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研究热点范文

区域经济研究热点精选(九篇)

区域经济研究热点

第1篇:区域经济研究热点范文

[关键词]辽宁;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空间关联性;ESDA方法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6)05-0080-06

一、引言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差距几乎普遍存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持续扩大的经济差距已成为当今阻碍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危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新华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辽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东北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辽宁必须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统筹区域发展”。因此,分析辽宁经济的空间格局及演变趋势,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及缩小区域差距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Perroux认为区域经济发展遵循增长极理论,优先发展某些地区经济,借助区域间的经济扩散效应、支配效应、乘数效应等,实现由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的产业转移、人才引进和资金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国家和地区层面的经济增长。Myrdal认为区域经济发展遵循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具备发展优势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初始禀赋较高、持续吸收有利资本、累积大量优势区域资源;落后地区由于地理历史条件差、基础薄弱,既无可利用的自身优势资源又无法吸引外部资本的流入,导致落后地区恶性循环,优势地区与贫穷地区经济差距持续扩大。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两大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快,辽宁西部地区发展缓慢,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三大经济区域差距持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7月份信息,辽宁2015年上半年GDP增速为2.6%,下滑至31省末端。可见。辽宁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差距日益严重。已阻碍辽宁整体国民经济发展。

研究辽宁区域经济的学者较多,但大部分学者运用传统计量经济方法进行研究。例如,张雪和张广胜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定量分析辽宁县域经济差异,认为辽宁经济差异有三大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差异,辽中北区域和区际间的差距对总体差异影响较大。孙斌栋等认为大连对辽东经济区域其他城市的扩散效应不明显,锦州受自身实力所限,难以承担辽西经济区域中心城市职能,从而加剧辽西经济区域对贫穷的累积。王金英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传统计量经济方法,对辽宁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对辽宁区域经济的研究存在局限性。在研究对象上,一部分学者以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另一部分学者以44个县或县级市为研究对象,若将地级市和县级市这两类研究对象结合起来,既从宏观角度也从中观角度来研究辽宁经济区域的趋势和空间格局,会更加准确和合理;在研究方法上,现存对辽宁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大都采用传统计量经济方法,忽略空间因素影响,缺乏动态性和空间维度,难以全面反映区域间差异。少部分学者运用空间视角进行可视化研究,但缺乏运用局部ESDA方法进行空间四象限聚集分析。

Tobler提出的地理学第一定律,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互相关联,离得近的事物相关度要比离得远的事物相关度更高。因此,在测度辽宁区域经济差距时,有必要考虑空间因素的影响。为此.本文以辽宁14个地级市和44个县或县或县级市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2004―2014年,借助GEODA软件,运用ESDA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辽宁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变趋势,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实现辽宁经济区域联动、空间均衡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辽宁14个地级市的人均GDP和44个县或县级市的GDP均来自《辽宁统计年鉴》(2004―2014年),其中标准差、变异系数均系作者对上述数据计算获得。

1.辽宁经济全局空间关联度分析

全局空间自相关反映一个地区全局空间关联程度。本文借助GEODA软件,计算得到Moran指数I,如式(1)所示。I是一个介于-1与1之间的数,当I为0时,说明在空间随机分布;当I小于0时,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当I大于0时,表示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I越趋近于1,总体空间差异越小。

由于在区域内部可能存在正负相关性相抵消的情况,该情况将掩盖事实真相。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区域进行局部自相关性分析。

2.辽宁经济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辽宁经济局部空间自相关程度,首先,本文借助GEODA软件做出Moran's I散点图,即Moran指数散点图,进行可视化研究。Moran's I散点图将空间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为“H―H”,表示“高一高”集聚区,在该象限的地区自身属性值高且周围单元格的属性值也高,自身和周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第二象限为“L―H”,即“低―高”集聚区,自身单元格的属性值不高、但是相邻单元格属性值高,自身经济欠发达,周边经济发展活跃。第三象限为“L―L”,表示“低―低”集聚区,自身与周边的属性值都较低,是一种低水平的集聚。第四象限为“H―L”,表示“高―低”集聚区,自身属性值较高而周边单元格属性值低。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到辽宁经济空间自相关及区域间关联程度。其后,本文借助LISA集聚图(Local Moran’s I)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性,探究辽宁人均GDP的空间演变过程,并将局部空间结构差异以地图的形式可视化。Local Moran's I研究单元格i和单元格j之间的属性关系,如式(3)所示。

三、辽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趋势分析

2004年,辽宁人均GDP达20000元以上的地级市包括大连、鞍山、沈阳和鞍山。占全省28.57%。大连、沈阳、鞍山和盘锦处于经济发展领先地位,阜新、朝阳、葫芦岛和铁岭则位于全省末端,全省经济差距较大;2014年,人均GDP在30000元以下的地级市只有葫芦岛,人均GDP达60000元以上的地级市在全省占比50%。说明辽宁经济整体得到发展,但局部地区仍存在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情况。

辽宁经济区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例如,高媛和高丽丽根据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特性将全省划分为:中部城市群包括5个,即沈阳、本溪、抚顺、鞍山和辽阳;西北地区包括3个。即铁岭、朝阳和阜新;沿海经济群有6个,即大连、锦州、丹东、葫芦岛、盘锦和营口。王少嫒以2009年辽宁制定的“三大经济战略”为依据,将辽宁划分为:包括大连、丹东和营口3个市在内的辽东南地区;包括沈阳、鞍山、本溪、抚顺、辽阳和铁岭共6个市在内的辽中北地区;包括锦州、盘锦、葫芦岛、阜新和朝阳5个市在内的辽西地区。本文结合张爱珠对辽宁行政区划的整理、《辽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特质,把辽宁分为三大经济区域:辽中北地区包括沈阳、抚顺、本溪、盘锦、营口、铁岭、辽阳和鞍山共8个市;辽南地区包括大连、丹东2个市;辽西地区包括锦州、朝阳、阜新和葫芦岛4个市。

1.绝对差异

统计学中常用标准差指标来反映数据间绝对差异。图1为辽宁三大经济区域的标准差数据趋势图。从图1可以看出:(1)辽南地区的标准差远远超过辽中北和辽西地区,该地区内部的长海、瓦房店、普兰店、庄河、宽甸、东港和凤城共7个县市偏离辽南地区GDP平均值的程度大,各县市间离散程度远远超过辽中北和辽南地区。(2)从2010年起,辽南地区的折线变陡峭。说明内部区域差异的情况加剧且速率增大。(3)辽西地区的折线一直位于最下端,且比较平滑,斜率几乎不变,表明辽西地区的差异程度几乎没有变化,该区域贫穷落后的情况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2.相对差异

变异系数表示单位均值的离散程度,度量某个地区GDP与GDP平均值的偏离度。根据表1辽宁三大经济区域变异系数可知:(1)2004年,辽南地区变异系数最小且内部相对差异最小,辽西地区次之,辽中北地区变异系数为0.60,说明辽西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区域内部差异较小。以辽中北GDP均值为基础,辽中北地区23个县或县级市GDP离散程度大,经济发展差距大。(2)2007年,辽南地区变异系数超过辽中北。经济危机发生的2008年前后,辽南地区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强劲势头,变异系数继续保持0.59,经济发展的内部差距基本没变化。(3)2006年之后,辽中北和辽西地区变异系数一直呈下滑趋势,区域内部相对差距逐步缩小。

图2是进一步做出的辽宁44个县或县级市变异系数趋势图。从图2可以看出,44个县或县级市变异系数近似为“倒U型”曲线,2004―2014年,变异系数呈现一个先增长后减小的变化模式。2009年之前,辽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增长较快,与全省平均GDP的离散程度较大,区域差距增大;2010年之后,处于倒U的右侧,GDP变异系数不断下降,说明伴随“十二五”计划实施和经济增长,县域经济的离散程度逐步变小,区域差距缩小。

四、辽宁区域经济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格局分析

运用ESDA方法对辽宁经济数据进一步深入分析,探索经济空间布局、空间结构和地区间的空间交互作用。

1.辽宁区域经济的总体空间差异

利用GEODA软件,计算2004―2014年辽宁14个地级市人均GDP的Global Moran's I,结果如表2所示。

研究发现,Moran's I均大于0,说明辽宁人均GDP在空间分布上具备一定相关性,但p值较大,说明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即空间差异较大。Moran's I由2004年的0.04增加到2007年的0.09,虽然Moran's I值一直在增大但仍较小,说明辽宁内部经济的空间关联度较小。2008年Moran's I下降为0.08,辽宁经济遭遇金融危机的打击,空间相关性下降。2009―2012年,Moran's I逐渐增大,说明辽宁地级市间经济的空间依赖性逐渐变强,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能够很好带动相邻地区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明显,辽宁各地级市间的空间差异逐步缩小。但由于Moran's I较小,空间差异相对较大。2013年和2014年Moran's I呈下降趋势,空间自相关性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间的关联度降低,辽宁经济发展遭遇瓶颈期,2015年上半年GDP增速下滑到全国31个省末端。2004―2014年Moran's I一直为正。说明辽宁14个地级市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自依赖性。经济发达的城市彼此相邻。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城市彼此相邻。但Moran's I均不超过0.14,即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区域带动作用不强。实现辽宁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区域互动、以强带弱,通过产业转移、人才流通等帮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2.辽宁区域经济局部空间关联与空间特性分析

(1)空间四象限分析

由表3可知:在“H―H”集聚区域,2008年包括本溪、鞍山、盘锦和大连,说明这四个市的经济发达程度较高,且对周围临近区域的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存在着扩散效应;2012年“H―H”集聚区里增加抚顺,抚顺由“L―H”变为“H―H”,抚顺加入热点区,抚顺毗邻本溪,表明在2008―2012年这4年间本溪对抚顺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经济辐射效果明显;2014年“H―H”集聚区增加到6个,相比2012年,增加了营口和沈阳,盘锦退出“H―H”集聚区。营口由2012年的“L―H”变为2014年的“H―H”,表明营口由于临近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区域、在周围城市经济带动作用下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且其周围早已加入到“热点区”的鞍山、大连对营口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沈阳由原来的“H―L”区跨入到“H―H”区,沈阳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联系紧密。辐射相邻地区经济的发展。纵观整个辽宁,可以得出,在2014年形成以大连为中心的沿海经济带和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经济区,这些地区经济联系密切,彼此相互促进、快速发展,成为全省最发达的地区。

辽西地区一直位于“L―L”区域。2008年“L―L”集聚区包括朝阳、葫芦岛和阜新,由于交通条件不便、自然环境恶劣等历史因素,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落后、彼此集聚,形成恶性循环。促进辽宁西部地区的发展,必须建立经济发展带动中心,以点带面,逐步拉动整个贫困地区经济增长。2014年“L―L”区域又增加锦州,表明西部地区的经济在进一步恶化,冷点区集聚现象愈演越烈。2015年上半年。辽宁GDP增速位于全国31个省末端,表明辽西地区是冷点集聚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辽宁整体经济发展。

(2)空间自相关特性

借助2008年、2012年和2013年LISA集聚图,①能够辅助分析辽宁局部经济的空间自相关特性。

第一,2008年,“H―H”集聚区主要集中在鞍山,鞍山经济发达,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密切,互动性强;“L―L”集聚区主要集中在朝阳,说明朝阳的经济很不发达,且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同样很落后,但可判断以朝阳为中心的辽西地区具有正的空间自相关性,是低水平的集聚区;“L―H”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丹东,表明丹东周边的大连、鞍山等经济比较发达,但是丹东接受的辐射作用不够强,是属于经济发展的“沉降区”,应该加强与相邻发达地区的学习和合作、以求提升自身经济地位。

第二,2012年,“H―H”集聚区包括鞍山和营口,表明包括鞍山、营口在内的沿海经济带的经济扩散作用加强,经济发展趋势良好。与2008年相比,营口由“L―H”区转变为“H―H”区,成为新的经济快速增长区,表明营口抓住发展机遇、经济快速增长,缩小了区域内差距。“L―L”集聚区仍为朝阳,朝阳在整个辽宁经济发展过程中被远远甩在末尾,该区域形成一种严重的低水平集聚。“L―H”集聚区仍是丹东,经过四年时间的发展,丹东并没有借助临近的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起来,资源、人才等不但流向临近的大连等地区,自身发展更是受到限制。如果不打破此僵局,丹东经济局面会越来越糟糕。

第三,2013年辽宁内部“H―H”和“L―H”区与2012年相同,经济发展并没有发生好的改变。2013年“L―L”集聚区包括朝阳和葫芦岛,说明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辽西地区的经济不仅没有维持原来的低水平发展状态,而且发生进一步恶化,表明辽西地区的发展迫切需要政府扶持和战略性政策的倾斜。

(3)冷热点区

经济热点区是经济增长点,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冷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行质量均落后于其他地区。分辨经济发展中的冷点区和热点区,有助于政府部门科学合理地分配资源,确保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

2008年,辽宁经济热点区包括沈阳、鞍山、盘锦和大连,该四市经济发展活跃,在辽宁经济发展中居重要地位;经济热点区的周围附着经济次热区,次热区分别为抚顺、本溪、辽阳和营口四市,四市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没有很好地借助大连、沈阳等经济热点区对自身的区域联动作用;经济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偏远的辽西地区,包括朝阳、铁岭和阜新。由于不利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因素,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缓慢,在全省经济排名中一直处于后三位。

与2008年相比,从2012年的经济冷热点区可知,经济热点区和经济次热区没有任何改变。但冷点区发生微妙的变化,铁岭由冷点区跨入到次冷点区,葫芦岛由次冷点区变为冷点区,表明经济冷点区进一步向辽西地区迁移,辽西地区贫困集聚现象更为严重。铁岭在沈阳和抚顺的带动作用下,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与2012年相比,2014年的经济热点区依旧没有变动,说明热点区经济发展比较稳定。但是,阜新退出冷点区,铁岭再次加入冷点区,说明经济冷点区存在随机性和不稳定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效率优先,正视公平

通过辽宁三大经济区域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发现,辽南地区标准差、变异系数最大,辽南地区经济发达,但由于大连发展迅速,丹东难以追上大连发展速度,故该地区经济差异最大。但是经济差距大不代表是绝对的坏情况。辽西地区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最小,但该地区的经济总量和人均GDP都远远落后于辽中北和辽南地区。

县域研究发现。44个县或县级市变异系数值呈现“倒U型”。可知全省经济差异呈现先增大后缩小的趋势。按照常理,辽宁区域经济差距在缩小,辽宁经济发展理应达到新高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2015年辽宁GDP增速为3%,比全国GDP增速落后3.9%。可见,全省经济差距缩小并不代表经济发展好,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理应抓住机遇谋发展,而不是过分强调绝对意义的公平,通过优先发展部分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发展。从而实现整体经济发展。

2.创建新的区域增长极。发挥区域联动作用

在局部空间自相关上,2007―2014年,Moran's I均没有超过0.14,可以看出区域间存在正的自相关性,但是相关性并不大,P值都大于0.07,可以得出区域间的相关性是不显著的。根据循环累积因果论可知,少数发达地区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然而此处区域间的联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辽宁近些年经济整体下滑的局面。因此,创建新的经济增长极,借助区域中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乘数效应,推动落后地区发展。

3.经济发达地区更能抵抗风险

第2篇:区域经济研究热点范文

【关键词】电力技术;专利;热点领域

电力产业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生产应用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电力产业在我国备受关注。专利是技术信息的一种有效载体,能够切实反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相比较一般的信息,专利所提供的内容更加详实可靠。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相关研究显示,使用专利信息进行科研,将大大缩短科研工作平均周期,节约科研经费。针对具体产业的专利分析就是在整个产业基础上将相关技术专利进行抽丝剥茧,分析出热门专利技术及重点发展的地区,为相关技术领域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1]。本文通过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以电力技术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借鉴专利地图分析方法,分析电力产业的热点趋势、相关技术的地域分布和重要专利权人等。

1 电力技术热点研究领域分析

与电力技术密切相关的专利主要是H02类专利,主要涉及电力的发电、变电,和配电,其下包含8个小类。通过对2008-2013年近五年H02类中211133项专利数据的下载和统计,发现专利数排名前五的小类分别为:H02J、H02K、H02M、H02G和H02H。循着这五类继续探求其分支的热点技术,得到图1所示的树形图。其中,H02J主要涉及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等方面的专利,对专利分类追踪,发现其热点主要在充电和变电配电方面。H02K主要涉及电机方面的专利,对其专利的追踪发现控制机械能的装置是其技术热点。H02M主要涉及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这一领域的核心点是直交流间的转换。变电是电力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题,所以这一分类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H02G类专利主要是致力于电力产业中线路的研发,电缆或电线的安装,其热点领域在阻尼线路的实现。H02H主要涉及紧急保护电路装置方面的专利,其核心是电池在该领域的应用方法。

图1 H02类专利热点树形图

上述五类中,H02J、H02K、H02M三个分类涵盖的专利最多,分别占H02类的26%,22%和15%。从H02J、H02K、H02M三类专利申请数量的年度趋势来看,2006年至2011年,专利申请数量均成上升态势,2012到2013年略有回落。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2005年我国对变电、配电、发电技术的重视程度 [2]。H02K类专利在2006年至2009年曾是电力领域专利产出最多的类别,但后被增速迅猛的H02J类专利超越,总体而言,H02J类供电配电方面的研究在2012年前,受到高度重视,专利产出的增长率较高。H02K和H02M类专利产出增势相对缓慢。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2006-2013年H02J、H02K、H02M类专利数量变化趋势

综上可知,H02J、H02K、H02M作为电力技术中的重要方向,在专利申请数量和增长态势方面较其他专利均有优势。尽管图3中发现2012年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现在应用的技术逐渐趋于成熟,而新的技术仍存在瓶颈,需要新的突破,因此这些领域仍值得进一步研发,电力产业仍需将较多的资源投入到对H02J、H02K、H02M,尤其是H02J类专利的研发建设之中。

2 电力技术应用热点分析

对H02J、H02K、H02M三类进行分析,发现其专利涵盖技术主要应用在电机、电源和蓄电三个方面。利用雷达图,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H02J类专利在电源方面的应用较多,在电机和蓄电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H02K类专利主要应用于电机方面。H02M类专利主要应用于电源方面。相对其它小类而言,H02J类专利的构成较较为复杂,应用较为广泛。

图3 H02类专利主要应用领域分布雷达图

3 电力技术专利产出的热点区域分布

为了发现我国在电力技术研究上的优势区域,研究从地域上对2009-2013年的专利产出情况进行了统计,针对H02J、H02K和H02M三个类别,得到的专利数量区域分布图,如图4、图5和图6所示。

图4 2009-2013年H02J专利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地区分布

图5 2009-2013年H02K专利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地区分布

图6 2009-2013年H02M专利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地区分布

从以上三图可以看出,H02J类专利产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五个省市,其中广东省以17%的份额占据数据首位,五大地区总份额占到57%。H02K类专利产出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其中江苏省以20%的份额占据数据首位,此三个地区的申请总份额占50%。H02M类专利产出主要也是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其中广东省以19%的份额占据数据首位。综上可见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各省在电力产业的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沿海经济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在此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其次是上海、北京,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区差距较小,但仍然存在专利产出不平衡的现象。这说明沿海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电力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电力产品研发体系和专利体系,为我国电力产业做出了贡献。

4 结论

从专利产出情况看,我国电力专利产出从迅速增长阶段进入缓慢发展阶段,2011年达到顶峰后专利研发由量变转为质变。在专利类型上,我国电力技术专利主要以发明和实用新型为主,涵盖了从电力配件到电力系统到一系列相关专利。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的需求逐渐增大,而电力技术专利发明的热点技术在于变电配电、蓄电及充电、电机、电流转换控制装置、电池及线路等相关设备和技术方面。这些热点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譬如电机决定了日用电器的质量与使用体验;线路决定了用电安全与便捷程度等。其中以H02J(变电配电蓄电)、H02K(电机)和H02M(交直流转换)三类的专利产出最多,这三类主要应用领域在蓄电、电机和电源三个方面。从研发的热点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特大城市,以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和上海为主要代表。

【参考文献】

[1]董菲,朱东华,任智军,谢菲.基于专利地图的专利分析方法及其实证研究[J]. 情报学报,2007(26):422-429.

第3篇:区域经济研究热点范文

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领域的研究众多,内容庞杂,涉及众多的作者、机构和主题,如何能清晰地反映国内公共图书馆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是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拟借助知识图谱这一科学计量的有力工具,综合使用五种知识图谱工具软件,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知识来源、研究热点与前沿等进行较系统的分析,以期相关的研究方法与分析结果对公共图书馆领域研究和知识图谱的推广应用有所参考。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211高产作者合作网络

通过Bibexcel对样本数据的基础分析,共萃取出1 918位不同作者。同时,将数据文件导入Pajek并执行Kamada-Kaap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区域合作网络图谱。其中,节点越大代表发文量越高,连线越粗代表合作关系越密切。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地区名称是用英文标识的,部分节点的地区名称没有显示出来,现实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比例尺放大地图来清晰地展示网络中的各个局部区域。图3区域合作网络图谱

从图谱中可以看出公共图 书馆研究领域科研水平较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南,而华中、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科研产出量相对较低。相对而言,学术研究最为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这三个地区是我国科技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会增加对科研的投入,如此良性的循环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通过放大地图,可以发现合作频次较高的地区(城市),即合作网络中中心度较高的节点,主要包括北京、杭州、天津、武汉、广州、湘潭等城市。其中,北京与天津、上海、武汉、杭州等众多城市产生科研合作,是整个区域合作网络的中心。除北京以外,科研产出量较高的城市主要有天津、广州、上海、武汉、长沙、哈尔滨等。此外,内蒙、新疆、西藏、云南等几个地区的发文量极低,与上述发达地区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应该引起国内图书情报界的关注。

22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文献共被引分析是反映被引用文献之间关系的一种文献计量学方法,是引文分析理论的重要内容。引文或用于论理的依据,或用于对比前人的研究,或用于说明创新的来源,因此引文常被看作是学术研究的知识来源。通过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可以发现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来源、核心文献,以及与其它研究领域的交叉联系与演变。

通过Bibexcel的统计分析,最终获得有效参考文献8 259条。同时,将数据导入Citespace,选择Timeline视图,得到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见图3)。图中节点的大小与其被引频次成正比,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这两篇文献同时被其他文献引用过。从图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引文形成了4个明显的聚类,而聚类中的文献可以看作是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来源。通过对聚类文献的分析,归纳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221聚类1: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222聚类2: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223聚类3:公共图书馆精神

2004年前后,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出现了以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倡导图书馆走近平民,关心弱者,平等服务,缩小数字鸿沟,实现知识自由和信息公平的“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聚类3中的文献便是这场学术争鸣的知识来源,其中的代表性文献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13]、《继承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4]等。

文献[13]认为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使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具备了自由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权利,它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该文对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做了系统的论述,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献[14]系统论述了继承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意义,详细阐述了建立信息公平和保障的制度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

224聚类4:政府与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为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而政府则是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提供者和投资主体。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必须依靠政府的公共权威与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二者之间息息相关。聚类4中的文献便是该主题研究的知识来源,其中核心文献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与政府信息公开》[15]、《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关于图书馆制度的一种规范分析》[16]等。

文献[15]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给我国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并倡议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及时、完整进入公共图书馆的具体保障制度。文献[16]从公共产品理论出发,指出为解决公共图书馆的拥挤性和地域性问题,政府必须承担普及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并提供投资保障。图4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23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231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中心性和持续性较强的研究热点。同时,它也是一个研究内容比较宽泛的领域,涵盖了读者服务、网络环境、服务模式、社区服务、延伸服务、企业等热点内容。

从图谱中可以看到网络环境与信息服务的联系最为紧密,这说明信息环境的改变为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了充分的拓展空间,这使得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成为学者们早期关注的热点研究。此后,伴随Web20、RFID、移动通信等信息通讯技术的出现,即时参考咨询、Rss信息订阅、图书自助借还及手机图书馆等全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应运而生。此外,面向政府、企业、社区、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特定对象的信息服务研究也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服务的研究内容。总体来说,公共图书馆领域信息服务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232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公共图书馆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在2007年左右出现,至今方兴未艾。与之密切相关的热点研究包括总分馆制、图书馆布局、城乡一体化、基层图书馆等。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与政府机构的设置一样,是一个至上而下的等级体系。学者们早期的研究对象比较具体和分散,局限于某一类型的公共图书馆,比如:国家图书馆、县级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等。而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繁荣和发展,人民的文化需求也相应的普遍提高,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提供的普遍均等的服务等研究内容就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主题。实际上,我国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比如:深圳的“图书馆之城”、“广东流动图书馆”、“苏州模式”等。但是,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模式还需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探究。

233公共图书馆精神

公共图书馆精神也是公共图书馆领域持续性较强的研究热点。相关的热点研究包括人文精神、和谐社会、公民权利、信息公平、新图书馆运动等。

234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领域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研究热点。在2002-2006年研究热度较高,之后研究热度明显降温,说明其理论与实践已经走向成熟。与之联系比较紧密的关键词有:国家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网站建设、图书馆评估、个性化信息服务等。

数字资源存储、整合、检索、共享研究以及特色数据库建设、数字参考咨询、数字图书馆联盟、版权问题等是研究者早期比较关注的热点内容。除此之外,云计算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云服务、移动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三网融合”应用研究等是近几年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内容。

235公共图书馆法

公共图书馆法也是一个持续性较强的研究热点。与之相关的研究热点包括立法研究、地方法规、文化权利、读者权利保护、公共图书馆精神等。

公共图书馆法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其立法的目的不仅是维护图书馆本身的权益,更是为了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所应享有的文化权利。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十几部地方性公共图书馆法规,但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法一直长期缺失,这使得早期的研究局限于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上面。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的正式启动,参考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立法实践以及围绕《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而进行的立法支撑研究、读者权利保障等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研究重点。

236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共图书馆领域2008年左右出现的研究热点,对其的研究热度不断升温。与之相关的研究热点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服务、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政府信息资源等。

我国自2008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其第十六条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18]。条例颁布后,立即引起了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的角色和定位、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开发利用、中外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及如何构建政府信息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等几个方面。

在上述诸多热点主题当中,城乡一体化、农村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法、政府、Web20等是公共图书馆领域近几年出现的研究热点,可以把它们看作该领域的研究前沿。

3结论与展望

第4篇:区域经济研究热点范文

关键词 公共政策 仿真研究 科学决策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公共政策仿真研究的缘起

公共政策仿真研究是伴随着社会科学仿真方法的演进而发展的。20 世纪60 年代初,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始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至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一研究思路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才被真正接受。期间,国外社会科学领域仿真应用较早,其成功案例的影响遍及世界诸多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一批专家学者将社会仿真方法引入我国并主要围绕方法论层面进行探索,80年代中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仿真研究,90年代社会科学仿真逐渐引起我国政府的关注。目前,政策仿真已经具备了成熟的知识基础、适用的分析方法以及先进的仿真工具,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仿真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必将日益广泛,政策仿真也势必会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一条新路径。

二、我国公共政策仿真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综述

为了解我国公共政策仿真研究的现状,本研究以《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来源,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通过精确匹配检索发现,以“主题=‘公共政策仿真’”检索到的记录仅1条,以“主题=‘公共政策’并含‘仿真’”的记录16条,因此为保证纳入统计分析的文献完整,本研究放大了主题检索范畴,最后以“主题=‘政策’并含‘仿真’”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文献记录1542条。为使所得文献更具科学性,笔者对其进行了全面梳理,经论证排除重复发表、基本方法介绍、会议信息、非仿真综述文章、企业仿真、纯技术仿真文献948篇,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594篇。

(一)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1、政策涉及领域统计分析。

选取我国公共政策仿真研究文献政策涉及领域作为分析指标之一,意在揭示学者们对于各政策领域关注的焦点,以及政策仿真方法在各政策领域研究中的适用性。笔者在综合借鉴多名政策学专家对于公共政策分类观点的基础上,对本研究检索到文献所涉及的政策领域进行了归纳,共分5大类、27小类。我国公共政策仿真研究涉及政策领域范围较广,类别较丰富,但同时研究热点的集中性特点也较明显,其中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数量就占到了总量的72.2%,然后依次为社会政策、科技政策、法律政策、政治政策,而经济政策中关于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与规划政策的文献数量均超过了其他任何大类公共政策仿真研究的总量,这说明对于公共政策仿真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政策层面,而且仿真方法在经济政策领域的应用也较为成熟。

2、公共政策仿真方法。

仿真模型作为一个新的定量方法,为公共政策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本研究通过对公共政策仿真方法及其应用软件的统计分析,意在发现迄今为止我国公共政策仿真建模的现状,以及各类方法和软件在我国应用中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仿真方法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系统动力学、多主体仿真和数值仿真模型,而其中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则具有绝对的优势,其文献数量超过了其他所有模型应用的总量。

(二)研究热点综述。

某政策问题具体涉及领域的聚焦点直接反映了该问题在社会公众视域内的重要程度。通过以上分析发现,除经济政策仿真研究外,社会政策、科技政策、公共安全政策也逐渐成为我国公共政策仿真研究的新亮点。

1、对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与规划政策的研究。

首先,对于产业政策的研究。通过梳理文献发现,我国现有关于产业政策的仿真研究多元化特征非常明显,这可能与产业自身涉及门类繁多直接相关。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中有71.9%的文献是按照产业分类进行的政策仿真研究,依据各产业政策受关注的程度依次为农业、工业、林业、交通运输业、现代服务业、电信业、渔业、电力业、木材加工业和畜牧业领域。另外28.1%的文献则依次围绕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发展视域开展政策仿真研究。

其次,对于区域发展与规划政策的研究主要包括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两类政策,两者的文献数量所占比例分别为73%和27%。在区域发展政策方面,主要围绕区域的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建模和仿真,对此问题的研究从2000年之后就未间断过,其中2006和2009年研究数量最多。在区域规划政策方面,主要涉及城镇规模及城市群发展规划、棚户区及旧城改造、生态工业园区及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城市休闲系统规划等方面的建模和仿真。

2、对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

首先,在社保基金管理及养老保险政策方面。汪泓等先后针对社保基金运营和社保金预警政策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并依据仿真结论提出政策意见。其次,在住房保障及社会救助政策方面,廖阳通过对西安市廉租住房政策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提出了界定廉租对象的合理化建议。再次,在医疗保险政策方面,李玲等、汪泓等、陈虹分别对我国昆明市城镇职工、上海退休人员、老年人医疗保障政策进行了政策仿真研究。

3、对科技创新政策的研究。

科学政策、技术政策、创新政策是当前各国科技政策研究的三大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研究主题重心也经历了由科学政策到技术政策再到创新政策的过程,并逐步发展完善[9],因此对于创新政策的研究理所当然成为了当前科技政策仿真研究关注的焦点。现有文献共围绕R&D投入、产业研发联盟、创意主体与制度环境、技术园区、科技人才、区域创新系统六方面展开仿真研究,而其中又以区域创新系统和创意主体与制度环境研究居多,共占科技创新政策研究总量的74%。

4、对公共安全政策的研究。

公共危机事件事关多数公民的人身安全,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加剧破坏性。因此,如何落实并完善公共安全政策就成为考验我国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将目光瞄向了公共安全政策仿真研究,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共涉及公共安全突发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信息传播、自然灾害处理五个方面,其中以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政策仿真最有代表性。曾哲淳等人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SARS)疫情的传播和防控过程的仿真模拟,得出结论:按照当时制定的SARS防治预案,卫生系统能够快速控制突发的SARS疫情。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大宇,米加宁,徐磊,公共政策仿真方法:原理、应用与前景.公共管理学报,2011(4).

第5篇:区域经济研究热点范文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Regional logistics has been a hot area of academic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By studying and 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for a reference to domestic regional logistics research.

Key words: regional logistics; regional economy; review

区域物流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该区域社会的发展[1]。因此,国外对区域物流的研究极其重视,形成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政府在区域物流发展中的角色和职能

伴随着现代物流业对国民经济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日益重视推进国内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各类法律法规,并构建了相应的法律体系。同时,这些国家的各级政府还积极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重要港口、区域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上投资较多[2]。此外,各国政府还出台各类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战略以促进本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并产生较好的效益。在区域物流领域中,由于各级政府代表着公众利益,因此也须发挥其重要角色和职能。诸多学者对政府在区域物流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Paul R.Mmphy(1995)把研究视角放在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上,通过研究发现,政府应该对区域范围内物流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推出相应政策并进行有效规制。Panos Kouvdis(2005)通过研究发现,在物流基础设施上的投融资和交通运输以及区域范围内市场交易规则的出台方面,政府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llen Yuhung Lai(2009)通过调查发现,东南亚联盟在2007年8月实施共同的区域物流发展政策之后,取得了诸多的成效,如自然灾害抢救速度等。Banomyong(2008)总结了德国政府推动区域物流发展的经验,即政府要积极制定区域发展物流战略,重点建设物流中心和基础设施网络,促进多种物流方式发挥协同作用,推进区域范围内物流产学研的结合以及设立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并要求各物流企业遵循执行。Dablanc(2011)分析了巴黎政府影响区域物流的方式,即在巴黎遇到重大经济以及环境变革时,巴黎市政府均会利用运价协商制度中的管理费以对市区内运输方式加以优化[3]。

2 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战略问题

很多学者对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Trunick(1999)以美国俄亥俄州现代物流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俄亥俄州成为区域物流中心,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该地区是否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该地区经济全球化程度以及该地区是否实现共同配送以及多频次的航运。Becky(2001)通过对香港现代物流业的长期跟踪调查,认为影响香港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因素既包括国际、国内市场因素还包括政治因素等。此外,还提出了发展香港物流的具体措施,即用更科学合理的铁路运输面向大陆市场。Eiichi等(2003)利用区域可持续发展视角分析了区域物流发展的相关问题,并认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类污染以及导致的环境问题也会对区域物流的发展产生负向影响。

除了研究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外,还有一些学者为某一区域物流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Perry(2003)总结了美国亚特兰大市促进自身区域物流发展的策略,包括区域内设立专业物流协会,设计城市物流发展战略,加强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Ruth(2008)阐述了东南亚联盟区域物流的发展战略,以促进该区域范围物流市场自由化。PHKetikidis等(2008)从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视角在分析区域物流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并指出区域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

3 物流基础设施对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

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物流乃至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20世纪50年代实施赶超战略的日本政府大规模投资物流基础设施,提升区域物流信息化程度,有效推进了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后赶超战略时期,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基础上,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系统的物流网络以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可见,日本经济发展的各时期,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均对区域物流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正向作用。Melendez(2002)多年研究拉美经济一体化的各个发展阶段后,认为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及其形成的基础设施网络很好地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Skjott-Larsen etal(2003)以丹麦政府和瑞典政府共同建造的欧雷桑德大桥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数据重点分析了作为该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的该大桥的投资建设对该区域成为物流发达区域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一个区域是否能够成为区域物流中心的主要因素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区位优势、物流意识及区域物流竞争力等。此外,大桥的建成还可以让两个区域的运输体系和活动体系联系更加紧密,从而促进区域物流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并且认为,大桥的建成完善了区域范围内的物流基础设施,促进了各类物流活动的协同,有利于该区域成为更大范围区域的物流中心。

4 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的功能、服务范围和规划问题

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的功能及其规划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Bish(1999)从作为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的集装箱转运站入手,以加拿大和美国两个物流园区的集装箱转运站为例,通过分析发现最大限度保证集装箱转运站运作效率的关键就是对集装箱转运站进行合理化、集中化布局。Melendez(2001)强调了区域物流网络节点对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一定要考虑物流中心、园区等节点的物流服务范围,并对其发展规划进行科学制定。Gandlur(2002)认为公共物流网络有助于促进区域范围内物流资源的合理分配,各级政府要把其作为一项关键基础设施来构建好。

5 区域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及其作用

区域物流信息网络在区域物流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Chen(2004)认为建设完善的区域物流网络有助于保障区域范围内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也有助于区域范围内物流效率的提升。Hui Wu(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区域物流信息网络能够促进区域范围内物流资源的整合,提升区域范围内各类物流企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流的协同效率,降低各类物流企业的运营费用,加强这些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速度。Cachon(2001)分析了美国物流信息网络的实际特点,认为美国具有信息技术和比较成本优势,良好的物流信息网络扩大了区域物流的内容和范围,同样也催生了很多从事国际物流的跨国物流企业。

6 区域物流分工布局、规划

Pedersen(2000)强调了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对区域物流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此外,还重点研究了非洲这个大区域未来的发展规划。Shigeru(2002)研究了区域物流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区域物流中心的选择和数量决策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算法,并在日本东京都市圈进行了验证,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设计了日本东京都市群的重要物流中心的长远规划。Harbour(2004)以区域物流通道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美国各州典型区域物流通道和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并把区位优势、物流流向、流速和流量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提出了区域物流范围内物流通道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

除了上述主要研究主题外,还有以下研究方向值得关注:(1)区域间物流协作研究。区域间物流合作也是区域物流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在21世纪初东京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国际区域间的物流合作。其中具体内容包括各相邻国家政府在区域间物流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各国政府物流合作政策的协调。此外,在2001年NOFOMA组织也召开过类似的会议,主要是讨论冰岛、丹麦、瑞典、芬兰等北欧各国物流间协作的相关问题;(2)区域物流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物流发展,同时也带来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等限制区域物流发展的诸多问题[4]。因此,区域物流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区域物流研究的重要内容。学者们认为限制区域物流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区域范围内交通拥堵问题、因物流而产生的大量噪声问题、物流装备及工具排放尾气导致区域空气污染等问题。促进区域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把区域物流的发展与上述限制因素加以协调,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平衡二者间的关系,以保证区域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柴国君,李丹. 内蒙古陆路口岸物流集聚区发展研究[J]. 财经理论研究,2014(2):77-80.

[2] 马旭东. 交通约束,物流的配套与产业布局研究[J]. 财经理论研究,2013(1):51-57.

第6篇:区域经济研究热点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 气候效应 影响

城市化对气候影响,气候变化对社会、环境经济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IPCC在1995年的气候变化第二次评估中指出:在今后几十年中,明确地检测出在大部分生态和社会系统中气候引起的变化会是极为困难的。这是因为这些系统是极其复杂的,而且它们之间有许多非线性反馈及其对众多同时继续发生变化的气候和非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目前此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城市化气候效应研究

城市气候的研究是伴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而出现和发展的。而真正系统地研究城市气候,是自19世纪初期英国的Luke Howard(1772-1864)的《伦敦气候》一书开始。继Howard之后,法人E.Renon(1815-1902)对法国巴黎城市气候作了有价值的研究。

在19世纪,城市气候研究多以气温为主,只有少数文献涉及雾和降水。到了20世纪,城市气候研究的要素越来越多。Schmidt(1919)对城市内部不同景观地区的小气候进行研究,于1927年首创利用汽车装备气象观测仪器做流动观测。与此同时,Schmass(1927)研究慕尼黑城市对降水的影响,认识到城市下风方向降水有增多的现象。KratZer(1937)总结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城市气候研究工作,著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以描述城市气候的特征和现象为主的通论性的城市气候著作《城市气候》,此书在世界城市气候研究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气候研究的广度、深度和方法都有显著的发展。到60年代末,其进展速度更快,陆续发表了不少关于城市气候研究的论著。1968年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气候学委员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的城市气候会议“城市气候和建筑气候学讨论会”。此次会议之后,“METROMEX”(1970)开始制定和实施,它标志着城市气候研究的新发展。

进入80年代之后,城市气候的研究更有了显著的进展。Landsberg在1981年发表的《城市气候》一书,这是继KratZer(1956)之后,对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城市气候研究工作的总结,系统地分析了城市和郊区气候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周淑贞、张超(1985)的《城市气候学导论》是我国第一部城市气候专著。这两部专著的问世对推动世界和我国城市气候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城市气候的研究起步较晚,1980年夏中国气象学会气候学术会议在庐山召开。1982年9月中国地理学会在福建厦门召开了第一次中国城市气候学术会议,会后出版了论文集《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这是我国第一部城市气候论文集。我国国家教委科技司为了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城市气候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协作,于1985年12月在上海举行了城市气候学术研讨会,并成立了“全国高校城市气候研究中心”。此后,该中心分别于1987年4月和1990年6月在上海和广州举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城市气候学术研讨会。

我国城市气候研究主要在城市环境特征及其应用、城市的大气质量和污染、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等方面,但分析较多的是城市热岛和逆温等问题。张一平,何云玲(2002)探讨了昆明城市热岛效应呈立体空间分布特征。何萍,李宏波(2003)找出了我国不同城市热岛强度分布特征,发现城市热岛强度的变化规律。郑祚芳等(2007)研究了近30年来城市化进程对北京区域气温的影响,认为城市化带来的热岛效应是导致局地增暖的主要因子。任春艳等(2006)研究了西北地区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证明西北地区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不完全符合库次涅茨曲线特征。以上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城市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机制。

随着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也相应出现了一些先进的有关气候的观测仪器,这更加利于气象学专家及学者开展城市气候研究。在此期间,城市气候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过研究也取得一些结论:城市热岛、逆温、风和降水对大气污染有明显的影响,而大气污染对太阳辐射、透明度也有明显影响(李星敏,白爱娟,2009;白美兰,2006;赵晶等,2001)。除了研究上述这些城市对城市气候产生的影响外,随着人们对城市气候的认识逐步深入,研究的焦点逐渐转移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

2.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

刘惠民和邓慧平(1999)认为目前针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基本研究方法有:(1)未来气候情景。主要有四类:一是假设的情景;二是用古气候、历史气候和现代气候资料推测的气候情景;三是根据大气环流模式(GCMs)CO2倍增数值试验结果产生的气候情景;四是综合气候资料时间序列分析法推测的未来气温、降水变化和GCMs预测的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生成的气候情景。(2)专业-气候模式,是指在影响研究中,被气候变化影响的对象,可分为经验统计模式、动力模式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统计-动力模式。

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其地理分布、物种的物候学特性以及灭绝等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因此,可将其作为指示性指标,评估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IPCC WGII,2001a)。近年来,国际上已经开发了多种方法鉴别气候变化对非生物和生物系统的影响,如利用青蛙、蝴蝶等作为检测指示性物种识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推测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

丁一汇(2009)认为对于农业、水资源等社会经济系统,由于受气候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难以分离气候变化对这些系统的单独影响。在农业影响评估上,20世纪90年代应用GCM预估气象要素月均值,作为作物模型的输入进行站点上的影响评估。21世纪初,利用PRECIS进行降尺度分析,构建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情景,与空间CERES作物模型嵌套(熊伟,2004)。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的主要方法有:(1)实验室模拟和野外观测实验法;(2)历史相似或类比法;(3)数值模拟和预测的方法。对于水资源的影响评估主要集中在敏感性分析上(扬华庭和王芳,1996)。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模型包括:经济损失值、生计损失值和经济风险值3部分。评价方法采用IPCC的通用方法。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在建立自然灾害变异指标(如震级、干早指数、风浪等级等)、自然灾害损失评价指标(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自然灾害分级标准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马宗晋,1988;高庆华,1991;王雪臣,王守荣,2004)。

目前评估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和适应性的方法大多通过构建未来社会经济变化的情景,利用气候模式对未来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进行情景预估。但情景分析不同于预测,并不力图描绘被研究对象未来最可能发生的情况。 2000年出版的IPCC《排放情景特别报告〉提出了4种全球未来可能的社会经济发展框架,通过对相关假设和特征的量化,衍生出多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的基础。在SRES所构建的社会经济情景中,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经济增长、技术变化、能源、土地利用、社会公平性、环境保护和全球一体化。

中国进行气候变化情景构建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增量情景。(2)CO2倍增情景。(3)渐进递增情景。

中国为应用区域气候模式(RCM)发展气候情景作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并应用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评估中。国家“九五”科技利用RegCM2(高学杰等,2003)模拟了CO2倍增情境下中国的区域气候情景;2002年,中国科学家引进英国Hadley气候中心的RCM-PRECIS,将HadAM3H的预测结果降尺度分析到50km的水平格点上,构建了中国的区域SRES气候情景,并已应用于农业、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研究中(许吟隆等,2003;2006)。

目前进行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工作只能根据各种方法,研究制定未来气候构想或称未来气候情景(Scenario)(Gleick PH.),近年来有些影响研究已采用相互作用方法和集成方法(Norman JR,Pierre RC,Kenneth DF,et al.,1993;Dowlatabadi H,Morgan MG,1993)。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生产的全球重构与转移以及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现有城市群将加快发展,城市下垫面性质改变以及热释放、大气污染、水污染而导致城市区域淡水短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日趋显现,城市热岛效应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这些问题可能强化甚至恶化,沿海城市群未来面临的环境和灾害问题可能更趋于复杂(董锁成,2010)。李刚(2010)通过研究发现皖江城市群的生态占用是生态供给的近4倍,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郑斌(2008)认为城市群的环境问题的成因首先是地理气候的因素造成污染物的转移,其次城市群对于资源利用的同质性造成环境污染的叠加效应。

3.解决途径研究

为解决上述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气候负面影响,须提倡低碳经济,而碳交易市场是整个低碳经济的基础和关键。钟劲松(2010)认为碳交易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承认碳排放的所有权,合同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目标。

有关排污权交易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外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排污权交易内容的界定。Stavins (1994) 认为,一个完整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应包括以下八项要素:总量控制目标;排污许可;分配机制;市场定义;市场运作;监督与实施;分配与政治性问题;与现行法律及制度的整合。

3.2排污权拍卖的问题。Hahn (1984) 指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排污权的初始分配会影响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效率。因此,选择合适的排污权初始分配方案是至关重要的。1990 年美国国会在关于《清洁大气法修改方案》的辩论中,提出了三种初始分配方案:公开拍卖、固定价格出售和免费分配。

3.3排污权交易中的市场势力问题。Burniaux (1999) 认为,在排污权交易市场,通常存在两种类型的市场势力:一是成本最小化操作,也称为利润最大化操作;二是排他性操作。Hahn (1984) 研究了排污权交易市场上,当一个企业具有市场势力,其他企业都是竞争性企业(价格接受者) 的情况下,市场均衡是如何变化的。Tietenberg(1991) 认为,市场势力使得新排污企业偏重污染的治理; Godby(2000) 则从实验经济学的角度,检验了上面两种类型的市场势力的存在性。(4)排污权交易中的交易成本问题,Stavins (1995) 认为,交易成本在市场中无所不在,因而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是决定治理效率的重要因素。Cason (2003) 用实验方法验证了Stavins 的观点。

3.4排污权交易中的企业监督问题,Malik (1990) 认为,企业的违规行为降低了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效率。因此,在设计排污权的交易机制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违规行为。Stranlund(1999) 研究了排污权交易体系的外部监督和实施问题,并研究了管制者应如何分配资源来监督和处罚违规企业。

中国关于排放权交易的研究和实践相对较少。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主要在境外展开,绝大部分是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的形式进行的(钟劲松,2010)。目前,国内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刚刚起步,既没有碳证券、碳基金、碳期货、碳掉期交易等类型的碳金融衍生产品,也没有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郭清马,2010)。

有关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建立顺序方面,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市场呈现出政府热心推动,产权交易机构热心筹建,企业冷眼观望的“两热一冷”现象(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2010)。但尹敬东(2010)认为全国各地能源消费和能源效率差异较大,再加上行业的条条分割, 缺少一个严格的基于全国统一的碳排放配额制度,没有配额的限制,没有排放的基准,企业没有购买碳排放的积极性,市场主体缺位,使得各地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之间不相匹配。

我国国内区域间碳交易市场研究和实践也比较少。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有八个省、市先后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市场。目前对于碳交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内的交易机制建设上,如陈万灵(2010)分析了广东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定位与对策,揭建成(2010)提出了完善浙江省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对策建议。鲜开林(2010)论证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排污权交易的内涵界定。蒋运多等(2010)构建了城市群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李清雅等(2010)认为未来的排污权交易应采用以流域管理为基础,考虑污染物影响范围创建排污权交易新市场。黄德春等(2010)从经济基础、环保水平及法律保障三个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可行性。D.Y.C. Leung等(2008)认为区域间的排放交易的依赖于交易的公平、透明、成本控制、政策配套、市场特征、交易主体的利益诉求等多个因素。杨志等(2010)和Oberndorfer(2007)认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mission Trading System,EU ETS)可以作为中国设计区域以及全国的“碳交易”市场很好的借鉴。而陈波等(2010)认为美国碳交易市场的多样性发展方式尤其值得中国借鉴。

4.目前研究简评

目前的研究大都基于总体或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而针对城市化这一特定要素变化所引致的气候效应影响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得非常不足。目前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和结果主要还是一般性的讨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首先,由于影响机制的不同,目前主要沿用经济学领域的城市化概念及其指标来研究气候层面的影响显然不合理。其次,城市化气候效应的识别和量化评估方法的缺乏,不同尺度上模型验证的不充分、未来气候情景预估和社会经济情景构建的不完善。绝大部分气候变化影响、适应性和脆弱性评估模型是以定量的气候和非气候情景(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情景)作为输入参数,因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最主要的不确定性来源之一就是各种情景假设的不确定性。城市化气候效应致使区域气候变化更加复杂,气候情景更具不确定性,主要是因为气候模式的不完善和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的不确定。后者主要来源于不能准确地描述未来几十、上百年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技术进步等非气候情景。同样,理论界在社会经济研究中仍然没有将城市化气候效应纳入变量范畴。

而对于排污权相关理论的研究,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但如何建立起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交易市场和交易制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我国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内的碳排放交易研究,即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在城市群内通过建立起排污权交易体系,可以起到有效控制污染的作用。城市群之间,特别是东部沿海跨越行政区划的区域间,东西部不同区域间的交易市场应当如何建立,目前处于摸索阶段,虽然广东和香港间进行过类似探索,但经验对于东西部城市带之间的跨区域市场是否具有借鉴意义也值得思考。在城市带发展过程中,受到本地区气候效应影响的前提条件下,又当如何建立起跨区域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排放配额如何在不同区域间分配以及采取何种方式,哪些排放物是可以交易的,多个地方行政力量的作用当如何协调,区域间的排放权交易所如何建立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尚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

显然,城市化气候效应及其影响的研究尚有诸多需要解决的理论与技术问题,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就其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至少须在以下几方面获得进展:

4.1城市化气候效应的认识还存在不确定性。气候层面的“城市化”概念及其指标如何界定和修正?城市化到底对气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区域气候系统对城市群温室气体等强迫的敏感性如何?目前所认识的城市化气候的“五岛效应”在漫长的气候变化趋势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城市化气候效应与一般气候过程差异及反馈,城市化气候效应与一般气候变化分离及其估算。诸如此类基本问题尚存争议和处理上的难度。

4.2城市化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科学方面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在推进(1)的基础上开展区域城市群不同尺度上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同时,评价方法的单一和评价指标的不完善也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不同的行业对气候变化具有不同的敏感性,需对其域值进行研究和界定并进一步构建城市化气候效应综合影响的评估指标体系。

4.3加强东部城市群区域碳循环的研究。进行城市群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情景的分析和预测,研究城市群社会经济活动及物理和化学过程对区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城市群区域土地利用和城市群生态系统对碳循环的影响。分析东部城市群区域的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传输过程、聚集方式、分布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驱动。

4.4从城市功能布局、产业布局和人口布局等角度研究城市化模式对城市化气候效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化战略;

4.5将城市化气候效应纳入经济系统,考察涵盖城市化气候因素的区域经济变化规律;

4.6把碳交易和期权契约等政策工具和思想引入城市化气候效应解决机制中,探讨诸如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气候效应分担解决机制的可行性和具体路径。

基金项目:973项目(2010CB428506)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YJC790241)。

参考文献:

[1] AgassizL. Tudes SurLes Glaciers[M]. NeuchTe:l PrivatelyPublished,1840.

[2]陈明星,陆大道,查良松.中国城市化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英文)[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0,20(1):17-30.

[3]丁一汇. 中国气候变化:科学、影响、适应及对策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4]黄德春.长三角跨界水污染排污权交易机制构建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5):52-54.

[5]吕丽芬,马鹏程.芜湖市城市化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1):52-55.

第7篇:区域经济研究热点范文

关键词:区域差异;LISA;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安徽

一、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作为社会发展现实,历来都是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就国外的研究而言,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费景汉等人对基尼系数进行产业结构分解;利用锡尔系数和广义熵指数,对地区差异的地理构成进行分解;利用加权变异系数方法,对地区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也逐步走向成熟。研究尺度上,从大尺度的国家向中尺度的省级,继而向小尺度的县级单元转变;分析方法上,由经典统计学方法向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转变,研究尺度逐渐缩小,研究方法不断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长江沿岸的重要省份,经济持续以较快速度增长。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

空间统计分析分为常规统计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趋势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本文主要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揭示安徽县域经济空间发展格局演变。

(一)空间自相关

总的来说,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时,研究者目的是要了解空间现象分布的空间依赖性,观察相邻空间单元中是否有某种空间关联性。而空间关联性的相关研究方法称为空间自相关。

(二)数据准备

本文以安徽县域为基本分析单元,各县域人均GDP作为研究指标。其数据来自《安徽省统计年鉴》,选取安徽省各县域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12年共4个年份的人均GDP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三、测算结果与分析

空间自相关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繁琐,本文利用ArcGIS软件和GeoDA软件进行计算。

(一)各县区人均GDP的全局空间自相关

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出安徽省各县区4个研究年份的人均GDP空间自相关系数Moran’s I。其数值表明安徽各县区人均GDP自1996年以来存在着较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性,但也有一些小的变化,2006年的Moran’s I值出现较大的年际波动,从1996年的0.2636下降为0.1835,此后又基本恢复到增长的趋势,到2012年Moran’s I值上升至0.3290,这一时期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表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区域空间集聚程度在2006年有所下降,而到了2012年,又恢复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纵观自1996年至2012年Moran’s I值的变化,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揭示了安徽省经济发展区域空间集聚程度正在加强。

(二)各县区人均GDP的局域空间自相关

利用GeoDA软件生成Moran散点图和LISA聚集图。

1.Moran散点图

散点图用于研究局域空间的异质性,分为“高-高”、“低-高”、“低-低”、“高-低”四个象限,图1。

在1996年,落入“高-高”区的地区有芜湖市辖区,和县等,他们的人均GDP较高,且各自周围县区的人均GDP也较高,这些地区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热点区;而在“低-低”区的县区主要分布在皖西和皖西南,说明这些地区是经济发展的落后区域。

从总体上看,安徽省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县区主要落入“高-高”和“低-低”两个象限,且年际变动不太大,但也有特例,其中旌德县自2006年后由低高跃入高高象限,揭示了该县的经济从2006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人均GDP增长速度由低转高;2001年,和县则从高高跌落到低高象限,表明该县人均GDP增长速度由高转低。

2.LISA聚集图

LISA值是衡量空间单元属性和周围单元的相近和相异程度的指标。利用GeoDA软件,绘制LISA聚集图,图2。

3.“高-高”地区和“低-低”地区

通过研究可知:在四个研究年份,分别有69.23%、65.38%、60.26%、61.54%的县区位于第一和第三象限内,表现为空间正相关,第一象限中称为经济高聚类,第三象限称为经济低聚类。

4.“低-高”地区和“高-低”地区

同样,在四个年份分别有30.77%、34.62%、39.74%、38.46%的县区位于第二和第四象限内,表现为空间负相关。第二象限可以称为经济低心类,第四象限称为经济高心类。

5.安徽县域经济格局的演变

通过研究可知,四个年份各年各象限县区都有新的变化,1996年,第一象限中的和县,在2001年,转到了第二象限,而在2006年和2012年,其仍停留在了第二象限,同样,1996年和2001年,第二象限中的旌德县,在2006年,转到了第一象限,到了2012年,又落回了第二象限,这些在四个年份中有象限变化的县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不稳定。但也有不少县区在四个年份中始终是处在同一个象限,第一象限中的芜湖市辖区、当涂县等,第三象限中的阜阳市辖区、临泉县等,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是比较稳定的。

通过观察安徽各县域四个年份人均GDP数据,可知,安徽县域经济格局自1996年以来,基本变化不大,呈现皖南长江沿岸地区和合肥市辖区经济较为发达,而皖西及皖北部地区发展较为落后的格局。直到2012年,省内出现了局部地区的经济崛起,如宁国市、肥西县等。

四、安徽县域经济格局形成的原因

首先,来分析皖南长江沿岸地区经济领先的原因,该地区具以下优势:自古以来,便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靠近“黄金水道”长江,水陆交通便利;科技水平全省领先;省内外市场广阔;资源禀赋优势明显,马鞍山的铁矿,铜陵的铜矿,一直久负盛名,新兴的的工贸旅游城市芜湖,创新之城名冠省内。所以,皖南长江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始终居于全省领先地位。

合肥市辖区经济发达,作为省会,有充足的的资金注入;路网发达,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北连“煤都”淮南,南接“钢城”马鞍山;另外,其市场广阔,故合肥市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始终在全省保持领先。

接着,来分析皖西和皖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原因:第一,该地区不具有相当的区位优势,距离“黄金水道”长江较远;第二,该区域的科技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第三,区域增长极如合肥经济圈还没有发挥实际的效应,没能带动皖西和皖北地区经济发展。这些导致了皖西和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

五、结语

本文以安徽县域行政单位为基本分析单元,选取1996、2001、2006和2012年4个年份的人均GDP为研究指标,采用GIS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安徽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变化,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作了全新的解释。该研究对协调安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对促进安徽省“东向战略”的实施以及推进“和谐安徽”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丽,刘霞,吴次芳.浙江省县域经济差异演化实证研究与R/S分析[J].经济地理,2009(02).

[2]Anselin L.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J].Geograhical Analysis,1995(02).

[3]Kim T J,Knaap G J. The Spatial Dispers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China: 1952-1985[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1(01).

[4] Anselin L.The future of spati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J].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1999 (02).

[5]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J].地理科学,1997(01).

[6]熊薇,徐逸伦,王迎英.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1(02).

[7]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蒋建业,陈杰.广东省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03).

[9]向常清.广东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J].探求,2005 (01) .

[10]陈淳,肖玲.广东四大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2).

[11]刘筱,阎小培.九十年代广东省不同经济地域差异分析[J].热带地理,2000(01).

[12]欧阳南江.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域差异的发展变化[J].地理学,1993(03).

[13]张锦宗,朱瑜馨.新疆县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02).

[14]张秋亮,白永平,赵明.内蒙古县域经济的时空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10).

第8篇:区域经济研究热点范文

摘要:本文以安徽省16 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根据统计数据运用城市经济联系潜力和城市中心性等量化指标,对各地区进行测度比较。在此基础上,以安徽省中心城市为核心,对其区域空间进行重构模式研究,重新构建组团式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市可以重新组合成四大经济版图,即合芜六马滁安、蚌宿淮南淮北、阜亳和铜池黄宣。

关键词 :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结构重构

安徽省,如今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转型就必然会面临一些挑战,从区域空间角度分析来看,行政分割导致地方化博弈、中心城市过度集聚等问题逐渐突出。未来,区域空间发展面临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城市群必然需要进行空间优化与重构,实现整合协调发展。基于实践需求,本文提出了区域空间重构的研究主题。对安徽省区域城市空间从城市群以至更大的区域范围来整合全省发展空间。在对空间重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区域城市空间重构的基本可能和目标格局,基于研究结果,对安徽省区域空间进行重新划分组合。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区位指向、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等多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欧美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且主要是倾向于不同视角的区域空间重构探索。如Irwin等通过城市的中心性测度方法划分城市空间网络体系。克鲁格曼认为城市化过程在空间上基本上依序呈现为“强核、外溢、织网、整合、耦合”等发展阶段。Ihlanfeldt认为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空间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内学者更多的关注相关产业或是交通等对空间重构的影响,如刘曙华(2012)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李延智、杨晓梦(2013)等研究了高速铁路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影响;曹小曙、刘望保(2005)提出城际轨道交通对珠三角区域空间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根据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本文试图从城市中心性和空间经济联系潜力两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其具体理论与方法模型如下:

城市中心性,城市中心性是指一个城市相对于自身以外其他地区的重要性。本文选取经济、交通、商贸、科教和对外开放中心性五个方面共11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表1),运用熵值法对安徽省城市中心性进行综合分析。

2.经济联系潜力度

经济联系潜力度的计算包括经济联系总量、潜力强度与隶属度:

公式中:Eij 为两城市经济联系潜力;pi和pj 分别为两城市非农人口数;gi和gj分别为两城市GDP;Dij 是两城市间距离。

三、安徽省区域空间分析

1.城市中心性分析

各核心城市中心性综合得分见表2,中心性超过安徽省平均水平(0.0581)的有三个城市,分别是合肥、芜湖、马鞍山,也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区域重点城市。其中,省城合肥综合得分最高,是最低分池州市的18.75倍。整体来看,皖南的黄山、池州、宣城,皖北的亳州、宿州、淮北等地中心性远低于省内平均值,且差距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城市人口相对较少经济体量小,另一方面是偏于一隅,政策辐射倾斜力度有限。更多的城市中心性得分位于0.0300—0.0500 之间,例如六安、铜陵、蚌埠、滁州、安庆、淮南、阜阳,这些城市也是安徽省深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更多的考虑省内的协调统筹发展,有力推进周边地市的快速发展,改造皖南小市和皖北整体的落后面貌。

2.城市经济联系潜力分析

根据公式(1),计算出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经济联系潜力值与隶属度(表2)。从经济联系潜力值看,可细分为高经济联系潜力城市:合肥、芜湖、马鞍山;中高经济联系潜力城市:淮南、六安、蚌埠、宿州;中经济联系潜力城市:滁州、淮北、安庆、宣城、阜阳、铜陵;低经济联系潜力城市:池州、亳州、黄山。合肥的经济联系潜力最高,表明城市的后续发展实力强劲,中高经济联系潜力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发展后劲较强。低经济联系潜力城市的值均低于30,其中黄山市最低为9.03,最高值与最低值之比23.12。从各城市的隶属度分析,16个地级市大多以合肥、芜湖、淮南、马鞍山、蚌埠等区域作为首选的联系城市。

四、安徽省区域空间重构的主要方案

区域城市空间作为支撑区域发展的基本骨架,区域城市空间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区域空间重构就是要使两者吻合。综合安徽省各主要城市的经济联系潜力和城市中心性综合指数、隶属度等度量指标,从不同空间维度上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进行重新组合。(见表3)

1.合肥芜湖六安马鞍山滁洲安庆

首先,从各城市的经济联系潜力和隶属度看,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集中在合肥和芜湖之间,表现出高强度的空间联系特征。在城市中心性指数和经济联系值中,合肥市均以绝对的优势稳居第一,因此,将合肥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实属实至名归。泛合肥经济圈的建立,加强区域的沟通和协调,依托合肥芜湖马鞍山的经济、科教、对外开放优势,充分挖掘六安安庆滁州的潜力,努力把泛合肥经济圈做大做强,打造成长江流域耀眼的明珠。

2.蚌埠宿州淮南淮北

从经济联系潜力和隶属度分析,四者之间互为热点城市,其中宿州作为淮北的首位热点城市联系度高达55.3%,淮南作为蚌埠首位热点城市联系度高达39.3%。整个组团的经济联系潜力总值位列四大区域的第二位。从城市中心性得分看,蚌埠市交通中心和科教中心优势比较明显,因此将其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未来发展中,要积极融入合肥经济圈、淮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找准自己的区域定位,开展经济合作。

3.阜阳亳州

两地偏于皖西北地区,造成如今的皖西北发展短板。在经济联系潜力上,两者互为热点城市,经济往来比较频繁。从城市中心性分析,两者总量都比较低,但是交通中心性是其优势所在。阜阳毫无疑问是作为中心城市,两地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该区的交通、人力、药材交易等优势,有针对性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带动区域发展。

4.铜陵池州黄山宣城

该地区是省内“小而美”的特色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徽派文化突出。从经济联系潜力度和隶属度看,各地与合肥、芜湖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尤其是宣城隶属度高达64.8%,铜陵隶属度超过52.7%。表明该组团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有积极融入合肥经济圈的趋势。再从城市中心性角度分析,铜陵得益于其有色金属产业和铜陵港,综合得分0.0484,全省排名第三无疑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该地今后要继续向合肥经济圈靠拢,加强经济的互补性,同时做好长江航道和黄山、九华山三张王牌,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综合考虑城市中心性和经济联系潜力,安徽省区域空间重构方案为:合芜六马滁安、蚌宿淮南淮北、阜亳和铜池黄宣四大区域,其中合肥、蚌埠、阜阳、铜陵分别作为各区域的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内部以及区域间各城市的协调发展。本文试图全面的反映安徽省各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和空间重构过程,但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否合理准确、构建思路是否可行、重构方案对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等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郭腾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地理科学进展,2009.

[2]渠立权.淮海经济区区域空间结构评价与重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

[3]周阳敏.包容性城镇化、回归式产业转移与区域空间结构优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3.

[4]张海峰.基于区域空间结构的中心城市流量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第9篇:区域经济研究热点范文

直接基于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称之为一级共现。但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共现次数未必就高,甚至低于低频关键词之间的共现次数。因此,高频关键词之间的低频共现具有偶然性,缺少统计意义。为了更清晰、更深入地展示这些连接紧密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深层结构及内涵,本研究引入二级共现的思想,以求对文献主题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分析。通过对高频关键词之间连接强度的限制,连接网络中出现了一些孤立节点,如农业政策、欧盟、技术变化、交易成本等。孤立的关键词并不代表在网络中没有连接,与其他高频关键词没有共现,而是与其他高频词共现次数小于4。食品安全是图中最大的节点,意味着它的词频最高。与食品安全共现的高频关键词包括贫困、非洲、营养、规则、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风险、埃塞俄比亚、印度、中国、贸易,由此可见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议题非常广泛,其中尤以食品安全—贫困、食品安全—营养、食品安全—埃塞俄比亚之间的连线强度最大,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中国—农业是图中联系最为紧密的,它们在23篇文章的关键词中同时出现,可见中国的农业问题是AEP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热点;附加价值与支付意愿共现的频次为14,说明意愿评价方法在支付意愿的研究中被广泛采用。图中由JEL分类码(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ClassificationCodes,美国经济学会用以对经济学领域文章进行分类)Q18(农业政策,食品政策)、Q12(农业公司和农户的微观分析,农场输入市场)、O13(技术变迁,研究与发展,知识产权)、Q11(总供给与需求分析,价格)、Q13(农业市场和市场化,合作社,农业综合企业)、Q17(国际贸易中的农业)等形成了一个连接非常紧密的簇,几乎簇内每一个关键词彼此之间都存在连接。通过词频分布还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群体一直得到了较多关注(36次),其中广大的亚洲和非洲的国家和地区作为个体吸引了更多学者的关注。但对亚洲和非洲的关注角度略有不同。在亚洲,中国、印度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经济与政策问题得到了学者们广泛而持续的关注(中国116次,印度46次),甚至远远超过了对亚洲作为一个整体的关注程度(18次)。而非洲作为一个整体得到了普遍关注(54次),其中的埃塞俄比亚(53次)、肯尼亚(31次)、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30次)又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主体。对欧盟的农业问题学者们也比较关注,欧盟作为关键词的次数达到51次,但欧盟内部各个主体的关注则很少。

二、国际农业经济与政策研究前沿主题和发展趋势

2010—2011年两年间出现频次大于8次,彼此之间共现次数3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揭示出高频关键词之间的相互联系。

(1)由Q18(农业政策,食品政策)为核心的JEL分类码组成的共现网络是AEP领域中最大的热点。

其中Q18与Q11(总供给与需求分析,价格)、Q18与Q12(农业公司和农户的微观分析,农场输入市场)、Q18与Q13(农业市场和市场化,合作社,农业综合企业)的关联最为显著,所涉及的议题相当广泛。Q18与Q11共现研究的内容包含芬兰食品营养刺激政策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食品援助计划对食品需求的影响、如何抵消肉食品追溯系统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等;Q18与Q12共现的文献研究的内容包含美国一般纳税人对农民收入和农业政策认知、农业补贴政策对德国、荷兰、瑞典农业公司技术效率的影响、农场层次的产量异质性和分布对农业风险和保险的影响、马拉维化肥补助政策对农民商业化肥需求的影响、加泰罗尼亚地区葡萄园主采用有机农业的影响因素等;Q18与Q13共现的文献研究的内容包含低收入、食品短缺国家对食品输入价格的不稳定和风险的防范措施、美国的动物鉴别和追踪机制、加拿大动物保护主义者对猪肉质量的影响、带商标的转基因产品在消费者导向的市场中的经济效益、消费者对高农场动物福利标准导致的供应量成本上涨的态度等。

(2)对中国农业问题的关注是国际AEP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领域,而中国农业问题中最受关注的是气候变化和贸易对农业的影响。

(3)与食品安全问题有关的问题是国际AEP领域的另外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尤以埃塞俄比亚的食品安全问题、移民的食品安全,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带来的营养问题最受关注。

2010年以后排名靠前的高频关键词中出现了一些新鲜的词汇,为了说明这些关键词在2010年以后的高关注度,此处列出了其在2010年以后和在所有年份出现的频次(关键词A/B,A代表2010以后出现的频次,B代表1990年以后出现的词频),以作比较。按照频次高低顺序它们依次是:D12———家庭行为和家庭经济学(16/25),移民(11/21),选择试验(12/28),生物能源(11/19)。D24———生产、成本、资金、全要素和多要素生产力(10/16)。C23———固定样本数据模型、纵向数据、时间序列(10/10)。O33———技术变化、选择和结果、扩散过程(9/15)。O12———经济发展的微观分析(9/15)。F13———贸易政策、国际贸易组织(8/16)。Q51———环境效果评价(8/12)。Q15———土地所有权和年限、、土地使用、灌溉、农业和环境(8/12)。Q10———一般性问题(包括与农业相关的一般经济问题,如调查文章、教科书和数据)(8/11),数据包络分析(8/27)等。对2010年以后凸现出来的高频词进行分析得出:①在国际AEP研究领域中,学者们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基本上集中在农业经济学Q1中。Q1目录下包含的10个研究方向,除了Q14(农业金融)、Q16(研究与开发、农业技术、生物能源、农业推广服务)外基本上全部涉及。②近期更多经济学研究方法得到应用。例如,选择性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经济学中的数学及量化方法,特别是固定样本数量模型、纵向数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得到了较多的应用。③一些研究领域得到更多的关注:生产和组织,经济发展的微观分析,国际贸易政策与组织,以及D12、D24、C2、O33、O12、F13、Q51等。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关键词词频及其变化的比较分析,以及高频关键词的强共现知识图谱的解读可以十分科学、客观和生动地展现出一个学科领域研究重点的演变及最新的发展趋势。在AEP领域中,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而与食品安全问题密切相关的主要是贫困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亚洲的中国和印度、整个非洲地区,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正如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的,国际农经领域的研究重点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主要问题。而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1990年以来一直是国际AEP领域的研究重点,与中国农业经济与政策最为密切相关的是农业国际贸易问题和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而非洲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专家的关注重点。近年来,对农业政策及食品政策的研究已经超过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研究热点。农业政策及食品政策对农产品价格、农业公司、农户、农产品市场化等领域的影响及相互作用研究是近期一个最大的热点,影响范围几乎涉及所有的农业经济学领域。农业政策、食品政策对农业经济领域的影响越发突出。2010年后,生产组织、经济发展的微观分析、国际贸易政策与组织、移民、生物能源等新领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如选择性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固定样本数量模型、纵向数据分析等。说明国际AEP领域与其他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正在加速进行,特别是与其他经济学方法和数学方法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