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范文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精选(九篇)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第1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范文

【关键词】中考语文;答题策略;说明文

很多初中生做说明文题目时,心存畏惧心理,也知道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特点,但让其分析语言怎么准确?却答的不够全面;知道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但让其分析这些说明方法所起的作用,又是无从下手,特别是近几年中考考察的,根据课文内容筛选信息出的选择题,得分率是更低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就以江苏徐州2014年的中考语文,关于《黑匣子在,希望就在》的说明文为例进行阐述。

一、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及语言特点

我们常说,说明文的相关答题技巧和语言特点非常重要,尤其是语言特点,几乎在每年的中考中都会考查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特点。

(一)第一种题型

通过分析做题进行考察说明文的较准确的语言。例如文章中,分析“目前的飞行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的语言特点。

这种答题格式为了体现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通常选择下面这些词:“目前的”“完全”“所有的”等是从时间,范围来准确的说明了“黑匣子”的特点。

(二)第二种题型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替换成别的词语?并且简单地说明原因。

这种答题格式一般是:1.不能;2.加点词语在原来的句子中是什么意思;3.要替换的词语是什么意思;4.如果替换了加点的词语,这句话的意思也会发生变化,造成事物脱离实际的情况。5.加点的词语能体现这句话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三)第三种题型

能否删除限制及修饰性的词语?

解答这种题目一般是:1.能或不能;2.找出修饰词语。例如:表示程度关系的有“非常”“几乎”等词语,表示数量关系的有“有余”“多”等词语,那么表示估计关系的有“左右”“大约”等词语;3.如果删去了这些词语,这句话的意思就发生了改变,脱离了实际;4.这也词语让说明文更能体现出内容的科学严谨。

(四)第四种题型

请说出不能删去某几个字或词的理由。

这些字或词往往都有固定的一些语法作用出现在句子中,例如在句子中充当宾语或者主语以及下面句子中某个现象的结果或原因,如果删去,既不符合句子的语法,让句子少了一些成分,导致语句意思不通顺;还会造成句子没有完整的内容,在逻辑上缺乏关联性。同学们要特别重视这种题型,最近几年中考语文中常常出现的题型。

二、说明方法及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考的说明方法及所起的作用

(一)列数字

通过数字的列举来说明,具有说服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相信无疑,保证内容准确无误的作用。例如文章中,“密封盒异常坚固,壁厚约为0.64厘米。”就是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数字准确地说明了密封盒异常坚固的特点,让读者对说明的事物相信无疑。

(二)打比方

运用暗喻、明喻等修辞方法进行详细生动的说明,以增加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兴趣。例如文章中“黑匣子更是成了唯一的关键‘证人’”。就是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飞行记录器的重要性,通俗易懂,以增加读者阅读兴趣。

(三)摹状貌

经过详细的描写突出事物的体貌特征及特点,不仅能对事物形象进行生动说明,还能让说明文的阅读价值更高。

(四)引用

把以前的资料原话或某些名人名言引用到现在的文章中,作用是强调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真实可考的。

(五)作比较

把两个事物进行对比,以此突出说明对象的影响、地位等特点

三、说明顺序及结构

在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中运用逻辑顺序比较多。一般来说,出现在说明文中的各种顺序都有自己独特的标记性语言,同学们可以通过出现的这些词语去辨别是运用哪种说明顺序。

说明文具有“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递进式、并列式这几种并不复杂的结构,找出文章结构,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说明内容。

说明文的顺序和结构互相铺垫,关系紧密,我们可以同时对顺序和结构进行理解分析。

四、中考中常见的说明文考点

最近几年最常见的中考语文考点包括:考察语言准确性的特点;概括说明对象特征;分辨说明方法及所起的作用;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选择以及最近几年常在最后出现的开放性题目等。关于“黑匣子在,希望就在”的说明文中,就比较全面的对我们提及的这些考点进行了概括,比如,分析语言特点,概括黑匣子特征,根据自己推断和文章内容选择关于黑匣子介绍不正确的选项等。

五、结语

总而言之,说明文在教学中,需要从内在规律开始入手,老师要起到引导作用,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要想到语言特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答题技巧等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这种有意识练习,不仅让同学们对说明文了解、熟悉了写作规律,还让同学们掌握了说明文的各种答题技巧,以致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赵静.中考语文说明文答题策略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9):64

[2]于书杰.中考说明文阅读解答策略[J].成才之路,2012,(4):76-77

[3]高红梅.中考说明文语言的答题技巧[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3):216

【作者简介】

第2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范文

一、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定义“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情况或道理的文章。具体地说,应是以说明事物形状、性质、构造、类别、成因、关系、功用,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的文章。也就是说,它以说明事物特征、解释问题的本源和实质为主,内容具有科学性,语言具有准确性。

1.内容的科学性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以客观事实为依托,内容或来自科学研究资料,或来自作者亲身实践、调查、考察所得,不仅说明“怎么样”,也说明“为什么这样”,给人以正确无误的认识。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科学地阐明了事理,《太阳》从“远、大、热”三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及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从三年级下册开始,每课都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料,有些还要求写下来。如《月球之谜》一文让学生写写还知道哪些未解之谜;《长城》一文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把喜欢的内容抄下来;《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请爸爸妈妈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也可以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摘录下来。教材的编写如此重视资料的搜集,一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关注说明文的延伸拓展,以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更增加了说明内容的科学性。

2.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语言表达特别关注准确性,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它要求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程序等都准确无误,语言确切、简洁、通俗。如《花钟》一文中的“五点左右”“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中的“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乌儿”。句中的“左右、往往、大致、一支、漫长的”都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现实,保持了这类文体所特有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说明文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在说明文中,主要表现在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这四个方面。

1.说明顺序

说明文常见的顺序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美丽的小兴安岭》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颐和园》按照空间顺序,先写了颐和园大门,来到长廊看到的景物;又写来到万寿山脚下,看到的亭台楼阁;再写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看到的湖光山色;最后写在昆明湖看到的石桥、小岛和十七孔桥。《花钟》按照“归纳现象一揭示原因一实际运用”的逻辑顺序说明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等。其中按照空间顺序写的《电脑住宅》直接指出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字,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可见,说明要有顺序已逐渐渗透在这一学段中。

2.说明结构

说明文就主体部分而言,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总分式。在这一学段中,事物说明文的主体部分多为并列式或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如《赵州桥》《太阳》《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长城》《秦兵马俑》《电脑住宅》《桂林山水》等。而事理说明文形式各为不同,《花钟》为递进式,《飞向蓝天的恐龙》为连贯式等。以总分式结构占多数的安排较符合这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说明方法

第二学段了解说明方法的文章不多,仅有两篇文章在教学参考中直接指出。《太阳》: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呼风唤雨的世纪》: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如作比较、举例子等。其他像《赵州桥》《雅鲁藏布大峡谷》《长城》《花钟》简单渗透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一切都为第三学段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做好准备。

4.说明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要求科学、准确,但风格可以各异,可平实,可生动活泼。第二学段更多展现的是语言的生动性。在这一学段的说明文中,除了略读课文外,只有《月球之谜》《蟋蟀的住宅》《长城》不要求背诵,只有《太阳》《飞向蓝天的恐龙》《长城》不要求抄写优美生动的句子。这些说明文多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利用生活感受,适当运用叙述和描写,使事物形象鲜明,讲究趣味性、文艺性。足见这一学段的说明文以文艺性说明文为主。

三、说明文的教学价值

不同文体的学习都有其最佳的学习方式,有其最佳的教学价值。教师要依据文本中的说明文体式选择教学内容,找到其最佳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把握说明性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说明方法及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1.理清顺序结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有这么一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说明文常见的三种顺序可以帮助找到文章的写作思路,迅速把握文章内容。如《电脑住宅》一文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哪些方位?各方位的电脑有何功能?如何工作?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文的讲述顺序填写表格,然后连起来说一说,以把握文章内容,把握说明文的特征。

了解本学段以总分为主的结构,学生找出中心句,也可以帮助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赵州桥》一文,“赵州桥非常雄伟”是总起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个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找到这两句,也就概括了赵州桥的特点。像《雅鲁藏布大峡谷》《秦兵马俑》等此类课文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达到教一课、学一类的目标。

有些文章的结构不是总分式,找不到中心句,没有过渡句,找不到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如何把握主要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来说说主要内容。如《果园机器人》一文,果园机器人怎样?请学生默读思考,在交流时,帮助概括出关键词:会干农活,自己充电,不停工作,最后让学生借助关键词说说果园机器人的特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也就水到渠成了。

2.了解说明方法,体味说明文体文法

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引用等。在第二学段需要了解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和举例子等。教学说明文时,应让学生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进而体味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的表达效果。

在本学段中,这些说明方法比较集中的是《太阳》一文,教学参考里也在本课直接指出需体会说明事物的方法。如《太阳》一文里“……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和“因为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这两句话都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教材对此还安排了一个小泡泡“我知道这样比较的好处”。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一小泡泡,引导学生认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并让学生在体会这一句子的好处中,了解说明方法所带来的表达效果,它可以使知识显得更具体、通俗、明了。接着让学生找找课文中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描写太阳的句子,读读想想,交流交流其好处。交流中结合《语文课堂作业本》第4题:读一读,选一选(填序号)。

3.抓住语言特点,赏析迁移运用语言

第二学段的说明文多为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生动优美。教师要抓住其语言特点,结合说明方法,引导学生背诵积累,玩味赏析语言文字,进行仿写迁移,凸显语用。

(1)多读多背多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是要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教师要抓住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结合课后的要求,让学生多读多背多积累。还可以利用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整理,在抄写喜欢的内容时,积累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体昧说明文的情趣。

(2)比较辨别赏词句

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如《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乌儿”中的“一支、漫长”体现了语言准确是说明性文章最重要的特点,表明了变成乌儿的恐龙只是其中的某一个分支,演变过程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经历了长时间的过程。如何让学生领会?

①读一读,比一比,这两个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②从课文中找一找这样的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③交流,讨论。

经过比较辨别,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科学准确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体会了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3)仿写迁移多运用

崔峦老师说:要改进“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叶圣陶说说明文适合“仿写”。仿写句段,迁移运用说明语言、说明方法,就是实现“例”的增值。

如《花钟》一文,运用多样的句式写出各种花的形态,语言生动具体。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效果,体现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可以这样做:

①读第一自然段写花的句子,你发现什么?(花开的样子不同)

②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我们来填一填。

③读句子,比较:把第一自然段描写花开的句子全换成“什么花开了”,你喜欢吗?为什么?

④边赏图片,边读课文,感受花各具形态的美。

⑤写法拓展,选择完成(二选一)。

学生以第一自然段为例,学习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和比喻、拟人的生动写法后,可以选择利用总分段式的结构,围绕“春天,万物苏醒”来写一段话,也可以选择学习文中的例子——“什么时候,什么花怎样开放”进行仿写,增强语言感悟能力,凸显语用。

第二学段的学生不仅要仿写句子,更要进行段的仿写迁移。如:学了《赵州桥》,可以写一写家乡的桥,学着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具体。学习《颐和园》的写法,可以记一次游览活动等等。

第3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范文

一、夯实朗读训练,凸显学科特色

语文课始终是书声琅琅的,无论是放声朗读还是默读,无论是个别读还是集体读,都是培养学生语感、丰富语言表达的最好方法。说明文教学也要把“读”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读词语、读句子、读段落、读全文。只有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灵,使这些语言“烂熟于胸”,他们才会悟得更快、悟得更多。然,占阅读课堂主潮流的“有感情朗读”,并不适合所有说明文,笔者认为,说明文的教学不可过于追求有感情朗读,得视文本语言而定。 比如,《海底世界》一文语言生动形象有趣,给人亲切热情之感,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尤其是描绘海底小动物们活动时的有趣情景。

说明文的朗读方式还可以多样化,根据表达特点,采用轮读、接读、对读、分组读等方式。如:《秦兵马俑》中“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

较之其他文体而言,说明文要适当地重视默读的教学。

说明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快速提取与整合文本信息。而默读这种读书方式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速度较朗读快,又不影响别人。随着年段的升高,默读训练在说明文教学中的比重也逐步加大。对于默读,整体感知内容时可以进行。如教学《神奇的克隆》可以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课文讲了哪几方面的克隆,并用线在文中标出来。学生边读边思考,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取文本的重点信息。当然,默读在品词析句时更适合使用。学生只有真正静下心来,潜心默读,思悟同行,才会体会到说明文遣词造句的特色。那种一味的“有感情朗读”,很难保证学生的心灵真正进入到字里行间。

要注意的是,说明文虽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语言严谨,但也不乏形象生动之处。因此,说明文的朗读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情感基调,平静处还他个平静,赞叹处还他个赞叹。

二、关注文本表达,体会语言特色

朱熹说过:“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其味也。”说明文表达严密,条理清楚,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形式,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听其声,辩其味,掂其分量,触其脉动,必能使学生领略到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独特魅力,从而激活阅读内动力,于无形中把握语意,敏化语感,享受品读之乐趣,形成浓浓的语文味。

1、斟字酌句,品味语言准确。准确、严谨是科普性说明文语言最大的特点,作为教者,需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遣词造句的精当。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一文中多处运用“也许”“可能”等表示不确定性的词语,看起来与科普说明文的“科学严谨”相矛盾,但这恰恰表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扎实的语言功底,因为文中的相关内容只是未经科学证实的一种猜测。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语言的准确、严谨性,笔者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品读,收到良好效果。

2、把握结构,梳理行文思路。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遵循作者思路的阅读是有效的阅读方法。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对文本知识的说明,是按序列层层展开的。因此,说明文的语感教学,要致力于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和把握其内在逻辑结构。这对学生今后说话写文章有条理是大有裨益。

教学《神奇的克隆》一课时,当学生把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概括出来之后,我说,如果老师原封不动地把这些凌乱的、没条理的知识复印给你们,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这一问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叙述的条理性,发现文章是按这个顺序来介绍克隆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高等动物的克隆,即是按从熟悉到不熟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知道了文章写作内在的线,这条“线”应该有逻辑,有层次,有条理。

3、比较品悟,建立文本意识。文体不同,写作方法不同;文体相同,表达上也会有所侧重。通过比较品析不同的文体或者相同文体不同的文章,能使学生对说明文的表达特点、写作方法与文体特征更加清晰。

如同题材同文体说明文的品,用《百科全书》中的《麋鹿》与教材中的《麋鹿》进行品,让学生比较品析中感受到写法的多样性。同题材的也可以是不同文体的文章比较品析,如将《太阳》与《海上日出》进行品析悟:《太阳》是从多方面来介绍的,《海上日出》则是按时间顺序来描述的;《太阳》一文语言平实,而《海上日出》语言形象生动,学生在品析中初步建立了文体意识。另外,不同题材的说明文也可以进行品悟。如将《麋鹿》与《恐龙》一起品,引导学生在品悟中认识《麋鹿》与《恐龙》的不同之处:《麋鹿》侧重于形体特点、生活习性及传奇经历,《恐龙》则介绍了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麋鹿》运用了引用、打比方等表达方法,《恐龙》则采用了列数据、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麋鹿》一文在介绍时,语言简洁、平实,学生易于理解,《恐龙》一文语言生动有趣,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

三、加强迁移运用,优化语言实践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的习作兴趣才会被激发,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提高。说明文教学也不例外。

第4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范文

关键词: 说明文 语言 形象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包括科学小品),为了客观地说明事物主要表达手法在于说明。“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力求用最简练、最严密、最准确、最恰当的语言把事物说明清楚。在这之中能恰当地配合一些形象的记叙和描写,则会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情趣盎然,使人读之如饮甘泉、如嚼佳肴。教师在说明文教学中如能充分引导学生把握这种语言形象生动美的特点给人以别样的审美感受,则不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文化知识,了解科学原理,受到科学美趣味美的熏陶,而且能充分激发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并逐提高观察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此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紧扣教材,使学生在阅读中深入体会说明文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所具有的准确性、简明性和形象性。

准确简明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征,形象生动则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色。可以说,简明平实的语言风格活泼有趣,吸引读者,二者相得益彰。如:《中国石拱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平实居多,《看云识天气》、《苏州园林》形象居多。例如,《看云识天气》中一段语言:“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在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胎,满满的盖住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作者抬头看天空,美自空中来,这段话以生动形象语言说明了云的形象变化,看云可以识别天气的特征。句中的词语:“峰恋,河川”概念具体形象,“雄狮、奔马”具有动态的特点,更能突出云彩的形象,云块变幻飘动的实况,具有生动美。这段话既准确生动地概括了看云识天气这一事理的本质特征,又表现出了云的形态美。

作者俯首望海洋,美从海上来。如《海洋与生命》一文中有一段话:“辽阔的海洋,无尽的碧波在荡漾,在金色的阳光下,像无数面银镜在闪闪发亮。海渐进,天渐进,海洋在远方和蓝天相接。”阅读学习这样的文章,感到在作者笔下的海洋是那样浩渺无垠,有气象万千的美感。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有一段话: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融化”河水解冻,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滴答滴答的清脆入耳,暗示着春暖花开的美景,透露着暖暖的春意。“翩然”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孕育”拟人,将植物写活了,形象地写出了夏季植物的茂盛、茁壮之态。 教师在讲授这类文章时,充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说明语言生动形象和准确严密一样都是写好文章的共同要求,都能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二、寓审美教育于说明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词语能力和形象感知能力。

说明文作品虽以抽象思维为主,但未尝不可以“以情感人、以形象感人”。好的说明文是闪耀着文采的。在教学中教师充分把握这种美的特点,师生共同开展审美活动,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领会文章内容,并得到美的享受。例如《蜘蛛》一文写得小巧隽永、情趣横生。文章开头就写得富有生活气息、自然亲切,引人入胜。尤其是第三自然段介绍蜘蛛捉披甲飞将的经过,用绘声绘色的描募,写出各种具体情状。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分析这段精彩的语句:“有时候缚了几转,又被它从网里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了,蜘蛛只好怅然地在网上上望一望。”这里“缚了几转”、“啪的一声”和“怅然”绘声绘形地写出了蜘蛛在捕捉披甲的飞将时吃力的情形和失望的神情,显示出语言的图画美、形象美,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状。在分析中学生踊跃发言,气氛活跃,足见其语言的形象感染力。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在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时,师生可着力地分析这两段话:全桥(赵州桥)结构均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古人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这两段不但说明准确,而且如诗如画,令人拍案叫绝。在分析中学生既领会到桥的和谐美、古朴美,又领略到语言的形象美,从中国石拱桥引发出民族自豪感,进而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再如《苏州园林》说假山全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有的巍峨雄浑,有的瘦削娟秀,嵌空玲珑,盘旋曲折。说建筑物的颜色,也是形成美感的重要因素。梁柱、木床、栏杆是暗红色,墙壁是白色,水磨方砖是浅灰色,周围草木是绿色,这些颜色非常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全文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读这样的说明文,既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由此看出说明文中巧妙运用的以语言文字之美来打动读者的心,使文章能产生强烈的艺术的效果,而师生由此展开的审美活动,更能吸引学生去深刻领会文章的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文章是靠语言来表现的,语言形象生动和准确精当对文章都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同是说明文但在语言的运用上却笔触有别,风格迥然,各具特色。但优秀的说明文作品都十分讲究语言的运用,它们往往文采斐然,笔底生辉,能给人以语言美的享受。在教学中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这种语言特征,培养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又可以通过语言剖析去发现课文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这是在说明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参考文献:

[1]白晶,牟晓慧.说明文教学之我见.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第5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范文

关键词: 语言时间词 确定性 不确定性

一、引言

语言的确定性指的是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人们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将现象或事物表达清楚的一种属性;语言的不确定性是语言自身的不完备,使其不能孤立地表达确切的意义的一种属性。确定与不确定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本文根据语言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原则,主要分析和探讨语言时间词的语义特征,即时间词语的确定性(或精确性)与不确定性(或模糊性),以对语言学习、教学与翻译等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语言时间词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语言的意义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语义的确定与不确定是相对的,语言的确定性表现为语义的精确性、明确性;语义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语义的模糊性,体现在时间词的语义特点上也是如此。

人们通常用语言来记录和表达时间时有三种方式:时点词、时段词、以某时点为标准作相对切分的词。时间词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就是模糊性和精确性的对立统一,也就是说,时间词在表达上既有相对性和绝对性,又有模糊性和明确性的特点;语言在功能上具有指称性,那么时间词在功能上也具有标记性和指称性两个特点。语言的确定性决定了人们能够用它来精确地描述一件事、一个现象或某个物体,同样人们也可以用时间词来明确地表示某一个时点或某一个时段,用钟表、日历来精确地计量时间,部分时段时间词在时间数量的表达上是精确的,是多长时间就是多长时间,时间段上的两个端点很明确,如“三天”表示的是从一个端点到另一个端点中间跨越七十二小时的一段时间。

人们对时间的主观认识与主观性规定,造成了时间词在语义上具有绝对性和精确性的特点,例如:“小王可爱的女儿是2002年8月23日8点45分出生的。”但是,时间和时间词更多地表现为相对性和语义的模糊性。虽然从感觉上而言,大多数时间词都明确地表示某一个时点或某一个时段,钟表、日历被用来精确地计量时间,但是人类认识的主观性决定了对概念认识的模糊性。对时间词的认识经常会出现边界不请的情况,这就出现了时间和时间词的模糊性。霍克斯说:“空间和时间事实上是一个连续统(continuum),没有固定的、不可改变的界限或划分,每种语言都根据它的特殊结构去划分时间和空间。”表示时间的词所表达的是一些外延很难划定的模糊概念。如“现在”同“过去”、“将来”之间都不存在可以一刀切的界限。

首先,从时点时间词和时段时间词的划分上看,语言中绝对表示时点时间词和绝对表示时段时间词很少,大多数时间词是表示时点还是表示时段具有相对性,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如: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昨天回来的。

我昨天看了一天电视。

上面两个句子中的时间词“昨天”表示的时间概念是不同的。第一个句子中的“昨天”表示一个时点,第二个句子中的“昨天”表示一个时段。

其次,部分时段时间词长度不清晰,语义上具有模糊性。第一,这部分时间词所表示的时间长短是模糊的,如:时间词“一会儿”表示很短的一段时间,可以是几秒钟、几分钟、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第二,这部分时间词之间所表示的时间界限也是模糊的。在连续统中相邻的两个时间词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分明的区分,如“白天”和“晚上”的界限就不明确,究竟天刚蒙蒙亮是“白天”还是“晚上”没有明确的界限,于是人们就创造出了处于“白天”和“晚上”中间状态的一些词:“凌晨”、“黎明”、“黄昏”等,这些词大都没有明确的边界,处于模糊状态。又如,“瞬间”与“片刻”所表示的时间长短也没有截然的区分,但是连续统两端的区分还是十分清楚的,只能用“刹那间”表示时间短,用“半辈子”表示时间长。第三,时点时间词具有相对性和模糊性,在理解时要参照具体的上下文,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知道它到底指的是时间线上的哪一点。如“上午”――具体表示哪一天上午?具有模糊性,“散会以后”――哪一个会,在哪年哪月开的?也具有模糊性。并且世界是绝对运动的,静止是相对的,时间是以运动为基础的一种观念,运动是永不停息、不断变化的。运动的表现也是纷繁复杂的,这样就更造成了一些词语在时间表达上的模糊性。就拿“现在”为例。中世纪的阿拉伯哲学家阿布・优素福・金笛在其著名的论文《论第一哲学》中说:“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具有共同的瞬间,这共同的瞬间就是‘现在’。因为它是过去的终点和未来的起点。”说:“试问吾人说‘今’,说‘现在’,茫茫百千万劫,究竟哪一刹那是吾人的‘今’,是吾人的‘现在’呢?”刚刚说它是“今”,是“现在”,但它早已随风而逝,已成为“过去了”。从物理学说,一个人“现在”刚出口,那个时间的点已经过去了。从使用语言的人说,“现在”可以是一个点,也可以指一段时间。这一段里往往连近将来也包括进去。如一个人说“我这就去”,说的时候连身子还没动呢。人们对模糊时间词的认识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完全凭感觉,然而这些感觉也不是完全没有界限的,如“一会儿”就不能用小时来计算其时间跨度,所以说,时间词除了在细小之处有着模糊性之外,从大处看还是明确性占主导地位的,否则人们就没有了行动的依据。

最后,从时间词的功能上看也具有精确性和模糊性的特征。意义的指称论认为一个语词的意义就是这个语词所指的对象,语言的指称性决定了时间的指称性。同时,时间词还是对运动过程的一种标记,它具有单向性和不可逆性。“标记性和指称性是从功能上划分的时间词的一个特点,标记功能是语言的一个主要功能,任何时间词都具有标记性,失去了标记这一功能,时间词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时间词的标记性和指称性是相辅相成的,它是人们把时间符号化后的一种回归”。时间词的指称性表现为特指和泛指两个方面,所谓特指是具体地表达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段,所谓泛指是指一般地表达一个时点或一个时段,用于特指的时间词都有两个特点,第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或暗含的参照点,如:“前天下午”、明年七月等结构中的“下午”、“七月”的时间词不能精确地表达一个时点或时段,前面加上一个明显的参照点“前天”、“明年”就有了特指的功能。第二,指示代词“这”、“那”等加上表示数量的时间词也起着特指的作用,如:“这两天”、“本年度”。泛指一个时点或时段的时间词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如:“天天”、“月月”等表示的是每一天和每一月,不特指哪一天与哪个月;“有一天”与“有时候”都泛指时间轴上的某一个不定的点;“……以前”和“……以后”也是泛指某一动作或某一时间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不具体指哪一段特定的时间。因此,用于泛指的时间词在语义表达上大多具有模糊性。

三、结语

总之,语言时间词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语言的两种本质属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本质的不确定性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对语言中各个方面词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明确性与模糊性等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语言规律与特点的认识,把握其形式和内容的对应关系,加深对语言的内涵的理解,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1997:31.

第6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范文

1、 把握说明文的结构,提取文中有效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2、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后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前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作假设等。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某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阅读说明文和写说明文可以联系起来。上面谈到的所要把握的四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写说明文也要注意,只是所提要求要注意符合学生实际。

3、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说明文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事物和事理有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为了给读者以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这种说明顺序往往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所以阅读说明文时,理清结构层次与把握说明顺序是一致的。

第三,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语言表达“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里",所以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说明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门学科的教科书、科普读、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都是说明文。可以说,说明文和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1)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

(2)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3)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写的内容要科学。

(4)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

(5)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6)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

(7)趣味性。元大鹰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

4、词语积累【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孕yùn育 萌méng发 销声匿nì迹 连翘qiáo

点拨:注意多音字“翘”字的读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2) 孕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3)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本课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4)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3.用恰当词语填空。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我国气象学、地理学家(称谓) 竺可桢(人名)。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两种,本文属于事理说明文。

3.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有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三种。

4.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

【第17课 奇妙的克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胚pēi胎 蟾蜍chán chú 两栖qī类

分泌mì 濒bīn临 繁衍yǎn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2)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奇妙的克隆》的作者是谈家桢。【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臀tún 骨骼gé 铱yī 潮汐xī

尘埃āi 硅guī 追溯sù

点拨:“臀”不要误读成dian

2.解释下列词语。

(1)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2)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3) 致密:细致精密。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阿西莫夫是美国着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称谓)。

【第19课 生物入侵者】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归咎jiù 藩fān篱 扼è制

2.解释下列词语。

(1)束手无策:比喻没有任何办法对付。

(2)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

(3)归咎:归罪。(4)藩篱: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2)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入侵者》的作者是梅涛。 【第20课 你一定会听见的】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喷嚏tì 嚼jiáo饼干 嘈cáo杂 面颊jiá

点拨:注意多音字“嚼”的读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潜意识: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

(2)过滤:这里是选择的意思。

(3)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你当然知道,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而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

第7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范文

一、文言语言的对称性与文言文教学

文言语言有鲜明的对称性,表现在书面上,就是句子常常成双成对出现,两两相对形成对偶。古今汉语相比较,文言语言的对称性十分明显,唐诗宋词中一般要有对偶的句子,优秀的骈体文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对偶的句子,即使是用文言写成的散文,也常常夹杂着大量对偶的句子。如《出师表》:“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P400)其中“受任”、“奉命”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就是对偶的句子。

“对称”的观念在我国很早就产生了。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有了“物生有二”、“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对立统一思想。老子就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P3)这种哲学上的相对观,反映在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古代的建筑讲究对称,东厢对着是西厢;设官也不孤立,有左相就要有右相;就是为地方命名也讲究两两相对,有“山东”就要有“山西”,有“河南”就要有“河北”,有“广东”就要有“广西”,有“湖南”就要有“湖北”等等。这种对应意识反映到语言上,其表现之一就是语句成双成对地出现,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内部的含义,都形成对偶。刘勰曾深刻地阐释说:“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载百虑,高下相倾,自然成对。”[3](P588)他的话启示我们,“对”的意识来自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察与认识,人们看到自身的肢体器官,如手臂、腿足、耳目等,都是成双成对的,进而推想到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便产生了对称的观念。这种认识作用于语言,也使得“文辞”呈现出对称的状态。

由于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句式对称现象,结构对称就成了文言语言的鲜明特征之一。同时,对仗能力也成了古代文人必须具备的语言文字能力。古时的文人,自幼便要刻苦训练这种能力,背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4](P1),为将来写作诗文积累能量。了解了文言语言的对称性特征,对文言文教学有许多的好处。对称的句子,结构对应整齐,文意上下关联,句中相对应的字词,含义或者相同,或者相反,或者相联。既可以根据对偶句式上一句的含义来思考其下一句的含义,也可以根据对偶句子的对应关系,判断其中相对字词的含义。如柳宗元《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5]其中的“殚”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殚”字的含义,就可以根据这两句话的对偶关系去破解。与“殚”相对的是“竭”字,“竭”的含义很好理解,是竭尽、用尽的意思,那么“殚”与其意义相同,也是竭尽、用尽的意思,“殚其地之出”即为交赋税拿出了土地上的所有收获。

二、文言语言的声律性与文言文教学

汉语在语音方面有自己的特殊品质,写作时也往往有自己特殊的要求,我们平时写文章,一句话中如多一字或少一字,读着就觉得不顺当,这就是汉语声律特质的体现。与现代汉语相比较,文言语言在声韵上的要求更加突出,追求音节节奏之美,追求韵律和谐之美,乃是文言语言的鲜明特征之一。南北朝时期的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中就说:“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6](P1779)不难看出,文言语言的声律特性,也已迫使古时的文人,将通声韵、明律吕,当成了必备的内在基本功。

声律源自人类发声的生理机能,刘勰就说:“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声含宫商,肇自血气,先王因之,以制乐歌。”[7](P552)按道理讲,所有的语言都应有声律之性,但像文言语言这样,能够充分利用语言的这一物质条件,将声律如此突出、典范地用为一种文学艺术手段的,却为数不多。在我国古代,声律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在文言诗文的创作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从《尚书》、《诗经》等上古诗文,到唐诗宋词、文言诗文的发展,始终没有脱离声律的轨道,而且诗文越发展,声律手段就越成熟,文言语言的声律特性也越鲜明。文言语言的声律要素主要有节奏、押韵、平仄、洪细等。节奏的运用最为广泛,不仅诗词等韵文讲究节奏,就是散文也讲究节奏之美,所谓“琅琅上口”,说的主要就是节奏问题。韵的使用也极为普遍,文言诗文中不仅诗词歌赋讲究押韵,古代的散文也常常用韵,以追求语音的和谐优美。平仄的运用也十分广泛,特别是到了中古时期,出现了专门讲究平仄的骈体文,而当这一要素被运用到诗词中的时候,平仄又成为格律诗词的最本质特性。所以在我国古代,人们不是读诗文,而是按节拍韵律吟诵诗文,“吟诵”这种古时欣赏诗文的方法,就充分说明文言语言在声律上的突出特点。

了解了文言语言在声律上的特性,对于中学文言文教学也有许多好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了大量的古代诗文,对这些古代诗文的朗读与理解,都需要一定的声律知识作基础,否则的话,就容易读破句子,甚至错误地理解其中字词的含义。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朗诵的时候就要按照其中的音律节奏来朗读,读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不能将这联诗的对句读为“天涯/若比/邻”。其中的“若比”不是双音词,也不在一个节奏之中。这里“若”是一个单音节节奏,是“好像、好比”的意思。“比邻”是一个双音节节奏,也是同义连用的两个词,都是古代基层的行政编制名称。古时五家为比,也称邻。《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9](P96)又《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9](P142)因此“比”、“邻”连用在一起就是近邻的意思(一说“比邻”的“比”是靠在一起的意思,“比邻”即紧靠在一起的邻居)。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讲授文言诗文,必须掌握文言语言在声律方面的特性。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研究文言语言的特点,掌握文言语言的特点,对于文言文教学大有好处。毫无疑问,教师对文言语言的特征越熟悉,研究得越深入,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就会越高。否则的话,不熟悉文言语言,讲授文言文的时候没有一点儿文言语言的感觉,总是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思考、理解文言的字词与句子,课堂上出现错误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注释: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册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沙少海,徐子宏:《老子全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4]赵锐:《笠翁对韵精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5]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梁]沈约撰:《宋书》(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8]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语文》(第二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第8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范文

内容提要: 刑事立法语言具有立法语言的一般共性,要求准确、明确、通俗、简约、庄重及严谨。但 刑事立法语言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其区别于其它立法语言的技术特点是:第一,刑事立法 语言突出表现罪刑关系;第二,刑事立法语言以明确性为主,兼顾弹力性;第三,刑法用语 的专门性、专业性;最后,刑事立法语言中句式的特定性。

刑事立法语言是立法语言的分支,在具有立法语言特点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技术特点。 我国学者往往把刑事立法语言的技术特点与立法语言的特点混为一谈,如有的学者认为刑事 立法语言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刑法术语的专业性;二是刑法术语的统一性;三是刑法术语 的严谨性;四是刑法术语的确切性。[1]其实,所有立法语言的特点中都要求专业性、统一 性、严谨性、确切性。我们认为,刑事立法语言的技术特点应该是其他立法语言所不具备, 而为刑事立法语言所单独具有的特点。

一、刑事立法语言与立法语言具有的共性

立法语言是立法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述立法意图、设定法的规范、形成规范性文件的一 种专门语言文字,是一定的意志或利益得以表现为成文法或法的规范的专门载体。[2]如何 表述立法者的意图,体现立法政策,这就要涉及到刑事立法语言与立法语言的共性。《汉书 ·刑法志》:元帝初,下诏曰:“夫律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今律烦多 而不约,制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罗元元之不逮,斯岂刑中之意哉?其议律令可蠲除轻减者 ,条奏。惟在便安万姓而已。”明代丘浚又讲:“浅易其语,显明其义,使人易晓,知所避 而不犯,可也。”“今之律文,蒙唐之旧;文以时异,读者容或有所不逮者……必使人人易 晓,不待思索考究,而自有以得于言意之表;则愚民知所守,而法吏不得以容情卖法矣”。 [3]可见,古人已经注意到立法必须简约、明确。否则,洋洋洒洒百万言的法律会因烦多而 使民不知法,就有可能重蹈“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覆辙。正如学者鲁嵩岳所说:“今 之律文,受加强法制,就是多定法律观念的影响,已有数千万言,不仅执法者不能遍睹,即 使‘法学家’们也不完全知意。这种情况,亦应引起国人的重视”。[3]

清末梁启超曾说:“法律文辞有三要件:一曰明、二曰确,三曰弹力性。明确就法文之用 语言之,弹力性就法文所含意义而言。若用艰深之文,非妇孺所能晓解者,是曰不明。此在 古代以法愚民者恒用之,今世不敢也。确也者,用语之正确也。培根曰:‘法律之最高品位 ,在于正确,是其义也。’弹力性,其法文之内包甚广,有可以容受解释之余地者也。确之 一义与弹力性一义似不相容实乃不然,弹力性以言夫其义,确以言夫其文也。培根又曰:最 良之法律者,存最小之余地,以供判官伸缩之用,则其有弹力性可见。然而两者之可以相兼 ,明矣”。[4]梁启超提出法律文本应当力求明、确、弹力性,是对法律规范语言表达技术 的最高要求。根据前人众多的论述,我们认为刑事立法语言与立法语言的共性主要有以下几 点:

1.准确、明确性。无论是刑事立法语言还是立法语言都要求明确而又准确,所用的语 词、概念要求不存在歧义、含混、模糊的现象。准确用词是指在某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 了表达某一特定的内容,对词语进行最恰当的选择。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对他的学生莫泊 桑说过,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 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 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和形容词找出来。马克思曾说:“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 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性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法典是人 民自由的圣经”。[5]孟德斯鸠也曾强调立法语言要准确,他认为:“在法律已经把各种观 念很明确地加以规定之后,就不应再回头使用含糊笼统的措辞。路易十四的刑事法令,在精 确地列举了和国王有直接关系的讼案之后,又加上了这一句:‘以及一切向来都由国王的判 官审理的讼案’。人们刚刚走出专横独断的境域,可是又被这句话推回去了”。[6]贝卡利 亚也提倡立法语言要明确易懂,他在《论犯罪与刑罚》中写道:“显然,使人不得不进行解 释的含混性本身是另一个弊端。尤其糟糕的是:法律是用一种人民所不了解的语言写成的, 这就使人民处于对少数法律解释者的依赖地位,而无从掌握自己的自由,或处置自己的命运 。这种语言把一部庄重的公共典籍简直变成一本家用私书”。[7]

2.通俗、简约性。法要起到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标准和指明方向的作用,就要易于为人们理 解 和掌握,立法者就必须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正如拉德布鲁赫所说:“……席勒的建议 记在了立法者心中:从来都是,整体上的人想要法律;永远不会,法律为个别人而设。康德 则说得更直截了当,法律也必须适用于一群魔鬼,如果它们只有头脑的话。”[8]又说:“ 教育和保守刑法对将来的座右铭一贯为‘针对行为人,而不针对行为’。但已出现超越旧座 右铭的新格言:“针对人,而不是针对行为人!当一个人只是作为行为人”,只是置于一项 个别行为的偶然角度下予以考察时,那么他的形象将受到何种歪曲!可以毫不含糊地说:“ 仅存在人的始终如一的整体,甚至只有生命流动的全部,而根本没有孤立的个别行为。生命 和人是如此难以由个别行为构成,就如同海浪并不能构成海洋一样。”[8]从拉德布鲁赫 的论说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律是具有普遍适用性。是对所有人而制定的。为了使人们知所避 就,就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表述,立法者在立法时要摒弃晦涩难懂、诘屈聱牙、故作 深奥的语言和文风,避免使用地方语言,而应当采用绝大多数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文字和文 风。晋代杜预在《奏上律令注解》中说:“法者,盖绳之断例,非穷理尽性之书也,故文约 而例直,听省而禁简。”唐太宗在《贞观政要》中对大臣明示国家法令,惟须简约,否则“ 官人不能尽记,更生奸诈,若欲出罪即引轻条,若欲入 罪即引重条,实不宜道理。”宋朝曾巩也说过,“号令之所布,法度之所设,其言至简,其 体至备。”这些古训,都表明立法语言要简约。正如刘星所说:“将皇权扔掉之后,法律制 作得相对简约,百姓就容易像过去的皇上一样,‘真正当家作主’,依自己的意思意志判断 官人的所作所为,从而大体避免‘官人之治’,保持民主。”[9]

3.庄严、严谨性。立法语言文字之所以必须具有庄重、严谨的风格,是由立法和法的庄重 、严谨的特性所决定的。要保证立法语言文字的庄重、严谨就必须注意:(1)使用明确、肯 定的用语来表达法的内容,而不能用怀疑性的、询问性的、商榷性的等不肯定的用语来表述 法的内容;(2)应当使用全称来称谓所指的事物;(3)必须保证用语的统一、规范。立法者不 仅要保证在同一个规范性文件中使用统一的名词术语,而且在不同的规范性文件之间要保持 协调一致;(4)语句的表述,篇章的布局,必须严格按照逻辑要求来进行,以保证法的统一 性;(5)法的规范要严密而不疏漏。例如,新刑法第10条是在1979年的刑法第7条的基础上进 行修改的,其修改之处仅仅在于将原来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处理”中 的“处理”二字改为“追究”,这样就显得严谨而规范。

二、刑事立法语言区别于其他立法语言的技术特点

1.刑事立法语言突出表现罪刑关系。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是刑事法律的核心内容,刑事 立法语言必须凸现罪刑关系。无论是刑法总则还是分则部分都与犯罪、刑罚有不解之缘。在 总则中,刑事立法者以明文的形式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罪刑适用的 效力范围、犯罪的概念、刑事责任等关于犯罪与刑事责任、刑罚的一些原则性规定,而分则 则以罪状和法定刑的形式表现罪刑关系。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必须是成文的法律,这里的“文 ”显然是指文字,而且必须是本国公民通晓的文字。这里要谈及到一些非刑事法律文件中的 有关刑法的内容(即附属刑法)。我们认为,不管条文本身处于何种法律文件中,只要它对违 法行为规定了刑罚后果,那么,这个条文便属于刑法内容。迄今为止,我国的非刑事法律也 针对犯罪作了一些规定,但都没有直接规定法定刑,而是规定依照刑法条文处罚。便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134条规定:“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 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由于刑法规 定的法律后果是刑罚,故非刑事法律中规定犯罪的条文实际上也属于刑法的内容。我们认为 ,如果刑事法律条文所关注的问题没有犯罪与刑罚,就与刑事立法语言所表述的要求不符, 例如刑法第100条规定的“报告受刑记录”受到了诸多学者的批判,我们认为,要求当事人 报告受刑记录的规定,应当是兵役法和劳动就业法中的内容,而不应规定在刑法之中。因为 报 不报告受刑记录,与刑法毫无关系。不报告者,也不受刑事处罚,更与刑法没有关系了。因 此,“《刑法》第100条的规定是不必要的。”[10]单行刑法中的立法语言也是以表述罪刑 关系为己任的。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 犯罪的决定》规定:“一、有下列情形之一,骗购外汇,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并处骗购外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这里有罪名——骗 购外汇罪,有具体的刑罚——有期徒刑或拘役及罚金。

2.刑事立法语言以明确性为主,兼顾弹力性。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这样一条原则:刑法 不具有明确性,即没有法律效力。而刑事立法则是保障刑法明确性的第一个环节。罪刑法定 原则也要求刑法必须具有明确性,明确性原则可以说是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而明确性则要 求刑法对犯罪构成要件进行明确地描述。我们知道,刑法规范既是审判规范,又是行为规范 。作为审判规范来讲,刑法规范必须具有足够的具体性,刑法规范越具体,越有利于约束法 官,防止法官的专断与专横。从公正与功利的角度来看,由于刑法是用来规制公民行为的, 所以刑法应当能够为一般公众所理解。一个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的刑法规范就是一条不明确 的规范。因此,测定一项刑法规范是否明确的总标准、总原则应当是:具有通常智力的一般 人能够事先确定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法律,是符合明确性要求的法律,反之,是含混的、不 明确的法律。新刑法在罪之明确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如新刑法典第17条第二款明确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 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删除了1979年刑法典中的“其 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的规定,使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范围明 确具体,在犯罪主体方面进一步贯彻了罪刑法定原则。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根据罪刑法定 原则的要求,新刑法去疏致密,去粗存精,尽量把犯罪构成表述清楚,作出具体、科学的界 定。”[11]另外,明确性原则还要求对刑罚进行明确地描述。刑事立法中,刑之明确的基本 内容是为各种具体犯罪规定明确的法定刑。从刑法规范形式之明确性出发,对于任何一个行 为来说,如果在刑法分则中找不到相应的罪刑式法条可以适用,那么就属于法无明文的情况 ,行为不为罪,不受处罚。如果法律不明确,就会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与其制定不明 确的法律,不如不制定法律,没有法律的状态比有不确定的法律要好。”[12]

转贴于

当然,明确性只能是相对的,要求刑法成为任何人都能读懂的、任何争议都不存在的法律 ,那是过于幼稚的想法,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刑法。正如拉德布鲁赫所说:“谁在起草法律时 就能够避免与某个无法估计的、已生效的法规相抵触?谁又可能预见全部的构成事实;它们 藏身于无尽多变的生活海洋之中,何曾有一次被全部冲上沙滩?”[8]吕祖谦在注解《尚书· 吕刑》中“上下比罪”一话时有著名的论述:“三千已定之法,载之刑书者也;天下之情无 穷,刑书所载有限,不可以有限之法,而穷无尽之情;又在用法者,斟酌损益之”。就我国 基本国情来看,国土纵横辽阔,民族众多,风俗习惯各异,东西发展不均衡……对此, 我们不能视若罔闻,在制定刑法时,立法语言要有一定的弹力性。有的学者称之为概括性、 模糊性,[13]我们认为概括性是一个中性词,而模糊性与明确性是一对反义词,在极力倡导 刑事立法语言明确化的同时,又关注模糊性,显然自相矛盾,故而,我们采用弹力性一词表 示提倡刑事立法语言要有一定的弹性幅度。如果刑法规范高度具体,那么,从审判规范的角 度来看,法官在纷繁的现实生活面前,将手无足措,无法解决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从行为规范角度来看,公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将遭到无情地封杀。我们认为,总的来说, 刑事立法语言关于罪与非罪的界限必须明确,从而使罪与非罪能够相对容易地区别开来,将 刑事司法中罪与非罪界限模糊的案件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此基础上,轻罪与重罪的界限可以 有弹力性一些,给法官留下大一些的自由裁量空间。1997年刑法在明确性方面也存在着若干 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刑法第246条规定:“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 者申请未获许可,或者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线路进行,又拒不服从解散 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对此,有人认为只要未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而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便成立本罪。[14]我们认为又不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是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申请未获许可、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地点、线路进行 集会、游行、示威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如果立法者把该法条修改为:“举行集会、游行、 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申请未获取可、未按照主管机关许可的时间、地点、路线进行 ,又拒……”,就不会造成误解,可见标点符号,句式排列等在立法时的重要性。

明确性对刑事立法语言的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1)准确明了地表达立法意图。这样可以 避免在刑法适用和司法解释人为地猜测和解释立法意图,误解立法精神;(2)用词准确,不 致产生歧义。刑事立法语言应当通俗易懂规范,而不应含糊不清;(3)不给法官留下过大的 自由裁量权;(4)使用列举法描述条文所涉及的内容。

弹力性对刑事立法语言的要求有如下几点:(1)使用概括的方法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 起或简明扼要加以叙述。比如情节较轻、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节恶劣、情节特别恶 劣、损失较大、重大损失、特别重大损失、数额较大、数额特别巨大等具有弹力性的字眼在 刑法分则约有320多个条文中出现。另外,刑法中也多用“其他”字眼来表示列举式的概括 ,如刑法第236条把强奸妇女的手段表述为“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这里,“暴力” 、“胁迫”是主要的,而“其他手段”则是指上述手段之外的强奸妇女手段的概括。(2)在 分则条文中采用相对确定的法定刑。刑法分则在规定具体法定刑时,除了刑法第239条所规 定的“致使被绑架人死亡的,处死刑”等个别条款外,其他都为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或许会有人说其他立法语言也要求明确性与弹力性,我们认为在“是(罪)与非(罪)”的问 题上,刑事立法语言的明确性表达得尤为突出,在“重(罪)与轻(罪)”的问题上,则又弹性 明显,故而把以明确性为主,兼顾弹力性作为刑事立法语言的特色。

3.刑法用语的专门性、专业性。专门与专业不同,专门是普通用语,只是在刑事立法语言 中使用频率很高,而其他立法语言使用较少的情况;专业则是特殊用语,只是在刑事立法语 言中才具有普遍性的情况。

(1)“论”、“论处”和“处罚”

我国刑法对“论”的用语规定不多,这是刑法所特有现象,但对“论”、“论处”与“处 罚”的规定比较多。从严格意义上讲,“论”指论罪或定罪而言,只有个别情况下,“论” 不指定罪,而是指事物的性质。“论处”的含义应该是指定罪和判刑,“处罚”的含义在刑 法中则只是判刑。“论处”可以说是刑事立法语言所独有的,而“处罚”在其他立法语言中 也不少,而在刑法中则较常见。如刑法第236条第二款规定:“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 ,以强奸论,从重处罚”。第237条第三款规定“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但新刑法在“论”、“论处”、“处罚”这类固定术语的使用上也有疏漏之处,有些该 用“论”的却使用“论处”,有些该用“该处”的,却使用了“处罚”。例如第155条规定 “下列行为,以走私罪论处,依照本节的有关规定处罚”这里的“论处”应该为“论”;又 如第248条规定“监管人员指示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或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 规定处罚”,这里的“处罚”应为“论处”。

(2) “情节特别严重”、“数额特别巨大”、“特别重大损失”、“后果特别严重”。这些 生活中的语言在刑事立法语言中成为从重处罚的情节或从轻处罚的情节,成为刑事立法语言 中独有的一道风景。当然“情节严重”、“情节恶劣”、“数额较大”在其他立法语言中还 是频频出现的,据统计刑法分则条文中共有277个条文中使用了上述这些生活性的语言,可 见面对纷繁复杂的规定,刑事立法者也只能使刑法内容上具有相当的概括性,又不得不有相 当的抽象性,相当的非具体性。很明显,立法者难以预见到社会生活中涌现的大量错综复杂 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因此,从刑事法律本身来看,其立法语言中必须有“情节特别严重” 、“后果特别严重”等专门性语言,以适应一个处在永久运动中的社会的所有新的需要。

虽然说其他立法语言也都要求具有专业性,我们说刑事立法语言的专业性即刑法术语的使 用是与其他立法语言所不具备的。在刑法总则中,犯罪、罪刑法定、刑事责任、刑罚、管制 、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等都是刑法之中所特有的术语 ,而刑法分则之中“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等 专业术语更是枚不胜举。例如刑法第20条第三款中的“行凶”一词不是一个严密的法律概念 ,易产生歧义。它是日常生活用语,“轻伤害”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叫“行凶”,故而在此 处使用不当。

4.刑事立法语言中句式的特定性。通过比较刑法条文和其他法律条文就会发现,刑法分则 中法条描述过罪状后,法定刑便紧随其后;而诸如民法、航空法等其他非刑事法律,一般情 况 下法律责任单列一章,不像刑法那样行为模式后,必有法律后果。刑事立法语言中通常使用 的句式是“……的……,处……”,据据计,350个分则条文中仅有34个条文没有用该句式 ,这表明刑事立法语言具有其他立法语言所无法比拟的严谨性。为了达到严谨性的目的,不 仅在句式上要用“……的……,处……”,在连词、标点符号等的运用上也应尤其注意。例 如,《刑法》第151条第二款规定的“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 属或者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的“和”与“及”字使用不当,容易产生如下歧义:(1)文物、黄金、白银、其他贵重金属必须同时被走私;(2)文物、黄金、白银、其他贵重金 属只要走私其中一项即可构成走私文物罪、走私珍贵金属罪。若把“和”改成“顿号”,则 歧义顿消,后面的“及”也存在这个问题,是否走私珍贵动物后还必须走私其制品才能构成 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我们认为把“及”改为顿号,本罪的犯罪对象便成为选择 对象,就不会存在歧义。类似不严谨的现象在第225条所规定的非法经营罪、第155条关于走 私的行为(即准走私行为)视同走私罪处罚的解释等等都有不同的体现。[11]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刑法用语的解释分析[J].法学,2000(5).

[2]周旺生.立法学[Z].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鲁嵩岳.慎刑宪点评[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梁启超.中国成文法编制之沿革[M].中华书局.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6]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7]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8]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9]刘星.古律寻义——中国法律文化漫笔[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

[10]侯国云,白岫云.新刑法疑难问题解析与适用[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

[11]刑法问题与争鸣(1999年第1辑)[Z].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

[12]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第9篇: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选修课;语言应用;合作探究;创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15-0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选修课“语言文字应用”是直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的课程,是最具“语文性”的一门选修课。在《语言文字应用・编者的话》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这门课的“五个特色”和“三点建议”,这无疑是为这门课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这也只能是一个“方向”,具体要怎样去教才会更有效,还需要语文教师“因材施教”,结合实际去探索。

一、教什么:兴趣、知识、“应用”

概括起来说,“语言文字应用”这门课程的主要目标也就是三件事:培养兴趣,学习知识,学会“应用”。

1. 培养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兴趣。兴趣很重要,但是,我们尤其要分辨,都对《金瓶梅》感兴趣,结果有人成了“语言大师”,有人成了学问大家,可有的人却成了“罪犯”。为什么?要学好一点东西甚至有所专长,要有浓厚的兴趣,但这兴趣必须是“纯正”的。用朱光潜的话说,就是要有“纯正的趣味”。

(1)利用“引子”激发学生的兴趣。以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为例,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特点,介绍了“六书”的常识,其主要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教材举出了“舟车又其月水刀……”(39――下面括号中的数字未作特别说明均是指人教社2007年版《语言文字应用》中的页码。作者注。)等字的甲骨文或金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不是要学生认识这些字,而是要让学生从例子中去分析和归纳汉字造字方法上的一些特点,明确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书画同源”。其中有一个“女”字,有学生就“看”出这个“女”字是一个跪着的“女人”,于是生疑,“为什么最先的女子是跪着的呢”?从这里可见学生不但能够“看”懂一些简单的汉字了,而且对汉字所表达的意义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师有兴趣,可以适度补充一些材料,引导学生去探究汉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文化意味。比如,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中就举到了古汉语中“藏、获”的称呼、独龙语中“结婚”的意思就是“买女人”,苗语中有“妻夫”一词等很生动的实例(116)。

(2)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第五课《言之有“理”》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中,非常具体地介绍了歧义的主要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歧义的主要方法。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很有趣味的问题。教学之中,如果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启发学生理解、思考、归纳歧义的基本特征,那才是更为生动,更有趣味的。笔者在教学之中就举出了这样的一些实例供学生欣赏。①wān柏树(wān既可以理解为“弯”,也可以理解为“湾”);②“我比你多吃了一个鸡蛋”(你可以是吃了鸡蛋,也可能没有吃鸡蛋);③你说不过他也得说(有两种理解:你说不过他,(你)也得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④鸡不吃了(可以是鸡不吃食了,也可以是人不吃鸡肉了)……这样的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生活化,突出了应用,学生相互启发,自然来劲了。

(3) 结合语言艺术(作品)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巧妙地使用引子,引导学生咀嚼、鉴赏引子,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兴趣。比如,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的引子是一则笑话(7)。讲的是一个酸秀才到街上买柴的事情。酸秀才的“讨价还钱”中用了“荷薪者过来!”“其价几何?”“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等话语。结果樵夫听不懂,自然酸秀才没有买到柴。(如果故事接下去讲,可以添枝加叶,酸秀才受冻,挨饿,窘迫,生病,行医……或许也是有“趣味”的,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品味”这则笑话,可以发现这“秀才”的性格特征就一个字“酸”,“酸”的内涵就是迂阔、脱离实际、自我炫耀等。而这则“笑话”也就是通过对秀才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现来“刻画”秀才的“酸”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描写,就三句话,就将秀才的“酸”刻画得惟妙惟肖。进一步从“理性”上分析,那秀才的“话”错了么?不是,只是因为他用“文言”来说话,让樵夫听不懂,结果就闹了笑话。但是,这秀才却不知道他的“话”为何可笑?这才是一个酸秀才的可悲可叹之处。欣赏笑话之余,学生自能懂得,说话要得体、要看对象的道理。教师再引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古今汉语的差异是很大的。

2. 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曾经有语文教育家提出,语文知识的教学要“精要,好懂,有用”,这是准则。学好知识对于培养能力的确是“有用”的。但是,怎样地教,怎样地学,才会更有效呢?

(1)注重基本概念的学习。比如,第四课《语言的艺术》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其中“课堂活动”以“广告修辞大擂台”为“主题”,从现行的广告中遴选了18条(104),涉及到比喻、夸张、引用、对偶、对比、双关、排比、摹绘、镶嵌、同音等10多种修辞格,其中摹绘、镶嵌、同音等三种修辞格是以前的语文教材没有提到的。在教学中,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修辞就是语言应用的艺术方式,目的是要使语言表达更为形象、生动、简练和“美”。从修辞格的角度来说,教学的重点还是在比喻、夸张、引用、对偶、对比、双关、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格,在本节“工具箱”所介绍的修辞格,一是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等五种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二是对偶、排比、反复、回环、顶真、粘连、镶嵌等七种偏重于语句形式变化和特色的修辞格,其中重点介绍的则是比喻、借代、比拟和对偶、排比等五种修辞格。

(2) 注重语言法则与原理的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最大特色就是引导学生从“例子”入手,通过对“例子”的鉴赏与研究来理解和归纳语言法则与原理。比如,第五课《言之有“理”》第三节《有话“好好说”――修改病句》,其主要内容就是病句的类型、辨别与修改。类型与高考大纲的“说法”基本一致,辨别的方法主要提出了类比法和紧缩法两种,修改方法也就是“四味药”:换、添、调、删。教学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运用语法知识来分析句子。因为新课改十年弱化结果常常是取消了语法教学,好多学生根本不明白什么句子成分、什么修饰成分与中心语之类的常识。所以,教学之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从实例分析之中去举一反三,总结规律。

(3) 重视缄默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缄默性知识,是指那些“可以意会难以言传”(并非不可言传)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就是要重点突出一个“应用”。

比如,关于“比拟”这种修辞手法,从原理上说,其“根本特征”在于一个“拟”字,“拟”就是要把物当作人(或者把人当作物)来描摹、刻画。要写出物(或人)有人(或物)的动作、心理、感情、言语等。如果没有“拟”,只有“比”,那是不能算是“比拟”的。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比拟最重要的是要描写出物(或人)有人(或物)的特性。

3. 在学习目标上注重了有效用。就语文来讲,“应用”就是用语文知识来解决语文问题。注重“应用”,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和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应用”绝对不是“依样画葫芦”,绝对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有效有用”,要灵活,要有创意。

(1) 知识只是“工具”,其价值在于“应用”。《语言文字应用》中每一节都有“工具箱”这一版块,这是集中介绍本节所要学习的“语言知识”。但从“工具箱”这个名词就可以领悟到,这些“知识”其实只是“工具”,其价值也就在于“应用”。

(2) 在语言艺术欣赏之中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法则。读《语言文字应用》,我们可以分明地感觉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艺术”的元素。比如,每一课以及每一节的“题目”都是包含着语言艺术性的。再如,每一节的“引子”所引用的“语言材料”也是包含着艺术性的。初步统计,全书一共6课23节,其中涉及到小说、笑话、相声、童谣、对联、谜语、脱口秀等多种语言艺术形式。这些“语言材料”的引用,不但是要增添本书的趣味性,更是要给学生以语言艺术的熏陶;不但要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阅读之中获得语言知识,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语言艺术的主要品种与特征,并且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语言艺术的鉴赏力。在每一节的“小试身手”的“练习”中也涉及到了很多语言艺术。这就说明,在教学之中,要特别引导学生从语言艺术的角度切入,从欣赏语言艺术作品进入到语言法则和语言艺术的学习。

(3)从生活的语言现象中去“领悟”语言应用的法则。比如,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三节《淡妆浓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开篇的“引子”是某学院甲乙丙三位教师到超市买“带鱼”,三位老师说出来的话中分别使用了“切口”“截面”“氧化”这样的“专业术语”而闹了笑话。接着这个“笑话”,笔者讲了学校一位老师的笑话,他老婆叫他到猪肉摊去卖肉,他对肉贩说“切1000克臀部肉”,结果肉贩听了几遍也“一头雾水”……这两则笑话,隐含着的是一个道理: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有差异,原因主要是对象、场合、目的不同。

二、怎么教: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优化“练习”

十年课改,就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最为重要的策略就是要“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教”,就是“把学生引进探究的境界”(19-22)。就“语言文字应用”这门选修课而言,具体的策略归纳起来也就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指导学生进行优化“练习”。

1. 自主学习:激励学生凭着自己的兴趣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解剖麻雀”,获取语言智慧。

从教法上说,选修课并不需要教师“教”得太多,或者是要渐渐趋近于“不教”,也就是说,选修课更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学,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的教学,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阅读”教材,要引导学生用“语言”的知识和眼光去研读教材,质疑,释疑,从而“发现”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则,探寻运用语言文字的艺术。

特别要重视的还有一点,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剖麻雀”,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举一反三,推一知十。《语言文字应用》教材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根据“循例说法”的原则,援引了大量鲜活的“语言实例”,以“实例”来“说明”语言文字应用的“知识”“方法”“技巧”,非常具体,非常生动,也不乏趣味,这为教师引导学生“解剖麻雀”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自然,自主学习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教师还要设计一些小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外去开展“自主学习”。比如,在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四节《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课外在街头去寻找错别字,然后小组讨论,分类研究,探寻错别字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修改错别字的具体策略。

2.合作探究:让学生们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活动过程之中学习,在“探究语言文字现象”上下工夫,通过搜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从“类”问题研究中去发现语言规则。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中要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细微”的教学活动。就《语言文字应用》的教学而言,尤其要重视课堂讨论。教材中的“课堂活动”这一模块的设计,就是要将学习过程“活动化”,就是要让学生在“想想”“说说”“议议”“写写”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活动过程之中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常识”,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

除了“课堂讨论”之外,还要在“探究”上工夫。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从语言现象之中去提出问题;通过搜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然后从“类”问题研究中去发现语言规则。比如,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小试身手”第三题中涉及到了“歇后语”;在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小试身手”第二题中也涉及到了“校园流传着许多学生创作的歇后语”;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可以引导学生去做以下的“探究”:①尽量多地搜集歇后语;②根据一定的标准给歇后语分类;③分析归纳歇后语的形式特征(可参照《语言文字应用》第77页);④搜集使用歇后语的例句,揣摩应用歇后语的基本技巧及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这是“开放性”的“题目”,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去发现、理解歇后语的有关知识。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生动活泼的,才是有深度的,有“硬度”的。而且,这才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

3.优化“练习”:创设一些有趣味的“练习”或“活动”,让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练习”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形成创造性地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言文字应用”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自然,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练习”,或许,《语言文字应用》每一节中的“小试身手”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练习”之中去运用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并在高质量的训练中熟能生“巧”。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这“练习”的含义是广泛的,方式也是多样的。首先要认真完成教材中“小试身手”部分的练习,这是与课文学习内容密切关联的,是所学知识的迁移训练。再就是要做一些富有创意的“练习”。比如,在学习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时,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完成这样的“练习”:①用反切法给自己的名字注音,尽力去“注”一点新鲜的“意思”;②用反切法赋予某一个“商标”(或人名,也可以自己拟定一个)以独特而丰富的含义;③根据自己已有的汉语名字,试着用反切法给自己取一个外文名字(可以是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德语等。我校是外国语学校,现开设的外语语种主要有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德语等);④学习了直音法、反切法、注音字母、汉语拼音等知识,请你试着为汉语设计一种更为简洁、好学的“注音方法”。或许,让学生做做这样的练习,不但有利于学习语言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有趣味的“练习”或“活动”,在富有创造性的“练习”中形成创造性地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点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比如,在学习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三节《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时,教材中涉及到了“拆字”的“游戏”。于是,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①用拆字法解释自己的名字,看能得到多少种“解说”;②给一个公司命名,并用拆字法来解释其中蕴含的深刻“寓意”;③假设你是一个文学社的社长,请为自己的文学社取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