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

第1篇: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经济增长贡献率

教育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大量的质性研究也证实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的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单纯的采用语言描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常苍白无力的,采用数学的方法,分析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够直接反映教育的价值。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企业生产关系密切,深入探讨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对于职业教育发展、行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具有指导意义。本次研究试简要的探讨当前几种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估算方法,分析不同算法的利弊。

一、定性与定量研究

目前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近年来定量分析研究_始涌现。教育具有滞后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需要经过一定的周期,才能够体现,教育对劳动者的影响是间接性。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劳动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受教育程度影响,还包括其自身的健康状态、思想水平、技能水平等,这些因素都会随着劳动者在接收职业教育、进入工作过程中发生变化。通过分析影响因素,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关联分析,有助于分析职业教育的贡献率。近年来,丹尼森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逐年完善,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估算方法发展。

二、方法

1.丹尼森系数法

丹尼森系数发是开展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经典方法,又称为增长核算方法,将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与投入要素增长进行关联计算,从而计算各投入要素的贡献。丹尼森理论是基于传统经济学的生产三要素上实现的,将生产要素分为知识进步、资源配置改善以及经济规模实现,毫无疑问,职业教育应属于知识进步一类,但资源配置等要素也影响职业教育发挥作用。丹尼尔森系数法认为,需要计算不同教育年限劳动者的收入系数,模型假定受教育年限的与劳动生产效率成正比,从而提高收入水平,以收入系数衡量教育程度与生产能力、工资收入之间的关系,当然其认为工资收入差距并不完全是教育程度所致,其采用60%系数进行折算。其次,模型需要计算收入系数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率,反映教育水平提高对年平均增长的影响。最后,计算教育对国民首日增长额的贡献,教育贡献率=[教育水平提高的年平均增长率×劳动投入量比重/国民首日年平均增长率]×100%。丹尼森系数法计算操作简单,简单易懂,劳动投入量、教育水平、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容易获得。

但需注意的是,该算法仍存在较大的缺陷,特别是针对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计算而言,需要解决以下问题:①职业教育者在区域内劳动力投入问题;②职业教育者的收入增长在国民经济收入增长中发挥的作用问题;③职业教育不总是能够立刻发挥作用,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需要合理的设计基期与当期;④职业教育提高在年收入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影响因素较多,这与职业教育的水平、与行业关联等因素有关;⑤地区收入的增长影响因素较多,与就业形势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劳动能力的流动能力明显增加,区域经济可能更容易受到劳动力的流动情况、区域内经济结构与竞争力等因素影响。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一种针对制造业资本与劳动因素对生产影响分析方法,在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技术资源这一因素,从而预测国家和地区内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一种模型,应用十分广泛。公式:Y=AK L,其中Y为工业总产值,A为综合技术水平,L为投入劳动力量,K为投入资本,a为资本产出的固定系数,b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a+b=1,模型假定生产效率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技术提高,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模型充分考虑了劳动技术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而言,能够考察流入受职业教育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但需注意的是,人民对于人类生产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原有的生产函数未能充分考虑人的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健康素质等因素,将劳动力的数量作为劳动力的投入。人力资本论认为人力资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劳动力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教育发挥绝对主导作用。美国丹尼森进行了进一步改善,将初始劳动力(L)、教育投入(E)作为新的参数。

3.改进方法

国内外学者认识到以上模型的固有缺陷,并进行了积极的改进,崔玉平等设计了一种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计算指标,计算基期间到报告期的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年平均值,计算高等教育指数年增长率,再计算贡献率,这类方法在国内应用较广。但需注意的是,教育投入的总量对当期经济增长的贡献与资本的投入增长贡献是不想等。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其在教育资本、人力资本投入中的地位有待商榷,不能够单纯的采用数量衡量,还需充分考虑质量影响因素。特别是当前,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方面接收职业教育的工人显然并不如那些接收高等教育者。职业教育的贡献可能更应该体现在那些与职业教育有关的技术工种上,应以这些技术工种所在行业的生产效率增长与职业教育贡献进行关联分析。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但许多情况是,许多相关行业特别是制造业规模的增长速度波动较大,有时区域内制造业甚至出现倒退,这显然与教育投入增加不相符。

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单纯的计算职业教育投入增长率对经济贡献率过于单一,无法有效的横联教育对经济贡献,不同类型教育者社区平均劳动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差异,需要计算劳动力质量差异系数,进行劳动力质量的折算,计算不同教育投入的权重,再计算职业教育的贡献率。

4.改进方向

计算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率非常困难,目前尚无一种理想的计算模型,特别表示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体制中,经济增长受政策驱动影响较大,统计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数据的真实性有待商榷。针对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计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构建新的模型:①计算劳动力换算系数,计算各类受教育提高劳动力质量的换算成为劳动力年数量系数,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换算系数显然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并不相同;②了解地区内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各类受教育程度的从业人员分布行业;③各行业的生产效率;④各类从业人员的综合教育指数、各类教育指数,计算职业教育的教育指数;⑤计算基期、报告期各类教育的指数增量、综合教育指数增量;⑥计算职业教育的综合指数年增长率,教育投入增长率;⑦职业教育指数增量占宗教与指数增长率百分比;⑧计算区域经济增长不率,计算当期内国民收入较基数增长率;⑨采用尼尔森模型,计算总教育、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第2篇: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

一、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史研究是在一定时空坐标中,描述出一地方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区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归纳,以使我们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史现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以宋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为例,目前学者们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内容主要关注在如下几个方面;(1)经济中心南移问题。所谓经济中心南移,是指唐宋以来全国经济中心自北向南的转移,使得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这个论题最初由张家驹先生在40年代提出,并由他本人在50年代进一步扩充(注:张家驹:1942年,《宋代社会中心南迁史(上)》,商务印书馆;1957年,《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70年代末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有一定发展,郑学檬的著作可为代表(注:郑学檬:1995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近来有关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诸如经济中心南移的阶段性以及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等问题。(2)地区性的个案综合研究。地区性个案研究自80年代起进入高潮,选题范围多集中在当时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杨德泉、荀西平对北宋关中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专门论述(注:杨德泉、荀西平:1987年,《北宋关中社会经济试探》,《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斯波义信对宋代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对高技术与高生产、高技术的传播对生产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注:斯波义信:1988年,《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译本。)。以及对不同经济部门的个案研究,如关履权的《宋代广州香药贸易史述》,指出宋代广州的香药贸易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贩运性的商业活动,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是变态的繁荣(注:关履权:1982年,《宋代广州香药贸易述论》,《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龙登高的《宋代东南市场研究》,认为在宋代两浙区域市场,产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与商品生产比重小,区域内的专业分工,更多地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与外地市场的联系稀疏,缺乏全国性市场的配合(注:龙登高:1988年,《宋代东南市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吴旭霞的《宋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认为宋代江西农村中农作物大量投入市场,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注:吴旭霞:《宋代江西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韩茂莉的《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通过对宋代川峡地区人口密度和土地垦殖率两项指标的考察,指出宋代是川峡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时期(注:韩茂莉:《宋代川峡地区农业生产述论》,《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有关论著数量不少。(3)对全国经济区域性不平衡现象的分析。80年代,漆侠最早通过对宋代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考察,得出“北不如南,西不如东”的结论(注:漆侠:1987、1988年,《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程民生的《宋代地域经济研究》具体阐述了漆侠的这一论述。包伟民的《宋代赋税征发区域不平衡性略论》则从宋代国家财政制度存在的区域性差异的角度,来分析由此造成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注:包伟民:2000年,《宋代赋税征发区域不平衡性略论》,张其凡编等《宋代历史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

上述学者都对宋代区域经济作了相当深入的探讨,大大超迈了前人的研究水平,也反映了他们在史识上的独具慧眼,但也应该看到,在区域经济史领域仍有一定的学术空间可供拓展。在新世纪之初,对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内容进行反思与改进是必要的,尽可能地拓宽区域经济史研究的领域,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任务。

如何划分区域经济史的“区域”,进而确定具体的研究范围,是从事研究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对此,历史学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地理学家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都分别立足于自己的学科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过各自的划分标准。归纳而言,经济史学界曾提出了三种不同意见:(1)传统上以行政区划为主要标准,理由主要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也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便于使研究成果的借鉴作用得到发挥。”(2)按自然经济条件划分,“因为经济的发展往往不是行政命令或者行政区域硬性划分所能割裂开的”。如冀朝鼎在其著作《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依据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条件的优劣提出了“基本经济区”这一重要概念。施坚雅在《的城市发展》一文中,按分水岭将中国划分为地区,颇有见地,但此说的着眼点是市场系统理论(市场系统与河川流域有密切关系),因此对于市场系统相对成熟的清代中国来说,比较适宜,但对于处在10至13世纪的宋代而言,情况就未必如此了。(3)80年代开始,学者们越来越倾向于采取多元标准,既可以按行政区划,也可以按山脉走向、江河流域、市场网络和人文风俗的不同来确定(注:以上参见宋元强:《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159页。关于冀朝鼎的论述,参见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关于施竖雅的论述,参见李伯重《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评价》,《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第148页。)。如:粟冠昌的《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注:粟冠昌:《宋代的广西社会经济》,《广西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陈伟民的《宋代岭南主粮与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注:陈伟民:《宋代岭南主粮与经济作物的生产经营》,《中国农史》,1990年第1期。)、雷家宏的《宋代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商业贸易》(注:雷家宏:《宋代长江中游沿岸地区的商业贸易》,《宋史研究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龙登高的《宋代东南市场研究》、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注:程民生:《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等论著,都持这种观点。另外,80年代末,斯波义信在施坚雅“地文地域”说的基础上,提出“地文—生态地域”新说,即将生态环境的概念纳入中国古代经济区域划分工作之中,使之更为全面。当然,区域的划分也是与不同社会的不同背景相适应的。原始社会以山川自然的形势进行划分:夏商周时期,总体上按民族分布和自然区域进行划分;秦代以后的帝制时期,在中原以郡县(后为州县)划分,并逐渐地推广到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个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划分的内容越来越充实。

区域经济史研究应关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问题。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学、生态学、民俗学等方面的学术成果,都应予吸收。这种跨学科的新史学的最早尝试可追溯到法国史学家H·贝尔在1900年创办的《综合历史评论》。但使这一方法赢得学术声望的是L·费弗尔和M·布洛赫1929年共同创办的《经济社会史年鉴》和由此得名的“年鉴”学派。他们反对西方传统史学专注于政治史的作法,提倡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在内的“总体历史”;反对纯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主张运用跨学科方法,开展综合研究。“年鉴”学派对我们的启发是应该从多个角度、立体地考察区域经济。

检讨近几十年来的国内区域经济史研究,本文以为一个显著的弱点是缺少概念的创新。相比之下,西方学者在研究中的“概念化”或“模式化”倾向明显。从表面上看,“社会科学化”色彩过于强烈,大量的相关社科词汇的借用,似乎给人以流行时尚的感觉。但新概念的提出极有可能标志着一次方法论转换的完成,并为下一步的转换积累了讨论的前提,尽管这种转换和积累的幅度不尽相同(注:参见杨念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历史学》,2001年第3期。)。任何研究都须时刻处于运动和发展之中,它需要史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与探索,同时还需要信心和勇气。如在研究区域经济史的过程中,可引入经济学中用以描述区域间的经济扩散和极化效应问题的“发展极理论”(注:参见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用以研究区域专业化问题的“禀赋优势理论”(注:参见周起业等著:《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以及像“专业化产业区”、“集聚效应”(注:“专业化产业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专业化地生产其具有优势的产品的区域。“集聚效应”指由于要素(主要是人口)的集中而产生的联合需求,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中介组织的兴起。)等一系列在区域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新概念,有助于更加富有逻辑性地分析区域经济变化进程。当然,新概念的提出有时可以带来深入探讨之效,有时却未必,只是产生新瓶装旧酒式的作品。故新概念的出现,决非易事,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研究基础上。

应该说,迄今为止的区域经济史研究基本上以对大量史实的考察作为依据,就不同经济类型的个案研究结论而言,有相当的科学性。但大多数学者或是仅仅停留在个案结论的阶段,或是在试图将其上升为普遍性规律时往往出现一个逻辑断档,即在由个别到普遍的扩展过程中,缺乏逻辑的必然性。如施坚雅根据中心地理论,在其对长江上游区域经济结构的研究中提出,由于商业竞争、运输效能等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各商业中心互相间处于相对均衡的距离中,因而形成一个近似六角形的市场结构模式。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六角形模式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向我们展示了理论模式与历史实际之间存在的显著差距(注:包伟民:1998年,《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知识出版社,第44页。)。

要切实把握区域特征,勾勒区域经济发展概貌,需要进行不同区域间广泛的互比,即通过横的观照与纵的比较两条线索的梳理。前者是基于各地因自然气候、物产资源、交通条件等差异,造成地方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事实,对地方经济的区域性显著特点有相互比较的研究需要。如斯波义信的《末代商业史研究》(注:斯波义信:1968年,《宋代商业史研究》,(日)风间书房。),通过对西北和东南两大区域市场的经济的详细比较,说明两宋商业发展的层次性。后者是由于时段不同,区域经济具体的发展状况也不同。一般来说,时段愈短,区域经济变化就愈小:时段愈长,区域经济变化愈大,所呈现的“历史学”的特征更为浓厚。如斯波义信的《宋代江南经济史》,各章研究所涉及的时间上限,远者上溯至秦汉,近者亦至唐代;下限则近者及于明代,远者延至民国,在这样的时间范围里,宋代的特点才显现得比较清楚(注:参见前引李伯重文第150页。)。当然比较研究要注意客观与辩证性的统一,防止扬此抑彼。

目前,对区域特征动因的分析既是薄弱环节又是难点、热点。它包括经济的,也包括超经济的因素,如地理、人文因素等等。前者从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中考察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辩证的关系。这不仅体现了对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命运的关怀,而且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空间异同的关心。因为地理、气候、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社会运动起着隐蔽的支配作用。如斯波义信的论文《宁波及其腹地》注意到由于钱塘江河口航道恶化对于宁波港所起的影响,并指出这是在地理环境上宁波港能够获得发展的关键性条件之一(注:参见斯波又信:2000年,《宁波及其腹地》,《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第470页。)。后者包括家族关系、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历史上长期起作用的要素,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某个要素的分析,缺乏对地理空间内各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交互影响的总体认识。另外,区域经济特别是小区域经济,一方面是社会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不能完整地“代表”社会经济发展现实,最多只能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认识”。近年来,不少学者试图以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描述来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动因。但是,这种尝试可否用来体现分化鲜明、类型多样的社会经济,引人深思。

二、关于方法论

任何科学的研究都涉及方法论问题,可惜在区域经济史的分析框架中,关于方法论问题的学术积累显然不够丰富。

目前看来,至少就宋代区域经济史的研究而言,虽然其研究对象是跨学科的,但是分析方法仍然停留在历史学的框架里面,主要是历史的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本身具有一些不可克服的局限性:(1)叙事与论理。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白描,试图复原历史,理论创新不多,而且即使有所谓的“理论”也只是在一系列的现象陈述之后的归纳与总结,缺少逻辑的检验。如漆侠的《宋代经济史》,认为宋代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表现在精耕细作的地区几乎达到封建时代的最高水平,新的资本主义因素在这些地区脱颖而出是完全可能的。程民生的《宋代北方经济及其地位新探》,以河北与陕西两地经济顽强的发展为例及人口增长率高的现象,试图说明该时期北方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南方,因此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这些都只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某一侧面的叙述,从而归纳出一定的“理论”,却缺乏整体的逻辑检验。例如对应该如何界定封建时代社会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并未见有理论性的讨论:又程民生的论说,显然只是就北方而论北方,未能从南北方整体比较出发来看问题。(2)具体与一般。没有抽象就没有科学,任何历史首先都是具体的,但是作为历史科学,在力图描述历史的具体性的同时,必须要有一般的抽象含义,否则,历史分析将永远沉沦于叙述过去的陷阱中。尤其是区域经济史,其研究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重新展示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更要抽象出具有一般意义的现实启示以及在更大区域范围上的解释能力。(3)假设与实证。历史学的研究传统一直排斥假设,直至20世纪初,人文科学在方法论上开始青睐于实用主义。从一定的假设条件出发构建逻辑自洽的理论,再从历史中寻找实证,比起在没有任何框架下只作对历史时间的复原性描述而言更显理论的魅力。在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中,应该通过借鉴实用主义方法论,为研究提供分析框架,克服因史实的具体性而无法一般化阐述比较的困境。

在具体的研究方式上,近年来由于受新经济史学的影响,为摆脱旧史学模式的束缚,区域经济史研究开始主张用科学主义来规范史学的分析。如区域人口消长、生产增减、税赋变化等许多问题,可采用数理统计,抛弃举例式研究,以提高历史结论的科学性、说服力。然而作为一种研究手段,这种计量史学的方法并不能包罗一切,尽管在形式上由于数理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摆脱历史分析中的过分主观的判断,但事实上由于受资料的限制,统计通常很难达到高度精确的水平,只能对历史运动做出粗略的度量。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区域经济的考察不约而同的走入了过分依赖统计数字的误区,忽略了对历史本身演进逻辑的思考,以至认识上有失偏颇。新经济史家要想尽可能掌握历史复杂的真实情况,就不能过份依赖他们的几何学。

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场革命,实际上它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法学、政治学和史学等一系列相关的社会科学领域。制度经济学强调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引导人们将制度因素作为考察经济行为和绩效的重要变量。如新经济史学家R·托玛斯和D·诺斯在研究欧洲从14世纪到18世纪的产业革命的四百多年兴盛史时发现,不同的国家(地区)面对相同的经济问题时,由于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制度而导致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结果。最为典型的是当面对战争所需的财政问题时,英国、荷兰采取了不同于法国、西班牙的制度而导致了后来长达几个世纪的兴盛。制度经济学的从制度层面寻找经济发展根源的研究方法无疑对研究区域经济史有巨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方法论的意义在于较好的结合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具体分析和一般抽象分析,而这正是区域经济史研究中所缺乏的。制度经济学强调案例研究的重要性,是寻找“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这同时也是历史学所要完成的事。而在理解和解释“真实世界”的时候,必须运用一定的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和解释,并从中抽象出一般的可检验的理论来(注:参见周其仁:《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春季号。)。因此,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就是要在历史的“真实世界”中寻找研究素材,并在充分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将事实作一般化的抽象,由此提出可检验的理论来。

三、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区域经济史的学科性质,涉及到区域经济史与区域经济学、历史学的关系问题。区域经济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理应具有区域经济学与历史学的双重特征,即把区域经济学侧重研究经济的“共时态”与历史学侧重研究经济的“历时态”相结合。但这种结合,不应是机械地拼凑,必须根据学科的根本属性有所侧重,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特征。区域经济史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只能立足于历史学,着眼于从历史看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史与单纯的地方经济史研究不同。地方经济史一般关注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而区域经济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地方经济特色,而是经济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因为即使在前近代时期,一个区域内的经济也不可能完全孤立地存在,而是或多或少交织在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之中。前人的一些研究,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画地为牢”,就地方谈地方经济,视野集中于一处,围绕该区域的内部发展进行研究,这是需要加以提高的。区域经济史研究类似于自然科学,只是寻找一个实验室(区域),据此去研究那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具体到宋代区域经济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一些较成功的典范,如张熙惟的《论宋代山东经济的发展》,作者在对唐宋间山东经济发展概述及水平评估基础上,指出学界提出的“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五代基本完成’,‘南方的经济全面超过北方’以及宋代已是‘北不如南’”等观点,仍值得进一步研究(注:参见张熙惟:《论宋代山东经济的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3期,第84-90页。)。这种通过区域“小经济”窥视社会“大经济”的研究方法,正是区域经济史研究的特点所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施坚雅(C.W.Skinner)指出不管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单元小到何种程度,它总是处于不均衡状态,在空间上永远存在中心地和区的差异。他的“区域——中心”研究理论,宣称通过对具体区域的分析研究,可以中国社会经济“停滞不前”的观点,在史学界一度引起巨大反响。当然,一个区域性的范式可否在不同区域反复运用,进而推广为普遍性的范式,仍需要认真推敲。

区域经济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未形成多数史学家认可的一致的学科体系和学术规范。首先,学科体系的指导思想尚有待进一步明确。国内史学工作者,包括著作等身的大家在内,不少人习惯于把马克思从西欧经济史研究中得出的某些结论,奉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这种歪曲历史和把马克思理论庸俗化的主观主义倾向,曾使区域经济史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使得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差距无法弥补。以宋代区域经济研究为例,就有许多学者按照马克思描述的西欧社会演变历程,坚持“资本主义萌芽”的传统理论框架,并殚精竭虑地阐述我国古代经济“典型”如何在宋生“变态”。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研究,仍未能使问题得到解决。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工场手工业和雇佣劳动生产关系几乎出现于中国每一王朝的商业繁荣时期。

其次,学科渗透的困境。不同学科理论的引进往往会带来一场变革,但是由于理论来源复杂多样,也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部分理论尚未形成可操作的方法,与传统理论不能相互衔接等。因为在相关学科尚没有很好沟通的情况下,对问题的理解、研究思路甚至阐释语言,都往往难以提供很好的可对话的渠道。经济学家热衷于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和模型框架分析区域经济问题,历史学家则沉迷于对史料考证的精雕细啄。目前,离跨学科的融合仍然相距甚远。

再次,学科发展的盲目性,这些年来,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研究得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研究得少;乡村经济研究得多,城镇经济研究得少;自然经济研究得多,交换经济研究得少;生产领域研究得多,流通领域研究得少;发达地区、汉族经济研究得多,经济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得少;古代及近代前期研究得多,近代后期和现代经济研究得少等等,学科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常常使得对区域经济作出科学的理论归纳的努力,得不到成功。

最后,区域经济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还应承担一般历史学所具有的为后人提供资政经验的功能。因此,区域经济史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一般经济问题的描述,而应着重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总结历史上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区域经济史研究者而言,有意义的论题不是历史上经济区域社会地位的“上升”或者“下降”,而是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去认识经济区域实际社会角色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如朱瑞熙、徐建华的《十至十三世纪湖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在肯定湖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基础上,对湘北、湘中、湘南、湘西四个地理区的开发水平作了具体分析与比较,并客观地指出:“与全国发达经济区相比,这一时期湖南的开发程度还不可过高估计,但毕竟为十三世纪以后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注:朱瑞熙、徐建华:1995年,《十至十三世纪湖南经济开发的地区差异及原因》,《徐规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第181-197页。)类似的着眼点,的确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

四、现实意义

作为历史学发展趋向的一种重大变化,区域经济史的兴起决不是学者在史学探寻之路上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一代史家在史学绝路上的刻意追求。区域经济史源于时代的需求,源于史学本身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史的研究,虽然纯粹是一个历史课题,但在当前却富有现实意义。

近年来,学术研究的多样化已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必然,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兴起,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根据“后现代主义”的看法,当现代人用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意识形态状况去“写历史”时可能会面临一种困境,即理性解释模式不具有普遍意义。这使得我们研究历史十分注意典型学方法,避免追求普遍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区域经济史研究逐渐受到多数历史工作者重视的原因。一个自称普遍性的模式,如无法在一个简单的个案中得以证实,便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区域经济虽不能称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缩影”,但它具有一定的说明意义,且是现实关怀的投影。

第3篇: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建构主义;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创新途径

近年来,我国针对不同区域确定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促进了部分区域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这种现实的需求使得区域经济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培养也更加急迫。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学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使研究生的实践教学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始终,实践教学不仅让学生认知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现状,还能够提升学生真正钻研并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总之,基于构建主义的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研究,对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1、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独特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更加精细化的学科,有着其自身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它主要是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研究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某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空间及组织间的联系等等,它是综合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有着不同区域的异质性分析的特点。

(1)学科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的形成是与其他因素相互联系的。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在现实研究中都是存在着特定的区域或者说是空间作为其研究的对象的,而该区域产生的所有涉及经济的现象都是要综合宏观经济、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及地理、人口等知识进行研究的,这些宏观和微观的因素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也体现出了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2)较强的应用性。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很多的经济问题,不同区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种经济环境下,特别需要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和实践上来对当前经济问题给予回答。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范畴,区域经济学有着其特殊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同时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讨论中,并在政策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拓宽自己;二是通过国际化的视野,从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3)研究的区域异质性。区域经济学是以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该学科的研究就有着区域的异质性。由于区域间存在着先天自然资源、后天社会政策等的差异,不同区域之间就表现出很大的异质性,正是由于这个立足点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域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特点。

2、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必要性

正是区域经济学学科的这些独特性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内在的要求。也正是该学科的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区域的异质性,要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理论的实用性或者说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研究生的规模也在持续的增长,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以培养学术型的人才为目的,严重忽视了人才的应用性,导致研究生缺乏实践能力而不能真正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凡此种种都表明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时间培养的必要性。

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应该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从中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的人才。首先,实践培养能够使研究生更加系统和具体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学科理论以及分析方法。传统教学中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缺乏了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学科理论知识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地应用与实际生活中,实践教学的培养不仅增加学生主体性还能使之更好地理解理论并掌握理论的应用技术。其次,实践培养有利于研究生真正深入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探索其规律并掌握科学的实践方法,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发挥学科的价值提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一门学科的价值往往是在于对人们或者说对社会有着怎么的作用,将区域经济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并提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才是价值的真正体现。最后,研究生实践培养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刻苦钻研的动手能力等。总之,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有着其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该学科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是从心理学的理论出发,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深入研究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教学实用性的理论成果,它也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建构主义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真正地将理论用于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革新,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同时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开始建立一种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1]

三、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实践培养的创新之路

针对当前社会对区域经济学研究生应用型人才的急迫需求以及该学科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等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来从研究生实践培养的教学方式、教学设施以及实践研究等方面进行教学的创新。

1、互动中的案例教学和研究型教学方法的运用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互动学习,也充分体现了研究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那么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生教学中可采用两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一是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案例选择的现实有效性。案例最好是典型的、综合性的、现实的,案例应该能够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相关,是研究生关注的问题,可以是经济新闻、区域经济变动报告等,案例可以是国内本土的,也可以是国际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二是研究型教学。通过提供研究生专题研究的机会,通过项目的设计到实施、分析等系列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2、实践基地及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

实践基地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保证发挥研究生实践的基础条件,更是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首先,要想转变教学的方式,利用案例进行教学就要改善基础设施,如多媒体设备、校园网等设施,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更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可通过网络有效地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及动态,能有效地利用网络是研究生进行实践研究的必要条件。其次是建立校外等实习基地、实践研究基地等。学校可通过与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合作来为研究生的实习提供机会,通过真正的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更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个清晰的掌握,甚至可以根据微小的经济变化来预测全国的经济趋势。

3、“教―学―研”有效互动的结合

要想真正保证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的实践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转,就必须走“教――学―研”三者的结合之路。换句话说就是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教与学的结合、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这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型的教学系统。[2]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将自身拥有的丰厚的理论知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实践性的科研调查,提升理论水平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建议。而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也能够亲身调研,掌握更深层的理论知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形成自我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74.

第4篇: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DEA方法 宏观经济 多目标规划

在经济研究中经常要使用一些评价方法,然而有的方法在使用时由于权重难于确定或很难发现存在明显的显式关系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运算结果缺乏可靠性、客观性,而DEA方法是一种非参数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因此DEA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从1986年以来,仅在全国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可以检索到DEA方法在经济研究中应用的论文就有1000余篇,目前,DEA方法在经济评价问题中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概述了DEA方法在经济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近年来DEA方法在经济评价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指出了DEA方法在区域经济研究、经济效益研究、产业结构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几个重要方向上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DEA方法在经济效率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DEA方法以其严密的公理形式,证明其与经济学的Pareto有效性等价,并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指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一)DEA方法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Macmillan(1986)首次将DEA分析方法用于区域经济研究,并用DEA方法来评价中国主要省市的效率,并且以DEA评价结果为基础,对无效的地区行为进行分析。Chames在1989年用DEA方法来评价中国省市宏观经济状况。随后DEA方法被纷纷引入到其它区域经济评价工作,为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大量宝贵的信息。Bannistter和Stolp用DEA方法测量了墨西哥不同区域制造业的效率,发现区域效率、区域工业集中度和生产规模间的关系。Sueyoshi在文献[3]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中国省市工业技术问题。Patricia和James同样以文献[3]为基础,证明区域间的合作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DEA方法在经济效益中的应用

1998年,P.L.Brockett,B.Golary,Shan Li以文献[9]中的数据用DEA方法评估OECD(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的17个国家1979~1988年的宏观经济运行效率。2003年,Victoria Shestalova的文章应用DEA方法评估了OECD的11城市制造业20年间的生产效率评价,主要从技术的有效性,分析各地区制造业的生命力。文献[5]应用DEA方法评价中国某东北省市的宏观运行效率,并给出其评价指标及结果。周子康等人利用DEA方法,建立了评价泰国宏观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依此判断泰国的经济资源配置是否有效,进而综合判断泰国宏观经济的真实走势,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探讨泰国金融危机的成因。2004年,刘大为等人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用数据包络分析(DFA)方法对30个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投影分析找出了非DFA有效高新技术开发区今后的改进方向。

(三)DEA方法在产业结构中的应用

文献[6]在文献[3]所提出的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其简化后再细化,评价了1999年我国省市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对第二产业经济的影响。2005年张晓林等人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各省区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基于DEA-MODM的价值网络组构模型研究。夏锦文等人运用DEA方法分析产业的发展状况,从定量的角度对衰退产业进行判别。文献[7]运用DEA的理论与方法对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与优选,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于当前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徐华锋等人采用DEA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利用DEA相对有效性评价数学模型,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几个不同调整方案的综合农业生产能力及生产效率做出合理评价并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DEA方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006年武玉英等人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建立DEA模型,评价北京近10年来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得出北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而提高人力、物力、资源的利用率与组合优化度,兼顾规模效益与技术有效性,同时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文献[8]运用DEA方法对2002年山东省地市可持续发展投入产出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对决策单元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供了有效决策信息。2006年聂萍等人阐述了DEA方法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定义与内涵,提出了4个方面的复合系统为产出的DMU概念,运用该方法,对安徽省近6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进行了评价比较。吴高艺等人将DEA的思想和模型应用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中,并以广西为背景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DEA的有效性,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这种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可为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关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DEA方法在绩效研究中的应用

1999年崔南方等人探讨了DEA在评估业务流程绩效、选择流程重构方案和连续改进业务流程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应用方法和步骤,为解决具有多个输入和输出的业务流程的评估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文献[9]运用复合DEA方法,提出了测度和评价企业知识管理绩效的方法,此方法为企业评价、跟踪和实时监测其知识管理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准则。彭国甫等人在2004年运用DEA综合模型评估具有多投入和多产出的政府绩效,特别是对比小同政府部门之间绩效的相对关系有着天然的优势。侯启娉介绍DEA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进行高校科研绩效的实证研究,说明高校资源投入及科研产出成果的技术效率,表明方法能有效衡量高校教育多种投入与多种产出的复杂关系。

(六)DEA方法在风险研究中的应用

马占新等人在2001年以DEA方法为基础,对同类事件的风险状况给出了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定量风险分析方法,给出决策单元可能降低到的最小风险层次,为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2006年陈运辉从分析风险投资中的风险因素人手,利用DEA思想建立了对风险投资项目多指标决策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应用。文献[10]基于Nomal/Worst DEA概念下的DEA模型,在输入和输出指标上的选取,既区别于一般的DEA模型,同时又克服了DMA类信用评估方法在选取判别定点上的缺陷;而分层层次的选择更能体现实际的特点,因此该模型在对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评估中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操作性。

二、展望

DEA方法是评价一类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单元的十分有效的方法,20多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整个经济评价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DEA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一)复杂系统评价方法的研究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但这同时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在应用DEA方法评价复杂系统时,该方法既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因此在这一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不仅能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复杂系统的评价方法,而且对区域经济系统的评价问题也会有积极的意义。

第5篇: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46-02

引言

由于金融资源分布、产业分工布局等在不同地域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区域金融运行和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从理论上说,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差异的格局密切相关。由于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资源引导功能,区域金融运行的地域差异是导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金融发展可以充分发挥金融降低风险、有效配置资源、动员储蓄等功能,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区域金融的非均衡发展,必然会加剧区域经济的失衡格局。在此背景下,研究区域金融差异的表现、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区域金融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国外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历来是西方经济学界探索的热点问题。早在1911年,Schumpeter就指出了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展对该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的积极效应,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这一论断后来也得到了Goldsmith实证研究的支持。Goldsmith于1969年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金融发展理论鼻祖。之后,Mckinnon和Shaw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Rodriguez-Fuentes(1998)研究了区域信贷的可得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他认为银行信贷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通过为投资提供融资渠道,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区域信贷差异及其导致的区域金融发展模式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国内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

大多数文献以全国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周立(2004)遵循Goldsmith指标体系,跨越中国改革开放整个历程(1978—2000年),涵盖中国三大区域(东、中、西部),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立足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批评了中国“高增长、低质量”的数量型发展路径,倡导重建金融功能,选择质量型金融发展路径。也有仅针对单个区域的,如省域、县域的研究。艾洪德等(2004)的实证研究结论是,东部和全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中、西部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则表现出负相关,金融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马瑞永(2006)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胥嘉国(2006)对三大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各地区经济增长,但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董绳周(2007)运用1980—2004年各省区的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三大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其中,西部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低。宋艳伟、李恒炜(2007)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VAR回归计量方法研究了1985—2004年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并非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在统计上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郑小婧、姜宁(2007)研究了在近十年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背景下,回顾梳理1998—2007年间全国及长三角金融政策运用与金融体制调整情况,探究资金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资金密集型特征,且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与中国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密切相关。

(二)基于省市层面的研究

部分文献以某省或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曹廷求、王希航(2006)对山东省各地市1995—2001年的研究表明,泰安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烟台等九地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余各地市和山东全省及其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谢太峰(2008)对北京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首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促进关系,而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北京实际,对北京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董金玲(2009)基于1990—2007年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13个城市的数据,对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三大区域存在差异,其中,苏南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要大于苏中以及苏北。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内蒙古乌海市课题组(2009)基于乌海市进行实证研究,利用C-D函数,选取乌海地区1990—2009年的贷款总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及GDP作为指标,采取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等计量方法进行研究,得出金融发展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是单向促进作用的结论。赵俊英(2010)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表明,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有限,因此应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带动全省金融业发展,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与评价

总结:从已有文献来看,区域金融差异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国内外学者纷纷运用金融发展理论及区域经济理论,解释各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实际问题。由于金融体制与金融市场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外学术界对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角度也不同。西方关于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主要围绕宏观货币经济学来展开,涉及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区域资金流动、区域利率差异、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问题。尽管西方学者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内容纳入其研究范围,但是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始终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中心内容。中国由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学者更重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差异形成原因、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区域金协调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跳出了传统的西方货币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使区域金融领域的研究拓展到中观层面,拓展到金融资源的区域空间分布结构及其发展态势层面,从而丰富了区域金融研究的内涵,拓宽了金融的区域结构、地区分布、运行机制等问题的研究范围,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第6篇: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周期;小波分析;聚类分析;人均GDP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B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从来都不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而是繁荣与萧条、衰退与扩张交替演变的动态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10余次的经济周期波动,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通过梳理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他们是从国民经济的高度高屋建瓴地研究我国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趋势及形成原因。也有学者从区域层面对我国各省份的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国内外研究经济周期的新方法——小波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省际区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在小波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来对全国30个省际区域进行聚类重组,旨在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建议。

一、文献综述

随着区域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周期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日益突出。经济学者转向区域经济周期研究是以Mclaughlin(1930)和Vining(1945)的文章为标志,其真正的发展阶段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研究区域经济波动的文献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区域经济周期的特征及其成因;二是研究区域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极其形成机制;三是区域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在区域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及其形成机制方面,由于不同学者采用的方法、数据和研究范围不同,学界关于区域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存在与否还没有一致的学术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者选取的研究方法、数据指标、研究对象等的影响。因此,本文采用小波分析方法,选取了除海南外的全国其它30个省际区域,选取各省市实际人均GDP增长率对潜在人均GDP增长率的偏离作为衡量周期波动的指标。

二、研究方法介绍

小波分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数学分支,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数学学科本身,在非数学领域,如信号处理、医学、工程学、天文学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Crowley认为小波分析在经济学领域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的一个原因是经济学家忽视了小波分析在经济学分析中的潜力。小波分析的基础是要对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小波变换并不同于傅立叶变换。因为傅立叶变换在转换时丢失了原信号的时域信息,并且在处理非平稳信号时更是无法反应原信号的诸如偏移、趋势和突变等信息。小波变换既能够处理平稳和非平稳数据,并且还能将时间序列数据分解成低频趋势成分和高频周期成分,它是一种时间窗和频域窗都可以改变的时频两域分析方法。小波变换的实质是通过小波变换基函数ψa,b将原信号分解成不同频带的子信号,也即高频和低频信号,其中小波变换基函数ψa,b是通过母小波ψ(t)的伸缩和平移得到的,它具体的函数形式是:

假设有一个原始信号A,通过小波基函数变换后可以将原始信号A分解成低频和高频成分,其中低频成分可以理解原信号的趋势或潜在成分,其具体的函数形式可以表述为:

虽然小波分析主要运用于非经济学领域,但经过中外学者的大胆创新,小波分析在经济学领域内的运用也逐渐频繁,特别是运用于处理金融领域内的高频数据(如每日甚至每小时的股指)。James B.认为小波分析的优点尤其适合分析经济数据,并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美国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TIMOTEJ J.运用多变量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转型经济体斯洛文尼亚的经济周期;Sharif M.同时用傅立叶转换和小波转换研究了美国的经济周期,结果表明小波转换优于傅立叶转换;Motohiro Y.多分辨率小波分析方法处理GDP数据并研究了美国的经济波动情况;David B.用小波分析方法测度了新西兰的核心通货膨胀率;Martin H.用小波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瑞典24个区域1860-2009年间的区域经济增长率波动情况。显然,国外学者已经逐渐开始运用小波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而国内学者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有杨天宇等。

三、实证研究及其结论

如前文所述,本文的数据指标是全国30个省市1952-2010年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本文选取了各省市相关年份的人均GDP数据②,根据脚注5将数据进行相应变换,随后利用matlab(版本为7.0)进行小波分析。在此之前,本文需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小波基函数的选择问题,二是分解层数的选择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本文为力求准确而采用试值的方法,并借鉴杨天宇等选取小波基函数的原则作出选择。具体描述如下:为更具代表性,本文选取全国层面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数据作为试验数据,对matlab软件自带的小波基函数依个试验,计算经过小波基函数分解后的高频成分的标准偏差,选取有最小偏差的Db2小波基函数。关于分解层数的选择,本文也依据杨天宇等提出的3-5层的标准,选择3层小波分解。因此,本文先以全国数据为试验对象,找出了Db2小波基函数和3层分解标准作为全国其它省份的小波分解准则。

1.从各省市周期性波动趋势所出现的波谷个数来看,全国30个省市均出现了至少10次的波谷,而少数省市甚至有14次。本文对所有省市的短期波动趋势图进行了波谷数量的统计,结果表明,东部省市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区的波谷数量明显小于全国其它省市,而西部省市如宁夏、内蒙古、青海、和新疆等地区的波谷数量明显高于全国其它省市。另外,如果从区域的角度来看,东部地区波谷数量平均来说小于中部,而中部又小于西部。这表明东部地区经济周期的波动频率低于其它两个地区,我国东、中和西部地区的经济短期波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从各省市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和频率来看,我国30个省市的波动幅度和频率均出现收敛趋势。当然,如果要比较各省市收敛的幅度和速度,从各省市的短期波动趋势图也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收敛的幅度和速度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领先于西部地区。限于篇幅,本文在此列示了2个代表性省市的短期波动趋势图。

3.从各省市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来看,全国大部分省市之间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相关性。为验证此结论,本文对前期经matlab处理后的各省市短期波动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统计检验③。结果表明全国共有44组省市(全部研究对象共计900组)的相关系数检验P值高于5%。为与各省市长期趋势的相关性作比较,本文还检验了各省市长期趋势的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表明只有5组省市的相关系数检验P值高于5%,而且5组省市全部来自于东部省份和西部省份的组合。这些结论表明我国30个省际区域的短期波动呈现同步性的趋势,区域经济周期的同质性趋势也逐渐凸显;与长期趋势的相关性相比,各省市之间的短期波动表现出更为明显弱相关性。

4.在得到各省市短期波动数据后,本文随即以此数据为基础对全部省市进行聚类分析。为更好地反映改革开放对聚类结果的影响,本文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界,分别对各省市在此之前和之后的短期波动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之前东部省份只有北京、辽宁、天津和上海等四个省市归类为一组;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东部地区其它省市的迅速崛起,东部地区之间的短期经济波动表现出更强的相关性。

本文通过matlab软件,将全部研究对象的数据运用db2小波进行3层面分解后得到各自的长期趋势成分和短期波动成分,并以短期波动数据作为区域经济周期的衡量指标,对全国30个省市的区域经济周期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借助于R语言实现了对相关结果的假设检验和聚类分析,得出的结论有如下几点:

第一,从波谷个数来看,全国各省市至少出现了10次波谷,最多的省份甚至有14个。东部省份的平均波谷个数低于中西部省份,中部省份又要低于西部省份。

第二,从波动的幅度和频率来看,各省市之间虽然有相同的收敛趋势,但收敛速度和幅度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东部省份的收敛速度和幅度领先于其它省份。

第三,从省市之间短期波动的相关系数矩阵来看,共有44组省市之间的相关系数未能通过检验。省市之间的短期波动有同步性倾向,区域经济周期也表现出同质性的趋势。

第四,聚类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东部省份的聚集程度明显提高。相比其它省市,东部省市之间经济周期波动的联系更为紧密,省市之间聚类现象比改革开放前更为明显。

我国省际区域经济体的短期经济波动存在着共性和异性并存的特点。作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注重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时,也需要兼顾好经济的短期波动。因为省际区域之间短期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对宏观政策的区域协调效应产生影响。另外,由于东部省份与中西部各省份之间存在着短期经济波动幅度和速度的收敛差异。因此,中央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时应该注重加强东、中和西部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商贸合作,这一方面能够协调好省际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步伐和趋势,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缩小我国省际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注释:

① git=LnYi,t-LnYi,t-1=Ln[SX(]Yi,t[]Yi,t-1[SX)]=Ln(1+[SX(]Yi,t-Yi,t-1[]Yi,t-1[SX)])≈[SX(]Yi,t-Yi,t-1[]Yi,t-1[SX)],其中Yi,t指区域i在t时期的实际人均GDP。因此可以用git近似代表区域i在t年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Martin Henning(2011)也用此变换来研究瑞典区域经济问题。

② 数据全部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网址为:http://219.235.129.58/indicatorYearQuery.do。

③ 此步骤借助于R语言命令,其版本为2.13.0。此步骤需要先计算各省市短期波动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再运用命令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统计检验。

参考文献:

[1] 吕光明.经济周期波动:测度方法与中国经验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154.

[2] Crowley, P. M.A Guide to Wavelets for Economists[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2007,21:207 -267.

[3] James B. Ramsey, Camille Lampart.The Decomposition of Economic Relationships by Time Scale Using Wavelets:Expenditure and Income[J].Studies in Nonlinear Dynamics and Econometrics, April 1998, 3(1):23-42.

[4] TIMOTEJ JAGRIC, RASTO OVIN.METHOD OF ANALYZING BUSINESS CYCLES IN A TRANSITION ECONOMY:THE CASE OF SLOVENIA[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XLII-1 (March 2004):42-62.

[5] Sharif Md. Raihan,Yi Wen, Bing Zeng.Wavelet:A New Tool for Business Cycle Analysis[J].Working Paper2005-050A. http:///wp/2005/2005-050.pdf.

[6] Motohiro Yogo.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A wavelet analysis of economic time series[J].Economics Letters 100 (2008) 208-212.Available online at .

[7] David Baqaee.Using wavelets to measure core inflation:The case of New Zealand[J].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1 (2010):241-255.

第7篇: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微观层面 计量地理学

1、计量地理学[2]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

1.1 地理学中经典的统计分析方法

经典的统计方法有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分析、系统聚类分析、趋势面分析方法等等

1.1.1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研究对象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函数确定和相关关系不确定。回归就是用统计手段找出变量间近似函数关系的方法。在回归分析中,通常将我们关心的研究对象称为因变量,并且在一次研究中一般只有一个因变量,将影响因变量的其他因素称为自变量,自变量的个数既可以有一个(称为一元回归),也可以有多个(多元回归)。在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三商影响研究[3]中,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农户自主发展能力与智商,情商和财商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在研究智商,情商和财商分别对农户自主发展能力贡献大小时,可依次采用一元回归分析。

1.1.2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指把反映样本某项特征的多个指标变量转化为几个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方法。在区域经济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多个变量对多个区域或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地区投资环境,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等,这些综合评价指标的共同特点是需要将多个相关指标合成一个综合指标,以反映各区域或城市在某一方面的综合水平。要完成这项工作,一般要经过以下五项步骤:

第一,选取指标

第二,对指标进行矢量纲化处理

第三,对指标进行简化或归类处理

第四,确定权重

第五,计算综合评价值

在基于微观视角的河南省农区经济类型划分[4]文章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出各乡镇每个主成分的得分,结合地势状况,土地资源状况,把农区经济首先划分为富裕区、小康区、温饱区、贫困区等4中类型,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平原富裕区、丘陵富裕区、平原小康区、丘陵小康区、山地小康区、盆地温饱区、山地温饱区、平原贫困区、盆地贫困区、山地贫困区等9种类型区。

1.2 线性规划分析

线性规划在实际应用日益广泛与深入,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工业、农业、商业与交通运输规划、工程技术的优化设计以及企业管理等各个领域。在地理学领域,线性规划是解决有关规划,决策和系统优化问题的重要手段。

线性规划应用最多的实例就是农场种植计划或农区集中选择。如果线性规划只有单一的目标函数,那么建立的种植计划模型就是单目标规划模型,进而给出种植计划方案,要么使总产量最大,要么使总产值最大,两目标无法兼得;多目标规划的思想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3 空间统计分析

空间统计学的理论发展c70年代,空间统计分析处理的数据是空间数据,空间数据具有地理位置属性的一类特殊数据,不用于一般的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通常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分析空间中“点”的分布具有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具有聚集性的特点,怎样去度量这种聚集程度。空间统计分析的核心是认识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间的空间依赖,空间关联或空间自相关,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据间的统计关系。

Moran指数和Geary系数是两个用来衡量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标。Moran指数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Geary系数与Moran指数存在负相关关系。局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包括3种:(1)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LISA):是描述区域单元周围显著的相似值,区域单元之间空间集聚程度的指标。(2)G统计量:显著的G统计量正值表示在该区域单元周围,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趋于空间集聚;而显著的负值表示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趋于空间集聚。(3)Moran散点图:用来研究局部的空间不稳定性。

利用空间统计分析通常用于宏观尺度的分析,比如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人均GDP的空间关联分析,基于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5],研究表明天水市人口分布呈现西北-东南模式,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

1.4 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又称“部门平衡”分析,或称“产业联系分析”,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瓦.列昂捷夫(W.Lenotief)提出,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及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反映经济系统各个部门(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方法就被地理学家广泛地应用于区域产出构成分析,区域相互作用分析以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等方面。在现代经济地理学中,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投入产出在微观层面的研究,地形对山区农田人地系统投入产出影响的微观分析――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的实验研究[6]中把多种农业投入(x1,x2,x3...)与产出(Y)之间的关系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Y=AX1αX2α表示出来,在该文中利用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确定折能系数,进行农田地块能量投入产出及效率的有关折算,得出地形对农田投入产出的影响。

1.5 AHP决策分析

AHP决策分析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AHP决策分析方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常常被运用到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问题,特别是战略决策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广泛的实用性。

甘肃省两西地区扶贫开发战略问题进行定量分析[7]文章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诸战略目标、发展战略、制约因素及方针措施的重要性排序,为地区扶贫开发建设决策提供了可续依据。根据这种思路是否也可以在微观层面上用层次分析法为较快较好的进行精准扶贫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1.6 地理网络分析

网络分析主要运用图论方法研究各类网络的结构及其优化问题,对于许多现实的地理问题,譬如城镇体系问题,城市地域结构问题,交通问题,商业网点布局问题,物流问题,管道运输问题等等都可以运用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8]利用图论很清楚的描述出了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的微观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6):881-887.

[2] 徐建华.计量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乔家君,党睿,赵德华.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三商影响研究[J].经济地理,2009,29(7):1160-

1166.

[4] 乔家君,李小建.基于微观视角的河南省农区经济类型划分[J].经济地理,2008,28(5):832-

836.

第8篇: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

区域发展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2017年2月26日,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发起并举办的“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论坛以“区域发展:新形势・新思路・新举措”为主题,聚焦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得到与会嘉宾的热烈响应。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工作执行小组成员兼秘书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应邀接受了包括《财经界》在内的媒体采访。

问:我们知道,当前关于区域经济的组织已经有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何还要成立“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论坛成立的背景是什么?

曹文炼:经济区域是国民经济体系的空间结构和重要热荨G域经济研究主要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研究如何在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经济效益、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各级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首先由范恒山、杨开忠、金碚、肖金成和我本人,我们五人倡议提出。我们各自在不同岗位,都长期组织参与有关区域经济的大量研究工作。后来,经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三个机构共同发起,邀请长期从事区域发展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家和中青年新锐加入。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嘉宾合影

这一论坛将打造一个研讨中国区域经济理论、政策和实践的高水平学术平台,深化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建议,推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

问:论坛成立的必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曹文炼: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确保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十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制定实施我国深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同时加大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呈现良好局面。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际经济政治新形势,不同地区的发展出现了分化态势,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许多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举措。

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的成立,旨在更好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进一步助力提升我国区域经济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水平,为促进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区域政策制定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问:“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的组织特点是什么?

曹文炼:论坛成员由长期致力于区域发展理论、政策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具有较大影响的专家组成,分为荣誉成员和正式成员。论坛倡导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和自由讨论、平等交流的学术氛围,论坛工作机构为论坛工作执行小组。论坛工作执行小组负责论坛成员的推荐、研讨会议的组织和涉及论坛的有关事项的研究审议。论坛成员在论坛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均遵守国家法律规定,论坛成员中如有违法行为受到法律追究的自动除名。

我们与目前国内其他50人、40人论坛的不同特点,主要在于研究领域的专业性,专注致力于区域经济重大问题和政策研究。此外,我们不像其他论坛设立领导机构或和学术委员会,论坛成员分为荣誉成员和正式成员,不论级别和职称高低,均具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由上述五位论坛倡议人组成论坛工作执行小组,履行论坛召集组织等职责。论坛工作执行小组秘书处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三个发起单位都派人参加,负责论坛日常工作。

问:未来,“中国经济50人论坛”将以何种形式进行?近期研究方向是关于什么?

第9篇: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范文

一、对于局部空间统计方法的基本认识

对于局部空间统计来说,通常主要的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全局空间自相关,另一个则是局部空间自相关。这两个主要的空间统计共同的构成了整个空间统计的方法。

一般来说,我们用来度量空间自相关会有不同的指标,这些指标总的来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Moran指数,另一个则是Geary系数,在进行局部空间统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这些不同的指标,特别是我们需要重点介绍的Moran指数。对于Moran 指数来说,通常它主要的就是用来度量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标,其中主要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者是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而如果是区域的观测值的话,那么,这一变量的全局为Moran指数。

对于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来说,通常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对于每一个区域单元的LISA来说,它主要描述的是该区域单元周围显著的相似值区域,或者是单元之间在空间集聚程度的相关指标显示。第二,所有区域单元LISA的总和与全局的空间联系指标成比例。LISA包括局部Moran指数(LocalMoran)和局部Geary指数。

二、区域经济分析中局部统计方法的应用探讨

通过上面的相关分析和探讨,我们已经发现在区域经济的分析中,空间统计方法是一种相对常见而且相对使用的方法,对此我们就必须按照相关的要求寻求有效的应用,只有这样,我们的空间统计方法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实际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其中总结了一下几点:

1、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一般省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大多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也就是说在一些区域之内,我们的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市具有相对较强的级集聚性的,而且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也是相对明显的。这样一来,我们在进行相关的区域经济分析过程中,就要注重引入局部空间统计的方法。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之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的研究思路是过于狭隘的,通常它们主要的就是从时间维度出发,而对于空间维度是经常忽视的,它们大多的忽视了空间维度的相关性以及异质性,这些理论研究方法在区域经济的分析上是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的,而且是与经济发展现实不符。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旧需要在时间序列数据的基础上,引入空间地理单元(横截面)数据,也就是说要综合使用时空数据,经过对这些空间数据的引进和分析,从它所传达的时间和空间集成信息上,进一步的、科学的解释区域经济增长在时空演变中的相关机制或者是规律。

2、局部空间分析要注意局部的差异性,我们知道不同区域之间都会带来国际国内贸易,或者是外资等经济活动频繁程度,这样一来,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各个省域区际经济增长的不均衡。我们在进行局部空间分析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考虑到它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行空间区域的分析和探讨,把握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区别。

3、在区域经济的分析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局部空间统计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着重的研究这一区域经济增长的集聚和差异存在的原因。我们知道,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就在很大的程度上进行了人力成本的调整,这样一来不断加剧了经济的全球化,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统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状况以及日益雄厚的物质资本积累,这些在提高我国区域经济效率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它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区域集聚及空间差异产生了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近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陈飞.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从分化到整合的空间经济学分析.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03.06.

[2]刘乃全,刘学华,赵丽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财经研究.2008.11.03.

[3]王世豪.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生产力研究.2008.09.15.

[4]王义民,李文田.省级边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