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范文

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精选(九篇)

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第1篇: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统筹规划、重心下移、加大投入、因地制宜为原则,以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城乡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我市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根据省、市有关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标准,2011年在全市建设农家书屋100处,农村文化大院80处,农村社区优秀文化活动广场20处,农村社区文化中心5处,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2处。通过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逐步完善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三、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4月中旬):开展调研活动,制定完善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任务。

(二)建设申报阶段(4月下旬):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确定项目建设地点,填报项目建设申报表。

(三)建设实施阶段(5月至10月底前):各建设单位根据建设标准实施建设,建设领导小组跟进督导服务。

(四)检查验收阶段(11月份):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对照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自查,并填写验收登记表,报领导小组。市里将组成检查验收组,根据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提出的验收申请,对已建成的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等进行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建设工作的检查和督导。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要认真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责,进一步细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加强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落实、监督和检查,确保按时完成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任务。

(二)实施奖励政策。

为充分调动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市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完成建设任务并经建设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合格的每个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奖励20万元,每个社区文化中心奖励5万元的文化配套设施,每个农村文化大院奖励2万元,每个农村社区优秀文化活动广场奖励0.5万元,每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1000册和部分电子音像制品。

第2篇: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范文

一、基本情况

我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自年至年共安排国家规划项目36个(年至年安排18个乡镇、年安排18个乡镇)。其中市18个,县12个,月湖区3个,市风景名胜区2个,鹰潭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

二、建设情况

(一)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共18个。年至年建设任务8个,已全部竣工。其中,罗河、流口、鸿塘、白田等乡镇综合文化站已正式投入使用;余家、雷溪、冷水、志光等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主体工程已竣工,未验收,设备未购买,其中雷溪、冷水、余家等乡镇文化站正在装修。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共10个,其中,文坊镇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总体规划三层,已完成一层(100㎡),正在建第二层;彭湾乡、泗沥乡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动工;河潭乡乡镇文化站力争年2月底前动工;周坊、金屯、樟坪、耳口等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已完成设计,未评审;塘湾、滨江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未选址和设计。

(二)县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共12个。年至年建设任务7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已交付使用,平定乡乡镇综合文化站正在装修;画桥乡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完成主体建筑一层(150㎡)建设。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5个,均已完成选址和设计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动工;等乡镇综合文化站确保年2月内动工;马荃镇乡镇综合文化站选址已完成,待国土部门批准用地后动工。

(三)月湖区(含信江新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共3个。年至年建设任务2个,分别为乡镇综合文化站,现已完工,但未进行工程验收;年建设任务1个,选址定在朱埠乡,未进行工程设计。

(四)风景名胜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2个。200年建设任务上清镇乡镇综合文化站购买上清古镇旅游公司500㎡的二层楼房作为文化站,现已办好房产权等手续,正在装修。年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镇乡镇综合文化站未启动。

(五)鹰潭经济技术开发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1个。年建设任务白露街办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动工,正在对房屋外观进行整体设计。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鹰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信江新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科学规划安排,严格监督检查,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建设如期完成。

(一)切实加强现已建成和投入使用的文化站的管理力度,提高文化站使用率,积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二)对已建成未验收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要抓紧时间,完善资料和手续,尽快完成验收,交付使用。

第3篇: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范文

这次全省文化局长会议,总结*年的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后的任务,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很及时很有必要。

过去的一年,全省文化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勤奋努力,全面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重点文化惠民工程顺利推进,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推出了一批紧扣时代脉搏、展现*人民新时期创业精神的优秀作品,涌现出了一批德艺双馨、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人才。文物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显著。文化产业实力逐步增强,各类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齐鲁文化不断走出国门、走向海外。文化工作的新进展、新成就,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文化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刚才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以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推动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年初召开的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是我省历史上召开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文化盛会,对于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实现文化强省建设新跨越具有重大意义。省十一届一次人代会,面向全省发出了迈出文化强省新步伐的号召,并就需重点抓好的“工程”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是当前全省文化战线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以此为主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全面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工作中要重点掌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深化认识,牢牢把握并用好机遇。当前,文化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务必在思想上再强化,在认识上快提高,在行动上更坚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树立起新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发展观,顺应潮流,抢抓机遇,全面提升先进文化的引领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超常规地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二,推进改革,创新文化体制和生产机制。改革创新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活力和源泉。要发展文化生产力,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打破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束缚和桎梏。要通过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政府职能由主要办文化向加强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转变,推动文化生产和服务由只重事业向事业与产业并重转变,推动文化产品由单纯重视数量向全面重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转变。第三,加快发展,保持先进文化的主导地位。文化具有特殊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既要有阳春白雪,也离不开下里巴人。我们要全面活跃和繁荣文化市场,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各级各类文化发展,满足人民大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第四,重在建设,坚持办实事、求实效。文化强省建设效果如何,关键看是否有实实在在的建设举措和发展效果。要切实加强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全面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全力推动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文化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大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在健全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益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在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国家发改委、文化部《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要求,到2010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各地务必高度重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精心组织实施,不管时间有多紧、任务有多重、困难有多大,必须确保完成任务。一要加快建设步伐。各市要根据“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整体筹划、分步实施”的要求,抓紧制定建设规划,对每个年度需要提升、改建、扩建、新建的文化站作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安排,今年力争完成一半的建设任务。具体实施中,要做到建设用地一律按规定无偿划拨,建设资金配套到位,并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确保每个乡镇都建立起方便群众、功能完备的综合文化站。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县图书馆文化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步伐,今年缺少两馆的县要努力做到开工建设,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应有一半以上达到规范化标准,村级文化大院要完成三分之一的建设任务。二要提高文化站服务能力。坚持文化站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运行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辐射功能,惠及所有农民。三要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整合农村各种文化资源,充实文化站服务功能,使其成为实施公益性文化工程的重要依托平台。

二是在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共享工程是提升文化服务能力最为有效的现代手段。此项工作我省走在了全国前列,被国家确定为“示范省”,这是一个新的工作起点。下一步重点是在更高层次上完善共享工程功能、提升综合服务效益。一要提升基层网络设施。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对基层网络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全面提高县乡村三级站点服务水平,力争再涌现出一大批高标准、规范化的基层服务站点。二要抓好数字资源建设。调动各方面力量,系统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提高文化产品提供能力;统筹规划,集中力量,组织开发一批优质文化信息资源。三要增强服务实效。要以基层群众为服务重点,采取阵地服务和流动服务相结合的形式,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为农民群众求知求富求乐提供有效帮助。

三是在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一村一月放一场公益电影,今年要完成全省放映78.5万场、覆盖率80%以上的目标任务。各地要把这项工程列入新农村建设和为群众办实事的范围,层层落实目标任务,落实政府场次补贴,加快构建农村电影放映服务体系。要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指导原则,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减少发行环节,搞活经营机制,塑造新型的市场经营主体。要加快组建“*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整合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做大做强农村电影市场。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艺术创作体系

繁荣艺术创作是文化建设的一项中心任务。近年来,尽管我省在艺术院团改革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制约院团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经费短缺、人才匮乏、精品不多、市场萎缩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今后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稳步推进院团改革,完善艺术创作体系,不断增强全省艺术创作活力。一要深化艺术院团改革。根据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对于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地方艺术院团实行事业体制,由政府重点支持,院团内部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对于一般艺术院团要一团一策,逐步实行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在这项工作中,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破除条条框框,破除单一模式,积极主动地推动改革,逐步建立起充满活力的艺术创作经营新机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又要细致稳妥、有序推进,及时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确保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平稳有序地进行。二要打造艺术创作精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大力实施精品战略,规划创作一批优秀作品,组织开展一批特色文化活动,打造推出一批知名演艺品牌,努力提升我省文化艺术影响力。三要营造良好创作环境。要制定政府引导、资金扶持、荣誉奖励等政策,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作激励保障机制,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活力,创作和生产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社会、奉献给群众。

四、以文物普查为契机,不断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文物普查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这是整个普查工作任务最为繁重、时间最为紧迫的时期。各市和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建立健全普查工作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要保障普查经费。目前全省17个市、140个县(市、区)中只有三分之一落实了经费,由于普查经费和必要设备落实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全省工作进度。各市要抓紧落实配套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按时拨付,确保足额到位,确保普查需要。三要保证普查质量。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标准,认真组织审核验收。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检查指导,随时发现和解决相关问题,确保整个普查工作的高质量、高水平。

国家下如此大的决心,拿出巨额人财物力开展普查工作,摸清家底现状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一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健全文物管理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制定保护方案,落实古籍保护措施,加强依法管理,形成全省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二要加快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各级文化部门要加强与旅游、经济、科技等部门合作,大力促进各种资源融合,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三要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根据国家部署,各级博物馆、纪念馆将逐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各地要抓紧研究制定经费投入政策,列入财政预算,完善硬件设施、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等措施,确保按计划免费开放。各级博物馆、纪念馆也要抓紧改善收藏条件,增加展览内容,改进展览手段,加强人员培训,增强接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

五、以培育市场主体为重点,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文化产业是全球性朝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要认真落实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龙头。贯彻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和大集团发展战略,确定重点项目和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推进,以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新评选一批在全省具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示范样板单位,加快提升现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水平。积极整合资源,努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二要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网络、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步伐,努力打造知名品牌。要组织举办好第二届省文博会,积极筹备参加上海世博会,为文化企业展示、交流、发展提供平台,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三要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培育各类文化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要进一步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政策,重点完善财税和投融资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和推动作用。四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深化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化,建立起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文化市场秩序。

六、以强化组织领导为保证,为发展繁荣文化创造良好环境

第4篇: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最具活力的副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新型服务业,优化调整服务业发展布局,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我区服务业全面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我区生产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生活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业空间布局明显优化,服务业品质全面提升。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9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左右,占GDP比重达到34%,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28%以上。

三、重点任务及责任部门

(一)建设以秦、唐文化为内涵的文化产业板块。

以秦、唐文化为内涵,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通过编制文物保护规划,策划包装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实施,创造性的利用和开发文化产业,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群体。同时,大力弘扬现代文化,着力发展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文娱演出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型文化产业。构建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壮大一批名牌文化企业,积极培育唐乐舞系列现代文化品牌,建设具有秦唐文化特色的商业街区。

1、积极开展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努力创作、繁荣和发展文化艺术事业,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精心创造一批文化艺术作品,力求在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等方面推出一批把握时代精神、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重点做好区剧团在2015年前每年创作上演一台新节目的工作,做到年年有作品,三年出精品。(责任单位:文体广电局)

2、发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主阵地作用。巩固建设好区文化馆、街办文化站、村文化室,完善区、街、村三级文化网络,结合我区文化资源优势,塑造鲜明的女娲文化、秦汉系列饮食文化、石榴文化、王老九诗歌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支持全区文化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以城区中心广场及街办文化站、村社文化室为活动平台,以区文化馆和城乡各类业余文艺团体及文艺骨干为依托,以街办社区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军(警)营文化、老年文化和农村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节庆文化、生态文化为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重点抓好区文化馆综合楼、数字电影院、全民健身中心、电视台地面数字电视前端、街办文化站、村级文化大院(农村书屋)、社区文化室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文体广电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3、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总体目标要求,在已建成的区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技术平台基础上,于2015年前,在全区大部分的社区、农村街办和部分村组建设基层站点,使我区的信息网络和服务网点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活力明显增强,文化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责任单位:文体广电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4、加强对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进文化兴区发展战略,认真做好抢救、整理、编撰、出版工作,继续出版集口头文学、传承制作工艺、女娲文化研究等文化丛书。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确定部级、省级和市、区级保护重点,形成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立区、街办、村保护工作网络。通过建章立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纳入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重要日程,建立非遗资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形成非遗资源整理宣传和开发利用的网络管理平台,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搞好文物征集工作;搞好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做好文物库房、女娲文化博物馆及秦东陵遗址等重点文物的维修保护工作。重点抓好博物苑、鸿门宴二期改造提升、姜寨遗址博物院、扁鹊中医药文化等项目的实施。(责任单位:文体广电局,配合单位:各有关街道办事处)

5、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着力抓好民间艺术产品经销市场建设,于2015年前,在秦俑村建设一个集民间艺术产品、特产小吃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产品经销市场。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剪纸、皮影、草编竹编、泥塑、刺绣、面勺、烫画、木雕、陶瓷、面花、石刻、魔术、文物复仿制品、木偶、三宝展销、书画展销、道情表演、马踏青器山、铁炉油馍等。(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配合单位:旅游局、文体广电局、市场中心)

(二)实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升工程,打造秦文化核心旅游景区。

1、活化历史人文资源,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人文旅游和文化旅游精品。坚持文化开发和旅游协同发展,充分挖掘秦风唐韵文化内涵,加快实施秦陵博物院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秦陵博物院周边环境改造提升工程。积极做好骊山温泉酒店、秦皇大剧院、大秦文化等系列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及实施工作。(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协调指挥部办公室,配合单位:旅游局、文体广电局)

2、加强前期重点项目的准备工作,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找准热点、积极谋划,全力做好前期重点项目的准备工作,储备项目资料库。一是做好大秦景观休闲度假村、骊山生态景观带等项目前期的征地拆迁工作,促进项目尽早开工;二是依托秦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做好策划和项目包装,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更大、更强的企业和项目入区;三是启动热气球观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配合单位:旅游局)

3、强化区域基础建设,建立发展网络格局。一是进一步完善秦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根据总体规划,编制区域基础设施详细性控制规划;二是大力实施大秦景观休闲度假村、骊山生态景观带、骊山温泉酒店等项目建设;三是开工建设一批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配合单位:旅游局)

4、创新思维,强化招商引资。围绕发展大旅游、服务大旅游的工作思路,积极宣传推广,精心策划包装,做强秦文化旅游区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以肯德基、德克士、赛百味等知名品牌为起点,力争为商业服务区引进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入区,使商业区的招商率达到90%,并逐步淘汰商业区内部分经营项目;二是加强对外合作,搞好旅游产品的研发、制作、投产使用,做精、做细旅游产品;三是坚持走出去战略,以诚感商,以情动商,吸引世界五百强企业入区发展旅游第三产业项目。(责任单位: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配合单位:旅游局)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推进机制

建立“统筹协调、分工负责、多方联动”的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机制。成立由区长为组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政府办、发改、财政、科技、经贸、文体广电、统计、旅游、编办、秦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唐文化旅游区管委会、骊山森林公园管理处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区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和协调落实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各项工作,研究推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做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任务分解和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区发改委主任同志兼任。各单位也要设立相应机构,负责落实本单位承担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强化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我区服务业发展的大力支持,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各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规划审批、用地审批、用水用电、财税支持等方面,对服务业要坚持“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原则,全力支持服务业快速发展。适当放宽注册资本、企业冠名、经营场所、股权投入等市场准入条件,支持服务业创新发展。

(三)实施项目带动

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措资金,策划引进并集中实施一批带动力大、支撑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服务业重大建设项目。2011—2015年期间,重点抓好27个服务业建设项目(见附表),总投资1009.7亿元,其中2011-2015年投资999.1亿元,支撑并带动全区服务业快速发展。

五、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

(一)实施步骤

1、全面启动阶段(2012年)。由区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方案》,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职责落实到位。

2、深入推进阶段(2013—2014年)。推进《方案》的各项任务在旅游、文化等重点区域加快实施。区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项目推动和监督考核,建成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

3、初见成效阶段(2015年)。以秦、唐文化为内涵的文化产业板块基本建成,以秦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在规模、服务功能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区生产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生活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业空间布局明显优化,服务业品质全面提升。

(二)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落实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重要性,以推进试点为契机,切实把促进服务业发展作为全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取得实效。

第5篇: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范文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乡镇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我市乡镇文化建设工作,加快乡镇文化站建设步伐,推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市近年来第一次专题召开乡镇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下面,我先代表市政府对乡镇文化建设作工作部署,市委常委、宣传部周部长最后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推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发展先进文化为方向,以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为目标,以乡镇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以“三送”、“三百”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切实加强乡镇文化市场规范管理,不断深化乡镇文化改革,大胆创新乡镇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全市乡镇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乡镇文化设施不断完善。自2005年以来,各地已先后建成达标乡镇文化站42个,全市138个乡镇(不含街道)已有76个达标文化站,预计年底全市达标乡镇文化站126个,乡镇文化站达标率达91%,圆满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长期制约乡镇文化发展的文化站无房、不达标问题基本解决。二是乡镇文化建设特色明显。近年来,各地通过积极挖掘、大力培植,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全市已有5个全国特色文化艺术之乡、7个省级特色文化艺术之乡,滨海县“书画艺术节”、响水县“灌河情四市五县文化联谊活动”、射阳县“丹顶鹤艺术节”、亭湖区“和谐社区天天乐”、建湖县“广场数字电影节”、“烟花杂技节”等活动影响不断扩大。三是群众文艺精品创作成效显著。一批以反映“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先后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群星奖、蒲公英奖和省“五星工程奖”。四是农村文化活动不断丰富。通过组织开展先进文化下基层“三百工程”和“三送”工程(送科普、送电影、送戏),全市农村每年放映电影达26000多场、文艺演出500余场次,参与活动的群众达160万人次以上。同时,广大农民积极发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公益文化设施建设,有效丰富了基层文化活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基层文化工作者艰苦奋斗、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积极关心、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为乡镇文化建设工作作出努力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关于下一阶段乡镇文化建设工作,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存在问题,切实增强推进乡镇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感

党的十七大将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求以“两为”(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方向、以“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方针,以“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对乡镇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乡镇文化建设工作,将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作为新农村五件实事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并作为社会事业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市人大还于上半年对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乡镇文化站建设作了专项督查,并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听取了专题汇报。各地党委、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但由于诸多因素,我市乡镇文化建设工作与国家、省有关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任务繁重。近年来,在推

进农村改革过程中,不少乡镇文化机构被调整合并,文化设施被挪用、变卖。20*年省统计数据显示,我市138个乡镇中有59个乡镇无文化站房或不达标,其中6个无站房。而实际情况更为严重,仅今年全市计划完成建设的51个达标文化站中,就有27个未列入上述统计。此外,全市2200多个行政村,只有809个村有达标文化活动室,基层文化设施达标建设不仅任务繁重,而且难度大,进展不快。以今年51个达标文化站建设为例,截止7月25日,只有一个基本完成建设,还有20个尚未开工建设。同时,由于省里以20*年统计数据为基数,只有列入省统计的文化站可获得省补助,建设资金筹措难度较大。二是服务内涵严重欠缺。由于各级财政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严重不足,文化扶持政策难落实,农村文化普遍存在设施落后、设备老化、功能不全的现象,难以正常开展文化活动。三是农村基层文化队伍严重退化。全市各地农村文化专业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大、专业差、人员少的问题。据统计,全市有30%的乡镇文化专干年龄在50岁以上,有的已达退休年龄仍在顶岗;受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影响,近年来大多数乡镇文化站新聘人员均非专业人员;全市138个乡镇文化站大多只有1-2个编制,少数乡镇还存在占编缺岗或在岗无编的现象。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市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不仅让一些低级、庸俗、落后的文化在农村有了市场,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而且已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从推进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将乡镇文化建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努力促进乡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凝聚力量,提供精神动力。

二、以乡镇文化站建设为突破,全力推进乡镇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乡镇文化站既是农村文化的综合设施,也是最基层的文化主管部门。因此,在推进乡镇文化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必须把乡镇文化站建设作为“牛鼻子”工程,着力解决乡镇文化站建设中的三大主要问题:一是乡镇文化站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乡镇文化站服务功能建设;三是乡镇文化站作为基层文化部门的组织能力建设。在具体工作中,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全力推进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乡镇文化站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基础性工作。根据省政府要求,今年底各地乡镇文化站达标率达90%。我市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五件实事,今年共有51个列入实施计划,其中24个列入省计划、12个列入市计划、15个列入县计划。今年列入年初计划的51个乡镇文化站建成后,我市尚有12个乡镇文化站不达标。根据省政府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市政府明确要求各地必须确保今年全面完成年初建设计划,争取明年彻底消灭无房和不达标文化站。为此,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紧咬目标不动摇,努力克服困难,有效聚合建设要素,全力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确保如期完成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一要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乡镇文化站建设无论是从其公益性质看,还是从其作为政府实事项目实施的组织形式看,地方政府都是第一责任主体。各县(市、区)和有关乡镇政府要将乡镇文化站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地方财政预算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切实承担起推进乡镇文化站建设过程中的领导、组织和保障作用,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推进村级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不断将文化工作的重心下移,从而发挥文化对人的教育、引导作用。二要明确建设时间节点。各地要对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组织一次全面调研,对照市政府要求,对未达标文化站建设逐一研究解决,排出时间表。特别是对已列入今年建设计划尚未开工建设的20个文化站,要深入分析,找准问题症结,明确时序进度,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年底省政府将对全省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进行总结考核,根据时间安排,各地必须将列入省计划的24个文化站和列入市计划的12个文化站于8月前全部开工建设,新建文化站于11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改扩建和置换的于11月底前建成开放,确保顺利通过省、市验收。三要提高乡镇文化站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文化站建设的领导,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强化督查措施,加快推进速度。文化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掌握文化站建设情况,主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确保文化站建设顺利推进到位。2、大力提升乡镇文化站的服务内涵。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是推进乡镇文化建设的前提,但如果只是面积达标,那只能是摆设,只是一幢建筑,这与文化站名不副实。为此,要把乡镇文化站的内涵建设摆上重要的位置,着重围绕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文化作为科学知识,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精神力量,是一种软实力。提升文化站的服务内涵必须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重点加强文化站的科普服务功能,在不断增加图书存量、扩大藏书门类的同时,要大力推进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加大电子阅览室建设力度,提高文化站的信息化水平,从而使乡镇文化站真正成为农民群众了解市场信息的重要窗口和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的主阵地。二要围绕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乡镇文化站是否能成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关键在于其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管理模式。在服务内容上要紧紧抓住当前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有利时机,有效整合教育、体育、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尽可能增加文化站的服务项目,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对群众的吸引力。在服务质量上要坚持优质规范,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管理模式上要注重引入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服务项目建设,努力满足农村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三要围绕打造区域文化品牌特色。在加强文化站内涵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区域文化特点,加强区域历史文化、民间文化的挖掘,积极开发具有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传统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不断扩大区域文化的影响力,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品牌,不断充实区域文化体系。

3、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组织功能。乡镇文化站作为最基层的文化主管机构,其组织功能的发挥对基层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要强化组织指导作用。在充分发挥文化站文化活动主阵地作用的同时,要不断将工作向下延伸,沉到基层,下到乡村,加强对乡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加快推进村图书室和“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乡镇文化活动的新内容和新形式,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努力形成乡村整体互动的工作局面。二要强化沟通协调能力。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寻求帮助解决乡镇文化设施、场地、设备、网络、编制、经费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工商企业的沟通,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探索文经结合、文企联姻等形式,努力探索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乡镇文化发展新路子。三要强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文化站在自身公共服务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要注重引导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农民自愿、自治的各类文化艺术协会、学会等群众文化团体的作用,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农户在自愿的前提下组建文化经营实体,积极寻求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共同促进乡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加强领导,努力为乡镇文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乡镇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政策,明确措施,确保乡镇文化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乡镇文化建设工作。要把乡镇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区)、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乡镇等相关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乡镇文化建设的目标责任机制、督查考核机制,形成以县为单位的乡镇文化建设评估体系。要健全基层文化单位评价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情况作为宣传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从而发挥宣传文化部门在推进乡镇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要强化乡镇党委和政府的责任,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切实加强站舍管理,严禁拍卖、租赁和挪作他用。文化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努力通过开展系列多彩的文化活动,凝聚一批农村文化骨干,培养一批农村文化科技人才,使之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中心,从而更好地服务基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2、加大经费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切实承担起政府的主导作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统筹规划,加大对乡镇文化建设的投入,抓紧建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专项资金,用于乡镇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对一些重要文化建设项目和文化产品,可以实行财政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为乡镇文化站正常办公、文化活动开展及项目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县、乡两级政府要协调有关部门在土地征用、拆迁安置、公用设施配套等费用方面给予减免或优惠。同时,要拓宽融资渠道,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源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原则,降低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门槛,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进入文化领域,兴办乡镇文化事业,经营乡镇文化产业,逐步形成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以市场为主的投入机制。

第6篇: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范文

从北碚区国家税务局歇马税务所成立以来,在区国税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所内各位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下,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歇马国税所已逐步成长起来,在紧紧围绕税收任务这一中心工作的同时,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保持了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全所“三个文明”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所先后荣获了北碚区委、区府和北碚区国家税务局、重庆市国家税务局分别授予的“文明单位”光荣称号。为了巩固创建成果,促进我所三个文明的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调动全所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大家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特制定我所争创北碚区最佳文明单位的工作规划。 一、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创建北碚区“最佳文明单位”活动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税收组织原则,保持税收收入与经济的同步增长。围绕税收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切实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基础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以创建活动为契机,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创建意识,不断提高全所干部的政治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行业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以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国税干部队伍为目标,以保障上级下达的各项税收任务的完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创建工作主要措施 创建工作必须结合《北碚区文明单位创建与管理办法》的要求,坚持创建标准,在政治思想、工作业务、纪律作风、文明服务、环境卫生等方面,按照要求和标准,逐条逐项抓落实,把创建活动贯穿于基层税务所的日常工作中。 1、统一思想,增强全所干部的创建意识。 创建北碚区“最佳文明单位”是促进国税系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培养“四有”国税干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树立国税干部新形象的一项重要活动。创建和取得北碚区“最佳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是对创建单位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肯定。它涵盖了国税工作中组织领导、政治思想、任务完成、政策执行、作风纪律、文明卫生等各方面,是衡量一个部门全面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权威性的尺度。因此必须教育全所干部全面理解和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创建工作的原则,营造一个良好的创建氛围,以创建工作为载体大力推进税收工作的全面进步。 2、加强组织领导,促使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所领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高度重视北碚区“最佳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在年初就把创建“最佳文明单位”工作纳入全年总体工作规划。在全年工作中做到创建活动常年不断,长有规划,短有安排,措施有力,制度健全,任务落实,群众参与广泛,有特点有成效,各种资料齐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将税收工作和队伍建设纳入规范化管理,符合北碚区最佳文明单位的创建要求。 3、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强化队伍内部自身建设 切实加强税务所的学习教育,从思想上树立勤政为民,文明执法的税收服务意识。通过组织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深入落实“干部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学教宗旨,促使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树立良好的国税精神风貌。 巩固和加强行风建设成果,在行风评议取得优良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发扬优良作风,以“三个满意”为目标,进一步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和树机关干部形象工作。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紧扣“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政务管理,优化发展环境”这个主题,按照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着力解决行风热点、难点等突出问题,推动全所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国税执法队伍。为实施西部开发和改革、发展、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严格作风管理和廉政监督,做到内部管理严格、规范,增强干部职工法纪观念,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和工作纪律,工作秩序良好,政令畅通。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勇于改革,勤奋务实,顾全大局,内外团结,无因违法违纪受到查处的人和事,逐步建立一支战斗力强的国税干部队伍。 4、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转变税务管理思想 创新税务管理理念,强化法制观念、树立大局观、树立创新观念、树立效率观念、树立服务观念、强化责任观念。面对繁重的税收任务,要抓住工作重点,统筹兼顾,要坚决突出组织税收收入这个中心,认真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和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从以下几方面保证中心任务的完成: (1)、严格执行税收政策法规,大力抓好税收法制建设,加强征收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坚决杜绝新欠,压缩老欠,大力组织收入,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全面完成区局下达的税收任务。 (2)、做好税收基础工作,做到“基本情况清楚、基础数据准确、基础资料完备、基础工作扎实、基本制度健全、基本程序规范”。 (3)、实行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做到任务落实、责任明确、考核到位,加强对征管工作质量和税收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以严密的制度来约束人,以竞争体制激励人,着力提高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全所征管工作质量。 (4)、努力实践“科技加管理”的治税方针,以推行申报纳税“一窗式”服务为重点,加强税收信息化管理,强化税收分析,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税收监控,努力挖掘和培植税源,服好务,收好税。 (5)、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综合工作技能和业务素质,针对近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本所实际把今年的培训重点放在了信息技术培训上,加大培训力度和投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行。同时强化税收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税收工作的效率,为税收任务的完成提供技能保证。 5、文明服务,不断规范征纳行为 (1)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大力开展文明服务活动,做到服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制度健全,着装整齐,行为规范,语言文明,优质高效,以开展“文明办税八公开”活动为载体,强化服务意识,为纳税人创造优美的环境,优良的办税秩序,提供优质的服务,以纳税人满意为最高标准。 (2)加强税收宣传,积极落实当前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社会的稳定、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及时、主动、耐心地向纳税人宣传税收政策;以召开纳税人座谈会、街头宣传、到户辅导等形式加强税务部门与纳税人的联系,宣传落实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专门的税收宣传窗口,提供税务咨询;设立税收政策宣传栏,及时公布最新的税收政策。 6、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集体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

北碚区国家税务局歇马税务所

二00四年十月

税务所创建区最佳文明单位工作规划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7篇: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范文

关键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对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为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已经在文化政策、设施建设、队伍组建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以西部大城市成都为例,已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试验城区,构建城乡一体文化的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成效[1]。我国人民对文化要求逐渐拔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设施建设、人员、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等重要构建内容还需不断地完善与进步。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理念和主要内涵

1.1公民自由

文化权利的基本标准就是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每个国家的宪法制度与文化权利的文件内容都重点提到,国家公民有追求文化自由的权利,其中包含信仰、思想、艺术创作、表达等多方面内容[2]。我国所颁布的宪法内容中也明确表达了公民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但我国公民需要重视的是,国家表示公民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但并不代表公民可以利用文化自由的权利放任自由。

1.2文化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有文化参与。现今我国开始鼓励人们创办民办图书馆。“科教图书馆”已经分别在10个省市创立了25家加盟图书馆。现今,民办图书馆数量快速增加。为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采用政府协办、民企民办、民众合作创办等方式创办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占比博物馆数量超过三成,已有30家有余。其次,公民也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项目。以北京朝阳区为例,其建设的“垡头文化中心”以社区内的居住人员自由建设,并实施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实施政策。促使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文化。

1.3文化公平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进行合理、公正的分配。财政转移支付的资源配置方案能够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平与原则。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们群众都应有权利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其能够充分体现文化公平。例如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在其城市决定构建超出老百姓消费水平的公共文化项目,“大剧院”为体现最明显的项目之一。大剧院构建资金较大、票价超出当地实际消费水平、大剧院的文化项目与老百姓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收益不佳等等问题都违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做不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2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2.1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意识的全民提升,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地区的政府部门为投入建设的主体,但国家公民的参与、对于社会文化的责任承担能力也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国家政府部门与公民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该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意识的全民提升,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公众文化自觉能够积极响应国家政府构建文化服务体系的号召,国家与公民之间有良好的互动。根据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民众的公共文化意识水平有待提升。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得出结论,从产生国家形态初期,一直由权利者与高阶层人士掌握文化资源,高阶层贵族和权利统治者拥有专享文化的权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也无法实现人民群众共享文化资源。也可以理解为改革开放前期,我国从未产生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更无法唤醒社会公共的文化意识。社会发展到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经济体制,我国公众才得以享受平民化消费和展示自我价值的机会与平台,公众公共文化意识得到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决策层有直接的关系,更是公众文化需求的体现。

2.2坚决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

地区政府对文化共建有重大的责任义务,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地政府要保证社会公共文化的完整构建,以不损害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原则目标,坚决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具体规划、设备投入、设施建设、公共管理等方面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兑现对公众的文化责任。

2.3强化对文化需求的引导,拉动积极文化内需

公众在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矛盾问题,是公众对文化的需求与文化实现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矛盾问题。公共文化设施在建设过程中或其服务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全面,公众参与文化服务没有积极性,其投入与产出也会出现失衡的现象。对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转变政府热度过高、群众过冷的情况。其中还有一点问题尤为重要,文化设施中体现文化内涵较少、民众参与性不高,导致文化设施的用处没有得到发挥。政府可以将部分文化场所进行免费开放,将收入标准降低为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消费水平。强化对文化需求的引导,积极拉动文化内需。

2.4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整合基层文化队伍资源,指导开展文化活动

我国人民群众基本都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生活水平与经济水平都呈整体上升的趋势发展。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扩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政府部门要将分散的人群进行整合,构建基层文化队伍资源。可以创立公众文化协会,由文化部门对协会进行管理与监督,并进行辅助创建,指导开展文化活动,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结束语

以上内容,充分说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政府要提高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公共群众建设基层、适用的文化设施项目,确保公共服务建设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崔莹莹.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提升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

第8篇: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范文

一、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创建北碚区“最佳文明单位”活动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的税收组织原则,保持税收收入与经济的同步增长。围绕税收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切实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基础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以创建活动为契机,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创建意识,不断提高全所干部的政治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行业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以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国税干部队伍为目标,以保障上级下达的各项税收任务的完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创建工作主要措施

创建工作必须结合《北碚区文明单位创建与管理办法》的要求,坚持创建标准,在政治思想、工作业务、纪律作风、文明服务、环境卫生等方面,按照要求和标准,逐条逐项抓落实,把创建活动贯穿于基层税务所的日常工作中。

1、统一思想,增强全所干部的创建意识。

创建北碚区“最佳文明单位”是促进国税系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培养“四有”国税干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树立国税干部新形象的一项重要活动。创建和取得北碚区“最佳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是对创建单位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肯定。它涵盖了国税工作中组织领导、政治思想、任务完成、政策执行、作风纪律、文明卫生等各方面,是衡量一个部门全面工作质量的综合性、权威性的尺度。因此必须教育全所干部全面理解和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创建工作的原则,营造一个良好的创建氛围,以创建工作为载体大力推进税收工作的全面进步。

2、加强组织领导,促使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所领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高度重视北碚区“最佳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在年初就把创建“最佳文明单位”工作纳入全年总体工作规划。在全年工作中做到创建活动常年不断,长有规划,短有安排,措施有力,制度健全,任务落实,群众参与广泛,有特点有成效,各种资料齐全。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将税收工作和队伍建设纳入规范化管理,符合北碚区最佳文明单位的创建要求。

3、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强化队伍内部自身建设

切实加强税务所的学习教育,从思想上树立勤政为民,文明执法的税收服务意识。通过组织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深入落实“干部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学教宗旨,促使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树立良好的国税精神风貌。

巩固和加强行风建设成果,在行风评议取得优良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发扬优良作风,以“三个满意”为目标,进一步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和树机关干部形象工作。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紧扣“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政务管理,优化发展环境”这个主题,按照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着力解决行风热点、难点等突出问题,推动全所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的国税执法队伍。为实施西部开发和改革、发展、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严格作风管理和廉政监督,做到内部管理严格、规范,增强干部职工法纪观念,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和工作纪律,工作秩序良好,政令畅通。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勇于改革,勤奋务实,顾全大局,内外团结,无因违法违纪受到查处的人和事,逐步建立一支战斗力强的国税干部队伍。

4、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转变税务管理思想

创新税务管理理念,强化法制观念、树立大局观、树立创新观念、树立效率观念、树立服务观念、强化责任观念。面对繁重的税收任务,要抓住工作重点,统筹兼顾,要坚决突出组织税收收入这个中心,认真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和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从以下几方面保证中心任务的完成:

版权所有

(1)、严格执行税收政策法规,大力抓好税收法制建设,加强征收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坚决杜绝新欠,压缩老欠,大力组织收入,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全面完成区局下达的税收任务。

(2)、做好税收基础工作,做到“基本情况清楚、基础数据准确、基础资料完备、基础工作扎实、基本制度健全、基本程序规范”。

(3)、实行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做到任务落实、责任明确、考核到位,加强对征管工作质量和税收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以严密的制度来约束人,以竞争体制激励人,着力提高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全所征管工作质量。

(4)、努力实践“科技加管理”的治税方针,以推行申报纳税“一窗式”服务为重点,加强税收信息化管理,强化税收分析,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税收监控,努力挖掘和培植税源,服好务,收好税。

(5)、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综合工作技能和业务素质,针对近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本所实际把今年的培训重点放在了信息技术培训上,加大培训力度和投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行。同时强化税收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税收工作的效率,为税收任务的完成提供技能保证。

5、文明服务,不断规范征纳行为

(1)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大力开展文明服务活动,做到服务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制度健全,着装整齐,行为规范,语言文明,优质高效,以开展“文明办税八公开”活动为载体,强化服务意识,为纳税人创造优美的环境,优良的办税秩序,提供优质的服务,以纳税人满意为最高标准。

第9篇: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范文

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我们党把文化自信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形势下高度的文化自觉。企业是社会的基石,也是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其文化特征最具时代性。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元素。就中国国有企业而言,国企的形象在政治上就是党的形象,在国际社会就是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形象。因此,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国有企业社会形象,其实质就是维护党的形象、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形象。

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文化是在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亚文化,它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存在。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作为企业文化主体的企业全体员工,同时又是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的,在进入企业之前,已经长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并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广大员工在进入企业以后,不仅会把自身所受到的民族文化的影响带到企业中来,而且由于其作为社会人的性质并未改变,他们将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包含三个部分: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激昂向上的红色革命文化、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部分共同滋养并接续着中华民族的过去、当下与未来,让我们的民族生息绵延、攻坚克难,始终向着既定目标百折不挠地进取前进,并淬炼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为世人所尊重、为国人引以为豪的中华优秀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源于西方国家的企业文化虽是舶来品,但当其置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这个大背景下,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这块广袤肥沃的土壤之上时,便在中华民族文化乳汁的滋润催化下,不断发生嬗变和升华,茁壮成长,进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深深烙印。

国有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责任担当

当代国家间的竞争,在经济层面的直接表现就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关系国家安全与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保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既是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则的要求,也是出于国家战略的需要。国有企业是我国所有经济体中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研发能力最雄厚的经济体,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基地、核心和主导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因此,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突出党的领导、突出国家意志、突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责任,跻身国际竞争舞台,在经济竞争中传播中国发展模式、中华价值观。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处理好企业家精神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把追求利润与维护国家利益统一起来,把推动企业发展与增进职工福祉结合起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在国家战略急需的一线,在自主创新的一线,掌握核心技术和研究开发的主导权,履行好国家赋予国有企业的使命和责任。

在党的工程中体现“航空报国”价值认同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和十八届六中全会都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航空工业“姓军工、名航空”,是在党的领导下成长、壮大的。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中国航空工业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主导性影响。今年2月,中国航空工业召开了首次文化宣传工作会议,成立了文化中心,大力推进文化兴企、文化强企战略,服务航空工业转型升级。这既是贯彻文化自信的责任与担当,也是航空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机遇和良好契机。

近年来,中国航空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突出党的领导。重点型号是全局性的任务,最能体现航空工业核心价值观。而重点型号研制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是党的伟大工程。研究院强化重点型号是党的工程意识,在型号线设立政工师,使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型号研制全过程;在全院开展“我为党的工程添光彩”、“型号建功改革当先”等党内主题活动,将型号任务的“主战场”作为党建工作的“主阵地”,在完成重点型任务中检验和淬炼党性。二是塑造战略文化,提出质量立院、创新驱动、人才强院、市场牵引、效益优先“五大战略”,围绕战略实施,全院上下一个目标、一个声音、一个步伐,党政工团同频共振共促任务完成。三是大力营造敢于担当的文化氛围。重点型号任务的特点决定了空空导弹事业必须敢于担当。研究院致力于打造“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担当,为替研究院担当的人担当”的创业环境,对照国有企业好干部标准和集团公司领导力模型,提出了“担当、责任、认真、激情、团结”的干部要求,把担当放在第一位;推行“首办制”,促进干部职工在处理临时性、突发性工作中,全力以赴,全力推进工作;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对干部在推动改革、探索创新、先行先试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保护敢于担当、作风正派、锐意进取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干部勇于担当使命。