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

网络可视化管理精选(九篇)

网络可视化管理

第1篇: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网络维护;数据可视化;拓扑图

0 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固定宽带网络作为一种高效、低价和稳定的互联网接入方案仍然是目前用户的首选。随着用户数量的与日剧增,相应的通信基础设备也在不停的增多。目前,基础通信设备的数量已经很难用常规的方法进行管理和维护,在可预见的将来,大量的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用户信息监控将成为网管部门工作的难点。如何在大量数据的状态下准确定位设备,维护设备,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工作实践中原管理方式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1)维护人员使用传统的手工输入命令的方式进行网络设备的信息检索与维护。这种原始的方法一方面人工输入的方式增加了错误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人工输入方式效率极低,无法应对未来发展。

(2)没有严格的权限管理。权限的开放使得所有维护人员都可以对设备进行管理,甚至越权管理。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办法追溯问题原因,追究责任,造成过程不可知、结果不可控的问题。

(3)设备数量的增长导致维护任务的增多,在保持原有维护人员和管理方法的情况下,会造成管理跟不上数据的增长的现象。没有一套实用又简单的管理程序代替工作人员完成繁琐的数据整理工作将会使管理任务堆积,设备可靠性降低。

针对以上问题和矛盾,设计并研发了网络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现有城域网中设备的管理,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对设备进行图形化检索和展示,降低了底层维护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简化了操作流程。同时,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用户上网信息,分析并进行过滤处理,能够提高错误定位效率,极大提高了障碍处理的速度。

2 网络设备管理系统

网络设备管理主要针对接入网络内的以下几种设备:

(1)OLT(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是光线路终端,用于连接光纤干线的终端设备,可以与前端(汇聚层)交换机用网线相连,转化成光信号,用单根光纤与用户端的分光器互联。

(2)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

ONT是光网络终端,是xPON网络接入方案中的产品,是一种用于用户端的光网络设备,主要应用于最终用户。

(3)ONU(Optical Network Unit)

ONU是光网络单元,也是一种用户端的光网络设备,他与用户之间通常还有其他的网络设备,比如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等。

针对网络结构的特点和具体的业务需求,系统主要分为用户账户管理、上网信息管理和设备信息管理三大模块。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

①系统采用B/S架构,以HTML5通过浏览器呈现数据,无需安装客户端,能够适应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平台。②系统基于开源数据库存储数据,自主加密数据储存,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充分保证。③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维护能力,能够辅助管理人员,将管理人员从繁琐、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维护效率,真正实现软件适应用户。④系统数据展示方式多样,除了传统的表单方式,还有更加直观的图形方式,使管理人员操作难度降低,提高用户体现。⑤系统实现了从网管中心到分局的数据全面共享,使不同部门的操作人员管理、协作更加方便。⑥规范化的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将所有账户的操作情况记录在案,做到所有操作可追溯,方便责任认定。⑦系统可根据管理员提供的关键字查询OLT设备、ONT设备和ONU设备的信息,可以对ONT设备进行注册、删除操作,替代传统的拆装机工作。

在开通PITP(Polic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Protocol,策略信息传送协议)或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功能的服务器上,可追踪话单信息,查询用户所使用端口、VLAN、MAC地址、登陆账号、登陆时间和离线时间等信息。当出现障碍时,维护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询用户登陆账号或MAC地址等关键信息快速定位到用户设备所在地,做到故障及时排查。

3 数据可视化

传统系统采用列表式展示数据结果,在设备数量过多时,具有相同关键字的数据将会特别多。比如以区域进行检索,结果常常达到数百条,维护人员很难在长达4-5页的检索结果内定位故障设备。分局信息以拓扑图形式直观的展示出来,通过点击分局可查看分局下挂接设备的拓扑结构。点击OLT设备可查看板卡端口使用状态。选择板卡端口可查看下挂接设备信息及结构。通过拓扑图方式,网络设备的层次结构,状态信息得到了直观的展示,维护人员可以不依靠关键字,甚至不依靠键盘的情况下依靠鼠标或触摸设备准确查询设备信息。这种方式还适用于移动便携式客户端使用,为现场处理故障提供了可行、可靠的判断依据。

总之,本文的网络设备管理系统,采用了跨平台的HTML5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基于数据可视化的拓扑图的展示功能,维护人员行为追溯功能,权限管理功能等,新系统上线以来受到维护人员好评,生产中采样测试结果以及实践运行证明,本文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第2篇: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创新数据;可视化方法;管理研究

视化技术使得人们不再局限于通过文本或关系数据表来观察和分析数据信息,转而以更直观的方式研究数据并发现其中隐藏的关系,将单调乏味的数据及其内涵关系美观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根据实现原理的不同,数据可视化方法可以划分为基于几何的技术、面向像素的技术、基于图表的技术、基于层次的技术、基于图像的技术和分布式技术等。

目前,数据可视化技术已经在电子商务、数据仓库、社交网络、计算机网络等信息领域得到了普及应用。由于信息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本文中,我们仅侧重于网络数据的可视化技术研究(这儿的网络数据是指通过网络测量、网络管理和安全等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始数据),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网络数据可视化方法和相关的应用实例。

一、计算机信息领域可视化技术的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规模(特别是Internet)的不断扩大,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QoS)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网络性能监测、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等已经成为网络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数据可视化技术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关键。

首先,为了实现性能监测的目的,管理人员必须即时对网络中设备的工作负荷,即数据流量、链路利用率、丢包率、延时等各项性能参数进行定量评价。因此,网络性能的可视化是网络运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在针对园区网、骨干网以及因特网的管理和研究过程中,网络拓扑、IP地址和AS域分布范围的可视化也一直是研究人员的重中之重;最后,针对网络安全的恶意攻击行为,如扫描、蠕虫、病毒等造成的安全事件、异常流量及影响范围和演化趋势的可视化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与其他领域的可视化需求相比,网络数据的可视化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网络数据与时间紧密相关,因此时间序列数据的可视化是其重要研究内容;二是由于网络数据的海量性和复杂性,需要快速实时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来获得可视化结果;三是网络数据的可视化以真实性为首要目的,在保证正确显示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可视化结果的美观性。目前,CAIDA、IEPM、SecViz等测量和研究组织和团体已经提出并实现了许多适用于网络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和工具。概括来说,网络数据的可视化主要以基于图表和基于图像两种可视化技术为基础,其中基于图表的可视化技术主要用于网络性能的可视化,包括折线图、散点图、柱状图、饼图等多种方法,基于图像的可视化技术主要用于网络管理和安全研究数据的可视化,包括气象图(WeatherMap)、热图(Heat Map)以及三维图像可视化等许多方法。总之,通过网络数据的可视化,可以实现:

1.方便快速地获取更多的网络性能、网络状态等参考信息;

2.深入了解和分析已知的网络现象和规律;

3.能够从繁杂的数据中找出其中蕴含的关系,发现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因此,深入研究和使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对于开展网络监测、网络管理以及网络安全等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际的图例来详细介绍几种典型的网络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其应用。

二、计算机基于图像的可视化技术

网络气象图

网络气象图是一种直观的显示网络拓扑、设备节点和链路状态等网络数据信息的可视化工具。网络气象图最早是由Panagiotis Christia实现的一个基于Perl的开源的可视化工具,以后Howard Jone又在功能、界面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改进,发展成为一个受到普遍欢迎的网络数据可视化技术。

目前,网络气象图在国外许多网络中得到了实际部署与应用,国内的CERNET、中国科技大学等也都使用网络气象图作为一种网络拓扑显示和监测的方法,网络气象图能够实时显示网络节点状态、链路利用率等信息,实现网络拓扑、网络设备和链路状态的实时监控。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气象图开始与Flash动态显示技术、Google Maps等新的可视化方法相结合,从而能以更加直观友好的方式显示丰富的网络状态信息,典型的代表是GlobalNoc的RealTime Atlas项目。这里面的数据管理,又称为“数据资源管理”,包括所有与管理作为有价值资源的数据相关的学科领域。对于数据管理,DAMA所提出的正式定义是:“数据资源管理是指用于正确管理企业或机构整个数据生命周期需求的体系架构、政策、规范和操作程序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这项定义相当宽泛,涵盖了许多可能在技术上并不直接接触低层数据管理工作(如关系数据库管理)的职业。

参考文献:

第3篇: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维护探究

为了占据良好的农村市场,提高乡镇有线电视的服务质量,加强乡镇电视网路建设的先进性应充分加强乡镇电视网络有效维护工作,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及广电事业单位的自身效益有针对性的统筹创设有线电视网络体系,最大限度的做好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工作,增进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和节目种类,丰富农民朋友的生活。

1.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进一步扩展时面临的难点

目前我国广电事业发展日新月异,经过一定时期整改,尤其乡镇二级光缆联网后,大部分乡镇实现了网络有效的整合,但是因中国的乡镇覆盖面广,所处地形、地理环境复杂多变,促使乡镇网络完全覆盖村级地区还存在着一定欠缺。这需要尽快利用高新技术及科学的维护管理模式督促村级地区联网成熟化。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和用户分布不集中

乡镇地区离集中城市相对较远为,自然环境复杂多变和用户分布不集中是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扩大化的首要难点。从广电事业单位的自身经济效益来考虑,地处偏于的乡镇及村级地区其线路铺设成本相对较,加之用户分散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使得信号发射塔、传送接收终端等设备的数量和级别也相对提高,从而增加了有线电视网络体系的创设成本。在建设初期盈亏情况无法预计。继而引起广电事业单位无法快速的做出加大对乡镇电视网络建设投入的规划决定。

1.2 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和网络体系落后陈旧

大部分乡镇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设备和网络体系落后陈旧,使得进一步优化建设乡镇有线电视网络起点更低。常见的问题有乡镇有线电视网络体系整体结构不科学,线路级别低、信号输送量无法升级和容易因环境因素变化而带来不利影响、线路老化容易引起故障等。诸多问题成为有线电视网络系统在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整改并网的阻力。因而使得加强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工作时对陈旧网络体系的整合工量会增加,使得各项成本上升。

1.3 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服务水平不高

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服务水平不高,是当下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维护工作做的极为不足的部分。而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在服务管理与网络运行能力监控工作上同样较多不足,通常会引起出现线路故障没有人及时发现处理,使用户终端无法顺利的接收信号等问题。在乡镇使用有线电视网络包括接受力薄弱的老人和大部分文化不高的农民,需要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加大服务的力度,确保有线电视网络在使用上没有盲点[1]。

2.加强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服务水平和维护的对策

为确保乡镇有线电视的信号接收更稳定,画面效果更清晰、节目类别更丰富。就应秉着以人文本、用户至上的原则切实提高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系统输送信号的水平,加强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综合管理与维护,从而提高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整体综合服务水平。乡镇有线电视网络运行保障力与维护力提高的措施如下:

2.1 做好乡镇有线电视网络体系科学有效一体化规划建设

现代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方案应根据区域有线电视网络用户数量和扩建规模来综合分析,创设方案时应基于现代成熟建设技术、有线电视网络科学的拓扑结构分布技术及有线电视网络相关新型设备,最终根据企业自身投资规划,统筹规划出建设方案。在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分布上可以利用光纤联网模式。基于此项技术应充分做好网络的整合改造。例如在有线电视网络初期建设中应采用双星网络拓扑结构,而光波的传输必须依靠光发射装置和放大装置,所以在各个乡镇区域应配足光波节点及相应的配置。电缆也应具有相应的规范要求。

2.2 切实做好工程建设管理,确保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工程质量

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工程的质量对着有线电视网络综合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施工过程中就应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提高网络工程项目施工整体管理水平,最大程度的确保工程的质量,有效减少了后续运行的故障。而在管理中需要注意事项相对较多,例如在管道和沟道的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后续运行中的防水、防堵塞的措施;地表设备应考虑避雷、防雨、防高温措施等等。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充分做好工程项目的交接验收工作[2]。

2.3 做好网络管理体系的优化工作,切实加强有线电视网络有效维护管理

形成科学的乡镇有线电视网络集成管理体系能够对乡镇有线电视网络整体进行有效管理。利用科学设备和新型软件对网络体系的运行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以对有线电视网络运行过程中各种可变状况实施调度管理,经过数据转换器将数据结果转换为可显示的表示信号和指令,形成鲜明警示提示,或者自动运行一定指令。例如对于欠费的用户可以实施增加一定时间的服务延续或者自动信息提醒等,发挥对用户科学管理的功能;出现故障能够及时找出故障位置,识别问题类别,方便快速处理故障。

同时应深入现场调研,根据用户分配体系的不同采用相应的维护方式进行有效维护,例如一些乡镇地区只能使用普通性能水平的网络体系,则在日常维护中应区别对待,避免因没有按照相应方式巡视出现误差没有及时处理,误差长久累积使得隐患升级。定期对有线电视网络运行进行常规巡视检修,在处理故障后记录相关资料,建立巡视检修信息库,便于后期经验的总结和工作借鉴。重视用户反馈信息,并及时处理问题,深入现场排除隐性问题。同时应规范安装、巡视、检修技术执行标准,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3]。

3.结语

总之,我们应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向光纤联网更新转变,做好整体网络的优化改造、维护管理,令其具备良好的网络性能调节、故障优化管理、综合配置、财务管控以及安全事项管理等功能。才能保障网络信号,赢得用户认可,促进广电事业的持续、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玉波.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的维护和发展[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04:70-71.

第4篇: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有线电视;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应用的积极作用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实现了创新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有线电视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多,具体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对于有线电视网络来说是受益良多的,就其体现的主要积极作用包括下列几点:第一,进一步优化节目播放质量和效果。通过有线电视网络的局域网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实现有线电视相关电视资源的有效共享,根据相关的节目也可进行有效的安排管理,做好节目设计,做好节目顺序安排,控制节目播放进程,促进整体播放效果提升。第二,能够便于进行地理信息管理。有线电视节目一般都设置有相应的井位和关节点,这些结构对于地理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借助相应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能够实现用户对于相关电视节目的地理信息的有效管理和收集,进行地理信息的存储和整体等,构建地理信息数据库,还能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处理,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分析以及数据支持,有利于进行优化节目推荐功能,促进用户管理工作优化。第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还是在电视节目相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能够实现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入到有线电视网络中,进一步促进有线电视节目和频道的丰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节目选择。传统的有线电视节目信号来源是相对有限的,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还能根据相关网络信号的增多来达到增加电视频道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有线电视的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品质。第四,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还能进一步优化电视网络质量,一般的计算机网络结构是以竖状图形式分布的,考虑到有线电视使用的局域网,因此在进行相关的信息传输中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干扰,借助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够促进无效信息传输的减少,同时能够显著提升网络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加信号传输速度等。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有线电视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深,网络的容量正在不断增大,传统的节目质量和数量都在不断提升,业务服务的类型增多,这从另一方面也要求有线电视发展必须要进一步提升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进一步提升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具体的实践应用来看,首先,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中,相关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网络系统构建和应用比较显著,采用拓扑结构,能够实现对于网络的诊断以及故障预防,使用相关的网络结构过程中,相关服务器的应用对于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在有线电视的井位以及关节点和电缆的相关设备建设上,也是充分借助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够将相关城市的相关电视网络信号全部显示出来,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实现多样化的管理操作,对于提升信息管理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最后在进行电视收费方面,相关的收费系统属于总系统中的分支系统,借助有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为收费业务的有效信息收集以及功能操作提供可能,实现网络收费,提升收费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趋势

相关的有线电视集团大力加快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全面构建一张互联互通、双向互动,综合承载高速广播电视、高速数据通信、综合信息服务、多媒体通信、基础电信业务的全业务运营网络。同时,还将加快建设支撑云计算、大数据的IDC数据中心,打造全国广电的重要数据节点。为进一步提升有线电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必须要加强对数字电视网络系统的管理维护,提高优质服务水平。科学合理的调整网络布局,努力提高节目信号传输质量,提高网络安全运行能力,降低故障率;同时,狠抓收费厅服务、故障电话报修、故障维修服务、电话回访等优质服务措施的落实,全力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增强数字电视用户满意度。同时,开展数字电视增值营销,积极推广高清数字电视。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数字电视建设。积极推动有线电视的全面数字整转,切实提升整体有线电视的网络化水平。

第5篇: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开发步骤

1、系统的设计思路

网络化是指用Internet(包含了数字化、多媒体)联成统一的信息空间。“Inter”的含义是“交互的”,“net”是指“网络”,Internet是一个计算机交互网络,又称网间网。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巨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它把全球数万个计算机网络,数千万台主机连接起来,包含了难以计数的信息资源,向全世界提供信息服务。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国家《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标准》,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的属性标注必须清晰合理;同时,为了减少资源的重复开发,必须尽量做到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共享;为了系统易于普及,在成本上必须讲究经济实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大学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定位在基于软件实现的“应用层”上,在大学现有教学网络化资源和教学管理网络化平台上作二次开发。

2、系统开发的步骤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必须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进行。首先是系统分析。要明确系统的功能与任务﹑拟建设系统的基础与条件。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主要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并严格按评审程序进行评审。

第二是系统设计。根据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系统布局结构﹑系统硬件结构﹑系统软件结构等),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设计各相关子功能与实现途径。因为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是采用计算机作为主控设备来构建的,所以,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下主要指标:系统的可靠性,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系统的响应和处理速度,系统的可扩展性等。

第三是系统实施。将第二阶段所形成的系统物理模型转换为实际系统的过程即系统实施。主要工作有:硬件的安装,软件开发,系统的局部调试与整体调试(联调),系统的试运行与运行。在系统实施阶段,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可能是分析阶段未考虑的问题,也有可能是设计阶段考虑不周的问题,都需要及时修正。

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以后,应对项目进行验收,对系统进行评价。采取有效措施,对系统进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工作流程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由制作端、管理端、客户端三部分组成,其中制作端用于将实况或存储的音频和视频编码为流、流文件或两者兼有,为系统用户提供点播或广播的流,其输入可以是摄像机,摄像头等采集设备或卫星电视,也可以是存储的可转化的网络化文件;采编工作站为加工单元,用于网络化数据的编码,形成特定的实况流广播流点播流或智能流。制作端生成的流格式文件存储于流文件仓库中,供用户点播或作为广播源进行广播。

管理端由视频管理器和中心管理器两大部分组成。视频管理器既要存储网络化节目(课件)也要完成网络化节目(课件)的发送;每一个视频管理器端上都运行有由一系列的组件管理组成的视频管理平台,这组管理用来将音频和视频内容通过单播和多播等形式发送到客户端和其他管理端。

中心Web管理器也属于管理端,其主要作用是对用户的请求进行分发并提供WWW管理,对网络化节目(课件)的组织逻辑和大学教学管理的业务逻辑进行控制和管理,使之适合大学教学管理的特点。客户端是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Web管理和管理页面,播放器可以使用独立的播放器,也可以嵌入到浏览器或其他应用程序中。客户端为用户访问和管理系统的网络化节目(课件)提供了便捷的接口。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

1、系统的组织结构

根据管理内容和管理对象的不同,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按照影视厅、音乐厅、语音室、教学管理厅、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监控中心、管理中心、社区等部分进行组织。

2、系统的功能模块

教学管理系统在具体实现上,需要开发一系列的功能模块,独立或协同地为上述组织模块提供支持和管理。系统通用模块有节目(课件)录制﹑节目(课件)入库﹑节目(课件)搜索﹑节目(课件)评价﹑收视率分析﹑网络化点播﹑负载均衡调度﹑数字权限管理等,它们为影视厅、音乐厅﹑语音室,教学管理厅,电视台,广播台等部分提供支持。一些主要的功能模块简要介绍如下:

(1)负载均衡调度模块。该模块用于动态调整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量,和系统状态监测模块相互配合,使用户的请求总是在负载量最轻的视频管理器上得到最快的响应,从而使整个集群的管理效率和用户的响应速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通过负载均衡调度模块能够实时获取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参数,包括总连接数,可用内存,可用CPU,网络连接状况等信息,同时根据一定的负载均衡算法,进行实时的负载统计和排名,根据各视频管理器的负载总量,实现视频流的动态重新定向。

(2)数字权限管理(DRM)模块。教学管理网络化资源只有经过允许的用户才能够使用,因此必须对网络化资源进行权限管理,该模块采用的是一种以安全方式进行媒体内容加密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它允许内容提供商在其的媒体或节目(课件)中指定的时间段、观看次数及其内容进行加密和保护。通过该模块,管理器鉴别和保护需要保护的内容,支持媒体灵活的访问权限控制,同时支持对这些权限的动态修改。

(3)网络化点播模块。网络化点播是最目前最常见的交互式多媒体应用。该模块主要为系统提供媒体网络化的点播功能。除提供一般的点播功能外,系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提供智能流视频管理,﹑动态节目(课件)列表,﹑故障自动转换等功能。视频源采用多速率智能流节目(课件)源,能根据网络情况,实现自适应速率传输;能够采用多种协议提供视频管理,并能实现协议间的自动翻转,保证视频流顺利到达客户端;对节目(课件)由多集或多部分组成的情况,动态生成整个节目(课件)的播放列表。用户可点播整个节目(课件)列表中的所有或部分段落,点播次序无限定。当视频管理器集群中的某一系统或应用程序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将工作从故障节点分散到其余节点上,实现故障的自动转移和恢复。

(4)作业模块和测试模块。是语音室和教学管理厅特有的功能模块,用于对学习者进行训练和测试;教师可以根据某一个或一组视听材料的内容布置作业,或组卷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分,给出反馈;允许对题量和分值进行自定义,同时支持对试题的再编辑。

(5)媒体课件制作和媒体课件编辑模块是教学管理厅的核心功能模块,媒体课件制作模块用于为教师制作媒体课件提供便捷的向导和工具。支持用户对媒体课件进行在线编辑,通过插入视频时间线的方式,可以进行标记(Marker)和脚本的插入,﹑移动,﹑删除等功能,教师可以在标记处进行插入教鞭﹑播放动画﹑切换页面等操作;支持教鞭的插入和编辑,系统提供四种教鞭工具支持,移动教鞭、下划线、方框、闪烁字体,教师可选任意一种进行标记,系统能自动录制标记代码,并与录制的视频同步,播放时能放出同样的标记效果。

(6)网络化广播模块。为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台提供节目(课件)源;配合视频捕捉卡,实时广播的视频源可以来自任何影音设备的信号,如摄录放影机、影碟机、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等;也可以是存档的任何流式文件;在同一个频道中可以有多个节目(课件)源,循环播放;采用多线程机制,在广播多路节目(课件)时能实时存取视频数据;基于流式(Stream)的广播技术;采用UDP及网络无冲突技术,保证数据通畅无阻地在网上传输;采用多址广播技术,大大减轻网络负载,消除“广播风暴”;每路节目(课件)允许“无限多”使用者(网上所有用户)欣赏。

(7)实时监控模块。主要是为系统授权用户(如校长、实验室管理员、图书馆管理员等)提供远程监控相关公共场所的功能;系统管理员可设置密码,确定使用监控模块的许可、优先级和使用权限;通过对摄像头的底座进行编程,可以远程控制摄像头的焦距,摄像角度等参数;摄像头传递的图像送到采集/转换设备,或者是采用专业的直播机,供用户远程访问;也可以实时存储备份,将监控画面录制到硬盘或其他存储设备上,供日后查看,存储的文件也可以通过网络调用。

(8)系统状态监测模块。是管理器状态监测器的核心功能模块,用于收集各视频管理器的状态信息,如可用CPU,可用内存,﹑可用硬盘,﹑当前网络状况等,并根据负载均衡算法,计算出当前的负载总量,发送到中心管理器上,这些数据作为负载均衡模块进行负载均衡调度的依据。同时,通过该模块可以动态添加视频管理器,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并记录该视频管理器的系统运行日志。

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的可拓展性

以上构建的教学管理网络化系统在只有一个视频管理器集群的局域网应用上有着很好的适应性,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但对于跨校区,甚至跨地区办学的大规模应用,由于用户规模比较大,覆盖范围比较广,单管理器集群已经不能够满足要求,系统必须考虑向广域网过渡,对原有方案进行扩展。一个可行的方案如图3所示。

整个管理系统由中心管理器集群﹑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组成;在各区域管理器集群又包含至少一台Web管理器,一台视频管理器。中心管理器集群作为用户访问整个视频管理器系统的门户,维护Web页面内容和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在此数据库中,记录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的总负载量(负载总量,可继续提供视频管理的视频管理器数量等)。区域管理器集群为本区域提供视频管理,维护本区域数据库(包括本地视频管理器数量,各管理器的负载量,是否处于活跃状态等)。各管理器集群是一组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管理器,每一台管理器都存储相同的信息用于客户访问,所有的管理器都有单独的IP地址,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视频管理;但管理内容需要通过中心Web管理器的解析和指向。

在管理器端,各区域管理器集群的Web定期向中心Web管理器发送集群信息(该信息已存储在中心数据库中)。在区域内部,各视频管理器都运行客户端程序,定期向区域Web管理器发送该视频管理器当前的信息。

第6篇: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煤矿企业应用

0引言

煤矿井下生产环境复杂、多变、条件恶劣,煤矿计算机网络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加快推进计算机网络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必将促进煤炭工业生产现代化、销售网络化、管理网络化、采购电子化与管理科学化的发展进程。

1煤炭企业信息化集成及应用模式

煤炭企业信息化应用方向和重点是综合运用网络技术、web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系统集成技术,重点解决安全监测信息的集成处理与、生产信息的集成与可视化、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与集成,构建企业集团综合办公自动化体系等方面。通过信息化集成,实现煤炭企业物流、安全、生产、销售、财务等环节的全面信息化管理,使煤炭企业集团在实时数据流、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和商务流等多方面取得有效的集成和共享。wWW.133229.CoM

2计算机网络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

2.1智能综合调度指挥系统煤矿智能综合调度系统就是基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工控自动化及多媒体技术,将安全监测、生产调度的实时数据信息,工业电视的视频图像信息,采、掘、机、运、通生产系统的数据图像信息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输,构成一个以多媒体网络为基础的调度指挥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煤矿光纤工业电视子系统、数字视频监控子系统、数字式大屏幕投影电视墙子系统、led电子显示屏子系统及综合调度信息查询子系统等组成;将安全生产、煤炭生产过程自动化、煤炭计量等不同类型的监控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几个子系统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与微机网络系统相联接,实现网络系统与大屏幕投影墙显示系统资源共享,提高调度指挥的速度和准确性,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分布式综合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实现了基于web的生产数据集中管理和可视化调度指挥,提高了行业的调度信息化管理水平,能实时监测监控各个矿井的安全状况,随时调度指挥生产,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煤炭企业实现安全、文明、科学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2.2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基于web的全矿区分布式安全信息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对全矿区“一通三防”专项治理建立实时数据模型,通过预警信息网上报警和智能手机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全程、全时段监管。网络的普及,在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力度,提高煤矿安全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通过采用视频服务器和网络摄像机等网络视频设备,可以构建一套数字化、网络化的视频监控系统,同时还可以与现有的安全监测系统有效的集成,形成联动,真正做到“分散监控,集中管理”。现在比较成熟的安全监测系统联网解决方案,是在早期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改造发展成为集环境安全、生产监控、信息管理、网络运用、火灾监测、电网监测、顶板动态监测、主扇风机在线监测等多种子系统为一体的煤矿工业以太网综合监控系统。

2.3基于网络的数据库应用

2.3.1矿业集团级矿图信息管理系统。以统一的数据格式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数据共享方式,实现局载网内矿图的“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分级调用”,完成集团的矿图信息资源整合,为实现矿山安全生产的集中控制与动态决策提供依据。

2.3.2基于web的业务管理系统。如物资供应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计划管理系统、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住房公积金及工资管理系统、社保医保管理系统等,可以进一步规范管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2.4矿井生产集控

通过智能接口与井下监测监控系统、矿井自动化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等连接,形成井上/下交互式的多媒体网络,实现矿井生产集控。矿井生产集控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

2.4.1通过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以及机车监测和跟踪定位管理系统集成,实现实时数据监视、采集图像监视和采集数据统计信息检索等功能,畅通井上下信息交换,有效加强安全生产,保证抢险救灾、安全救护的高效运作。

2.4.2井下车场信集闭系统,采用plc构成的现场网络控制,充分发挥plc远程智能化控制优点,利用人工/自动调度指挥功能、机车闯红灯报警功能、道岔复位及故障自检测功能、模拟盘显示自检功能等,实现井下车场网络化控制和管理,保证机车的安全运行。

2.4.3通过煤位、水位监测系统、井下移动通信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工业电视系统、井下电机车运行监视系统、主副井提升机运行监视系统、皮带运输监控子系统、矿灯智能使用监视系统、供电网络运行监视系统、风机在线监视系统、提升机运行监测系统等计算机网络集成,实现web界面的实时查询/监视/处理,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从而提高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

4计算机网络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效果

4.1为有效调度配置生产要素提供了科学依据信息化网络的应用,使各种生产要素都置于有效的准确掌握之下,为企业能在更大平台上合理优化地配置要素提供了可能。过去只能在一个矿进行配置的要素现在可以扩大到整个集团,提高了要素的使用效率,提升了管理水平。

4.2促进了矿井集约化生产信息系统的应用促进了集约化生产,使煤炭企业能够抓住良好的煤炭市场机遇,加快企业发展,实现煤炭产量大幅度提升。

4.3及时地发现事故隐患由于对事故隐患的发现和处理过程进行了全息的动态监控,使事故隐患的发现更加及时、迅速,事故隐患的处理更加全面、彻底,并使过去不易发现的一些隐患,也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

4.4推动了矿井安全生产长周期的形成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进行安全监控,提高了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监测系统的应用使企业实现了对“人和物”等安全关键因素的有效监测,对矿井有害气体实现了实时准确全天候监测,对安全事故实现了前馈控制,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为杜绝重大瓦斯事故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矿井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由此推动了集团安全生产长周期的形成。

5结束语

随着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煤矿企业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已日趋明显,煤矿企业向网络化、智能化和管理控制一体化的方向演变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也同时满足煤矿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特点的需要,因此,在煤矿企业建设信息化网络是一种企业发展的需要,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志先.实用煤矿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出版社.1988.

第7篇: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

虚拟局域网络技术(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设备从逻辑上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数据交换技术。IEEE于1999年颁布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标准草案。VLAN采用多种方式配置于企业网络中,打破了传统网络的许多固有观念,使网络结构变得灵活、方便。但大多数人认为:一个虚拟局域网可以粗略地等同于一个广播域。更确切地说,VLAN可以不考虑用户的物理位置,而根据功能、应用等因素将用户从逻辑上划分为一个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工作组,每个用户主机都连接在一个支持VLAN的交换机端口上并属于一个VLAN。同一个VLAN中的成员都共享广播,形成一个广播域,而不同VLAN之间广播信息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将整个网络分割成多个不同的广播域。在不同VLAN中的主机是不能直接通讯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将不同VLAN中的主机虚拟的隔离开了。一般来说划分VLAN的方法有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基于MAC地址的VLAN、基于网络层的VLAN几种,根据某钢厂网络架构的实际情况,采用的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VLAN划分方法。虚拟局域网络技术(VLAN)的使用增加了网络连接的灵活性;控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增加网络的安全性;增加了集中化的管理控制。同时使网络管理员可以逻辑上迅速、简单、有效地重新配置网络,轻松自如地增加、删除和修改用户,而不必从物理上调整网络配置,大大提高的工作效率。目前,某钢厂主干网络化分为150多个VLAN,将公司主干网络化分为小的区域,既实现了网络的安全性,又实现了网络的精细化管理。

2网络资源监视平台

要保证信息化平台的正常运行,就必须保证分散的网络设备正常运行。网络资源监视平台能够实现对远程网络设备的管理能够提供丰富的应用服务资源、管理手段以及记录工具,自动从各个角度对信息系统进行全天候的监视和管理,并拥有远程通知故障告警的功能。主要实现以下几大功能:(1)建立以物理拓扑结构图为中心的任务管理。网络资源监视平台能够采用多种算法自动生成与网络真实情况完全吻合的网络物理拓扑图,充分发挥图形、图象显示直观、形象的特点,在视图上动态地加载各种设备、网络线路的性能负载数据,建立面向网络运行维护、网络性能故障预警的网络性能资源视图。在该拓扑图上,能够动态实时的反映当前设备的CPU负载、链路流量、VLAN部署、广播量和端口连接用户数量,使网络管理者轻松掌控整个网络的实时运行状态。(2)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及故障处理机制。网络管理员能够在故障发生前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并开展以故障管理为核心的日常运维管理。故障管理是运维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设置合适的故障告警点、告警方式可以实现机房的无人值守。(3)详细的数据统计机制。网络资源监视平台提供设备端口流量记录和设备负载记录,通过记录各主要网络“干道”的数据流量,各主要设备的负载状况,可以了解整个网络的业务运行状况。根据历史记录提供网络分析报告,得到各时段的数据分析报告。方便网络管理员分析发生网络故障的原因,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为进一步的网络系统改造和调整提供统计数据和依据。

3结束语

第8篇: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设计;发展方向;研究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电视的普及使得有线电视对基础网络的设计和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有线电视的规划化进程是规范有线电视工程的必然之路,因此为了保证信号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在网络设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有线电视网络设计的发展方向进行相关的研究,希望能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

二.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趋势

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趋势和当前的任务是信号数字化、网络双向化、管理智能化,加强对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建立双向改造是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趋势,只有建立了高质量的双向网络传输系统,才能实现有线电视向网络化整体转换的条件,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三.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的情况

(一)双向改造的现状

有线电视的双向改造已经成为当前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宽带已经成为主流CABLE的接入方式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ADSL在加紧追赶CABLE的进程,韩国与日本中CABLE和ADSL各占据市场一半的份额,据美国宽带DSL业务和宽带CM业务的调查显示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提供的宽带CM业务平均速度是美国电信运营商提供宽带DSL的一倍。近年来我国宽带用户逐步增多,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宽带接入用户已经超过了1000万用户,因此加强有线电视的双向改造开展宽带业务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有线电视的双向改造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的话会给电信,网通可乘之机,只会拱手相让一部分市场占有率。

(二)双向改造的实现

有线电视的迅猛发展使得有线电视服务商加强对有线电视的投资,加强 “三网合一”的实现必须借助双向HFC技术,因此加强HFC和太网技术,ADSL技术才能最终实现“三网合一”的目标。以太网技术和ADSL技术根本不可能实现“三网合一”因为ADSL技术和太网技术都存在自身的缺陷,太网技术具有高投资,低回报,维修难,业务单一,质量低等缺陷,使其建设投资受到一定的阻碍,太网技术一般多适用于独立的经济实体集团。加入HFC技术是建立“三网合一”的关键,HFC技术是有线电视网络开展综合业务的基础条件,建立HFC基础网有利于发挥双向HFC自身资源的优势,有线电视服务商可以通过双向HFC 的优势为用户连接网络,观看电视节目,加入双向HFC技术将从根本上提供广电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

四.网络管理的智能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有线电视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有线电视网络化在近年的发展具有规模大、传播快等特点。伴随着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各类的增值业务也在全面的发展,例如有线电视网络上门安装、售后服务等。各种服务范围不断扩展,要求有线电视网络不间断的进行工作已经成为一个最基本的要求。HFC网络管理可以实现有线网络电视的共享,对不间断的进行工作的有线电视进行完善和补充,所以为了实现有线电视网络的连续以及安全的工作要求,就必须加强对出现各种网络应急状况的处理。HFC网络管理可以及时检测出现的问题,实现安全报警,对简单的病毒可以提前拦截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有线电视网络的连续性以及安全性,为有线电视网络达到一定的高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业务管理的智能化:目前我国网络对于有线电视用户的管理一般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在面对欠费用户和非法用户一般采用人工断线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我国有线电视业务的办理点少,因此人工管理具有方式落后、等待时间长等缺点,这些都对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加强有线电视的智能化,信号数字化,业务个性化,功能多样化是提高有线电视服务的重要举措,建立完善的服务系统是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而提高在用户心中的服务形象。

五.有线电视网络设计的发展方向

(一)大容量

有线电视网络作为我国信息化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国际化信息化的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是我们日前应该考虑的问题,有线电视的传输采用频分复用技术,可以进行因特网信息的查询,浏览大量的本地信息提供的银行,船票等系统服务,加强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联系。有线电视网络设计的方向之一是向着容量大的方向发展,这样可以为人民提供给位便捷的服务。

(二)高速率

最初在我国,有线电视是为了宣传公益活动、发展公益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线电视不再局限于公益事业,更多是为了精神娱乐。目前有线电视网络用户终端设备电缆调制解调器可以为用户提供36Mb的数据下载速度和10Mb的数据发送速率,在这样的速率下用户既可以看电视又可以上网浏览,观看视频,因此加强有线电视网络设计的高速率建设也是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设计的一个方向。

(三)价格低

由于收费较其他上网方式要低,使得更多的人民群众愿意投入到有线电视网络中来,这样更加有利于有线电视网络的规模扩大和向前推进。但是目前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计算机发展不能满足我国未来用户的需求,不能承载越来越多的用户对多样化信息的需求,因此要加强我国网管中心的建设,只有加强网管中心建设才能保证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目前我国每年递增的网络用户已经超过美国,因此加强对软件管理的整体开发是当前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用户逐年的加大节目的综合传送,电视管理中心可以首先接入Intenlet,加大用户的接入角度。同时加快我国有线电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已经势在必得,随着近年来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不断做大做强,完善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巩固其地位,已经是必然要考虑的问题。

(四)拓展性加强

有线电视网络的数据传输可以采用录像带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传播的最大化,不利于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因此加强信息的传播,拓宽其领域是有线电视网络设计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这就要求在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多方合作,争取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开发,并且还要同时对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改造要不断进行研究。虽然我国有线电视服务在网络方面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可是我们也要认识到缺陷也是客观存在的,在线缆双向调制解调器,机顶盒,多媒体信息数据库的存储和检索,用户专题服务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因此在看到其优势的同时也要注意其问题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线电视网络新的突破,也只有认清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特殊产业性质才能保证其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最大作用。为实现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要符合国家政策,在国家规范的领导下,在有线电视进行网络化的改造上,为实现覆盖全国各地的宽带光纤有线电视网络,实现社会网络资源的共享,将有线电视网络由无序走向有序。

结束语

有线电视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迅猛的行业,信号数字化、网络双向化、管理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趋势和当前的任务,本文分别对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趋势,双向改造的情况,网络管理的智能化,有线电视网络设计的发展方向,分别进行了介绍,有线电视数据业务和多功能增值业务建立在优质双向网络的技术之上,数据业务和多功能增值业务会为有线电视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点。

参考文献:

第9篇: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数模结合;收费公路;监控联网;方案

0 概述

甘肃省省公路管理局作为甘肃省公路系统的主管部门,管辖13个公路总段和1个公路分局。各公路总段和公路分局分管各自辖区内的二级公路收费所,每个收费所又分管有1至3个收费站。目前,各个收费站监控系统只停留在其上级单位――收费所中。监控视频和音频未能进一步传输至公路总段,更未能上传至省省公路管理局。因此,省公路管理局和各公路总段对所辖收费所的管理及各收费站车流量情况的监控都无法达到可视化的效果,不能及时给公路总段和省公路管理局的相关领导提供交通一线的决策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省公路管理局根据自身现象,提出将监控信号、IP视频传输、中心(分控中心)显示、点播、存储、大屏幕显示系统有效的结合为一个整体,构建一个优质的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视频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全省二级公路联网监控。

1 方案目标

省公路管理局此次建设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整个二级公路收费站的实时视频监控、图像存储、历史图像查询、云台操作控制;实现监控网络和监控内容的广度覆盖,监控网络应全面覆盖重点地区,监控内容应适应二级公路收费系统视频监控业务的需求;实现监控信息反馈的快速反应,确保信息的快速、高效和安全流动。具体建设目标:建成省级二级路收费站监控网络,建成省级主控室和中心机房,建设智能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2 系统功能

根据各收费所监控系统的实际情况,经过综合分析,要实行联网监控,最好的方案是监控数据逐级汇总,最终传输至省公路管理局,省公路管理局可随时根据需要点播对应收费站的相关视频,并进行监听。我们可以将系统归纳为监控资源、传输网络、监控中心、视频管理平台四个部分。

(1)监控资源是监控信息的起始点,包括图像信息、音频信息、报警信息甚至还包括区域监控系统。在本案中监控资源指收费站视频监控摄像机。

(2)传输网络是监控信息的传输通道。传输网络可分为模拟和数字两种。本方案的传输网络为IP传输网,采用光纤线路(租用或敷设)和租用运营商MSTP(10M)线路两种方式来实现联网。

(3)监控中心是各种监控资源的处理和响应中心。同时包含查看监控资源、大屏幕电视墙图像显示、音视频录相及各种终端设备的控制及管理。本方案中包括三级监控中心,第一级为省公路管理局监控中心、第二级为公路总段监控中心、第三级为收费所监控中心。收费所监控中心为监控资源的汇聚中心,也是目前全省各收费的已建成的比较完整的监控中心,都具备相对独立、完整的CATV监控系统。

(4)视频管理平台是整个系统的调度、管理核心,负责系统内各种监控资源信息的调配和记录、用户的管理、设备的管理工作。同时负责与第三方系统接口工作等。

3 数模结合技术下的整体设计框架

视频编码器和解码器应用到模拟监控系统中,将传统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传输,这就实现了视频/音频的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和管理的智能化。ivs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通过视频管理平台实现图像信息的调配、存储、回放以及用户、设备的管理,实现了整个系统的智能化。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设计图

IVSIP智能解决方案:最底层的监控资源在经过监控接入层的编码器编码后,通过媒体交换层的IP承载网,将监控音、视频信息传送至控制管理层和视频应用层。不同于传统的监控模式,监控视频流和音频流以IP数据包的形式在网络中传输。因此,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媒体交换服务器MS、视频管理服务器VM和DC解码器对监控音、视频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还可以很方便地应用IP SAN技术,对音、视频数据进行集中存储和备份。另外,通过开发相应视频应用程序,可以更深层次的应用音、视频监控信息。如图2所示。

图2 iVS IP智能监控解决方案示意图

3.1 视频编、解码器

编解码器支持H.264、MPEG2、MPEG4、MJPEG等多种标准编码格式,提供从单路到16路各种密度的规格,支持实时流和存储流双流设计,支持高至8Mbps的高清码流或低至128Kbps的标清码流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任意调整,采用电信级制造工艺,可以基于各种网络环境高质量、可靠的满足各类网络监控前端编码、存储和解码的需求。

3.2 网络视频存储系统

专业的IP存储技术和强大的数据管理服务器构建完善的网络存储系统,存储资源可以根据需求分布式部属并加以统一资源管理和调度,支持动态存储资源管理、在线部属,可以基于统一平台满足不同存储质量、容量和服务质量的客户需求,可以提供完善的备份和存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同时支持NAS备份功能。

3.3 系统管理平台

包括专用的视频管理服务器、数据管理服务器、客户端和流媒体服务器,视频管理服务器是用于集中认证、注册、配置、控制、报警转发控制的专用信令服务器,可以实现完善的视频编解码设备网络管理功能,支持多台信令管理服务器相互协同工作组建多级多域的管理平台。数据管理服务器主要功能为管理存储设备、存储资源和视频数据,支持对系统所有存储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支持不间断的视频检索、回放等业务。客户端可以提供友好方便的人机界面功能,包括监控对象的实时监视监听、查询、云台控制、接警处理,并集成了基本的GIS功能方便用户操作。

3.4 承载网络系统

采用充分组播优化的系列交换机对前端视频编码器传输的数据进行接入、汇聚、交换。通过设备自身安全特性和防火墙等实现对边界安全接入的控制。同时可通过网络本身的设备、协议冗余实现整个监控网络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