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设计概念范文

环境设计概念精选(九篇)

环境设计概念

第1篇:环境设计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能源环境;概念电动车;设计

1、导言

目前燃油车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很多城市把此原因归为雾霾的主要引发原因,不管书不是主要原因,说明汽车尾气污染确实引起了人类的重视,随着家庭轿车越来越普及,车子尾气排放每日以吨计的单位释放在空气中,印象者人类的健康,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发展趋势,日益受到人类的关注,电动汽车是目前解决环境污染的一个好办法。

2、设计调研

设计调研是设计开始的第一步,也是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笔者通过在上海、苏州等地的实际考察,包括日常生活的素材积累,和通过网络、书籍等收集的资料,构成了本次设计前期调研的主要内容。作为产品设计一向注重人、机、环境之间的系统关系,市场风格和发展趋势等。

3、设计选题

汽车自诞生起已有120多年历史,汽车工业的特点是资金和技术密集、规模效益明显、产业关联度大等,在发达国家多处于支柱产业地位。汽车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环境保护、能源短缺、道路交通事故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并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

在洁净能源汽车大量使用之前,减少汽车污染的主要途径是控制汽车保有量,同时改善燃油的燃烧并限制耗油量大的车型。然而,从世界范围看,汽车的保有量增长强劲,石油消耗居高难下,科学家预测,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如果按目前的消耗水平,仅仅可以维持60-100年左右。此次设计的切入点是交通工具,通过不断的分析调研,我确定了--城市微型电动汽车这个设计的方向。

4、设计构思

方案一:这个方案的出发点是基于车的内外空间的互动性,车的两端可以向外拉出,这样整个车就会变成虚实结合的空间关系。这个车的定位是一款小型的观光车,所以我认为游客只在车内的空间是不够的,而内外结合的空间搭配比较适宜小型的观光游览车。

方案二:是一款户外场地用车,需要随时装卸一些物品及运送工作人员。门的开启方式,在户外可以起到遮阳伞等作用,仿生的外观设计,让整个车身更生动。

方案三:这个方案是一款城市用小型电动汽车的构想,电动车在现代城市中被更广泛的认可和使用,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整个车由转轴的结构联想而来,中间部分可以向上抬起,使车内的人视野更好,在行驶过程中有更佳的心理感受。

方案四:这个方案也定位为城市用微型电动汽车,因为城市生活给现代人很大的压力,所以我想让人们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给人一种像春天那样温暖、舒适、温和、生机盎然的感觉,所以提出了“春”这一概念,然后提取春天最具特色的元素之一“含苞待放的花朵”来作为整个创意构思的基础,再运用花朵自身的许多特点来真正使产品达到预想中的“春”的感觉。整个设计有此展开。

5、设计优化

5.1方案的筛选

最终确定方案四为我的最终方案,是因为这个设计从关注人的根本感受这个最基础的层面出发,这也是做任何设计的出发点,也更想做出一款贴近生活的,个性、时尚的微型城市用车。对于这三个方案,之所以没有选择也是基于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因为方案一的出发点是可以的,但是再深入考虑无论在整体的尺寸还是具体的细节上都存在很多问题。方案二与方案三有点在基本定位的前提下对于具体的适用人群和操作方式、人机等方面都有许多不适宜再继续的地方。

5.2方案调整

由最初的草图调整到后面的形态,改动比较大的是轮间距,和整体形态的线条感觉,在反复的草图过程中,觉得轮间距缩小可以让整个车看起来紧凑和饱满,这样的形态也更符合城市用小型车的要求,给使用者更舒心的和亲切的感觉。开始的构思草图比较硬朗,这有些脱离最开始的定位―――春天给人的温暖的感觉,这样硬朗的形态给人的感觉有些尖锐和不友善。所以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产品定位和人机关系,多方面的因素考虑,作出方案的部分调整。

5.3方案的深化

5.3.1前脸的调整是比较大的,反复调整以适应车的整体形态这主要是对车灯的修改,车灯是车的眼睛,像人的眼睛一样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5.3.2顶面玻璃做成两层,类似百叶窗的方式,两层之间开启的缝隙大小控制进风度,车顶玻璃中间的形态来源于花蕊的造型,由原来的方直线形态调整为之后的曲线形态,这样与整车形态产生呼应而给人感觉比较自然和生动。

5.3.3车轮最终定位外置暴露,故意增加车轮的宽度来加强车的稳定性。

5.4方案的确定

设计定位为城市微型电动汽车,希望这个设计可以带给人们像春天一样生机盎然的感觉,整体的形态选用了春天里的代表性元素―――花朵,来展开整个设计。经过反复的调整,最终确定为现在的形态。

结论

综上所述,如果说一个车,没有争论,没有修改,完全按照设计开发周期去设计,设计也不会有各种各样的延期,包括供应商这块也是会各种各样的变化。很多因素的结果,为了做好一款车,这就是设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姬瑞海,俞荣标.轻型电动车的创新设计思路[J].包装工程,2008,08:176-178.

第2篇:环境设计概念范文

关键词: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概念设计;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U6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1-0114-02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故事版情景预言法”的概念设计,就是将要开发的产品置于一定的人、时、地、事和物中进行观察、预测、想象和情景分析,其形式是以故事版的平面设计表达展示给人们。于是,产品在设计的开始便多了一份生命和灵气。然而,设计表达在信息时代已是多元化的展示形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设计思路和设计表达如虎添翼。让人多了一种直观的、亲切的及交互的感受,这样开发设计的产品与传统相比,大大减少了投放市场的风险性,也为企业决策人寻找商机、判断概念产品能否进一步开发生产,提供更好的依据。

一、虚拟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

(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及虚拟设计(Virtual Design,VD)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是利用计算机省城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自然交互的技术。这里所谓模拟环境就是计算机生成的具有色彩的立体图形,它可以是某特定现实世界的真实体现,也可以是纯粹构想的世界。传感设备包括立体头盔、数据手套、数据衣服等穿戴于用户身上的装置和设置现实环境中的传感装置。自然交互是指用日常使用的方式对环境内的武体进行操作并得到实时立体反馈。虚拟现实是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系统,它能对介入者产生各种感官刺激,如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人能以自然的方式与计算机生成的环境进行交互操作。

虚拟设计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以机械产品为对象的设计手段”,借助这样的设计手段,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多种传感器与多维的信息环境进行自然地交互,实现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环境得到感性和理性的认识,从而帮助深化概念和萌发新意。

(二)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人的想象力和电子学等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项综合技术,它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仿真技术构成一种特殊环境,用户可以通过各种传感系统与这种环境进行自然的交互,从而体验比现实世界更加丰富的感受。

二、概念设计的定义及内涵

Pahl和Beitz在《Engineering Design》一书中提出“概念设计”这一名词以来,人们对概念设计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他们将其定义为:在确定任务之后,通过抽象化,拟定功能结构,寻求适当的作用原理极其组合等,确定出基本求解途径,得到求解方案,这部分设计工作叫做概念设计。

国内的学者也对概念设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邓家|在《产品概念设计》一书中将“产品概念设计”定义为“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楚、由抽象到具体、不断进化的过程。”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人们对概念设计的研究日益增加、不断深入,使概念设计的内涵更加广泛和深刻。主要体现在: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要求进行市场需求分析、功能分析、功能的工作原理、动作行为的构思、行为载体的选择和方案的组成的等。可见,确定方案是概念设计的最终结果,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满足才是概念设计的关键。设计方法上更加全面融合各种方法,寻求综合最优方案,同时使设计更具创造性。

概念设计是对产品或部件的构思,目的是捕捉产品的基本形状。这个阶段,产品的形状和精确尺寸尚未确定,设计人员有一定变更自由,所以尽可能考察设计方案,以便选出生产成本最低、创意良好的方案。利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往往多是二维交互工具,缺乏三维或者多维的功能,但是产品却是三维的部件,这样必然导致人机交互效率低。现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要求定义零件的尺寸,而在产品的概念设计阶段这样的尺寸可能无法精确得到或者根本没必要精确定义,这样必然影响设计效率和周期。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需要两类人员配合,即产品的设计人员和电脑绘图员,产品设计人员有关产品的概念信息通过草图或者口述的方法传达给电脑人员,这样导致信息的丢失或者绘图者的曲解,而如果设计者本人直接参与电脑辅助设计建模的话,由于现行的电脑辅助设计系统的操作复杂和交互能力若,大大分散了设计者的精力,限制了思路。为了克服这样的限制,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性,人们开始把虚拟现实技术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行概念设计,将虚拟现实技术和概念设计有效结合,利用丰富直观的交互手段,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概念设计,从而节省产品精确描绘和尺寸定义的时间,这就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即虚拟概念设计。

三、虚拟概念设计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一)概念设计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虚拟现实环境下的概念可视化。概念可视化是指设计师透过画面或者模型,将市场的需求转换成可视化的具体形态。概念设计是否能符合目标用户的要求,“眼见为实”的图面或者模型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2.虚拟现实环境下的人机交互界面。想实现人机互动,必须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形成和谐的人机环境。虚拟现实就是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具体地说,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省城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互相影响,从而产生“沉浸”于等同真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概念设计中的前景

在虚拟现实环境下,进行产品的概念设计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内容。在电脑虚拟现实提供的良好的可视化条件下,对电脑辅助设计建立的三维模型在几何、功能、加工与装配等方面进行交互性的修改,利用虚拟现实给用户提供诸如视听触觉等各种感知交互手段,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的操作,从而减轻用户的负担、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相关人员可以对原型的各方面包括视觉效果、部件间比率进行评价。针对不同用户的爱好要求,在不同的虚拟环境中,亲自体验修改模型;选择产品的可选部件,观察设计和修改过程。

概念设计是设计过程的初步阶段,它的目的是获得做够多的有关产品式样和形状的信息,同时它又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因为产品成本的60%~70%是由这个阶段决定的。面对日益加剧的产品市场竞争的挑战,可以预见,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必有长足发展,最终将与现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实现无缝集成。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各国投入大量的资金对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将研究的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产品迅速占领市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周洪玉,王慧君,周岩.虚拟现实及应用的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5,(5).

[2]薄瑞峰,李戈.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中的应用[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4,(10).

第3篇:环境设计概念范文

[关键词] 变构模型;教学设计;学习科学;ALID模型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海峰(1978—),男,河北唐山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教学系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E-mail:。

一、引 言

“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集诸多教学要素系统化的目的。教学设计的设计基础是在析清“人类是如何学习”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组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来进行学习内容、教师、学习者和媒体等教学要素的组织。关于学习含义的理解有诸多不同,主要分为如下几大学派:第一,以机能为主导的学习理论代表有爱德华·桑代克、伯勒斯·弗雷德里克·斯纳金、克拉克·伦纳德·赫尔等。桑代克倡导联结主义,通过选择和连接进行学习,学习是渐进的而不是顿悟的;斯纳金是激进行为主义的代表,通过应答行为与操作行为结合强化奖惩等措施进行教学研究;赫尔则通过探究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来促进学生的学习。第二,以联想为主导的学习理论代表巴普洛夫,他认为学习的发生是通过条件反射而形成的,提出了预期学习理论观点。第三,以认知为主导的学习理论代表为皮亚杰、乔纳森,他们认为学习的发生基础是基于学习者原有知识,通过同化、顺应等进行知识的建构和发展。第四,以神经生理学为主导的学习理论代表为唐纳德·奥尔丁·赫布和罗伯特·C·波尔斯,他们从脑组织、神经网络和进化论的角度研究生物体与学习的相互影响及学习理论。[1]

从四大学习理论派别的发展来看,前两种学习流派过于机械化、简单化,忽视了人类的身心发展;认知学派较前两种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同化、顺应的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且很难由学习者自己独立发生;第四种学习理论从生物体的层面考虑了器官与学习的联系。然而安德烈·焦尔当认为,学习是从学习者的概念出发进行学习的,学习者的概念是他们用以理解的唯一工具;只有学习者本人才能转化他们自己的知识;学习者不能在没有他者存在的情况下学习。[2]这一观点的提出对于“什么是学习”和“如何促进学习”提出了新的视角,笔者结合这一学习理论探究了如何进行基于变构模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并对该变构学习教学设计模型(Allosteric Learn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ALID)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变构理论学习观

(一)变构理论隐喻

变构模型是学习科学视域下的一种新理念,是在分析和弥补从机能主义到认知主义缺陷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层面的理论而创造的一种新学习观,它源自生物中“变构蛋白”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的一种隐喻。这些生物酶是生命的基础,其形态变化及由此而导致的功能变化取决于它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3]这一隐喻得出了极具启发性价值的两个结论:首先,学习者的思想(即概念体)是由学习者能够启用和调动的关联决定的;其次,教育者只能通过操作教学环境等外部条件来干预学习者的概念体,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

(二)变构理论学习观

变构模型的学习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命题:第一,学习就是转化学习者的概念。学习者的概念不仅是学习者学习的出发点,还是学习活动的结果,也是学习过程所使用的工具本身,学习就意味着从一种概念的结构状态进入到另一种概念的结构状态。[4]第二,概念体由五要素构成:P(问题)、C(参考框架)、O(心智运算)、R(语义网络)、S(意义符)。个体的一个概念总是首先对应一个质问,质问又与相应的(模糊性)问题而存在,概念的炼制通常使其得到明确,同时其他相互作用的四个参数对学习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三,概念体既是学习者的工具,又是他们的“智力牢笼”。学习者只能利用自己的概念对信息进行处理、编码和解码;相反已存在的概念体会阻碍新概念的加入,尤其当新知识与已知概念相对质时,因为学习者认知、接受新概念时,总是用已有的概念进行解释,在这一解释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解、对质,从而阻滞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变构学习教学设计(ALID)模型构建与依据

依据变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笔者提出并构建了变构学习教学设计模型。

(一)ALID模型构建的理论依据

变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要使学习者原有的概念体发生变化,然而对于教师而言,学习者的概念体并不能人为地直接进行操控,只能像变构蛋白一样通过控制外部环境来影响和改变它。显然,基于变构模型理论的教学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确定学习者的概念体,这是利用和对质概念体的前提,同时也是确定学习出发点的依据。第二,创设情境,旨在影响和变构概念体。概念体的变构分为直接建构和对质变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通过自身的概念体进行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概念体的变构是通过学习者与自身概念体的对质、解构和建构等不同阶段来实现概念体的重组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人际互动等创设启动情境,激起学生的对质和动机。教学设计旨在使学习更有效、更高效、更吸引人。[5]主要包括分析、设计、制定、开发、实施、评价、修改教学问题解决方案的全过程,亦即应用系统方法对教学过程的诸要素、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描述、计划或规定,为所需的教学活动制定具体可行、可操作的程序或方案。[6]变构理论教学设计模型旨在基于变构学习理论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织与规划,为践行教学活动制定出具体可行、可操作的程序或方案。

(二)变构理论教学设计模型的内容

根据概念变构模型理论,并结合教学设计的相关理念构建了基于变构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体现了概念体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突出学习环境对促进学习者概念体变构的重要作用。

基于变构理论的ALID模型包括分析阶段、解构与建构阶段和评价阶段三部分。分析阶段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和确定学习起点。学习目标是学习结果的最终预期目的,也是教学工作者通过创设与操控学习环境欲使学习者的概念体发生变化的最终理想形态。学习目标的分析是利用学习者自身概念体的前提,也是与其对质的关键。学习目标的分析主要包括学习内容的组织形式以及与其相关的支持性概念,即既要理解学习内容,又要探究为学习内容与学习者概念体进行变构的支持性概念。学习者特征主要包括概念体、认知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学习者本身概念体的分析主要涉及概念体的五要素:P(问题)、C(参考框架)、O(心智运算)、R(语义网络)、S(意义符),获取学习者概念体的策略主要包括问卷、谈话、画图等形式。学习者的概念体是学习者对现实世界和所获信息进行解释的唯一工具,同时确定和把握学习者概念体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之一,它关系到后续概念体变构的成败。认知能力和认知风格是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基础,根据每个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安排;学习动机主要分析学者当前对本学科内容的动机强弱以及原因。通过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分析来确定学习起点,还应注意学习的起点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即将全体学习者的基本水平与单个学习者的个人起点水平对立统一起来。

变构模型学习理论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解构和建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环境创设、资源设计和教学策略安排为学习者概念体的变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决定着概念体的变构成败。根据概念体的性质,即概念体的可利用性和障碍性进行不同教学形式的选择。如果学习者自身概念体能够直接同化和顺应外在知识,教师将会选择“利用”的教学流程;相反则会进入到概念体“对质”的教学流程之中。(1)“利用”模式。在“利用”教学模式中,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学习者已有概念体不存在错误,同时概念体的知识结构与学习内容的组织形态处于一致或类似的状态。此时可以通过创设启动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为学习者的概念体变构提供信息资源,并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提供逐步的帮助和指导来完成概念体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环境创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习者原有概念体的变构;学习环境的创建必须与学习者原有概念体产生共振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学习环境的创建必须以学习内容为基础,为学习者原有概念体与学习内容的结合创设条件。(2)“对质”模式。这一模式应用的目的旨在排除、撼动、驳斥学习者原有概念体中的错误,将学习者的错误概念清除出去,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和学习者的概念反着来。基于这种理论观点的学习环境创设,教师要制造导致思想对立的情境,这种对立可以是学生本身的,也可以是学生小组内部的。学习环境的创设要突出真实感、真切感和共振性,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学生真切感受到的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由于对质的形式不同也存在着差异,在自我对质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数据资料、实物接触、现实接触、实验观察等形式实现;在协作对质中,教师可通过组织辩论、小组讨论以及论坛、聊天室、博客、微博等形式展开。(3)评价阶段。动态性是评价的主要特征,因为在教学预设、进行中、结束等阶段,教师都在实时地进行监控与评价,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学策略的调节。

四、基于ALID模型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

经过对学生教材的设计、实验对象的选取、资料的查找和研究的论证,在2012年2月确定了基于变构模型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过程,即基于ALID模型的应用研究实验。

1. 课题选取

研究的目的源于探索基于变构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及应用方法。实验方法为准实验研究法。实验对象源自七年级的教学班级,选取两个班级的生物学科进行实验研究,即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班采用基于变构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式,控制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其他变量相同,同时对教材的教学预设分别进行了两种模式的教学设计开发,便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

2. 建立假设与确定变量

研究假设:对于七年级的生物教学,基于变构理论教学设计模式的学习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项假设中,条件因素C=学生进行七年级的生物课程学习;自变量X=两种教学模式(即变构理论的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因变量Y=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干扰变量为被试者的主观态度、习惯、动机、准备状态、目标定时,为避免或减少这些干扰因素对数据分析产生的影响,笔者每周一都进行课堂调研及时发现及时排解,并将其记录下来作为最终数据分析的参考。此外两个班级采用同一位教师、同样的媒体进行授课,避免这些差异影响最终数据的效度。

3. 选取实验对象

首先对河北省遵化市地北头镇中学的七年级所有班级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生物教学,在第八周时进行七年级所有班级的生物测试,这次测试以第八周的月考试题作为对学生生物学习效果的前测;接着对各班进行生物成绩平均分和方差齐同性的分析,并检查他们的成绩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通过筛选最终确定了两个班级,分别是七(1)班为实验班和七(2)班为控制班。

4. 教材内容设计

教师讲授的教材为七年级下册的《生物》,前八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第八周后对七(1)班采用基于变构模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对七(2)班继续延续前八周的教学设计形式。基于变构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并运用学习环境来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如与现实对质、与同伴对质、与自己对质等,学习环境的设计仅仅围绕P(问题)、C(参考框架)、O(心智运算)、R(语义网络)、S(意义符)这些概念体的要素进行。教师通过获取学习者概念体,然后创设环境来解构和变构学习者的概念体,基于这一理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组织。

(二)实验结果

实验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分析软件是IBM SPSS Statistics 18,分析数据包括两个实验组学习者的前测和后测成绩。

1. 前测成绩比较

对两个实验组学习者的前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前测平均成绩为79.37,控制班的前测平均成绩为79.28。两个实验班的前测成绩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班与控制班前测成绩差异显著性概率P=0.973>0.05,故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 后测成绩比较

对两个实验组学习者的后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F=0.072和P=0.791可以确定,两个实验组的方差具有齐性,不必进行置信度的区间调整。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后测平均成绩为89.29,控制班的后测平均成绩为80.21。两个实验班的后测成绩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班比控制班的平均成绩高9.08,实验班与控制班后测成绩差异显著性概率P=0.013

(三)实验讨论与案例剖析

基于变构理论教学模式进行的生物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的学习形式,这表明该学习理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在实验教学的研究过程中,基于变构理论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互动的过程,笔者从变构理论视角出发,基于ALID模型围绕四个维度详细论述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教学设计及其关键点,并例举相关案例进行解读。

1. 概念体的获取与确定

概念体是变构模型的核心观念,因为概念体是学习者认识、理解外界的唯一工具,是新知识的解释系统,没有相关概念体的存在学习将无从谈起。显然,确定学习者的概念体是教学得以成功实施的前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在教学中,通常采用问卷、谈话、画图、文字描述、录音和视频等手段获取关于学习者的概念体。问卷法适合学期开学时的测评,如果在每一节课开始时都进行测试会对学习时间的分配造成影响,同时测评的结果并不能及时准确分析,也不能及时确定教学内容和策略。谈话法也可称为问答法,即在上课或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通过问答的形式获取学习者的概念体,这种方式灵活、多变,但是教师所询问的问题并不能完全揭示出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全部概念体,因为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师所关注的,通常带有主观性,这一局限性容易忽视学习者起支持作用的概念体,为以后概念体的成功解构和建构产生负面影响。画图法是学生概念体自我表征的一种有效形式,与文字描述方法相结合效果更为突出。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学习者能够尽显其所掌握的全部相关概念。因此教师可以规定让学生通过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来描述概念体,这种方式可以弥补谈话法、问卷法所隐含的教师主观性缺陷。录音和视频手段能够实时记录学习者概念表达的任何瞬间,为研究者留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研究他们概念体表达的内容、形式。研究表明,学习者概念体的表述并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根据内容进行环境设计,即创造激发性的启动环境,激发学习者的动机,使学习者愿意、积极地尽显相关的概念体。

在《血液循环系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通过谈话、填图的形式对学习者关于血液循环体统的概念知识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可以明确学习者概念体中的错误概念、空缺概念,为变构他们的概念体做好充分准备。通过测试表明,学习者对血液循环的方向存在着明显的错误认识,把握住学生概念体的这些问题关键点,将有利于进行学习环境、学习策略、学习工具的设计与提供。

2. 通过概念体进行学习

学生是从他的概念出发进行学习的,学习者的概念是他们用以理解的唯一工具。学习过程本质上就在于学习者究竟如何解决本身概念体与学习内容的差距问题,即学习者如何在已有概念体的基础上进行对差距内容的编码和解码。利用概念体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理解已有概念体的特征参数,即问题、参考框架、心智运算、意义符和语义网。研究表明,学习者对外界进行解释、编码的过程实际是不断对自己已有概念体进行质疑的过程。例如学生在对人的血液循环系统进行学习时,会不断提出一系列问题,“肺循环的过程是怎样的”、“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的血液是如何循环的”、“心脏和肺循环的关系和影响怎样”等。提问的同时,学生通过心智运算会在自己已有的概念体中迅速地搜寻参考框架、意义符,探索所有相关的语义网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个关键问题,也是确保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即在确定学习者已有概念体之后必须对其进行相关参数进行分析,防止学习内容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或承载能力。进行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内容与学习者概念体的参考系数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即教师是否是在分析了概念体已有网络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的,是否存在着与新授内容相关的参考框架。简言之,是否能够利用已有概念体将新知识纳入到学习者的概念结构中。研究表明,通过概念体进行学习的有效策略包括补充思维导图和概念图、虚拟实验解剖、接触实物等。补充思维导图和概念图旨在引导学生完成从已有概念体到学习内容之间差距的概念结构,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同化和顺应方式;此外通过虚拟实验、实物接触、媒体等手段能够解决学习者提出的各种质问,即通过学习者的观察、探索、质疑进行学习者概念的建构和解构。在《血液循环系统》教学中,通过向学生提供血液循环的半成品概念图,即空缺其中重要的位置和方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填充和通过资料进行查询。

3. 对质与概念体

学习绝对不是累加式的机制,而且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可能实现同化和顺应,更多的情况则是突破学生原有概念的“智力牢笼”,与原有概念体对着干。学习者的概念体是对现实和所接受信息进行解码的唯一工具,不能完全被移除,然而教学设计者必须通过分析学习者已有的概念体确定其中的错误之处(即教学设计就是要通过学习环境设计来影响和对质这些概念),最终通过解构和重构实现学习目标。研究表明与学习者原有观念进行对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害怕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得到质疑、挑战而常常处于默不作声或置之不理;有一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对质时情绪异常激动,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时常争论得面红耳赤,有时甚至走到了理智的边缘,这完全源于自尊心和对自己观点的坚持。学习者原有概念体的改变并不会易如反掌,一方面来自于学习者情感方面的维持,另一方面来自于与之保持较强一致性的概念体网络,只有当学习者的概念体完全无力维持他的观点并且认识到确凿的事实时,才会放弃原有观点,并通过解构和建构来接受新知识,新知识也只有在先拥知识失效的情况下才会真正安置下来。在《血液循环系统》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与班级答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对质活动,即组内自我对质、小组对质和全班的人际交流。在对质过程中,学生对具有怀疑的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教师应实时监控小组和班级学生的讨论状态,如果发现某个小组兴趣较低,应及时通过设疑、制造矛盾等方式挑起学生的对质热情。

实验表明,与学习者的概念体进行对质的有效策略包括实物与现实接触、自我表述与评析、辩论等。最有效、最直接的莫过于通过实物的接触来驳斥学习者已有概念体的错误,这种对质是学习者通过实物真实感触的自我对质,比较温和且易于接受。此类方法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实现。自我表述与评析是通过学习者不断进行自我质疑实现的,但这种方式对于改变学习者的概念体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学习者很难挑战自己的错误概念,然而这种弊端可以通过设计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来实现,学习者通过对自己的质疑和资源搜索不断地解构错误观点,同时建构正确的概念体。辩论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对质,辩论的双方或个体会调用所有与其观点相关的论据来驳倒对方。这一过程既是对学习者原有概念体网络结构稳定性、正确性的检验,同时也是验证概念体对于事实完整性、稳定性的一种方式。当学习者已有概念体不能解释对方质疑或者所提出的概念被对方反驳成功时,这时就会引起概念体的“空位”和“认知冲突”,因此学习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概念体,通过解构和建构实行概念体的变化。辩论是激烈的、痛苦的,但是对于学习者的概念变构是印象深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辩论的激烈程度进行辩论过程的控制和调节,避免辩论过于激烈或平淡。为了避免面对面辩论过于激烈,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通过聊天室、论坛、微博、博客和其他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中性辩解。

4. 学习环境与概念体

教师或教学工作者不能直接操纵学习者内在的概念,只能通过外在的学习环境设计来影响学习者的概念体。学习环境在学习者的概念变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以展现学习者的概念体,获取和确定概念体的结构组织,为变构学习者内在概念体提供依据。其次,为与学习者原有概念体的对质创设学习环境,主要通过实践参与、实物接触、媒体虚拟等手段为自我对质、展开辩论提供有效的支持。学习环境设计的切入点不仅仅在于概念体中的要素,而在于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学习环境要针对不稳定的观念要素联系或错误概念及其联系创设一种不协调的外在情境,启动学习者自我质疑,寻求答案的动机。第三,学习环境应为学习者不同变构过程提供适当的信息支持,包括在概念体的表达阶段和变构阶段。在表达阶段主要以问答、填图与画图等形式进行设计,这些形式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来实现。在变构阶段主要通过实物提供、现实接触、数字媒体资源来实现,旨在为利用学习者概念体或对质学习者的概念体提供事实参照,促进概念变构效率。根据《血液循环系统》一课的特点,主要采用了基于网站的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网站的内容包括血液循环系统的Flas、在线聊天室等这几项功能,目的在于向学习者提供自我对质、群组对质的条件,促进学习者识别已有概念体,变构错误概念体,建构新的概念体。

五、结 语

通过ALID模型的提出、构建与实证研究,旨在从变构学习理论的维度探索学习的发生机制和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变构模型的教学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获取、确定学习者原有概念体,这是学习者概念变构的前提;同时学习环境的设计是基于学习者原有概念体和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开发的。在对概念体的理解上一定要把握其双重身份,即可利用性和矛盾性,根据其不同的特性进行环境、资源和教学策略的设计。ALID模型是通过一学期的生物教学实验并结合概念变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其局限性在于不同学科的性质造成对学习环境设计、资源安排和教学策略的差异性需求,这也是以后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B.R.赫根汉.学习理论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4] 安德烈·焦尔当,菲新宁.变构模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 裴新宁. 学习究竟是什么[J].全球教育展望,2008,(6):13~20.

第4篇:环境设计概念范文

关键词:低碳概念;室内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和周围环境的日益关注,环保的低碳概念将会得到普遍的推广。在室内设计中融入低碳概念,居室更加舒适,还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践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口号。低碳不只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它应该在未来的室内设计中被实实在在的落实,不只是室内设计,应该在我们生活的每个小环节中贯彻低碳的理念。在本文中,笔者通过从低碳概念在室内设计中的理论和实际中的应用向读者展示了未来室内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

1低碳概念在室内设计中理论应用

要在室内设计中贯穿低碳概念,首先设计师在设计时,就应该对相应的低碳概念有所了解。对于设计师来说应该做到低碳概念的5R原则:减少污染(Reduce)、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Reuse)、分类回收再利用(Recycle)和保证自然与万物共存(Rescue)。将这种理念在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投入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终结的整个周期中都有所体现。

2低碳概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2.1树立低碳概念,合理布局房屋空间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渐摒弃那种奢华的装修风格,逐渐走向清新典雅的装修风格,这一转变对于低碳概念应用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简约的路线不但降低了装修的成本,而且也使得室内环境有所变化。除了风格上的简约之外,对于空间的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低碳概念的室内设计的空间布局方面要更加趋向人性化,给居住其中的人带来便利。在空间组织布局方面,将接待室布置在建筑中间,其它房间分布在周围的方式,可以使让空间布局达到最大合理化与舒适化。比另外,可以对门和窗进行相应改造,保证屋内的温度和隔音效果,若有可能的话,可以将门和窗改成塑钢门窗或者调整门窗,采用内外遮阳的手段可减少建筑物的整体能源消耗,是一种既美观、投入少、效果好又便于实施推广的一项措施。其次,对于厨房、餐厅、卫生间可以进行管道集中改造,从而保证卧室、客厅的舒适度。总之,对于空间的布局一定要合理,防止出现后期施工时造成的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2合理的自然通风和采光

人类每天工作、生活的基本动力就是空气,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阳光是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生活舒适的前提。自然通风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室内能够做到自然通风,这是室内设计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这里说的采光是指自然的太阳光,自然采光是室内空间中低碳概念的重要体现。通过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舍弃了很多高耗能的材料,是低碳概念的一种应用。在室内设计中,可对墙体分割进行适当改变与调整空间布局,以确保空气流通,室内各空间获得足够自然光照,便能够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节约能源。尽可能做到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是合理设计与组织空间的基本要求,也是实践低碳概念的主要任务。对于室内空气流通时,要尽可能减少自然风的流动阻力,将占据在通风口的比较大型的储物柜或者其他家具材料尽量摆放在通风质量较差的区域。对于卧室和客厅应该尽量选择通风和采光比较好的区域,而对于这两者条件不太好的区域则可以设置为书房或者卫生间。另外对于采光,可以再采光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设置折射无,将阳光充分利用起来,达到低碳环保的要求。

2.3坚持选择绿色、低能、环保型的装饰材料

使用绿色建材,也是低碳概念在室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目前这种建材非常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化工材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有的甚至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另外,这也符合现代人绿色环保的理念。设计师在选择装饰建材时,不但要对装饰材料本身造成的污染加以注意,而且要注意避免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对不必要的稀缺材料及贵重材料的大量使用,将会给自然资源造成极大的破坏。低碳概念下的装饰,不只是说建材上的绿色、低能、环保,还应该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坚持一些基本建材的再利用、再循环和可再生。在对建材进行选择时,不但要重视其形式,还要注意其适用性,比如,现在有的家庭在吊顶时,不再采用原始的铝材或者木材,而是选择使用竹材,这不但节能环保,而且还个性新颖,这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对材料的选择上应尽量使用当地的建材,因为建材行业是一个会产生大量能源消耗的行业,它在采集原材料、加工过程、运输过程中很少能够坚持低碳概念,所以尽量选择当地自有成形建材,避免一次或者多次加工,这样售后服务也能够能到保证。

2.4采用节能技术,合理的运用清洁的自然能源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安置一些节能的设备,比如太阳能、节水器、节能灯这些都是低碳概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应用节能型灯具,有效控制照明方式。新型的很多灯具,小巧精致,价格上相比普通灯具昂贵,但是从长远的利益上来讲,非常适合室内设计时应用,比如LED节能灯在照明上要比普通的做照明灯更加节电,并且照明的效果更好,而且这种灯的使用寿命很长,一般在四五年内都不用更换,也省去了很多人工的成本。若能够大范围推广,还能够为整个社会节约电能,是一种非常时尚环保的选择。另外,在门廊上可以设置红外线感应灯光系统来节约电能,做到人走灯熄的节能效果。合理的使用节水产品。水是一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现在的很多家电都倡导节能环保,比如,节能洗衣机,节能淋浴器、节能水龙头等,适当的在室内设计时选择一些这样的产品,在经济、环保、社会价值上都是非常有益的,对于节约水资源有可以起到一个良好的效果。减少高耗能设备的使用,减少碳的排放量。为了减少室内碳的排放量,应尽量减少使用空调这样的高耗能产品,或在使用时,夏季不用将温度调的太低,适宜即可。另外,还可以在室内添置一些绿色植物,不仅能够降低装修污染,还能够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对你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当然是大有裨益的。

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新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开始重视低碳环保。在全球开始倡导低碳生活的背景下,作为与民生相关的室内设计行业,也逐渐刮起一股“低碳”风。通过考察和研究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并成功将“低碳”理念融入住宅室内设计中将具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彭近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发展中国特色低碳经济―人类从应对气候变化走向低碳经济[J].环境保护,2009 ,17(09):947-948.

第5篇:环境设计概念范文

关键词 新加坡 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对于我国来说,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应以长远、宏观的理念来制定环境管理策略,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政府、团体组织、个人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新加坡宏大的概念规划理念,为我国的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一、新加坡的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是一种城市发展思路和途径,它注重规划理念,并非具体的规划设计,适应于各种层次的规划并为它们提供思路和基本的发展框架。其特点是不断循环的规划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地解决现实问题和提出实现模式。概念规划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新加坡、英国等国,我国香港地区也广泛采用。“概念”的意思,大体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理念和思路。

新加坡的发展,以概念规划为起点。1959年颁布了第一部规划法,形成了建立“花园城市”的基本国策,实施绿色规划和蓝色规划,1971年颁布了新加坡规划图,对城市用地作了长远的战略性规划,其目标是合理利用土地,将人口往郊区转移,市中心通过城市规划发展为国际金融商业圈。在郊区和市中心之间设立水源保护区,禁止任何开发活动。1991 年,根据新加坡人口、经济、技术等的发展变化,对概念图作了一次主要修订,命名为“新的起点,新的生活”。仅此概念图的修订就有40 多个政府部门参与,总结了对住屋、工业、环境、交通、公用设施、国防等的状况,制定出1991 年科学规划概念的发展设想和策略。2001年的概念规划则绘制了未来四五十年的图景,提出主要目标涉及七个方面的措施:(1)熟地的新居;(2)拥有良好视景的住房;(3)更多的休闲去处;(4)对于商务的适应性;(5)建成全球性的商务中心;(6)发达的铁路网;(7)增强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从而为新加坡人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新加坡发展成为国际性港口城市提供了指南。

通过实施这些规划,新加坡连续十年被评为亚洲最适合人居奖,新加坡良好的城市环境又吸引了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的跨国公司落户,从而有力地促进新加坡经济的发展,这无疑也促进了“花园城市”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新加坡的环境管理经验

在概念规划的框架和展望下,新加坡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先进的规划理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机构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完善的环境法规和环境标准是基础和保障。在新加坡,环境法规和标准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系统的环境监测和严格执行的罚款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新加坡的环境违规者面临更严厉的处罚。而从概念规划出发,新加坡环境管理的亮点和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绿色计划和管理策略上等方面。

(一)新加坡的绿色计划。

绿色计划是新加坡跨世纪的环境总体规划,也是新加坡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宣言,它描绘了新加坡未来10年之内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其远景目标是:建立高水平的公共卫生标准和优越的环境质量,使居民过上优雅的生活;居民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关心当地及全球环境;使新加坡成为地区环境技术中心。绿色计划提出了政府的政策和战略,除了传统领域如环境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之外,它还包括6个新的领域:环境教育、环境技术、资源保护、清洁技术、自然保护和噪声控制,并进一步制定了各种具体的环保标准,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将人均日垃圾产生量控制在1公斤等,其目标是将新加坡建成为一个模范绿色城市。

根据《新加坡绿色计划》,到1993年10月,各政府部门、法定机构以及私人部门共制订了133个具体的行动方案,并于1993年11月起开始实施《新加坡绿色计划—行动方案》。2002年,新加坡制定了《新加坡绿色计划2012》,作为新加坡未来10年的环境总体规划。《新加坡绿色计划2012》主要包括三个中心,第一个中心是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下内容:清洁的空气,清洁的水,清洁的土地,自然遗产,宁静的生活环境。第二个中心是建立与社区的伙伴关系。这促进公众更广泛地参与环保活动,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使民众的参与制度化,使公众对环境政策和方案提供反馈意见。第三个中心是为全球环保做出贡献。新加坡将增强区域和国际环境管理合作,成立一个新的环境培训学院培训来自其他国家的官员,积极加入国际性环保组织和机构。在新的形势变化下,绿色计划基本中心主题没有变,但是对每个领域的计划都进行了深入的完善。

(二)环境管理策略。

新加坡环境管理的策略可以归纳为:预防、执行和监督。首先是通过正确的土地使用计划、产业的合理布局、建筑和开发控制、以及环境基础设施的提供来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潜在环境问题。然后,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各种环保设施,确保其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转。最后,通过对空气和水质的及时监控来检验各种环保政策和设施的有效性。

各种环境管理的政策和手段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使环境资源的使用者所产生的额外的社会成本内部化。由于前述自然环境资源所具有的特殊的属性,资源的使用者所承担的私人成本往往低于其社会成本。以小汽车的使用为例,使用者的私人成本一般只包括汽车的购价、燃料和保养费,及其注册管理费等,但使用小汽车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如空气和噪音污染、交通堵塞、土地占用等,如果没有政府干预,仅仅依靠市场作用是不能得到补偿的。因此,政府政策所起的作用就是使资源的使用者强制性地承担资源使用的负的外部效应,或者使其正的外部效应得到补偿,从而使经济主体根据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的比较分析做出经济决策,使资源的配置合理化。

(三)其他配套措施

新加坡整个国家的发展计划是以概念规划为蓝图开展的,具体到环境保护和建立“花园城市”,除了各种制定各种行动计划(如绿色计划),以及制定环境管理策略之外,还需要各种配套手段想协调。如:

1、环境投资。虽然新加坡环境局每年都获得10亿新元以上的预算来进行公共环境建设,但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采取积极措施吸引私人资本进入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等领域。此外,为了推动新加坡企业开展环境工程的创新,设立了环境可持续创新基金。

2、经济手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广泛采用了各种经济管理手段,尤其是在财政税收和推动市场化建设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成为其环境管理的有力工具。

3、公众参与和NGO。在政府、基层组织和大众媒体的共同努力之下,新加坡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步得以提高。公众参与的一个极好的例子是2001年概念图的制订。非政府组织(NGO)根据主题和角度的不同,进行各种形式环保活动,对推动民众参与环境保护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资源贫缺,与经济的发展完全不协调,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亟待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一)树立全面规划,整体布局的观念

纵观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发展,可以说走的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合理的城市布局,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损坏,人身危害。导致目前的情况下,虽然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但是往往考虑到治理环境的代价远远大于经济发展所得而消极应对。因此更应该从现在起树立全局长远的观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发展规划,而不应该只是GDP至上。

这方面从新加坡的环境建设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启示,新加坡的城市规划管理综合考虑了工业、商业、人口、环境等等因素,保证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堪称是全面发展的楷模。新加坡的概念发展蓝图可以说是一大亮点,其概念图是对整个国家发展的宏观把握,每十年进行一次总结检讨,对所有的领域比如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公共设施建设、住房情况等的需要提出详细的分析报告,在严格统筹安排基础上对概念图进行修订补充。在这个制定过程中,环保局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各部门与环境保护相抵触的规划项目有否决的权利,比如工业管理部门在进行项目审批时必须咨询环保局的意见,以保证规划包含了环境保护的因素。这种互相协调的机制,有效避免了规划的混乱,责任的推诿。总之,国家发展、经济政策和环境保护必须保持一致,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环境管理应融入市场经济

我国对环境管理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在于,涉及环境管理的部门既是政策和标准的制定者,又是保证环境服务的提供者,更是环境问题的监督者,这一切都让其不堪重负,更不要说管理效率如何。其结果自然是环境服务质量偏低,监督管理不力,问题层出不穷,而且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

学习新加坡的管理经验,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私人企业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以市场经济的方式运作,这样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又能在竞争机制中提高环境服务质量,市场经济的方式关键能调动大量的投资,达到多赢的结果。

环境管理与市场经济相结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充分利用有效的经济手段是明智的选择。我国环境管理体系以行政管理为主(行政命令方式),比如“三同时”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排污登记及许可制度等等。我国经济管理手段急需创新,近年来,大力提倡的绿色经济政策正是此目的,通过设立绿色税收,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绿色贸易,排污权交易等试图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节能减排。但是环境管理体制跟不上,缺乏有效保障,效果不佳,如绿色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自2007年开始到现在仍然遭到企业冷遇。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突出的问题是,环境经济政策的法律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保障力度还不够大,不利于政策的有效实施。

(作者:广西大学级2010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李毅.斥资6500万新加坡元中广核进军新加坡清洁能源市场.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11月17日第B03版.

[2]朱远.新加坡节能的行动领域与政策启示.节能与环保,2010年第10期.

[3]新加坡环境与水资源部网.A Lively and Liveable Singapore: strategies forsustainablegrowth.MOEWR(2009).http://app.mewr.gov.sg/web/contents/ContentsSSS.aspx?ContId

[4]刘戈青.新加坡与我国城市规划法比较.城乡建设,2010年第10期.

第6篇:环境设计概念范文

一、关于景观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的提法始于20世纪,受益于华裔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同炎对建筑设计的贡献,是指不经过准确计算,尤其在一些难以做出精确理性分析或在规范中难以规定的问题中,从整体的角度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和抗震细部措施的宏观控制。随着人们对概念设计的理解、应用和拓展,概念设计作为项目设计研究的必要手段,已经被应用到社会的许多领域,逐渐显现出它的功能作用和社会地位。景观概念设计是概念设计的拓展,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理性与创造性灵感思维上升到专业设计领域,由概念而生形成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的不断进化的景观设计过程,同时结合成功的景观工程案例,依据景观建设项目策划、规划成果,融合政策、法规、规范等因素,形成理性、统一的主导理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从而形成独特的、富有创新性的景观设计方法。景观概念设计需要全面、整体、统一的思维能力,其核心在于设计概念的提出、确立与运用是否准确,因为概念思想决定概念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二、景观概念设计在建设云南特色旅游小镇中的意义

1.景观概念设计促进旅游小镇景观建设良性发展对于云南省旅游小镇的景观建设,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许多地方急功近利地进行探索式开发,造成建设项目相互模仿、景观效果雷同的现象。景观概念设计立足于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和社会意识,强调设计的独创性和原创性,从形式和内容上强调创新,将已存在的形式符号和做法,以新的手法、新的视角加以运用,凝聚时代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处于时代的前沿。为了建设云南省旅游小镇,建设者应合理利用景观概念设计提升小城镇的形象水平,促进小镇景观建设良性发展。

2.景观概念设计为旅游景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景观概念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设计方案的对比优选,通过对旅游资源、市场和建设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对项目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从而确定旅游景观建设项目在市场、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是否具备可行性。景观概念设计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以图解的方式贯穿设计的始终,能减少和避免旅游区景观设计过程中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损失,用合理的投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旅游景观概念设计应成为重要的专项规划内容,为旅游景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

3.景观概念设计是旅游规划的必要补充传统的旅游规划偏重于经济效益的产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关注,而景观概念设计则力图弥补这一缺陷,更强调如何合理安排各类景观元素,使旅游景观建设在生态性、艺术性和功能性上达到紧密结合,在旅游经济效益产出的同时,优化环境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创造和谐景观环境。

三、挖掘云南旅游小镇景观概念设计的特色

对于旅游小镇来说,特色就是吸引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各旅游小镇要根据各自优势,科学确定旅游小镇风格。③为了深入挖掘云南旅游小镇景观概念设计的特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历史文化特色云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珍贵稀缺、互补共融的特点,不仅具有地域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而且许多内容具有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云南青铜文化、铜鼓文化、朱提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古驿道文化、古矿冶文化等多样性文化及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古建筑、宗教建筑、会馆建筑、古城风貌等在景观概念设计中都可充分被展示。在景观概念设计中,对能够展现历史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其中所独有的元素形式,把这些元素化为符号更加直观地表达出来,使其具有更强的表达性和象征意义。这种历史文化特色的元素符号,必须是形象感强烈、有文化积淀、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元素,可以是当地建筑符号语言,如当地民居、特有的建筑装饰元素与色彩、当地的手工业制品、历史典故与传说等。设计师将这些分析出来的元素加以强化处理,删除不必要的细节,保留精髓,以此突出历史文化特色。

2.自然风光特色云南自然风光独特,如热带雨林、原始森林、喀斯特山水景观、高原湖泊、高山峡谷、冰川雪景等丰富多彩的生态和自然景观。景观设计师首先要尊重场地、因地制宜,寻求差异性,最重要的是要与场地和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景观设计师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创新,更多地在于发现,在于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认识场地原有的特性,发现它积极的方面并加以引导。其中,发现与认识的过程也是设计的过程。因此说,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只是对场地景观资源的充分发掘、利用而已。④旅游区内旅游景观的数量、密度、线路上的空间布局,以及单个旅游景观的体量、层次、规格应坚持适度原则。首先考虑自然风光的维持与保护;其次在进行旅游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景观的时序安排,优先安排核心景观,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3.民族风情特色云南省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风俗各异,而且同一民族由于所居住的地域环境不同,也不尽相同,从而形成“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族风情多样性现象。⑤在旅游景观概念设计中,设计师应充分考虑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特别是唯我独有的资源,以增加旅游景观的精雅度及奇特度,从而使景观设计具有强有力的吸引力,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效果。

4.时代特色建造当代的景观,就必须立足于当代,把握时代精神。生态化、人性化、艺术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当代景观设计的显著特征,要设计与时代接轨的景观就必须将这些显著特征融入其中。因为当代景观设计承载了文化的附加和意义的表达,它介入景观设计体现了当代艺术的生活化和时代特征。只有解决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突出时代特色,才能让云南省旅游小镇建设在创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案例分析——片马旅游区景观概念设计

1.项目概况片马口岸地处怒江州泸水县境内,距州府六库97公里。片马镇常住人口1800多人,流动人口3万多人,是景颇族、白族、彝族等多民族聚居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泸水县逐步形成了以片马口岸为中心、以俄嘎等通道为辐射线的立体对外开放格局。⑥片马旅游区景观概念设计根据《片马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按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带、片马边境口岸旅游片区、小江跨国风情旅游片区进行旅游景观分区规划,通过旅游景观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使片马旅游区逐步形成“三江并流”旅游区中的著名品牌。

2.旅游资源分析片马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民族民俗风情独特,地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带,同时又在“三江并流”风景区中独具边境、出境旅游、驼峰航线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无论是人迹罕至的高山冰川湖泊、冰雪皑皑的山峰、跌宕直下的林间飞瀑,还是淳朴的民风民俗,都保持未经雕琢的天然古朴,充满了自然野趣与高度纯真之美。“三江并流”的世界品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令人遐想的情调等是片马口岸独有的、潜力巨大的优势资源。

3.景观主题概念提炼高山峡谷景观及峡谷民族风情是片马的特色招牌,返璞归真的“野气”是其旅游景观的基质。全面挖掘片马历史文化,认真研究片马民族民俗与自然风光资源,丰富片马旅游区的内涵。严格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片马旅游资源,把被动保护变为突出历史遗存的保护,使片马的特色和风貌得到保护和延续。在充分展示地方旅游特色的前提下,巧妙利用片马地区的山水风光,充分展现边境风情的地域特色,提升片马旅游服务功能,塑造边境旅游城镇形象,将片马旅游区打造成具有游山看水、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旅游区。

4.重点旅游景观策划

(1)姚家坪森林生态回归旅游景观项目姚家坪森林景区位于鲁掌镇西约32公里,海拔在1950~2500米之间,景区内原始森林茂密、鸟兽众多、景色迷人,夏秋凉爽似春,六库—片马公路横贯景区,交通方便,是科考的理想去处,也是游人生态回归的旅游胜地和避暑胜地。当地应重点建设具有科普—环境教育功能的森林体验旅游景观。景区入口:修建景区标志性牌坊(图1),造型上借鉴傈僳族千脚楼的木结构样式,使之起到景区点题的作用,成为进入高黎贡山植物王国的大门。在牌坊外修建生态停车场,采用硬化停车线和绿化停车面,设回车线并分设出入口。珍稀植物观赏区:观赏区位于六片公路以北,以“秃衫王”为形象标志,包括秃杉林、红豆杉种苗繁育基地等观赏植物相对集中的珍稀树林;采用生态型材料,如防腐木建设完善步行游路系统,使之成为既适宜步行游览观光又以此锻炼身体的绿色健行步道,建成高黎贡山森林浴场或森林氧吧(图2)。休息观景点建设:选择便于观景的地方,以亭、台、廊等形式修建休息观景点。休息观景点的修建应选择木、石等生态材料,建筑风格应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一体,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小熊猫观赏基地:将现有的小熊猫繁殖基地建设为小熊猫繁殖—观赏基地,美化、亮化基地环境条件(图3)。姚家坪度假山庄森林休闲木屋建设:整体改造现有森林小屋,选用全天然优质木材依山势搭建森林休闲小木屋,将其分为情侣浪漫套房和双人标间两种,屋内装饰一应俱全,为客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森林度假村。游人在此可听林涛如歌,沐明月清风,步浪漫情道(图4)。

(2)古炭河森林休闲体验旅游景观项目古炭河森林景区位于经过姚家坪的跃片公路下方,与姚家坪森林相连,古炭河纵贯其间,植被优良,森林十分茂密,最低海拔约1800米。在此应重点建设时尚和充满活力的森林休闲娱乐旅游项目。在景区内的古炭河上修建具有怒江地方特色的吊桥、石桥、木桥、藤蔑桥等各种桥梁,它们既是连接古炭河两岸景区的通道,更是展示怒江地区桥梁特色的靓丽景观;设置一定数量的溜索,让游人体验溜索飞渡的惊险和刺激。

(3)片马风雪丫口寻访旅游景观项目片马风雪丫口,又称胜利丫口或福克斯丫口,海拔3153米,曾是驼峰航线的主要通道,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建旅游接待点:片马丫口在冬季会出现风雪奇观,为了满足游客观风雪奇观的需要,可在丫口附近修建旅游接待点;建筑设施就地取材,以纯天然石材为主;突出原野气息,房前屋后、房顶、篱笆上遍植各类绿色植物。

(4)小江跨国风情旅游景观项目古浪坝戏水区亲水平台建设:古浪坝小江河谷较宽阔,水位落差较小,峡谷风光不多,故以生态体验为主要旅游产品。应整治小江河滩,开辟一片戏水区,在适当地段设置亲水平台——戏水滩,开辟几条片岗公路至江边的道路,供旅游者开展戏水、野炊等休闲活动,让游客观赏两岸的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景观。旅游旺季时在岸上设置帐篷、充气屋、儿童充气乐园、大型遮阳伞等设施,并专门设置一个适合儿童游乐的嬉水区。茶山人村寨建设:在古浪坝现有茶山人村寨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一定的整治、修饰,增加一些必需的基础设施,形成以民族风情体验为主的接待村,以接近原汁原味的民族形式展现给游客。旅游服务中心建设:针对游客尤其是频繁过往的商务人员(包括车辆驾驶员)的需要,宜在古浪坝建设一处集住宿、餐饮、娱乐、购物、商务、洽谈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中心(图5),从而使古浪坝戏水区、茶山人风情村寨、旅游服务中心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旅游活动区域。

第7篇:环境设计概念范文

关键词:园林;植物群落;设计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风景园林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技术领域,在近几年更是呈现出多学科相互渗透的趋势,生态理论的传播、强化使生态学在园林建设中的地位提高。园林植物群落的建设理论和实践便可以有效地提高园林设计和建设中的科学性,使其在园林建设中发挥重要影响力。

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

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群落的形成,人们根据植物不同的生活特性,将植物结合审美需求进行搭配,最终形成园林植物群落。与生物学上的群落定义类似,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园林植物群落定义为,在一定的园林绿地范围内,拥有特定的植物群落生态学涵义,能够满足不同视角的植物生态学要求的多种植物的总和。

园林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需要人工机制和多种目标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它的起始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兴起的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观点得到广泛支持,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植物群落的概念被应用到人工营建植被的步伐,尤其在园林的绿地建设中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的格外广泛。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园林植物群落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即便如此,对于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是不可忽视的。对于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我们仍然停滞不前,缺乏进一步的针对性讨论。

在园林植物群落的应用过程中,对于植物群落的自然特征没有必要完全满足,但是在考虑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作用时,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就需要充分讨论。在应用概念时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要从生态学意义和生态学视角去审视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由于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及其应用在园林植物群落的研究、实践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应用园林植物群落这一概念时,对于其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要格外重视。

植物群落在园林中的应用问题

2.1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

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中,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问题一直困扰着园林设计者。然而,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对园林设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即使存在难度,也要尽力克服。

根据自然群落的发育过程、群落地貌特征以及不同的环境特性,具备一定经验的研究人员能够客观地对园林植物群落进行分析鉴定。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很少,这样的人才缺失直接导致了我国园林植物群落鉴定水平低,这对于而后的园林建设极为不利。

一般的,根据空间地带性规律、地形、地貌、土壤等环境异质性形成的自然边界,可以较为容易地被研究员鉴定出来,但是对于人工构建的空间,因为退化甚至高度破碎化的环境使得边界无法清晰地看出来,如果想要确定研究对象的类型、结构以及外貌特征等方面,就存在一定的难度,难以实现。因为环境的限定,生态学研究方法不能轻易地应用到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中,这也是当前园林植物群落研究中迫切需要完善的问题之一。

2.2与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相悖

园林群落概念在近几年得到广泛的扩展应用,群落个体论为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随之而来的是与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相悖的问题。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实践的过程中,设计者往往会有意或无意间过多地追求群落概念的内容实践,对植物种间关系的整体性格外重视,将其视为植物群落概念在园林设计中的根本价值,这就是舍本逐末的问题。

植物群落的性质决定了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整体性关系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可以说,植物群落的根本差异是群落内部的种间关系。过分地强调园林植物群落中植物种间的整体性,就会只重视群落间的依附性,但事实上,植物群落内的植物种间关系更普遍的是零相关或弱相关。因此,在对植物群落概念实践应用时,要更多地考虑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园林植物群落,在保证设计达到一定的自然属性外,更应该注重园林的艺术性。

园林植物群落的设计探讨

3.1植物群落的分析鉴定

科学进行园林建设的必要前提是对园林植物群落的分析鉴定。在许多情况下,生态学的研究手段无法满足自然植物群落的分析鉴定,这时候就需要选择具有明显边界的斑块作为调查对象,其次,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在对象与统计方法都明确的前提下,对面积规模进行分级鉴定,这样便可以减少在植物群落分析鉴定的过程中的风险,将风险程度降到最低。

3.2制定合理的技术定位

合理的技术定位对于园林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园林建设中要对植物群落进行合理的技术定位。任何的园林植物群落设计,都是以群落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将群落结构的功能关系放在植物配置的首位。

在定位时要注意的是不能忽视艺术性,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只有这两方面高度统一,才能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在人们欣赏时发现园林的意境美。

3.3将植物群落的设计内容细化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植物间的相互配置,以及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设施的相互配置。这就需要设计者再设计时充分考虑植物种类以及植物群落的造型所构建出的平面立体构图。

在植物群落配置时,设计者要以植物间的相互配置作为主体,首先要将园林植物依照其观赏特性、叶子颜色进行分类,从平面、树丛疏密度、色彩、立体等不同方面设计植物的艺术构图和风格,从而形成独特的具有地域特色园林植物配置理论。当然,对于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内容不能孤立于设计要求,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际的环境背景,要从群落生态学角度,深化、细化设计的内容。设计者要高度重视环境对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影响,只有这样细致的设计与实际结合,才能实现植物群落在园林设计中的价值,才能增添园林观赏的美观度,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结语

植物群落作为园林建设的重要载体,科学合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推动园林建设的完善。园林植物群落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快速发展可以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生态理论学理论的融入也必将成为园林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园林设计者需要推动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深入与完善,使多学科的技术内容融入园林植物群落设计,从而提高园林设计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长林,陆晓勤.咸阳古渡公园规划简介[J].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1991,2(3):102-106.

第8篇:环境设计概念范文

1.1不同理解的“功能”概念对“功能”的理解多种多样,以下简单列出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产品设计领域的学者各自对于“功能”的看法:Pahl和Beitz[6]、Rodenacker[9]以及Welch和Dixon[10]:将“功能”看作输入和输出的物料、能量、物料流之间的转变。以“动词+名词”表示。Chandrasekaran和Josephson[11]:认为有两种功能,从“以环境为中心”的角度看,“功能”是产品意图达到的效果。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角度看,“功能”是产品为达到设计主观意图应有的客观内部行为。Gero和Kannengiesser[12]:将功能看作产品被设计的目的。Umeda和Tomiyama[13]:将功能看作在意图域中与现实域中行为对应的概念。Deng[14]:将“功能”看作输入和输出动作转换流之间的转变。Goel和Stroelia[15]:将“功能”看作输入和输出状态之间的转变。Stone和Wood[16]:将功能看作产品的意图行为。Lind[17]:将功能看作产品意图达到的效果……对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功能”概念的这些表述进行研究,理清各种理解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出统一明晰的“功能”内涵,难度很大,需要有坚实的哲学基础。幸运的是,近十年来产品设计中“功能”概念本质这一命题引起了哲学界一部分研究者的兴趣,以Vermaas[18]为代表,对上述多种多样的“功能”内涵认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归纳总结,这使得我们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

1.2“功能”概念的归纳总结Vermass等[19]对设计理论领域研究者和工程师们赋予“功能”的不同涵义,初步归纳为三种典型的“功能”概念内涵的理解:(1)将功能看作产品的意图行为的行为意义功能;(2)将功能看作产品的意图效果的效果意义功能;(3)将功能看作产品的设计目的的目的意义功能。行为意义功能将功能看作是产品意图的特定物理行为。主要涵盖了将功能看作输入输出流或状态间的转变的研究者。如Pahl和Beitz[1]、Ulrich和Eppingger[2]、Otto和Wood[3]、Rodenacker[9]、Welch和Dixon[10]、Umeda和Tomiyama[13]以及Stone和Wood[16]等。例如,钢笔的行为意义功能,可描述为“要使墨水从储墨袋适量地流到笔尖”。效果意义功能将功能看作是产品行为意图达成的效果。主要涵盖的研究者为Deng[14]、Lind[17]、Kitamura等[20]以及Bell等[21]。例如,钢笔的效果意义功能可描述为“要使得在纸上留下可见痕迹”。目的意义功能将功能看作是产品被设计所要达成的目的。主要涵盖研究者为Gero[12]和Chakrabarti[22]。例如,钢笔的目的意义功能可描述为“要能写”。在将“功能”概念归纳成以上三种之后,Vermaas[23]停止了进一步将概念进行统一的深入研究。他声称由于工程实践中这三种功能概念都有各自作用,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不同意义“功能”概念的并存。然而,基础概念的模糊不清,将导致设计知识交流和设计方法推广的困难,一个明晰统一的“功能”概念的确立,对于领域体系的建立和实践应用推广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将对以上三种意义的功能进行进一步辨析,以理清统一的“功能”概念内涵。

1.3“功能”内涵辨析首先,对行为意义功能和效果意义功能进行剖析。Chandrasekaran和Josephson[11]对功能内涵的认识同时涵盖了行为意义功能和效果意义功能两方面,并对两者间的联系进行了初步探索。其研究成果有助于理清行为意义功能和效果意义功能的内涵及边界,以寻找到两者统一的方式。Chandrasekaran和Josephson将其对行为意义功能的认识命名为“以装置为中心的功能”(Device-CentricFunction),将其对效果意义功能的认识命名为“以环境为中心的功能”(Environment-CentricFunction),做出了如下描述:“装置被使用是由于某人想要装置外的某些他想要的改变发生。这样,功能的一个中心意义就在于作为(意图)效果的功能。然而,功能也经常被描述为装置的属性或行为,而并不提及装置对外部世界造成的改变。这样,功能能够描述为一个以装置为中心或者一个以环境为中心的观点,甚至是两种观点的集合。”这里的“装置”指的即是通常意义上的所设计的物理产品,这里的“环境”指的不是自然环境而是指装置所存在的场景。从其观点可以总结得出,Chandrasekaran和Josephson以物理产品本身边界为着眼点:“以装置为中心的功能”着眼于产品边界内部,将功能看作是产品本身的属性或行为。“以环境为中心的功能”着眼于产品边界外部,将功能看作产品对其所处环境中某些部分的作用效果。Chandrasekaran和Josephson同时认识到行为意义功能和效果意义功能的存在,并认为二者在设计活动中不同阶段都有重要意义——设计人员总是先对效果意义功能进行思考,根据所得结果聚焦到产品本身对行为意义功能求解。这种从着眼系统边界角度对不同意义功能的审视,对我们辨析统一三种不同意义功能有极大的启发意义。然而,Chandrasekaran和Josephson的研究中仍存在着问题:一方面,他们的研究中两种意义功能概念始终并存没有统一,同一术语用于不同内涵必定会造成思维混乱及沟通困难。功能概念需要单一意义的涵义,同时又需要一定方式涵盖目前不同设计阶段不同意义功能的作用。另一方面,虽然他们开始从系统边界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但并没有严格按这一角度审慎思考,“以环境为中心的功能”是产品对场景中其他物或人的作用效果,概念主体并不仅限于“产品”;如果产品不变,但作用对象的属性或能力发生变化,所谓产品将产生的效果也会变化。例如,脱离了纸,钢笔的效果意义功能描述为“要使得在纸上留下可见痕迹”也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所谓产品的“效果意义功能”实质上并不是属于产品本身的概念,而指的是由产品与其作用对象组成的系统的意图行为。因此,所谓产品的“效果意义功能”实质上指的是产品与其作用对象组成的高一层级的系统的“行为意义功能”。同理,产品的“目的意义功能”不只与产品本身行为有关,也与使用者自身能力和所在环境特性相关。产品设计的目的就是使用者在其环境中期望的状态与其当前状态有缺口,需要产品来填补。所谓产品的目的意义功能涉及到的系统边界也不仅仅是产品本身,而是使用者及其所在环境和产品共同组成的系统。例如:如果使用者本身缺乏书写能力或者环境中缺乏书写载体,钢笔的目的意义功能描述“要能写”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所谓产品的“目的意义功能”实质上是使用者及其环境与产品构成的更高一层级的系统的“行为意义功能”。综上所述,对一个对象进行研究首先需要界定出对象的系统边界。所谓产品的“效果意义功能”和“目的意义功能”的对象边界都逾越了产品本身,实质上属于更高层级系统的“行为意义功能”。因此,“功能”概念统一于唯一的内涵——“行为意义功能”。Vermaas所说的设计不同阶段有不同作用的三种意义功能,是这一“功能”概念在嵌套系统体系中不同层级系统对象的体现。由此,从嵌套系统不同层级边界的角度,将产品的三种意义上的功能统一为不同层次系统的行为意义功能。

1.4“功能”概念统一及层次性“功能”概念的已经统一为行为意义功能,即“意图行为”。然而,要理清“功能”内涵,需要对上述定义进行更清晰明确的阐述。Umeda等[13]将“行为”定义为状态的时序性改变。在此吸收这一定义,将“意图行为”中所述的“行为”概念看作“一定时间内事物的状态改变”。将“功能”概念详细定义为: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所意图的时序性状态变化。设计过程中,功能不只是产品本身的属性。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功能概念的主体为不同层次上不同边界范围的系统对象。(1)目的层系统目的层系统由使用者及其环境与产品共同构成。在设计产品时,开始于最高一层为目的层,在这一层以使用者为中心,考虑的是整个目的层系统应该发生怎样的行为来让使用者达到他的意图状态,即确定目的层系统的功能。(2)效果层系统效果层系统由产品及其工作环境中的作用对象共同构成。在确定目的层系统功能后,分析使用者能力、使用者环境特性,确定为了实现目的层系统功能的效果层系统应发生的从初始状态到意图状态的变化,即确定效果层系统的功能。(3)行为层系统行为层系统即产品本身。在确定效果层系统功能后,分析产品工作环境中作用对象的特性,确定为了实现效果层系统功能的产品本身应该发生的行为,即确定行为层系统的功能。三层系统的对象边界不断缩小,从目的层系统到行为层系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聚焦的过程,下层系统功能的实现是上层系统功能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功能”概念的统一并不意味着设计理论基础已构建完备。设计活动是从人的意图映射到现实世界的一个过程,同时涉及意图域和现实域。“功能”概念出发角度为“人希望产品做到什么行为”,存在于意图域中,仅能作为意图域的基础,不足以作为涵盖全部设计活动的基础概念。传统产品设计领域研究中一直缺乏现实域的基本概念,来与“功能”共同构成设计理论的完整概念基础。而从生态心理学引入到设计领域的概念“Affordance”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希望。

2“Affordance”概念本体构建

2.1“Affordance”概念的起源及在设计领域的引入“Affordance”概念由生态心理学家Gibson[24]基于动词“Afford”引申创造,最初阐述为“环境对动物的Affordance就是它能提供或供给给动物什么,无论好的还是坏的。”Chemero[25]对其补充说明为“Affordance是一种动物能力和环境特性间的交互关系”;Dotov[26]将其总结为环境容许的动物的行为可能。“Affordance”概念由Norman[27]引入产品设计领域。Norman一方面吸收Gibson的“Affordance”概念内涵,将其主体从动物扩展到人,将“Affordance”看作产品能对人提供的行为可能,将其定义为“实际Affordance”(PhysicalAffordance);另一方面,Norman认为设计过程中实际存在的行为可能与人能感知到的行为可能之间有偏差,将人所感知到的产品能对其提供的行为可能定义为“感知Affordance”(PerceivedAffordance)。需要指出的是,Norman在其早期著作中,尤其是广为流传的“Thedesignofeverydaythings”[27](中文译名:设计心理学)中,并未对上述两者之间的区别联系做出细致说明,直接将“Affordance”指向了“感知Affordance”的内涵。这使得Norman与Gibson对于“Affordance”概念描述显得大不相同,由此造成了对“Affordance”理解的两个源头,产生了一系列混乱和分歧。当今关于“Affordance”文献中,一大部分错误地将“Affordance”几乎完全归于感知的涵义,偏离了原有的内涵,即是起源于此。之后,Norman对此也有所反思,对两种他所理解的“Affordance”的涵义与联系做出了细致说明,并且做出了呼吁:“当前设计世界中,术语Affordance的涵义已经距离它原本涵义十万八千里远了,回归到原始涵义或许会给我们带来帮助[28]”。实际Affordance(PhysicalAffordance)表述的现实域中个体在其环境中的实际行为可能;感知Affordance(PerceivedAffordance)表述的是感知域中人所感知到的个体在其环境中的行为可能。这两者都对设计过程有重要影响。使用者对产品在使用环境中感知Affordance和其实际Affordance之间的感知偏差将对产品使用产生影响,从而使得设计时不只需要考虑产品的实际Affordance,还需要考虑使用者对产品的感知Affordance。因此,意图域、现实域与感知域都是设计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于研究复杂度分解的考虑,本文中仅研究设计活动中意图域与现实域两者的相互关系及基础,并据此扩展产品设计基础体系。感知域的引入并进一步扩展产品设计基础体系将是未来的工作。因此,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Affordance”概念均围绕源于Gibson原始涵义的“实际Affordance”来论述,对纷乱的偏向感知涵义的“Affordance”概念的各种文献不予采纳。Miaer和Fadel近年来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试图在产品设计领域建立自己的基于Affordance的设计理论,立意于得到一个系统性工程设计理论及方法的替论和方法工具,以“Affordance”替代“功能”作为产品设计领域的基础概念。目前基于Affordance的设计理论还并不成熟,更不能作为企业实践中的替代方法工具。基于Affordance的设计理论中的基础和思想却可以为产品设计领域带来有益的借鉴和启发。有研究指出,“Affordance”和“功能”两者并不冲突,各自反映了产品设计活动中的一部分基础,是兼容互补的,存在协同使用的可能[33][34]。Miaer和Fadel将“Affordance”概念的主体从原始涵义的生命体引申扩展到了非生命体的装置:不只考虑产品作为人的环境一部分时,人的环境所支持的人的行为可能;也考虑人及其他装置作为所设计装置的环境一部分时,装置的环境所支持的装置的行为可能。这种扩展工作使得设计活动中更广泛的思考要素得到了覆盖,使得“Affordance”概念作为产品设计理论现实域基础成为可能。Miaer和Fadel将“Affordance”看作“两个子系统间能够发生的潜在行为”[31]。Norman表述中将“Affordance”看作产品对人支持的行为可能。这两种看法都将“Affordance”阐述成个两个个体间的关系,错误地偏离了本应表述个体与其环境间交互关系的“Affordance”概念的原始定义。综上所述,以“实际Affordance”为概念依据,将概念主体扩展到人及非生命体的装置(或者说产品),并回归到表述个体与其环境间交互关系的内涵,本文中统一明晰的“Affordance”定义即可得到。

2.2“Affordance”概念定义及层次性引入“Affordance”作为产品设计领域中现实域的基本概念,将其定义为个体(系统)在其环境中的行为可能。结合对“行为”的“状态的时序性改变”的定义,将个体(系统)的“Affordance”详细定义为环境所容许的个体(系统)初始状态到可能的最终状态的时序性状态变化。这个概念内涵的出发角度是“环境容许发生怎样的行为”,任何个体(系统)都无法脱离其环境而存在,当个体(系统)的能力或属性确定,其环境的特性确定,那么个体(系统)所能发生的行为的范围也就确定了。而这些行为可能的集合就是个体(系统)的“Affordance”。其中既包含着设计意图对应的行为可能,也包含非意图产生的行为可能,非意图行为中还有可能包含需求者不希望发生甚至是有害的行为可能。“Affordance”概念的层次性也得到了研究者的注意。Pols[35]按照“Affordance”所涉及的行为概念范围大小提出“Affordance”的层次划分,其中包括了与功能层次类似的几个层次:(1)操作机会层(manapulationopportunity)这一层级的Affordance对应人最基本的行为,如抓、推、按等。(2)效果机会层(effectopportunity)这一层级的Affordance对应基本行为作用于对象产生的行为,如打字。(3)活动机会层(activityopportunity)这一层级Affordance对应的是更高一层级的目标为导向的行为,如写文章。可以看到,这里“Affordance”的层次性与前述“功能”的层次性相比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活动机会层”对应“目的层”,“效果机会层”对应“效果层”,“操作机会层”对应“行为层”,在层次划分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为“Affordance”与“功能”在各层级的对应比较及协同使用打下了基础。仍然以钢笔作为例子:钢笔在行为层上的Affordance不只包括“使墨水从储墨袋适量地流到笔尖”的意图行为可能,也包括“吐墨”等非意图行为的可能。钢笔在效果层上的Affordance不只包括“使得在纸上留下可见痕迹”的意图行为可能,也包括“划破纸张”等非意图行为的可能。钢笔在目的层上的Affordance不只包括“能写”的意图行为可能,也包括“能刺伤别人”等非意图行为的可能。在“Affordance”内涵理清并被引入产品设计领域作为现实域的基本概念之后,结合“功能”作为意图域的基本概念,建立产品设计领域较完整的基础体系成为可能。在此之前,需要对“功能”和“Affordance”概念进行对比,以确定两者是否有冲突、重叠或兼容问题。并剖析“功能”和“Affordance”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基于两者更全面地描述设计活动及作为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学的基础。

3“功能”和“Affordance”对比与联系

对“功能”和“Affordance”进行对比分析,两个概念间有以下区别与联系:(1)分别存在于两个“域”“功能”存在于“意图域”,出发点是“人希望做到什么行为”,表征目的性导向的“意图行为”,独立于实际结构存在。“Affordance”存在于“现实域”,出发点是“其环境容许发生怎样的行为可能”,表征客观存在的“行为可能”,必须依存于实际结构存在。“功能”和“Affordance”之间形成反馈核查的关系,既检查功能对应的特定行为是否存在于在Affordance的可能行为集中,也检查Affordance中非意图产生的其他正面或负面的可能行为对设计任务有怎样的影响。(2)对于设计活动三层系统主体都成立当前,设计活动中的嵌套系统层次开始得到研究者的关注。而本文所论述的“功能”和“Affordance”的概念主体都可以是不同边界范围的主体。本文中主要涉及“目的层”“效果层”以及“行为层”三层系统。(3)“交互模式”是联系两个概念的关键桥梁产品结构由设计求解过程为实现“功能”而得到。产品实际结构形成后就将与其所在环境产生交互,以意图的交互方式交互时得到功能对应的特定行为;但必定同时存在其他交互方式产生非意图的行为,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Affordance”是可能行为的集合,当一种“交互模式”确定下来的时候,集合中的一种特定行为就确定了,若这种“交互模式”是设计意图的“交互模式”则所得的特定行为就对应于“功能”的“意图行为”。(4)都适用于广义产品范畴传统上“功能”通常指“技术功能”,近年来有研究者开始意识到产品设计中对“功能”进行广义扩展的必要性。而“Affordance”内涵中也包括着对非物理性状态变化的行为可能的支持。依据本文中对于“功能”及“Affordance”的定义,其不仅适用于物理产品,也适用于包含非物理状态变化的广义产品(如包含服务部分的产品)。(5)分别着眼于系统边界内外“功能”着眼于所研究的系统对象内部的状态变化。而“Affordance”着眼于系统对象边界外所处的与其交互的环境部分对系统的支持。两者之间有互补配合作用,使得产品场景中的参与主体和影响因素不易被遗漏。

4基于Affordance和功能的产品设计基础体系

基于以上的认识,以“功能”和“Affordance”为基本概念,可以对“功能”和“Affordance”协同使用形成的产品设计理论基础体系进行如下详细阐述:对于所设计的目标个体(系统)D来说,将其存在的世界表示为W,则世界W中除去个体(系统)的其余部分,即D在W中的补集∁WD即是D的环境E。个体(系统)可以以许多种模式与其环境发生交互,每种交互模式下环境中与个体(系统)交互的主体集合是不同的,这个集合是E的子集,将其表示为Ei(i=1,2,…,n)。则D与Ei间的这种特定交互模式是与D的能力和Ei的特性相关的一个函数,表示为Mi(D,Ei)。并且D与Ei以交互模式Mi(D,Ei)发生交互时,得到的是环境E所支持的,个体(系统)D以交互模式Mi(D,Ei)所执行的“行为”,表示为Bi。这里的“行为”指的是个体(系统)D本身从初始状态S(D)b到最终状态S(D)f的时序性状态变化。因此有如下表述关系:Bi=f(S(D)bS(D)f)=F(D,Ei,Mi(D,Ei))。在物理世界W中,个体(系统)D与其环境E的所有可能的交互模式的集合为M(D,E)={M1(D,E1),M2(D,E2),…,Mi(D,Ei),…,Mn(D,En)}。与之相对应的,D在E中所有可能发生的行为集合称为D在E中的“Affordance”。可以表述为A,A={B1,B2,…,Bi,…,Bn}。如果产出的产品成功达到设计意图,则其中必定有特定某种交互模式Mf(D,Ef)对应于所设计的意图交互模式MI(D,EI)。那么在现实域中,D在E中按Mf(D,Ef)执行得到行为Bf。而Bf在意图域中对应的就是D被设计的意图行为,即D的“功能”,表述为F。而产品结构在客观世界存在后,必定不只产生特定意图行为Bf,同时还将按照非意图的某些交互模式与其环境中的某部分主体交互产生某些非意图行为。其中对设计场景中人的需求有影响的非意图行为需要纳入设计考虑范围,包括以Mp(D,Ep)交互模式产生的正面非意图行为Bp,以及以Mn(D,En)交互模式产生的负面非意图行为Bn。上述过程及“功能”与“Affordance”在两个域上的关系如图1所示。基于“功能”与“Affordance”协同使用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对“功能”所对应行为是否在“Affordance”范围内进行核查,并考虑正面非意图行为是否可以利用,以及负面非意图行为如何应对。由此,传统直线向前的产品设计过程转变为一个有明确理论基础的可以反馈迭代的动态过程。按照产品设计活动不同步骤所涉及系统边界的层次性进行划分,上文所述的个体(系统)D实际上可以是目的层系统So,效果层系统Se,以及行为层系统Sb。目的层系统So指的是使用者、产品和受使用者或产品作用的环境主体所构成的整个系统。效果层系统Se指的是产品和产品的作用主体所构成的整个系统。行为层系统Sb指的就是产品本身的整个系统。设计求解分析时,是从高层级到低层级,按SoSeSb的顺序逐级聚焦缩小未知范围;产品结构产生后,是从低层级到高层级,按SbSeSo的顺序逐级核查每一层的意图行为是否做到,有怎样的非意图行为产生。设计求解分析第一步以目的层系统So及其环境为对象。在目的层上,所针对的对象是由使用者、产品和与使用者期望改变的环境组成所构成的整个系统。目标是实现整个系统从初始现状到期望的未来状态的转变。约束条件是系统外整个环境对系统提供怎样的支持。在So中所需做的是:①明晰所期望的使用者及其所处环境的未来状态;②明晰使用者及其所处环境的初始现状;③明晰使用者能力,其环境对使用者的支持;④明晰使用者环境组成的特性。经此过程聚焦到实现意图所缺失的部分,也就是需要产品作用产生效果的地方。由此,按照SoSe顺序进入效果层系统的考量。效果层系统Se中,求解分析时考量的因素有:①产品;②产品的作用对象;③效果层系统初始现状;④期望的效果层系统未来状态;⑤系统外环境对系统各部分的支持可能。其中唯一未知量的是产品,通过对其他几点分析,产品本身应该产生的行为得以确定。由此,按照SeSb顺序进入行为系统考量,寻求产品结构的确定。行为层系统Sb中,考量的因素有:①产品结构;②产品初始现状;③期望的产品未来状态;④产品环境对产品的支持。如果产品初始状态与期望未来状态间的差值很短,则设计人员依据其经验及知识库能直接设计出具体的结构。而通常初始状态与期望未来状态的差值较长,因此需要在产品内部再逐层分解为更低层级的系统,将产品较长的状态差值分解为一小段一小段较短的状态差值,直至分解到某一小部分简单至设计人员可直觉想到具体结构。再将所得各部分方案组合起来,得到整个产品的结构。以上从最高层到最底层的整个过程从意图域出发,从“需要做什么”的角度分析得到求解结果。现实域中,任何个体都受其所在环境的制约,需要从“环境容许做什么”的角度考虑个体的行为可能(即Affordance)的范围。因此,上述在意图域中逐级向下得到产品结构后,还需要在现实域中逐级向上地核查。将每一层系统的功能与Affordance进行核查对比,每一层都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意图行为不在可能行为范围里;Bf∉A;②可能行为中有预料外的有利行为Bp;③可能行为中有预料外的有害行为Bn;如果意图行为不在可能行为范围里,则表示这一层系统的结构并不能产出期望的状态变化,说明这一层系统的设计出现错误。需要从这一层级开始重新进行设计过程,或者在已有结构基础上针对现有缺失添加新的设计子任务对产品进行改造。如果在可能行为中发现预料外的有利行为Bp,则表示产品按特定交互模式MG(D,EG)产生的行为对使用者也有价值。可以考虑将该有利行为规范化为产品的另一功能。如果在可能行为中发现预料外的有害行为Bn,则表示产品按特定交互模式MB(D,EB)产生对使用者有害甚至造成危险的行为。则必须从这一层级重新进行设计以避免Bn出现,或者添加新的设计子任务来应对、限制或处理这一有害行为。逐层向上核查的过程中,不仅包括上述每一层中意图域和现实域的比较,也包括SbSeSo层级间状态变化的核查:①在行为层系统分解的每一部分功能都能实现,但行为层系统整体功能未实现,说明分解出错,应返回这一步迭代。②当整个行为层系统的功能达成、但效果层系统的功能并未达成时,说明对产品作用对象的特性及其环境支持分析有误,应返回这一步迭代。③当整个效果层系统的功能达成、但目的层系统的功能并未达成时,说明对使用者的需求认识或对使用者能力及其环境特性分析有误,应返回这一步迭代。每一步迭代过程,或者在已有的设计成果基础上添加设计子任务来弥补偏差,或者进行重新设计。综上所述,得到一个从目的层系统到行为层系统逐级向下分析求解,再从行为层系统到目的层系统由底向上核查验证,在意图域和现实域间迭代演进的产品设计过程(如图2)。

5手提式吸尘器实例演示

以手提式吸尘器为例,对上述“功能”和“Affordance”协同使用的由上到下再由底向上的设计过程进行直观具体的介绍。手提式吸尘器的设计来源于家居场景或车载场景下人对于自身环境中碎屑(或者说灰尘)进行移除的需求。首先按系统层级由上到下对手提式吸尘器各层级功能进行逐级求解分析:(1)目的层系统求解分析目的层系统在初始状态下包括使用者和碎屑,未来期望状态下包括人、手提式吸尘器产品,以及位移后的碎屑。目的层系统功能为完成人期望的对碎屑的移除。目的层系统环境为一般家居场景或车载场景。因此,手提式吸尘器作用对象为碎屑,使用主体为人,本身结构为未知的求解对象。因此,首先对人的能力和作用对象碎屑的特性进行分析。人需要做到的是发现碎屑,收集碎屑,转移收集后的碎屑,丢弃收集后的碎屑。碎屑一般大小为毫米至厘米级,大多处于干燥环境中,一般无毒性或腐蚀性,重量较轻,一般无磁性,受吸力后可在空中短暂漂浮。以健全的正常人为目标客户群体的情况下,人仅依靠自己能力所不能完成的是收集碎屑的环节,此即是所设计的产品应该弥补的部分。(2)效果层系统求解分析效果层系统由手提式吸尘器和碎屑共同构成。效果层系统功能即是收集、储存和释放收集后的碎屑。系统主体中碎屑已知,手提式吸尘器为待求未知部分。效果层系统环境中可获得人的能力支持和电力来源。根据所作用碎屑的特性,选择通过电能转化成风能将碎屑吸起并聚集。并由人将收集后的碎屑转移和丢弃。手提式吸尘器本身实现的部分是提供聚集方法和可释放的密闭存储空间。(3)行为层系统求解分析行为层系统由手提式吸尘器产品本身构成。行为层系统功能为提供吸力、引导通道和可释放的存储空间。为了在行为层系统的环境中实现移除碎屑的效果,手提式吸尘器本身结构需要实现吸入、引导、存储和释放的动作。从电能到风能的转换也是需要实现的动作。通过上述过程,明确了与人的目的需求相一致的手提式吸尘器结构的细分设计子任务。对每个简单的子任务进行求解,就得到了初步的手提式吸尘器主干框架。得到主干框架后,接下来需要从系统层级由下到上核查各层级功能是否在其环境容许的Affordance范围之内,以及对可能的非意图行为进行分析:(4)行为层系统Affordance核查手提式吸尘器行为层系统Affordance主要涉及的环境中的交互主体包括能量源、使用者、空气以及温度。通过手提式吸尘器行为层系统Affordance的核查,一方面可以分析手提式吸尘器本身是否能够按意图运转,另一方面可以探索手提式吸尘器本身可能发生怎样的非意图行为。家居场景或车载场景下可获得能量源为电能。电能可以转换为机械转动能,机械转动能再转换为风能。手提式吸尘器行为层系统Affordance中同时包含了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废热、噪声等能量的非意图行为,从而产生对其应对处理的新的设计子任务。手提式吸尘器的风能的形成及正常运转需要处于合适气体气压环境以及合适的温度环境之中。若所处环境不满足工作环境要求,则吸尘器需要实现加大功率或保温隔热等设计子任务予以应对,才能使其功能对应行为处于Affordance的可能实现范围之内。手提式吸尘器的运转还需要使用者对能量输入开关及控制的操作,以及需要使用者在释放存储部件时提供力。家居场景或车载场景下目标使用者为健全的正常人,具有上述动作的行为能力,但使用者必须按照所设计的人与物之间意图交互方式进行操作,才能实现上述行为。而Affordance中包含了按照非意图交互方式操作损坏吸尘器的行为可能。由此产生了将意图交互方式以使用说明书或教育服务的方式明确传达给使用者的新的设计子任务,以及对损坏后的吸尘器提供维修服务来应对的新的设计子任务。(5)效果层系统Affordance核查效果层系统Affordance中包括了吸尘器通过风能收集碎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空气和碎屑混杂的非意图行为。为应对此种非意图行为,需要在手提式吸尘器中设置滤网来实现空气与碎屑的分离,这成为吸尘器结构设计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效果层系统Affordance由产品本身与其环境的支持作用及碎屑与碎屑环境的支持作用共同影响。首先验证当手提式吸尘器被添加作为碎屑新环境的一部分时,对碎屑的意图作用效果是否在Affordance范围之内。若答案是否定的,则需重新进行设计过程或添加设计子任务对产品进行改造。此外,吸尘器对碎屑作用的实现需要使用者携带、移动以及识别碎屑所在处并且将吸尘器对准碎屑。这一方面对吸尘器的重量和大小的设计子任务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若目标使用者不具备以上全部能力时,还需要为产品添加新的设计子任务以弥补这些能力缺陷。例如若使用者为盲人、行动不便或无法负重人群时,则要设计的吸尘器还需要有自主识别发现灰尘和自主移动的能力。(6)目的层系统Affordance核查手提式吸尘器目的层系统功能的达成不仅与效果层系统的实现有关,也与需求者本身及其环境有关。即使效果层系统功能完全得以实现,也可能因需求者自身状态变化,或者其环境其他部分变化,或者设计者没有完全获取需求信息而导致目的层系统功能没能得以实现。效果层系统功能实现情况下的目的层系统Affordance中,目的层系统功能对应行为是否在其中尚需验证,若答案是否定的,则说明设计人员对使用者的需求认识有偏差。需要对需求重新认知后,重新进行设计过程,或基于已有产品结构添加新的设计子任务以针对现有偏差完成改造。手提式吸尘器一旦存在于使用者所处场景中,就带来了目的层系统层级的非意图行为。例如,手提式吸尘器运转可能带来的噪声,为需求者带来了对噪声进行处理或避免的应对需求,需要对应进行设计。又如,产品作为环境布局的一部分,可能带来整体美感的破坏,因此需要对产品外观美学进行设计以对此进行应对。同时,作为社交场景下可被评论的对象,可能由客人的评价为使用者带来优越感或羞愧感。因此需要对产品进行价值观引导(品牌打造等)予以应对。这些部分都属于广义上产品设计任务的组成部分。(7)设计过程迭代上述设计过程首先从上至下对产品主干结构进行初步设计,然后由底向上对每一层进行核查。核查中发现的功能未处于Affordance范围内或非意图行为需应对的情况,都将产生新的设计子任务,而对原始产品结构进行添加或更改。而每个新的设计子任务都可以按照上述从上到下再由底向上的过程进行,然后根据核查产生的设计子任务的子任务再迭代进行这一过程。经过多次迭代,直到产品能完成所有客户显性需求及基本需求并且不带来损害时,确定产品的一个初步方案。此时并不意味着设计的结束,按照上述过程从不同的求解思路产生出数个初步方案。并按照市场及公司战略的要求从中选取出理论上的最佳方案。此时依然不代表着设计的结束,上述过程中Affordance核查环节实际上是设计人员站在使用者所处环境从Affordance角度考虑的思维过程,由于人不能认知全部现实,难免会有偏差及遗漏。因此,选出的初步最佳方案后需要实际交付给使用者,在其真实使用环境中进行试用。根据实际使用环境中Affordance的核查得到未预料到的结果反馈,从而产生新的设计子任务,对产品进行调整。再迭代进行数次该过程,不断扩大使用者试用范围,最终得到调整完善的产品结构。至此,完成整个设计过程。

6总结与展望

本文首先对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进行理清,提出传统产品设计理论中仅以“功能”作为基本概念并不完备。设计过程涉及意图域与现实域,“功能”仅代表意图域的基本概念,本文中“Affordance”被吸收来作为现实域的基本概念。从系统层级的角度,将“功能”概念中的意图意义功能、效果意义功能和行为意义功能进行统一,得到“功能”概念内涵——“意图行为”。本文对“Affordance”概念做出了辨析,得到“Affordance”概念内涵——“行为可能”。对“功能”和“Affordance”对比联系后,提出“功能”和“Affordance”协同使用的扩展后的产品设计理论基础体系。以Pahl/Beitz为代表的基于功能的设计理论体系,以意图域概念“功能”为理论基础,构建了结构化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使得设计人员不必单纯依靠直觉和经验进行设计,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现实域基础概念的缺失,使得该理论体系对于设计活动现实域的部分不能很好的覆盖。另一方面,以Miaer/Fadel为代表的基于Affordance的设计理论体系,以“Affordance”概念为基础,但是却试图以“Affordance”代替“功能”作为基本概念,因而也造成了对于设计活动意图域不能很好覆盖的片面影响。并且对于现实域“Affordance”和感知域“感知Affordance”的内涵没能区分,这些造成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局限。上述两种理论体系都基于意图域或现实域的单一基本概念,这使得两个域间的核查比对无法有效进行,因此两者都是静态的单向向前的设计过程,无法成为动态迭代演进的设计过程。即使其中部分研究者认识到设计活动需要动态迭代,但无法基于单一基础概念给出迭代的基础机制。

第9篇:环境设计概念范文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由来及作用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由若干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西方各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70年代。在此之前,无论是美国还是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制定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会计职业团体及一些著名会计学家的有关专题研究报告。然而,进入70年代以后,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原因是:(1)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明显落后于客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70年代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给会计实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企业兼并、融资租赁、物价变动影响和国际结算等。因此,迫切需要许多新的会计技术方法和新的会计准则。(2)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首尾一贯的理论框架。这样,与会计准则有关的一些重要的会计文献往往观点不一,甚至于相互抵触,从而导致会计实务的混乱,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的严厉批评。正是为了解决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给会计实务带来的新问题,纠正会计实务中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上的不一致或出现的分歧,为进一步发展会计准则提供一个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理论依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70年代中期率先展开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陆续以“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等文件形式予以。随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会计职业团体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也都先后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进行了研究,并了一系列阐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重要文件和报告。实践证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可以保持会计准则相关文件和内在逻辑的一致性,避免不同准则之间的矛盾或冲突,保证会计准则体系的完整性和缜密性。

2能减少准则制定过程中由于个人偏好或不同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以及“长官意志”等各种人为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会计准则的科学性。

3可用来评估已的会计准则,既可据以对原准则做出修订和完善,给新会计准则的制定指明方向,而且还弥补准则中的某些缺陷,对重大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4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目的、内容、性质和局限性,使其能据以做出恰当的分析判断和正确的经营决策。

5通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既可充分肯定传统会计理论中仍然适用的合理部分,又能及时展示社会经济环境变动情况下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不断地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起步较晚,会计准则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从目前的会计准则体系来看,它是由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1997年起陆续公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两部分构成。前者又称基本会计准则,是制定具体会计准则所依据的基本会计规范,就其功能来说,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后者即为国际会计惯例所指的会计准则。这种将会计准则所依据的理论体系,没有采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形式,而是采取基本会计准则形式的做法的确值得探讨。笔者认为,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应采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形式。主要理由是:(1)基本准则一般是粗线条、抽象化的,侧重于对一些基本会计概念的简要描述,有的条款不可避免让人一时难以理解和接受;而概念框架则可以对这些概念所隐含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加以充分论述和详细说明,即使一些深奥的理论问题,也会变得易于理解。(2)我国的基本准则是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会计理论说明,虽然可以回避概念之争,但由于不可能有充分论证,容易让人误解为以“长官意志”代替学术争鸣;而概念框架只是制定和理解会计准则的理论指南,是独立于会计准则的理论体系,并不具有强制性,实际上,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过程,也就是对有关的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并指明主流观点的过程。(3)以准则的形式表达会计基本理论,也会使基本准则与具体会计准则之间的重复、矛盾难以避免,这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已的具体会计准则中已经屡见不鲜;而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取代基本会计准则,既可以摆脱当前《企业会计准则》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又能解除会计实务界无所适从的困惑。(4)从国际会计惯例上看,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是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独立于会计准则予以,这种成功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在探索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问题上,有的同志主张将《企业会计准则》修改完善,不搞另起“炉灶”。对此观点,笔者不能苟同。不能否认,《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建设,加快传统会计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的步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从时代背景上来分析,当年以基本会计准则的形式表达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要比采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形式效果好。毕竟当时国人中懂西方会计的较少,能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涵义的更是寥若晨星,而一场疾风暴雨式的会计改革又势在必行,在这种条件下,也只有用基本准则的形式进行会计理论的说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时至今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不但会计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过近10年会计改革风雨洗礼的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的素质更是今非昔比,加之由于《企业会计准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内容大部分亟需修改,此时,废止《企业会计准则》,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取而代之的时机,应该说已十分成熟。

三、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设想

1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

借鉴西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会计本质。会计本质是会计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首先予以明确。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之所以没有会计本质的论述,可能是因为在西方国家,“信息系统论”已得到会计界的普遍认可。我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关于会计本质的认识,会计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无论是“信息系统论”,还是“管理活动论”,都未得到普遍认可。(2)会计基本假设。对于会计基本假设,西方往往在公告的背景资料中结合会计环境进行简单的提及,未进一步深入地加以阐述。但实际上,会计假设是基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而提出的,是会计核算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它又包括基本假设和技术假设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中,基本假设对财务会计具有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必须列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中。(3)会计对象。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只对会计要素进行详细论述,对会计对象不涉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会计对象一直是我国会计界争论的热点话题,将其列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原因在于: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务报表设置哪些要素,设置多少个要素,这都必须限制在会计对象的范围内,受到会计对象的制约,如果只提会计要素不谈会计对象,即会计对象不明确,要素的设置就会失去客观的依据,则难以保证其合理性。(4)会计目标。对于会计目标,西方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都立足“决策有用观”。事实上,无论是“决策有用观”还是“受托责任观”,都各有其存在的特定经济环境。“决策有用观”适宜于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并在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环境;而“受托责任观”则适合于委托方和受托方可以明确辨认,资源的委托与受托关系不是通过资本市场而是直接往来形成的经济环境。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十分发达,企业大量资本的取得,主要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国家作为委托方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将我国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是比较恰当的。(5)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通向会计目标的桥梁。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决定了我国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应是可靠性而并非是相关性。此外,关于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以及财务报告等问题,均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加以阐明。

2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机构及名称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应由同一机构来制定及,这一点似乎已为我国会计界所普遍认可。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的制定任务大多由民间团体来承担,但按照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现实条件,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则应由政府部门即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及。原因是:(1)我国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公有制为主体且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国家是我国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而由政府部门来制定会计准则,则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决策需要最为直接的手段。(2)在我国,只有政府才有能力协调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主体的利益。在我国,至少到目前为止,任何一个民间团体都不具备协调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能力。废止《企业会计准则》,而由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取而代之,还要涉及到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名称表达问题。西方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称谓不尽相同,如美国称之为“财务会计概念报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称之为“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考虑到既要为我国广大会计工作者所普遍理解和接受,又能体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的关系,还要反映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本质,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会计准则的理论框架”或“会计理论框架”的名称来表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