与优势,进行精确地提炼,让所有成员了解学校的顶层设计的思想与过程。主题提炼、顶层设计即工程学概念,引申为旨在谋划发展战略的思维方法和先进理念。它是一种以核心理念为指导、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从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和整体营造计划。譬如,南京市逸仙小学附属幼儿园的“逸乐童心”课程、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基于“汇”文化的初中生生涯规划指导的校本课程等,都是学校对实践多年的课程经验进行针对性、现实性、校本性主题提炼,并从课程文化的高度进行整体顶层设计。

其三,模式建构

学校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以上两个环节之后,可以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学校的特色与模式。譬如,夫子庙小学学校以“星星论语”微型课程为主干,形成了“科学探究、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为维度,以“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为主题的德育课程体系。每一个“星星论语”微型课程都制定了《课程纲要》,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进行相应的规定。从学校系统整合的角度,学校形成了校长室—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课程实施团队等分级、分层的管理模式,每个课程的开发都要首先经过教师讨论和专家论证,并由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二是必须要有课程目标、要求和课时安排,并试行一个阶段后,才可正式实施;三是要有比较可行的检测,反馈、调控和激励办法。科学有序地推进、整合环境课程、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形成以“星星论语”为品牌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并科学对德育计划进行管理,以《星星论语》读本为主干,生发出“星星论语课程群”。每一个微型课程都有具体的内容,并通过“课程纲要”“课表”,对其课程时间、实施、评价等进行具体规划,以求落实到位。学校在百年的办学实践中,一直坚守着学校文化传统,传承孔子教育思想,从“亲仁、尚礼、志学、善艺”等方面践行素质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孔子文化”办学特色,并在德育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创造性地构建了小学素质教育的范式,成为传承孔子文化和教育改革实验的典型。

总之,学校德育课程构建的行动研究过程,是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实施行动、解决问题的系列过程。即学校德育现状特点诊断、学校德育特色建设定位、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规划、学校德育品牌规划实施、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总结、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推广,然后继续针对学校的校情(教师、学生、德育课程资源、共同体等)、国家课程的总体精神,进一步做循环研究分析,逐渐地与学校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这一宏观层面来整体思考学校德育课程构建。

五、力保学校德育课程与学校培养

目标的统一

第9篇:如何建设校本课程范文

近十年来,我们在上海黄浦与嘉定、浙江温州、安徽合肥、江苏南京等地区推进旨在提升中小学课程品质的变革行动,这项行动后来被人们谓之为“品质课程”。我们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品质课程”实际上就是直面现实问题、以解题式思维推进的课程变革过程。

一、直面问题:“碎片化”与“大杂烩”的课程变革

当前,学校课程变革的热情比较高,但是拼盘式、大杂烩或碎片化的课程改革普遍存在,离“良好的课程”还有很长的路程。推进“品质课程”,我们发现了学校课程变革的八个问题。

1.不贴地。没有学校课程情境的分析,空降式课程开发,不基于学校实际,没有在地文化意识,不关注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2.无目标。不少学校的改革是为了课程而课程,课程建设不是基于育人目标的实现,脑中没有育人意识,眼中没有育人目标,育人目标与课程目标不能很好地实现对接。

3.无逻辑。没有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或整体规划,学校课程建设只是一门、一门的校本课程累加,处于“事件”状态,没有形成“面”的气候,没有“体系”意识。没有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提出自己的课程理念,办学理念与课程理念一致性比较弱,更别谈基于理念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连接”或“贯通”了。

4.大杂烩。学校虽然开发很多课程,但对课程无合理分类,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与结构性比较弱;杂乱无序的“课程碎片”以及随意拼凑的“课程拼盘”,很难发挥整体育人效果。

5.不活跃。课程实施方式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科学习为主领域,以知识拓展为主追求,辅之以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对户外学习、服务学习、综合学习、动手操作等方式用得很少。

6.无评价。没有课程认证与评估,课程开发随意性比较大;课程设计没有具体评价考虑,课程实施效果不得而知。

7.无关联。学校课程建设没有触及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没有关系,中小学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他们内心觉得“课程开费时间”,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用;浅尝辄止的课程开发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落实行政推动或为了外显办学特色而已。

8.弱管理。基于现实因素,中小学对教学管理是抓得很严的,但因课程开发对学校来说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所以大多数学校的课程管理都比较弱,不受重视。从现实情况看,中小学教师普遍没有课程意识、课程开发能力比较弱,更不懂得如何管理课程,课程资源意识也比较淡。甚至还有不少校长还存在“课程是虚的东西,只要上好课就行了”的错误认识。

中小学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颇值得我们关注。如何寻找一条可靠务实的道路,让我们的学校课程变革走上健康的道路?我们的做法是:分析真情境,解决真问题,总结真经验,推进学校课程真变革。因此,“品质课程”本质是发现、解决课程改革问题的过程,是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

二、典型案例:以“课程群”破解碎片化课程问题

如何解决课程的碎片化问题?在上海市嘉定区,我们采取“课程群”的思路与方法来推进这个问题的解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越来越要求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性与完整性,不能忽视核心素养的任何一个侧面。中小学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如何通过课程建设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群的构建则顺应了这一要求。

什么是课程群?课程群是为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围绕同一学科或主题,将与该学科或主题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整合构建而成的有机的课程系统。根据课程群的这一界定,课程群可划分为知识型课程群、方法型课程群、问题型课程群。其中,知识型课程群多是同一学科课程的射线式拓展与组合,而方法型课程群、问题型课程群则更多地表现为跨学科课程的主题式聚焦与吸收。

课程群具有三大特征:一是聚焦性,课程群集中指向特定的育人目标与素养维度,或科学素养,或艺术素养,或语言素养等。二是关联性,课程群以知识、方法、问题等逻辑联系为结合点,并在课程建设中体现出课程间的内在逻辑,突破“各自为战”的碎片化或大杂烩状态。三是整合性,课程群通过对课程的重构、设计,填补原先课程间的空白,删除原先课程间的重复,体现群内一门课程对另一门课程的“意义”,并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领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含义。课程群建设是在同一学科或主题基础上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有利于引导学习、启迪思维、激发活力,使学生素质得到综合提升。

实际上,仅仅把几门有内在联系的课程“召集”到一处,只能算是一个“课程集合”。只有课程聚焦了一定的目标,把握了课程间的逻辑关联,完成了课程的整合,成为一个课程体系,才能真正称之为“课程群”。在此意义上,中小学推进课程群建设应将重心放在相关课程之间的目标聚焦、逻辑关联以及内容整合上。

构建课程群应遵循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原点聚焦原则。生长是课程的原点,课程群建设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原则,密切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品格,以及如何培养是构建课程群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二是特色对称原则。中小学的办学特色或特色项目要通过课程群来体现,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就要有相应的课程群来支撑,这样的办学特色才是真正的办学特色,才会对学生成长有真正的价值。三是同步发展原则。构建课程群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构建课程群的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能力会得到更快、更好地提升。四是有序推进原则。构建课程群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项工程,涉及面宽、时间周期长、工作量大,需要大量的调研与思考,需要缜密的思维与细致的工作。课程群建设要明确课程群的目标和任务,突出重点,分步推进,避免盲目性和无序性。特别是,要做好课程群建设的规划以及实施方案,制定相应的行动路线与保障措施,确保课程群建设能稳步有序推进。

“品质课程”实践表明,课程群是一种思维工具,是一种解决碎片化问题,重构课程的思维工具。可以说,构建课程群已成为中小学优化课程设计、突破碎片化课程、深化课程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

【链接】

课程群的构建与学习需求的深度满足

为了进一步明确课程群的意涵,把握课程群的建构方法,“品质课程”项目组举办了主题为“课程群的构建与学习需求的深度满足”的论坛。

论坛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汤林春所长指出,课程群的引入,站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围绕学生素养的培养构建不同课程,但又要避免出现简单的课程加法以及交叉重合现象,使课程之间更具有内在的、实质的联系。课程群的构建可以对学校的课程进行优化与整合。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张德海副局长则以“课程群与品质教育”为题,畅谈了嘉定区在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的设想。他认为,基于品质提升的课程变革,以适合学生健康快乐可持续成长为核心价值,以满足学生学习的深度需求为目标。为此,嘉定区目前在课程群建设的构想方面,主要有基础型课程的分层分类+多元可选的课程拓展、以主干课程和相关课程形成的“同心圆”涟漪课程、特色学科及其扩展的支持课程以及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个性化定制课程。同时他也指出,改变是激动人心的,但又是会承受痛苦的,因此课程群建设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面向学生个体学习需要的课程建设既需要顶层设计,又需要一线教师鲜活的创造。

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凤光宇院长以桃李园实验学校的“提升语言学科教学有效性的课程群建设研究”为例,论证了学科课程群建设在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变方面的实践意义。一是使教师有了学科课程意识;二是使教师实现了四个关注,即关注学科教学功能、明确为什么教,关注学科教学整体、明确如何教,关注学科课文内容(主旨)、明确教什么以及关注学科资源整合、明确有效教学支架;三是使教师得到了多维发展。

上海市嘉定实验小学介绍了学校的数字素养课程群的构建实践。根据《21世纪技能》,结合学校的实际,嘉定实验小学构建了三领域四水平的数字素养课程,并提出了从“内容”到“标准”(精准)、从“经验”到“理性”(精细)以及从“粗放”到“集约”(精致)的数字素养课程发展思路。

“品质课程”项目组崔春华老师则以英国的PSHE课程架构与实施为例,为课程群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国际视角。他认为,课程建设应照顾到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一个或某一些热点,有意无意地选择性“失明”,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他认为,英国PSHE课程启示我们,课程建设不仅仅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而应转向既“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同时也“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中的“人”来加以思考,并在课程内容上予以关照。

“品质课程”项目组负责人杨四耕老师在题为“课程群的构建与学校课程变革”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当前一些学校存在着为课程而课程、为体系而体系的现象,学校课程建设出现了“碎片化”“拼盘式”或“大杂烩”的状态。他指出,课程群的构建实际上需要思考为什么、为了谁以及怎么办的问题。课程是一个复杂系统,课程群的构建需要在复杂范式上理解。他以多个学校的课程建设为案例,生动阐释了人们对课程群表层与深层的理解。表层的课程群,表征为知识技能与课程门类的逻辑聚合;深层的课程群,则是生活经验与学术课程的逻辑聚焦。他提出了一个可供学校建构课程群的参考框架,即“课程矩阵”。通过“课程矩阵”,人们可以更好地分析课程与目标、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升课程理性,更好地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资料来源: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月活动“课程群的构建与学习需求的深度满足”报道)

三、深刻启示:突破问题对我们的限制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看到: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改革是因为我们对现实不满,是因为现实有问题,是因为我们想挣脱问题对我们的限制,是因为远方有我们想要的东西。实际上,没有问题意识的课程改革往往只是为改革而改革!

“品质课程”的实践表明,课程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得以深化。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课程改革会表现出不同的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如初期的课程逻辑问题、中期的课程深度推进问题、后期的课程疲软与高原问题,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