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质量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质量管理工作思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质量管理工作思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质量管理工作思路

第1篇:质量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我国党政和法律中明确规定,要结合时代不断提升对离退休人员服务工作质量水平,所以其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党政和法规执行力的单方面体现,虽然这项工作在执行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更需要我们在执行这个工作的过程中务必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以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基本原则,强化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离退休人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油田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确保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

在结合时展的前提下,高度重视离退休管理队伍建设,精心选拔一些思想作风硬、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奉献精神的人员充实到离退休管理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各部门协调配合,牢固树立“离退休老同志的事情无小事”思想,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开展贴近老同志思想、贴近老同志需求、贴近弱势老同志为内容的“转变作风,提升服务”活动,用爱心、热心、耐心、细心、诚心为离退休职工服好务,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服务优质、甘于奉献的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队伍。

三、及时转变工作思路

此项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其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工作,所包含的方面不仅复杂还很有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执行过程中不仅要不断打破陈规,不断结合时展环境,工作思路灵活,还需要我们把目光一定要放长远,把这项工作纳入到企业工作规划中,最后针对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要及时地沟通并尽快开展调查争取最短的时间拿出解决的方案。

四、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开展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离不开科学的指导,政治思想为导向,政策方面的扶持,作为这样工作的执行人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此项工作的成败,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人的综合素质程度可以得出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强化这些人的思想意识,让其认为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荣耀促使其踏踏实实在这个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还需要不断开展提升此方面管理服务水平的业务培训并将其作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考核和评优选差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服务模式要结合所服务人群特性不断进行创新

1.结合老同志的心理特点健全离退休老同志心理疏导机制

离退休老同志勤勤恳恳为企业服务奉献了几十年,他们无形之中对企业产生很强的感情,认为企业就是自己的港湾,就是自己的归宿,退休后,他们会认为人走茶凉,生活环境会出现较大的变革,如果没有得到与在职时相应的尊重,便会由衷地出现自卑情绪,心态失衡、心理不和谐的实际情况,这种情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更加明显。所以,要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政治、思想、生活和社会活动方面,全面关注老干部的生活需要,施以人文关怀,进而达到整个社会都和谐的局面。

2.为老同志开展“量身定做式”服务

随着年龄的老化,体质越来越弱,这些老人们的发病频率也越来越高,比如耳聋、说话不清楚和健忘等是他们中的通病,这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老人给予不同的照顾,不同的关怀。在此还要针对空巢老人,服务人员要进行轮番的探望和谈心,多了解他们生活上和心理上我们没有关注到的地方并加以完善和补充,还有一些退休老同志的遗属他们更容易感到孤单和无助,这就需要我们更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让他们觉得我们也是他们的家人,可以给予家人同样的爱。再有就是对待卧床老同志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对他们我们除了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心理上他们更需要我们的鼓励。总之,我们争取满足每一位老同志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温暖。

六、努力解决突出问题

油田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其发展进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体制改革和调整利益关系等,改革和调整过程中不可能达到处处满意人人开心的状态。所以,这使得一些遗留问题,这些遗留问题在人员离职退休时最容易产生并强化矛盾,在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因体制机制改革、利益关系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离退休员工将要离职时,他们会更急切地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这需要我们在进行充分的走访和调查后,结合实际和多方面意见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注意在制定解决方案时一定要遵循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还要做好解释工作,为退休人员的满意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第2篇:质量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管理观念

建设工程管理理论是完善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的基础依据,在当今建设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不断发展更新的情况下,各种新型建设材料也在不断的被应用在建设工程中,而这给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为了能够完善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与管理体系,改进建设工程的管理手段与方法,促使建设工程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就需要对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理论进行改进与完善。以下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体会,从管理思路、施工材料、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以及质量控制等几方面的管理理论入手分析,来探讨了完善管理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思路的转变

建设工程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由于受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与管理观念都是固守成规,毫无新意的。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督促施工单位按时完成计划中的某段时期的任务,且以无限度的追求最大产值为主要生产管理目标。这样的管理观念与思路在现如今愈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显得格格不入,很难实现良好的建设工程管理效果。为此,必须要促使建设工程企业加快转变管理思路与经营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促使管理理念适应现代建设市场的发展需求。在具体的工程实践应用中,工程管理理念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而不能以计划为依据,生产管理的目的要以获取经济利润为主要目标,而不能以追求最大产值为主要目的;要以现代先进的工程管理观念进行管理,而不能以行政指令为管理手段。只有按照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转变管理工作思路,加强管理理念创新,才能确保建设工程管理工作能够适应现代建设市场的管理需求。

2、施工材料管理理论

在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进场检验与取样检测,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材料控制是工程的经常性工作,具有涉及项目多、工程量大的特点,应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联合管理。监理单位主要负责抽查进场材料的质量,如石骨料、砂等是否具备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水泥、机械、钢材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坚决不能使用。钢筋、混凝土等作为建设施工的重要材料,对其监理取样工作必须有见证人在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取样试验,并经各方签字认可。另外,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率较高,对质量控制也起到关键作用。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也十分重要,在运转过程中,结构的应力状态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如施工中常见的温度裂缝问题。经大量实践证明,混凝土中常见的裂缝,多是不同程度上的表面裂缝,如由于温度梯度而造成的寒冷地区温度骤降也会带来裂缝现象,因此混凝土的保温也对表面的早期裂缝起到决定性作用。

3、施工技术管理理论

施工技术管理是建设工程企业的重要制度。一般情况下,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实现相互监督与协调,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能力。任何企业中的建设工程都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作为建设工程的技术管理者,应参与图纸会审、编写施工方案等各环节,并根据建设工程的技术措施,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并尽力做到节约成本,加强监督管理手段。根据具体情况,应实现对特殊结构及特殊部位的技术交底,组织日常检查顺利开展,包括样板活动等。另外,建设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中还应涉及新技术、新工艺的质量鉴别,实现分部工程与一般工程的质量评定、竣工验收等,加强对工程质量与安全的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如果是大事件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负技术管理责任。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再加上小组活动,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的监督,并对监督资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加强技术业务的学习与安全教育。

4、施工技术交底管理理论

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是建设工作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环节。只有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才能保证各项专业的顺利实施与合理配合。而技术交底管理理论的健全则可以使施工人员更好的认识到技术交底工作的重要性,使其在施工中能够充分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掌握建设工程的特点及其要求,从而做到对整个建设工程施工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以更好的开展工程施工。一般来讲,建设工程的技术交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工程合同交底。 (2)设计图纸交底。让施工人员对图纸有所了解,包括建设的功能、特点、主要部位和特殊部位等。(3)施工组织交底。让所有施工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有所了解,并掌握施工方法、施工部署情况、施工计划以及完成任务的手段、方法与组织形式。(4)设计变更交底。主要对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交底,必须迅速、及时,避免不必要的返工与浪费。(5)新技术项目交底。

5、施工质量管理理论

若想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提出质量战略,在企业中塑造质量体系。只有通过战略策划,并加入更多的质量文化内容,才能真正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的变革。实际上,建设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并不是管理思想与理论的缺陷,而是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的必然结果。因此,这也对建设工程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则需要在技术与方法上进一步改进,质量管理作为建设工程中的一个子系统,应考虑与其他系统的结合、一致,实现整个系统的全局最优化。质量管理作为建设工程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其方法与手段的实施需要随着工程管理目标而改变。目前,我国建设工程管理正面临经营革命,由传统的生产导向、产品导向以及销售导向转变为更深层次的市场导向、成本导向以及人文导向。也就是原本内向的质量管理需转变为外向型、系统化的管理体系,根据管理学原理,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应随着方针、政策及目标的不断变化而调整,这也是未来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体系必将在未来得以发展。

6、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施工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建设工程的管理手段也要随之不断改进完善。而这些又离不开最新的工程管理理论支持。传统的工程管理理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新型材料、新型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人们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建设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质量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开展电网物资质量管理工作的意义,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对电网物资采购质量管理的工作思路,结合目前电网企业的实际情况,重点对采购计划制定、供应商选择和物资分类等方面的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提高电网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价值。

正文

1 电网物资质量管理的重大意义

1.1加强电网物资质量管理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企业和社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电力行业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的基础性、公益性行业,还是连接上游发电侧和下游用户侧的桥梁和纽带。电网事故不仅会造成电网企业自身的重大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电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关系到相关方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当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掌握了特高压技术,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最先进、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电网企业之一,设备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更加凸显,电网物资的质量在电网工程质量链条中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物资在采购阶段的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2加强电网物资质量管理是电网发展的要求

电网物资管理也是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建设工程前期建设的重要准备工作。一般而言,电网物资消耗的费用将占到整个项目建设成本的60%以上。因此,做好物资管理工作对提高电网工程项目建设水平、促进相关技术进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对于物资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进行质量控制,因此,采购质量管理成为电网物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电网工程项目建设正常进行的基础条件。因此,加强电网物资采购质量管理是改善电力企业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指标,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2 电网物资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对电网建设而言,每个阶段的物资质量管理工作都非常重要。在物资管理的不同阶段,质量管控的工作内容不同,根据物资管理实施的不同阶段,将质量管理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2.1事前质量控制。实践中,在物资管理实施前所进行的质量管理称为事前控制。其重点在于做好物资的管理准备工作,并将该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事前质量控制 主要内容有:1)物质准备。主要是对工程项目建设中所需设备、原材料以及相关构配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需用到的设备和装置,严格检查其使用性能和技术指标,并准备质量检测机具、设备以及质量控制装置。2)技术准备。熟悉、审查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需求计划、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指标、有关资料和图样等内容;调查、分析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条件,并确定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从而确定验收标准、计量方法以及相关质量检测技术。

2.2事中质量控制。在物资管理实施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就是事中质量控制,它是物资质量管理的关键。一般而言,事中的全面控制重点是计划申报、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和供货的质量及进度。其中,合同在质量管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合同必须明确规定各供应商应承担的质量责任,并对检查方法、检验手段以及检查结果处理等进行明确的界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合理组织相关物资的使用,并尽量减少物资的实际损耗。

2.3事后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的重点是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和评定。对安装的设备进行严格的试验和检查,以证明设备的性能、指标达到采购的要求。在电网设备投运之前,还要对其进行一次严格的质量把关,以验证该设备的质量指标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从而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质量管理的重点主要在于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想更好的对物资的质量进行管理,必须加强事中质量控制,而物资采购质量管理是其中的关键,其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对供应商产品质量进行监督,通过监督,督促供应商从源头上预防物资质量问题的发生。

3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工作思路

经过长期实践,国家电网公司的物资质量管理体系和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物资管理体系逐渐完善,正在向着全过程质量管理迈出关键性的步伐。采购质量管理不再是管理物资本身的质量,对于规格、型号繁多的各类电网物资,现有人员、技术储备远远不足以确认众多专业性的质量问题。采购质量管理更侧重于对采购活动各个细节的过程控制,对采购物资的质量管控已经贯穿于物资的设计选型、合同签订、加工制造、运输及仓储等采购供应的各个环节。

4电网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分析和探讨

4.1 电网物资采购质量工作现状

目前,国网公司对供应商产品的质量监督方式主要有监造和抽检。监造是监造单位按监造服务合同约定,派驻专业人员到供应商现场,对设备材料的制造质量及进度进行全过程的监督见证,监造采取的方式是驻厂监造;抽检是指项目单位或检测机构依据公司相关标准、供货合同以及国家有关标准,利用检测设备、仪器,对所采购物资随机抽取,进行有关项目检测,检验物资质量的活动,抽检的方式主要是厂内巡检和厂外送检。

4.2 对电网物资采购质量管理的几点思考

随着国网公司物力集约化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物资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根据近年来国网公司对电网物资质量管理的情况看,当前国网公司面对的供应商越来越多,供应商对质量管理的水平也参差不齐。随着电网建设飞速发展,要求物资供应环节更加简便,更多的物资已直发施工现场。此外,协议库存物资的供货时间和地点相对分散。这些问题都已经给物资质量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仅仅依靠以前单一的监造和抽检监督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管理的要求,物资质量管理必须贯穿于整个采购过程,我们还可以从计划申报、供应商管理以及物资供应等方面入手,共同加强采购物资的质量。

4.2.1在采购计划申报阶段,除了从项目设计、设备选型等方面引入标准化管理以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计划中技术规范的审核,避免技术规范存在漏洞,从源头上确保计划采购的物资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4.2.2供应商选择对采购质量管理非常重要。首先,需要从质量体系、资质业绩、技术能力等方面对所有的供应商进行管理和评定;其次,对通过评定的供应商按照优选等级进行分级管理,并与物资质量监督、采购招标工作进行联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引导供应商自觉的进入更加规范、合理的采购竞争机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供应商过多对监督工作造成的不便,提高物资质量监督的效率。

4.2.3按照物资对电网运行安全的重要性,对物资实施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类别的物资,制定相应的质量监督策略,保证监督的有效落实。

A类物资,指单位采购金额大,对电网运行存在重大影响的主要设备,如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组合电器等。对A类物资,可全部委托有资质的设备监理公司实施驻厂监造,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督,除此以外,对每家供应商每年还要进行一次抽检,由国家级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产品性能进行全面的检测。

B类物资,指采购金额和份额相对较大,对电网安全运行有较大影响的关键设备,如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等。对B类物资,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厂家对其出厂试验实施关键点见证,此外,对每家供应商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抽检,抽检可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也可利用自有检测设备检测。

C类物资,指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但采购数量很大,供应商数量较多,生产周期短的设备材料,如10kV配变、线路金具、导线等。因为这类物资供货量大,有一定的样本空间,可以结合物资供应中心库的建设,在各省公司统一进行配送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厂外到货抽检。

D类物资,指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现阶段检测难度较大的物资,对这类物资由于各省、市公司缺乏一定的检测手段,建议在国网公司层面实施统一的定期检测。

第4篇:质量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6.59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1708-02

药具管理工作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无论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还是今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都离不开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其中避孕药具是一项重要的节育措施,如果药具发放服务管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顺利推进,更影响人口与计划生育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好药具发放服务管理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重要体现,对巩固团结的局面,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做好药具发放服务管理工作是对有效降低政策外怀孕,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由“孕后补救型”向“孕前服务型”转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开展知情选择和优质服务,减少意外妊娠、保护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让广大育龄妇女更方便、更安全的使用各种有效避孕药具,这是对计划生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1 落实岗位、完善制度

药具管理人员要落实自己的岗位,明确个人工作职责,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宣传效果,加大管理指标,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促进工作效率,及服务水平的提高。2 规范管理,保证药具质量,确保药具供应

2.1 建立基础设施完备的储库,确保避孕药具质量,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存放药具库房勤通风,保持干燥,做到“四无”“三防”,将库房温度控制在0-3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之间。

2.2 避孕药具堆放有序、要按品种、规格、有效期分层堆放,实行色标管理,摆放整齐,挂牌示意,一般要求堆放距离墙壁大于30厘米,垫高大于10厘米,码高不超4米,其间距离为30-50厘米。

2.3 好出入库,清仓查库制度。药具入库要进行验收,认真检查药具名称、规格、数量、产地和有效期,并做好记录,出库按照批号管理原则,保证质量,及时发放,记录完整,对库存的数量、药具的品种、规格、型号、有效期等情况了如指掌,保证出库药具无质量问题,重点检查各村避孕药具发放和随访记录,在检查账册的同时,通过走访使用药具的育龄群众进行核实、严把药具进出口关,确保药具质量,监测药具不良反应,大力宣传药具知情选择

2.4 保障供应,满足需要,要求保质保量、按时以最佳的服务水平向需要者提供避孕药具。就是说,数量要充足,质量要完好,到货要及时。要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的育龄人群对避孕药具的新需求,研制并推广使用更加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新技术,新品种、新剂型。要随时掌握需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供应、发放渠道和品种数量,杜绝断档脱供现象发生,使保障供应,满足需要真正落到实处。3 健全服务网络,开展优质服务

按照方便群众、资源共享、便于管理、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原则,积极构建“都渠道、全方位、开放式”的社会发放模式。多途径供应,在城镇主要靠社区服务网络和市场零售相结合,在农村主要靠基层服务网络免费发放的基础上,提高避孕药具的易得性,必须做到乡镇有药具管理员,村级有药具发放员,充分发挥村级计生联系员作用,做到月随访制度,真正建立人员充足、网络健全、队伍稳定的保障机制。必须把农村育龄群众作为药具服务重点对象,不断健全和完善县、乡镇、村各级服务网络,要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变管理对象为服务对象,以服务促成效,切实做到“送药具上门,送技术上门,送服务上门”,做到基层满意,群众满意。4 强化药具队伍建设,提高药具管理能力

随着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的发展,药具管理的科学含量不断加大,对各级药具管理人员的文化和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首先,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基人员业务素质水平低的现状,加强培训力度,定期开办培训班,使基层药具人员做到“三懂、”“三会”、“三到户”,即懂药具基本常识、懂药具基本使用方法和副反应处理;会宣传、会管理、会指导;宣传到户、送药具到户、咨询随访到户。其次,针对药具使用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药具管理人员应向其讲解药具的避孕原理、使用方法、副反应和处理办法。第三,在药具管理人员向服务对象充分介绍避孕药具使其完全了解的基础上,服务对象选择最有效,最安全、最适宜的避孕节育方法,真正做到知情选择。5 加强药具宣传,把知识交给群众

首先、要宣传国家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宣传避孕药具在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启发群众的思想觉悟,帮助提高使用药具避孕的自觉性;宣传药具避孕节育知识,通过宣传让广大育龄夫妇懂得药具避孕原理,药具种类,使用方法,适应症与禁忌症。

其次、宣传形式要多种多样,从总体上讲,城镇一般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举办避孕药具知识培训班,避孕节育知识图片展览、宣传专栏、广播、电视、幻灯、标语编印资料、文艺演出、组织演讲赛,开展咨询活动等。农村除可采用以上的方法外,更主要进村入户送知识上门,采取面对面交流方式,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因人施救。

再次、重视加强药具的宣传是做好药具计划免费发放的保证措施。药具避孕节育知识一旦被群众掌握,一方面将会进一步促使她们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将会进一步提高避孕药具使用有效率。宣传教育要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宣传形式要多种多样,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宣传内容要注意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6 创新药具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6.1 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作为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用新的视角认识药具质量,用全新的质量观指导药具质量管理工作,转变观念、创新机制。

6.2 模式创新,药具质量管理覆盖药具工作全部环节和过程,构建全员参与的合理模式,是取得药具质量管理工作新突破的基础。

6.3 服务创新,随着药具使用的知情选择,优质服务,对质量服务从内容到水平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质量服务水平,就是要在质量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提升药具的服务水平,为广大育龄妇女提供多样化的安全,有效的新型避孕药具,促进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第5篇:质量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

水利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在防洪、排涝、减灾等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障与推动作用,也深深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与生存。当前,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水利工程建设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当前的技术与管理水平都得到了提升,并形成了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但是在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一、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从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到竣工、投入使用,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潜在的影响因素,引发意想不到的事故,给工程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总体来说,水利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的专业技术革新或者是施工工艺的进步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带来的影响,例如需要增加环境保护的要求或者施工工地文明建设的要求等。除此之外,也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者工程本身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例如,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给工程带来了自然环境变化,导致工程无法顺利实施,或者使施工人员遭受生命安全的威胁。

2、工程进度因素

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原因而影响了工程的进度而使得工程没有按照正常的进度而进行,就会使工程受到不必要的影响。工程进度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因素产生的影响,主要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不过硬,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没有按照设计方案而进行,或者施工的时候无法达到方案中技术标准的要求。在前期决策和设计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工程中一些意外事件的出现和处理方法。例如当材料供应不及时时该如何处理,当出现异常天气的时候如何处理等。如果没有在前期将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及解决措施制作成预警方案,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进而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二、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施工队伍及施工人员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通过人来进行控制和实现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的行为有关。由于人员对施工过程的直接参与,使得对人员的管理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处于关键位置。当前我国的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普遍过低,成为制约水利工程质量提升的一个重大问题。

2、施工材料方面的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的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将永久的保存在水利工程中,成为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水利工程项目中材料和相关产品的投资额占到总投资额的百分之六十,足以见得材料及其相关产品的重要性。一些质量不过关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给施工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并且施工单位还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更加剧了施工质量的危险性。

3、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不仅应重视对材料、设备的应用,也要注重对技术的管理和应用,两者的结合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源于施工技术不过硬而产生的施工质量问题也不在少数,充分说明了提高施工技术也是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三、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具体方法

1、树立现代化的质量管理观念

由于水利工程质量问题导致的洪涝灾害时有发生,给我国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对于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管理人员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应确保质量,因此,施工中涉及的各方人员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将质量管理意识渗透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将质量管理作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1]。同时,要树立精品工程的理念和质量观,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吸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工作思路,拓宽工作方法,将精品管理理念和质量管理理念贯穿于水利工程的始终。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还有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不仅能够培养出优良的人才、提高建筑材料质量,同时也能有效起到约束施工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行为。同时,质量管理制度也能够保障施工团队内部管理制度的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提升施工团队的管理技术和水平,提升施工团队中所有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质量管理制度能够迅速的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集结到一起,并实现对施工地点的周围环境考察与市场调研,同时,要严格监督施工中各种人员的行为,防止出现不正当行为耽误施工的进行[2]。在水利工程施工结束之后,要对施工中不合格不过关的环节进行指导,以规避风险、降低造价。

3、注意采购材料的质量

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好坏,因此选择质量较好的施工材料,就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了最基本的保障。因此,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在水利工程施工开展之前,就要严格树立质量为上的基本观念,使施工现场从上到下所有人都意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防止可能出现隐患的各个环节。由于水利工程施工一般在短时间内的工程量巨大,因此就更加需要施工各方能够共同合作、同舟共济,在施工的过程中确保材料的质量,减少偷工减料的现象,以确保施工质量。

4、保障施工中所有环节的顺利进行

施工过程中的严格管理是尤为重要的。施工环节是水利工程由设计图纸变成实物的具体过程,是水利工程从无到有的过程,施工整个流程中的各种规范、标准是实现质量控制的关键[3]。在这个过程中,所有施工人员都要从全局角度出发,做好分内的工作,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质量控制。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要相互之间进行积极的沟通与探索,通过强有力的合作,来实现水利工程施工中所有环节的正常运转。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安康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各部门应加大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提升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水平,将质量管理意识渗透到从上到下所有员工的思想中,并贯穿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同时,应鼓励质量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以带动水利工程的未来发展。相信在业内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水利工程将向着高质、高量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经济与人们生活水平也会随之不断攀升,最终实现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金鸿.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广东水利水电,2007,04:73-76.

第6篇:质量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摘要】笔者自身在民营医院从事管理工作,以如何在新形势下民营医院建设的规范管理,结合医院管理工作实际,提出若干拙见及设想。

【关键词】规范管理 医院建设 医疗质量 发展趋势

【Abstract】the author''s own work in management in private hospitals in the new situation, how to private hospital construction standard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hospital managemen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ideas.

【Key words】Standard management Hospital constructionMedical quality Development trend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鼓励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多头办医,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遍及城乡。对缓解国家财政压力,缓解“就医难”的现状起到了积极作用。规范管理对民营医院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特色之路有着重要意义。

1 规范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所谓规范管理,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对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使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相互衔接、密切配合;使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促进医院的各项任务与目标圆满实现[1]。根据医院年度工作思路,从制订计划着手,并针对计划内容进行层层分解落实,明确督办科室、责任科室、责任人、完成时限等。制订周例会制度,对工作思路和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制度及时修改和完善,通过实行各项管理制度,增强全院职工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从而将医院管理纳入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规范运作之中。

2 强化科学管理意识,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卫生部关于《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制定一系列医疗质量考核标准,每月对各部门、各科室、各环节展开质量检查。临床科室以医疗文书书写、核心制度执行、操作常规落实、医疗缺陷控制和患者满意度为重点;医技科室以各项检查登记、检查报告单书写、临床满意度调查为重点;护理部以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优质护理为重点。把医疗质量、医疗技术、医疗服务相结合,不断优化组织、技术、队伍结构,实现持续发展。

2.1 重视门、急诊工作。门、急诊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为提高医疗质量,医院可安排高年资医师坐诊,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职能科室每周对门诊日志、处方质量进行督查。医院应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并通过反复培训,提高抢救成功率。

2.2 加强病房医疗质量的管理。院长坚持每天查房,总结上周工作,布置本周工作,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并落实,协调科室之间的矛盾,使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相互衔接、密切配合。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人回访制度、急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病历是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医疗纠纷时医患双方举证的重要材料。应对出院病历严格筛查,合格后方能归档,筛查有缺陷的病历及时通知责任人修改完善后再归档,保证甲级病历达98%以上。

2.3 加强辅助科室质量控制。职能科室定期对医技科室工作流程、操作规程、报告质量、室间质控、病人随访制度进行检查,对医疗仪器消毒、保养、维护进行抽查。

3 建立优秀人才队伍,健全专科建设

3.1 营造独特文化理念,增强员工凝聚力。文化建设是医院深化管理、树立品牌、加速发展的重要部分之一。民营医院要想长久经营,良好发展,必须要营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医院文化理念。即:坚持以人为本,以诚信经营为宗旨,以优质服务为基础,以高效低耗为目标,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把树立品牌效应与促进医院整体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优质医疗水平与先进的医疗设备,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等方面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3.2 民营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依靠自己培养。人才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要提高医疗质量,首先要提高人才素质。医院应定期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院指导、处理医学难题,并对全院医生强化培训。同时,还应组织医生参加国家级学术会议,通过人才培训,培养出一批年富力强的知名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从而确保医疗质量。

3.3 根据自己的医疗特色和优势,医院按照“小综合、大专科”的模式,坚持走专科专病建设的发展道路。先做“强”,再做“大”,提高病人复诊率,以此带动医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4 建立监督、考核体系

医院应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医疗、护理质量考核标准,院感考核标准,将各项考核结果列入绩效工资,明确规定各级人员职责、目标任务,调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建立病人监督机制,每月向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院办根据病人反馈意见和建议,督促各部门限期整改。职能部门检查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重点查处违规、违纪事件。坚持质量考核制度,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每周有布置、每天有落实,每月有总结。

5 民营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

民营医院本身属于企业的范畴,需要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理念和运作模式。今天我们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去剖析民营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

5.1 进一步强化医院管理

要想不断适应当今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的竞争,就必须有规范的管理做基础。医院不存在没有管理的机制,也不存在没有机制的管理,要加强企业管理,就必须建立决策机制、质量和成本、制度和标准、思想和政治工作、监督和考核等五大管理体系[2]。民营医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决策机制,从绩效管理入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2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资源作为卫生事业第一资源,如何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快人才的培养,是保证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一是高薪聘请有学术影响力、有创新工作能力、有领先科学技术水平人才,实行双重管理 ,既是医院管理者,又是学科带头人;二是选拔业务骨干送到院外进修学习、深造;三是与高等院校合作,选拔优秀大学生签订用工合同,定向培养,保持医院人才梯队队伍建设;形成不断积累和提升的惯性效应,推动医疗、管理、营销等各项工作稳健发展。

5.3 进入医保体系

民营医院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成为医保定点医院。要想成为医保、新农合、商业保险定点单位,必须规范管理,取得政府部门认可。

5.4 规范服务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打造服务品牌。

每个岗位制定标准流程,做到服务有指导、有督查、有落实,重点培育医院文化、医院品牌,在医院辐射区域内树立“诚信”、“品牌”形象。沟通医院与周边的关系,让当地居民接纳医院并宣传医院,从而迅速站稳脚跟。在提倡病人至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同时树立医院品牌效应,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总之,民营医院的发展,必须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重点,通过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稳定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健全医院管理体系,加大特色专科服务理念、管理模式的宣传,扩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进医院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第7篇:质量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1、思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

2、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我年月份来到公司第三项目部工作,担任项目部资料管理工作。资料管理工作比较琐碎,但为了搞好工作,我不怕麻烦,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熟悉了资料管理的工作,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在这一年中,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

(1)收集整理齐全工程前期的各种资料。

(2)按照文明工地的要求,及时整理齐全文明工地资料。

(3)收集保存好公司及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及会议文件工作,并把原来没有具体整理的文件按类别整理好放入文件夹内,给大家查阅文件提供了方便

(4)做好各类文件、图纸,下发、传阅及传递工作并将文件原件存档。根据项目部规定,对文件进行相关部门的下发、传阅、传递,接收部门在文件原件上进行签字确认,并将文件原件存档,做好<<资料借阅登记表>>督促借用人归还资料。

(5)做好本工程的工程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步,工作质检员要配合资料员的工作,每次质量检查时资料员应参加,并由资料员记录原始数据,填入验收记录表中。

(6)负责工程资料的保管。核实工程资料的完整情况,对折皱、破损、参差不齐的文件进行整补、裁切、折叠,使其尽量保持外观上的整齐划一。按资料内容特征对文件资料进行分类,将属于同一卷的资料用档案盒装订后入柜保存。并定期对文件资料进行核查,对遗缺文件进行追查,查明原因。

(7)工程资料应认真填写,字绩工整,装订整齐,一看一目了然,以便以后检查及归档带来方便。

(8)登记保管好项目部各种书籍、资料表格。

(9)及时作好资料的审查备案工作。资料管理工作正进一步完善规范,我今后会再接再厉把工作做的更好。为了项目部工作的顺利进行,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我还积极配合其他同事做好工作。

3、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4、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公司及项目部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以后日子里,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衡量一个工程的好坏,除了通过工程实体反映外,资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通过资料能反映出工程所使用材料的优劣、工序之间的交接是否符合要求,工程是否按图施工等等。所以监理资料员在监理工作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监理资料员,要严格把好这道关,做好资料的收集、复核、整理工作。那么,作为一名监理资料员,如何才能做好资料的管理工作了?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重视对资料的管理,做到“资料预控”

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是做好资料管理的必备条件。因为很多人都认为现场决定一切,资料只不过是现场的附属物、是可以补,甚至可以写“回忆录”的,以至于出现工程进行了很长时间,资料还是一片空白的怪现象。更有甚者,有的工程资料是竣工后闭门造车一次性“造”出来的。试想,不见证取样、不进行任何试验编造出来的资料能真实反映工程实际吗?要知道,工程建设监理资料是项目监理机构对工程项目实施监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工程建设过程真实、全面的反映,对控制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如果资料不符合要求,工程实体质量根本就无从谈起。

由此,我们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对资料的管理工作,要坚持报验必须资料先行,争取做到“资料预控”。所谓“资料预控”是指在施工前就对工程的施工过程应具备的基本资料有个整体轮廓,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每一个工程从基础到主体、到装饰直至竣工验收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规定,有章可循。通过资料预控,可以做到对报审资料提前审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到资料与施工同步。

二、熟练掌握各阶段资料收集的范围及内容

三、加强资料和现场的联系

四、加强与业主及施工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

五、要加强学习

第8篇:质量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摘要对标管理工作是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本文通过阐述企业对标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及开展对标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寻实施对标管理的措施方法,以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关键词对标管理实践探索

对标管理是指在企业经营环境持续变化、竞争对手不断升级与更新的情况下,通过设定标杆、比较分析、制定措施,实现创新超越的一种管理方式,核心内容是完善本企业的管理平台和指标体系,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对标管理不仅是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还是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过程,是全局性、全员性的工作。

一、对标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1.制定对标方案

建立对标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应成立对标管理工作组,首先对同行先进企业进行调研,将调研单位指标情况与自身历史水平的纵横比较。在全方位、多角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对标实施方案,明确对标项目和工作开展程序。

2.建立对标体系

通过前期的积极调研,结合企业历年的工作经验和目前的指标现状,建立对标指标体系,可以包括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和财务管理指标等。从指标差异找到管理差距,层层分解落实,全面缩小差距,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对标管理与控制格局。

3.总结先进经验

在实施对标管理过程中,坚持动态比较与持续改进的原则,采取指标周分析、月总结、专题分析相结合的模式,总结对标进展与取得的成效,剖析存在的问题,制定下步措施,实现持续改进。

二、实施对标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在开展对标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企业把对标管理工作简单的视为某个部门或某个环节的工作,而并没有跟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流程和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相结合。对于如何开展对标管理,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没有打开思路,存在“重填报、轻分析,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导致对标工作开展未能与企业日常管理有机融合。二是部分指标设计尚需逐步完善。由于信息资源匮乏,在同行指标的寻标过程中存在障碍,特别是同行业关键性指标受到保护的限制,能够获取和借鉴的资料不足,影响对标指标的科学设置。三是指标分析深度不够。对标工作还仅限于单纯的指标比对,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不够;从客观上比较分析的多,从主观和管理理念、手段、方法、流程上比较分析的少,特别是对管理上存在的难点问题做专题性分析不深入。四是对标管理考核奖惩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由于难以对对标管理工作的优劣程度进行量化,只能是运用描述性的标准,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过于注重指标完成情况而忽略了对对标过程和实施效果的考核评价。

三、探寻实施对标管理的措施方法

1.完善对标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过程控制

一是树立“指标对标为先导、管理对标为核心、绩效提升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全面规划对标工作,并选取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标杆,明确对标原则、

重点、目标、范围和实施步骤,把阶段性重点任务与对标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对标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二是要制定对标管理制度,建立对标管理运行机制。实施对标管理应建立5项制度,即信息制度、评估制度、过程控制管理制度、专报制度、交流制度。注重业务流程和工作流程的完善,管理手段的创新,指标数据、管理经验及管理手段的积累。三是科学选取标杆,建立对标管理信息数据库。明确在哪些方面对标,并确定相对应的标杆企业。企业可以根据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对标目标确定一个标杆,也可以同时选取多个标杆。四是建立对标指标体系及调整评价方法,确定不同阶段的量化指标,并在工作质量、完成时间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合理确定对标指标值,注重数量和质量,开展广泛的经济技术指标、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对标工作。对标要坚持全面比较、动态比较、持续改进完善提高等原则,开展差异性分析、阶段性分析、单一性分析和综合性分析。

2.以对标管理为主线,不断整合其他管理方式

对标管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对标管理的定义和对标、追标、达标、创标四个阶段来看,对标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管理方式一样着眼于产品、服务和过程等。企业要转变经营思路,以对标管理为主线,整合企业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实现管理创新和经营创效。形成以对标为主线、以对标谋发展、以对标促创新的整体一盘棋工作格局,逐步构筑对标管理企业文化。

3.创新对标工作思路,推动管理科学化与规范化

正确认识对标过程管理,对标不仅要对技术,更要对管理;不仅对目标,更要对过程。对标的过程就是把企业发展的压力和动力,传递、分解到每一层级的管理者和员工身上,明确责任主体,细化指标分解。树立“在对标中学习、在学习中改进、在改进中创新”的理念,通过开展对标工作引导员工认清本企业与标杆企业的差距,不断创新,学习和借鉴标杆企业的长处,分析标杆企业的短处,推进企业管理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4.建立对标管理的考核制度和长效机制

第9篇:质量管理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教务 教务管理 信息化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务工作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打造优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务服务平台。其职责是认真落实学校的工作安排,努力完善、细化各项管理措施,加大对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面广、量大,事务性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具有繁杂、琐碎、应急等特点。随着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务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此,必须对一些常规工作做出具体的梳理和规定,将各项教务的常规工作做好、做实,使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教务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关系到学校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务管理工作运行的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素质培养的水平,决定着学校的综合水准。那么,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高职高专院校教务管理工作。

一、开展职业教育科学研究 , 掌握职业教育基本规律 , 做一个改革者

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科学研究 ,掌握职业教育基本规律。教育基本规律分为教育的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探索、研究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研究教育如何主动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如何依靠教育;后者着重于研究专门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 ,研究如何处理好人才培养与严格管理之间的关系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探索、研究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高专教育。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高专教育的实质,就是需要符合中国国情,也要了解、借鉴外国高等教育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做一个懂得教育客观规律的教务管理工作者。

二、 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基本任务, 做一个实干的教务工作者

高等院校的教务工作者,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达到我校培养出“高认知、高技能、高素养”人才的目标,必须坚持以抓好教学工作为主 ,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 ,只有把学校工作的重点放在教学上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才能办好。所以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全面开展。我认为高等院校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牢固树立教学为主的思想。首先 ,要从学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中认识其重要性, 毫不动摇地坚持培养合格人才是学校的基本任务 ,搞好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同时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 ,使广大教师专心致志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为人师表 ,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和影响学生, 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尊师爱校、勤奋学习 ,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使机关与后勤各部门的工作人员 ,都能积极地为教学服务 ,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踏踏实实地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条件。只有全体师生职工都从思想上明确了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才能团结一致、同心同德, 共同把学校工作搞好。

(二)严格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灵活并妥善地安排教学、劳动、社会活动, 课外和校外活动 ,以期建立起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时数必须保证,生产劳动时间必须坚持 , 必要的社会活动和课外、校外活动要分别不同情况妥善组织。对于非教学活动要严格控制,决不允许冲击和干扰教学。坚持以教学为主,不仅要合理安排时间,而且要尽可能地使各项工作的内容围绕教学 ,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校实行DL模式,即“工作中学习”,工学结合施教,目的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一种灵活、可选择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顶岗实习的同时,利用工余时间进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这种学习模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收到在学校课堂上不可能收到的效果。树立了“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我校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落实能力目标,突出素质教育。学校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组织学生融入先进文化的学习,开展陶冶情操的体能体魄训练,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国家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加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实习以及日后进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高职高专院校教务管理工作者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管理工作。

创新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方向。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创新中发展着,做为为社会输送各种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必须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教务管理工作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摸索新经验,开拓新思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吸收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在创新中打开新的工作思路,设计适合本校的教务管理方案,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新时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服务。因此,无论是着眼于目前以大众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还是展望未来以普及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都必须对传统的教务管理进行从管理理念到管理实践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高专院校教务管理工作要明确职责,发挥职能,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教务管理部门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具有严格的时效性和计划性,由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教务管理部门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四、高职高专院校教务管理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众所周知,教务管理工作常规多、更新少、方法陈旧、手段落后,影响工作效率,加上注重教务工作的完成情况,忽视了教务过程的质量管理,使整体管理效率不高。要改善这种状态,必须首先更新与现代化教育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与管理思想,依照现代管理原理的要求,做到管理知识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理念现代化。突破传统教务管理的束缚,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使教务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教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CRP管理软件,用于教学计划管理、师资管理、考务管理、教材管理、课表编制、设备管理等,不断开发完善CRP系统的强大功能。其次,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实现全校和各院系教学资源的共享,不断更新校园网中各个板块的内容。再次,在计算机辅助教务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务管理无纸化、网络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要求,建立起一种创新型的教育管理机制,确立现代教育管理观念,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现代高职高专院校教务管理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五、端正思想 ,做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