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与多媒体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与多媒体专业

第1篇: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专业教育;创新策略

作者简介:燕道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南 长沙 410081)

当今世界正处在传媒高速发展、媒介快速融合的过程中,随着互联网技术、频谱通讯技术等高新科技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媒介融合的势头变得更加迅猛。媒介融合不但迫使传统媒体进行数字化转型(如纸质媒体大力投入网站建设),更催生了一系列新媒体的诞生(如数字电视、IPTV等)。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朝阳产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手机网民数量已达4.2亿,年增长率达18.1%,并大大超过了网民整体的增长速度。{1}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新媒体市场的繁荣,更带来新媒体行业对这一专业人才需求量的激增。

目前我国新媒体行业出现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据相关专家的统计数据,我国新媒体上市公司的数量已为传统媒体的2~3倍,目前对网页设计与美工、网络编辑、手机软件开发等新媒体人才需求量巨大。{2}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在市场上供给远大于需求,但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行业却呈现出“这边风景独好”的景象,这大大鼓舞了国内新闻院系进行新媒体人才教育的探究,同时也给国内新闻传播院校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我国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的起步与国外相比并不算晚。美国的新闻院校开设新媒体与网络专业的课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最早的属南加州大学的新闻系,于1994年开设了新媒体方面的实验性课程,此后其他高校开始陆续跟进。{3}而中国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始于1996年,只比美国晚了两年。这一年,清华大学传播系开设新媒体研究专业,招收研究生。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这一年入学的新闻学专业本科生中开设了“网络传播方向”课程,于2000年在本科阶段开设数字新闻传播专业。{4}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于1998年夏季从理科二年级本科生中招收了22名学生组成网络新闻班,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网络新闻传播班,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正式招收网络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学生,形成了一个兼有新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与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工科的交叉教学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1999年4月成立了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则在2000年成立了全国各高校中的首家网络传播学院。

国内新闻院系依附各自的学校特色,探索出了讲求新闻主义的中国人民大学模式、崇尚技术主义的武汉大学模式以及推崇传播学的复旦大学模式。{5}这三种模式代表了我国新媒体人才培养的阶段性成果,但随着新媒体行业触角的进一步拓展,其对新媒体人才和新媒体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目前国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表面上呈现出一派“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仔细研究却不难发现,这些“花朵”都惊人地相似,并不具有独特性,事实上,繁荣背后仍隐藏着种种问题。

二、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

现阶段,国内学者对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成果相对较少,但这并不能说明高校新闻院系对此问题的关注度不高,而是因为这一模式的构建确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各高校面临难以突破的瓶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才培养计划定位空泛,同质化现象严重

一个学科或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关系这一学科或专业定位与发展的指导纲领,也是如何培养以及培养怎样的学生的关键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却缺乏妥善的、理性的人才培养计划。

一方面,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明确,导致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定位空泛。很多高校都笼统地将培养“新媒体人才”、“复合型人才”等当作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但是这种人才的“新”应该指向何处,“复合”又如何构成?人才培养中的技术比重应该占多少,理论比重占多少?“新媒体人才”总目标下面又应该分为哪些具体的培养方向?面对这些问题,很少有高校能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有清楚的回答。试问,连一个清楚的目标都没有,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人才?

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缺乏有特色的培养计划,导致各大高校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培养的人才趋于同质化。当下,几乎所有的传播院校都开设了新媒体与信息网络的相关专业,但是这一专业应该有哪些明显区别于其他新闻传播专业的特点,却是很多高校都忽视了的一个问题。虽然有个别高校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培养上发挥了本校的优势,如以理科见长的华中科技大学就利用其理工优势,注重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学生的网络新媒体运营、网站策划设计与开发、信息化系统技术等能力的培养。但总体来说,大部分高校的新闻院系仍缺乏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一些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将这一专业与传播学专业、新闻学专业、编辑出版专业混在一起,导致这一专业的学生缺乏应有的竞争优势。更有甚者,仍在用老一套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来教授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使得这一专业的学生脱离了飞速发展的新媒体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实际,毕业之后,根本无法适应当下迅猛发展并不断融合的媒体环境。

2. 师资力量单一,缺乏跨专业的合作与互动

尽管高校的新媒体专业一般设置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但显然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已不再是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家能自行消化得了的。理想的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将新闻传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甚至是艺术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但国内高校往往受学校政策或资金等因素的限制,难以突破不同院系以及学院与媒体之间的屏障,缺乏跨专业的合作与互动。

首先,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目前新闻传播院校中出现师资断层,或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教学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虽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行业人才需求缺口,但是一般新闻院系都未敢大刀阔斧的改革,这就导致仍在传统办学思维指导下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难以跟上其实际发展速度,使得这一专业的师资出现断层。另一方面,为吸引生源,目前大多新闻传播院校仍然依靠院系老教授撑起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这一新专业的台面,虽然这些老教授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授课经验,但是却缺少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经验与新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而真正能掌握新媒体技术又具有一定的新闻传播理论的教师少之又少。因此,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师资矛盾也成为制约这一专业发展的瓶颈。

其次,院校之间互动困难,难以实现跨专业、跨学院的合作,无法实现教师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本身就是一个跨媒体的专业,不仅需要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计算机、电子信息、网络设计、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老师就有诸多要求,如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了媒介融合专业的麦克・麦金教授所言,“媒介融合这一专业……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目前没有哪一位老师能够教授学生所需要的所有的媒介技能,所以每位老师需要把自己最为擅长的技能教授给学生就可以了。”{6}因此,要解决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中出现的师资断层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或借用其他院校不同学科的老师来给这一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但是国内新闻传播院校很少与其他学院进行互动,不能打破院系壁垒,也就难在当前条件下尽快解决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师资断层的问题。

最后,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同业界缺乏有效互动,导致这一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媒体市场的发展需求。当今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界限已经被突破,新闻传播手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因此,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能够适应媒体格局大变动的思维和能力,这也就对这一专业的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能为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提供最新的媒体发展信息、最重要的新媒体技术等知识的还是媒体的一线工作者,但是,由于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新闻传播院校鲜有与新媒体行业的互动。与此相比,美国的情况则要比国内好得多,美国的新闻传播学院本身就有很多的兼职教授,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全职教授的数量。{7}同样,美国的新媒体教育中同样配备了众多兼职教授,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一线媒体,能够将新媒体行业的最新消息和实务操作方法教授给学生。

3. 课程设置名不副实,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

目前中国新闻传播院校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典型做法是“宽口径”与“厚基础”。{8}但在注重“宽”和“厚”的同时,却忽视了“专”和“用”,“专”就是专业,指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所需要的网络信息技术;“用”指实用,是这一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进入新媒体行业的实用能力。忽视“专”和“用”导致了国内很多高校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课程设置上名不副实,并且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课程设置的名不副实体现在国内一些新闻传播院校“新瓶装旧酒”的做法上。一些冠之以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名称的课程,实质上讲的却仍是传统媒体的理论和实务知识,没有跟随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而进行调整。例如,现今国内各大高校开设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课程中,鲜见游戏设计与开发、流媒体技术、数字视频编码等相关课程,事实上这些课程内容正是市场所亟需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高校在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一般包括学科基础知识课和专业课两个部分,学科的基础知识课一般包括传统媒体的新闻采写编评业务课程,新闻、传播学方面的理论课程;专业课一般包括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互动管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等网络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般院校的学科基础知识课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往往要远远高于专业课的比例,导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实质上与传播学、新闻学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由此导致该专业的学生缺乏社会竞争力。

专业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则体现在很多国内新闻传播院校“一锅端”的做法上。一些院校给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仅仅是将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网页开发、新媒体管理等各学科专业知识杂糅,然后将这“大杂烩”般的课程一锅端给学生。这些被杂糅在一起的课程在内容上都没有明显的关联,而是自成体系,致使学生难以很好地消化专业知识,更不用说将这些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际操作了。

这种“新瓶装旧酒”与“一锅端”的课程设置方法,既反映不出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特色,也无法跟随现代媒介融合的发展脚步,直接影响到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方面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可能因专业名称与课程内容脱离,导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位置尴尬,从而进一步损害了这一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整个专业的发展。

4.学生能力泛而不专,缺乏专业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院校都将培养复合型人才当做目标,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也有着同样的要求,力图教授这一专业的学生新闻采、写、编、评,以及新媒体营销等各方面知识。但是相关的行业招聘却对学生的专门才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新浪网在2013年的招聘中对职位进行了清楚的划分,有需要较高的Premier技术的视频编辑,擅长做数据统计分析的网络数据统计分析员,擅长网络设计与美工且具有一定文学艺术修养的尚品频道美编,对证券市场有深刻了解的财经编辑,等等。与此相比较,国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都太过空泛,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宽泛却没有特别擅长的,因而最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在这一方面,作为世界新闻教育重镇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就要有魄力得多,该学院针对美国新闻媒体市场亟需能掌握数字技术与新闻制作两方面能力人才的现状,将新闻学研究生院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联合开设一个新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硕士项目,以培养既懂数字媒体技术又有新闻制作技能的新一代专业人才{9}。但现阶段国内新闻院系却难以有这样的魄力,往往急于开办新专业,而新开设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却又缺乏良好的培养机制,导致所培养的学生在走向社会时缺乏竞争优势。

由此,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当下的尴尬现实:各大高校培养的新媒体与网络信息专业的学生一届多于一届,但是用人单位却普遍反映说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以致市场上出现了“人多人才少”的窘境。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媒介环境,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也需不断优化。

三、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教育的策略创新

目前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此相应的新媒体产业也尚未成熟,业界也没有系统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因而,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教育自然也难以高效地对新媒体产业的需求展开教学和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与探索。

1. 理念:以专立身,以通结群

正确的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是打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空泛且同质化瓶颈的关键。何为正确的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呢?对新媒体人才培养理念的讨论绕不开“专才”与“通才”之辩。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提出了掌握更多更全媒介相关知识以应对未来工作岗位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的要求。于是“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几乎成了国内所有新闻院系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思路,通识教育课程大有取代专业性教育课程的趋势。然而,从这种培养思路下走出的毕业生在进入业界后多数被无情地贴上“什么都略懂,后劲不足”的标签,可媒介融合又确实需要新媒体人才掌握庞杂的知识体系,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尴尬境地?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有专业壁垒的复合型人才?于是学界得出了培养“一专多通”的复合型人才的解决之道。正如迈克・麦金教授所言:“我们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不主要是全能记者,而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门报道技术、同时熟悉其他报道手段、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媒介融合意识的新闻人才。”{10}

实际上,这种“一专多通”的思路可进一步细化为“以专立身,以通结群”。所谓“以专立身”指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一项驾轻就熟的专长,这项专长最好不是大而泛的,相反越细越好,越有专业壁垒越佳。比如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财经内容制作技巧,或者致力于流媒体技术研发,抑或专注于探究游戏市场开发的特点。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角度看,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这在媒体行业也将适应;从实际的角度看,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企业在人才招聘时也呈现出细化需求的特点,比如腾讯QQ在招聘网站编辑时具体到了读书频道、女性频道、星座频道的人才需求配额。“以专立身”可形成人才不被他人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而“以通结群”则是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学生所拥有的区别于纯粹商科、技术类、艺术类等专业人才的优势。通识教育、融合性课程使得新媒体专业学生在“一专”之外积累了较好的媒介素养,成为所谓“懂行”的人,这种素养将成为其快速融入一个“超级团队”的敲门砖,也能使其在团队中更轻松、简便、精准的与其他成员交流,从而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加强团队的凝聚力与创造力。

2. 师资:跨院合作,院媒互动

要突破师资力量单一和师资断层的瓶颈,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实现跨院合作、院媒互动,将其他院校的老师和一线媒体工作者转化为本专业的优质师资,打造紧扣新媒体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现阶段,国内高校的学科划分依旧相对封闭,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融合性教学需求因此受限。而在短期内,要打破这种传统的学科格局有一定难度;因此,新闻传播学院应主动谋求与相关院系的跨院合作,力图解决课程融合性差的问题。可以通过高校相关院系融合教学实验、业界与高校互动等方法,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理念传递上,将教学的重点转向对学生新观念和新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来实现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还可以通过院系与业界互动的方式弥补高校因技术设备落后而阻碍学生发展的困境。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是一个涉及新闻与传播学、电子信息科学、经济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专业,这对师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近年来高校聘任教师的门槛越来越高,新闻学院单凭自己的力量招纳贤才来补充师资在操作上有困难。在新媒体专业的成长期,可以通过“借用”其他学院优秀教师的方式完善教师体系,多院合作共同进行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

院媒互动一直是业界与学界的一种美好期待。近年来这种互动也越来越频繁,但新闻学院与媒体机构两者的关系始终未能像医学院与医院那般亲密,而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比传统新闻专业更迫切呼唤院媒互动。一线媒体人掌握了一手的市场需求信息与最前沿的传媒技术,院媒互动一方面能使新闻院系的人才培养更贴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能解决新闻院系因技术设备落后而致使人才培养受限制的窘局。这方面美国第一阶梯的新闻学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比如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担任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有9人,全都来自媒体一线,有的是自由摄影记者,有的是电视台的编导,有的是网站的数字新闻总监。{11}国内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在与媒体互动之时应注意使“人才引进”、“学子走出”这两辆马车并驾齐驱,通过聘用一线媒体从业者或返聘退休的业界精英担任兼职教师,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为学生搭建去媒体实习的平台,使学子真正做到“边学边用”,在实战中掌握未来职场所需的技能。

3. 课程:倚重理念,重视政策

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落实之处,要打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瓶颈必须从理念的改变开始。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合理安排梯度,使学生在低年级对专业有清晰的认识,在高年级有明确的专攻方向。

虽说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随着技术软件的“傻瓜化”,学会Ps、Premiere、Dreamweaver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已不再是难事,甚至可以短期速成,但理念的形成却是长期积淀的结果。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教授就指出,现如今“懂行”的新媒体人才,至少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理念: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信息深度整合理念、技术运用理念(互联网精神)、市场经营理念,以及在新时代下的创新理念。{12}由此可见,即使是实践课程也应偏重理念教学。实践证明,最佳的处理方式是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将理念融于技术课程中,一边讲解技术,一边传授理念,使学生懂得技术的突破源于理念的创新。

调查研究发现,新闻院系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对新媒体市场环境及其行业政策的重视度不够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在对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做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媒体从业者认为在内容策划与制作岗位和企业管理岗位,新媒体人才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分别是版权、著作权知识和国家新媒体产业政策知识,{13}但这两项能力素质的培养在高校新媒体与信息网络课程设置中均未得到足够的体现,也未得到老师与学生的重视。然而版权实际上已成为互联网新媒体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对于国家新媒体产业政策的正确分析与把握也是关乎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应当带领学生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梳理与系统总结。

4. 学生:融于团队,勤于观察

鉴于媒介融合对于“超级团队”的需要,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需在校园内开始熟悉团队合作的氛围,找准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也需要通过细心跟踪观察,掌握媒介数据分析技能。

为此可在低年级开启团队传媒观察项目,最好是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开启此项目。这时的学生对专业已有大致了解,可以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跟进方向并进行组队。每个队伍均配备一名导师,在初期帮助团队调整观察方向,教授基本研究方法等。团队传媒观察要定期进行小组会议,并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在一定阶段,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团队格局调整,通过团队间的人才交换达到优化团队构成的目标。在此期间,团队与导师的配对也可进行调整。等到高年级,每个稳定成型的团队都需共同完成一个基石项目,作为学业考核,每一位成员都必须撰写详细个人陈述,阐释自己在团队中的核心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学生应对前沿科技、相关领域保持密切关注,不管是对新型技术,还是国家政策,都要有敏锐嗅觉。作为一个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人才,要在本科阶段做到稳定的关注几家媒体、几个企业、几个行业。从这种长期跟进式观察中,提升自己包括媒介素养、数据分析素养等在内的综合素养,这些素养将成为新媒体人才在风起云涌的新媒体时代竞帆远航的无尽能量。

四、结 语

在新媒介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媒介融合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刚刚起步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必然将遭遇各种问题,但不论问题如何变化,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并且拥有较高的创新应用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学生是新闻传播院校不变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的探索和发展之路漫长但坚定。虽然目前要立马破解国内新闻传播院校对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技术人才培养中的瓶颈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新闻传播院校的师资整合和课程改革的探索中,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必将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真正发挥务实而创新的精神,最终为我国新媒体行业培养一批批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人才。

注 释: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15日。

{2}杨成杰、严功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的对策思考――2010年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会议综述》,《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第1期。

{3}{8}匡文波、孙燕清:《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当代传播》2010年第8期。

{4}严励:《网络传播教育的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5}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6}{10}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围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变革――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创始人迈克・麦金教授》,《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8期。

{7}匡文波:《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特点》,《新闻记者》2007年第5期。

{9}许晓静:《人才需求量大 新媒体专业教学需要新方式》,《新京报》2011年7月4日。

{11}郑素侠:《媒介融合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变革的经验与启示》,《编辑之友》2012年第9期。

第2篇: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

如此多的网民数量、如此强的受众黏度和高速增长的网络购物金额,使网络营销成为前途无量的朝阳产业。因此,各行各业都不甘落后、纷纷触网,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营销成为营销的新阵地,都期望在未来的网络购物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分得一杯羹。互联网营销的兴起,催生了一大批靠互联网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如凡客诚品和优衣库,每年通过互联网销售的服装达到几百万件甚至上千万件。

在以网络为核心的营销蓝海中,确实有不少企业做得风生水起、获益不浅,但是,仍有大批企业在运作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营销时摸不着北、找不到头绪。人人都知道网络营销好,但运用得好的却并不多。

企业新媒体营销的问题和现状

一、缺乏专业的管理运作人才

有专业的人才能干专业的事,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目前,很多企业在新媒体营销方面之所以做得不好,原因之一就是专业人才的匮乏。目前,在企业中负责企业新媒体运作的人员参差不齐,大多缺乏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大多数企业是由非专业的销售人员或市场部人员兼职运作,缺乏专业的部门、岗位设置,运作水平可想而知。

让我们看一下在新媒体领域运营很成功的戴尔公司,戴尔专门为新媒体的运作创建了一个专业部门,配备有随时监控分析新媒体舆论动态的人员,专业做内容策划的团队,并设有随时与新媒体网友互动的机制,确保在最恰当的时候找到最恰当的人说出最恰当的话,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专业的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为戴尔赢得了新媒体趋势下的营销先机。

二、缺乏对新媒体营销的合理投入

新媒体营销是否运作得好受制于四个因素:内容、资源、技术和投入。即好的内容、丰富的资源、精湛的技术和合理的投入。在新媒体营销方面,有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认为新媒体营销不用花什么钱,这是对新媒体传播成本低廉的认识误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新媒体营销的费用相比传统媒体要低廉得多,但仍然需要合理的投入,有合理的投入才会有预期的回报。目前,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纷纷加大了新媒体营销的投入力度,比如能率热水器、千金药业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媒体营销的阵地上占得先机。

新媒体营销的投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传播的媒介费用,比如搜索排名、网站发文等等。二是新媒体营销战略和战术的策划费用,就目前来讲,因为很多企业缺乏新媒体营销的专业人才和经验,所以不得不借助专业咨询服务机构的经验和能力来开展新媒体营销,比如上海极品策略品牌营销策划机构为能率热水器、千金药业所做的新媒体营销传播,就是两个典型案例。

三、缺乏新媒体营销的系统规划

新媒体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也需要有系统的战略和战术规划作为依据和支持。

缺乏系统的战略和配套的战术已成为新媒体运作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很多企业把建个网站、发发稿件、做做网上活动就当成是新媒体营销了,不但不专业、不系统,而且,往往是没有计划、杂乱无章。殊不知,新媒体营销跟其它营销方式一样,也需要专业、系统的战略战术规划,没有思路就必然没有出路,也就无法达成理想的效果。

四、缺乏与目标受众的交流互动

任何营销方式都要紧紧围绕目标受众而进行,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和价值。新媒体营销与传统媒体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媒体更多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播,也就是厂商向消费者发送信息,而网络营销则不同,由于网络是一种开放式媒体,受众参与非常便利而且参与度非常高,所以,网络受众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单方面接受信息,而是有参与的强烈愿望。因此,企业一定要改变过去传统媒体时代营销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定势,要把与目标受众的互动性纳入新媒体营销的基本要求,这样不但能增加目标受众的黏度,同时,也能更好了解目标受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便于为消费者提供更适合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大多数企业要么是没有做到与目标受众形成互动,要么就是互动不及时,这样就会降低目标受众的关注度和参与性,企业就会陷入冷场的尴尬中。

五、对新媒体营销价值的认识不足

第3篇: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

关键词:网络新闻;新闻专业主义;挑战;积极意义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055-02

一、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的崛起

互联网的发展使一些传统的行业受到冲击而呈现衰败之象,或者至少做出改变以适应新环境。而新闻行业就是其中之一。

传播新技术介入、传播方式多元化、传者与受众的界线日益模糊、受众的媒介素养逐渐提高、媒体数量与传者人数增加等,都是互联网时代传媒行业显现出来的特点。网络媒体出现并快速发展,网络新闻也应运而生。网络新闻媒体一般分为两类:新闻门户网站,比如搜狐;传统媒体旗下的网站,比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解放牛网”。而网络新闻工作者这一人群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他们有的是从传统媒体“转行”到网络媒体,有的则是高校毕业应聘进网络媒体。

二、“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内涵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个“舶来概念”,它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反权威精神。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萌芽于五四时期,我们可以在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等早一代新闻人的研究思想中看到新闻专业主义的光芒”[1]。

三、网络新闻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积极意义

传播新技术介入、传播方式多元化、传者与受众的界线日益模糊、受众的媒介素养逐渐提高、媒体数量与传者人数增加等,都是互联网时代传媒行业显现出来的特点。这些特点促进了传媒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也有很多问题随之而来,比如说假新闻的泛滥、新闻内容的同质化、新闻行贿受贿等。虽然这些问题早年来也存在,但无可否认,这二三十年以来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些问题更加严重了。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下定论,说网络新闻的出现与发展对“新闻专业主义”构成威胁,本文作者认为,在看到这些负面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新事物——指网络新闻,对于经典理念——指“新闻专业主义”的促进作用、积极意义。本文从三个维度——认知维度、规范维度、评价维度,来对“网络新闻带给‘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积极意义”这一议题进行讨论。

首先从认知维度的角度来讨论。“认知维度由专业素养和专业训练两部分组成,即专业人士所具有的知识体系以及他们在工作中运用的技能,为了拥有这些知识和技能而必需的训练。[2]”传统意义上来说,收集和加工信息,即新闻报道和新闻写作,是作为记者最主要的工作。但是现如今,随着互联网已经成为“遍布全球的、一家独大的信息资源库”,很多新闻报道工作在网络上就可完成。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工作方式会使新闻工作的基本环节丧失,而使“新闻不像新闻”。

事情并非如此。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对于新闻行业中收集、加工信息的定义是“从众多事实中选取适合报道的部分并公之于众”,似乎收集信息必须是记者肉身赶到第一现场,用纸与镜头“亲自”记录,但现在的事实是传播媒介发生了变化,或许,我们并不一定非得这样。网络新闻工作者“做新闻”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传统媒体的下属网站)从母体中复制新闻并适当加一些链接;(新闻网站)从别处转载新闻。

我们看到,网络新闻工作者并没有忽略“择取信息”这一环节,“复制”和“转载”也是有标准的,这就是网编们的工作意义所在。尤其是第一种工作方式,其实是在传统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再进行择取,其实是保留了“新闻专业主义”要求的新闻真实、客观、公正。

另外,对于原本就符合“专业”标准的新闻进行再选择,是又一次把关,可以更加保证新闻的质量。认知维度的第二部分即从业人员应受到一定的专业训练,接受专业教育。网络新闻发展迅速,它的从业人员数量缺口很大,这也使得它的用人标准要略低于传统媒体,而这一直是饱受诟病的地方。我们看到中国国内的新闻院校非常多,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数量庞大,但是传统媒体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却远不及毕业生数量。

那么,很大一部分的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会“退而求其次”转投网络媒体——不排除主动舍弃传统媒体而投身网络媒体的那部分。这样,从所受的专业教育来看,两者的从业人员是一样的。其次,网络媒体的用人要求放低,会吸引非专业的人才进入这一领域,比如一位具有专业的金融知识的人才加上其自学而成的新闻基础知识,那么他在新闻行业的发展应该会大于只掌握新闻专业知识的人。网络媒体的“不嫌专业广招人才”的做法,为传媒行业引进了不少新鲜血液。这些兼具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的人去报道相关领域的新闻,那么他们的新闻必然会比较“专业”,从这一层面来看,网络新闻会促进“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

其次从规范维度的角度来讨论。在职业伦理道德方面,传统新闻工作者对“网络新闻工作者”的印象不佳,他们甚至认为网络新闻媒体充斥着网络记者是一群和骗子。网络新闻因为追求新闻的时效性而不假思索地信息,这的确是违背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公正的要求,但是另一个角度来说并非全部如此。网络新闻的茁壮发展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个很大的竞争压力,互联网使得传播方式由“单对多”向“多对多”转变,在网络新闻领域,受众的阅读更便捷自由、选择更广泛,受众还可以及时反馈信息,这种参与感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使得传统媒体的受众群在流失。面对竞争,传统媒体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取胜,而网络媒体为了稳固地位也要做得更好,这种良性的竞争使得双方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包括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坚守,因为作为传媒人,深知对于经典理念的坚守在竞争中是多么重要。

另外,要澄清的一个逻辑误区是,并非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天生品德低下,也不是说网络新闻无论如何都只能“不专业”,事实上,可悲的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失守恰是因为新技术的“副作用”——互联网这一传播新技术使得网络记者、编辑们不假思索劣质信息成为可能。但是,随着网络新闻“信息把关”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技术的副作用”会越来越小。

第三,从评价维度的角度来讨论。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媒体一般都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虽然现在由事业单位向集团化改革,虽有一定的新闻自由,但却难逃政治力量、经济力量的影响。而网络媒体,比如新浪、搜狐等新闻门户网站,从“独立自主性”层面上来说比较有优势。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在信息上享有更多的自利。另外,网络新闻从业人员在追求声誉威望上也在努力。传统的传媒领域的奖项,比如普利策奖,很少授予网络媒体相关的奖项,即使有,也是要求颇高。网络媒体就建立起自己的“荣誉授予机构”,这些机构组织来监管网络媒体的成败德行,并且授予一定的奖励、做相关的惩罚,比如美国的ONA组织。网络新闻领域在这方面的努力,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传媒界风气的净化,有利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坚守。

最后,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看待网络新闻的积极意义。网络新闻过程中,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兼具受众和传者的双重角色。在新闻的、转发、评论、争议的过程中,很大一群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提供各自知晓的信息以对同一个事实进行补充,这样,一则原本信息量有限的网络新闻被充实。“这样的网络新闻可能更接近事实。[3]”

四、总 结

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代变化,我们对于“记者是什么”“新闻是什么”“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这样的问题也要进一步重新思考。

“新鲜事物”与“经典”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正如“网络新闻”与“新闻专业主义”一样。经典理念的普适性、广被认可的权威性、对从业人员的潜移默化的约束影响能力,都要求新事物不可脱离它而独立发展,所以,网络新闻要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精神,只要结合经典,新事物才能走得更稳健更长远;反过来,新事物的发展也有利于经典的充实,网络新闻这一新事物的发展会充实这一理念的内涵,促进“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映纯.论“五四“时期新闻专业主义的萌芽[J].编辑之友,2011(6).

第4篇: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

关键词:网络;主持人;角色赋予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红光,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50001

网络的快速发展不仅使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和融合,还为自媒体向大众媒体延伸打开了方便之门,更使网络对主持人的角色赋予了新的内涵。作为网络传播的重要角色——网络主持人由于媒体直接的融合和交叉,由先前的传统广播电视平台逐渐向移动电视、手机、个人电脑等新媒体过渡。在信息门槛越来越低的背景下,网络平台上由媒体官方和民间非官方构成的网络主持人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目前,网络主持人的角色赋予不再单一,不再官方,不再自上而下的传递信息,自媒体基础上的网络主持人的角色赋予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一、网络主持人及其角色

(一)网络主持人的角色内涵

广义而言,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依靠网络平台维系进行掌握、处理信息传播的主持人,即具备网络时代特征的主持人,包括广播、电视和网络节目主持人;狭义上为通过网络平台运用文字、音视频等元素进行掌握、处理信息传播的主持人,主要是商业网站和自媒体主持人。网络主持人的角色是在网络发展到自媒体参与程度极高的情况下,根据其在社会及主持人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来进行划分。网络主持人从个体而言具有较强自主性,从数量上而言具有广泛性,从质量上而言具有非官方性。

(二)网络主持人的角色特点

体现在其主持的节目应该在自媒体平台的基础上具有即时性、主动开放性(互动性)、角色不确定性三个基本特点,这让网络主持人角色区别于传统的广播电视主持人角色。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由于其喉舌特性。必要的把关甚至审查导致其具有广泛的延时性。为此,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由于受到政策以及上岗资格的约束,与自媒体为基础的网络主持人相比具有门槛和时效上的先天不足。网络主持人相对于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还具有一专多能的优势,随着网络媒体具有了采访权,网络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的设置、构成、策划、制作和播出中具有了传统广播电视主持人所不具备的优势角色。人民网的《传媒沙龙》、《人民会客厅》的主持人,在专访的选题、撰稿、嘉宾联络、访谈、编辑等都是个人制作。这和传统媒体的团队化运作相比成本低,运作灵活。

(三)网络主持人和传统主持人角色的对比

网络主持人是在传统媒体主持特征基础上,发展和改变了传统媒体主持人不能即时性互动的现状。网络主持人所体现的角色区别于传统媒体按不同的节目内容和受众而设置不同的主持人,虽然主持内容有时来自现场,甚至不可预测,但每一位传统主持人基本上是面对一个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并且传达同样内容的信息。而网络主持人则是同时针对不同的受众全体,面对海量信息和未知的各种问题做出不同的回应。

1,传统媒体主持人角色的话语权较为单一,网络主持人角色的话语权属于自我。传统媒体主持人始终处于支配单一。虽然有时场外观众可以通过打电话或发短信的方式与主持人进行交流,但由于传统媒体主持人的话语权基本在主持人自己手中,受众与主持人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网络主持人角色通过开放的网络平台,所面对的是全世界的网络受众,并与受众始终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任何一位受众都可以参与其中,可以自由地和网络主持人进行零成本的互动,实现即时沟通交流。每个参与者在不违犯法律的前提下,都可以用假名并以隐身状态毫无掩饰地宣泄,实现话语权的返璞归真。可见,网络主持人的话语权掌控在受众自己手中。

2,传统媒体主持人体现的角色是舆论的引导者,网络主持人则体现的是舆论的发起者。传统媒体主持人通过广播电视节目直接面向观众进行传情达意的特定角色,简而言之,就是节目的支撑人物。主持人在节目中所处的支撑地位,决定了主持人在节目中起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是:组织、串联、引导、沟通、交流、传达、吸引。由传统媒体主持人的界定可以看出,传统媒体主持人在节目中兼有“真实的小人”和“传播的大我”的双重身份。作为“真实的小我”,作为官方的喉舌用个人的言语发声、表达;作为“传播的大我”,“小我”的观点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起到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使嘉宾、受众的思维沿着话题的方向进行。而网络主持人则要用自己的观点去寻找话题、品评话题。网络主持人在主持中起着话题引导、提示、掌握时间、做小结等作用。网络主持人是受众与受众沟通的桥梁,是一种“信息载体”,这个“信息载体”与报纸、杂志、电视等不同,他(她)是话题的创造者,这个话题具有了网络主持人的气息,被人格化了,把话题传递与网络主持这一“活”的信息载体合二为一了,使话题具有了情感和个人魅力。网络主持人要把僵死的话题变得活跃、富有生气、富有人的灵性,从而有利于节目进一步继续或发展。

3,网络主持人可以与受众互换角色,传统媒体主持人则不然。这集中体现在一些网络社区或聊天室,参与者可成为网络主持人的搭档,共同主持节目。有些社区网络主持人完全把节目交给网络受众主持,自己充当观众,与之交流。网络参与者约定选择一个话题,组织其他人共同讨论。话题可以是社会热点或个人困惑,也可以是学习活动。社区或主题聊天室的任何一位参与者除了担当受众角色外,只要愿意就可以具有网络主持人角色。这种角色互换给有能力胜任主持的受众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临场发挥的平台。除了原始的聊天室或社区主持,网络音视频主持人也越来越多,专业性也越来越强。一些网络节目参与者,自身专业水平超过了主持人的能力,也会使角色在不经意间呼唤。传统媒体主持人则不然,没有哪位现场观众能与崔永元、董卿交换角色,这是因为传统媒体主持人的准入门槛很高,除了要有专业能力要求之外,还要拥有话语权角色的官方赋予。这些要求,一般的观众是难以做到的。

网络主持人的平台越来越广,很多网站诸如优酷、土豆、酷6开设了拍客、播客频道,为一些自媒体积极参与者提供了进行自我展示的平台。在这些展示当中也有一些具有专业性的网络播音主持作品的出现。2010年在酷6上风靡一时的《山寨新闻》主持人西葫芦曾经获得了超过亿次的点击率。搜狐视频的自创脱口秀《大棚嘚不嘚》不仅成就了网络主持人大鹏,也使这一栏目在网上大火。此外,自媒体网络主持人的突出代表朱子奇原创制作的“大湿”时评系列《醒世恒言》,临时出现的恶搞节目《末日新闻联播》等。这些网络节目主持人所展示的个人能力和作品,使传统的主持风格和形态得到了丰富,使主持人角色更加亲民化。

二、网络主持人角色的赋予

(一)官方赋予

由官方赋予主持角色的网络主持人,因为在信息获知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巨大官方优势而具有主动权。其能够在信息的中先声夺人并且具有官方权威性,和所赋予的地位相辅相成,具有主导性地位。官方赋予主持人角色的地位具有相对持久性,不容易被颠覆。官方网络媒体人民网所开设的《强国论坛》,搜狐视频自办网络节目《大棚嘚不嘚》等。微信、微博赋予了诸多主持人的角色。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在进行直播时,利用微信进行互动,这种互动是近即时性的,虽然目前仅限于一些听众利用微信有声语言传播功能进行路况信息的,但是已经具备了自媒体网络主持人的特征。除了郑州新闻广播微信参与方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夜新闻也开始了微信互动平台,并且在参与方式和程度上有了很大改善。其微信参与的话题内容范围更广,一些代表言论性直接在节目中播放,借此来反应民意,进行桥梁沟通。但是,因为官方所赋予主持角色的节目主持人,要秉承官方意图,进行有目的性的信息或传递。所以官方平台的角色赋予,是有筛选把关的。即并非每一个参与的受众都可以真正的通过官方媒体平台发声、发言。官方赋予主持角色的主持人拥有其媒体的话语权。但是,这种官方角色的赋予权会受到网络传播特点的和赋予角色主持人个人素质影响,网络主持人个人专业素养越低其官方赋予主持人角色的权威性越容易受到挑战。

虽然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主持人在我国发展30多年的历史,造就了很多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但是网络主持人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特别是自媒体的发展存在的时间并不长。网络主持人的从业者大部分都是由网站编辑兼职,也有最近几年刚从专业院校毕业的相关专业毕业生。这些官方网络主持人的主持人阅历和对网络的了解与驾驭存在缺陷,这种缺陷也是传统媒体大多数年轻主持人存在的社会阅历和知识底蕴的浅薄。在面对未知受众及海量信息时,先天不足会让应对迟缓,节目效果大打折扣。使官方角色赋予的主持人角色同时黯然,官方公信力下降。

为此,在整体社会特别关注网络舆情的背景下。承担官方媒体网络主持人角色话语权所需要的素养必须与时俱进。可以借鉴一些网络社区对网络主持人的职位要求:足够自信、声音动听、热爱主持、专业能力和素质高、口才了得、思维敏捷、采编熟练、打字速度快、具有很强的语言表现能力、普通话标准、具有独立完成节目剪辑的能力、能适应特殊的工作时间,有团队精神等等

(二)信息赋予

2()06年,自由职业者胡戈因为对《无极》和《中国法制报道》进行剪辑,制作出了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迅速走红网络。同时,胡戈也被世人熟知。这是为数不多依靠对信息加工、能够被信息赋予主持人角色而没有消失者。因为,胡戈是第一个吃此“螃蟹”者。

在网络海量信息过剩的时代,内容为王。信息的者也可以凭借信息本身的价值成为一时之主持人。爆炸性的信息或独家新闻具有极具眼球效应,能够使信息者被信息赋予主持人角色。诸如央视新址大火事件,手握移动自媒体终端的路人先于传统主流媒体通过手机、网络向世人进行了直播报道。随着信息本身事情的发展,信息赋予主持人角色者除非其掌控的信息具有连续的爆发性,否则主持角色会被信息本身所掩盖也会被更具有信息影响力的内容发起者所取代。诸如央视新址大火信息先于官方媒体被路人通过网络爆料并传播的,但后续信息被官方媒体所取代。广大受众所专注的是央视新址大火,究竟是谁爆料的,通过什么方式,就没人注意了。与官方赋予主持人角色不同,信息本身赋予的主持人角色具有临时性、可替代性。但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平民化,大众媒体素养的提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微博、博客、博客及其他音视频网站进行信息的爆料或信息的展示。对于信息传播者而言,由于其具有了把控、、调整信息进程的主持人特征,所以其也具备了网络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分量无法和其所、披露的信息成正比。通过微博爆料而引起全国轰动的郑州“房妹”事件,同样也是先由个人进行相关信息、披露,而后转入主流媒体劈天盖地报道。先前被该事件赋予承担网络主持人角色的爆料者在主流媒体报道中的话语权微乎其微。

在自媒体网络时代,一些希望通过网络的开放性及影响力实现个人诉求的人,在其的信息经过包装、策划也可以实现爆炸性的效果。女农民工通过模仿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讨要工资的视频走红网络,这段视频中还有农民工扮演“讨薪社”记者,与“新闻发言人”上演一问一答。视频从背景到对话都极具正式新闻会的效果。这段视频爆红的同时,也使承担网络主持人角色的女农民工的诉求通过网络得到了满足。

信息赋予的主持人角色因为其偶然性和非专业性,随着网络法制的健全和规范化,其角色更多的将由意见领袖来代替。

(三)自我赋予(自媒体主动展示者),通过利用自媒体平台,自己制作或一些作品进行信息传播或心理宣泄而赋予自我主持人角色。因作品《老湿批西游记》而一夜成名的网络脱口秀视频制作者“老湿”就是自媒体网络主持人的代表。原名朱子奇的“老湿”通过其制作和配音、评论的以解说和恶搞各种电视剧、电影、游戏为宗旨,娱乐大众,制作了几十部脱口秀及评论节目,各大视频、微博、论坛网站纷纷转载,创造了1000多万点击率的神话。目前,其依靠网络的影响力,已经成为专职网络脱口秀节目主持人。2010年11月8日,网络上出现了一档《草根新闻》的视频并且在网上迅速蹿红,因为这是由四个身处南阳的农民利用简单的设备,自己从网上搜集一些不太受传统媒体重视的民间文化、民间的“草根名人”和一些国内社会新闻。模仿央视《新闻联播》的模式进行编排制作,然后通过网上播出。节目中作为主播的小辣椒和板蓝根都是不出名的二人转演员。他们平时没有在大场合表演的机会,在视频上做主持人也圆了他们的演艺梦。在媒体融合的现实中,普通民众对于信息的理解要比传统记者更为广泛,在把握这些信息的时候,信息的配音,镜头前的状态,主持的方法等都需要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其播出的效果从而达到被受众接受的标准。自我赋予的主持人角色,带给广大受众的是眼球的刺激、形式的新颖、内容的先锋,除非在业务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否则在审美疲劳之后,这种角色就会淡化、消失。

第5篇: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

[关键词]网络体育信息;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影响体育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57-02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互联网是继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之后的新媒体,在当今社会已普遍被人们应用于生活,学习,社交中。它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性,它以信息量大、涵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应用性强等优势被人们热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总数呈上升趋势,从年龄和职业来看,大学生均居首位。再这样一个统计状况下,我对网络体育信息资源对大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厘清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影响因素和体育参与程度与网络体育信息资源传播之间的关系,结合互联网的优势更好地发展大学生体育。改变目前部分大学生使用网络只打游戏,看小说的弊端,为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体育信息资源,为自己身体健康服务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互联网媒介接触对陕西省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以及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普通高校在校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以体育新闻类专业书籍和中国知网上的相关文献为参考依据。查阅我校图书馆、体育学院图书阅览室近年来有关体育传播与体育行为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

以互联网上的体育类信息和体育类时事报刊为引证文献。

2.2.2 访谈调查法

本研究以陕西省为主要调查研究范围,以陕西省教育厅官方网站和陕西高校网所列陕西省普通高校(不包含军校、民办院校等)为依据,选取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抽样访谈调查结果如下: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西安文理学院,从中随机抽取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2.2.3 逻辑分析法

对从文献资料中收集的信息和访谈调查结果,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认真的整理、归纳、推理、比较、分析与综合。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接触体育方面知识的现状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3.1.1 现如今大学生的媒介接触情况的研究结果分析。

以前大学生在媒介的使用上经历了纸质(教科书、报纸、杂志等)、广播、电视媒介。而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和多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在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进一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新的媒介形B不断出现。现代的大学生在新媒介信息时代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被动接收者,更愿意去尝试新技术,参与新媒介信息的传播。互联网在众多信息媒体中以成为人们接收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体,也是最受人们热捧。举例说明:据CNNI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网民比例为83.4%,而在这个比例中大学生又占了大多数,这也验证了互联网媒体已成为大学生首选的信息接收平台。“2014年9月19日上午,亚洲体坛传奇、中国网球选手李娜在个人微博消息正式宣布退役,该消息在微博、微信、QQ、各大网站上疯狂转发,互联网媒体用户,尤其为手机媒体用户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就接收到这条信息。各大体育赛事实时转播同样如此,喜爱观赏NBA的大学生可拿利用电脑、手机互联网媒体进行观赏图文的、全球同步直播。互联网相对于其他媒体的优势在于互动性强。大学生朋友具有很强的个性,他们不甘愿只做体育信息的接收者,而是要真正参与到体育信息的传播当中,手机媒体给了他们随时随地随身互动的可能,自2015年有了一个特别火的软件,并且一大比例的人都参与了进去,那就是“直播”因此也出现了网红(即网络红人),这一类人也就属于自媒体,而这类人中大学生占据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也是大学生较为看重的互联网媒体传播体育信息的优势之一。综上所述,即时性和便利性是互联网媒体在传播体育信息方面最为突出的传播特性,也是大学生群体最为看重的随时、随地接收和传播体育信息。

3.2 大学生接触互联网媒体体育信息的现状

3.2.1 陕西省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

调查过程中发现,在陕西省大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中,网络传播已经超越传统媒体成为大学生的首选,体育信息传播不仅需要内容的准确和高度及时性,大学生群体更追求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与接收的便捷性,互联网媒体优势尽显。因此,互联网媒体成为陕西省大学生关注体育信息的媒体首选是必然趋势,因此互联网成为当前大学生信息接触最普及、最快捷、最方便并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媒体平台。

3.2.2 大学生关注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频率

随着电脑和手机媒体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随时、随地、随身等一系列的因素也促进了大学生关注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频率。在调查中发现,存在一个现象:体育专业大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价值观、体育信息关注度、体育态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这是由于所学专业、所受教育及生活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在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3左右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手机媒体体育信息关注较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大学生重视体育、关注体育、参与体育的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生个人、学校乃至社会都应急需解决的问题。

3.2.3 陕西省大学生平均每天关注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时间

从陕西省大学生平均每天关注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时间长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们对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需求与喜好程度。调查中发现,陕西省大学生关注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时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体育专业大学生平均每天关注的时间明显多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说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体育信息有较强烈的需求,受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影响也较深。而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关注时间少,这说明大部分非体育专业的陕西省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关注主要停留在大致浏览体育新闻的层次上,甚至是在用网络关注综合新闻时顺便看一眼体育资讯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用时间了解体育相关新闻知识与赛事,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关注习惯,也就是说网络媒体体育信息还没有真正走入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生活中去。然而体育专业大学生受其所学专业和院校环境的影响,已经将每天关注网络媒体体育信息成为习惯。相比而言,陕西省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关注热情则并不高。

3.2.4 陕西省大学生关注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目的

对于大学生使用网络媒体关注体育信息,除了了解体育动态、关注体育比赛,还有什么其他的目的,对这一问题也做了调查。

根据调查发现陕西省大学生关注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目的分别是了解体坛动态,欣赏体育比赛,增长体育知识、好友互动交流、提高运动技能、关注体育明星言论。而这些无疑是为了娱乐、社交、学习与锻炼。大学生对网络的及时性与便捷性的强烈喜爱也说明了了解体育动态是大学生关注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第一目的。现在,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软件中,优质的体育知识类信息被大学生广泛分享转发,网络媒体成为大学生除体育课以外获取体育知识、增进体育常识的最重要平台之一,这也是大学生关注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又一大主要目的。并且网络体育资讯论坛提供了展开互动交流评论的平台。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学习体育知识类信息新闻,进而提高自己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还可以关注自己喜爱的体育明星的动态。

3.3 基于网络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对陕西省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分析

3.3.1 陕西省大学生在关注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时所受的影响。

网络媒体体育信息中会有体育明星的动态资讯、国际大赛事的荣誉级表现、大学生喜欢的各大体育联赛直播、各种体育锻炼知识、应用于教学及学习的运动APP等等,大学生接触这些体育信息时,对他们参与体育的态度提供了积极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他们的体育参与行为。而在对陕西省大学生参与体育态度的积极影响问题上,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体现了积极的一面。体育专业大学生认为手机媒体体育信息的传播对他们参与体育的态度的积极影响很大,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认为对网络媒体体育信息的关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体育文化知识,和培养了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网络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使得体育专业大学生强化了自己运动项目的知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运动知识认识体系。相反,那些本身不是特别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就会导致网络媒体体育信息对他们参与体育的影响较小。

3.3.2 基于网络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对陕西省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督促作用

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手机APP产生,体育类APP更是数不胜数,例如:“keep”。通过这些体育类APP,大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实时的体育信息新闻,学习各种体育锻炼的方式与方法,更能够使用运动工具类APP来督促自己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进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自己身体素质发展。目前研发出的使用较多的就只有跑步、瑜伽、腹肌锻炼、健身等运动工具类APP,受众面有限,因此其使用和分享传播就会存在局限性,导致一些学生从未使用过。

3.3.3 对体育知识教学类信息在手机媒体中传播的实际情况

网络媒体信息的实用性、分享率如何,对陕西省大学生参与体育、提高运动技能是否有一定的影响,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调查。

陕西省大学生在该问题上选择最多的一项是影响一般,加上选择了影响较小和没有影响的大学生,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近2/3。这说明,网络媒体体育知识类信息的传播对陕西省大学生提高运动技能是有一定程度影响的,但影程度和范围还未达到较高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陕西省大学生自身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关注体育信息的程度,而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大学生本身对体育信息的关注度就不够,这是导致出现上述结果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中体育知识类信息的质量、真实性、实用性同样没有达到较高水平,根据我们的调查,近半数同学认为网络媒体中出现的体育知识类信息只有部分实用、小部分实用和不实用。因此,对他们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也就影响较小;最后,网络媒体自身在传播体育知识类信息时的局限性导致体育知识类信息在网络媒体中的分享率没有达到较高水平,进而影响了体育类知识信息在手机媒体中的传播,这也是出现上述结论的一个重要原因。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网络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对陕西省体育专业大学生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别,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对参与体育的重视程度和体育信息素养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运动工具类APP对大部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较强的督促作用,体育知识类咨讯在网络媒体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实用性也较强,为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多样的方式与方法。

网络已超越其他媒体成为大学生关注体育信息的最主要途径。

4.2 建议

优化体育类的APP,改进传播过程中的局限性,使不同运动app种类增多,功能上更加强大和完善变得越来越人性化。

给大学提供优质网络环境,实行4g网和wifi及校园网的全面覆盖在校园内公共场所,提高陕西省大学生接收和传播网络体育信息的及时性。

参考文献

[1] 李全凯基于手机媒体传播的体育信息对北京市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研究首都体育大学2015.05.

[2] 王慧琳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影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实证与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3] 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116.

[4] 柏曙邹因特网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认知影响的研究[D].甘肃:兰州大学,2006.27-33.

[5] 张龙,黄霞,耿建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5):77-78.

[6] 陈莉,胡启林.大众传媒影响大学生体育生活的状况调查[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10.

[7] 洪肖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研究山东大学,2014.12.

[8] 杨双羽.新媒介信息时代体育传播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2015.7.

[9] 王慧琳.媒介改变生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28.

[10] 姜珊微博对西安高校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和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西安体育学院2012.5.

[11] 范笑仙,刘东锋.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应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80-82.

第6篇: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

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最早起源于美国,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标准和正当的业务手段,以履行媒体的圣洁使命为目标,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独立性、自由性的特点。虽然政治团体、经济利益、受众喜好等因素对媒体的控制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质性意义,但作为新闻媒介专业化理想的一种尝试,它确实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新闻专业主义对于我国新闻业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虽然其概念在1999年才开始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之中,但有学者认为近些年的新闻改革实际上已经涉及了很多符合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其中包括反对“假、大、空”,以事实说话;强调贴近生活,提高媒介的服务性;反对“有偿新闻”,提倡新闻业的职业伦理;呼唤“舆论监督”以及内容采编和媒体经营的分别管理等。可以说,经过20年的新闻改革,建立新闻专业的信念、伦理和规范,早已成为新闻改革过程的新闻实践的重要内容,新闻工作的“专业主义”已经呼之欲出。①

新闻专业主义的构建在我国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网络舆论就是其中一种。它对我国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新闻实践、职业伦理等。其影响既有积极促进的方面,也有消极不利的方面。

网络舆论对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积极影响

对新闻专业报道的影响。基于网络的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等优势,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网络上信息的无限多元,不同信息源之间的相互印证使每一个成为新闻的事件都有着不同以往的更深、更广的报道范围,每一次报道可能形成或已经形成网络舆论的事件都考验着记者的专业能力。因此,网络舆论对新闻的专业报道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以2009年10月24日发生的长江大学三名学生救人牺牲一事为例,从感动于三名学生的精神,到“渔夫见死不救”的传言出现,再到“捞尸者手牵绑尸绳谈价”的深度刺痛,事件的真相流变,一波三折。在不断被揭开的真相和隐情背后是网友们的力量和网络舆论的推动,这充分显示了网络舆论对于新闻报道开展的影响。事情发生的最初,所有报道的主旋律都是对英雄的赞美之声。到10月28日前后,爆料有渔民见死不救的帖子出现在天涯社区、猫扑网、百度贴吧等多个网站、论坛,顿时舆论一片哗然。10月29日,荆州公安局对网帖作出回应,称已成立专门调查组,调查渔船是否见死不救并借机牟利。至此,网络舆论已形成了强烈的攻势,网上到处充斥着要求查明“见死不救”“高价捞尸”背后真相的呼声。11月初,《东方早报》、《华商报》、《南方日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开始对事件背后的真相进行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报道。事件发生之后,“在一场试图对英雄壮举进行宣传的过程中,媒体报道经历了一场挤牙膏式的递进运动,这或许是一种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②而推进这场挤牙膏式递进运动,启发这次新闻专业主义博弈的正是网络舆论。如果没有网络舆论,我们不能想象仅靠口耳相传的舆论传播方式,是否能够推动媒体进一步的探究,事件背后的“善与恶、冷与暖、罪与罚”又是否会有被全国人民所知的一天。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民了解和信息的途径、方式将越来越多,每一个受到关注的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可能会如这次的事件一样,由传言形成舆论,从而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思路和方向。这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对媒体专业主义的要求,媒体也应该认识到专业主义不仅表现在意识形态上,也要体现在新闻实践中。在实践中具备客观、真实的视角,全面深入的专业精神,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对新闻职业伦理的影响。目前,我国新闻行业和从业人员还未完全具备专业主义的素质,陈力丹教授曾对传媒在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居然有十四条之多。我国的传媒虽然进入了市场,但对形成必要的职业精神和职业工作规范,思想准备不足,对于传媒业的基本职业规范,不甚了解,因而实践中发生了许多涉及职业操守的问题。而且我国传媒的职业权利与党政权力的混同,使得它容易成为违法乱纪者重点行贿的对象。另外,追求传媒自身利益和记者个人利益的动力也越来越大,造成了职业精神的淡化。③以上这些都是造成我国新闻职业伦理缺失的原因,而网络舆论则逐渐成为能够监督新闻职业伦理发展和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积极力量之一。

网民通过互联网和传播各类信息,其扩散的速度和规模是任何媒体、渠道都无法比拟的。尤其是随着博客、播客等各类自媒体的出现,政府和媒体的任何不规范行为都有可能被曝光,任何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行为也都有可能被揭露。不仅如此,即便是传统媒体上所披露出的新闻工作者的不道德行为,在经过网络舆论的互动后,也有可能对媒体形象、新闻工作者本身产生严重的影响。汶川地震后央视记者徐娜在直播时有失职业道德的表现,引发了全国众多观众及网友的强烈反感,被网友称为临阵脱逃,不敬业、不道德。包括些微失误造成的“补妆门”、“哈欠门”等都被网友发现并放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可以看到,媒体或新闻工作人员的报道、行为都会被网友所关注,一些有失专业主义、缺乏职业道德的报道内容或行为都有可能被网友拿出来形成负面的舆论。这种情况同时也表现了网络舆论对新闻职业伦理建设有着正面积极的作用,网络舆论正在成为一股外部监督力量,促使媒体对新闻职业伦理的更加重视。

网络舆论对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消极影响

网络舆论对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消极影响在网络舆论监督事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网络打破了所谓精英阶层对媒体话语权的垄断,成为表达社情民意的平台,使其在社会监督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网络舆论监督也容易越界成为媒介审判,其所产生的舆论压力容易对媒体报道时的客观公正立场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舆论监督演变成媒介审判,通常都不缺乏新闻媒体的添柴加薪。两者的合力共同促使了一些媒介审判事件的发生。如2003年的“宝马案”便是典型的网络舆论当先,传统媒体跟进的案例。事件发生最初,传统媒体的报道并没有激起舆论的积聚,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司法的独立审判。一审判决下发后,网上迅速掀起了讨论高潮。众多网民对案件的审判结果提出质疑,大部分言论认为案件背后有“黑幕”,传言也越来越多,比如事件主角苏秀文是黑龙江省某领导的亲属,其丈夫用钱“买通了关系”,以及证人被“封口”,等等。有网民断言这是一起典型的司法不公的审判,为死者喊冤叫屈,网络舆情呈现“喊杀声一片”。回顾该案,大部分媒体直接从双方家庭贫富方面来叙述苏案,媒体的报道和评论直接给该案定了“富人欺负穷人”、“富人仗势欺人、逍遥法外”的调子,在正常的舆论形成过程中注入了非理性的因素,激化了舆论的仇富心态。迫于网上的舆论压力,黑龙江省司法机关出面辟谣,并于2004年初对此案进行了复查,但复查结果显示并无证据证明苏秀文故意杀人,该案维持原判。④这一事件的曲折变化,媒体报道的提前定调,一方面是媒体受网络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媒体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

当网络舆论聚焦于一个公共事件或公共人物,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后,如果媒体介入,出于正义感或吸引读者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都会保持与网络舆论的一致倾向性,从而导致舆论的进一步升级。但网络舆论本身并不一定是客观公正的,且不说网络舆论容易涉及虚假信息和法律问题,网络世界里也存在从众心理、沉默的螺旋、群体极化等心理或现象,极端情绪、偏颇的言论占据主导的情绪型舆论在网络事件中屡见不鲜。尤其是在舆论监督事件中,当媒体的报道和网络舆论的扩散同时发生时,网络舆论非理性的一面在这时便极易对媒体的专业主义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没有做好信息的筛选,保持理性的态度,进行细致全面的了解,就会被网络舆论牵着鼻子走,失去媒体专业主义本身应有的独立、客观和公正。

注 释:

①陆晔:《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台湾《新闻学研究》,2002(4)。

②徐剑桥:《手牵绑尸绳刺痛网民 讨伐不彻底 赞美无意义》,《南方日报》,2009年11月4日,A06版。

③陈力丹:《内化传媒人的职业精神和工作规范》,《采写编》,2004(2)。

④付松聚:《我国“媒介审判”现象流变探析》,人民网,2009年9月28日。

第7篇: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环境 高职 公共英语 ESP教学

高职教育的原则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其核心和精髓是“实用”。 21世纪我们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多媒体网络所提供的丰富的英语环境和材料刺能极大的激发高职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因此将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引入高职公共英语后续课程的ESP教学中,将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的效能,增加英语学习活动的的输入和输出,为学生就业开启更加广阔的大门。

一、多媒体网络外语学习环境定义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利用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影像等多种模态于一体 ,利用多种媒体按不同专业特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投影机投影到屏幕上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配以声音,通过人机交互操作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或者直接安排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人手一台电脑进行自主学习。

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开展ESP课程的优势

1、激发高职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ESP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人类记忆的实验,他发现,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 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 30%,对能同时听到和看到的内容记忆量达 50%,在与人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则达到 70%,由此可见人类大脑更倾向于记忆有多种载体构建的知识结构。多媒体网络环境正好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搭建了这一平台,多媒体网络利用声、光、色、影、图俱全的功能, 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采用不同表现形式和教学手段,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英语课程变为生动有趣的动态教学环境,这种模式也兼顾到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让好学生吃得好,程度差的学生吃得消。

2、搭建专业仿真环境

ESP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英语相结合,课堂上就需要实际的专业仿真环境来帮助学生熟悉行业流程,这一点多媒体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仿真环境,例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酒店英语》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酒店各个场景的图片,帮助学生熟悉酒店的各个部门以及设施情况,每学完一个工作流程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机或其他拍摄装备拍摄一个工作流程,这期间需要学生自编剧本,物色演员,选取合适的拍摄场地,上传到网络,大家可以共同欣赏学习,拍摄短片的参与者会有极大的成就感,大家也可以讨论该工作流程是否恰当,从而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三、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开展ESP课程的策略

要解决目前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还应该针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从思想认识、师资力量、教材改革三个方面着手加以解决, 做到教学、教师、教材三管齐下。

1、从思想态度上重视高职ESP教学

高职院校的任何一门教学工作都离不开教学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专门用途英语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将多媒体网络环境引入高职各个非英语专业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必要的资金和设备投入,所以, 教学管理部门一定要从思想上提高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投入必要的资金和硬件建设,与此同时加强对每个专业ESP课程的建设,积极为各专业联系对外合作单位,建立一套高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

2、采取多种形式, 逐步建立一支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师队伍

开展 ESP 教学离不开一批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仅需要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还应具备相应的的专业知识。教授ESP的英语老师最头痛的就是很多专业术语,在目前条件下,网络远程培训可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过渡方案,就是推广校本和校际的跨专业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同外语教师的合作,共同商讨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这就解决了专业教师外语能力弱和外语教师专业知识不足的遗憾。同时,由于网络教学模式的特殊性,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可自由掌握,可有效克服高职英语师资严重不足的困难。

3、促进ESP教材的时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高职公共英语专业的后续课程,ESP 教材应该以从事现实职业活动所需的任务要求为内容,把语言与专业有机地结合,符合真实性、合适性、广泛性和兼容性四个标准。应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突出其岗位特点,选择切实可行的教材。据笔者观察,目前大部分高职所使用的ESP教材都是出版社现有教材,使用自编教材的学生仅占 6.8%。笔者认为ESP 教材应该是不断更新,及时与该领域的先进企业单位保持联系,不断补充每个行业出现的最新用语。自编教材应该是更能贴近本校相关专业的实际,要保证做到教学内容真实化、教学过程仿真化、课堂活动社会化和教学手段交际化。

四、基于多媒体网络的ESP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种种研究和实践表明,为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高职学生开设ESP课程公共英语的后续课程,让学生们通过学习专业知识进一步学会应用已有的英语知识,可以说是语言学习的理想模式。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高职生本身英语基础差,基本对英语学习没有特别的热情,多媒体网络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给了学生绝对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老师对整个教学活动有良好的把控能力,同时学生逐步培养起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等,加强对教室以及校园网络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力度,多管齐下,否则很难开始多媒体网络教学的ESP贯彻到底。

参考文献:

[1]陈志立.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改革高职英语教学[J].中国轻工教育,2005(3).

[2]赵庆红.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9)下半月刊.

第8篇: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

一、媒介融合对传播学专业的影响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介融合在一起。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具备“多元融合”的知识背景,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要求从业人员既具有现代传播观念和全面深厚的知识结构,又具有熟练使用现代传播技术和新闻采编能力。很多专家就媒介融合时代,如何把握“融合”的度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可以看出,媒介融合要求当前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能应对传统媒体的采、编、播等任务,还要熟悉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熟练掌握新媒体传播的技能。以上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谈到网络传播技术方面的课程群或体系建设问题,但涉及媒体环境下传播学人才培养理念较多,进而影响到课程的设置问题,为本课题的研究间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网络传播技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根据媒体形式的变化,将技术融合到新闻传播学科中,以“融合”应对“融合”,建立完善“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将会为培养应用型传播学人才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存在的问题

传播学专业是山东省首批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虽然经过长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定位不够明确

由于历史原因,课程群中的部分课程仍旧按照理工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并没有按照应用型传播学人才的发展目标来设计。主要原因是授课教师对传播学专业缺少一定的了解,造成授课内容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传播学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大致理解,不必掌握过多的原理,够用即可。

(二)课程之间衔接不良,内容重复

由于课程大纲往往由任课教师单独编写,因此难免会造成课程之间衔接出问题。部分知识点在先修课中没有讲到,但在后续课中却需要用到;或者有些内容在先修课与后续课中重复出现。如,HT-ML语言既可以出现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也可以出现在“网站建设与管理”中,如果两者没有协调好就会出现衔接问题。

(三)部分内容不适应新媒体发展,有待更新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部分课程内容出现与当前实际情况脱离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备课时,按照教学大纲指导的内容进行准备,没有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而高校的教学内容往往滞后行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就造成学生对授课内容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所学知识对今后的就业没有帮助,产生烦躁厌学情绪。因此,应适当增加新的课程内容,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对媒体数据进行挖掘、统计分析显得日益重要,可以在相关课程增加此类内容。

(四)技术与传播理论的融合程度不深

在多年的授课过程中发现,技术类课程往往容易脱离传播理论而单独存在,成为纯粹的技术。人们往往欣喜于一种新的媒体传播技术的出现或互联网应用形式的更新,却没有对其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没有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审视这些日新月异的技术。从传播学角度而言,技术存在的价值恰恰在于利用它能为信息传播提供哪些服务,实现传播的目的,因此,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应该在传播学的专业理论框架下进行深度的融合。

三、“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

首先,传播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规格是面向社会生产一线,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能熟练运用多种媒体传播技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样的人才社会需求量更大,网络传播技术类课程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这一总体目标。其次,网络技术课程群的建设要调研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掌握当前行业采用的主流技术、发展动态,特别是行业为适应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形势,对用人提出了哪些新的标准,知道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再者,课程体系建设中应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在媒体高度融合的情况下,新闻传播工作者不仅要能提供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还要深谙各种媒体形式的传播要领,而这些仅仅通过理论学习是不能掌握的,必须通过实践反复练习。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重构与优化过程要将整个实践课程贯穿到各个学期。

(二)课程群体系重构与优化

课程群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其重构一般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方法,纵向来看将课程群分为基础课程、主干课程、方向课程三个阶段,横向上看每个阶段分为传播理论、网络技术理论课、网络技术实验课三个部分,这样总体上形成了“三个阶段,三条主线”的课程群结构。第一阶段为基础必修课,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习网络技术课程打下基础。“网络传播概论”让学生了解网络传播的概念、传播方式及其相关理论,为今后学习其他课程做好准备;“计算机导论”是了解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及学科知识;而“程序设计语言”是今后学习网络技术类课程的必备基础,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能力,所以放在基础课阶段开设,同时还配备课内实验,实验规模较小,可以单独完成。第二阶段为主干课程,是课程群最为核心的部分。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的原则,无论今后学生的专业方向是选择前台美工还是后台编程方面,该阶段的课程设置都可以满足需要。此阶段的传播理论课主要是“网络传播实务”,该课程从新闻传播实务的角度明确学习技术类课程的目标,让学生从传播学的角度去把握技术类课程,而不是单纯的唯技术论。“计算机网络技术”侧重于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层技术。通过安排课程实习,让学生能够动手搭建计算机网络环境,为今后的网络传播应用建立基础。“网站建设与管理”让学生掌握网站建设的需求、设计、开发、部署、测试等完整流程。而“网页设计”与“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分别为网站的前端、后台的开发奠定基础,实际工作中需要前后台开发互相配合。第三阶段将侧重方向课程的设置。课题组通过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以及青岛市软件园等开展行业企业调研,结合自己的办学情况,设置为网站前台和后端开发两个方向的课程模块。根据当前行业需求,开设网站美工课程,主要讲授色彩、字体、创意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根据当前网络媒体的发展需求,开设“网络新闻编辑”课程,讨论网络新闻编辑活动的方方面面及新近发展,从理念、运行、事例到版面、图片、音视频以及新兴媒体等。这两门课都是在网页设计的基础上延伸。而在后台开发方面,承接“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网站应用系统开发”以及“手机媒体APP开发”两门课,为媒体行业培养后台开发人员。特别是手机媒体APP,随着近年来移动传媒业的发展,具有较大市场空间。“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为较高层次的媒介管理理论,可以作为该阶段学生的传媒理论选修课程。同时,该阶段实习任务设置为“网络传播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新闻专题网站的设计、开发和部署工作,可以为PC版,也可以是移动版,以此检验学生对课程群的掌握情况。纵向来看,三个阶段整体上又有三条脉络,分别为传播理论、网络技术理论课程、网络技术实习课程。传播理论从概论、实务再到管理,层次逐渐提高;实习从课内实习、课程实习,再到毕业综合实习,难度也逐渐加大。这样,在三个阶段形成了以网络技术课程群为中心主线,同时以传媒理论为辅助主线,而又同时兼顾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主线,三线齐发的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体系的同时,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使得各门课程间有良好的衔接,同时增加新的授课内容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第9篇:网络与多媒体专业范文

论文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产业、媒介产业、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以立体高速网络作为信息传播果道,以渐趋普及的多媒体电脑、电视、手机作为收发工具,融采编摄演于一体,集声字图像于一身,聚眼耳脑手于一瞬,是一种高效率、大容量、多果道、极具开放性的传播体系。在网络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成为当今电视人关注的话题。

当互联网裹挟着强大的科技生产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发现从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交流方式到商务模式、消费模式、经济模式以及获取信息的模式都已经发生空前多样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电子版、门户站点、中文网站、网络电视、宽带电视等层出不穷地出现,对传统媒体和媒体人而言,“媒介生态”逐渐变得眼花缭乱起来。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将技术优势与信息资源充分整合,第四媒体(网络媒体)所兼容创新的文本结构方式、信息传播方式、媒介营销模式,给传统的纸媒体、电媒体以极具影响的冲击。其中,兼具视听之长的强势传媒电视,在某种程度上因为与互联网有着更为密切的“血亲”关系,它们的联盟与整合显得尤为突出。电视媒体既有着凭借互联网技术再度辉煌的“景气预期”,也面临新兴媒体从观众到广告的争夺和竞争。同时不论是从商业角度看还是从传播层面来看,网络传播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悄悄改变着媒体与公众的传统收受关系。如何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将电视媒体做大做强形成符合受众口味的文化传播,是我们当今电视人着重研究的问题。

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态势

互联网出现后便在传输速度上体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用户可以轻易地引用、转载致使信息的触角达到纵横交错式的传播方式。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化、前沿化、新锐化拓展了传播渠道,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充分满足了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权,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最大特点是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为一体,具有典型的“全民传播”(Mass-participated Communication)的特点,这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基于数字化台的新媒体,其在信息传播中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信息平台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等特征。这些特征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信息的传播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新媒体的出现使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传播中也不乏有其局限性。

首先,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的“全民传播”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包容性、平等性和参与性。但是以个人为报道主体的“自媒体”(we media)在新闻报道中,往往存在信息不完整、不平衡、不客观,甚至出现误报和失实报道。在对事实的报道中,个人传播更侧重于表面的现象,通过带有强烈个人情感色彩的描述和评价,主观地传递信息,缺少专业处理信息的公正态度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专业视角,容易造成煽动其他受众情绪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容易成为突发事件中情绪传染、谣言扩散的新路径。其次,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专业采编人员的队伍素质及专业设备与传统媒体相比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报道中对事件的客观性的尺度把握不够,并对来自社会基层的声音不能及时地审核校对,产生虚假信息的泛滥。

“视网融合”下电视媒体的传播状况

以网络媒体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一直以新媒体自居的电视媒体瞬间成为明日黄花,加人了报纸、广播等成为传统媒体的一员,但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有视听兼备的共同特点,使得其在这一场革命中,得以更大地延伸和发展,也形成其特有的传播现状。

融合趋势下的传播成为新旧媒体传播的需要。新媒体的加人使我们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信息量加大。同时也极大方便地促使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你想得到的信息,从四川泣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的新闻大战中可以看出,新旧媒体在一场场突发事件中体现其各自的优势特点。在此类的突发事件中,各媒体的竞争虽然激烈,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径渭分明的界限也在逐渐消失,交汇点是二者都是信息的提供者。这首先是社会整体需要的驱使,从汉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印尼地震到青海玉树地震,人们对信息的获取量空前高涨,报道的及时性中首先归功于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快捷性,随后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和详细报道,为受众获取信息提供最切实可靠的服务。其次,融合化的传播也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自身的需要。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自身需要在新闻报道中集中精力进行集体作战,网络媒体的优势不是很明显。优势互补合作对网络媒体来说只有好处。在人才上,网络媒体不具有传统媒体所具备的大量的专业性强的记者。在经费上,网络媒体不可能把大量的财力投放在单一选题上。这对大多数网站来讲是两道难以逾越的“深沟”。在如今重大新闻采访和报道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网络媒体中,只有那些资本雄厚的商业网站,或是传统媒体与网站联手行动才能支付这笔开销。一般的网站是没有这个资本的,更没有专业人才去完成这类重大采访报道。而传统媒体有强大采访实力,对大型的新闻战役有良好的把握和实战能力。

在传播过程当中,传统媒体往往也依赖新媒体的优势将信息扩大化,并及时通过新媒体产生及时的互动,使一些突发事件形成全民参与的特性.加大民众的参与意识,使媒体的及时性、互动性得以充分发挥。

热点事件报道中视网融合的优势。网络媒体的发展使网络传播的信息控制难度加大,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所具有的特征,使得其媒介生态、传播图景、舆论态势等是政府很难控制的。媒介竞争的加剧,新媒体所特有的互动、参与等优势,使其在媒介竞争中处于越来越有利的位置。尽管新媒体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草根性”,但是由于缺少“把关人”的有效监管等原因,而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目前,日渐成熟的新媒体格局被不少专业人士认可,有人提出当前我国舆论引导格局是“传统媒体扬善,网络媒体惩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则认为当前情形更多是这样的:“网络较多地抢先揭露问题,传统传媒在跟进的同时,给予理性的关照。因为网上的东西真实程度和观念的理性程度均不够,需要由传统媒体给予适当的‘纠偏’.。这样的‘合作’关系正在形成。”有如2009年的“艾滋女”事件,网络的信息使不明真相的人成了害人者的帮凶,经过电视媒体的深度调查报道使得这一事件的真相大白于天下,也给受伤害的同德利一个公道。从“清洁工梁丽拾金案”到“巴东烈女邓玉娇刺死色官案”,从“杭州胡斌粗车案”到上海“钓鱼式执法案”,从“天价捞尸事件”到“躲猫猫事件”再到‘`2010年广西公务员考试泄题事件”,这些事件背后都有网络舆论的身影,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能清晰地感知到网络个体民意聚合之后的强大力量,它带动传统媒体跟进和“纠偏”,同时对政府的决策和作为形成了“无形”的监督和推动作用。

在许多突发事件中,信息资源的稀缺导致媒体功能的全方位释放,“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之别”、“党报与非党报之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别”等长期以来存在的“业务壁垒”正在走向消解,以“竞合、整合、融合”为特点的多元传媒的舆论格局正在形成。

事实上,随着全球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以信息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社会各环节联系日益密切,政府、媒体和受众的关系正在进行深人“调整”。对国家和政府而言,其信息的公开透明成为媒体和受众“常态化”的需求。对于媒体而言,追求真相和监督政府的职能迫切需要进一步拓展。而公众客观上要求政府和媒体层面对于其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 权行使的保障更为便捷和畅通。

网络时代下电视媒体的传播设计

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广泛性和多适用性,使当今的受众人群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和主体意识,在这种媒介生态环境中,电视虽然不至于“门前冷落”,但也确实无法回避互联网上升的势头和传播的强大作用。所以电视媒体可以发挥自己传播文化特色,利用网络传播的技术优势形成独有的文化传播方式才是当务之急。

打造电视栏目与网络融合的文化特色。电视栏目是电视台的神经元和子系统,其个性化、特色化的内容及固定的播出时间维系着稳定的收视群。电视栏目可以借助互联网交互性强、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克服电视转瞬即逝的、单向传播的缺憾,形成一种新的传播态势。其一,电视栏目可将内容网络化,构建一块网络园地,采取多种模式实现“网上造浪”,将内容延伸到网络的互动中,进而形成电视节目的及时互动。这种方式运作得当会使一大批网络访问者开始关注、收看和喜爱这个电视栏目。其二,电视栏目可“链接”受众群,构建一种沟通观众、拓展节目的全新渠道。在互联网的无极限的沟通天地,观众有了发表意见、提供线索、参与节目的捷径。使此电视栏目的受众通过网络与节目的互动加深其对电视栏目的喜爱,使之成为此栏目的固定收视人群。其三,电视栏目可策划网络活动,构建一个整合媒介强势、延伸栏目空间的活跃平台;在网络时代,可以说“关起门搞节目,打开门跑广告”的思路已显得滞后了,作为相当于网上ICP(内容提供商)的电视节目生产部门,各栏目应利用网络的诸多传播优势为自己服务,通过积极策划网络活动凝集社会的“注意力资源”,在这一点上电视正可运用传统的宣传强势来“炒作”活动,并可联合其他电媒体、纸媒体形成合力,为栏目的可持续发展注人新的生机。

电视媒体应树立内容主载全局的传播意识。电视媒体的优势在于拥有海量的内容资源和强大的节目制作能力。新媒体的发展,不仅使电视媒体固有的节目资源优势找到了新的传播平台,而且还可以根据这一新平台的传播特性,创造更加符合用户需要的节目内容,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能力。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不会削弱电视媒体的传统优势,还可进一步加强和发挥这种优势,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无论是未来网络与电视模糊了边界实现融合,抑或是电视以新的面目在未来传媒环境的“网络界面”中继续发挥视听强势,只有真正“链接”受众需求,不断提供主流“内容”,才可能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