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活动不可分性范文

经济活动不可分性精选(九篇)

经济活动不可分性

第1篇:经济活动不可分性范文

关键词:经济活动分析;发电企业;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发电企业作为电力行业的领头羊,同时也是支撑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经济支柱,尤其是随着我国电力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发电企业,必须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性,充分掌握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和内容,才能更好地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在发电企业经济管理中加强经济活动分析的应用作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一、经济活动的对象和内容

所谓经济活动分析,主要是利用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以及业务核算等,应用专业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与成果进行反映的重要技术性经济指标,利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来定性和定量,找出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成因,就各项因素给企业的经营成果指标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各项指标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达到科学客观评价企业各种计划地完成情况的目的,为企业掌握经济发展趋势、内部潜力的挖掘以及经验教训的总结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为了更好地将其应用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就必须对其对象和内容进行分析。

就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来看,主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成果的体现。具体来说,对企业生产产品的数量、品种、产值、物资消耗指标、收入、成本、利润、资产负债、劳动生产率以及价值指标、质量指标、数量指标、经济指标等一切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相关的指标等均为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就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了宏观经济、市场环境、竞争能力、生产经营、企业发展、财务状况、人力资源分析等内容。[1]

二、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分析,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经营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如果仅仅采用财务分析或会计核算,只能够活动数字资料,难以发现这些数字背后的经济实质,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肤浅性。采用经济活动分析,不仅可以从财务方面进行分析,还可以从业务方面进行研究;不仅能够进行事后控制,还可以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结合起来,实现全程有效控制;不仅可以进行静态分析还可以根据经验情况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研究。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可以从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掌握最真实、最准确的情况,挖掘出症结所在,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发电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三、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提高发电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注重经济活动分析成效的提升,但就目前来看,目前我国一些发电企业在经济活动分析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在分析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成本与利润的核算,而没有对生产经验指标进行预测,对市场信息的了解也不够及时,难以满足当前竞价上网、厂网分开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没有结合当前发电企业自主经营和盈亏自负的现状。二是虽然罗列了很多数据,且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而很少对具体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导致经济指标与技术指标脱节;三是在对待具体问题的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并没有结合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整改;四是目前很多发电厂缺乏完善的经济活动分析软件,在重要数据归口管理方面还没有达到统一,导致很多专业的分析数据不同,难以有效地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开展。

四、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当前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存在的不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发电企业,必须针对当前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不足,采取一系列有效地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地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应用策略。

1.健全机构组织,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在发电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中,必须由企业领导的负责,并确定由责任部门牵头具体抓紧落实的任务,以确保经济活动分析的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落实。各部门根据要求提供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做好经济活动分析。二是定期召开例会,形成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每月、季度、年度均在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利用专题分析、口头汇报等形式,将常规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形成经济活动分析的长效机制。三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确保经济活动分析具有足够的分析深度、广度,提高分析的快捷性、准确性和客观性。此外,还通过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不仅增强了展示的效果,为该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宣传发挥了明显的作用[2]。

2.认真开展分析,确保分析质量

一是始终结合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发电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影响经济活动的因素进行整理、收集、分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深刻地分析,做到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二是抓住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充分地分析,从而确保问题的有效解决。特别是应针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重点分析,不仅摸清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掌握其发展趋势,还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三是对于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进行分析。四是确保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相结合,单项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相结合,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够正确的得到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从而作出相应的对策和改变。

3.创新分析方法,提高分析水平

在经济活动分析中,不仅要利用对比、分类、因素等分析法,还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确保经济分析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从而确保发电企业经营分析能力的不断提高。在进行数据统计、情况说明时,始终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保证数据及口径的一致性,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并进行同期比较。从分析内容的深度来看,不仅符合要求,而且尽可能地避免了片面性,确保了分析结果的全面性、综合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从而揭示企业经营的内在关系,并在所提意见、建议和措施要建立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符合发电企业实际,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过经济活动分析,这样发电企业管理层就能更加准确清楚地掌握市场变化趋势,了解各种对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产生影响的因素,为进一步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4.加强分析监督,做好考核培训

经济活动分析必然会有一个“两极化”发展的趋势,即微观上会越来越深入、细致、到位,会越来越需要强大的数据支撑;宏观上又要求能从细微的分析中跳得出来,结论会越来越简单、准确,预测会越来越科学、精确。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难度大,要求工作人员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同时,熟悉并能够应用现代化的统计方法和分析手段。因此,作为发电厂应加强专业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5.运用经济活动分析辅助决策与支持系统预测分析

过去由于缺乏专业的辅助决策与支持系统预测,导致很多发电厂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难以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有关经济数据。因而作为发电厂企业领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引进专业的经济活动分析软件。首先就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了成本计划和考核指标,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由各相关部门编制有关的报表,并上交计划部汇总,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总体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找到上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相关整改措施之后领导进行审批,再通过执行对整改工作的检查得出结果,不仅实现了重要数据归口管理的统一,而且很多专业的分析数据得到了有效地分析,从而有效地确保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得到有效地开展,最终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注入强劲的动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经济活动分析在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发电企业,必须结合时展的需要,切实掌握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和内容,认真分析自身在经营管理中经济活动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健全机构组织,提供组织保障,认真开展分析,确保分析质量,创新分析方法,提高分析水平,加强分析监督,做好考核培训,才能提高经济活动分析水平,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亚娃.经济活动分析在供电企业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

第2篇:经济活动不可分性范文

[关键词]经济行为;人性;非理性;经济刑法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4-0187-03

[基金项目]西南政法大学教育教研青年项目“从矛盾到协调:法学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及其合理定位研究”(批准号:20070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世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刑法理论和实践。(重庆401127)

从吉林石化分公司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从而引发的松花江水污染重特大事故到山西“人造泥石流”导致尾矿库溃坝从而引起的重特大事故,从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的事件到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销售含有大量三聚氰胺的有毒奶粉罪案,无不让我们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类的经济行为正在严重失范?如何对这些失范的经济行为作出合理规制以获致相应的社会秩序?这恐怕是当下正处在高度工业化的我国所面临并且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经济活动”作为本文的基本范畴,有必要对它进行探讨。何谓经济活动,学者们是存有争议的。有学者指出,所谓经济行为,从狭义来说,就是指能够直接观察到的人的经济活动,例如,消费、储蓄、投资、税收、广告,等等。从广义而言,经济行为不仅指人的外在可见的经济活动,而且还包括与外在经济活动相应的动机、态度、预期等内在的心理活动。有学者则认为,经济行为一般是指经营战略、策略以及具体的手段方法。还有人从国家政府管理的角度主张,所谓经济行为是指政府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以政策、法规宏观地调控社会经济关系的管理活动。在政府的各种行为中,经济行为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从上述列举的有关经济行为的三种界定来看,“经济行为”具有多义性。这种“多义性”是作者不同的研究目的使然,基于不同研究目的而对“经济行为”内涵进行扩张或限缩。

合理界定经济行为的前提是对“经济”内涵的准确把握。“经济”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所著的《经济论》一书,它被用于概括奴隶主的家庭管理。其后,古希腊另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所著的《政治学》也认为“经济”是研究家务,即奴隶主经济问题。在现代经济学看来,经济活动是指人类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会做出各种选择。因此,本文以为所谓“经济活动”就是指人类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过程中所做的选择活动。这一界定至少有两点需要进一步诠释:第一,经济活动发生的领域只能是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当中。具体来讲,所谓“生产”是指人利用各种资源直接生产出产品与劳务的过程。“生产活动犹如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农场使用化肥、种子和劳动,将它们变成小麦和稻谷。现代化工厂使用能源半成品原料、电脑控制的机械以及劳动力,生产出卡车、电视机或牙膏。航空公司使用飞机、汽油、劳动以及电脑控制的订票系统,提供给旅客从国家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快速旅行服务。会计事务所使用铅笔、电脑、纸张、办公空间以及劳动为顾客提供审计或税收返还服务”。这是人最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分配则是指生产资料和成果的分配。生产资源的分配是在生产开始前进行的,包括生产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和在不同产品或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生产成果的分配是生产后的分配,它是由生产资源的分配所决定的。这两种交换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台理配置和满足人们对各种不同产品的需要。消费,在广义上同样包括对生产资源的消费和对生产成果的消费。资源稀缺与消费需求的矛盾决定了消费的选择性。生产资源的消费水平影响着生产成果的消费水平,而人们对生产成果的消费选择反过来又制约着生产资源的消费选择。第二,强调经济活动是一种选择活动,表明人类的经济活动总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在理性与非理性、道德与非道德、规范与失范之间作出的选择。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活动只存在于选择活动之中。

实际上,作为人类活动之一的经济活动是人性的直接反映。因此,只有认真对待人性问题,才可能理性地分析人的经济活动,析出其非理性的侧面,从而探寻到合理规制非理性经济活动的法律路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将目光投向了经济活动本身,却或多或少忘记了探查人类经济活动最为根本的起点,即对人性的研究。西方传统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的,正是这种出于自私目的进行的市场交易可以达到最佳的社会效果。在亚当・斯密看来,人类的自私本性本身就是理性的。自亚当・斯密提出人性假定以来,人类以自己为中心盲目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完全忽视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极其不和谐的现象。因此,研究经济活动必须以人性探讨作为起点。

人,不论是作为独立的个体或者组成各种各样的复合体(如法人),都是在通过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人都是利己的。但是,人的利己又不得不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人所处的时代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人口的素质、自然环境等。这在经济活动中尤其明显。如果一个人的经济活动超出了客观条件所能承载的限度,那么他的经济活动最终无法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这些或来自于人,或来自于自然的各种客观条件要求人的利己必须有限度,否则人的利己行为是不能实现的。换言之,只有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才可能最终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需要。

正是因为人性使然,人总是想挣脱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这是人类的一种选择活动。这种选择活动是理性与非理性、道德与非道德、规范与失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当理性、道德、规范在人的选择活动中占据主要位置时,行为人的行为就符合社会秩序的要求;相反,当非理性、非道德、失范占据主要位置时,行为人的行为就可能失范,从而破坏社会秩序。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为了获取相应的秩序,人类必须对这些外显的、非理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外部规制(他律)。外部规制的方法主要是法律。通过法律的规制,将人非理性的一面改变为理性选择。而在这些外部规制的法律当中,最严厉的法律非刑法莫属。而正是刑法的最严厉性,又决定了它在调整非理性的经济过程中必须做到理性,即坚持“不得已”原则。刑法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刑法的这种保障作用也是通过其独立性表现出来的。刑法的独立性,即刑法和其他法律部分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最严厉的手

段――刑罚。刑罚的内容轻则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重则剥夺人的生命。因此,刑罚只能不得已时才能够发动,即在其他法律不能有效保护某种利益的时候,刑法才可以介入。“法益保护并不会仅仅通过刑法得到实现,而必须通过全部法律制度的手段才能发挥作用。在全部手段中,刑法甚至只是应当最后予以考虑的保护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其他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例如民事,警察或者工商管理规定,非刑事惩罚,等等――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它才能允许被使用。人们因此称刑罚是‘社会政策的最后手段’,并且将其任务定义为辅的法益保护。”因此,坚持“不得已性”是我们动用刑法有效、有力、有序规制人类非理性经济行为的根本保证。这正是刑法理性之所在。

在刑法中,规范非理性经济行为的规范总和就是经济刑法。具体来讲,经济刑法具有以下根本特征:

(一)经济刑法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法律是否独立,根本就是要看是否有其独特的调整对象。人类的经济行为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个环节,从生产、分配、到交换、消费,都是人类经济行为的具体体现。经济刑法调整的对象包括了在经济领域内实施的应受刑罚惩罚的所有非理性经济行为。独立的调整对象是经济刑法独立性的根本表现。

(二)经济刑法的空白规范相对较多。从刑法的法律属性来讲,经济刑法调整了其他法律不能调整的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存在于经济法、民法、行政法等其他部门法中。基于立法技术的考虑,经济刑法中多采用空白罪状的立法模式。所谓空白罪状,就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中存在其他部门法以及法规的规定情形。比如,非法狩猎罪,必须以违反国家的狩猎法律为前提。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必须以违反国家的金融管理法律法规为前提,等等。这一特性也使得经济刑法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刑法。

(三)经济刑法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均比较强。与其他类罪相比较,经济刑法与普通公民伦理观念距离得更远。相应地存在大量专业性、技术性的规定。也正为如此,经济刑法中的犯罪更多是“行政犯”。这种知识体系上的专业性与实践性是经济刑法独立学科本相的重要表现。

第3篇:经济活动不可分性范文

一、知识经济活动内涵矛盾的特殊性

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穆尼在与艾伦·赖莱合著的《工业,前进!组织原理及其对现代工业的意义》一书中指出:“从形式的意义上讲,组织就意味着秩序”,“组织是每一种人群联合为了达到某种的目标的形式”。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巴塞尔在其所著的《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把组织界定为“对所有权被分割的实体的管理”。概而言之,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有序地结合起来的整体。

作为组织,必然具有目的性、系统性、有序性与有机性。目的性,是说任何组织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设立的;系统性,是说组成组织的各个元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序性,是说组织内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与时间顺序的;有机性,是说为了协调组织的活动,必然存在着担负不同职责的职能部门的分化,这就类似于人体的各个器官,既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又彼此贯通,密切配合。知识经济组织作为组织无疑具有组织的一般规定性,作为一类特殊的经济组织,又必然具有区别于其他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特点。

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活动的矛盾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在以保密、专利权、特许权等方式对知识要素(仅限于应用性知识)作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的场合,产权人通过知识的使用通常能获得超额利润,这就是知识的内部经济性。这种内部经济性无疑与专利权等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相关。之所以要作此类产权制度安排,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知识生产的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就知识的公共性消费可以拓展知识的作用范围,增加知识的使用价值,提高社会的总福利水平而言,知识又应该是共享的,不应该为私人、少数人所垄断的,这也就是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源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同时为众多人共同消费的性质。知识的内部结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内部经济性的增强,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减弱;内部经济性的减弱,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增强。非知识性资源(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除外)则不相同,其消费本质上是排他的、竞争的,不可能在为某人使用的同时,又供其他人所使用。非知识性资源的消费,除给产权人带来经济效益以外,尽管也可能会使非产权人获得相关效益,但这种相关效益只是间接的外部经济性,而不是直接的外部经济性。由于知识的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源于非公有产权安排所赋予知识的消费排他性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消费非排他性的矛盾,因而,也可将其称之为知识消费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的矛盾。

第二,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因为通过知识的投入可以不断开拓出新的投资领域与不断提供出新的更有利的投资机会,进而提高劳动、土地、机器设备等实体性资源的产出效率,推动生产函数向坐标图象的右上方移动,因而知识投入具有边际报酬递增倾向。然而,这种由知识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只能在不同的程度上抵消或抑制实体性经济资源投入所具有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却不可能消除这种倾向。也就是说,在与知识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存在的同时,与其他经济资源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仍然存在,由此便构成了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

第三,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严格的工艺流程与环环相扣的流水作业线,突出强调的是统一性、常规性、一致性、整体性,全部经济活动就类似于一部机器,劳动者个体则相当于这部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或螺丝钉。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因开拓、创新成为主题与基调而必然强调差异性、独创性、非常规性与个体性;另一方面因知识的生产有赖于人类知识的积累与多种知识的交融、综合,又必然强调协作性、互补性、综合性与群体性。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这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必然要求劳动者个体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活动的变化。在新的结合方式下,劳动者必须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机动性,与此同时,个体之间又必须能够彼此沟通,相互配合,表现出高度的整体协调性。

第四,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矛盾。工业经济活动是严格有序的,甚至严格到操作者必须按事先设计好的规范与程序来动作。知识经济活动则不同,虽其整体活动表现出高度有序性,但其个体活动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正是因为存在这种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才使个体有可能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知识经济活动所包含的这一整体有序性与个体无序性的矛盾,也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的组织形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

第五,刚性与柔性的矛盾。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由于知识的含量较低,技术更新周期较长,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较慢,所以,某种经济组织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或刚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高投入必将导致技术更新周期缩短,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加快,并要求经济组织形式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如果说使经济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刚性,是包括知识经济活动在内的任何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一般前提的话,那么,使经济组织形式同时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柔性,则是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特殊的条件。

第六,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除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外,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均含有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流动性,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所具有的空间位移性。非流动性,则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发生空间位移时因遇到阻力而导致流动性或部分流动性的丧失。知识作为动产的一类,尽管在流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但相比非知识性动产所遇到的阻力却要小得多,流动性也要强得多。知识性动产与非知识性动产在流动性方面所具有的显著差异,也会对知识经济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七,自主性与控制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劳动者个体从属于机器体系,其活动处于完全的受控状态,不具有自主性。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劳动者个体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为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又需要对自主进行的个体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使个体自主性与整体控制性这一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同样是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重视的。

二、知识经济组织代化原则

基于对经济组织优化一般要求的认识与对知识经济内涵特殊矛盾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高运行效率原则。判断某一知识经济组织形式是否合理,首先应看其是否有利于知识经济活动高效率运行。知识经济活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予以下因素:一是实现知识资源与其他资源在系统内外合理配置的机制是否健全;二是促使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潜能的机制是否健全;三是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曾理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四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协调。

第二,低运行成本原则。某项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如果是以高成本来支撑的话,那么这种高效率则可能是无利可图甚至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不仅要坚持高运行效率原则,还要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知识经济运行成本,主要包括以下项目:一是各种经济资源在结合过程中所发生的内耗;二是管理、协调费用;三是激励、监督成本。在上述3项成本中,第一与第二项通常是此消彼长的。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并不是说应使知识经济活动运行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处于最低点,而是说在知识经济活动效率既定的前提下,应使其总运行成本最小,亦即使知识经济活动的净产出最大。

第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人从属于机器,主体受制于客体。因而在进行工业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机器体系与工艺流程的需要,而不是主体的需要,对物的组织被置于第一位,对人的组织则服从于对物的组织。从这种意义上说,工业经济的组织原则是客体性原则,而不是主体性原则。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自主性、个性发挥着主导的、关键的作用,是主体支配客体,而不是客体役使主体。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才能满足主体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工作的需要,如何才能为主体充分展现其个性的魅力与进行多样化的工作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知识经济组织设计遵循的原则应是主体性原则,而不是客体性原则。

第四,弹性原则。如前所述,知识经济包含着有序性与无序性、刚性与柔性的矛盾。为使这些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必须使知识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弹性。具体说来,一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与包容性;二是要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三是要使其具有较强的可调整性;四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第五,开放性原则。知识经济领域是高度开放的领域。与物质、能量通常是单向直线式流动不同,知识的流动通常是双向并呈辐射状的,知识经济网络由此交织而成。知识经济网络不存在固定的边界,随着认识的深化与新认知领域的开辟,其网线必然越来越密集,其边界必然越来越拓展。基于这一特点,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应使所设计的组织具有不断拓展自身边界与最迅速、最充分地与外界进行知识信息交流的能力。

三、知识经济组织架构特点

知识经济活动是知识的生产活动、流通活动、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的总和。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与组织形式作—剖析。首先探讨—不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安排。

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3大类。与其对应,知识生产也包括基础知识生产、应用基础知识生产与应用知识生产3大组成部分。因基础知识生产只具有外部经济性,不具有内部经济性,其产品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故只能由国家出资举办研究机构按非商品生产的形式来进行。

应用基础知识,一方面因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故可被归入公共产品之列;另一方面因其应用范围与应用者集合可大体确定,从而可借助一定形式将其外部经济内部化,故又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应用基础知识的这一双重属性便决定了对其生产组织主体安排可作如下选择:或者由国家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公共产品来生产,或者由私人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私人产品来生产,或者同部门、同行业的企业共同出资作为准公共产品来生产。

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应用基础研究资金全部由国家来提供,难免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二是应用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使用者一般是特定部门或特定行业,此类事业若由国家来举办,便可能因无法清楚地把握需求及其变动状况,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难以吻合。

第二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研究成果的需要者有可能因自身财力限制而无法取得研究成果的使用权;二是某些耗资巨大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有可能因举办者财力不足而无法进行。

第三种形式,既不存在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也不具有第二种形式的缺陷,它可以灵敏地适应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及其变化,可以在不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的情况下保证应用基础研究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还可以使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利用,因而,在笔者来看,不失为一种最适合于应用基础研究进行与发展的组织主体安排。

应用知识,可进一步被区分为常规知识与非常规知识。与此相应,应用知识的生产也可被分为常规知识生产与非常规知识生产。因常规知识是在某实践领域被普遍应用与反复应用的知识,故可通过数据化与编程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语言,对象化为计算机功能,使其得到更为广泛、更为经济的利用。非常规知识生产包括非常规技术生产与非常规经验、技能生产两部分。其中的非常规技术生产,或可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研究机构来进行,或可由企业成立研究机构或组织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作何选择为宜,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财力与其对非常规技术的需求状况。财力雄厚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大的企业,一般可自行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进行非常规技术研究;财力单薄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小的企业,则直通过外购方式或吸收无形资产投资的方式来满足自身对非常规技术的需要。非常规性经验与技能,因只能通过劳动者干中学来获得,故其生产无法通过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而只能通过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与激发劳动者于中学的热情来进行。

关于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或组织方式。按照雷蒙德·E·米尔斯与查尔斯·C·斯诺的观点,工业经济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功能型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的基本特征是等级制,通过专业分工系统逐层向上,从一种标准化工作过渡到另一种标准化工作,再通过自上而下的命令链,对整体活动逐级进行指挥、控制与协调。随着知识尤其是特殊性专业知识成为企业资源的核心,功能型组织经过部门型组织、矩阵型组织的短暂过渡,于20世纪80年代演变为网络型组织。笔者认为,网络型组织区别于功能型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现代知识经济活动是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来进行的。这些团队相互关联,按照若干基本组织原则,通过灵活的、强大的交流网络彼此协调,不存在集权控制,其团队的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的转换而变动的,故团队组合又被称为不规则型企业。在不规则型企业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独立的,能够自主决策的,同时又在更大的范围背景条件下存在,并须遵守这种背景条件,以达到自治与协调的高度统一。这种以团队为基本单位的网络型组织显然能最有效地利用知识,最迅速地积累与创新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最充分地展现个性的特点与最迅速地对外界变化作出反应。

第二,职位权威让位于知识权威。维娜·艾莉在其所著的《知识的进化》一书中谈到,在与功能型组织共生的官僚制度中,你拥有的职位决定了你的权力,存在的是职位权威。但在网络型组织中,权力来源于你所掌握的知识与所了解的人,存在的是知识权威。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知识开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主导性力量。

第三,组织边界可以无限拓展。在功能型组织中,由于权力体系是按照等级层次构造的,所以组织的规模或边界必然要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在网络型组织中,不存在集权控制,因而组织的规模或边界也就不会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随着新的知识供给单元或知识消费单元的出现,网络的边界必然向外拓展与获得不断递增的知识规模效益。

第四,联合成为主流。在采用功能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往往以获胜企业兼并失败企业而告终,被兼并者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在采用网络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的结果则通常是竞争双方达成联合的协议。与兼并不同,联合意味着在继续保持双方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双方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动作,这无疑是实现竞争双方知识资源交流与共享的一种最有利的组织形式。

第五,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在以等级制为特征的功能型组织中,为满足集权式管理的需要,信息主要是纵向流动或纵向传递的。而在网络型组织中,由于团队之间主要通过彼此的沟通对话来协同动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或横向传递的。以信息横向流动为主的网络型组织可以使信息知识资源得到更为迅速、更为充分、更为经济的利用。

第4篇:经济活动不可分性范文

【关键词】服务业;生产性劳动;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036-02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服务业比重大大增加,这与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中预测的一样。文章致力于分析服务业比重的不断增大对经济的增长产生的影响。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贝尔认为,工业社会的服务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和零售业,而“在后工业社会里,强调的是则一种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如果我们把服务业分类为个人性质的;企业性质的;运输、通信和公共事业;以及保健、教育和管理,最后这个类别的增长对于后工业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这是一个新的知识界——在大学、研究机构、各种专业以及管理部门——不断扩张的类别。”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不同,它是一个包括了金融、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业等对经济增长贡献日益增大的服务行业。

二、服务业的性质——生产性还是非生产性

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当今服务业的劳动究竟属于生产性劳动还是非生产性劳动呢?它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什么影响呢?首要的问题就是服务业经济活动的性质。

对此,学界观点大致有以下四种:1.服务业的活动是非生产性的。斯密认为,区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活动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生产价值,制造业的活动是生产性的,而服务业作为不生产价值的活动,它的比重增大是对经济增长的一种侵蚀。马克思也赞同斯密的观点,他认为,生产性劳动是指在资本主义关系下能被转化为可变资本的、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2.工业部门内也有非生产性劳动,如产品的装潢。巴兰和斯威齐发现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销售和广告的巨大发展,甚至在生产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为销售努力而增加的非生产性劳动。3.部分服务业的活动是非生产性的。沃尔夫认为,教育、医疗、公共事业等都间接有利于生产力的恢复和提高,因而有利于产量的增加,属于生产性劳动,流通领域是唯一非生产性的活动。4.服务业的活动不是非生产性的。很多现代经济学家认为服务业往往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为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服务,它通过交换也能成为商品,因而服务劳动属于生产性劳动。

综上所述,判断某种劳动是否为生产性劳动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看是不是有利于资本积累;另一个是看能不能增加财富。全部经济活动可以划分三种:一是生产生产资料的活动,二是生产消费资料的活动,三是流通领域的活动。第一种有利于资本积累,当然也有利于经济增长;第二种能够增加社会财富,当然也对经济增长有所贡献;而第三种虽然可以帮助在生产活动顺利进行,但是它本省并不能增加任何东西。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即使服务业中存在生产性活动,它的比例的增大也不利于经济增长。

三、后工业时期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在后工业时期,服务业比重大大增加,这似乎出现了现实与理论的相悖: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服务业为什么还会迅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与工业经济时期不同,后工业经济不在一味追求产量,而是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工业竞争的方式也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和新奇的优胜。这就给服务业提供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作用的可能。

首先,当今的资本积累不仅仅是物质资本的积累,还包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积累。在工业经济时期,资本积累主要靠物质资本的积累,而在后工业经济时期,“产品创新”的竞争方式要求资本积累还涉及“人力资本”的积累,而这又以“知识资本”的积累为前提,因此,教育的投资和发展变得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

其次,服务业提供的个人消费品有利于劳动力的恢复。在后工业时期,餐饮、旅游等的部门的规模迅速扩大,劳动者对这些产品的消费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和经常,劳动者在对这些服务产品的消费中,身心得到放松,有利于对在劳动中消耗掉的劳动力的恢复。可见,这部分服务活动虽然不直接参加资本积累,但也通过加速劳动力的恢复,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第5篇:经济活动不可分性范文

关键词:企业家活动配置;长期经济增长;创新;探究

中图分类号:17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068-02

关于企业家活动配置的问题最早是由凡勃伦提出的,他认为企业家就是用以一种灵敏的和创造性的生产方法来为自己获取财富、权力以及声誉的人,他们不关心他们的生产活动是否对社会有益。熊彼特提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他认为,经济的发展就是企业在不断地开发新的产品,创造新的生产模式、开拓新的市场、获取新的原材料以及建立新的企业结构的一个破坏性的创造过程。而在这之后Baumol也就熊彼特的思想进一步阐述了企业家充当的角色,他认为,企业家并不都是建设的和创新的,在有些时候,他们甚至是一个对企业有害的寄生虫。他通过大量的国内外的资料研究观察发现企业家精神在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活动中间的配置对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创新和创新的传播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本文继承并拓展了熊彼特所提出的企业家精神思想,通过分析探究企业家活动的配置与经济的增长活动之间的深刻联系提出,国家要想提高经济中的R&D的投入水平,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能力,就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进行发展与创新,建立一个激励创新的报酬体系,引导企业家向生产性的创新活动方向发展,只有这样经济才能平稳快速地增长,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一、企业家生产活动的两种类型

通过对熊彼特的企业家思想理论和Baumol对其理论进一步的阐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主要强调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企业有关R&D的投入水平又决定了其内生的技术创新。这就说明企业家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增长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和一些贫穷落后的欠发达国家要想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经济水平就要增加企业家的供给。

而Baumol还指出,企业家的生产活动具备两种特质,他们既可以将他们的精力投入到R&D等生产活动中,进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水平和促进技术的创新发展;他们也可以把他们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一些非创造性的、甚至是非法的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中,结果只是带来财富的转移,对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的增长没有一点作用,甚至还不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企业家的生产活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带来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生产创造性的企业活动;另外一种就是对社会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毫无作用,仅仅只是财富的转移的一种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

企业家的生产活动的两种特性说明了企业家的数量和企业家的活动配置对于经济的增长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家活动配置的优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报酬结构和企业家活动的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企业家在不同的领域或者行业活动的配置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比较重要,也就是企业优势和企业的报酬结构,而对于企业比较优势来说,企业的报酬结构对于企业家的活动配置的影响更具主观引导性。此外,人们对于报酬的观念的理解主要是考察企业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等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企业的报酬结构主要包括物质方面的结构和精神方面的结构。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报酬结构对于企业家活动配置的影响。

一方面,在企业的物质报酬结构上,我们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只要企业家的生产性活动配置取得了更多的物质报酬,而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的配置取得了比较少的物质报酬,那么,在这样的趋势下,社会中的企业家将会把其主要精力配置在生产性的活动上。以此类推,企业家获得的精神报酬越多,他们也越会把注意力放在企业的生产性的活动上。因为企业家追求的最根本的还是利益和报酬,是报酬决定企业家的活动与决定的。也就是说,当企业家们更多地专注于企业的R&D的投入与研究创新企业的生产技术时,他们就能够站在一个社会经济的正面,获得更多社会的尊重和支持,进而得到更多的社会荣誉以及经济利益和更高的社会地位。相反,对于企业家将其才能更多地配置到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时,获得的结果不会令人满意。此外,如果同时考虑企业的物质报酬结构和精神报酬结构,当企业的物质报酬和精神报酬方向一致时,对企业生产性活动的配置有加强的作用,但是当企业的物质报酬与精神报酬有分歧时,不同的企业家将会采取不同的活动配置方法。在企业家创业的初期,企业家的活动配置会更容易被企业的物质报酬结构影响,当企业家的创业活动达到一个高度的平稳时期,企业家将会更多地考虑精神报酬方面的因素。

另一方面,当一个新手企业家开始创业时,他会不自觉模仿并学习成功的企业家或者是前辈的经验,他们的活动的配置也会受到前辈活动配置的影响。因此,在一代影响一代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企业内部报酬结构对企业家活动的配置的影响具有历史的依赖性。如果出现越来越多的从事非生产性的活动的企业或者企业家,这样就会造成不良后果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是一个恶性循环。同样,如果企业家生产性活动配置占整个社会的比例越高,社会的经济活动就会倾向于生产性活动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我们要提倡企业家们要更多地走技术创新的生产性活动的企业之路。

三、我国企业家活动配置的现状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政府一直在提倡我们新生一代自主创业,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争取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技术水平,加强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但是在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下,走创新技术发展之路有一定的难题。

(一)政府对于创新技术经济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我国虽然大力提倡我们走发展创新技术的生产性的企业活动之路,但是对于一些国内市场,仍然有部分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牢牢抓住不放,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借国家的名义进一步巩固其市场权力。这对于我国发展创新技术生产性的企业很不利。这就要求政府要在颁布相关政策的同时,加强对这方面的行动和力度。

(二)非生产性寻租活动的企业比例过大

纵观我国近几十年的社会经济市场,我们发现,企业家的寻租活动和官员的腐败行为一直贯穿我国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几乎涵盖了社会和生活的所有领域。我国经济活动有很明显的寻租效应,目前经济市场上普遍存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企业家之间相互寻找关系、联系感情、然后交换资源、最后获得经济利益。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社会经济法制很不健全,政府对于这个方面的管理和控制不严,使得我国市场经济完全向非生产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

(三)私营企业的竞争力降低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创业的趋势下,私营企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更多的国外企业纷纷来到中国占领市场,而国有企业也一直受到政府的垄断与扶持,在这两种企业的竞争压力下,私营企业的市场也一直在萎缩。此外,由于前几年世界经济泡沫的产生和市场经济的衰退,更加剧了私营企业经营的不善,使得私营企业只能在这两者的夹缝间艰难地生存。

根据上面分析,我国目前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生产型的企业的巩固与扶持,建立一个良好的经济循环模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改进我国报酬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创新措施

通过上文对我国企业活动配置的市场环境与报酬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摆脱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的现状,遏制我国寻租活动的发展,我们就必须要对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进行可持续的改革和创新,降低寻租活动的报酬,引导我国企业家将资源配置在技术改革和创新的生产性活动中,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经济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完善的产权体制,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扩大生产性活动企业的发展机会,提高生产性活动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生产盈利,引导大家把更多的精力、物力投入放到生产技术创新上来,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使得我国经济能够持续的增长。

其次,我们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来减少政府机关权力和经济之间的联系,遏制现象的发生,提高对官员的监督,加强公务员选拔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建立一个良好的政治体系和经济环境。

然后,我们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健全的市场法制体系,加强对政府官员行政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对社会市场经济环境的监督。我们要剪断我国政府官员的关系网,打破各级官员之间的垄断体系,减少官员之间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与此同时,我们政府要将行政管理权合理分配并控制,使得各官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减少一些非必要的的寻租活动,进一步减少非成产性活动的生存空间。

最后,我们也要加强我们社会新生代的技术创新意识的培养,加强他们的正确的价值观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并努力改进社会的报酬结构。因为只有加强了新生一代对于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学习,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寻租活动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危害,进而引导他们向能获得更高地位和更多荣誉的生产性活动方向前进和发展,从而改进我国的非货币性的报酬结构,推动我国生产性活动的发展,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第6篇:经济活动不可分性范文

关键词: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发展

一、会计核算的整体分析

1.会计核算的概念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任何经济实体要进行经济活动,都要求会计提供根据经济活动信息转换来的客观、真实、正确、完整、系统的会计信息,这就需要对经济活动信息进行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并且将经济活动的内容转换为会计信息,成为能够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概括并且综合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状况的会计资料。因此,会计核算是在将经济活动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证报告的工作。

2.会计核算的特点

(1)从价值量上反映经济活动状况

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经济的活动状况。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人们不可以单凭观察和记忆就掌握经济活动的全面情况,也不可能简单的由表面计算经济活动的深度信息。虽然有三种量度(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但是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是通过价值量来综合计算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和结果。所以单一的使用三种量度是片面的。所以,会计核算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反映单位的经济状况――数量以及货币。并且有其余的辅助计量,比如劳动计量。

(2)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经济活动没有遗漏;连续性要求经济活动进行产生的信息转换不能中断;系统性要求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揭示客观的规律。三者缺一不可。

(3)对全过程的反映、预测

核算会对单位各部门经济活动进行确实的反映,对不论是已经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活动进行监督和核实,对未来将要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经济活动一直处于动态的形式下,并且全过程都处于核算的反映中,对于企业是一种安全的保障。

3.会计核算的作用分析(会计核算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这里简单说明下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在当下的社会中,不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小企业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的发展是社会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重视小企业的数量,发达国家更是重视小企业的质量。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小企业在数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为社会提供了超过半数的就业机会,创造了相当份额的国民财富。所以会计核算对小企业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中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基本运营,可以健全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使财务情况明晰化。

二、监督在会计中的整体分析

1.监督在会计中的有关概念

每一项经济决策都有其存在的目的,并且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运行。如此说来,监督就像是规定和要求,规范着决策的运行路线,监督着决策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使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能够正常的进行并且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2.监督在会计中的特点

(1)事后监督、事中监督、事前监督

会计要对单位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三种监督相结合以保证经济活动的正常和有序进行。事后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分析;事中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事前监督是在经济活动开始之前就对要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和程序。

(2)合法性、合理性

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都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在建立和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条例进行,以保障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三、在企业中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及重要性

核算和监督的关系已经不言而喻,在会计中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更是密不可分。企业之所以能够有目标,有计划,有规律的在市场活动中存活下来,核算和监督就是不小的功臣。核算和监督的存在就是企业的健康的象征,也是企业长久地立于世界之林的有效保证。简单的说,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就是建筑的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稳固。

一个企业只有真正的讲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结合起来,通过严谨的完全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会计核算,为企业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而组建系统的完整的,严密的会计监督将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不向外流失。在组建会计核算体系时,要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去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会计监督必须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企业已经完善好的会计核算体系为蓝本,系统的组建企业的会计监督系统,以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讲,会计核算为其发展创造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会计监督保障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流失,从而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第7篇:经济活动不可分性范文

【关键词】经济外交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目标排序

经济外交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与对外经济贸易关系,运用经济、贸易手段来实现其对外战略的外交活动。经济外交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表示经济是某一国家外交特别强调的侧重面,另一种则表示经济是某一国家外交所使用的特殊手段。其实质性内容包括:由一国政府或代表本国政府的机构或官员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以经济力量为手段或依托、为实现和维护本国国家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同时,经济外交决不仅仅局限于外交活动,还包括指导经济外交活动的政策,如一个国家通过外交活动促进进出口的政策也属于经济外交。在当今国际交往中,经济利益成为国家利益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经济上的联系和交往,已经越来越成为各国之间最主要的交往和联系,经济外交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各国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协调与发展,而经济外交正是各国追求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

经济外交是经济与外交的辩证统一,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已从“以经济促外交”进入“以外交促经济”的时代。目前中国政府和中国外交部门、地方的经贸部门、大型集团型企业、民间部门都在全力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大力加强经济外交工作。经济外交的主体不同,其活动的目标也就不同。经济外交不但要突出重点,还要兼顾其他,这就需要对其目标进行排序。

一、系统目标的设定

利用专家决策系统,采用系统因素分析法,对所研究问题构成系统的目标进行设定。为防止偏差过大,覆盖不全面,可首先取定一个在系统中上下层关系较多的,或与其他元素联系较多的元素Si,找出相应的关系集合:A(Si)没有回路的上位集,指Si与A(Si)中的要素有关,而A(Si)中的要素与Si无关;B(Si)有回路的上位集,指Si与B(Si)中的要素相互有关系;C(Si)无关集,指Si与C(Si)中的要素完全无关;D(Si)下位集,指D(Si)中的要素与Si无关,反之不成立。

由于目标集合的取定必须涉及决策人的效用函数,不便进行具体的分析,但现实中对外经济工作紧紧围绕下述宏观目标展开。

一是推进周边外交,切实做好中国与周边地区及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外交。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其国际利益主要集中于周边地区。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50%集中于周边地区,应加大周边外交的力度。

二是参与多边外交,大力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为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三是更好地发挥对外援助的政治效应和经济效应,重点是择优援建与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标志性项目,提供紧急救灾援助,派遣医疗队,扩大人才培训规模。

四是加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结合,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和优势,与不同国家进行了科技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生产等形式多样的多、双边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为我国和平发展赢得充足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供给,赢得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五是处理好同东盟的关系,这将有利于减少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避免与美国的直接对抗,并有利于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东北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可以实现中、俄、日、朝等各方利益的均衡,并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

六是要巩固和发展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建立和启动救济机制,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贸易纠纷,积极组织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案件,切实保护好我国企业的利益。

由于我国的经济外交范围比较广泛,包括金融外交、能源外交、发展援助外交、对外投资合作、区域合作、服务贸易等多个方面,经济外交的主体不同,其活动的目标也就不同。当经济外交的主体是具体的实体集团或部门时,其活动的目标就应更为细化和实际,如在如何利用境外资源、引进外国技术与资金、提升出口产品的档次、开展服务贸易、扩大工程承包、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等目标集中进行排序和选择。但所有目标的大前提是为国家利益服务,并且如何通过这种“经济外交”使中国真正成为国际社会的“参与建设者”和“负责任的大国”。

国家的经济外交的基本国策可以几十年不改变,指导经济外交活动的大宏观政策可以不变,但具体实施经济外交活动的目标的设定应该是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目标的设定是动态过程。并且应该保证目标设定的动态一致性,即目标不仅在行动的初期选择期是最优的,在行动的执行过程中也是最优的。正是因为如此,经济外交活动目标的设定和排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影响目标的因素分析

对每一个目标,应对影响目标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当今经济社会,面对信息爆炸的局面,用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等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已不可能,可尝试直接从数据中学习并生成贝叶斯网络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这里的系统可以是经济研究的大系统,也可以是处理模型的小系统。即需对上面提到的每一个目标的A(Si)、B(Si)、C(Si)、D(Si)集合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经济系统是个动态随机系统,应采用动态贝叶斯网络进行分析。动态贝叶斯网络是复杂随机过程的图形表示形式,是动态系统建模和状态估计的方便工具,也是进行预测、原因推理等的重要工具。它是为了解决动态的不确定性问题而将贝叶斯网络扩展成带有时间参数的网络而形成的,可用于解决动态的不确定性问题。具有非线性、可解释性、可扩充性强等优点,可通过进行因子分解来提高在统计和计算上的效率以及精确和易理解的概率语义等。和传统的贝叶斯网络一样,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联合概率分布由变量的条件独立性假设来确定。

从数据中学习动态贝叶斯网实际是寻找和训练序列集匹配度最高的动态贝叶斯网。一个动态贝叶斯网可以展开成一个长的贝叶斯网,扩展贝叶斯网的学习算法处理动态贝叶斯网学习的做法是从训练序列中学习到两个贝叶斯网结构:初始网B1和转换网B2。给定先验和转移网络,可表示出一个任意长度的动态贝叶斯网络。通过引入一个评分函数,评价初始网B1和转换网B2定义的动态贝叶斯网反映训练序列的准确度,然后由搜索算法寻找最好的动态贝叶斯网,即寻找最好的初始网B1和转换网B2的组合。

另外,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必须涉及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具备完善的评价功能、监测功能、预测功能。问题不同,背景环境不同,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也应不同。要根据国别情况有的放矢。一方面,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因而许多国际上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不一定适用;另一方面,不同的国家及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社会人文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及环境状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外交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服务。

三、隶属函数的确定

人脑作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对于自然现象的反映往往都是模糊的。这种模糊有来自于客体自身的模糊性,也有认识角度的模糊性,关于隶属函数确定的研究不但需在模糊信息的处理上做工作,也需要涉及主体对隶属度确定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目前大多数系统隶属函数的确定确定方法还停留在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上。几种常用的方法有模糊统计法、例证法、指派方法、二元对比排序法等,但各种方法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最简单的方法是借助于指派方法的思想来确定隶属度函数。将目标落实到数量分析时,目标按不同的类型可分为效益型目标、成本型目标、固定型目标、偏离型目标、区间型目标。效益型目标是指目标值越大越好的目标,成本型目标是指目标值越小越好的目标,固定型目标是指目标值越接近某个固定值?琢越好的目标,偏离型目标是目标值越偏离某个固定值?茁越好的目标,区间型目标是指目标值越接近某个固定区间(a,b)越好的目标,如果只按照线性隶属转化显然不合实际。可根据问题的性质套用现成的某些形式的模糊分布,然后根据测量数据并借助于其他的数学方法,比如最小二乘法、集值统计与随机集落影等方法确定分布中所含的参数。思想仍是采用初步确定粗略的隶属函数,然后再通过学习和实践检验逐步修改和完善,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和调整隶属函数。常用的模糊分布有矩型、梯形、k次抛物线型、Г型、正态、柯西、岭形等;每一种分布又分为戒上型、中间型、戒下型三种形式。

由于对于同一模糊概念,不同的人会建立不完全相同的隶属度函数。如何寻找与之最为接近的隶属函数,或者说更逼近地反映评价指标所表达的客观实际内含,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其所呈现的状态特征,值得重点探讨。

四、目标评价

在完成目标的设定、影响目标的因素分析、隶属函数的确定等工作完成后,目标评价及排序可采用量化的方法来进行。根据问题的不同,可选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理论、层次分析法、最大可能—满意度法等系统评价的不同方法建立评价模型。

协调的总体相关程度,一般由模型所具有的耗散结构、耦合体系和概率分布的特征来加以确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综合水平,建立系统协调性评价的非线性多目标模型;将数据包络分析理论应用于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中,采用多个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建立了基于目标规划的系统多目标综合集成评价模型等。

由于量化方法存在共同的缺陷:以单目标为优化前提,精度低、可解决问题的维数少(即所容纳的问题复杂度低),动态性分析程度差等。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目标集合中各个目标要基于其重要性划分优先级;在动态模型中引入正负偏差量使方程具有一定弹性,以增加求可行解的机会;建模过程中可以先做必要的简化处理,忽略次要因素,但当被忽略的因素对决策有重要影响时,会危及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应做有效性分析;当模型的解出现多个最优时,预先对变量定界,或在得出最优解后对某些变量赋予上下界进行数量分析。

在我国,虽然政府和中国外交部门、地方的经贸部门等都在大力加强经济外交工作,但学术界相关于经济外交的体系理论研究尚属于发展阶段,尤其是关于经济外交活动的目标排序问题探讨更少。本文初步探讨在对经济外交活动的目标排序这个复杂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整体框架。进一步的研究应该是深入到具体的背景,如结合具体的地方经贸部门,对其涉及经济外交活动目标进行实时排序,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中顺:新时期中国经济外交理论与实践[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2] 杨福昌:经济外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第8篇:经济活动不可分性范文

 

计划与市场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计划与计划经济,市场与市场经济既有密切的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我们都有必要把计划和计划经济,市场和市场经济区分开来,模糊二者的界线,甚至将二者等同起来是不妥当的。计划和市场是可以而且应该相结合,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则不能相结合。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必须把握和处理好计划与计划经济,市场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以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四个关系。只有把握和处理好四个关系才能卓有成效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和偏差。

 

一、 计划和计划经济可以兼容,但计划不等于计划经济

 

计划和计划经济是可以兼容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甚至可以说计划和计划经济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因为计划经济离不开计划手段,没有计划也就谈不上什么计划经济。但计划不等于计划经济。计划和计划经济的实质、内容和产生存在的时间都是有差别的。计划和计划经济并非同时产生,也不一定非得同时存在。计划比计划经济的产生在时间上要早得多。一般说来,人类一开始从事经济活动的时候就有计划。因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是逐利性的有目的的活动,因而必然是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没有计划或计划性,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取得预定的成效则是相当困难的。在整个人类经济活动过程当中,都有计划,而计划经济并非存在于整个人类经济活动过程当中,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才有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在建立初期,在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确实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一体制所固有的弊端也明显地暴露出来。它的主要弊端就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大家都吃社会主义的“大锅饭”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实践证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对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功不可没。但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 市场和市场经济可以兼容,但市场不等于市场经济

 

市场和市场经济是可以兼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甚至可以说市场和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因为市场经济离不开市场,离开市场就没有市场经济。但市场不等于市场经济。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实质、内容以及产生存在的时间都是有差别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并非同时产生,也不一定非得同时存在。市场比市场经济的产生在时间上要早得多。市场和商品、商品经济是差不多同时产生的,没有市场存在就没有商品经济的存在,离开了市场,商品经济就无法运行。市场和商品、商品经济确实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市场经济则是和资本主义制度差不多同时产生的,是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尽管商品经济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就产生了,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是自然经济,而不是商品经济。所以不存在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性手段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已被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了的效率最高的经济运行方式,具有无穷的活力。市场经济之所以具有无穷的活力,带来高效率,是因为市场经济的逐利性、竞争性、开放性和平等互利性,能够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最有效地防止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带来人们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曾出现过多种经济活动方式,如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开放的商品经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以及发展了的近现代的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市场经济等。在所有这些经济活动方式中,市场经济是效率最高的经济运行方式。对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所带来的高效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这一部伟大著作中,曾给予了热情的赞扬,他们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1〕“它第一次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1〕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热情赞扬的奇迹,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必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事实也是如此,在短短30年的改革开放中,经济体制改革以市场取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并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我国的经济空前活跃,充满生机,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无疑是巨大的,取得的成效令世人瞩目,令国人振憾。

 

三、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并行不悖

 

计划和市场并非同时产生。一般说来,人们一开始从事经济活动就或多或少就有计划或计划性,但人们从事经济活动,通过市场则是商品经济产生以后的事。然而市场产生后并不排斥计划,而是和计划一起调节人们的经济活动。计划与市场都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既然二者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那么计划与市场就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兼容互补的。计划和市场通过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产生更好的结合效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调节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但计划调节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邓小平指出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2〕也充分说明了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调节手段可以结合,同时存在,并行不悖。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决不是说不要社会主义的计划,而是反复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3〕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问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调节手段同时并存合乎经济运行规律,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都可以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调节手段来确保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

 

四、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体制,难以兼容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运行方式,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也就是经济体制,是不能兼容的。实行公有制是计划经济有效运行的关键,实行多种所有制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关键。实行计划经济的情况下公有制和私有制是根本对立的,是不可以相容的。但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公有制和私有制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可以相容的。通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我们已经突破了把公有制和私有制根本对立起来的观念,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属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运行方式,属于经济体制,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但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可兼容性。因此市场经济始终未能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干预和困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只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不是计划经济体制,那么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的要求来运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如果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两种体制同时运行,则必然阻碍甚至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发展,甚至于把本来不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弊端硬是强加于市场经济。如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坑、蒙、拐、骗等不道德行为,权力经商,以权谋私的行为等,本来是与市场经济没有必然的联系的。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绝不是骗子对骗子的经济,“要发财,靠胡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红顶商人”,坑、蒙、拐、骗等不诚信行为是难以容身,无法存在的。把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本来不属于市场经济的问题硬是强加于市场经济,这是对市场经济的偏见。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对经济生活的行政干预和权力的滥用则使以上行为大行其道,欲罢不能。从这个角度看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也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彻底退出经济运行领域的过程,是限制和减少行政权力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是政企职责分开的过程,是减少腐败,提高社会主义经济道德的过程。

 

五、 结语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这段话的精神实质,我认为一是揭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不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二是从新的功能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十分正确的、创造性的科学思想观点。但并没有明确计划与计划经济,市场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以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结论:第一,计划和市场是经济手段,是方法,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方式,是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手段必须区分开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方式,而社会主义经济调节手段则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途径和方法。第二,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调节手段同时并存合乎经济运行规律,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同时并存则违反了经济运行规律。也就说,在计划与市场关系上的结合论、在计划经济与市场关系上的对立论都是正确的。因此,不管是搞市场经济还是搞计划经济,经济的正常健康运行可以同时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不排斥市场的,同样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不排斥计划的。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不可以同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后,我国经济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之中,但由于没有完全弄清楚计划与市场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因而使转轨变成了并轨。如不扭转这种倾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路将变得非常艰难而漫长。第三,计划不等于计划经济,市场也不等于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调节手段是互补的,是可以内在统一的,也存在主辅的问题,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是互斥的,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根本不存在主辅的问题。所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由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体制,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再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最终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实践上的重大进步和发展。第四,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计划与计划经济,市场与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以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四个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尤其是能够使我们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和偏差。

第9篇:经济活动不可分性范文

 

一、分配功能

 

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法学应是权利义务之学。军事经济法作为法学的部门之一亦不例外。权利和义务的本性决定了权利和义务机制的运作必定影响到人们的利益。从军事经济法的角度来说,必定影响到军事经济主体的军事经济利益。从这一意义上讲,军事经济法就是有关军事经济权利义务的规定,就是军事经济利益分配的规定,就是利益分配之法,军事经济法正是以此发挥其分配功能的。

 

军事经济法的分配功能有两个层次:其一是资格及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对从事不同军事经济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规定,使一些符合条件者获得从事某种军事经济活动的资格。这种资格的获得意味着取得了对某方面军事经济资源的利用的权利。而利用资源的不同,将导致取得的收益不同,因此这可以说是一种间接分配。这主要体现在军事经济市场主体规制法中。如2002年10月,中央军委颁布了面向市场经济的《装备采购条例》。次年,总装颁发了《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管理规定》,为非公有制企业设置了与军工企业相同的“进入门槛”。2005年6月,国防科工委颁发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其第三条明确规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行分类管理。第一类是武器装备的总体、关键分系统、核心配套产品科研生产许可。第二类是武器装备的一般分系统及其它专用配套产品科研生产许可。由于第二类许可没有数量和比例上的限制,只要符合条件,都可能获得许可,如高强度钢板、电子仪表等设备,为非公有制企业获得第二类产品许可打开了大门,非公有制企业取得了进入军工生产的资格。这一规定影响到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范围,并最终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利用社会上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及资源的状况。

 

但不论是资本还是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讲都是公共的,因此法定地限制一些人的使用显然有不公之处。于是,基于利益平衡之考虑,需要军事经济法通过直接干预的形式,影响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产业、不同能力的经济主体的最终收入,这是军事经济法分配功能的第二个层次,这一层次的分配既体现在影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如民用企业从事军工生产时与军工企业同等享受增值税、土地使用税等减免优惠政策等),又体现在再分配中(如军费在人力资源、武器装备及各军兵种之间的分配等)。

 

为达到公正分配的目的,军事经济法据不同的分配刘象,采取了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它们在军事经济法分配功能的作用下,使各种利益得以平衡,军事经济得到健康发展,国家安全利益得以保障。这种分配的平衡性或整体的公平性是军事经济法分配功能的特性所在。

 

二、激励功能

 

现代经济分析的基础是“理性人”,又称“经济人”假设。“经济人”范式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第一,人是自利的。亦即追求自身利益是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甚至可以说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的一切社会行为的动机。第二,人是理性的。理性意味着人总是在给定的外在条件约束下,使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或者说,人总是在目标既定时,在可供利用的手段、条件约束下,选择代价最小的(成本最小化)。第三,是第二点的推论,但又是“经济人”假设的核心。即认为只要有好的法律或制度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就会最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这点对分析经济法尤为重要,这意味着,只要经济法设计合理,就可以达到“激励相溶”。

 

正是基于此,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重要的”,因为一个组织在制度上作出的安排和确定所有权所造成的激励状况,决定着一个组织的经济效率。不仅如此,制度的不同安排,还影响一个社会交易费用的高低,从而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演进。可见,制度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经济状况。这里所说的制度,对军事经济法完全适用。因此,在军事经济法设计中,最主要的机制就是激励机制,这亦意味着激励功能在军事经济法中的重要地位。

 

军事经济法的激励功能,指其对军事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某种军事经济行为的鼓励和促进。它通过提倡何种军事经济行为或反对何种军事经济行为,鼓励什么军事经济活动或抑制什么军事经济活动的信息传达出来,借助奖励或惩罚的强制力量以监督执行。军事经济法的激励,可以规定军事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改变其偏好,影响其选择。从而使其有动力去做出军事经济法所要求和所期望的行为,最终实现军事经济法所设定的整个军事经济关系系统的要求,取得预期的法律效果,造成理想的军事经济法秩序。

 

军事经济法的激励功能在军事经济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亦最为常见,集中表现在军事经济法的奖励性规定及优惠减免性规定上。例如,在税法中,各国都有对参与军事经济生产企业的税收的优惠措施。这种措施直接影响到军事经济活动主体的收益大小。因而,对经济主体从事还是不从事某种军事经济活动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正因此,许多国家为了鼓励更多企业从事军事经济生产,往往采取税收优惠措施。

 

可见,激励功能是军事经济法的核心功能,它提供军事经济整体意义上的创新条件和动力源泉。因为,不论创新还是动力,其背后的核心是军事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的问题。而军事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发挥,主要是靠军事经济制度激发和保持的。在当今制度法治化的今天,军事经济法制度无疑在激励军事经济主体的制度中地位举足轻重。

 

三、平衡功能

 

军事经济利益实体多元化,各类矛盾错综交织,既要求法律的分别调整,又要求法律的综合调整。而军事经济法正是反映接受军事经济关系分离与综合两个发展方向需求的,体现统、分两种法律机制结合的法律部门。因此,在军事经济运行中,军事经济法唯有平衡协调,对军事经济关系进行全面综合地调整,对军事经济过程予以系统一体地规制,才能实现其目标。干预和市场调节作为政府和军事机关干预军事经济的两大法宝,需要在军事经济的运行中平衡协调,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才能维持健康的军事经济秩序。平衡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即利益是否对称可以通过科学的计算手段证实,避免了其他主观评价的观念,具有更为明显的中立性。而且平衡更注重利益结构的合理性,强调整个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存在状态,达到整体协调与和谐。当然,这里所说的平衡协调,也不是只以国家安全利益为重,完全不顾个人利益的保护。而是当国家安全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的前提下服从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而不是使个人利益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无条件地、盲目地服从国家安全利益,这是不符合法的精神的,也不符合军事经济法的立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