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炭对外贸易范文

煤炭对外贸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炭对外贸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煤炭对外贸易

第1篇:煤炭对外贸易范文

关键词 对外贸a易经济增长资源型商品

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观点

关于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1937 年英国学者罗伯特逊(D.H.Robertson)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命题,其主要着眼点在于阐述后进国家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增长。

二是美国经济学家克拉维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济成长侍女”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方面,对外贸易并不是增长的发动机,而只是处于从属地位,是“经济成长的侍女”。

三是“中心―论”以普雷维什和辛格为代表的一些拉美经济学家对发动机命题持完全否定的态度。他们从分析贸易条件恶化的角度展开了“中心―论”,他们认为,当今的国际经济体制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中心,控制着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地带,国家只能顺应中心国家的发展。普雷维什的主要观点是: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国际收支的不利影响要远远超过对其国内资源带来有效配置的好处。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大部分的经济学家都认同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这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得到证明。但是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程度到底有多大,从对外贸易的结构来看,是否所有产品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都有同等的促进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二、目前中国资源性商品的对外贸易情况

根据《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知,目前我们经济发展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每年我们的资源性商品有大量的出口,特别是石油和煤炭。另外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商品大量出口,一方面加重了资源紧缺的情况,另一方面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这种情况的对外贸易是否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值得研究。

三、资源型商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1.资源型商品对外贸易与通货膨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从石油、煤炭、铁矿石的进口也超越了出口量。输入性通货膨胀,随时会影响着中国工业品的价格。PPI持续推动CPI的趋势就已很明显,它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正在经历上游国际产品输入通胀的阶段,石油、天然气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已初步威胁到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平稳良性发展。上游资源型国家大幅提高资源价格对于以中间制造业为主的中国经济是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当下游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提升空间日趋紧缩的今天,中国经济消化了上下游两头的巨大压力。一旦成本价格超出所能承受的极限,那么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均将面临严峻局面。

在以原油为代表的资源型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今天,大量进口,出口资源型商品,对我们目前的通货膨胀无疑是火上加油。 尽管我国现在不断加大对“高污染、搞耗能,资源型商品”,如石油、粘胶、氨纶、晴纶、高效无毒农药、天然橡胶等出口的控制,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还应该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加以限制,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缓解国内能源资源紧张状况。

2.资源型商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安全

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国重要战略资源的对外依存度,是我们需要认真关注并予以解决的重要难题。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我国资源非常紧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可以说在未来如果我们不解决好资源与经济安全问题,我们的经济不可能再像近三十年快速的增长。

如果通过进口国内稀缺的生产资源,解决了供给中的瓶颈制约,通过出口过剩产品扩大了市场需求,这时对外贸易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增长。而在资源短缺、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的供给约束型经济条件下,出口扩张,尤其是短缺资源的出口,将进一步减少供给,引致供给瓶颈,导致生产减少,经济衰退。所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不仅与国内所处的经济条件有关,而且与进出口商品结构有关。

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我们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具有13 亿人口的大国,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无比,中国的经济发展不能像一些小国一样将“贸易”作为立国之本,换句话说,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离不开外部市场,但基本的立足点应该在国内市场需求,这是由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地位和特点所决定的,目前我们经济的发展过多的依赖于对外贸易。特别是资源型商品的对外贸易,出口对中国目前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不要在单纯为了GDP的增长,为了地方部门的利益,而不顾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口国家经济发展急需的资源型商品。

参考文献:

[1]郑晶.对外贸易对广东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6(4).

第2篇:煤炭对外贸易范文

关键词:对外贸易;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 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108-03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迅速增加,2013年高达4.16万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对外贸易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仍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土地和环境等有形要素投入,资源和环境压力很大。在矿产资源方面,我国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即使是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储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同时,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大,单位产品能耗高,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一边是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另一边还有在生产和贸易运输过程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这些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相违背的[1]。传统的这种贸易发展模式是以牺牲资源环境换取经济的增长,忽略了资源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而且环境一旦遭到破坏,要再治理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发展可持续贸易却能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使资源环境得以保护,实现对外贸易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只要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合理的利用资源环境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必定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这样也能为治理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上的保证和支持。因此,发展可持续贸易是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但发展可持续贸易不仅在贸易活动中保护了环境,同时也通过环境的改善促进了贸易的持续、稳健发展。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依靠过度使用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已经无法构成成本优势实现对外贸易增长,带来经济效益。其他国家的环境标准正在不断提高,产品准入门槛也越来越高,如果我国不提高环境标准,那么出口贸易必定受到限制[2]。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虽然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会提高我国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收益,但只是暂时的。从长远看,有利于环境的产品有很大的贸易前景,环境的改善也可以改善贸易结构,促进对外贸易总体增长,提高效益。因此,中国需要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发展中国对外贸易。并且十报告也提到,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问题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的现状

(一)对外贸易现状

1978年以来,我国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了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对外贸易赢得了最快的发展时期。2013年,货物出口额高达22 096亿美元,增长7.9%;进口额高达19 504亿美元,增长7.3%,顺差2 9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家。但由于自主创新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致使我国高附加值出口商品比重少,低附加值产品比重偏高,尤其是高投入、高能耗、低成本、低技术的产品占据出口贸易中较大比重,使我国贸易质量跟不上贸易数量,出现贸易大而不强的现状。在世界市场偏向于技术密集型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已经逐渐成为出口增长最快商品的今天,我国出口商品仍然停留在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不利于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和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增长。此外,2013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5 39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服务出口额达2 105.9亿美元,进口额达3 290.5亿美元,逆差1 184.6亿美元,同比增长32.1%。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11.5%,该比重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相距甚远,且目前我国服务出口贸易主要依靠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而非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

(二)环境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断严重化,逼迫我们面对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巨大的弊端。先发展后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外贸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今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程度在逐渐加剧,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同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造成其修复功能下降、抵御能力减弱,导致边治理边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突出[3]。

我国通过对外贸易促使经济发展更加迅速。然而,发展必定离不开能源的消耗。中国的能源使用一直以煤炭为主,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煤炭等矿物的燃烧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形成酸雨,造成严重空气污染。2013年上半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 114.1万吨。华中地区和部分南方城市,如怀化、宁波、温州等地,酸雨频率超过90%。并且,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大量燃烧,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剧增。在中国,有近1/3的人呼吸着被严重污染的空气,空气严重污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全世界十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有七个就在中国。同时,近年来我国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十多个地区出现能见度小于1 000米,甚至小于200米的雾霾天气。例如,2013年初北京单月竟然出现了4次雾霾天气,持续24天之久。在空气污染的同时,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57%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水质较差甚是至极差。环保部2011年上半年公布,我国的七大水系中淮河、辽河、海河、松花江和中国第二大河流黄河在内这五大水系都受到中度甚至重度污染;另外,我国城市河段已经受到中度或轻度污染的高达90%。此外,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不断加剧,污染面积呈逐渐扩大趋势。2011年,云南曲靖发生了300万吨存留的铬渣污染事件;2012年,湖南发生了湘江镉污染事件。这些重金属污染不同于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具有隐蔽性、潜伏性、累积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通常要经过长年累积达到临界之后才爆发[4]。

由此可见,一方面,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很快;另一方面,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环境的严重破坏问题也日益凸显。而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及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资源相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制约越来越严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2011)认为,如果环境问题不能得到改善,中国外贸高速发展很快就会成为过去。这说明,一味地以资源和环境换取的外贸发展并非真正的发展,只有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发展对外贸易才是长久之计[5]。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

(一)我国外贸粗放型增长方式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目前,我国外贸的发展主要是以数量增长和价格低廉为基础,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外贸发展模式。这样的外贸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的消耗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继续发展下去势必导致发展外贸过程中付出更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会导致资源越来越匮乏、污染越来越严峻等问题。在我国现今日渐脆弱的环境和有限的资源等条件下,已经难以继续支持这种片面重视外贸规模不断扩大,而忽视提高外贸增长质量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这是因为,我国对资源的开采已渐渐步入趋于耗光趋势,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重大的挑战。据《红网》报道,我国单位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我国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业生产总值所产出的固体废物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废水污染物是发达国家的5倍以上。据统计,我国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6倍、日本的7倍之多。有人甚至质疑我国长期增长会不会导致全球资源严重短缺[6]。

(二)发达国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我国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持续扩大的国际产业转移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或者国内企业通过代工、加工贸易等逐步走向国际化,这固然给予了我国的贸易增长很大帮助,给我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现今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忽视国际准则,不断向我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使得我国能源环境问题日渐严峻,大大制约了我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不能只看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一面,而忽略了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

首先,由于我国市场准入标准和环境法规比发达国家宽松且不完善,我国一些企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对产业转移的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加快经济增长,盲目的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只看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忽视了提高产业转移的质量问题。相反,目前发达国家由于环境法规及环境意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这使得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将一些在本国禁止使用、销售的工艺落后型、污染严重的产业、产品等向我国转移。例如,国外某些淘汰的汽车因为我国汽车尾气排放的标准低而顺利进入我国;一些不法外商以经济利益为诱饵,出售陈旧设备,搞工业垃圾出口,进行重污染行业转嫁,加重我国的环境污染[7]。

其次,由于我国目前发展过度依靠资源环境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国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我国制造业,而我国由于核心技术等的缺乏,造成我国制造业目前高投入、高能耗、低利润。例如,近年来我国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FDI流入量迅速增长,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生产规模随之不断扩大。然而,由于FDI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在外商直接投资给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带了新活力的同时,也使得珠三角和长三角许多地区“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大幅度增加,导致珠三角和长三角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据2013年2月22日《新华网》报道,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由于在发达国家根本无法立足,开始不断转向发展中国家。其中提到,作为国家批准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一的皖江,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出现许多企业引进外商投资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问题。

(三)进口“洋垃圾”威胁我国生态环境

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高达5亿吨之多,其中70%以上经各种途径运入我国,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2007年央视《经济信息联播》曾报道过,在欧洲被称为欧洲垃圾集装箱的英国,每年都将大量的废物垃圾输出到我国,已经给我国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严重威胁我国某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而更出人意料的是,英国大量出口洋垃圾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英国环境问题,还给英国相应的企业带来额外的巨大利润。其实向我国出口洋垃圾的国家远不止英国,还有许多国家也这样做,例如,荷兰出口到我国的30个集装箱中,共发现近800吨的走私城市垃圾;日本大多企业为了降低自己在日本处理废物垃圾回收及加工的费用成本,将收集来的废旧塑料等废物垃圾卖给我国企业来处理等。人们避之不及的垃圾,在我国却要花钱买进,其根本原因是洋垃圾在我国有市场。尽管洋垃圾可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弥补一些地区原料不足,造福于民,但不法分子从国外走私未经处理的“洋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是远远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近年来,走私“洋垃圾”入境问题并未得到遏制,仍频频发生在我国各地区。“洋垃圾”的跨国入境,不只是给我国垃圾处理增重负担,而且还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然而,“洋垃圾”问题至今并未得到真正解决[8]。

三、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

首先,通过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目前我国依然是一个加工制造大国,然而由于我国加工制造方面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过度依靠进口,使得我国在加工贸易出口只赚取了少量的加工费却付出了惨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对此,我国应致力于提高先进技术水平,鼓励技术创新,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把依靠数量和规模的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在增加数量的同时也增加质量,提升对外贸易层次。其次,我国应加强对服务贸易出口的支持,以多种方式发展服务出口,以增加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同时,需提高服务出口质量,增加知识技术型的服务出口,通过促进外贸商品结构整体升级来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再者,继续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品牌战略,提产品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最后,充分考虑我国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注重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因此,需制定政策鼓励外贸企业开发节能降损技术和降低环境污染的技术,进而走外贸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已经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同时我国不完善的环境法律法规也给国内外不法企业可乘之机,如上述所提及的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污染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且环境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更低。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当务之急是如何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监管。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包含调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生态环境污染等内容,但是内容仍然不够全面,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法律法规,并且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存在一些标准不明确,甚至于与国际惯例某些条款不统一等问题,这使得我国环境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的作用非常有限。面对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现状及我国环境污染现状,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内容,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环境标准,并严格执行。例如,针对前面提到我国进口洋垃圾现状,我国可以严格制定禁止和限制“洋垃圾”进口相关法律法规,细分“洋垃圾”的分类标准;明确违法进口“洋垃圾”的企业的处罚标准和赔偿标准,并加大处罚力度;完善执法人员责任标准及相应的徇私惩罚,以保证我国环境污染违法事件惩罚有法可依,执行部门责任明确,进而切实改变我国目前环境法律法规内容不够完善、执法部门松散随意等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起到限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作用。这遵循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三)大力发展绿色贸易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消费已经备受关注,绿色贸易也必定将会成为主流;同时,十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我国外贸行业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努力开发绿色产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发展绿色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产品的质量。外贸企业需改变原有的生产、销售和管理模式,根据环保标准来处理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的各个环节,改变不惜牺牲资源环境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营销战略,重新拟定注重环保的绿色营销战略,努力营造绿色企业的文化氛围,在营销和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努力贯彻绿色贸易观念,以便适应国际市场上越来越高的环境标准。这样,在降低国内环境污染同时,使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但是,要实现上述绿色贸易,必须有“绿色型”人才的加入。“绿色型”人才不仅了解其他各个国家的绿色法律法规,熟悉国际上关于贸易活动的最新环保势态,还能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企业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企业进行绿色管理。企业应该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绿色型”人才,成为外贸行业名副其实的“绿色企业”。

参考文献:

[1] 王爽,陆兴发.中国外贸增长方式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J].经济学动态,2010,(5):11-13.

[2] 崔若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J].当代财经,2009,(6):15-16.

[3] 姜霖.论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及其战略取向[J].东岳论丛,2011,(6):63-65.

[4] 胡艳荣.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19):37-39.

[5] 罗玲,吴静静.低碳经济下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5):25-26.

[6] 傅钧文.建国60年中国对外贸易评述――基于可持续贸易发展视角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7):6-12.

第3篇:煤炭对外贸易范文

目前进出口企业已达二千多家,出口额由1988年的150万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49.4亿美元,虽然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唐山市的出口一度下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在各方面的努力下,2010年唐山市的出口恢复到了29.2亿美元。唐山市的进口是从1995年开始的,由当年的9991万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64.6亿美元,同样是成绩斐然。2010年,唐山市的进口、进出口均创出历史新高(进口64.6亿美元、进出口93.9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居全省第一位(将唐钢进口铁矿砂纳入唐山市统计)。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可以说唐山市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五年的对外贸易总额达到了333.3亿美元,是前18年总和的3.7倍。五年的出口总额达到了145.7亿美元,是前18年总和的3倍。这五年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28.9%,远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与此同时,唐山市外贸领域取得的进步不仅表现在量的迅速增长,更表现在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和附加价值的提高。目前,唐山市已经形成了以钢材、机电、陶瓷为主,以农产品、水海产品、纯碱为辅的出口格局。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近几年外贸出口发展的历史也是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过程。

一、唐山市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一)产品出口以钢铁、机电产品、陶瓷为主

唐山以煤炭建市又以钢铁兴市,出口以钢铁产品为主也是符合唐山市经济发展特色的。2010年钢材出口119033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0.7%,这个比重是近十年来最低的,主要是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影响。而在2008年,钢材出口的比重达到了63.5%,为历年来最高,其他年份这个数据也都在50%以上。可喜的是,唐山市钢铁产品出口结构也在逐步优化,由开始起步的出口钢坯和棒材逐步发展到目前以板材和型钢为主(两项相加占钢材出口比重的90%以上)的出口结构。高耗能高污染的钢坯在近3年已经没有出口,出口的型钢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除钢材以外,机电产品出口占比20%多一点(2010年出口62478万美元),其中金属制品、机械设备和电器电子产品各占三分之一。陶瓷出口占比15%左右(2010年出口39463万美元),其中卫生瓷占60%左右,家用陶瓷占20%左右,装饰陶瓷占10%多一点,瓷砖占一小部分。农产品出口占比5%左右。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占比5%左右。其他像纯碱出口仅占一小部分。

(二)出口采取多种贸易方式

实现出口方式多元化,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是唐山市历年来外贸工作的重点。通过近几年的逐步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般贸易、对外承包工程货物出口、加工贸易、出料加工等多种贸易方式出口的新格局。特别是外贸企业积极走出去,通过对外承包工程来带动货物出口,目前全市出口产品中有十分之一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

(三)陶瓷、钢材产品出口占全省的八成和四成

唐山市的钢材和陶瓷出口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以2010年为例:钢材出口119033万美元,占全省钢材出口总额的37.8%。陶瓷产品出口39463万美元,占全省陶瓷产品出口额的78.3%。

(四)对外贸易遍及世界六大洲

唐山市产品出口渠道进一步拓宽,出口到了六大洲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主要国家是:韩国、美国、巴西、意大利、日本等。由近六十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产品,主要进口国家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德国、日本等。

(五)进口以铁矿砂为主

进口的主要产品是铁矿砂(占比75%左右)、煤炭(占比8%左右)、机电产品(占比10%左右)。

(六)初步形成了多个出口产品聚集区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唐山市已经形成了多个具有地域特征和产业特征的出口产品聚集区。主要有以下几个:钢材、陶瓷、丰润现代装备制造、遵化迁西京东板栗、滦南钢锹、玉田电子元器件、玉田印刷机械、芦台自行车零部件、果菜深加工等。日前,陶瓷、板栗、装备制造业三个基地已被评为省级出口基地,5家企业被评为省出口基地企业。基地数量和企业数量均在全省列第一位。这必将为唐山市进一步扩大外贸出口起到推动作用。

二、进一步扩大唐山市对外贸易的几点建议

虽然唐山市对外贸易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仍有很大潜力,还有很多工作可做。特别是与唐山市经济发展状况相比、与先进城市相比,对外贸易进步不大,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一)立足唐山产业结构,争取在机电产品出口

上有所突破任何区域的对外贸易都是与本区域的产业结构分不开的,唐山市也不例外。作为一个资源性城市和重工业城市,唐山市主要产业———钢铁、陶瓷在对外贸易出口中起着重要作用,唐山市出口产品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一钢独大,而且,在“十二五”期间无法大幅改变这一局面。但是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考虑问题,应该从现在做起,逐步改变出口产品结构。毕竟钢材、陶瓷相对技术含量较低,而且是高耗能产品,这两项产品都不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对象。从目前唐山市产业基础看,发展机电产品出口或许是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近几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出口的主要有电子元器件、自行车零部件、钢锹、选煤设备、轨道客车以及对外承包工程建厂用水泥生产设备等。这里比较有发展前途的是:轨道客车及其周边产品、选煤设备、电子元器件等,自行车零部件的生产也可以转轨生产汽车轮毂出口。此外,玉田县的印刷机械生产也具有较大规模,但是直接出口量较小,一些生产商通过上海的进出口公司出口,属于间接出口。玉田县生产的印刷机械虽然不是高端产品,但由于可以填补此类产品一些空白,应该有较好出口前景。

(二)重视农产品出口,支持农民增收

农产品是唐山市出口的传统产品,出口的主要有板栗(主要是经过加工的栗仁)、鲜水果、经过加工的果蔬(速冻蔬菜、罐头)等,每年的出口额均在1亿美元以上。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是也有出口发展前途,并可以带动农业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唐山市农产品主要出口到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由于这些国家进口食品标准很高,加之食品保鲜的要求,企业能够适应高标准的还不多,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实现农产品出口的新突破。

(三)重视基地产业,发挥聚集效应

目前,唐山市已有三个出口基地被省政府命名,此外还有多个产业聚集区很有发展前景。被命名为出口基地,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是好事,但不应该是目的。加强基地建设,壮大其主体,优化其产品,使其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出口基地,应该是工作的重点。市政府专门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唐山市的基地建设。在国家、省出口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再发展几个唐山市的出口基地。比如芦台自行车零部件出口基地,玉田电子元器件和印刷机械出口基地,滦南钢锹出口基地,遵化、迁西的食品加工出口基地等等。

(四)重点培育新兴出口产业

目前唐山市出口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足以支承日益庞大的经济规模,钢铁、陶瓷产业大而不强,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低。唐山市新兴产业产品出口虽然不多,但还是有发展前途的。比如迁安晒阳太阳能有限公司生产的太阳能产品、唐山曹妃甸工大海宇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锂电池、唐山哥华泵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潜油泵等,都有很好的出口前景,应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以点带面,从而发展唐山市新兴出口产业。

(五)依托现有外贸企业实现走出去

作为走出去,实现国内资本向国外扩张的外经工作,近年来备受重视。随着近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资本的积累,我国已不仅仅是廉价的制造业中心,企业的国外扩张有着良好的机遇,但也是挑战。唐山也应积极促进引导企业走出国门,这将进一步提升唐山市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外经、外贸工作应加强联系,以求实现联动。建议要重视利用外贸企业实现走出去的目的。这是因为,有些外贸企业经过多年来的外贸业务,已经有了国外人脉、市场信息、资本、销售渠道等有利资源,已经具备了走出去,实现海外扩张的能力。只要积极正确引导,外加政策、资金政策扶持,这些企业走出国门仅有一步之遥。

(六)帮助新企业早日实现进出口

在为企业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工作中,了解到一些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没有客户资源,有的连最基本的业务知识也不懂。这里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可由有关部门聘任外贸业务专家对这些新企业进行专门的业务辅导,介绍人才,帮助其尽早入门,开展进出口业务,为唐山市发展外贸进出口培育后备力量。

(七)深入挖潜,引导大中型内销企业实现出口

目前,唐山市一些大中型企业内销很好,但是仍未做出口业务或出口很少,这一点在三资企业居多。唐山市进一步扩大出口,在这方面有一定潜力可挖。应该加强政策宣传、业务辅导、信息提供等方面的工作。

(八)大力开展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一般情况下都是指广义的。我国服务贸易起点低、基础差,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服务贸易整体水平差、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管理滞后、服务贸易立法不健全。我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无足轻重。加入WTO后,服务业市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给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得服务贸易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目前,国家十分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近期也将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唐山市的服务贸易。

(九)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设立海外贸易机构

对于那些有能力有意愿在海外设立贸易机构的企业,要在办理相关手续、办理时间上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其尽早成立。可以挑选业务开展好的海外贸易机构,拨付一定的工作经费,让其帮助唐山市其他进出口企业联系业务。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扩大了唐山的对外贸易。

第4篇:煤炭对外贸易范文

[关键词]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竞争优势;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050-02

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

从机会角度来看,目前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在整个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根据所需要的核心要素不同,跨国公司把所有有关的生产重点都放在实现低成本目标上。对于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研究开发和营销环节放在本国,而把生产环节放在发展中国家,以获得最佳的竞争优势。使得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获得重要的发展机遇。而中国具有较多成本较低的劳动力资源,具备了发展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再加上全球化新技术革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技术资源。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的互联网销售体系和电子商务都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更新的发展空间,也可以说是为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从风险因素分析,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三年内所有中外企业均获得外贸经营权。使得更多的国外企业在国内开展进出口业务。意味着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也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由于缺乏竞争手段,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普遍采取低价格的竞争方式。而过多的价格竞争迫使不少中小型外贸企业陷入困境。再加上反倾销、反补贴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各种变相的贸易防护措施大行其道。中国的产品遭受反倾销的数量居世界首位,影响我国出口贸易总额高达数百亿美元。致使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口难度增加。再加上融资环境的恶化,使得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状况差。因此很难积累资金来开展对外贸易。

2 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国际贸易业务中第一产业规模小、数量少,企业平均产值959万元,总产值仅占全部产业051%,规模种植及苗木业更小,仅有一些大棚蔬菜及小型树苗育苗,且科技含量不高,规模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占总比重不高。第二产业中煤炭产业链占比重较高,煤炭产业产值占第二产业3919%,建筑建材占274%,两项占去665%。由此可以看出,第一产业规模占比较小,缺乏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总产值在全部贸易出口金额中占比较小。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比不高。并且由于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的落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达不到国际竞争标准。这对我国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2 出口渠道不畅,缺乏产品竞争力

我国企业的产品出口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专业外贸公司收购,然后通过转售给香港等地的中间商实现的,这是一种典型的产销分离渠道。专业外贸公司没有实体相依托,生产企业又缺乏必要的销售渠道,两者的作用均受到限制,加上国家对工贸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缺乏协调,常常导致工贸间矛盾激化。此外,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低价取胜,导致了市场所在国家、地区的反倾销行为,一些产品的许多海外市场丧失殆尽。同时,由于我国国内产品标准相对低于国际标准或国外的先进标准,使外国可以通过技术壁垒阻挡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受限制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设置技术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贸易技术壁垒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大障碍。

2.3 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质量较差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对于我国中小型的创新是要求其在产品本身和生产技术上都有所创新。而我国中小型企业大部分是依赖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大多数设备落后,技术水平过时,更谈不上有自己的队伍来研发创新产品。这样的长时间生产会造成生产成本加大,原材料浪费。再加上中小企业缺乏一个长远的战略眼光。造成我国中小型企业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制约了其长远的发展。

2.4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作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普遍问题,融资难也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对中小企业来说国际贸易融资授信困难。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手段和工具还不甚规范和稳定。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一般不愿对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授信,往往实行业务分批审批,这样就容易延误中小企业的商机。并且实际上中小企业实际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并不多。这样,中小出口企业的授信需求往往难以得到满足,这在某种程上限制了中小企业国际对外贸易发展。再加上国家针对中小型企业所增收的税赋政策方面,虽然国家不断下调征收的税率,但是对于一些资金较为薄弱的中小企业而言,还是达不到实际效果,不利于中小企业资金的积累和成长。

3 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对策

31 优化产品结构,创造竞争优势

我国目前的出口产品大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此类产品不能成为带动企业发展的领头产业。由于近几年国内生产成本不断提高,退税改革和人民币汇率上浮后,致使我国产品很难与印度等欠发达国家竞争。尤其是个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加强,对产品的环保、节约能源方面都作出的相关的专门规定,使得以低成本为竞争手段的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处处碰壁。根据这种情况,我国中小企业就应该强调自主创新,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提高产品质量,并且加大产品研发力度,通过不断创新来增加产品科技含量。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中小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来提高其附加值,使国内的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32 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其实质是技术的竞争,谁掌握了高技术,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主动权。高技术具有在传统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内部使用范围广、渗透性强的特点,高技术不仅能靠自身市场开发的能力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而且还能够应用于传统产业及其他高技术产业领域,以提高整个生产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从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状况分析,核心就是要整合产品观念,包括产品样式、品种、质量、品牌等各方面的创新,做到确保核心产品的优质化。另外还要加强出口产品售后服务的工作,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针对服务项目和服务措施要做到从顾客出发,不断推陈出新,力求让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33 增加出口渠道,积极应对反倾销

我国企业应从目前的工贸分离逐步走向工贸一体化,与工贸有机结合,推行制,逐步完善外贸领域价格体系,消除工贸之间利益分配不合理,允许生产者根据供求关系自由定价,并根据市场价格安排生产规模。此外,由于进出口国的反倾销活动,增加了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出口成本,损害了产品竞争力。对国外的反倾销投诉,中小型外贸企业要根据游戏规则敢于应诉,逃避不是办法,逃避只能失去市场。对中小型外贸企业而言,国外市场往往是有限的,丢失市场将可能招致灭顶之灾,从此一蹶不振。当然,应诉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权衡利弊,只有积极应诉,否则,死路一条。应诉需要勇气和耐心,也需要国内商会等组织的大力支持。

34 改进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建立政府资金扶持体系

首先要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完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进行科学评价。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办法,健全基层信贷员贷款管理责任制。在强调防范风险、明确责任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贷款激励机制,做到责权明确、奖惩分明。对不良贷款的历史成因要客观分析,对新增贷款实事求是地提出质量要求。对信用等级优良的小企业可适当发放信用贷款。并且,改进与创新金融服务方式要针对中小企业特点,比如说增强对中小企业主的信用评估与授信,针对企业主的资信与抵押财产来发放个人贷款等。

另外,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老大难”的问题上,我国政府也应该构建出一个完善的政府资金扶持系统来保障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比如说,可以从国家财政拨款和每年的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来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准备金;还可以根据中小企业是小规模的纳税人这一特点,制定一个针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税基标准实行征税,降低部分税收的比例,像增值税的征收可以从原来的6%降低到4%;而且对于一些安置下岗、残疾人员的中小企业可以享受一些特定的税收优惠。可将下岗工人头一年的下岗生活救济费一次性拨给企业作为发展企业使用;针对一些贫困地区的中小企业,政府应该降低中小企业的进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降低登记费,对于最低注册资金要求也应该适当的降低。因此,只有构建一个完善的资金扶持体系,注重中小企业资金的积累,才能更好地保障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总之,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核心应放在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这是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但主要还在于企业本身。由于还是处于初期阶段,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努力坚持,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对外贸易势必会迅速发展,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第5篇:煤炭对外贸易范文

一、2006年中国港口形势分析

2006年中国港口是历史上吞吐量增长最快,港口建设投入最多,变化最深刻的一年。总的评价可概括为:港口生产已开始适应并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增长的需求;港口建设的大量投入使得港口能力快速增长,长期以来港口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运需求的状况得到了改善;港口开始从制度竞争的层面参与国际竞争。在发展的大主题下,快速成长是2006年港口发展的关键词,生产增长的快速,港口建设的快速,呈现出六大亮点。

1.港口生产快速增长,世界注目

煤炭运输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第6篇:煤炭对外贸易范文

关键词:欠发达区域;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F1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025-04

1.引言

从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对外贸易、投资、消费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三个重要因素,对外贸易对于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家就阐述了“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并为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所证实,对于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仍然具有适应性。外贸不仅可以扩大欠发达区域的总产出和出口,而且可以换回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品及中间产品,为欠发达区域实行工业化、改变传统经济结构、提高专业化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所以,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过程中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对外贸易与甘肃省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试图测度出对外贸易对甘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使我们对甘肃省外贸的现状有一个真实的认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进而提出类似区域通过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2.计量模型及回归分析

在进行传统的回归分析时,要求所选用的时间序列数据必须是平稳的,以避免由于“变化趋势”存在而导致的“伪回归问题”。但大多数情况下,时间序列数据都是非平稳的,不满足传统回归分析中对数据平稳性的假定。计量分析时,首先要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甘肃省1978年~2005年的海关及外汇管理统计资料,通过对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以计量角度具体分析对外贸易对甘肃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本文仅仅分析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假定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变或影响是稳定的,由此可以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讨论。用Y表示GDP,Z表示进出口总额,IM表示进口额,EX表示出口额,α为常数项,β为系数,е为误差项,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相关数据,运用OLS方法,借助SPSS软件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从相关系数来看,GDP与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与GDP的相关性分别达到了0.935、0.881和0.950。

模型拟合值R2=0.875,F检验值:F=174.42>F0.01=7.72

说明模型总体线性拟和程度较好,R的平方为0.875,证明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解释能力,且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这一回归方程表示,甘肃省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亿元,可以增加11.747亿元的GDP。

说明模型总体线性拟和程度较好,R的平方为0.777,证明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解释能力,且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这一回归方程表示,甘肃省每进口1亿元,可以增加27.124亿元的GDP。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经济分为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用公式表示为Y=D+EX,D表示为非出口部门,其中Y本身包含了EX部分,所以在具体分析出口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采用非出口部门和出口总额的数据。

说明模型总体线性拟和程度较好,R的平方为0.900,证明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解释能力,且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这一回归方程表示,甘肃省每出口1亿元,可以增加18.704亿元的GDP。

为具体测度甘肃省GDP经济增长的出口弹性和进口弹性,建立两个对数模型,并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估计,以下是估计的结果:

说明模型总体线性拟和程度好,R的平方为0.929,证明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解释能力,且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出口每增加一个单位,GDP增加0.633个单位。

系数标准差T检验值显著性水平(Constant)5.2930.07273.303.000IM0.5040.03415.023.000

说明模型总体线性拟和程度好,R的平方为0.911,证明自变量对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解释能力,且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进口每增加一个单位,GDP增加0.504个单位。

3.对模型结果和讨论

3.1 结果的解释

通过对以上模型的分析,可以对甘肃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有更具体的了解,其中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和出口额对GDP的边际产量达到了11.747、27.124、18.704单位,远远高于全国的1.520、2.944和3.119单位,甚至高出出口大省广东省对外贸易对GDP的边际产量6.585、14.911和11.629单位,由此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判断:扩大对外贸易对甘肃省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分析进口额和出口额对GDP的边际产出,可以看出进口对GDP的增长明显高于出口的影响,高出8.42个单位。从模型4、5中得出甘肃省GDP的出口弹性和进口弹性分别为0.633和0.504,低于单位弹性,主要是因为甘肃省进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了绝对的比重,长期保持在80%以上,且主要集中在矿产品、化工产品以及金属制品三项,占对外贸易总额的76.8%,而我国对外贸易中初级产品在进出口总额所占比重只有不足20%。由于初级产品生产中技术落后,生产率提高缓慢,同时发达国家对初级产品需求弹性低,加之替代品的开发和贸易保护主义障碍,使初级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总体上分析,虽然甘肃省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但是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且外贸进出口总额偏小,其对GDP总量增长的贡献偏低。

通过对对外贸易各个因素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的回归分析,从这些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外贸易对甘肃省的GDP增长有较强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同时进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明显高于出口。在对外贸易中,进口与出口是两个同样重要的部分,进口对甘肃经济增长所具有的拉动作用,甚至还超过了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也从实证的角度对甘肃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强调的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观点有了重新认识。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

(l)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尽管各自的增长是非平稳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它们之间却构成长期的均衡关系。虽然出口能带来GDP的提高,但因为现阶段,甘肃省的制成品出口主要集中于一些低层次产品,在制成品出口方面甘肃省并不存在比较优势,这样出口的进一步扩大便不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强有力的促进作用。由于进口国内稀缺的先进设备和产品零部件可以与本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充分利用省内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增加投资和居民消费,所以对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2)通过进口,可以加剧竞争,促进省内相关企业进行产品更新,技术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尽管增加进口可能在短时间内对国内企业造成一定冲击,但竞争可以带来高效率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强调出口的同时,必须考虑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进口对经济增长也起着十分重要的拉动作用。

(3)进口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因为,从长期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要素供给的增加和技术生产率的提高。进口中往往包括大量先进的设备和先进技术,会促使科技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GDP的增长。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进口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的时滞性也就能理解了。也就是说,通过进口,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经验,从而,减少甘肃省的资源浪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甘肃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3.2 模型的不足与讨论

(1)对甘肃省进出口进行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并不完美,这是因为进、出口和GDP这三个变量均为非平稳序列,对非平稳序列进行线性回归本身在计量方法上就可能存在伪回归的问题,从而导致回归模型回归的结果其解释意义需进一步完善。

(2)相关关系并非因果关系,甘肃省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关系,有可能是因为进出口扩张促进了经济增长,也有可能是因为经济增长推动了进出口的增加,也有可能是伴随开放政策的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导致了经济增长。因此,本文以进、出口和GDP总量回归分析为主要手段的实证研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果要从实证的角度解决甘肃省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这一难题,必须对进出口、GDP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如GDP增长的哪一部分是进、出口所致,哪一部分是国内自身因素所致,而这在统计资料和技术分析方面还有一定的难度。

4.政策含义与对策建议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较为经典的理论是“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对外贸易不仅能够使世界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从而使贸易各方都能够直接受益,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将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对外贸易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前发达区域的经济仍在腾飞,兑现入世承诺之后市场化和自由化程度会不断的提高,宏观环境对欠发达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的推动作用将会是全面和深远的,而其效应目前尚未完全体现。因此,欠发达区域的对外贸易仍然能够以较高的速度发展,规模和质量及其贸易结构也存在广阔的提升和优化空间,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将会更加明显。通过对甘肃省外贸与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考虑到甘肃省长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对甘肃省经济增长与发展对外贸易的关系提出以下思路和建议。

4.1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根据本文的计量模型分析,甘肃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甘肃省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其经济的发展对对外贸易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境内巨大的需求市场,是拉动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因之一,进而甘肃省经济的增长又拉动了省内进出口贸易的增加。对外贸易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边际产量比较高,扩大进出口对于提高甘肃省GDP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由于甘肃省的对外贸易额偏低,外贸依存度不足10%,与全国60%―70%的水平还有明显差距。说明对外贸易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增加进出口将是加快甘肃省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甘肃省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实施出口导向贸易战略时,应着重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及附加值,刺激技术进步,并充分发挥外贸出口的乘数效应,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应更多地关注省内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4.2 优化产品结构

尽管外贸的规模对甘肃省经济的增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在重视规模的同时也要重视质量。甘肃省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外贸结构失衡,效益低下,出口产品的结构比较落后,大多是附加值低的产品,而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所占比重寥寥无几;甘肃省进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偏重于初级产品,属于技术落后、简单加工的传统模式,世界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甘肃省难以提供,大量的过剩产品需要压低价格才能出口换汇,外贸仍处于粗放式数量增长型发展,工业制成品比重偏低,机器、机械、电子产品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所占份额低,在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之多年对矿产品的过度开发和低效利用,大量资源已濒临枯竭,进一步削弱了甘肃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改善甘肃出口结构是当务之急,了解市场的需求并顺应需求,是提高甘肃外贸质量,增强其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必经之路。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将是改变甘肃省对外贸易额偏低、对GDP增长拉动作用较小现状的关键环节。

4.3 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民营企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扩大对外贸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的快慢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标志。虽然甘肃省的民营企业改革开放后有了明显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更是快速发展,从2000年占对外贸易总额1.9%上升到2005年的16.75%,平均增长72.26%,但是国有企业仍在对外贸易中占有70%以上的份额,这一比例与沿海发达地区截然相反。所以甘肃省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将是发展更具有活力的民营经济,使其成为扩大我省对外贸易额的突破口。具体讲,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项目,非公有制经济均可参与;并且在企业登记、规范标准、市场准入、部门服务等方面实行主体政策;凡是对外资开放、允许外资经营的领域,都要向非国有企业开放;在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上要一视同仁,不应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领域,允许民营经济向社会融资,建立正常合法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民间闲置资金转向生产领域,这将有利于甘肃省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鉴于目前甘肃省民营经济的困境,政府应积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打破特许经营、开放经营权,打破行业垄断,让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进入垄断行业,强化竞争机制。

4.4 调整现行的贸易政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采取种种方式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比较典型的有技术壁垒、环境壁垒等。针对我国的壮大,发达国家把反倾销矛头纷纷指向了我国,我国受到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在世界上是最多的。从宏观角度讲,面对着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我国应当要建立健全法规,提高进出口企业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行业、政府以及企业的协同配合。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发展机电、纺织行业为主要方向,并且强调了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特别是在出口退税政策中,对大型成套设备和大宗机电产品退税率高达15%,甚至达到17%;而对以6%征收增值税的农产品和煤炭,退税率为3%,仅退回了一半的增值税。从出口退税的标准来看,我国对出口产品有明显的产业结构偏向,主要以鼓励出口机电和其他非初级产品为主,这项政策虽然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甘肃省则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初级产品获得的优惠少于制成品,通过退税渠道得不到中央财政的更多政策支持。因此,积极改善当前不利的贸易政策,对于主要依靠初级产品的贸易省份,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具体而言,需要国家改善其出口环境,打通外贸渠道,让甘肃省具有特色的资源输出到世界各地。另外,甘肃省可以加强与其他省区的合作,利用东部省区丰富的外贸经验和成熟的市场网络,借助区域合作优势为甘肃省提供有偿服务,加快甘肃省对外开放的步伐,从而实现双赢的结果。

4.5 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

目前,甘肃省的出口产品过于单一,市场份额低,竞争力弱,还未形成多元化的出口市场,难于规避国际贸易市场不断变化对甘肃省出口的影响,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曾对甘肃省出口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应优化甘肃省产品出口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促进甘肃省贸易健康发展。一方面,根据资源优势和地方产业特点,建立和发展出口商品基地;另一方面,延长产业链,对原料性生产要多次增值,综合利用,在做到保持和稳定初级产品出口规模的同时,向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转化,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档次;继续加强对出口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扶持,努力培育、壮大以出口为导向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另外,甘肃省应不断健全市场网络,择优开发甘肃省的特色名优出口产品;把优化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结合起来,根据甘肃省产业政策引导外商投向国家鼓励类项目,扩大特色产业的引资力度,促进新型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促进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做好鼓励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工作,使优惠政策能够让外商看得见、摸得着,保证外资能进得来、站得住、发展快,从而有效地提高甘肃省的外资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弥补资金的不足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4.6 充分发挥对外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国际投资,通过“技术外溢”、“学习效应”,可以使区域经济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综合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反映了区域经济增长集约化程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进口,甘肃省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不仅填补了省内许多产品技术空白,使许多行业的大批产品更新换代,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使很多配套企业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起到技术示范效应与扩散效应,提高了甘肃省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在出口过程中,我们通过“干中学”,模仿和改造国外先进技术,使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使产品更能适合市场的需求,产品质量大大提高,竞争力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李长风.计量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5.

[2]赵娇.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3(7).

[3]杨圣明.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0.

[4]J.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李荣林,张岩贵.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李泉(1976-),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兰州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李高源(1980-),经济学学士,中国人民银行兰州市中心支行外汇管理处,主要从事区域贸易问题研究。

第7篇:煤炭对外贸易范文

外贸、贸易、投资、信托、保险、租赁、证券、工艺品进出口公司

Native Produce & Animal By-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

Chemicals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化工进出口公司

Metals & Minerals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

Electronics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电子技术进出口公司

Electric Wire & Cable Export Corporation 电线电缆出口联营公司

Publishing Industry Trading Corporation 出版对外贸易公司

Packaging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包装进出口公司

Instruments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仪器进出口公司

Historical Relics Exhibition Corporation for Foreign Countries 对外文物展览公司

Performing Arts Agency 对外演出公司

Overseas Building Materials and Equipment Corporation 对外建筑材料设备公司

Foreign Trade Storage Corporation 对外贸易仓储公司

foreign Trade Transportation Corporation 对外贸易运输公司

Foreign Trade Consultation & Technical Service Corporation 对外贸易咨询与技术服务公司

Exhibition Agency for Foreign Countries 对外展览公司

Export Commodities Fair 出口商品交易会

Machinery & Equipment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

Complete Plant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成套设备进出口公司

Communications Import and Export Service Corporation 交通进出口服务公司

Machine-building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机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Machinery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机械进出口公司

Corporation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Agriculture, Livestock and Fishery 农牧渔业国际合作公司

Import and Export Service Company for Farms and Land Reclamation 农垦进出口服务公司

Import and Export Commodities Inspection Corporation 进出口商品检验公司

Technical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技术进出口公司

Textiles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纺织品进出口公司

Import Corporation of Textile Machinery 纺织机械进出口公司

Import Corporation of Technology of Textile Machinery 纺织机械技术进出口公司

Metallurgical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冶金进出口公司

Forestry Import and Export Company 林业进出口公司

Forestry Machinery Import and Export Company 林业机械进出口公司

International Packaging Leasing Corporation Ltd. 国际包装租赁有限公司

International Non-ferrous Metals Leasing Corporation Ltd. 国际有色金属租赁有限公司

International Book Trading Corporation 国际图书贸易有限公司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nsultants Incorporation 国际经济咨询公司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Ltd. 国际海运集装股份有限公司

Light Industrial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

Publication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图书进出口公司

Tea and Native Produce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

Animal Breeding Stock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种畜进出口公司

Bearing Joint Export Corporation 轴承出口联营公司

Aero-technology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

Tobacco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烟草进出口公司

Leasing Company Ltd. 租赁有限公司

Railway Foreign Service Corporation 铁路对外服务公司

Cereals, Oil and Foodstuffs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

Coal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煤炭进出口公司

Microforms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缩型出版物进出口公司

Precision Machinery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

Abrasives Export Corporation 磨料磨具进出口公司

Scientific Instrument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科学仪器进出口公司

foreign Trade Corporation 对外贸易公司

Aquatic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水产进出口公司

Ceramics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陶瓷进出口公司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orporation of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 国际经济技术进出口公司

Trading Company 贸易公司

comprehensive Trading Company 综合贸易公司

Trade Development Company 贸易发展公司

Overseas Economic Trading Company 海外经济贸易公司

Investment Company 投资公司

Trust Company 信托公司

International Trust and Investment Company 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Loan Investment Company 信贷投资公司

Overseas Chinese Investment Company 华侨投资公司

People''s Insurance Agency 人民保险公司

Labour Insurance Agency 劳动保险公司

Life Insurance Agency 人寿保险公司

Pacific Insurance Agency 太平洋保险公司

Securities Agency 证券公司

Stock Exchange 股票交易所

Futures Exchange 期货交易所

Commodities Futures Exchange 商品期货交易所

Futures Brokerage Company Ltd. 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ereals and Oil Futures Exchange 粮油期货交易所

邮电、水电、交通、运输、计算机、电器、器材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ompany 邮电器材公司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Company 邮电工程公司

Running-water Company 自来水公司

Water and Electricity Construction Company 水电建设公司

Power Industry Company 电力工业公司

Electrical Installing Company 电力安装公司

Air Line 航空公司

Shipping Company 船舶公司

Ocean Transportation Company 远洋运输公司

Salvage Company 打捞公司

Ocean Shipping Agency 外轮公司

Ocean Shipping Tally Company 外轮理货公司

Ship-building Company 造船公司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Company 汽车运输公司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Company 集装箱运输公司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ompany 储运公司

Taxi Company 出租汽车公司

Automobile Service Company 汽车修理公司

Ocean Shipping Supply Company 外轮供应公司

Fishing-boat Industry Company 渔船工业公司

Automobile Parts Company 汽车配件公司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mpany 自动化工程公司

Microcomputer Company 微电脑公司

Computer Company 计算机公司

Computer Software Development Company 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

Hardware Company 五金公司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 Company 家用电器公司

Refrigerator Industry Company 电冰箱工业公司

Radio Apparatus Company 无线电器材公司

Performing Instrument Company 演出器材公司

第8篇:煤炭对外贸易范文

在世界煤炭市场外部环境不利的背景下,我国煤炭贸易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地削弱,煤炭贸易遭遇到了多方面的阻力,影响到了我国煤炭贸易的发展壮大,具体分析如下。

1.生产效率低,价格优势较弱。我国煤炭产量虽然世界第一,但是在生产效率方面却远远赶不上澳大利亚等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煤炭的开采效率是我国的十几倍不止,其在煤炭开采机械化率方面将我国甩出了一大截,企业煤炭价格自然比较低,目前澳大利亚煤炭运输到我国港口以后的价格还要比国内煤炭市场价格低。而与越南、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煤炭生产效率虽然不落下风,但是这些国家的人工成本较低,其煤炭出口价格也比我国要低。在价格方面比较优势丧失以后,对于煤炭进口国来说,煤炭品质一样的情况下,自然就会选择购买价格更低的煤炭资源。同时这些年我国人民币正处于一个上升的通道之中,这等于是直接拉动了我国煤炭出口价格的上涨,可以说价格已经成为了我国煤炭出口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从煤炭贸易从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的直接原因。

2.出口企业多,实力普遍不强。我国的煤炭出口量虽然很大,但是出口企业数量众多,实力都比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直接反映出来我国煤炭出口大而不强这样一个现实,单个企业煤炭出口数量偏少,在煤炭出口中因为实力不强,往往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不能够在国际煤炭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与此同时,众多煤炭出口企业往往还会大打价格战,因此陷入一个恶性竞争的泥潭之中,从长远来看透支我国煤炭贸易的出口竞争力。

3.品牌建设落后,产品质量较差。从我国煤炭出口来看,品牌建设是一个软肋,煤炭出口企业普遍忽视品牌的建设,片面地认为煤炭同质化严重,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品牌建设,这种观念严重错误,直接导致煤炭贸易享受不到品牌溢价。同时我国煤炭在质量方面也有不足,在清洁煤炭生产技术方面水平不高,导致出口煤炭很多指标都满足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要求,影响到了煤炭出口贸易。

4.环境保护落后,面临低碳壁垒。我国煤炭企业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社会责任履行不力的情况,尤其是在环境保护这一方面,煤炭企业存在很大的不足。西方国家在进口我国煤炭同时,设置了很多环境保护方面的低碳壁垒,将煤炭企业生产状况也纳入考核体系,对那些煤炭生产中对于环境保护不力以及能耗过高的煤炭出口企业设置了相对较高的转入门槛,这势必会对我国煤炭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二、我国煤炭贸易发展的具体战略

煤炭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我国煤炭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阻碍,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促进我国煤炭贸易的健康发展。

1.提升煤炭企业生产效率。我国煤炭企业要进一步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煤炭生产成本,在价格方面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煤炭企业在生产效率提升中,应以先进的生产设备的广泛采用为重点,加快对于落后生产设备的更新替换,同时在管理方面推进卓越管理,对既有的粗放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从而带来煤炭企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为打开国际市场增添更多的正能量。

2.提升煤炭企业出口实力。我国煤炭出口企业小而散的现状必须要得到尽快的改变,借助于煤炭行业深度整合的契机,提升行业的集中度,重点打造规模大、实力强的煤炭企业,鼓励煤炭出口龙头企业开展并购,从而不断增强煤炭出口企业的实力,增加我国煤炭出口的话语权。同时煤炭行业协会以及相关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自身服务煤炭企业贸易的职能,为煤炭企业出口贸易提供政策咨询、协调竞争等服务,尽量将煤炭出口权进行适度集中,提升单个煤炭出口企业的实力。

3.加强煤炭产品品牌建设。煤炭产品良好的品牌知名度以及美誉度,一方面可以带来品牌溢价,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客户粘性。我国煤炭出口企业要注意产品品牌的建设,树立长远发展的理念,在运用各种新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煤炭产品品质的同时,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国际煤炭市场中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赢得更多的客户认同,增强煤炭的出口的竞争力。

第9篇:煤炭对外贸易范文

1 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贸易以平均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成为全球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2006年我国对外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77万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24.5%,贸易顺差达到1500亿美元。世贸组织认为,到2007年底,中国外贸总额可能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欧盟的世界第三大贸易体。目前我国每年对外贸易顺差超,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1.3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同时,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迅速,2003年已超过500亿美元,2006达到613亿美元,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引资大国。

2 我国对外贸易资源环境“逆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进出口结构不合理,产生资源环境“逆差”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贸易专家组初步研究表明:虽然我国对外贸易价值量为顺差但资源环境却在产生“逆差”。长期以来,我国以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出口为导向的、以量取胜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模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而这一外贸增长模式成为我国目前粗放式的、不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方式的加速器,加剧了我国资源环境压力,给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根据我们运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DRC-CGE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十五”期间SO2污染物排放量中,如果忽略生产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差异性,我国“十五”期间每年对外贸易造成的SO2“逆差”约为150万t,占我国每年SO2排放总量的近6%。如果考虑生产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差异性,由于贸易增速远高于生产增速,因而,由外贸拉动的SO2“逆差”将更高。

我国目前的贸易增长方式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面对对外贸易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我国政府应该高度关注我国目前贸易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探讨贸易增长方式的可持续性。

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曾是换取外汇的重要途径。为了追求贸易利益,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走的是一条以量取胜,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道路,对外贸易结构不尽合理。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尽合理体现为“四多”和“四少”,即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强度大的产品出口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强度小的产品出口少;产业链低端产品出口多,产业链高端产品出口少;传统产业出口多,高新产业出口少;货物贸易出口多,服务贸易出口少。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贸易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和优化,目前高新产业出口比例正在逐步提高。

具体来说,在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中,传统出口优势产业中高污染、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有相当比重,如纺织、皮革及制品、化工、食品和农产品、水泥建材、焦炭、钢铁等。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位于产业分工链条的低端,我国出口贸易额的55%以上来自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品90%以加工贸易形式出口,其中,位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前列的大宗商品如笔记本电脑、等离子彩电及DVD等商品95%以上也是以加工贸易形式出口。而我国进口的产品多以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服务类产品为主,例如金融保险等无污染的服务业产品。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明显低于货物贸易,1997~2003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11.3%,同期,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长30.2%。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位居世界第三位,服务贸易出口居世界第八位。

我们初步计算结果表明:在“十五”期间,我国S02高中污染行业产品的出口约占总出口额的40%,COD高中污染行业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额的44%。

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全球7个主要污染行业的结构贡献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几乎没有大的变化,所变化的只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也间接说明我国污染物不仅来源于国内生产与消费,而且也来源于全球产品生产与消费。

2.2 出口产品的环境效率低下,产生资源环境“逆差”

我国出口产品(包括货物与服务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污染强度大,而我国进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污染强度小。目前我国贸易的绝大多数产品的单位出口产品污染强度均比发达国家高。

以纺织行业为例,我国每生产100 m棉布大约要消耗3.5 t水和55 kg煤,同时要排放3.3 t废水,产生2 kg COD和0.6 kg BOD。在40个工业行业中,纺织行业废水排放量达15.3亿t,在我国各工业中列居第五位,废水COD排放量居第四位。再例如,对我国焦炭行业的环境损失进行粗略估算结果表明,我国2003、2004和2005年的焦炭产量分别为1.78亿t、2.06亿t和2.43亿t,按吨焦排污环境损失76元推算,则2003、2004和2005年全国的焦炭生产环境损失分别达135.28亿元、156.56亿元和184.68亿元,均约占各年度工业增加值的0.3%左右。在焦炭主产区山西省,焦炭生产的环境损失占该省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则高达5%左右。我国生产吨钢的平均能耗、水资源消耗量是世界先进水平的5~10倍。而与此同时,我国正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这就意味着我国出口钢铁制成品的同时也牺牲了自己的环境利益。

2.3 出口总量增速快。产生资源环境“逆差”

我国出口总量大多以每年20%~30%速度快速增长。这种高速增长大大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根据运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CGE模型初步估算结果表明,在“十五”期间,如果忽略生产结构与出口结构的差异性,出口总量增速对SO2排放的贡献占20%左右,而出口结构变化的贡献为5,5%,但生产效率提高贡献了-5%。只有生产效率的提高减少了SO2排放。

3 目前改善我国资源环境“逆差”举措

面对资源环境的严峻挑战,近期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这是继2004年初出口退税全面下调之后,我国又进一步下调或取消了“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品出口退税,并增补“两高一资”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产品目录。这些贸易政策明显抑制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势头。2006

年秋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显示,2006年前三季度,我国原油、成品油、煤炭、未锻轧铝出口量分别下降21.8%、21.1%、11.9%、5.8%。

我国“两高一资”产品贸易政策调整对抑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势头、扭转资源环境“逆差”初见成效,但贸易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在进出口贸易管理各环节中强化运用贸易与环境综合手段,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特别是需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进一步扭转资源环境“逆差”的态势,改善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

环保总局WTO专家组初步研究建议,在进出口环节增加一个可调节的环境保护“阀门”,限制资源环境密集产品出口,鼓励资源环境密集产品进口。“阀门”可设置在以下三个环节:进出口环境关税、市场准入与准出环节、投资环节。

4 综合运用贸易手段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全方位转变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是我国实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应切实把握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以环境优化贸易增长,综合运用贸易手段加强环境管理,促进可持续贸易,减少并扭转对外贸易的资源环境“逆差”态势,将贸易的环境管理效果通过市场价格机制传递到生产与消费环节,从而改变目前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并最终实现全方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应该综合运用产品出口关税、市场准入与准出、投资等手段,加强环境管理,以环境保护优化贸易增长,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具体政策建议:

4.1 扩大出口关税征收范围,加征高污染产品出口环境关税

建议国务院在目前征收出口关税商品目录基础上,考虑扩大出口关税加征产品范围,有针对性地对纺织、化工、造纸、食品加工等高污染行业中的高污染产品加征出口环境关税。

在征收出口关税时,建议采用从量计税方式,以出口货物的数量和重量计征关税。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对低价量多的出口产品加以限制,旨在扭转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长期以来难以摆脱的以量取胜的困境,抑制环境污染严重、产能过剩、自相杀价严重和贸易摩擦比较多的商品出口,从而减少环境“逆差”,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征收出口关税应借鉴国家纺织专项基金的做法和经验,以征收出口环节环境关税的税金设立环境保护专项基金,用于相关行业环境设施建设投资、企业技改和清洁生产,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同时可设立外贸企业环境友好奖励基金,对环境行为良好的出口企业,对其实施ISO 14000、环境标志或清洁生产审计等给予资金补贴。

4.2 设计和实施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市场准人和准出制度

建议环保总局会同商务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发展改革委、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土资源部、林业局等部门,深入系统研究建立完善基于资源环境保护目的的市场准入准出制度;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侧重从市场准出方面强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手段的运用:

(1)扩大与多国环境标志体系的互认,以差别关税税率、出口退税、直接补贴、纳入政府采购计划等措施鼓励环境标志产品出口;

(2)设定环境友好型企业“白名单”,对“白名单”企业予以出口退税、通关优惠等待遇鼓励出口;以获得环境友好型企业称号、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作为建立企业白名单的基本依据;以纳入政府采购、直接补贴、税率优惠等待遇,鼓励企业进入“白名单”;

(3)以“重点污染企业”数据库为依据设定企业“黑名单”,并以强征环境关税、禁令等手段限制其进出口行为;

(4)实施更加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对“两高一资”行业,以配额、许可、禁令、限价、信贷等贸易调控手段加以抑制;

(5)限制资源环境密集型产业在国内的投资,鼓励资源环境密集型产业到海外投资;

(6)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延伸至国际贸易活动领域,针对贸易协定、贸易政策乃至具体订单等,实施不同层级的环评措施,并根据环评结论,实施包括禁止进出口、限制进出口、鼓励进出口在内的分级分类管理。

4.3 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环境准入门槛。引导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

从国家宏观层面、从外商直接投资行业结构与区域分布的调整着眼,在战略上、根本上解决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环境问题。具体策略如下:

(1)总局应尽快对现行《外商投资指导目录》提出修改建议方案,从强化环境管理,提高外商投资的环境准入门槛出发,扩大外商投资的禁止和限制类范围;

(2)明确界定和细化《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中产业指导分类中的环境要求,提出具体的标准和适用行业范围,作为《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补充细则;

(3)充分利用环保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有利工具,对外商直接投资中潜在环境风险较大的项目从严评价审批;

(4)环保部门尽快制定“绿色投资指南”。

4.4 健全进口废物贸易政策。有效防范废物贸易环境风险

提高我国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资源战略意义的认识,切实把握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强进口废物环境政策法规建设,强化进口废物处理处置环境管理,提高监管能力,严格执法。具体建议:

(1)完善进口废物环境管理部际协调会机制,强化环保、海关等相关部门政策的协调,环保部门要加大相关法规、政策的建立健全,并强化执法能力;海关部门则要牵头其他有关部门联合协作,打击非法废物贸易。

(2)将进口废物贸易列入当地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未经环境影响评价的,一律不予审批。

(3)关口提前,对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废物进口预征排污费。排污费由进口商承担,将环境损失的补偿列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