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区域分析的概念精选(九篇)

区域分析的概念

第1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一、对旅游非优区的理论认识历程

(1)对某种类型旅游非优区的分析

许春晓在1993年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1995年提出“欠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是“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某一方面、某一层面或某一类别,是“旅游非优区”的两个可指明的方面,即概念的两个“维度”,通过对概念不同维度的分类研究,逐步抽象出对其“共性的、一般性”的认识。随着旅游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学者们以“导致特定区域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处于非优、劣势地位的影响因素”作为变量指标,如旅游资源、地理区位、区域经济背景、自然生态环境等影响因素,划分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经济非优区、旅游区位非优区、自然生态环境非优区等不同的亚类,分别对其进行研究,而且还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如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经济欠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等等不同的研究维度。

(2)旅游非优区概念的明确化历程

在旅游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主要集中于旅游业发展水平处于相对优势状态的区域,而旅游非优区长期处于研究的边缘,对旅游非优区概念内涵的理解主要集中于资源因素方面,以及“从景点组合、分布状况对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界定”(杨晓峰,2007),或者认为非优区是“缺乏高等级的旅游资源,资源数量不丰富的区域”等(赵宁曦等,1997)。与此同时,关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研究也逐步增加,如孙根年(2001)将资源与区位有机结合,分析非优区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孟清超(2006)将旅游非优区界定为“旅游开发条件不理想、开发状况较差、发展阶段落后的区域”;杨晓峰等学者对旅游非优区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可见,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内涵逐步明确,即“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处于落后状态的区域”。对非优状态的描述如“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旅游业对社会发展不能起到促进作用”等都可以归结为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落后。而“由于受资源、区位、区域经济背景、客源市场等影响”都是旅游非优区的形成因素。

二、对旅游非优区几个认识误区的解释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资源非优区”与“旅游非优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旅游资源非优区是原生性资源差的地区,是从资源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而旅游非优区是从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角度对区域的界定,两者的研究角度不同。旅游资源非优区可能是旅游非优区亦可能是旅游优势区,旅游资源差并不一定是旅游非优区,原生性旅游资源是决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许春晓,1993);反之,旅游非优区也并不一定缺少资源或者是资源级别低,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如政府、居民的观念意识等因素都可能制约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非优区并不等同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非优区的相关研究是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描述与考量,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可能是旅游非优区;而旅游优势区亦可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最高(张志宏,2010)。

旅游非优区并非指旅游业发展无望的地区。旅游非优区是对所研究区域内部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的一个客观评价,是对现实状态的分析与描述,主要是对旅游收入、旅游接待人次、旅游业对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张志宏,2010),以及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产值的贡献等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指标的客观比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发达”与“发展”是相对而言的,“旅游优势区”与“旅游非优区”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处于旅游业发展的“非优”是一段时间的状态,不是发展无潜力,而是处于不同的发展历程。

三、旅游非优区概念的界定

(1)旅游非优区概念的具体化,形成抽象定义

第2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金融集聚区;金融商务中心区(CBD);金融城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在金融集聚区的建设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发展特征、业务形态及服务职能上各有异同,但对于金融集聚区各个发展形态的概念定位较为模糊,造成了彼此在发展规模、发展特征、功能定位等方面问题上的概念混淆,从而造成了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诸多制约与不便。对此,本文针对国内金融产业区、金融商务中心区(CBD)及金融城等相关金融集聚区发展形态的基本概念、发展概况、发展特征、发展问题与趋势进行探讨,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一、概念辨析

(一)金融产业区与金融产业集聚区金融产业区是金融产业相对集聚发展的初级产业区,是金融产业集聚区的雏形发展形态。同时,金融产业集聚区在产业规模、功能及职能上是金融产业区的扩大与升级。

(二)金融产业集群与金融商务中心区金融产业集群是金融产业集聚区规模再扩大与产业再升级;同时,金融产业集群相对金融产业集聚区来说已经可以承担区域的金融中心职能;而金融商务中心区(CBD)作为金融产业集群的空间承载,在其产业规模及区域职能体系上可作为部级金融中心发展建设;随着发展规模及区域金融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已经发展为国家金融中心的金融商务中心区即可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及全球金融中心。

(三)金融城与金融商务中心区(CBD)金融城的发展概念是近些年在金融商务中心区(CBD)的发展基础上提出的,其产生过程是由金融产业集聚形成集聚区,进而扩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最终成为金融中心承载区或CBD,再进行产业升级及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见图1)。

图1金融集聚区相关概念发展解析图

二、概况分析目前我国在金融集聚区相关发展形态的建设当中呈现出“多点开花”发展局面,从金融产业集聚区到金融城等发展形态均存在相应的发展实例,且发展规模、发展定位及业态构成等方面均有差异。从经济区位角度分析,我国三大经济发展区均逐步建设金融集聚区、金融城等发展形态的金融职能区域;从金融集聚区的职能地位角度分析,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到北京、上海的准国际金融中心,从深圳的部级金融中心到天津、成都、重庆等地的区域金融中心,各金融中心均以各自的地理空间区域进行金融职能服务;从建设类型角度分析,对于金融集聚区相关形态的建设分为扩区改造更新及新区规划建设两种途径。多数原CBD发展形态的金融中心以扩区改造的方式融入公共服务职能,如北京CBD国际金融城(见表1)。表1国内部分城市金融集聚区发展概况比较

三、特征总结

(一)金融职能体系化发展目前我国形成以香港作为全球性金融窗口;以北京、上海、深圳作为支撑性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以天津、广州、杭州、大连等城市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城市;以沈阳、西安、郑州、武汉等作为专业化金融中心性城市,逐步发展国家金融城市体系。

(二)空间地理区域化发展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为金融发展城市群,引领辐射环渤海经济区金融发展建设;以上海、杭州为金融发展城市群,引领辐射长三角经济区金融发展建设;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金融发展城市群,引领辐射珠三角经济区金融发展建设;以成都、重庆为金融发展城市群,引领辐射成渝经济区的金融发展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化、集聚化、合作化的区域城市群空间发展格局。

(三)产业业态分工化发展以北京为依托发展,天津、沈阳、大连形成金融业分工化战略发展布局;以香港为发展中心,广州、深圳分工化发展,服务对接香港的金融中心发展;以澳门为发展核心,珠海逐步对接化发展。以成都为发展龙头,重庆逐步发展成为对接成都的区域金融中心性城市。

四、结语对金融集聚区相关发展形态的概念及特征的梳理总结有助于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编制及建设过程中对其有清楚的认知,对在金融集聚区规划及建设指导作用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晓霞.金融集聚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淡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第3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一.市场结构:市场结构的分类和特征,竞争和垄断的关系,不同市场结构的区别,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市场结构的衡量,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交易费用的概念,博弈论基本概念,纳什均衡的含义。

二.市场行为:企业定价行为,企业促销行为,企业兼并与收购行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形式和影响因素,企业多样化经营行为,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

三.市场绩效:市场绩效目标的多元化,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的含义。

四.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反垄断政策。

第二部分产业结构

一.产业成长与演进:产业分类方法,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

二.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实质与方式,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生产波及效果的分析。

三.产业结构政策: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支柱产业支持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幼小产业保护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产业安全,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三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增长的模式,制度变迁的概念,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工业化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二.经济发展的内在与外在因素:资本形成,人力资本形成,基础设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税收政策,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策略,通货膨胀与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关税与贸易保护,汇率与外汇管理,外资利用与外国直接投资,国际发展援助,对外债务。

四.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的概念、类型和特征,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扩散,区域经济发展途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区划,区域分工,区域经济联系,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形象设计,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第四部分城市经济与管理

一.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区域基础,城市职能与规模,城市经济区的结构与功能,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道路,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与类型,中心城市的类别和作用。

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就业与失业,人口流动与增长,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地价评估,城市土地利用,住宅的流通与消费,城市住房改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城市环境经济,城市经济开发区建设。

三.城市财政与城市金融;城市财政的职能与作用,城市财政的收入与支出,城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作用,政策性银行的运作,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职能,城市其他金融机构,证券市场的特征和基本功能,证券市场的监管,城市金融市场的运作,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国际金融市场及其分类,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性质和作用。

第五部分管理学原理

一.管理组织设计:组织的概念和作用,组织设计的策略,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组织中的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习型组织,扁平化组织,管理幅度分析,职务设计,集权与分权,授权分析,组织变革,流程再造,现代企业制度与法人治理结构。

二.计划与决策方法: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计划流程,现代计划方法,目标管理,决策的定义与类型,确定型与非确定型决策,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决策树分析。

第4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比较法 中学地理 概念 区域地理

地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其综合性与区域差异性的特点决定了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特殊的地位及作用。比较法能够突出本质特征,有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能够区别异同,有利于加强地理知识的联系;能够使地理知识系统化,有利于知识的长久记忆。作为重要的地理教学的逻辑思维方法,比较法在中学地理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比较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

地理概念是反映地理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的知识,它是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所反映的地理事实的一般属性进行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后,得出的反映地理事实的本质属性的知识。地理概念如同金字塔的基石,没有明确的地理概念,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地理知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概念众多而复杂,有很多相互容易混淆。正因为地理概念容易混淆的特性,比较法成为地理概念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基本方法。据有关学者统计,在高中地理95个可以使用地理比较法的知识点中,有25个是地理概念。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理概念的比较,以区别其异同、性质、特点,达到深化概念特性和分清概念内涵的目的。

1.相似概念的比较

中学地理知识中有许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相似或相近的概念,学生很容易将其混淆,张冠李戴。针对相似概念,通常采取比较的方法,突出不同点,区分概念。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再如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一组相似概念。首先,三者均与水有关;但是水资源强调的是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则强调被人类控制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而水力资源则是从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并被人类控制的动能资源。举例来说,平原地区水资源丰富,而水力资源往往很匮乏。类似的概念还有很多,如地形与地势、汛期与洪水期、天气与气候、径流与径流量等等,都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

2.相对概念的比较

中学地理中相对的地理概念也是比比皆是的。针对这类概念,通过选取典型的“对比点”进行比较,使这对相反的地理概念“个性”鲜明,“特征”突出,从而加深对各自概念的理解。教师讲解时,可以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先重点讲清其中的一个,再引出另一个进行对照,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另一个概念的属性和特征。例如,教师在讲解冷锋与暖锋的概念时,可以从锋面剖面的示意图、锋面符号、气团位置、锋面坡度、降水区的位置、天气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讲解气旋与反气旋时可以从气压分布、水平气流、垂直气流、风向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类似的可以使用比较方法的概念还有冬季风与夏季风、外流河与内流河、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等。

二、比较区域地理的差异性

区域地理是地理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然而学习区域地理时,有很多同学感到知识杂乱无章,翻开书本什么都会,合上书本什么也回忆不出来;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也往往对《区域地理》难以适从。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所在。区域地理知识常用比较法,比较能够突出某区域的地理特征独特之处,也可使作比较区域的异同性显著。区域地理知识的比较以综合比较为主也可作单要素比较。综合比较的对比要素较多,是一种较复杂的比较方法。综合比较方法多应用于巩固和发展旧知识的地理复习课,有利于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整体认识。例如,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自然与人文地理多种要素的比较,内容全面,角度复杂,有助于形成全面完整的理解。在进行世界各大洲区域复习时,可以采用综合比较法,比较自然差异和人文差异。自然差异可以从地形、气候和景观等方面进行比较;人文差异可以从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方面进行比较。在《西亚与北非》和《中亚》两节教学中,都知道两个区域中都存在着较大面积的荒漠景观,但通过对比,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气候特点上,两个区域降水均稀少,中亚冬冷夏热,西亚和北非终年炎热,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区域位置的差异而形成的。就中亚而言,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水汽难以伸入至中亚,因而降水稀少,又因地处中纬地区,以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景观为主;而西亚和北非,因其地处中、低纬地区的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降水稀少,多为热带沙漠景观。同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这样,通过对比,不但分清了两者的性质,同时也分清了二者的“本质”不同。

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综合比较法进行复习。例如在学完东亚与南亚季风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两种季风在成因、风向、气候类型、发生的陆地自然带等方面的差异比较。通过不断的比较分析训练,学生不仅梳理了所学知识,辨清了两者的差异,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为以后解决类似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三、比较同一事物的发展变化

中学地理知识中许多知识是要求学生掌握地理事物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对单一地理事物从时间上做前后对比,或从发展过程中作各阶段的比较,具有从古到今、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进行比较。例如,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东南亚的经济,可以从经济特点、产业结构特点、产品、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等几方面,将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有助于学生掌握东南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实践证明,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是一种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节省时间、事半功倍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根据教学需要恰当使用地理比较法,而且要指导学生使用比较法,主动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白瑞敏,徐宝芳.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8.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第5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核心概念之所以具有统摄力和解释力,是因为聚焦学科概念的教学内容涵盖着丰富的地理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地理观念是经过长时间的地理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思维习惯、方式与态度。地理思想方法是人们在科学认识地球表层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有发现和解释其他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念和规则,是分析处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地理规律的理性认识。[1]以这样理解,地理思想是指人们对地理学科理论与内容的本质的认识,地理方法指某一地理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和手段。地理方法的灵魂是地理思想,思想是对方法的抽象认识,方法是思想的具体化形式,二者具有统一性,统称为地理思想方法。

中学地理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地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观念,其背后的“灵魂”是学科思想方法。对学生来说,这是抛掉具体知识剩下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像林语堂先生说的“教育的真谛就是将大部分知识忘掉以后剩下的那一点点”。奥苏贝尔提倡,教师要教给学生学科和教材的基本结构,即那些最有“解释力量”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性观念,从而以有效的方式促进学习和迁移。这与布鲁纳倡导的“课程一结构”说是一致的。布鲁纳认为,“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培养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的态度”,“他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这些观念对新问题的适用性就越宽广……因为‘基本的’这个词,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恰恰就是一个观念具有既广泛而又强有力的适用性”。

地理学科围绕研究对象,逐渐形成了关于位置和分布、地方、人与环境的关系、空间的相互作用、区域等核心概念的基本观念和法则,包括:

(1)空间观念。涵盖区位论,区域差异,因地制宜等基本原理、观点,蕴含着空间定位、空间相互作用与联系、将世界组织成不同区域加以认识、地理环境差异与因地制宜等思想方法。

(2)系统综合的观念。涵盖系统观、全球观等基本原理、观点,蕴含地理环境整体性、人地关系等思想方法。

(3)动态观念。涵盖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发展变化观,蕴含地理过程、时空关联等思想方法。

(4)可持续发展观念。蕴含人地关系的思想方法,其中“人对地”的影响中包括环境观、全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一些观点。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牵住地理学科基本观念、学科思想方法这一主线,围绕这些基本观念和背后的学科思想方法组织教学内容,就能抓住最有教育价值的核心概念实现“教给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生一旦悟到了地理学科观念、学科思想方法,不仅能减少或避免思维的盲目性,使思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严密的组织性和高度的灵活性,而且能够具备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应该围绕一些基本的地理观念来选取和设计内容。如高中地理模块一涉及的地理观念包括: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显着特征;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发生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就成为自然灾害。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从观念性知识一原理性知识一事实性知识“自上而下”梳理和解析教学内容,教学时再“自下而上”帮助学生在事实和材料基础上提炼观念性认识,在具体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升概括,建构学科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一个有效途径是进行单元知识内容的深度解析,用核心概念和地理观念统领单元知识内容。

案例一: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一“洋流”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题: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该单元体现的核心概念与基本观念:空间的相互作用(空间观念、整体性与差异性观念)、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地观)。

地理观念:

大气的运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大气中的各种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水循环通过物质迁移和能量流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通过促进高低纬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参与地表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其分布对地理环境有重大影响。

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其塑造过程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基本问题:

大气运动是如何发生和进行的?

大气运动有什么规律?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世界表层洋流是怎样分布的?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

地壳物质是如何循环运动的?

上述案例进行知识层次分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分析,提炼出高层次的上位性的观念性认识,这些内容能提升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例如案例中,学习和记忆洋流分布规律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具体知识是必要的,但这些知识毕竟是形成能力的载体,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比记住洋流分布规律本身更重要的则是掌握背后蕴含的用地理模式图概括表达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思想方法,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洋流为何如此分布(空间差异、空间相互作用观)、洋流对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以及人地关系观)带来重大影响等观念的深刻理解。这些就是超越具体知识的上位性的思考和提炼。

案例二: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的西气东输为例”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平A:讲清西气东输起点、终点、长度、经过省区、调取资源量、调入区和调出区发生的变化等。

这个层次的教学,把案例本身当做有用的知识,这是典型的事实性知识的堆砌,这些缺乏能力价值的知识往往让学生死记硬背, 学生心生厌倦。

水平B:分析西气东输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而辩证地分析问题。

该层次的学习重点已经上升到体现人地关系原理的地理观念。

水平C:把西气东输仅仅作为一个跨区域资源调配的案例,在A和B的基础上,借助读图和各种资料,分析西气东输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地理环境影响的一般原理和分析思路与方法。

这种教学从地理学研究视角和方法的角度对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一类问题进行总结,实现了案例教学的目的,走出案例本身,有了一般分析思路和方法的提炼,可以由个别知识向同类的知识迁移,具有一定的能力价值。

水平D:帮助学生从地理学视角和方法对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一类问题进行观念性认识总结与提升——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与社会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造成区域差异;区域差异引起资源跨区域调配(差异产生梯度,梯度引发地理流),人类通过技术手段对地理环境不能满足需求的条件采取对策或是改造活动,引起空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空间相互作用必然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影响,表现为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和调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需要克服不利影响、利用有利影响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些观念性认识是具有统摄力的上位性知识,可以统摄诸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人口迁移”等其他产业转移和资源调配等相关内容,进而形成科学方法论。

第6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中,但是我们翻阅依据课程标准而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发现是这样编排的:第二单元的导言中提到自然环境是生活的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对于自然环境这个概念也没有作具体的解释,接着介绍了地形、气候、河湖这三个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在第三单元就开始引导学生得出“不同区域的人民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一基本观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其实并未真正理解自然环境的内涵,也不知道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因为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不成熟。而自然环境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我们知道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地理概念则是导出地理结论的逻辑基础,是地理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如果学生没有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就很难发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判断、推理也会失去依据,更别提地理学科基本观念、学科思想方法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而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抓住地理学科的基本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这一主线,思考时才能更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灵活性,才能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究竟是什么?其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些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要理解自然环境及其基本要素有哪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活的环境。按照环境的属性,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科院地理所集体编撰的《现代地理学词典》对自然环境是这样解释的:“地球表层指与人类直接有关的一部分地球环境,其范畴〔围〕大致上始大气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在内的特殊圈层。”这个特殊的圈层即自然地理环境。通俗地讲,就是指环绕在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不同教师对基本要素有哪些及如何命名上就存在分歧,甚至同一教师在前后授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的表述也是不统一的,这源于教师自身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理解的模糊。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为例,有的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时是这样呈现的:“湄南河平原生产水稻的条件分析:平原—提供广阔的肥沃的土地;河流—提供充足的水分;气候—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和温度。”同样是《稻作文化的印记》这课,另外一位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又是这样呈现的:“纬度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土壤肥沃;水文———水网密布、灌溉方便”。

两者相比较,不难发现老师在表述自然环境基本要素时,有时候是比较混乱甚至是错误的,第一位老师在分析第一个条件时,用了“平原”这个词,而平原只是五大地形之一而已,把它与气候等同,显然是不科学的。另外,在分析时,这位老师还提到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其实,前面在讲气候这个因素时,已经提到了高温,在这里又出现,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表述上,不同老师之间也存在差异,第一位老师用了“河流”,第二位老师用了“水文”,还有老师用了“水”,在选择自然地理要素的专业术语时我们应当尊重长期以来在地理学上形成的传统,取“水文”更为恰当。这是因为,仔细回味“水文”这个概念,我们发现这个概念不仅包括“水”“河流”等物质性方面的含义,还能体现其运动状态、功能等方面的含义。还有老师把湄南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也归纳为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根据“划分的各个子项应当互不相容”的逻辑规则,这种归类应当是错误的,因为地理位置是造成气候等因素不同的原因,地理位置与气候等因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上册综合探究三中还提到“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而教材中自然资源应该指的是狭义上的自然资源,是指实物性资源,即那些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能理解到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就可以了。

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为例,分析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时,结合教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就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接着探究稻作生产对人口分布、民居特色、饮食、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归纳出“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这一概念。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来讲解呢?心理上重视。教师要意识到自然环境在整个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第7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区域软实力”是约瑟夫·奈“国家软实力”概念在区域竞争、发展层面上的应用与延伸,已成为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针对概念、构成要素、提升路径问题依次对区域软实力的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评析,并提出本文观点。文章指出提升我国区域软实力水平,应立足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整体环境,将企业软实力、个人软实力纳入区域软实力建设的总体框架之内,根据区域自身特点,统筹区域内外软实力建设,努力实现区域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软实力 区域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硬实力 国家软实力

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在回应“美国衰落论”的挑战中,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次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力图通过分析文化、价值观等非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重新构建理解国际竞争和分析国家综合实力的新的理论框架。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它是与硬实力相对存在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硬实力”是强制他国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的实力,它是有形的,来自于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软实力”是让他人自愿按自己意图做事的力量,它是无形的,来自于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制度安排和外交政策,主要表现为影响力、说服力、吸引力。显然,奈所说的“软实力”是一个比较宽泛且具有相对性的概念,它是相对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显性实力而言的隐形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在精神、思想、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奈关于软实力的理论使长期以来隐伏于无形之中的国际关系间的思想文化、价值体系、制度体制等的暗中较量公开化、明晰化、理论化,并由此开创了国际竞争的一个新领域——软实力。此后,“软实力”理论受到世界各国政要、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国内,较早研究国家软实力的学者主要有王沪宁等人。王沪宁在1993年提出,政治体系、民族士气、经济体制、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发散性力量表现为一种软实力,并对软实力的特点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引起了国内学者对软实力问题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国内区域间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博弈的日趋激烈,区域形象、文化感召、制度创新等“软力量”对区域经济的倍增效应开始凸显。为了阐释和预测区域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国内一些学者类比国家软实力,提出区域软实力的概念。应该说,区域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概念在区域竞争与发展层面上的应用与延伸,已成为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梳理、评述国内学者对区域软实力的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动区域软实力理论与战略研究,为我国区域软实力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区域软实力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概述

区域软实力这一概念虽然提出较早,但最初都缺少一个明确的定义。对此概念较权威的界定来自于马庆国等在2007年出版的《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区域软实力被定义为“在区域竞争中,建立在区域文化,政府公共服务(服务制度和服务行为)、人力素质(居民素质)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区域政府公信力、区域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吸引力等力量的总和。这种‘软'的力量能够吸引区域外的生产与消费要素,协调本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运作,提升本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品位,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提高区域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2008)则认为:“区域软实力是指一个地区通过直接诉诸心灵—或者说精神—的方式,发展、动员和发挥区域内外的心智能力的作用来达到区域的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能力。这样说来,区域软实力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区域征服、占领外部心灵的能力;其二便是区域内部的心智潜力。

周晓宏、王小毅(2007)认为区域综合实力是指一个区域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内的全部实力和对外影响力,如果把其中的物质力量称之为区域生存和发展所必须拥有的硬实力

那么区域在生存和发展中所逐渐积累起来的各种精神力量、文化力量和对外影响力则称之为区域的软实力。吴光芸等(2009)认为:区域软实力是指在区域竞争中,通过文化、公共服务、人力素质等非物质要素的建设,不断增强区域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人才资源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经济运作系统的协调、扩张和倍增效应,从而全面提升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品味,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提高区域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无形力量。胡建林(2007)将区域软实力定义为:一个特定的区域,依靠其特色文化、人文素质、精神风貌、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等产生的创新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2006)指出:“软实力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区域创新力、凝聚力与影响力,也表现为精神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以及环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研究评价

区域软实力理论为全面考察区域综合实力提供了新的分析范式,为理解区域竞争提供了新的视角。但软实力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和模糊性,既提供了在空间上理解的宽度和角度,也容易造成这一概念运用的泛化。因此,国内学者对区域软实力在概念上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但从总体上看,上述概念的理解,既借鉴了约瑟夫·奈对国家软实力理论的阐释,又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把软实力理论拓展到区域发展层面,体现出国内学者对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从概念界定的逻辑理路来看,马庆国和吴光芸对区域软实力概念的研究,采取了“列举+作用”的方式进行了描述,强调了区域软实力的非物质性,但在列举区域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上可能会存在抽象不足和列举不足的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概念的简洁性。周晓宏、胡建林和台州市发改委课题组主要是从外延的角度对区域软实力进行了界定,在研究方法上属于归纳逻辑的研究路径,不利于实现对概念的全面把握。从概念的实质内容来看,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的研究则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仅仅把区域软实力看成一种主体间性的柔性力量,而忽视了区域软实力本身的客观性,这种就某一特点出发的概念界定,也导致了难以把握区域软实力核心要义的问题。(三)本文观点

结合上述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的论述,笔者认为,区域软实力主要指在一个国家内,某一个区域在文化力、制度力和居民素质力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区域内外行为体的感召力、吸引力、创造力与整合力。其中,文化是观念前提,制度是支撑和保障,人力素质是关键和核心。具体而言,区域软实力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区域软实力的非政治性,即区域所指的范围是限于一国之内,它排除了国家软实力中的政治发展因素,而强调实现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目标。二是区域软实力的客观性,即区域软实力虽然不像硬实力可以直接进行量化分析,但它作为一种文化力、制度力和素质力,同样客观存在并能够被直接感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三是区域软实力来源途径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从来源途径来看,它源于一个区域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政府公信力、人力素质等多种渠道。同时,区域软实力还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如城市软实力、企业软实力、居民个人软实力。

区域软实力构成要素的探讨

在界定了区域软实力的概念后,有必要对其构成要素进行了解。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内外关于国家软实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国情,对区域软实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广泛探讨,其观点也不尽相同。

(一)研究概述

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2008)认为,区域软实力的载体主要包括区域文化、公共管理、人口素质。周晓宏等(2007)的观点与此类似,认为区域文化、公共服务和人力素质是构成区域软实力的主要要素。他们都认为区域形象是考察一个区域软实力的主要要素,但鉴于通过上述三个方面已得到了综合体现,故不再单列为独立的一个构成要素。但周晓宏等在构建区域软实力评价体系时又将其单列出来。吴光芸等人(2009)则在上述三个要素的基础上加上了政府公信力这一要素。姜运仓(2010)则在列出政府管理和服务、区域文化、人力资源三个要素的基础上,单列出区域形象这一指标,并添加了生活环境这一要素。另有一些学者进一步明确地将区域软实力构成

要素界定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马庆国等认为,区域软实力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一是区域内的,即激发区域内民众的创造激情和提升、实现其创造潜力的能力,主要有区域政府的公信力、区域社会的凝聚力、区域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区域居民的创造力等;其二是区域间的,即以吸引、感化和道理说服的途径来争取区域外对象的能力,主要指对区域外的吸引力等,这些非物质因素即成为区域软实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二)研究评价

国内学者对区域软实力构成要素的理解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呈现出的特点是对构成区域软实力要素多元性的肯定。研究者对区域软实力的理解,已超出约瑟夫·奈最初对国家软实力构成要素的阐述。除核心要素──文化、价值观以外,增添了区域公共服务、人力素质等新要素。这既是对奈国家软实力理论的超越,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软实力理论的“中国化”和“区域化”。但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许多研究仅罗列了区域软实力构成的要素集,缺乏对具体内容,特别是构成区域软实力诸要素之间关系的深入剖析,对核心要素缺乏必要的归纳与提炼,因而使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显得过于笼统和宽泛,导致解释力不足。二是学者们未能将企业软实力、个人软实力纳入区域软实力建设的总体框架,导致研究的不完整性。

(三)本文观点

综合国内学者研究成果,借鉴黄金辉、丁忠毅(2010)在研究国家软实力构成要素时的观点,本文认为,区域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两部分:一是区域资源禀赋结构,二是区域运用和创造资源的能力。从资源禀赋的时间结构来看,可划分为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三类。历史性资源禀赋包括区域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核心要素。现实性资源禀赋主要包括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区域文化、区域形象等诸多因素。未来性资源禀赋主要取决于历史性和现实性资源禀赋,其核心要素是区域创新能力,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从资源禀赋的空间结构来看,可划分为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两类。从国家层面来看,主要指国家制定的有利于促进该区域发展的特殊政策等。从地方层面来看,按照“管理无边界”的管理理念,指本区域可利用的其它相关区域的资源禀赋,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互补的倍增和扩张效应。在这些资源禀赋中,文化是内在基础,制度是文化的外化与固化,又是区域进一步发展和体现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两者共同决定了软实力的性质、潜能,及其转化为硬实力的可能性。因此,区域文化和制度是区域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当然,一个区域的软实力不仅源于其资源禀赋条件,而且取决于该区域运用其资源禀赋的能力。这就与该区域的人力资源素质能力休戚相关,这种能力的关键在于实现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二者合力的技巧、艺术和潜力,即约瑟夫·奈等人最近提出的巧实力(smart power)。

区域软实力提升路径的思考

对区域软实力概念的界定与其构成要素进行探讨,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区域软实力发展水平,增强区域竞争力,最终推进国家软实力整体水平的提升,提高综合国力。

(一)研究概述

国内学者对提升区域软实力的路径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吴光芸等认为,提升区域软实力应主要侧重于五个方面:第一,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第二,构建区域社会信用体系。第三,突出区域特色,培育创新、信用、合作、开放的区域文化,鼓励和引导诚信合作的人文环境。第四,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第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素质。胡玲敏(2010)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提升区域软实力:一是建立软实力提升的动力机制;二是完善软实力提升的协调机制;三是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打造人才高地;四是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五是加强区域精神文化建设,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特点各不相同,各个区域也都结合本区域情况和软实力建设的固有特征,指出了推进区域软实力建设的相关对策。孟东方(2008)认为提升软实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庆市应实施八大工程推进软实力建设,即:实施核心价值培育工程,提升城市发展引领力;实施城市精神培育工程,增强城市发展内聚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工程,增强城市发展塑造力;实施科技创新推广工程,提升城市发展创造力;实施加强文化建设

程,提升城市发展依托力;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提升城市发展支撑力;实施发展环境优化工程,增强城市发展吸引力;实施城市形象塑造工程,增强城市发展拓展力。魏佐国(2008)认为应从五个方面提升江西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着力塑造江西人新形象,深入挖掘江西优秀的文化资源,大力调整人才教育结构,积极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四川省社科院“新崛起”课题组则认为, 提升各级行政机构公共管理水平加强开放合作管理人才的扶持和培养营造积极活跃的开放合作文化氛围是提升四川省软实力的重要路径。 (二)研究评价及本文观点

综上,国内学者大多都结合了各区域具体的历史、社会、人文、生态条件的差异性,以及区域发展水平,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探讨了区域软实力的建设路径,对增强我国区域软实力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强区域内生发展能力和改善城市形象等方面,较少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整体高度出发,对区域软实力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进行全面审视,研究的视野还有待进一步拓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区域软实力水平,应立足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整体环境,将文化软实力建设和企业软实力,甚至个人软实力建设纳入区域软实力建设的总体框架,客观分析区域特点和优劣势,深刻把握软实力和硬实力关系特征,加强对内对外软实力的协同互动,探讨实现区域软实力发展的有效路径。

首先,应将文化软实力与企业软实力、个人软实力纳入区域软实力建设的总体框架进行全面思考。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区域软实力建设的基础和关键,良好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一些学者将区域文化软实力直接等同于区域软实力,而忽视了区域软实力建设中非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区域软实力建设的均衡发展。区域软实力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区域是企业软实力和个人软实力建设。在区域发展日趋加快,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企业软实力的提升是区域综合实力增长的核动力。而人力素质能力是区域运用区域资源禀赋能力的关键,对提高政府效能、促进企业创新、建立诚信社会、改善区域形象、促进区域全方位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仅从地区层次探讨区域软实力建设路径,容易导致研究目标层次过低和分析深度不足。因此,必须把区域软实力建设置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总体环境下,服从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整体要求,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个人软实力、企业软实力的发展,这既有利于避免研究的片面性,也有助于克服区域软实力建设中的“狭隘地方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等思维导向。

其次,努力实现区域软实力与硬实力建设的协调发展。软实力和硬实力是构成区域综合实力的两个方面,具有同质性。硬实力主要源于有形的物质力量,而软实力则侧重于精神文化和制度因素,二者又具有差异性。但两者互为支撑、相互转换。硬实力是软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软实力建设具有转换为硬实力的潜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硬实力发挥作用的路径。因此,进一步提升我国区域软实力水平,必须把握软实力和硬实力关系特征,促进区域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协调发展,实现二者相互扶持、相得益彰的优态互补发展。当前,在国家和区域硬实力发展快速推进、软实力建设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应把软实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推进其进一步的发展,为实现区域软实力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力和制度保障。

再次,积极促进区域内外软实力建设的协同推进。区域对内软实力,主要表现为区域内部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区域内民众对现有制度的认同和维护,从而激发区域内民众的创造激情和提升、实现其创造潜力的能力。区域对外软实力主要指区域间的,即以吸引、感化和道理说服的途径来争取区域对象的能力。一般而言,对内软实力是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转化为对外软实力;同时,对外软实力的提升,又可以促进对内软实力的进一步发展,二者呈正向变动关系。而在区域竞争中,更多关注的是对外软实力建设,未能充分重视对内软实力发展,从而不利于区域软实力的长远健康地发展。但仅关注于对内软实力的提高,而忽略对外软实力的发展,也是与区域经济日益竞争合作化的方向不相吻合的。置身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大环境下,区域在发展中要克服软实力建设中非此即彼的机械思维方式,统筹区域对内对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区域

软实力建设,从而最终实现我国软实力总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著.郑志国等译.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2.黄金辉,丁忠毅.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2010(5)

3.李正治,张凤莲.试论区域软实力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理论月刊,2009(5)

4.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5.马庆国,楼阳生.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三─区域软实力[db/ol].人民网理论频道,2008-3-7

7.周晓宏,王小毅.区域软实力及其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2007(6)

8.吴光芸,唐兵.论区域软实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09(6)

9.胡建林.提升四川省软实力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

10.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台州软实力[j].浙江经济,2006(18)

11.姜运仓.区域软实力的概念、要素及评估指标体系[j].桂海论丛,2010(3)

12.胡玲敏.区域“软实力”综合评价与提升[j].人民论坛,2010(20)

13.孟东方.重庆市提升区域软实力的战略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6-19

第8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词频统计 关键词统计 计量分析 域级整合 分析方法

[分类号]G350

1 引言

词频统计(word frequency statishca)方法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通过统计分析词频变化规律,预测学科、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同频统计采用的具体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①单关键词法,即根据大量单个关键词的增减变化规律统计分析。②共词分析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包容地图和临近地图法,即根据若干指数计算结果,把关键词聚类成组,以网络地图的方法表现出来;第二种是基于战略坐标的共词分析,即共词矩阵和聚类结果的可视化方法。③词对关键词法(严格意义上也是一种共词方法),即以两两成组共现的成对关键词代替单个关键词,通过建立共词矩阵并进行标准化后,作统计分析。

本文在深入研究上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高频关键词统计的“域级整合”分析方法,并作具体阐述。

2 “域级整合”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其整合设计

2.1 “域”、“级”概念的理论基础和区分依据

2.1.1 “域”、“级”概念的提出 用关键词统计方法来研究和预测一个学科的态势,除了总体考察关键词数量变化外,还要考察关键词在表达事物主题(点)上的类型特征、词间组合(面)上的属分关系,从两个方面对高频关键词作组合聚类和关联程度研究。共词分析方法中的共词矩阵和多种指数、系数聚类方法主要从数学意义上解决组合聚类和词间关联程度的界定。笔者认为,在得到一组高频关键词后首先应从人类思维和人文意义角度作宏观聚类和关系定位,因此,就形成了对应于“点”和“面”概念的“域”与“级”的分析设计思路。

2.1.2 “域”――按意义划分的主题相关关键词组合任何学科研究都是由若干不同划分标准形成的主题研究集合。就研究对象而言,图书馆学有“管理说”、“要素说”、“信息说”、“知识说”。就研究层面而言,有传统图书馆研究和数字图书馆研究等。近年来图书馆学研究有了新的变化,图书馆研究“要素”被赋予新内涵,信息资源研究得到重视,知识管理理论影响到图书情报学研究,图书馆进入了数字化发展阶段,数字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研究的重要方面。结合这些变化,本文提出现阶段图书馆学研究关键词的四大分布区域:传统区、信息区、知识区和数字区。

2.1.3 “级”――同区域内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范围划分按照人们的思维习惯,关键词标引一般从大概念到小概念逐级标引,故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这些大概念词总是呈现最高频次。设计关键词的“级”,把关键词的频度与“上下位类”关系联系起来,揭示关键词频度与词间概念组合属分关系,在进一步聚类分析时,使每个关键词在系统中按照域和级两个维度找到位置,从而为实证分析的解读提供支撑。本文提出关键词研究的统一为4级区分方案,即以同类期刊或期刊群为研究对象,确立采集时间段,得到高频关键词样本组后,一律按照4级划分级。分级的区分点确定:①关键词的频次分布图形的突变点;②同级内高频关键词数量基本符合减连续分布;③依据高频关键词含义适当人为干预调整。

2.2 “域级整合”分析方法的整合设计

2.2.1 样本采集本文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1999―2008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实证分析(下)》和笔者自行统计的《中国图书馆学报》给出的高频关键词为样本。这三个样本的关键词来源在刊物种类上既具广泛性又有代表性,高频关键词的选定上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时间跨度基本上为近10年。

2.2.2 样本整合分析按照4个主题区域、4个级别对每个样本内的关键词根据所属“域”和相对词频数的“级”分别列表归类,同区域同级内关键词按词频次数从高到低定位。为方便对三个样本关键词进一步整合,对每个样本的关键词作两两比较,采取改变字体和在关键词旁加标记的方法,标明样本之间关键词的重复(见表1和表2)。

用同样的研究方法,笔者对《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010年间高频关键词也进行整合分析。《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2010年载文607篇,实际使用关键词1382个,2474次,经过统计筛选和整理,获得高频关键词(4次以上)共72个。“图书馆”作为通用词删除,实际为71个。

以上三样本的高频关键词总数为229个。

2.2.3 样本整合成果分析分别观察各样本表,可见关键词按词频分级后能够直观观察研究层次。同级关键词表达的主题概念也基本是同级的,如表2中的信息资源一信息资源建设一资源整合等。比较发现,三个样本尽管相对词频差别很大,分级档次相去甚远,但是绝大多数相同关键词都被至少两个样本列在了相同级别里,如:图书馆服务、信息服务、信息资源、知识管理在三个样本里都列在二级,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等都列在三级,在两个样本里相同关键词同处一级的情况就更多。如果说,把各样本相同的关键词分人相同的领域里是主观为之,那么这种分级形成的相同关键词同级现象就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论文关键词标引的规律。

2.2.4 样本融合处理分析详细考察三个样本,全部关键词作进一步融合并表处理:①删除一些没有普遍业务意义的特定功能关键词,例如样本三中图书馆学、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理论研究、成绩、50周年等词;②删除三个样本中相同的关键词,只保留1个;③关键词所要表达的意义基本相同的相对低频词,例如评价、期刊评价都指期刊评价,删除评价等。三样本高频关键词合并总数简化为123个,对保留的高频关键词按区域和相对词频高低顺序排列(见表3)。

分析观察表3,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例如在信息、知识这两个领域,还没有出现像数字图书馆这样具有统领性二级关键词,反映图书馆学在信息服务功能定位和现代知识学说建设的多样性现状;又例如,在123个关键词中涉及到读者、用户的关键词仅有3个,虽然读者服务排在二级,但读者工作和用户需求却位列四级,而读者行为、读者心理等关键词在表中没有出现,这是否能够说明在图书馆工作研究中,对图书馆服务对象――读者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呢?通过表3还可以看到,关于信息的关键词高达23个,比包含图书馆的关键词还多出了5个,正如美国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指出的“一旦图书馆员迷上了科技,他们很快就对人失去了兴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似乎再次印证了这位学者的看法。在技术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工作还是要重视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的读

者研究。因本文研究的重点不在学科发展和图书馆服务工作内涵上,以上分析是对本文创建的域级综合表所反映的客观现象进行部分解读,表3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或方法还可以深度利用,在此不一一展开。

这种研究方式没有将年代作为体现元素,但是年代的确定是重要的。在具体应用这个方法时,对高频词样本统计年代区间要以研究目的为依据分析确立。在现代信息和图书情报学术研究活跃的今天,针对不同目的,可以采取多样本数和相对短的年代区间或采用典型样本数和相对长的年代区间的方式来开展研究,得到针对不同研究目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 可视化关键词共现图设计与应用

3.1 可视化关键词共现图模板设计

在“域”和“级”的概念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一个以最高词频“图书馆”为中心的靶形图,分别列出层层围绕中心的4个同心圆环表示词频的4个等级,并借鉴解析几何学象限的概念,把4个“领域”划分为4个区域与词频圆环合二为一,图1就是一幅直观的高频关键词共现图模板。研究者可以根据需要,将整合后的关键词全部或部分按图中的位置嵌放(图1仅嵌入100个关键词示例)。

3.2 可视化关键词共现图模板应用

笔者把图1称作可视化关键词共现图模板,这个模板是图书情报学高频关键词域级综合分析方式的另外一种形象化表现方式,有利于更加直观地统计、观察、分析词频变化规律,是预测学科、行业、技术当前状态和发展趋势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今后若将关键词的频数数据在共现图模板上表现,还可以得到图书情报学研究重点趋势的三维地形图,利于开展进一步的文献研究和挖掘。在具体研究中,还可以依据对“域”和“级”的划分方法,对“域”和“级”进行调整和扩展:在共现图模板上,域的扩展就是以原点为中心,将360度区域重新划分;级的扩展和调整则可根据关键词数量和词频变化情况,增减同心圆数。

这种研究方法在文献的比较研究中也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例如可用于不同历史时期同类文献的研究重点发展变化比较研究,或用于在相同阶段国内外同类学术文献的研究热点比较研究等。这个方法对于其它学科的文献研究,同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4 结语

本文基于人们的习惯思维和人文意义角度,探讨了一种新的词频统计方法即高频关键词域级综合分析方法,文章以近10年部分图书情报学科文献词频统计实例为样本表述了这种方法的应用。

本文创建了可视化关键词共现图模板,这是今后进一步开展文献词频统计分析的三维建模研究的基础工作。

在使用这种高频关键词域级综合分析方法时,对高频词样本统计年代区间要以研究目的为依据分析确立,以确保本各种研究目的的科学实现,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用于各个学科的文献的词频分析,在各类学科文献的综合比较研究和趋势研究中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洪波,词频统计的发展,图书与情报,1991(2):13-19

[2]黄小燕,情报领域研究热点透视――情报领域论文关键词词频分析(1999-2003),图书与情报,2005(6):82-84,110

[3]魏瑞斌,基于关键词的情报学研究主题分析,情报科学,2006(9):1400―1404,1434

[4]化柏林,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关键词计量分析研究(下),情报科学,2007(8):1176―1179,1189

[5]姜春林,李江波,杜维滨,期刊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对《情报科学》的解读,情报科学,2009(2):166―174

[6]余丰民,董珍时,汤江明,2000-2009年国内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研究热点概观――基于期刊论文关键词词频统计及共现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9):32-36

[7]邱均平,丁敬达,周春雷,1999-2008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实证分析(下),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5(11):79-87,118

[8]蒋永新,詹华清,基于共现关键词统计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研究趋势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8,52(9):28-31

[9]邱均平,丁敬达,周春雷,1999-2008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实证分析(上),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5(9):72-79

[10]冯璐,冷伏海,共词分析方法理论进展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2(2):88-92

[11]吴慰慈 图书馆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邱均平,段字锋,论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的变革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2):19-22

第9篇:区域分析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点分布;找测度;几何概型;转化;平面区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72-03

几何概型是高中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概率部分的一个新增内容,也是概率这一部分的一个难点,高考中选择、填空题会有所涉及。学生对明显是点分布的几何概型问题较容易理解,然而,有些几何概型的问题,既不容易分辩出属于几何概率模型,也难发现随机事件的构成区域,但仔细研究此类问题后,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解题的规律。本文就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以期和大家一起探讨和帮助学生理解并灵活应用几何概型去解决相关问题,主要还是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教学的背景

“几何概型”这一节内容是安排在“古典概型”之后的第二类概率模型,是对古典概型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是等可能事件的概念从有限向无限的延伸。此节内容是为更广泛地满足随机模拟的需要而在新课本中增加的,这是与以往教材安排上的最大的不同之处。这充分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关系,来源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同时也暗示了它在概率论中的重要作用,在高考中的题型的转变。笔者根据所教学生的状况及新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的要求,对教材作了一些处理并尽可能选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对于概念,主要让学生学会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的比较;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好典型例题;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几何概型。具体有以下一些整理。

二、概念的理解

1、高中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中P136对几何概型是这样定义的: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简称为几何概型,计算公式如下:

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这一概念不如索性这样去定义更为合适与明了:

一般地,在几何区域 中随机地取一点,记事件“该点落在其内部一个区域 内”为事件 ,则事件 发生的概率 .

说明:(1) 的测度不为 ;

(2)其中"测度"的意义依 确定,当 分别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时,相应的"测度"分别是长度,面积和体积;同时还有可能是角度,在后面的例题中笔者会进一步举例说明这一点。

(3)在区域 内随机取点是指:该点落在区域内任何一处都是等可能的,落在任何部分的可能性大小只与该部分的测度成正比而与其形状位置无关.

2、与古典概型相比较:

(1)不同点:在一次试验中,几何概型中所有可能的结果有无限个;

(2)相同点:每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三、典题的分析

1、测度为长度的几何概型

例1:某公共汽车站每隔15分钟有一辆汽车到达,并且出发前在车站停靠3分钟(已知停靠的3分钟包含在15分钟之内)。乘客到达车站的时刻是任意的,求一个乘客到达车站后能立即上车的概率?

解析:此题可把时间等价成刻度为[0,15]的线段上的点,则几何区域 的测度为15, 乘客到达车站后能立即上车的区域为线段[12,15]上的点,则区域 的测度为3,故p=

变式1:求乘客到站候车时间大于10分钟的概率.

解析:设上辆车于时刻A离开,而下一辆车于时刻B到达,时刻C出发。线段AC的长度为15即D的测度;设P是线段AB上的点,且BC=3,PB=10,如图1所示, 记候车时间大于10分钟为事件A,则当乘客到达车站的时刻落在线段AP(AP=2即d的测度)上时,事件A发生,所

以 = A P B C

答:乘客到站候车时间大于10 分钟的概率是2/15。

变式2:求乘客到站候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

解析:此题即为变式1的对立事件,故乘客到站候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P=1-

例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中,在斜边 上任取一点 ,求 小于 的概率.

解析:点 随机地落在线段 上,故线段 为区域 .当点 位于图2中线段 内时, ,故线段 即为区域 .

在 上截取 .于是

.

变式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过直角顶点C在∠ACB内部任作一条射线CM,与线段AB交于点M,求AM

解析:本题把射线等价于圆弧AB(以C为圆心)上的点,符合几何概型,因为这时射线CM可看作在 内是等可能分布的。如图3,在AB上截取 ,则 ,则区域D为弧AB,区域d为弧AD,则p=

变式2:

变式3:

(参考答案: 提示:变式2中区域D为线段BC;变式3中区域D为角度CAB)

评注:例1中的一个时刻是一元问题,相当于坐标中的一维,基本上都可等价到特定线段上的点,使问题转化为几何中的线段长度之比;例2中的一条射线,也是一元,但我们为什么不等价到线段上的点,而是等价到了弧上的点,那是因为等价到线段上的点破坏了等可能性(因为同等线段长射线扫过的区域不同,但同等弧长射线扫过的区域相同),而变式1和3中更是进一步转化成了角度之比。故我们在等价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要一一对应,而且还需考虑符合几何概型的等可能性,这样就易理解易解决了。

2、测度为面积的几何概型

例3:假设你家订了一份报纸,送报人可能在早上6:30―7:30之间把报纸送到你家,你父亲

离开家去工作的时间在早上7:00―8:00之间,问你父亲在离开家前能得到报纸(称为事件A)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以横坐标X表示报纸送到时间,以纵坐标Y表示父亲离家时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假设随机试验落在方形区域内(D)任何一点是等可能的,所以符合几何概型的条件.根据题意,只要点落到阴影部分(d), 就表示父亲在离开家前能得到报纸,即时间A发生,所以

变式1:甲、乙两人相约7点到8点在某地会面,先到者等另一人20分钟,过时就可离去,试求这两人能会面的概率.

解析:把两人到达的时间等价于平面直角坐标平面内的点,符合几何概型。以x,y表示两人到达时刻,则会面的充要条件为 如图3,区域D为正方形,区域d为阴影部分,则两人能会面的概率

变式2:上例其他不变,但甲等乙20分钟,乙等甲只等15分钟,则概率如何?

解析:实质是 改为

变式3:上例其他不变,但不巧甲那天的手表慢了15分钟,则概率如何?

解析:实质是 改为

例4:如图6,假设你在这个图形上随机撒一粒黄豆,计算它落到阴影部分的概率.

P=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评注:在例3中涉及到两个时间,一般情况下都可等价转化为直角坐标内的二维点集即转化为相应区域的面积之比;也就是线性规划问题。题目的意思简单明了,但如何转化为数学模型来求解却比较困难. 需要我们先从实际问题中分析得到存在的两个变量,如此题中两人到达的时间都是随机的,设为两个变量. 然后把这两个变量所满足的条件写成集合形式,并把所研究事件A的集合也分析得出. 把两个集合用平面区域表示,特别注意不等式所表示区域. 我们发现,要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 的平面区域,按两步解决:

(1)作出直线 ;(2)取一特殊点验证,直线的哪侧符合不等式,则哪侧就是所表示区域. 准确得到随机事件的构成区域后,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易求得概率.

根据以上的解法和分析,我们把此类疑难问题的解决总结为以下四步:

(1)构设变量. 从问题情景中,发现哪两个量是随机的,从而构设为变量x、y.

(2)集合表示. 用 表示每次试验结果,则可用相应的集合分别表示出试验全部结果Ω和事件A所包含试验结果. 一般来说,两个集合都是几个二元一次不等式的交集.

(3)作出区域. 把以上集合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作出,先作不等式对应的直线,然后取一特殊点验证哪侧是符合条件的区域.

(4)计算求解. 根据几何概型的公式,易从平面图形中两个面积的比求得.

在以上四步中,第二步和第三步是解答的关键,通过这两步,可以发现随机事件所对应的几何图形. 第三步的作图需理解其原理.

而例4中将问题转化为了平面图形内的点的分布问题,也就是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3.测度为体积的几何概型

例5:在正方体 内随机取一点E,则点E落在四棱锥O-ABCD(O是正方体对角线的交点)内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P(E落在四棱锥O-ABCD内)=

例6:在单位长度为1的线段AB上任取三点C,D,E,求AC,AD,AE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

解析:本题可转化为在[0,1]上分别取三个数,求使得任意两数之和大于第三个数的概率。

而在[0,1]上分别取三个数等价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一点(x,y,z), 使得任意两数之和大于第三个数即 ,分析可得,如图7,区域D为边长为1的正方体AG,区域d为六面体DBEGF,故p=

评注:例6涉及三数,即三元(三维)问题,

可与空间坐标一一对,一般情况下三元可

以向空间坐标转化进而转化为体积之比问题。

4、几何概型的拓展应用

例7: 。

解析:这里D的测度即区间 的长度,d的测度即区间 的长度,所以P=1/2

例8:一枚半径为1的硬币随机落在边长为3的正方形所在的平面内,且硬币一定落在正方形内或与正方形有交点,求硬币与正方形没有公共点的概率。

解析:如图8,ABCD为已知正方形外且与已知正方形四边距离均为1的正方形, 是在已知正方形内部且与已知正方形四边距离均为1的正方形。当硬币的圆心落在正方形ABCD内(除A、B、C、D这四个顶点)时,就能保证硬币一定落在已知正方形四边内或与已知正方形有公共点

而当硬币的圆心落在正方形 内时,

硬币与已知正方形没有公共点,所以:

d的测度= ,故所求的概率 。

变式:设有一个由许多个小正三角形构成的正三角形网格,其中每个小正三角形的边长都等于6cm,现用直径等于2cm的硬币投掷到此网格上,求硬币落下后与格线有公共点的概率。

解析:此题即将正方形转化成了正三角形,解法不变;参考答案:

例9:(2007宁夏高考)设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I) 若a是从0,1,2,3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 b是从0,1,2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

(Ⅱ)若a是从区间[0,3]上任取的一个数, b是从区间[0,2] 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

解析:(1)是古典概率,故

(2)是几何概型:见(图9)设事件A:“方程 有实根”.当a>0,b>0时,方程有实根的等价条件为 ;

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为

构成事件A的区域为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评注:对于复杂的实际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建立模型,找出随机事件与所有基本事件相对应的几何区域,把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问题,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

四、教学的反思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对于几何概型是这样要求的:1.通过实例,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2.了解随机均匀数的产生过程;3.通过实例,初步体会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4.结合实例和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并且说明本节学习重在了解,不必补充复杂的问题,鉴于此说明笔者对教学中遇到的几何概型问题做了如上这些整理,大致可以把高中数学中的几何概率问题解法归纳为:

1、适当选择观察角度,把问题转化为几何概型求解;2.把基本事件转化为与之对应的区域D;3.把随机事件A转化为与之对应的区域d;4.利用几何概型概率公式计算。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适当选择观察角度,长度,面积和体积有时甚至是角度,而抓住题中关键的语句就是找到正确角度的突破口。同时鉴于学科指导意见,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注意不必补充复杂的问题,以免走入教学的误区,增加学生的负担,毕竟高中阶段对于几何概型的要求并不高。

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意学生的逻辑思维要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进而从感性认识能动地跃进到理性认识又要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实践,使得学生在更高的层次理解问题。在理解数学的内涵和外延的同时,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